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经文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时:可以理解为时间圆满,何谓圆满,一是计时的时间,即世尊收衣敷坐那时,另一指机缘成熟之时。佛法也是因缘法,世尊因一大事因缘来娑婆度众,此为般若经中的第九会,一共有十六会。
长老:齿德俱尊谓长老。齿:戒腊,一结夏谓一腊。德:修证。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谓解空第一。
须菩提:1、空生;2、善吉;3、善现。西域记谓青龙陀佛,藏传谓文殊菩萨化现。解空第一。般若会当机者。谓“恒乐安定、善解空义、志在空寂”著称,号称“解空第一”。乞富不乞贫。西游记当中的菩提老祖。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左肩搭袈裟,故偏袒右肩,表坦诚,右膝右膝着地,表恭敬,单膝可以持久。印度重右,密乘认为右绕有修建的功德,左绕有毁坏的过失。白:上白下告。
为何是须菩提为大众启请:1、普通大众,日日见世尊著衣持钵与寻常乞食比丘相同,茫然不知用意何在。故需须菩提为之启请。2、此已至第九会,世尊将第一义空最深之理,和盘托出。大众当然不能明了,非须菩提亦不能为之启请。3、佛门长老,不止须菩提一人。然解空不如须菩提,故当机请法,非须菩提莫属。4、会中尚有菩萨摩诃萨,何不启请,而让须菩提单独请问。盖佛说般若,正为阿罗汉,兼为菩萨。若菩萨启请,则阿罗汉或将疑此为菩萨之法,与我们无涉。今让须菩提启请,则可防此疑。
希有:1、世尊若不出家便作金轮王,统治四天下,能舍金轮王位而出家,稀有。2、如来身长丈六,紫磨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相稀有。3、如来心中,含吐八万四千法门,三身圆满具足,故云稀有。此为现象上说。
1、时希有,如来出世,旷劫难逢故。
2、处希有,三千大千世界中,唯有一佛故。
3、德希有,福慧殊胜,无比并故。
4、事希有,慈悲方便,用最巧故。此为理义上说。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如来,世尊另一名号。善:1、善巧方便,回小向大,无言般若;2、唯一利益。护念为心,付嘱为口。
护念:加持、摄受。无勤而无量无边。付嘱:1、委付,传法的意思;2、叮嘱,反复讲授修行的意思。
印度嘎玛拉希拉论师云:如来有三种咐嘱,咐嘱诸菩萨。一善知识咐嘱,佛告诫众生,凡是想今生来世解脱的人都必须一心一意的依止善知识;二正法咐嘱,如果真正想要离苦得乐,就要依正法修持;三教言咐嘱,即凡欲获得解脱必须依止殊胜的教言,饶益无边的有情,修持菩提心。嘎玛拉希拉的观点,认为佛是以这三种咐嘱方式来利益众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善:发大心者为善,大为大悲心。女子多障,但发心为大,则障消业散。
发:欲求。
阿耨多罗(无上)三藐(圆满)三菩提(正觉):无上正等正觉。
心:心态。
有世俗胜义之分。
云何应住:怎样安住和持续。对真心的修持。
云何降伏其心:怎样调伏和认知。对妄心的调伏。
经文: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善哉!善哉!:一曰大智当机;二曰大悲当问。情景性极强。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说的对。
汝今谛听:提醒我等。谛:专注,深思。一不可以贡高,二不可以卑下。谛听:地藏菩萨之坐骑。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如是:1、应“如”而“是”;2、这样的方法;3、承上启下。
经文: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然:当然的意思,有急切喜乐的意味。
愿乐欲:愿者,愿望。乐者,好乐。欲者,希求。表示听闻般若的希求非常强烈。
闻:闻言、闻义、闻意。胜义上有返闻自性的意思。
讲解经文五要:消文,释义,显理,劝修,举证。
经文: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陀回答先讲降服其心,后说真心安住。原因,如妄心不息,真心难明,何况安住。须菩提逆问表真切,佛陀顺答表次第。
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菩萨,菩提萨陀的简称。觉悟有情之意。即是自觉之人,又自担觉他之责。摩诃萨为“大”之意,大者,一为登地以上谓之为大,二为菩萨数多,统称为大之意。大还有其他意思,如菩萨位次比较而言的大,判教(见地)而言的大,发心而言的大。
问为“善男子,善女子”,回答“菩萨摩诃萨”,因此经说般若,为菩萨说。
应如是降伏其心:应该这样调伏相续。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三界六道众生的存在方式和出生方式。
胎湿卵化是出生方式,有色指欲界和色界天众生,无色是无色界众生,有想是色界广果天人,无想是旁边的天人,非有想非无想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也称为为有顶天。色界天最长寿为无想天人,寿五百劫。无色界天最长寿为第四处有顶天人寿命为八万大劫。
九类众生,泛指全体众生。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我皆令入:菩萨全部帮助其进入无余涅槃。皆:不舍众生一人。令:不退觉他愿心。
无余涅槃:此二种就大小乘分别之,有三门:一、单就小乘分别。断生死之因,犹余生死之苦果,谓之有余涅槃。断生死之因,同时使其当果毕竟不生,谓之无余涅槃。现无余涅槃之相,在命终之时。盖无余涅槃者,灰身灭智,一有情都灭也。二、单就大乘分别。变易生死之因尽,为有余,变易生死之果尽,为无余。三、大小相对而分别。小乘之涅槃为有余,以犹有变易生死故也。大乘之涅槃为无余,以更无余之生死故也。
灭度:灭者所谓生灭灭已,寂灭现前。度者,度其分段,变易两重生死也。
经文: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实际上却没有一个真实的众生,也没有一个真实的灭度。
见:二谛并出。二转法伦的二谛分法:显现为世俗,其空性为胜义。灭度无量无边众生,是显现,为世俗谛。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空性,为胜义谛。
修:发菩提心,行菩萨六度。为自觉。
行:行菩提心,利益众生。为觉他。
果:生起真实的菩提心为降伏其心,证悟空性为降伏其心。降伏即安住,为渐悟。反过来,安住即降伏,为顿悟门。
经文:“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若菩萨有此四相的执著,就不是菩萨。
四相:把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是我相;依同一相续生存的补特伽罗,依有漏的身蕴住于有漏世间是人相;以业和烦恼转生三界轮回是众生相;同一时间中,异熟果相同,可以保持相续的寿命为寿者相。
四相即二执。若有二执,则非菩萨,降伏其心也无从说起。要做菩萨,但去二执。去二执,则为降伏其心,其心降伏,真心自安。
如何去二执呢?且看后面的经文。
《金刚经》已经上了两堂课,今天是第三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有师兄在QQ上问我:“这样的讲法,到何年何月才能结束?”意思就是希望我讲得快一点,我只能说尽量,其实我也不想拖那么长时间。
《金刚经》的学习结束以后,可能会停课一段时间,不会马上讲其他内容。也就是一周只上一堂课,我要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也不一定,我们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停了以后也会恢复。我们先不管这些,我只是跟大家聊一聊闲话,我会尽量地把它讲得快一点、轻松一点。
还有人说我讲得太学术化,有太多案例和规则,问我能不能像讲《心经要义辨析》那样只讲要义?只讲要义会很简单,“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不住而住,不降而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就讲完了,然后各自回去降伏其心、安住其心。显然这是不行的,只讲要义也会有很多种方式,最厉害的是直指心性、窍诀式的方式,这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
学习一部经典或者论典时,会有一些章法。一般来说,讲经有五个要素:
一、消文。把文字说清楚,不要像我那样,经常连里面的字都不认识。
二、释义。把文字的意思理顺。
三、显理。把文字理清楚了、意义也通顺了,还要明白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也就是要把它的道理讲出来。
四、劝修。讲这些道理是为了让大家去修行。
五、举证。劝修之后,还要讲一些修行过程中的要点、经历,以及过去的祖师大德们是怎么做的,用一些修行人的例子来作证明。
那能不能像讲《心经要义辨析》那样只讲《金刚经》的要义呢?也可以。但是,那会变成好像在不停地学习很多东西,总是不全面,不能够很圆满地学完一部经典。
师兄们的建议是挺好的,都有自己的看法,我没有说不好,但在一定情况下,我要照顾很多人。也许你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想听那么复杂的内容。比如,网上师兄说:“你何必讲经题安立的方法呢?我们只要知道‘金刚经’这个名字,便于称呼就行了。”这是现代人的一个特点,要求简单明了,但这是不行的。
