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第十九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刚经》。按照惯例,课前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从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一直讲到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不住色法。虽然讲了两品,但一定要联系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因为它们的意义是套在一起的。从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开始,全部都在讲修行。
整部《金刚经》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信、解、行、证,前八品讲“信”,第九品到第十六品讲“解”,第十七品到第二十四品讲“行持”,最后八品讲“证”(“果”)。
“行持”是什么意思呢?持究竟见地去进行修持。“一体同观分”,实际上已经开始在讲如何去修行,你应该持“一体”的见解,行持不同的观修。不管进行什么样的观修,你都要持究竟见解,所以,《金刚经》是一部禅宗所遵从的经典,被禅宗视为究竟经典。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禅宗是顿悟法门,它要找最根本的东西。“一体”指究竟一体,即万法的根本本质。同时,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观修,只要持有“一体”的见解,都叫做“同观”。具体到离色离相,就是不住化身和报身。
“不住化身和报身”是什么意思呢?最高级的化身和报身,即佛陀的化身和报身,我们都认为它是名化身、名报身,非化身、非报身。这种观点是比较究竟的,是二转法轮大无遮空性的观点。
我经常会说到一些名词,比如,二转法轮、大无遮等等,初学者听到会头大。佛陀转了三次法轮,第二次转法轮讲了“般若”。般若里面最究竟的说法就是“大无遮”,“无遮”是完全不留,“遮”是遮破之意,“大无遮”就是全部破完,没有什么要破了。
后来三转法轮讲了“非遮”,“非遮”是什么意思呢?破完以后还剩下一个本质,这个本质叫做“光明”。而二转法轮不说这些,它来什么破什么,就是去破。
《金刚经》是二转法轮大无遮的究竟经典,即最根本的经典。这里所说的修持方法是什么呢?首先要认知这个最根本的、究竟的一体,然后进行观修。这样的观修,就是禅宗所说的“果地起修”或者“悟后起修”。依据这样的经典,汉地就有了禅宗。
从五祖弘忍大师就已经开始传《金刚经》,当时六祖惠能过去时,传的就是《金刚经》。至于五祖弘忍大师到底是不是以《金刚经》作为究竟经典,他没有明说,但是,到六祖惠能时,就明说了,他传的全都是《金刚经》。也就是说,以二转法轮的究竟宗旨作为整个禅宗的基本思想,这样的基本思想,就会形成“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直接拿到根本点,然后悟后起修。
当然,不是每个人上去都可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以直指人心,但却见不了性,也成不了佛。如果学人的根器不够,无论具德上师怎么指都不开,那怎么办呢?只能渐修。
禅宗也有渐修的派别,不能说禅宗就是顿悟派。很多人说禅宗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连闻思都不用,每个人都可以见性成佛,哪里有这么容易啊?由于对禅宗的误解和偏见,导致了中国的禅宗逐渐势微,越来越衰弱。原因是什么呢?少了很大一部分渐进的修法。
后来,有些法师说六祖只具一只眼,一只眼很厉害,表示很珍贵,也就是所谓的圣者究竟一谛。我们经常说二谛要双运,即世俗谛和胜义谛要双运,而究竟一谛指最根本的东西。这样的教法,针对某一批人来说是可以的。
比如药山禅师,别人向他求取戒法,他直接说:“我不教这些闲家具,你到隔壁去找。”“闲家具”是指没用的东西。再比如赵州和尚,他说:“我只做本分事。”也就是只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件最根本、最本分的事,其他事他都不做。“最本分的事”是指最究竟、最本质的那件事。
确实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接探求根本、明了根本的法,叫做“祖师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所以也有渐修的方式,比如后来发明的打坐、参禅(参公案、参话头)以及默照禅等很多方式。
但我们好像只记得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实不然,禅宗里面既有渐修派,又有顿悟派,而且这两派很难分开。为什么呢?渐修称为“如来禅”,即参禅、打坐、跑江湖、行脚。“跑江湖”这个词汇就是这么来的,但现在经常被误解为卖狗皮膏药的那些赤脚医生跑江湖。
而那时候说的“跑江湖”,是因为马祖道一在江西,石头禅师在湖南,两位大禅师互相把弟子推来推去,把自己的徒弟推到对方那里,导致禅和子们(参禅的人)在江西和湖南之间跑来跑去。这是一件很厉害、很高级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卖狗皮膏药的,历史变迁的影响之下,导致很多东西都丢了。
为什么要“跑江湖”呢?为什么要去参呢?实际上这是一种渐修,这种渐修走到一定的时候,一旦直指人心,他也能见性成佛。也就是先有“如来禅”,后来变成“祖师禅”。经过很多的渐修,比如跑江湖、打坐,甚至是闭关,最后可能因为一个指引,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因缘就开悟了。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之前所说的香严禅师击竹开悟的故事;还有一位和尚去割肉,屠夫告诉他哪块肉不是精肉、不是好肉,他就开悟了。等等之类的例子,都是因为某些因缘刺激而开悟的,这属于祖师禅的层面。但是,“祖师禅”前期的积累就是“如来禅”。如果要把二者截然分开,显然是不可以的、很困难的。
你们不要认为禅宗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前所说,确实有这样的人,而且禅宗也极力提倡。但后期的禅宗,乃至于唐朝的禅宗,也有渐修的方式。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现在的修行人,不要总是贪求想要找一个窍诀,一指就开悟了,大部分人是不行的。
六祖惠能曾说,“我接引的是上上根人”,他不是接上根人,而是接上上根人,是上根中的上根人。这是《坛经》里面的原话:“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那你是上上根人吗?当然,很多人会自认是上上根人,一般来讲,这样自认的基本上都是下下根,甚至连下下根都不如。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上上根人会有强烈的自观能力,作为一个凡夫,怎么会是上上根呢?
