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金刚经》已经讲了十四堂课,我们现在继续学习。今天我本来打算讲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品”和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品”。“究竟无我品”非常重要,从见地到修行,基本上把前面的内容做了一个总结。
整部《金刚经》都在讲信、解、行、证。首先是“信”,信所有的法,无论是色法还是心法,都是究竟无我的。其次是“解”,信了以后还要解,即通达所有的法,乃至于佛法都是究竟无我的、空性的。然后是“行”,要去做,要去持戒、布施、忍辱。最后是“证”,彻底明了什么是究竟无我。信、解、行、证,层层推进,整部《金刚经》都是这样讲的。
很多经文的字面意思好像都是一样的,实际上里面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同一句话,稍微调换一下其中的某些字,意思就不一样了。《金刚经》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不是的,如果不用心读,也不思考里面的含义,是很难读懂的。
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品”,其实已经达到另一个层面了,从见解到见地,把信、解、行、证一步步地推到了很厉害的程度。其中很多内容和第一品以及前面的很多品都是一样的,很多人会认为《金刚经》里面有很多重复,实际上并没有。
我是想说,第十七品的内容太大、太多,而且比较深邃。今天我们把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品”讲完以后,可能剩下不多的时间,如果只讲“究竟无我品”的其中一段,有点不过瘾。所以,今天我们只学习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品”。
虽然我们没有完全按照“三十二品”的分法来讲,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这样划分的。如果严格按照这种分品方式来讲,我们可能会更清楚地区分里面的含义,但并没有这样。为什么呢?因为有时候我们一品要讲很多堂课,有时候一堂课又涉及到两品,但我们还是以此作为参考。
我们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再来学习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品”。如果时间不够,我们就延长时间;如果有多余的时间,我们就提前下课。下堂课我们再来认真地学习“究竟无我品”,我估计这一品至少要讲两堂课,说不定要讲三堂课,这样讲起来才会有连贯性。
上堂课有两个主要内容:第一,《金刚经》是为发大乘菩提心者说;第二,《金刚经》是为直取菩提者说。另外,还说这样的人能够荷担如来家业,成就三身,功德无量。所对应的经文如下: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这一段经文就是上堂课的主要内容。那么,“为发大乘者说”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所解说经文内涵的受众、对象是哪些?应该是走大乘之路的众生。而走大乘之路的根本要点是什么?要发大乘菩提心。发大乘菩提心属于能证这方面的内容。什么叫做“能证”呢?就是这个人内在有一种希求,他要为众生成佛而努力,这就叫做“大乘菩提心”。我们解释过很多关于菩提心的内容,菩提心要缘众生、缘佛果。
另外,对于小乘来说,还有所证方面的不同。所证方面的不同是什么呢?他要证悟万法的本质是绝对的空性,而不像小乘那样,只证悟了人我的空性。所以,这是为发大乘菩提心者而说的。
然后是为直取菩提者说,即为发最上乘者说。“最上乘者”我们解释为什么呢?解释为“直取菩提者”。为什么会说是“直取菩提者”呢?因为《金刚经》直接说到最究竟的内容,它没有说怎么次第地进入、怎么次第地修行,或者怎么通过各种各样的观而引入,直接就说到了万法的本性。
那么,有一部分最上根者就可以持这种见地修行,这就是禅宗和大圆满经常说的“果地起修”。什么叫做“果地起修”呢?并不是达到了佛果再来修,那很扯淡,成佛以后就不用修了。而是作为凡夫的我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通过语言(逻辑)或者体受明白佛陀心的那种本质。
虽然我们没有佛陀的证量,但我们可以明白那种证量的实质是什么。在逻辑层面,就是知道它是空性的、离开四边的。在体受层面,如果体受到佛陀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开悟。但你没办法马上做到像佛陀一样,把所有执着(人我执和法我执)的种子全部清除,让本性巨大的功德呈现出来,从而救度众生。你只是明白了万法的本质,就是佛陀心的本质——空性。
明白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层面的明白,即解悟;另一种是体受层面的明白,即开悟。这两种层面都明白了以后,再去修行,就叫做“果地起修”,我们称之为“直取菩提”,即所谓的最上根者。六祖惠能大师曾经说过,他的法门是为最上上根人而说的。
禅宗里面有很多大德都是这样的,大家还记得药山禅师吗?关于药山禅师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故事,有人去问药山禅师:“您能不能帮我传授戒律,或者给我讲一些其他什么法?”药山禅师回答:“老僧这里无此闲家具。”他认为持戒、禅修等行为是“闲家具”。
还有一则公案,赵州和尚一日示众云:“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会,是谁过欤!已后遇着作家汉,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问,以本分事接人。”
那什么叫做“本分事接人”呢?就是直接“抓到菩提、抓住空性”,这些词汇是不对的,因为“空性”是抓不到的,但我只能这样表达,或者是当下明白空性。他只接引能够直接明白万法的本质(心的本性)或者本来面目的人,所以说,禅宗只接最上上根人。
而禅宗用的最基本的经典就是《金刚经》,从六祖开始到后面的很多祖师,都是以《金刚经》作为印心的一种工具。“印心”是什么意思呢?用它的理论去看、去观察、去印证我们的心是不是真的证悟了空性。
初祖达摩大师传给二祖时用的是四卷《楞伽经》,五祖传给六祖时用的是《金刚经》,因为六祖就是因两次听受《金刚经》里面的同一个句子而证悟的。当他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当下有所省悟,这时候应该只是单空层面的省悟。然后他写了一段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段偈子的含义可以达到空性的层面,也就是可以用这段偈子形容真正的空性。空性本体没有,即“本来无一物”;在心的本体、空性的层面,不会有所谓的尘埃、分别执着,即“何处惹尘埃”。但是,如果没有真正地领悟到本性,这段偈子也可以是一种单空的描述。当我们的身心沉浸在单空的状态里,也可以用这句话去表达。
下面我们从大空性的层面解释这段偈子:
“菩提本无树”,没有什么真正的菩提。如《金刚经》所说,即使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实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明镜亦非台”,“明镜”指心的光明,它不像普通的镜子那样有一个台子,也没有本体。
“本来无一物”,直接说到了本质的空性,在究竟处根本就没有一个东西可证,无智亦无得。
“何处惹尘埃”,哪里有什么尘埃?当你的心真正地完全明了它无有本体,而不是断灭性的没有本体时,不可能有什么分别执着。我们现在有分别执着,是因为我们没有明白心的本体,或者是即使明白了,但还有大量的执着没有清净、没有消化。
但六祖第一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能只是一种单空的状态。当一个人修到这种程度时,其实并没有证悟真正的本性,但他的心处在一种空执或者空觉里面,还没有拿实这个本体。很多师兄,特别是学习中观的师兄们,经常会有这样的误区,在他那里一片虚空,他也觉得这个虚空有觉知。其实,他不知道这个虚空和觉知是一体的,他没有拿稳当。实际上,当只有空的认知时,然后用这种空的认知去套这四句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能套得上。
后来五祖弘忍大师把六祖带到家里,给他讲了《金刚经》,当他第二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明白了我们经常所说的五个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五个偈子很精彩,我们来分析一下。它既不动摇,又能生万法;它既清净,又具足,听起来很矛盾。当我们把它当成一个东西时,如果它不动摇,就生不出东西,可它又能生出东西。“清净”“不生灭”这些很容易理解,什么是“清净”?其实我们也很朦胧,清净就是没有分别,特别是没有“人我”的分别。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它不是由其他东西产生,也不会产生其他东西;“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不生灭的东西,能具足什么呢?“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它好像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我们把一个东西当成心的对境,认为它固定不变,它就不能生万法,也不具足什么。只有本性是空性,才具备他说的这五个偈子的特征,才能够圆融为一体。
