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金刚经》的第二十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按照以往的学习方法,课前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了四品,虽然每一品的内容都不多,但内涵却很广。如果完全放开来讲,一品就需要讲很长时间,但我觉得没必要,只要把核心的内容讲出来就行了。
以前,一行字或者几行字都要讲一堂课,而上堂课却讲了四品。为什么呢?从见解上来说,这四品的意义在《金刚经》的前半部分已经讲过了。我们现在学的是《金刚经》的后半部分,实际上从第十七品就开始了。
关于《金刚经》的科判,有些人直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还有些人分成四科或者四品:信、解、行、证;厉害一点的,将它分成三十二品;还有更厉害的,将它分成一百多品。实际上,就是把它的意义一层一层地剖析开来,逐渐地深入。
上堂课我们讲的四品:非说所说分、无法可得分、净心行善分、福智无比分,里面所说的内容前面都已经讲过,但层次却不同。《金刚经》里面的内容,都会说到层次不同的问题。原因是什么?《金刚经》里面的很多内容看起来很重复,好像佛陀没事,就反复说同样的话。其实不然,这些话里面都会有小小的变化,而且所说的层面也真的不一样,详细分为“信、解、行、证”四个层面。
上堂课把关于“行”的四品都说完了,分别是非说所说分、无法可得分、净心行善分、福智无比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四品所讲的主要内容。首先,说法的人或者能说法的心,属于“能”的层面,都是空的、没有本质,主要想表达说法者空。其次,听法的人,不管是凡夫还是菩萨,也是空性的。
也就是说,“能”和“所”都是空的。说法者以及能说法的心,乃至于语言文本,把法传播出去的这么一个出发点,是空的,这叫“说法者空”;听法的受众,不管凡夫还是菩萨还是阿罗汉,全都没有本质,这叫“闻法者空”;最后,“能”和“所”之间所发生的这个“法”,不管缘起的法,还是究竟的法,全都是空性的,这叫“法之本质空”。说法者空、闻法者空以及法之本质空,即我们经常所说的“三轮体空”。
这里说的是佛法,但平常做事也是一样的,举例来说明,我们帮助一个人,能做者是“我”(能),所帮者是“他”(所),然后我怎么帮助他呢?比如,我替他拿一杯水,或者我借他一些钱,这叫做我和他之间发生的“法”,三者都是空性的。
世俗生活是这样的,学佛也是这样的,说法者、听法者以及所说的法,都是空的。不管你说的是世俗法,还是出世间法,说者和听者以及法都是空的。
上堂课所讲的“行”,并非仅仅是一个见解,还讲了具体该怎么去做。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净心行善,叫“净心行善分”或者“净心行善品”。“持净心行善”是什么意思呢?要持什么样的净心呢?要持三心不可得的心,那种心才叫“净心”,即彻底清净的心。
我们经常说的“净心”,有世俗和胜义的区别。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好心、世俗菩提心,都叫“净心”。甚至,学金刚乘、密乘的人,观周围的一切都是刹土,观周围的众生都是菩萨,男的是空行勇士,女的是空行母,这也是观净心。但是,这些都不是究竟的净心,究竟的净心是刚才所说的三轮体空、三心不可得那样的心。
要以究竟的净心、以无住心行布施,这样就把二谛的行为融合在一起了。我们经常说要“二谛圆融”,关键要怎么圆融?我们行持的见解是胜义谛,也就是三心都不可得,一切都是空性的,万法没有本质。
但是,并不是守住这个见解就不动了,而是以这样的发心、这样的心的状态去行持一切善法。哪些善法呢?六度万行。把六度万行具体化,就是放生、布施、打坐、读经以及帮助别人,这些都属于六度万行的内容,也可以概括为善法。而做这些善法时,所持的基础见地是三心不可得的究竟净心,所以叫“净心行善分”。
然后开始比较福智,叫“福智无比分”。为什么叫“福智”,而不是“福德”呢?在福德的层面上,还有好坏、多少等东西,而根本的福智就是空性智慧。所以,这里只是很简单地说,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的功德,比不上一个菩萨以这样的心去行善。
前面都在说读诵、受持四句偈的福德,肯定比用很多珠宝供养的福德大。这里再也不去跟四句偈去作比较,而是即使怎么供养,也比不上你用净心去行善的功德,也就是将福德转成智慧的功德。
大家听得懂吗?我们要结合上堂课的内容,如果没有听过上堂课,现在听起来会蒙圈。所以,这里不叫“福德”,而叫“福智”,内容都在讲“信、解、行、证”的“行”这部分,也就是怎么去做。
这四品中,关于“行”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以无住心行一切善法,然后福智无比。“无住心”是指“能空”和“所空”,以及能所之间的所有法都空,但并不是说偏在空里面什么都不干,那也是不行的。你要去行持一切善法,然后,所得的福德和功德无比,简称“福智无比”。“智”可以翻译成“慧”,佛陀是两足尊——福慧双足。如果以无住心行一切善法,你就可以福智无比,成为佛陀。
整个“信、解、行、证”中“行”的共八品,概括起来,就是以无住心行一切善法,福智无比。要点是什么呢?你的心要经常保持在无住的本质里面,但并不是呆若木鸡地保住一个无住的本质。而是证悟了这样的本质以后,还要去利益众生,同时要去做各种各样的六度万行。
经典中的一些要点,说起来就这么一点。但是,对不知道什么是无住心的我们来说,要怎么样以真正的无住心去行一切善法呢?既然你不知道什么是无住心,起码要明白什么是单空。单空是怎么来的呢?又要回到前面的内容了,你要去思维、观修等等。这样的话,我们昨天讲的那一套就来了:先是四夺,然后形成觉受,再形成境界,至少在单空的认知里面去行持善法。
再把它具体一点,落到平常的修行中,在修单空的同时,还要去修菩提心,其中,修菩提心是最大的善法。菩提心和单空结合起来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福智无比。这就是《金刚经》这几品凝结起来的内容。
我们所学的见解、理论,一定要和我们平常的修行、行为相联系。所学的东西要支持我们的修行、指示我们的修行,同时还要丰富我们的修行。修行的过程中,不管怎么做,都不要离开这些见解、理论,双方是相互依靠的。
同时,通过这些修行方式做大量修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会逐渐地对这些理论理解得更深刻、更绵密、更系统、更深邃,这就是读经和修行的意义。理论读了之后,不能全是一些逻辑上的东西,那会变成我们经常批驳的学者,他们满嘴的法相、法语,内心却一点儿也没改变。还有一些人纯粹是盲修瞎练,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打坐,坐成了“木头”。这两种都不行,一定要结合起来。
佛号称遍知,我们学佛,就要学他的遍知。那要怎么样才能遍知呢?必须要大量地闻思,并且将闻思的东西用于实践,这是真正的“学”佛,与“信”佛不一样。信佛是我相信有佛,这种信可能出于一种情绪,或者一些因缘所引来的旁证。
什么叫做“因缘引来的旁证”呢?他不知道佛是什么,但他最信任的人信佛,比如他的老公/老婆信佛,或者他的老师信佛,然后就跟着信了,这是随信的佛教徒。随信是很多因缘带来的,也有可能是上一世修行的习气。
随解则不同,随解就是你要明白信的是什么,还知道怎么去学。当然,随信的人也可以去学。当随信的人去学的时候,就会慢慢地变成随解。“随信”和“随解”是两种佛教徒。
我们现在学习《金刚经》,肯定想把自己从随信变成随解,也就是我们要知道怎么回事。“解”了就是明白了;明白了以后去做就是“行”;行到一定时候,一定会有结果出来,就叫做“证”,这就是《金刚经》里面的四个层次:信、解、行、证。
《金刚经》里面的很多内容看起来重复,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系统。其实,我觉得自己讲得很粗糙。心情好的时候,就多讲一点,而且讲得很学术化,把我喜欢的一些东西都讲出来了;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少讲一点,把概要一讲,至于大家是否听懂,似乎不太关心,严重丢失了菩提心。
但也没关系,以后我们会把学习的内容凝结成文字,到时候我会进行详细的校定。现在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很多都有文字版了。有时候我看到整理出来的文字版,会哭笑不得:“我是这样讲得吗?明明不是!”还有一些文字有明显的漏洞,但大概是不会错的。
原因是什么呢?语言讲出来和整理成文字,还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讲课时喜欢扯南天盖北网,东拉西扯,听上去毫无逻辑——实际上是有逻辑的,是暗逻辑,而明逻辑是乱的,好像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着说着又会讲一个故事。
这样的话,我自己讲起来就很愉快,但听打和整理文字的师兄们就惨了。据说,听打十几分钟,需要几个小时——我的天啊!我很随喜他们的功德,内心里面非常感激地他们!但是,有时候又觉得不关我事,又不是我叫他们做的,而是他们自愿的。
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以后的文字版,我会非常小心地修改,我不想在佛法上给大家带来一点点不好的影响。虽然,我和大家交流那么多年,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也伤害了很多人,比如满口脏话、扯南天盖北网等等。但是,请大家原谅我这个凡夫,凡夫是有习气的。每个人都是有因有缘的,因上我是个流氓,所上我也没办法表现出来是个圣贤,所以,请大家原谅我!我在要求原谅,这就是凡夫的行为,菩萨需要你们原谅吗?不需要!
