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我们继续学习《金刚经》,首先复习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了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基本上把前面十六品的所有内容作了一个总结。这些内容好像与前面有些重复,实际上不是的。佛陀在讲经时,将一些内容通过信、解、行、证四个层次,一层一层地推入。
首先,让你对《金刚经》的般若义起“信”;其次,逐渐地让你通达,就是“解”;然后,让你去修持,就是“行”;最后,“证”得究竟的般若果。所以,信、解、行、证是一层一层地往下推进的。
整部《金刚经》就讲了一个“空性”,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若要真正地了解,还是很麻烦的。由于我们充满了错误的知见,所以要进行学习。但学习的前提是,首先我们要相信它。最初的相信可能是迷信,或者是上一世的善根造成的一点点信心,但是,这种信心不足以马上让我们获得解脱,所以要去闻思。
在闻思的同时,就会有“信”;闻了以后还要思考,就会明了、通达空性的道理,叫做“解”;当这些道理、逻辑通达了以后,就要去修行,叫做“行”(行持);最后,我们的烦恼和无明会一步一步地被去除掉,叫做“证”。
《金刚经》将一个话题反反复复地说,看起来很简略,那是因为被翻译成中国文字记载的缘故。比如,以前曾举例,《心经》里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中国人来翻译是这样的。要是印度人来翻译,就会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会一个一个地全部说出来。
中国人好简,在翻译的时候,略微变一个字,或者改变语气,或者在不同的地方断句,意思就会不一样。《金刚经》看起来很简单,说的道理似乎都一样,比如,先说一个法,然后说这个法不是实有的法,是非法,是名法,又说它如何如何的殊胜,但是,不管这些有为法的功德多么厉害、多么巨大,都没办法与有为法相比。在每一个层面说的都是这些内容,大家会觉得重复,那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好简,另一方面是用我们的语言文字去表达信、解、行、证,确实不太好表达。所以,《金刚经》在反复推进的过程,大家会觉得很重复,实际上不是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读经典时,应该具有这样的前提思想,不然的话,我们会读不进去,一晃而过。
现代的中国人不但好简,还好忽略,也就是片段性思维,看了以后马上一晃而过,立即要去寻找新的东西。任何一种思想或者见解,往往是以文字或者声音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并且马上就过去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说得文雅一点,叫做“文字溜冰”,或者叫做“熟溜病”,或者叫做“水过鸭背”——水泼在鸭子的背上,根本不会打湿身体。还有人举例,就像鹅卵石放在水中一样,虽然浸泡了几千年,表面湿了,但里面还是干的。
总之一句话,我们没有认认真真地去思考。“信”了以后,不一定会“解”;“解”了以后,也不一定会去“行”;如果没有“行”,就不可能有“证”。这是一个简单的真理——空性(缘起性空),先说出一个法,说它是非法,是名法,然后进行比较。反反复复地这样说,好像都是同一个意思,实际上不是的。其实他是想把这些道理一层一层地推进,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明白。
我们读《金刚经》一定要这样去读,不然就会像刚才说的那样,“水过鸭背”或者“文字溜冰”,一滑就过去了。另外,现代人还喜欢寻章摘句、师心自用——摘取其中的一句话,不顾前后文,不顾其深厚的含义,在适当的场合,根据自己的意思随便进行诠释,这就叫做“师心自用”。
比如,《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很深刻的。说到空性时,我们经常会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这是一种修行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窍诀。但是,你怎么应无所住啊?这个“住”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应无所住”?“生其心”又是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很深入、很仔细的思维、解答,那就是随便拿一句话来乱用。
当你了解了、通达了,还要不停地在修行中去体会,尝试着去领受它,这在禅宗里面叫做“参”,也就是怎么样应无所住。“无所住”,并不是头脑中有一个“无所住”的观念就够了,你要去体会身心怎么样才能无所住。
体会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境界、很多误区,你还要不断地排除这些误区,不断地、深刻地、深入地、广泛地对“应无所住”这四个字产生体受。最后连“应无所住”这个东西都要放弃掉,那才是真正的“应无所住”,那时候才是“生其心”——才出现本质的心。
“生其心”的这个“心”是什么样的心?是本质心,还是缘起心?处于缘起心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处于本质心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本质心和缘起心是同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或者是一体两面吗?其中会有很多细节,这些要靠“信、解、行、证”中的“行”来修持。
修持里面,首先就是我们以后要讲的,要去参,要去修,要去排遣。《金刚经》里面叫做排遣这些执着、排遣这些无明,或者叫做“遣荡”,或者叫做“遮破”,都是一些词汇。那么,这些词汇落实到我们的身心里面是怎么处理呢?有些说是放下,有些说是对治,有些说是觉照,这些词汇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也要在行持中逐渐地明白。到了最后,你才能够真正地放下,而且连“放下”都不成立,那时候你才会真正地开悟,这叫做“证”。
而且,初步开悟还不是初地菩萨的那种“证”,也不是佛陀的那种“证”。凡夫在逐渐修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下顿悟,这种明白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这些会很具体、很实在,它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字在头脑中过一遍,或者听一遍录音就完了。你要深深地思考,并且要长久地行持,也就是去修行。
在深深思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去闻思,要去听那些过来人或者有学养和修养的人怎么说。他们说的东西,会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各种各样的思维,以及各种各样深入的对比,慢慢地,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而不再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东西,到了你的头脑中经过各种各样的比对、思考、融合(有人也叫圆融),慢慢地,你就会明白里面的意思,那就变成你自己的见解了。
虽然还不是什么境界,但它也是见解。然后,你就可以用你的身心逐渐地去检阅这些见解,或者拿着这些见解去调伏你的身心、明了你的身心。在这个过程中,你就逐渐地知道这些见解到底是什么意思,称之为“行持”,指实现这些见解的过程。最后你实现了,就是开悟。
所以,那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听了就算了。很多时候,我们把学佛当成什么呢?我们去听一些理论,听了以后觉得新鲜,当时很激动,很“嗨”,像听单口相声一样。然后就不断地渴望有新的东西出来,就像我们有时候去听现在的一些搞笑节目,谁又在说相声,谁又在说单口相声等等,以前有一个节目叫做“海派清口”,就类似这些。
我们去听这些东西,只是为了博当时一笑。这么开怀一笑,我们就不断地渴望有新的东西出来。其实你是在消费这些东西,让你暂时获得愉悦,但学习佛法不能这样。学习佛法的目的,不是让你通过佛法的道理简简单单地快乐一下。当然,快乐一下也有用,毕竟留下了种子,总比去干坏事、看闲书有用。但是,简简单单地听一下就想解脱,显然是不行的,一定要深深地去思考它、行持它。
在思考和行持的过程中,还要不停地听,哪怕是同样一个话题、同样一个见解,都要反反复复地思考。很多人说:“我学到后面真的是学不下去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实际上是因为他没有深入,只是停在一个简单的概念上,然后渴望有新的概念、新的理论出现。而学习佛法不能这样,不能像听单口相声一样,你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然后反反复复地思考,让它在你的身心里面起作用。
比如,“空性”这种见解,就要反反复复地去实践,最后要真正地、踏踏实实地开悟。而且,开悟以后也不见得是真正的解脱,也许是在心里面触碰了一下,或者逐渐地明白了万法的本质是怎么回事,心里面开始直接地有点明了:“哦,原来佛陀是这么回事,佛教的宗旨是这么回事。”然后,你还要凭借自己的开悟去修行,就叫做“悟后起修”。慢慢地,你才会达到很踏实的解脱,不然的话,这些东西就是一些干巴巴的理论而已。
现在有很多学者,他们研究唯识、中观,也写了很多书,但就是不修行。然后,他们就拿着这些理论说别人不对、自己对,或者说这个不全面、那个也不全面,反反复复地评判古代的一些大德,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好像全世界就他自己行一样。
大德们都是经过反反复复地闻思,长时间地修行,很多都有深厚的证量,才用文字表达出来。说老实话,那些文字都不一定能够真实地把他们的境界说出来,即“言不尽意”,因为没办法,语言表达就只能是这样。
比如,一个人说“我好痛苦哦”,“痛苦”这两个字能够在概念上把他所有的痛苦都概括了,但是,他体受到的各种各样真实的痛苦,比如孤独、患病、缺吃少穿、被人欺辱等等,“痛苦”这两个字是表达不出来的。
他们证悟的境界也是一样的,比如,他们获得的各种神通、各种喜悦、各种快乐,以及各种救度众生的能力,也没办法简简单单地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只能通过文字大概地了解一点点。
比如,通过闻思《现观庄严论》,我们可以知道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很多功德,甚至知道佛陀的功德,但你真的了解吗?不了解,你只知道这些文字。学者们也知道佛陀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词汇都知道,甚至各个论师对它们的不同解释,都可以背诵下来。但“十八不共法”中的每一个法到底是怎么样的,你清楚吗?如果你清楚了,你就是佛了。
学佛就是为了成佛,你要真的清楚,而不是只知道这些概念。其实,我说的这些东西每一个人都很清楚,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你们都不当真地去做,以为学完了就完了,不再深入思考。如果再说同样的内容,你们就厌恶了:“哎呀,我早就听过了,能不能说点新鲜的?”
