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内容:
正法之十种功德
1、十善、六度、空性、诸菩提分法、四圣谛、四禅定、四无色定以及密宗能成熟的灌顶与能解脱的教言等出现于世,是正法的功德。
2、人中高贵的国王种姓、高贵的婆罗门种姓、高贵的施主种姓、四大天王等六欲天、色界十七天、无色界四天出现于世,是正法的功德。
3、预流圣者、一来圣者、不来圣者、阿罗汉、独觉、遍知佛陀出现于世,是正法的功德。
4、以发心力及愿力大悲自现的二色身乃至轮回未空之间任运利益众生,是正法的功德。
5、众生维生应有尽有的一切资具是以菩萨们的愿力形成,因此是正法的功德。
6、恶趣与无暇处也有暂时的少许安乐,那些也都是由善妙福德所形成,因此是正法的功德。
7、所有恶人也会心向正法而住于圣贤种姓中,成为众人顶戴处,这是正法的功德。
8、以往恣意造不善罪业积累地狱柴之因者也会心向正法,从而触及善趣与解脱的安乐,这是正法的功德。
9、对于正法,仅信仰者、仅信受者、仅喜爱者或仅持装束者也会成为众人欢喜与恭敬处,这是正法的功德。
10、舍弃所拥有的一切事物,弃俗出家并隐居诸深山静处,而生活资具样样齐全,这也是正法的功德。
大概含义:世间一切的美好和殊胜,都和佛陀正法有直接与间接的因果关系。
上堂课总结:
1、了知一切美好都是正法的功德,是究竟正见,由此正见可以带来坚固的信心;2、执持此正见,可以让集资清账事半功倍;3、执持此正见,在修行中能够快速带来法喜并不执著;4、执持此正见,能够祛除傲慢,感恩上师三宝;5、由此正见,对佛法于世间不可或缺起珍重之想,因此而大力弘扬正法。
这堂课内容:
虚名之十法
1、基实相无所宣说,因此基是虚名。
2、道无有所往能往,因此道是虚名。
3、实相无有所见能见,因此证悟是虚名。
4、本位无有所修能修,因此觉受是虚名。
5、本性无有所行能行,因此行为是虚名。
6、实际无有所护能护,因此誓言是虚名。
7、实际无有所积能积,因此二资是虚名。
8、实际无有所净能净,因此二障是虚名。
9、实际无有所断能断,因此轮回是虚名。
10、实际无有所得能得,因此果是虚名。
大概含义:一切皆空性的具体写照。
什么是基道果:基是所知之法的本基,道是能知的修行道路,果是修行的结果。
小乘基道果:小乘的基是四谛十六行相,道是资粮、加行、见、修诸道,果是无学道阿罗汉果。
大乘基道果:基是世俗、胜义大双运(阿赖耶识和空性),道是资粮、加行、见、修诸道中方便与智慧资粮的累积,果是佛的色身(报身、化身)与法身的双运。
密乘基道果:基是本来法性(光明和空性的双运),道是资粮、加行、见、修诸道中方便与智慧资粮的累积,果是佛的色身(报身、化身)与法身的双运。
基道果和见修行果的区别:基道果是从所境的角度,来说明修行,而见修行果是从能境的角度,来说明修行。对万法本基,即诸法实相的看法,就是见,去实现见解的过程,即修和行就是道,二者在果的层面,是一样的。因为小乘、大乘即不同宗派所抉择的基,即见不同,所以修和行的方式也不同,但最终的果,都是一样的。
虚名:有名无实的意思。名即现象和名称,虚即无实之意。
逐条解释:
1、基实相无所宣说,因此基是虚名
解释:这里的基实相,应该是大乘和密乘的基实相,现空双运和觉空双运,有其名称,但却非实有,实证中无有对境,故而有名无实。
2、道无有所往能往,因此道是虚名
解释:道,有五道、三十七道品的说法,是修行的理论、方法和次第,但究其本质,也毫无实有性,因此有名无实。
3、实相无有所见能见,因此证悟是虚名
解释:实相是真相的意思,即万法本性,见实相时,能所双亡,无一所见。故实相有名无实,方是真相。
4、本位无有所修能修,因此觉受是虚名
解释:本位是本性所处之位,本性无来处住处去处,禅宗谓之无位真人,对此觉受亦无处所,故而有名无实。
5、本性无有所行能行,因此行为是虚名
解释:本性无人我法我,故而没有能行所行,受持本性之修行人,行为超凡脱俗,因其无人我法我执着,任运而为,亦无能所对立之执,故而行为有名无实。凡夫能行所行虚妄,亦无实质,也是有名无实。
6、实际无有所护能护,因此誓言是虚名
解释:实际即本质的意思,本质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空无一物而勿需护持,誓言乃密乘戒律,若真达本质,则明了其性勿需戒律护持,故而誓言也是有名无实。
7、实际无有所积能积,因此二资是虚名
解释:本质无因而有,本自具足,无需福慧二资,故而二资也是有名无实。
8、实际无有所净能净,因此二障是虚名
解释:本质本来清净,迥脱根尘,纤毫不染,烦恼和所知二障无法真实污染,股热二障也是有名无实。
9、实际无有所断能断,因此轮回是虚名
解释:本质上无实有的能断智慧,也无实有的所断无明,故而无明的体现——轮回也有名无实。
10、实际无有所得能得,因此果是虚名
解释:本质空无所有,纤毫不立,无实有果位,无佛无众生,因此果位也是有名无实。
上述说法,一为闻思阐述究竟见解,二为修行强调究竟见地,三为开悟确定自明标准。但不能因此而排斥次第见解和修行,否则即成口头禅和狂禅。
- 《胜道宝鬘论》第63课
- 《胜道宝鬘论》第6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