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经文: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善哉!善哉!:一曰大智当机;二曰大悲当问。情景性极强。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说的对。
汝今谛听:提醒我等。谛:专注,深思。一不可以贡高,二不可以卑下。谛听:地藏菩萨之坐骑。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1、应“如”而“是”;2、这样的方法;3、承上启下。
经文: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然:当然的意思,有急切喜乐的意味。
愿乐欲:愿者,愿望。乐者,好乐。欲者,希求。表示听闻般若的希求非常强烈。
闻:闻言、闻义、闻意。胜义上有返闻自性的意思。
讲解经文五要:消文,释义,显理,劝修,举证。
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问为“善男子,善女子”,回答“菩萨摩诃萨”,因此经说般若,为菩萨说。
佛陀回答先讲降服其心,后说真心安住。原因,如妄心不息,真心难明,何况安住。须菩提逆问表真切,佛陀顺答表次第。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菩萨,菩提萨陀的简称。觉悟有情之意。即是自觉之人,又自担觉他之责。摩诃萨为“大”之意,大者,一为登地以上谓之为大,又谓八地以上为大,三为菩萨数多,统称为大之意。大还有其他意思,除菩萨位次比较而言的大,判教(见地)为大,藏传为四部见解,汉传谓五时八教。就个体修行而言,发心为大。
藏传判教:有部、经部、唯识、中观。
汉传判教:五时八教。
五时:一华严时(初证四十九天),二阿含时(十二年),三方等时(八年),四般若时(二是二年),五法华涅槃时(七年)。
八教:八教是:藏、通、别、圆,化法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仪四教。
化法四教:藏教即小乘教,通教是三乘同禀之教,别教独被界外菩萨,圆教是大乘圆妙之教。
化仪四教:顿教,不用渐进,直接宣说一佛乘真理。渐教,由浅入深,从小至大,引入大乘。渐教包括阿含、方等、般若三时的教法。秘密教,佛不思议神通之力,令大众同会听法,所闻各异,隐密赴机,彼此得益不同而互不相知。不定教,佛不思议神通之力,令同会听法之众,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得益不定。
应如是降伏其心:应该这样调伏相续。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三界六道众生的存在方式和出生方式。
胎湿卵化是出生方式,有色指欲界和色界天众生,无色是无色界众生,有想是色界广果天人,无想是旁边的天人,非有想非无想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也称为有顶天。色界天最长寿为无想天人,寿五百劫。无色界天最长寿为第四处有顶天人寿命为八万大劫。
九类众生,泛指全体众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我皆令入:菩萨全部帮助其进入无余涅槃。皆:不舍众生一人。令:不退觉他愿心。
无余涅槃:此二种就大小乘分别之,有三门:一、单就小乘分别。断生死之因,犹余生死之苦果,谓之有余涅槃。断生死之因,同时使其当果毕竟不生,谓之无余涅槃。现无余涅槃之相,在命终之时。盖无余涅槃者,灰身灭智,一有情都灭也。二、单就大乘分别。变易生死之因尽,为有余,变易生死之果尽,为无余。三、大小相对而分别。小乘之涅槃为有余,以犹有变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为无余,以更无余之生死故也。
灭度:灭者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度者,度其分段,变易两重生死也。
经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真实的众生,也没有一个真实的灭度。
见:二谛并出。二转法轮的二谛分法:显现为世俗,其空性为胜义。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是显现,为世俗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空性,为胜义谛。
修:发菩提心,行菩萨六度。为自觉。
行:行菩提心,利益众生。为觉他。
果: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为降伏其心,证悟空性为降伏其心。降伏即安住,为渐悟。反过来,安住即降伏,为顿悟门。
经文:“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菩萨有此四相的执著,就不是菩萨。
相的意思:对境和实执。一成对境,必有实执,或有执,或空执。
简单说四相:一、我相,即在五蕴法中执著有一个实在的我,有我之所有;二、人相,因为执著有实在的我,站在我的立场,就称他人为人;三、众生相,与我对待的众生不止一个,所有人及非人的差别相,是为众生相;四、寿者相,即在一期的生命中,执著寿命的长短。
藏传四相:把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是我相;依同一相续生存的补特伽罗,依有漏的身蕴住于有漏世间是人相;以业和烦恼转生三界轮回是众生相;同一时间中,异熟果相同,可以保持相续的寿命为寿者相。
依唯识说四相:末那识为我相,八识展现为人道即为人相,展现六道为众生相,末那和阿赖耶的识体(自证分)不变,但以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呈现即寿者相。
四相即二执。若有二执,则非菩萨,降伏其心也无从说起。要做菩萨,但去二执。去二执,则为降伏其心,其心降伏,真心自安。
逻辑顺序:应该这样降伏其心。行一切法令众生涅槃,但实质上却不认为有涅槃者(有修行和实相的区别),这样的见、修、行、果都可以降伏其心,最后的果就是安住真心。
经文(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复次:说法层层深入。因说降伏其心,需修行而有结果,故说“行”的要点。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菩萨于修行,应该没有执著而修六度万行,首说“布施”,实际上包含六度。
菩萨于法:菩萨对于现象和的见解。
应无所住:应该没有执著。住,无明粘着之意。
行:行为。即修行六度万行。
布施:财施、无畏施、法施。持戒和忍辱即无畏施,后三者为法施。
布施即舍,舍恶念即持戒,舍人我即忍辱,舍懈怠即精进,舍分别念即禅定,舍无可舍即般若(舍一切为单空)。
大智度论云:“一切法不生由般若生。”,即般若空性即一切。反之,行一切法,能不著相,即是般若空性,但般若无可言说,无可修行,没有实体,故说般若,必说前五度,故而首说布施。虽任何一度,皆可含摄六度,但布施居先。
继续深入说什么是“不住”: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此含括六根、六识、六境。先说六境,即六尘,但需用根,根尘为处(发生地),故有十二处,生出六识,合为十八界。
说六尘,即含万法,但细说则增见解,用于观照,夺于细节。
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菩萨应该用这样的见解去修行,要点就是不住于相。不住相,很多层意思。相为无明沾着,首先是见解的清晰去无明,然后是修行去粘着,最后的见地可“不住而住”,果地为“住而不住”。
汉传和藏传同说“三轮体空”,何谓三轮:能施、所施、施物。
说法在深入: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何以故:深入说法。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为何说空的金刚经,却讲“福德”呢?一为倡导“福慧双修”,无世间福德难以修行和度众;二说明福德有两种,住相布施为世间福德,不住相布施为世间福德和出世间福德双全。不可思量,有相则可以思量,无相则不可思量。虚空的体积不可思量,故后文用虚空比喻。
今天是《金刚经》的第四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虽然每堂课讲的内容都不多,但还是在一点一点地往后讲,大家要有耐心。如果只是简单地想知道内容,读得快的人几分钟就可以读一遍;但要明白里面的丰富含义,就一定要讲得比较详细才行。
佛经和论典有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论典就围绕着一个主题。比如前段时间学习的《中观根本慧论》,围绕着“空性”这个观念,从各种角度、各种层面一直不停地进行论述。但佛经则不一样,那是有人提问佛陀,或者佛陀在无问自说的情况下讲出来的内容,往往不像论典那样只针对一个主题,而是针对一群人而开展的,其中会包含很多的内容,什么都有。
阿难将佛陀讲法的场景进行了复原,经过结集被记录下来,有时候佛经就像一篇完美的记叙文,甚至像一台完美的戏剧,里面的每一个角色、每一句话可能都包含很多意思。因此,很多经典我们都看不懂,需要菩萨把里面的观点进行分析,再写成论典。但是,论典里面反复阐述的一个观点,可能在佛经里面一句话就带过去了,所以,讲经和讲论很不一样。
现代人为什么看不懂佛经呢?有时候看起来表面上懂,但真正的意思还是不懂。比如《心经》,“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智亦无得”,这一大串的“无”,从小乘的观点一直说到大乘最高的观点,包含了很多内容。一般来讲,论典很少这样,而是在一个问题上或者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上进行论述。这就导致了讲经需要讲的内容有很多,而且很广泛,讲经不容易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无论如何,我们继续学习《金刚经》。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分成了三十二品,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一段是第二品“善现启请分”。然后接着学习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大乘的根本宗旨在这里被提出来了。再往后是第四品“妙行无住分”,讲大乘的宗旨要怎么去完成。虽然我们没有按照昭明太子的分法来讲,但他的分法还是挺有道理的。
佛言:“善哉,善哉!