不管那么多,只要能学到东西就好了,别扯远了。结果又扯远了,我闲扯的时间超过了说法的时间,“嗡班匝儿萨埵吽”……上堂课的回顾大概就是这些内容了,然后开始学习后面八品。
如前所说,“信、解、行、证”四个层面,我们已经讲了“信、解、行”,最后的八品基本上在说“证”,而且每一品的文字都不多,非常的精华,讲了究竟见地以及究竟见地引发的果是什么。
读了《金刚经》最后的八品,才知道为什么《金刚经》会成为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以前学过中观或者修过单空的人,或者已经被上师们指引了心性、对心性有所触碰的人,读了这八品,如果还感觉不到加持,那说明你以前的学习学到“牛屁股”里面去了,根本没用心。
哪怕只有闻思,或者有点单空的觉受,甚至有点大圆满初期触碰的觉受,读到后面的内容时,会觉得:“哇,好大加持啊!真的好有意思啊!”你会发现,修学多年的东西,在这上面完全可以得到印证,所做的事和经论上说的是一致的,生起的信心是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人生起的信心,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为什么信佛呢?“因为佛能给我好处,我死了以后可以去净土”。其实,这不是真正的信佛,信的是一个神明能带给你好处,从本质上来说,与信上帝没什么差别。
但信佛真的不一样,信的是一种究竟的世界观,而且是你可以做到的世界观,这是真正的信佛。有人说:“这样的话,我们这种没有明白之前的信佛和信上帝差不多,那就没什么意义了。”其实不然,从缘起上来说,还是有意义的,毕竟你皈依的是佛,佛持的世界观就是究竟的世界观,而其他宗教就不一定了。所以,从缘起上来说,还是有殊胜的意义。
从哲学层面来说,这种信跟信上帝差不多,你认为有一个神灵保佑你,然后你放的屁是香的,生了病也会好的,做什么都可以,你信的完全是一个魔王。所以,这种见地是错的。但从缘起上来说,还是有意义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持的毕竟是真正的世界观,虽然你现在还不明白,但你在信他,慢慢地也会明白,从而成为真正的佛教徒。
这里我把话题再岔开一下:最后的八品,上多一堂课就结束了,这又牵扯到下一部论要讲什么。现在我就告诉大家,准备开讲冈波巴大师的《胜道宝鬘论》,大家有意见吗?我问“大家有意见”纯粹是扯淡的,不管有没有意见,我都会这么讲的,但我还是要假装民主一下,哈哈!
为什么要讲冈波巴大师的《胜道宝鬘论》呢?因为里面牵涉到很多具体修行的内容。我觉得,我们讲过的经论太多了,唯识和中观的基础经典都基本上学过了,所以,我觉得应该开讲《胜道宝鬘论》,交流起来会很有意思。
这部论典,以前在禅修中心和一些师兄们交流过,但只交流了一点点,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琐事就中断了。做事做一半总是不好,即我们经常说的“缘起不好”,所以,我决定把它讲完。
但是,这次不单单针对禅修中心的师兄们,禅修中心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次针对的是网上和网下共同学习的师兄们,在此,我先跟大家说一下,讲完《金刚经》以后,就接着讲《胜道宝鬘论》。
现在开始学习最后八品中的第一品——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这一品叫做“化无所化品”,我先跟大家说一下大概的意思,然后来逐句解释。大概意思是:“须菩提,你的意下如何?你们不要认为如来会有这样的念头:我当度众生或者我去助众生。须菩提,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实相中没有众生让如来度。如果如来认为有众生让如来度,那么,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
须菩提,如来针对众生所说的“我”,实相中没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我”,而凡夫因为执着才会有“我”,所以,如来在世俗的言说上才会说到“我”,实际上没有真实的“我”。那么,须菩提,所谓凡夫,即使是凡夫,如来也说他不是实有的凡夫,他是幻象性的凡夫。
凡夫其实是不明白的佛陀,佛陀其实是明白了的凡夫。凡夫和佛陀,无非心之不同的游舞而已,一个是清晰的游舞、自明的游舞;另一个是不自明的游舞。你说:“我们也叫游舞吗?”我们也叫游舞,只是不自在的游舞。
你生病、你痛苦、你欢乐,你根本做不了主。“我的世界我作主”——但你哪天作了主啊?饿了你不吃吗?是你的肚子在作主!吃多了五谷杂粮,你不放屁啊?是你的肠胃在作主!晚上孤独,你想去谈恋爱,是你想去谈恋爱吗?是你孤独的情绪在作主!
