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我们首先复习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到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大体内容是讲“色相如性”,比如,你听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字,就应该奉持、恭敬。无论这部经放在哪里,天人、阿修罗等众生都应该恭敬、供养。如果有人宣讲或者如法奉持这部经,功德会非常大。
我们要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名字,和它所讲的内容完全合为一体。一般来说,我们说恭敬、奉持《金刚经》,指的是奉持“空性”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为什么又说要奉持它的名字(名相)呢?其实就是让我们同等对待“名相”和“本性”。我们要知道,所有显现的本质都是空性,“相”即是“性”,“性”即是“相”,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金刚经》里面说“色相如性”。
接下来讲了微尘和世界都不是实相。虽然三千大千世界有很多微尘,但都是非微尘(不是实有的微尘),是名微尘。因此,由微尘集聚起来的世界也是非世界(不是实有的世界),是名世界。
继续延伸,说到了三十二相。即使是佛陀的化身——三十二相,也是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
然后,即使我们布施像恒河沙数这样多的身命,都没办法和受持、奉持《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然后为他人宣讲所得的福德相比较。用恒河沙数这么多的身命去供养、布施,这个听起来有点恐怖啊,为什么呢?对于我们来说,不要说布施恒河沙数这么多的身命,仅仅让你把现在这一条身命奉献出来,你都会受不了。不要说一本《金刚经》,即使是一车《金刚经》,你也不见得会当回事,你会说:“让我用一条命去换,不行!”
其实不是这样比较的,意思是你要如法奉持《金刚经》,“如法奉持”是指你要信解、行持。“信”就是要相信《金刚经》;“解”就是要通达《金刚经》;“行持”就是要领受《金刚经》,并且去修行。这里说的“四句偈”不是特指某个四句偈,《金刚经》里面有很多四句偈,任何一个偈子的内涵,如果你做到了,这一世就有可能证悟空性。从究竟层面来说,最终你肯定会证悟空性。而任何有为的福德,都没办法与证悟空性的福德相比较。
证悟本性以后,身体就不算什么了,你随时随地都可以幻化出无量无边的身体去利益众生。由于现在我们非常执着身体(也就是人我执),身体受到任何损伤,我们就会受不了。而现在说要用恒河沙数这么多身体去布施,也就是我们要轮回很多劫,对于这么爱惜、执着身体的人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很难的事。
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把这么执着的身体供养出去,那功德肯定会很大。但是,由于这种功德是有执着的、是有为法、是一种造作的法,所以,即使功德再大,也是有限的。而你奉持四句偈,有可能当下证得空性,或者从究竟层面来说,你一定会证得空性,证悟空性的福德是无量无边的。
《金刚经》里面将有为法的功德层层递增,先说恒河沙数的七宝,然后说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沙数的七宝,以几何级的方式递增。慢慢地,这种外在的珍宝不算什么了,上升为布施身命。但是,即使以身命去布施,都没办法与无为法比较。从原理上来说,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因为无为法的功德无量无边。
大家不要把“无为法”想成像虚空那样的看不见的法。实际上,“无为法”是说我们对所有缘起法没有执着,缘起法的本性就是无为法。由于没有执着,所以它呈现出来的一切,都是功德和福德。同时,由于无为法这个本质不生不灭,所以它呈现出来的缘起现象,同样是无量无边的。这样无量无边、无穷大的福德,当然是任何有为法都不能与之相比的。有为法都是有量的,最后都会穷尽,而证悟空性的福德呈现为缘起现象时,是没办法穷尽的。
“无为法”本身会不会和“有为法”较量福德呢?不会的,我们是站在有为法这个层面进行比较。真正安住于无为法时,根本就无所谓福德不福德。因为只有“人我”才会说“福德”“功德”,而安住于无为法本身时,既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福德”“功德”等东西,即“无智亦无得”。
但是,《金刚经》里面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比较呢?因为我们是站在缘起、有为的这个立场去说的。如果一个证得了无为法的人去度众,由于众生无量无边,他在无穷无尽、永不停止地度众时,就会呈现出巨大无比、无有穷尽的福德。这种福德和有限的、有量的有为法的福德相比,肯定是无为法的福德大,即“无为福胜”。即使有为法的福德非常大,它还是有穷尽的。
我们将“无为法”和“有为法”比较时,本身一定是站在有为法的立场上的。如果我们站在无为法的立场上,就没有这些问题了。就像我们进入法性定以后,无佛无众生了,怎么去比较呢?
这是我们上堂课所学习的内容。
今天学习的这一品叫做“离相寂灭分”,内容很长,有可能今天讲不完,但我们也不能把它快速地讲完。因为后面佛陀对须菩提说的那段话意义非常深刻,是总结性的,而且后半段都是一些很殊胜的法句,与我们的逻辑思维、对法义的理解、具体修行以及一些境界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它既可以是见解语,也可以是修行语,还可以是境界语。所以,我们要把这一品里面佛陀对须菩提说的后面那一段话着重讲解。
如果今天就飞快地把内容拉完,大家听了不一定会很清晰,我也会觉得自己敷衍了事,这样不行,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两段来讲。不管怎么样,我先来念一下这一段内容: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我们今天可能学到“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里就结束了,后半段留到下堂课再讲。下堂课的内容会非常精彩,因为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句子,比如“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这些都不是普通的句子,都是有关于见解和修行,甚至有关于境界,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解释。
本来前面就已经有那么多的内容,如果要把后面的内容也讲完,就会讲得非常简略,有些问题可能会忽略了,所以,今天我们就只学习前半段,后半段下堂课再讲。
好,我们开始一段一段地来学习: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我们先把这一段翻译成白话文:
这时须菩提听闻此经以及其殊胜的功德,深深明白了其中的宗旨和义趣,涕泪悲泣,并对佛说道:真是太稀有殊胜了,世尊。佛说这样甚深的经典,以我从前修行所得的慧眼也从来没有听闻、了解过。世尊,我今天听闻这样的经典,信解受持不是困难,但是,如果后五百岁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那这个人才是“第一希有”。为什么呢?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什么原因呢?“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为什么呢?“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这一段里面已经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有时候我们读经,一晃就过去了。佛陀讲经不像我们讲论那样,论典是对一个问题层层深入,不停地分科判、推理,始终不离我们所瞄准的论题。而佛陀讲的经是其他人集结出来的,记录了当时佛陀和弟子们的对话,里面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可能包含很多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非常庞大、深邃,有时候里面会有一些暗逻辑,看起来好像前后不太连贯,但实际上是连贯的。
很多时候我们看不懂经典,就需要菩萨们写论;要是菩萨们的论我们还看不懂,就需要祖师们写疏;祖师们写了疏,要是我们还看不懂,就需要历代的传承上师再来作解释;历代的上师作了解释之后,最终还是要你来看。如果你还是看不懂,那相当于从佛陀到你的传承上师都白做功夫了。所以,最终还是要让每一个学佛的人看懂才对。
因此,经典和论还真的有些不一样,这短短一句话里面,就有很多很深的意义,我会对这些句子作详细解释。
第一句,“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这里的“深解义趣”是什么意思呢?“深解”的前面肯定有“浅解”,那“浅解”和“深解”的区别是什么呢?