慈诚罗珠堪布曾经说过:“我们这一代人没什么值得骄傲的,真正值得骄傲的人,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都已经开悟了、成佛了、解脱了。两千多年了,你还在流转,你是什么上上根呢?”当然,慈诚罗珠堪布是在教大家一种观修的手法。实际上,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上上根人真的不多,我们不要去冒充上上根人。误认为自己是上上根人的人,一般脑筋都有点不正常,脑袋多包、多水,或者脑袋就是一包水。
因此,大家要有比较强烈的、巨大的、切实的内省能力,不要认为自己是上根人。如果我们不是上根人,那我们就要渐修。就渐修而言,禅宗有其修法,比如参禅、打坐、打禅七,或者到处去请教过来人、请教善知识。而且他们也会非常认真地阅读经典,比如《金刚经》《维摩诘经》《六祖坛经》《楞严经》等等,并不是说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那大圆满学人要怎么办?要修五加行、修中观,然后修禅定,这样逐渐地一步一步修,最后才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我为何说这些呢?我们这个系列的学人有个毛病,觉得窍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为了得到窍诀,五加行“哗啦啦啦”就混过去了。甚至有人直接说不用修五加行,就可以直接听窍诀。
那么,有没有不用修五加行而开悟的人呢?当然有,永嘉禅师就没有修过,密勒日巴尊者也没有修过,莲花生大师更没有修过。但你不能去跟那些人相比,他们有他们的因缘,他们所做的一切,可能早就超越了修五加行所得到的功德、所遣除的业障。
我们一定要很踏实地修基础的修法,一般来讲,基础的修法修到一定程度,开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乃至于我们把菩提心、单空这些法,凝结成一些简单的修法,常年坚持修下去,最后也能开悟、也能明了。
我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想表明这样的观点。但是,我们交流、学习那么多年,这些观点和说法已经被我说过很多次,大家都听得耳朵生茧,我也说得舌头很累(舌头不能生茧,生茧会被口水融化),不想再多说了。事实上,即使我讲了那么多,我的身边以及我所认识的很多人,还是持有这样的观点,拼命地追求窍诀,忽略基础的修行,而且不自知。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被指示心性的人,不止十个、八个,而是成千上万(一期一期的学人,肯定已经上千了,至于有没有上万,我不确定),但有几个人见了性、成了佛呢?原因是基础的修行没有做到。
虽然在《金刚经》里面学到一些直指究竟见地的理论和方法,但真正的修行,还是要很踏实才行。否则,这些非常高深、非常究竟的说法,也就是一些说法而已。《金刚经》流行了几千年,里面到处都是窍诀,但没见有多少人因此而获得解脱。
《金刚经》里面讲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比如,阅读《金刚经》会有很多功德、会如何如何,但讲的都是后世。佛陀说法有四种意趣,其中一种意趣叫做“别时意趣”。为什么会有“别时意趣”呢?以前曾讲过,佛陀看一个人、看一个事物,是看全体的,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在他的认知里面。所以,你只要读了《金刚经》,他就知道你定会快速成佛,甚至你不读《金刚经》,他也知道你会快速成佛。
佛陀说,你读了《金刚经》可以快速成佛,乃至于像前面说的那样,你受持四句偈,功德都比供养很多金银财宝大。但是,若要即身获得解脱,那不是财宝等东西可以比的,你得老老实实地修行,从“如来禅”走到“祖师禅”。
上堂课的内容就回顾到这里,现在开始学习这堂课的内容。这堂课应该学习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我们先来看经文。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大家听了这段话以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是说法,是非说法,是名说法。我听了以后,头脑中是乱糟糟的一堆法,其实很有深意的。
——网上师兄说:“晕了!”
晕是正常的,不晕说明不正常。
我先把这段话的大概意思说一下,佛陀说:“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念头:‘我当有所说法。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明白我说法的真意。须菩提,说法的人,无实有法可说。”
尓时,慧命须菩提回答佛陀:“世尊,如果有众生听闻了这样高深的法,能够生信心吗?”佛陀说:“须菩提,这些众生并非实有众生,也非‘非众生’。为什么呢?须菩提,不管是众生,还是非众生,都不是实有的众生,是虚幻的、名言的众生。”“慧命”其实是长老的另外一种翻译,“慧”为智,“命”为长寿,“长老”指有智慧的、年龄很大的尊者,所以叫做“慧命须菩提”。
这段话用大白话翻译出来就是这样的。即使这样翻译,你还是听不懂,所以要一句一句地解释。
第一段,佛陀说:“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什么意思呢?佛陀跟须菩提说:“你不要这样想:‘如来我真的在说什么法。’千万不要起这样的念头。”意思是佛陀没有说法。
其实,前面也讲了佛陀没有说法,大家还记得第七品“无得无说分”吗?整个第七品是怎么说的呢?
“须菩提,于意去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读《金刚经》一定要前后相连、一以贯之。如果分开读,你会觉得很多地方是重复的。一以贯之,就会知道它的意义在层层推进,逐渐深入,“信、解、行、证”渐次演说,真的很厉害,佛陀无意中跟须菩提对话就是这样的。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已经在说如来无有法可说了,但它还在说“信”的层面,要解说很多术语,从很多角度来说,比如,“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或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中就很干脆、彻底,直接说“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也就是你不要认为我有所说法。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谤佛,佛陀说自己没有说过法。
佛陀明明说法四十八年,但他说自己没有说过法。如果你要这么认为,说明你根本不知道佛陀说法的究竟含义在哪里。“真说法者,无法可说”,明白了万法的本质以后,就想告诉你万法有什么法。实际上什么法都没有,没办法告诉你,无法可说,这完全是胜义谛。
胜义的本体言语没办法说,因为没有这样一个实有的本体。这完全在说我们修行的究竟见地,在说“信、解、行、证”的“行”了。从分类上来说,这一段可以叫做“说法无住”或者“无住说法”,也就是无住究竟法的意思,连最究竟的法也没有。
我们经常说,大圆满走到最深层的时候,连安住都没有,叫做“无住而住”。实际上在说这个究竟法,这与前面讲的“怎么降伏其心、怎么安住真心”相对应。什么叫做“安住真心”呢?无住而住就是安住真心,怎么能够“无住而住”呢?其实没有法让你住,没有一个究竟法让你说,如来无所说法。
这里讲得很深,前面说读诵、受持《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就非常了不起。现在说究竟法也没有,最根本的法也不是实有的法,这叫做“说法无住”。
接下来佛陀说:“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虽然究竟法一无所有,但为了让你明白这个东西,我要说很多法,我甚至捏造了这个究竟法,给它取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但它只是一个名相而已,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你找不到这样一个法,你找不到一个实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它又不是断灭。如果是断灭,那就麻烦了。它找不到,但又不是断灭,用堪布的话来通俗地形容,就是“找到了一个找不到的东西”——不是断灭,可以找得到,但它真的不是一个实有的法。
“找不到的东西”是一种描述性的语言,也就是这个东西你可以悟,但是,当你真的悟了以后,就会发现这个法一无所有。这很难让人理解,因为它不在理解的范围之内,理解是心的一种认知。道理的认知叫做“理解”,而它是非道理性的,是一种自明。
这些词汇用多了以后,我也觉得没有意义,比如自明,历历孤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当下即是等等,这些词汇听多了,全都是词汇而已。凡有言说,皆无实义,那个东西真的说不出来。但它又不是断灭,为什么呢?你们看,我们能够感觉到身体的沉重、麻痒,以及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历历在目、深深入味,不可能是断灭,但它不实有,却又在。
因此不会是断灭的,但又没有一个东西。任何一个东西,如果当真去寻找,空无所有,最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连能找的“能”本身都不会有,这个究竟的法是说不出来的。就算不是究竟的法,而是现象的法,你要说它到底是什么,你也说不出来。
比如,我手上的杯子,你说它是杯子,但真的有一个实有的杯子吗?没有,这只是一个组合现象的名称而已,叫做“有名无实”。“有名”是指有现象,你可以给它一个名称,但它不是实有的,找下去,你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不是,那是虚幻的现象。如果你去找产生虚幻现象的究竟本体是什么,你也找不到。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办法给你说,如来在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已经说了,但现在又开始说了,说你不要认为有所说法。
慧命(长老)须菩提回答佛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关于众生是否生信心,须菩提在前面也说了两次。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怀疑众生是否能生信心,佛陀说:“你不能这样想。”大家还记得有一品是这样讲的吗?前面还有一品,须菩提深解义趣,他说众生一定会有信心。你们还得吗?不记得了?你们还学什么《金刚经》啊?