佛法哪里有什么新鲜的?佛法的宗旨,从释迦牟尼佛开显出来以后就是这样的,两千五百多年来都没有变过。有些人会说:“大、小乘还是有不同之处。”大、小乘确实有不同的地方,那是由于理解的人不一样、学人的根器不一样造成的差别,其实在佛陀那里都是一样的,一直到现在都是一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为什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说呢?因为理解这个宗旨,要依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环境,以及自身不同的情况。佛法是药,佛法的宗旨(真如本性)被佛陀开显以后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佛陀已经说到底了。在佛陀没有开显之前,它就是这样的,始终都是万法的本质、世界的究竟真相。但是,当你去明了佛陀所说的真理时,依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学人的情况,就会产生很多变化。
有些人就是不行理,比如,佛陀在《维摩诘经》里面讲,香积国的人依靠吃饭就可以证悟。因为他们的鼻识非常发达,不同的对境在他们面前会呈现出不同的气味。我们现在是靠眼识和耳识,当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形象以后,就用意识去定位、贴标签。
香积国的人,当他们看到一个东西时,不太注重形象和声音,而注重气味。比如,我们说一个人很贪,在他们那里也许是闻到这个人的身上有某种味道——“这个人的身上经常发出贪的味道”,他们用味道来定义贪。而我们说一个人贪,可能是通过他的眼神来判断,比如,他紧紧地看着金钱,眼睛放光等等;或者听到某种声音时很嗨,比如,我们去参加音乐会,那是因为我们对耳识和眼识很敏感。而香积国的人,对看到的和听到的可能不太在意(眼识看到的无非是容色和形色,耳识听到的无非是声波的震动),但闻到气味时,他们就开始嗨起来,这是依靠鼻识,狗就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根性的强弱不同,就会导致佛陀传法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语言表达非常有限。如果要明白语言所指向的那个事实真相、含义,就要花很多心思。
大家不要简简单单地只求学习新鲜的知识,如果不去修行,学过的知识是很容易忘的。我很年轻就开始学习中观、唯识等等,但现在很多内容都忘了。我在交流的时候,还要提前把以前看过的内容翻出来再看一遍,看的时候自己都觉得好笑,这么多内容全忘了、已经记不住了。
我们在学习这些东西时,不能够像学者一样,只是学习知识,然后你说你好、我说我好,甚至去诽谤、评论大德们,极不恭敬,自以为是,非常糟糕!
我为什么会说这些呢?那是因为我遇到了这些情况,趁在上课时对大家发泄一下,毕竟我们是在沟通交流嘛。很不好意思,我把大家当成了发泄的对境,“嗡班杂儿萨垛吽”!
言回正题,信、解、行、证是四个不同的修学层面(闻思修的层面)。《金刚经》无非在说空性,是二转法轮的究竟宗旨。“空性”又体现为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无非就是两个问题:如何应住?如何降伏其心?
这两个问题已经在讲我们怎么去开悟、怎么去安住,也就是怎么把这颗分别、波动、不安的心停下来,以及怎么找到真正的本质——空性,然后不脱离地安住在上面。
《金刚经》无非在讲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去开悟?然后怎么去安住?佛陀在诠释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时,层层推入,表现为行、解、行、证四个层面。佛陀说的话,好像都是围绕这些内容,比如,我们说的身体是不是长大啊?净土是不是庄严啊?后面还是反反复复地说这些内容。
其实他是想表达,我们去“降伏其心”和“安住真心”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这个深入的过程就是所谓的信、解、行、证。当然,在藏传佛教里面不叫“信、解、行、证”,而叫“见、修、行、果”,意思都差不多。
你在“信”的时候,已经在建立“见”,也就是你相信它,就会去建立“见”;“见”建立到一定时候,就是真正的了解,叫做“解”;然后是“行”(修行),可以座上修,也可以座下修,就包含了藏传佛教的“修”和“行”;最后是“证”,即藏传佛教的“果”。
而藏传佛教所说的“见”,过程中已经包含了“信”和“解”。有了“见”以后,就要去“修”,既要座上修,还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去行持,叫做“行”,最后要证“果”。见、修、行、果是这样理解的,意思都差不多。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的,涵盖的范围可能大一点,也可能小一点。但是,“见、修、行、果”和“信、解、行、证”实际上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的大体内容就是这样的。第十七品讲完以后,就开始讲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讲了如来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这些内容讲完以后,佛陀还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我们今天着重要讲的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一体同观分”这一品的内容不多,本来可以把后面一品也一起讲完。但是,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今天还是要集中时间,从理论层面、修行层面以及分析层面着重讲“三心不可得”是怎么回事。
当然,具体怎么实现三心不可得,最厉害的应该是大圆满,或者是禅宗的直指心性。如果讲得比较次第、比较清楚一点,大圆满的讲法会更清楚。但是,我曾多次强调,我不懂大圆满,所以不能与大家交流大圆满。
我曾得到过大圆满的直指心性,有很多上师给我指引过,但网上是不能公开宣讲这些内容的,更何况我不懂,所以更不能讲。我们只是从见解层面来分析一下,然后简略地以禅宗的方式与大家作交流。
首先,我们回到这一品的具体经文上,首先念一遍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按照昭明太子的分法,这是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今天我与大家一起交流。
从第一句开始解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这一长串的句式都是“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不?”经书是记载佛陀的对话,虽然是中文翻译,但大体上还是把他们对话的情境记录下来了。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用中国的文字把它简略化就会变成,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不?”须菩提答:“世尊,如来有五眼。”这样就完了。
但印度人不行,他们会一个一个地全部说出来,而且全部重复——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按照中国人的好简习惯,看到这些会很厌烦。由于语言习惯不一样,印度人就是这样的,一定要全部说完。我们以前也说过,这种思维习惯对他们的民族文化是有作用的,比如,印度人写软件天下第一。软件就是这样的,一定要全部写完,不能省略,不能够“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能够是总结性,而中国语言是带有总结性的。
甚至佛教的传播都有这种倾向,特别是禅宗,好简。以前云门禅师甚至发明了“一字禅”,问他什么是法性?他回答一个字“普”(普天下的“普”,普贤菩萨的“普”),关于云门禅师一字禅的故事还有很多。
我们的语言有概括性、情境性,有很强大的弹性,导致我们的语言很优美,但被后人解释出来,有时候会模糊不清,也不太好翻译。我们以前经常在国外开玩笑,比如,“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话,中文听起来情景马上展现:有青天,有一行白鹭,然后一幅中国山水画就出来了。如果你用英文来翻译,怎么能够翻译出这种意味呢?一行白色的鸟儿在天上飞,味道一下就变了。这是我们语言的一些特点,而且我们的语言里面有暗含的逻辑。
很多人说中国的语言没有逻辑,简直胡说八道,它是暗含逻辑的,而且是情境性逻辑,事理逻辑非常复杂。比如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单向思维呢?你怎么这么傻、这么狭隘呢?怎么像外国人一样直线思维呢?”意指这个人没有情境性思维,他的思维就是一个逻辑,而他认为的那个逻辑还不一定是对的,这些人其实挺傻的、是最傻的人。他不知道中国的语言带有强大的情境性,有时候还会反过来理解。
比如,现在有很多外国人学中文,过程中遇到很多窘境,我以前也看过一些相关的视频,讲解一个字在不同的场景里面怎么运用。《神雕侠侣》里面的小龙女,想去感受一下杨过以前居住过地方:“我想过一过过儿过过的过往生活。”那么多的“过”堆起来,外国人怎么明白里面的意思呢?不停地“过”,外国人会傻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也就是说,我们的语言有情境性逻辑,包含了事理逻辑在里面,而事理逻辑又有其文化的底蕴。比如,广东人秀恩爱时骂自己的老公,就会说:“你个衰鬼!”听起来好像是在骂,实际上是爱。如果你去掉这个情境性,用英语直接来翻译,夫妻两人就会出问题。
