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经文的开始,一般都有一个很好的缘起,汉传佛教会将经文分成三分,即所谓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东晋道安法师发明,被称为“弥天高判”,故事(襄阳。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其中序分又分“证信序”和“发起序”,简称通序和别序。通序即所有的经中都有,别序即这个经文的具体缘起。通序中会包含所谓的“六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
盖凡结集一经,必具六缘,乃克成就。云何六缘,一者,如是,信成就也。二者,我闻,闻成就也。三者,一时,时成就也。四者,佛,主成就也。五者,在某处,处成就也。六者,与比丘众若干人俱,众成就也。
藏传佛教在翻译佛经时,开始有顶礼句,最后有回向句。除了顶礼句,还有五圆满:时间圆满、地点圆满、导师圆满、眷属圆满、所讲圆满。
我们即按六成就,也按五圆满来讲解金刚经的缘起部分。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如是我闻”:信闻二成就。四遗嘱之一:戒、四念住、六成就、默摒。
世尊成道之日,阿难降生。至出家时,佛已说法二十年,因请佛将廿年前说,均为补说。阿难复得法性觉自在三昧,能于定中,彻了一切法。故结集法藏,必推阿难。亦是佛所亲许。如法华经曰:‘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我好精进,遂致作佛;阿难常乐多闻,故持我法藏。’是也。结集时,阿难登座,身光如佛。众疑世尊重起说法,或疑他方佛来,或疑阿难成佛。阿难启口便曰:如是我闻云云。三疑顿断。世尊盖悬知必有此疑,故令一切经首,皆置如是等句耳。
结集说法:
小乘:结集之事,经律论中,有种种说。或曰小乘三藏,皆阿难集。或曰:优波离集律,阿难但集经论。或曰:论是大迦叶自集。又谓论为富楼那诵出。
大乘结集:一谓佛灭七日,大迦叶告五百罗汉,鸣椎遍集十方世界诸阿罗汉,得八万八千众。于娑罗双树间,而使阿难升座。另谓文殊、弥勒诸大菩萨,将阿难于铁围山,结集大乘三藏,见大智度论。
密乘结集:一谓尽阿难集。或谓金刚手菩萨为正,阿难为伴。
“如是我闻”之缘起表法:如,真理;是,呈现;我,阿难;闻,听闻。不异为如,无非曰是。我,阿难自称,负责之词。闻谓亲闻,而非传述和私闻。
“如是我闻”之究竟法:如者,如如不动,谓当人本具之性体。是者,当下即是。我者,一真法界。闻者:返闻闻自性。
一时:时成就和时间圆满。佛经不计时间,因佛陀跨越三界。佛无法计时,经无法计时。究竟谓当下即是。藏传谓“十方四时”。
佛:主成就和导师圆满。
十号者:(一)如来。诸法一如为如,不来而来为来,此约性体表德;(二)应供。应人天之供养,此约大悲大愿表德;(三)正遍知。知一切法,即假即空,莫非中道。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无偏无倚,寂照同时,为正。三谛理智,圆融无碍,智周沙界,鉴澈微尘,为遍。此约寂照同时表德;(四)明行足。有二说:大涅槃经说:明者,得无量善果。(指阿耨菩提。)行足者,能行之足。(指戒慧,此中即摄定。)谓得无上菩提,由乘戒慧之足。此约修因克果表德。大论说,明,即宿命、天眼、漏尽三明。行,指身口意三业。唯佛三明之行具足。约此义言。是约神通表德;(五)善逝。犹言好去。谓入无余涅槃。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也,此约断证表德;(六)世间解。一切有情非有情事相,无不了解,此约后得智表德;(七)无上士。在一切众生中,佛为无上,此盖即位表德;(八)调御丈夫。或以柔软语,或以苦切语,善能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无问男女僧俗,如欲远尘离垢,非具有大丈夫气概果决坚定之心志不可。如是之人,唯佛能调伏而驾御之。)此约教主表德;(九)天人师。为人天之表率。譬如日光遍照,无不蒙益,此约普利表德;(十)佛。自觉、觉他、觉满,名佛陀耶,此约究竟觉果表德。
劫初诸说上,皆有万名,众生渐钝,则减为千名(如帝释之千名),众生弥昧,则减为百名,众生更愚,则减为今之十名。释迦牟尼佛或诸佛通号即十大名号。
“佛”之究竟说法:自心本性、真如、空性、如来藏······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处成就和地点圆满。
舍卫国:印度中部大国,翻成中国话叫闻物,亦名丰德。闻是名闻,物是物产,丰是丰多,德是道德。佛陀于此讲法二十年。
祇树给孤独园:祇,祇陀太子;树,太子供养之树;给孤独,名“须达多”,布施之意,印度大富大贵长者。专门布施孤苦之人,所以叫“给孤独”。
故事。
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众成就和眷属圆满。
比丘:“比丘”是梵语,翻到中国话有三种意思,一、是怖魔,二、是乞士,三、是破恶。
大谓“回小向大”之意。其中须菩提谓“青龙陀佛”之化身。一佛出世,千佛护持。
众:僧团。六合众: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千二百五十人俱:五比丘中:大迦叶、十力迦叶、三迦叶。
优楼频螺迦叶带五百比丘,他还有两个弟弟,就是伽耶迦叶和那提迦叶共带是五百,舍利弗跟目犍连各带一百比丘,耶舍长者子,带五十比丘。
谓“常随众”。
所讲圆满:将要讲的经义。六成就中的“信闻”二成就。
后为发起序(别序):
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就是这个时间,表机缘成熟。佛法谓因缘法。
世尊:谓佛。
食时:天亮以后,日中以前,是出家人吃饭的时候,日不过中,不是日不过午,习惯话叫做持午,实际上应该叫持中。六道的众生各有个吃饭的时间,即是分为:(一)丑、寅、卯这是天上的众生吃饭的时候,(二)辰、巳、午是人吃饭的时间,(三)未、申、酉,这是畜生吃的时间,(四)戌、亥、子这是鬼神吃的时间。懂得这个规矩,就知道放焰口没有早起放的,斋天没有晚上斋的道理。牛、羊、马上午不吃没有关系,下午要给他吃好的。至于人,社会上有一句土话说:“早起吃的好,中午吃的饱,晚上不吃也罢了”。
乞食之时,大约在辰时左右,不能太早或者太迟,防无所施,致恼他。无所获,复恼自也。
著衣:「著衣」现在叫披衣,就是袈裟。比丘有三件衣: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梵语叫安陀会,它是五条格,一长一短,故叫五衣。五衣也叫作务衣,就是作务时所披的袈裟。第二件是七衣,梵语叫郁多罗僧,翻到中国话叫入众衣。加入大众要披七衣,他是七条二长一短,这叫七衣。诵经,参禅打坐,做早晚课,过斋堂,都要搭七衣。大众一起所穿的衣,则叫做入众衣。第三叫做大衣,梵语叫僧伽黎。分九品,下三品的衣跟七衣一样,二长一短、中三品是三长一短、上三品是四长一短。我们现在讲经说法都是披那二十五条衣,四长一短,共有一百廿五个框对起来的,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它用来做什么呢?有三个用处。(一)见国王,入王宫,按现在来说去见总统,一定要披这个大衣。(二)讲经说法(三)托钵化饭都要用这个衣。也有讲僧伽黎翻译成福田衣。因为托钵化饭要叫众生种福田。这袈裟的相,为什么要分条、要分长短呢?这是仿造种田的相,要种稻就得往稻田种,要种福,就得往福田里种。比丘就是众生的福田,所以叫「福田僧」,福田衣就是僧伽黎衣。比丘在庙里跟大众坐禅的时候搭七衣,作务的时候搭五衣,托钵化饭的时候披上僧伽黎,这是佛定的戒规,佛当然要以身作则。“著衣”二字,就是披上僧伽黎的袈裟。
持钵:「持」是手里拿著叫持。「钵」是梵语的略称,梵语叫钵多罗,中国话叫应量器,应量器就是体、色、量都要合法,合佛的规定。第一先讲它的体,即铁瓦二种为体,或用铁造,或用瓦造。现在我们传戒还有这个纪念品,每个人还是给一个钵,虽是瓷做的,还是同于瓦。第二讲它的色,它的色像斑鸠脖子的颜色,这色也要合法。第三讲它的量,量要看各人的饭量,小饭量就用小钵,中饭量就用中钵,大饭量就用大钵,这体、色、量都合法,才叫应量器。
入舍卫大城:祇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大城东南方,离城有五六公里。人口九亿。十万为亿。
乞食:佛制,不许出家人用四种方法,谋食养命。一者,种植树艺,名下口食。观察星象以言休咎,曰仰口食。交通四方豪势,曰方口食。卜算吉凶等,曰维口食。统名不净食、邪命食。唯许乞食,名正命食。乃出家之正道也。何谓正道。折伏我慢故,不贪口腹故,专意行道故,令一切人破悭增福故。至佛自乞食,准缨络经,含有多义。如使一切人不生憍慢,令一切障碍众生皆得见佛获益,垂示出家人不应蓄积故。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大迦叶乞食贫穷,须菩提乞食富贵。佛谓次第,不分贵贱。
还至本处:由城还园,路上不能吃饭。
饭食讫:饭为动词,食为名词。
收衣钵:收起外衣和钵,意味收拾心念。
洗足已:佛陀规定比丘不着鞋袜,为印土常著革履,易伤生命。洗足去尘埃,利于打坐修定。
敷座而坐:印度当时一种卧具,翻过来就是坐具。敷座而坐就是展开坐具打坐修行。
如缨络女经说,化佛身如全段金刚,无生熟二藏。涅槃经云:如来之身,非杂食身。
佛陀示现乞食,除上已举使一切人不生憍慢三义外,另有二义:一,让施者得福。二,有说食欲至口,有威德天在侧隐形,接至他方,施作佛事。此盖佛既示食,令施者福满,而又以神力移作佛事。是食与非食,二义无碍矣。又阿含经说,佛行离地四指,莲花承足,原不必洗。而今一一示现如是等事相,岂非曲为大众作模范乎。
需明了本经为何序此等事相作为发起呢。当知此中,大有精义。这正是亲切指点,要人向行止动静中体会。试思如来为度众生故,非生现生,示同凡夫,何日不穿衣吃饭,即何日不是以身作则。为甚么各经之首,多序放光动地。今欲宣说一切法的总持,出生诸佛之金刚般若大法,却偏偏序此一段日用寻常的事做发起。
原因:
1、寓般若于平凡中,免学人着空;
2、乞食令众生集福;
3、乞食是戒,敷座为定,定能生慧,示三学之相;
4、显佛陀果德却不着相;
5、显五蕴为法身;
6、显生活和修行的关系;
7、显本地风光,故一派自然;
8、合经文宗旨,说空不着相。
《金刚经》的文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内容的含义非常深邃,它是二转法轮最根本、最精华的经典。上堂课我们把经文之前需要了解的内容都学习了,这堂课要开始学习经文的具体内容。
讲《金刚经》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只讲里面的意义,稀里哗啦地就讲完了。整部《金刚经》无非在说怎么安住真心、怎么降伏虚妄之心,关于“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问题,须菩提在《金刚经》里问了佛陀两次,佛陀同样地作了回答。汉传佛教历史上,为这件事情产生了很多争论——《金刚经》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讨论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但意义为何不一样?