因此,没有一个真正作主的凡夫,全是随着因缘在动。我们的心根据各种因缘得出结论,误认为这个个体在作主,其实不然,它是思维的一种作用。在那种思维的作用里面,是以“执我”为基础,而“执我”的基础是末那,所以,我们误认为真的有一个作主的“我”。
有些人的意见不被别人认同,意见就会很大——“我不干了!”意见不被别人认同,不认同就不认同,能怎么样呢?但他不是这样的,在他的意识里面,觉得有这么一个个体,有这种思想要被尊重,如果不被尊重,他就会讨厌你、恨你。
世界上所有的矛盾,全部来源于“我”——来源于误认为有一个“我”。实际上不是的,它只是因缘在游舞,而因缘的本质就是光明。佛陀也是一种游舞,但他是光明的游舞。这种“光明”是什么呢?他明白了光明的本质,所以就成了光明的游舞。
佛陀明白了本质,在里面没有“人我”,也没有“法我”,它不是个什么,它就是一种清晰的明了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佛陀。你说:“那三十二相的佛陀呢?”那是应众生的福报而呈现的一个相。
你说:“那报身的佛陀呢?”哇,那就非常精彩!前面我讲了《观无量寿经》里面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阿弥陀佛的报身,那只是一种描述而已,他们的报身无比殊胜,那是应化菩萨们而显现的一种游舞。
因此,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东西在游舞——“光明”,心之光明。一种是自明的光明,另一种是不自明的光明,这就是佛陀的究竟世界观。我们要开悟,就是去追逐这个“光明”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把它说成是“空性”,二转法轮里面说它是“空性”,三转法轮里面说它是“光明”。这里拼命说这样也是假的,那样也是假的,什么事情都是非XX事情,名XX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想说所有的现象都没有实质,是空性的,所以,《金刚经》成了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在讲什么呢?没有什么真正的众生,也没有真正的佛陀。所以,佛陀开始发问:“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会有这样的念头:我要去度众生。不是这样的,如果你要这么想,你要知道这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因为实相中无佛无众生。”
真的佛陀不会有去度众生的念头,这是一个大课题,我以前也经常在讲。大家不要认为,“佛陀不度众生”纯粹是在胡说八道,甚至有人引用佛教经论里的偈子“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来驳斥——“你居然说佛陀不度众生,你简直是在诽谤佛陀!”其实不然,不是我在诽谤佛陀,而是你在诽谤佛陀。“我佛终宵有泪痕”这句话,是一种对佛陀慈悲的表达,或者是佛陀应缘起的一种相状的表达。
比如,经论里面记载佛陀和魔王波旬聊天,魔王波旬说来世要破坏佛教,讲了很多,佛陀都说“不可能,你做不到”,而且讲了很多理由,意思是你没办法摧毁我的佛教。后来魔王波旬说:“到了末世,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穿你的袈裟、说你的经论、住你的庙堂,然后毁坏你的佛教。”听到这些,佛陀不禁流下了泪水,这个缘起就具足了,在末世真的就会这样。在此,佛陀也显现出了流泪,但这个“佛陀”是化身的佛陀,法身的佛陀怎么流泪啊?它无形无相,没办法流泪;反之,正因为它无形无相,它才可以变成化身佛陀而流泪。
我们现在说的是无形无相的佛陀,二转法轮专指空性这部分,所以,实相中没有众生可度。那又怎么解释“我佛终宵有泪痕”呢?这属于世俗谛层面,表达佛陀的慈悲,在世俗层面才有所谓的悲智双运。实际上,在究竟佛陀的层面,既无悲也无智,叫“无智亦无得”。
《心经》里面说:“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所以,在究竟法身层面,无智亦无得,也谈不上什么度众生,它不承认有众生。这是一种见地,也是对佛陀法身最真实、最究竟的描述,如果我们把它想成断灭就错了。虽然说无智亦无得,无佛也无众生,但不代表佛陀不随缘而形成救度。当他随缘形成救度时,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慈悲和无比的智慧。
智慧又呈现为两种:一种是“如所有智”,就是无佛无众生的智慧;另一种是“尽所有智”,就是他什么都知道。慈悲,是指佛陀有剧烈的、强烈的、广大的悲心,称之为“大悲心”。
在这种强大的悲心下,就叫做“无佛无众生”。所以,佛陀不会起度众生的念头,一旦你念佛,他就开始度你——你以为是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么简单啊?其实不然,他已经开始度你了。如果你不停地念、不停地念,慢慢地,你的相续里面就充满了佛陀、充满了阿弥陀佛。等到这一期的业力一尽,你念佛的业力就开始呈现,那就是净土。原理就是这样的。
你在念的时候,实际上他就在度你。我们总会想象有一位阿弥陀佛走到面前,确实也会这样,临终时,你会看到阿弥陀佛出现,身光巨大、明耀,庄严无比。其实,那也是你的心在显现,是你的心长期念佛的巨大力量,加上阿弥陀佛本身的愿力形成的。
阿弥陀佛本身的愿力,是谁的愿力呢?其实是你心的那种最根本的东西所产生的愿力,那种最根本的东西就是法性,即“无佛无众生”的最根本的东西。这些道理我反反复复地说,大家听得可能有点腻,实际上真是这样的。
佛陀在这里说,如来的境界里面不会起“我要去度众生”这样的念头,如果如来起了这样的念头,那么,如来就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四相的执着,所以,佛陀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那么,如来又一直在经典上说“我”,那是因为针对凡夫以为有“我”的执着,由于没办法表达,所以才说“我”。但如来说的“我”,不是真实的我,是名我。“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所以如来才说“我”。即使是凡夫,如来也说是非凡夫。
这段经文讲的就是这个内容,即凡夫不是真实的——“我”不是真实的。在如来的境界里面,也不会起“我要去度众生”的念头。如来度众生全是随缘的,他没有一个“人我”去推动,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人我”的推动——我要什么。比如,饿的时候,我要吃的;冷的时候,我要穿的;甚至我要死,也是“我”驱动的。你说:“我什么都不想做。”那也是“我”驱动的,其实都有“能动”来驱动。
而如来没有这种“能”和“所”,所以,如来不可能说“我想去度众生”,这样的话,就有“人我”了,就有二元对立了。如果他有二元对立,还怎么能够称为“佛陀”呢?二元对立开展起来就是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如来不会有这样的念头。但是,我们又容易把它想成断灭:“这样的话,不是什么都没有了?”你把它想象成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是一种意识的指向,其实不然。
那它到底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认知的问题。当你在问“它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陷入一个认知的误区。它到底是什么,这种认知方式的建立,是以一个认知点去看一个认知的对境,这样才可以说它到底是什么,而这种方式已经被我们习以为常了。
当你问“心性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真的没办法回答你。因为它不是你这样的认知方式,它没有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什么。这些回答,超越了我们的认知方式,所以,我们会认为它很难。为了改变这种认知方式,佛教里面一系列比较高级的方法就出来了,大圆满、禅宗就是这样的。
我们现在修单空以及闻思经典,也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终改变我们的认知方式,让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到底是什么——我是谁?Who am I?我是什么?什么是什么?一切是什么?这叫做彻底地清楚!当你彻底地清楚了,就没有了无明;而不清楚,就是无明。
整个佛教,说穿了就是一种智慧。你说“没有无明”,其实“没有无明”本身就是一种无明。如果你执着一个“没有无明”,那它就是无明。到底“明”是什么?你认为有个“明”,它就是无明。因为它不是二元对立的,没办法说,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又没办法不描述,于是就说自明,以及《金刚经》里面讲的“三心不可得”“无住而住”等各种语句,尽量以这种二元对立的语言描述方式来让你清楚。
但是,语言描述以及文字表达的方式都是指月的手,而不是月亮,你不能执着这些指月的手,也就是你不能执着经典,也不能执着这些法。由于不能让你执着这些法,就说如来没有说过法。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打灭你的这种二元对立的认知习惯,即“能所观待”的习惯。
其实,这一品讲的内容前面也讲过。比如,第三品“大乘正宗分”直接讲宗旨——没有众生可度。大家还记得吗?经文如下。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在让你产生信心的阶段,就直接提出这样的见解。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中,也讲了相关的内容。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请看,里面的说法是不是层层在加深?前面只是提出见解——不管什么众生,即使度完了,也等于没有度。后面又说“我应该去度众生,度了以后还是没有度,没有一个众生得度”。
现在更厉害了,现在说什么呢?“我已经是如来了,你不要认为证悟了如来以后,会有度众生的念头”,这里说的是“果”。大家能理解这种“信、解、行、证”的次第吗?
