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分门别类、逻辑清晰地去了解外境和内心,佛教这方面的经论浩如烟海。古代儒家学说也有教导如何逻辑地、清晰地去了解分析事物,称之为“格物致知”。“格物”即把事物分类,儒家对此也有不同的“认知方向”。宋代大儒朱熹,提倡往外格物,对物理世界进行仔细地分类和分析,叫“理学”;而同时代的陆九渊,以及明代大儒王阳明,却提倡往内格物,去了解自心,这称之为“心学”。
王阳明提出“格物致知”,最后竟然说:“一切境相是由心现出来的。”这种说法,近似于佛教的唯识,慢慢发展下去,还和禅宗有一点相像。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果一切境相由心现出来的,那山上的梨花,花开花落,跟我们的心有关系吗?”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话的意思,是内在的心和外境的花同起同落,本质一样,很像佛教唯识的观点。
“格”是分析,也是观察,甚至可以达到停下六根来观察的程度,所以不同宗派内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出现一致性,能发现关于心的很深的规律。当格到最深的时候,可以把心彻底观察清楚,而发展到这一步的,就只有佛法。佛法发现了我们心灵的根本本质,是彻底的“空性”。 “空性”之后,再也没有更深邃的东西。
“空性”的含义,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长期修学的佛教徒可能会理解,但一般人会以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性”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恰好相反。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一种东西叫做“什么都没有”,我们也找不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不然,你把“什么都没有”拿来给我看?这是办不到的。只能把“有”的东西拿开,而拿开了这个“有”的东西,相对称之为“没有”。但不可能有一种东西叫“什么都没有”,空性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如果真的是什么都没有的话,那我们追求它干什么呢?疯了吗?
要理解“空性”的真正含义,必须内观自己的心,而且要达到很深的程度,才能有所了解,但是现代人由于放弃“朝内观察”的认知方式,所以能够达到那样程度的人并不多。
“朝内观察”的其他宗派也有很多,虽然没有把心灵观察得像佛教那么彻底,但是也会产生很多非常厉害的作用。比如道家所说的“无极”,其实是挺高深的,无极是什么呢?“极”是“端口”、“边沿”的意思,如果一个东西没有左右两端,那是什么呢?其实“无极”就是说那个东西没有体积,无形无相;与之相对应的,佛教称之为“无分微尘”,同样是表达外在事物没有具体形象的意思。
道家修行到一定的时候,发现我们的心根本没有体积、无大无小,认为“无极”就是事物的根本。这似乎和佛家的说法是一样的,但是佛家却认为道家的认知不彻底,还有一种“空”的认知存在。而且道家这种“空”,还无法涉及到人我,所以并不是究竟的本质。
印度教也是一样的,他观察到后来,发现每个个体的精神是不能主宰一切的,而主宰一切一定是有一个外在的精神实体。为什么呢?你看外面有很多复杂的事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么有规律和美妙的东西,不可能是单纯的、没有认知的物质现象。如果世界真的如霍金所说,是一个奇点爆炸后形成的,那根据热力学的熵增原理,自然的东西一定会越来越乱的,但是现实中的世界却非常有规律。花开花落、四季交替、星球环绕、万物有序,如果乱得没规律的话,为什么地球不和月球撞一下,或者和火星打一架呢?你说因为万有引力,但为何会有万有引力呢?
这样分析起来有很多解释不清的地方。如果按照佛学的逻辑去分析,牛顿的三大定律也会被找出矛盾,但是我们在这里先不说这些太过学术性的内容。回到主题,因此,印度教会认为这个世界,一定要有一个外在的精神实体——而非物质,来承担造物主的角色,不然,世界会乱得一塌糊涂。
很多的宗教都会朝内观察,去分析、了解精神是什么,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也是这样的,但它们并没有将朝内观察进行到底,没有通达心灵的运行规律和究竟本质,它们不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也没有发现自心可以造就一切。于是,这个有生命、有规律的世界,就必须有一个客观精神来担当造物主,所以就有了很多“一神教”。他们认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必须存在另外的客观精神实体,是这个精神实体造就了这么有规律的世界,并造成了我们人类的生命。他们认为这个精神实体,是世界以及生命的来处,如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印度教的湿婆等等。
如果朝内观察到这样的程度,内心确定有客观的精神实体,就会形成信仰。这样的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其实也是有帮助的,比如一些学基督教的人,很多时候做人是有底线的。如果他们真的相信基督教所说的地狱和天堂,就不敢去做太多过分可恶的事,因为他怕下地狱。这样的信仰,也许不一定具备真理性,但能够让我们充满欲望的心灵,不至于过分的肆无忌惮。
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认为,世界和生命就是由物质生成的话,那会导致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动物,所以以前会有种说法,说人类是“高级动物”。说人类是高级动物,这个并不是十分可怕,最可怕的是,人们会因此认为人的生命就此一世,死亡之后,烟消云散——“既然人就只有这一世,那么我活着的时候,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坏事也没有什么,只要不抓住我、只要不失败,我什么都可以做。”发展到一定程度,连道德和法律也完全成为一种伪装,甚至会变成工具,现在社会上这类事情有很多。总之,如果内心里面没有任何对生命和神灵的敬畏,也没有因果报应的畏惧,人类可能真的会像动物一样活着,甚至比动物可怕得多!