我们把其中的意义提炼出来,简单地讲一讲,这种讲法也是可以的。
另一种方式是一个字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地讲,这样就会牵涉到很多内容。如果按照第一种方式,只讲意义,把精华总结出来,几句话就说完了,或者几堂课就说完了,这样的话,《金刚经》的学习很快就完成,估计两个晚上就能讲完,甚至一个晚上。
如果按照这种方式,对一部分学了很长时间的师兄,比如中观、唯识都已经学好的师兄,甚至已经接受了大圆满直指心性的师兄,可能会听得非常舒服。因为《金刚经》里面有大量甚深空性的见解,对已经接受了直指心性的人有很大帮助,他会觉得很舒服、很受用、很受加持。
但对没有学好中观、学佛时间比较短的师兄,可能会像听天书一样一晃而过。网上有那么多师兄一起上课,采取这种只讲意义的快速讲法,可能不是很合适。所以,我们就按照汉传佛教讲经的老方法,一个词一个词地讲,甚至要像上堂课讲的那样,把学习经文前需要了解的内容都要讲完。
这堂课能够讲多少内容呢?我估计第一段经文只能讲一半,或者把第一段全部讲完,讲到“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就结束了,而且还要讲得快一点。如果讲得慢,把细节都讲完,可能讲到“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就结束了,也就是一句话要讲两个小时。
你说:“会不会这样啊?”会的,等一下大家听了就知道了。这些内容并不是我编的,或者是我想东拉西扯。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会牵涉到很多内容,特别是讲佛教的经文。
其实我已经省略了很多内容,我这里有几十种法师、大德们关于《金刚经》的注解,有些非常繁复,有些甚至晦涩难懂。如果用那种方式和你们交流,你们没昏过去,我先昏过去了。所以,我一定要把里面的内容做一些简省。即使再简省,今天这堂课也最多把第一段学完。
意思是告诉大家要有点耐心,不要总想听到新鲜的、深邃的、关于心性那方面的内容。你睁大耳朵听就行了,有时会讲到一些神奇故事等等,这没办法。比如“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句话,千二百五十人是怎么来的,都要说清楚。所以,其中一定会牵涉到一些故事,大家耐心听就行了。
为了节约时间,我就不扯远了,我是想告诉大家,这堂课讲不了多少内容,以后每堂课也讲不了多少内容,但我会尽量多讲一些。
上堂课讲了,我们要以区分二谛的方式来讲《金刚经》,因为里面本身安立了二谛。你会疑惑:“《金刚经》讲了透彻的空性,怎么会安立二谛呢?”它就是安立了二谛,等一下我会跟大家讲这些内容。
另外,在讲的过程中会牵涉到修行。如果纯粹讲理论、讲故事,初学的师兄们就会很开心:佛陀又怎么样了,须菩提又怎么样了,舍利子又怎么样了……2500年前,有个人叫须菩提……这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但他听到就是很高兴。
很多初学的师兄都喜欢听故事,但老师兄们会感觉厌烦,因为这些故事可能听了很多次,各种经论里面经常会重复这些佛教故事。不同版本的书上可能会讲到同一个故事,内容大概一样,但细节不一样。经常有人来问我:“为什么这个法师讲的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另一个法师在另外一本书里讲的是那样的,佛教里面的故事都是真的吗?”我回答他说:“故事都是假的,意义是真的。”当然,我是开玩笑的,故事不一定是假的,但不同的人描述出来,那就不一样了。
也就是说,如果讲得过于故事化、简单化,初学者可能会很开心,但老师兄们会厌烦,所以很难拿捏。但也不存在什么很难拿捏,我就这么拿捏了。能听懂,当然非常好;听不懂,也非常好。为什么?你都听不懂,当然好了,说明你要继续努力。
弥天高判
一般来讲,佛经的第一段就像我们平常写记叙文一样,是有缘起的。记叙文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们要先把这些内容说出来,佛经也一样,只是佛经不会说得那么没有档次。
汉传佛教里面一般会把一部佛经划成三分(藏传佛教的划分方式也基本一样,只是具体的名词术语不太一样):开始的部分叫做“序分”,就像我们平常看到的小说,前面一般都有一个序言,或者我们写一本书,要请人作序;中间讲述佛经意义的部分叫做“正宗分”;后面有一部分是说这部经叫什么名字、怎么流通等等,叫做“流通分”。
这种划分方法是怎么来的呢?——来于东晋时期的道安法师。道安法师即我们经常提到的道生法师,《涅槃经》还没进来之前,他宣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当时的僧团认为他在胡说八道,不讲道理就把他开除了(当时的开除就真的开除,被活生生地撵出僧团),道安法师也无可奈何。
当时的佛教圈里,对“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观点抱有怀疑的态度。现在我们动辄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像鹦鹉学舌,根本不知道为何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是怎么一回事。对于这个观点,当时发生了很多的争论,玄奘法师(唐僧)就是为了这个问题而到印度去取经。
道安法师坚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结果被僧团开除了。之后,他流浪到苏州虎丘山讲法,对着石头发愿:“如果我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请你们点头!”结果顽石真的点头,因此,后来流传了一句成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如果有人说法说得好,连顽石都要点头。
道安法师提出了一种佛经的判分方法,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大家不要觉得这种判法没有什么了不起,汉传佛教历史上把这种判法叫做“弥天高判”,把天都遮盖了,指非常高级且高深的判法。
为什么叫“弥天高判”呢?这里有一个故事:在东晋时期的襄阳,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学者,叫习凿齿。当时道安法师抵达襄阳,听说有这么一位大学者,就去访问他,想要互相辩论一番。道安法师和习凿齿都很出名,道安法师是出家人,习凿齿是在家人。两人见面互相寒暄,当时他们不会像现代人一样,经常在微博、朋友圈上口出恶言、互相攻击,而是真的为了辨析理义,层面非常高。
他们见面寒暄时,还是有一些斗嘴,不过很文雅。道安法师问:“君贵姓大名?”习凿齿回答说:“四海习凿齿。”意思就是我名扬四海。道安法师马上回一句:“弥天释道安。”“四海习凿齿,弥天释道安”这句著名的对话,就被流传下来了,后来,大家把道安法师的这种划分方法叫做“弥天高判”。
序分
这种方法对于经文的概括性划分是很有利的,对后人研习经典有很大帮助。首先说经文的基本内容——序分,序分就像记叙文那样把一些缘起上的事情讲清楚;然后说理义——正宗分;最后说经文的流通方式——流通分。这是汉传佛教的划分方法。
讲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经义,这部分叫做“序分”。序分又分成两部分:通序和别序。通序也叫做证信序,指所有经文都有的、通用的序。它起什么作用呢?起证信的作用,表明这是佛经。因为开头就会说“如是我闻”,还会交代有哪些人参加、在什么地方等等,这就是证信,目的是告诉大家这是佛陀所说的。
所有佛经都是佛陀圆寂以后阿难结集出来的,在开头阿难都会说一句“如是我闻”。关于“如是我闻”这句话又牵涉到一些故事,等一下我会讲。唉呀!我一个讲中观的人,怎么变成了故事会呢?