由于我们的语言暗含了事理逻辑,内容太多,导致一些直线思维的人很傻。感受情境性的能力,我们取名为“情商”。但是,情商不足以包含事理逻辑,不能完全涵括情境性。(有人问:“请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的样子?”有个留学生反应得很快,立刻说:“含笑九泉。”)
我现在把话题说岔了,说到了中国语言的复杂性。但是,由于它有强烈的概括性,有时候文字就很简单。比如,我们写一本英文合同,有八百页那么厚,而翻译成汉文只有两百页。有英文业务翻译经验的人,一定会明白这种状况,我现在也非常明白,汉语几句话,英语一大串。
印度人比美国人还要仔细,东南西北都要说出来。但印度人比美国人好的一点是什么呢?他们多了像中国这样的情境性东西,而且文化沉淀也很厚。什么叫做“文化沉淀很厚”呢?梵语在印度已经没有了,但这些文化、语言的力量还是传承了下来,导致这个民族也会有强大的情境性思维。当时梵文的一个词至少有六种解释,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般若”这个词汇,就有很多种解释。所以,语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反过来说,我们不能认为自己学了几个名词,懂了几个名相,懂了一些逻辑,就真的懂了佛法,佛法不是那么简单的。当然,你要是真的懂了,也就是懂了最根本的本性,那就好办了。
但是,就这个完全没有分别的本性,不太好懂。而我们现在要通过分别去明白不分别,闻思、修行其实都是分别,最后要去明白那个不分别的本性,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家一定要用心,不要把佛法当作普通知识来学习,好像记住了一些名相,背诵到一些法语就可以了,实际上不是的。
我们回到经文,这里有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的五个问题以及回答都是这样的,在此,我就不逐句来说了。大体意思就是,佛陀说:“须菩提,在你的见解(认知)里面,如来有肉眼吗?”须菩提说:“有。”“须菩提,在你的见解(认知)里面,如来有天眼吗?须菩提说:“有。”佛陀说:“须菩提,在你的见解(认知)里面,如来有慧眼吗?”须菩提说:“有。”佛陀说:“须菩提,在你的见解(认知)里面,如来有法眼吗?”须菩提说:“有。”佛陀说:“须菩提,在你的见解(认知)里面,如来有佛眼吗?”须菩提说:“有。”(都回答了“有”。)
我们要解释什么是肉眼,什么是天眼,什么是慧眼,什么是法眼,什么是佛眼,汉传佛法和藏传佛法对此五眼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逐个来解释。其实,汉传佛法和藏传佛法对五眼的解释都差不多,但同样地,汉语要简略很多。
对于五眼的解释,藏传佛法基本上是根据《现观庄严论》来划分的,所以非常规范,是怎么样就怎么样。汉传佛法中,“肉眼”就是“肉眼者,即此血肉之躯所具之眼”,也就是我们肉体上的眼睛。当然,肉体上的眼睛既包括我们凡夫的眼睛,还包括天人的眼睛、菩萨的肉眼,乃至于佛陀的肉眼,就是这么一种上面有眼睛的形象。
凡夫的普通肉眼叫做“浮尘根”,比如晶状体、视网膜等东西,眼科医生最明白了。而天人和菩萨也有肉眼,有些菩萨是人也有肉眼,这种肉眼叫做“净色根”,他们组成眼睛的物质可能不是我们凡夫的这种晶状体,而是另外一种非常好的晶状体,或者是他们的视网膜很厉害。
很多菩萨的肉眼和我们的不一样,我们的肉眼最多只能看到一两公里以外,而且一两公里以外的很多东西都看不清楚。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十几里外很庞大的东西,比如十几里外的山,而山上的草木、岩石等东西的具体情况,我们就看不清了,一定要靠近才行。但是,有些菩萨的肉眼可以直接看得很清楚。
肉眼直接看过去,看到的是形色和容色,而佛陀的肉眼就厉害了,同样是用肉眼看,却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其实,佛陀的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落到最后都是佛眼。前面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都是示现而已,真正地只有一个佛眼。
为了适应不同的众生以及菩萨们的情况,佛陀才会说“你有肉眼,我也有,但我的肉眼比你厉害很多。”佛陀还会对阿罗汉说:“你有慧眼,我也有,但我的慧眼比你厉害很多。”天人经常因身上发光而傲慢,佛陀说:“你会发光,我也会发光”,结果他一发光,天人的光就被覆盖了。
现在的人类,由于意识很发达,我们最骄傲的是什么呢?数学!我们不要以为是物理或者化学,其实最厉害的分别能力是数学——数学为科学之母。我们自认为数学能力很强,而在佛陀那里,两下就把你推翻了。你问:“为什么佛陀不直接告诉我们哥德巴赫猜想是怎么样的呢?”佛陀不会这么做的,这会把我们的意识能力引到其他方面去了。
但是,有时候佛陀也会用这种方式,把他要接引、度化的对象先镇伏,然后再引入佛道。那些傲慢的人,如果不先把他镇伏,他是不会跟着你学佛的,他会认为自己最厉害。所有的众生都有“我慢”,“我慢”发展开来就会变成各种各样的“傲慢”。唯识里面讲了七种慢: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佛陀说自己有“肉眼”,还有“天眼”。天眼有两种,一种是由业力得者,天人凭自己的业,一出生就具有这种能力,比如,欲界天的天人通过积福得以升天,依福业之故,一出生就具有天眼。另一种是由定力得者,比如,色界天和无色界天的天人是靠定力得天眼;另外,普通的凡夫也可以靠定力,慢慢地培养出天眼的能力。
首先,天眼能够看很远;其次,还可以看到过去世和未来世,带有宿命通。我们凡夫的肉眼,看东西只能看到容色和形色,而且只能看到当下,比如,直接照见当下的房子、人等物。但天眼则不同,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的情况,普通天人可以看到很多世以前的情况,现量可以看到你前一世具体在做什么,而佛陀可以把轮回全部看完。这有点奇怪,等到后面讲“三心不可得”时,我会跟大家讲。
“慧眼”是什么呢?按照汉传佛教的解释,“慧眼者,以根本智,照见真空之理”,实际上是去看万法的本性。万法的本性有两种:一种慧眼是阿罗汉的“人我空”,但不厉害;另一种是菩萨的慧眼,能够看到万法皆空,这是凡夫所没有的,但他们看到的层次有限,所以分为一地到十地菩萨。而佛陀的慧眼就非常厉害,一直到空性的极致。
“法眼”是什么呢?即所谓的后得智。“法眼者,以后得智,照见差别之事”,“差别之事”是指万法各种各样的情况。还有很多的名字,如权智、俗智、遍智、如量智、根本智等等。在佛陀那里称为“正遍知”,也就是了知所有的现象,又称为“遍所有智”。而其他菩萨和阿罗汉的法眼就要差很多,特别是阿罗汉。
而“佛眼”是佛陀所独具的,“佛眼者,智无不极,照无不圆,惟佛有之”。汉文有一首词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法眼能观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我们要记住后面这句话——“照异体还同”。“照”,他能够了知万法各种各样的不同,万法的因由来源,以及过去、当下、未来分别会怎么样,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而在看到它们的同时,佛陀会知道其实都是法性,也就是各种各样缤纷万千的现象,本质都是空性,“体”是一样的。这是佛眼的特征。
“体同”是指如所有智。“照异”是指遍所有智,什么都能看见、什么都能知道,其实就是大圆镜智。正是因为“体同”,所以才会“照异”。体同是什么意思呢?无论怎么变化,本质都是“我”,所以,无论你怎么变化,“我”都知道。就像一面巨大无比的镜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光影在闪动,但是,无论怎么动,它都是镜子本身。
众生各种各样的分别,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里面的光影,比如,我们感觉自己有身体,感觉自己在想什么东西,或者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制造什么物品或事端,以及森林、树木、有情、无情等等。这些东西好像千奇百怪,但在佛陀这个巨大无比的光明里面,它们跟光明是一体的。同时,佛陀的光明又知道它们不同的形态。
明白“体”是一样的,万法皆空性,就叫“如所有智”;明白所有不同事物的因由来源、现状,就叫做“尽所有智”或者“遍所有智”,也可以叫做“正遍知”。以上是汉传佛教对五眼的说法。
其实藏传佛教的说法也差不多,但它是根据《现观庄严论》来解释的。藏传佛教认为:“‘肉眼’是在加行道通过供灯、修等持而获得,依靠眼根即能现见一百由旬到三千大千世界整个世间。”如果你修得稍微好一点,就会有肉眼的功德。这里的“肉眼”已经不是普通人的肉眼了,而是通过供灯和修等持获得的肉眼,它可以看到一百由旬。
一由旬是多少呢?有些人说是四十里,有些人说是十六里,也有些人说是三十里,众说纷纭。总之,一百由旬就很远了。如果一由旬有十里,一百由旬也就一千里,你给我看一看一千里以外的东西?通过望远镜倒是可以,也许通过望远镜也不行。通过现在的手机活是可以的,通过微信的视频通话,就可以看到万里以外的东西。
这算不算肉眼呢?在一定程度上,这也算是肉眼的功德,但不算天眼,因为天眼可以看到过去和未来。而佛陀的肉眼可以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普通人修得好一点,可以看到一百由旬,中间的很多菩萨、阿罗汉,他们看到的距离也是不一样的。这是肉眼的功德。
“天眼”要通过修持有漏善法(修禅定等六度)才能得到,可以照见众生的生死。比如这里受生、出生,那里死亡,照见前生后世,也就是刚才说的宿命通,加行道以上的人才会具有天眼的功德。
现在有很多大圆满的学人开悟了,开悟以后就基本到了加行道,而这个加行道和《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加行道是不一样的。《现观庄严论》的加行道是讲“所境”,修行功德的直接呈现;而大圆满是在“能”上去修,是讲“能境”——在能境上开悟了,就算进入了加行道,至于是否具有这些功德,它是不会管的。我们要搞清楚,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方式。