听闻、读诵叫做“浅解”。历代以来,有很多人讲《金刚经》,而且很多人也会去听,但只是在头脑里面过一遍。还有些人会去读诵、抄写《金刚经》,买了整本《金刚经》来抄。我们有一位师兄专门买了一个可以裱起来的《金刚经》抄写本,一个字一个字地描出来,这种就只能叫做“浅解”,就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另外,现在有很多法师、论师、大德们都讲解过《金刚经》,有很多解说文本。甚至即使你略略地看了一些解说,只是大概知道,而不求甚解,这也叫做“浅解”。
那什么叫做“深解”呢?非常深细地思维它,从逻辑上理顺,理解里面的所有含义,并因此而产生觉照,谓之为“深解”。你们不要以为“深解义趣”只是理解经文的含义,不是的,一定要通过非常深细的思维而有所领略,然后产生觉照,也就是要从“文字般若”过渡到“观照般若”。
我们的闻思修,首先是“文字般若”,然后是“观照般若”,最后是“实相般若”,一定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观照般若”会产生觉受,只有产生觉受以后,才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很大的反应,即“涕泪悲泣”。所以,大家对“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这句话不要一下就滑过去了。
很多时候我们朗读、背诵、抄写《金刚经》,都是形式主义。那有没有功德呢?当然有功德。只要你写了“金刚经”这三个字,也迟早会因这三个字而解脱,但中间的过程可能会很长。如果要即生发挥作用,那就要深解义趣、涕泪悲泣才行。
从“文字般若”过渡到“观照般若”(产生觉受),也就是从“见解”过渡到“见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有两个字——“义趣”,大家要搞清楚“义趣”的意思。我们平时也经常听到“义趣”这两个字,并不觉得意义深奥,无非是指趣味、含义。其实不然,“义趣”这两个字,用到这里真的是有其他内涵。
“义”指内涵,即深解这本经的内涵,它有可能是思维层面的,比如思维得很深或者逻辑上的通达。但是,如果我们产生了觉照,那么这个“义”的趣味就出来了,“趣”要解释为“归趣”。
当一种思维引发了觉照,从而产生某种觉受以后,这种觉受就会相应地带来很多反应。比如,修单空时,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松脱感、喜悦感,觉得自己证悟了空性。这些松脱、喜悦、坦然等感受,就叫做“趣”,它们是由单空这种见解引发的。也就是说,通过思维单空的见解,然后形成观照,最后产生单空的味道,就叫做“趣”。
义趣,“义”为内涵,“趣”为归趣,即我们的心落实到见解所指向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定在那里的一种死状态,当产生这种状态以后,就会生起相应的觉受,而觉受是挺复杂的。比如,我们会有空感、松脱感、坦然、喜悦、无畏等等,或者很多东西出现就化为无形。由这样的见解产生某种境界或者见地,再由这种见地所引发的感受,就称之为“趣”。
以上就是“深解义趣”这四个字的含义。如果没有这样的含义,须菩提为什么会涕泪悲泣啊?如果一个人证悟了空性,有时候他真的会哭。特别是那些经过很多年苦苦追寻、挣扎、受尽磨难、上下折腾、“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一旦真正体会到空性,就真的会涕泪悲泣。
还有一些人会哈哈大笑、狂笑,或者先笑再悲泣,又或者先悲泣再狂笑,像疯子一样。其实,人类的情绪表达,很多时候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看到。举个比较庸俗的例子,一个人坚持买六合彩,每个月都拿工资的三分之二去买,从他上班开始一直到孙子出世都在买,结果一次都没有中,然后他就绝望了。但偶尔有一天,他拿两块钱去买了一注六合彩,结果一看——中了。你觉得他会是什么反应?用电影里面的场景表达,一定会又哭又笑、又哭又笑,甚至会昏过去。由于长年不息地追求,突然看到了结果,当然会有这样的反应。
追逐空性也是一样,如果要去追逐空性,那真的要花很多的精力。首先,我们要舍弃今生,这已经很了不起,比你从小买六合彩买到孙子出世还要精彩、过分很多。如果你去买六合彩,至少六合彩、你自己、孙子都还是存在的,而现在直接让你舍弃今生,连六合彩都没办法买,买了也等于没买,这种付出是很大的。
其次,由于无始劫来我们都有强烈的我执,所以要发菩提心,让我执减轻乃至于消失。我执那么刚硬、坚固,如果要去撼动它,真的要投入很多。
最后是空性,无始劫来,由于无明,我们认为任何东西都是真实的,认为它理所当然就是这样,根本不会怀疑它的真实性。从出生到长大,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存在的,大地是存在的,天空是存在的。这些是物理性的东西,还有精神性的东西。比如艺术、哲学、崇高的精神状态等等,我们都认为它们是存在的。
而现在突然说它不存在,在概念上,我们可以一晃而过,“好了,不存在,不存在,吃饭……”或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吃饭……”我们都是这样的状态,随口说说就过了。如果要在觉受上体会到它是虚假的、如梦如幻的,那真的不容易,你得付出很多。
如前所说,首先,你要舍弃今生;其次,你要生起比较具量的菩提心;最后,你才能够产生一些细微的空性觉受。如果产生了这种空性的觉受,是不是会非常感动呢?也许不叫“感动”,有些人会很欢喜,特别是性情比较好的、福报比较好的人,他就会哈哈大笑,很欢喜,庆快平生。所以,禅宗的祖师们证悟以后就会说:“终于明白了‘那个’,明白了老和尚说的话都不是假的,庆快平生啊!”
而有些人证悟了以后会嚎啕大哭,“野鸭子”的公案大家还记得吗?百丈禅师被马祖拧了鼻子以后,他回去就开始哀哀地哭。为什么呢?因为获得这些觉受,乃至于开悟以后,他的情绪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和我们因人我受创而产生的悲伤,或者因得到一些好处而产生的喜悦是不同的。但不管怎么样,它都会产生一些外在的情绪反应。
在经文中就是“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须菩提开始流泪,神情显得有点悲伤。这说明须菩提真的证悟了大空性,也说明他之前证悟的人我的空性,和现在听闻《金刚经》所明了的这种大空性,是不一样的,否则有什么值得涕泪悲泣的?他早就已经是阿罗汉了。
一般来讲,证悟大空性会引发巨大的喜悦,他明白自己从此脱离了所有的轮回纠缠,没有无明了,身心俱散、家破人亡。大家不要听到“家破人亡”就吓到了,它不是世间人的那种家破人亡,这个“家”是指三界之家,“人亡”指“人我”没有了,就如虚云老和尚说的:“烫着手,打破杯,家破人亡语难开。”
这时候一般会产生极强的空性的喜悦,但这种喜悦感不一定会表现为大笑,因为解脱以后,他会因这样的证悟而产生一种悲悯众生的巨大悲心,这是胜义菩提心引发的情绪。
密宗里面说,开悟以后一般会引发两种情绪。
第一种是非常感激三宝,因为知道自己已经完全摆脱了无明。而他之所以能够摆脱无明,就是依据上师三宝,所以他会极其感恩。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凡夫,如果有人给了我们吃的、穿的,或者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都会很感恩。而现在上师三宝让我们获得了永远的解脱,你说要不要感恩啊?
