【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禅七到今天已经第五天了,很多师兄告诉我,当真打下去也挺辛苦的。但是没办法,最初打坐就是辛苦的,先不要去谈开悟、进入甚深禅定,打到产生最初的快感都要熬练一段时间,身心相续要有这样的体会才行。慢慢地,才能从很痛到不怎么痛,然后逐渐生起丝丝的愉悦跟平静,有这么一个过程。
最初如果比较苦用功深,产生愉悦平静的时间可能提前一点,但要配合积资净障的修行是否跟得上,有无外缘帮忙等其他的因素。比如想去打坐的时候,生病了或者各种生意来找你了,或者家里又出什么事了,积资净障不够也会出现这样的麻烦。无论如何,坚持到产生一丝丝的愉悦以后就好办了,你就开始有点喜欢打坐了。
还有,不要贪图快——“我要快,我要赶紧产生法喜,历代先贤舍身饲虎、敲骨取髓吃了那么大的苦都要坐,我为什么不坐?”发心很好,然后咬着牙死命狠坐,第一天呲牙咧嘴过去了,第二天就开始不行了,第三天就彻底趴下了,那也不行的。
打坐要懂得有节制,打坐中产生各种不好的感觉、疼痛等等,就像敌人来了,这时候要退。刚开始要打游击战,不要搞阵地战,真的不行时,要往后退一下,身体舒服了再打。打个一两天,不行了,中间要歇,稍稍休息一下再来,哪怕是一座中间,都要歇。
开始打禅七,前两三天的时候,真的会每一座都不舒服。这时候在座上要学会放松。放下来,就是不去守着目标,在座上休息,心里乱想就让它乱想,让它放下,这就叫游击战。“敌进我退”——敌人来得太凶猛了,就退一下;“敌驻我扰”——这时候就不能扰了,要等敌人不来了,你再打。要这样慢慢地磨,不要期望一锤子下去就修成了禅定,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现代人。
散乱基本上是现代人的习性,注意力随时随地从每一个领域转移,速度之快啊!一个手机好像只有一个领域,基本上可以都摄你的六根,但不是净念相继,而是纷乱于手机——眼睛在看、耳朵在听,播放美食的视频好像能闻到香味(实际上是回忆起了那个香味),甚至要流口水。注意力看起来好像很集中于手机,但里面的内容却很纷乱,思绪乱飞完全让人非常不受控。放下手机,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吸引着你,导致现代人很难一下安静下来,更难于从平静里感受到那种平静的愉悦。
一个修行人连初步的、平静的愉悦都感受不到的话,后面的修行很难上去的。通过闻思,知道修行有多么殊胜、佛菩萨的境界有多么高深吸引人、修行了又有多少好处……但自身却一点没有觉受和感受,就算没有不信,也会慢慢麻木。所以一定要去修,慢慢体会到书上说的那些东西,最初哪怕只有一点点,对你来说都是信心。
我们一定要去做,但不要期望一天就能做好,不可能的,一年都不行。讲禅宗的时候,我们把“空心静坐不好,禅定没办法解脱”等强调得很厉害,事实上,现在学佛团体里大量的居士们连禅修、打坐的基本愉悦都没有,根本就是未入门的未入门。我们讲得很高,实际却修得很差。但是,修持不像闻思,看得快可以一晚上看两本书,修持不能急,需要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一天一天地磨,最后磨成形。一旦磨成形,基本就不会退了。人如果对禅修产生了爱好,所有其他的爱好基本上要退位,座上再去磨砺见解,就能走到解脱。
这说的是由止入观的方式——通过禅修慢慢去找见解,走这种方式的人其实很少。大部分师兄走的是由观入止的方式——思维观想一些事情,然后让身心产生一种感受,再让感受延长,产生安静。比如修四夺,大部分师兄走的就是这条路,这条路看起来慢,实际上快,而且还比较准确。
但这条路走到后期,还是需要禅定的,不然的话,如梦如幻的感觉走不到深处去。通过思维,你是可以体会到如梦、如幻、如梦幻泡影,甚至慢慢能看懂佛经上的道理,但是无法深入下去,维持不了很长时间。如果梦幻感不透,就很难走到梦中去,在梦中不会有什么梦幻感,做梦遇到恐惧的事情还是恐惧,不知道那是假的。
那怎么办呢?以后慢慢会讲,第二周再来具体讲观修时应该怎么去处理,这些挺好的,也很重要,希望有兴趣来的听一听。像我们这样的佛法交流会,不想修行的人就不用来,一定要当真想闻思、修行的人才来。当然,你要来我也不反对,总比去夜总会好,多少会听到一些佛号、术语,这些都是好事情。但如果要解脱,瞄准解脱去,真修实干、不玩虚的,听了这些会有好处的。
现在回到《坛经》上来。
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这已经把整个禅宗的修行说完了,不管千经万论,或者那么多的派别,总结起来就这一点。他们的故事有很多,但是我经常想不起他们的名字,那么多派别,参入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曹洞宗讲究打坐、观照,而且每个祖师还不一样;临济宗讲究快速地进入,很猛烈;沩仰宗的方式很温柔、温和。以后有时间,我们再来交流五宗七派各式的进入方法,当然最终都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走到最后,就是“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实际上已经明白了,知道什么是智慧了,要把这个智慧用起来,就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唯一真如,并不是说只有真如,其他法都不见了,这就不是修行了,好像是描述法性定了。而是已经明白了真如,其他的山河大地、人物有情,各各之法,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那个时代会把胡人和汉人分成两类人,意思是当外面的人来了我也知道,胡人出现我也知道,自己的人出现我也知道——形容万事万法,在我们根本的觉知里面现起时,现起就现起,不去取舍,直接认为它就是法性。
在这个状态里面,胡来胡现就厉害了,哪怕烦恼现起也没问题,当下就是法性,这就是所谓的烦恼即菩提。大圆满也好,禅宗也好,修行都是这样的,明白了法性后以智慧为道。法王在区分大手印和大圆满修行的差别时,说大手印是以心为道,大圆满是以智慧为道,就差一点点。
“心”就是一种觉知力,我们去觉知这样、觉知那样,却不明白觉知是什么。当你不明白“觉知”本身是什么,就还不是智慧。大圆满一下就明白觉知是什么了,明白那个光明是空性的。大圆满窍诀部里的一个关键点:你一定要证明光明是空性的
你一定会问:“那什么叫光明?‘空性的’是怎么的?”这就是窍诀,并不是我不讲,而是讲了你也听不懂。当然,我也不懂“那个东西”,也不懂大圆满,你们要去找自己的上师,但禅宗我是可以说的。如果明白光明是空性,这时候就真正证悟了。
“以心为道”跟“以智慧为道”,看禅宗是怎么讲的?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就是大圆满说的明白了光明(心)的空性以后,以智慧为道。而大手印,还要去觉照,反复去参究,但参究到最后还是一样的,也能体会得到,最后透悟大圆满。
所以大圆满很殊胜,说自己是九乘之巅,是最高级的。大手印是八乘,当然,大手印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分类,比如修拙火的空乐大手,还有以心的作用为道的光明大手印(也就是觉知,去探究觉知是什么)。这些名称听起来会让人不明觉厉,大手印、大圆满、光明、乐受、空乐……把你糊得一楞一楞的。实际上,如果你明白教理去修行,也不是没办法触碰的。很多人都容易进入,只是不一定能够透脱,不一定真的能够走到极处透悟过去。
该如何透悟过去呢?需要足够舍弃今生的心,需要足够一往无前的能量。很多人一碰,进不去还自以为是地觉得不过如此,然后又回去了。其实他的头撞到了软绵绵的墙,进不去,就说“不过如此”,这是一种虚妄。还有一种自轻凌懒惰,“唉呀,我这世可能不行哦”,这是因为资粮不够,没有足够的力量。“我就探究下去了,死都要参破这一关”,很多古代的禅师也都是这样的,狠下心来一搞几十年。
很多禅宗的故事,我们总是看到成道时记录的对话,很妙、很高大上。虽然只是寥寥几句,中国古文记载都是几句话一带而过,但是,里面蕴含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大祖师们的过往经历,都是很小出家或者参究多年。所以,一定要花长时间在里面浸淫,才有可能真的明白本性。
——网上师兄说:“拼得此生做个痴呆汉,也要搞通它是个什么。”
这个决心才重要,但好多人很轻浮,用心也不够,心一般都在世法的一些快乐、美妙里面——搞音乐、搞绘画、搞影视,到处都是美,到处都是欢乐。比如影视剧片尾总要拍一拍摄制组有多欢乐等等,让人误认为拍电影的人整天充满了欢乐,演的剧情很美妙、很艺术、很浪漫,生活也同样很美妙、很艺术、很浪漫——错!那是骗人的光影,如果混到那个群体里,你就知道不是那么美妙的,否则,那么多听起来让人觉得很糟糕的圈内故事是怎么出来的?