佛陀好像在对须菩提讲的,实际上是对在场的大众讲的,如前所说,有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实不止,千二百五十人只是他的常随众,在其他翻译的版本,还说有一些菩萨过来听法。
佛陀说了两个“善哉”,按道理说一个就够了,其实不然,佛经里面的任何一个字都不会多余。第一个“善哉”,佛陀夸奖须菩提的这个问题是“大智当机”,问得机缘很对,很有智慧。因为这时候是般若第九会,因缘齐备,应该开讲《金刚经》了。而且佛陀收衣、洗足、敷座而坐,同时很多大菩萨也过来了,这时候总得有个因缘提起这个话头,恰好须菩提就抓住了这个机缘,所以叫“当机”。
第二个“善哉”是夸奖什么呢?须菩提的这个问题并不是为自己而问,而是为大众而问,因为他早就明白了。不管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还是青龙陀如来的化身,总之他是解空第一,早就明白了。
为什么须菩提要为大众而问呢?须菩提显现的身份是阿罗汉,实际上他是菩萨,之所以这么做,目的是希望现场的所有阿罗汉能够回小向大,放弃阿罗汉走向菩萨道。同时,也为后世的所有众生而问,这是一种大悲心,叫做“大悲当问”。所以,世尊说了两个“善哉”,第一个“善哉”夸他大智,第二个“善哉”夸他大悲,真的是智悲双运!
在普通人看来,连说两个“善哉”是为了加强经文的情景性、戏剧性,就像平常赞叹一个人说:“好!好!”如果只说一个“好”,好像没有那么强的情景性,而连说两个“好”,情景性就更强了。刚才分析出了大智当机、大悲当问,好像很勉强,其实不然,佛经就要这样去分析才行。
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是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你说得很对。这句话也有两种作用:一种是承上,一种是启下。一方面,这句话是对须菩提“当机”和“大悲”的一种赞叹——承上;另一方面,表示佛陀准备回答这个问题,要实现“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启下。
大家会问:“用得着这样去理解吗?”这是读经的方法,要从简单的语句中想象出现场的场景。我们平常描述两个人的谈话,由于不具备现场的情景性,彼此误解的情况有很多。
比如,A对B说了关于C的事,D就把A的话说给C听,由于不了解当时的情景,可能只是一个玩笑,但C听了以后就很愤怒。再比如,张三对李四说了关于王五的事,另外一个人又把话带给王五,王五一听,勃然大怒,但不知道当时可能只是开了个玩笑。语气稍稍有点变化,意思就变了。本来A开玩笑地说:“C是个笨蛋哦……”,其中还带有亲切的味道,但传话的人没有描述当时的欢快情景,直接就对C说:“A说你是个笨蛋哦……”这样,一句亲切的语言,就变成了骂人、诽谤的话。
在传话的过程中,经常会引起很多的误会,很多人也利用这种弊端来扭曲别人的意思。佛教团体里面也会这样,经常有人说:“上师是这样说的……”其实,上师说这些话时有很多前提条件,而且在当时的情景下说的。但是,当把上师的话传给其他人时,意思全变了。所以,情景性是非常重要的,那时、那情、那人、那话,才会有那味道。如果去掉中间的一个因素,整个意味全部变了。
佛经的开头阿难说“如是我闻”,表明他在复述当时的情况、复述佛陀说的话。我们看佛经时,如果没有情景性的代入,就有可能把意思理解得不准确。当然,我们相信阿难绝对不会说错任何一句话,他也不会转述错当时的情景。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佛经已经经过了文字的演绎,所以,读经时要尽量在头脑里面恢复当时的状况,才有可能非常准确地理解佛陀的意思。
有些很厉害的大德在讲经时,连语气的轻重都要进行分析。当然,这样有没有可能讲错呢?在大体的理义不会讲错的前提下,才会有后面的细微分析。如果大体的理义都讲错了,还要进行细微的情景分析,真是很糟糕的事情。如果把整部经典大体的理义理解得非常准确,在消文、释义、显理正确的基础上做一些情景性分析,反过来对释义和显理是一种巨大的帮助。
也就是说,“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然这样,为了护念你、付嘱你、教化你,佛陀就开始回答了。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汝当谛听”,你应该非常专注地听。这好像是在提醒须菩提,但也在提醒在场的所有听众,包括很多大菩萨,其实最重要的是提醒我们这些后世小子们(后世学佛弟子),信受这部经典有很大福德。
谛听的“谛”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说二谛、四谛,那个“谛”指真理。这里的“谛”指专注、深思,要很注意地去听,听的过程中还要思考。当然,“谛”字还包含听的态度。
第一,不能以贡高我慢的心态去听。凡夫会贡高我慢,听别人说话时,会经常在内心里面嘀咕:“你能说什么呀?”但佛陀或者上师教导我们时,绝对不能有这样的心态。哪怕你还没认他为上师,还在观察阶段,但只要他讲的是佛法,你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否则,意义会变的。不同的心态听同样的话,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贡高我慢会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些歧见,从而对经典的理解不全面、不仔细。
第二,不能以过分卑下的态度去听。有人说:“我不贡高,那卑下还不行吗?”在卑下心态的摄持之下,容易高推圣境,不能够专注、深思,容易沉浸在“你说的都是对的”这种心态里面,结果忽略里面的含义。这也是我们听课时存在的问题,不去思考里面所讲的含义,一滑而过。
有些师兄在佛法问题上发生争论时,马上义正辞严地引用上师的话:“这是上师说的……”对方一听就傻了!其实,上师的这句话可能在不同状况下有不同的含义,有人就用这句话去打击对方。这和前面所说的传话是一样的,一下就把讨论的话题终结了。这就是为什么不能贡高、不能卑下的原因,这样分析是有道理的,和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是相关的,情景性极强。
关于“谛听”还有一件很有趣的事,《西游记》里面地藏菩萨的坐骑,名字叫“谛听”,它是一头长得像狗的猛兽,能够听很远,非常厉害。《西游记》里面的六耳猕猴,和孙悟空长得很像,扮成孙悟空时,谁都分辨不出来。唐僧念经时,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就会收缩,头就会痛,六耳猕猴也一样会痛;两个人都有金箍棒,都能七十二变……什么都一样。甚至唐僧对孙悟空说过的秘密,六耳猕猴也知道,怎么都分辨不出来,连玉皇大帝也没办法。
最后到地府里面找地藏菩萨,“谛听”就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就是不说。谛听这头野兽好聪明,后来有人问它:“为什么当时不说呢?”它说:“我说了以后,大家都打不过六耳猕猴,只能把它推到如来那里去。”如来用照妖镜一照,才把六耳猕猴照出来,然后把它乱棒打死。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吗?挺有意思哦!六耳猕猴就是相似性的证悟(相似悟空),一定要如来的照妖镜把它照破。孙悟空代表心,心悟空了,真的悟空才能把假的悟空乱棒打死,也就是在如来正见的观照之下,消灭相似证悟。