它是空性,空性是不生灭的,它不是一个东西。它不生灭,并不代表它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实有的法。由于它不是一个实有的法,是空性的,恰好就能具足所有的现象,所以说“本自具足”。由于它是空性,所以它很清净,因为空性本身没有分别、也不生灭。由于它不是一个东西,所以它可以具足一切。由于它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是一个东西,所以它不可能动摇。由于它不是一个东西,所以它还能生万法。
实际上,这是把“空”和一种能力(“光明”)结合在一起,这种能力没有本体。因为它没有本体,所以它可以不生灭、不动摇、很清净。但是,虽然这种能力没有本体,但并不是断灭性的没有,这种能力本身是一种光明,所以具足一切(本自具足),同时能生万法。
这五个偈子描述的是“明空双运”,当你体会到心的本质既明又空,明空一体时,你就可以将这五个偈子全部套上了。当然,你用意识捏造一个“明空一体”,也可以套在这五个偈子上,那就是所谓的证悟出了问题,即跳到坑里了,进入了误区。
那要怎么样才能不陷入误区呢?这需要一些过来人或者你的上师给你亲自鉴别,在禅宗里面就会斗机锋。不管怎么样,六祖在第二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他说了这五个偈子,表明他真的证悟了。所以,五祖传给六祖印心的经典就是《金刚经》。
六祖以后出现了禅宗的“五家七派”,都是以“单刀直入、快速进入”作为禅宗的宗旨,它们的标榜就是这样,甚至出现了“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是要次第地修行,“祖师禅”是要单刀直入,当下立证,不会跟你说那么多。
《金刚经》是为最上乘者讲,他们可以依照《金刚经》的内涵经义、佛陀心的本质去修行,从而直取菩提、即身成佛。所以,《金刚经》可以作为禅宗或者大圆满里面即身成佛的一部经典,可以用它印心、佐证。
这些能够直取菩提者,当然能够荷担如来家业。那么,荷担如来家业指什么呢?佛陀出世宣说了万法的本质,所说的法的究竟宗旨其实就是空性。佛法最根本的就是空性,即戒、定、慧三学中的“慧”——般若智慧。很多外道都会有“戒”,他们的戒律甚至比佛教更严格;很多外道也会有“定”,比如道家、印度教,乃至于伊斯兰教,他们都会修定;很多外道也有他们相应的认知、智慧、所谓的境界,这是他们的“慧”。
但是,他们没有佛教的“般若慧”——空性智慧,所以没办法提出两个“无我”,也没办法完成两个“无我”。哪两个“无我”呢?“人无我”和“法无我”,这是佛陀说法的究竟点,即佛法的根本点。
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佛法的修证表现为某些功能的展现,比如,有他心通、宿命通,能够预知明天的股票,甚至能够把手放在别人身上帮他治病,我们认为这些是佛法,其实不然,很多外道都有这些功能。
如果要看病,医院是最厉害的;如果要炒股票,做庄的人是最厉害的,因为他能够操纵股市;如果要飞,老鹰是最厉害的。所以,佛法的根本宗旨不是这些功能,这些都是“圣末边事”,也就是成为圣人过程中的附属产品而已。但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些很了不起、很厉害。很多人听说一些上师有神通,便趋之若鹜,这是对佛法的一种误解,因为一些鬼神的功能也很厉害。
真正的佛法不是这些功能,佛法的根本宗旨是要明白两个“无我”,同时实现两个“无我”。比如,我们学习中观,就是学习“无我”;学习唯识,从究竟上看还是学习“无我”;而持戒、修定、积资净障,就是为了去实现这两个“无我”。所以,“无我”是佛陀所说的最终宗旨,把“无我”这种见解以及修行继承下来,就叫做“荷担如来家业”。
“荷担如来家业”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念咒、诵仪轨、磕头、绕塔、放生,或者读几本书、打几天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白两个“无我”,不仅要在见解层面明白,同时还要实现它们。只有实现这两个“无我”,才能叫做“荷担如来家业”。也就是说,如来家业的根本就是两个“无我”,即空性智慧、般若智慧,也就是《金刚经》里面所讲的内容。
因此,佛陀说《金刚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直取佛道者说。如果一个人能够领会佛陀在《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内容,并且实现它,即受持读诵,那么,如来认为他会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也就是可以成就佛陀的法、报、化三身,这样的人当然功德无量。
佛陀说,无论你的功德有多大,比如早上身布施、中午身布施、晚上身布施,如此布施百千亿劫,也没办法和荷担如来家业者的功德相比较。为什么呢?因为他证得的是无为法。
如前所说,证悟无为法的功德、福报是无量无边的,根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如果我们用思维衡量它,就只能叫做“无量无边”。实际上,当你安住于无为法时,功德、福德、无量无边这些都是不成立的。如果你说有功德、福德,那就已经是二元对立了。从根本上(究竟层面)来讲,无量无边都只是一些说法而已。
但是,从世俗谛的层面来讲,如果一个人证悟了无为法,他的功德、福德有多大呢?不可限量,只好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所以,行持有为法的功德无法与之相比。这是上堂课的内容。
那么,荷担如来家业的人,是不是因荷担如来家业而遇到的全都是好事呢?其实不然,荷担如来家业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违缘,以及非常糟糕的事。那遇到这些很糟糕的事会怎么样呢?这样就会引出下一品“能净业障品”,这一品的内容不是很多,我先把经文给大家读一下: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这一段统称为“能净业障品”,非常简单,我先用大白话解释一下,然后再分析里面的含义。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再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还被人轻贱,那是因为这个人前世的罪业本应堕恶道,但用这一世被人轻贱的业报,应堕恶道的罪业就得以清净,可以证得如来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我回忆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曾经遇到过无数诸佛,我都得以供养承事,没有遗漏过一个。但是,如果有人于未来世,能够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和我供养诸佛的功德相比较,我供佛的功德不及其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之一,乃至算数譬喻都不能表明。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来末世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如果我详尽地说出来,有人听闻以后会出现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应当了知此经的内涵不可思议,因此果报也不可思议。”
我们再一句一句地解释。“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复次”是指“再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是说我们现代人有个毛病,学佛以后,看到很多佛经或者某些佛教徒发的文章、论文,里面引用的一些大德们的教言,说念某部经有很大功德,或者修某个法有很大功德,比如,念一句六字大明咒的功德相当于七地菩萨的功德,这时候我们会想:“我不止念了一句六字大明咒,我已经念了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了,为什么我还在生病呢?为什么我还是不顺呢?”
既然有那么大功德,那我们应该随便走到哪里,一不小心坐下去都是金子;随便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恭敬、称颂。七地菩萨的功德非常厉害,而念诵一句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就相当于七地菩萨的功德。如前所说,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比用恒河沙数的珠宝去供养的功德还要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这么穷呢?而且还会被人轻贱(被人瞧不起、被人欺负、被人侮辱)呢?
