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1、应当舍离所行杂有世间八法的上师。
2、应当舍离有害于心和觉受的眷属与恶友。
3、应当舍离过于散乱及多恼害的住所与寺院。
4、应当舍离以偷盗、强抢、狡诈手段谋求的生计。
5、应当舍离有害于心和觉受的事与所作。
6、应当舍离有害身体的食物与举止。
7、应当舍离以欲望吝啬所束缚的贪执。
8、应当舍离令他人不起信心之因——放逸行为。
9、应当舍离无有意义的住行之事与所作。
10、应当舍离隐藏自己过失、宣扬别人过失之举。
上堂课回顾:
上堂课讲的6—10五个舍离,内涵都属于第5个舍离的范畴:应当舍离有害于心和觉受的事与所作,舍离能所两方面有害于心和觉受的对境。总结起来,即身口意不离三主要道,精进于戒定慧。
修行人需要积累有利于修行的种子(心),这是集资清障的必要,也需要保持有利于成就的觉受,这是修行的必要。良好种子的是产生良好觉受的必需,良好觉受是产生修行和成就的保障。
生活和修行的差别及其融入:1、初级修行人,暂时要将生活和修行分开,作为居士,还是要保证生活的一些基本需求,不能过高要求自己,表现为所学见解与生活冲突;2、中等修行人,修行渐渐融入生活,循序渐进,但必须坚持不懈,表现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见解融入生活,而且可以在生活中提起修行的觉受,时间越来越多;3、上等修行人:生活和修行完全一体,随时提起修行的觉受,并能够用佛教见解诠释生活和指导生活。
这堂课内容:
勿舍之十一法。
1、不要舍弃利他根本的悲心。
2、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
3、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
4、不要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
5、不要舍弃能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
6、不要舍弃本是善知识的病痛。
7、不要舍弃本是法性鞭策的怨魔。
8、不要舍弃本是悉地的应运而生之事。
9、不要舍弃作为智慧道梯的方便道。
10、不要舍弃能身体力行的一切法行。
11、不要舍弃尽微薄之力也利他的意乐。
1、不要舍弃利他根本的悲心。
大乘佛法的根本是利他,而利他心的根本即是悲心。
《入中论礼赞文》:“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
《入中论》中有这样的偈颂:“悲性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长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悲心的概念:悲为拔苦。
悲心、大悲心、菩提心的区别:悲心的基础是怜悯心、恻隐心,是大多数人都具备的素质,悲心的范围和深度比怜悯和恻隐要大,标志有“舍心”,属于阿罗汉层面。大悲心和悲心的差别也有广度和深度的差别,格鲁和宁玛对此略微有些不同,广度都认同,深度则不一样。格鲁认为大悲心和悲心的差别在于是否对众生有“悦意慈”,这个需要通过对众生修知母念恩报恩才能产生,但阿罗汉的悲心程度不够深广,阿罗汉的悲心如母式悲心,只能看到子女的痛苦而为之悲泣,而大悲心如父式悲心,看到儿女痛苦着立即施救。宁玛认为大悲心和悲心的区别在深度上的体现就是智慧不同。大悲心和菩提心的内涵基本一致,但菩提心一词,更加重视智慧。
故而修行之理:怜悯心因修四无量心而成悲心,修知母念恩报恩(七因果)而成大悲心,加大智慧(增上意乐)成佛而成菩提心,到达极点则成为胜义菩提心。
七因果:正等觉佛果从菩提心生,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增上意乐从大悲生,大悲从大慈生,大慈从报恩生,报恩从念恩生,念恩从知母生,总共有七对因果。
大悲心之理:
大悲分之理分五:一、大悲初时重要 二、大悲中时重要 三、大悲后时重要 四、总示大悲三时重要 五、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
大悲初时重要分四:一、荷担尽度众生的重担依赖大悲 二、佛子行之前导为大悲 三、大悲是能发起菩萨行之处 四、大悲是能趣入菩萨行的依处。
大悲中时重要分二:一、若不数数修习大悲则堕小乘 二、以大悲坚固而不厌离利他并易圆满资粮。
大悲后时重要: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此解释同格鲁)
总示大悲三时重要分六:一、以比喻显示 二、以教证显示 三、以公案显示 四、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 五、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 六、摄义
