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汇聚在一起,来做一次佛法上的交流。在这个末法时代,做这样的佛法交流是很不容易的。虽然这样的交流比较简单,但也是比较稀有的。我们应该感谢海幢寺的同修们,也要感谢为这次佛法交流付出努力的所有同修们。我本人基本上是一个没有什么修行的凡夫,坐在这么高的位置上跟大家交流佛法,也觉得有点不适当。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不管怎么样,能够学习佛法都是很难得的。我记得曾经有一位大德说过:在这么一个时代,能够凑在一起说一些关于释迦牟尼佛、关于空性、关于大乘菩提心的事,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在这里一起来讨论佛法。我坐在这么高的位置上来跟大家讨论佛法,虽然很惭愧,但是也很荣幸。我个人说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对大家有用,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大家不必介意。刚才已经说了,我不是什么活佛,也不是仁波切,也不是法师,就是一个居士,一个凡夫。所以我说的这些东西,如果对大家有用,大家拿去用就可以了。如果觉得没用,可以不听,也可以不管它。
我们坐在一起,说的是佛法,总比在家里打麻将、看连续剧要多一点意义。每次跟师兄们交流佛法之前,我都要大篇幅地说这么一番话。大家可能会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啊?你说一次就够了嘛,干嘛说这么多次呢?”但我还是要每次都说,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佛法是大家都应该去追求、去了解的一个真理,它不应该在一种非常玄虚、甚至带有强迫性的形式下,让大家来领受。我们应该在一种公平、公正的状态之下,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什么叫做强迫的灌输呢?比如我现在告诉大家:昨天晚上我跟阿弥陀佛约会;文殊菩萨跟我交了个朋友;我昨晚上做了个很殊胜的梦;讲法之前,我家门前突然冒了两个蘑菇出来,他们说是灵芝……我马上就显得很高大、很神圣了。在这种状态下来给大家说佛法的话,我觉得有强迫灌输这种成分,弄玄的、弄虚的。那有没有这种可能呢?也有,是吧。但是我就是一个凡夫,很普通。我家门前肯定不会冒蘑菇,昨晚上也不可能跟阿弥陀佛约会。我只是把我所学到的这些佛法的知识,和我自己修行的一些感受,很平易地、很简单地跟大家进行交流。这样会不会对大家有利?我个人当然会认为对大家有利,不然我在上面说这么多干嘛?但是对大家来说有没有利益呢?那就要大家自己来抉择、来分析、来判断。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能够在这个末法时代(《楞严经》里面讲,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我自己认为我不是邪师,因为我连师都不是,所以根本谈不上是邪师),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能够聚在一起来讨论佛法,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所以我在这里随喜自己,也随喜大家。
我们今天在这里聊的话题是《心经》,我们一共要花两天的时间来聊《心经》。《心经》是我们学佛的人基本上都会知道的一个经典,它虽然很短,只有二百六十个字,但是它的意义很深,有人说它是整个《般若经》的精华。佛陀一生传法四十多年(有的说是四十九年,有的说是四十八年),中间有二十二年的时间都是在说《般若经》。“般若”(bo-ye),我们现在用普通话念,叫做“般若”(ban-ruo)。其实“般若”这两个字应该用广东音来读,“bo-ye”,这是最准确的。因为唐代时候的普通话,就是现在的广东话或者闽南话。我们唐代的一些诗歌,如果用普通话来读,很多是读不通的、不押韵的。但是如果用广东话去读,就可以读得非常押韵,还特别有味道。比如说广东人都知道周星驰的电影,如果是粤语配音的,听起来味道就特别浓厚,也很容易发笑。但是它一翻译成普通话,味道就不同了。其实佛经或者唐诗也是一样的,如果用纯正的广东话或者闽南话来念,可能那个味道读出来会很深。包括咒语,《心经》里面最后那个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ga dei ga dei,bo luo ga dei,bo luo seng ga dei,pu ti sa po he) 。如果用普通话去念,就会念成:揭谛揭谛,波罗揭谛(jie di jie di,bo luo jie di)……不是这个样子的,真正的那个就是广东话,“般若”(bo-ye)实际上是广东话。
当然它的意思有很多,最大体的意思就是智慧。般若经有很多,翻译过来的《大般若经》有六百多卷。古代的书是卷成一卷一卷的,放在图书柜里面很好看。它有六百多卷,《般若经》很大。经常说的“三藏十二部”,“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所有关于佛的这些学说都汇集起来,称为“三藏”。“三藏”里面又分了十二部,其中般若部是非常大的一部。它里面有六百多卷,讲的就是般若——佛的空性智慧。
般若,我们翻译成普通的、大体的意思,就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智慧不一样。我们平常说的智慧叫做分别念的智慧——狡猾。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对菜贩子说:“这个萝卜一斤多少钱?”“三块钱。”“不行啰,你这个萝卜蔫了,二块八怎么样?”有很多理由,关于一斤萝卜多少钱,我们可以讨论半天。说法很多,这也是一种智慧,但是这种智慧叫做世间智慧。高级一点的,我们可以去搞物理、搞数学、搞生意、搞政治,这些都叫世间智慧。那般若智慧是什么呢?它是这些世间智慧的本质,是能够达成这些世间智慧的那个东西。这本书、这个手机,它是没有智慧的。我们砸它,它也不会疼;表扬它,它也不会开心。但是人或者动物就不是这样了。我们刚才说的这种智慧在人的身上会出现,其它动物会不会有这种智慧呢?它也可能有,但是我们一般会认为动物没有智慧,所以我们杀动物杀得非常厉害。人用这个智慧进行分别,比如从事政治、从事经济,这些智慧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很少去考虑这个事的,我们觉得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小孩刚生下来的时候,好像没什么智慧,只知道哭、要吃、要妈妈、喊叫,只会这个样子。然后慢慢长大了,随着教育、各个方面的影响,开始很聪明了。他知道分辨了,知道火是不能碰的,妈妈要打屁股。慢慢他就有了智慧,越来越多。那么这个智慧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一般很少去探讨这个东西,而佛法就是要去探讨这个东西的。所有这些智慧的本质,落到根本上,在佛法里面称为空性的智慧。这个空性的智慧就是我们要说的般若。
佛陀在四十八年中有三次大的传法。第一次,佛陀讲了苦集灭道——四谛法。“苦集灭道”是什么意思呢?它说整个世间,不论什么样的现象,好的现象、坏的现象,它的根本就是苦,落到根本上都是苦,这是我们要解脱的一个原因。如果这个世间落到根本不是苦,我们修行解脱干嘛呢?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是因为这个娑婆世界太苦了,不管是好的现象还是坏的现象,到最后它都是苦。坏的现象就不用说了,比如我们生了病、遭到很多厄运,这些我们都知道是苦,每个人都说我一定要离开。但是好的现象,我们就不一定想到它的根本是苦了。比如说,我有好的家庭,我一不小心中了六合彩,你能说这个事不好吗?或者是我升了官,我有很多很好的生活圈子,你说这个不好吗?佛陀说这些落到最后也是苦,因为这些东西是无常的,它会变化。这是第一个。还有,你要去保住这些东西。比如说一个人有了钱,要保住钱,他要想很多东西的:哎呀,我存了几百万在银行里面,万一通货膨胀了,它会不会贬值呢?担心得晚上都睡不着觉。然后赶快去买股票,股票涨的时候就欢喜,突然哪天股市大跌,马上就开始痛苦了。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事:比如我们带孩子,小的时候好可爱、很听话,觉得他了不起得很;长大了,他一点都不听话,甚至不孝。有些人他一生都没有碰到不好的事情,非常好非常好。但是,最后有几样东西,我们每个人都一定会意识到是苦难:老,女孩子最怕老的;老年人有很多苦,走不动了、生病了,等等。老苦、病苦,还有死苦,死亡也苦。因为怕死,我们就拼命念佛,念佛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让死的苦难解除,或者让死了以后的苦难解除,不会堕落恶道。落到最后都是苦,这个道理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正体会到苦谛的人,不多的。不管是年轻的、老年的、男的、女的,体会到苦谛的很少很少。如果是对苦谛体会得很深的人,他一定会很认真地修行,就会产生所谓的出离心。
我们可以从很多苦难去体会苦谛:比如菜市场里面被宰杀的生命,医院里面的病人,还有监狱里面的犯人,通过这些苦难的现象我们可以体会到苦谛。其实体会苦谛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就是从那些表面上看来非常美好的事物(比如金钱、权利、好的家庭、好的遭遇),从这些现象去体会到苦。如果认为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毫无意义,并且他有佛法的正知正见,这个人必定会生起出离心。如果他没有佛法的正见,他就会生起厌世心。厌世心的原因就是他已经讨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他找不到出路。他可能会遁居山林,或者做一些很过分的事,甚至会自杀。但是如果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好的或坏的现象,落到最后都没有意义的时候,同时佛法告诉他出路:虽然这个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都是苦的,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条出路,我们可以证悟、可以解脱,那他就会产生出离心。这跟厌世心是有差别的,我们的生命是有希望的。这就是佛陀讲的“四谛”。