大圆满之所以快,是因为它不管修行过程中的风景,直抓根本,但它也很险,不容易。但《现观庄严论》就不一样了,一是一、二是二,呈现出这些功德才能算是进入了加行道。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计量方式。
“天眼”是一种有漏善法,还是要靠修禅定等六度才行。“慧眼”是通过修持无漏资粮,依六波罗蜜多而生。“无漏善法”,即积累无漏资粮,要去修空性。“六波罗蜜多”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这样去修行,最终可以照见诸法的本性。《现观庄严论》里面讲“唯一地至十地之间的圣者菩萨入定时具有”,“入定时具有”是指法性定里面所证悟的那个东西,只有一地到十地的菩萨才具有。
但是,慧眼有两种,这里说的是菩萨的慧眼,还有阿罗汉的慧眼。你不能说阿罗汉没有慧眼,只是他的慧眼只能照见“人我空”,属于一种比较偏空的慧眼。
凡夫平时也说慧眼,比如“慧眼识英雄”之类的,还有那英在歌曲《雾里看花》中唱道“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这首歌中的“慧眼”完全是扯淡的,不用理会。
总之,“慧眼”这个词汇有不同的意思,可以指阿罗汉的慧眼,但《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是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慧眼。
“法眼”是什么意思呢?以无漏修持六度波罗蜜为因,可以如实通达教法和正法的意义,是一地到十地菩萨出定时具有的功德,也就是“后得智”。这里的“后得智”和汉传佛教讲的一样,只不过汉传佛教讲得相对简单一些,这里要复杂一些。
后得的功德,那就太厉害了。初地菩萨一刹那去一百个佛土,一刹那成熟一百个眷属,一刹那现见一百位佛陀;达到二地菩萨,就上千了;达到十地菩萨,就说不清楚了,可以去无量无边的剎土。这样的法眼,阿罗汉是不具备的,但在一定程度上,阿罗汉也具备他自己的法眼。
我们也具备凡夫的法眼,比如,一个人善于煮食,他对食材、做饭的方法有其独具的“法眼”,甚至会问别人:“我做的这几道菜,不知能否入你的法眼?”这个“法眼”是指某人精通某一行,能够对某些事物进行一定的判别。而菩萨的法眼非常厉害。
“佛眼”就更厉害了,是指照见轮涅所摄一切法的智慧,是最厉害、最究竟的智慧,分开来讲就是“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
按照《唯识》的说法,就有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我们的本性——空性,可以叫做“法界体性智”;阿赖耶识转依,就是“大圆镜智”;末那识转依,就是“平等性智”;意识转依,就是“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依,就是“成所作智”。再分下去还会有很多,在此就不去细分了。
这是佛眼,只有佛陀才具足,其他菩萨和阿罗汉都不具足,我们凡夫就更谈不上了。但是,菩萨和阿罗汉有相似的佛眼,只是不圆满。
不管怎么样,佛陀说自己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都是针对面前所要度化的凡夫和菩萨们的一种示现,对他来讲其实只有一个眼——佛眼。
当佛陀到我们面前时,他要有个化身,也会显示出肉眼,但他能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东西。到了阿罗汉面前,他也会有阿罗汉的那种“人我空”的慧眼。而且,他除了知道阿罗汉的那种“人我空”的慧眼以外,还有更厉害的“法我空”的慧眼。
在菩萨面前,他会说“你有法眼,我也有法眼”,因为菩萨有很多后得智。佛陀就更不用说了,他知道菩萨的后得智,而自己的后得智却厉害很多。总之,佛陀针对菩萨而显现法眼,实际上都是一些示现——应对受众的示现。
佛陀的五眼就讲到这里。
前面佛陀分别问须菩提,他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吗?须菩提回答,当然有,都有。佛陀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其实是想引出后面的问题。我们来看下一句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本来佛陀在说“我有各种眼睛”,现在马上话题一转,问:“恒河中所有的沙,我说是不是沙?”须菩提只能老老实实地回答:“您说是沙,那当然是沙。”佛陀又接着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这句话的意思很好解释,佛陀问:“须菩提,在你看来,一个恒河中的每一粒沙都代表一个恒河,而恒河中所有的沙就代表有这么多沙数的恒河,然后所有恒河沙数的恒河中的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佛陀的世界(数量呈几何级增长),而一个佛陀的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有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我想问你,多不多?”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观念,与我们现在的宇宙观很相近。你想想,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这种知见力和六根的能力,能想象得那么巨大吗?我们只会想:“银河系出去有多远、多远、多远……哇,好大!”
也就是说,佛陀说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然后那么多恒河里面的每一粒沙代表一个佛的世界。一个佛的世界有多大呢?三千大千世界,即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的沙的总数那么多佛陀的世界——哇,多不多?那肯定多!
为什么佛陀说完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以后,又突然说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多不多呢?佛陀一定是有目的的。两个人对话,不管是直线逻辑,还是情境性逻辑,或者是事理逻辑,总有一种逻辑在里面。那么,佛陀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后面。
须菩提回答:“甚多,世尊。”这个回答非常简单,“是多”。前面佛陀问须菩提自己有没有五眼,须菩提都回答“有”。现在又问那么多的世界多不多,须菩提回答“很多”。
可想而知,这种宇宙观佛陀那时候就有了,而发展了几千年以后,我们依靠射电望远镜才知道外面有多大。最早是地心说,基督教说地球是中心,外面的一切星球都围绕着地球旋转。到了四百多年前,哥白尼才提出日心说,即太阳是中心,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结果支持这种说法的布鲁诺还被教会活活烧死。
早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那时候没有什么科技,佛陀却可以这样来说世界,哇,真的非常了不起!而且,佛陀还说出了这些巨大无比的世界的本性都是空性。你想想看,如果不是一位无上智者,能说出来吗?如果是一个思维非常发达、认知力很强、头脑非常清晰、胸怀非常博大的人,看完《金刚经》,他就可以确定佛陀是无上智者。
《金刚经》里,早已诞生巨大的宇宙观。世界分为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在《金刚经》里,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里面的每一粒沙都是一位佛陀的三千大千世界,这是最大的宏观世界。即使科学发展到现在,宏观世界的很多东西,人类还是无法了解。
《金刚经》里面还讲了微观世界,已经被佛陀说到了极致,不能再微了,即“空性”。不管大的,还是小的,佛陀全说完了,而且是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所以,佛陀能不是智者吗?而其他宗教无非是说上帝造了一个人……像故事一样。但佛陀说的不是故事,你可以亲身去证实,所以他一定是无上智者。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陀说了那么多世界,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然后佛陀接着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这才是佛陀提出这个话题的目的,也就是中心思想。那是什么呢?“我有那么多眼睛,不仅能够了知所有世界的物理状况,还能够知道这些国土中所有众生的各种心。”
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啊?地狱众生、饿鬼、畜生、人类、非天(即阿修罗)、天人,“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佛陀的佛眼能够看到所有的东西。那么多世界中的那么多生命,哪怕他们的起心动念都会被佛陀了知。
对于我们这些个体感很深的众生来讲,怎么想得通啊?想不通就给它一个词汇,叫“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啊!这是两千五百多年前一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王子,在森林里面修行六年以后出来说的东西。我们不要认为这些文字很简单,好像简简单单就几十个字,其实并不简单!