《金刚经》就是这样去读的,不然的话,你会认为佛陀在说啰嗦话。其实不然,很多话的语句稍稍一变,意思就变了。甚至同样的语句,意义也会不同。大家可以去看无垢光尊者造的《密宗实修法》,是索达吉堪布翻译的。这本书里面,会提到空性的修行、如梦如幻的修行,同样的文字,翻译的时候会说,一种只是说法而已,另一种是实际的见地,但文字基本上是一样的。
如果不按照层次性、推进性的方式去理解,你会认为它在重复,这也是《金刚经》阅读起来很难的原因。但是,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方式去阅读,很快就会明白是什么意思。另外,中观学得很通的人,也容易读懂《金刚经》。
但是,读懂不见得能够做到,修持以及后来的“果”(即“信、解、行、证”的“证”)就更不容易了。其实,“行”都很难,“解”还比较容易,我说的“读懂”,是指“解”的层面。而且,“解”也有程度,有最初的了解,也有后面听了某些法义以后,泪水直流的“深解义趣”,其中是不一样的。
这一品说如来都没有这样的念头,而且连众生都否定掉了,既然没有众生,我怎么度啊?所以,凡夫即是非凡夫。度众生,其实就要消灭“我”,而“我”是没有的,你消灭什么啊?这些见解听起来好像很重复,说多了甚至会觉得很干瘪,实际上是最深的窍诀。
修行,无非是去掉两个“我”,一个是“人我”,一个是“法我”,而这里不承认有“我”。这句话的间接意义是什么呢?既然没有“我”,你去对付它干什么呢?你不是吃饱了撑着吗?既然究竟上没有“我”,那怎么办呢?反正都没有“我”,两个字就可以了——放下!
你说:“那怎么办?我要怎么放下?”你放下就是有“我”嘛,既然连放下都没有,那落到最后怎么办呢?如果你这么问,好了,你又错了。你相当于在问我:“那到底是什么呢?”还是有这个问题的嘛,怎么办呢?好了,窍诀就来了,他让你停下去,没有怎么办,告诉你要去明了,要去知道这个“放下”是什么。那要怎么放下呢?他最后会告诉你,没有什么好放下的,就是《金刚经》的宗旨:住而无住,无住而住。
说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是什么,那是因为你根本放不下很多东西,你能放下你的身体吗?你能放下你的情爱吗?你连念头都放不下,晚上睡不着觉,东想西想,什么都放不下。所以,我们才开始学习和思维大量单空方面的内容。单空的目的,是为了最后这个不是放下的“放下”,一旦放下了,当下就会明白。而且,即使不放下,也是明白的,你只是不知道而已。
你一定要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去找一个明白,那么,它永远是明白对面的一个明白——“明白对面的明白”,这在《楞严经》里面叫做“因明立所”,因一个光明立另一个所上的光明。原文是:“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这就是轮回的原因。
本觉不是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可以明了,但偏偏这么做的话,就会因“明”而立个“所”,从而生出妄能,即以“能明”立“所明”。然后所既妄立,就生汝妄能。“妄能”是什么呢?我能看、我能听、我能想、我的世界我做主等等,整个世界就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了。
其实,我们执着一个东西的时间已经很长了。比如我们的身体,即使是作为人,每一世的身体都不一样。但是,我们执着有个身体存在的这种串习是不用想的,无数劫来串习了很多次,而且每次都不一样。这一世你胖,那一世你瘦,这一世你是男的,那一世你是女的,这一世你是个坏人,那一世你是好人等等。
但是,你感觉这一堆身体存在的能力是一直有的,这就是“妄能”。这种能力会依据不同的因缘变成不同的身体,但感觉有这一堆身识存在的这种执着,会一直延续下去。如果要消除掉感觉这一堆存在的执着,要做很多的修行。首先要摧毁这一堆身体存在的真实性,同时要摧毁你的心不自觉地执着这一堆身体的这么一种二元对立性。你说:“执着这一堆也是二元对立吗?”是的,“明”本身是无执、放松、遍布一切的,而你偏要把它凝结成一堆。为什么会这样呢?“末那识”就是这样干的,它起的作用就是引发身识。
听得懂吗?我在讲整个轮回的原理。网上的师兄们听得懂吗?我讲得这么“不近人情”,你们给个信号,给我点信心嘛!即使你们听不懂,也说懂,那我就舒服了,我会觉得我功德无量,度了很多人。佛陀不觉得他度了很多人,而我觉得我度了很多人,所以我不是佛陀;菩萨也不觉得他度了很多人,但我觉得我度了很多人,所以我也不是菩萨。我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既然我有这么多相,我凭什么不可以说脏话?如果你敢说我说脏话是不对的,我就说你诽谤凡夫!(开玩笑)
其实,这一段的意义很深,这几品都说到这些内容。前面基本上是以见解的方式对一个菩萨说的,它说“诸菩萨摩诃萨度了很多众生,但其实没有众生得灭度”,这是以见解来引发信心。后面是针对修行人说的,讲了修行的心要。再到后面就说了如来的结果是什么,是一种果地的说法。
当我们以见解、思维的方式去修行,并且以行为从事这种见解的时候,其实就是“二谛双运”落实于行为。如上堂课所说,如果真的明白了,哪怕是在单空层面有了这种见地,然后在这种见地的摄持之下从事一些善法,就是行为上的“二谛双运”。当然,你说:“没有达到真正的空性之前,能不能叫‘二谛双运’呢?”可以叫做“相似的二谛双运”,因为没有达到真正的空性,还是单空。
其实单空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锲而不舍地走下去。单空走到底,它自身一定扛不住,所以就会开悟,就会明了。一直放、一直放,放到最后,放无可放的时候,必然自明。你说:“这是不是乱说呢?”我不是乱说的!