“苦谛”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集”。“苦集灭道”四谛本来是属于小乘的法,如果用大乘去解释这个“集谛”就容易了,就是种子的堆积。如果从小乘这个角度去解释,就叫做业力的堆积。业力的堆积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比如说,我见到一个人,我首先骂他一句,这个痛苦就开始在他心里面堆积。但是只骂了一句话,没什么,“算了,你骂我一句,我原谅你。”我再骂他一句,“喂,你有没搞错,我已经忍了你一次!”然后,再骂他第三次,“哇,你这个人太可恶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几次堆积起来就爆发,爆发就是苦。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嗔恨心的苦,对于对方来说是被还击的苦。“集”就是业力的堆积,叫做集,堆积到一定的时候就产生苦,这是一对因果。
如果没有希望,只在集和苦之间流连的话,生命就会非常的悲惨。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周围都看到很多这样的现象。我们这个时代抑郁症是最多的,我们即使是没有抑郁心情,生活也是非常的没有滋味。为什么?刚才已经说过了,注定是苦,“苦谛”。如果没有希望的话,生命就会很悲惨。还好,佛陀还说了两个谛,“道谛”和“灭谛”。
“苦集灭道”,正确的顺序应该叫做“集苦道灭”。但是我们习惯性地把它叫做“苦集灭道”,这没什么关系。“道”和“灭”又是一对因果。“道”就是修行,比如我们念佛,我们读中观,明天我们学的《心经》里面的修行方法,这些就是“道”。当然,如果是按照教理来讲,可以讲很多,有三十七道品等等。大乘菩萨的修行,首先是资粮道(积累资粮)。积累资粮到一定程度后要见道,见到道的道体,就是要开悟。见道前面还有个加行道——积累了资粮以后,为了见道去努力的过程叫做加行道。加行道做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可以见到道体,这个时候叫做见道。也就是见到万事万物的本质,见到心的本体(我们汉传佛教说的:心的本来面目)。见了道以后再去修行,从初地菩萨到二地、三地,这样一直上去,到十地菩萨,这叫做有学道。为什么叫做有学道呢?虽然你已经见到了道的本体,你有了如所有智,但是还有个智慧叫做尽所有智,你不具备。如所有智是什么意思呢?万事万物的本质叫如所有智。佛陀有两种智慧,一个叫做如所有智,知道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他还得运用,运用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平常最喜欢的各种各样的能力,说得玄一点就叫做神通。你还没想,我就知道你将要想什么,我讲经的时候,知道你们家有个耗子在打洞。当然还有很多很多,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能力叫做尽所有智。
刚刚开始见道的时候,还不具备佛陀的这些能力。然后随着修行,从一地菩萨、二地菩萨这么上去,一直到十地菩萨,再到等觉……在汉传里面还分了等觉、妙觉、最后是佛陀。小乘的南传佛教就不说这些,它说到阿罗汉就行了。但是我们汉地流传的是大乘佛法,所以要说这些。这个就是道,我们可以笼统地说:道就是修行。当然这个比较粗略。
修道的结果是什么呢?它用了一个好像不是那么好听的词汇,叫做“灭”。“灭”就是消灭。经常当两个人发生冲突,毛了的时候就说:“你再说,我灭了你!”好像是有点野蛮。但是这个“灭”是把烦恼和痛苦灭掉的意思。烦恼和痛苦灭掉以后有一个灭寂,在小乘里面叫涅槃,大乘里面叫做成佛。它并不是指把一个事物或者生命消灭的意思,而是把我们凡夫的分别、执著、烦恼这些东西消灭。这就是四谛,佛陀第一次转法轮的时候就讲了这个。
在佛陀时代有很多小乘根基的人,那个时候厉害呀,好多人在佛陀面前就因为一句话,马上就成为阿罗汉。很快,那些修行的人特别厉害。佛陀的儿子罗睺罗,他本来是没有什么修行的,年纪也很小。他去找佛陀,佛陀很公平的,不会对他的儿子有什么特殊。有人来了以后,佛陀就会应机施法,罗睺罗也一样。罗睺罗去问佛陀怎么修行,佛陀就教了一个方法——观呼吸。就这么简单,我们很多人都学过的,而且修这个呼吸法也修了很久。罗睺罗修这个呼吸法就修了七天。呼吸法好简单嘛:毗卢跏趺坐,前面发心皈依搞完以后,然后开始观呼吸——知息长、知息短、知息冷、知息热。关键在这个“知”,心像旁观者一样关注自己的呼吸,知道它的长短冷暖而不加以干涉。就这么一个方法,他一做做了七天,做了七天的结果是什么?他成了阿罗汉。我们做了七年,阿罗汉的边都没摸到。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我们的根基太差了。根基太差是不是说我们的肌肉不发达,心脏没那么有力,或者是他吃的比我们好?不是的,不是这个原因,那是什么呢?是他们的心没有我们这么杂乱。我们现代的人,从小就开始大量地学习,海量的无用的垃圾信息一下就灌注在我们的生活和思维里面,我们的心根本就停不下来。我们可以试试的,我们去打坐,三分钟都坐不下来,让自己的念头停下来三分钟都做不到。一会儿,隔壁张老太借了我三毛钱买菜居然没还;一会儿,哎呀我们单位谁开始收拾我,我要怎么对付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在头脑里面,根本就停不下来。这样的话,你没有办法修行的。还有自己对佛法的信心,自己积累的资粮,这些前期工作没有做好,所以导致我们没有办法像罗睺罗这样七天就成为阿罗汉。
所以我们现在做这些事,包括磕头或者其它的修行,其实都是要让自己的相续慢慢清净。乱七八糟的东西少一点,生活比较单纯、比较有意义,最后才有可能体会到很深的法性,获得解脱。不然的话,佛法就会成为一个信仰,一个自己还不敢确定是真是假的信仰。这是一个。还有,佛法成为了一种生活。至于佛法到底有什么巨大的作用,他不清楚。或者是:哎呀,我们这些人根基很差,我们就是种点善根而已。这样不行。或者是:我一定要念佛,但我活着的时候知不知道自己能够往生呢?不知道,要临终才知道。其实真正念佛念得很好的时候,他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肯定可以往生。有很多标准可以检验的,净土宗里面有很多这样的标准。有些验相会出现,或者叫做感应道交。我有相应的感应,我知道我临终的时候肯定可以往生,这个非常重要。而不能够是在活着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念得怎么样,像打赌一样:我觉得我可能会往生。到时候不往生怎么办呢?这个赌不起哦!如果我们打赌的仅仅是几百万人民币,或者是几栋房子、几辆汽车,那没有了就没有了。或许明天买个六合彩,房子就回来了,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回来了。但是能不能够往生这个东西不能打赌,一定要往生!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话,后面的结果是什么,你不知道。如果堕入畜生道呢?堕入畜生道还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最怕的是饿鬼道和地狱道,惨不忍睹。
所以说,我们的修行必须要在活着的时候就有一定的把握,这样才有意义。佛法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一种自己都不敢确定的信仰,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说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要取得一定的验相、一定的成果,这样才有意义。不然的话,我们舍弃了很多东西,舍弃了平常的娱乐时间,不再喝酒了,不再打麻将了,不再做很多可以让我们身心感到愉悦的事了,舍弃了那么多来学佛,修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根本没有什么结果,很不划算。
我扯了这么多,好像还没有说到《心经》,再这么说下去,八个小时过去了,可能都还不能说到《心经》,这样不行。
四谛说完了以后,佛陀就说了二十二年的般若。般若主要是对大乘菩萨讲的。佛陀通过四谛把很多信众的层次提高了,然后就跟他们讲般若(空性)。空性跟前面的四谛法有什么不同呢?有不同的,分析起来会有很多很多不同。但是今天我要是在这里讲这些不同的话,今天、明天、大后天、大大大后天……一个礼拜过去了,还是说不到《心经》。我简单地说,在能证上的不同是什么呢?小乘只能证悟阿罗汉,他要进入涅槃(他的涅槃叫灭尽定)。身体消失了以后,就叫做无余涅槃。他的心进入一种定中间,然后他就不管其他了。大乘就不是,大乘要证悟万法的空性,这些菩萨们就不会进入灭尽定。所谓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他证悟了万法的本性,那个本性不仅仅是灭尽定,万法的本性就是空性。只要证悟了空性,不管是涅槃也好,不涅槃也好,它都是空性,这个称为大涅槃。这个涅槃就不需要靠一种定的形式去进入,活着都可以,一边说话、吃饭、睡觉、甚至打架,他也在涅槃中间。证悟了空性以后,就是我们汉传佛教说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性。在他的状态里面,任何东西呈现出来都是空性的游舞、空性的智慧。这个时候他就没有必要摆个架势——我要进入涅槃。小乘阿罗汉进入涅槃时一定要说:“我生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然后升到空中,上身出水,下身出火——我搞定,涅槃。阿罗汉进入涅槃以后,度众的功德没有了。当然有些还有一点度众生的功德,比如泰国的一些高僧,他涅槃以后身体还在那里。他靠不动的身体引动大家的信心,这样来度众。据说泰国的已经涅槃的一些高僧,他们的指甲、头发都还在长(泰国全民信佛,国王也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要去帮他们剪头发剪指甲),靠这种方式来度众。但是大乘菩萨就不是了,大乘菩萨就会像讲《心经》的观世音菩萨一样——你愿意以什么样的方式得度,他就变成什么样的方式让你得度。