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禅七的第三天,按照以往禅七的规律,前三天都会有很多人参加,后面的四天人就少了,浓缩的都是精华,因此我要表扬一下你们!(我是开玩笑的,其实没被浓缩的也是精华!)
我是想告诉大家:要坚持!听说这次有很多新来的人,这次禅七的环境,我们只用过两次,可能大家不太适应,因为跟以往的不太一样。以后我们尽量找一些更好的地方,或者对这个地方进行改造,听说这里跑香的时候会“砰砰砰”响,大家可能不太适应,以后如果条件允许,我们会尽量办得更好一些!
我今天听说有人对“能、所”这个概念不太清楚,什么叫做能所呢?我简单用比较容易听懂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一下。能所是相对观待的意思,但这个相对观待里面,一定有个是主动者,另一个是被动者。比如这一堆(身体)是“我”,我去看一个东西,那个东西称为“所”,“我”这一堆称为“能”。那么,我跟这个东西就形成了一个观待。
从佛教的哲学分析,这会很复杂,为什么呢?比如我看到这个杯子,按照普通人的观点,就认为我的眼睛是“能”(因为我的眼睛能看嘛),看到的杯子是“所”。一般人的观点,“能”只能有一个,“所”可以有很多。比如我看杯子,我的眼睛是能,杯子是所;我看花,花是所,能还是我的眼睛。
有人用这个观点来解释男女关系,其实不是很正确的,你想想看,如果回到母系社会的话,会怎么办呢?在封建时代,阳盛阴衰,一个男人是能,是给予者,女人是所受,他们认为“能”(男人)只有一个,“所”(女人)可以有很多,三妻四妾很合理。但是,大家不要认为这就是男女关系啊,认为男女关系就应该这样的大男人主义,你们想一下母系社会,你们会变成“所”的。(众笑!)
也就是说,建立这种观待关系,里面一定有个能动者。比如我看到这个杯子,我是能动者,但如果仔细去分析这个能跟所,会出现问题的。出现什么问题呢?我是真的用眼睛在看吗?现在的科技很发达,比如我的眼睛坏了,然后我换了一副眼睛,也照样能看到这个杯子。但你会发现,不是我的眼睛在看,因为我已经换了一副眼睛,这个眼睛就相当于换了个器官一样,其实是另外的一个东西在看。
如果纯粹是眼睛在看的话,那我把一个人杀掉,把他的眼睛挖出来:“眼睛,你给我看!”它是看不了的!你会发现眼睛不是能动者,眼睛只是个帮忙的,真正能动的“能”不是它,最后会走到精神层面去。精神层面会一层层地往里面走,开始觉得能看的可能是直接意识,佛学里面称为“五俱意识”,或者叫做“直接意识”,也就是帮忙看的那个意识。
如果我们的五俱意识不上去,有时候会看不清楚的,比如视而不见,注意力不在那里的时候,是没办法看得很清楚的。比如你在打电话,“嗡嗡嗡”地在讲话,虽然他的眼睛在看着一个东西,但你等他打完电话之后问:“你刚才看见什么呀?”他会说:“我没看见什么呀,我在打电话了!”这就是视而不见,有时候还会听而不闻,都是因为注意力不上去的缘故。
那么,让我看得清楚、有记忆这么一个力量,是意识层面的,这个叫做“五俱意识”。什么叫做五俱意识呢?“五俱”指眼、耳、鼻、舌、身五个器官;五俱意识指跟随这五个器官一起去看东西的意识。最后你会发现五俱意识也不是真实的,它也不是能,再往里面找,找啊找啊,找到后来,就会找到最根本的能动——本觉。
为什么称为本觉呢?因为没办法再找了,找不下去了,已经找到根本上去了。“本”是原本、最初、开始、彻底、究竟的意思,这些词汇全都在说最根本的本性。能就要你这么找下去,所也是一样,刚刚开始我们看到所就是一个杯子;往下找,粗大一点的可能是一些瓷块;然后通过科学研究越变越细,发现组成这个杯子的是分子、原子;再往下找,分子、原子也不是,而是能量,找到后来,现在的科技找到的是“弦”。(我觉得那个东西玄而又玄啊!)
佛法告诉我们,找到后来什么都不是,里面没有任何东西,所以它的性质是“空性”。“空性”不是指没有,虽然它的性质是空性,在所上找不到它最根本的东西,但明明有个东西在那里嘛,在我们的层面就是有的嘛。为什么会生起我们这个层面的东西呢?不断找下去,我们会发现“这个东西”跟我们的“能”是同一个东西。
好了,最后发现在本质的层面上,能跟所实际上是一个东西,包子跟馒头终于达成了和解——我们都是面粉,这就叫做“能所合一”。“能所”就是观待的意思,观待里面其中有一个是主动者,称之为“能”,被动者称之为“所”。这不但是佛学上要去追逐的问题,连科学、哲学、以前的宗教家,都在追逐这个东西,追完以后就没有什么了。
整个三藏十二部都在讲这个东西,什么是三藏十二部呢?整个佛法的理论汇集成书籍,共有三藏十二部。三藏指经、律、论;部是佛陀所说法,依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别,有般若部,这样部那样部等等。
浩瀚如海、汗牛充栋的书籍堆积起来,都在说“这个”。所以你们提出听不懂“能、所”,我是很开心的!这一下就要去找根本的东西了,实际上,整个佛法就是在追逐这个东西,但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很快明白能所最终是一个东西——空性。从理论上推断,其实就是思维的过程。
什么叫做思维修呢?很多人对思维修模棱两可,其实你把这些道理想通了,你头脑里面的执著就去掉好多了。原因是什么呢?人进行所有的逻辑思考,基础都是他以前的直接经验。比如我们去做媒婆,介绍一男一女搞能所关系,男的比较稳重、理智、家庭背景怎样、个人背景怎样,然后女的又如何如何……至于他们能不能成功呢?我们思考的基础,是我跟他们俩接触的现量经验,然后作出判断的。一个比较理智,一个比较情感,但是他们俩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都喜欢佛法,所以他们俩能构成一对稳定的能所,然后你就做了媒婆。你得出的这个结论,是依据你对这男女的直接了解而来的,所以逻辑程序的暗设前提,就是你直接触过这两个人。你跟他们有过沟通,有过眼神的交流、语言的交流,然后你才能判断他们可以结合。所以我们的思考是带有现量基础的,通过五根的直接接触,叫做“现量”,那意识有没有现量呢?其实意识也是有现量的,刚才说的五俱意识就是现量。
意识根据我们五根的基础,再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调配,就变成了逻辑。所以,我们的思维一定要依靠这些基础,你要是真的把万法的空性、五根所展现的对境全都没有实质想通,实际上就已经在消除你过往认为万物是实体的那种错误认知里面所建立的逻辑程序,你在击碎它的时候,一定要消灭它是实体的观念。
当你真的把中观的逻辑想通了,思维中间的执著都已经解除了很多,这是一种思维修。还有,如果你真的想通了,说明你身心里面的认知开始产生改变,很多学了佛的人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很聪明呢?他再去看那些不学佛的人,不知不觉地会俯视别人,当然,那是没学好的表现。
但客观上,佛法就是有这么一种效果,你会发现自己聪明了好多,看事情也清晰了好多,你不会那么矛盾了。为什么呢?因为你有一套准确的、庞大的、严密的、细致的、别人搞不翻的逻辑系统。而普通人不是的,他们是矛盾的,他们是坚决的唯物主义者,但又怕鬼,这是很扯的!
他们经常又说:“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是心和心的相应。”转过头又问:“请问你有几套房子呀?”他们的思想是混乱的,其实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有准确的思维和感受系统的。他们凌乱的内心里面建立的判断系统,基本上是根据电视连续剧、金庸的武侠小说,还有各种变态文人所捏造的东西,比如以前琼瑶阿姨搞的那些,真的是马桶文学啊!
男的全都是英俊挺拔的,女的全都是清丽脱俗的,事实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啊?搞得大家在这种系统上,男的都去找清丽脱俗的女性,慢慢发展到现在的小鲜肉,说话全是轻言细语的:“哎呀,my god!”(众笑!)同样,女的也变味了。
所以,我们接受这些东西都是乱的,各种各样的媒体根本都不是一个成型的系统,互相之间甚至是矛盾的、抵触的,但它们有个统一的特点——迎合你的贪欲。为什么呢?迎合你的贪欲,你才愿意掏钱,你看得爽啊,时间就过去了!
你看现在的游戏也是这样,游戏里面要么是色情、要么是暴力、要么是虚荣。你看现在有个很流行的游戏,叫《王者荣耀》,其实就是一个坐在电脑面前浑身面黄肌瘦的人,他还荣耀啊?(众笑!)但是它迎合了你心里面需要的东西,然后你就一直这么打下去,在过程中不停地掏钱。
前几天我还专门下载了一个吃鸡游戏,影片一放我就不再打了,我大概知道它是干嘛的。但是很多男性会喜欢那些东西,自己出去手无缚鸡之力,但可以在上面“砰砰砰”、“咚咚咚”地吃鸡。为了迎合这些心理,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很多感觉和认知方式,就这么建立了。
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啊,表面上繁荣,实际上凌乱,还有大量各种各样精神上的疾病因此而展开,我们的生命找不到依处,所以我们会不快乐!真的不快乐,就算给你钱,让你不愁吃穿,你也不知道快乐在哪里。你不知道当你去探寻心的时候,心会爆发出让你意想不到的快乐。
以前法王如意宝在飞机上看到了电视,就说电视是二十一世纪最大的魔鬼,而现在益西堪布等大德说手机是现在最大的魔鬼。现在有人说:“最大的民族是低头族,最大的党是手机党。”不分民族、不分国家、不分学历、不分贵贱,乃至于五湖四海,我们都喜欢手机,所以这是挺麻烦的!