你会疑惑:“《西游记》讲这么深啊?”真的讲得这么深,虽然只是个故事,但里面的含义还是很有意思的。当然,《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不是要说这个意思呢?我也不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很多人物、情节的设置都有含义的,那个时代的大学者们对儒、释、道的教义、故事都有一定了解,都通达这些东西——“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儒家很盛行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如果有任何一件事情不知道,对于大儒来说都是羞耻。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的科学过来讲究分科,“科学家”是指对一门学问或者一件事情非常了解的人,讲究精研,而不会像儒家那样,称为“通家”。但是,对一件事情精研、精研、精研,达到顶端时,往往会深入到根本。
科学也一样,比如,我们对物质的研究一直深入下去,最后会怀疑物质存在的真实性,有可能会探究到根本。现代科技的解拆物质实验,和中观的离一多因差不多,只不过它具体地用粒子加速器去分析物质,而佛教则用思维代替了。他们当真用高科技的仪器不断去分解,到现在还不知道物质到底是什么。然而,我们依靠大恩大德的遍知佛陀,明白了外面的物质并没有真实性,它是空性的。佛教早就得出了结论,但现在的科学家们还在努力地研究。
总之,如果对一件事情一直追下去,最后会深入到根本。所以,古代有以某种学问或者技艺入道的说法,比如以武入道、以棋入道、以花入道、以画入道等等。如果对人类心识显发的某个领域进行深研,最后一定会深入到显发它的心本身那里,导致一定有以某种技艺入道的可能性。
“汝今谛听”这几个字,按我们平常简单的解释就是“你要注意听哦”,其实还包含了很多的意思。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在第二品的第一段,须菩提问:“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在第二品的第二段,佛陀回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陀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好像是重复刚才那个问题,是不是重复呢?也不是,佛陀是有用意的。
这里的“如是”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按通俗的解释,“如是降伏其心”可以解释为“你应该像这样去降伏其心”;第二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种,如是,即应“如”而“是”,“如”指如来、真如、如如之语,应该像如来所说的那样,从本质的角度去降伏其心。佛法里面经常会说“如是”,“如”这个字是非常有意味的。
我们平常说的“如果”是个转折词,表示假想。比如,如果没有甲午战争,中国就不会在那个时候弱下来。这是我们在头脑里面对历史的一种假想,或者是假想中间的一个转折。
但这里的“如是”不表示转折,而表示实际情况、真实情况,而且是最深邃的真实情况。《金刚经》里面是这样解释“如来”的:“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个“如”指“空性”,同时又不是断灭,即我们常说的“明空双运”,一下就走到这么高的地步。所以,“如是”这个词汇还有“应如而是”的意思,即因空性而展现这样的道理。
这样去解释一个词,大家可能会想:“这样很像学者的咬文嚼字?无非就是一个词而已,‘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这样来安住、这样来降伏其心,这样解释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说‘应如而是’呢?”解释佛经就是这样的,一定要这么去讲。
电视剧《西游记》里面,佛陀说话时,声调一定是很缓慢的:“玉~帝~,你~应~当……”而且电视剧里面的佛陀身相端庄、丈六金身发出光芒,通过这些来表达我们对佛陀的崇敬。虽然这里的“如是”是佛陀说出来的,但我们读经时要明白,它表达了佛陀的神圣、佛陀对我们的教化,以及我们对佛陀的恭敬等等。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须菩提就回答:“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唯然”即当然,有急切、喜乐的意味。就像上师跟我们说:“嘿,我来跟你们说个什么……”我们马上就很开心地说:“好好好……”
“愿乐欲闻”,前面“愿、乐、欲”三个字都是表达态度。愿者,表示愿望;乐者,表示喜欢、好乐;欲者,表示希求。这句话表示马上要听到佛陀的教化、嘱咐,非常快乐,有强烈的愿望和希求心。
这部经典里面的“闻”有几种意思,跟刚才讲的一样,我们要从世俗和胜义的角度去分析。在世俗层面,“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这部经是由阿难说出来的,应该先有阿难的“如是我闻”,才有后面的“愿乐欲闻”;另一方面,“闻”本身有闻言、闻义、闻意三种意思。
“闻言”就是耳闻,即听到佛陀说法;“闻义”就是要知道佛陀说的这些话的表面含义;“闻意”就是要知道这些话的深层意思。其实,这在告诉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来学习。
如前所说,讲经要有三个基本要素:消文、释义、显理(后面的劝修和举证是讲者的发挥)。听闻佛法时,首先要对经文的文字有所了解——消文;然后要逻辑性地通顺、理解词句的意思——释义;最后要把道理说出来——显理。那么,这里的“闻”字也包含这些意思。“闻言”就是听他怎么说;“闻义”就是至少你要知道他说的表层意思;“闻意”就是要深思。在世俗层面,“闻”就有这三种含义。
在胜义层面,就是反闻闻自性,你先要懂得其中的理义之后,然后去观修。观修是心层面的事情,看自己的心叫做“反观”(反闻就是指反观)。
我们平常说的“闻”,是指听声音,文艺界经常说“听自己心的声音”,那么,这里的“反闻”是不是简单地指听自己心的声音呢?心的声音怎么听啊?去观自心时,我们只会有念头。那心里会不会有声音呢?在文艺作品里面,经常会看到“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响起——干掉他”,其实这只是一个念头,我们的意识会把前五根的作用进行分析、拣择和运用。所以,当你的心里有一个声音响起时,其实是你的意识在利用“耳识能够听声音”这种习气进行思维。
你也可以说“我一看见他,心里就闪过一道光”,这是利用眼识。还有人说“我一看到这个东西,马上就想起那种味道”,这是利用舌识。总之,心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联想,但是都以念头的方式出来。也就是说,我们的念头会借助前五根的作用,来进行思维和串联。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是第三品的“大乘正宗分”,第二品提出了整部经典要说的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现在佛陀作了回答,既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也是整部经的宗旨,下面我们一句一句地解释。
“佛告须菩提”,佛陀回答须菩提叫“告”,须菩提问佛陀叫“白”(白佛言),即前面所说的“上告下白”。也就是说,在文字表述中,上面的人对下面的人说话叫“告”,下面的人请问上面的人叫“白”,表达坦诚。
首先,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须菩提问的时候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云何应住”在前面,“降伏其心”在后面,但佛陀首先回答“如是降伏其心”,把“降伏其心”放在了前面。第二,须菩提问的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佛陀的回答却是“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是为什么呢?