你愿意以面对军人得度,他就在你面前出现为军人。他不用去进入涅槃,他化身千百万亿,这是大乘菩萨。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证悟二转法轮所说的空性。佛陀一生讲法可以归纳为三次转法轮:第一次讲了四谛;第二次讲了般若;第三次讲了如来藏和一部分唯识的见解。大体就是这三次转法轮。当然,汉传佛教每个宗派都有不同说法,华严宗有华严宗的说法,天台宗也有他们的说法,但是大体上都是讲三转法轮。二转法轮的核心是般若,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流传两部经(最能做代表的《大般若经》),一部是《金刚经》,另一部是《心经》。整个佛教历史有很多大德们解释这两部经,关于《金刚经》和《心经》有很多说法。有的说《金刚经》更深一些,是教大菩萨的;有的说《心经》更深一些,《心经》里面是讲修行的。虽然短短的二百六十个字,它更能说明般若的修行和状态。但是总体来讲,有一种知见是占上风的:就是认为《心经》才是真正的精华。当然,《金刚经》也是精华,它讲了很多很多道理:怎么降伏其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等等这些。但是在进入空性的修行方面就只讲了几句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几句话大家看来很简单,好多人都会背,但是这几句话里面蕴含了一些真正的空性的修行方法,如果把它拓展来讲,就会讲出很多具体的空性修法。我们经常说:唔好讲甘多,行动最实际(广东话:不要说太多,行动最实际)。怎么去行动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里面就包含了。如果把它拓展开来,让那些修行过的人来给我们讲,就会非常有意思。这是《金刚经》。《心经》里面大量地讲了理论和修行,甚至连法性定都讲了。汉传佛教好像比较少讲法性定,实际上就是保持在证悟的状态里面,描述这种状态是什么。所以《心经》基本上是整个般若经的精华。
《心经》的主讲者是观世音菩萨,但也有说观世音菩萨是在佛陀的加持下讲的。因为佛陀讲的这些法才能称为经,菩萨讲的都称为论。比如说弥勒菩萨在天界讲了《弥勒五论》:《瑜伽师地论》、《辩中边论》、《辨法法性论》、《现观庄严论》、《大乘庄严经论颂》,这些只能叫做论,佛陀讲的才能称为经。但是《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讲的,为什么它也称为经呢?有三种情况可以称为经:一种是被加持;一种被开许;还有一种是佛陀亲口讲的。加持就是什么呢?其他人讲,但是他所讲的东西实际上完全是佛陀的意思,而且佛陀在现场,这个叫做被加持;被开许,就是其他人讲的时候佛陀不在场,但是佛陀看了他讲的东西后,认为这是自己的意思;还有一种是佛陀自己本人讲的。在这三种情况下可以称为是经。《心经》是观世音菩萨被释迦牟尼佛加持讲的,所以它可以称为经。我们汉传佛教的历史上还有一本,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也被称为经,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坛经》。它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是六祖讲的一些话被后人记录下来,然后汇集成《坛经》。《坛经》有很多版本,每个版本内容都不同的,但大体相同。它也被称为经,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坛经》里面的理义非常的精湛,我们禅宗基本上以它为宝典。而且我们禅宗历史上有很多大德,他们基本上可以代表佛的意思。大家共同推崇六祖讲的法可以作为佛的原意,所以把它称为经。这是一个特例,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其他的特例了。
所以这个《心经》是非常了不起的。《心经》在历史上的翻译有七个版本,第一个是鸠摩罗什的,第二个是玄奘法师的……我们要讲的是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玄奘法师就是唐僧,经常说的西天取经的那个。当然,真正的唐僧和《西游记》上的唐僧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唐僧,当时是一个人去取经的,非常的艰苦,甚至很危险。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有的士、有飞机,而是要背着行李一步步地走,经过戈壁滩、荒漠、荒山野岭,一个人,非常危险。那种求法之心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我们应该很惭愧。我们有时候去听一堂课,路程远了都不愿意去,但是唐僧不是的,那么艰苦他也去了。
有一次玄奘法师遇到一个病得很重的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浑身长疮。玄奘法师的悲心非常盛,就留下来陪着他(都不认识的)。一直等他病好了以后,玄奘法师再继续前进。临走的时候,这个老和尚送了他一本经,就是《心经》。路上有危险的时候,他就靠念这个《心经》度过灾难。甚至有一次,他走到一个地方,当时西域那边有很多外道,有帮外道正在祭河神。有一家人的长子正要被扔到河里去祭河神,他们一家人在抱头痛哭。这时候,玄奘刚好过来了。这家人高兴的要死:来了一个人,扔他就好了!扔的人也同意,只要有人都可以。他们准备要扔唐玄奘,唐玄奘说:“好,你扔我可以,但是我有个习惯,让我念三遍经,念完经你们就扔我,我无怨无悔。”然后他盘腿坐下来就开始念《心经》,念了三遍。马上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吓得那些外道赶紧逃跑。这个故事是不是真实的,我们不知道。
但是《心经》确实有这么大的威力。有《心经回遮》的修法,如果有违缘的话,修这个《心经回遮》,真的是可以解除的。或者是害怕遇到违缘,念这个《心经回遮》都会有非常大的作用。它不是很复杂,而且也不需要很深的观想,你只要把仪轨拿来照着念,念完以后就拼命拍掌,啪啪啪啪。拍完以后再念,反复念反复念,那么你所恐惧的一些事可能在无形中就被消解。大家如果满怀信心去做这个《心经回遮》,它真的是很有用的。原因是什么?因为般若佛母的威力非常之大,但是如果你完全对它不具信心,根本就觉得它没有意思,那就肯定不行,肯定没有办法发挥《心经》本身的威力。
《心经》有七个版本,我们这次跟大家讨论用的是玄奘法师的版本,因为这个版本是流行最广的。我们现在在茶杯上印的,在墙上挂的,都是这个版本。还有很多歌星唱的(他可能不知道里面的意思,但是唱这些还是功德无量的),基本上都是用这个版本。我们这两天跟大家讨论交流的,就是玄奘法师的这个版本。这个版本跟其他五个版本有一些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一本佛经一般要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前面都要加一句“如是我闻”,但是这个版本没有。然后佛经的最后一般会有一个流通分。流通分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经讲完了,有人会问佛陀这个经应该叫什么经,等等。比如《金刚经》里面,须菩提就问佛陀这个叫什么经,佛陀说这个可以叫《能断般若波罗蜜多金刚经》,要这么说一下。佛陀还会说:无论这个经放在哪里,都相当于我在那里,所有的天龙护法都会来护法;大家应该要诵读、供养,等等。
但是这个版本,前面没有“如是我闻”,后面也没有流通分。很多人就认为它只是般若经中的一段。有些搞考古的、考证的,也有一些法师认为它只是《大般若经》中抽出来的一段。当然这有很大的争论。但是大部分的人,也许是我们学佛的对《心经》的感情太深了,特别是一些大德们,他们说:“不是的,不是《般若经》中的一段,它就是一个独立的经。”因为这七种译本中有好几个译本都有前面的序分和后面的流通分,只有玄奘法师的和鸠摩罗什的没有。那么有些人就说,他们也许是为了让《心经》显得完整才加上序分和流通分的;当然也有一种分析说:不可能,因为翻译这些经论的都是一些大德,基本上都是成就者,这些人不会随便把经文添加或修改的。因为经文基本上是不能动的,不能改的。为了让一个经完整,自己去加一些东西,这是不合适的。所以他们就认定:既然有五个人翻译的都有序分和流通分,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经文。
鸠摩罗什是非常出名的一位大德、大译师,基本上跟玄奘法师是齐名的。甚至流传他是七佛译师,给七个佛陀做过翻译的译师。关于他的故事,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是很精彩的。当时苻坚为了抢夺他,派军队打西域,灭掉几个国家就是为了抢他过来讲经。还有,一个叫吕光的军阀逼着他结婚,而且一结婚就娶几个,他没办法,就结了婚。他的那些弟子不服:“师傅,为什么你可以结婚,我们不行呢?”鸠摩罗什说:“你们也行,只要你们像我这样也可以。”他就拿了几根针吞进去,然后再把它拉出来。他说:“如果你们可以做到这样的话,你们也可以跟我一样娶老婆。”他的徒弟就没话说了。他临死的时候,说:“如果我翻译的这些经完全没有错,我的身体火化的时候就留下我的舌头。”最后他的整个身体都烧化了,但他的舌头根本烧不坏,这说明他翻译的东西完全没有错。
结果鸠摩罗什和唐玄奘两位伟大译师的译本都没有序分和流通分,是什么原因呢?我也不知道(众笑),真的不知道。我翻了好多关于《心经》的典籍,有关它的东西我都看,但是我没找到原因。我本人是个凡夫,凡夫的怀疑心就特别重,如果你说服不了我,我就怀疑,我就不信。他们有很多种说法,我接受不了,我不能跟大家说。我要对大家负点责任,不能乱说。所以,究竟是什么原因,我真的不知道。
但是不管怎么样,正宗分——《心经》的主体这一块还在,所以我们把这个主体跟大家作交流就行了。而且主体中间还有最关键的一些东西,我们这两天就讲这些最关键的东西。然后,怎么去实现这个最重要的部分,这就是我们进行交流的重要目的。而不是拿一些奇闻异事来讲一通,然后大家觉得好稀奇好古怪,三天以后就把它忘得干干净净的,这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做交流就要对这部经的意思掌握得很透、很深,然后还要把它拿来运用,这样才对。人做事就是要这样有目的,达到这个目的就会有相应的作用。我们要吃饭,吃饭是目的,吃完饭能饱,这样才有用。而不能够只是看到米饭,然后我就饱了,这是做不到的。或者是看了关于这个饭的说法:米是湖北产的,说了一大堆。说完了,但我不吃,这是没有用的。