《五灯会元》里面记载,在佛陀快涅槃时,来了一个外道,他献了一束花给佛陀,这个外道修行了很长时间,但始终不开悟。佛陀说:“你把花放下。”他把左手的花放下了。佛陀说:“你把花放下。”他又放下右手的花。佛陀又说:“你把放下也放下。”他放下了,然后“哗”地一下就明白了。放下、放下、放下,也就是一直修单空,最后连“放下”都要放下。
放下就是单空,把“放下”也放下,就是把单空放下。由于他修行多年,加上佛陀巨大的加持,这样一说,他马上就开悟了。就如《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说的:“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五灯会元》里面的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单空会有很多误区,有两种方式可以辅助我们修行,使我们不被引入邪道。第一种是菩提心,如果你有菩提心,永远没办法成为魔鬼,因为魔鬼和菩提心是对着干的,所以,你一定要去修菩提心。第二种是上师瑜伽,当你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你的传承以及各种各样的加持会让你迅速得悟本性。
“菩提心”和“上师瑜伽”这两个是保驾的。我经常告诉同修们,我们要以上师瑜伽为摄持,以菩提心为心态,这样去修单空,一直修下去,没有其他什么了。至于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修行上的细节,找善知识问就行了。
大概的修行道路就是这样的,到了最后,直指心性,你就明白了。明白以后,等稳固了,再去修托噶,现见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各种各样的本尊,活着时就可以成为佛陀。当然,这要非常用心的修行人才行。在大圆满里面,即使活着时没有成为佛陀,中阴时成佛,也是很正常的事。这不是虚妄的、说出来骗人的东西,而是真实的。这一品“化无所化分”就说到这里。
然后来看下面一品——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讲了身相的问题。关于“相”已经说了很多次,这次又来了,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哇,后面的这句话很精彩啊!讲中观的时候,我经常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经常背错这句话,但意思是这样的,大家都明白。有时候我会背错一两个字,因为我老了、记忆力不好了,真的是老苦现前。
我先把这段文字大概地解释一遍,再来详细解释其中的含义,先识文,后识义。佛陀说:“须菩提,在你看来,可以以三十二相为标准来观察是否是如来吗?”须菩提回答:“是的,是的,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你们要清楚,这是个圈套。
佛陀说:“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那么转轮圣王就是如来。”等一下我会提到转轮圣王。须菩提马上回答佛陀:“世尊,以我对‘佛说’的理解,不应以三十二相来观察是不是如来。”好像马上改正了自己先前的说法。有些解释说是改正,也有些解释说不是改正。
关于须菩提为什么回答“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每个论师的说法不一样,其实很有深意,等一下我会讲。
然后佛陀说了偈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我们不能以身相去看如来。这里说到身相,实际上是不能执着身相、不能执着外相。
《金刚经》里面很多地方都说到身相,说不能执着身相。比如,第十品里面说“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大家还记得吗?如果记不住文字,把意思记住就行了。
读《金刚经》时,一定要串起来读。比如,三十二品的《金刚经》,你要一品一品地去读。关于分品,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每一段的意义在品名上有所体现;坏处是分品会割裂品与品之间的关系。比如第十九品,一定要联系第十八品才能看懂,如果单独只看一段,读起来好像不通。
因此,阅读的时候我们要分品,同时,要用思维把每一品的意义联系起来。有人说:“我何必要这样去读呢?何必读得那么用心呢?”这是读经,读经有两种读法,其中一种是只读不理解,是目前很多人提倡的方式。
其实,这是童蒙教法。以前的小孩子读私塾,老师不会跟他讲道理,直接让他背《三字经》以及“四书五经”。他们戴个小瓜皮帽,就开始摇头晃脑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种教育方法是让他先读,读熟以后,再明白其中的意义,把他背诵的东西和后来生活中体会到的意义相对照,这样就牢固了。
那么,学习佛经也是这样的,先让你背。民国时代,还出了一本《佛教三字经》,非常厉害。同样地,这里让你先读,当背诵下来以后,本来应该有人来讲解《金刚经》的意思,再将背诵的内容与之捏合起来。但流传到现在,就只是背诵、阅读,而不懂其中的意思。所以,背经、抄经成了积累功德的方法。
无可厚非,背经、抄经确实可以积累功德。但是,对颂词的理解和受持更重要。但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更不会去受持。如果你要理解、受持,就要像我刚才说的那样串起来去读,不然的话,大家都会背,但却不知其意。
乃至于《心经》,二百六十个字把佛法的整个观修都说完了,虽然很多人都能背下来,但却不知其意。那么,读了有没有好处呢?也有好处。但是,想要真正地明白,只靠阅读,而不去理解和修行,显然是不行的。
我们继续看关于“身相”的内容,第十三品又说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接下来的第十七品中也说到,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然后,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全都在说佛陀的身相。“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整部《金刚经》不停地在说身相,这里又在说,“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前面说了那么多关于身相的内容,比如,“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或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等等,那么,这跟第二十六品的差别在哪里呢?
大家看看,不能总是等我来说,你们要自己发现它们的差别在哪里。如果你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就说明你的见解或者修行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有一定的级别,起码说明你在很用心地闻思。
这里用的是“观”,而不是“见”。以前我经常给大家解释“观”,一般来讲,“观”指直观。直观又有两种,一种是二元性的直观,另一种是最后的究竟胜观。究竟胜观里面,有一种三转法轮说的“实相和现相一致”的观,可以呈现出各种各样殊胜的境相,但它也属于胜义谛的内容。
大家还记得,我以前讲过的二转法轮、三转法轮,关于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分类(划分方式)吗?我们讲的这些经典,对于没有长期听课的师兄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是,你从现在开始长期去疏理也是可以的,我在讲法的过程中,肯定是前后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前面的基础,听到这里你会有点打脑袋,但没关系,坚持下去也可以。
这里用的是“观”,说明按照“信、解、行、证”的层次一步一步地走到这里,已经是“观”了。前面只是“见”,各种各样的“见”,还说“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或者“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最多就说这些而已。
现在是说“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观”不仅仅是意识性的想象或者见解,而是见地和境界。后面还说了一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句也在说见地。也就是说,你在修行的时候,不能以为佛陀是一种色相或者一种声音,如果你期望通过改变色法或者求到一种很好的声音认知如来,那是人行邪道。
既然这样,我想问:“那窍诀呢?窍诀不是声音吗?”以前有位大德说:“你看我身上是什么样子?”那不是色相吗?再来举例,我们修生起次第、观唐卡,不是色相吗?我们念咒语“嗡班匝儿萨埵吽,嗡班匝儿萨埵吽”,不是音声吗?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那不是完了吗?完了没有?没有完!
为什么呢?因为色相的方式只是方法,方法是次第性的,而在究竟层面,是不能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只能以心自明的方式。但所有的观相或者念咒都是过程,比如生起次第,就是要看唐卡、看色相;而念咒是音声。你不能完全否定次第,直接达到无声音、无色相、无佛无众生的究竟境地。
也就是说,你不能否定我们可以通过生起次第的方式来观,或者以念咒的方式来积资净障。但你也不能排除有些人可以不要音声、不要色相,直达本来。于是就出了禅宗——“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你以为这些话是随便乱说的?