《金刚经》里面的道理,我们以前讲过很多次,它跟中观、唯识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甚至很多内容都是一致的。那为什么还要讲呢?若想真正懂得空性,并非简简单单地听几个窍诀、听几个要点就可以了。我们需要从很多角度、很多层面去思考,通过思考分析、逻辑推理,甚至互相诘难,慢慢地消解我们内心(至少是逻辑层面)的无明,它有这样的作用。
我们要深入思考,而且还要去辩论。我经常鼓励一些师兄辩论,在辩论的同时会促进你的思考。结论可能早就知道了,空性——一无所有、一丝不挂;光明——不是断灭,有本觉本知……这种概念性的知道,并不能消解你心中各种各样的、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执著,而且仅仅是在逻辑层面,里面有很多内容你都想不通。
为什么中观要进行“离开四边”、“不一不异”这类的分析?目的是什么?从安住修行的角度来说,这些全是扯淡,根本不用去想——“只要知道修行的具体方法,我踏实去做就行了”,这就是很多所谓“实修者”的观点。
但却不知道,我们内心里面潜藏着很多逻辑性的无明,这些无明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而我们在思考中观的道理时,思维中暗藏的无知就会被遣除掉。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无知是暗藏着的,我们连自己的心是怎么运行都不知道。很多痛苦莫名其妙就出现了,而且根本不知道缘故。
有些女孩子为了彰显自己“很女孩子”,别人问她一件事情,她故意嗲嗲地说:“我也不知道耶,我就是不知道嘛。”“不知道”成了她最正确的理由,但学佛不能这样,你不是女孩子,你是菩萨摩诃萨。因此,你一定要知道佛法的道理,首先需要大量地学习,从每个层面、每个角度去理清自己暗藏的无知(无明其实就是无知)。
无明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在概念层面都不知道,这是最大的无明,我们要通过学习中观、唯识去辨析清楚;另一种是虽然你已经知道了,但也没办法,那叫习气。
有很多人是第一种无明,因为它不仅仅体现在逻辑上。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中观、唯识的逻辑;而有些人虽然在逻辑上知道了,但心里面还潜藏着这样的无知,我们没办法去分析心里面搞不清楚的暗藏逻辑。
比如中观里面的“离一多因”,有师兄去分析“一个最微小的物质最后能不能解拆为零”这个逻辑,他认为一定解拆不了,总觉得会有最小的组成部分。为此他挣扎了很久,觉得无论如何解拆,最后总会有一个东西在那里。我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难道是梁静茹给的勇气?(开玩笑)
他总是问:“怎么可能解拆得完呢?”这时候一定要给他举例:比如水在铁锅里面烧,最后烧没了……他说:“哟,可以这样啊!”他瞬间好像明白了。
人的思维有很多盲点,永远想不通为什么可以解拆为零。原因是什么呢?他心里面有一个暗设的前提:他认为那个东西一定要“有”(存在),否则就没办法形成世界。那是他暗藏的逻辑,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也不会去思考这个逻辑。但是,这个暗藏的逻辑却指挥他思维、判断,总认为这些东西就是解拆不完。
头脑清醒的人,会用语言去表达:“如果解拆完了,这个世界不就什么都没有了吗?但明明是有的嘛!”普通人会这样想,但他不一定会表达出来,只是想不通。他就会得出“永远解拆不完”的结论,因为他已经认定了一定要“有”(存在)。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大家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吗?——能立等同所立。这些东西有没有(是否存在)、能否解拆得完,尚是我们需要判断的问题。但他预先就肯定了这些东西解拆不完,然后拿着这个结论来分析问题。我们有很多暗藏的盲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时候我看到网上的辩论,很多人都有暗藏的思维盲点,只是不自知而已。
那要怎么解决这些思维盲点呢?一方面要去辩论,另一方面要大量地学习,说不定哪天就明白了。还有一种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修行,这种方法听起来很好,但不太容易实施。比如,有些人不太懂经论,坚持去修单空,修到很好的程度时,回过头看别人说单空,他会觉得很好笑:“这有什么好说的,它本来就是这样的。”其实,他已经通过直接认越过了这些盲点。
一般人为什么要靠思维呢?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直接认知,只能靠思维切入,通过思维引发直接认知。而有些人已经有了直接认知,比如打坐身体消失了,如果你还去和他讨论身体能不能分空的问题,他会说:“我马上分给你看。”马上打坐,身体消失了——对他自己来说,身体是空的。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不行的,有几个人能通过打坐把身体空了?做不到的。
有些人告诉我,他不仅身体空了,连周围都空了,很像大地平沉,只是虚空不粉碎。我们团体里面就有这样的人,但他还没有证悟,还不明白本性是什么。你要是跟这些人说身体是分不空的,他肯定不会相信,因为他已经有直接认知了。
而大部分人要通过思维趋入,首先建立“身体是可以分空的”这种观念,然后通过各种逻辑在不同层面去思考,他的心就会越来越相信“身体是可以空掉的”,逐渐会成为一种坚定不移的认知,这就叫做信心。
其实,我们初期的信心不一定是真正的信心,我们对佛菩萨建立信心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因为前世的因缘建立了信心,也就是所谓的善根;也有可能是需要安全感,心里想“佛菩萨保佑我……”,这种往往是通过听故事或者受周围同修“糊弄”(当然,这是善意的、美好的糊弄)建立的信心;还有可能是你认为可信的人介绍给你的,这种信心是媒介性的。
如果你真的体会到了佛法所讲的内容,那叫做直接的信心,那种信心是很难被摧毁的。而媒介性的信心是很容易被摧毁的,比如,有些人通过相信上师而建立了信心,反过来他也给上师建立了很多标准:上师必须要这样、必须要那样……如果上师合乎那些标准,他才会对上师所说的东西有信心。如果哪天上师违背了他建立的标准,那么上师给他讲的东西就没用了,信心也消失了,也不修行了,这就是通过媒介建立的信心。
乃至于我们通过闻思经论建立的信心,都有可能会消失。如果没有在逻辑上把经论的意思想透,只是记住了里面的一个结论,比如“一切都是缘起性空的”、“生命不是物质的,也不是上帝造的”等等,那是不行的。这些结论很多人都在说,很容易就可以知道,但这种信心就是媒介性的。如果哪天你的生活、情感或者媒介出了问题,马上就不信了。
真实的信心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通过修行得到的直接认知;另一个是通过详细地阅读、辨析、思维、讨论,慢慢地在逻辑上搞清楚了,他就没办法不相信。他知道这是真理,从而这些媒介性的东西就取消了,因为逻辑已经在他心里成为了定解,即见解成熟了。然后,他持着这种见解去修行,产生了相应的感受,叫做见地。坚持修行下去,最后会真正地开悟或者证悟。
为什么我说了这么一大段内容呢?其实我很害怕浪费时间,快二十分钟过去了。我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大量地学习这些内容,首先要解决思维的盲点,从而在心里形成对空性的定解。
一般来说,对空性形成定解的人,他自然会有一些修行方法。因为思维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方法,中观就是要靠思维。当然,中观法义的实现不一定仅仅靠思维,还有些人靠觉受,比如修“四夺”,安住、体受等。这种方式其实很像大手印,禅宗的“参”也是这样的。
真正的大圆满不是这样的,直接就告诉你:心的本相是什么,你在心里应该怎么去确定空性……当你确定了以后,再去修行,这叫做大圆满。
如果想直接进行安住、觉受这类的修行,对很多师兄来说是不容易的。你说:“我想直接修大圆满呢?”这几乎不可能。很多师兄都接受了窍诀的指引(我们这个团体里面有很多密法班的师兄),但他也不见得真的明白。
那怎么办呢?回过头再来闻思中观,结合听过的那些窍诀,也许有一天真的可以明白。即使不明白,触碰一下也挺不错的。所以,闻思这些内容非常重要。
有些人可能在闻思中偶尔有些感受(触碰),甚至有些人因为一点点的感受就宣称自己开悟了。当然,那种是属于神经的活跃度超出指标的人(我们不要说别人是神经病,这样不是很好,我们不骂人)。这没问题,我们把他的神经活跃度降低就好了,或者把指标升高,让他的活跃度达不到。(开玩笑)
不管怎么样,这些都可以说明闻思有巨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讲得很详细,从各种角度来讲。比如《心经要义辨析》里面,我讲了很多关于二谛的分析,讲得我自己有时候都昏了,但还是得讲。你说烦不烦呢?你们肯定说“不烦”,说老实话,我有点烦了。但烦也没办法,我们就需要这样去做。学佛就是先闻思,然后去修行。能力大一点的人,还可以去利益别人;能力小一点的人,先修好自己,将来也一定会利益别人,因为我们学的是大乘佛法。
大家要有耐心,我不可能一开始就像某位师兄说的那样只讲要义——你现在肯定在线上听课,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想法,你代表一群人。但真的不能只讲要义,我还是要按照前面的方式讲下去,我会尽量加快速度,其实我自己也想加快速度。
上堂课只讲了一段,接着后面的经文: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当时须菩提从大众中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然后问佛陀:“希有,世尊!您摄受、加持我们,又经常地叮嘱教化我们,现在我有问题要问。我们这些有善根的男人和女人,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怎么去做呢?”