喔!五十分钟都过去了,还没有讲到《心经》,这样不行,我们回到《心经》上。《心经》的名字又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有一种翻译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摩诃”是大的意思,但是现在一般还是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智慧的意思,“般若波罗蜜多”是到达彼岸的意思。如果把“般若波罗蜜多”简单地说,就叫做“慧度”,智慧到达彼岸。到达彼岸就是“度”,普度众生的“度”。“度”就是把你从这里引导到那里,从烦恼的此岸引导到没有烦恼的彼岸,把你从愚痴度到智慧,是这样的意思。
但它为什么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呢?因为我们古代翻译的时候,有五种情况是不翻的:第一,意义太多,不翻。特别是梵文,每一个词起码有六个意思以上,翻译起来很麻烦。第二,本地没有的东西不翻。比如“阎浮提”是一种树,阎浮提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还有我们吃的五荤里面有一种叫做兴渠,它也不翻。第三,表示尊重而不翻。意思太尊贵了,所以不翻。第四,顺古而不翻。第五,秘密不翻。一共有五种不翻。“般若波罗蜜多”是属于多义和尊重,两个情况都有,所以不翻译,直接音译过来。甚至翻译里面还有四例:只翻音不翻字、只翻字不翻音、音字俱不翻、音字俱翻。四例五不翻,这是译经的原则,但我们现在基本上不讲这些了。古代那些法师,像玄奘法师他们,翻译佛经是非常严格的。不像现在的一些学者,一个人在家里面备个电脑,找几本参考书就开始干,干完了之后马上出版——版权是我的,稿费多少……佛经的翻译如果错一个字,或者译得不准确,带来的后果都很严重。我们现在把佛法当成一种文化,看了就扔了,当时不是这样子的。当时的佛经是要指导很多人去具体修行的,如果中间有一个字的意义不准确或者错误,就会影响这些人修行,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唐玄奘回来以后,唐太宗李世民组织了三千人的译场(但是考证说不可能有三千人,只有几十人)。但不管多少人,起码是很多人。每一个字,玄奘法师首先讲出来,然后其他人拿中国字来对照、润色,经过很多环节,最后才确定下来,翻译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他们订立了很多原则,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随便。
“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慧度的意思,《心经》的“心”是精髓的意思。但有些法师说“心”是本体的意思。不是的,本体这个意思好像不是很妥当,应该是精髓的意思。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精髓,所以叫《心经》。“经”是什么意思呢?佛陀所说的叫做经,“经”有四个意思:第一,贯,就是把佛陀的意思贯穿、连接下来。第二,摄,就是能够摄受众生。第三,常,就是经的意思要不变的。如果今天是这个意思,明天是那个意思,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的话,就不能叫做经。第四,法,就是不管时间的远近,地域的远近都是真理的意思。我们经常说“佛法”,这个“法”就包含了真理的意味。经典一定要是真理,不然它就失去了意义。(在唯识里面,“法”还有一个含义——法为轨持,有连续性才叫做“法”。如果一个事物出现一刹那,下一刹那就没有了,它就没办法成为法。)贯、摄、常、法,这是“经”的四个意思。汉传佛教讲经一般都要先解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这样来解的。
如果不做这些铺设,我们在座很多人都不了解,大家觉得像是听天书,我在上面说那么多,怕大家全没搞懂是什么意思。好了,我们现在开始说《心经》的正文。《心经》的句子,应该大家很多都会背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这堂课还有一个小时,就说这几句,我们可以说得略一点。
《心经》最厉害的就在前面,最深的含义就在前面,为什么呢?因为都说完了嘛:“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完了,还说什么呢?后面就不用说了。《心经》最重要的几句话,有的人说是后面的道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其实《心经》的结果性的东西就在前面:观自在的菩萨,能够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在那个时候可以照见五蕴都是空性的,什么苦都没有了。这是一个结果性的东西。
这个结果性的东西,它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交流。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来讲,当然这样讲《心经》就不好讲了。如果只是把《心经》当成一个学问或一个道理,那很容易讲的。这里有一本十个老和尚讲《心经》的合集,我家里还有几十本关于《心经》的,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学问灌输给大家,那就很没有必要搞什么交流,大家买书看就行了。如果不会看书的,找些录音来听就可以了。如果要交流的话,我起码要讲一点我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所以说,我没有办法,“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几句话要花一个小时来讲。我们总共只有八个小时,被我闲扯扯掉了一个小时。然后这又是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就说这几句话。当然这一个小时连这几句话都不一定扯得完,但是我们可以等到下午再扯。
第一个字“观”,“观”是什么呢?我们经常说,佛法就两个字——止观。这个“观”到底是什么?我看到很多讲义上都很模糊,没说清楚。有的说是世界观,有的说是想法。其实“观”有两个层面(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就是思维性的东西,叫做世界观,或者叫逻辑思维的认识。在哲学上的解释,什么叫做世界观呢?对世界的看法就叫做世界观。比如我们小时候读书,我们会建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这个是一种世界观,是非常吓人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会决定很多东西的,甚至连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考方式、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会引申价值观),都会因为我们的世界观而引申出来。世界观就是一种思维,世界是物质组成的,我们的想法、感觉、爱情、仇恨,这些只不过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这个对我们的失恋者还是有点作用的。失恋以后,哎呀,我以前那么爱他,无非是我身体里面的物质在运动而已嘛!现在这些物质不运动了,所以我就不爱他了。你试一试,看看行不行,你会发现物质的运动不受你控制。这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还有一种世界观,它说是唯心。有一种唯心主义叫做客观唯心主义。它说这个世界的来源是上帝造的,或者是由某种神灵造的,这也是一种世界观。就是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怎么来的,它的根本是什么?这叫世界观。世界观主要表现为什么呢?就表现为思想上的认识。这是观的一个方面。比如我们很多师兄学中观,开始都是逻辑性的、思维性的认识,这是一种世界观。但是在佛教里面,“观”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叫做直观。直接的观,观照的观,这个“观”就不是思维的认识了。比如《心经》里面会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也是一种世界观。为什么呢?它说色(物质)就是空性的,空性表现出来就为物质。这也是一种世界观,是在文字思维层面上的一种观。还有一种观是什么呢?我不经过思维,直接用我的觉知去照见它,证实它就是空性的,这种观是直接的观。观就分成这两种。
前面一种观比较容易,在头脑里面思维清楚就可以了。后面一种观就不容易,你必须去修行才行。前面这种观起什么样的作用呢?它最多能把你头脑中这些不正确的知见(邪知邪见)扫除掉。但是你会说:我相信它就是空性的啊,它会变化的,它不会给我带来真实的痛苦。实际上不是的,这个知见不起作用的,你照样要吃饭,挨打的时候照样疼,看见奔驰车的时候一样流口水,控制不住的。2012还没来,你就开始害怕;人还没有死,你就想死的时候怎么样,会恐惧这些东西。是的,这些事物都是空性的,2012、吃饭、奔驰车,这些东西都是空性的。虽然你在概念上知道了,但是并不管用,你摆脱不了它。我们的痛苦很多都是因为我们贪着外境,或者被外境左右。包括身体都是外境的。你说生病是不是空性的呢?生病也是空性的。但是,它是空性的又怎么样?虽然你头脑中知道它是空性的,但是你照样疼。你要是受了伤,医生告诉你:“你观空性嘛,不用打麻药。”你试试看?肯定不行。所以概念上知道是没有用的,必须要后面的那种观才行。直接地观照到它就是空性的,然后疼痛、饥饿、恐惧这些现象消失。这个观才有用,这是佛教的观。