但是手机能告诉你什么?当然,有些很聪明的人,可以利用手机传播佛法,但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很多佛教徒用手机传播的佛法是很扯的,我经常在朋友圈、QQ里面看到的佛法,其中有正儿八经的,但有好多纯粹是胡说八道的。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反正他就习惯性地往里面发呀,觉得这有功德啊!
还有,教法其实要成系统的,每一个传承要按照自己的系统去教育,如果你东截一句、西截一句,很多时候是冲突的,知道吗?有很多人看了这个也看了那个,结果还是搞不清楚。现代人接受的教法之多啊!《上师心滴》随便在淘宝上都能买到,古代修行人为了求《上师心滴》可能要把头都磕烂,还不知道要拍上师多少的马屁,而且都是真心的马屁啊!(我们公司的很多师兄都在拍我马屁,拍了以后就说:“我是真心的!”——套路就是这样的。)而那时候要多少的真心马屁才换得来啊?
但是,现在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就能拿到这些东西,反而不一定是好事,人的心是得来容易看来轻的。比如在这里搞法会,我们说:“法会是免费的!”有人就会说:“哼,免费的,去看看咯!”——主人翁精神就出来了。如果你说:“法会是收钱的!”你进去会看到大家都很认真:“哇,一千块钱一堂课哦,我要认真听!”——他们是冲着一千块钱来听的。
其实人是很蠢的,你想想看,免费搞这个法会是挺吓人的,反而要说慎重,谁会在这个世界上免费搞这些事情啊?有两种人,一种是彻头彻尾的魔鬼,以这个免费的借口把你们弄进来,然后借机把你们卖了(先予欲钩牵,然后再剥削你们)。还有一种就是正儿八经的菩萨,这两种人你都得罪不起啊!
能做出前面的那种事,一定是大魔鬼,你能罪得起吗?弄得不好就追杀你到天涯海角!后面那种更吓人,他生生世世“追杀”你!所以你们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判断,原因是什么?我们已经失去了判断的理性,逻辑能力都很差了,而学佛会恢复自己的逻辑能力,慢慢会冷静去思考这些问题了。
再去看着周围的人,发现他们很多时候被情绪、各种吃鸡游戏、武侠小说、琼瑶阿姨的世界观,等等一下弄翻了!琼瑶阿姨的世界观好吓人啊!有一个故事,女一号在骂女二号:“你算什么?你才损失了一条腿,我损失的可是爱情啊!”——这种情况我绝对要腿!(众笑!)所以,琼瑶阿姨的小说真是挺可怕的!
我们现在学佛,其实是告诉大家准确的细致的逻辑,以及正确的世界观,学佛不能为了信仰而信仰。所以大家能来问我这些东西,我是挺开心的,起码我没有白讲嘛!这里有很多新师兄,很多不懂都没关系,哪有一开始就懂的?我也读了好多年的佛法,以前读不懂又找不到人解答,恨不得就地解决了自己,但是我活下来了!
所以希望大家要活下去!我说的“活下去”不是指你的生命,怎么样这你都能活下去的。当然,我知道有的人活不了几十年,但我说的是你的“慧命”要活下去,所以你要坚持学下去!大部分人是为了好奇,没什么信心就走了,他以为学佛是一场演唱会,或者是搞一个什么聚会,大家凑在一起获得一些欢愉啊!很多时候,我们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刺激和欢愉,或者是放松、轻松愉快,我们去搞party、聚会等等都是为了这个目的。
我告诉你,学佛不是为了欢愉的,但最终的欢愉是成就以后。说老实话,我们要进入一个观察自己、训练自己的痛苦过程。只不过有些人训练的是身体,比如攀岩、走独木桥、或者踩火炭啊,那些都是属于脑袋有包的!但我们训练的是心,了解我们的心和训练它,就是第一天我们所说的“认识相续”和“调服相续”,那跟迷信一点都不相干!
迷信是什么?根本都不了解就开始信,叫迷信。里面尽说一些神奇的故事,或者是一些感人的故事,这些东西我们会信的。人类有两个东西很麻烦的,第一个是好奇心,好奇心很麻烦,但也有好处。如果好奇心被引歪了,听别人说那里有UFO,然后就开一个party或者什么聚会就去了。或者,这里可以搞一个“放松精神不正常人类聚会”,然后大家又去了。这些都是好奇心引起的。
还有一个是感动(道德感),有人听到一些聚会里面讲孝敬啊、父慈子孝啊,就感动得眼泪直流。为什么呢?因为他缺乏这些东西,从来没孝敬过,这样大家也感动了,然后就开始打堆、聚会等等。而学了这些东西,三个月以后忘得干干净净的,回去继续不孝敬。
其实你不要去找任何原因,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原因,一个字就能说明了,你内心里面住着一个东西,春天里的两条虫——“蠢”!佛陀说你本来是佛的,无非就是蠢(无明)了点,你看佛陀证悟了以后,在菩提树下说:“原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无明执著不能证得!”无明执著就是蠢嘛!——无明是蠢,执著是拼命地蠢!实际上我们学佛是解决蠢的问题,佛法的根本是智慧。
我们开始《顿悟入道要门论》的学习,昨天学到“我无得无证,乃得如是。若有得有证,即于佛法中为增上慢人也。”其实都是在突出空性,突出我们的所证不能够是一个对境性的东西,因为对境性的东西才可以说。
你看我们有时候解释自己的对境、解释自己的所证,可以说出一些东西来,但你只要一说,我就吊儿郎当爱理不理的随便你说,因为你的所证肯定有对境的。他一会儿说明,一会儿说空,说来说去都是这些东西,肯定有一个对境,但究竟的证悟,是非二元性的,真的说不出来。
那说不出来,该怎么办呢?真的证得究竟的人,怎么跟上师和成就者交流呢?他会很巧妙地表达,表达的时候并不会说出那个东西,他会告诉你:我知道的那个东西是说不出来的!当然这是禅宗的斗机锋,他绝对不会说那个东西是什么,是个什么境界,因为一说就完蛋了。
但他会用他的语言告诉你:其实我知道那个东西是说不出来的!而说不出来的时候,能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效果,有时候从作用去讲,有时候从本体去讲。你们看过《维摩诘经》吗?说到后来,达到最厉害的、最简省的表达是什么呢?一默如雷!凡是修大圆满的行人,一进入那个状态里面,就告诉你修大圆满是怎么样的——沉默。
有人问:“那沉默是不是呢?”如果你证悟了,不沉默也可以的,他想表达那个所有的根本,到了那里是无法说的,因为有对境才能说。就算单空修得再深,我们也能说是:“人境俱不夺”,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还是有能照和所照的,而“照见五蕴皆空”里面的空没有了、照也没有了——照用一体。
虽然这都是些理论,为什么我还要反反复复讲呢?如果这些理论思考多了,然后你的心反复去探索、去体受、去感受,感受多了以后,你的心就慢慢抛开戏论、抛开无明了,那时候再做一些关键性的指引,就很容易明白。
我们有很多师兄已经被指引很多次了,也见过很多很多的上师,但是有的师兄跑到成就者面前:“我已经学会《大圆胜慧》了,但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修?”这种情况还是有的,是很扯淡的,最高的法都学过了,但不知道该怎么修?原因是什么?他学的这些东西,没有经过很深入地研磨、实践、体会。
我们不要误认为听了一两句话,一下就明白了,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这样的事,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人不证悟了,好简单,上师把这些窍诀录个光碟出来就搞掂了!大家可以互相拷贝一下,或者弄到网上去,像个咒语一样播出来——自心本性是怎么怎么样的……窍诀啊,这是窍诀啊!然后全世界人都去看,最后挨个挨个都证悟了,这何其爽也!马上娑婆世界就成净土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正因为说不出来,也造就了很多的骗子,为什么呢?你一去,他就说:“这个东西我说不出来!”然后你就傻了!他的意思是这个东西是说不出来的,没办法表达、没有对境,但他可以引导你去明白。一个成熟的上师,手眼通天,通身是眼,他会有好多的方法,左一拉右一拨,不信你还能“活”(指无明)。当然,你要服拨才行,你要是反抗,或者不接受他那一套的话,佛都拿你没办法!
问:“经云:‘等觉妙觉。’云何是等觉?云何是妙觉?”