“降伏其心”就是调伏妄心、压制妄心、消解妄心。这是我们修行中要做的事。我们修禅定、发菩提心等,都是为了降伏其心。
“时”就是当时,也就是佛陀吃完饭,收衣、洗足,做完这些事情以后,敷座而坐。当时佛陀讲法的地方可能是一间很大的房子,也有可能在院子里面的树荫下。
有些翻译的版本还说(义净法师或者玄奘法师翻译的版本),当时还有其他菩萨来拜见佛陀,磕头、右绕,坐在旁边,然后须菩提才起来提问。但在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里却没有这些细节,直接用一个“时”字就表达完了。
“阿”就是无,“阿耨多罗”就是无上,“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这种心有世俗和胜义两种解释:世俗的解释就是我们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菩提心;胜义的解释就是我们要证得离开四边的法性本质,证得本来面目。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下面我将逐字解释其中的含义,如果简略、快速地讲,这一段我现在已经讲完了。整部《金刚经》一晚上就可以讲完,这样大家听起来也很爽。其实我有思考过应该采用哪种方式来讲,我搜集了几十种关于《金刚经》的解释。有些人讲得很简短,比如宗萨仁波切,以及很多很出名的论师们、法师们都讲得很简短。
我又看了从古到今的很多注疏,考虑了一下,觉得我们还是稍稍讲详细一点。但也不能太复杂,否则我们这些珍贵的“无垢尊贵种”会坐不住,他们心里想:“一本《金刚经》几千个字,你讲了五年,有没有搞错啊?我要听大圆满窍诀!”(开玩笑)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们折中一下。
时,
首先,我们讲“时”这个字,可以理解为五种圆满里面的时间圆满。有人会疑惑:你前面不是说第一段“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个“一时”是时间圆满吗?“时”,其实有“一段时”和“当下时”,还有“十方四时”,有很多的意思,都可以称之为圆满。
所谓“时间圆满”,是指这段时间因发生了某些事情而圆满,而且恰好是佛陀讲般若的这件事情。虽然佛陀讲般若二十二年,但在汉传佛教里面只有十六会。在第九会讲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会”就是“一次”,一次不一定指几个小时,有可能是一段时间。
所以,“时”可以代表时间圆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缘起很好”。藏传佛教经常会这样说:“啊,这件事缘起很好!”有些师兄经常恐吓别人,比如,有人做了一件稍稍让他不满意的事,他就马上说:“哇,你这样做缘起不好。”其实,被恐吓的师兄连“缘起不好”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就已经被吓呆了。
怎么这么经不起吓呢?你要问他:“缘起是什么样子?它为什么不好?它患病了吗?”(开玩笑)至少你要把“缘起”是什么搞清楚,怎么人家一说“缘起不好”,你就受不了?这表明你的安全感太弱,而且不求真理,只接受恐吓和诱惑。
佛教徒中间有个很麻烦的问题:只接受诱惑和恐吓,而不愿意听闻真理。我这样说可能有点刺激,但真的是这样。你若吓他:“有地狱哦,因果不虚哦,你昨天出厕所时居然先出左脚,你知不知道这样缘起不好?下次你出左脚,绝对会带来厕所的臭味……”他就被吓到了,回去每天涂香水,结果得了皮肤病,这是接受恐吓的情况。
还有接受诱惑的情况,有人对他说:“哇,你知不知道啊?你昨天先出右脚,很圆满,因此彩票会一不小心砸中你……”他又信了,他接受诱惑。曾经有团体做过这样的事,组织了一群很虔诚的佛教徒,放两个箱子在上面,然后说:“你们供养,如果把钱放在左边的箱子里,一定会得到宝马;如果把钱放在右边的箱子里,一定会得到奔驰”,哇,结果很多人去供养……我想骂人!我的德行确实不是很好,出身有点不纯净(不是指我的父母,我父母很纯净的)。出身不纯净是指我小时候天性流氓,而且周围交往的人也是流氓。曾经有两个恋爱中的居士(她们是同性恋爱),其中有一个人到我这里来听课,听了以后就下决心到禅修中心修行。其实我根本不认识她,她问我能不能去禅修中心修行,我肯定是拒绝的,因为禅修中心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去。因为里面吃住完全免费,如果进去了却不修行,那是不行的。但我还没回复她,另一个人就不高兴了,在手机上开始骂我:“我就不相信,一个流氓,他能说出什么佛法……”我跟她解释:“不一定会收她的,你放心吧!”她说:“就是嘛,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大家要考虑到我的出身问题,有时候我会骂点脏话,这叫做“立标”。凡是有人在交流佛法时脏话连篇,基本上就是我了,其他人不会的。(开玩笑)其实我不是很在乎别人说我脏话连篇,因为我不是大德。又扯远了,拉不回来了。
刚才说到“时”,指缘起很好,这种机缘会带来后面的佛陀说法。只有佛法的根本究竟指向以及达成的目标不是因缘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法性、解脱、本质、涅槃;除此之外,其他在宣讲、修行层面上的都是因缘法。
既然是因缘法,就会有好与坏、殊胜与不殊胜的区别。佛陀来到世间,这本身就叫做“大事因缘”。为什么叫“大事因缘”呢?由于我们这一期众生(包括我们末世的众生)有这样巨大的功德和福德,能感召他老人家化身为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娶了老婆耶输陀罗,生了一个儿子罗侯罗,联合了很多佛陀、菩萨表演了一场大戏给我们看。这个大事因缘是由我们的福德所感召的,这就是大的“时”殊胜,真的很殊胜。
在漫长的轮回里面,大部分时间佛法是不会出现的。当然,佛法出现了以后也会慢慢隐没,到现在已经见不到三十二相的佛,见到的就是上师和一些善知识。如果能见到三十二相的佛,那是巨大的福报。当时佛陀有三米多高,走到哪里都是一团光。
一些抑郁症、癌症病人,或者得了很糟糕的疾病,如果他有机缘走到佛陀面前,或者佛陀用手一摸,病会马上痊愈。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病人到佛陀面前就能痊愈,如果恶业太深,那也不行。当时佛陀的家族,因为业力的发作都被杀光了。所以,看问题不能绝对化。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既然佛陀的智慧、神通这么厉害,他应该可以把我们的问题全部解决——那样还有六道轮回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是我们的业力起主要作用。如果我们的业力太糟糕,佛法都没办法现世,那叫“暗劫”。学习《俱舍论》,就会知道“暗劫”这个词汇,暗劫就是佛法不出世,而轮回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暗劫。所以,我们现在能够遇到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叫大的时段殊胜。
小的时段殊胜是指一个一个的小机缘,比如,某天佛陀去王舍城乞食完了以后,让须菩提来提问,这是小的时段殊胜。
你说:“佛经里面有这种意思吗?”按照现在的语言习惯,就是没有这种意思。我们现在说“时”,就是指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殊胜不殊胜。如果要研究一部经典,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会牵扯到很多内容。所谓“典”,并不是简单地叙述一件事,而是很多事情的集中。
“典型”,是指一件事情代表了很多东西。佛经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面地表达出来,因为我们接受不了,我们得有佛陀那样的接受机制才行——一觉照,天下无所不知;不觉照也知。但我们不行,对于凡夫来讲,一定要把很复杂的事情凝结成一些文字来表达,这样就形成了经典。而且还要求不能有错、要优雅,经典的翻译要符合“信、达、雅”三个原则。
也就是说,一个字会牵涉很多种意思,讲经时要把牵涉的意思尽量讲出来。当然,你也不可能全部讲完,否则量会变得很大。智者大师讲《妙法莲华经》时,一个“妙”字讲了三个月。当时我很惊讶:“有没有搞错啊?一个字讲了三个月?”[1]
我们现在的阅读方式不是这样的,现在是快速的、非联系性的、碎片式的阅读方式,一个字“哗”一下就晃过去了。这样的阅读方式,对我们的思维是没有好处的,对我们的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都没有好处,只会形成一种非常肤浅的记忆,很多事情联系不起来。