唯物主义也是一样的。它在概念上、逻辑上讲世界就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它也这么讲。但这只是一个概念,它为了找到真正的那种观,怎么办呢?它就搞了很多粒子加速器。现在的粒子加速器,我们年轻一点的、学科学的师兄都知道。用粒子加速器让电子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碰撞。组成这些物质的分子、原子、夸克,一个一个地分,分下去。他们也想直接地知道物质到底是什么。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但到现在为止,他们都不知道物质是什么。他们还不知道物质是什么,就说世界是物质的。就像我还没见到你,我只知道你的名字,是男是女都不知道,我就肯定你是女的。为什么你是女的?因为我是男的。他们以毫不讲理的方式来确定了世界是物质的。这是不行的,这纯粹就是不讲理。
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所做的任何一个结论,都必须要大量的逻辑理论来支持。而且有了逻辑理论的支持后,还必须要实现它。这跟学物理是一样的,首先得有理论物理,然后要去实验(实验物理)。佛法也是一样的,说空性的时候,还要可以实证。所以在说的这个层面上,这个观是概念的、逻辑的。首先它要通达,如果它不通达、不通顺,那说明我们在逻辑上都还没有了解这个观是什么。这是第一个观,第二个就是要去实现它。实现它,就是非逻辑的了,而是直接地去知道万事万物,包括自己的身体,全部都是空性。在这种状态里面,才能“度一切苦厄”,不然的话是不行的。如果我们只是拿着书看:哦,观自在的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逻辑上知道了,皆空嘛,可以度一切苦厄嘛。但是如果我们出门去,被人扇两个耳光,立即就不空了,一腔的怒火就冒出来了,但是如果是修证得很好的人,真正直接地观照到万事万物,包括自己的身心都是空性的人,别说两耳光,刀插上去也就那么回事。甚至,当修行的量达到了以后,刀插到他身上就像插在影子上一样。这是比较深的。稍稍差一点的,他也不会感觉到痛苦。我们看见,觉得很可怕:哎呀!刀插进去了!流血了!但他不是的,他觉得这完全就是法性在游舞,法性在动而已。刀是法性,身体也是法性,连血都是法性。你说那个时候他还会不会疼呢?有的会疼,有的不会疼。如果他进入了那种禅定,他就不会疼。在《金刚经》里面有这样的例子,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戳身体,身体被割得乱七八糟,扔在一边。然后歌利王问忍辱仙人:“你疼不疼?”他说:“我不疼。”“你生不生气?”“我不生气。”“哇!把你割成这个样子还不生气?!”“是,我不生气。如果我说的是谛实语,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常。”结果他的身体真的恢复了。我们现在会怀疑这是不是神话啊?有没有可能啊?特异功能!神通!我们肯定觉得这个是假的。如果你用“观自在菩萨”的“观”,你真的“观自在”了,你就可以做到。关键我们观是观了,但是一点都没自在。甚至我们连这两种观都搞不清楚,认为在概念里面知道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可以了,那肯定是不合理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八个字,“观”是一个字,中文字“观”( guān)。粤语叫什么?还是叫观,英语叫什么,这个是不太管用的,只是通过概念的方式来知道万法的空性是没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所以说要通过修行,让心直接地明白万事万物都是空性的。那么这个是什么样的状态呢?语言很难描述。为什么呢?就像我吃了糖,你没吃糖,我要告诉你糖的滋味是很麻烦的,除非你自己吃。所有的成就者,他只是有方法引导你去吃糖,他绝对没有办法帮你吃糖。“你饿了?没关系,我帮你吃饭。”这是做不到的,你必须要自己去吃才行。
观有两个意思,大家记住。第一个是逻辑性的看法。然后把思维实现在自己的证悟中,直接地观照到万事万物、自己的身心都是空性,认知心的本来面目,这个是最厉害的观。这个观要去做的话,要做到什么呢?要观自在……
当然,很多人说《心经》这里的“观自在菩萨”就是指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讲了耳根圆通法门。特别是我们汉传里面喜欢读《楞严经》,《楞严经》里面有二十五位菩萨,分别出来在佛面前说了二十五种修行法门。最后一种就是观世音菩萨说的耳根圆通: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突然超出世出世间,得了两种心:一个是所有的众生渴仰获得解脱之心;一个是佛菩萨们悲悯众生之心。耳根圆通就是利用耳根来修行的一种法门。
“初于闻中”,“闻”就是有所闻的声音、能闻的耳根。入流亡所,就是进入法性之流而亡掉外面的声音,外面的声音停下来了。停下来以后,他的注意力就内收,反观能听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这叫做入于法性之流。念佛的是谁?能听的是谁?在上面叽里呱啦的是谁?明白了这个就明白一切事物的根本。所入既寂,能观的心和所观的声音也消失了,这是耳根圆通法门的关键,这个时侯动和静两种分别都没有了,所以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外境都消失了,知道外境的心相应也消失了。在这种状态中才能去找到法性,去开悟。
这个好像是有点困难,但是文殊菩萨说在这二十五个法门中,观世音菩萨的这个法门是最好的。当然我们念佛这一派就说,不是的,大势至菩萨说的《念佛圆通章》是最好的。当然,哪个最好的,其实不能这么去讲。哪个法最适合你,它就是最好的。佛法全部都是药,对于感冒病人来说,癌症药不是很好的;对癌症病人来说,感冒药也不是很好。对感冒病人来说,感冒药是最好的;对癌症病人来说,癌症药最好。药要相应才好,所以说离开病人去说哪个药好是不成立的。在这方面,我们去说哪个法门好,哪个法门不好,这是要小心的。特别是我们念佛的,千万不能去说其它法门不好。有两个罪业,如果犯了是不能往生的:一个是五无间罪,一个是谤法罪。五无间罪,一般来讲我们是很难犯的,犯不了。但是谤法的话,我们可能不知不觉就谤法了。如果说“我们这个念佛法门最好,其它法门不好”,就这这一句话你就谤法了,不忏悔的话,到时候你就很难往生。任何一个法门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某一种根基甚至一个个别人、一个群体,它可能是最好的。
那么这里的“观自在菩萨”是不是指观世音菩萨呢?实际上《心经》是观世音菩萨出来讲的,他说“观自在菩萨”的时候,有可能是说自己,更大的可能是指刚才说的两种观都已经达到自在的菩萨。“自在”有很多含义的,有命的自在(生命自在),有心的自在……一共有五种自在。五种自在我就不一一讲了,否则时间会拖得很长。总的来说,就是能境和所境在觉受中全部已经自在了。能境和所境是非常大的两个概念,首先解释一下能境,“能境”就是我们的一些感受、感觉。我们的快乐和痛苦都是不自在的。比如人在发愁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愁。然后就开始抑郁了,弄得不好就神经病了,没办法自在。外境就更不容易自在了,如果外境真的自在了,我想在座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希望明天的六合彩落到自己的头上,这样自在一把。外境自在了,回家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坐车,直接飞回去。让能境和外境自在是非常困难的,能做到的只有那些大菩萨和佛陀。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就是指当下的意思,你在观的当下必须要自在。比如我们学了一些关于空性的见解,然后在打坐中间就实施。实施的时候,三分钟就搞不下去了,马上产生怀疑了:我这样做行不行啊?是不是假的呀?这样就肯定没自在。甚至第一个观——见解都没有搞通,没搞通你就去观,肯定不行的。所以说要闻思修,闻和思是训练第一个观,修就是训练第二个观。这两样都弄得很熟以后,才能够观自在。观自在就是,我们所学的理论和见解能够贯穿在我们相续中。如果拿一句术语来说,就是让我们的相续直接体现出空性的知见。这个说起来好像很玄,但是如果愿意去做,很多人都做得到,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
但是首先你得把知见弄正确,不然的话我们就会把打坐变成……我们很多人喜欢打坐,一坐上去就什么都不想了。什么都不想的话,最好的结果就是到无色界天,最差的结果是下地狱,最容易的结果就是因此而修成畜生。畜生就是不想的,它的思维很差劲。当然在修的过程中,可能气脉会动,出现很多很多的状况,甚至禅定到连隔壁的蚂蚁打仗都知道。十几米以外,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修出了一些神通,这跟解脱完全没有关系,这只是一个缘起现象。在中阴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每个中阴身都会有神通,而且是很大的神通。如果北京死了一个人,一个大成就者在这里(广州)超度他,他一刹那就知道了,立即就会过来。所以我们请僧众念经超度亡人的时候,距离再远都可以,原因是什么?因为中阴身是有神通的,他们对时空的感受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如果我们的知见不正确,即使你在禅定中出了很多厉害的功能,甚至可以看见别人身上的病,然后念一句“嗡嘛尼呗咪吽”,把黑气抓出来一扔,病就好了——一样的是胡扯。不是没有这种人,有的,《楞严经》都讲到这些的。甚至他可以把手伸进人家的肚子里面,把蛔虫拿出来,一样是胡扯,跟解脱没有关系。
人的心具备很多这样的功能,我们这些功能完全是被六根压住的。被哪六根压住呢?眼睛看、耳朵听、心思维、纠结……年轻的:他为什么不爱我,爱了我三天以后就爱别人了;老年的:儿子不孝,媳妇不对……大量的这些纠结就会把你的这种功能完全覆盖住,显露不出来。如果我们去禅定,把六根这种力量暂时停下来——眼睛看的、耳朵听的这些都停下来,时间长了以后(其实也不用很长,每个人都不一样),这些功能就一定会出来。但是这些功能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它跟我们说的空性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我们一定要在空性中领悟到心的本性才可能解脱。