你说:“我已经读了那么多遍《金刚经》,为什么还是被人轻贱呢?”特别是有些人开始修《中观》,甚至有些人已经初悟了,他开始在体受上、在直接的认知上明了真正的空性是什么。也就是说,虽然他的修量可能还不够,但他已经开悟了,即便是这样,他的生活、他的环境、他的遭遇仍然不会很好。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回答的:“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是说,如果你现在读诵《金刚经》,甚至修持《金刚经》,但还是遭遇不好、被人轻贱,是因为你这一世本应堕恶道,但由于你学习、修持《金刚经》,所以重罪轻报,现在只是被人轻贱而已,待堕恶道的罪业被消灭干净以后,就可以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里面牵涉到几个问题,首先是我们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上一世做了什么呢?“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如果我们想知道前世修学、学习好不好,有没有积累功德,看自己的今生就知道了。如果你很穷,肯定是因为前世没有布施;如果你长得有碍观瞻,肯定是因为前世很少供花;如果你很笨,肯定是因为前世没有念文殊心咒;如果你受了很多罪,比如生病,肯定是因为前世或者前半生杀生。
但现在我们已经读了《金刚经》,为什么还会受这么大的罪,遇到这些不好的遭遇呢?说明我们前世造的业可能很重,因果业报一定要在三世里面体现,如果只体现在这一世是说不通的。
为什么说不通呢?很多人会说“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特别是现在的末世,做坏事的人好像遭遇很好,比如,做坏事赚钱很容易,而要放生,都得偷偷摸摸的。再看我们学习《金刚经》,都只能在网上偷偷地交流,如果大家凑在一起,那就会有麻烦。末世的特征就是这样的,很多现象让人无法积累善业。我们生活在末世,就说明我们前世的修行就不咋地。
这一世之所以有“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这些现象,其实牵涉到三世因果。为什么呢?如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体现在这一世,是不会有坏人的,也不会有好人。如果大家可以看到“做好事就会有好报,做坏事就会有坏报”,就没有人会去做坏事的。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有前世,也不知道有后世,但确实有前世和后世。
所以,在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做坏事得好报”的现象,于是就尽情去做。但却不知道,这样会影响后来的生活,让我们以后的遭遇非常不好。而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很恶劣的遭遇,其实是我们前世的果。虽然看不到,但任何一个事物的出现不可能是无因的。现在出现了不好的环境,一定是由不好的因引发的。而这个因我们看不到,从记忆以来,我们好像没造过这样的恶业,或者是即使造了这样的恶业,由于它发展、运行的因缘聚合太复杂了,我们也观察不到。
比如,我们三五岁时杀了很多小动物,蚂蚁、虫子之类的,长大以后就生病了。我们很难把杀动物的罪业和现在的生病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因果的深细性我们观察不到,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因果的长远性我们也观察不到,这是上师做的。
由于观察不到因果的联系性,我们就肆无忌惮。由于这样的肆无忌惮,我们就更不知道因果的联系性,于是就造成了生命的轮回。所以,有时候我们会看到社会上的有些好人活不长,坏人反而过得很好。
原因是什么呢?坏人过得好,并不是因为他坏,而是他前世做了好事;而好人过得不好,也不是因为他好,而是他前世或者前半生做了坏事。有些深细的因果我们观察不到,比如,一个好人的孩子在生病,你怎么知道他三五岁以前是不是杀了很多动物呢?
我们不认为杀动物的人是坏人,我们衡量好人的标准就是不犯法、不伤害其他人。有些杀了很多动物的人,比如猎人,我们都认为他们是好人。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好人”是有文化性的、局限性的。
文化性是指某种文化规定他是好人,那他就是好人。比如,在富人圈,有钱人就是好人,大家以财富作为衡量好坏的标准;在演艺圈,如果你长得漂亮,可能就变成了好人,因为颜值代表一切;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如果你讲孝道,你就是好人。是不是这样的?所以,它是有文化性。局限性是指我们只看到他在这一段时间很好,至于他背后干了什么坏事,我们也不知道。
因此,我们所说的“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即好人得恶报、坏人得好报,其实是很不科学的、很表面的。而因果很深细,由于我们观察不到,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认知。所以“三世轮回”一定要成立,如果没有前世、后世,很多东西是解释不清楚的,只有唯物主义者才会认为生命只有这一世。
那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真正的生命观告诉我们,我们的生命是因为本质的光明被我们的无明分裂成了“能认”和“所认”,“能认”的集中就变成了身体,“所认”的聚集就变成了世界。从本质来讲,它们都是空性的,但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它就会很现实地展开。
由于本性不生不灭,虽然它分裂以后有了现象上的生灭,但它的本质还是不生不灭的。正是因为它的本质不生不灭,分裂以后的现象在生灭的同时会一直延续,延续的原因是它的本质不生不灭。所以,如果你没有把现象的分裂解决掉,没有明白它的空性,它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在延续的过程中,我们的记忆可能就会变成一段一段的,你会记不起前世,这叫做“分段生死”。什么叫做“生死”呢?比如,你现在能够很清晰地记得自己前一世是一头猪,再前一世是一头牛,那么,你现在的这个身体是猪,还是牛呢?“我”指的是什么呢?你不能说身体是“我”。那这种分段生死是靠什么来延续的呢?你会发现,它是靠心的一种专注力来延续的,心通过专注形成“我”这种势力,然后将很多事物串在一起,形成像河流一样的线索,称之为“相续”。
这个相续的外在显现有可能是一头猪、一头牛,或者一个人,而“猪、牛、人”这三段相续它们是相互不记得的。为什么呢?在这个显现的过程中,记忆都会被摧毁。记忆一定要有个助缘——大脑,当你死了之后,大脑就没有了,没有这个助缘,你就想不起来,只有通过很深的禅定,才会观察得到。如果没有很深的禅定,你是想不起来的。相续一段一段地不停显现,我们称之为“生死”,也就是前世、今生、后世,即“三世轮回”。