比如基督教之类的一神教,他们也害怕死了以后上帝会惩罚,所以他们会有忌讳的。而没有信仰的人,虽然物质上可能会获取很多,但是社会关系可能会建立得非常不好。就算西方国家的民主制度好像很好,但是如果民众内心没有真正的信仰,那么一样可以做出很多很可恶、变态的事。最近有一则轰动的社会新闻,一位去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叫章莹颖,她被绑架残杀了。所以,如果一个人内心没有信仰,他的行为会没有底线。当然很多唯物主义者也是有道德的,但有信仰和没信仰,还是会导致大幅度的道德差别。大家可以仔细去观察,看是不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即使观察自己的精神以及外面的世界,达不到那么深刻,也达不到那么全面,但如果真的相信个体之外有道德和行为的审判,那么行为上会老实很多,起码不会主动地、过分地伤害别人,因为那会被自己所敬畏的神灵唾弃,得到不好的审判。如果大部分人都相信这个,约束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不去对别人做过分的伤害,那整个社会是不是会和谐很多?
这是“一神教”这样的信仰,对我们的生活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如今科学如此昌明,很多人们还是不愿意放弃宗教信仰的原因。
前面我们说了三种关系:第一,是人和物质的关系,通过人对物质外境的观察而建立,其结果会体现在科学发明、社会生产上。第二,是人和人的关系,通过对人和人群的观察,建立各种制度、法律和道德要求。当然,建立人和人的良善关系,如前所说,不仅只依靠道德和法律,还需要信仰。第三,人和精神的关系,通过人对自己内心的观察,获得快乐,产生信仰,让心灵有寄托,这样人类的世界和生命的价值,会因此而更加圆满。
当然,不同的信仰之间,也会产生一些可怕的冲突。比如我是信基督的,你是信安拉的,结果我们俩打起来,而且各不相让,至死不休,这也是挺麻烦的。导致冲突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朝内观察,并没有像佛教那样观察到最深、最彻底,由于观察不彻底,故而没有产生相应的究竟智慧。如果真的观察得很彻底,会发现所有佛教以外的宗教信仰,包括一神教,都难以自圆其说,难以具备不被冲击的真理性。
而佛教的朝内观察,却切实地做到了究竟彻底。佛教观察到一切世界和生命的根本,就是自己的心,在彻底究竟的层面上,每个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所以在佛教的认知结果下,所有的生命是绝对的平等,不仅人类和人类之间,乃至人类和动物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依据这种认知结论,世界上生命和生命的关系,最容易达成和谐、良善。
虽然信仰对建立社会关系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朝内观察不深,信仰的真理性会降低,观察不深,还会产生如“一神教”这样的结论,从而停止对内心更深的观察,甚至会导致冲突。印度教或道教,可能比一般的“一神教”要深一些,但依然没有走到究竟深处。
基督教说一切都是上帝造的,上帝是全能的、全知的,而上帝本身是怎样的,他们弄不清楚的。作为人类,我们不是全知的,是有缺陷的。那么一个有缺陷的心灵,又怎么能了解上帝的全知呢?万一上帝不是全知全能,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创造者,或者还有另一个上帝,怎么办呢?其实我们是没办法知道究竟的,因为前提已经说明,人类天生就是有缺陷的。所以只能靠信仰,而这种信仰,又经不起逻辑的冲击,也没办法实证,所以科学一发达,这些信仰就会受到冲击。
但是“朝内观察”到极点的佛教,却没有这些逻辑毛病。佛教说我们每个生命的根本,其实都是佛,只是我们普通生命具有无明愚痴。只要去除无明愚痴,就会发现自己是佛。不仅是人,连所有的动物,究竟本质都是一样的,生命全都是平等的。只是因为各自的业力、各自的污染,呈现出不一样的形象,我们呈现为人,有些生命呈现出来是动物——但呈现生命的究竟本质都是一样的。基于这样的认知结论,佛教徒不愿意伤害任何生命,十分提倡放生。
业力可能让一些人有钱或者有权,一些普通人无钱无权,但是佛教不认为他们之间有高低贵贱之分。佛教的认知结论认为善恶有报,因果循环,故而要求人们互相友爱,互利互惠,利人也能利己。这就是朝内观察的深浅,导致认知结论不同,从而信仰的结果也不同,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社会效果。
——摘录并整理自《信仰与生活》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菩提心的两个特点
- 禅定竟然有这么多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