而事情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不是片段式的,而是连续性的。我们经常说“能力”,一个人的能力体现在哪里呢?比如,当一件事情出现时,有些人就很单纯(可以解释为愚蠢),他顺着表层的意思就去做了。由于他的经验不够、阅读量不够、思维程度不够,结果就失败了。而有些人看到这件事就能想到很多,会提出很多建议,避过很多风险,甚至创造出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这就叫做“能力”。
也就是说,在阅读、思考时就已经开始培养我们的能力。当然,现在培养的不一定是处理世间法的能力,而是修行佛法的能力。所以,我会尽量讲得详细一点。但是,如果讲得太过繁杂也不行,大家有可能因为繁杂而忘记了要点。请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把要点提出来,这是我和大家交流佛法的一个特征。我一定会把要点拿出来,同时会把修行的方法讲给大家,这叫做劝修、举证。
佛法是因缘法,这时候须菩提把问题提出来是最合适的,这就是“时圆满”。有的论师说:“佛陀讲其他经典时会‘足趾按地,海印放光’,而讲《金刚经》时,佛陀像普通人一样穿衣、吃饭、洗足、敷座而坐,因为这时候最适合讲般若,般若就寓在平凡当中。”
其实般若也可以放光,但这里强调平凡、平实,佛法可以融化在很平实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真正的般若。放光反而显得很特异,遭到反对。但佛法要全面,既然可以平凡,为什么不能够有神通呢?也可以的,般若(空性)实际上意味着一切,空即是色。所以,佛法既可以平凡,也可以放光。
但有时候会强调平凡,这是显宗的特点,特别是禅宗,非常强调平实、平凡,反对弄神作怪,这是他们在追求修证时的一个特点。当然,并不是说没有神通,大家不能错误理解。
有人看到很多禅宗公案里面反对神通,就觉得佛教里面没有神通,其实不然。禅宗为什么反对神通呢?防止你在追求佛法的过程中,把心的方向弄错了,去追神异而不追心的本质。并不是说禅宗没有神通,这是错误的理解,很多师兄会经常提到这个问题。
长老须菩提
“长老”是对团体里面的一些人的尊称,它的标准是“齿德俱尊”,要在这两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人才能叫“长老”。“齿德俱尊”是什么意思呢?“齿”并不是我们平时说的年龄,而是指戒腊——受戒以后的年数,一结夏为一腊。
我们团体准备模仿出家人结夏安居,结夏安居是什么意思呢?在佛陀时代,出家人在夏天聚集起来,进行三个月的修行。佛陀规定夏天出家人不准外出走动,因为夏天外面有很多虫蚁,出去走路容易踩死它们。这是爱惜生命的一种举措,同时也让大家集中起来修行,称之为“结夏安居”,一个结夏就是一腊。
当有出家人圆寂了,经常会说他“戒腊多少”,指受戒以后过了多少年。戒腊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长老”的标准,到底是多长时间呢?有人说是二十年,具体我不是很清楚。年龄大的人不一定戒腊就大,万一你八十岁才出家呢?(其实八十岁是不准出家的,七十岁以后就不准了。)有些人七岁就出家了(七岁以前不能出家),那么他的戒腊从七岁就开始。当然,也有人三岁就已经到寺院剃度,但那不算真正的受戒,到了七岁才能受戒,受戒以后才开始算戒腊。
“齿德俱尊”的“德”指德行,“德行”这个概念,其实也挺模糊的,我们一般会把“他为人很好啊,每次都不计较工资啊”这些当作德行。而在佛教出家人的团体里,德行肯定牵涉到闻思修证的功德,而且一定要到达到某种程度。须菩提肯定达到了,他是十大阿罗汉之一,甚至叫做第一阿罗汉、无诤阿罗汉。当然,也会说他“解空第一”,这个称谓已经到大乘层面了,所以称他为“长老”。
关于须菩提,有很多故事。《金刚经》有些翻译版本里面称他为“具寿善现”,“具寿”是指他年龄很大。为什么叫“善现”呢?实际上他有三个名字:空生、善吉、善现,原因是什么呢?他刚出生时,家里的金银财宝一夜之间消失了,所以叫他“空生”。一出生,家里的财宝就空了,这有点吓人哦!这些名字都有来源的,后来他成了“解空第一”,这有点应成派的味道。
家里人看到他一出生财宝就不见了,觉得不太妥,就马上去找人算命打卦。打卦的人说:“不对啊,你这个儿子太吉祥了,他应该什么都有才对,非常吉祥。”所以又叫他“善吉”。他的家里人非常信仰打卦算命,就很安心地回来了。七天之后,财宝又突然出现了,又叫他“善现”。空生、善吉、善现——这在告诉你: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更好地出现,所以他成了“解空第一”。
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里,直接认为他是青龙陀佛的化现。如果大事因缘感应了一位佛来人间传法,一定不只是一位佛出来,很多佛会化现为他的弟子、护法等等跟着一起来。比如,我们经常拜的黄财神,有人说他是宝生佛的化现,有人说他本身就是十地菩萨。有时候会把人搞懵的,怎么一会儿是这个,一会儿是那个?其实他们都是同一个——觉性,依据众生不同的业力而呈现。
《大唐西域记》里记载须菩提是青龙陀佛的化现,而藏传佛教一直都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现,索达吉堪布的《金刚经》讲义里,就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现。那他到底是青龙陀佛,还是文殊菩萨呢?作为个体的认知里:“你是你我是我,羊子不跟狗搭伙”“张三是张三李四是李四,你不能把他们合成王五”。但佛教里面就是这样的,佛陀讲法时有时候会说:“在XX时候,我是XX佛。”他既是释迦牟尼佛,同时还是其他佛,因为诸佛一体,他可以是青龙陀佛,也可以是文殊菩萨。
诸佛可以在一个心性上得到完美的诠释:我们慈悲这部分显发出来,就是观世音菩萨;我们智慧这部分显发出来,就是文殊菩萨;我们弘扬佛法的愿力,叫普贤菩萨;拥有一切事物而完全不执著,叫虚空藏菩萨……在我们的心性上可以体现出所有佛陀、大菩萨的特征,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它完全显发出来。
而现在我们显发出来的不是佛菩萨的特征,而是作为个体的特征:我们善于嫉妒、善于嗔恨、善于贪爱、善于狡黠……其实都是为了这个个体服务,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痛苦,但这不妨碍我们的本性本具那些特征。
须菩提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解空第一”,这和他的“空生、善吉、善现”这些名字有关系。有些小乘经典里面说他“恒乐安定、善解空义、自在空寂”,意思是他平常喜欢打坐,而且对空性了解得非常深透,自在空寂。
上堂课说过,出去乞食时,有些人乞贫、有些人乞富。须菩提就专门乞富,专门去富人家里面讨吃的。因为他认为富人太可怜了,今生福报耗尽,来世就会堕入饿鬼或者成为穷人,所以他去乞食,让他们种点福报,使得他们的富贵能够延续下去。而大迦叶刚好相反,他认为穷人太可怜了,前世不供养,导致现世那么穷,他要去接受穷人的供养,让他们下一世也富起来。后来佛陀教导他们,必须挨家挨户去乞食,遇到富就富,遇到贫就贫,不能选择。
虽然他们都是好心,但都有所偏,不是大悲心,慈悲喜舍的舍心没有做好。大悲心是对所有众生一如,这是很难的。“一如”是什么意思呢?在无执空性的状态里面对待所有的显现,因为显现就是空性。甚至连“对待”这个词都是错的,但作为凡夫的我们一定会有对待。当用一种思想或者觉受来摄持心的时候,我们勉强可以谈到“对待”。这是真正的舍(平等),属于空性的四大要义之一。
藏传佛教《实相宝藏论》里面讲了空性的四大要义,汉传佛教里面也有很多种说法:五种、十种、十六种……下面是藏传佛教《实相宝藏论》里面所讲的空性的四大要义:
一、无有。找不到空性的体。
二、唯一。你会发现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唯一特质、唯一真相就是空性。
三、自成。你会发现空性根本就没有生灭,没有因能够产生它,它也不会有什么果。“自成”基本上说到光明层面,但在空性层面也可以这么讲。
四、平等。空性可以呈现为所有的一切。以前讲过空性有三种呈现:第一种是清净缘起的殊胜呈现(菩萨的净见量),如净土、坛城;第二种是六道轮回的庸俗显现;第三种是法性定——自身的呈现。这些呈现没有好坏、是非、一多、善恶等分别,叫平等,也就是真正的“舍”。这有点难,在闻思层面上,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偶尔也可以产生一些觉受,但要安住进去、深透地显发它,那就要真正地开悟才行。