一个是通序,另一个是别序,别序就是每一本经典独自的缘起。说这部经典是由什么因缘促成的,所以别序也叫做发起序。
序分要讲哪些内容呢?按照汉传佛教的说法,通序里面要讲六部分内容,叫做“六成就”。每一本经的通序中都必须要有这六部分内容: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其实就是交代了时间、地点、主讲者、听众,而前面的“信成就”和“闻成就”等六成就,是汉传佛教独有的。
藏传佛教也有讲法的要求,但跟汉传佛教不一样,规定讲一部经文要有五种圆满,而且当时的藏王赤热巴巾规定所有经文在翻译之前都要有顶礼句,最后要有回向句。如果是论,要顶礼文殊菩萨;如果是经,要顶礼佛陀。
藏传佛教说的五种圆满是:时间圆满、地点圆满、导师圆满、眷属圆满、所讲圆满,其实和汉传佛教说的“六成就”基本上一致,只是有一点点不一样。比如,时间圆满就是“时成就”,地点圆满就是“处成就”,导师圆满就是“主成就”,眷属圆满就是“众成就”。所讲圆满就是指后面的内容圆满,叫做宗义,也就是到底主要讲什么。比如主要讲般若,那就是所讲的内容圆满。
那藏传佛教的“所讲圆满”和汉传佛教的“六成就”怎么对应呢?汉传佛教所讲的“信成就”和“闻成就”,其实就是“所讲圆满”。“如是我闻”,然后要讲出具体的内容。所以,藏传佛教讲的“五种圆满”和汉传佛教讲的“六成就”实际上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上略微不一样。
以上就是“五种圆满”和“六成就”,每一部经文开头都会具备这些内容。你们可以去翻阅一些经典,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大部分经典都是这样的,但有些经典可能没有前面的序分,或者没有后面的流通分,可能是在翻译时被省掉了。
这些内容大家可以当故事听,不一定要记住。这些内容和你的修行有没有关系呢?很难说。你可以作为一种知识去了解,如果一上座就去观想“时间成就、地点成就、眷属成就……”和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相比,不能说完全没关系,但关系不是很大。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知识,了解一下也无妨。如果你实在记不下来,不记也没关系。那我们讲经讲不讲这些内容呢?没办法,要讲的。虽然我们是交流,但毕竟是《金刚经》,还是要有规矩。这次学习这部经,实际上也是按照“六成就”和“五种圆满”的方式把它讲出来。现在开始看经文: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第一品 法会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打出来的是有分品的版本,不过也没关系,这是昭明太子分的。第一品,法会因由,意思是讲法会是什么原因来的。
《金刚经》一共分了三十二品,这个分品不是原经文里面的内容,而是梁武帝的太子(昭明太子)分出来的。有些人说昭明太子是菩萨转世再来,为《金刚经》分品,确实分得非常好;但也有些人说佛经是不能随便分品的,昭明太子这样胆大妄为会下地狱。这些传说真的好极端,说老实话,我不是很相信昭明太子会因为分品而下地狱,因为他没有改变经中的一个字,我们现在讲解经论,也需要经常分科判。
“法会因由”,其实就是我们说的缘起,或者是“六成就”、“五种圆满”等。
一、信成就和闻成就(所讲圆满)
如是我闻。
第一句“如是我闻”,所有的经文都有这一句。按照汉传佛教的说法,这一句就包括了两种成就:“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
“如是我闻”这句话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如果佛经前有“如是我闻”这句话,就表明这是由阿难口诵出来的经文。为什么一定要由阿难口诵呢?因为所有的佛经都是佛陀圆寂后结集的,那时候一定要有一个人把佛陀曾经讲过的法背诵出来。当时没有录音机,也不会有录像之类的,大家都是这里听一些、那里听一些。
其实在佛陀成道那天,阿难才出世,等到阿难出家时,佛陀已经讲法二十多年了。那么,佛陀前面讲的那些经文是怎么来的呢?也是由阿难讲出来的,佛陀把前面讲的那些经文给阿难重复讲了一遍。
很多人会疑惑:“这怎么可能啊?佛陀没事就跟阿难复述讲过的东西?”真的可以。达到一定修证程度的人会有一种定——法性觉自在三昧。任何人讲过的东西(特别是佛陀讲的),听了以后绝对过耳不忘。阿难在还没有证悟之前,就具有这种能力,能够完全记住听过的东西,绝对不会忘记。当然,佛陀也不会忘记曾经讲过什么,佛陀念一遍,阿难马上就记住了,而且一个字都不会忘记。
原因是什么呢?佛陀曾经在《法华经》里面讲:“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我好精进,遂致作佛,阿难常乐多闻,故持我法藏。”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在空王佛那里发心修行,我喜欢修行,所以现在做了佛;阿难喜欢多闻,经常听法,听了又不修行,所以他成了阿难。由此阿难就成了“多闻第一”,听过的任何经文都不会忘记,这是一种定,叫做“法性觉自在三昧”(这也是佛陀说的)。阿难出家以后,佛陀把前面二十多年讲过的法给他重复讲了一遍,他全部都能记得。
佛陀为什么要重复给阿难讲一遍呢?因为佛陀什么都知道,几千年以后的事情都知道,佛陀知道大众在他圆寂以后会组织结集佛经,所以提前给阿难重复了一遍。后来阿难跟着佛陀弘法几十年,每次讲法阿难都在现场。佛陀讲法有时候在灵鹫山,有时候在王舍城,地点是不一定的,有些弟子不能每次都参加,但阿难每次都参加,所以,他能够把所有经典都复述出来。
结集时,由于阿难的长相很像佛陀,具有三十二相,而且他一入定就身体放光,说话的语气也非常像佛陀,语言非常有摄受力。当时大家都疑惑:“是不是世尊重返人间来讲法?或者是其他世界的佛来了?或者是阿难成佛了?”但只要阿难说出“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就表明“这只是我听到的,不是佛陀重返人间,不是他方佛陀来讲法,也不是我成佛了”。“如是我闻”四个字,令三疑顿断。
《涅槃经》里面讲,佛陀圆寂时有四个遗嘱,其中有个遗嘱:阿难问佛陀,经文的前面应该写什么,佛陀说必须先写“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因此,所有经文前面一定要加上“如是我闻”。
阿难参加佛经结集,也是有故事的(这只是传说,不一定是真的)。当时是大迦叶负责组织结集,大迦叶就刁难阿难(其实是想逼他开悟):“我们都是阿罗汉,你一个凡夫,凭什么来参加佛经结集啊?”阿难虽然平时懒,不修行,但他多闻,知道很多理论和观修方法。被逼之下,就回去连修三天三夜,然后成了阿罗汉,而且是不退阿罗汉,也就是有神通了。
佛经结集时,目犍连故意把门关了,所有的阿罗汉都从门缝进来,因为他们都有神通。然后故意刁难阿难:“这要看你有没有本事,你能进来,就说明你可以升座诵经;进不来,你就还是个凡夫,没有资格来结集。”前三天没有进去,结果第四天就进去了。
关于佛经的结集,有很多种说法。有些说法认为“经”是阿难背诵出来的,“律”是优玻离背诵出来的,“论”是大迦叶(也有说是富楼那)背诵出来的。不管怎么样,大家基本上都认同经是由阿难背诵出来的。这里好像只说了小乘的佛经,其实大乘和密乘的佛经也都是阿难背诵出来。
关于大乘经典的结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佛陀圆寂七天以后,大迦叶告五百罗汉,鸣椎遍及十方世界诸阿罗汉(意思是敲锣打鼓召集十方世界的阿罗汉),在娑罗双树间,让阿难升坐,背诵大乘佛经。另一种说法是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让阿难在铁围山背诵出大乘的三藏:经、律、论。(这种说法是汉传佛教喜欢接受的。)
关于密乘经典的结集,有些说法认为全部都是阿难背诵出来的;也有些说法认为是金刚手菩萨背诵为主,阿难为伴,再作补充。因为佛陀讲密法时,金刚手菩萨一定会来护持,所以,他听到了佛陀说的所有密乘经典。
不管怎么样,由于阿难有能够记住佛经的这种功能,导致佛经结集必须由他背诵出来。所以,所有经文前面都有“如是我闻”这四个字,缘起上是这样的,要断掉三种怀疑,表明由阿难背诵出来的。
另外,“如是我闻”还表法,表达了“信成就”和“闻成就”。“如”指真理;“是”指呈现;“我”在缘起上指阿难;“闻”指听闻。“如是我闻”,我听到佛陀讲的真理就是这样的。“如”还有不异的意思,我(阿难)听到佛陀就是这样讲的,因为我有这种定,背诵出来的经文一个字都不会错。
“如”为不异,“是”为不非。也就是说,我(阿难)就是如实这么听到的,然后如实这么说出来的。如果我听错了,那就不能是“如”了。或者是我听到了却故意不说,或者少说几句,那就不能是“是”了,叫有非。如实呈现,表明两种错误的情况都没有,才能叫做“如是”。
在缘起上,“我”的意思就是我(阿难)负责听闻并且背诵出来。“闻”就是亲耳听到佛陀讲,而不是听别人传述。“闻”还有公信的含义,因为佛陀讲经时绝对不止阿难一个人在听,还有其他人。
所以,“如是我闻”有这样的意思:我听到的和你们听到的应该是一样的,并不是私下听闻。当时佛陀讲经,很多人都在场一起听过,你们给我作证,让那些没有听过的人相信它就是佛陀当时说的。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在缘起上就有这些含义,好复杂啊!以上只是缘起上的含义,还表示究竟意义。如者,如如不动,“如”指真如、法性,是人人本具的本性,也就是法身;是者,当下即是,我们的法身、本来觉性当下即是。