平常我们读经,一晃就过去了,哪里会管那么多呢?其实都是有用意的,须菩提的提问是逆问,表达真切以及强烈的希求心。这和我们平常向上师提问是一样的,我们一上去就问:“上师,什么是如来藏?”上师愣了,你要先发起出离心、菩提心,培养空性正见,最后才能明白如来藏。
我们往往非常急切,总是想马上知道最后的结果,但最后的结果真的很不好回答。如果连一些佛法的基础理论都不懂,修行也没有很深的体会,上师直接就告诉你空性的道理,对你来说就是一句话。就像达摩大师让二祖去找心,二祖说找不到,然后达摩大师说“吾为汝安心竟”——我已经为你安了心,这样对我们来说是不行的。或者上师说:“如来藏就是你自己的心,它离开四边、明空双运”——你懂了吗?不懂,原因是你的基础不够。
我们的提问往往会这样,所以须菩提就先问“如何应住”,再问“如何降伏其心”。你会说:“怎么须菩提也像我们这样呢?”请记住,须菩提是为大家而问,他自己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这叫“逆问表真切”,代表我们急于想知道结果。
佛陀的回答叫“顺答表次第”,就是顺着次序来回答。先回答“如何降伏其心”,如果你把心降伏了,自然就安住了。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同一个问题,但也有次第性,不可能直接就安住于真心,一定要先降伏纷乱、无明的心。首先,将错误的认知方式换成正确的认知方式;然后调服其心,才能明白真心;最后安住。所以,佛陀顺答,表次第。
然后,须菩提问的是“善男子、善女人……”,为什么佛陀的回答是“菩萨摩诃萨……”呢?有两层含义:
一、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先发世俗菩提心,成为菩萨摩诃萨,然后才能够有“令无数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种自觉觉他的能力。善男子、善女人不一定指菩萨摩诃萨,也可以指有善根的人。所以,你首先要当真去训练自己的心,成为菩萨摩诃萨,否则就没办法降伏其心。
二、为菩萨们说降伏其心的道理。佛陀按照次序,先直接回答降伏其心的道理,和须菩提的提问次序正好相反。
下面看佛陀的回答:“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段话很长,用白话文来翻译:不管他是什么众生,我都要帮助他开悟,让他进入法性定,甚至让他成佛。但从本质上讲,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众生被我度化过。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他就不是菩萨。
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令一切众生进入涅槃,实际上众生本来是佛,没有进入涅槃。也就是众生本来是佛,实无众生得灭度,这个见地和菩萨不执著四相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这是佛陀在教菩萨们发心,以此来降伏其心。如果你没有“救度无数众生,而实无众生被救度”的见地,就说明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那你就不是菩萨。如果你不是菩萨,你就没办法降伏其心;如果你要降伏其心,你就得没有这四相,也就是没有执著。明不明白?
倒过来推,如果你没有执著,即使所有众生都被你灭度了,实际上根本没有众生被你灭度过——你得有这样的见地,就意味着你没有执著;没有执著,你就会有这样的见地。如果你真的有了这样的见地,就如是降伏其心了。这里,佛陀在教我们以见地来降伏其心。
这个降伏其心,实际上是“不降而降”。为什么呢?降伏自心即是去觉悟众生、灭度众生,灭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之。当持有这种见地时,其实就是执著没有了。没有执著以后,你就会从本质上认识到没有一个真正的心让你降伏,也没有真正的众生让你度。
这是在说绝对空性的道理,大体意思就是这样,但我们还是要一句一句来解释。
“诸菩萨摩诃萨”,首先,“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萨埵”是觉悟有情之义。“佛”这个字的解释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在觉行圆满之前,一定要有自觉和觉他。自觉了再去觉他,就是菩提萨埵,即觉悟其他有情之人,自觉担当救度众生之责——发菩提心,这样的人叫做“菩萨”。
“摩诃萨”是梵文的音译,是“大”的意思,所以“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菩萨摩诃萨”的意思。
一、指菩萨的位次,大菩萨一般指登地以上的菩萨,或者专指八地以上的菩萨。
二、指有很多菩萨,是“众菩萨”的意思,具有语境性。有点像我们说的“同学们”,“同学”指大家的身份,“们”指众的意思。
三、表示见地。见地小的为小菩萨,见地大的为大菩萨。你说:“怎么会这样呢?”确实会这样。由于菩萨各自修行的程度不同,各自持有相应的不同见地。如果我发了菩提心,但持的是唯识的见地,而你持的是应成中观的见地,那么相对我而言,你就是大菩萨。如果我持的是自续派的见地,而你持的是大圆满的见地,那么相对我而言,你就是大菩萨。因此,判教很重要,佛教里面有很多判教方式。
另外,以发心来论大小。我们以前学过有三种发心:舟子式的发心、牧童式的发心、国王式的发心,其中国王式的发心是最小的。如果我是国王式的发心,而你是牧童式的发心,那么相对我而言,你就是大菩萨。
关于修行的见地,就涉及到佛法里面的判教,很多论师讲《金刚经》,讲到这里都会讲佛法的判教。关于大菩萨的“大”字,怎么为大?怎么为小?藏传佛教里面没有“判教”这个术语,它叫“四部宗义”,把佛教的见地分成四个部分: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汉传佛教里面的判教复杂很多,有华严判教、天台判教、唯识判教等等。其中天台判教流行最广,分了五时八教。
关于“五时八教”,我跟大家略略介绍一下。佛陀讲法四十九年,可以分成五个时段。
(一)华严时。指佛陀睹启明星(北斗星)悟道后,在菩提树下坐的四十九天。表面上看,这四十九天佛陀都坐在菩提树下,实际上他到处去弘法,而且讲的是最高级的《华严经》,所以,这个时期称为“华严时”。按照人类感官的认知,这是四十九天,实际上在法性定里面是没有时间的,是真正的当下——十方四时。
(二)阿含时,也叫鹿苑时。佛陀最初在鹿野苑为五比丘传法,后来又有很多人陆续加入僧团,佛陀用了十二年讲了小乘的四部《阿含经》。
(三)方等时。“方”是广大的意思,“等”是平等的意思。这个时期佛陀以平等的方式讲了很多经,既有小乘的,也有大乘的,一共讲了八年。
(四)般若时。讲了二十二年的空性。
(五)法华涅槃时。佛陀最后用了七年时间,讲了《法华经》和《涅槃经》,《涅槃经》是佛陀将要圆寂前讲的。加起来一共是四十九年。
这“五时”是天台宗的判教方式,每个时段所讲的法,见地都不一样,“华严时”是最高深的,最后的“法华涅槃时”也是最高深的,而“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的见解就有大小之分了。当然,在佛陀那里是绝对平等的,但听者由于见解、根性的不同,就造成了差别,有大菩萨、小菩萨之分,也有发心大小之分。
“八教”是指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我简单介绍一下,讲多了大家会昏的。“藏、通、别、圆”叫化法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叫化仪四教。