“如来悉知”,那为什么悉知呢?他为什么具足这么大的能力呢?下一句经文就出来了:“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原因是什么呢?这些世界无非是众生的心所显现的外境,如来说诸心(所有众生的心)不是实有的,是非心,只是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心”。当我们依名去寻找这个“心”时,是找不到的,它不是实有的。
既然不是实有的心,那为什么如来全部知道呢?众生所有的心都是非心,佛陀的佛眼可以全部知道,它的逻辑关系在哪里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经文不是随口乱说的。
为什么呢?凡夫的心可以称为阿赖耶识,也可以分为八种作用。我们的心不是实有的心,而是非心,只是一个名字叫“心”(有名无实)。当我们以这个名字为指向去找“心”的时候,会找不到,就叫“非心”。当我们找不到心的时候,就会发现心的本质是空性。
凡夫心的本质就是佛陀的心,因为佛陀的心也不是实有的。佛陀的心叫究竟本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无上正等正觉,但它也不是实有的究竟正觉。而凡夫的心也不是实有的,两者都是空性。“空性”的意思是,它不是一个独立、唯一、不变的东西,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就是凡夫即佛陀的意思。
我们的本质其实就是佛陀,我们的心以及心所产生的身体和外界,不管是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世界,还是那么多世界的恒河沙再变成世界,不管有多少,本质上都是佛陀的心的展现。
我们为什么会变成凡夫呢?无非中间有二元对立。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心是空性,用这个空性的心产生了实有的执着,于是就变成了凡夫,诞生了很多世界。而佛陀明白空性,无论他的心再怎么展现出功能,实相和现相也都是一致的,不产生二元对立。但在本质上,佛陀和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正因为佛陀的心和我们一样,所以佛陀能够了解我们心的本质,以及我们的心产生分裂、产生无明以后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幻象。所以说,“如来悉知悉见”。
佛陀的遍知其实是这样的,而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佛陀有一种能力,坐在那里念一句“唵嘛呢叭咪吽”,然后就全部知道了。这是电影里面演的,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佛陀是无边无际、没有时间的一个认知体(其实我这样表达都是错的),他什么都能了知,不管多大的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金刚经》有时候会举例说巨大的功德、巨大的事相的缘故,比如,用恒河沙数那么多珍宝去供养,最后都不如四句偈。因为四句偈所指向的是空性,即万法的本质。既然它是本质,那再多的显现,也都是从它那里出来的,所以空性称为“般若母”。《金刚经》第八品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大家还记得吗?不能学了后面的内容就忘了前面的。
佛陀在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中,也说到“恒河沙数”相关的举例。大家还记得第十一品的经文吗?“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前面的经文只是比较福德而已,佛陀说:“用有为的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七宝供养,或者用堆满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的七宝供养,得到的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
那下面是怎么说的呢?他不再去比较这些东西了,佛陀说“恒河沙数那么多众生的心,我都知道”,这叫“功德”,而前面的叫“福德”。
功德是我们的本性——空性,所具有的一种能力,在佛陀那里就成了遍知。所以,即使是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里面的每一粒沙又变成恒河,无论怎么几何级地增长,这些有为法的本质都是空性,所以如来悉知悉见。
也就是说,他再也不去比较福德了,而是说功德。虽然都是“信、解、行、证”同一个比喻,但前面说的是福德,后面说的是功德。他已经在说具体的修行,因为修行能产生功德,而福德能产生信解。
经论在讲述的过程中,是不是在层层推进?同样一个数字的举例,但它的运用却不一样,前面用来说福德的大小,而后面用来说功德。大家知道其中的差别吗?任何众生的心,即内在的念头以及心的显现(外在的世界),都是非心。真正的佛陀就是空性,那么,任何一个法都是空性。这里说到空性时,已经含有光明的意思。
我说万法都是空性,但空性并不是没有,它本身就是光明,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现象。现象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法性定,即空性本身;第二种是我们凡夫将空性污染以后,因二元对立的执着形成的三千大千世界,各种三千大千世界中还有三千大千世界,重重叠叠,没办法计数;第三种是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净见量,或者是佛陀的净见量。有人说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只是相似的净见量,而佛陀才是究竟的净见量,这只是对“净见量”这个词汇的界定而已,我们先不考虑。
总共就是这三种显现,不管怎么样,这三种显现的本质都是空性,所以佛陀能够悉知悉见。之所以十地菩萨的所知和佛陀相比,就像一个牛蹄踩到草地上所装的水和汪洋大海相比,即使这样比较,也是没办法比的,因为佛陀的那个“知”没有边,它是一切事物的本性。
所以佛陀说:“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以此来认证佛陀对所有世界众生的心的了解。为什么佛陀说“所有众生的心是非心”,就可以反证佛陀什么都知道呢?他是想说,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性,而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一种大圆境智,了知一切。有人说,二转法轮只是说空性,但它所说的空性绝对不会是断灭,它本身就是光明。
然后,佛陀继续解释“非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看下面的经文:“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前一句说“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他说了所有众生的心的本质。众生的心可以称为“阿赖耶识”,即二元对立的心,它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现象。所以,在藏传佛教里面称阿赖耶识为“现基”,即显现的基础。但它并不是实有的,即非实,也就是空性,而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佛陀的真如本质。
既然所有现象都是佛陀的真如本质,佛陀当然能够了知一切。佛陀是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前面所说的内容,也就是那么多世界,他的佛眼全部知道,同时他还具备和我们一样的认知方式,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但我们都没有他的佛眼。
这几句话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佛陀在后面解释什么叫做“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他怎么解释呢?“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即三心不可得。
这句话很精彩,这是今天晚上我们主要说的内容——什么叫做“三心不可得”?“三心”是指过去、现在、未来,即我们所谓的时间概念。我想问大家,时间到底是什么?我们以前学了很多唯识的内容,从法义和法相上来说,时间叫做“心不相应行法”。它不是一个真正的法,它不是一个有本体的法,它是我们借助物质和心念捏造出来的一个东西。
外界在变化,而变化又有前后顺序,我们会感觉到流动,这个流动的东西我们称为“心不相应行法”,它是心捏造的东西,不属于五十一心所。其实你找不到时间的本体,时间是什么?你拿出来让我看看!如果你拿一个钟出来,那不是时间,那是钟;如果你说白天和黑夜的变化,那也不是时间,那是太阳和月亮的运动。