答:“即色即空,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又云: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也。”
大家知道等觉和妙觉是什么意思吗?超高级菩萨称为“等觉”;佛陀称为“妙觉”。这是按照汉传佛教的系统解释的,藏传佛教里面讲资粮道、加行道、见道、有学道、无学道,见道以后的有学道就是十地菩萨,而十地菩萨以后就是佛陀了,这是中观派和学院派的观点。但汉地不是这样的,汉地讲了五十二个阶位,也就是从开始学佛到成佛,这个过程分了五十二个阶段。
当然,它也可以去对应刚才说的“五道十地”,我们现在来谈五十二个阶位是怎么分的?第一个是十信,第二个是十住,第三个是十行,第四个是十回向,第五个是十地,第六个是等觉,第七个是妙觉。为什么前五个都有“十”呢?就是有十个次位的意思。那么,十信有十个阶段,十住有十个阶段,十行也有十个阶段,这三个阶位,共有三十个阶段,统称为“三贤位”;接下来是十回向、十地,这里的“十地”跟五道十地里面说的十地是一样的,就是初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
这里一直修上去共有五十个阶段,突破十地以后叫做“等觉”,其实就是等约佛陀了,但他还不是佛陀,所以只能叫做等觉。比如弥勒菩萨,我们都知道他是释迦牟尼佛后面的继承佛了,但他现在还不能叫做“佛”,只能叫做“弥勒菩萨”,也就是等觉菩萨。当然,按照平常说的十地分类方法,他也只是十地菩萨,还不是佛;但有些人认为他已经超越十地菩萨,实际上就是佛了。最后的“妙觉”就是指佛。
当然这是顺着来的,还有一种是倒着过来的,什么叫做倒着过来呢?已经是妙觉的佛陀,倒驾慈航反过头来度众生,这种也不能称为佛,只能称为菩萨。比如观音菩萨,他很早以前就成佛了,叫做“正法明如来”,但他如今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等觉菩萨的阶位,所以我们称之为“观音菩萨”。
文殊菩萨也一样,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啊,久远之前就成佛了,但他还是叫做“文殊菩萨”。经常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好殊胜啊!好殊胜啊!”但有佛经里面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是很大,但跟文殊净土比较起来,就像一根马尾在一个大海里面沾一点水,那点水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功德了!”
对于这个说法,有些人就很不服气,其实搞这些比较是针对我们凡夫来的,他要哄你趋向佛道,知道吗?有个故事叫朝三暮四,饲养员哄猴子就是这样的,佛法也是哄我们的,“黄叶但止小儿哭”就像有个小孩想要黄金,但没有黄金怎么办呢?把黄叶当成黄金,然后小孩看到就满足了。
其实你本身就是黄金,因为无明,你不知道自己是黄金,所以你拼命去“黄”(修行),但最后还是给不了你黄金,为什么呢?因为你自己就是黄金了,还能怎么办呢?只能暂时给你黄叶,黄叶就等于佛法,当我们真的明白了以后,佛法也不需要了。
《金刚经》里面讲:“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对于刚开始学佛的师兄,我这样说,你们可能有点接受不了,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当然,要分世俗谛和胜义谛,而我说的是彻底的、究竟的胜义谛,到达最根本的时候就无佛无众生了。佛没有了,众生也没有了,哪里还有佛法啊?
但在世俗谛的时候就不行,像我们这种有很多烦恼、痛苦,对很多东西都搞不清楚的人,就算搞清楚了,也没办法去完成,那么就需要佛法。让佛法帮我们克服各种各样的贪婪、执著、仇恨、最后获得解脱。所以我们要分清楚这些东西。
文中问:“云何是等觉?云何是妙觉?”我刚才解释了一大通,就是正式书本上的解释,有五十二个阶位,十地是等觉,越过十地以后是妙觉。等觉有顺着去的,也有逆着来的,反正都可以,这些都是正规的解释。
但禅宗里面不会仔细跟你说这些的,它强调的是内心怎么去体会这种东西?它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佛,哪怕是一个凡夫,如果你明白了本性,当下就是佛!这些烦恼和痛苦也是法性的显现,你就要持这样的观点去修行,这叫做“果地起修”,就是用佛那种心的状态,对治我们凡夫那种心的状态。
你一定要坚持在佛的状态里面,这在大圆满里面是一条戒律,叫“不舍无上”。无上是什么呢?本性,它是最好的东西,不能舍掉你的证悟。禅宗里面坚持说你就是佛,这个就是不舍无上,到处都是法性,根本就不存在凡俗、好坏、圣凡之争。
禅宗里面有个公案,一天普愿禅师设斋祭祀马大师,问众僧:“马大师来吗?”大众无话可答。洞山就说:“我就是马大师!”普愿问:“你怎么会是马大师呢?你明明是洞山嘛!”洞山回答:“你压良为贱!”也就是把好的东西说成是坏的,故意在搞分别,我就是“马大师”——我就是佛,没什么不是佛了!当一个人证悟了以后,他就会坚定地在这种见解里面,这种“坚定”不是意识性的,不是我们表面上说的:“我愿意!我肯定!”——这种人一巴掌过去就不肯定了。
事实上就是这样的,他没办法摆脱那个本质,他摆脱不了。你要我举例说明也很简单,你可以摆脱你老公,摆脱你老婆,摆脱你老板,还可以摆脱你的老病,但你能摆脱掉你自己吗?你摆脱不了的!有人说:“如果我死了呢?”——下一个“自己”又出来了。
你自己就是佛,你摆脱不了的,关键现在你的佛性呈现了你自己,你却不知道自己就是佛,这句话好拗口啊!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佛呢?我们要去分析自己到底是什么,那就开始进行分析、思维、了解、学习,然后中观、唯识就来了。接着慢慢去体会它,最后我们真的可以体会到自己就是佛!佛其实什么都不是,它是一切,同时它又不是一切,哇,这好拗口啊!“是一切”说明它能显发一切,但你要是指出一切中间的任何一个具体的东西是佛,你就变成了二元对立,那也就不是了。
虽然我说的这些话都很逻辑,但真的思考得很深透的话,这时候上师用窍诀去指引,你很快就明白了。所以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思维和学习,慢慢来清除自己的执著,这就是我们搞佛法交流的其中一个意义。
当然,对于很多新来的师兄,可能是天方夜谭。其实我是知道的,如果新来的师兄一听就懂了,对于你们不是天方夜谭的话,我会很自卑的!(哇,那太聪明了,我都学了这么久,而他一说很快就懂了,算了,我回家吧!)(开玩笑!)所以你们是肯定听不懂的,但没关系,有一部分老师兄是听得懂的,滑稽的是,有一部分老师兄误以为自己真的听懂了,这样,我也会很自卑的!为什么?说明我的教育有问题,教了一些轻浮、浮躁、操蛋的人出来。
所以,刚学的师兄听不懂是很正常的。你问:“是不是可以绝对听懂呢?”我告诉你嘛,对于完全听懂的人,说这些东西是一种享受来的。你讲什么他都不在意,他就笑眯眯的:“好呀!好呀!随喜赞叹!呵呵……”这些词句,他根本都不会去想,像冒起来的声音,全都是咒语。你们懂不懂啊?其实说“懂不懂”都扯淡的,能懂、所懂马上就出来了。
真正听懂的人,坐在那里:“哎呦,好殊胜哦!”他是这样态度。一般都是似懂非懂的人,在一本正经的:“哎呦,爽啊!”当然这是有程度的,我去模仿这些东西其实不太合适的,很容易打击人的,不过我好像都一直在充当这个角色。
言归正题,禅宗是怎么回答呢?禅宗一般会从能上去答,不太按部就班、不太井然有序。“即色即空,名为等觉”是什么意思呢?所有现起俱皆空性;“即色”,当下就是空性,名为等觉。“二性空故,名为妙觉”是什么意思呢?“二性”指能所观待,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有的对立,其实全都是假象。有人问:“这跟即色即空,有什么差别吗?”这个问题后面会回答,我们等下再解释。
“无觉无无觉,名为妙觉也”是什么意思呢?你问:“有一个觉吗?”没有!如果有一个觉,那就错了。你又问:“完全没有一个觉吗?”那也不对!有、无都没办法描述,因为有、无都是对立的,所以那时候是无法表达的。
假如你现在认识了本质,你真的不能去说它有或无的,你去说它有,那就有个对境在那里,这真的不太合适;要是说它无,那也不行。你会真的踏踏实实明白,这个东西是没办法用有、无去描述的,但它肯定不是没有,也不是我们能找到的一个东西,你却能够彻底地确定,那种“确定”,连确定都不是,是一个你没办法否定的东西。
我们很多时候是假明了的,比如我们真的明白这个杯子吗?不明白的,只能知道一些表象。但分析下去的话,分析到后来,你会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证悟的时候,你真的就是知道了,你是没办法改变它的,那时候连信心都谈不上。
比如显现出一个三十二相的佛陀,他金光灿烂、眷属云集,身边好多人撒花,到处都是香气,还吹起了唢呐,天旋地转来跟你说:“你证悟的东西不对!”这时候你不用听他的,因为你会没法否定,本性不是我能够去肯定的东西。
如果有个“我”去肯定,就说明有个“能”去抉择,而那时候是没法抉择的。所以证悟了以后会很踏实,你会深信“那就是本质!不可能有其他东西了,也找不到其他东西了!”——确定了这个找不到的东西,叫找到了那个“找不到的”,踏实到没办法再踏实,那时候就真的开悟了!
说白了,我说的这些都是形容词,你们听过了就算了,但是大家要踏踏实实去学那些正儿八经的经典,比如中观、唯识。然后一定要去找一个好的老师引导你,别太相信自己!“我信我自己!”——我们深受现代媒体的祸害,你自己有什么好信的?很简单,你信自己的话,就买股票去!你娶个老婆,都说不定跟隔壁王老大好上了,你还信自己?这是很扯的,谁能信自己啊?