关于须菩提,在汉文化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传说,有人说须菩提就是《西游记》里面的菩提老祖,是孙悟空的师父。菩提老祖不准孙悟空对外宣说他是师父,因为他知道孙悟空会闯祸被如来惩罚,害怕孙悟空把自己捅出来告状。当然,这是小说里面编造的,不能当真。
我们的文化认为《西游记》中的菩提老祖就是须菩提,因为他是解空第一,所以他的弟子叫“悟空”,而且是他的孙子——孙悟空。心如猢狲,跳跃动荡,需要悟空才行。《西游记》中的人物名字都是有寓意的,孙悟空是指意识层面的心,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比喻我们可以想象得很远,叫“心猿”。那条白龙马叫“意马”。锁心猿、拴意马,就是指打坐。沙僧代表持戒,他总是扛着东西;猪八戒代表欲望;唐僧代表言说上的佛法,神圣高洁,但一点力气都没有。这是流传的一种解释。
当然,对《西游记》的看法很多人都不一样,有些人说它是对佛法的完美解释,有些人说它在攻击佛法。比如,虚云老和尚就认为《西游记》是道教的人写来攻击佛法的小说。不管怎么样,对小说我觉得没必要深究,它只是世俗经典,大家看着好玩,里面说的内容不能当作究竟经典来看。
世俗的经典和佛教的经典是不一样的,世俗的经典有玩乐、文化的性质,表示历代人都喜欢它;而佛教的经典代表真理。我们要注意这两种经典的区别。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这时候长老须菩提出来“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当时印度的出家人左肩穿一个褡裢(一块长方形的布裹在身上),右边露出来。印度很热,当时的印度人也是这样穿的,有点像现在的泰国,泰国出家人的服装和当时印度的服装几乎一模一样,而且他们也赤脚,所以要洗脚。
这些传统到了西藏和汉地之后都改变了,汉地僧人的袈裟上面有个环,因为汉地很多地方都比较冷,里面要穿衣服,外面裹的布会很容易滑下来,所以就用一个铁环固定住。西藏就更不用说了,非常冷,你再这样偏袒右肩,小心冻得戒腊都没有了。(开玩笑)
印度人还有个习惯——重右,认为右方很珍贵。这跟我们的文化刚好相反,我们认为左方珍贵。比如,古代的左宰相要比右宰相高半级。从密乘来讲,因为心脏在左边,气脉会有倾向性,而且善脉在左边,所以要护左边,让左边的脉有温度,更活跃一些。而右脉是恶业运行的地方,如果它很活跃,就容易产生贪嗔痴慢疑。气脉的原理是有道理的,也会影响我们的一些外在行为。
“偏袒右肩”表示坦诚,这是一种生活习惯。现在泰国的出家人就是袈裟搭在左边,右边露出来,这是表示坦诚的一种习惯。克什米尔地区的人,他们说话时还会用手按住左胸,表示心态非常坦诚。
“右膝着地”表示臣服与恭敬。为什么只是右膝着地呢?一般来讲,国外喜欢单膝着地,而我们喜欢双膝着地,甚至五体投地(国外也有五体投地)。但说话时不能这样,因为说话有可能说很久,双膝跪地不会持续很久,很快就疼了,会影响表达。而单膝着地既表恭敬,又有一定的持久性。
为什么要跪右膝呢?因为印度重右,跪右膝是最恭敬的。佛法里面有时候对于左右是比较讲究的,比如,密乘认为右绕有修建的功德,左绕有毁坏的功德(西藏的苯教是左绕),所以我们一定要右绕佛塔(顺时针方向)。
当然,这种外在的东西不能绝对。在缘起层面上,有气脉的原因,也其他的原因。我们是右绕有功德,但在其他一些刹土可能不是这样的。比如,东方现喜刹土是左绕有功德,右绕就要出问题。所以缘起性的东西不能绝对化,它一定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在这个空间可能是合理的,在另外一个空间就不合理了;在这个时间是合理的,在那个时间就不合理了。
人类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以前胖是一件多么肥美的事,一肥遮百丑。但是,你现在胖试试看?一肥毁百有,像我这样的,搞得经常自卑——那是不可能的,我不可能因为肥而自卑的。
接下来是“白佛言”。为什么叫“白”呢?在我们的文字里面有“上白下告”的习惯,对上说话叫“白”,表示非常坦诚,轻言细语、说得非常清楚,有“我表达出来,我向你汇报”的意思;“下告”就不同了,以上对下,有“我告诉你、我吩咐你、我命令你”的意思。所以这里是“白佛言”。
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是须菩提为大众祈请佛陀讲法,而不是其他人呢?这是有原因的。首先,普通大众不可能像须菩提那样,明白世尊的用意。大家看到世尊每天都着衣持钵与寻常比丘一起去乞食,会习以为常,觉得世尊好像和自己一样。世尊不是这样来表演一天,而是几十年都这样做。但须菩提是解空第一,知道世尊的用意,所以必须由他来提问。他不是不知道这些,他也知道空是什么意思,其实须菩提是为其他不懂的众生来问。
学习佛法就应该这样,但师兄们经常聚在一起聊天,大家都坐在那里扮深沉,这是挺糟糕的。扮深沉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他不懂,说出来怕被别人笑;第二种是他不懂装懂,怕别人知道他不懂;第三种是他确实不好意思,不想炫耀于人前。
真正讨论佛法,就应该把“别人会怎么看我”、“我会在大众面前显得怎么样”等想法丢掉。我们讨论佛法就是为了自己搞懂,或者是为了让别人搞懂,至于你怎么看我都可以,我们一定要这样。总是非常道德地、非常合乎礼仪地、显得非常有修养地一言不发,这是不对的。
学大乘佛教的我们,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能免则免。我不是说让大家不要教养、不要庄重,但你不要装样子。你要时时刻刻用你发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要求自己。第一,你想不想懂?第二,你想不想让别人懂?所以要提问。
佛陀讲《金刚经》时,已经是般若十六会的第九会了,一般来讲,这时候佛陀要将般若最深的含义和盘托出。然而大众一般不会提出这样深奥的问题,所以由须菩提来提是最好的,因为他最当机。当机请法,非须菩提莫属,因为他解空第一。
实际上会中还有其他菩萨,为什么不让其他菩萨来提问呢?会中有很多阿罗汉,而须菩提公之于众的身份就是阿罗汉。其实,阿罗汉需要接受般若法来回小向大,所以须菩提以阿罗汉的身份提出来,其他阿罗汉才会来听。
如果是菩萨来提问,阿罗汉就会认为:“这是菩萨的法,跟我们没关系,我们不要听这些东西。”所以由须菩提来提是最合适的。还有,佛门长老不止须菩提一位,为什么要让他来提呢?还是一样的,因为解空不如须菩提,须菩提最当机。
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原因:第一,普通大众不明白,需要须菩提提出来;第二,佛陀讲法已经到了第九会,要讲最深奥的般若含义,应该由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来提问;第三,佛门有很多其他长老,但最当机的应该是须菩提,因为他解空第一;第四,须菩提的身份是阿罗汉,由他提出来可以防止其他阿罗汉认为这个法与己无关。菩萨提问的经典很多,比如《圆觉经》,由十二位菩萨来提问的。
也许你会问:“讲经需要讲这些吗?”需要讲。《金刚经》的文字很简练,但里面的情境性以及提问的原因,暗藏了很多含义。我们平常读经,“须菩提提问……”,一晃就过去了,哪里会想到还有这么多的含义在里面?所以解经是很不容易的,要从很多简单的文字里找出比较圆满、准确的事实真相,给出比较立体的信息。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为什么要说“希有”这两个字呢?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夸张性的说法,就像平常拍马屁一样。但这里真的不是拍马屁,而是有含义的。“希有”的含义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说。
第一,乔达摩·悉达多王子如果不出家成佛,就会做转轮王,有的翻译里直接说他会做金轮王。但我对这种说法有自己的思考,因为当时的地球在人寿百岁的状态,几乎不可能有真正的金轮王。转轮王有金、银、铜、铁四种,一定要须弥山现前,而且将四大洲全部统治,那才叫金轮王。
关于须弥山、东胜神洲、西牛货洲等地方,在《俱舍论》里面有描述,但当时的人能否看到就不一定了。我觉得在印度不一定看不到,但在中国的文字记载里面是没有的。在《阿含经》里面记载,只有阿罗汉才能看到,普通人也看不到须弥山、四大洲。虽然不确定世尊会做金、银、铜、铁哪种转轮王,但他肯定会做转轮王。当时,世尊却舍弃了做转轮王的这种珍贵可能性去出家,这种舍世而求菩提的事情非常希有!
