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次禅七的第一天,我都会跟大家说一大通关于世界观的问题,那今年说不说呢?说!但是今年不单独说,而把世界观融在这个经典里面来阐述。
有人就质疑:“为何一个说顿悟的论典,居然可以把世界观,甚至是次第的世界观融在里面讲呢?”可以的。正是因为对世界观的准确理解,才会造成顿悟。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顿悟的论典,反过来把世界观从浅显往高级融入。
还有,每次禅七之前都会郑重跟大家声明我的角色,其实我是挺烦的,但是不声明的话很可能会引出一些麻烦,作为凡夫的我,还是会害怕麻烦的。所以,虽然我可以坐在高台上讲这些经典,还有拍摄录像,就似乎显得我厉害,其实不是的,我要反复声明“我不是成就者,也绝对不是仁波切,不是堪布,甚至都不算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那我是什么呢?最多属于一个比较虔诚的佛教徒。
而且这个“虔诚”有时候都得打问号,为什么呢?因为虔诚的佛教徒都应该一直地、坚决地对上师三宝有信心,特别是大乘佛教徒,还应该对其他的众生有不能间断的悲心,但我自问这个真的做不到。如果有一群人来欺负我、打我,在一时间段内,我可能会消失对打我的人的悲心。(众笑!)
可能我不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那对三宝的信心呢?在清醒的状态下我一定会有的,睡着就不一定了,还有我冲动起来的时候也不一定了。如果你来欺负我,我悲心丢失的同时,我的虔诚心也不见了,等打完以后,我的虔诚就回来了。我发现自己会有这些现象,所以我不算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但是,我为何还来讲这些东西呢?昨天我已经阐明原因了,第一,我有钱,举办这场“会议”,大家都来听我在上面说话,同时也不吃亏。第二,我读的书多,说得相对圆泛。大家知道“圆泛”是什么意思吗?漏洞比较少!所以,我能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其实,这个位置不一定是要我来的,如果在座任何一位师兄有这个能力,第一个条件我来帮你满足。只要你读的书多,能够说得很圆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那你也可以上来说。
因为这是“交流”,不是“传法”。如果一位真正的大德来传法,那叫“教言”,我们一定要去听和照着去做。但是我在交流就不一定了,你可听可不听的,只要不捣乱,静静坐在那里听就可以了,甚至打瞌睡也没问题,反正不影响周围的人就行了。如果你实在听不懂想走出去也可以,但是要悄悄地走出去,你不要走到我面前打个响指再出去,这是不行的!
我为什么反复说这些呢?如果我不事先把话说清楚,后面的麻烦事会很多。有哪些麻烦事呢?你们可以找一些老师兄私下了解,但我事先说了这些话,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了。
还有,这次交流讲的虽然是禅宗的论典,但不是“宗教”交流,只是“文化”交流。你看,我们都是一群在家的居士,也没有把头发剃光(当然有些师兄“自然光”就是另外回事!)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可怕和繁琐的形式,也坚决不求大家掏钱供养,只要人来了,愿意接受这个交流就可以了。
起码目前为止都是这样的,我们已经举办了七年共十四届的禅七。既然这样,这就不是一个真正宗教的交流方式,而是一个文化交流的方式,这也是我们公司愿意去弘扬的一种企业文化。所以请大家记住:我们是企业文化的交流!
该声明的我都声明了,我们就废话少说,直接进入《顿悟入道要门论》的学习。这个论典其实很长,你们手上只拿到一半的内容。至于这次禅七能否把这所有的内容交流完毕呢?不一定!能交流多少我不清楚,因为里面的内容一发挥起来会一匹布那么长,那怎么办呢?反正这次我们交流不完,就留到下次的交流,大家也好留个念想。像有首歌的歌词说“我们不要一刀两断,我们要藕断丝连。”我们一直在佛法里面纠缠下去,也挺不错的!那我们这七天交流到哪里就到哪里了。
我不规定每天讲多少内容,也不规定每天讲多少时间,随意发挥。如果那天心情好,可能会超过两个小时;如果那天精神不好,可能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是过程中我绝对不会故弄玄虚,什么叫故弄玄虚呢?(师兄在上面拍了一下桌子,说:“会么?”然后就转身走了。)起码我不会这样子。(众笑!)