所以,我们要舍弃这些东西。不好的东西,我们都愿意舍弃,比如贫穷、病痛,毫不犹豫就舍弃了。但对所谓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往往割舍不去,总觉得这一生要有美好的生活——是的,这点我并不否认!如果你不修行,可以去过所谓的美好生活;如果你要修行,就要舍弃它。
你全部的心力、精力、时间,要去做另外一件更美好的事,美好到没有底的事——真正的佛法修行。如果你真的有了这样的心,后面再集聚修行的能量就好办了,可以去修五加行,乃至于用这种心长期闻思,到处跑道场,其实都在积累那种力量。很多人瞧不起跑跑居士,其实也挺好的,起码在积累那个力量。当然一直跑下去也不行,跑到一定的时候,看多了还依然痴心不改、不枉初心的话,那个力量就很大了。
——网上师兄问:“请问取舍之前有分别吗?”
你已经分别了!取舍有前有后吗?你应该问我:“取舍之前那是个啥?”儒家叫“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是你要说出取舍即不中……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意思是明白了此法就无念了。这个“无念”,六祖在后面作了解释,大家不要想成是没有念头,石头也没有念头,那它也证悟了?“无念”是指于念而无执,于念无念的意思。
人,无非就是念头,你观察自己的心,前前后后都是念头,昨天、今天、明天全都是念头,包括各种各样的情绪都算念头,无非就是这些东西。饥饿也是念头,疼痛也是念头,包括“好嗨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这还是念头,都是一大堆的念头。
念头起来的时候,完全知道它们的本质,完全明白它们的空性以及光明性。没有光明不会起念头,念头调伏,其实就是刹那无执。当你深深地体会到这个东西,念头起来就起来,起来的时候无执,就叫“无忆无著”。
完全忘失了本性,跟着念头跑了,就叫“著”,就是执着它。“忆”的时候已经带有情绪了,过去的事可以叫忆,但是未来的事也可以叫忆,比如设计、规划等等,一定是带有情绪的,也有执着在里面的。其中如果没有情绪,那也没什么。
什么是回忆带有情绪呢?比如一个人此时的心情是轻松的,当他回忆过去的一些惨事时,有可能就被带进去,觉得很凄惨。有时候,他可能会觉得“哎呀,过去是这样的……现在脱离了过去那种惨境”,就感觉轻松愉快,那么,过去的痛苦就变成了一种愉快的回忆。不管怎么样,都带着情绪的,他会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当真发生了——有我,有和我相对的那些亲友、仇敌,有曾经历的那些事,那人、那情、那景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对于证悟者来说,他会认为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场梦幻,他的心像明镜一样,可以有光影在动,但是他的心完全不起波浪,这就叫“无忆无著”。“无忆无著”的时候,也叫“不起诳妄”。因为“无忆无著”,他就没有情绪、没有强烈的取舍,不会去做一些欺诳、虚妄的事情。
所以,悟了此法的人,就不会变坏了。禅宗说:“悟了以后人还是人,但是行履会变”,他不会再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或者很愚痴,也不会有欺诳、虚妄。可见,“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这四句也很重要!
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成佛道”,意思是走上了成佛这条路,还不是真正的成佛。但是,禅宗里面说这就叫成佛——果地因说。这也反映了禅宗的修行特点——果地起修,拿果地(佛陀的“心”)进行修行。我们发现凡夫的心和佛陀的心是一致的,虽然在果位上我们还是个凡夫,佛陀已经消除了所有的执着成了佛,但在“心”的这个层面上是一样的,然后我们就拿着佛陀“心”(明白的心)进行修行。
从“心”的层面来说,我们实际上就是佛。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见地呢?因为它实现了:“众生俱皆是佛”这么一个著名的佛学论断,“一切都是佛”这个巨大的哲学观点。所以,禅宗的见解和行持实际上是一致的,而不是说一个理论,所做的行为却与此不同。“说一套做一套”这种事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国家、很多主义都是如此,而佛法不是,说的和做的都是一致的。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这句话也引起很多人的误解,“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认为只要拿着《金刚般若经》反复读就可以见性,如果没见性,就开始有意见了,觉得他们在蒙你。事实并非如此,而是你错误理解了“持诵”这两个字。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怎么修般若行呢?要持诵《金刚般若经》,这样就可以见性。“入甚深法界”,其实就是开悟,明白了真如法界。“般若三昧”也是一样的,般若的精髓叫“般若三昧”。般若的精髓其实就是开悟,知道了真如自性。要深入的话,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安住于法性,安住于本质,安住于自心本性,就要去修般若行。怎么修呢?要持诵《金刚般若经》,这样就即得见性。
“持诵”的意思不仅仅去读,在读的同时要持。“持”的意思是把持,很多人认为是用手拿着一本书去读就叫持诵,这是最简单、最表面的持诵。真正的持,是要明白它的含义,用心行,如前文说过不能“口念心不行”,所以,我们要前后文照应起来读。
“持诵”这个词是内心要明白《金刚般若经》的意思,然后照着去做,才叫持诵,不是拿着一本《金刚般若经》只是读。当然也要读,读有功德,但我们更要明白持诵的真正意思。
《金刚般若经》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禅宗一定要去搞懂的东西,比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就是听到这一句而开悟的。还有“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大圆满的窍诀,或者是直指人心的窍诀。
如果你实在不行,还有比较次第一点的,比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般若经》初步的修行,即单空的修行。你要用心觉知到你周遭的所有事物,乃至于你心的各种各样的分别、情绪全是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个“观”字要有余音绕梁,观、观、观……从早观到晚,从清醒观到睡梦中,最后就会明白心原来不在这,也不在那,没有来,没有去,没有住——“应无所住”。当你体会到心应无所住,就体会到心没有本体,这时候就入了甚深法界以及般若三昧。
六祖在《坛经》里面说的这些话,看起来非常质朴、简单,几乎没有什么术语,但如果真的做到,那就很厉害了,并非那么容易的。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我们以前讲过《金刚般若经》,非常的殊胜。六祖也说这个经典的功德无量无边,不能以言语来表达,“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那有多无边呢?恒河沙中的每颗恒河沙,代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然后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里面的恒河沙的每一颗沙里都是七宝来供养三宝,而且供养的时间是无量无边的,这么多的功德都比不上你为他人读诵《金刚般若经》四句偈的功德。
在如今的物质社会,这种观念是绝对想不通的。你一定会说:“拿一本《金刚般若经》换我的iphone手机,我肯定不干!”这就叫末世的见浊,因为我们不知道《金刚般若经》里面每一句话的重要性。如果你真的领会了其中的一句话,你就拥有全宇宙——那个全宇宙有多大呢?恒河沙之恒河沙之恒河沙……大到不得了,你会成佛的!它是这样来比较的,这个功德无量无边。
因为没有办法来形容无量无边,只能用恒河沙之恒河沙之恒河沙的珠宝来比喻四句偈的功德。实际上,如果真的明了《金刚般若经》,功德无量无边。《金刚般若经》里的有好多内容都在反反复复地强调这个,以前我们也讲过,而且是用浅白的语言讲出来的,大家可以去听一听,可能会有好处。
“持诵”的意思是什么?请大家记住,《金刚般若经》的持诵并非是手拿着去读它,虽然读和抄都是功德无量,但最重要的是领略其中的含义。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
此法门就是顶乘了。这里的“大智人”不一定是大聪明人,等下我会解释。“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为什么不信呢?《金刚经》是为大智人、上根人说的,而小根小智之人会心生不信。什么叫做大智人、上根人呢?标准是什么?一听到大智人、上根人,我们立即反应就是这个人很聪明,IQ、EQ,各种 Q都很高。
但是,六祖说的“大智人”和“上根人”根本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对佛教、对上乘以及对直指人心这种法门有十足信心的人。能够坚持把所学用于实践的叫上根人,而并非是聪明人。世间的聪明人多得很,现在有测试智商指数的项目,有的人智商高到好几百。不管有多高,最多说明这个人的反应力快、记忆力好、分辨能力强、联想能力好。
说老实话,人再分别、再记忆,也搞不过计算机。比如,下围棋需要动脑筋,之前世界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和阿尔法(AlphaGo)对战,最后3:0被大败。人间这种分别智慧,斗到最后也斗不过计算机,因为分别就是各种各样的计算和连接,搞得过计算机吗?搞不过的!