但是,如果仅仅在逻辑上知道这些道理,口里说要感恩,心里面却没有那种真正感恩的心境。为什么我们那么感恩父母呢?因为父母是一点点做出来的,从小生我们、养我们,一耙屎一耙尿地把我们拉扯大,为我们忧愁、为我们揪心、为我们的学业和工作操碎了心,看到这些,我们自然就会感恩他们,这里面有一种强烈的认知感受。
为什么我们生不起菩提心呢?虽然我们会说众生是老母,但很多时候并没有这样的观想,只是一个观念而已。所以,虽然我们认为众生是老母,但想要去救度他们的这种心并不是很强烈。而一旦你生起了空性的感受,那就不是想象性的。就像世俗中的父母无数次为我们无私地付出,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好处,那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感激是很真实的。
而现在我们现量感觉到了解脱的利益,生起了巨大的喜悦,不是那种语言层面的,或者头脑中观想层面的,所以我们会非常感恩三宝,感恩释迦牟尼佛,乃至于感恩从释迦牟尼佛开始到现在的无数位高僧大德、菩萨们。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没有三宝,我们无法解脱。而且这种感恩是理性的,不是普通人的那种冲动,因为证悟本身就带有清晰的理性。
第二种,我们会对没有证得空性的众生产生巨大的悲悯,因为他们和诸佛菩萨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佛。而他们现在像我过去一样,还在无明中痛苦,所以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悲悯心,忍不住哀哀哭泣。
这就是证悟空性的两种作用。密宗里面说,判断自己是否证悟了空性,首先,观察自己在心里面是不是真的感恩三宝。如果产生了真正的空性觉受,一定会感恩,而且感恩得五体投地,这是一个标准。其次,再看看自己是不是对其他生命生起了那种完全无我的悲心。
什么叫做“无我的悲心”呢?就是“我”可以受任何损伤,因为没有“我”了。他会明白那个本质里面是没有“我”的,所以他不怕“我”受伤。宁愿我受伤,也要利益你,让你从本来没有“我”,但你却执着“我”的这种无明里面出来。这些众生受苦都是因为愚痴,白白地受苦,他会有这种强烈的悲悯心。
这时候,他的情绪就会表现为一种“悲欣交集”的状态。弘一法师圆寂之前留下了一些文字,其中有一句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还有一句是“悲欣交集”。一方面,自己解脱了——欣喜;另一方面,悲悯众生还在无明执着中痛苦,所以悲欣交集。
须菩提听到佛陀讲《金刚经》,真的是深解义趣!大家要记住,“深解义趣”不是简简单单明白了一点点意思。平常我们和大家聊佛法时,有些人可能因为善根被激发,稍稍听了几句话,就有一点触动,但这都不算什么。
即使不算什么,但也可以检验一个人是否有善根,这也是一个标准。比如,有些人第一次听到菩提心的解释,甚至听到“菩提心”这个词汇就会流泪,就说明这个人有大悲的根性;或者有些人听到“空性”“明空双运”“显空双运”这些词汇就很有触动,表现为汗毛直竖、眼泪直流,这可能是他前世串习过空性,这一世被撩起来了。但是,很多人只是被感动一下就算了。
这只能说是唤醒了大乘种性,你的种子因为听闻《金刚经》或者其他大乘经典被撩起来了,并不代表你“深解义趣”。真正的“深解义趣”就不同了,那真的是庆快平生,那时候的表现就可能是涕泪悲泣。
须菩提听闻了这样的经,获得了很深的领悟,甚至是开悟了,就涕泪悲泣地跟佛说:“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须菩提赞叹说“希有,世尊”,我们一般会认为这只是一句普通的赞叹语,就好像我们平常说的“好殊胜”“好稀奇”“哎玛吙”(藏文里的赞叹词),赞叹一下就算了。
但是,佛经里面的“希有”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赞叹佛陀稀有。佛陀以三十二相出世非常不容易,在轮回中很多劫都是没有佛法的,佛陀不出世就是“空劫”,佛陀出世的时间非常少!比如,贤劫中有一千位佛出世,但都是在减劫时出世。
什么叫做“减劫”呢?是指人类的福报越来越小,虽然有时候可能今年会比去年好一点,略微上升一点,但总体的趋势是下降的。佛陀一定要在减劫才能出世,佛陀出世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因缘,叫做“大事因缘”。只有佛陀出世以后,那个时代的众生才会听闻到纯正的、相应于那个时代的佛法。
贤劫里面有一千位佛,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不然,实际上贤劫很长。释迦牟尼佛的前面是迦叶佛,到现在已经上亿年了,而释迦佛到下一位佛(弥勒佛)出世,需要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而释迦佛现在已经圆寂了,也就是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么长的时间之内,我们都看不到三十二相的佛。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而言,普通的缘起是看不到的,而大圆满的学人在修托噶里面看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他除了赞叹佛陀出世稀有,还赞叹佛陀选择降生在人寿百岁的五浊恶世来救度我们。即使是弥勒佛,他也是在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世,那时候娑婆世界的环境非常好,地平如镜,各种各样的物产非常丰茂。不像现在的五浊恶世,环境不好,人心也不好,众生的身体寿命都不好。释迦佛在这样的状态下出世,所以首先赞叹这一点。
当然,这种是笼统的赞叹,第二种赞叹是具体的,就是赞叹佛陀这时候说的法非常稀有,赞叹般若法的稀有,须菩提说他阿罗汉的慧眼都没有听闻过。
第三种赞叹是一种自赞,赞叹自己的所得稀有。比如,有些人听上师讲法,突然得到了一种感悟以后,就会对上师说:“上师,这个法了不起啊!殊胜!”一方面是说上师说的法殊胜,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有所得。前面说须菩提深解义趣、涕泪悲泣,那肯定是深有所得。
所以,“赞叹稀有”有这三方面的含义。
那么,我们需要这么复杂地理解吗?你也可以不用理解地那么复杂,你知道“希有”是赞叹世尊就可以了。但是,在解经的过程中,可能每一位论师都有自己的侧重点。而且,每一位论师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把自己的侧重点说清楚。有些人可能会展开讲,有些人可能会集中一个目标去讲。
比如,《坛经》里面六祖解释“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完全是以本性作为基准来讲的。但有些论师会依据教论来讲,那就会复杂很多,或者有些论师会开辟另外的讲述方式。也就是说,有些论师讲得宽,有些论师讲得窄,有些论师讲得见地性强一些,有些论师讲得次第性强一些,这就不一定了。我觉得,不管是以哪种方式来讲,我们都可以去吸收,我也鼓励大家尽量多看其他的讲解。
接下来,“佛说如是甚深经典”,这里有“甚深”两个字,“甚深”在这里应该理解为大乘空性。为什么呢?因为须菩提已经是阿罗汉了,对阿罗汉来说,他已经证悟了单空(在汉传佛教里称为“偏空”)。具体来说,阿罗汉只是证悟了人无我,人我执没有了。他在相续中清晰地照见这种独立、唯一、不变的“我”,这种能够主宰的、承受因果的人我的本体是不成立的,完全是一种执着,而现在通过修行这种执着也消去了。
在这种状态下,须菩提还说他所听到的法是“如是甚深经典”,那么,这种“甚深”会深到哪里去呢?应该是大乘空性。而且,他听到的确实是佛陀讲的般若经,所以应该将“甚深”理解为大乘空性。这也说明了刚才的那个话题,阿罗汉证悟的只是偏空、人无我,不然他也不会因听到《金刚经》而涕泪悲泣。
有些比较偏执、强执小乘法根器的学人,他们会受不了大乘空性的说法,认为大乘的《金刚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等经典都不是佛说的——“大乘非佛说”,其实这是一种狭隘和偏执。