前面在说“信”和“解”时,都说了关于众生有没有信心这个问题,这里又在说了。这里说的是“行”,“信、解、行、证”的“行”,即修行。他说:“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又是以问的方式,但是,这里是否又在怀疑众生生起信心呢?其实没有怀疑了。
现在说“行持”的时候,他只是通过一种问答的方式替所有人解疑而已,故意以疑问的方式和佛陀来一场表演。这时候,佛陀知道须菩提并不是真的问众生有没有信心,他知道须菩提已经相信未来的众生没有什么信心不信心的问题,所以他根本不直接回答他。
佛陀并没有像前面两次说信心那样来回答须菩提。前面有两次说到信心,第一次是须菩提问佛陀,末世众生听闻这部经典会不会有信心?佛陀回答了很多内容。第二次关于信心的问题,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然后他说众生一定会有信心。大家还记得吗?
这里佛陀知道须菩提问这句话的意义,根本不回答关于信心的问题,而是直接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一段话,可以解释为“闻法无住”,也就是听闻了般若法以后,内心就无住了。所以,他根本不说众生听了“如来没有说法”这样高深的法以后会不会有信心,而是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也就是听了这些法以后,如果他的内心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那就不能叫众生——因这样的见地,所以他不能叫做“众生”,即“彼非众生”。但他并没有成佛或者解脱,他的果位或者位置还在众生,所以“彼非不众生”,也不存在有没有信心的问题。
这里说的是“行”,如果真的去修行《金刚经》,你一定要明白本性。当明白了以后,就是“彼非众生”。就心性而言,他已经不是众生了。因为在心性这个层面,没有众生也没有佛,更没有实有的众生。但是,他还没有真正地证悟或者真正地解脱,如果证悟了,就已经是解脱了的初地菩萨,当修行圆满时就是佛。所以,此时他处的果位还是众生的相,有众生的事相,所以叫做“非不众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佛陀说:“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里有两个“众生”,第一个“众生”对应前面的“众生”,第二个“众生”对应前面的“非众生”,所以是“众生众生者”,因为前面说了“众生”和“非众生”。
“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不管你是开悟了,还是没有开悟,如来说都是“非众生”,这个“非众生”指不是实有的众生,没有真正的众生,他们就是一个幻象而已。也就是说,不管你是开悟了,还是没有开悟,你的本性都是如来,这里说的是很深的见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懂,我说得前言不搭后语,估计你们听不懂,我们再来重复一遍好不好?听懂了吗?网上的师兄们,给点信号,让我有点信心,免得我讲起来浑身上下直冒汗。
——网络师兄说:“反正就是没有实有。”
当然反正就是没有实有,说来说去都是没有实有,关键什么“没有实有”是什么意思呢?
佛陀说:“须菩提,我说的法,你不要认为我有所说法,如果有人认为我说的法是真的有所说法,那就在诽谤我——诽谤佛陀。为什么呢?因为真正明白了万法究竟本质的人,他会知道没有什么真正的法可以说。”按照中观的说法,就是究竟大无遮,全部破光。
这时候须菩提就说:“世尊,到了末世,那么多众生听到你这样说——‘我没有说过法’,他们能相信吗?能明白吗?”佛陀知道须菩提已经不是跟着前面在说信心的事了,只是故意这样问,让佛陀解释给大家听,将法更深入地推进。
佛陀怎么回答他呢?佛陀说:“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众生,如果末世的众生明白了,他就不能叫做‘众生’了。虽然明白了本性,不能叫做‘众生’,但他还没有真正地解脱,所以也‘非不众生’。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两类众生都不是实有的众生,他们只是一个幻象,即幻化的众生(即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是一种非常厉害的见地,为什么呢?这是大圆满或者禅宗修行的见地。从直接意义上来说,它可以遣除对说法的执著和听闻法的执著。
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讲了很多 “听闻、受持这些佛法,乃至四句偈,功德都非常巨大”这样的内容,同时也作出了很多比较。《金刚经》里面一共比较了七次,而现在直接说,说法和听闻法的功德也不是实有的。他将我们对说法和听法的执著也遣除了,因为我们会认为这样做会有很大功德,从而可能会有执著。这段话的直接意义就是这样的。
我们把直接的字面意义再往下深入,就会说到究竟见地。究竟见地是什么呢?指他说的法是没有实质的,听法的众生也是没有实质的,所以,说法的人也是没有实质的,这叫做“听者无住”或者“说法无住”。
“说法无住”,佛陀说,他说的法没有实质,所以你不能执著它,即“无住”。“听者”,即这些听法的众生,他们本身也没有实质,所以你不能认为真的有众生。另外,你听到的这些法的奥义,即这些法的真实含义,它本身也不是实有的。
说来说去,就是说全部都不是实有的,那怎么办呢?放下!你说:“我放不下。”说明你根本就没有听懂。《金刚经》全部都在说最究竟的见地,因此,它成了禅宗顿悟法门的根本依止经典。
这是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就是“说者”或者“闻者”都无实质,都不能执著,叫做“说法无住”“闻法无住”。
接下来是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前面佛陀说,他没有说过什么法,听闻法的人(末世众生)也没有。那结果是怎么样的呢?结果就是究竟的法你也得不到,所以叫做“无法可得分”,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听到这些内容,可能感觉与前面的一样,我们先把这段经文简单地用白话翻译一下。须菩提问佛陀说:“世尊,佛陀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际上一无所得。”须菩提非常厉害,已经明白佛陀的意思了。
佛陀回答:“对的,对的。”连说两个“如是”。第一个“如是”,指佛陀前面说的“实际上无法可得,一法不可得”这种意义是对的;第二个“如是”,指须菩提的理解是对的。佛陀接着说:“我认为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没有丝毫的实有性,只是名言上的‘无上正等正觉’。”
这段经文白话翻译出来就是这样的,那它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概括它为“得果无住”,就是那个果位你也不能去执著它。如果你明白了本性,但粘著在上面,在禅宗的修行里面叫做“法身病”。
我以前曾跟大家讲过,法身有两种病:一种是得到了法身以后住在里面,慢慢地就变成对境,丢了法身;另一种是得到了法身以后,完全不去理它,不去具体运用,不去反复剥琢它、磨砺它。这就是云门禅师所说的法身两种病。
而在这里,如果认为有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而且你在修持中真的可以安住,也就是我们说的“安住法性”——细究起来,这个词汇是错误的,因为法性根本谈不上安住或者不安住。
我们说的“安住法性”,并不是真的要定在法性上,而是明白了法性以后,我们要尽量保持这种明白、保持这种悟,即“安住”,这时候的“住”反而是“不住”。当你明白了法性,并且始终保持它的时候,是完全放松的,心是无住的,所以叫做“住而不住”。
它与我们前面说的内容相对应:怎么去安住真心?“无住而住”;怎么去降伏本心?“无降而降”,也就是没有一个什么东西让你降伏。整部《金刚经》围绕的主题,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两个问题——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两个结论——无降而降,无住而住。
这里也是一样,讲的是怎么去降伏其心、怎么去安住真心。即使“信、解、行、持(证)”这四个层面,讲的也是这四句话。只不过是层层深入,层次越来越高,见地越来越深细,越来越难以理解。越到后面,就越接近怎么样真正地去认知,换句话说就是“窍诀”,即越到后面就越是窍诀。
你说:“啊?这就是窍诀吗?”你以为窍诀是什么?打通任督二脉啊?那是武侠小说看多了!武侠小说里面说了很多非常厉害的功夫,但从来没有说出任何一种功夫的细节,那功夫具体是怎么样的也没有说。以前我看《射雕英雄传》,里面讲到大家都去抢夺《九阴真经》,但是只有前两句,后面的内容就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以为是金庸在隐瞒,其实这是编的,他自己也不知道。