同时,相续也不是实有的,它只是一种假象。相续会不停地呈现出不同的个体,但是,这些不同的个体都是同一个相续,这个相续也不是实有的,我们称之为“阿赖耶识”。所以,佛教反对“灵魂”这个概念,认为没有灵魂这一说,只是阿赖耶识的连续性。阿赖耶识并不是实有的,如果它是实有的,我们就没办法解脱了。
当我们证悟了阿赖耶识的空性(不是实有的)以后,我们就解脱了,或者叫做开悟了。当我们完全消灭了阿赖耶识以后,我执就没有了。阿赖耶识完全是因为和“末那识”搭档才形成的,当我们的心明白没有“末那识”时,阿赖耶识就不成立了,它就不再含藏种子了,所有的分别种子就包不住了。那时候相续是靠法执来连续的,而达到佛陀的程度,就不再有相续了,真正的佛陀法身就是所谓的光明本性。
因此,三世因果必须成立,佛法才能圆满,而事实确实是如此,所以佛法是圆满的。不能因为看到这一世“善有恶报,恶有善报”,我们就认为三世因果不对、不合理。“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这种说法本身就有问题,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做好事就会有坏报,做坏事就会有好报”,这都是一些很朦胧的、不准确的说法和看法。
那么,读《金刚经》是不是可以重罪轻报呢?确实如此。原因是什么呢?不管是诵经、诵金刚萨埵,还是修三十五佛忏悔文,其实是通过意识,观修集结善业和对治的种子。什么是“对治的种子”呢?比如我们念金刚萨埵,由于当年金刚萨埵曾于因地发愿:“凡闻我名号、凡观想我、凡念诵我心咒的众生,无始以来之罪业悉得清净,若不能者,我不取正觉”,结果金刚萨埵真的成佛了,这个愿力就兑现了。
我们去念他的名号,确实可以对治罪业,特别是那些能够回忆起的罪业,或者是能够用语言指向的罪业,比如,我想以念诵金刚萨埵的功德对治曾经犯戒的罪业。也许我们不知道犯过什么戒,但可以用语言、思维来指向,这些种子下去以后,就会和这些罪业套在一起。而每个种子显出外相时,一定要有很多缘配合它现起。
一个完美的罪恶种子,本来应该显出一个很可怕的外境,或者一种非常难受的内在情绪,但是,由于它显现时加了一个对治恶业种子的外缘,也就是金刚萨埵的种子和它一起显现,导致显出痛苦的、不好的外境,就没有那么痛苦和不好了。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多缘组合的,所以叫做“缘起”。
其实我们做好事也是一样的,也可以被对治掉。比如,我们供养了上师三宝一百万,这可能会让我们将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但现在还没有发作,没有聚缘形成巨大的财富,只是一种心的趋向性,即心的种子发作的可能性,结果我们后悔了,这时候后悔的种子会和供养的种子套在一起。当供养的种子显现出来时,后悔的种子就会消减它的力量,导致我们发财的缘起被破坏。之所以说供养以后不能后悔,就是这个原因。
另外,我们积累功德以后不能生气,怒火也能摧毁善业的种子,《入行论》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那么,读诵受持《金刚经》会重罪轻报的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我们在过去造了一些很可怕的恶业,这些恶业的种子藏在我们的相续里面,还没有呈现出巨大的恶报——可能会得癌症,可能会堕地狱(恶道)。当我们读诵或者修持《金刚经》时,这些种子就会和这些恶业的种子套在一起。
实际上,读诵、修持《金刚经》和修金刚萨埵是一样的,而且修的是究竟的金刚萨埵。为什么呢?因为金刚萨埵的本质是空性,所以他是百部本尊坛城主。我们说的“百部本尊”,它们的根本就是空性,形象化以后就成了金刚萨埵,他是所有本尊的根本,称为“坛城主”。
而《金刚经》说的就是空性,即般若智慧。所以,读诵《金刚经》就相当于念金刚萨埵,修持《金刚经》就相当于安住于金刚萨埵“诸现清净身庄严,诸声圆满密咒性,诸念成熟智慧中,盛德圆满愿吉祥”的那种状态,或者说是大圆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消业是最厉害的,所有的业一旦出来,可能会被化为空性。而这种思维、读诵或者观修,也会成为种子、成为一种势力,从而对治掉我们曾经造的,可能会呈现出很可怕的外境或者内在情绪的恶业种子。
但这并不代表,只要你读诵或者修持《金刚经》,所有恶业当下就没有了。你说:“那会不会有这样的人呢?”当然,也会有,那种超级利根者就是这样的,一旦明白空性,所有的种子全部会被消尽,马上就成佛了。普贤王如来就是这样的人,当年的恩扎布德国王也是这样的人。但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即使开悟了,也是不行的,因为那些恶业的种子还是在你的相续里面非常完美地存在。
你在消灭恶业的过程中,这些种子可能不会显现出极其恶劣的外境,但也有可能让你受人轻贱或者生病。很多时候你不修还不会生病,修行以后反而会生病,你会疑惑:“为什么我们修行以后反而会更倒霉?”其实不然。
修行中会有几种情况,显现上好像我们修行会受到报应。小乘《俱舍论》中说,有三种人在修行时容易遇到违缘。虽然说的是小乘,但在大乘里面也是一样的。大乘分为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小乘也差不多。而加行道又分为四个层次: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第一种人是指修行到加行道忍位(第三位)的人,他们很容易把过去的恶业激发出来,叫做“翻业障”。因为修到加行道忍位以后,就不会再堕落了,来世肯定会遇到大乘佛法,而且绝对会见道。那么,你过去做的那些一定要堕恶道的业,就一定会被翻出来,在这一世清净,否则是说不过去的,那些业去哪里了呢?
不管你是修《金刚经》,还是修金刚萨埵,当罪业还没有完全清净时,就会表现为遭遇不好、身体不好,因为你已经到了忍位,不会再堕恶道了,听得懂这个逻辑吗?
如果你不修行,也许没什么,这一世可以健健康康地生活,遭遇也很好。但是,当你死亡时,这些业一旦发作,“轰”,你就堕入地狱了。很多政治人物或者大商人,他们一生都过得很好——吃得好、穿得好、不生病,也没有遭遇什么,一生好像很圆满,反而是一些修行人好像还在生病。但这些政治人物或者大商人,他们死亡时会死得很惨。
而这些修到加行道忍位的人,他们好像会经常生病或者出现其他不好的遭遇,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在这一生把应该堕恶道的业提前清净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会再堕落了,那些一定会让他堕落的业会全部被翻出来,其中还可能会有一些很可怕的业。
《百业经》里面讲了一个小驼背阿罗汉的故事,他有一世把母亲关起来饿得奄奄一息之后,又用灰汤害死了母亲,因此他很多世堕入地狱。后来又很多世转生为人,但每次都是这样被饿死的。最后,有一世成了小驼背阿罗汉,但也是因为七天没吃东西,喝了灰汤才入涅槃的。
为什么成了阿罗汉还会这样呢?阿罗汉活着的时候叫做“有余涅槃”,罪业还没有完全清净。而他死亡以后,才会成为真正的阿罗汉,安住于法性定,就不会再轮回了,叫做“无余涅槃”。如果他想安住于法性定,那对不起,所有的业都要全部清净,还得再死一次,把这个业消了。如果他不死,没有成为阿罗汉,可能还没什么,这个业还会延续很长时间。
当然,阿罗汉的修法还不像大乘的修法那样容易清净罪业。但是,即使大乘的修法很容易清净罪业,你还是会受报,特别是修到加行道忍位时,你一定会受报。听得懂这个原理吗?