然后,这里的经文提到了“慧眼”。“眼”不是指我们的眼睛,其实它是一种认知力,但我们要用“眼睛”这种认知方式来表达。“五眼”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级别越来越高。关于这“五眼”的解释有很多种,至少有三大类,但今天我们就不具体讲了,因为《金刚经》后面会讲到“五眼”,到时候我会具体讲这三种解释的差别。如果现在就讲了,那下次讲到“五眼”的时候就重复了。
这里说的是五眼中的“慧眼”,其实也要分阿罗汉、菩萨和佛陀的慧眼,它们是不同的。慧眼已经超过了肉眼和天眼,肉眼和天眼一般都还是凡夫的层面,而慧眼是阿罗汉、菩萨和佛陀层面的。它是择法之眼,能分清楚各种各样的法,比如,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什么是外道、什么是内道。它能够了知众生各种各样的心念,不仅能够了知色法,还能够了知心法。
慧眼并不像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外境的形色和容色。什么是“形色”和“容色”呢?就是一个事物的形状(形色)以及它的颜色(容色)。比如,你看着一个杯子,只能看到它的形状和颜色,这是眼识的功能;杯子的硬度,要你用手去触摸才能知道,眼睛是看不到的;味道也是眼睛看不到的,要靠鼻子去闻。你能看到的只有形状和颜色,这是我们肉眼的功能。当然,《现观庄严论》里面讲,肉眼能看到很多东西,三千大千世界都能看到。这是另一种说法,我们暂且不管。
天眼要比肉眼更厉害一些,它可以看到一些心法,但不能抉择出“人无我”这样的法,所以天人还在轮回。而慧眼就不同了,它能抉择超越轮回的法。阿罗汉有阿罗汉的慧眼,菩萨有菩萨的慧眼,佛陀有佛陀的慧眼,因他们的见地而有差别。
须菩提已经是阿罗汉了,但这里讲到,以他的慧眼都没有听闻、了知过这样的法。这个“眼”其实可以理解为一种认知能力,一种了达外境的能力,我们不要以为它仅仅指用眼睛去看。我们人类所思维的东西,其实都是五根的内容,我经常问:“你能不能想一种你从来没有见过的颜色?”你马上就傻了,你想的颜色一定是你以前见到过的,肉眼只能这样,我们的意识是通过前五根留下来的东西进行思考的。
我们的眼睛就只能看到形色和容色,只能看到当前的情况,而天眼可以看到一些过去和未来的状况,但它对“人无我”这类甚深的法也是没办法了知的,所以天人还在轮回。天人有可能会有“他心通”,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想法,以及一些粗大的心法。但也有说法认为天眼只能看到过去和未来的状况,而看不到心法。但是,阿罗汉的慧眼能够了知到“人无我”这些法。
阿罗汉的慧眼都不能了知的法,一定是甚深的空性。这也说明阿罗汉的所证不是菩萨的所证。
接下来,“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这里说后世的人由闻生信,已经不是简单的见解了,表明从“文字般若”上升到“观照般若”。
按藏传佛教来讲,信心可以分为四种:首先是清净信,也就是很单纯的信;其次是欲乐信,由于对佛法有意乐,有欢喜的感受,从而产生的信心;然后是胜解信,就是通过闻思,明白以后的信心;最后是不退转信,由信解去修持,达到一定程度的证悟,觉受不会再退转的信心。其实一般的觉受都有可能会退转,完全不退转的只有开悟,而且要开悟得比较深才行,要修到“暖、顶、忍”的“忍位”,能够随时安住在法性里面,那才叫“不退转信”,那种境界很深啊!
这里说的“信心清净”,应该不是简简单单的那种信心。人对一种事物产生真正的信心是不容易的,我们平常说“相信你”往往是很轻浮的。比如,有些人看见一位上师就生起了“信心”,然后磕头、供养、打滚、流泪:“上师,我生生世世都要跟着您,我身口意都供养给您!”哇,说得跟真的一样,但三天以后,或者几个月以后,就什么都忘了。所以,那种并不是真正的信心,而叫冲动。
现在末世的人,这种冲动的情绪性行为有很多,他根本就不了解面前这位上师,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根据书本上的内容,就想象这位上师一定会怎么样。比如,他走路时脚底涌出金莲花,他放的屁都是香的,他能够知道明天的股票,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即使他做不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至少他道德高尚,语言让我听起来很爽,我可以在他那里得到爱护,无论我犯什么错,他都会原谅我,因为他说了“永远不舍弃众生”,所以我拼命地犯错,拼命地去折腾他,他还是不舍弃我……这是把上师当成了老妈,我们会想象很多这样的东西。
我们见到上师以后,有可能会不满,上师好像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我们表达完自己的忠诚以后,就开始考验上师,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考验一段时间以后,就觉得上师不及格,然后就走了。其实不是上师不及格,是你自己蠢。你被自己的想象骗了,被自己所谓的“信心”骗了,这是很严重的事。在密宗修行团体里面,很多人不证悟就是这个原因,非常容易退失信心,很容易犯三昧耶戒。
因此,做到“信心清净”是很难的,这里说的“信心清净”并不是单纯的“清净信”,至少要达到“欲乐信”或者“胜解信”。为什么呢?经文中说“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如果是简简单单的信心,怎么生实相啊?一定要在心里面对实相有所了解、有所明白,然后才会“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实相是什么?“实相”是指真相、本性。“实相”不是指实有的相,而是指真实的相,恰好“实相非相”。“实有”是指有本体、有对境,是一个东西或者是一种状态。而我们证悟的实相是没有相的,是非相,完全没有对境,所以说“实相”指非实有相。
《金刚经》说到“实相”这个词汇时,并不是仅仅说“空”,而是通过空性表述实相(真相)。它说真相的一面就是空性的、无体的、无对境的,我们要证悟这个东西。所以,这里说的“信心清净”,不要以为是简单的信心,它一定要从“文字般若”走到“观照般若”——要求很低啊,只到“观照般若”。
“观照般若”是指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已经不在思维层面了,而是靠心的直接认知,勉强可以称为“觉知”,从而觉知到本性的一些趣味。它不一定是透悟,或者所谓的桶底脱落、大地平沉、虚空粉碎等等,这些词汇听了会让人心生向往,但又不知道是什么。
其实“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很简单,你坐在那里就是“大地平沉”,站起来跳一跳就是“虚空粉碎”。当然,我这样说有点调侃的意味,但这也是一种甚深的见地,至于具体是什么,以后就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好好讨论一下,它和具体的修行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呢?大地是指实有物,实有物完全是空性的。如果你单空修到很深的程度,所有的实有物(比如桌子、身体)全都不是真实的,那就叫做“大地平沉”。什么叫“虚空粉粹”呢?当所有的实有物被你东夺西夺、东遣西遣、东荡西荡、东化西化,全都“夺”没了,身心一片空无,你会发现空无也非本性,它也是变化的,也不是真实的。然后把虚空也抛弃了,就叫做“虚空粉碎”。
最后连虚空都抛弃了,你还能剩下什么?物质早就被你抛弃了,“大地平沉”的时候就已经抛弃了。虚空也没有了,还能剩下什么?只能剩下最基本的性质,没有相的性质,我们可以叫它“光明”,也可以叫它“空性”,也可以叫它“明空双运”,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
话虽这样说,但要体会到它确实有点难。当然,也并不是做不到,我们学习《金刚经》就是为了做到。难道真的没办法做到吗?不可能!如果真的按照上师所说的教理去做:发极强的出离心,舍弃今生;绝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地去发菩提心;再依止一位真正的过来人(具德上师),不开悟是不可能的,一定会开悟。
关键是出离心就可能整死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舍弃今生?网上的师兄,能做到的请举手,连舍弃今生都做不到,所以说很难!