那你会问:“解脱以后有没有这些功能呢?”真正解脱以后,这些功能会大得不得了。会大得无量无边,而且它永不消失。而靠禅定得到的这些功能,身体一消失,中阴的时候就变了。然后投生的时候,比如到了畜生道的时候,人的功能就没有了,就有了畜生的功能。猪有吃潲的功能,猴子有爬树的功能,蝙蝠有晚上“看”到东西的功能。所有的这些功能,这些禅定的力量,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全部都有过。六道轮回里面,地狱、畜生等,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些神通我们都有过。但是现在我们成了人身,我们好像没有什么其它的神通。但是相对于很多动物来说,我们也有神通的。比如说相对于猪,我们可以拿筷子,猪一看到我们:神通!他居然能拿筷子!我们还有更厉害的神通,我们可以谈恋爱,猪能谈恋爱吗?当然猪也可以谈恋爱,但它们的恋爱的程度跟我们人比就差很远。我们可以为恋爱唱歌、写诗,猪可以吗?所以相对于猪来说,我们就有神通。狗相对于我们来说,它也有神通,它的鼻子比我们灵,什么都可以闻得到。这些所有的功能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当你解脱了以后,你具有这些神通,你去度众的时候就是一种方便,这是需要的。但是就解脱本身来说,这些功能是没有什么用的。
“观自在菩萨”,这个“观自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知见要绝对的正确,不能够是神通或者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正确的知见很完美地体现在我们的相续中,这个就是第一步的“观自在”,“观自在”有很多步的。解释空性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门哲学叫中观,中观有四步,就是修行的四个次第。第一步,你要把所有的见解——第一个“观”要弄得很熟。到底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中观是怎么说这个世界的(也就是佛陀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当然,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说,这个世界是“缘起性空”的。我们很多人解释“缘起性空”,解释了半天都没有解释清楚。这个说起来都很好说,“缘”就是所有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因缘消失以后事物就不存在了。那这个“因缘”又是什么呢?他不追下去,他一句话“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说完了,它就完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样呢?你流着口水,满怀期待地看着他,没下文了,这是不行的。你说“缘起性空”、“因缘和合”,它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搞清楚,这是第一个“观”。如果不搞清楚,你绝对观不自在,肯定不可能。所以闻思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这些道理搞清楚。然后这些道理还要落实到修行中去。你可以说它是一种体会,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禅修,也可以说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什么要说“深”呢?有深就有浅,“观自在”是有步骤、有次第的。这个步骤,我们在最后一节课会详细地讲。如果现在讲的话,可能这节课连《心经》这四句都说不完。
“观自在”的第一步是要把理论(知见)搞清楚。在汉传佛教里面说修行有四个步骤:第一个叫理无碍,在道理上要没有障碍。完全搞清楚了,就叫做理无碍。然后叫做事无碍,这是第二个观,要修行。这个修行不只是座上修,啊,我这个时候空性的感觉非常好,我事无碍,我证悟了;或者是我虽然没有证悟,但我在单空的层面自在了。那还是不行,你还必须要在座下应付很多很多的事。比如我打坐的时候,感觉非常好,我已经是菩萨了,然后一下座,人家骂我的时候,我马上就变成凡夫了,这是不行的。不管座上座下你都要保持那种状态,这样才是真正的修行。在座下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情况,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每一件事上都不忘掉空性的道理,而且不仅仅是概念不忘掉,还要在感受中不忘掉。始终处于那种状态,这叫做理事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最后,任何一个事情来了,我都是那种状态,甚至这个事本身就是那种状态。万法皆空性,青青翠竹皆是般若,郁郁黄花皆是法性。禅宗的一些大德证悟了以后,你问他什么是佛祖西来意,他告诉你:“厕所里面那个粑粑就是。”如果我们这样说,人家会说:“你这样不恭敬佛菩萨,你要下地狱!”在我们这个层面是这样子的,你要是不恭敬佛菩萨就会下地狱。但在他那个层面,如果再像我们这样,那就叫堕落。因为在他的那个状态里面,任何显现,全部都是法性。所以那种人,你能让他不快乐吗?他没办法不快乐的。他“想不通”为什么你要愁,其实全部都是法性来的。就像是富人,很有钱的人,到处都是钱,你要他感受贫穷,这是有点困难的,做不到。
我们为什么会痛苦呢?因为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非常的狭隘。如果我们渴了,要获取快乐一定要通过这杯水。我们谈恋爱都要找个合适的对象:如果是年轻人 你要他找个老太婆,绝对不干;老太婆的话,你要她找个年轻人,她也觉得不合适。反正要找相应的人。睡觉一定要有床,等等。他寻找快乐的方式一定需要特定的一些东西。吃饭的时候,我喜欢吃这个口味,另外的口味就不行。我以前住在顺德,那里有很多有钱人,他们把所有的快乐都享尽了以后,然后就去吸毒。因为那些东西已经没办法让他快乐了,只能靠毒品来让自己快乐。他选择快乐的外境就越来越窄,越来越狭隘,这样他就很多时候没办法有快乐,有时候很孤独很痛苦的。什么都满足了以后,有时候会很孤独很痛苦的。禅宗用了一个很漂亮的词,叫做“高处不胜寒”。实际上就是选择快乐的对境太窄了。如果是一个把自己放低了的人,他的快乐很多。他可以通过很多细微的事情感受到快乐。他可以感受到鲜花的香气,感受到空气的清新。每一个人的微笑,他都可以感受得到,心胸宽广的人可以这样。但是一个感受到周围都是法性的人,什么都能让他快乐!那种快乐就不是一定要靠特定对境这么狭隘。靠特定对境获得快乐的话,接下来就是苦。因为这个对境一变化,快乐就完了。比如我跟一个女孩子谈恋爱,刚刚谈的时候,哎呀!她太漂亮了!久了以后,她老了,没了。我经常跟大家交流的时候都举一个例子,因为我对这个例子的印象很深刻。九一年我买了一辆车——蓝鸟王。当时,九一年,有车的人跩啊,得意忘形。有了一辆车,喜欢得呀,晚上睡觉都睡不着的。那两天,半夜醒了以后,就拿条毛巾下来,对着车抹呀抹,对我妈都没那么好。我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无耻。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我回去就摸我妈的手。而且白天开着车出来的时候,看见周围走路的人,心里面想:你看,我有车开。贪婪、傲慢全部都因为一辆车表现得淋漓尽致。喜欢车,是贪婪;然后看到别人没车开,自己有车开就傲慢。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的。当初喜欢得不得了,但是几年以后,它旧了、坏了,我看都不看一眼,到现在这部车去了哪里我都不知道。人就是这个样子的。当然有些人可能还有点留恋之情:哎,你陪我几年了,虽然送你去垃圾场有点舍不得,但是没办法,我有新的了,你还是要去垃圾场。
人的心(能感)是会疲劳的,我们叫做审美疲劳。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东西(所境)是会变化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快乐非常的不稳定。这就是苦谛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说,一个事物让我们感受到快乐的同时,其实它已经埋下了苦的因。我们在享受它的时候,慢慢慢慢,我们的能感会疲劳,而且所境(事物本身)也会变化,变旧、变老。甚至我们享用我们的身体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气血循环多么的快,肌肉多么有力。我们年轻的时候经常去练肌肉,现在不能练了,全是肥肉。我现在已经快50岁了,我想起我年轻时候的肌肉,心里就有点恼火,痛苦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一个人一旦证悟了,他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他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具体事物的变坏而沮丧痛苦,不可能!所以说,一般证悟的那些人,他们都会变得很诗意化,很浪漫。对着清风,他会作诗;一盆水泼过去,他会说“无我”。那个感受之美妙!我们的感受很多时候是要依靠神经的,他不需要的,头发没有神经,他一样感受到美妙。所以他们会说:黄金跟大便、虚空跟手掌,没有区别。第一,在本质上都是空性,没有区别;另外在作用上也真的是没有区别。否则我们证悟来干什么呀?证悟一定是有用的。所以说,我们修行空性是极其有意义的,它不是说着好玩的。大家聊一聊、侃一侃,然后回家继续看电视连续剧,不是这样的。