我们经常会把“空性”想成没有,其实不然,它还有光明,是一真法界。“如”——如如不动;“是”——当下即是;“我”——表一真法界(那怎么去了知、呈现一真法界呢?)“闻”——表反闻自性(因为耳根是人类最灵敏的一个器官或者一种能力)。这是“如是我闻”这四个字比较究竟的意义。
刚才讲了很多“如是我闻”在缘起上的意义和究竟的意义,说老实话,我觉得它的知识性很强,跟单空和安住法性好像没有太大关系。《金刚经》其实是讲怎么安住、怎么降伏其心的,平常上课已经讲过很多。但现在是讲经,那就没办法,我们必须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讲。如果要把“如是我闻”详细地讲,今天这堂课就过去了,我已经很简省了,请大家体谅我。
“如是我闻”已经包含了两个成就:“信成就”和“闻成就”。下面一个是“时成就”,即藏传佛教讲的“时间圆满”。
二、时成就(时间圆满)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一时”就是“时成就”,藏传佛教叫“时间圆满”。佛经是不记时间的,因为佛经不像世间的小说那样有时间性,那个时代的人读那个时代的小说,会读得很过瘾。要知道时代背景、风土人情才会读得下去,不同时代背景的人去读,就会很难受。比如,让我们去读一些几十年前的小说,有时候会觉得很不顺,因为语言方式已经变了。但佛经没有这些问题,几千年来都是这样,再延续下去还会是这样,一个字都不准改。佛经是超越时间的,不能记时。
而且佛陀本身跨越三界,也没办法记时,你不能说佛陀年龄多大、多小。虽然缘起上,我们看到化身的佛陀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圆寂了,但真正的佛陀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而且,只是说那个时期人类的一位化身佛圆寂了,释迦牟尼佛本身并没有圆寂。
唐朝的道宣律师曾经问天人:“现在释迦牟尼佛在哪里?”天人回答说:“你问哪个释迦牟尼佛?”道宣律师说:“我问的是一千多年前在印度讲法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天人回答说:“他在很多地方哦!”这说明真正的释迦牟尼佛是不存在生灭的,所以不能记时,只是相对于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一期人类,他示现圆寂了。
因此,一般佛经里面都说“一时”,不会说公元多少年。“公元多少年”,只有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才能读懂,万一以后不用“公元”来计时,“公元”这种记时方式就失去意义了。所以,佛经里面一般不会写具体时间,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阅读,佛陀和佛经都是跨时代、跨时间的。
从究竟意义上讲,时间是什么东西呢?时间就是事物的变化,而佛经的含义是永远不会变化的,连字句都不允许改,所以不能记时。不能记时,指的就是究竟当下,“如是我闻”的“是”。
藏传佛教讲“十方四时”,“十方”是空间,“四时”是什么呢?本来时间只有三时:过去、现在、未来,哪里还能找到其他时间呢?但藏传佛教则不同,说了“四时”,是指包含过去、现在、未来、无分别的当下。所以,佛经里面用“一时”这个词,而不能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仔细分析,佛经里面的字句真的很有意思。以前我听说,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一个“妙”字就讲了三个月,我当时想不通:“一个字怎么能讲三个月啊?这也太过分了吧?”现在才知道,如果详细拉开来讲,不要说三个月,三年都可以讲。
因为世间万法重重叠叠,任何一个法都不是独立的,相互之间都有联系,甚至现在有所谓的蝴蝶效应。任何一个事物都不独立,如果追究到极致,会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来自于一体(同一个东西),最后还发现那个东西是空性的,就变成了佛教的观点。
所以,一个字真的可以讲很长时间,“如是我闻”,我们都差不多讲了一个小时。
三、主成就(导师圆满)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里面有两种成就:主成就和处成就。“佛”在六成就里面叫“主成就”(经典的主讲者),在藏传佛教里面叫“导师圆满”,意思都是一样的。我们都知道佛是什么意思,经常说佛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真如、空性、如来藏、本觉……这是究竟的说法,是指究竟的法身佛。
如果佛以报身和化身出现,特别是以化身的方式出现,那就有很多名号。在初劫时,也就是人类刚从光音天下来时,佛有上万个名号。然后就慢慢减为一千个名号,因为众生渐钝,认知范围越来越窄,辨析能力越来越弱,名号就越来越少。其实名号是显德,表达佛陀的一些功德、影响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对佛陀的了知越来越少,名号就会越来越少。到了人寿百岁时,就只有十个名号了(这是通说,实际上不止十个)。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佛陀的十个名号:
一、如来。表性体。《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指如如不动、真如、法性。我们说“诸法一如”,指诸法的根本都是真如本性。
《中论》讲了“八不”: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就是所谓的“如来”,表空性、表性德。
二、应供。表大悲。佛陀是超级大福田,他以化身的方式出来度众,我们应该去供养他。我们去供养佛陀不是佛陀占了便宜,而是我们占了便宜。佛陀是巨大的福田,如果你要得到福德、功德,必须要供养佛陀。当然,还可以供养僧众。
有些人认为“供养还不如劳动”,这是错误的,经典里面讲“精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但很多人不信,所以发不了财。要是你真的相信,即使现在不发财,总有一天会发财的。而且,如果你以菩提心进行供养,就会很快发财,而且会发大财。
所以佛陀叫“应供”,这个名号表大悲。“表大悲”是什么意思呢?不是佛陀需要我们供养的东西,而是我们需要以此来积累福报。在显现上,佛陀到处托钵乞食,实际上佛陀需要乞食吗?佛陀是没有生熟二藏的,完全是金刚体,根本就不需要吃饭,只是显现出人的样子。但为什么佛陀显现上要吃饭呢?因为我们需要有供养的对境。我们供养的东西对佛陀没用,但供养的行为对我们太有用了!我们要供养自己喜欢的东西,人要供养人吃的食物,狗就要供养骨头。
三、正遍知。万法的本质都是光明本性,佛陀就是光明本性,光明本身有清晰了知的作用,所以佛陀没有什么不知道。缘起层面的任何一个细节他都知道,哪粒沙在哪一劫是怎么回事,他都知道。
四、明行足。这有两种说法,有的说“明行足”指得无量善果;一般来讲,对于我们普通人,“明行足”指神通。佛陀具足三明: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佛陀的神通是阿罗汉没办法比的,这些神通统称为“明行足”。所以,这个名号表佛陀具足各种神通。
五、善逝。直接的解释就是“善于圆寂”,用现代的话来说就不太好听了,叫“好死”,死得好是很了不起啊!现在这个唯物论社会,我们把死当成是一件无可奈何又不愿意去思考的事情。大家觉得反正都要死,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还无法控制。
我们都不愿意谈死,谈到死就说不吉利,但这种不吉利谁都会遇到,古往今来没有不死的人,那么多皇帝叫“万岁”,最后还不是都死了?虽然人一定会死,但大家都不愿意去谈论它,因为大家都知道死亡不是很爽,人人都好生恶死。
但佛陀不是这样的,佛陀没有真正的死亡,只是跟这一期的众生缘尽了,佛陀就会示现死亡。示现是一件很自在的事,所以叫“善逝”。
这个名号的意义告诉我们:修行有个标准,就是看你死得怎么样。藏传佛教里面,经常通过一个人死亡时的情景来验证他的修行成果。如果死的时候呼天抢地、痛苦不堪,那你的修行有什么用啊?死亡时的痛苦是有延续性的,说明你要去恶道延续这种痛苦。
一些有修行的人,他会非常从容地面对死亡,一盘腿就走了,而且身体不会倒下,还会香气四溢,脸上从容、安详、自在。有些大圆满修行者,他身上的皮肤晒得黢黑又粗糙,但圆寂时,在那七天里皮肤会越变越嫩。有些大圆满修行者,在活着时皮肤就会变嫩,皱纹慢慢地就没有了,身体会放光。
“善逝”这个名号还告诉我们,修行要调伏相续、斩断生死。当然,它也表示要进入无余涅槃、寂灭现前。
六、世间解。佛陀对三界六道一切有情无情的任何事相无不了解,这和“正遍知”的意思差不多,但为什么要分开来说呢?因为世间解偏向于对规律、知识方面的了知,也就是你的风俗、知识,佛陀无需经历,瞬间即可了解。而“正遍知”涵盖的范围更广大,属于直接性的了知,像大圆镜智一样。“世间解”则有点妙观察智的意味。
七、无上士。一切众生中,佛为最上。所有生命中,佛陀是最尊贵的,佛陀也被称为两足尊、世尊(“无上士”和“世尊”的意思差不多)。很多人疑惑:“佛法讲众生平等,为什么又说佛是最珍贵的呢?”有这个疑问,是因为不懂得分开二谛。在胜义谛上,我们和佛陀是没有差别的,地狱众生的本性和佛陀也是一样的;但在缘起上,就有尊贵和不尊贵之分。比如,佛陀能超越生死,你能吗?佛陀有神足通,而我们只能骑自行车,即使坐飞机,还会担心飞机掉下去。