化法四教:
“藏教”是小乘教法。
“通教”指通三乘——声闻、缘觉、菩萨。
“别教”专门针对已经登地、超出三界、脱离生死的一些钝根菩萨宣讲的。
“圆教”是对所有人宣说的非常圆满的教法。《法华经》就是圆教的经典,所以,天台宗以《法华经》为最高宗旨。
化仪四教:
“顿教”直接宣说一乘教理、法义,不讲其他的。我们现在讲的《金刚经》就属于顿教,直接讲空性,中间没有过程。
“渐教”由浅入深、由小至大,慢慢地引入大乘。如果要对应“五时”,渐教包括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这三时的教法。并不是渐教就讲得浅,而是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金刚经》也可以属于渐教。
“秘密教”,因为佛陀有巨大的神通,他讲法时,每个人听到的内容都不一样。“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中一层是:虽然佛陀是以一个声音说法,但所听各异,不同听众听到的内容都不一样,甚至语言种类都不一样。别人听到了什么,各自得到了什么利益,互相都不知道,所以称为“秘密教。”
“不定教”,也是因为佛陀有神通。“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可能每个人听到的话是一样的,但是,所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有些人闻小法而证大果,比如,有些人根基很高,佛陀跟他讲无常,好像是小法,结果他听到以后证得了空性;而有些人闻大法而证小果,因为根性不好,佛陀故意跟他讲大乘的空性、菩提心,结果他证得了阿罗汉。
所以,关于菩提心会有这样的说法:不管是人天根器,还是小乘根器,都需要菩提心。大家就疑惑:“明明发菩提心是大乘学人才有的嘛,为什么小乘也需要呢?”也需要的。他们可能只有菩提心的观念,生不起真实的菩提心,但是,即使发了相似的菩提心,也对取得人天小果或者证得阿罗汉有巨大的作用。
其实概念性的菩提心也可以积资净障,完成自己的一些希求。比如,很多人想发财,你假惺惺地发个菩提心,发财都可能会快一些。有的人说:“我发菩提心供养这一大堆榴莲,我会得到好几车榴莲!”他的骨子里面不一定是真的菩提心,但是,概念性的菩提心也会对实现我们的希求起到巨大的作用。以前我们也争论过这个关于菩提心的问题,也跟大家讲过。
同样的道理,有些人闻大法而证小果,本身听到的是菩提心等很高深的法,但他只获得了阿罗汉之类的小果。这就是化仪四教中的“不定教”。
关于“菩萨摩诃萨”的解释,大致就是这样。你们会觉得很繁琐:“无非就是菩萨摩诃萨嘛,你说众菩萨就完了嘛,有必要说这么多呢?”确实有必要,因为里面真的包涵这么多的意思。“菩萨摩诃萨”有人数众多的意思,也有大菩萨的意思。这个“大”字,可以分析为:见地为大、发心为大,也可以指初地或者八地以上的菩萨。
“应如是降伏其心”,这句话就简单了,和前面一样,意思是应该这样来调伏我们的相续。那怎么样调伏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是众生的出生方式,三界六道都是以这四种方式出生的。“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是众生的五种存在方式,实际上是指一切众生。
一般来讲,飞禽都是卵生,走兽都是胎生。但兽类也有卵生的,比如恐龙、鸭嘴兽。其实也有卵生的人,虚云老和尚的传记里面,说自己生出来是一个肉球,剖开以后,人体才出来。有人说那是胎盘,但胎盘不会像球的样子。还有传说中的哪吒三太子,刚生出来也是个肉球,也是卵生。卵生就是外面有一层壳,飞禽一般都是卵生。
胎生,人类一般都是胎生的,很多动物也是胎生的。湿生,是指在阴沟水里面孵化产生的生命。卵生,如前所说,外面会有一层壳,或者呈球形。而天人和地狱众生都是化生,一下就化现出来了。也有一些动物是化生的,比如,蝴蝶就是从蛹里面化生出来的。其实三界六道都有“胎、湿、卵、化”这四种出生方式。
“若有色”是指欲界和色界的众生,也就是有个身体。“若无色”是指无色界的众生,他们没有粗大的身体,只有意想出来的非常轻微的身体。
“若有想”是指色界广果天的天人,他们也有身体,身体有非常漂亮的光。“若无想”,广果天的旁边是无想天。《俱舍论》里面有个比喻:广果天就像市中心,那里的天人略微还有点念头,很热闹;而无想天的天人完全没有念头,像郊区。用城市的中心和郊外来比喻思维强度,城市里面热闹一点,郊外比较清净。如果依据念头划分,有想天的天人略微还有念头,而无想天的天人完全没有念头,一点都不热闹,非常清寂。
“若非有想非无想”是指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又叫做“有顶天”,是无色界最高的天。刚才说的无想天还是属于色界天,无想天的天人的寿命只有五百劫,而无色界有顶天的天人寿命是八万劫,时间非常长。
无想天还称为长寿天,是学佛的八难之一,去了那里什么都不想,一坐很长时间,死亡以后基本上都会堕入地狱。为什么呢?他把所有善业的种子,在禅定中间消耗殆尽,等善业的种子消耗殆尽以后,恶业的种子又会出现,他又能看到乱七八糟的东西。
在禅定中,他会误认为自己已经成功涅槃,最后恶业显现时,他看到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会马上怀疑佛法,怀疑的一瞬间就堕下去了。为什么会堕下去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善种子了,全是恶种子。他的生存方式是禅定,需要大量善种子来支撑,最后,所有的善种子全部消耗殆尽。
人类的生存方式,善恶同时会出来。身体左边的脉容易呈现善业,右边的脉容易呈现恶业,所以,睡觉、死亡时一定要右卧,为了压住恶业。而无想天的生存方式连念头都没有了,只是通过禅定来消耗善种子,善业一旦耗尽,马上就下堕,而且直堕地狱。
所以,修行时不能只是打坐修定,而没有任何观点。有些人打坐坐到念头消失了,身体也消失了,什么都消失了,由于不能将见解融入禅修,就不能形成见地,这样的禅坐是有问题的。这种禅定达到很深的程度,死亡以后就会转生到无想天,甚至是非想非非想天,那就更可怕了。
这里的这九类众生,实际上泛指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里的“我”,代指所有的菩萨。佛陀是代入性的说法,应该这样去想:“我要让所有众生进入无余涅槃,实际上没有众生进入涅槃”。
“皆”是指全体,不舍任何一个众生。菩萨发心有两个要点:缘众生和缘佛果。缘众生就绝对不能漏掉任何一个众生,或者不能有偏心。“令”本来指“让”,让众生进入无余涅槃,这里指不退觉他的愿心。菩萨凭什么让众生进入无余涅槃呢?凭自己的菩提发愿和能力。前面的“皆”是指不舍众生、缘一切众生;后面的“令”是指缘佛果。
“无余涅槃”是什么意思呢?这有三种说法。就小乘而言,断生死之因叫“有余涅槃”,他的内心里面已经没有我执了,但身体还在。圆寂时,灰身灭智,身体完全消失了,这时候叫“无余涅槃”。阿罗汉圆寂时,上身出水、下身出火,跃到空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后有”这四句话。
不能说阿罗汉最后死亡了,应该叫圆寂,凡夫才叫死亡。因为凡夫死后还会再生,就阿罗汉的见地来说,他认为无余涅槃就不存在再生。但大乘不承认这种观点,大乘认为阿罗汉还要回小向大,最后要去净土修大乘。所以,阿罗汉的圆寂(身体消失以后)就叫“无余涅槃”。
就大乘而言,变易生死的因尽为“有余涅槃”,变易生死的果尽为“无余涅槃”。什么叫做“变易生死”呢?三界六道中,凡夫的生死就叫“分段生死”,就是一段一段的,大家都不记得前一段,也不知道后一段。而菩萨不是这样的,对他们来说,分段生死肯定没有了,已经超越六道、超越生死,但他的念头还在不停地变化,随着修行的深入,身体的展现也在不停地变化。比如,初地菩萨有一百个化身,二地菩萨有一千个化身。而且逐渐看到净土,身体也逐渐变成金刚身,这就叫做“变易生死”,和凡夫的“分段生死”不一样。分段生死是不记得前面的事,也不知道后面的事,而变易生死是完全清楚的,而且逐渐地变化。