有些人会“二谛双打”,要么用次第否定究竟,要么用究竟否定次第,实际上应该要“二谛双运”。二谛双运是什么呢?我们对二谛的修行和理解要互相支持、互相哺育。那“二谛双打”是什么呢?用胜义谛的见解打世俗谛的见解,又用世俗谛的见解诽谤胜义谛的见地。
因此,正确地理解二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才能正确地去做,那时候就叫做“相似的二谛双运”。当开悟以后,就是更相似的二谛双运。那达到真正的佛陀呢?就没有二谛了,叫做“缘起性的二谛双运”,他没有什么二谛,连一谛都没有,因为要配合你,才有真正的二谛双运。
这些道理听多了,你们也觉得没什么,很烦,但要深入地理解,才有可能真正地明白。你们不要认为成佛就是坐在那里,然后天崩地裂,即所谓的“坐断大雄峰”。其实不然,真正究竟的见地就是坐在那里,山不用塌、大地不用平沉、虚空也不用粉碎,当下亦是。顿悟可以这么快,什么都没有,已经成佛了,真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是呢?你都问“为什么”,当然不是了,这很难理解。其实它是有次第的,从究竟层面来说,把你引进去的方式是错的,因为根本不用引,你本来就是佛。谁敢说你不是佛啊?如果你不是佛,那你是什么?你是众生?刚才已经说过了,“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金刚经》里面有非常甚深的见地和窍诀,但需要有人把它讲出来,并且要在那时、那情、那景,用你能听到的语言,根据你的境界,“砰”地一针刚好扎到穴位上,哦豁,就体消停,身心俱亡。想是这么想,但去做的时候却很具体。
回到刚才的话题,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回答:“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然后佛陀说:“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当下令须菩提吃了一瘪。
其实是什么呢?须菩提是阿罗汉,他以前常随佛陀,已经听到过很多关于次第的修法,“观相”等方式是可以有的。而佛陀恰好是三十二相,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就是三十二相,所以佛陀问须菩提:“可不可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须菩提随口就说:“是啊。”
对此有三种解释方法。第一种,有可能须菩提发心故意这样说,从而引发后面的对话,因为他本身是大菩萨。第二种,须菩提故意回答次第法,即开始就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这样的方式来观,然后由观进入无色相、无对立的究竟本质。佛陀后来的纠正,只是说次第法不究竟。第三种,须菩提真的错了,现在来认错。三种解释,你想选哪一种?随便选,都可以。所以,看起来这么一个错误的回答,其实有很多种意思。
然后佛陀直接否定他:“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因为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相。转轮圣王是人道中福报最大的王,但转轮圣王又分为四种:金、银、铜、铁四种转轮王。并不是说他的样子是金子做的,而是用人间四种金属的价值代表他们的地位,金是最高的,银次之,然后铜、铁依次下来。
四种级别的转轮王中,最差的是铁转轮王,只管南瞻部洲,就像现在的整个地球,他为王。但我们这个时代不会有转轮圣王,因为众生的福报不够,承受不起转轮王那么大福报的人。然后依次叠加,统治两个洲的是铜转轮王,统治三个洲的是银转轮王,统治整个娑婆世界四洲,即统治小日月这个天地的,就是金转轮王。
我们经常说的“轮王七宝”,转轮王的特征就是拥有轮王七宝,分别是玉女宝、如意宝、大臣宝、金轮宝、象宝、马宝、将军宝。这是比喻性的东西,你们不要认为每个转轮王一定要骑一头大象,他说的可能是运输工具;玉女宝也并不一定是玉做的,而是那个时代最美妙的女子,不管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呈现出非常美妙的样子;大臣宝就是最忠心耿耿、最能干的大臣。
转轮王有福报具足这轮王七宝,我们经常用轮王七宝去供佛,为什么呢?因为福报大,供了以后就真的能够做转轮王,拥有这七宝。大家听了以后,肯定在佛像面前到处供着轮王七宝。但是,即使你把所有尘沙中的每一粒尘沙都变成轮王七宝去供养佛陀,都不如诵持四句偈。这是佛陀讲的,不是我说的。
佛陀有三十二相,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但转轮王的三十二相和佛陀相比,虽然很相似,但还是有殊胜和不殊胜的差别。佛陀的三十二相,非常精妙、微妙,你看到就会被震撼,叫做“三十二相好”“八十随形好”。“三十二相”指三十二个部位非常大、非常漂亮,同时每一个部位又有其细节上的好,叫做“随形好”,一共有八十种,即“八十随形好”。
虽然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跟佛陀的很相似,但比较起来还是差很多。所以佛陀说:“如果你用三十二相去判定他是如来,那转轮王也是。”须菩提立刻就被否定了,在究竟层面,不能以相的方式去衡定是不是如来。
但是,他用这样的方式,其实想说明一种很深的见地——当你修本性时,它不是相,也绝对不是音声,所以,你看到的这些所谓殊胜的神通等等,都是扯淡的。比如,出现各种各样的光啊、电啊、雾啊,乃至于穿墙入室、莲花生起等等,全是色相,这些肯定不是究竟的本质。
但他并没有否定修行的次第性,所以须菩提会说“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也就是说,在次第的层面,你还可以观相,不然的话,我们的观唐卡等修行就没有用了。但达到究竟层面时,这样是不行的。既然你说“音声”也不能求,那你求窍诀干什么呢?窍诀不是音声吗?
因此,这些东西都是助缘,都是指月的手,而根本的、究竟的月亮是没有这些的,这里是想表达这个意思。而且后面的这一品,也会说明这个东西。
“若以色求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话是说我们在究竟修行时,即要去证悟本质时,一定要知道它不是色相。你要仔细观察,如果不是色相,那“眼、耳、鼻、舌、身”就会全部被拿掉,那是不是“意”呢?
虽然“意”不是色相,但你总是会去想、会去感觉。“想”和“感觉”就是“意”的动,虽然不是那种外在的、很粗大的色相,但也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对境。一般来讲,你会想象它是一个“空”,或者感觉它是一个“空”,其实这些都算是色相,只有不想。如果不想,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他就睡着了,或者是发愣,那也不对。
那么,怎么样才能不想,又能自明呢?好了,窍诀就是专门针对它的!而且,自明往往不是自明,而是他明,是所明。很多人“堕明”就是堕在“所明”里面,“堕空”就是堕在感受中的“空”里面,它们都是意识性的一些行为。
那排开前五识和意识,你还有什么呢?大家不要说什么“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两者没有什么形象,它们就是心的两种作用而已。把这些东西排开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叫“大空性”。
如果我们用想的方式去想“什么都没有”,那就会变成断灭,所以它有点难,但也不是很难。按照这种修行方式走下去,不明白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长期坚持。因为人的心变化太大了,随因缘而动,你又做不了主。如前所说,没有人能自己作主,能够坚持做一件世俗事的人都不多,更何况是佛法。
在这个末世,大家都认为学习佛法的人是疯子。大家公认的主业是挣更多的钱、有更大的名声、有更大的权力、有更多的娱乐器具以及娱乐的环境和对境,无非就是这些东西。但是,一旦死亡,这些将会烟消云散。而大家都不会去想死亡,甚至不准说。摆明了是又傻又愚痴,但却成了思想主流,所以只能叫做末世——五浊恶世,见浊,即基本见地是污浊的。
现代人就是这样的,明明知道没有意义,但还是要去做。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什么其他事情可以做。他们不知道佛法的深细与微妙,当你去研究这些深细、微妙的佛法时,他们就会认为你是神经病。而很多进入佛教圈的人,往往也是为了开party、找安全感,或者生活有困难凑在一起混吃混喝。即使排开了这些,也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邪见带着跑,所以一定要闻思,要搞清楚你到底在学什么。
说老实话,很多人在佛教圈里找这样大德、那样大德,其实就是为了找保护,以为他能让你生意顺利、身体健康,最后还能获得解脱。哎呀,你看他也不见得身体健康,而且也没有发财。
我这样说,大家是不是好没信心啊?不用,佛经里面讲,你只要好好行持四句偈,福报胜过以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供养。佛陀一句假话都没有说,你追求的是不是真正的佛法,这非常重要,太重要了。
这就是“观相”这一品,从前面一步一步地走到“观”这里,“观”一般都是直观,而非意识想象。后面的纠错也是,利用三种方式去看须菩提为什么会这么回答。
然后是下面一品——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哇,真的好精彩啊!你们知道这一段和前一段的差别吗?师兄们,同学们,老铁们,你们不知道啊?扎心了老铁!前面是说不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能以具足相(色相)见如来,是不是?