八、调御丈夫。能够以柔软语或者苦切语调御丈夫,使入善道。柔软语就是好听的、柔和的语言,有时候上师会哄人:“哎呀,弟子,你好乖哦”;苦切语就是呵骂,有时候上师会骂人:“混账,回去给我念40万金刚萨埵心咒”,上师会通过这些方式来教育弟子。佛陀能够调伏众生的相续,让众生明白生死。
九、天人师。佛陀不只教育我们人道,三界六道没有他不能教育的,所以被称为“天人师”。
十、佛。表究竟果德。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其实应该叫做“佛陀耶”或者“佛陀”,但中国人就喜欢简略,直接叫“佛”。
佛的十个名号简略地解释完了。缘起上,在人寿百岁时,我们至少要明白这十个名号。当然也有其他说法,把这十个名号结合在一起。这十个名号都是指化身佛,而真正的佛是法身佛,是心的本性。报身佛是针对菩萨显现的,比如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针对我们六道轮回的众生,就示现为化身佛。
当然,每一位佛陀都可以具有这些名号,因为所有佛都是一体的,万佛一体,在法身佛的层面是不分的。但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众生,就会显现出不同的佛。在讲法时,佛有时候会说:“我过去是什么佛……”《金刚经》里“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句经文中的“佛”,是指两千五百年前出家的太子乔达摩悉达多。以上就是主成就(导师圆满)。
四、处成就(地点圆满)
地点就是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国是什么地方呢?当时印度分为很多小国,其中有六个大国,而位于中部的就是舍卫国。这个国家很富饶,有点像现在中国的广东。“舍卫国”翻译成中文,有闻物、丰德的意思。“闻物”是指这个国家的文化很好,就像现在的文化中心;“丰德”是指这个地方民风很好,具有道德,佛陀在那里讲法二十年。
当时,舍卫国有一位非常出名且大富大贵的长者,叫须达多,“须达多”翻译过来就是布施的意思。别人还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给孤独长者”,因为他乐善好施,经常把自己的财物、饮食布施给孤苦可怜的人。
一次给孤独长者为了给儿子娶妻,就住在亲家家里。忽然有一天,他发现亲家家里上上下下都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还准备很多东西。开始他以为亲家是在为两家的亲事准备迎请国王,问过才知道是为了迎接佛陀来讲法。须达多非常有善根,听到佛陀的名字,马上就汗毛竖起、泪水直流,于是央求亲家给自己讲一讲佛陀。他的亲家给他讲了佛陀的很多事迹,须达多听后迫不及待就要去见佛陀。
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的竹林精舍,须达多第一次见佛陀,就证得初果阿罗汉。初果阿罗汉是特别快乐幸福的,他知道了生命的真相。给孤独长者觉得,这么美妙的法只有我一个人听到是不行的,应该让所有的人都听到,于是立即祈请佛陀去自己的家乡讲法。
但佛陀的随从的弟子有那么多(所谓千二百五十人嘛),得安排一个住的地方,须达多觉得这不成问题,因为他本来就很有钱。回去之后,他到处去找地方,想着一定要给佛陀安排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供养之心非常真切。
最后,他发现舍卫国祇太子(“祇”是太子的名字)的花园非常漂亮,又大又清雅,就去请求太子把花园卖给他。太子一听:“有没有搞错,我堂堂太子,需要靠卖花园来生活吗?”他觉得须达多很没礼貌,就不高兴了,随口附和一句:“你要买可以,你把花园里铺满黄金,我就卖给你。”哇,铺满黄金,非常贵啊!结果须达多不加思考,马上就说:“没问题!”于是用象队浩浩荡荡地驮着黄金,到花园里去铺。
太子很疑惑:“哇,我无非是想怼你一下,让你不要来买,结果你当真了啊!你完全违背常理嘛,这么大的花园到处都有,可能很便宜就能买得到,你为什么要用黄金来买这个地方?是不是下面有石油啊?”(开玩笑)
太子对此事很好奇,须达多就告诉他要请佛陀来讲法。太子一听也激动了:“那不行,不能你一个人供养,我也要参与。”他看到黄金还没铺满,铺到树的地方就铺不下去了,就说:“好了,这个树你不用铺了,树这一块地方算我供养,其他的地方算你供养。”
这个花园叫什么名字呢?就叫“祗树给孤独园”。“祗树”,祇陀太子给的树。“给孤独”,是须达多的另外一个名字,因为他专门布施穷苦、孤寡的人,人们尊称他为“给孤独长者”。虽说太子供养得比较少,但毕竟人家是太子,要把他的名字放到前面,“祗树给孤独园”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这个地方很圆满,叫处成就(地点圆满),佛陀在那里讲法很长时间。
五、众成就(眷属圆满)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汉传佛教“六成就”中的“众成就”,在藏传佛教里面叫“眷属圆满”,也就是听法的人圆满。虽然在说法上有点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藏传佛教是眷属圆满、导师圆满,而汉传佛教是众成就、主成就,由此可以看出两个民族的文化倾向性,表明汉文化比较偏重理性,而藏文化偏重虔诚。
这有没有什么对错呢?没有什么对错。佛教界流传一种说法:汉地的学人,文殊菩萨的倾向性比较强;藏地的学人,观音菩萨的倾向性比较强。确实有这么一些意味在里面,但它们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这句话可以分开三部分来解释:一个是“大”,一个是“比丘”,还有为什么是“千二百五十人俱”,“俱”指集合到一起。“比丘”其实是梵文,属于多义不翻,大体上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怖魔,第二种是乞士,第三种是破恶。
一、怖魔。比丘受比丘戒以后,魔王就会恐怖。为什么呢?因为他会解脱。魔王是指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天)的天主魔王波旬,也有说法认为魔王波旬在第七天,他和第六天同等级别,但不是一类。
魔王波旬有神通,倘若一个人受戒,他会感受到。他化自在天存在的基础是各种生命的欲望,现在有一位比丘要离开欲望,他就会感到恐怖。所以,比丘的第一种意思是怖魔,就是让魔王吓了一跳。
二、乞士。当时佛陀规定,比丘不能像我们现在那样可以随意在家里做各种花哨的饭菜,一定要出去托钵,说得不好听就叫“讨饭”。当然,乞士虽说是去讨饭,但他是为了众生种福田,同时也为了破除自己对口味的贪着,而且还要讲究吃的时间、方式(定时、定量)等等。
你也许会问:“《金刚经》怎么讲吃饭的时间、方式这些啊?”要讲的,因为般若就在这里面,大家不要认为“般若”是离开世间生活的一个东西。《金刚经》讲的是空性,而空性是诸佛之母,所有的佛陀都是从空性里面来的。你会认为《金刚经》的阵仗应该很大,其实不然,开头就讲佛陀出去乞食、洗脚、收衣服等很普通的事情,般若就表现在这里面。
三、破恶。破除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细说有八十八个结使。
以上是“比丘”的三种意思,但为什么说是“大比丘”呢?在佛陀那个时代,好像比丘都是指小乘的阿罗汉,但《金刚经》讲的是大乘的法义(空性),怎么能说成小乘的比丘呢?所以要在前面加个“大”字,回小向大。
那么,里面讲到的须菩提是不是阿罗汉呢?他是示现为阿罗汉,佛陀的十大弟子(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那律、须菩提、富楼那、迦旃延、优婆离、罗睺罗、阿难)是十大阿罗汉,如果从大乘经典去看,这十大阿罗汉全都是菩萨甚至佛陀化现出来的。比如须菩提,有些佛经上说他是青龙陀佛的化身,本身已经是佛了。
有人会疑惑:“有没有搞错,一位佛还会给另一位佛当弟子?”真会这样的,佛陀会化现成各种各样的有情——普通凡夫、菩萨以及阿罗汉。“一佛出世,千佛护持”,一位佛度化众生时,所有的佛都会来帮他,不会像现在的团体那样互相捣乱、诋毁。诸佛会互相扶持,因为诸佛本质上绝对一体。但在化现上,他们会成为各种各样的佛、菩萨、阿罗汉等等,甚至会化现为无情物。
佛陀的很多弟子,其实都是佛陀或者菩萨的化身。乃至提婆达多,大家都知道他非常坏,五个五无间罪就犯了三个。但在《法华经》里,佛陀说他是自己很多世之前的老师,当时发愿帮助佛陀早日成佛。怎样帮助呢?变成他的违缘,故意整他,每次都整得佛陀很不爽,以此来帮他消业,让他早点结束痛苦。后来,佛陀在《法华经》授记提婆达多为缘觉佛。
我经常想这件事:“这样发愿的人会成为缘觉佛吗?”这种发愿确实很厉害,按道理应该会很快成佛,可能因为他在修证上像缘觉佛一样,只是破坏了外境的实有性,内识的实有性没有破坏,所以只成了缘觉佛,但是,他很快会成为真正的佛。(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法华经》)
提婆达多在佛陀时代犯了三个五无间罪,大地直接裂开,示现堕入地狱,但《法华经》里说他也是菩萨,他堕入地狱也是示现的。有人问佛陀:“提婆达多现在在哪里?”佛陀说:“他正在地狱里面享受三禅天的快乐。”三禅天是整个轮回里最快乐的地方,而提婆达多在地狱里享受这种快乐,说明他的基础发心是对的。