人文主义开始流行以后,是有一些好处,它提升了我们人的权力、人的尊重,带来了相应的法律,以及美妙的文化。但这些东西有时候跟解脱是背道而驰的,人值得保护,但人不值得相信哦!——佛陀说:“慎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看你三岁的时候,跟现在的差别很大嘛,不要说三岁了,就看你三年前,现在很多的想法都变了,那三年以后你还不变?不可能的!
所以,你不能信自己的,你得去找一个深深明了的人,那种人一定是无私的!不是他想无私,而是到了那个程度,他没办法有私,知道吗?他做出所有好像是有私的行为,其实骨子里面都是无私的。就像我们现在做出的很多无私的行为,其实骨子里面是自私,这是倒过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完全知道是怎么回事,知道那个“私”是毒药来的,他才没那么傻啊!就像我们没办法去无私一样,因为无私让你痛苦。所以,你一定得去找这么一个人,他无私、他智慧,那就能够引导你。
当然,这牵涉到很多的因素、因缘,以及各种各样的福报、个性……总之就是搞不清楚,但你得努力,你得修五加行集资清障。甚至要在自己的跪拜、磕头、供水中发愿:早点找到你的根本上师!如果你是学显教的,就不需要根本上师,但你要去接受很快的法门,就得去找一个能够指引你的真正的禅师,这样也行。
如果你嫌那些太麻烦了,想念佛去,那随喜!那是最没有风险的,但也要小心啊,念佛你得念得下去啊!很多念佛人都自欺,一边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张三,去看一下那个水是不是开了?李四,去看一下隔壁王老大回来没有?”他们念了很多,但一点信愿都没有,这样临终的时候一样是没有用的。不是嘴巴上念得多,心里面就会产生相应的要求,不是这样的。所以,念佛还是容易产生误区,为了保险,即使你是学净土,最好也去找一位老师。
言归正题,你说那个本觉是有吗?不是!你不能说它有——“无觉”;但又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无无觉”。同时也可以倒过来说,有吗?——不一定有,是“无无觉”;但是没有吗?——也不行,是“无觉”。所以说这个“觉”是有、是无都不行,这就是“无觉无无觉”。“无觉”就是你不能说它有;“无无觉”不能说它没有。
当你完全体会到这个觉、完全实现了这个觉,离开有、无,离开戏论,离开言思,就叫做妙觉。妙觉在能上确立了就叫做“开悟”,妙觉在整个相续里面实现,就是佛陀;实现了妙觉以后,坚决不退转,就是初地菩萨。随着妙觉的范围增大,就是二地、三地、四地菩萨……
昨天有位师兄问:初地菩萨和十地菩萨的差别是什么?就在于觉的范围大小,觉都是那个“觉”,假如它们都是灯泡,一个是一百瓦的,一个是无量瓦的。菩萨们听说他们是“灯泡”,会怎样呢?其实就是这样的,禅宗里面叫“传灯”。
问:“等觉与妙觉,为别?为不别?”
这里问等觉跟妙觉有差别吗?如果你说没有差别,那干嘛要分等觉和妙觉呢?你说别(有分别),那你要回答我:差别在哪里?
答:“为随事方便,假立二名,本体是一,无二无别,乃至一切法皆然也。”
文中说这里是为了随事方便,什么叫随事方便呢?将就你们这些分别思维,假立了等觉和妙觉,实际上它们是一个东西。本体是一,无二无别,一切法其实都是这样的。这里一下就推到一切法去了,我想问:“我们的显现跟本性是一还是二?”如果是一,那还修什么啊?我们现在就是本性的话,那就不用修了,回家,我们散会!如果是二,你怎么修得过去啊?
其实,你只要说离开一、二就行了,实际上那个本质不是一,也不是二。当然,这时候你也可以选择不说。有一种言语上的说法——“非一非二”,或者是“非一非异”,其实这些都是词汇来的,都是想表达显现和本质,既不是一、也不是异。
齐美仁真堪布写过一本关于中观的书,里面提到:如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我们见色就是见空,但现实中为什么我见到了色,还没见到空呢?有分析说:“你不能见到执著色,应该要见到妙色才行。”什么叫做妙色呢?究竟光明层面上的色,这里是这样分析的。
但实际上,对一个闻思的人,他见到色就是见到了空,没有闻思、无明的人,见到了色还是色,“空”就是一个字,或者是关于“空”后面的所有想象、一些逻辑。那空跟色到底是一还是异呢?那就是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差别。自续派就要把它分开,说色的时候是世俗谛,说空的时候是胜义谛,但有一些自续派也不分开的。那应成派怎么说呢?它认为色跟空,绝对就是一个,完全是一样的,他是站在证悟的立场上去看的。
证悟的立场上,色跟空是一个东西,对于没有证悟的自续派,就认为它不是一个东西。所以自续派跟应成派形成了很多理论的争吵,但大家可以去搞这些理论的区分,如果你觉得麻烦也可以不搞的,直接上去就开始四夺的修行。如果是思维能力很发达的师兄,建议可以去研讨一下,你在思维的同时,就已经去除了很多的执著。然后你再把这个思维的结果拿去修行,其实修行的结果,就是把思维的结果扩大化、现量化、直接化。
有一个词汇叫“修持”,我觉得这个词汇很精彩,“持”——修出来的结果,我始终去保持它。比如,我得出了“这一切都是如梦”的结果,那我就保持这种如梦的感受,就叫做修持。当然,这个过程很长,大家不要觉得:“我都已经观了三个月的如梦,怎么摸到这些东西还不像梦呢?我怎么还没梦醒呢?”——你这种想法就在做梦!
三个月你就梦醒了,我都快三十年了,都还没梦醒,你也太瞧不起我的智力了!这并非是一两天就可以了,其实你也用不着外境完全消失才开悟,你不消失也可以开悟的。开悟了以后,你不会再怀疑了,你的心会轻松很多。开悟会带来很多相应的结果,这个人会极端的慈悲,慢慢会越来越慈悲、越来越智慧,对法的肯定完全不加思考,所以他修行起来非常得力!这个时候,他就不像我们现在修行那样,修三天怀疑五天。
我跟你们讲嘛,我真的是从释迦牟尼佛到莲花生大士、到我们的上师、到我们周围号称自己有修行的人,都怀疑遍了。我这种人是奸商嘛,大家都知道吧?奸商的特点就是善于怀疑,我谁都不信,释迦牟尼佛也不信!特别是刚开始看到《贤愚经》、《百业经》,动辄就说要下地狱,而里面说的事情全都是我干过的,哎呀,我当时怎么能信呢?
那时候要我相信,会导致心里面极不舒服的。人就是想要排开这些不舒服的,不管真理与否,只要你让我不舒服,我就要赶走你,至于你是不是真理,以后再说!但是,慢慢学下去以后,发现里面全都是真理,那时候我就真的开始怕了。很简单,它放在那里提供给我们怀疑,人家也不怕你。
但怀疑不是否定啊!有些人说到怀疑,实质上就是否定:“哎呀,我怀疑它,走了!”这种态度其实是否定。不确定才叫怀疑,那不确定要怎么办呢?我要通过思考、考验,看它是不是真的?几十年考察下来,佛法从来没假过,只是我们那种很差劲的判断力在那里搞来搞去而已。
所有的众生都有个很厉害的东西,凡有个体就有安全感的问题,害怕伤害,所以他一定会怀疑,这是一种优秀品质来的。为什么呢?怀疑可以防止你受伤害啊!但你要知道怀疑的目的,是让自己得到真理,如果你怀疑的目的,不是让自己得到真理,反而让自己离开真理的话,那就是贪嗔痴慢疑的“疑”了,那种就不是优秀品质了,是愚蠢的另外一种发挥。那要怎样把自己的怀疑引向证悟呢?你还是要去学习,学佛的过程中,我们要大量的闻思和思考。其实一切法都是一样的,显现跟本质都是一个东西,但针对不同分别的人来说,可能安立了一些假名。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问:“《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其义云何?”