第二,世尊成佛之后,身长丈六、紫磨金身、三十二相好、八十随形好。这在《现观庄严论》、《楞严经》等很多经典中都有提及,以前我看到这些书中对“三十二相”的描述真的是目瞪口呆。
首先,我想不通“身长丈六”,也就是三米多,真的很高。后来在西安法门寺看到佛的指骨舍利,一推算,当时佛陀的身高真的有三米多。那是真的指骨,不是假的,是中指的一节。那么长的指骨,按照比例,整个人就有三米多。三十二相是大体上的相好,八十种随形好是细节方面的相好(大家可以去看经典,这里就没时间细讲了),那真的是非常希有,在人群中肯定非常突出。
第三,如来心中吞吐八万四千法门,法报化三身圆满具足,也是非常希有。化身就是当时人们看到的三十二相;如来的报身相有很多,比如《时轮金刚》里面的报身相,非常殊胜;如来圆满证得法身,这更不用说了。
这三种希有,主要是说我们外在能看得到的,当然,法身和报身我们看不到。下面是从理义上去讲如来希有,分了四个方面。
一、时希有。如来出世,旷劫难逢!普通人觉得,如来出世只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好像没什么。如果从长劫来看,那真是太希有了!哪怕是现在的末法时代,佛法像夕阳西下(佛法在这个世界上很势微,虽然佛教徒号称有两个亿,但真正信佛的人很少,能学佛的人更少,能学得对的人少中又少,学了以后能去修行的人少中又少的又少,能成就的人非常希有),即使这样,这个时代也是非常殊胜,很难得。
一般人会觉得:“这有什么难得啊?你吃的、穿的不见得比别人好,开个法会还要东躲西藏,有什么好啊?明明那么多好吃的东西,泥鳅、黄鳝这些打火锅多好啊,你们却把它们往水里倒,还说好?”如果用他的世界观去看,真的没什么好的,他会觉得佛教徒是不是有点变态?这种世界观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是我们现在要研究的问题。他是错的,而佛法是真的好——如来出世,旷劫难逢!
二、处希有。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位三十二相的佛出世。虽然会有很多其他佛来帮助他,比如,须菩提是青龙陀佛、观世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但他们都是以阿罗汉、菩萨等形相来度众。以教主的方式来弘法,把佛法传承下去的佛陀,三千大千世界只有一位。
大家知道三千大千世界的概念吗?须弥山、四大洲、八小洲、梵天等等加在一起算一个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是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合起来叫“三千大千世界”。按照来推算,三千大千世界包含十万亿个我们这样的世界。也就是说,十万亿个我们这样的世界出一个佛,你说是不是很希有啊?前面是“时希有”,这是“处希有”,佛陀出生在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
三、德希有。佛陀福慧双足,无与伦比,这个世界上再也没办法找到和他一样的,除非是和他一样的佛。
四、事希有。佛陀出世是为了利益众生,在这个人寿百岁、非常污浊的世界里,度人是很艰辛的,但世尊不畏艰辛,迎难而上。而且他非常慈悲、方便,用最合适的方式将教法传下去,以利益更多的人。慈悲方便,事用最巧,这叫做“事希有”。
这四个希有,加上前面的三个,共七个希有。仅仅“希有”两个字,就说了那么多。在我心目中,至少会因为听了这么多希有,在以前对世尊的朦胧崇拜里,多了更多理性的东西。讲这些希有,无非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也应该崇拜世尊。
我经常反对大家崇拜,那是反对盲目崇拜,大家要搞清楚。另外,我反对大家崇拜了之后,就没有后面的闻思修,以为仅仅盲目崇拜就能解决问题。事实上,我并不反对崇拜,因为我也非常崇拜释迦牟尼佛,也崇拜菩萨们和崇拜真正的上师们。所以,我不反对崇拜,只是反对盲目崇拜,以及反对只是崇拜而不修行,请大家搞清楚。
“世尊”是佛陀的一个名号,后面“如来善护念诸菩萨”的“如来”也是佛陀的一个名号,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佛陀的十个名号。《金刚经》里面对“如来”的解释是最精彩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意思是好像来了、好像去了,其实不来不去才是对的。
有的人说“如来”是法身的一个特质——“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有的论师解释说,法身我们是看不到的,当时人们看到的如来是三十二相的样子,他来了、去了,但不是真来、不是真去,这叫“如来”。这是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无论如何,“如来”是指法身的一个特点。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护嘱诸菩萨”,“善”是什么意思呢?第一,是指善巧方便。而且对着阿罗汉这样讲,有让阿罗汉回小向大的意思,也让其他大乘根性的菩萨或者学人们能够真正领会般若。用这种非常平凡的方式来阐释般若,是一种善巧方便。佛陀几十年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这也是一种般若——无言般若。所有的行为都在说般若,一举一动无非菩提。
很多时候禅宗是这样解释的,禅宗总是站在证悟的角度去看待一切,经常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穿衣食饭,无非菩提”、“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禅宗是从持甚深见地的状态去看问题,所以,有些人解释世尊收衣、洗足、敷座而坐这些平常的行为,叫“无言般若”。其实佛陀根本就不用去乞食,再差也可以使个眼色让天人送来,为什么要去乞食呢?有些人认为这是无言般若。
你可以理解成无言般若,但也可以从其他层面去理解。世尊之所以这么做,因为他示现为人,他的教法要从一转法轮到二转法轮再到三转法轮,就要像普通人这样过一世,不可能马上就上天入地。所以,你认为这是无言般若也行,认为这是一种次第性的显现也可以。
第二,“善”指佛陀做这些事的唯一目的,就是利益众生,佛陀的所有行为、语言只能利益众生。也就是说,“善”字有两个意思:第一,表明佛陀非常巧妙;第二,表明佛陀的唯一目的是利益众生。
一般人的语言、行为是兼有利益和伤害的,而且很多人也听不懂。但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任何众生都可以得到利益,而且绝对不会造成伤害。有些人说:“如果有人因此而诽谤他,不是造成伤害了吗?”这不是佛陀造成的,是诽谤者自己造成的伤害。在佛陀的角度,只有善巧,只有利益,所以叫“善”。
“护念”有加持、摄受之义,而且有无勤、无量无边的意味在里面。我们平常会把“护念”理解成爱护、想念,佛陀的“护念”不像我们想念情人、儿女、亲人那样,唯一法性,法性里面充满了对眷属的加持和摄受。
接下来是“善付嘱”。佛陀对我们不仅是护念,还有付嘱。现在佛陀就在“善护念”我们,长期这样,永远都会这样,但我们不一定能感受到。他一定要通过化现,比如穿衣、持钵去乞食,然后回来收衣、洗足、敷座而坐,最后要传法,这叫“付嘱”。“付嘱”有身付嘱、言付嘱、意付嘱,言传身教。“付嘱”是指传法和教化,而且“嘱”有叮嘱之义,反复地讲授佛法的理义和修行。
简单“善护念、善付嘱”几个字,有没有这么复杂呀?佛陀穷尽一生讲法四十八年(有的说是四十九年),作为佛陀的弟子,要好好想一想佛陀为什么要这么做?佛陀具有那么不可思议的神通、功德,按照普通人的理解,他为什么还要像普通僧人那样生活呢?他一生都在做这件事,所有行为都在利益众生,甚至会利益很多世。
理解了这些以后,你就知道这样去解释“善护念、善付嘱”一点都不为过。你觉得我能解释完吗?解释不完,我只是大概说说而已。倘若真的把那些内容敞开来讲,仅仅“善护念、善护嘱”这几个字,讲十年都讲不完。但对现代人来说,这种广讲的方式是不适合的,现代人听法是以知识性居多,不是以摄持性居多。