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经有一世是一只虱子,提婆达多也是一只虱子,他想整佛陀,就跟佛陀说:“那个人的血很好吃,去吧!”当时那个人是阿罗汉,但还不是最高位的阿罗汉,可能只是初果阿罗汉(须陀洹),还没完全摆脱一些身体上的自然反应,虱子一咬,他顺手一巴掌就把虱子(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拍死了。
我们现在觉得提婆达多很坏,那是站在释迦牟尼佛已经成佛的角度去说的,而且是站在有自我的层面。但从更深的层面看,早点把它拍死也挺好的,拍死之后,它就会从虱子变成其他有情。在佛陀身边的人,即使是提婆达多那样的坏蛋,也有可能是一些大菩萨的化现。所以,《金刚经》这里说“大比丘”。
有些人会说:“当时他们都是阿罗汉,不应该叫大比丘。”不能这样去看的,除了人间我们看得到的比丘以外,天界到处都是菩萨。佛陀说法不仅仅是几个人在听,经文中说“千二百五十人俱”,不要以为就仅仅是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坐在那里。满天神佛,很多境界我们是看不到的,我们只能看到我们缘起的层面上,说不定一朵花里面就是一个刹土,有多少万众生在那里听法。
佛陀讲法,看起来好像只有这么多人在听,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的。比如,五台山的那罗延窟,我进去时,只有那么大一点,比我家小多了,但文殊菩萨经常在那里和几十万个菩萨开法会。我们人类和其他众生由于业力不同,导致显现出不同的现象。
以上是“大比丘”的意思,然后是“众”,我们要将每个字都解释清楚。“众”指僧团,按照规定,四位或四位以上具戒的出家人就可以称为僧众、僧团。僧团要实行“六和敬”,这在佛陀时代实行得最好。“六和敬”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身和同住”,大家要住在一起,不能发生冲突;“口和无诤”,大家可以辩论,但不能吵架、谩骂,不能互相诋毁“你是魔鬼,你是妖怪”;“意和同悦”,大家要相处得愉快;“戒和同修”,大家要守持戒律,遵守规定,这样才能一起修行;“见和同解”,大家对佛法和世间观念(二谛)的了解要一致、要协调;“利和同均”,僧团里面一定有生存的问题,比如分配供养的问题,大家要平均分配,当时佛陀都示现和大家一样,没有特殊。
“六和敬”在僧团里面非常重要,僧团一定要实行“六和敬”。那么,现在的教团也是一样,我们不是出家人,也没有那么严格。比如“利和同均”,大家都是居士,你是亿万富翁,我则一日三餐都成问题,如果要利和同均,那你回去把账户里的钱划一半给我,这肯定不行。但大家需要互相帮助、互相接济。
“身和同住”,虽然现在居士各自有家,如果大家在一起共修,有时候会短暂地共住几天。比如打禅七时的共住,大家互相原谅。大家的生活习惯很多时候都不一样,有些人要开空调,有些人洗澡洗很久都不出来,大家一定要替别人着想(我们暂且不说大乘菩提心那么厉害)。
“口和无诤”,现在居士团体里面的争吵、是非真的太多了!有时候我真的想不通,你们在世间已经那么辛苦了,整天斗过去、仇过来,到了佛教团体里面还要争,还要互相指责、搬弄是非,这叫“吃饱了撑着”。所以,“口和无诤”非常重要。
“意和同悦”也很重要,如果大家互相为对方好,真正有一点点好心(暂且不说大乘菩提心,大乘菩提心更不得了),那在一起相处一定会很愉快的。
“戒和同修”,有些人持的戒律少,有些人持的戒律多,有些人持的戒律好,有些人持的戒律不好,但“戒定慧”这条修行道路是一样的。
“见和同解”是什么意思呢?不是说大家不辩论也不讨论见解,然后都说“我们见和了,我们都一样”。不是这种非常表面的见和同解,相反,我们要讨论佛法的见解,要搞明白学的佛到底是什么。
所以,“六和敬”对现在的居士团体也是适用的,只是要看如何去执行,这个非常重要。以上是“众”的意思。
然后是“千二百五十人俱”,为什么是这个具体数字呢?一般来讲,古印度对数字是很模糊的,有时说三千,有时说八万四千,这些都是很粗大的数字。而且印度的数字算法是很奇怪的,它是十万为亿,而中国是万万为亿。曾经有人来问我:“经书里面怎么说佛陀度了这么多亿众生?当时有这么多众生吗?佛经完全是胡说八道!”真的有人这样来问我,我差点一团口水吐到他的脸上,但这时候我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我没有吐口水,而在肚子里面吐了他很多次。
其实,印度不像中国以万万为亿,而是十万为亿。而且,佛陀讲法时不只针对人类,很多天人、鬼神都会来听,那些数量比现场的人类更多。所以,经中会说当场有多少有情开悟。有些人不理解,然后就开始骂了,总是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理解问题,这是修行人的最大毛病。
既然是这样一个不讲数字的国度,为什么这里要说得那么具体——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有原因的。佛陀最开始度化了五比丘,大家知道五比丘吗?当时佛陀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五比丘觉得佛陀放弃了自己的誓愿(当时还不叫比丘,是跟着佛陀修行的五个卫士),就离开了佛陀。后来,佛陀成道以后就去找他们,五人当时还商量说:“太子这么没意志力,这些当官的人就是好逸恶劳,发的愿很快就舍弃了……”几个人肯定在那里吐槽了一番。结果佛陀出现时,五个人自然下跪,佛陀的摄受力、威力出来时,五比丘马上被感染,自动落发受戒。
佛陀的僧团里面有五个人的名字里面有“迦叶”,一个叫大迦叶(十大弟子之一),一个叫十力迦叶(前面说的五比丘之一)。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三个“迦叶”,他们是三兄弟,分别叫: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
这三兄弟以前都是外道,自己有很多徒弟,大哥优楼频螺迦叶有五百弟子跟随他修行。当时印度修行成风,六师外道非常盛行,印度古人喜欢思考哲理。因为当时印度人生活不像中国人这么艰难,中国地少人多,我以前到农村去看,连山坡上都种满东西(现在都变成房子了),中国人总是这样勤劳。而印度人不是,一家人靠一棵香蕉树就可以过日子,而且连筷子都不用,直接用手抓,吃完了以后就坐在树下仰望星空,一点不在乎眼前的苟且。他们就喜欢搞这些,所以,当时六师外道特别的盛行。
大哥优楼频螺迦叶有五百位弟子,他的两个弟弟(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各有二百五十位弟子。这三位迦叶都被佛陀度化了,度化他们的经过是怎样的呢?当时大哥优楼频螺迦叶在家里和佛陀辩论,结果大输,就很生气。佛陀知道度他的因缘,就跟他说:“辩论晚了,我能否在你这里住一晚。”大哥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是回去吧,我不让你住这里。”佛陀说:“天晚了,你至少给我个住的地方。”当时大哥一听,就起了杀心,就说:“后面有个山洞,你可以到那里去住。”其实洞里面有一条毒龙,会喷火放毒,优楼频螺迦叶想诱使佛陀到那里住。当时他的弟子都看不惯,觉得辩论输了也不应该致人于死地。优楼频螺迦叶却辩斥说:“是他自己要去死的,他敢去就让他去。”
佛陀认为没问题,就去了,并在洞中入定。那条毒龙果然出来了,又喷火又放毒,但对佛陀来说就像小孩耍闹一样,根本不起作用。毒龙之前被优楼频螺迦叶降伏了,只服优楼频螺迦叶,平时见人就杀,对佛陀也照样喷火放毒。但它根本伤害不了佛陀,最后也服了佛陀,佛陀在洞里坐到天亮,龙也一直盘在身边,非常温顺。
第二天早上,优楼频螺迦叶以为会有人来报告说佛陀死了,结果没人来报告,他就亲自去看,哇,佛陀坐在那里,貌相庄严、光耀四野,龙乖顺地盘在旁边——简直是个“龙星人”。优楼频螺迦叶就服了,理论上不行,神通上也敌不过佛陀(印度人当时还是比较重视神通的)。他当时彻底服了,就带着五百弟子皈依了佛陀,佛陀就有了五百位弟子。两个弟弟看到哥哥都服了,也各带上二百五十弟子皈依了佛陀。这样一来,佛陀就有了一千位弟子。
后来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被佛陀收服,各带一百弟子皈依了佛陀。当初,舍利弗听到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讲的是缘起性空),马上就服了。我们听了那么多中观,服了没有啊?我们服的是什么?LV包、人民币、美金以及筷子腿、锥子脸、蛇精脸……我们就服这些东西,内心里面充满了世俗的贪嗔痴慢疑,听到哲理性的东西时,当然不会服了。但舍利弗、目犍连就是服了,各带一百弟子过去皈依佛陀,这样一来,佛陀又多了两百弟子,总共千二百。
还有五十人,一位叫耶舍的长者,他有五十位朋友,也都服了,皈依了佛陀,这样一来,就是千二百五十人了。还有最初的五比丘,但那五位忽略不计,所以就叫“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一千二百五十个人,叫做佛陀的常随众,佛陀去各个地方讲法,这些人都会跟着去。并不是说这些人找不到吃的才跟着佛陀,这些人在当时都是有地位、有名声的,而且很多人都家产丰厚。最后很多人都证悟了阿罗汉果位,都是真心跟着佛陀。