第二种人是指修四禅八定,越过欲界定,达到初禅的人。有些人没有修到加行道忍位,但禅定修得很好,要越过欲界定,达到色界初禅了,他们也会受报。因为从欲界到了色界,就不会再有欲界的业,所以,让他们始终处在欲界的这些业必须全部报尽。欲界的人很容易造业,为了各种欲望,他们会杀生、贪婪等等。
而初禅天的天人都是安住于禅定的,如果你要享受这种禅定,那欲界的业一定要被报尽,报尽之前就会出现一些违缘,这些欲界的烦恼就会翻腾。所以,禅定修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这些事。
色界到无色界也是一样的,如果要越过色界,达到无色界,那色界的业也要报尽。道理很简单,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如果你要走,那先把债还了。”原理都是一样的。
第三种人是指即将证悟初地菩萨或者阿罗汉果位的人,当真的要超越时,还有一些微细的烦恼会出来作障。当然,这些微细的烦恼不一定会呈现为外境,它会让你内心不舒服,莫名其妙地烦恼、怀疑、痛苦,根本找不到缘由。特别是修大乘空性和大圆满的人,他们会遇到这些。我们不要幻想证悟以后会没有任何烦恼,整天都开心,做什么都顺利。这是凡夫的想法,是猪揣度人时的想法,显然是不对的,我们还是会经历这些烦恼。
这么多的烦恼是不是因为我们修行不好呢?其实不然,如果你不修行,那会更可怕。这就像治病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你要经历一些苦处,等把病治好以后,你就会成为健康的人。那么,你是愿意一直生病,还是想成为健康的人呢?为了健康吃一些苦是必要的,这就是重罪轻报。
另外,一些修行很精进的人,当他们精进到一定程度时,也会遇到一些障碍。所谓的修行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天子魔之类的说法。他们觉得你要解脱了,所以要干扰你。当然,如果我们有虔诚心,而且经常修空性、修护法或者修慈悲心,这些障碍都能够解决。
对于那些修行不精进的人来说,说老实话,谁会管你啊?经常会有一些修得一塌糊涂的人说:“哎呀,会不会有天子魔或者非人来捣蛋啊?”——Who are you?你这么看得起自己啊?天子魔和非人才懒得理你,你都把自己“搞定”了,你的烦恼、分别念都已经让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比如,思念爱人,思念了三个晚上;别人骂了你一句,你痛苦了八个晚上;钱包不见了,你又痛苦了三十个晚上,还用得着非人来干扰你吗?连别人都不用,你就把自己“搞定”了,把自己折腾死了。
但是,如果你修得很好,真的有了出离心、菩提心,甚至有了一些空性正见时,往往会出现这些情况。但这些并不可怕,我们靠祈祷三宝、祈祷护法或者自己修慈悲心,都能够解决。
因此,修持大乘佛法的人,如果发菩提心或者修空性,他会遇到一些违缘和痛苦,比如生病、被人轻贱、被人欺负,其实很多情况都是用这些小痛苦遣除可能堕入地狱的剧烈痛苦。如果我们当真去闻思修行,并且如理如法地长期坚持下去,这些遭遇都是可以解决的,不用害怕。
也就是说,并不是我们读诵、修持《金刚经》以后,所有的事情都会很顺利,其实不然,还是会遇到违缘,但这些违缘真的就是重罪轻报。我刚才把重罪轻报的原理以及它的一些相关情况,都跟大家做了解释。
我们不要认为修行是得到什么,其实得不到什么的,修行全都是遣除。我们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本自具足的,我们只要把障碍遣除了,这些本自具足的东西——功能、快乐、幸福、能力,都会自然显现出来。所以说,本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但去除障碍的过程会有点艰苦。
因此,修行不是得到什么,只是去除二执、去除二障,二障由二执产生,“人我执”产生“烦恼障”,“法我执”产生“所知障”,整个修行就是这样的。我们不要认为修行是要修出什么功能,功能是不用修的,你只要把业障清净了、执着去掉了,那些功能自然会出来。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去发出离心、菩提心、修空性、清净业障,总是想在“有人我、有业障”的基础上追求一些神通,这样你就变成外道了。
即使你在学习佛法,学习中观、唯识,但是,如果不去真正地实现这些甚深含义,一昧追求神通,那你还是个外道。而且你无法去掉二执,如果你有执着,同时又产生了这些功能,这些功能很快就会消失,没什么用,死亡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如果你已经开悟了,即使没有这些功能,你在中阴成佛以后,什么功能都有了,而且永不失坏。
因此,我们学佛一定要找准目标、掌握宗旨。《金刚经》实际上是把三藏十二部的本质直接给你,全部跟你讲出来,而且讲得非常透骨、透心。所以,它是二转法轮讲空性的根本经典,听受或者修持这部根本经典,确实能够重罪轻报。
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很多烦恼解决不了,出现很多痛苦时,大家也不要认为:“我都学佛这么长时间了,读了这么多经、念了这么多咒、打坐这么久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呢?”一种原因是重罪轻报,如果是这种情况,那说明你已经修得不错了;另一种原因是你才刚开始修行,连重罪轻报都谈不上。
修行得有持续性,而且要信心不减。我以前经常说,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坚持下去的人就是好根器。如果只是在头脑里面过一遍,明白一点含义,而不去实施,不长期坚持,这样的人不算好根器,无论他多么聪明,都没有用。
“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意思呢?如前所说,当这些内内外外各种各样的业清净时,你就会开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不是可以得到一个东西,而是明了了我们的本性。开悟是初步地明白本觉,然后一直修行下去,二障逐渐地全都被去掉,这个过程就是成佛的过程。
我们要记住,学习成佛不是抓住什么东西,而是要不停地清净业障。当然,有时候我们会建立一个东西,然后故意去抓住它,在抓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清净业障,也有这样的修法。比如,我们念佛就是抓佛号、执着有西方极乐世界,通过这样的执着,先去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修,这也是一种方法。
还有一种方法,比如,我们修金刚萨埵、执着金刚萨埵,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清除业障。或者我们念佛号、念咒语,特别是修生圆次第时,我们观想本尊、观想刹土,好像修出一个什么东西,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净观,去除我们的错误执着,目的也是去除执着。
从根本上来讲,这些功能是不用去修的,所以生圆次第不究竟,圆满次第中的有相圆满也不究竟。而大圆满里面,比如修托噶,是不用造作的,虽然也可以见到刹土、见到本尊,但那不是自己观想出来的,而是自然显现,真的是本自具足,有而无、无而有。
而生圆次第的修行,好像是要抓住什么东西,要不停地观修本尊的样子,还要观修得很细致,甚至连本尊身上的纹饰都要想得很清楚。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观修去除其他的庸俗执着。但是,在最究竟的法里面,甚至连修都觉得是多余的。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的一句话:“一切所缘即为见解毒,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一切取舍行为之险隘,愿能现见离苦之法性”,这是大圆满的见解。意思是说,如果你天天反反复复地去观修生起次第等修法,就叫做“修习过”。有取舍的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分别即苦,不分别的法性是没有苦的。所以,修行不能只看表面行为,一定要追求究竟宗旨,而《金刚经》就是讲究竟见地的经典。
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困难,大家要坚持下去,障碍排除以后,我们本具的功德就会出来。汉传佛教里面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法性之后所说的:“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如果我们把这些分别执着、内内外外的过患清除掉,本具的功德就会出来,这时候就是“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怎么样清除业障呢?在胜义菩提心(空性)的究竟见地,或者世俗菩提心的次第见地的摄持下修行,让所有的业障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消失。
我们接着看经文,“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有说法认为成佛要三个阿僧祇劫,从最初信佛到见道要一个阿僧祇劫,从初地菩萨到八地菩萨要一个阿僧祇劫,从三清净地(八、九、十地菩萨)到成佛又要一个阿僧祇劫,共三个阿僧祇劫。
这里佛陀对须菩提说:“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有些法师认为佛陀是在第二个阿僧祇劫,也就是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这个阶段,得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为什么会见到那么多诸佛呢?实际上成为初地菩萨以后,一刹那可以去一百个佛土,一刹那可以见到一百位佛陀,从初地菩萨到七地菩萨有一个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可以见到很多位佛,称之为“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那由他”是个巨大的数字单位。