有人会疑惑:“佛能胜过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吗?”计算机绝对搞不过佛,为什么呢?因为佛不计算!曾经有人问我:“如果释迦牟尼佛跟阿尔法下围棋,谁会赢?”毫无疑问,绝对是佛陀!佛和阿尔法下围棋,就等于阿尔法和自己下,它能下得过自己吗?下到最后,它的CPU会爆炸的。
哪怕阿尔法的计算速度再快五千万倍、五千亿倍,也下不过佛陀,因为它就是佛陀的一个显现而已。它显现出来的样子和佛陀的无量无边比较起来,小得很。不管怎么下,它下一颗棋子,佛陀就放一颗棋子,因为是它计算出来的,就等于自己跟自己下。拼命地下、下、下,最后“砰”一下就爆炸了。大家能想通吗?因为佛陀不是对立于任何万物的一个东西。从分别来说,他就是万物的本质;从不分别来说,他就是万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什么叫做大智人呢?能够真正地信受佛法,并且能够信受顶层佛法的人。什么叫做大上根人呢?能够接收,并且能够推行佛法的人。有些人能信受,但是口念心不行,而上根人口念心也行。
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
上根人接受佛法就像“大龙下雨于阎浮提”,什么叫做“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古代人认为雨水是因龙在兴云布雨。有人来问我:“明明就是正负电荷一摩擦就闪电、打雷,水蒸汽凝结就下雨,为什么说是龙在兴云布雨呢?”从科学去解释,就是正负电荷摩擦产生闪电、打雷,但从另外一种世界观去看,就是龙在兴云布雨,这也不违反科学解释雨水形成的过程,只是以不同的世界观去看。哪种世界观是正确的呢?都是错的!最根本的世界观是:它们全都是空性的,这才是正确的。
《金刚经》对上根人来说,相当于“大龙下雨阎浮提”(阎浮提即娑婆世界、南瞻部洲的意思),雨水太大就造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连城市都被飘起来,就像史前大雨啊!
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虽然城邑聚落都被飘起来了,但对大海来说,雨水再大,它还是不增不减,这里的“大海”就像大乘人,最上乘人也不会因为雨大而受到影响。所以“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即闻说《金刚经》一下就明白了——明白我们的自心本性就是般若之智。
“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我们明白了,心去运用的时候不再靠思考。什么叫做“不假文字”呢?再也不沉浸在文字、逻辑上,可以直接开始运用。
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
雨水不是从天上来的,而是龙在行云布雨来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用本性的时候,是我们自身的本性,而不是从文字来的,以龙在行云布雨来作比喻。这样就能够“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解释成修行的意思,就是这种直接观照的智慧能令我们的各种分别念、各种痛苦、各种烦恼悉皆熄灭。
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从下雨的角度来说,百川众流最后要融入大海。众生用般若之智照见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和行为举止,也就是我们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丢失本性,能够实实在在让本性显现于我们的观照中间。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虽也丢不了本性,却因为无明成为我们行为的根本动机,做不到像修大圆满或者禅宗那样(禅宗称为“保任”,大圆满称为随时随地提起那个智慧)。但是长期坚持,最后就像百川众流却入大海一样,回归到本质上去。这里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听起来有点复杂。
也就是说,最上根之人接受了《金刚经》开悟以后,就是这样的,不假文字,好好修行,最后只归到一个般若本性上。这里举的例子,就像大雨流入大海,大上根之人就像很大的海,再大的雨水落下来,反而会令各种各样的众生“悉皆蒙润”,最后百川融入大海,归入般若之海。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小根之人”指不信般若顿教或者完全不信佛的人(小根之人不是指他不信佛,而是无法信任这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那怎么办呢?“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根性小的人就像小的草木那样,雨水大了就能把他冲翻,不能像大根之人如同大海那样,完全不被大雨冲倒。
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小根器的人本来同大根器的人一样,没有任何差别,无论你多聪明或者多蠢,两个人在般若之智的层面完全是一样的。不要说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之间也是一样的。就连一个学佛多年的人,甚至已经开悟了,他的般若之智同厕所里的蛆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
这里说的“小根之人”不是指动物(如蛆),而是指人。这种小根之人也信佛,但是听到《金刚经》,有可能信而不懂,也有可能根本不信,甚至诽谤,有好多人说《金刚经》、《圆觉经》是伪经,而且都是一些很聪明的人。
民国时期有个学派叫“支那内学院”,那一派里的人基本都是学唯识的,而且学得很好,以欧阳竞无为首,他们对唯识等各种各样的经典进行了诠释,堆积的数量非常之多。当时,欧阳竞无受岳父杨仁山居士的要求,从日本取回了很多关于唯识的经典,这些经典都是唐朝的唐武宗灭佛时流失到日本的。
日本人有个优点,保存文化之一流,就算文化的内涵保存不了,但是文化的外相却保存得很好。现在想看唐朝的建筑,要到日本的京都去,那里的建筑很像当时的唐朝,而且那时候的文化经典也被保存得很好。杨仁山的大居士把这些经典请回来后,成立了支那内学院,专门学习唯识。然后,他的女婿欧阳竞无继承了支那内学院,当时的好多佛教志士都在里面学习,包括太虚法师等等。
有个学者叫吕澂,直接写了一本书叫《楞严百伪》,有一百个证据指明《楞严经》是伪经。这一帮人认为《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等等都是伪经,三转法轮的经典基本上都成了伪经。这些人聪明得不得了,但一样还是不信。
不要听到“小根”两个字,就以为人不聪明,其实不然,有些人不聪明,但天生就是相信。有些人不一定能懂,但他就是信,如果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不一定要用文字的方式,可能通过一些很特殊的方式契入,能够像经上说的那样直接用起来,就可以“百川归海”,最后明了般若之智。