这是《金刚经》里面的语体,叫“金刚经语体”。比如问:“佛陀说法吗?”“佛陀没有说法,佛陀说的法,是非法,乃名佛法。”还有问:“佛陀是清净的吗?”“佛陀说清净是非清净,乃名清净。”说一个东西,非了它,然后再名它。也就是指出了一个对境,“非它”也就是说它不实有的意思。
再举一个例子,俺说:“这个钟非钟,乃名钟。”这是一种语体,说它非钟,意思指它不是一个实有的钟,但它有钟这种现象,乃名钟。“非钟”不是拿出去砸掉的意思,而是指它不是实有的。换一种说法,这不是一个砸不烂的钟,叫“非钟”,非钟不是指没有的意思,它有现象在这里,由于它是可以被砸烂的,所以它是一个虚幻的钟。
当我们明白它是本性的时候,连虚幻都变成了本性,它就变成“一”了。但对于我们来讲,由于我们不明白本性,所以假名为二。等觉跟妙觉其实也是一样的意思。
答:“般若体毕竟清净,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大家听懂这段话吗?万法的本体叫“般若体”(智慧体),这是一个梵语,那时印度过来的一些词汇有六种情况是没法翻译的。一种是那边有这边找不到相应东西的不翻,比如“砗磲”。还有一种是意思丰富复杂的不翻,比如“般若”。“般若”这个词汇,我们普通话读:ban ruo,印度话读:bo ye。而正确的读音应该是:bo ye,为什么呢?因为ban ruo是普通话的读音,而翻译全是根据当时的官话,相当于现在的广东话、福建话、客家话,混在一起的。所以,用广东话去读《心经》后面的咒语是:“嗡,噶帝噶帝,波罗噶帝,波罗僧噶帝,菩提梭哈。”这个发音跟原音很接近。但如果用普通话是:“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个发音是不对的,所以,“般若”要读成:bo ye,这是直接从印度音译过来的。
“般若体”是指智慧的体(根本智慧),毕竟清净是什么意思呢?绝对没有东西给你污染,光明无体,那是一种究竟光明,你是没办法污染的,也污染不了它。既然没办法污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世界呢?即使有这个世界,它还是清净的,只是在般若体上建立了人我和法我,这叫做无明。
这个般若体是没有被污染的,只是被覆盖了,它永远都是清净的。就像矿里面的金子,金子就是金子,只是矿物质太多了,你只要把矿烧完以后,金子就会重新露出来了。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说明我们对法性体会得很深。
大家记得六祖和神秀的两个偈子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把“何处惹尘埃”改成“何处能污染”,就变成了毕竟清净,因为本性是空明无体,所以你没办法去污染它。但没有实有本体,不代表它没有啊,所以“无有一物可得,是名无法可说”。
如前所说,这不是靠二元对立的心可以去了知的一个东西,对立性的了知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自明。你问什么是自明?我不告诉你!到那个时候,窍诀会告诉你,甚至你自己到那时候真的会自明。
“即于般若空寂体中,具恒沙之用,即无事不知,是名说法”,虽然本性是空寂之体,但它恒具光明妙用,无事不知,无事不晓,但不一定能无事不办,因为佛不是全能的上帝。如果佛是上帝的话,为什么我们还在轮回呢?佛陀那么慈悲,一巴掌把我们弄到净土去就完了嘛,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但他真的是无事不知的。般若空寂体中非常的清净,他了知一切,也能够知道任何法的规律和本质。般若体的清净叫做“如所有智”,无所不知这种功能叫做“尽所有智”,指什么都知道。佛陀具备这二智,他的智慧里面包含了真如智,叫做如所有智,就是万法的体性——空性。
在佛陀那里已经弥漫到绝对的圆满了,绝对圆满的同时,能够照见一切万法,什么叫做一切万法呢?所有的万法其实都是心的幻象,我们把它执著成了各种各样的相状,对于佛陀来说,悉皆清楚,那叫做尽所有智。
佛陀告诉我们万法的规律,把我们引导进入如所有智的时候,就叫做“名说法”。实际你说到“般若”的时候,真是无法可说的,所以故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里面也有类似的语句:“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如来说法是非说法,是名说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这种说法也是假象,不是实有的,但你说到最根本法的时候,真的就是无话可说。
所以佛陀在《金刚经》里面说:“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明明佛陀在说法,为什么他说自己没说法呢?他的意思是自己没有说过实有的法,“说法”本身也不实有,能说和所说全皆假象,有这个假象,叫“名说法”。
我们承认有这个假象,但实际上有没有真的说过实有的法呢?也就是我们说的佛法是不是实有呢?不是的!他否定一切现象的真实性,但他并不否定这些虚假现象的发生,因为我们明明看到的嘛。但是,你一定要承认它是虚假的,至于这个虚假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一定要搞清楚啊!
我们说的“虚假”跟哲学上说的“虚假”是两回事,比如我们说的“假币”,是从它的作用上讲的,得看它发行的机构是不是我们认定的机构,以及发行后能不能买到东西。如果按照佛法哲学上去看,不管是真币、假币,都是虚幻的币;不管真话、假话,都是假话,因为都不是实有的东西。这是从根本上去说的,不是根据我们人类的需要来划分真假的,所以我们要这么去认知。
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云何?”
这是《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这就是所谓的“重罪轻报”,本来你应该堕地狱,因为你读了金刚经,稍稍被人轻贱一下,就消灭了你堕地狱的罪业了。罪业消灭了以后怎么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什么叫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就是所谓般若体、本觉、空性。
其义云何是什么意思呢?他问大珠和尚(其实这里是大珠和尚自己问自己),能否用你的方式来跟我解释一次?我们来看下面他怎么回答,回答方式就不太一样,不会照着《金刚经》里面那样回答,因为那样回答的话,体现不出禅宗的即生成佛,从能上单刀直入的优势。所有禅宗的禅师都有一个特点,一定要作出禅宗的优势:快、即生成佛、修法轻松,这跟大圆满要求的作用是一样的。
但到达这些作用是需要条件的,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找一个人马上就可以的。六祖在《六祖坛经》说:“我不是接上根人的,而是接引上上根人的。”还有大圆满动辄就说“你不是根器!”有很多人接受了大圆满的直指,但还是不懂,大圆满就说“你不是根器!”说到底它一点责任都没有。
但这种方式会造就很多的骗子,你一来了就跟你一通直指,指完了以后你不懂,就说:“你不是根器!”其实不是的,如果所有人都不是根器,就说明你不是上师,你总得弄开悟一个嘛。当然,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因为有些上师是来铺底子的,也就是撒种子等秋天收割的。既然这样,我想问:秋天在哪里?既然是大圆满,那秋天一定要在这一世发生嘛。
比如我来撒种子,十万亿大劫以后收割,那也太容易了,我就去灌顶,灌完以后就拼命犯戒,十万亿大劫以后自然就出来了。你们知道金刚乘里面的三昧耶戒吗?犯了三昧耶戒以后,一定会下金刚地狱,而且要十万亿大劫才能出来去净土。十万亿大劫哦,一个劫有多少啊?一后面有六十个零的年,然后有十万亿那么多!一个人一生大约才有三万多天,一万亿大劫好长啊,oh, my god!
所以,以这样的方式来撒种子怎么行啊?大圆满说好了即生成佛的嘛,怎么会弄到十万亿大劫以后,或者两世、三世以后呢?不行,一定要即生!所以真正的上师一定要弄一两个弟子开悟才行嘛,大家要放聪明一点哦!我经常听说有人在这个上师这里直指了,在那个上师那里也直指了,指了很多,但到我面前来一讲,我就傻了:“我很想指你是个傻瓜,啥都不懂就给人指!”
答:“只如有人,未遇大善知识,唯造恶业,清净本心被三毒无明所覆,不能显了,故云应堕恶道也。以今世人轻贱者,即是今日发心求佛道,为无明灭尽,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更无乱念,诸恶永灭,故以今世人轻贱也。无明灭尽,乱念不生,自然解脱,故云当得菩提。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
这一大段话的重点在后面:“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不是说你前世的罪业,因为这世读经被人轻贱就重罪轻报了。而是你这一世即使没有遇到大善知识,造了很多业,已经“七老八十”了(我说的“七老八十”,有可能指二十多岁、五十多岁、七十多岁,这些都算),但如果你真的发心求佛道,即可无明灭尽。这里肯定是禅宗的修行方法,因为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大圆满。
“三毒不生,即本心明朗”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一明白本性,你能体会到当下就是佛!所有的五毒也是菩提——“五毒即五菩提”、“五毒即五佛母”、“毒即是佛”,这很难理解啊,为什么呢?所有的罪业一定要有东西去造成的,造成的一定是我们的本性,只不过本性经过了二执的污染、二执造成的对立。但即使对立,本质还是佛啊,如果你领会到这一点,所有的毒当下即无!
所以“即发心时名为今世,非隔生也”,这里说的“发心”不要理解为我们发菩提心去修行,而是指发明本质之心,开悟的意思。禅宗里面经常说:“你发明本心、发明本心。”“发明本心”不是指我发“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而是指当下明了的意思。还有,“发明本心”就是指今世,非隔世也。“今世”指这一世,如果我们把这一世再浓缩下去,就是“当下”,大圆满和禅宗就要这样,当下明了。不是即生成佛啊,而是即时是佛,大圆满和禅宗就是要去追求最根本能上的彻底明了,所上是不太管的,你做得怎么样,是不是一个好人,它都不是很关心的。
雪峰禅师说:“只贵子眼正,不贵子行履。”我只看重你的见解、见地是对的,不看重你做得怎么样。你像我现在说的:“我不光要听你说,还要看你做。”以前有一个号称要跟我学佛的人,说:“你不是说自己怎么怎么样吗?我不但要看你怎么说,还要看你怎么做?”——我一听就傻了,你怎么看我做啊?我做的很多事情不会给你看的,特别是做我爱的事情更不会给你看,只能说明你变态!
禅宗的观念跟我们不太一样,为什么呢?这不是说你只重视嘴巴,不重视实际行动,你不要这么去理解哈!因为禅宗走到后来,要求身心是一致的——知行合一。如果他明白了一切都是本性的显现,安住在这个见解里面,当下真的就是佛!在因地上可以这么去讲,郁郁黄花真的就是般若,他的心态跟成佛的心完全是一致的。它唯一变化的是什么?是所境跟能力的变化,你们听得懂吗?