实际上,时间是我们的意识体会到了外境的变化,然后,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时间”。如果我们的意识体会不到变化,时间感就会消失。比如,把我们关到山洞里面,看不到太阳和月亮,你就不会有白天和黑夜变化的时间感。那你的时间感从哪里来呢?心念不停地变化,你会感觉到前后想的东西不一样,想得越来越多,甚至感觉有点烦,或者通过身体的饥饿和饱足来感受时间。
如果一下入定了,比如阿罗入了“灭尽定”,是体会不到时间的。或者入了灭受想定(这不是阿罗汉的定),思维和感受都没有了,那时候也体会不到时间。所以,他们一旦入定,就会很长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意识已经感受不到变化了,虽然阿赖耶识还在变化,但他们体会不到,这叫做“微细流注”,只有菩萨才知道,阿罗汉也不知道,入了灭受想定的人就更加不知道了。
“灭受想定”和“灭尽定”的差别是什么呢?由于阿罗汉已经没有人我执,心再也不会主动去争取什么,或者恐惧(畏惧)什么,因为他不相信有真正的自我,心明白了没有自我以后,停在“没有自我”的这种无明尽里面,称之为“灭尽定”。
但是,“灭受想定”是有自我的,它没有完全去除自我,只是靠很强的禅定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全部泯灭,所以他会感受不到变化,好像没有时间感。所以,处在阿赖耶识里面是不会有时间感的,也就是不会有过去、现在、未来。
而我们凡夫既有心念的变动,又有外境给我们佐证。比如,我们可以用日月来证明“年”“月”,可以用地球的自转来证明“天”,还可以用钟的分分秒秒来证明时间在变化。当然,一些明显的快速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但缓慢的变化,我们是看不到的。比如,你在慢慢地变老,你看得到吗?当下你是看不到的,过一段时间一对比,肉又松了……这样才看得到。
因此,“行苦”你是看不到的,即刹那变化你是看不到的。你能看到的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那种变化,即“变苦”,但也要很厉害的变苦才能看到。而“苦苦”你们可以直接感受到。
当意识体会不到变化时,就不会有时间,比如,进入阿赖耶识就不会有时间感了,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时间。进入阿赖耶识以后,虽然没有时间感,但身体还是会变化的。所以,有些修行人进入很深的禅定以后,虽然变化得很慢,但他的身体还是会腐朽。
大家以前也听过这么一个故事,玄奘去西域取经的路上,看到一个地方有光芒,结果在一个树里挖出了一个人,此人的头发和指甲都很长,可见已经入定很长时间。周围的人以为他已经死了,准备把他烧了,玄奘看出了倪端并上前阻止,然后用引磬在他的耳边轻敲,令其出定。
这个人出定以后,说他是在前一尊佛(迦叶佛)那时候入定的,本来想等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问他一些问题,结果入定时间过长,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了。既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圆寂了,他又想入定,等弥勒佛出世再问——那要再入定几十亿年,因为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佛才出来。
玄奘认为这样太麻烦,万一到时候又没有及时出定而错过怎么办呢?于是就让他去投生,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定了很久,虽然变化很缓慢,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腐朽。我们的心念不断在动,造成身体各种各样的变化会非常快。而他的心念不动,处在阿赖耶识里面,身体的变化非常缓慢,可以延续很长时间。
包括大迦叶尊者,现在还在云南鸡足山华首门里面入定。他要等到弥勒佛出来,把释迦佛的法衣交给弥勒佛,然后身体碎为微尘。为什么碎为微尘呢?因为他的身体是靠禅定力固定和摄受的,禅定力一旦消失,身体就没有了。表明他的身体还是在缓慢地变化,只是心念停止了,所以感觉不到时间。
——网络师兄问:“迦叶佛时代的人是用什么语言和玄奘法师沟通的呢?”
他们用他心通,满意了吧?
我们经常疑惑是否能够穿越回到过去,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我们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要回到过去,一定要现在的状态与过去一样,而且中间还要经历一种与过去不一样的状态。
比如,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的脸与过去一样,而周围的人,比如经常与你吵架的老婆,突然变成初恋时的样子,所有的情形(外境)都变得与过去一样,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到了过去”。
但是,你的意识里面感受到了这种变化,经历过过去的情况,现在又回到了过去的情况,那时候你会知道现在的这种情况在后面,而过去的那种情况在前面,才叫“回到了过去”,是不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你的意识知道自己曾经的经历,虽然外境回到了过去,但却知道自己曾经经历过,现在所谓的“回到过去”,还是发生在过去的后面,所以不能叫做回到过去。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前面的事情,那回到过去时,能叫“过去”吗?不能,只能叫做“未来”。由于你经历过前面的事情以后,意识有记忆了,当你发现现在的境况与过去的一样时——其实你已经说“现在”了,而不是“过去”,是不是?
——网络师兄说:“要先失忆才行!”
但失忆以后,对这个认知者来说,就回到过去了吗?
我想说:时间是由我们的记忆造成的,或者是由我们的意识造成的。因为意识有分别,它会比较现在与过去的不一样,从而造成所谓的时间感,其实没有真正的时间。
当我们处于阿赖耶识的甚深状态时,就不会有时间感,虽然外境在变化,但我们的意识感觉不到。我们要出定,有意识以后,才能够知道外境的变化。当我们一直处在法性定里面,像佛陀那样,既不是阿罗汉的灭尽定,也不是普通人的灭受想定,那时候我们的心是完全不变化的,既不像阿赖耶识的微细流注,也不像入了阿赖耶识定那样不能了知外境的变化。
如果像阿罗汉一样进入了阿赖耶识的状态,我们既没有时间感(因为没有意识体会不到变化),也不知道阿赖耶识在动(因为阿赖耶识有微细流注)。
而入了法性定以后,我们会知道法性是没有本质的,同时它不生不灭,不存在动。但它不是一个像阿赖耶识的那种死状态,它可以知道所有众生以及山河大地等外境的变化。就像佛陀或者菩萨的那种法性定,本体不变化,但明了全体的变化,这就是前面说的“照异体还同”或者“大圆镜智”。
什么叫做“照异体还同”呢?明白所有的变化,但本质都是一样的,他也知道这些本质与他入定明白的那个东西是一样的,也可以叫做“大圆镜智”。这就表明,在本质里面是没有时间的。如果处在本质的层面,就不会有过去、现在、未来。由于我们有意识,而且有变化,也不知道变化的本体是一样的,也没办法安住在变化的本质里面,所以,我们会有过去的回忆、现在的现境以及对未来的妄想。
其实,我们是没办法经历未来的,心没有经历过,我们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为什么不知道未来是什么呢?因为未来还没有出现,未来要靠阿赖耶识的分别出现。但在佛陀那里是没有的,他的“能”是没有变化的,所以叫“无始以来”“无头无尾”。
禅宗里面有一个开悟的公案,有位禅师拿了一块饼给他的徒弟,徒弟问他什么意思,禅师说:“你看,我给你的东西就是这个,无头无尾。”“啪”,徒弟就开悟了。如果明白了本性,你怎么找它的开始啊?找不到的,它没有结尾、没有时间,为什么呢?因为根本没有生出来——不生不灭。
明白了这种本质,它在“能”上就没有变化,但并不代表它是个死东西,或者好像什么都没有,那是你想出来的。虽然本质不变化,但可以照见一切,叫做“照异体还同”。
我举个例子让大家明白,如果把一幅画放在面前,这幅画描述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看画的人一眼就可以把这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全部看完,而一眼是没有时间感的。但处在画里面的那个人,就会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感。在他的认知里面,只能回忆过去,感受当下,幻想未来。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就出来了。而看画的人,一眼就可以把他的过去、未来全看尽,就如佛陀看我们那样。我们是画中的人,即轮回分别中的人。我们不知道未来,开始幻想未来。然后回忆过去:“好后悔,当初买股票应该买这个股啊”。或者感受当下:“哎,不舒服”“哎,好爽啊”。无非就是这些东西,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会有过去、未来,因为我们的意识在感受这些变化。进入阿赖耶识以后,虽然没有感受,但外境还在变化。而进入法性时,虽然“能”没有变化,但看见别人的分别时,也知道那个分别与我的体是一样的,这就是佛陀的状态。由于他本身涵盖一切,你的过去、现在、未来全部都在里面,所以,佛陀看到一个人时,就知道你什么时候成佛。听得懂吗?
——网络师兄问:“有宿命通算不算回到了过去?”