同时,我绝对不会连续讲三个小时,听到下面的人都不耐烦“喂!怎么还不停啊?”我一个人在上面自娱发挥,也不至于那么讨嫌,而且是不合适的,因为大家还得早点睡觉,明天早上还得打坐。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只想表达一个信息:我跟大家交流的时间不是绝对的固定,过短与过长都不合适。
我们现在开始来学习《顿悟入道要门论》,作者是唐朝的一个出家人,法名叫慧海,俗家姓朱。其实这个论典很长,流传下来的版本也很多,甚至印下来的书里面都有错字,而这次我们讨论的经典,是有师兄反复逐字经过校对的,这有很大功德的!
你们手中拿到的是一半的内容,但是我一定会跟大家把它学完,毕竟有始无终不好。还有,这里面大量讲了禅宗顿悟的法语,对于一些初学者听起来会非常的麻烦,所以我讲的方式可能会比较浅显,从浅显往高级去引。对于实在听不懂的师兄也没关系,听了就听了,听了以后我也不相信你会去杀人放火,或者晚上睡不着觉。这些都是不太可能的,说不定因为你听不懂,当时就睡着了,反而起到助于睡眠的作用。(众笑!)所以,你们不用担心这些危险!
你说:“那会不会把我的见解引错呢?”如果能够把你的见解引错,你已经是很高水平了。居然能够去“错”,这是不得了的,因为走到探索本性和顿悟的时候,能够“错”是很牛的,因为“错”你才会去斗机锋,然后去参访一些大禅师,慢慢抽钉拔楔,让自己最后完全明悟。
说老实话,大部分人连“错“的资格都没有,每天从早上到晚上都是焦虑、痛苦、思虑,一点修行的快乐都没有,稍微一点麻烦就怨言连天,你哪里能“错”嘛?你这叫“愚痴”。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会把你引错。
那么,你说:“如果达到相应的级别,我可能会被你引错了?”也不会!为什么呢?因为达到那个级别的人,文字只有一种刺激作用,而他真的要用心直接去探寻。文字可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根本性的作用是需要他依据这些文字的引导去探寻。而恰好到了那个时候,他会发现任何一个文字都是没用的——“凡有言说,皆是虚妄!”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也不会有太大的错误。
在我们的人群中,可能有一些很初级的学佛人,也有一些追逐本性已经很长时间的人,甚至很多师兄都已经接受了“大圆满的直指心性”。这没关系,都可以听,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真的不是教言,我只是一个有钱的、读了很多书的人,把这个论典的理解告诉大家。
读书多总是有好处的,以前李小龙的电影中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读得书少,你唔好呃我!”(普通话解释: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其实,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你读的书少,就要骗你,谁叫你读书少啊?(众笑!)
如果一个人较多地去闻思,是没办法被骗的,也骗不了你的。那么,我们这次对《顿悟入道要门论》的学习,大家也可以当成是一次闻思,至于谈不谈得上是“修”呢?我不知道,但起码是一次闻思。所以,我们这次的交流可以另外起个名字,叫做“读书会”——2017年国庆节读书大会,现在开始!