也就是说,面粉是一样的,做一个小包子,或是做宇宙那么大的一个包子,一样都是面粉来的。所以它执持自己是佛的时候,在能上已经持着“不舍无上”的观点了(我们勉强称之为“观点”也好、“证悟”也好,不管叫什么,反正就是指他明白了本性),而且一直在里面,那就真的是佛,根本不用修的。
有什么好修的?做这么多都是多余的,好像要这么做一下,其实哪用得这么做啊?你完全就是佛,然后在这个状态里面,不跟随我们二元对立的执著去滚动、去造业。在这个过程中,能力(明觉的深入度、广阔度)无限量地扩大,即使再扩大,明还是那个明,那个明永远都不会变。所以,“当下就是佛”再浓缩下来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一生就完全可以在所境上达到佛陀那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的强大功能,这是大圆满和禅宗牛的地方,真的不是吹牛的!这真的不是你小心小得、三心二意、首鼠两端、扯淡就可以证悟的,真的不行的!一个人的心如果不完全沉浸在里面去,是不可能的,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在犹豫:“哎呀,可以吗?行吗?”(算盘开始算啊!)这种心灵求佛道是不行的,不要说求佛道,连谈恋爱都谈不好。如果一个人谈恋爱老是去考虑:“对象到底有多少钱啊?”“我给他发了十条短信,为什么他连一支玫瑰花都不给我呢?”——你看我们谈恋爱都是在算计嘛,谈恋爱都不能全心投入,连全心投入的快乐都没有。
当然,在这个世界上你没办法不算计的,因为有些全心投入,带来的结果可能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众笑!)我们可能遇上这样的事,但你对佛陀不能这样,如果你对佛陀三心二意就完蛋了!因为你用去三心二意的基础是什么?——自我保护。
你把自我保护得那么好干嘛呀?学大圆满就是来“受伤”的,直到伤得体无完肤、自我消失。当然,这一定是有理的伤害,没理的伤害你去找个监狱就行了,很多人的立场是不对的,但你又不能跟他讲,不然他会以为你骗他,其实我骗你干嘛呢?但是,你跟他们是说不通的。
为什么大圆满成就者那么少呢?因为很多人没有这样的魄力。以前禅宗里面讲:“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趣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真正的学道人立即就去了,而不是畏首畏尾、这样那样的,这样你搞什么都搞不了的。
禅师们曾经开玩笑说:“《水浒传》里面的一百零八将,最容易成就的是李逵和鲁智深(《水浒传》里面还说鲁智深已经成就了),最难的是宋江和吴用(吴用叫“智多星”)。”其实每个人的心都是一样的,不管有多蠢,电流都是一样的,蠢的原因是他这一世的硬盘不是很好,记忆速度不快,记忆也不稳固,想也想不通。但是这些人内存的倾向性很重,比如好色的人,硬盘里面全都是些三级片,好权力的全都是些权力片,即使这样,他们的电流都是一样的。
所以,大家要去追逐本性的话,真的要发强大的出离心,不能把它当成一种好玩、好说的,这些是没有用的。这一大段话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它要解释禅宗和大圆满的殊胜性。
问:“又云如来五眼者何?”
佛教里面的五眼分别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怎么去解释如来的五眼呢?按照正规书上的解释,肉眼就是我们凡夫正常的眼睛。我们的肉眼挺牛的,你可以看到外面的现象以及很远的东西,但这个肉眼是有限的,比天眼差远了。
接下来是天眼,就是天人的眼睛,天人的眼睛比我们的眼睛殊胜很多,看得更远,说不定他们的眼睛会带有意识的成分,有时候他们有宿命通、他心通,还有其他预知的能力。比如他能够看到你前世和后世的情况,可以说出你前世是什么人,甚至可以有预知性。比如有些鬼神也有神通的,他会告诉你:“你后天会撞车!”当然这都是属于天眼类性质的东西。
人道里面也有这样的现象,比如有些人修禅定,修到很深的时候,他们会看到一些现象,然后心里面就能预知到一些情况。比如一对夫妻,他的老公揍了她一顿,然后你就会知道某一天他们俩会打架。这就是天眼的一种功能,在这种状态里面好像是看到的,但实际上你已经没有用到这对肉眼了。
科学上说是松果体发生了反应,其实松果体也是帮忙的,那是心的视觉的一种功能被扩大,帮忙的已经不是我们的浮尘根了。什么叫做浮沉根呢?像我们眼睛这些外在的器官。相对来讲,天眼比肉眼会清净一些,所以叫“清净根”,天人就具备这样的一些功能。
当然,你看到了这些现象后,告诉了他的妻子:“你老公过多少天后会打你,然后你们俩会怎么怎么样……”后来这个事情真的发生了,但他们俩只是在打情骂俏。所以,天眼的功能是受限的,不会大到像佛陀一样,彻底看得清清楚楚,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没有一个单独独立的世界。
独立世界一定会有一个空间联系,比如形成这么一朵花,都有很多的空间联系。什么叫做空间联系呢?如果这个过程中,有人点火把它烧了就完了。另外,还有时间联系,比如把种子种到土里面,然后长成了花,有些人把它采集出来,把它弄好、包装好等等。
所以,一个事物不会是个独立的东西,有前后(时间)、空间的区别,在佛教里面有个专门的词汇,叫“宇宙”——“宇”:空间;“宙”:时间。西方人认为时间最牛了,希腊神话里面最大的神叫“宙斯”——时间,斯也。这个翻译挺牛的,“斯”指这个意思。
《论语》里面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孔子站在河边说:“时间就像流水一样!”这个“斯”的意思是一样的。“宙斯,时间也!”(神话说宙斯用闪电火和雷霆在击打着,其实这都是后人把他人格化了。)那么,上面讲的是天眼,天眼就有这方面的功能。
然后,就是慧眼,慧眼是什么呢?“眼”也是一种心识,这种心识的状态已经不强了,大量都是意识的状态,也就是他会对事物产生一些结构性的分析、全面的分析。慧眼有解析的成分在里面。慧为拣择也,唯识里面解释“慧”这个词,是一种分析、拣择、了别、清楚,慧已经带有心意识的成分在里面了。
看事物的时候,他会清楚这不是一个实体的事物了,比如我刚才解释一个事物,说它有宇宙性。宇宙性是什么?指它的前后联系性。现代科学有个词汇,叫“蝴蝶效应”,现代人认为是很牛的发明,在佛陀那里只会觉得:“哈哈,好乖啊!又进步了!”只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佛陀对我们所有的一切悉知悉解,其实不用佛陀了,随便找个菩萨来,对我们什么都知道。但我们会认为这是多么牛的发明啊,比如互联网、高铁……在佛陀看来,这真的不算什么。所以,慧眼有解析性的。
接下来是法眼,法眼比慧眼更有解析性,解析到什么程度呢?慧眼已经不是用真正的眼睛去看了,有观的意思在里面;而法眼是知道万法的根本是什么,这是真正的空性见,也是究竟的空性见,到了菩萨的程度就具备这个了。
最后一个是佛眼,佛眼是空性见彻底圆满了,“无见无无见,无觉无无觉”,我们听到这句话,觉得好像好矛盾,以为它很拗口,很多时候可能不理解。以前看到《天龙八部》里面的段誉跟人辩论,:“非法非非法,白马非马!”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你学习了佛教的因明,就觉得那是小儿科了。
我们文化里面很多优秀的东西,五四运动以后就被切断了,切断了以后,我们的思维品质就下降了很多。乃至于我们判断事物,都是以互联网上的跑男、琼瑶阿姨写的小说、还有后面的秦凯等等作为标榜,还有很有影响力的郭敬明的作品,这些东西都是很扯淡的,非常影响我们的世界观。
以前有个电视连续剧,叫《流星花园》,当时里面的F4受到了很多女孩子的崇拜,有个家长带着女儿来找我,说她崇拜F4已经快神经了,满屋子都是F4的照片。这位家长希望我能开导一下她女儿,我说:“这些人都是没脑的,根本没什么的,不值得崇拜!他们就是装个样子和演些故事你看,如果亲自去接触他们的话,你会吐的!”其实我这话是对她妈说的,我一不小心瞄过去看到那女孩,哇,那个眼神目光如炬,几乎要喷火把我一口吃了!(众笑!)(当时她肯定知道打不过我,如果她打得过我的话,她肯定揍我!)
这个孩子不要说真的毁了,起码在那段时间她真的好惨,这些东西会影响她的审美和后来的抉择。很简单,她找男朋友的标准都很可能照着F4去的,最后找到的F4发现是4B,那就真的很惨了!
这些影视剧太影响我们了,以前我高中有一个女同学长得很漂亮、很聪明,她找男朋友的标准是按照周润发去的。因为当时流行的电影是《上海滩》,里面的周润发带着个博士帽,穿着呢子大衣,还围着白围巾,走路是很潇洒的(我当年也是这么穿的)。
其实《上海滩》关我们什么事呢?但人就是傻的,他要去模仿这些东西,然后女孩就按着这个标准去找对象,确实找到一个男人很像周润发,也穿这样的服装。但这样的人别说像许文强,我拿把水果刀就能逼到他下跪,一点许文强的素质都没有。(众笑!)
所以,我们的判断方式是很糟糕的,而且决定了我们的快乐方式,比如我们看到像许文强那样子的人,我们就high,看不到的话连high都没有了,这真是很糟糕啊!但是佛法能把你培养到面对一朵花、一丝清风,乃至于什么都不面对,我独自面对自己的心都快乐无比!