但是,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一点,发起了菩提心,那就不难了。有人说:“那时候我担心找不到上师。”不可能!即使这一世你找不到,下一世也一定能找到。而且这一世基本上都可以找到,你以为诸佛菩萨、护法神是假的吗?他们是真的,你若真诚地放弃自己,愿意为众生的解脱努力,满天神佛都会帮你。
当然,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做到舍弃今生,但这可能是自欺欺人,是一种情绪冲动的表现。就像我们见到上师就情绪冲动一样:“生生世世跟着您走了!”结果哪天看到上师的行为不符合标准,立即就不干了,这种事情太多了。所以要去修行,慢慢地,让自己舍弃今生的心态更加坚定。
经文中的“实相”说的是本性,说的是空性的体。有人会问:“不是无体吗?”无体不是没有,而是没有实有的体。没有实有的体,到底是什么呢?你要去找到它,如果你找到了“没有实有的体”,就叫做“找到了找不到的”,这是慈诚罗珠堪布的原话。
那用什么去找?怎么找?什么又叫找到了“没有”?我以前经常说,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叫“没有”的东西吗?你可以拿一个杯子给我,但你没办法拿一个叫“无”的东西给我。
而且这个“找”一定要是现量的,不能是思维的。你用思维找到或者感觉到一个东西,那都是不对的。有些人说:“我感觉到一个‘无’的东西。”那说明这个人没有清晰地观察自心,也没有好好学过《因明》。其实你也不用学因明,你只要记住:现量找到的东西,那才叫“找到了”。思维层面的只是推断,通过思维可以推断:我可能会找到这个东西,或者一定能找到这个东西。而找到就是现量,所以开悟一定要有现量。
当然,有时候通过大量的思维可以形成定解,达到坚信的程度,叫做“解悟”。但这都不算真正的开悟,开悟一定要有现量。我们现量发现本质,就是所谓的实相。
由于它是空性的、没有本体,所以它是无量的。因此我们能够现量见到的无量就只有空性,你没法去量它。而缘起的现象都是有量的,我们不可能在缘起现象中发现一个无穷大或无穷多的法。在缘起中看到无量、摸到无量,都是不可能的。你眼睛看得再远,最多也就几千米,即使加上射电望远镜(其实已经加了其他东西,勉强算是现量),能看到的距离也是有限的,最多看到银河边缘。
现量能够听到的声音,一般也就是几十米以外,加上声纳最多也就是千米以外。所以,缘起的现量都是有限的。处于我们的状态,能够现量知道,并且是无量的,只有一个东西——空性,即所谓的“实相”。
等一下我们再来说整段经文的意思,现在先解释其中的一些句子。“若当来世,后五百岁”中的“后五百岁”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以前讲过,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期可分为五个五百年,称为五个“坚固”,大家还记得吗?
佛陀在世时叫“解脱坚固”,有五百年;佛陀圆寂以后,解脱的人少了,就变成“禅定坚固”;再五百年,大家连禅定都不修了,变成多闻,叫“多闻坚固”(唐朝基本上属于这个时代,讲经说法的人很多);下一个五百年,连听经闻法的人都少了,大家到处修庙,叫“塔寺坚固”;到我们这个时代(最后五百年),叫“斗诤坚固”,众生天天吵架。
这是一种分法,还有其他分法,比如,佛陀在世时是正法期五百年,佛陀涅槃后是像法期一千年,然后末法期是一千年(也有说末法期是一万年)。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这不容易啊!在后五百年,得闻是经,还要信解受持,并不是说你只要听到了就能怎么样。首先要信;其次要解,就是要明白、通达它的意思;然后要有感受、觉受;“持”就是要一直修持下去。
前面说的“第一希有功德”是指本性、无为法,而这里说后五百岁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无“四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以前也讲过,这“四相”就是指二执。
第一相:“我相”,就是执“我”,执着这么一个主体。这个主体有时候可能是一种主宰感,属于心法;有时候我们直接把肉体当成“我”,就成了色法;有时候执着“我”是色法和心法的组合(五蕴的组合),即“人我执”和“法执”的混合体。
第二相:“人相”,认为有他人存在。如果认为他人的肉体存在,就属于色法;如果认为他恨我,或者他爱我,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属于心法。认为这两者都是真实的存在,这叫做“法执”;认为“他”一定是一个个体,他可能伤害我、可能爱我,这是一种“人我执”。所以,“人相”既有人我执,也有法执。
第三相:“众生相”,我们认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真实存在的,包括人、动物等等,这叫做“法执”。认为他们是别别的个体,有些动物可能和我们关系好一些,比如汪星人(狗)、喵星人(猫),我们就非常喜欢,从而产生“贪”这种执着;而有些人我们觉得他们是坏蛋,从而产生“嗔”这种执着,这叫做“众生相”。
第四相:“寿者相”,就是人、动物,乃至于一些事物,我们都执着他们有存在的时间,有成、住、坏、灭的过程。“寿者相”也包含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众生的身体作为一个色法,从无到有,从出生到长大到死亡,我们认为这个过程是真实的,这叫“法执”;作为一个个体,一个生命,他有可能喜欢我、有可能恨我,这叫做“人我执”。
所以,这“四相”其实包含了所有的人我执和法我执,前面我们都学过这些内容。
接下来是“离一切相,则名诸佛”,我们先把“诸佛”这个词汇解释一下。“诸佛”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三世诸佛,也就是所有的佛,包括过去的佛、现在的佛、未来的佛;第二种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第三种是开悟得比较透彻的人所持的见地。也就是说,“诸佛”可以是指已经完全圆满了的佛,也可以指因地的菩萨所证悟的本性。比如,初地菩萨进入法性定,那就是佛——法身佛。
为什么要这么去理解呢?因为《金刚经》会说到顿悟,即在还没有成为果地佛时,以果地佛的见地进行修行,也叫做“果地起修”,就像禅宗和大圆满一样。这时候虽然还没有成为果地佛,但可以把果地佛的那种见地称为“佛”。
那么,谁持有果地佛的见地呢?一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二是开悟得比较透彻的学人,他们的见地可以称为“佛”。这不是我乱说的,《坛经》里面六祖曾经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所以,“离一切相,则名诸佛”这句话里面的“诸佛”,要这样去理解。
好了,把这些关键词汇解释完,这一段经文的意思就很清楚了。这段经文说明须菩提已经由信入解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第六品“正信希有分”中,须菩提还在问佛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大家还记不记得?你们不要学了后面忘了前面,《金刚经》翻来覆去都是一样的内容,看起来毫无关系,实际上联系很紧密。这些内容反反复复地说,但其实是从信、解、行、持四个不同层面说的。
前面须菩提仅仅是“信”,而现在已经入“解”了。为什么呢?因为前面他还怀疑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现在他自己都说了,后人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我们来看之前的经文是怎么说的: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须菩提说这样的人才是第一稀有,而他自己不算真正的稀有。为什么他不算真正的稀有呢?因为须菩提有三种非常大的优势:第一,那时候正值佛陀在世,所得的加持和引导绝对是无误的,没有怀疑,那本身是一种巨大的福报,所以他听到《金刚经》后能信受其中的道理,这是很正常的。第二,他本身是阿罗汉,已得圣位,单空、禅定都非常好了。阿罗汉的禅定和八地菩萨基本上是一样的,可以随时进入很深的灭尽定,而且已经领受了“人无我”的空性。所以,他听闻《金刚经》而深解义趣,对大空性有领悟,这不是稀奇的事。第三,在阿罗汉中,他本来就是“解空第一”。
这三种优势加起来,说他听闻《金刚经》后信解受持,不足为奇。但后世的人就不一样了,后世的人学佛不易,在五浊恶世能够信受此经,真的殊胜难得。这表明须菩提现在也知道末世众生能够听闻此经、信解受持,是第一希有。
前面他还不太相信,怀疑后人能不能听懂,因为那时候他只是简单地信,而现在是了解。我跟你们讲,一个人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会认为空性非常难,把它想象得很神秘。但是,如果真的对空性有所了解,他会知道这是最简单的事。
同时他也知道,虽然这是最简单的事,倘若一个人真的能够相信,并且去追求它,那是很不容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太复杂了。一个极其复杂的人,最后能够明了这么简单的事,所以称为“第一希有”。
开悟以后,你就知道空性真的很简单,一点不费力,费力就不是空性了。自然心、本来智、如是安住、即显即密……禅宗经典里面的很多词汇都在说窍诀,都在教我们怎么去修、怎么去安住、怎么去领会空性,但我们很难明白,因为我们对这些词汇没有确切的领受。
我们看了以后就会开始思维、感受、折腾,怎么都明白不了。特别是没有出离心、菩提心的人,这样的心很复杂、自私多疑,总在计较、害怕、怀疑,所以很难了解这么简单明了的事。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有一句话:“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你信上师,而且你的心要达到那种状态,简单一说,就很容易明白。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些基础的觉受和领悟,不具备体会这种简单之心的基础相续,即没有清除掉一些庞大的障碍,即使遇到了具德上师,而且你很相信他,也不见得能够明白。但是,如果你有了基础相续,再加上你相信这位上师,而且这位上师是过来人,很快就能把你引进去。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基础难以做到!