“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就像被大水冲倒一样,完全没法信,为什么会这样呢?“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能开悟呢?”因为“邪见障重,烦恼根深”,如何来形容呢?“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日光”就是般若之智,你的无明就像乌云一样遮盖了它,风不把乌云吹开,智慧就不现,这些乌云就是邪见、业障、烦恼。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般若之智没有大小,所有众生都有般若之智,但是迷悟有所不同,也就是障、邪见的程度不一样。“迷心外见”的“迷心”,修行的时候到处去找佛,即“修行觅佛”。其实你自心就是佛,但你不认识,反而骑牛找牛,抱着孩子找孩子,不能明白自心即是佛,叫“未悟自性”,这种人就是小根。六祖不但把不信佛的人骂了,把信佛但不跟他跑的人也骂了,其实这不是骂,而是用一种说法来阐述他的见解。
事实上就是如此,我们群体中应该没有人不相信自身是佛的,我们一开始就学了很多大乘的教典,甚至学了很多密宗的经典(密宗的续部)。不相信自身是佛的人应该没有,但是,怎么才叫“自性是佛”呢?确实要明白就非常困难,这种人属于什么呢?不属于不信,属于“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烦恼是贪恋世间,邪见是对般若见解、中观正见等东西不一定真的明白。
九个因中有五个共因(金刚屑因、破四句生因、有无生因、离一多因、大缘起因)和四个应成的自因(汇集相违应成因、根据相同应成因、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他称三相应成因),这些理论分析起来好容易明白,但你真的明白了中观的根本见解吗?明白了,起码是解悟。解悟后,要做到稍稍触碰是很容易的,但大部分人连解悟都弄不通,逻辑在自己头脑里运行一遍,就以为自己通了,甚至可以和别人讲,实际上就是不懂。
什么叫做“能所双亡”呢?他可以给你解释:“哎呀,能认知和所认知都消失了,叫能所双亡”,但这只是一句话而已。我觉得,真正的解悟一定要和相应的一点觉受配合,稍稍形成见地才行,而不只是纯粹的一个观念。当然,观念也有好处,可以具备一套思维逻辑层面上的世界观,但是,没有觉受是很难信进去的。概念上的信不叫真信,心如果没有真信进去,就不会产生如幻感;没有如幻感,就不会抛弃现象,心还是会着在现象上;心着在现象上,就会有很多的烦恼,叫“烦恼根生”,这样就没办法真正地放弃。
你说放下就能放下吗?很难的!为什么很难放下呢?你观察一下自己,整天忧三愁四:未来没米(钱)了,谁又欺负我了,谁又骂了我脏话,股票又买错了……整个相续全是这些事,为这些事一会儿愁、一会儿忧,为谁辛苦为谁忧?搞不懂,就是愁苦就是忧。为了“我”?至于“我”是个什么,也搞不懂。你没有这种直接觉受,就算满脑子想的都是这样那样的名相,但你的心继续在为世界忧、为得失愁,继续陷在世间八风里面,叫“烦恼根生”,这样的人怎么去证悟般若之智呢?这还只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我不再贪恋世间之事,完全只管自己的修行——“我要成佛!我要解脱!”其实还是“我要、我要、我要”,连一点菩提心和宽大的心都没有,不能去关怀其他的生命,这样心是很难打开的。我们的心不仅仅只有自己,宇宙万法全都含括其中,怎么能够只关注在自己这么一个显现呢?肉体这个显现只是沧海一隅,悟是悟在全体上,不会只悟在“你”这个沧海一隅上。
明白本性以后,你会明白所有的众生同“你”(这一坨)实际上是一个本质,如果你只关心这一坨,你没办法悟到所有众生都是一体一位。所以,第二层要用菩提心把自私解决掉,这时候心就很容易体悟到自身。不然的话,你心要么就在现起的各种事物上,要么就凝结在自身的解脱上,而没办法体悟到“它本来就是解脱的,所有的众生无一不解脱”。
如果彻悟了本性,就没什么解脱不解脱,都是解脱的,这就是最深的见地。你体会不到这个见地,就谈不上真正的明悟。概念上可以说“都是解脱的、都是解脱的”,如果心没有这样的体会是不行的,一定要心有这样的体会才行。否则,所有的作用都不起,就只是一句话、一个观念、一个逻辑,写书骗人可以,但自己没有解脱。你说:“我就写书骗人”——丢!你这个没有出离心的东西,会下地狱的,说明你骨子里面连因果都不信。
现在在网站上或者论坛上写书的人成堆,自身可能一点修行都没有,其实挺可怜的,这些人也叫小根之人。这些人也相信顿教的,但六祖那时不相信的人却很多,大家都去学教了,学禅的人却很少。而现在不信禅的人就很少,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欧阳竞无那帮人,到了后来,也只有一些学者才信他们,大部分修行人还是不信的。修行人都信禅,禅宗在我国已经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但有几个人为了参悟本性而舍弃今生努力去修行呢?少的很!所以,这些人就叫做小根。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这里说得非常简单,“不执外修”,即不在外面执着。可以外修但不执外修,什么是外修?比如念咒、绕塔、磕头,去参加火供、水供等等,在追求本性的时候,我们不要只执外修,如果要与禅宗的直指心性相比的话,连五加行都叫外修。
但大家要搞清楚,当我们无法单刀直入、直透本性的时候,你的修全都是外修,否则你要怎么内修呢?内修就是无修,程度很高,而你只是一个凡夫,试试看?所以,我们不能认为所有前期的修都没用,而不去修,这是不对的。
“但于自心常起正见”,这里的要求好高,什么叫做“常起正见”?不要认为“我认为佛法是对的”就是正见,比如问什么是佛法,“缘起性空”就是正见吗?这叫正见的表述方式,而这里说的“正见”实际上是正观,但要明白才行。
“自心常起正见”以后,“烦恼尘劳常不能染”,一旦明白了本性,所有的烦恼尘劳无非是光中之尘。“镜中之影亦是镜,镜中之影不离镜,光中之尘亦是光”,听得懂这句话吗?“一镜周天何所明,半入烦恼半入梦”,哇,好文艺啊!(把文字打出来,否则浪费了我的浪漫和文艺细胞,哈哈!)
“一镜周天何所明”,我们的心就像镜子一样,那明白什么呢?明白了烦恼、迷梦。只要真正明白镜子是什么,即明白心是什么,光已经透脱,那么,所有的显现其实与本性是一样的。我说的就是大圆满的修行,最关键的是“光”是什么?“镜子”是什么?如果你执着一个镜子也要倒霉哟!禅宗里经常说“摔破镜子”——明月当空亦是阶下汉,什么时候相见呢?“月落时相见”,就是镜子要打破才行。
《临济录》里有一个公案,临济禅师说:“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经常从我们的六根门头出入,到底是谁?”然后抓住下面的一个学僧说:“道!道!道一句来!”当学僧正要开口时,他一下把人推开,说:“无位真人是哪个干屎粑粑?”这样一来,直接就把无位真人也弄翻了。但是,大家要先把无位真人找出来后再弄翻,如果无位真人都没找出来,就把它弄翻了,那你就是干屎粑粑!