顿悟入道要门论
唐沙门慧海撰
师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曰:“来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那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师于言下自识本心,踊跃礼谢。执侍六载,后以受业师老,遽归奉养;撰《顿悟入道要门》一卷,传至马祖览讫告众曰:“越州有大珠,圆明光自在。”众中知师姓朱,推寻依附者号师为“大珠和尚”。
赞曰:
宝藏久埋 抛家外走 逢人指出 始知本有
照用无方 龙吟狮吼 入道无门 师辟其牖
我们逐渐来解释,首先我们来释名,什么叫“顿悟”?顿悟就是一下进去明白心性。我们禅宗是最推崇顿悟的,导致汉传里面有大量的人涌入去学习,但是真正的禅宗不仅仅只有顿悟。
古时候的禅宗有“渐悟”和“顿悟”两个渠道,根基成熟的人,可以马上顿悟。但大部分根基不成熟的人,是需要渐悟的,他们通过逐步地修行,最后达到一下明白心性。而且,“这一下就明白”不是一个确定的词汇,什么叫做不确定的词汇呢?有些人的“明白”只是一点点、一点点……集小悟而大悟,但这能称为“一下明白”吗?到最后突然一下的恍然大悟,才能称为“顿悟“,但这个顿悟是需要一点点、一点点那样积累起来的。
特别对于现在闻思的这帮师兄,你们读中观、学唯识、修单空,往往都是这样的。今天感受一点点,明天又感受多一点点,今天觉得这个觉受应该是悟了,明天又觉得那个觉受是悟了。你想想看: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有七八百个“悟”,哪个才是真正的悟啊?其实,哪个都是,也哪个都不是;等你明白以后,全部都是,也全部都不是,这就是结果。
那么,这个“顿悟”其实需要渐修。禅宗里面也说到两个门道,一个是“祖师禅”,是讲顿悟的;另一个是“如来禅”,是讲渐修的,过程中要闻思经教、要打坐、要参修。现在禅宗流行的“参公案”或者“参话头”,其实都是属于渐修的方式。真正的顿悟多发生在唐朝慧海那个时代,像马祖和德山禅师的很多弟子,只需上去一句话,一下子就悟了。
当时有一个水潦和尚,他去拜马祖,当他一跪下去,马祖一脚把他踢翻,等他爬起来就悟了。真的是这样的,他爬起来的时候说:“原来无量法门、百千妙义,就在一根毛上就得以体现了。”意思是一个事情悟了,所有的事情都悟了——一法明了,而万法明了!
那时代有很多这样的人,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不行,那是不是我们根器低下呢?其实“根器低下”是一个综合因素,不单指你心肝脾肺肾等有病。第一个可能是你前世累积的业障太深;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的环境太糟糕,污染的信息太多,还有社会不安宁,经常会有动乱、瘟疫、战争、衣食不饱……
综合因素形成了我们没办法一下子去明白本性,特别是现在的教育,导致我们缺少了佛教的基础教育,不太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现象,甚至连三世轮回我们都不相信。有些佛教徒说:“我信!”其实这种信是很假的,为什么呢?概念上思维是相信有轮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有事情让你去进行抉择的时候,你一般不会这么想的。
比如有人骂你,按照因果的抉择,他在帮你消业,你应该去感激别人。但事实上,别人骂你的时候,你有心生感激吗?还敢说自己信因果吗?不是的,你只是概念相信而已,心没有真的相信。
有人拿出一百元出去布施,跟乞丐俩人在拉拉扯扯,问“能不能找零啊?”如果你真的相信布施的因果,你会这样吗?不会的!这还是一些比较小的明显的事情,至于一些大的事情就更不行了。比如谈恋爱失败了,如果真的懂因果的人就知道是前世孽缘所造,既然前世两人没有种好的因,那么散了就散了嘛,但事实上我们要恨对方恨到下辈子,那个时候你就忘记因果了。所以,我们相信因果的程度是非常不真实,也信得很假的。
总之,这些因素导致我们没办法顿悟。你说:“这些因素跟顿悟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会把这个“悟”理解成明白了一种功能,或者是一种境界,其实这是很大的误会,“悟”不是这样的,后面我们在讲《顿悟入道要门论》的时候会提及到这些东西。
“悟”是什么呢?曾经有个禅宗故事说:“悟无有无”,意思是他悟出没有“有”和“无”。所以它不会是一个境界,也不会是一种功能。但有些人又不相信因果,又没发什么菩提心,就误认为只要得到这种功能就能开悟了,然后就可以去收徒众收供养,(全部人坐在下面,我在上面冒莲花,芸芸众生把钱供养我!)其实那是魔鬼来的!