如前所说,须菩提已经由信入解了。从这段经文也可以看出来,阿罗汉之证确实非菩萨之证。因为须菩提又是涕泪悲泣,又说自己的慧眼未曾得闻,这些就说明以前作为阿罗汉所证的不是现在的般若空性。
这种说法是有教证的,《大般涅槃经》云:“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如来佛性,犹如醍醐。”初果和二果阿罗汉像生牛奶一样;三果是从牛奶里面提炼出来一点精华;阿罗汉像生酥,牛奶中更精华的部分;辟支佛和十地菩萨犹如熟酥,从精华中再提取精华;而如来佛性是纯粹的醍醐(牛奶中最精华的部分)。
《金刚经》这段经文也表明后人学佛不易,能够信受此经绝对殊胜难得。但是,越是不易,我们信解、受持它的力量就越大,成就也越快。所以佛陀说,在解脱坚固的时代守一辈子的具足戒,还不如我们现在守一条戒一天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五浊恶世太不容易了,学佛的违缘太多、顺缘太少,一个人要介入真正的修行、介入真正的见地非常困难。即使很多人放弃了一切去学佛,实际上也在折腾。
虽然很难,但我们也不用怕,因为这个时代有大圆满和禅宗,特别是大圆满(其实禅宗和大圆满的“彻却”部分是一样的)。为什么禅宗现在难以开展呢?因为禅宗的指导老师真的有问题,总是让学人们坐在那里打坐、死参话头,所以需要改变方法。我们需要一定的闻思,就像《金刚经》那样的闻思,要把它弄清楚,还需要一定的次第,不是每个人直接打几个禅七就可以明白。
现在这个五浊恶世有点麻烦,但莲花生大师讲过:在佛法昌明的时代,大圆满只是像白天的月亮,光不是很明亮;而到了末世,大圆满就像十五晚上的月亮,光芒更加皎洁。虽然这只是一个比喻,但实际上就是这样的。大圆满和禅宗不像次第修行那样,要靠禅定一步步地修,它往往是拿到见地直戳本质,这是它快的其中一个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大圆满和禅宗不拒绝念头。次第修行一般要依靠禅定去修,一步步地引发各种各样的境界,一步步地去明白,比如,天台宗关于打坐就有很多层次。而大圆满和禅宗不是这样的,你只要有准确的见地,并且非常熟练,一下就明白了。
关键是怎么样才能产生这种见地呢?要积资净障。如前所说,你要有够量的出离心和菩提心。
首先是出离心。够量的出离心体现为,你用很多时间修学佛法,如果要称重量,在你心里修行佛法是最重的,什么都可以放弃,唯有佛法不能放弃,这叫做“出离心”。当然,你可以变一种说法,叫做“舍弃今生”。“舍弃今生”不是舍弃今生的修行,而是舍弃今生的世俗追求。
然后是菩提心。具体一点,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人的心胸开始宽广,开始放弃自我本位。你会问:“菩提心不是指利众吗?”我们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利众。从利众的角度来说,菩提心就是利众;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利众才能让我们关怀自己、爱护自己的这种心慢慢地削薄、淡化,明力开始往外放松,那种坚固地执着自我的形态开始放松。
然而,行持很多善法时都做不到这一点,比如,放生、念咒、读经、布施等很多非常殊胜的有关修行的事。我们做这些善法是希望让自己更好,是不是这样的?背后都埋藏着这样的过患。即使我们去打坐禅修,也是为了让自己解脱,心明力投射的方向还是关注自我,不管是自我的轮回,还是自我的解脱。而心的这种运行方式很难让我们领悟到无我、无他、连本质都无的大乘空性,而只有利他才有可能和大乘空性相应。
当我们真心地利他时,心没办法关怀自己,因为在心无明的基础设置里面,自、他是分开的,特别是和我没有关系的众生。当你在利他时,就没办法把明力投射在自己身上,没办法爱自己,心的运行方式就是朝外,希望其他众生解脱。即使你的心里还没真正地生起“爱他、不爱己”的心态,但你表面上去做爱他的事,那种力量还是朝外的,客观上它会逼着你心力朝外。只有这样去做,你的心始终关注自己的这种运行方式才会被破坏掉,所以,菩提心的训练非常重要。
当我们的出离心和菩提心都具足了,积资净障做够了以后,如果有一位具德上师,他能够把这些千经万论凝结为见地(当然,见地不是指一两个窍诀,有可能是很多窍诀),根据不同的情况,根据我们的执着和无明,不停地施以不同的窍诀,我们就会开始形成不太究竟的见地,慢慢地,最后形成究竟的见地。如果遇到这样的具德上师,你一定可以证悟空性、一定可以解脱,而且不会非常难。
但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人还是不行呢?原因是我们既没有出离心,也没有菩提心,我们的“见地”往往只是一些文字、名相。其实那不是“见地”,只是一些逻辑性、名相性的东西。大家讨论起来头头是道,但具体在相续里面怎么运用,那种趣味是怎么样的,可能都不知道。
比如,你问一个人:“什么是单空?”他也会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单空。”这些话谁都会说。如果一个人产生了单空的义趣,他就会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喜欢打坐。处在单空里面,他会有松脱感(现在说的只是单空,还不是大空性),很多郁闷、不愉悦,乃至于身体的病痛都会在那种状态里面像烟雾于阳光中一样消失。所以,他自然喜欢打坐,那就叫做产生了“义趣”。
而现在我们打坐有这样的义趣吗?我们觉得打坐好辛苦:“整天夺夺夺,夺什么啊,夺了半天,我的身体还是很实在,并没有夺空。”因为你不知道空是什么,你不知道怎么去夺、怎么才算夺、夺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大量地闻思,需要具德上师给我们讲解。
那么,后世学佛人易不易呢?这要两看。从目前这种世道来讲,真的不容易,现在学佛很难。我们以为物质丰富了,时间就会多一点、闲一点,其实不然,好像物质越多我们越忙。末世很惨,我们所贪著的东西更多了,怀疑也更多了,心思烦乱,很难宁静,抑郁症也越来越厉害。我们这个时代真的太糟糕了,连朋友圈都可能折磨我们,本来安宁的一天,突然在朋友圈看到某个消息,然后好几天不舒服。过去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你会觉得它不算什么,无非是朋友圈的消息,但我们经常会这样。
比如,十几年不见的朋友,在没有微信之前,大家还会回忆过去的同学感情。突然有一天用微信联系上了,你一句、我一句,说一些不好的东西,友谊的小船因为微信就打翻了。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所以,这些所谓的“发达”不见得是好事。
记得我小时候只有几件衣服,我从来不会去想衣服好不好看、好不好穿,反正穿上去都挺舒服的。而现在我的衣服多到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其实我平时也就穿那么几件,但是,一会儿这里有一件,一会儿那里又翻出来一件,然后带给我的就是不爽,那么多衣服放着干什么呢?丢了?舍不得;不丢?何年何月才会穿在身上?很扯淡啊,所以说我们现在学佛难。
但是,如果我们在这样复杂、充满违缘的环境里面,能够舍弃今生、能够很真诚地发菩提心,那成功也易。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也有优势,过去的人能够像我们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拿着大圆满经典看吗?我们可以听到各宗各派关于大圆满的各种各样的窍诀,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当然,有没有这种能力是后话,但现在一定有这样的条件。将各种各样的教法进行比较,这种比较非常有用,我们可以知道各种教法到底在说什么,各派的优缺点在哪里,哪一派更利于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另外,现在交通发达了,如果真的有问题,最多买张机票就可以找到具德上师。而过去就需要跑江湖,踏破铁鞋也不一定能找寻到。所以末世也有末世的好处,虽然末世学佛不易,具有坚定信心者,也不是不能开悟。
这一段还说到了一些比较深的见解,它说“假相”和“实相”都是“非相”,这是很重要的。我们以前说缘起的“假相”才是“非相”,而现在它说“实相”也是“非相”。
经文是这样说的:“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里很有意思,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本质也不是实有的相。平常我们说身体、环境、情绪等都是幻相,认为它是“非相”,但真实的本质,即去掉了幻相以后的实相,它也是“非相”。
这一句很重要,它已经在表见解了。这是什么见解啊?就是真正的应成见解:本性也空,真如也空,空性也空——大空。
“大空”这种见解,要怎么去理解呢?我们说幻相是非相,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幻相消失以后,法性定里面有没有一个“相”呢?也不能有,否则就完蛋了。《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有一句话:“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远离言思的对境,比如,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都是言思的对境,远离了这些东西是见不到什么法的。但是,见不到什么法,是不是还剩一个法呢?