有人认为一地菩萨到七地菩萨是变易生死的因尽,八地菩萨以上是果尽;也有人认为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都叫因尽,而佛陀才叫果尽。也就是说,能够产生变易的可能性都没有了、不变了,叫做“因尽”,称之为“有余涅槃”;最后成佛了,叫做“果尽”,呈现出佛陀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十力等功德,走到极处,称之为“无余涅槃”。这是大乘的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小乘的涅槃为有余涅槃,大乘的涅槃才是无余涅槃。一共有三种说法,简单来总结一下。
一、小乘阿罗汉在圆寂之前,叫有余涅槃;圆寂以后,叫无余涅槃。
二、大乘的八地菩萨以下叫有余涅槃,八地菩萨以上叫无余涅槃;或者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都是有余涅槃,佛地才是真正的无余涅槃。(后面一种说法居多,要看从哪个角度去解释)。
三、直接按大小乘来分类,小乘的涅槃都是有余涅槃,大乘明白空性才是无余涅槃。
《金刚经》这里说的“无余涅槃”,一定是指大乘的无余涅槃。“灭度”就是所谓的寂灭现前。灭者,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度者,度其分段。也就是把众生的分段生死和菩萨的变易生死搞定,令众生皆成佛。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分析起来非常简单:这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实的众生,也没有一个真实的灭度。直接就说出了二谛,称为“二谛并出”。
“二谛”是怎么划分的呢?二转法轮认为显现为世俗谛,空性为胜义谛,也就是一切变化的现象都叫世俗谛;现象的空性叫胜义谛。三转法轮认为实相和现相一致叫胜义谛,实相和现相不一致叫世俗谛。《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意思是什么呢?如果看到所有相的“非相的实质”——空性,那你就是如来。
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就会有众生的相、度的相、菩萨的相,也就是有能度、所度和度的行为,一定要以相的方式来发生,叫世俗谛。实际上没有能度、所度和度的行为,没有涅槃、灭度等外相,实质上是空性,叫胜义谛。这是二谛并出,把降伏其心的思维原则、修行原则(见修行果)都说了。“见”指提出了见解——“二谛并出”。虽然我们形象上是菩萨,但我们可以去度众生,令所有众生解脱。
但是,佛陀为什么要把所有众生的种类逐一说出来呢?为什么不用“一切众生”四个字代替?菩萨要有很多度众生的方法才行,一定要成就,否则,怎么去度非想非非想天、广果天的众生呢?
说到利益众生,我们一般只想到周围的几个人,那是因为你现在没本事,有本事就不同了。佛陀则逐个说出来,说明在世俗层面,度众生得有本事、得能力。首先,你要自觉;其次,你觉他的范围要很广。所以,佛陀不用“一切众生”四个字来代替,而是逐个说出来,其实想提醒你,发心要大,要缘一切众生,就必须要有自觉、觉他的能力。
即使你有这样的能力,等觉行圆满时,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一个众生真正被度过,所有众生本来就是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本质上应该这样去看、这样去想、这样去修行。
这句话首先就提出了这样的“见”,那怎样去实现这种“见”呢?你要发菩提心。怎么发菩提心呢?菩提心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之分,愿菩提心就是我们要在内心去熏习这样的想法,经常思考这样的见地;行菩提心就是要去行持菩萨六度万行。菩萨的所有行为可以归纳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就是“修”,要去修行这些东西。
“行”是什么呢?即真正的六度万行,去利益众生和觉他。
“果”是什么呢?一、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为降伏其心,二、证悟空性为降伏其心。“降伏其心”,让我们的心逐渐地清晰明了。修行的过程,叫做“渐悟”;通过见地直达安住,叫做“顿悟”。
也就是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两种方式来降伏其心。第一种是渐悟,通过不停地思维和修行,逐渐调伏内心里面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各种各样的无明,然后逐渐达到安住。第二种是顿悟,直接明白所有众生虽然被救度而进入无余涅槃,实际上他们的本质就是佛,不存在被度的众生,也不存在度的行为,甚至连去度他的菩萨摩诃萨都不是真实的。直接以这样的方法降伏其心,就叫顿悟。
一种是通过逐渐降伏达到安住其心,另一种是果地起修,直接令心安住。这是两种修行的方式,最终都会达到降伏其心、安住其心的结果。
安住的意思是什么呢?学藏传佛教的人,一提到安住,就想到打坐。请大家记住,安住是指心处于某种状态。如果没有证悟,可能是一种定或者是某种状态。为什么说安住有时候不是定呢?比如,当心处在嫉妒中,就不能叫定,但也好像可以说“安住在嫉妒里面”。虽然嫉妒里面不“安”,但你有“住”吗?这种“安住”只是世间的一种说法,一般来讲,要安必须要有定。以上是世俗的安住。
真正胜义的安住并不是禅坐,也不是定在一个地方,恰好是心本来的样子——无住而住。要想达到无住而住,前面就一定要经过一系列调伏自心的修行和行为。慢慢地,心明白了自己,才能够无住而住,安住真心。这是一个逐步修行的过程,要逐步调伏妄念、去除无明,明白自己的心,然后去安住。
还有一种,已经明白了安住心的方式,直接让心安住,这叫果地起修,是大圆满的修行——在明白心的情况下,进入这种无住而住的修行。这两种安住方法都可以,前面的叫渐修,后面的叫顿悟。顿悟了以后还是要修,叫悟后起修。
所以,“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句话是二谛并出,整个大乘宗旨都被表达出来了。说到这里并没有完,佛陀接着说,“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如果菩萨有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就不是菩萨了。
首先来解释四相的“相”是什么意思?“相”具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一定要有被我认知的对境;第二个,我对这个对境有执著。所以,“相”的含义是有对境和有实执,一成对境,必有实执。
如果心面前有一个对境,那就成相了,可以是有的相,也可以是空的相(空执)。“相”要成为心的对境,一定要有执才行;如果没有执,就成了实相和现相一致,就不能叫做“相”。当然,也可以叫做“相”,那叫清净相,比如刹土、本尊等显现。而我们的相是有实执的,那就不同了。这里所说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定是有实执的。