宿命通回不到过去,但他可以了知你相续的情况,知道你经历了什么,这叫“宿命通”。你经历的东西,全部以影像的方式藏在你的阿赖耶识,他会阅读你的阿赖耶识,马上就知道你的过去是怎么样的,同时也知道你的未来是怎么样的,佛陀就是这样的。所以一眼可以看尽,知道过去和未来就叫做“宿命通”。
在本质层面,实际上是没有过去、现在以及未来。这是从见解理论上来说的,我们就没必要深究,虽然说了那么深的理论,但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只说“心”这个事,为什么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心”是什么意思?在我们这里,过去心就是一些回忆,或者是过去的显现,比如,我们昨天看到的山河大地、人物或者感受到自己的身体,都已经过去了。所以,“过去心不可得”是很好理解的。
“不可得”是什么意思?“不可得”就是不留痕迹,过了就没了,你找不到它是什么。我们昨天的一些想法、感受,你还能找到它是什么吗?找不到,最多留下了种子,让你继续昨天的想法。但是,你今天继续昨天的想法,就变成了今天的“现在心”。昨天显现的桌子变成了今天的显现,昨天的显现已经过去了,留下的痕迹就是你现在感受到的桌子、板凳或者面前的电脑。
至于未来,我们根本就不会相信它有什么所得,因为它还没有出现。虽然我们相信它会出现,但我们明白它不是真实的存在,即未来的(明天的)桌子不是真实的呈现。
其实我们只有现在的感受,过去会带来现在的感受,但过去的感受已经过去了。现在会带来未来的感受,比如,今天不让你吃饭,让你饿一顿,明天你还会感到饿。即使让你吃饭了,你还是会记得那天被饿了。也就是说,过去会带来现在的感受,现在的感受、思想会带来未来的感受和想法。但我们能现量感受到的只有现在,即使回忆昨天的那种难受,也是现在在回忆,现量的只有现在。
过去的一些感受已经成了回忆,要么是非量,要么是比量,是一些推断性的东西。而未来属于妄想性的东西,比如明天会怎么样,它也是意识性的东西,也是比量和非量,或者叫做“独头意识”。这样说太唯识了,你也可以说是想象性、思维性的东西。而现量的心的感受——受、想、行、识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就只有现在。
所以,“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很好理解的。关键是什么叫做“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心和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已经承认了,我们只要搞定现在心不可得就可以了。那么,怎么搞定现在心不可得呢?“现在心”有显现和本体,也就是有它的“体”和“用”,“用”里面又有“相”,汉传佛教里面叫“体、相、用”。
现在心的“用”就是“相”,比如,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这些叫做“相”,也是一种“用”。从心识的能的角度叫做“用”,“用”出去看到的相状、听到的声音叫做“相”。一些思维性的东西也叫做“相”,能思维本身叫做“用”。
那么,这些“相”和“用”的“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阿赖耶识,即世俗心的本体(因为我们现在还没开悟,所以先不说究竟本体)。从唯识的角度讲,所有的一切全部来源于阿赖耶识。
为什么来源于阿赖耶识呢?我们已经讲过很多相关的理论,我们分析眼睛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闻到的气味,身体接触到的硬软(触受),最后用离一多因去分析,发现它根本没有实质、没有来源。到底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我们心的感受,所以,它的本质、现基就是心——我们凡夫的心。我们凡夫的心,在法相唯识学里有个术语,叫做“阿赖耶识”。
通过离一多因分析,我们的“相”和“用”都不可得。什么叫做“不可得”?就是找不到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面前的桌子,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它,用手可以摸到它,甚至可以使用它,当我们分析它时,发现它是木头,木头再分下去,就是木头分子,再分下去就是电子、原子……最后就没有了。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呢?没有!最后,你会发现它是我们的心像梦一样捏造出来的。因此,“相”和“用”就不可得了。
然后产生它的心就是“体”了,藏传佛教里面称为“现基”或者“赖耶”。《修心七要》里面有一句偈子叫做“道体住赖耶”,也就是“阿赖耶”。“阿赖耶”就是我们的“体”,那么,我们的“体”是否可得呢?怎么证明体不可得呢?
我们的“相”和“用”可以通过离一多因分析,那么,阿赖耶识怎么通过离一多因分析呢?我们会发现阿赖耶识也是刹那刹那变动的,“刹那”到底有多长呢?把“刹那”再分下去,最后也分完了,得出结论:阿赖耶识也是空性。离一多因是不是这样分的?这样分了以后,你开悟了吗?没有!
原因是什么?因为这只是意识在分析,我们的心无法体会到阿赖耶识不是个体、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那怎么办?我们总是分析:阿赖耶识也是刹那刹那在变动,每一个刹那最后都会被分空,所以阿赖耶识是空性的。然后,开悟了?从道理上来说,你好像明白了,但有用吗?没用!
现在心不可得,你要怎么去证悟现在的这个阿赖耶识是空性,这个才有用,仅仅在意识那里想是没用的。比如,用意识想吃饭,即使想一辈子,你还是要饿死,你一定要去吃才行,让阿赖耶识发挥作用。首先,让阿赖耶识产生米饭;然后,阿赖耶识把它煮熟;再把它吃进去,让你的身体在阿赖耶识里面产生新的种子,满足的感受就出来了。一定要有这样一个过程,仅仅是意识在那里捏造是不行的。
你用意识分析阿赖耶识,说它刹那刹那变动,刹那也分空了,什么都没有,是空性的,这样是不行的。你要先体验什么是阿赖耶识,这样才行。那怎么去体验呢?非常简单——禅定!
你说:“我们要先修禅定吗?”修行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观入止”,带着观点进入禅定,其实也是进入了阿赖耶识;另一种是“由止入观”,先修禅定,然后在禅定中引入见解。由止入观时,“止”本身是为了体会阿赖耶识,让心平静下来,就是为了明白我们的心体。这里是指世俗的心体——阿赖耶识,而不是究竟的心体——光明。
——网上师兄说:“处于阿赖耶识的状态感受不到时间,那怎么去破时间呢?”
这个问题很好,如果进入阿赖耶识太深,止力过多,没有观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变成畜生。我们要破坏的五种不分别,其中一种是只有止力(定的力量),没有观力,这是禅定的一个误区。以前麦彭仁波切等大德们斥责过,这是变成雪猪子、蟒蛇等畜生的因。
我们既要体会到阿赖耶识,同时要有一定的观力。观力是什么呢?这里指轻微的意识。那么,阿赖耶识和意识可以同时出现吗?是的,它们可以同时出现。但我们有时候会把阿赖耶识和意识当成两个东西,那是因为你傻!你要知道,阿赖耶识和意识并不是两个东西,它们就是心的两种功用而已,这两种功用从来都是同时在起作用。
比如,我现在用意识在思维,用舌识在说话,你用耳识在听,还用眼识在看,这些全部要靠阿赖耶识提供种子(阿赖耶识在用,甚至八识同时出来)。由于我们在用的时候,心的明力主要集中在前五识或者前六识上,所以我们体会不到阿赖耶识。
当我们把前五识(特别是意识)平静下来,让它不要用得太厉害,我们的心就会开始经历阿赖耶识。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感受(意识层面的受、想、行、识,以及前五识)全部停下来,定得太深了,就会像刚才说的感受不到时间,变成雪猪子等畜生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既要感受到阿赖耶识(有一定的止力),还要通过大量的闻思,思维串习成量以后,让我们的心形成一种认知力——一种意识的直觉认知力,也就是观力。
意识有三种力量,第一种是直觉认知力,也就是现量;第二种是回忆性的,叫做“带质境”,就是看到什么东西,然后回忆起来,但又不是原来的那个东西;第三种是胡思乱想,叫做“独头意识”,也就是非量。
这里我们要用意识的直觉认知力观察阿赖耶识,体会阿赖耶识的空性。但我们不能以强烈分别的方式去体会,而是要经过意识长期地串习,串习到非常深厚的程度,再去断定:我们平静的心实际上是没有实质的。
我们去观察过去心不可得,有个词汇叫做“反观”,即观察我们平静的心没有实质。但是,这种意识性的反观,如果只是轻微地触及是没用的。必须要长期不停地反观、不停地反观,慢慢地,即使没有意识在观察,心也能够自己开始明白。
这种“明白”到底是阿赖耶识的明白,还是意识的明白呢?最开始是意识的明白,所以,最初证悟是意识层面的。慢慢地,意识就越变越轻,心的自明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大。什么叫做“心自明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呢?就是你的心展现出来的各种幻现,不经思考,直接呈现为游舞,呈现为空性,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在天上飞了,入水不溺,入火不烧,还可以展现出刹土。说白了,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那怎么样去“不可得”呢?经过大量的意识串习,串习成量以后,又有了一定的禅定力,再通过上师的指引,依靠窍诀力,马上就会体会到:“哦,原来心的空性是这么简单啊”!