按照“非遮”的说法,应该还剩一个法——光明。但我们现在不讲非遮派(他空中观),我们讲应成派。即使到了最后的真相、本质(实相),也找不到一个有相的东西,所以说“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即不可能找到一个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什么东西。
这句话很重要,意思是说,你不要总想找到个什么,你不可能找到什么的。这对一些苦苦追求本性的师兄们,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说明你根本就没有用过心。我们经常都在想:法性定里面有什么?法性定里面什么都没有。它有的东西你已经具备了,就是那个平常的、找不到的“明”。
从他空中观来说,这个“明”就是剩下的东西——非遮。但是,你去找这个“明”的体,还是找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无遮”,即应成派的大空性。如果你找到了这个“明”,那么“能找”和“所找”就成立了,即二元对立。虽然这些内容是言语性的,不是窍诀性的,但它也是很深的见解。
虽然找不到这么一个“明”,但它也不是没有,那怎么去体现它?这就是证悟大圆满时的窍诀,这要在你修到一定程度时去找上师,不然自己会瞎折腾。随便你怎么折腾,也没办法真正地明了。但是,如果基础很好,又找到了具德上师,那也是非常简单的事。
当然,也不是说靠自己闻思修行绝对不能证悟,历史上也有很多人靠自己修行成就的,比如,永嘉禅师就是通过自己修行而开悟的。但你不能轻浮地认为自己也可以,因为这中间的误区非常之多。有些误区,如果经上师指导,很快就跨过去了;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指导,你可能修十个劫,都还在那个误区里面折腾。
比如,《法华经》里面说:“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当然,也有人对这句话有其他理解,但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虽然禅定、觉照都很深,但他还是没有真正领悟到不用去找、本来存在、永不消失、也绝对没有出现过的空性,所以,他还是没办法真正地透脱。我们需要当真去理解这些道理。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一句表见解,然后又说了“名相”和“实相”的差别,也就是禅宗说的“以手指月,手不是月”。那怎么去体现呢?
“实相”可以有个名字,可以称为空性、如来藏、明空双运、离开四边、离开戏论、本来面目、自然心、本质心、无对境……这些词汇多到说不完,但这些都是指月的手,都是“名实相”。这些言语表达,乃至于我们在观照中产生的任何状态,都不是真正的实相,都是“非相”。
到底“非相”是什么呢?我们上堂课讲过,从所(对境)上来讲,“非”要么是虚幻,即我们的环境、身体等认知对境是虚幻的、没有实质的显现;要么是无,即完全消失,自续派就是这样的。
从能上来讲,能上的“放弃认知”和“能所一味”,就叫做“非相”。我们能认知的心,要么完全停下来,歇即菩提,不理睬外境;要么能认知的心和外境完全是一味的法性。当它是法性时,显现可以虚幻,也可以完全没有。
我现在讲的这些内容,如果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人会昏的。请大家记住,我讲的内容其实是前后贯穿的,如果听了上堂课就过了,这堂课你可能也能听得懂,但你的所得会很少。
什么叫做“所得”呢?就是通过这样的讲说,抹掉你内心的无明。如果前后连在一起,逻辑很顺,你才可能深解,由此产生观照,并且在观照中没有疑惑,至少见解上的疑惑没有了。如果在见解上真的没有疑惑了,就会自然进入观照,不进入观照是不可能的。由于通达了见解,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去观照。
当然,经文后面也讲了观照的方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是,即使《金刚经》不讲观照的方法,如果你通达了里面的内容,自然就知道怎么去观照。所以大家要注意听,不能听了一点就忘了,然后再听又忘了。这样不是没有效果,而是效果要差很远。
“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这里表达了“实相”和“名相”的差别。从因明上来说,事物的名字以及我们对事物的观念,跟事物本身是有差别的。从直指本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去说本性的名相以及在修行中对本性的思维,或者是修行中对本性的一些所谓的观照,都不是真正的本性。而真正现量地安住在本性里面,只有一种情况——法性定(初地菩萨以上才会有)。
那开悟者呢?开悟者既有观照,同时也有本性,两种混在一起。他的观照可能表现为我们所说的“侧面意识”,当然,也可以说侧面意识本身也是法性,但是,当说“侧面意识本身也是法性”时,又产生了另外一种侧面意识。如果要较真,侧面意识完全消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法性定,另一种就是佛陀。
好,这里的意思是“以手指月,手不是月”,我们不能说大话、口头禅(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讲)。
然后,它又说了表见解的修行方法,因为须菩提由信入解,一定会带来一些修行上的方法。什么方法呢?“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不要简单地理解这句话,我们以前说要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要观它们的虚幻性,但这里不是这样说的。“非相”有时候是指实质,它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意思是说它本身就是空性,“即相即空”,这里说的方法是很深的。
这里又牵涉到应成派和自续派的差别。我们的身体、感觉、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这些相出来就叫“即相”。“非相”是什么意思呢?第一是单空,指这些相都是虚幻的、没有的;第二是能所一致。如果连心的空性都证悟了,那么,这些相就是法性。“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那怎么才是“见诸相非相”啊?就是看到这些相的时候,全都是法性。
因此,如果一个人真的能所一如了,你没办法让他不修行。见地非常纯熟以后,睁开眼睛就开始修行。即使眼睛不睁开,睡着了也还是在修行。安住如是见解,不得脱离,叫做“见超八地”。当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如果一个人开悟了,虽然还做不到见超八地,但当他提起念头,所感受到的一切全都是法性。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这叫做“即相非相”,见到所有的相本身就是空性,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相”也叫做“离相”,离开对相的执着叫做“离相”,并不是要把这些相拿走。“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这句经文的见解里面,已经说到修行方法了。
以上是表见解的修行方法,接下来,表明这种方法是顿悟的方法。刚才说的“即相离相”就是顿悟的方法。
如果我们一定要离开我相、人相、非相,那就是渐次性的修行。通过修行,让人我没有了、法我没有了,进入法性定,然后发现本质,这叫做“渐悟”,好难啊!
但大圆满和禅宗不是这样的,它是顿悟的方法,“即相离相”,“我相”即是“非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等一切“相”,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一切,当下就是空性。这就是大圆满和禅宗。
你会说:“这样行吗?不行的,当下一切不是轮回吗?”你就是不明白而已,你不用改变你的任何东西,你只差一个明白,你要把那个根本无明拿掉。上师让你明白那个根本无明,就叫做窍诀。那什么叫做“根本无明”呢?笼统地说,就是你不知道这些显现其实都是法性,就这么一点无明。错把张三当李四,错把佛陀当众生,就这么一点无明!