关于月亮还有一个很好的禅宗故事:禅师马祖有三个厉害的大弟子,一个是南泉,一个是百丈,还有一个是西堂,都是很了不起的祖师。有一天马祖看到月亮,就对三个弟子说:你们对着月亮,道一句关于修行和见地的话来!”西堂说:“正好供养”,要把月亮拿来供养。百丈说:“正好修行”。南泉甩手就走了,说都懒得跟你说,完全不执这个月亮。
什么叫做“玩月次”呢?大家在那里玩赏月亮。师即马祖,问:“正恁么时如何?”问月亮当头的时候怎么样,实际是问我们在观照的时候怎么样。“堂”是指西堂,即管西堂的一个出家人,就说“正好供养”;百丈是修行人,就说“正好修行”;泉佛袖便行,甩手就走了。
月亮不在那里,月亮在哪里?你不能说它具体在哪里,说了要倒霉的,就像他拿个棍子、拿个板子出来,问:“你说这是什么?”要是说板子——犯了触,与第一义产生了冲突,因为凡有言说都是错的;要是说不是板子——犯了背,同世俗常用的道理相背。那咋办呢?说也不行,不说也不行,截断天下人舌头,凭何解义?
——网上师兄说:“凉拌。”
凉拌有味道,也不行,一大股俗味!
——网上师兄说:“讲经的师兄口头禅语言真多!”
哈哈,试问你用什么在听?你为什么只听到了口头禅?你能听的“东西”是口头禅吗?哎呀,小根之人!
其实是可以分别的,不分别就不具备镜子的光明本性了。“镜子”可以分别,但分别也是无好无恶的体现,即所谓的“分别亦非意”。“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昨天我们讲过的,还记得吗?
有些师兄一听到“口头禅”,就已经开始憎爱了,所以不明白心是什么,但他明白好坏。这算是个好人,大家要同情他,爱护小根之人。对不起,我在开玩笑,没有讽刺你的意思。
——网上师兄说:“师兄骂脏话就是大根之人。”
不是这样的,否则又起了憎爱,我们要做到“但莫憎爱”。你爱我说口头禅(脏话),你也是小根之人,关键要明白说口头禅和不说口头禅的“本质”是什么?我用什么东西说出来的?那个“镜子”是什么?特别是打破了镜子的光是什么?一旦明白这个东西,好坏都是扯淡的。但是也可以扯,执着不扯淡又跳到坑里去了。
什么叫做“自在”?“自在”两个字好难明白啊!六祖说“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就是这个意思。“自心常起正见”,即镜子出来了,所有的光影俱不能染,不起执着,但莫憎爱——但是要洞然明白才行,不是指闭着眼睛、塞住耳朵,这是傻的。
我们经常说:看见好坏,我不是不明白。因为你有你的立场、你有你的好坏,每个人的好坏都不一样,每个层次、每个人群都有各自的好坏,这种明白叫做“文殊之智”(妙观察)。但是我完全不会被套住,并报以无限的同情,这叫观音之慈悲。所以,并不是不明白。“常不能染”,这就是见性了;真正明白了,确实也不能染,但是要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
心不在内不在外,没有来没有去,这叫做“内外不住,去来自由”。所以,你要去擦你的“光”,你的镜子在哪里?内外都不在,然后来去自由。来去自由什么意思?根本就没有来去,如果把它想成一个东西在来去,那就不自由了。穿堂入室,门锁墙挡,被烦恼系住,被欢乐套住……都不行。
它没有本质,所以来去自由,这样就能除执心,这个很重要!执一出现、光一出现、外境一现——有执,光一出现也是光,叫“光中之尘亦是光”,但是要同时有光。其实没有一个专门的光先出来,尘出来,尘就是光。
那你问光在哪里呢?哇,这个就很难明白了,如果你去想象一个光、觉受一个光、安住一个光,那叫做月亮在头上,都是不对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呢?我就是不说,因为这个没法说!
看嘛,你天天用它,你说什么都不对,但是你能不用它吗?所以要慢慢去悟,悟不悟得了呢?一定能悟,不是非常难。初步明白、有一点点触碰是比较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很聪明、又敢去想敢去做的人。明白了以后会有个好处,他会一直走下去。但是也有走不下去的,世俗心太重的人也麻烦。还有业障重的人,表现为世俗的一些追求和情绪太多,妨碍他对光的透脱。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个是住在法身上,还有一个是不能够透脱无依。
干峰禅师说,证悟以后有三种病(人家说两般病,他扩多了一个),在证悟前和证悟后都有病。第一个,还没找到的时候,心就走飚了;第二个,触碰了以后,就住在上面,本来是无所住的东西,却住上了;第三个是很精彩的,他已经完全清楚了,也不会住在那里,也没有走飚,但是他透脱无依。透脱无依是什么?他没有拿去练,没在事上去磨。在事上去磨,才能达到事事无碍,对每一个事情、每一个显现都不能执着,但他不这么去做——干峰禅师给这个病取名为“透脱无依”。
我们天天都在追求透脱,没想到“透脱无依”还是个障碍,即理事都无碍了,还没有事事无碍。云门禅师说悟后有两般病,透脱以后,没有在每一件事上仔细检点看有什么气息,是其中一般病。怎么悟了以后还有两般病呢?并不是一悟就透脱了,这是很难的。
唐末曹洞宗越州干峰禅师之上堂开示语;谓到达悟境必须舍除、解脱二种光与三种病。二光,即能取光、所取光。能取光,系指主观上所起之微细迷惑;所取光,则指客观上所起之微细迷惑。三种病,即:(一)未到走作,乃于悟境之前所起种种分别心之病。(二)已到住着,乃到达悟境而生起住着心之病。(三)透脱无依,即到达悟境,虽离脱一切执着,然尚不踏实清晰之病。五灯会元卷十三(卍续一三八·二四五下):‘越州干峰和尚上堂:“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始解归家稳坐,须知更有向上一窍在!”’其后,此垂示由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举出而驰名禅林,故又有云门三病、云门两病之称。
(一)未到走作,乃于悟境之前所起种种分别心之病。
最初去探究心的时候,那样、这样的分别心就太多了,这时候特别需要上师和过来人,因为人陷在一些执着里面,自己根本不知道。最后那些执着就是无明了,不是那些很容易检查出来的贪、嗔、脏话、口头禅,这些执着太粗大了,不算什么,是初级的初级,相当于幼稚园。有些人修了好多年,陷在一些很像证悟的境界里,这些不分别的分别才可怕,叫做“未到走作”。
(二)已到住着,乃到达悟境而生起住着心之病。
刚刚触碰的人,发现了那个东西以后,总是想把它固定下来。想把它固定下来,就是用心、用力了,然后就变成心有所住,成了个死东西,过去的悟一下就没了。这些都是很殊胜的窍诀,大圆满要区分法性和阿赖耶识,这里都在讲了,叫做“已到住着”。
(三)透脱无依,即到达悟境,虽离脱一切执着,然尚不踏实清晰之病。
为什么尚不踏实清晰?在很多事上没有去磨,力量还很轻,梦中也不行,危难来了也不行,过于复杂也不行,这就叫做“透脱无依”,即证悟的力量不够。
讲的这些,特别是一些已经被指示心性的师兄们,要当真去听哦!别认为我在说着好玩,我说得那么辛苦,你们不当真,下次再不说了,只跟大家讲一大串好听的故事算了。(师兄语带威胁)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能除执心”,然后“通达无碍”,就不能够“透脱无依”,在任何状态中都不能丢失你的领悟,然后就“能修此行”,这是真正禅宗的修行。有几个人达到了?请举手!