佛法是教这个的,听得懂吗?哥们!姐们!你不要认为佛法是教你东边冒电、西边冒光,你们学了佛那么多年,什么时候看到电和光?电影院!所以学佛要非常的客观和如实,别玩虚的,但现在大量充斥着都是些虚的东西,真没办法。而且他们都号称自己的传承很厉害、释迦牟尼佛的时候他又是什么、他又是藏地来的、头是光的、穿的是红衣服啊,这些包装不得了啊!
当然,我不是说具备这些外表的都是假的,我的上师也是这样的人,他们是真正的大菩萨。但很多人拿着这些表皮来混吃混喝,所以大家真的要小心!为什么我一上来就告诉大家学佛到底学什么呢?当你有了这样的判断标准,不是说你不上当,起码你少上当!
话题拉远了,现在就拉回来,这是正规书上解释的五眼,我们看文中是怎么回答的:
答:“见色清净,名为肉眼。见体清净,名为天眼。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
什么叫做见色清净呢?当我们见到这些现象的时候,不要起太多的分别,这时候已经加上意识了。有人说:“什么叫做清净呢?我看到清清楚楚的,算不算清净呢?”不是我们普通人认为的正常眼识就可以叫做肉眼。比如你没有得白内障、红绿色盲,这就叫做正常的眼识。
但见色清净不是这个意思,是指见到现象的时候,尽量不起分别心。不能够看到这个就:“哇,这个好看!啊,那个不好看!哇,这个舒服、爽,买回家!啊,那个不舒服,弄到垃圾场去!”——没有这样强烈的贪嗔在里面,就叫“见色清净”。实际上,这需要我们普通人的眼识,加上清净的意识在里面的,这就是“见色清净,名为肉眼”的意思。
然后“见体清净,名为天眼”是什么意思呢?产生这些色的本来推动还没到达究竟的程度,但在缘起层面上,相对来讲扩大一些,就叫做“见体清净”。“见体”很容易引起误会,如果见到本体清净,那还得了啊?那已经是佛陀了,不能叫做天眼了,最起码都是个法眼。为什么叫做见体清净呢?当我们看事物的时候,要看到内在的一些因了,我们要这么去理解。
接下来,“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所有的显现、善恶、细微的分别,无所染着,于中自在,名为慧眼。这跟第一个见色清净有什么不同呢?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疑问,第一个清净是强令自己不去分别,并不会清楚中间的来来去去。举一个例子,有个人臭骂了你一顿,你告诉自己:“我不要生气!我不要生气!我不要生气!”这就叫做见色清净。
如果有个人臭骂了你一顿,你知道原因是他疯了,这就叫做“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无所染着”。因为你明白他为什么骂你,你知道他是疯子,你会对一个疯子生气吗?你不会的!你想知道细微的、内外的发生原因、过程,这需要一定的智慧,甚至要达到佛陀的空慧才可以。
因为你明白了,所以无所染着,这个慧跟前面的见色清净,强令自己不起分别还是有差别的,一个是明白的不染着;另一个是不明白,但我还是不染着。所以这叫做“慧眼”,这里有智慧在里面,前面的可能是一种修行。
然后,“见无所见,名为法眼”,指已经见到本质了,那就是“法眼”了。这句话是《楞严经》里面的原话:“见见之时,见无所见。”意思是你看不到真正的什么,到了后来,你找不到真正的本体,也没有一个实有的本体,这就是“见无所见,名为法眼”,也就是开悟。
这个“眼”已经不是肉眼,或者是清净色根的天眼,也不是普通思维性、感受性的慧眼,而是真正心的本体——心眼。周星驰在电影里面说过:要用心眼去看,其实他也不知道“心眼”到底是什么。慧眼跟法眼可以称为心眼。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里面说:“紫霞在他我心里面留了一样东西,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后来我用心眼去看,发现紫霞在我心里流了一滴泪!”——如果用心眼去看,他会发现紫霞留的不是一滴眼泪,而是一种贪著。(留的一滴泪应该是天眼看到的,但周星驰不了解,我们原谅他!)
最后,“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这就是所谓的遍知智,持真如与遍知的佛智,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没有见到什么,但什么都知道,这叫做“无见无无见”,是佛所看到的。持真如智,叫做“无见”;遍知一切,叫做“无无见”,这叫做“尽所有智”,就是什么都知道,名为佛眼。
这是大珠和尚对佛眼的解释,其实已经加上禅宗的观点,很重视内在,见色清净,其实是内在心的东西。见体清净,其实要看事物的一些规律,这里没有说天人那种完全功能性的东西。而于诸色境,乃至善恶,悉能微细分别,已经加了很深的智慧在里面了,也是心灵的东西(能境)。
然后“见无所见,名为法眼”就更不用说了,那是指开悟。最后的“无见无无见,名为佛眼”,就是指开悟到极致,把开悟的东西发挥下去,就是佛眼。禅宗始终强调能境(心),大圆满也是一样的。
我们首先要去认知心,然后通过心再去了解这些外界,甚至去改变它。到了慧眼的程度,还有一些说法是要用我们的心去改变物体、改变外境——“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什么叫做转物呢?也就是第一天说的改变相续,我们会发现周围的一切慢慢变成坛城,厉害的还可以玩点神通。在我们凡夫的境界里面,比如手可以按到岩石里面去,像密勒日巴那样在天上飞,等等之类的事情。
有人会疑问:“为什么现代没有出现像密勒日巴的人在天上飞呢?”我告诉你嘛,现代人是很难的,非常难,现代人是不可能像密勒日巴那样苦修的,他们吃不了苦,也不会不顾一切地陷进去。现代人是修三天,出来要跟别人说他修了十天,甚至说修了十个月,或者稍稍读了几本书,也生怕别人不知道。
古代人是全心全意在修行,也没有机会跟别人讲的,现代人好多机会啊,一打开手机到处都是佛法。当然,我没说这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把佛法推广出去,很多人了知的层面会增加,但真正体会它,你得斩断很多东西,把心的明力集中在上面去。也许你这一生不是拿来弘法的,是来整个虹身来给大家看的,如果真的有人像密勒日巴那样放弃一切在山上去修行,他一样可以在天上飞的,但是在这个时代很难出现这样的人。
这个时代本来就没有这样的根器出现,环境也不是那样的了,即便是西藏都变了。西藏原来有多少认真的修行人啊?现在只是“活佛”多了一些(讽刺性的话!)我告诉你嘛,基本上都是“流嘢”。我绝不会去诽谤藏传佛法的,藏传佛法非常的伟大,也有很多伟大的上师,正是他们过来了,才能让我们汉地的学人把佛法搞清楚。
但是这不代表里面没有假的,当年印度佛教传到西藏的时候,也有很多骗子跟着过来,因为西藏的黄金多,很多人过来骗黄金的,结果那时候很多人都被骗了黄金啊!那么多印度大德到西藏来传法,但也没几个是真的,你看有多少个是真的嘛?这些大德都基本上被记录下来的,比如阿底峡尊者、玛尔巴的上师(甚至玛尔巴的上师都没有过来西藏,是玛尔巴自己过去的。)
当时与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还有一位很牛的大德美德嘉那尊者,结果路途中翻译跑了,他语言不通,给西藏一位老太婆作了四十年的奴隶。跟阿底峡尊者一样的大德哦,你们想象一下他有多牛?有人肯定会想:“他为什么不飞回去呢?”或者修一个护法:“老太婆,你知道这是谁吗?”(众笑!)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这么想,其实我也想过的,但大家看过黑客帝国吗?尼奥进了火车站,如果他女朋友不去救他,他就完了,会在火车站折腾一辈子的。有个原理叫做“火车站原理”,就是陷入他那段因缘的时候,他要完成那一段因缘才行,也就是他没有办法出来弘法,那段因缘会套死他。
有人问:“那他修行有什么用啊?”他会死的,所以因缘一定会还完的!而且对于那位大德来说,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我们会觉得很可惜。所以阿底峡尊者知道这个事情后,没有去说:“哎呀,这位大德好可怜啊!”而是反过来说:“哎呀,你们西藏人好可怜啊!”他当时就是这么讲的,所以可怜不可怜在于你的心怎么去看啊。
密勒日巴在山洞里面绝对不会说自己可怜的,他没有穿衣服,饿到身上长绿毛,我们看到会:“哎呀,好可怜啊,怎么身上长绿毛了,来来来,带到理发店去!”我们一定会这样说的,但是他啐你一脸,他会说:“你要是有种的话,过来跟我一样变成绿毛!”我们没有一个人有这个种的,那到底谁可怜啊?我们可怜啊,我们的价值观要完全变过来才行!
接下来还有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提问:
问题1:什么是保任?