而现在经文是这么说的:“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这里的意思跟上一段是不是刚好反过来?对于学过佛法的人,会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下面我把经文的意思先解释一下,佛陀说:“须菩提,你要是有这样的念头:如来不以具足相好,也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么,须菩提,你不要这样想——如来不以具足相好,也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你这样想,就认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在说诸法断灭。你不要有这样的见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于法不说断灭相,也就是不会说诸法断灭。”
这和上一段的意思刚好相反,为什么呢?这里面其实非常精彩,“不以色相见如来”,你不能想“不以色相见如来”就是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当然,关于“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中是否有“不”是有争论的。
索达吉堪布认为这个“不”字,是在久远的流传过程中后面的人加上去的,为什么?索达吉堪布老人家这么说是有道理的,因为藏传佛教的《金刚经》译本、玄奘法师的《金刚经》译本,以及义净法师的《金刚经》译本里面都没有,只有鸠摩罗什的流传本里面有这个“不”字。其实鸠摩罗什也有很多版本,当然,真正的版本只有一个,只是后来被人流传下来的版本里面可能增添了这个“不”字。
如果没有这个“不”,那就好办了,这一品和上一品讲得意思差不多,经义反而通顺了。而且索达吉堪布也认为连贯上下文的意义来看,没有这个“不”会更通顺。
但汉地的很多法师认为是有这个“不”的,这个“不”是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是联系上面的这段经文,而是联系下面的经文——“于法不说断灭相”,如果联系这个见解,那就对了,加了这个“不”以后就非常有意思了。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不以色相见如来,就能够见到如来”这样的想法,就叫做“断灭见”或者“堕入无边”。“有”肯定不行,如果你认为有个“不”,那也不行,所以,“不以色相见如来”也是不行的。如果你认为“不以色相见如来”是对的,那也不行。也就是说,你一直这样破下去,也是不行的,那会变成单空。所以,这种观点是很精彩的。
说来说去,到底能不能以色相见如来呢?其实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第一,从二转法轮的层面来讲,就是不能以色相见如来,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但是,在这里佛陀反过来说是有道理的,虽然三转法轮才讲光明,但这里暗含了三转法轮的宗旨,也就是你不能堕入断灭。
其实,佛陀说法真的很深邃,在一转法轮里面,都可以找到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内容。由于面前的受众只能接受这样的法,他就只能跟你说到这种程度,但在说的时候,就已经给你埋伏了后面的内容。当然,大家会问:“佛陀是不是有意为之?”佛陀非有意为之,至于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佛陀不用想的,而是直接就来了,随缘任运而起。
第一个层面,从二转法轮的层面来讲,就是不能以色相见如来。但是,从二转法轮的究竟层面来讲,你也不能以“不”(没有见到)作为究竟见地,否则就会堕入无边,这是第二个层面。这就是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区别,你们天天都在辩论自续派和应成派吗?应成派到了最后没有“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里面叫做“离四句,绝百非”,“绝百非”就是要一直“不”,要绝掉一百个“不”。
也就是说,二转法轮的宗旨是不能以色相见如来,同时,二转法轮的宗旨更甚一步,也不能说“不能以色相见如来”,一直‘不’下去,你就见到了如来。请大家记住,持续地“不”,在中观里面叫做堕入无边。所以,你莫起“不以色相见如来”这样的念头,若作是念,那就等于说断灭相,就会堕入无边,即断边。
再往下面走,就是第三个层面,如果身相不圆满,就是真实的如来吗?也是不行的。如来就是要福慧双足,虽然本质上究竟的如来无色无相,但是,如果无色无相的证悟圆满了,证量达到了佛陀的程度,就是可以显现出圆满的三十二相以及殊胜无比的报身。
因此,你也不能完全排开、完全不考究佛陀的身相,你不能这么讲。如果你完全不考虑佛陀的身相,就说见到了如来,那也是一种执着,因为你已经在说不要了。也就是说,如果身相不圆满,他也不是真实的如来。为什么呢?很多初地以上的菩萨修行,就不再说具体的文字性的见地,而是比较身相,他们将佛陀的身相和自己的身相作对比,发现还差很远,就会拼命去修行,有很多菩萨就是这样修行的。
这是三转法轮的内容,三转法轮要讲本质的运用,也就是光明的游舞。而二转法轮不讲光明,只讲本质。这样一讲,显得好矛盾,大家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其实不难理解,我这样说吧——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光明,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这个光明的本质就是空性,既不是“色”,也不是“相”。但是,既不是“色”,也不是“相”的这样一个本质,你不能想它是一个什么东西,它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些“相”和“色”上。听得懂吗?如果它不体现在这些“相”和“色”(音声)上,那它自己是什么呢?它就要离开这些“色相”而单独成立一个东西,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这些“色相”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它一定要和“色相”在一起。
懂吗?佛法不离世间法,“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它在见地上的含义是这样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句话,有修行层面和见地层面的两重含义。在修行层面,我一定要在世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冲击、撞击,从而找到真正的解脱。在见地层面,世法就是解脱——“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你不能说离开了这些“色相”就是本质。所以,从修行上来说,不能一直“不”下去,最后一定要有个自明。
我以前曾说过,本质可以呈现为三种状态。第一种,即不能自明的状态,就是我们现在这样的状态——六道轮回;第二种,本质自体的状态,称为“法性定”;第三种,佛陀的净见量。
你不能说“只要不是三十二相,都是佛陀”,从修行的量上、从三转法轮的层面来说,你不能这样讲。我们能说自己是佛陀吗?不能!如果我们是佛陀,那就否定了修行。但你也不能说我们不是佛陀,因为二转法轮说,所有凡夫在本质上都不是凡夫,这是从见地的层面说的。
在三转法轮的层面,不只说见地,还说了修量。也就是你有了见地,还要有修量才行。比如,我们有了见地,当下已经知道自己是佛了,但那些执着的种子,还是要逐渐地修,一步一步地把所有的相清净,最后成为净土,这称为“净治明相”。所以,藏传佛教里面有生起次第的修法,刚刚开悟或者证悟空性以后,要去观唐卡、观佛像,这也是观相,但这并不是究竟的见地。
大家要去区分,我说的这些东西,大家听起来可能有点晕,特别是没有长期闻思的人,就会很打脑袋,左想、右想都想不通。所以,你一定要长期闻思,同时还要加上修行。如果要真的明白,就一定要开悟,起码要触碰。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去想,以想的方式永远没办法自明。
但是,一个人自明了以后,他一说出来,你也只能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要说想,连感受都不行,有安住也不行,《金刚经》里面讲要“无住而住”。
因此,它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不能以色相见如来,这里已经说得很深了,“信、解、行、证”,这里在讲“证”果的层面;第二个层面,如果你有“不”这样的执着,或者有单空的执着,那也不对,它是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分界线。第三个层面,佛陀就是身相圆满的。如果你成就了佛陀,在一定程度上,你在相应的众生面前显现出来的化身,就是身相圆满的,起码在你的自受用身里面是圆满的。你不能说佛陀有缺陷,他可以呈现出很殊胜的化身。如果我们仅仅执持说“身相不圆满就是佛陀”,那你和我都是佛陀,你是吗?甚至转轮圣王的身相也没有佛陀的身相那么圆满。
因此,“能证”和“所证”要齐全,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要捏合在一起。“能证”就是二转法轮的彻底空性,当空性彻底圆满时,三转法轮的光明也必然圆满,不能说断灭相。所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这里的意义看起来和前一段是冲突的,实际上《金刚经》里面的内容非常精彩。
大家会这样读经吗?这样读是不是很费力啊?其实不费力,一定要这样读,不然就不会明白里面的深邃意思。
以上说的是身相。下面我们学习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意思就是菩萨不受福德,不贪著福德。这一品比较简单,但也是在讲证果。我们先看经文。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我们先用白话大概地翻译一下:“须菩提,若菩萨用恒河沙等世界的七宝布施,相比而言,如果有人能够从一切法无我的见解里面得成于忍,这样修行的菩萨胜过前菩萨的功德(前菩萨就是指用恒河沙等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的菩萨),为什么呢?须菩提,因为菩萨不受福德。”
于是须菩提问佛陀:“世尊,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呢?”佛陀回答:“须菩提,因为菩萨所做的福德不应去贪著,所以叫做不受福德。”“不受福德”,即不执着福德之意。
这里也有信、解、行、证的层面。因为前面的比较太多了,比如用恒河沙等生命布施或者用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做布施,所得福德都不如读诵、受持四句偈;甚至佛陀说自己无始劫来供养很多佛陀的功德,还是不如读诵、受持四句偈;甚至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用身体布施,像这样布施很多劫,所得福德还是不如读诵、受持四句偈……都是像这样来比较,是不是?