佛陀的前世不止见到了这么多位佛,而且一一承事、供养,没有遗漏任何一位。初地菩萨有一百个化身,二地菩萨有一千个化身,三地菩萨的化身就更多了,以几何级数增长。以此类推,可以供养很多位佛,数字非常大。而供养诸佛的功德也非常大,先不要说供养亲自见到的佛陀——报身或者化身,就是一幅佛的画像或者一尊佛的塑像,对其供养一杯水、一枝花或者一根香,福报都会非常大。
《毗奈耶经》里面有一则公案,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世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金刚大地”有无穷无尽之意)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但是,入行论又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我们先不说生气可以毁灭功德,但磕头的功德真的非常巨大。而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在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已经供养、承事过无数诸佛,而且是佛陀的报身,并不是画像或者塑像。如果是以初地菩萨的方式,见到的一定是报身。这么多诸佛,释迦牟尼佛的前世都一一供养承事,无空过者,那功德有多大呢?根本是算术无法譬喻的,真的太大了。
即使功德如此之大,但是,如果有人在末世能够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与我供养诸佛的功德相比,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原因是读诵受持这样的经典,特别是受持这样的经典,所得是佛果、是法身,虚空无量,能生万法,本自具足。无论多少有相、有数、有限的功德,都无法和本自具足的功德相比。
我换种方式跟大家说,这相当于“能”和“所”的比较,“所”永远都无法和“能”相比。因为“能”是我们的本性,它不生不灭,无有穷尽,本性的功德可以无穷无尽地显现出来。而以“所”这种有相、分别的方式显现出来的功德,不论有多大,总是有穷尽的。这怎么比呢?无论多大的数字,和无穷大是无法相比较的。比如,一个分数的分母是无穷大,不管分子是什么数字,最终的结果都是零,所以说“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是一个人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当然,有些人会说:“仅仅是受持读诵算什么呢?”我以前也讲过,佛陀是“以因说果”,因为在佛陀那里是没有时间的,你只要读了《金刚经》,就肯定会成佛。佛陀看到你读《金刚经》时,就已经看到你成佛了。而我们在还有分别念时读《金刚经》,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最快是即身成佛,至少要到中阴时才能成佛。
在我们的层面是有时间的,而在佛陀那里是没有时间的,他可以现量地“以因说果”。虽然我们现在无法现量地以因说果,但我们可以以分别的方式来“以因推果”,就像有人说:“只要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肯定会去西方极乐世界”,说的也不是现在。
佛陀说法有四种意趣: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补特伽罗意趣。比如,念一句阿弥陀佛,你就解脱了,这叫做“别时意趣”。从分别念的层面来说,不是说你现在就解脱了,而是以后会解脱。但是,对于佛陀来说,你就是现在解脱了,因为在他那里,你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现在。所以,我们在读佛经时要聪明一点,佛陀是当下说,即当下“以因说果”,而我们是推断说,即当下“以因推果”。我们要明白这些道理。
经中说,佛陀的前世供养那么多佛陀的功德,都不如你读诵或者修持《金刚经》的功德,在现在这个末世,很多人听到这些都会怀疑。就像经文说得那样:“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来的末世,受持读诵此经所得的功德,我如果详尽地说出来,有人听闻之后就会出现狂乱、狐疑不信。”
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末世。关于佛法的分期,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此处就不再重复。根据分期,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五浊恶世。佛经的理论全部是套在一起的,真的很圆满,不会乱说或者存在冲突。即使我们看到有冲突的地方,那也是因为我们不理解,当真正地理解以后,你会发现佛法非常圆满。佛法不像科学,我们现在所谓的科学到处都是矛盾,而佛法不是。
“五浊恶世”是指哪些呢?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和见浊。“劫浊”是指整个时段都不好,人的福报在逐渐地下降;“众生浊”是指现在众生的生命和内在的见解都很糟糕,他们的质量和品质也都不高;“命浊”是指寿命很糟糕,越来越少;“烦恼浊”是指众生相续中的烦恼特别多。而这四种“浊”的根本就是“见浊”,也就是见解是错的,最影响我们解脱。
在这个末世,乱七八糟的见解太吓人了,唯物主义见以及外道的各种见解充斥着我们的相续。特别是现在这个多媒体时代,我们有很多荒唐无比的说法、看法以及见解,即使是佛教内部都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见解。这是“见浊”。
我们喜欢看一些明星的婚恋、穿着以及他们所说的话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经常在朋友圈或者电脑里面成堆地推出来,这些都算是见浊的内容。虽然它不是系统的见解,但它会把你的注意力引过去,在你的相续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习气、判断、执着,这些也属于见浊的内容。这些东西会让我们不信真正的佛法,我们没办法懂,也没办法信,即使信了,也没办法修。
在这个末世里面最可怕的是见浊,《中观四百论》云:“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指戒律,如果一个人一定要犯错,宁愿破坏戒律,也不要毁坏对佛法的正见。你有了对佛法的正见,你还可以先忏悔,再重新来过。如果没有正见,首先,你无法解脱;其次,毁坏戒律以后,你也无法恢复。
在这个末世,我们的世界观(对世界的看法)、生命观以及价值观都是混乱的。首先说价值观混乱,比如我们的注意力都被明星的婚恋、言语、服装所吸引。这些明星做什么关你什么事啊?你看多了、听多了以后,就会根据这些东西来进行判断和取舍,那是很糟糕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我们经常看的一些恋爱电影,那些电影里面的女主角都是万中选一的漂亮女孩,男主角也是万中选一的漂亮男孩,他们所说的话也是编剧编的,而且说话时还会配有音乐。但在现实生活中,你说话时哪里会配有音乐啊?电影把一切都拍得很美,让你的荷尔蒙在浑身上下不停地流动,你感觉超级“嗨”,然后就认为现实生活也是那样的。
你说:“我没有把它当成现实生活。”其实不然,你不知不觉地把它当成现实生活,然后按照这样的标准去找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企图复制电影上面的情节,你会很失落、很痛苦,很多人的抑郁症就是这样形成的。他们制造了贪的对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办法满足这种欲求。这就是见浊,价值观错了,价值观被扭曲了,这些错误的价值观会导致痛苦的。
另外,大量的物欲也会让你痛苦。拥有那么多有什么用啊?当你非常贫穷时,确实会因为物质的缺乏而痛苦,比如交不起房租、吃得很差、看不起病,这些确实很恼火。但是,我告诉你们,当你们拥有很多物质以后,虽然这些问题解决了,但新的痛苦又出来了。我们不能完全没有物质,但是,如果一心追求物质,不管你是否能够真的获得,最终都无法解决痛苦。这也属于价值观。
然后是生命观。我们不会认为生命有三世,连因果报应都想不通,也不会真正地相信因果。在嘴上都会说相信因果,但遇到事情时却只考虑当下,当下舒服就可以了,明天都不会考虑,更不要说后世。这就是我们的生命观。
“价值观”和“生命观”不正确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观错了,我们不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不知道我们的生命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一切境相由心现,心性也是离四边”。这些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不清楚,话可以背得朗朗上口,但其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以及怎么在你的相续中、修行中去实施它,你真的不知道。
由于末世见浊如此炽盛,所以,即使佛陀说读诵受持《金刚经》的功德很大,也很少有人会相信。你会想:“既然读诵《金刚经》有这么大的功德,我明明读了,但为什么还在受罪?为什么还是交不起房租,逛淘宝还是买不起东西,男朋友/女朋友还是跑了,前男朋友/前女友还是劈腿了?”