第一个,把空性的理义搞清楚;第二个,要把它贯穿在相续中间。刚才说的四个无碍:理无碍,搞清楚意思;事无碍,要去打坐体会;在座上修了以后,要拿到生活中去实践,叫做理事无碍;最后我们就像刚才说的一样,空气成为醇美的酒(大家听到酒不要害怕,我也守戒的,我这是比喻,比喻美好)。到了那种程度,叫做事事无碍。你说做不做得到呢?肯定做得到!我们为什么现在很少人做得到?你不去做嘛。现代人为什么不去做呢?电视太多了,欲望太多了。像刚才说的蓝鸟王,如果在我身上出现十几次的话,我永远没办法修行。幸好只出现了一次。我们的心不能够在世俗的事物中间沉浸过多。如果沉浸过多,你没办法的。我们很多人经常说:哎呀,我们放下执著,在世俗生活中也可以行持佛法!那都是自欺欺人的。你在世俗中间怎么行持佛法呀?你明明是在世法中搞贪嗔痴,你还说是在世法中间行持佛法。这样搞下去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佛法就只是头脑里面的概念,安慰安慰一下自己而已。甚至只是为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贪著找了一个比较美丽的借口而已。真正的修行不是这样子的,你一定要从世法的毒药里面稍稍脱离。不要说完全脱离,如果能完全脱离,你就成佛了。稍稍脱离,然后让我们的心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会它自己是什么,了解心的本性,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证悟。
“观自在”就是这么观自在的。我一下就说了这么长时间,其实还不够,如果要说的话,这个要说很多很多。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说这么多,我们把大概意思讲清楚就可以了。“菩萨”是什么意思呢?“菩萨”的全称叫做“菩提萨埵”。(不是“菩提萨chuí”。 昨天晚上有人打电话问我,“菩提萨捶”的“捶”是什么意思。)“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提”是觉,“萨埵”是有情。“佛”这个词是尊重不翻,音译的。“佛”是什么意思呢? 汉文是这么解释:首先要自觉,自己观自在了;然后还要觉他,就是要把众生全部度完,叫做觉行圆满。但是我们现在都还是凡夫,佛陀没把我们度完,他怎么成佛了? 这个“度完”是安立在他的内心里面,而不是在外境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在佛陀的境界里面,全部都是法性,我们也都是佛,对他来说就叫度完了。但对我们来说,我们肯定还没被度完,不然我们就不用在这里聊《心经》了。所以,觉行圆满的意思就是在他的境界里面真的呈现出,完全地呈现出“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其实那时候连黄花都不是了,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句话,从修行的量上来说是不究竟的,从修行的程度来说是不彻底的。因为你还能够看到黄花,其实那个根本就不是黄花。那是坛城,是净土,净土里面的七重栏楯,黄金为地这些东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东西,比如木板、矿泉水,如果叫一个八地以上的菩萨来看,它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句话是说能境上已经达到究竟了,但在所境上还不究竟。当然这没关系,只要你有了能境上的认知,外界的量很快就可以上去。特别是我们禅宗的一些修法,很容易修上去。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但他的觉行还没有圆满。
成为菩萨的一个最基本的特质是什么呢?就是他必须具备觉有情的强大决心,这个我们可以把它称为菩提心。什么叫做觉有情的强大决心?就是他的内心里面有个基本的心态:我所做的一切,我的语言,我的心念,我的行为,一定要让所有的众生成佛而奋斗。这个强大的不可更改的决心就是成为菩萨的基础条件。哪怕你什么功能都没有,没有天眼通,没有神足通,也不一定要像我这样来跟大家交流《心经》,都不需要,只要你有这个心态,你就是菩萨。当然,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这叫做“权位菩萨”,暂时的、不太彻底的菩萨,因为你还没证悟。 按究竟的来讲,初地以后才叫做真正的菩萨。但是,最根本的一个东西就是我刚才说的那种心态——强烈的菩提心的心态。有了这个菩提心,你就是菩提萨埵,你就是菩萨。
而且有了这个心态的话,后面的修行是非常容易的。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修行修不上去呢?就是因为没有这个心态。这个心态跟自我是冲突的,跟自私是冲突的。菩提心就是要去觉有情,也就是去救度有情,去利益有情,利益其他众生。利益众生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暂时的利益,比如说你贫穷的时候,我布施你财物;你恐惧的时候,我给你安全感。还有一种是究竟的利益,我告诉你佛法是什么,告诉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什么叫做“观自在”,然后把你真的引到能够“观自在”的程度。这两种利益众生是菩萨要去做的。你只要有这个心,即使是后面一种利益众生你做不到,前面一种你是可以做到的。
在利益他人的同时就会跟自我产生冲突,为什么呢?如果我们两个人到了一个沙漠里面,现在都渴了,一杯水放在这里,你喝还是我喝?我们看到很多电影,都是为了争水而把你干掉,甚至把你的血都喝掉。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很多很残忍很可怕的一些事。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我要利益我,我不要利益你。而菩萨恰好相反,他绝对要利益你,所有的菩萨都是这么做的。从古到今,每一个菩萨,只要是菩萨,都是这样的,他一定可以牺牲自己。权位的菩萨都可以做到完全地利益别人,真正的菩萨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心态就会跟自我形成冲突,但很多人就是很难有这种心态。
没有这种心态的话,修行起来就很麻烦。因为你所有修行的基础就是为了自己,这样搞来搞去,好像是在修行,实际上只不过是在自我的基础上多增加了一些知识,增加了一些感受,增加了一些禅定的功能而已。而真正的修行,连边都碰不上。那你说你要去“照见五蕴皆空”,这个不太可能。照见五蕴皆空的话,我执——“我”的那种觉受也会被照空的。在那个时候,他会体会到,原来真的是没有“我”的,所以自私完全是不必要的。当他以前串习的执著生起的时候,他会觉得羞耻的——我怎么跟我的修行完全相背呢?真相本来就是没有自我的,但是我现在就是不自觉地开始为自己折腾。
我们很多人经常会有很多痛苦,特别是稍稍成年的人,小朋友例外。一般成年的人都会有很多痛苦,追根到底,痛苦的原因都是为了自我,一定是自己受到了损失,或者是因为害怕自己受到损失。当一个人的自我消减到很轻的时候,他会很快乐的。这很怪的,完全没有自我的时候,他是极度快乐的。你会问:“他都没有自我了,谁在快乐呢?”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没有自我了,心会快乐。痛苦的时候,也不是“我”在痛苦,是心为了一个不存在的“我”而痛苦。没有一个“我”在痛苦的,“我”是不成立的。那快乐也一样,谁在快乐呢?心没有了“我”以后,它自己在快乐。那种快乐是不得了的,非常强烈,这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如果建立了自我,快乐的范围就窄了,一定要有对自我有利的东西它快乐,不利的东西它就不快乐。当没有自我的时候,它任何时候都快乐,它没有办法不快乐。所以说,发菩提心好像是利益别人,实际上是利益自己。怎么利益自己呢?消灭自己,这就是菩提心。
这好像是有点悖论,但是实际上它肯定是成立的。如果我们学通了唯识,学通了中观,我们一定会体会到心没有自我的时候是多么的美妙和快乐。所以很多那些大禅师,他们都很潇洒很自在,生活很有意思。很多人认为学佛是很消极的一件事,是很没有意思的,好像是受了打击才会去学佛,觉得:青灯古佛,好惨啰,肯定没有打麻将舒服。在我们的感觉中,敲木鱼是很凄凉很痛苦的,打麻将多热闹啊。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当一个人的心完全摆脱自我的执著的时候,那种美妙和喜悦,岂是搓麻将可以比的。
所以说,出家人或者真正的修行人,他们不是因为生活没有意思,受到打击才去学佛,绝对不是。他们追求的,才是真正的快乐。而我们那些是一种错误的追求。有位刚刚圆寂的大德曾经说过:“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决。”他说如果你想真正地让自己感到快乐,那你就去利益他人,最后会让你感觉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利用菩提心消灭自我。因为自我把我们的快乐变得很窄,变得很浅。我们把自我消灭了以后,我们的快乐会变得很广大、深邃和持久。
经常有人问:“菩提心跟证悟空性有什么关系?”有极大的关系,这个关系的原理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说,我们想要照见“五蕴皆空”,起码要先成为菩提萨埵,变成菩萨,去利益众生,暂时和究竟地利益众生。当这个成为我们坚固不变的心态的时候,我们就是菩萨了。利益众生,这个“众生”是指所有的众生,而不仅仅是人,或者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耗子、蟑螂、地狱众生、恶鬼,全部要利益,遍及一切众生,这是成为菩萨的一个特点。绝对不是只度中国人,不度日本人。要遍及一切众生,这是菩提心的一个特点。
菩提心还有一个特点,我们利益众生的程度不但要暂时的,而且要彻底究竟的——我一定要让你成佛。我不仅仅是给你饭吃、给你钱用。有时候如果没有智慧,给你钱反而会出问题。比如一个人的思想不好,他快饿死了,我看他可怜就给他钱,结果他去买枪,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我是把他害了。但是我不但给你钱,我还告诉你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你应该怎么样摆脱痛苦,那就不同了,然后我把你教会了以后,你还可以消灭很多枪。所以利益有两种:一个是暂时的,一个是究竟的。那佛菩萨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要绝对地给你暂时的利益和究竟的利益。当一个人这么去做,克服自己的自我去做这些菩萨的事,时间很长以后,他的快乐会自然生起的。很多人问:“会不会呀?”会的,绝对会的,那个快乐真的是无法形容!