真正悟了的人不是这样的,他会明白不是什么境界,也不是什么功能,但是他的本质跟大家都是一样的,所有的现象在他那里会引起很强的虚幻感。当然,你说虚幻是不是证悟呢?虚幻感还不是证悟,但是证悟以后会引发这样的觉受。他会觉得人群、自己的话语、身体、感受,全都不是真实的,然后会导致他对这些东西不加思考的舍离,很难再牵引他的快乐和痛苦,证悟真的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如果我们连基本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者相信三世轮回的心都没有,那你想做个好人都做不到,然后你说自己证悟了,这是有点扯的。
为什么坏人很难证悟呢?因为一般坏人的我执都非常的强烈,他总是去损坏别人的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就称为“坏”嘛。如果一个人每天把自己的利益供养别人,让所有的人都过得好,以及让所有的人都产生明了,而你说他是一个坏人,这合适吗?所以,一个证悟了的人不太可能是一个大的坏人。当然,也有一些本来很坏的人,可能是因缘时机到了,又遇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在强烈的加持之下可能会开悟,所以开悟的标准很难定的。
例如很多人都读过《水浒传》,里面的李逵动辄就拿着一把大板斧一路砍将入来,结果砍死了很多好人和坏人。有一次他进入扈家庄里面,把很多老老少少的人全都砍死了。按照现在人的标准,李逵是好人还是坏人呢?有人认为他很残忍啊,这么没人性,他肯定是很坏的人,简直是违背人道主义。
但也有些人会认为他是好人,为什么呢?因为他耿直、忠心、义气(他是陪同宋江一起喝毒药死的)。所以,好和坏的标准是不一定的,但有一个标准在他身上是起作用的——耿直!《水浒传》108将中,很多禅宗的大德说最容易证悟的是李逵、鲁智深那类人。虽然他们杀人无数,很坏,但是他们很耿直,为什么呢?因为他一发现自己的坏,能马上丢掉。
《水浒传》里面描述鲁智深开悟后作的一首偈子:“平日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那时候的文人多少都懂一些禅宗的东西,因此都会写到自己的书里面去,而作者施耐庵当然也不例外,但他是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呢?我否定!第一个,他本身确实不是佛教徒;第二个,他在《水浒传》里面乱骂出家人,非常的讨厌!即便他在文中骂出家人,但是他也接受过这样的思想,所以他写了这些关于禅宗的东西。
但禅宗的一些大德也曾经确切地讲过,《水浒传》里面最容易证悟的就是像李逵和鲁智深那类人。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个性里面有趋于证悟的素质。当然,拿现在的标准去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是挺麻烦的。
历代以来,大家都说宋江待人忠义,是一个好人,但现代人一看,觉得他排挤晁盖,是很狡猾的投降派。这样一分析起来,他又变成了坏人,所以不同的世俗价值观去衡量一个人的好坏是挺麻烦的。但佛教去衡量一个人的好坏是很清晰的,首先在动机上“利他”就是好,然后在利他的过程中,你得有智慧,有智慧就更好了,而没智慧有可能会好心办坏事。但不管如何,确定好坏在于有没有利他之心。
佛教里面衡量一个好人,也就是他的利他心很强,这就牵涉到我们佛教所说的“菩提心”。在利他的过程中,很多时候要舍弃自己,这就是所谓的“菩提心”。如果按照佛教的好坏标准去做利他的话,就很容易趋入证悟。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做好人的时候,会把我们内在的一些障蔽以及自私的成分驱除掉,而影响我们清晰去观察本性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我执”。这个“我执”不太容易观察,不像情绪随时不经观察都在折磨你。
其实,我们常说的“观察情绪”不是真的指观察情绪,而是去了解它、消除它。当你嫉妒的时候,可能没有进行内观,但是你却在受它的折磨,表现出来就是“恨死她,居然抢我的老公,我要五百世抢回来!”当一个人的股票跌了或者生意栽了,马上左边的胸腔板像空了一样,这些根本不需要观察的。