——网络师兄:“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扯谈。”
对了,说的很对,这些东西全部都是扯谈!
窍诀不是很神秘的事,其实这是经论上(三藏十二部)的道理,千言万语,凝结成的一些简单的话,从而让你明白。而且,这些简单的话还会因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乃至不同的个体而有所不同。不要认为就是那一大段固定的话语放在那里,大家都能明白它,这样的话,如来就“有所说法”了。如果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谤佛。
大家现在知道窍诀的意思吗?你们可能认为窍诀就是祖师们写了一句话放在那里,随时拿出来告诉你们,然后你们就开悟了。如果真有这样的事,那大慈大悲的佛菩萨们,应该把这个窍诀拿出来用广播天天放,大家听到都开悟了。
因此,大家要明白窍诀的意思,并非有一个固定的实有的说法,也没有这样的听闻者,大家都是凡夫。众生真的是非众生,也非不众生,本质上都是佛。由于我们不明白,就成了与佛相对的众生,叫做“非不众生”。
前面第二十一品“非说所说分”讲了“闻法无住”和“说法无住”。后面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讲了“得果无住”,连“无上正等正觉”,即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没有,没有丝毫所得。
简单翻译出来很容易,就是佛没有得到什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经文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前面的经文里面也说了很多。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也是这样说的:“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没有一个实有的法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然后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中也说: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大家还记得吗?这也在说没有实有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现在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中又开始说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来看一下,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和前面说的有什么不同呢?这一品和前面两品都不同。大家没有把前面和后面的内容串起来学习的习惯,像听评书一样就听过去了。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中说“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中说“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不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这几个字太长了,换一个词——“本质”。
第七品“无得无说分”和第十七品“究竟无我分”中,好像说没有一个实有本质,它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说,没有一个真实的法叫“究竟本质”。而现在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中说:“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意思是他已经进去了,得到了究竟正觉。那是怎么样的呢?是为无所得。那是不是行持的东西啊?如果你真的进去了、明白了,反而什么都没有了。这一品和前面说的是不是有点不一样啊?虽然大家都在说这些内容,却是两种味道。
你说:“为什么你要这样理解呢?”不是我要这样理解,它真是这样的,不然佛陀就是在重复,在啰唆。你敢说佛陀啰唆?你要敢说佛陀啰唆,那你生生世世都啰唆,别人还听不懂。然后你说:“啰唆,是非啰唆,是名啰唆。”
前面说的“如来”和“佛”是有差别的,“佛”指三身佛,“如来”往往指法身,大家要明白,我们现在先不去分析它。
后来这一段,说的是佛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反而无所得。证悟了以后,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得不到,因为这些东西你本来具足,并不是重新修来的。你会发现,你的本质永远都在,不是失而复得的,而是永远没有失去,它一直都在,只是你不认识。
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深的见地。“无所得”,其实是一种修持性的见地,或者是认知性的见地。我们一定要去拨开所有的迷雾,最后发现我们的本质一无所有——“大无遮”,二转法轮的空性就体现出来了。
对此,我们可以拿点教证来举例。“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大家还记得吗?说的就是“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很多人会疑惑:“既然这样,那我们还修什么呢?不用修了,什么都不管了。”你要是真能做到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放下,那你就是佛。但你暂时做不到,因为有执著,明不明白?
什么叫做“执著”呢?你要吃饭、你要睡觉、你会害怕,以及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情绪、念头挥之不去,你要修的就是对付这些东西,那个究竟的本质不用你修,关键是,你要去发现那个究竟的本质是什么。
但很奇怪,当你发现时,它什么都不是。当你一旦发现了这些究竟本质,你会发现那些挥之不去的东西就是究竟本质。如果一个人真的明白了,他就完全放下了——狂心当下歇,这就是禅宗和大圆满的修行。
我们以前经常引用的《文殊大圆满基道果无别发愿文》里面的教证:“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也是在说这个意思。还有《定解宝灯论》里面关于修持的一段颂词,“尔时如视前虚空,自心正在动念时,亦为空性之定解,必须深深而生起”。
这些与《金刚经》里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前面的“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大家不能理解,但后面的内容是说本质就是这样的。
“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这两句在说见地; “自心简易难信之秘密,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这两句是说怎么去找这个见地,要依靠上师,这是密宗的特点。但显宗不这么说,而要靠自己去修持。
那我们怎么以中观的方式达到这种见地呢?或者怎么得到这种见地呢?修持的时候,要“尔时如视前虚空”。那什么是“自心正在动念时”呢?可以不泯灭现象,“自心动念”不仅仅指意识,还包括你感觉到的身体的沉重,面前看到的各种人物、现象,以及听到的声音等等。“亦为空性之定解”,指这些东西全都是没有本质的法性,必须要保持下去,必须要深深地修持。
听得懂吗?如果这样都还听不懂,呜呜,我的自心就要动念了,哈哈。当然,大家不要认为这样听一下,懂了就可以了,不行的。你还要好好地修行,修到“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那个时候。
你说:“那是什么时候呢?”你又在想,我告诉你,那时候什么都没有了。由于什么都没有,所以没办法说——无说。那时候你会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众生,佛也没有——“无佛无众生”。因此,《金刚经》这里在讲修持,你要说窍诀,这就是窍诀。
——网络师兄说:“能听懂,但护不住。”
扯淡!如果听懂了,没有护不住的,因为那个东西根本就不用护,用得着你护吗?吃饭、拉屎、放屁、骂人……全部都是,无一不是,逃得掉那个东西吗?逃不掉!所以,你说的“能听懂”,其实是在意思上开始明白了。当然,这也很珍贵,意思上明白了也挺好,慢慢就会变成真正的修行。
——网络师兄问:“是不是要培养自己的专注力?”