但是,这里是怎么比较的?这里是菩萨之间修行的比较。我们来看原经文,“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这是一种菩萨的修行,但不如一个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然后“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前面本来说的是“福德”,但这里没有说“福德”,而是说“功德”。为什么呢?因为有人“得成于忍”。在此,我们先不说“得成于忍”。
这里已经在说菩萨之间修行的比较,而不再是用珠宝、身体等布施和供养与读诵、受持四句偈作比较。也就是它的层次更高,已经在说修行,甚至是已经初步证悟的一些菩萨的修行。“信、解、行、证”,层层推进,这里已经说到“证”,而前面只是简单地说了一些关于供养的比较。
为什么这里说的是“功德”呢?因为菩萨不受福德。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呢?因为菩萨不会去贪著他所做的福德,这种不会贪著或者不应该贪著,就叫做“不受福德”。当你不受福德时,福德就成了功德。你一旦受福德,就会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变成了福德。由于福德是有限量的,所以没办法和读诵、受持四句偈相比。逻辑顺序就是这样的。
这里有个很厉害的词汇叫“得成于忍”,是什么意思呢?“忍”可以分为三种含义:第一种是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中的忍辱,但这是不究竟的“忍”。第二种是忍耐,可以算是精进,也就是长期坚持修行,或者是在任何违缘乃至于顺缘之下都不放弃自己的修行。忍辱是忍受外界对自己的冲击,忍耐是长期坚持。第三种是最厉害的,称为“无生法忍”。
此处经文里面的“得成于忍”,说的一定是“无生法忍”。为什么呢?原文说“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也就是一切法都是空性的,如果有人能够明白这个东西,并且能够安住在“一切法无我”的这种见解、见地、觉受或者境界上。
这里说了四个层次,首先是见解:你想起了它,然后去做;其次是见地:你已经有非常深的见解,而且触碰到了,有了一定的感受;然后是觉受,即形成了稳定的觉受;最后形成境界。最后一个层次是安住于法性,而这种安住叫做“无住而住”。
《金刚经》里面一直在说,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真正的“住”就是没有住,当你真正地明白了这个“没有住”,不再用力安住在哪里时,就是真正的安住。他与普通人的差别就在于多了一个东西——明白,而这个“明白”也不是个东西。
我经常举例,你不认识一个人,突然认识了他,你多了个什么东西吗?只是多了一个明白他长什么样子。你把这个“明白”拿出来给我看看,拿不出来的,它是一种智慧。
当然,这种智慧还是属于二元的,真正地明白本性,即自明的智慧,是非二元的。你说不出明白了什么,但你就是明白了。这样的明白叫做“悟”,即我心自知,当我心自知以后,所有的痛苦以及轮回就会消失。所以,这里的“得成于忍”一定指“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是一句法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能够对无生法产生认知,同时能够稳固,并且能够透彻地安住在里面,这个“安住”就是无住而住。如果有个东西故意让你安住,就会有“能”和“所”,自然地安住是没有“能”和“所”的。
什么叫做“自然安住”啊?举个例子,你现在自然地觉知到你的身体,那就是自然安住,是一种不究竟的自然安住。为什么呢?因为有安住的人、安住的感知以及安住的身体。但是,你用得着故意说“我要安住在身体上”吗?不用嘛。你一醒来就知道身体在这里,然后你指挥它去洗手间,这也是一种“无住之住”。但这种“无住止住”很浅,只是意识性的“无住”,身识的“住”还在这里,明白吗?当达到最根本的无住时,连对境都没有。当没有对境、没有任何执着时,就是“无住而住”。
因此,我们证悟的东西一定是一种无境之智,即没有对境的智慧。而我们平时的所有智慧都是有指向、有对境的,比如,我明白了√2等于1.414,或者我明白了这个人是个坏人等等,这些全都是有思维指向的。
当你明白了自心本性时,自心本性是没有一个样子可以让给你看的,它无色无相。而且,当你真的明白时,就是安住,没有什么真正的“住”。所以要离开所有的相,要离相而住。最后连“离相而住”的那个“离”都要离开,不能有一个“不”,不能有一个“离”,所有的二元要全部拿开。以上就是“无生法忍”的意思,而此处的“得成于忍”是指“无生法忍”。
后面继续说为什么菩萨不受福德,对于一个已经明白了究竟的菩萨,他没办法受福德。《金刚经》前面大量地讲了这些内容,无论多大数量的东西,如果有执着,它就是有限的。比如,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供养、布施,福德不如读诵、受持四句偈,在究竟层面就是这样的,无论多大的数量,最后都会穷尽。
而法性无形无相、无量无边,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永不枯竭。所以,达到究竟层面时,“常乐我喜(净)”。前面的一转法轮明明说“苦、空、无常、无我”,即四法印,而现在又说“常乐我喜(净)”,恰好是倒过来的。所以,菩萨不受福德要这样理解,因为无福德可受,福德本身也没有。对于一个明白了本质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受福德。
还有一种情况,在见解上你可能明白了没有福德,但你还有执着,这就属于修行阶段。所以,“菩萨不受福德”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说。第一个阶段的不贪著福德,是对治性的,其实骨子里面还是有贪著的,但由于有见解、修行以及觉受,他就用这些去对治贪著。最大的贪著是对“人我”的贪著,初地菩萨都有“人我”的贪著。菩萨从修行一直到八地,都有“人我”的贪著,八大菩萨以后就没有了。
但初地菩萨不会像我们这样,贪钱、贪权等很粗大的东西,轮回众生才会贪这些东西。初地菩萨贪著的是一些俱生法执,也称为“所知障”。而处于欲界的我们,贪著的是最粗大的欲望。如果厉害一点,到了天界里面的色界天,就会贪著一些殊妙的色;到天界里面的无色界天,就会贪著无念,但都有贪著的对象。虽然贪著的层次不一样,但都是贪。
那么,如果真正明白了这种见解,菩萨就会在这种见解的摄持下去修行,就叫做对治贪。如果在修行上或者见地上,透彻地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俱皆空性,那就是“无贪之贪”,贪或者不贪都是一样,所有的东西本质上都是空性的,透彻地安住于此,达到这种层面时,就更不受福德了。当然,这个“安住”也是非安住,是名安住。
因此,次第的菩萨和究竟的菩萨都会不受福德,“不受福德”就是不贪著福德。不贪著有两种:次第的不贪和究竟的不贪。以上就是这一品所讲的含义。
这好像在说修行,其实也说到了结果。结果就是真正的菩萨对所有有相、无相的功德俱不贪著。那么,菩萨不贪著又干什么呢?你会说:“利众。”而真正的菩萨连利众都不贪著。他不贪著,那怎么去利众呢?有“人我”的菩萨,比如初地菩萨,其实还是有贪著的,他要去利益众生。
而到八地菩萨以后,由于没有“人我”了,他的那种贪著利益众生的力量完全来自于一地到七地的那种串习力。当达到十地菩萨时,没有众生了,如来不会起度众生或者利益众生的念头,连这些贪著也没有了,那时候是完全的随缘任运,超级的殊胜。所以,按照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地修上去。
简单的几句话,包涵了无穷无尽的内容,如果要仔细去讲,甚至连《现观庄严论》里面都有这些内容。读完《现观庄严论》,再来看这些内容,你就会明白佛陀有多么伟大。
今天的声音不是很好,但勉勉强强地讲完了,大家可以去听录音,录音应该很清楚。这四品就讲完了,下一课也会把后面的四品很快讲完。讲完以后休息一下,再来学习《胜道宝鬘论》。不管怎么样,都不容易。
十月份的禅七,希望大家踊跃参加。禅七期间,除了打坐以外,我们还要学习禅宗的《坛经》。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希望大家参加。我以前经常跟大家说,我们要找一个好地方来打禅七,这个承诺终于兑现了。不然有人会说我说大话,骗你们,明明没有找到地方,却说找到了地方。我为什么要骗你们呢?把你们骗来,又吃又喝,还打禅七。这是用骗的方式吗?如果这样行骗,那是菩萨。但我不是菩萨,我非菩萨,我名菩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
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9课
- 《金刚经》第2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