即使在这样的教团里面,也有一些恶比丘。阿难在佛陀圆寂时问了四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遇到恶比丘怎么办?”佛陀说:“默摒。”意思是大家不要理他,让他不好意思,自动离开。这在那个时代才可以,现在不是他不好意思,而是你会变得很不好意思。现在的人借了钱,比借钱给他的人还腰板硬:“不还就不还!想要我还,来求我!”而那个时代不是的,默摒就可以了。
“千二百五十人俱”的“俱”字跟“聚”通用,指聚集,或者指全部都在。整句话“与大比丘千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含义就讲到这里,这就是众成就(眷属圆满)。
经文前面的通序,讲到这里就完成了。藏传佛教里面的所讲圆满,后面正宗分的内容可以表达;当然,汉传佛教六成就中的“信成就”和“闻成就”也可以算是“所讲圆满”。因为“如是我闻”属于信成就和闻成就,表明阿难后面会讲很多经文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佛陀说的,称为所讲圆满。
六成就和五种圆满,在这一段经文里就全部讲完了。后面还有发起序(别序),我们继续把它讲完。
发起序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尔时”就是这个时间,指“一时”中间的某个时段,不会具体到哪天哪时哪分,只是表明机缘成熟,佛陀要讲法了。因为佛法都是因缘法,佛陀讲法一般不会主动讲,大部分都是别人去问,然后他来回答,主动讲的只有几本经(如《阿弥陀经》)。而且讲法要靠佛陀用语言来说,以及众生以耳根去听,所以佛法都是因缘法。
“世尊食时”,“世尊”指佛陀、两足尊,“食时”指吃饭的时间,包含几个意思。总体来说,六道众生有各自的吃饭时间,早上是天人吃饭的时间,天亮以后至中午是人吃饭的时间,下午是畜生道吃饭的时间,晚上是鬼神吃饭的时间,地狱众生没有东西吃(有些饿鬼也没有东西吃)。
所以,供斋要在中午以前,布施恶鬼要在晚上,有这样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但也不是说一定要这样,比如人要在中午以前吃饭,但晚上也吃,现代人最喜欢晚上吃饭了。因此,吃饭的时间不是绝对的,但大体是这样的。对我们来说,晚上吃得少一点有助于身体健康,我们经常说“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晚上吃饭叫“鬼宵夜”。
由于这样的时间规律,佛陀就规定出家比丘必须是日中一食。太阳出来了才可以吃饭,到了中午以后就不能再吃了,现在叫“过午不食”,在当时叫“持中”或者“持午”。
“世尊食时”就是到了这个时间就要出去托钵了,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刚好那个时间出去托钵。如果太早,人家还没煮好,难道你要站在门外看着人家做饭?如果太晚,人家都吃完了。
现在的泰国还可以看到僧众托钵乞食,那些民众不会自己先吃,他们要等比丘来了以后,先供养给比丘,然后自己再吃。所以,僧众一定要差不多在那个时间去才行,如果太晚了,别人就要饿着等;或者别人吃完了,也没办法供养。这样就会引起两种烦恼:一、让供养者不得供养,是他恼;二、自己没东西吃,是自恼。所以,“食时”是指快到吃饭的时间,要开始托钵去接受供养了。
“着衣持钵”就是穿好衣服拿着钵。当时佛陀规定比丘有三件衣服:五衣(穿在最里面)、七衣(穿在中间)、大衣(穿在最外面)。“大衣”是中国的叫法,梵语叫僧伽黎,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福田衣,它是由很多长条的布块缝制而成。从空中看,下面的农田就是一条一条的,比丘的衣服也是一条一条的,条数越多越好,代表福田,因为僧众就是众生的福田。
作务、睡觉时应该穿里面的五衣,随众一起就要穿中间的七衣,外面的大衣一般是在见国王、讲经说法、外出托钵时穿的。这个衣分九品,即下三品、中三品、上三品。下三品的衣跟七衣一样,二长一短、中三品是三长一短、上三品是四长一短。讲经说法都是披那二十五条衣,四长一短,共有一百廿五个框对起来的,这叫上上品的僧伽黎。这是“着衣”,接下来讲“持钵”。
“钵”是什么呢?其实钵有很多讲究,有大口钵、小口钵,汉人用的钵是小口钵,当时印度用的是大口钵。泰国现在看到的都是大口钵,汉地看到的钵口就很小,这是有原因的。
“钵”的梵语叫钵多罗,中文意思是“应量器”,材质、颜色、大小都是有规定的。第一,材质是铁或瓦。第二,颜色要像斑鸠脖子的颜色,黑乌黑乌的。第三,大小要看各自的饭量,乞来的东西全部都要吃光,不吃光是不行的,浪费信财是很恐怖的。钵有大、中、小三种规格,托钵时要选取恰好能吃完但又饿不着的那种,所以托钵都是有规矩的。
现在的南传佛教,我们可以看到僧众穿着僧衣、拿着钵一排排整整齐齐地走在街上,佛陀时代就是这样的。后来传到西藏、汉地,因为当地的文化、民风以及国家的规定有些不一样,所以作了一些改变。当然,佛陀讲的世界观、修行方式是不会改变的,只是外在的形式有一些改变。
我为什么还要讲那么多外在的东西呢?我们讲的是《金刚经》,还是要当真一点。如果要讲得简单,你们信不信我三十分钟之内把所有的要义讲完?无非就是讲怎么去安住、怎么降伏其心。降伏其心——菩提心;怎么去安住——不住为真住!完了,下课!要是这样来讲,诸位师兄们可能又不满意了。
然后是“入舍卫大城乞食”。舍卫大城是舍卫国里面的一个城,祇树给孤独园在舍卫大城的东南方,离城可能有五六公里。当时的记载说人口有九亿,其实就是九十万,他们以十万为亿。在古代,九十万人口的城市真的很大,在当时算是大地方了。不像现在,一个北京几千万,一个广州几千万,区别很大。
“乞食”就是去托钵讨饭,这是佛陀规定的。佛陀当时规定出家人不能以四种方式来活命,这四种方式叫做“邪命”。
一、种植树艺,名“下口食”,去从事一些农活。当时的出家人是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佛陀圆寂以后,阿难有一次看到出家人在梨田,就很感慨:“糟了糟了,正法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出家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了!”
二、观察星象以言休咎,名“仰口食”。
三、交通四方豪势,名“方口食”,靠交际生存,结交四方的豪势。现在这种人有很多,我们称他们为“穿穿”,指穿来穿去的人。
四、卜算吉凶,名“维口食”。
这四种都统称为不净食、邪命食,总之一句话:你不能搞世间人这一套。那怎么办呢?只能托钵乞食。这有什么作用呢?
一、折伏我慢。乞食就只能吃别人给你的,可以折伏我慢。
二、不贪口腹。人家给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能选择。不像我们现在,一到吃饭时间就考虑去哪个饭店、点哪个菜。乞食就不贪口腹,随缘。讨到好吃的食物就吃,不好吃的食物也得吃。
三、让众生种福田。“令一切人破吝增福”,破除众生的吝啬,增加福德。
四、专意行道。让出家人不要积蓄钱财来生存,要讨饭过日子。
请大家记住,这是在佛陀的时代,现在可能就不行了。现在国家有一些提醒:凡是出家人出来讨饭的,多半都是骗子。汉地的出家人都待在寺庙里面,有人供养,托钵乞食已经不盛行了。而藏地的出家人由家庭供养,只有现在的南传佛教,比如印度、缅甸等地方,还有托钵的传统。虽然现在的南传佛教也有寺庙,但跟当时的印度不完全一样了。不管过去现在,乞食的功德是非常大的。
然后是“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到了城里面要挨家挨户地去乞食。为什么要“次第”乞食呢?这是有原因的,当时大迦叶尊者特别喜欢穷人,每次都去穷人的地方托钵,很多穷人都供养食物给他。大迦叶尊者的修行非常好,有个很著名的故事:一个得了麻风病的女孩子,她很穷,在街上讨饭。因为得了麻风病,身上的皮肤、肢体很容易脱落。有一次她供养大迦叶尊者一碗粥,整个手指头掉到粥里面(大家可以想象那种情景),但大迦叶尊者就当没看到,拿到粥就喝完了,那女孩也因供养阿罗汉的功德,麻风病痊愈了。
大迦叶喜欢接受穷人的供养,而须菩提(《金刚经》的主角)就专门去富人区里接受供养。后来有人跟佛陀说了这件事,大迦叶和须菩提各自在佛陀面前诉说了自己的缘由。大迦叶说:“穷人这么穷,如果不让他们多种点福田、积累功德,那他们就没办法摆脱穷苦的日子了,所以我经常到穷人的地方乞食。”须菩提说:“富人总是拼命花钱,很快花完就会成为饿鬼,我赶紧去接受点供养,免得他们很快就变成饿鬼。”两个人都有理由,说得都没错。
佛陀说:“这样不行,你们要不分贵贱,次第乞食。”所以,乞食的时候要挨着走,走到哪里乞到哪里。而且乞讨到食物后是不能当场吃的,要端回到住处吃,或者走到一个地方,大家集中一起吃,那时候是非常讲规矩的。
托钵乞食只能挨家挨户,人家吃什么,你就吃什么,不能选,选富选穷都不行。挨家挨户去乞食,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肯定不行。比如四川人要吃辣,结果走到一个广东人家里,全是清淡的。这还好一些,还可以忍,如果广东人到四川人家里,全是辣的,辣得汗水直冒。
“还至本处”,就是回来了。如前所说,接受供养以后不能当着人家的面就开始吃,比丘要讲究庄严,特别是小乘,很讲究规矩。你以为是大圆满的密行修行者,衣服裤子都不穿,还满街乱窜(开玩笑)。所以,他们不能马上吃,要回去再吃。
“饭食讫”,我们平常是说“食饭”,食是动词,饭是名词;但这里要倒过来读,“饭食”,饭是动词,食变成了名词。吃完了饭,然后收衣钵,因为出去托钵要穿着僧伽黎衣(大衣),回来之后要把大衣收好。
“收衣钵”表示收拾自己的心念。从这些语句就可以看到比丘生活的庄严、宁静、有规有矩,同时又不是很紧张的味道,一派清凉啊!