确实要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但那属于初级阶段。因为那个东西不需要专注力,一专注就是二元对立,为什么要专注呢?
为什么我会把这些教证和《金刚经》对应起来?其实,我们学的所有内容都在诠释《金刚经》。《金刚经》出来以后,菩萨们就去诠释它;菩萨们的论典出来以后,祖师们又在诠释它;祖师们的说法、论典出来以后,上师们又去诠释它;上师们诠释以后,出版的书籍和音频,我们又开始交流。所以,一定要套在一起才行。
如果你懂了里面的意思,就会发现,如果佛法所说的东西是矛盾冲突的,那就说明你的整个世界观、见解以及修持的理论没有自成一体,用佛教圈经常喜欢说的话,就是:“你没有圆融”。
听到“圆融”我就生气,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用“你们要圆融一下嘛”这句话,掩护自己的很多乱七八糟的错误见解、错误行为。这确实没办法圆融,最初你就得不断地学习,当你学好了、学通了、学透了,才可能圆融。
这一段讲的是完全的无得无证——“得果无住” ,即“无有少法可得”。实际上是说,我们证的究竟本质完全没有丝毫分别,在禅宗里面叫做“一丝不挂”。它讲的就是大圆满入定的见解,也就是应成派的究竟见解——全部破光。连究竟法都没有,显现的法怎么会有呢?所以,可以说这里讲的是入定的见解。
当然,它也可以是入定之前,修行的见解和见地。我们这一派讲的“入定”就是入法性定,入了法性定以后,一切现象全部寂灭,什么都没有了,也就是“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讲的是安住于本体。但是,有些是明白了本体,现象还不能寂灭。以这种现象进行修持,就是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这也挺厉害的,它也是在讲这个东西。
也就是说,“究竟本质无有少法可得”这句话,可以解释为两种状态:一种是进入法性定以后,安住本体的状态,无有少法可得;另一种是修持时候的一种心法——我开悟了,但外面还有很多虚幻的法,由于它是虚幻的,所以我无住,我的内心里面始终保持我的那种领悟——无住无得的那种领悟、无有少法可得的那种领悟,这就是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必须深深而生起”。
大家能听懂吗?也就是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可以解释为这两种状态,一种是大圆满的修行,另一种是达到了法性定的那种状态,也可以用这个东西去解释。
你们以为有多复杂呢?解释起来很简单,但修起来非常复杂。为什么呢?因为有很多误区。如果你要去明白那个“无所得”,会有很多误区,很多自认为的“无所得”,其实都得了什么。那要怎么样才能“无所得”呢?你要去找自己的上师,找那些过来人,“愿以上师窍诀力见之”。当然,如果你想要得到这些过来人所说的法的真义,就要去闻思和修行(修前行)。
我们讲的这些经典并非是空穴来风,或者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完全没有联系。所有的佛法说通了以后,全部都是通的,从最基础的因明,到最后的无上大圆满、托噶,道理全部都是通的。那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把所有的经典都读完呢?不是,你读不完的,圣言太多了。
但是,必要的一些经论真的要去闻思,去读、去思考,还要进入实际的修持,这样才能在短短的一生中明白这个无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生真的是可以得到这个东西的,得到这个东西就无佛无众生了,你绝对可以解脱。
因此这一品叫做“无法可得分”,“无法可得”就是不管是缘起的法,还是究竟的法,都完全没有实质,你会发现它找不到,没有这样一个东西。但大家千万不要把它理解成断灭,如果你认为“无法可得”是断灭,那你就得到了一个法叫“断灭”,而且是一种邪见,因为没有一个东西叫做“无”。
我以前经常说,找不到一个东西叫做“无”。你能找到一个对境性的东西叫做“无”吗?难道是拿一个苹果来,上面贴上一个标签“无”?或者有某种境界叫做“无”吗?哪怕是一个空荡荡的境界,那也是“有”,因为你认知了一个“空荡荡”嘛。所以,没有一个东西叫做“无”,不要认为“无有少法可得”是断灭法。
其实,断灭法还是一种心的错误认定,它还是“有”,有一个东西取名为“断灭”。当然,这种断灭会呈现为哪些状态,那就不一定了。
我以前说过五种错误的“无分别”,大家还记得吗?