实执可以分为两种:人我执和法我执。执著有个实有的人我存在,叫做“人我执”;执著有个实有法的存在,叫做“法我执”。这是简单的分类,但这里不是这样分的,而是分成了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我相”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指执著五蕴法中有个实在的“我”(五蕴的集合体)。不管是执身体为我,还是执想法为我(我思故我在),只要执著有个“我”,就叫做“我相”。
“人相”是什么呢?指站在实在的“我”的立场上,认为其他个体也具有“我”的性质。当然,我们在语言上称别的个体为“你”或“他”,但不管是“你”还是“他”,都是“人相”。
“众生相”是什么呢?指与“我”相对的其他生命,不止是人,还有其他动物、非人等等。
“寿者相”是什么呢?在一期的生命中间,有些生命的命长、有些生命的命短。“祸害活千年,好人命不长”。(开玩笑)
藏传佛教里面,四相讲得比较学术化。把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叫做“我相”;依同一相续生存的补特伽罗,依有漏的身蕴住于有漏世间的人,叫做“人相”;依据自己的业和烦恼,在三界中流转轮回的有情,叫做“众生相”,这些有很多,如前所说的有色、无色,动物、地狱众生等等;同一时间中,异熟果相同,可以保持相续的寿命,叫做“寿者相”。
比如,同一个时段内的两个人,异熟果都差不多,比较寿命的长短,你的寿命长一些,他的寿命短一些;或者两条狗相比,一条的命比另一条长;地狱众生也一样,有些寿命长,有些寿命短。也就是异熟果相同的两个生命,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比较,就叫做“寿者相”。
为什么要这样去说呢?牵涉到很多原因。首先,由于时间不定,所以一定要强调在同一时间。其次,天人和人也没办法比较,所以异熟果也要相同。这样说比较全面一些,也很学术化。
如果从唯识的角度来讲,四相是什么呢?唯识里面把心识分成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意识是我们的思维、情绪、直觉等等;阿赖耶识是能够收藏、显发的一种根本能力;末那识执著有一个“我”,就是“我相”,而且任何众生都有末那识,不仅仅指人类。
末那识执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就是“我相”,而且任何众生都有;当这个“我”呈现为人的形态时,就是“人相”;呈现为六道众生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时,就是“众生相”,比如畜生、地狱众生或者恶鬼等等,全部都是八识的展现。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自证分(世俗本体)是不会变化的,以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来呈现“寿者相”,这里也包括菩萨。
在胜义层面,我们可以证明“我”是没有的,阿赖耶识也可以转化成大圆镜智。但在世俗层面,在整个生命流转的过程中,我们的末那识的无明从来都没变过,永远都执“我”。虽然我们的前世可能是畜生或者天人,但都是“我”,也就是末那识不变。
同样,我们的阿赖耶识有连续性,也是不变的。这里的不变不是指胜义不变,而是指阿赖耶识的相续性。虽然前一世你是美丽的天女,这一世是不美丽的人女,但相续还是你的,你的“我”还是不变的。
在这个不变的基础上又有变化,比如,你前世是天女,这一世变成了人,这叫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呈现出来,就有寿者相的执著。变易生死指菩萨,一地菩萨到七地菩萨都有阿赖耶识的变易生死,所以,菩萨也还有寿者相的执著。
不管怎么样,四相一定包含了人我执和法我执。“我相”就不用说了,肯定是“人我执”。然后,我们觉得自己和其他众生的身、心是真实存在的,就叫“法执”。你会认为其他有情也是一个主载体,所以,自己所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承担。你绝对不会对着一块石头说:“石头,你既然在这里存在,你自己承担。”因为你对它不会有“众生相”或者“人相”的执著,只会对一个有情生命这么说,所以,他就会是“人相”或者“众生相”,他们的存在就是“法执”。
你会认为我们的身体是活着的,才称为“寿者相”,如果是死的,那就不是了。但对你来说,你的身体始终是存在的,即使你死了,你的身体也还在。寿者相一定会牵涉到身体,对方的身体,对你来说是个法执,你会认为他的身体存在。所以,这四相里面既有人我执,也有法我执。
如果有这样的执著,你就不是菩萨了。如果不是菩萨,就谈不上降伏其心。所以,善男子、善女人想要降伏其心,首先要变成菩萨。如果你想要成为菩萨,就要去二执,去掉二执才能够真正地降伏其心。心被降伏了,其心自安。这里没有说后面的安心,只是说降伏。
总体来说,逻辑顺序就是这样的:你应该这样去降伏其心,行一切法,令所有的众生解脱、令所有的众生涅槃。但实际上,你不能认为真有一个涅槃者。你要持有这样的见地去修行,这个见地就是真实的情况。在空性的层面,就是“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没有被你灭度的众生,也没有能让众生灭度的菩萨。必须有这样的见修行果,这样去做,才能够降伏其心。最后的果,当然就是安住真心。
“大乘正宗分”的这一品的解释就是这样的。第四品继续来解释这个道理,叫做“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前面说你应该这样来降伏其心,要怎样来降伏呢?令所有众生灭度,实际上却没有一个灭度者。如果你不这样来降伏其心,就说明你有四相的执著。如果你不想有这四相的执著,就应该去做菩萨六度(这里只说了布施度,实际上指的是菩萨六度),而且,做菩萨六度时,应该不住于相。
什么叫“不住于相”呢?具体化就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于所有的现象。如果不住于所有的现象去行布施(菩萨六度),那么,你的福德就不可思量。
这段话就是这个意思,这是消文,然后我们还要释义、显理,要一句一句地解释。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是关键的一句话,菩萨应该没有任何执著而行布施。怎么只说布施呢?实际上,布施包含了整个六度。菩萨利益众生的所有行为,归纳起来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六度以布施为首,可以说布施包含了后面的五度。
虽然前五度都归摄于般若,若要实现般若,一定要从布施开始。如果把布施扩展开来,连般若都会包含其中——舍弃一切就是般若,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四夺”,也就是布施。
具体分析,布施可以分为财布施、无畏布施、法布施。把自己的财产拿出去布施,叫做“财布施”;把自己的生命奉献出去,或者给予众生安全感、救度众生,叫做“无畏布施”;教导众生智慧和慈悲,叫做“法布施”。
六度中的“持戒”和“忍辱”,都可以称为无畏布施。持戒是防止自己内部的恶念侵袭;忍辱是防止外境的侵袭,比如众生伤害你、咒骂你,你来忍受,这些都叫做无畏布施。六度后面的三个:精进、禅定、般若,都可以叫做法布施。所以,布施包括后面的五度,这是从学术的角度去看。
也可以说,布施就是所谓的“舍”:舍掉恶念就是“持戒”;舍掉人我就是“忍辱”;舍弃懈怠就是“精进”;舍弃分别念就是“禅定”;最后舍无可舍,连舍都舍掉了,就是“般若”。当然,“舍无可舍”前面还有一个“舍掉一切”为单空。所以,舍无可舍可以包含两个层面:单空和真正的空性。布施的含义很广,虽然经文上只说了布施,其实包含了菩萨六度。