讲法有知识性和摄持性两种。什么叫“摄持性”呢?他讲的内容你都知道,但讲法者的讲法方式和摄受力,会让你马上进入他讲法的那种味道里面去。大家可能不太好理解,我举个例子:我们听演唱会时,谁都知道歌词很简单,但歌星在上面“啊啊啊”一唱,大家都陶醉进去了。
这就是摄持性讲法,讲的理义你都知道,但听起来会很陶醉。其实,我们学习中观就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讲、以这样的方式来听,这样才能真的听进去。
流行歌曲同样一句歌词,你听一次舒服,听两次还是舒服。我看到很多人听王菲的歌时,脸上的神态马上变得温柔起来。王菲唱歌像天女一样,特别是那些小资们,一听绝对受不了——“我愿意为你,我愿意为你……”哎呀,天呐!要是“愿意为你”的“你”变成“众生”该多好啊!但他/她一定有目标,这就是菩萨和众生的差别。菩萨是缘一切众生,而他/她只缘“你”(某个体),所以一听就觉得爽。
为什么我们一听王菲唱这首歌就爽呢?男性听到的是某位女性对自己唱的,而女性听到的是自己对某位男性唱的,而且男性一听就醉进去了。这就是代入性,会撩起你心中的东西。中观也一样,也会有代入性,如果撩起了你长期思维和感受的东西,那就是修行,是摄持性的讲法。
还有一种就是知识性的,后面和前面讲的内容不能重复,否则就会有人不耐烦:“有没有搞错啊?我们都听过很多次了,能不能换点新的?”我经常遭遇到这种尴尬,我身边的人这些听多了、听烦了,我再讲的时候,他们已经没有表情了,绝对不会像听歌一样陶醉,总是希望听到新鲜的。
但是,听佛法不能这样,如果没有真正地明白,你就要反复听,一直听下去。所以,密法班的师兄不懂就要再听,直到明白为止。即使你不能明白,让这些东西充满你的相续,那样也会起作用的。如果在中阴时起作用,那就直接往生了。或者在你烦恼和痛苦时——在那个寂静的深夜里,你想起了那个远离了你的他,以前堆积的法理突然跳出来,那种寂寞、伤感可能会被冲淡。这些是最小的作用,也会有更大的作用——“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那个“他”也是众生……
佛法一定要长期听闻,把之当成你生活的日常,不能当成知识,学完就算了。自从人文主义以来,我们所有的教育只教知识,知识只会简单地在外在起作用,不代表心态和认知方式的改变。它只有一种认知方式,我要掌握某种知识,然后指挥我的身口意在外面去拼,不要让我输在起跑线上,但我永远走不到终点,佛法不能这样。
前面说了,“付嘱”指传法和教化。印度的嘎玛拉西拉论师(莲花戒论师)说如来咐嘱有三种意思。
一、善知识咐嘱。佛告诉众生:如果你想要获得解脱,就必须一心一意地依止一位善知识,否则没办法解脱。
当然,这又会牵涉到其他问题:我要怎么去找善知识?什么是善知识?找到了以后怎么去依止?依止的过程中出现问题,该怎么解决?如果前面认为他是善知识,后来又发现他是假的,我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暂且不说,但你至少要去跟随一位善知识,这是第一个付嘱。
二、正法咐嘱。如果你想要离苦得乐,就要依靠正法来修行,也就是你一定要闻思修佛法。
三、教言咐嘱。如果你要获得解脱,开始要找一位善知识,然后要依止正法(经典),依止经典里面最殊胜的那部分教言修持菩提心。这是佛陀的三种咐嘱。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说法,比如《涅槃经》里面讲了佛陀最后的四个咐嘱:一、以戒为师;二、对恶比丘要默摒;三、依四念处而住;四、佛经以“如是我闻”开头。这些我们以前都讲过。
我觉得,佛陀所留下来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全部都是善咐嘱,都是佛陀的化现,我们要跟随它和修行它。我们的上师、善知识把三藏十二部拿出来进行精选、归纳、解释,然后传授给我们,这些都是善咐嘱的方式。
这是“如来善护念、善咐嘱”的意思。当然,这里有夸赞如来的意思,但这种夸赞是非常有必要的。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真正的问题出来了,直奔主题和核心,这句话是整部经真正的核心要点(它所要说的主要问题),在因明里面叫“立宗”,把问题摆出来。什么问题呢?善男子、善女人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该怎么去做?怎么去降伏其心?
很多人刚刚进佛门,就问:“好了,我就认你为上师了,接下来我该做什么?”有一次有人来问我:“师兄,我修完五加行了,接下来该做什么?”我说:“你该开悟了!”(众笑)当时他暗暗地翻了我很多个白眼。禅修中心经常有人问我:“我已经修完一遍五加行了,接下来该干什么?”我告诉他:“你该修第二遍了。”(众笑)
后来我为了避免他们这么问,就直接告诉他们要修三遍五加行,念两千万莲师心咒,从此以后,就没人再来问我后面该怎么做了。因为他前面都还没做完,暂时不用考虑后面的。
好,我们来逐字解释这句话。“世尊”是佛的一个名号,这里就不用解释了。“善男子、善女人”的“善”是什么意思呢?后面讲到“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这个“善”是以发心大者为善(“大”为大悲心)。由于这个人发心非常大,故称之为“善”,即我们常说的“善根”。
这句话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具有善根的人想发菩提心,一种是发世俗菩提心,一种是发胜义菩提心。如来,您说他们该怎么做?”按当时的语言特点,他们会说:“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现在甚至连男人和女人都不会分开,直接就说“具有善根的居士们、学人们”,因为现在男女平等,所以不分了。但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男女是不平等的,佛陀认为女人障重。其实现在的女人也障重,所以才要求平等。
从本性上来说,男女完全平等,但显现上就是不平等的。从普遍身高来说,男人比女人高;从感觉细密来说,男人比女人差远了;做一些很凶猛暴烈的事,男人第一;做一些绵长悠扬之事,女人第一。男人走路都没有女人好看,当然,女人看男人也可以这么说。所以,这个平等是很难说的,里面有文化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原因。而佛陀的价值观是站在解脱的角度,当时男女就是不平等的。
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女人障重,是五漏之身,有很多麻烦。比如女人情重,她以感情为生存的支撑点,看问题也是以此为支撑点。而男人会很理性地分析一件事情,他可以排开感情,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但女人不行,她先对人,后对事。比如,你和她感情好,事情怎么做都可以——“不管合不合理,先做了再说,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和你在一起就可以啦”,这是女人的态度。
而男人就会说:“这件事我不能做哦!那给你派另外一个助手,他可以做,但他和你关系并不好哦。”“没关系,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可以。”这就是男人的态度。
女人还有很多麻烦,比如,她心不坚定,她一看见风:“风儿啊,把我的心思带给他啊!”男人会说:“风怎么这样吹呢?”风带给男人的是生理感受,但带给女人的可能是心理感受。
哎呀,最近女人对我的教育太多了,她们是我的仁波切,教给我很多东西,太复杂了。很多事情,男人一句话就解决了,但女人是不讲理的。有时候她对你倾诉什么东西,如果你给她讲理,她会认为你对她不好,这是女人的特征。
男人就不是,一巴掌就过去了:“就是这样的,你干不干?”“走,打他!”我们当年就是这样的,又要说到我的流氓经历,但我是说男人,流氓大部分是男人,男人打架哪有那么麻烦啊?我们一喊就去了,劈头盖脸打一场,然后垂头丧气地回来,大家喝一顿酒,马上又精神抖擞。而女人要分析过去、分析过来,打了以后后果会怎么样,打的过程中又会怎么样……想这么多,还打什么架?