此处的“《般若经》”有可能是指《金刚般若经》,也有可能是指《般若经》,它们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透悟空性,然后磨利大圆镜智。什么叫做大圆镜智?任何时候都不丢失本性,而且盖天盖地,无所不周,无所不包,那个时候什么神通都来了。但对现在的我们是不行的,我们现在不能追求神通,要追求明悟才快,追求神通就没办法明悟,因为神通都是不牢靠的,很快就会丢失,而且很容易惹祸。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
什么意思呢?“修多罗”是梵文音译,翻译过来就是契经的意思。“契”是契约的契,就是“上契诸佛究竟之心,下契六道众生分别之机”,称作契经,其实就是经典的意思。经典以及文字,不管是大乘还是小乘,还是三藏十二部,各种各样的经典,都是“皆因人置”,因为不同的人而设置了不同的经典。首先要对着人来,对不同层次和需要的人讲不同的经,有些人要修禅宗,有些人要学唯识,有些人要学中观,有些人要学大圆满,因人而异。
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宗旨是不变的,怎么不变法呢?“因智慧性,方能建立”,根本不能离开般若智慧,否则讲什么经都是错的。但是,对着不同的人,讲法都不一样,讲的角度、层次都不一样,这一点大家都明白。这里六祖又说了这个,在此我也要解释一下。
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
如果没有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一切万法”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佛法,有的说是现象。如果“一切万法”说的是现象,其实就是唯识的观点,一切境相是由世人的心显现出来的。“一切万法”也可以解释为一切佛教的万法(佛法),如果没有世人,佛法也不会有的。如果没有世人,佛法拿来干嘛呢?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可以把“万法”当成佛法来理解,也可以当成万相来理解。“故知万相”,因为一切境相由心现,也可以把“万法”当成佛法来理解,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因不同的人而设置的。
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因为人,才有了这些经书。而人中间又分聪明的、笨的、上根的和下根的。“愚为小人,智为大人”,这里分了小人和大人,大家不要马上想到阶级,现在当官的就好比大人,比如:“大人,小人有一个情况相报:我能不能做大人,你做小人?”大人一听,勃然大怒:“你敢造反,拖出去宰了!”中国人会有这样的阶级观念,美国也一样有种族观念。
六祖说的大人、小人,是没有不平等心的,而是指愚人、智人的差别而已。你不能否认这种差别,那是不对的,在本质上,会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不信的话,且看下面的内容。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你得承认差别的现象,如果强行要平等,那学生和老师也不要区分了。相对于老师来说,老师就是智人,学生就是小人,稍稍笨一点。但是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以后,就会跟老师一样了,甚至还会超过老师。
六祖就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要想到什么阶级,或者生下来就是贱命、贵族等等,这都是扯淡的。佛法反对这个观念,认为所有众生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缘起上不会强行把高大的人腿砍了、矮小的人穿上高跟鞋,而会尽量平等地对待众生。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六祖真是苦口婆心啊!他跟大家说:你本来是众生,因为不悟,所以还是众生;如果悟了,即使你现在还是众生,实际上已经是佛。此处在阐述一种哲学观点——“众生就是佛”,为什么会分出佛和众生的差别呢?在于悟和不悟,有没有这种智慧。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万法”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所有的现象尽在自心;第二种,所有的佛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你为什么不从自心中去明白根本的本质(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静,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此处开始引经据典,其实禅宗是说文字的,后面会作出解释,直接斥责“不立文字就是不读经书”的观点。
“我本元自性清静”,我的本元本来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如果我能够知道自心本性,能够明白本性、能够见性,就成了佛道。这就是顿教,没有过程直接朝着本质而去,如果你能明白,啥都可以不修,只修这个就够了。
大圆满、大手印里面都提及到这点,特别是大手印,《胜道宝鬘论》中的“十个不需要之法”,第四条:“如果护持本来的境界,就不需要修方便道。”意思是如果明白了本性,其他法都不需要了。所以,不管是藏传还是汉传,走到根本点上都是一样的。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哇,这是窍诀啊!什么叫“豁然”?比如一刀划开一块布或者窗户纸,形容一下就顿开了,心一下就明白了。混混沌沌不明白自心是什么,虽然在用,能看得到、听得到,能在思考,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清清楚楚的,但就不知道它是什么,一旦明白了,就是那种豁然感。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些话不仅仅是哲理性的,正是修行的感受。他会觉得所有的东西,比如以前认为的沉重的山河大地、沉重的身体,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现象,乃至于宇宙万法——“顿然无有”,真是这样的。“无有”并不是一下消失了,可以消失进入法性定,但在开悟、透悟的时候,可以不消失,就是豁然——“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他还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像脱掉千百件贴肉汗衫一样——你的身体是汗衫,情绪也是汗衫,你喜欢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更是汗衫……紧紧贴着你的肉,让你不爽,让你认为若有其无,顿时豁然,全体皆无,唯一明然,炯炯朗月。
你会疑惑:“炯炯朗月,不是又升在天上了?”——何必要掉到地下呢?说一千道一万,其实好简单。其实,“顿时豁然,还得本心”,讲的都是真正的修行。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忍和尚”是指五祖弘忍。“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真是大根器啊!你闻思了那么多,为什么不悟呢?——怎么可能悟啊?你听到的是声音,感受到的是体重,弄得不好,还在想它是“口头禅”(脏话),怎么可能悟啊?无穷分别,万般执着,千般计较,缠绵不休,不可能豁然的。所以,一定要去修,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放下,坚持下去,不豁然是不可能的。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此处在说他为何要推行禅宗,因为他一闻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想要这种顿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为什么呢?唐朝时代有很多人闻思修行,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土壤”(根器)已经成熟了,很多般若果已经出来了,到了该结果子的时候,而六祖是个先例。
六祖一来,马上推行顿法,五宗七派一大堆的人成就,也说明那时候该推了。我们这个时代,能不能够推行禅宗顿教呢?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不是推不推行的问题,而是要想方设法去继承。我们能不能像前朝古人那样一闻便悟呢?真的很困难,也没有那么容易。那怎么办呢?“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这是快速的。
如果不能一下领悟,要怎么办呢?“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要找大善知识,真正明白最上层法的那些人,让他告诉你怎么去走——直示正路。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善知识有大因缘”是指明白本性的善知识,如果真的找到这样的善知识,你们俩的因缘也是大因缘,此结果就是见本性。还有,世间所有的法无非就是因缘,所有因缘都明白了,就叫大因缘。
“所谓化导令得见性”,善知识可以直接影响你、引领你、教化你,让你去见到本性。“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就算不能够明白本性,但一切善法也能因善知识而发起。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此处又在阐述观点了。三世诸佛以及三世诸佛所说的十二部经,在人的自心本性里面本自具有。为什么呢?无论我们有多少分别,无论三世诸佛有那么多的佛,根源就是那个本性,所以“本自具足”。大家不要把“本性”想象成一个点,不然就麻烦了,它怎么能够装得下呢?它没有点,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涵盖万物,所有万物的根本都是它。