答:首先要开悟,开悟以后会有领悟,然后你要像刚才说的不舍无上,不舍无上就是“保”,就是不要让你的领悟丢掉。领悟是什么?刚才说了,嘴巴是说不出来的。
“任”是什么呢?当你保任的时候,其实没有个用意去保的,特别是熟练了以后,开始可能还会微微有点作意,但后来连作意都没有了。这个时候他不会去控制什么、要求什么,他会让念头乱飚、情绪起来,外境随意变化,都无所谓。
因为在他那个领悟里面,所有的现起俱皆法性,这叫做“保”,保住法性,任念头、感受、外境,乱生乱灭。他完全没有执著,也不会去控制:“我不要念头起来!我不要念头起来!我要清净!”那个时候什么都是清净的,念头越多越快乐,大圆满里面叫“六根自解脱”。
当然六根自解脱啊,实际上我们除了六根以及六根的对境,还能找到什么?你找不到什么的!你给我找个“七根”出来?!当然,《俱舍论》讲了二十二根,那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但我们现在凡夫的身体,只有六根。这不算什么命根、善根这些东西啊,我指的六根是器官。
六根自解脱是什么?六根以及六根的对境全是法性的时候,我们是安住在里面的。大圆满说的“安住”,就是禅宗里面说的“保”;“六根自解脱”就是“任”。“自解脱”就是没有对治了,本来就是解脱的,但这一定要先开悟,说起来很顺溜,实际上是做不了的。因为你没有开悟,安住什么啊?也不知道什么是安住?也不知道什么是保?所以首先是“保”。
仔细操作起来,是非常省力的,他不会去打坐的。当然,有的人还是会去打坐的,但是这些人有时候是很怪的,甚至有时候会搞一些乱七八糟让人很不理解的事,逛妓院啊、打麻将啊,都有可能,你很难解释的,也搞不清楚!所以你不要去猜他们做的事情,首先我们要努力去开悟才行!
问题2:师兄好!如果修禅宗的话,我们该闻思一些什么经典好呢?
答: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先要去看中观。像《楞严经》、《维摩诘经》、《圆觉经》、《坛经》,以及我们现在学的《顿悟入道要门论》,这些都是讲禅宗的,看了以后你的确会心情振奋,但三个月以后就一派沮丧,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玩。然后你莫名其妙会跟别人斗机锋,特别是《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这些记录公案看完了以后,你见面就跟人都机锋,会被人称为“疯鸡”的。我看到这些东西太多了,经常在网上看很多人斗机锋,把我笑得无可奈何!
当时的人为什么要斗机锋嘛?就是反对你用经论的名相去解释名相,要求你用我们最普通的话来说,而且说的时候不能用很多书本的名相。比如:什么是我们的本性?——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本觉。什么是本觉?——自心本性。什么是自心本性?——如来藏。(众笑!)
当时就是反对你这样子,他问你证得以后是怎么样的?你得说人话,说我们听得懂的话。结果记录下来就成了公案,结果现在脑袋硬邦邦的人,拿过来照本宣科。就像当年的湖北人经常会说:“莫子、犹较些子……”这些话也记录下来了,结果有些学禅宗的人也跟着说:“犹较些子”,就是还好一点的意思,你就说“还好一点”就行了嘛。
还有,动辄就说“会么?”这些都是“扮嘢”(广东话:造作的意思),但看了这些东西之后,很多人都这样,你不知道它到底在玩什么。所以你先要去学中观,学完中观以后再去看《金刚经》,还有《楞严经》等等。但看完之后还是不管用的,一定要去找老师,禅宗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是扯淡的!
问:如果学习中观的话,那禅宗跟大圆满的次第不是一样吗?
答:实际上它们就是一样的,只是用的方式不一样。大圆满要修五加行,修出离心、菩提心,而五加行是为了完成菩提心的,上师瑜伽是为了打灭你的最终傲慢。人的傲慢不是“我比你牛、我比你强”,这是最差劲的傲慢。
最厉害的傲慢的是什么?“我很善良!我很虔诚!我很清净!”——大圆满最恨这些,打死他!(众笑!)因为他会用这些东西,把自我弄得很强大,但你遇到真正的上师,你的清净善良,就变成了“我很卑贱”!(其实,我很卑贱都不对的,因为根本就没有你!)
问:学禅宗有个普遍现象,大部分的祖师直接进禅堂参禅,他们好像也没闻思什么,这个怎么解释呢?
答:这我没法解释,你去找他们解释,他们可能有密意。比如我犯了个错误,然后他问我:“你为什么要犯错误?”你怎么解释呢?我只好回答:“我忏悔!”我要会忏悔才会忏悔,要是问到一个自以为是的:“你凭什么说我错了?我哪里错了?哪本经论上说我错了?万一你错了呢?你知不知道你诽谤了我的佛道?你要下地狱的!”
你们说这些,基本上结果都是一样的。“我是出家人,你敢说我呀?你知不知道当年五祖已经成就了,见到出家人都很恭敬的,你敢不恭敬我?”——他会这样的,但是你说这对不对呢?他是对的,说的道理都对,在这就不加分别了。
问题3:如果这次禅七有一位师兄在一座之间证悟了,从凡夫到登地菩萨了。那他入座之前看到的话筒就是话筒,但出定了以后,这个话筒还是话筒吗?还是已经不一样了?
答:还是话筒,只是假的话筒。
问:能境上他提高了,所境上还是原来凡夫的状态,是这个意思吗?
答:如果他回到我们状态的时候,所境还是有所改变的,实质减轻了很多。如果到了真的初地菩萨以后,出定以后有时候手都可以割给你,虽然你看到的还是手,但他的感受已经不一样了。
问题4:佛教说获得人生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资粮,二是守戒,三是发愿相连接。如果他不信佛教,是外道,那么至少就不具备戒了,那还能获得人生吗?
答:可以的,书上说我们再为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意思我们已经是个人了,如果保证我们再能做人,必须要有一定的福报,要有清净愿,还要守戒律,但这是保证性的。但有很多再生案例,前生根本都不信佛的,他也做了人,因为你不知道他再前生有些什么状况的。
还有,地狱受够了罪,再转生为人的也有,天界堕落的也有。所以,书上说的三个条件是保证,如果你要想做人,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资粮,要受一条戒以上,要有再做人的欲望。一般来讲,我们再做人的欲望都是很强的,因为人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善道来的,有很多快乐的。
特别是死之前有很多快乐的人,他一直念念不忘的:“要是再来,我一定会重新爱你的!”——这就发了清净愿了。然后有事没事他也去供佛啊,这样他也具备资粮了。想更安全一点,再去守一条戒律,这基本上都可以再为人了,但这不是说其他方式的就不能再为人。
问题5:小乘阿罗汉只是证悟了人无我,没有证悟法无我,但一地到七地的菩萨,已经证悟了人无我,同时也证悟了法无我,为什么还没断掉烦恼障,要到八地才能断呢?
答:阿罗汉的人无我连俱生种子都消灭了,但法无我的遍计我执种子都没完成。初地菩萨的时候人无我的遍计种子去掉了,俱生种子要到八地才能完成,在人无我的俱生种子上,八地菩萨跟阿罗汉是一样的,所以一地到七地菩萨,在人无我的层面上是比不上阿罗汉的
问题6:小乘的一切有部承许了无方微尘,那一切有部的修行人能证悟人无我吗?
答:一切有部有很多种类的,比如犊子部是不行的。
问:他到底能不能完全证悟人无我呢?
答:如果他还执持有“我”,还是不行的,但一切有部中的有些种类是可以的,一切有部认为内在的识跟外在的无方微尘是实有的,但他是不承认它们组成的人我的,这是可以证悟人无我,成为阿罗汉的。但是犊子部认为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我”,那就完蛋了,这个见解是不能证悟阿罗汉的。
问:既然他承认有无方的微尘,他应该不完全证悟人无我的空性吧?
答:你要知道“人无我”是什么,人我只是微尘和刹那组成的一个主体,只要他证悟这个主体没有了,就证悟了,但组成这个主体的刹那,他不去管,听得懂吗?
问:还是有点模糊?
答:人我是一种主体来的,他不是一种物质,或者是一种什么东西。
问:那“人我”到底是什么东西?
答:没有“人我”这种东西,实际上是一种执著。心的无明执著有一种施摄处,也就是我有做主的执著,做主、承担、自作自受,我的思想、我的感觉——我会认为有一个主体,心不加思考就认为有这么一个主体,这个主体要去找施摄处。我们普通人会认为施摄处是这一堆(身体),人死如灯灭,身体散了就没有了。
但佛教认为不是,我们心识里面有一种“能做主”的强烈要求,叫做“人我”。这种强烈的要求,是一团精神来的,这团精神是由刹那和方分组成的,只要证明这实际上就是刹那和方分,根本就没有一个什么主体,他就证悟人无我了。听得懂吗?
问:只能大概吧!
答:比如这个杯子是人我,“砰”一砸烂以后就没有人我了,但是组成杯子的原子和分子还在,就是这个意思了。但你真的去观察,要明白体会这个“人无我”,这需要长期修行的,你想我只言片语告诉你就懂了,这绝对不可能的!我现在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对于一些老师兄,他都不想听了,已经完全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你读了那么多的书,只是在语言里面打搅,没有进行真正内观的。真正的内观,你要去跟有内观的人去交流,慢慢慢慢心才体会到:“哦,原来人我的执著是这样的!”你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其实讲阿罗汉和证悟的差别,是想让我们更清楚“人我”是什么,到底人我和法我的区别在哪里。所以宁玛派和格鲁派争吵不休,格鲁派认为阿罗汉证悟的是法无我,只是没有菩提心。中间有很多的原因,以前我经常跟他们讲,宗喀巴大师怎么说,麦彭仁波切怎么说,里面牵涉到各种各样的理论分析,精彩万分!
如果你对它没有很深的领悟,你看到的都是一串串的字句,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是想不通的,为什么呢?我们的思考都是依据现量的,我们的现量里面已经有很多执著了,所以会想不通。当我们真的想通了,其实好多执著都已经被解散了,这是思维修的作用。
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顿悟入道要门论》第09课
- 《顿悟入道要门论》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