——网络师兄说:“法性无分别。”
法性也是无分别的,但有五种错误的无分别。《瑜伽师地论》中说的“五位无心”:深睡无分别、闷绝无分别、无想定无分别、无想天无分别、灭尽定无分别。这五种“无分别”是不对的,你不能认为这些就是“无”,如果这样认为,那就错了。
——网络师兄说:“《解义慧剑》里面也有。”
对的,《解义慧剑》里面也有。
这五种无分别,不是我们说的“无所得”,其实它是心的一种认知、对境、体验,也不能叫做“无”。
如果你要找一个“无”,让心体会到“无”,其实是体会不到的。这个“无”勉强可以说是光明,光明“无”就成了明空双运。
大家要记住,这些见解听起来都很简单,如果要当真去实现,让心去经历这些东西,那么,重重叠叠的误区就来了。
因此,你需要有一位好上师,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探寻、内省、自己去究明。上师的加持,加上你的内省、究明,就叫做“剥啄”。“剥啄”就是即将小鸡出壳,母鸡在外面拼命地啄,小鸡也在里面拼命地拱、啄,然后蛋壳一破,哇,“一天光晒”(粤语)——意思是一下就明白了!但要双方的努力,任何一方不努力都不行。
“远离不作意,超寻伺寂静,自性执息念,五种为自相”。有人把这五种不分别打出来了,但是,这些“不分别”并不是真正的“无”,它是一种心捏造的二元对立的错误对境。
第二十二品“无法可得分”说的是行持,我以前讲的都是理论,说到这一品的时候,我都在讲修行了。你会问:“你讲的是修行吗?”就是修行,你能理解吗?你当然不能理解,不能理解就说明没搞懂。如果搞懂了,你能理解吗?不需要理解,懂了就不理解,理解了就没搞懂。
那怎么办呢?继续理解下去。这件事情,我们不能像听故事或者看电影一样,听懂了或者看懂了就完了,它不是一个知识性的东西,心能体验性的东西都不是知识性的东西。
什么叫做“心体验性的东西”呢?我以前经常举例,大家听流行歌曲,是听一次就算了吗?不是的,有些人会反反复复地听,可能一首歌会听很长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种音乐和声音能够带给他愉悦的享受,从中感到舒服。吃饭也是一样,一个好吃的东西就会反复吃。为什么要吃呢?有饱足感,味道很好,从中感到舒服。这些都不是知识性的东西,而是心体验性的东西。
修单空也是一样,它是体验性的东西。单空的理论说起来非常简单,知识就是这么一点,三个字“执著无”,两个字“梦幻”,一个字“无”,就完了。禅宗就是这样的,比如赵州禅师,不管问他什么,他都回答一个字——“无”。你以为他很神吗?实际上,这个“无”说的是单空。如果把“无”也无了,就成了真正的空性。这是体验性的,心逐渐地体验这个“无”,最后连“无”的执著也会丢失掉,“无”也无了,那么,这时候本质的、不分别的光明就被我们领悟了。
这需要反复不停地体验,它是非知识性的。初初明白本性的时候,也不是一下就没了,好像是知识性的东西一样,得到什么东西就完了。之所以窍诀不管用,就是这个原因。“窍诀”就是一种知识,如果心无法与这种指引相应,那是没有用的。
空性也是一样,如果明白了空性,也不是一下就没了,还是要反复地“吃”,反复地体会就是所谓的修持,即悟后起修。因为在安住于这种体受时,智慧和慈悲就会不停地扩展。
为什么呢?在安住空性时,所谓的人我执、法我执,都会被化掉。单空和空性都能够对付二执,但单空是破坏性、对治性的方式,它认为你和我不是一伙的,纯粹是敌对,我要干掉你,所以要开打。而空性不是对治性的,它是釜底抽薪,直接把你化掉,认为你和我完全是一伙的,当下解脱。在它的认知里面、见解里面,根本连修持都没有,这叫做“内在无修”,究竟见地就是内在无修。
这里说的还是见地,而究竟果位就是彻底无修。虽然究竟见地是无修,但还是会有很多分别现象出来,在见地上、在心的明悟上,他已经知道这是无修的,所以他不会去对治它。这就变成了帝洛巴对那洛巴说的:“外境不会约束你,执著才会约束你。”
那怎么把内在的执著破坏掉呢?就是这个究竟无修的见地,他是在内在下功夫。到了佛陀的时候,连外显都没办法现出分别的东西,所以叫“究竟无修”,它不是见地性的究竟无修,而是果位上的究竟无修。大家要把这些区分清楚,你们不要认为开悟了就马上成佛了。
但是,禅宗里面也会说开悟了就成佛了,为什么呢?因为开悟了就会明白佛是什么,从这个角度,你可以说是成佛了——因地佛。当然,有人会说:“我们每个众生都是因地佛。”不是这样的,这个“因地佛”有可能要流转无数劫,还不一定能遇到佛法。
但禅宗说的“因地佛”,指很快就要成佛。大圆满里说最快这一生就可以成佛,甚至说是六个月,最慢的是十二生,当然,前提是你不犯戒。还有人说是三生,即使犯了戒,也只有三生。但这里的“三生”,话里有很大的骨头,中间的那一生有十万亿大劫,而且是在金刚地狱里面。所以,见地还是非常重要的。
——网络师兄说:“安住不是专注。”
怎么说呢?最初修禅定时的安住是有专注的,到后来专注的成分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明知定里面就不会有所谓的真正的专注,但还是会有细微的专注,专注于“明”。但这个“明”是非意识思维性的,而是直觉性的。到了后来,在法性里面,根本连明知定都不用了,任由现象起起落落,念头越多越快乐,这时候就可以叫做“法性游舞”。
这一品讲的是修持的究竟见地,也可以说是一种入定的状态,大家要记住。接下来就要讲出定的修法,其实,《金刚经》里面细究起来有很多内容。刚才讲了入定,现在讲出定——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也就是心要净,要清净到无住,无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并不是你每天都在无住里面,还要去行善,也就是刚才说的菩萨出定的修法。我们来看经文。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金刚经》著名的三联句:XX法,是非XX法,是名XX法。天台宗里面用三谛对应三联句,这些是知识性的,我之前讲过,不懂也没关系,也可以不用记住。但是,我讲的这些关于见地、关于怎么去行持和思维的内容,你们要记住,不然就白学了,还不如出去“饮啖茶,食个包”(粤语:喝口茶,吃个包子),大家舒服一下。
交流,顾名思义要有东西可以交流,大家要有所得。如果你们问我有没有所得,我是有所得的。从某种程度上,好像是我说法利益了你们,还不如说是你们听法利益了我。在某种程度上,我的所得比你们多,虽然是非所得,名所得,但还是有所得。
大家认为我的这种说法合理吗?合理!其实我得到的东西比你们多,我应该感谢你们,所以,每次上完课我都会说“随喜大家,谢谢大家”!但你们也要有所得,如果你们没所得,那我的所得就少了,我会斤斤计较的,虽然是非计较,名计较,但还是要计较——以净心行善法,懂吗?