现在的很多电视剧,如果像男人这样是演不下去的,比如《甄嬛传》、《步步惊心》,对我们男人来说,哪有什么步步惊心啊?一砍刀就没了!
女人的这种缠绵对解脱来说是一种阻碍,很难搞,解脱不了。“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有这么严重吗?对于她来说,真的这么严重,她的心里反复纠结一些事情,这让男人很难理解。但我现在开始有点感觉了,我很害怕我是不是开始女性化?
这并不是说佛教里面男女不平等,其实很多地方都不平等的。比如战争来了,让女人走开,送死的都是男人,这平等吗?泰坦尼克号出了事,男人留下,女人撤离,女人在这时候怎么不要求男女平等呢?
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女人有很多粘连,情重而堕。《楞严经》里面讲“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情”是指粘连、不舍,导致她很难解脱。而男人在理智上认同之后,就指挥自己的心朝那个方向去了,这是男人的一个特点。
但男人有时候过于刚烈,不够坚韧,遇到碰撞就受不了。有时候女人更具韧性,女人是打不烂的,很令人佩服。她在情上粘着,在事上也是这样的。比如,我们在美国这边有一些非常繁琐、让人厌烦的事情,妇女们干得尚好。我早就烦了,不想干了,而女师兄还是很带劲:“做下去!”所以,女人只要坚持下去,方向对了,她在末世学佛不一定很差劲。好和差只是分别而已,如果不站在一个公正圆满的立场上去看,那会出问题的。
须菩提在问话时,就已经分了善男子、善女人,因为当时男女确实不太平等。但是,因为发大心而平等,女子多障,但发心为大,则障消业散。也就是说,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很多男性也很缠绵的,现在我身边也出现这种男性,摆兰花手,走路屁股左右摇摆,我一看到这种男的,我就要喝茶压压惊),虽然各有各的执著,但发心为大。如果你真的有很大的发心,你的情执、暗执(暗藏在心里面的执著)、浊执(比如男性喜欢夜总会、看到苍井空就下流),不管什么执著,都会被消融、压制,谓之为“发心为大”。
“发”是什么意思呢?指在心里面希求,它可以表现为思维上的强烈要求,或者表现为具体的行为。我们经常说“发心”,比如,放生时你去帮忙抬鱼筐,也叫“发心”;有时候供养一百块钱,也叫“发心”。其实“发心”要有强烈的欲求,这种欲求可以促使你思维和行动,还可以促使你产生某些情绪和心态。心的欲求,以及欲求性的行动,叫做“发”。
发什么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是无的意思,藏传佛教特别重视这个藏文的“阿”字,经常要观“阿”字在心口、头顶。真的很奇妙,如果一个人深入禅定,比如安住大圆满,安住得很深时,他会自然发出“阿”的声音,非意念性的,这是他的气脉造成的。这不一定是一种正规的修行,只是一种自然行为,也不代表他修得有多深(但还是要比较深才会这样)。另外,大圆满的一种特殊前行,也要去外面猛烈地唱“阿”字。
“阿”是“无”,代表空性,“耨多罗”是“上”,“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圆满,“三菩提”是正觉,“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再也没有比它更高级的了,叫做“无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圆满的了,叫做“正等”;绝对的真理,究竟的极处,叫做“正觉”。所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用多样性的汉语来说,可以叫做自心本性、本觉、空性、真如、如来藏等等。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以理解为追求开悟、获得佛果,这是胜义的部分,另外还有世俗的部分。“无上正等正觉”可以简称为菩提心,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想求得胜义菩提心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在缘起层面上有两个特征:一是缘众生,二是缘佛果。“佛果”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
世俗菩提心有造作、堆积、愿力的含义,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指空性,用三解脱门来说即是“无相、无愿、空性”。这恰好和前面的世俗菩提心不太一样,但究竟的胜义菩提心一定要依靠前面的世俗菩提心。当然,两者可以相互圆满。比如,有些人发了世俗菩提心,可能不是绝对圆满,但他也可以因此而开悟(证得正觉),开悟之后,造作的世俗菩提心也会更强。
比如经论里面讲,菩萨入定时安住在无上正等正觉里面,出定以后可能会变成世俗的菩提心,又会去利益众生。这恰好是佛陀后面回答的内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样一来,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全部回答了。
虽然须菩提的问话里面只说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包含了世俗和胜义两个含义。前面须菩提提问时说“善男子、善女人”,但世尊回答时直接说“菩萨摩诃萨”,也就是把“善男子、善女人”提高到已经发了世俗菩提心的菩萨,要怎么去达到胜义菩提心。当你发了世俗菩提心,你就是“菩萨摩诃萨”。
如前所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意念、心态,以及其驱使的行为;另一个层面是胜义菩提心,已经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已经开悟)。我要发这种心,那么我“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说,如果我已经发了无上正等正觉之心,那我要怎么去安住和修持?
“云何应住”指最后的结果,须菩提为什么要把结果说在前面呢?因为他迫切,代表了众生迫切地想知道结果的心态。很多刚刚进入佛门的学人,开始就问:“真如是怎么回事啊?你告诉我嘛。”其实就是这种心态,好像那个东西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如果你说:“佛曰不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就说:“一说到根本的地方,你们就赖皮了。”其实不是赖皮,用语言真的没办法说。
那怎么去达到这种状态呢?也就是“云何降伏其心”?怎样去调伏和认知我们的心?怎样对妄心进行调伏?这其实是修持的过程,但须菩提把“云何应住”(结果)说在前面,“云何降伏其心”(过程)说在后面,表明了一种迫切的心态。但佛陀的回答是倒过来的,你要先降伏其心,然后就知道该怎么安住,降伏即安住。
佛陀回答的是先降伏其心:“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后面讲安住时,讲了不要住于色相。这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学习《金刚经》,就要情景性地去理解。
但有些人说:“‘云何应住’也属于世俗菩提心,菩提心也可以安住。”这种说法不对,如果是这样,后面的降伏就没有意义了。又有人说:“稍稍降伏一会儿,再安住;安住一会儿,妄念生起来了,再降伏。”他讲的是修行过程,但《金刚经》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这样太繁琐了,须菩提不至于问得这么繁琐。
这个问题很宏大,可以说是佛法里面所有问题的集中。我以前也经常跟大家讲,佛法就两个问题:一是调伏相续,二是认识相续。
什么叫做“调伏相续”?通过出离心、菩提心的修行,让相续里面的混乱、无明暂伏或者转化。最后通过大圆满的窍诀或者中观的修行,明白相续的本质是什么,在大圆满里面叫“彻却”(立断),在中观叫“开悟”。
调伏的过程中,可以用出离心、菩提心,也可以用空性正见。空性正见里面有一部分是单空层面的调伏,真正地认知本性才是应成派的空性。认识空性之后,还要去安住、修行。
整个佛法就这两件事情,所以,须菩提的这两个问题非常精彩。“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基本上涵括了所有修行过程以及开悟以后的修行问题,而佛陀用了短短几千字把这些内容全部回答出来。
而且“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个问题,须菩提在《金刚经》里面用同样的话问了两次。经书里面一个字都不能随便重复,重复一定有其意义,不可能像我们平常说话那样,一句话说半天还没说清楚。
所谓“经典”,既要精要,又要典雅,不可能一个问题重复两次。历代很多论师对此做了解释,讲到后面我也一定会解释,总之这个问题很重要。
今天我本来想把佛陀的回答也讲了,结果一段就讲了一堂课。当然,主要是前面回答了一些其他问题,浪费了一点时间。没关系,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希望大家坚持下去,我也会逐渐把它讲得修行化,尽量会讲得详细一点,但也不会很繁琐。我前面讲过,我们讲这部经典要以唯识来讲世俗谛,以二转法轮甚至三转法轮的观点来讲胜义谛。而且要以见修行果的方式来讲——从见解、修行以及修行的过程。
但这都是我自己在说,也许我认为不繁琐,而你们认为很繁琐;或者我以为我讲得很繁琐,你们却觉得太精要了。不过没关系,我们是交流,我又拿“交流”来搪塞,我一说“交流”,大家都无话可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武器。谁来说我错,我就说这是“交流”。我的我执受不了别人说我错,你要说我错,我就说这是“交流”。(开玩笑)
这堂课的交流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现在开始回向。
[1] 智者大师九旬谈妙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02课
- 《金刚经》第0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