实际上,佛陀说的这些功德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要有一个修行和运行的过程。而且,如果你不相信它,这些功德的发作就要慢很多。反过来,如果你相信它,那就不同了。
如前所说,修行的过程就是信、解、行、证。能“信”已经不一样了;能“解”(通达)就更不一样了;当你去实施它、修行它(“行”),那就更厉害;最后取得结果(“证”)时,你会明白佛陀所说的东西都是正确的,这叫做有了正见,或者是有了正确的见地。但大部分末世的人,因为见浊,真的不会相信。
就现在这个时代而言,一些生下来比较聪明或者条件比较好的人,根本不会来学佛,大部分都去搞商业了。很多人读大学都要读金融专业,为什么呢?容易找工作、赚钱。而现在不读金融了,要去学演艺,不只是电影学院,连华南农业大学都在办演员培训班,种菜的人也开始学演艺了。
为什么呢?价值观变了。他们觉得当演员又能赚钱、又舒服、又轻松、又时髦,靓女、靓仔凑在一起其乐融融。这些都是假象,也许会有其乐融融的时候,但中间的苦和丑男们、丑女们也差不多。只要作为个体都会有苦,苦是真理——苦谛。但我们不会去思考这些东西,我们只要眼前、只要当下——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呢?任由当下的无明霸占我们的心灵、肆虐我们的心灵,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很多人确实不会信,但佛陀提前就在经书上讲了。佛陀说,后来的人听闻之后会出现狂乱、狐疑不信。佛陀这么说是垂怜我们,提醒我们不要狂乱、不要狐疑不信。你要有信心,才能领略《金刚经》里面的深邃含义,同时得到巨大的利益,也就是你要相信读诵受持《金刚经》会有这么大的功德,但大部分人可能只是把它当成一本普通的书,读了就过了。
后来佛陀接着说:“须菩提,应该了知此经的内涵不可思议,因此,果报也不可思议。”“此经的内涵不可思议”,这里的“不可思议”,我们要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由于金刚经说的是空性,而空性所产生的功德非凡夫的局限思维可以明了。就凡夫二元对立的思维来说,思考的范围是很小的。即使我们利用现代运算得很快的计算机帮我们思维,也无法与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现象相比,计算机根本不算什么,它本身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不管运算得有多快,还是有速度的,而本性“了本无速”。
你们记得“了本无速”这句话出自哪里吗?出自永嘉禅师见六祖时说的一段话。大家把这一段故事打出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是一段很出名的对话。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六祖坛经》中永嘉玄觉禅师见六祖的故事。
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
永嘉禅师来自温州,姓戴。很小就读经论,对天台宗的止观法门非常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法门是逐渐修行的法门,有大止观“摩诃止观”和小止观“童蒙止观”。精通天台宗的止观法门以后,因看《维摩经》明白了本性。《维摩经》是一部很了不起的直指人心的经典,属于禅宗最推崇的经典之一,有机会我跟大家一起学习。
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
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与玄策禅师相谈,很多时候玄策禅师觉得永嘉禅师说的话跟六祖说的是一样的。
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玄策禅师问永嘉禅师:“你的师父是谁?”永嘉禅师回答说:“我听各种各样的经论,每个都不同,各有师承,后来我自己看《维摩经》开悟了,但到现在都还没有人来认同我,鉴定和证明我开悟了。”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威音王”就是普贤王如来,即第一位开悟的佛,在他之前可以无师自悟。但是,威音王以后,无师自悟者尽是天然外道。这句话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如果你还没有皈依,就说自己开悟了,即开悟了还不信佛,那你就是外道,你的证悟是假的。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天然外道,包括一些名人,比如克里希那穆提等等,他们都是天然外道,因为他们没有皈依,也不认为佛教怎么样。
第二种是有传承的,这种人不能叫“天然外道”,但你说自己开悟了,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有可能误认,所以一定要找过来人认证。
永嘉禅师对玄策禅师说:“你能不能为我证明,勘验我是不是开悟了?”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玄策禅师说:“我的地位不是很高,修证不是很好,说话不算数。曹溪有六祖大师,他有禅宗的正宗传承。很多四方的学者、禅宗行人都去他那里。他是接受达摩祖师衣钵传承的受法者(当时衣钵还在,六祖以后衣钵就没有了),如果你要去找他,我可以和你一起去。
玄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于是,永嘉禅师跟玄策禅师一同来到了曹溪,见到了六祖。永嘉禅师右绕六祖走了三圈(右绕表明恭敬,就像我们绕佛一样),但他右绕以后就振锡而立,并不礼拜。出家人手上经常会拿着锡杖,出去参访时,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撑着走路,二是由于锡杖有响声,在野外走路时,可以打草惊蛇,驱逐毒虫,有时候遇到人或者动物侵害时,可以作为防卫的工具。
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
六祖说:“出家沙门要具备很多威仪,行为要非常端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得非常如理如法。大德,你是从哪里来的?你只是绕三匝,连合掌礼拜都不做,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我慢呢?”
然后永嘉禅师就开始斗机锋了,禅宗里面勘验一个人,是不能去背书的。比如问,什么是本性?——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离开四边。什么是离开四边?——明空双运。这时候说经论上的文字是没有用的,大家都会背,一定要处在自己的境界里面去说,举手投足、落叶飞花皆是法性——“开出本有,示出本无”“无即是有,有即是无”。
——网上师兄问:“‘法身边事、法身本位事、法身向上事’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做“法身边事”?你所做的参访、修行单空、获得很多功德等对境性、言语性的事情,都是可以趋向法身的,比如,单空层面就是这样的,堕明、堕乐、堕空也都属于法身边事。
什么叫做“法身本位事”?是指“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本体现前,那个东西根本没办法说。
什么叫做“法身向上事”?证悟了法身(本体)以后,一切皆是法性,举手投足皆是法性。“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能、所完全一致,也可以叫做“大机大用”。
这是插入的话题,回答了师兄们在群里的一个问题。我们继续讲前面的内容。
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永嘉禅师就回答了,也就是开始斗机锋,他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什么意思呢?就是生死这件事情太大了,无常迅速,我没时间对你做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礼节,我们是最上上根人,直接一点,单刀直入,直取法性,不要搞这些虚的。
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
然后六祖说:“为什么你不能马上明白无生,立即证悟当下是佛呢?”“无速”就是连速度、时间都没有,也就是本来解脱。从不解脱到解脱还有时间、有速度,如果本来就是解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领悟,就叫做“了无速乎?”这有点难理解,如果你明白了,就会发现你从来都没有轮回过,一场梦而已。你不是那个梦,你是做梦的那个人,而那个人是心,所以,心从来都没有轮回过,不存在从“无明”到“明”这个过程。这是最高的见解。
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
前面六祖说:“你何不体取无生、体会无生的过程?”永嘉禅师回答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意思是“体”本来就无生,无生就是“体”,连“体”都不用。第一个“体”指体会,而这里“体即无生”的“体”指本体,即本体就是无生,我们不用去“体”它。
“了本无速”是说,如果我们真的明白了,就会发现根本没有什么速度,速度一定是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而本体本来就是解脱的——“我们本来就是解脱的”,这是很高的见地。这些话不是书上的理论,而是证悟者发自内心的明了之语。
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
六祖就说:“对的、对的”,表示赞同。这时候永嘉禅师被六祖印证了,然后“方具威仪礼拜”,他在这时候才礼拜六祖。礼拜之后,马上就要走,因为证悟之后他不需要再做什么了。
师曰:“返太速乎?”
六祖又问他:“现在就要回去,是不是太快了?”这句话又提到“速”,就这么一句平平常常的话里是带有骨头的。六祖想看永嘉禅师是否始终安住在那种状态,是不是还处在悟境里说话,也就是想检验他的修行程度、安住程度怎么样。如果他说有事要先走,就表明他又回到了世俗的状态中,这就不行了。
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永嘉禅师并不上当,说了一句:“本性本来是不动摇的,哪有什么速度啊?”这时候他还是没有离开本体,实际上是六祖在继续勘验他,给他挖了个坑,结果他没有跳。
师曰:“谁知非动?”