很多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被朋友或老板骂了,对他恨之入骨,晚上睡不着觉,心想:“总有一天我要做你的老板,骂回来!”这些情绪根本不经过思考,直接就来了。而我们说的“观察情绪”其实已经牵涉到去修证,让它消除或弱化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情绪是很好观察的,但“我执”是什么呢?你连说都说不清楚,还要去除它?真的有点扯淡!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把这些情绪去除了,让心清晰起来;当心清晰的时候,我们才能看得清楚。所以,佛教标准中的“好人”容易证悟,原理就是如此。
为了成为佛教中所说的好人,我们一定要具备出离心,出离对很多事物的强烈贪执。因为我们对事物的强烈贪执,会引起各种各样的难受——爱钱,钱不见了会难受;爱房子,房子贬值了会难受;爱汽车,买不到新车会难受;爱权利,不当官了会难受;爱对象,对象跑了会难受……
我们爱的事情就多了,我刚才说的还是比较大的方面,细的方面比如打坐的时候舒服地坐在一个位置上,结果下次来看到有其他人坐在上面,你有什么感觉?马上就难受!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习气,而出离心就让我们出离掉这样的东西,即便它可以发生,但我不为其所动叫出离心。
然后注意力不要老围绕着自我,去关注别人的快乐,就叫做菩提心。当你愿意舍弃自己的快乐带给对方快乐的时候,心的注意力就开始往其他的生命投注。这样的投注极大地让我们心的明力不再受“这一坨”(身体)所障蔽,很容易清晰地体受到无执的心是什么。所以,我们一定要有菩提心。如果你没有菩提心,你观察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以“我”为基础的,你也看不到这个“我”是什么,然后依此得到什么境界、什么作用、什么功能都很容易产生误会。
说了一大堆,其实想说明为何现在的根器不如古时候,是因为综合因素导致我们的执着很多很深。总的来说,综合因素有环境的因素,以及我们现在教育的因素等等。你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从小我们就要得到小红花,为了得到小红花就讨好老师,排斥其他同学。到了初中的时候就迎来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赢了就牛,考输了就开始自卑。到了大学更是一样,最后出来社会就更不得了。
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教过宁愿牺牲自己去利益旁边的人?还是有的,例如“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关键是你们做到了吗?你们有思考过为什么要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吗?表面上有这样的教育,但实际接受这样教育的人有吗?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这样的人应该不多。
所以,现在的教育模式导致我们可以顿悟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这没关系,佛教的教育不仅仅有顿悟,还会有渐修,而渐修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宗喀巴大师所说的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些东西。前两个实际想让我们的相续调服后变成好人;后面一个你得慢慢体会“什么是空性”,最后达到顿悟。前面那部分可以称为“如来禅”;后面明白的部分可以称为“祖师禅”。
那么,唐代的时候(慧海法师的时代)就不同了,稀奇的故事有很多,大德成片呀!现在的很多人都喜欢禅宗,其实是因为里面的稀奇故事很多,听一句话就证悟了,或者像德山拿着蜡烛一吹就证悟了。听到以后大家兴奋得不得了,而且那时候用的是古文。