——网上师兄说:“一样多。”
一样多,这叫做“强行平等主义”,为了强行平等主义,我们这个社会造了很多恶业。
言归正题,下面开始说经论,简单翻译就是:“再说,须菩提,本质空性,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以不着‘四相’之心,哪‘四相’呢?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如果以‘无四相’之心,修一切善法,当下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原经文是“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我们以没有“四相”的心修一切善法,当下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大圆满出定以后的修行,用《修心七要》的颂词来形容,就是“坐间修幻化”。
为什么呢?所谓的善法,其实也非实有,也是虚幻的名言相法。如果认为修善法就了不起,那也不对。其实善法也是一样的,也是非实有的法,是名善法。也就是说,现象也不是真实的,刚才说究竟法不是真实的,究竟法的现象也不是真实的。
在座中修,我们修的是究竟法(修的是本性),现在出定了,以座中的见地在显现的现象中去行持,这就是出座以后的修法。出座以后,你也可以去积累功德,比如放生、念咒等等。但是,这些所谓的殊胜的法,也不是实有的法,也是虚幻的法。所以,所有显现的法都是名相上的法,非实有的法,究竟本质以及究竟本质所产生的现象,都非实有,这里讲的是入定的修持。
如果以“无住之心”摄持进行修行,那么,所有的善法都不应该执著。但是,不应该执著并不是说不去做,而是要去做,做了之后要不执著。在做的时候,要以“无住之心”去摄持,“无住之心”可以是我们经常说的“三轮体空”,也有人说是“三际托空”。
“三际托空”说的是本体,“三际”指时间,如前所说,心分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际托空”指“前际、中际、后际”,这三个时段的心都没有本质,也就是前际、中际、后际之心都不可得,说的是究竟法。
我们认知和修持究竟法的时候是这样的,三心不可得。究竟法,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际上是既不可说,又不可得的法,即使显现出来成为众生、成为现象,还是不可得。我们以这样的心去修善法,善法也不可得。而且,只有以这样的心去行持善法,才能说是不可得。
如果我们没有明了本质的心、究竟法不可得,而去修善法,就一定会认为善法可得,我们会有这样的执著。有些人听到功德,毛就竖起来了,有功德的事就做,没有功德的事就不做,很执著这些东西。
有人说:“既然这样,那我什么善法都不做了。”那是傻子!你要去做善法,但要以无执著的心去做。什么叫做“无执著”?即使是究竟的、本质的法,也不是实有的可得的一个法。我说的这种“认为”,并不是观念性的认为,而是体受性的、经验性的认为,也就是你要明白,叫做“观心性无生”。
然后要“坐间修幻化”,在打坐中间(座与座之间),即平常的行为和生活中,还要修幻化。在打坐期间也要修幻化,有时候也要修单空。“中间”和“期间”是有差别的。
为什么西藏人会这么说呢?因为《修心七要》主要是针对西藏的修行人,他们以修行为主要的生活内容。而我们汉人不是这样的,汉人说到这些东西,很多时候是以自心的方式去讲解,因为汉人的社会是生活社会,而不是修持社会。
——网上师兄说:“那就是什么时候都修幻化?”
不是这样的,当你观心性时,如果进入法性定了,就没有幻化了,连幻化也消失了。
这一段实际上讲的是出定以后的修行,虽然只有几句话,但真的是在讲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且讲得很窍诀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也就是以“无四相”去修一切善法。
什么叫做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这是心里面的一种见地,你总不能说,“无我”就是把我一把火烧了,“无人”就是把人砍了,“无众生”就是把众生全部麻醉了,“无寿者”就是……并非如此,“无四相”是一种见地。
也就是说,在究竟法上没有本质,要以这样的心态去修一切善法。如果以这样的心态去修一切善法,当下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窍诀。当下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处处皆是法性,人人皆是佛陀”,或者是禅宗里面说的“举目皆圣贤”。
我们以为“举目皆圣贤”好像是一句很厉害的话,其实它是一种修行。另外,大圆满里面要求初期的修行人把人人都观成菩萨,大家以为这句话很简单,但你怎么把人人观成菩萨啊?“所有人都是菩萨,然后我是凡夫”,从究竟见地上,这种说法是错的,既然所有人都是菩萨,你怎么是凡夫啊?
但是,对于一个修行初期的人,它可以作为一种压制自己生起傲慢,或者摧毁自己对众生生起嗔心的初期修法。你可以想“周围都是圣贤,男的是空行勇士,女的是空行母,只有我是凡夫”,以这种方式来对付自己的傲慢和嗔恨。
比如嗔恨,“我不能嗔恨其他众生,因为他们都是圣贤,都是菩萨”,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可以的。但是,从见地上来说,这样做是错的,如果周围都是圣贤,你怎么可能是凡夫呢?当你真的直觉性地认为周围都是菩萨时,你肯定也是菩萨,而不是观念性的。
大家还记得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那个故事吗?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和尚两人见面就互相斗机锋,佛印和尚看到苏东坡就说:“哇,我看到你好像一尊佛坐在那里。”苏东坡说:“我看到你好像一坨屎。”说完便哈哈大笑,而佛印默不作声,苏东坡以为自己斗赢了。回去以后,苏东坡就把斗机锋的状况告诉了苏小妹:“我今天和佛印斗机锋,他终于输了,他说他看到我像佛,我说我看到他像一坨屎。”结果苏小妹说:“其实输的是你,因为佛眼里都是佛,而屎眼里都是屎。”
当你直觉周围的都是菩萨,那你肯定是菩萨,从见地上就是这样的。这样去修行,如果以真正的“无住之心”去看周围的一切,周围的一切全都是和本质一体的东西,所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是不是修行呢?也是修行。
虽然说修行分为“出座”和“入座”,这好像是“出座”的修行,其实,当修行达到这种程度时,你不能说他是出座还是入座,因为出座、入座都可以这样修。他在动、他在笑、他在闹,但他的笑啊、闹啊等所有的一切,这时候都是法性。甚至他不会去分别善法和恶法,所有的法全是善法,叫“金洲之地,不得砂石”。这是大圆满的第四个境界,达到全是法性,即“法性尽地”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分别的东西。
我刚才说的不是真正的大圆满境界,而是达到这种境界之前的一种见地,即“空即是色”,这是《金刚经》里面说的。我们以前说,“色”的本质是空性,而现在空性呈现出来的一切全都是“色”,叫“空即是色”,出定以后甚深的修行就是这样的。在这个层面,善法也就是非善法,是名善法。
如果仔细去看经文,就会看出这些含义,非常深奥和具体。走到这一步,佛陀在讲“信、解、行、持(证)”的“行”,好像淡淡地说了几句,实际上是讲非常实在的修行。大家要这样理解,不要当成一句话,听了就算了。
当然,这些话说多了,我也烦,人的本性就是希望不停地堆积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就是现代人很糟糕的原因。为什么现代人很糟糕呢?整天拿着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比如手机、IPAD、电脑,不停地接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信息,让自己的头脑、心灵分别不断,实际上一无所得。
即使从知识的层面来讲,他也没有把一门知识全面、深入、细致地搞清楚,非常散乱和破碎,拿去对付任何东西都不行。不仅现实生活中不能做好某一种事业,而且,由于内在的心灵过多地吸引乱七八糟散碎的东西,导致念头不断,心绪不能安宁,抑郁症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层出不穷,乃至于对一个东西的热爱都不能持久。