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如果不能自悟,就要去找善知识指示方见。听到“指示”,不要马上认为是大圆满窍诀的直指,或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最初不可能这样的,一上来就给你直指人心,是很害人的,那真的叫口头禅。我的口头禅就是丢啊、操啊等乱七八糟的污言秽语,而他的口头禅就是张嘴乱说,比如这样就是你的心、那样就是你的心……说得好像真的一样,实际上根本没办法让你掌握。
真的善知识不会这样,他会一步一步地把你引进去,有点像把狗引到窝里去。狗出了窝就不愿意回去,只要放点食物在那里,它就开始吃,吃着吃着,最后发现窝里的门关了。把贪恋窝的狗引出来也是一样,肚子饿了要找吃的,而痛苦就是它要吃的根本动机,吃着吃着就被引出来了。
所以,善知识不是一上来就马上跟你说本性,如果你成熟了,他一定会跟你说。如果他是真正的成就者、具大因缘者,他会知道该不该说,那个东西犹如掌中见纹,一瞄或者说几句话就能大概知道“你是哪个新鲜萝卜皮”,但找到善知识真的不容易。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
此处又回到了禅宗的本位上。自悟的时候,不假外求,而六祖自己也是这样的。虽然也有五祖帮他指示,但是禅宗非常讲究自悟。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不是一定要靠其他的善知识来帮你才能解脱的。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完全没有善知识,有没有证悟的?有,比如永嘉禅师;第二,虽然得到善知识的指示,但最后还是要在自己的内心里去产生这种体受、证悟,不能靠善知识来帮你。善知识是帮不了你的,他只能告诉你怎么去做,而做的时候必须靠自己,犹如饭得靠自己吃才能饱。最大的善知识,比如密宗的大善知识把饭菜做好,但你不吃也不管用的。而现在的师兄们,大部分人都不吃,或者口里自然有毒,本来是甘露美食,一吃下去就变成毒药。
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自心内有知识自悟”,心有认知能力,如果被邪迷、妄念所颠倒,即使遇到大善知识的教授,也一样不起作用,叫“救不可得”。
很多人在真正的成就者面前接受了指示心性以及很多高深的法,但一点用都没有,原因是什么?邪见障身,有很多颠倒邪见。精彩的是,有颠倒邪见的人不认为自己有颠倒邪见,他什么都不懂,就算怎么跟他说都不懂,但还是认为自己有正见,这叫愚痴。
真懂的人,一句话就懂了,有什么不能懂的?你天天吃饭、拉屎放屁都在用它。心为什么不是空性的?你根本都找不到它,当然是空性的——很容易明白的,你为什么不能明白?你各种各样分别执着、贪执太深了,根本没法自肯;没法自肯,就不能透彻明了;不能透彻明了,就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开始怀疑……恶性循环。“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就算善知识给你指示本性,也一样不明白。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会不会这样呢?会的,心在自明的同时,有可能是一下就明白了。但不是每个人都这样,绝大部分人都是触碰一点点:“就是它,对的”;一找:“哎呀,又不对了”;过一段时间:“哇,这个就是了,好愉快啊,什么烦恼痛苦都在其间消于无形”;再过一段时间:“好像不对哦”……这个过程会一点点、一点点、一点点,即所谓的小悟几百次,大悟十来次,最后的透悟就一两次。
“若起真正般若观照”,关键在于“真正”两个字。我们有时候用的观照方式,可能不一定是透彻的般若观照,只是一点点,大部分所谓的开悟就是一点触碰——闻到了香气,但是没有喝到汤;喝到了汤,没啃到骨头;啃到了骨头,没吃到肉;吃到了肉,但没有吃完。如果胃口不好,会涨死你,所以要修菩提心,弄个大胃口——“全体众生成佛”,方能啖吃美食。
“若识自性”,此处说得很厉害,若起真正的般若观照,透彻明了,无处不在,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一悟即至佛地”,“佛地”指佛的果地,但这种人很少,比如恩扎国王。六祖文中说的“佛地”指因地,不是果地,一下子明白了“哦,原来佛是这样子的”。虽然我还是小孩,暂时没有大人的力量和分辨的智慧,但本质上已经是人了,迟早会长成大人;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你发现了它的亮光是怎么回事,但是镜子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污垢,还需要慢慢扫除。
虚云老和尚也曾说过这个问题。有人问他:“悟了之后是不是就逍遥自在了?”虚云老和尚说:“不是的,悟了之后,发现无始劫来堆了好多烂东西,需要回去打扫。”禅宗说的悟后起修,指修的方式变了,以智慧为道,常行观照。并不是一悟就能到达佛的果地,这里的“一悟”是指佛的因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
这一段也比较容易解释。什么叫做“智慧观照、内外明彻”?内外怎么个“明彻”?大家一定要去修空性,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根本就不存在,外境也是不存在,它唯一光明,真的体会到这个就叫做“内外明彻”。可能光明还没有透过空性,还没有完全证悟明空双运,但是,当你认为内外都是光明的时候,就叫做“明心”。镜子一破、一碎,明月一落地,那就是见性。所以,“内外明彻”已经挺吓人了。
“识自本心”,指明白了自心本性。“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心最后的解脱是以明白来解脱的,而不是以一种状态来解脱,大家一定要记住!心如果产生一种状态,认为这种状态是的话,那叫做舒服。解脱是什么?解脱就是没有舒服,没有舒服就无所住,真正的安住是没有住的。
没有住,是不是乱用呢?你明白了,就是可以乱用的,那时候没有乱,也没有用,但始终都在那里面。大圆满怎么表述呢?“我什么都没修,但我何曾散乱呢?”因为他一直保任在那种明彻(悟)里面,作为那种悟,他是不会乱的,也没办法乱——根本就不生不灭,他怎么乱嘛?
它不是一个东西,但是又可以乱,乱的同时又不乱,叫乱而不乱、不乱而乱,或者叫现而不现、不现而现,或者叫动静等观。动和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等”就是让它们一致,你拿什么东西来“等”它们呢?我们要去悟这个东西,悟了以后就是本解脱。
本解脱了,外在解不解脱呢?外在也会解脱,遇事的时候,如果外境的力量太大的话,也有可能解脱不了,一下又回到事上去了。所以,要达到事事无碍,还是要修行,原因就是如此。
“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如果你解脱了,就明白了般若的精髓。“三昧”是精髓的意思。“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般若三昧为什么是无念呢?“无念”是一个修行词汇,“般若”好像是一个学术词汇,但六祖就直接用境界和一些修行的觉受去解释它,这个觉受就是“无念”。
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六祖开始正式解释什么叫做“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的那种禅定。什么叫做“无念”呢?“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这是六祖对无念的解释。无念绝对不是坐在那里一个念头都没有,而是要见一切法心不染著。关键什么叫做“心不染著”?你必须要明白外面的显现和心的本质是一样的,才叫“心不染著”。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桌子、板凳全是菩提,王八、乌龟等同佛陀,这才叫“心不染著”。要达到这一步,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本性”。
最初修行的不染著,可以以单空的方式来不染著,或者以菩提心的方式来不染著,但这些都是相似的不染著,帮助我们去明白最终的不染著。但是,你说“他/她是我的母亲”(修知母念恩),其实就是一种染著,难道不是母亲就不行啊?你这个恋母狂!(开玩笑)“心不染著”这句话是有步骤的,我们可以从二谛上去理解,但是六祖一定只说一谛——胜义谛。
“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见一切法肯定是有念了,无念的话,怎么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才会无念。
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明了的心,哪里都可以用,遍一切处,但是亦不著一切处,一样的不染著。“但净本心”,明白了自心本性,才叫做“净本心”。而不是“我让我的心清净了,我的心好清净哦”,他认为没有念头、没有想法、很舒服就叫清净。“清净”这个词汇,在禅宗里面不是这么理解的,“净本心”就是要明白心的本质。
“使六识出六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随便来,没问题。“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六根、念头、身体的体重、各种情绪现起,像昨天讲的,看见好吃的开始流口水,都没关系,但这时候绝对不失本性。
请记住,“不失本性”是指你没有丢掉对本性的领悟,这个时候就叫做“无染无杂”,而且还会来去自由。“来去自由”是什么?当你著在一个东西上,就已经不自由了,它会套住你。比如,这个东西太好看了或者这个东西太好吃了,流口水的时候,心忘记了、丢掉了领悟,就开始吃。
如果真不染著,就会变成:对外,那团好吃的是觉性;对内,口水是觉性——牛肉是假的,但是多汁,没关系,都是觉性。牛肉是假的,叫假谛;好吃是空的,叫空谛;它们都不离法性,叫中谛。听得懂吗?这是天台三观。关键“不离法性”的“法性”是什么——这个才重要!