为什么呢?最后你会发现,不管是意识、前五识,还是末那识、阿赖耶识,说白了,就是没有实质的觉性。你要体会到这个“觉性”是什么,就要靠窍诀,这就是顿悟派,即禅宗和大圆满的修行。
渐悟派就要慢慢去修,要修很长时间。但是,你至少要有一定的意识串习能力,以及心的平静能力。“意识串习能力”就要有出离心、菩提心,让自己的心不至于总是处在一些狭隘、执着以及灰蒙蒙的无明状态,要让心清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要那么自私,因为自私会阻碍你去认知,它会让你戴着有色眼镜去认知。如果没有出离心,你根本不会去认,你认的都是美女、金钱以及各种各样的情绪。
如果路子走对了,这是百分之百可以实现的事。有人说禅定有危险?没有危险的,你有本事,入个灭受想定来看看?我们的禅修中心成立那么长时间,很多人修行多年,最多也不过可以坐十几个小时——坐十几个小时算什么啊?超越欲界定的人,坐几天都没有问题。所以,你们不用害怕这些,有禅定就尽管去定。
所谓的“怕成为雪猪子”,是指那些以定为证悟、而不以智慧为证悟的人。因定而成为畜生的人,我们这个时代很少,古代可能有一些。因为那时候的环境以及他们的身心都很纯洁,相对于现在来说,要单纯很多。
而现在的人,朋友圈都会影响你,或者刚想入定,手机一响,马上就出定了,甚至抖音就把你抖翻了,你还想成为雪猪子。所以不要害怕自己会成为畜生,你成不了畜生的,本来就禽兽不如,成为畜生还便宜你!是啊,你看自己想的东西,是不是禽兽不如嘛?
禅宗和大圆满里面有些方法,即使禅定不是很厉害,只要大概能够反观体会心是怎么回事,然后依靠上师的窍诀,察知到你的心没有本体、不可得。“不可得”就是你找不到一个什么东西,但又能够确定它的作用——光明,这就叫做“找到了找不到的东西”,但你一定要具根,是那样的根器才行。
《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有一句:“本来住故不依勤作修,亦不观待根基差别等。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这句话很重要,我要跟大家分析一下这个“窍诀力”是怎么回事。
——网上师兄说:“达摩在山洞里面禅定了好久。”
他是开悟以后的修行,是不同的。我现在说的是开悟,要说“不可得”。而“不可得”以后的修行叫“悟后起修”,那就更厉害了。
“本来住故不依勤作修”,你会发现本性根本不依勤作修,修是修不出来的,它本来就在。“亦不观待根基差别等”,什么人都是一样的,什么根基都一样。
“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后面这句话可以这样断句——“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一是依靠上师的窍诀,二是我们自身也很厉害,非常利根,然后力见之。也就是我们的根器很好了,很有能力去见之。另外,还可以这样断句——“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上师的窍诀本身有加持力,让我们见之。也就是说,这个“力见之”要具备两个层面:第一,上师得有窍诀力;第二,你能够力见之,自己得是那种根器。
因此,我们不需要修到很深的定,也可以依靠上师的窍诀力触碰到空性,在一定程度上明了,这叫做“开悟”。而开悟的程度有深、有浅,要依据这个人以前本身的修持怎么样。但是,开悟以后的修行就容易了。而且,开悟以后你会明白,现在心真的不可得,而“不可得”也不是说没有。
还有一个词汇叫做“不可实”,什么叫做“不可实”呢?心分“体”和“用”,而“体”又有真俗之分,“俗”指阿赖耶识,“真”指我们的本性。用世俗的说法,三时的“体”和“用”都是不可得的。也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它们的阿赖耶识都是不可得的;它们的“用”也是不可得的,即山河大地、各种各样的财富、金钱、美女都是不可得的;但三时的真心、真体,也就是空性,都不可实。
现在我们在讲“不可得”,我也跟大家讲一下“不可实”。“不可得”是二转法轮的宗旨,“不可实”是三转法轮讲的光明,那个东西是丢不掉的,没办法丢掉,举手投足,满目皆是,你能丢掉吗?你又不是石头,你的那点儿灵知——造成轮回的灵知就是那个东西。
那要怎么样去明白这点东西呢?要靠上师的窍诀力见之。藏传佛教叫上师,禅宗叫师父,其实都是一样,都是为了让你明白当下世俗的“体”和“用”都不可得。不可得就是空性,空性的同时,我们会发现有个东西丢不掉,而且本自具足,本不生灭,能生万法,那个东西是不可思的。
也就是说,那时候我们真的会明悟到一个东西,但千万不要认为这个东西是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不学二转法轮的空性,直接学三转法轮的光明,就很容易把光明当成上帝,认为它诞生了一切。
它和“般若”的区别是什么呢?上帝和我们一定是不一样的东西,而且有实体。而我们找到的光明不是,它和我们一样,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数那么多众生的心,本质都是一样的。前面已经说了这个东西,而且不可丢失,丢失不了。当我们明白本性(证悟)以后,就会发现那个东西真的丢不了,甚至不用找,无有、唯一、自成、平等。
这四个概念从言语上来说是矛盾的。既然“无有”,怎么又“唯一”呢?既然“无有”,怎么又“自成”呢?既然“唯一”,怎么又“平等”呢?“无有”和“自成”是矛盾的,“唯一”和“平等”也是矛盾的。所以语言很难表达,它的本体就是“无有”的;但它确实是一切的本质,而一切的本质就是同一个本质,叫做“唯一”;而空性,不是由其他的法所生,它无始以来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叫做“自成”;当处在这个角度去看所有的万法时,万法都是空性,叫做“平等”。如果你明白了,就会知道这些完全不矛盾。
那要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明白“不可得”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刚才已经说得非常清楚,如果大家有一些闻思和修行的经验,应该迅速能够明白。我们要通过各种各样方法,比如出离心、菩提心,特别是空性正见,串习意识上的见解,这叫做“闻思”。然后,我们要通过一定的修行,比如念经、念咒、五加行、禅定,让心慢慢地平静下来。最后,依靠上师的窍诀力反观我们的内心,发现我们的心了不可得,同时绝不丢失,那时候自性就出来了,心也明了了。
而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佛教好殊胜啊,上师,我左脚踩到右边去了,会不会犯戒啊?”或者“那个上师好灵哦,他昨天说今天有辆汽车要撞,结果今天真的撞了。”我们要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学习佛法到底学什么,别上当,不要用暇满人身天天追求“股票涨不涨得起来啊”或者“那个上师灵不灵啊”——他灵不灵关你什么啊?你灵不灵才重要!而且,你要知道那个“灵”是什么,这才重要,这才是解脱。
闻思就有这些作用,不但能够让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同时还能让我们解脱。
今天讲了很多关于“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的内容,其中“现在心不可得”最重要。那“现在心”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笼统地把它称为“阿赖耶识”。我们要去体会到阿赖耶识,同时,还要反观这个阿赖耶识没有自性。
“没有自性”是什么意思呢?你真的找不到它是什么、不知道它是什么,最后你会发现,它的自性就是没有本体的光明。没有本体叫“不可得”,但它又能够生出如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这就是“光明”。
如果不明了,依据二元对立产生的三千大千世界,就叫做“轮回”。如果明了了,可以有刹土,同时也可以在世间度人。佛陀度人永不休止,因为他没办法休止,他就是我们的本性,永远都在,只是我们的福德、因缘能否把他唤出来?
当我们集体把佛陀唤出来,以佛的方式出现,就叫做“大事因缘”。当佛陀以各种各样、甚至我们都不知道的方式来救度所有众生,就是密教。密教不承认末世,显教才会承认。比如,如果以弥勒佛、释迦牟尼佛这样的方式、因缘出来,他会随着因缘而消失的。
但密教里面是不会有空劫的,为什么呢?因为不管他以什么样的生命形态出现,本质都是佛教、都是空性。但是,当以显教的讲法、以佛教的方式出来,真的会灭。佛教所谓的“灭”,是灭显教层面,也就是露出来的层面,而密教是灭不了的,因为密教不承认末世。
今天就学到这里,讲得有点粗糙,但没办法,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已经超过时间了。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6课
- 《金刚经》第1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