1、 以比喻显示: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
2、以教证显示:《无热者请问经》中也说:“若菩萨具备一法,就能护持一切佛法。一法为何?即不舍众生之善心。”
《大智度论》中引《网明菩萨经》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悲,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
《因缘品》说:“每日千供施,连续百年者,不及悯众生,十六分之一。
3、以公案显示分三:a、大悲是极稀有之正法 b、大悲是净障最胜之法 c、修习大悲终得成就。
公案a:以前三同门和卡隆巴格西的一位徒弟,去拜见仲敦巴格西。仲敦巴格西问:“博朵瓦在干什么?”他回答:“他在给几百个僧众讲经说法。”格西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普穹瓦格西在做什么?”回答:“他在积累自己和他人的许多资具,建造三宝的所依。”格西还是说:“稀有!稀有!那也是一种正法。滚巴瓦在干什么?”有人说:“他唯一是静修。”格西还是如前一般赞叹,并询问:“卡隆巴在做什么?”有人答:“他总是到一个蚂蚁窝的旁边蒙头痛哭。”这时,仲敦巴格西马上脱帽,边流泪边说:“极其稀有,他是真正在修持正法,这是有很多功德可以宣说。现在说,卡隆巴格西会不高兴。”
卡隆巴格西蒙头痛哭,是因为他当时想到轮回中受苦的众生,生起了大悲心而流泪。金厄瓦格西在讲解许多慈悲心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时,朗日塘巴尊者恭敬顶礼,并说:“我从现在开始,唯一修持慈悲心。”金厄瓦格西一边脱帽,一边连续说了三遍:“非常好。”
公案b:无著菩萨于鸡足山修行的故事。
公案c:华智仁波切和纽西隆多的故事。唐朝,智岩法师出家后到石头城的疠人街,为病人传讲佛法,并且无微不至地关怀病人,亲自为他们吮吸脓水,洗涤疮口和衣物。后来唐高宗永徽年中,他圆寂在疠人街,脸色丝毫不变,身体散发异香,持续了十多天。
4、诸佛因地皆以大悲为根而行菩萨道:《白莲花经》。
5、诸佛以大悲愿力成为众生长时受用之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相的故事,度母的故事。《大乘庄严经论释》中所说:“大悲乃是究竟果地十力、四无畏等无量功德之源的自性,故具慧者谁不于有情兴起大悲。”
6、摄义:大乘佛道的根本是大悲心。对于以大悲深入大乘道的入道程序,《大乘庄严经论》中说:譬如没有树根,就不会出生其它茎、枝、叶、花、果。
同样,若没有如根的大悲,便不能为利他而忍受各种难行;不能为利他安忍众苦,便不会思惟利益众生的各种方便;远离利益众生的思惟,便不会发起投生1的殊胜大愿;不以大愿在三有中获得利益有情的殊胜身,便不能真正成熟无边有情。
因此,没有大悲之根,就没有为利他而安忍众苦的茎、思惟利生方便的枝、发愿受生的叶、随愿转生的花及成熟有情的果。
《圣者嘎亚日经》说:“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为所缘,最后成熟有情,犹如妙树成熟殊胜果实,这是大悲大妙树王。”
总之,若懂得大乘一切道果都是由大悲心所生、所支配,就会知道大悲心在大乘道中,从始至终有何等重要。所以,大乘道的根本即是大悲。
特别教诫应以大悲与菩提心的教授为中心分二:a、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 b、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
a、 应爱惜以无量教理所成立的胜道扼要: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
故事:有一次,响那穷敦巴说:“虽然向阿底峡尊者请求教授,但尊者始终只是教诫:‘舍弃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仲敦巴笑着告诉他:“这可是掘出了大觉沃所有教授的核心啊!”
b、对此须由积资净障及阅经论获得定解:获决定解,惟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以二百三十种比喻,极其广泛地赞叹了菩提心的功德。“等”字,包括《集学论》、《入行论》、《大乘庄严经论》、《现观庄严论》等。
总结:因大悲心由悲心而来,故不能利他的悲心。
- 《胜道宝鬘论》第18课
- 《胜道宝鬘论》第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