什么叫“通用无滞”呢?任何现起不会把你的领悟赶跑,领悟赶跑了就叫做“草贼落败”。斗机锋就是故意弄个问题把你的领悟赶跑,你要去想,一下就栽了,说明已经丢失了本性,叫草贼大败。有些大禅师故意让你败,故意漏个破绽、故意说错,说句二头(二元)话,挖坑让人埋,也叫“横身给虎咬”,故意把身体给你咬,你以为抓住了,结果一抓就上套了。
你说:“这是不是故意整人?”不是的,而是在磨砺你的本性,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离开本质。比如刚才说的触和背,这是大慧宗杲禅师玩的,拿一个香板来,问你那是什么?如果你说这是香板——就离开了不能言说的东西;如果你说这不是香板——佛法不离世法,你怎么敢违背这种约定俗成呢?怎样说都不行了,那怎么办呢?拂袖而去,表达什么呢?不分别是对的。
当然,你去模仿就不行了,他还可以不拿香板,改用其他的方式,那怎么办呢?如果他来口头禅或者不口头禅,你怎么弄呢?你要真的不离本性才行,真的明白了,才能拂袖而去。拂袖而去谁都会做,但不代表拂袖而去的人都懂本性。真明白了以后,息下分别,当下即是,就想表明这个。但你当下是不是呢?那就不一定了,所以一定要明白,而不是要怎么去做、怎么去说,这些都是次要的。
“六识出六门,自在无执,自在解脱”这种状况,叫“无念行”——“无念行”并不是没有念头,而是念头出来完全没有执着,请大家记住啊!这跟前面说的“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是一样的,现在大家明白什么叫无念了吧?其实说的是大圆满的修行,念头越多越快乐就是这个意思。比如,很多人打坐完全不动,这好不好呢?挺好的,是很好的禅定,但你真的是在法性里面吗?
处在法性里的人,他会动的,身体会动,脑袋会摇,东看西看,但是始终不丢那个东西。当然,他偶尔也会进入深定,以定为主的时候,他就不动了。大部分时候,他根本不在意的,浑身放松(应该是浑心放松)。所以,此处讲的是大圆满的修行,但只讲了表征,没有讲核心,核心就成了大圆满窍诀。当然,他也讲了很多核心的东西,如果领会不到,就不成为核心。如果认为这是一句简单的话,那就错了,《坛经》里面没有简单的话,说白了,它就是一本大圆满彻却的论典。
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六祖最反对打死坐,什么都不想,一个念头都没有——“当令念绝”。这反而是法缚,被禅定法捆绑住了,被心灵的安静捆绑住了,这是一种边见。“边见”是什么意思呢?中观说了四边: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边”是极端、不对的意思。有边,就有另外一边,从而形成二元对立。但为什么分成四边呢?概括起来,人类二元对立的认知方式,只有四种。
心面前呈现了“有”存在,叫做“有边”。认为心面前什么都不存在,叫做“无边”。有时候认为它既存在,存在的同时就是不存在,如梦幻泡影,比如一台电脑放在面前,我眼睛看到就是在,但心认为它就是不存在,叫做眼识既有、意识既无——“亦有亦无边”。修行到比较厉害的时候,外境完全消失,一片大空——没有,叫非有;相对心来说,还是有个空,叫非无——叫做“非有非无边”。我们认知事物就只有这四种方式,把所有认知的情况全部概括完,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了。
“当令念绝”实际上是一种边见,这种边见是有边还是无边呢?都可以。作为没有,可以叫做无边;作为法缚,可以叫做有边。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种边见(二元对立的认知方式叫边见)。
《三摩地王经》中有一句话:“所谓有无为二边,净与不净亦是边,是故尽断二边后,智者亦不住中间”。大家一听,就认为还有一个“中间”——其实没有什么真正的中间,“中间”就在这四边里,最后消灭无明,哪一边都没有,你会发现,边全都是扯淡的,是你扯出来的,对立出来的。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这段话完全是因地果说,什么叫做“因地果说”呢?实际上,悟了无念法者,并不是马上就万法尽通。“万法尽通”就是什么法都知道(遍知),这要到达佛的果位才知道,而这里是指知道了万法的本质,任何万法来,无处不明。
云门禅师说过未悟的两般病:其中,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为一病。在座上,有时候好像明白了本性,一下座遇到事就不行了;在某种环境下,比如在上师身边打坐,就觉得:“哎呀,好安静啊!我明白什么了”,但一离开就不行了。这就是明白的力量不够,没办法做到一切处明。
悟得比较透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证悟,即“万法尽通”。但是,保持证悟也不代表缘起法也能尽通,他不见得能够知道明天的股票,也不见得能够不坐电梯直接从一楼跳到八楼,或者你得了什么病,他的手往你身上一按,病就痊愈了。这些东西有很大的欺惑性,希望大家好好想一想。
很多人都说上师遍知,而我只想知道明天的股票,请上师告诉我,我只要知道这个就够了。如果上师真的这么厉害,佛教能缺钱吗?佛教至今还会这么萧条吗?还会沦落到三大教中最小的教,这种尴尬的地步吗?这是常识,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但是,不能以此来断定佛教不是真实的,因为你们想的佛教不是真实的,那是你想的,千万要区分开来。“上师知”是一种修行,并不是说上师什么都知道,明不明白?
“万法尽通”是通它们的本质。“一切处明”,不是指一切的缘起、因果都知道,一做饭,马上就是甘露妙味,一看你,马上就知道你浑身上下有八万四千条毛。当然,能不能这样呢?能这样,走到果地佛就是这样的,那是真正的“万法尽通”,叫正遍知,很不得了。虽然还达不到佛陀这个地步,但是知道了用什么东西去遍知的,知道了光明、那个究竟的本质,是这样的“万法尽通”,不然就不用修行了,也不用智慧观照这些东西了。
禅宗和大圆满走到一定的时候,连观照都是错的,有观有照,即有被观被照,即同二元。所以,大家要懂这些才行。
“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见诸佛境界,其实就是诸佛。这里的“境界”,不要想成是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神通,而是知道了这些神通的根本点,知道了诸佛的境界凭何而来。当然,随着逐步地修行,他也能够见到诸佛的神通,到了初地的时候,一刹那能够去一百个佛土、一刹那能够见一百个佛陀,厉害得很!
“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至佛地位”不是指果位,而是真的成为佛子(佛的太子),然后诸佛护佑、龙天随行。一个人如果真的开悟,你会发现好多东西都开始变了,自然得到诸佛的护佑。
你会疑惑:“为什么很多开悟的人还要受罪呢?”很多都会这样的,先把你的罪障拿干净,再让你好好地、慢慢地升至王位。为什么会这样呢?以前有很大的大德,乃至于明代的憨山大师都被流放,所以,开悟了也不是什么的灾难都没有,成了太子还是需要磨砺的。
还有,我们不能以世间的祸福、得失去衡量修行人,这是很扯淡的。举例来理解,就像皇帝训练太子,罚他到某个生产队去担谷子(这个例子可能举得有点牵强,大家可以放开来理解),谷子一定要挑的,跤一定要摔的,不摔是不行的,有其业障当净其业障,不是当了太子业障就可以不消的,是其因,是其果。
所以,“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并非是一下就成佛了。当然也有这样的人,比如恩扎国王,但大部人还是要逐步逐步去清理过去的分别执着,一步一步地走到真正的佛果位。
今天就讲到这里,后面的内容且听下回分解!“啪”(师兄敲了一下惊堂木),工作人员真的给我拿了一个板,一块烂木头加上一块烂板子,这个惊堂木做得好简陋,还是瘸的,一点威仪都没有。(众笑)
OK,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1课
- 《坛经》第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