话虽如此,我们还是要一层一层地分析这个无明。首先,通过离一多因、大缘起因等去思维:显相都不是真实的,所有的显相都是空性的。不管用什么因,最后你会发现它没有实质,在思维上你已经离相了。
其次,在觉受上去离相,在觉照中发现所有的显现其实都是假的。
最后,观照熟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一切无非是心生起的,心都不成立,这些怎么能成立呢?就像被打了一棒以后眼前出现的星星一样,完全是虚假的;它还像梦,是一种随时都会消失的东西,只是因为无明的习气,呈现出了身体、山河大地等东西。而你在心里面透悟产生它的本质,当心确定了这个以后,再来看这些现象,完全就是法性在游舞。既然是法性在游舞,你就不会有“破”,也不会有“立”,安然如是,当下就解脱了。
所以,这时候佛陀已经在说顿悟的方法了。虽然佛经里说了,如果我们不去分析,不去形成各个派别的见解和修法,你是没办法证悟的。后来五祖让大家读《金刚经》,你以为他让我们读《金刚经》是随便这么读啊?里面的每一句话、每一段话都有很深邃的含义,都可以形成修行的方法,甚至形成不同的派别,所以后来禅宗有五家七派。
大圆满也是一样的,虽然总体来说是宁玛派,但是,其实藏传佛教里面的其他宗派走到最后一定是大圆满。而大圆满本身也有很多派别,有龙钦心滴、龙萨传承等等,很多寺庙都还有这些传承。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全都来源于佛陀。
你说:“大圆满不是和三转法轮有关系吗?”其实大圆满结合了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然后形成了一些具体的修行方法。在“彻却”这方面,着重取“空性”,但它也说“光明”,应该说是“明空双运”。为什么叫“着重”呢?因为大部分精力要花在领悟空性上面,领悟了空性以后,自然就会明白光明,让光明逐渐地清净,就变成了托噶的修行。
所以,这个真的非常殊胜,它表证悟的方法。这一大段里面有两句重点法句,大家一定要记住。第一句是“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前面我已经解释了,它说“虚相”也是“非相”,“实相”也是“非相”。也就是说,虚幻的现象找不到本体,真正的实相同样也找不到本体。
第二句是“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我们所有的修行其实都在“离相”。但什么是“离相”呢?是不是要将它拿走,完全不要呢?这牵涉到应成派和自续派的一个大争论——破不破外境?
禅宗里面有一则公案讲:“万象丛中独露身,拨不拨万象?”意思就是,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里面发现了它们的本质(唯一的光明点)——独露身,那么在这种状态里面还要不要万象呢?你回答“拨”或者“不拨”都是不行的。如果你说:“拨即是不拨,不拨即是拨”,这叫口头禅,一巴掌就来了。
到底拨不拨万象呢?如果一个人证悟了,他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这是挖了一个坑让不明白的人跳,但是,对于已经明白的人,即使跳进去也不怕。其实“拨”和“不拨”都不对,也可以说“拨”和“不拨”都对,关键是你要明白那个“独露身”是什么。当你真的明白了“独露身”时,你就会明白其实这些相就是“独露身”(那个东西)的游舞,没有“拨”和“不拨”的问题,可以“拨”,也可以“不拨”。这个问题纯粹是拿来懵那些没有透过的人。
“离一切诸相”,怎么去“离”呢?第一种是“渐离”,通过修行让执着逐个消失,然后慢慢地找到本性;还有一种是“顿离”,当下即是解脱,你在就是不在。这是不是很矛盾啊?真的不矛盾。
这些都是幻相,而一定有个本质产生幻相,我们要去找那个本质。最后我们会发现那个本质也没有本体,但它又不是没有,它有明——虽然它没有体,但它可以明。那它怎么明呢?即产生了这些幻相。
既然它没有本体,那这些幻相就像我们被打了一棒以后眼前出现的星星一样,你理它干什么呢?你不用理它。当你安住于本体时,就变成了无垢光尊者所说的那样:这些都是迷幻现相,不是心,这里无垢光尊者说的“心”是指本体。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说,当心处在明悟了本性的状态中去看它的游舞时,这些相就是心的游舞。虽然是梦,是被打了一棒以后出现的星星,但它的源头是你的觉知。如果没有觉知,这些东西是不会出现的。它只是觉知的一种显现而已,那就随便它显现。那还说什么啊?你不是已经解脱了吗?如果真的明白了,大家就解脱了,真的没有其他什么。这就叫顿悟,大家解脱了吗?
《圆觉经》里面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实际上就是说这些,“住妄想境不加了知”,在座位上,肩膀、腰、臀部等部位的疼痛,全部是妄想境;“于无了知不辩真实”,你辩它干什么,本来就不是真实的。
大圆满真的那么难吗?就是要没有执着。但没有执着好难啊,人我的执着、法我的执着,你有很多执着,吃饭、拉屎、跑步、游泳、穿衣、坐车,哪样你不执着啊?任何一个显现、一种感受,都会导致你痛苦,导致你希求,导致你怖畏,所以才会痛苦。
因此,我们要不停地听闻、读诵、深思、观照、修持,从单空到空性,从见解到实修,你要踏踏实实去做。如果不能当下解脱,你就要逐步地解脱,当下解脱真的不容易啊!
所谓当下解脱,我刚才已经讲了,虽然没有用窍诀,但从理义上讲出来,你听了就应该明白。当下就是解脱的,没什么好修的,全都是假的,如是而已。你解脱了吗?你肯定自己都不承认,听都听不懂。
那怎么办呢?一步步地来,你要听闻、读诵这样的经典,然后深深地思考它,从“文字般若”产生“观照般若”,然后产生觉受,觉受要逐渐去发展,最后产生究竟见地,以究竟见地再去修持。这个过程就是从单空到空性。
有人会说:“哇,这个好难啊!要好长时间啊!”没有多长时间的,如果一个人狠了心去做,舍弃了今生、有了菩提心,其实是不难的。
——网上师兄说:“没错,随便一个相都是乱心。”
胡说!每个乱心都是解脱的,随便一个相都是解脱的!随便你找,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不解脱的?你的屁,臭一阵就没了;你的身体,最终会化为灰烬,灰烬最终也没了;地球,200亿年以后也没了……既然这样,你修什么啊?
你说:“不行啊,有痛苦啊。”所以要去找上师,其实痛苦也会解脱的。你说:“我要当下没有痛苦!”当下你有痛苦吗?有吗?
大家真的要去做才行,听起来很容易、很简单,但我们的执着太深了!
这一段讲完了,我本来想再讲一段,没想到时间到了。我想问一下师兄们:“你们听得懂吗? ”如果真懂,就解脱了;“消化”就说明没有明白,这个不用消化。二选一,要么懂,要么不懂,就是这样的。如果还需要解释,就说明不懂。
哪有不懂的嘛,你想想看,你又不是石头,你用什么去不懂啊?你用你的身体去不懂吗?用你的脑袋去不懂吗?你只能用你的心不懂。那么,把你的心找出来,觅心了不可得,懂了!
所以没办法,我们要慢慢去修,执着太深了,我们的思维、感受全部被执着所牵动。但不代表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证悟真的不是一件难事!但你真的要全心投入。你想留个尾巴?那不行,帝网重重!
——网上师兄说:“观照。”
观照什么啊?需要观照吗?观照就说明没有明白。你们不是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吗?好了好了,我们这是玩,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地修。
——网上师兄说:“发呆。
能发呆也挺好的,发呆就是禅定。
——网上师兄说:“观照那个不需要观照的。”
为什么不需要观照?又在扯淡,今天本来要讲“口头禅和狂禅”这个问题,结果还没有讲,时间就到了,但网上的口头禅、狂禅有很多。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1课
- 《金刚经》第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