你看现在有些人,进到屋子里面:哇,鞋子在这一边,袜子在另一边,内裤又在枕头那边,乱七八糟的,表明这个人的心境是乱的。而比丘是很讲究的,收拾得非常好。你说:“我已经大圆满了,任它纷乱,一尘无执”——你是这样的吗?不是的,收拾得很好,有利于内心里面的禅定。
“洗足已”是什么意思呢?当时佛陀是不准比丘穿鞋的,因为当时印度穿的鞋是皮革,很容易踩死地上的生命。佛陀之所以要结夏安居,就是为了不准大家出去乱走而踩死生命,比丘要赤足走路,防止伤生。由此可以知道:为什么古代人修行动辄就修成阿罗汉,而我们修了十几二十年,还是一个烦恼极其深重的凡夫?原因是人家很当真!他们赤足出去,回来以后就会有很多泥土,所以要洗足。“洗足”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清净脏东西,叫“断尘”;另一种是把脚洗干净,有利于打坐。
最后是“敷座而坐”。当时印度的比丘因为要出去托钵,他们要把坐具背着一起走。他们的那种坐具展开就会变成卧具,用于睡觉。稍稍调整一下就会变成坐具,用于打坐,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坐垫之类的东西。这种东西在汉地已经看不到了,我这次到泰国,不知道还能否看到这样的东西,应该还可以看得到。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整个序分(通序和别序)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前面的通序包括“六成就”和“五种圆满”;然后发起序表示这部经要开始了。怎么开始的呢?世尊去舍卫城托钵,然后回来吃饭,吃完就收衣钵,洗足,开始打坐了。这就是发起序。
为什么世尊要示现乞食呢?佛陀是金刚身,没有生熟二藏,是不需要吃饭的。我们看到佛陀有三十二相,实际上里面是没有内脏的,内脏是人类的分别执着呈现出来的。但为什么他还要乞食呢?另外,佛陀走路时离地四指(也有说离地四寸),莲花承足(我们看不到,但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但为什么佛陀还需要洗足呢?他为什么要示现这些行为,这才是重点。
当然,前面说过乞食有三个含义:折伏我慢、去除口腹贪欲、专意行道。另外,佛陀示现乞食还可以让施者种福田。毕竟佛陀和普通比丘不一样,福田更大,这样做可以让行供养的民众增福,跟佛陀结缘。而且他要做给其他比丘看,让其他比丘模仿他的行为。
还有人问:“佛陀没有生熟二藏,但我们看见饭进到他嘴里面,那到底是吃了还是没吃呢?”有一种解释是:佛陀旁边一直有个威德天的天子守着,佛陀吃的时候,饭菜就会马上被接走,拿到天界就成了加持品、悉地。吃与不吃的问题在这里就很容易解释了。“接至他方,施作佛事”,给其他众生,甚至是给天界的一些众生吃,因为到了他那里,就会变成非常好的东西。
一方面,洗足也是示现给众生看的,实际上佛陀走路时脚离地四寸,不会像其他比丘那样踩到其他生命。另一方面是要做示范,其他比丘要跟着学。佛陀是言传身教的,几十年都是这样生活,并没有呈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脚下千瓣莲花、冉冉升空,四周百千万亿供养堆满天际,让下面的人顶礼膜拜……
他还是和大众一样出去托钵,佛陀传法四十八年,直至圆寂都是这样。绝对没有打个电话给弟子:“开辆最好的奔驰车来接我……”佛陀一生为修行人做垂范,非常了不起!
这里有个关键问题:般若是诸佛菩萨之母,而《金刚经》是讲般若的根本经典,这么高级的经典为什么会用“着衣、持钵、洗足、敷座”这种很平常的方式来展开呢?其他很多经典里面,一开头佛陀就放光动地示现神通。比如《维摩诘经》,佛陀以脚趾按地,刹那间秽恶诸相皆隐没,百千珍宝严饰的净土涌出。还有《楞严经》讲阿难被一个蛇精脸、筷子腿的女子迷住了,佛陀用神通把他叫回来……很多经典里面都有这些,《法华经》、《华严经》里面就更不得了。
但《金刚经》作为般若的根本经典,却以着衣、持钵、洗足、敷座来展开,为什么要这样呢?总结起来有八个原因,简单地说可以归纳为一个原因——寓般若于平凡中,免学人着空。我们认为般若和我们的吃饭、穿衣好像没有关系,其实不然,般若就是在吃饭穿衣中间——空即是色。
八个原因:
一、寓般若于平凡中,免学人着空。
二、令众生积福。
三、表戒定慧的联系性。
僧众要遵守很多戒律,乞食是戒,敷座为定,定能生慧。
四,显佛陀果德却不着果德之相。
虽然佛陀有无量无边的果德,可以放光动地、身涌莲花,可以有很多天神护卫,但佛陀像普通人一样生活。《金刚经》里面讲不着相,“如来所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禅宗到五祖、六祖时非常推崇《金刚经》,导致后期的禅宗,只要发现你着相就打你,你若用神通,就收拾你。如果在禅堂里面显示神通,胳膊都会被打断,因为着相不是般若的根本。
五、显五蕴为法身。
本来佛陀没有普通的五蕴,但佛陀也显示一个身体,五蕴其实就是法身。“幻化空身即法身”,大家还记得《永嘉证道歌》里面的这句话吗?佛陀这样示现,是指佛陀的身体和普通比丘的身体都一样,它们就是法身。说得高级一点,可以到密宗的“视师如佛”这个层面,普通的就是最神圣的,它恰好是般若的思想。
六、显生活和修行的关系。
佛陀示现的这一切,比如过午不食,打坐时身体端正等等,表明修行人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
七、显本地风光。
禅宗说“本地风光”,当下即是,本地即是,本来如是,一切都是。就像吃饭一样,不用搞奇特、搞特殊,一派自然。
但现在的居士们都喜欢弄古作怪,经常有人说:“我师父从地上飞到空中、穿墙入室……”这是妖怪!如果是禅宗,听到你这样说就打你,就知道你在扯淡。特别是藏传佛教进来以后,很多人说他的师父是八地菩萨,上楼不用走楼梯等神奇故事。我说:“你看到过他这样做吗?”他说:“我听说的。”那你怎么没听说我昨天晚上和阿弥陀佛一起去游了一趟银河系啊?扯淡,完全是得不到证实的一些东西。
八、合经文宗旨,说空不着相。
第一,说空不着相;第二,绝不说断灭——“于法不说断灭相”。
《金刚经》里讲的普通生活行为,可以表达以上这些含义。想要修真正的般若空性,就要老老实实地着衣、持钵、敷座、打坐,要这样去修行,而不是一开始就像佛陀一样放光动地。虽然佛陀具有那样的果德,但他教你不要看这些东西,要看根本。所以,《金刚经》以这样普通的生活方式作为发起序。
如果一开始就是佛陀脚指按地,整个世界刹那间变成净土,这样我们会当神话听。但《金刚经》不是,它非常朴实,告诉你实实在在的修行就是这些。《金刚经》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文艺界都经常提到《金刚经》,说得非常神奇,很多人都诵经、抄经,关于《金刚经》的故事太多了。
以前有位一起学佛的同修,经常出去说:“有飞机失事掉下来,其中两个人没有摔死,恰好身上都带着《金刚经》……”当然,这种传说有可能是胡说八道,但也有可能真的发生这种奇迹。上堂课我们讲过怎么去看待佛教的感应故事,大家要理解其中的原理。
后面我讲得比较简略,本来想详细讲一下“朴实”和“般若”的关系,由于时间有限,今天就讲到这里。后面的课程也会像这样讲得很具体,但关于修行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其实《金刚经》里面讲到的修行问题是很关键的,特别是修行很好的一些师兄,要用点心,别当故事听,里面有很多实实在在的修行内容。
今天就学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01课
- 《金刚经》第0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