六祖继续问:“你是用什么明白本性是不动的?”如果永嘉禅师只是概念性地明白,那就完了。因为没有证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永嘉禅师也不接这个招,直接反驳回去了。
曰:“仁者自生分别。”
永嘉禅师说:“没有这个问题,是你故意挖个坑让我跳。”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有些人觉得:“如果你给我挖个坑,我也会给你挖个坑,我说‘我知非动’。”你会说:“哇,还有人我。”完了,你说他有人我,其实是你才有人我。他又会问你:“‘我’是什么?”这就叫做“故意挖坑”,你坑我,我坑你,互相“坑”对方。
但是,这里他们并没有说得很复杂,永嘉禅师直接不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是六祖自己在分别。谁知非动?自明,心自明而已。
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
六祖就更加地肯定他了,说:“你明白本性明白得很深、很彻底。”其实又是一个坑。
曰:“无生岂有意耶?”
永嘉禅师还是不上当,说:“既然无生,就没有这种意识分别。”“意”在这里指意识分别。“甚得无生之意”,就是说“对于无生的理论你知道很多、认识也很深”,其实又是一个坑,无生哪里有什么意识啊?六祖一听,就知道又给他挖了个坑。
师曰:“无意,谁当分别?”
六祖说:“没有意识,你怎么知道这个是无生呢?”
曰:“分别亦非意。”
永嘉禅师的这句回答是最厉害的:“念头也是空性。”真的明白了以后,念头也是空性,我们也可以用念头去明白。我们经常会说:“证悟本性时会不会有意识?”可以有意识,不管什么意识,如果你的心安住在无执这个层面,意识也是本质,所以说不要怕意识。
如果怕意识,就说明你陷在一种状态里面。所以,“分别亦非意”这个真的是大圆满,念头越多越快乐,纷纷法性,俱皆光明,根本就不是什么分别执着。“分别亦非意”——分别也不是执着。
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
六祖说:“你在这里住一晚再走吧。”于是永嘉禅师就在这里睡了一晚,“一宿”指睡了一晚,“一宿觉”指觉了以后,又睡了一晚。
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证道歌》就是我们以前讲过的《永嘉证道歌》,永嘉禅师死亡以后,朝廷就封他为“无相大师”。
我们回到《金刚经》的学习。所以,凡夫的局限思维是无法了解的,即使是量子计算机也无法算出本性,这是“不可思议”的第一种含义。另外,由于空性无量,处在空性本体时没有大小分别,也就没有功德大、功德小之分,所以称之为“不可思议”,这是“不可思议”的第二种含义。
因此,此经不可思议有两种含义:第一,在显现的层面上,凡夫的思维是无法全面了解的。比如,如前所说,即使是计算机,也只能了解地球,或者太阳系,太阳系里的所有东西还是算不尽的,普通人的思维就更不行了。第二,在本质的层面上,因为空性无量,没有大小分别,也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说,此经不可思议,即般若慧不可思议。
说空性的经典不可思议,信奉它或者不信它,果报也不可思议。所以,信奉、受持、读诵它的人可以得到世间和出世间的无量福报、功德。如果你读诵它,可以消业、积福,得到世间显现上的功德。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可能重罪轻报。但是,当福报、功德达到一定程度,压过业力时,这个人的生存状况就会变得非常好。
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长年累月地读《金刚经》,即使没有证悟,也没有受持它,只是读诵或者抄写,一般来讲,这种人的生活都会比较顺利。但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人可能有很重的恶业,那也是不行的。
如果真的能够受持《金刚经》,能够像永嘉玄觉禅师那样“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当下即如”,那么,当所有的罪业呈现,比如遭遇不好的违缘以及内内外外的不舒服时,当下也是空性,这是最厉害的。即使现在还做不到这样,也能通过修持空性慢慢地走到这一步。
所以,信奉、受持《金刚经》可以得到世间和出世间的无量功德(出世间的功德也就是证悟空性)。即使是读诵,也可以得到非常大的福报、功德。反之亦然,不信或者诽谤《金刚经》的恶报也非常可怕,难以想象。所以,古代毁佛、烧经书、摧残出家人及居士的人,果报也是非常可怕的。经文上说:“须菩提,应当了知此经的内涵不可思议,因此果报也不可思议。”
果报包含两种:一种是信奉修持者,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世间福报以及出世间的功德。另一种是不信或者诽谤者,不信当然是一种愚痴,诽谤者的恶报是难以想象的。《金刚经》既说福报,也说功德;既说世间,也说出世间,二谛并说。说功德罪业属于“世俗谛”,说不可思议属于“胜义谛”。虽然《金刚经》好像讲空性、胜义谛,但它不离世俗谛,依世俗谛而证胜义谛。
作为一名佛教徒,读了第十六品“能净业障品”以后,我们要明白,刚开始学佛是会有烦恼的,甚至最初学佛时的烦恼比没有学佛之前更多。为什么呢?还没学佛之前,遇到麻烦时你可以喝酒、谈恋爱,或者赌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转移心思。但学佛之后,这些事情都不能做了,有烦恼时,就只能专心地烦恼,导致烦恼会更多。
学到一定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青黄不接,烦恼也会更多,甚至得到法喜之后,法喜会停,停了之后烦恼也会出现。所以,并不是说我们一开始学佛,烦恼就没有了。另外,即使得到功德以后,还是会遇到一些不好的状况,那时候我们要明白这是重罪轻报,甚至一些人开悟以后,还会遇到很多困惑,还有一些苦报要出来。这些道理我们前面都已经讲了。
那怎么办呢?一定要有这样的见解和信心,要坚持不懈一直修下去。“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句话不是说谈恋爱的,而是说我们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地修行,把二执(内在的执着)去掉,把二执产生的一些障碍也消融掉。
我们要坚持不懈,多闻深思,因为对见解的明了,可以增加我们的信心,也可以让我们在修行时知道方法,不至于目标偏斜。同时,“修”和“行”要结合。一方面,座上要去修;另一方面,在平常的生活中,要经常把这些见解提起来,让见解指挥我们的心理活动,对付一些情绪。
慢慢地,我们会体会到佛法的殊胜和伟大,而很多人却体会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不信。为什么呢?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快乐是很直接的:美食就是好吃,谈恋爱就是舒服,大房子就是比小房子好,即使住了大房子,也还要很好地布置。这些快乐是马上就能感觉到的,而学佛的快乐是不容易感受到的。
初步进入修行的人连法喜都感受不到,而且刚开始法喜也不稳定,那就更糟糕,会导致不信。初期学习的人,经常都在信和不信中间翻来覆去地折腾,但要坚持下去,等到法喜稳固、见解通达以后,效果就不一样了,你会慢慢地成为真正的佛教徒。一旦开悟,后面就好办了。
当然,开悟还有清晰和不清晰、踏实和不踏实的差别,但会比刚开始积资净障的阶段好很多。我们学习《金刚经》,就是为了迅速越过这些障碍,直取本质,首先建立比较清晰、准确的般若见解,然后实现它。
这一品学完了,下一品“究竟无我品”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先去看一遍,或者看几遍。下一品我们会着重讲,因为牵涉到很多见地和修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4课
- 《金刚经》第1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