所以要证悟空性的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成为菩萨。 “观自在菩萨”的“菩萨”的意思就是这样的。
然后下面就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行”,“行”就是行持的意思。行持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思维的行;第二种是像磕头、念咒、打坐这样的行,叫缘起行;第三种行是心直接观照到万法的本质,观照到般若的本体。
“观自在菩萨”“行”的是什么呢?“行”的是“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行就不是磕头,也不是打坐。当然他可以有打坐的外相,可以一边磕头一边观照,甚至一边跟人打架一边行,他完全不受外界的控制了。很大的菩萨,证悟境界非常高的人可以做到这样。我们一般以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是要好好地坐在坐垫上。如果我们证悟空性的境界只能在座上才有的话,它的程度就很有限。以前禅宗有位祖师问他的弟子:“你白天能不能做主?”(做主的意思就是保持空性)他的弟子说:“可以,没问题。”“晚上能不能够做主?”“晚上也可以,不倒单。”“你睡着了的时候,主人在哪里?”他傻了,睡着的时候主人不见了。也就是说,他的证悟没有透过睡眠,眠心所还没有完全击破。睡着的时候,眠心所会把心的明覆盖住,丢失掉本性,就是说他证悟的程度不高。
我们经常说那些证悟的大德晚上不睡觉,他坐在那里,他的身体实际上是在修息,眼睛闭着,甚至会发出鼾声。但他的心的觉照会明明白白的,他甚至会看到自己在睡觉,看到周围的人在做什么。那个时候不能叫做看见,眼睛已经不起作用了,但是心有明知。他的心就像个镜子一样,外境和内境就在那个镜子里面呈现出来。这种明知的力量增大以后,那就不仅仅是我们六根的外境了,甚至会现出恶鬼、地狱、天堂,等等。慢慢发展下去就会成为遍知,佛陀叫正遍知嘛。
但是你首先得搞清楚那个镜子是什么,镜子就是心。心是什么?我们可以知道心的本质是明空双运,但这种明空双运能不能遍及一切,那就还要靠修行。知道了镜子的本质(心的本来面目)是明空双运,这只是开悟,开悟了以后还要保任,要修行。一地、二地、三地这么上去,一直修到佛陀的境界,实际上这就是遍知的过程。这也叫做擦镜子,禅宗里面是这么讲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行”就是这样的,大家记住。
他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不是浅的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有好多种分法,太多了,但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文字般若,就是我们读的这些经论,特别是关于《般若经》这部分,《大般若经》、《小般若经》、《金刚经》、《心经》,等等;第二种是观照般若,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行,在座上去修,在平常的行为中去体现这个见解;然后是实相般若,就是心的本质,空性到底是什么。首先通过文字般若,然后经过观照般若,最后到实相般若。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是指观自在菩萨行持深般若波罗蜜多的那个时候。般若波罗蜜多,我们刚才讲了,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达到空性这种智慧的状态。这个“时”,它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过去时、现在时和未来时。这个“时”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当下”。我们经常说“注意当下”、“保住当下”、“当下即是”,我们会背诵禅宗大德们的法语。但是,“当下”到底是什么?我们平常说的“当下”就是五根面前的这些东西和自己的感觉,我们说的“当下”是指“现在”。其实真正的“当下”不是这样的,真正的“当下”就是本性,那个时候是不讲时间的。过去的已经没有了,未来的还没有生起,现在是什么?现在就这一段,当下的这一段肯定是最短的一段嘛,不可能是三秒钟。因为三秒钟可以分成三个一秒,一秒钟可以分成十个十分之一秒……时间的感受完全消失了以后,那个“当下”才真正叫做“当下”。这个“当下”不是我们平常说的“当下”,我们平常说的“当下”叫现在。所以,经常说“当下”的人是自欺欺人,哄人,其实他根本不明白“当下”是什么意思。真正的“当下”是无实的,或者叫做第四时间。在这个时候的“当下”,你会照见五蕴皆空。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说正处在纯法性、纯空性的状态里面。修行空性的程度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有很多种分法,有的分九个阶段,有的分四个阶段,有的只分两个阶段)。但是,“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指程度很深,而且是观世音菩萨自己说出来的,所以非常的深。观世音菩萨,实际上他本身就是佛了,叫做正法明如来,他是为了协助释迦牟尼佛教化娑婆世界的众生,倒驾慈航。倒驾慈航,就是转世再来做菩萨,来帮助我们证悟。他的境界非常深,“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实际上就是完全处在佛陀的那种证悟里面。虽然他显现在我们面前还是个菩萨,实际上他就是佛陀。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这个“当下”是怎么样的呢?他“照”见了五蕴皆空。刚才说了“观”字,现在说“照”。“照”和“观”的关系是什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本来这里可以大讲一段,但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我们下午再来“照”,今天就先“观”到这里。
我们刚才闲聊了这么多,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平常学佛修行中有什么疑问,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大家提出来讨论一下。大家记住,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凡夫,所以大家提问题不用有什么忌讳。只要是尊重三宝,在佛法范围之内的,都可以提。有关闻思的问题,或者实际修行中的问题,都可以。不问问题的,他们说有两种:一种就是佛陀,他全知道了;还有一种就是根本没有问题可提。
问:能不能用简单的话来说心的本性是什么?
答:心的本性啊,用词汇来说叫明空双运,四个字,说了你还是不懂。从作用来说,全部都是。你如果真的把这个搞明白了,我就不用讲《心经》了。这个没办法用简单方法说的,它是一种世界观,是可以实现的一种世界观,要通过长期的闻思和修行才能知道。如果靠几个字,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说清楚,那不用我来说,释迦牟尼佛绝对会弄个大喇叭来喊:“心的本性就是这样的!”然后全部人都证悟了,苦难都没有了。这不可能的,做不到。但是,简单的也可以说,禅宗里面的 “捞摸不到”是说空性,“孤明炯炯”是说光明,有很多这类的词汇。离开四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全部是都形容词,但跟真正的心的本性是没有关系的。要真的知道这些形容词的意思,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刚才的这种心态,在佛教里面叫小偷心态。连抢银行都不能这个样子,抢银行都要策划的,要设计不被逮住的路线,要破防盗门的密码……要付很多努力的。你要证悟,你想两句话就知道,绝对不行!这个比抢银行厉害多了,你抢得再多的钱,都会用完的。但是一旦证悟,永远不可能再退失,这么一个伟大的事情是不可能简单的。
问:我晚上念《心经》的时候,感觉好像有东西在骚扰我,感觉很压抑。我听我一个国外朋友的师父说,晚上是不能念《心经》的,否则冤亲债主会骚扰你,请问是不是这样?
答:他乱说,不会有东西骚扰你,这是你长期念的一些感应而已,你继续念下去就没有了。
问: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因为你太敏感了,《心经》确实有加持力。你放心,晚上睡觉前不能念,绝对是乱说,任何时候都可以念。
问:他说晚上念的时候,冤亲债主会来找我。
答:冤亲债主为什么一定要晚上来找你呢?如果我是你的债主,我一定白天来找你。佛经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是他想象的,乱说。不要信他的,你继续念下去,念下去会非常好,非常有功德的。
问:师兄,我听课的时候,不能够专注,一看到某个东西,马上就缘到其他地方去了。
答:这是因为心不明,心没有专注能力。这就是凡夫的特点。凡夫为什么会轮回?就是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在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外境中跳跃,根本不能定。
问:这要靠什么来对治呢?
答:禅定,专门修专注。努力地去修,专注一个事情,长期这么专注下去,慢慢你的心就会变得非常专注。你如果要作意做一件事情,就一直在这上面系住的话,慢慢就会成功。一定要这样子,包括修行也是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去禅修,如果老是读书,在各种文字上跳来跳去,它虽然有好处,但是心不能完全地静定。不能静定的话,你想要体会到心的本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散乱的心也有可能证悟的,但这要求要有极大的福德。在导引一个人进入本性的时候,有两种大的方式:一种是在散乱的时候进入,一种是在安静的时候进入。绝大部分是安静的时候进入。散乱的时候,比如一些大成就者的侍者,他也没什么修行,但是因为长期被感染,知见、福德够了以后,突然一巴掌就打醒了,这个有可能。但是这个非常少非常少,我们绝大部分不行,绝大部分要修行,让心安静下来。我们平常的心,一般都在贪嗔痴慢疑和贪嗔痴慢疑所滋生的各种想法、感觉、念头中流连,这样的人是没办法证悟的。在听法的时候,本来应该很专注,但是你没办法专注。
还有,有些强大的外力影响到我们,可能会导致我们专注,比如打架的时候你一定很专注,要么专注地打人,要么专注地逃跑,不然你会挨打。还有些人很喜欢赌博,他也会很专注。当一个事物强烈地影响到自我的时候,他会专注。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