当然,他们还是对一种东西的热爱是持久的,比如手机、WIFI……现代人的生活第一需要是WIFI,而不是粮食。大家要去明白这些道理。
接下来第二十四品讲的是出定以后的修行,此处又开始较量福德了,这一品叫做“福智无比分”,我们来看经文内容。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段翻译为白话很容易懂。佛陀对须菩提说:“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的七宝(砗磲、琉璃、珍珠、黄金等七宝)聚集起来去布施,如果有人以此《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哪怕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自己受持,或者为他人说,福德也比前面用七宝去布施的福德大。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比起后面的福德,前面那些有相的供养所得的福德连百分之一都不如,甚至百千万亿分之一都不如,乃至算数譬喻都没办法说。”
这里我不用再解释了,大家已经听过很多遍。也就是有相的供养和布施,都没办法和无相的、究竟的功德相比,因为所有一切的本质都是究竟功德,而究竟功德无量无边,没办法算,它无穷大,再大的数字和无穷大比起来都等于零。
但为什么说到“信、解、行、持(证)”的“行”时又比较一次呢?这样的比较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解释。
《金刚经》里面喜欢这样比较福德,表明它真的是“二谛双运”,包括前面说到的出定以后还要修行,其实是在表达“二谛双运”之意。所以,《金刚经》说的不是“一谛”,而是“二谛双运”。你会说:“那大无遮说的不是究竟一谛吗?”“大无遮”是在说究竟一谛,当说到究竟空性、说到最根本时,不管是几谛,就只有一个东西,称为“究竟一谛”。
但是,经是对凡夫宣讲的,虽然凡夫可以在道理上明白究竟一谛,但他的各种各样的执著、迷妄还是在世俗层面。既然是世俗层面,那就需要世俗谛(世俗的真理),也就是在他的层面上能够做的真理,你不能直接说究竟无执、彻底放下。如果你直接说究竟无执、彻底放下,那叫做“祖师禅”,而普通人是不行的,我们要逐渐地修,就成了“如来禅”。
世俗层面的人,也要去信受和行持世俗层面的真理,这叫做“世俗谛”,即世俗层面的真理。我们要净心去行善,因此,第二十三品叫“净心行善品”,要以无住之心去行一切善法。
然后,达到这个层面时,又来较量福德了。《金刚经》里面一共有七次较量福德,现在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里面已经是第六次了。
前面一共较量了五次:第一次,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做布施,也没有持经的福德多;第二次,以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做布施,也没有持经、说经的福德多;第三次就更厉害了,以恒河沙数的生命来布施,所得福德也没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金刚经》的功德多;第四次,每日三分——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以恒河沙数的生命来布施,乃至百千万亿劫像这样以生命布施,福德也比不上持经的福德;第五次就更厉害了,佛陀用自己因位上供养、布施的功德来比较,在没有见燃灯佛前,他亲近过八万四千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有空过,这么多福德也比不上我们受持、读诵《金刚经》的福德。
现在是第二十四品,第六次开始较量。说得很简单,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王的七宝布施,也不及受持、为他人说所得福德的百分之一、百千万分之一。说得好像轻描淡写,没有前面的那么厉害。
为什么呢?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前面的“信”、“解”说得那么多,后面反而说得轻描淡写呢?因为越到后面“行”的人,就越不重视这些福德。反而在前面让你能够相信,或者让你能够理解时,将它说得很厉害。这叫什么呢?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诓进来以后再揍你,哈哈!
当然,这里并不是真的揍你,当修持到心安住于法性、认知到法性以后行持时,就不太重视这些世间福德了,所以轻描淡写说一下就可以了。可见,这里是按照“信、解、行、持(证)”这几个层面来说的。
前面说到“信”的时候,说得很厉害;说到要让你理解(“解”)的时候,就更厉害,不停地说;后面说到行持(“行”)的时候,反而轻描淡写:“哎,就是这么回事了,有什么好比较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都是菩提,无处不是福德。”
就像以前云门禅师说的,哪天不是好日子?有一次,云门禅师考他的弟子,十五以后哪天是好日子?下面的人就一直想啊想,然后分别说出某一天是好日子。云门禅师听了以后,就说:“哎,日日是好日”,什么法都是殊胜的法。
哇,只有完全安住在解脱的心境中才有这样的话。后来,他的徒孙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即大家经常唱道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用粤语讲出来会很押韵。
如果真的证悟了,任何现象、任何时段都是好的,但你一定要明白这样的道理才行。达到这种程度时,他不会去计较福德大小,所以轻描淡写地说了一下。
但《金刚经》里面有七次较量福德,为什么呢?因为《金刚经》是二谛双运,一边说福德,一边又说它是非福德,是名福德,任何法都是这样的。所以,这里完全在讲行持、在讲见地。我们现在说的是见地,没有说见解。“见地”就是你的见解已经深入内心,形成了少分直接认知——少分直接认知是见地,而全体直接认知就是佛陀了。
因此,《金刚经》主要在讲根本见地,到了这个层面,整个“信、解、行、持(证)”中的“行”,就分享完了。我今天讲得有点省略,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讲得太多,我也有点烦了。
《金刚经》最后还有八品,这八品我们要好好学习一下,好好消化一下,学完以后再学其他经典。学什么经典呢?我们应该会学三转法轮的经典。
——网上师兄说:“讲《宝性论》。”
不一定讲《宝性论》,我要看看再说。有人说讲《辩中边论》、《佛说阿弥陀经》,讲完《修心八颂》以后,我们就学习《佛说阿弥陀经》。以后的每周六都会讲净土,涉及到很多经典。
今天结束的比较早,还有二十分钟,大家可以提问。
问题一:“专注禅定以后,怎么提起侧面意识?”
一听就知道你没有怎么修禅定。禅定时,如果能够维持住心的一种警觉,这就叫做禅定的侧面意识,而你说的“禅定”不一定有观。“禅定”这个词汇很模糊,有时候指带有观点、见解、见地的禅修,在安静的状态下维持某种见地就是禅定,而这种维持的警觉力就叫做“侧面意识”。
专注禅定,你在专注的时候,那种“专注”就是侧面意识,没有一个单独的侧面意识,不要去找侧面意识。不管是修禅定,还是修观,都不要故意去找侧面意识。如果你故意去找,就会变成正面意识,禅定或者观修就会被破坏。听到“侧面意识”这个词,不要把它当成一个什么东西,其实它就是一种警觉力而已。
问题二:“应无所住好难啊!”
不难的,你不住就好了。你看你现在就是“应无所住”的,你住在哪里?如果你住在身体上,那你就去破身体;如果你住在烦恼上,那你就去破烦恼;如果你住在欢喜上,那你就去破欢喜。你说:“欢喜也要破呀?”是的,你去破欢喜,破了欢喜以后,你也还是欢喜的。
我们现在回向。今天是索达吉上师的生日,恭祝他老人家身体安康!弘法顺利!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8课
- 《金刚经》第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