舍弃对一切现象的贪恋,叫做“出离心”;舍弃对自我的爱护,叫做“菩提心”;在见解上舍弃万法存在的真实性,叫做“空性正见”(在修证上就叫做单空);然后舍无可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实现了真正的空性。所以全部都是舍弃,布施即舍,一个布施可以包含六度万行。
“复次,须菩提”,佛陀在叫唤须菩提,实际上是叫我们大家。“菩萨于法”,菩萨对于这些现象和修行,应该这样来看。应该怎么来看呢?“应无所住行于布施”,也就是没有执著、没有粘著,而行菩萨六度万行。
后面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主要指心,这里的“应无所住”,主要指现象和行为。也就是说,菩萨六度万行的所有行为你要去做,但要对此没有粘著。
接下来,佛陀又解释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也就是什么都不能住、什么都不能耽著而布施。“色、声、香、味、触、法”包含了六根、六识、六境。“六境”(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与六境相对的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根尘接触为处,加起来成为十二处;根和境发生接触就产生了“六识”。所以,根、尘、识加起来一共十八个,合称为十八界
实际上,十八界包含了一切,全部都不执著,还要去做六度万行。这里也是二谛并出,和前面讲的意思一样。也就是说,你既要在色、声、香、味、触、法中做六度万行(六度万行肯定发生在十八界里面),还要不能有执著,这是菩萨的操行,这样做才能实现“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如果要实现这个最高的见解,就要不住于相。怎么叫“不住于相”呢?在不执著所有现象的情况之下,去做六度万行。做六度万行,就是世俗谛;你不执著它,就是胜义谛。即二谛并出,在一个人的修行里面,全部可以体现出来。这是佛陀说的。
然后看下面的经文:“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菩萨应该以这样的见解去修行(修六度万行),其要点就是不住于相。“不住于相”有很多层的意思,“相”为无明粘著,首先要在见解上去除无明,然后要在修行上去除粘著。
无明有两种意思:一种是不明白、傻。比如,唯物主义者看起来聪明,实际上很傻,因为他们不知道世界的真相,甚至在理论上都不知道。另一种是,虽然在理论上知道,但却做不到。就像很多佛教徒一样,虽然知道了一些道理,但执著很深。
首先,我们要用见解去除各种各样的无明,然后,通过修行去除粘著。“不住于相”就是这样的,不是你说不住就能不住,没那么简单。首先要去掉无明的错误见解,然后通过修行去掉一些我们无能为力的执著。比如,我们现在生起了烦恼,你想没烦恼就没烦恼吗?为了一件事情,整个晚上辗转反侧,你说不住于相?根本做不到,你太住于相了!所以,我们要有个逐渐修行过程。
“不住于相”也叫“三轮体空”,能做、所做和做的行为,即六度万行,完全是空性的。比如布施,三轮即是能施、所施以及施物,即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全部都没有实质。也就是不住于任何现象,进行所有的修行(六度万行),既有世俗谛,也有胜义谛。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福德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喻,会非常大,不可思量!
经文里面用了很多“复次”、“何以故”等词汇,表示要继续深入去解释这个道理。先给出一个很大的概念:“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然后一层层地分析:如果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著,那你就不是菩萨,就不能降伏其心。那要怎么样才能不住于相呢?你要去做六度万行,同时不住所有的相。为什么呢?如果不住相布施,你的福德不可思量。首先提出一个最高的观点,然后一步步地实现这个观点,这是佛陀这一段话所说的意思。
很多人会问:“《金刚经》明明是讲空性、不住相的一部经,为什么会说到‘福德’呢?不是应该说‘功德’吗?”
第一,说明佛陀提倡“福慧双修”,佛陀有一个名号叫“两足尊”,即福德和智慧都具足。
第二,说明福德有两种:住相的布施为世间福德;不住相的布施(包含六度)既可以具足世间福德,也可以具足出世间福德。
你会说:“这个福德可能是世间福德。”不是的,有住的福德才称为世间福德。比如,我贪著世间的现象去做布施等六度万行,那才是世间福德,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没有出离心、没有菩提心。没有出离心的修行,那是人天佛教;没有菩提心的修行,那是小乘佛教。前者是贪著世间,后者是贪著自我,都是有住的。无住就不是世间福德了,那是我们说的“功德”。如果无所住行于布施,既有世间福德,同时又有出世间的福德。
为什么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呢?因为有住、有相都是可以思量的,无非是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可以思量的。如果无相,那就不可思量了。你能把无穷大想出来吗?你能把虚空有多大想出来吗?所以,后面佛陀又详细解释了这个“不可思量”,接下来须菩提继续问:“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可思量”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指无量无边的大,非常殊胜,这是很笼统的解释;第二种是指它的大小非我们的思维和言语可以概括,没办法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去描述它、指出它。
“不可思量”在修行中往往指本性不可思量,其实应该叫做“不能思量”。在寻找本性时,如果用思量的方式,是没办法找到的。还有,进入本性安住时,也不是我们可以用思量去描述的,所以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思量就是思维、量度、认知,“量”有能量和所量。本性不是我们的意识或直觉可以明白的,是不能有二元的,叫“自明”。但这里说福德不可思量,是指福德非常广大,因为它无相。有相才可以思量,因为有相一定是对境性的。而无相是不可以思量的,最多用一个东西来形容——虚空。
我们经常说“本性如虚空”,但本性是不是虚空呢?不是我们面前的虚空,这很容易引起误解。《楞严经》里面说:“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一下就把虚空和心分开了,虚空在本质的心里面,就像一片云在太空中一样。心的一个特点就是如虚空,只不过心有觉知,而虚空没有觉知,它是我们觉知的一种对境。
第四品是“妙行无住分”,六度万行称为“妙行”;去做六度万行,同时不执著它,称为“无住”。
好,今天说了一大串的术语和分析,跟我平常交流的习惯完全不一样,再加上时差的“摄受”,我真是讲得好辛苦啊!无论如何,再辛苦也讲完了。不住相、不住相,哈哈!
今天就学到这里,我们下个礼拜再见,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03课
- 《金刚经》第0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