现代人有个特点:缺什么就喜欢什么。他们去模仿那些古文觉得自己很洋气,用到网上的对话也这样,见面就说“会么?”因为当时湖北和江西有很多这样的土话,他们去模仿这样的语言就觉得自己很高,像什么“犹较些子”等等。凡是这样模仿的人,基本上都是二百五。其实根本不需要这样子,第一,你为了表达清楚,得说明白让对方知道;第二,你一定要说大家听得懂的话。当然,你可以斗机锋不让大家明白,但绝对不能去模仿那些古话,这等同照背经论上的法句,你得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那时候说的话到了我们这里就变成了“语录”,而你去背了,就会变成你一句语录、我一句语录,这是挺扯淡的!(一听就知道那个人是“疯鸡”!)当然,你也可以学习一些口头禅、狂禅的术语,但现实情况中很多人都如此。其实真的学佛不是这样的,真的禅宗也不是这样,但那时代确实有很多很厉害的修行人,他们可能因为一两句话就证悟了,而本论的作者慧海也是这样的人。
回到原文,“师建州朱氏子”,唐代的建州在哪里呢?建州(今建瓯)地处福建北部山区建溪流域交汇处,除了是早期闽粤人聚居地外,还是中原汉人入闽的首要聚居地,也是历代中原王朝开拓福建的第一站。
“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越州”是古地名,在浙江省绍兴市。而“大云寺”在哪里呢?可能早就没有了,也许现在还在。“智和尚”是指一位出家人,至于是不是大德我就不知道了。“受业”是什么意思呢?是指他在那里削发出家了。
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有成就者,有的跑到山头上建一个寺院或者修一个茅棚来弘法,随后马上就会有徒众来参。虽然每个人都明白同一个宗旨,但他们的表达方式以及着重的路径有可能是不一样的,那么就适合不同的学人去参。当有些徒众跟某些成就者学习不搭调的时候,就会被推到其他的成就者那去,如此跑来跑去参学,就叫做“跑江湖”。为什么叫“跑江湖”呢?因为江西有马祖,湖北有石头和尚,当自己的徒弟学久产生麻木感后就推到对方那里去,所以他们经常把自己徒众推来推去的。
他们绝对不会像我们现在的很多学佛团体那样“你不能这样,你出去跑就死定了!”当然,现在的大德们不给自己的徒众到处跑对不对呢?很难说!有些大德确实是对的,因为现在外面的骗子太多了,他担心你在外面会受骗,这不像唐代的时候几乎是没有骗子的,而现在几乎没有不是骗子的。(众笑!)我真的没有夸大的!
那么,不给你到处跑是有好处的,当然也有很大的坏处,因为恰好你遇到的就是骗子怎么办呢?如果他也不给你到处跑,你就一直这么地给骗下去。幸运的是,我们有互联网、淘宝、阿里巴巴,你可以购买或者在网上查看很多的佛教经典。
除此之外,我们一定要反复“观察上师”或者“观察老师”,不要听传说轻易拜师。特别是遇到一个平常比较诚实以及有点影响力的师兄告诉你“这绝对是真,那天他从家里出来后天上满片红光啊!(眼中泛着泪花。)”你一看到这种状况,马上就相信跟着拜了!你以为流泪就不上当呀?!
你看两个谈恋爱到极处的时候都流泪的,几年后离婚的时候,眼泪能说明什么问题啊?所以人类的情绪是不能相信的,大家不要轻易听信这些,一定要经过观察。那要怎么观察呢?你要先进行大量的闻思和学习,当熟悉以后,他就很难再骗你了。因为骗子是欺负你无知读书少嘛,如果你懂的比他还多,他怎么骗你嘛?
你说:“万一那个成就者就不会读书而他确实是已经成就了,该怎么办啊?”我告诉你,如果这个人真的开悟了而又没有读太多书,但是他在说到一些精要的地方,一定会很明白。虽然你读了很多书,每次在说法句的时候都说不过你,但是当说到具体的东西的时候,你一定不如他。因为他证得的本质会产生很深的观察,而且很清晰,当你说到“那个东西”,他马上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甚至没有读很多的书而开悟的人,你只要把书读给他听,他就能马上给你解释,而且可能没用什么名相以及法语,就用自己的话去给你解释。我们现代人有时候会把自己对一个名相的了解与记忆当成炫耀,这真的是很蠢的!(背书谁不会啊?找个录音机来绝对比你牛,而且全都是法师讲的,有错吗?)
但是你读了这些名相之后有个好处:比如你问他某个名相的时候,可能他不会照着书背诵,但是他会给你解释得非常的具体,而且他一定会指导你怎么去做。这是一些成就者们必然的真相。你让他怎么骗你啊?骗你一天可以、一年可以,三年以后你不骗他都已经很不错了。因为你学了这么多,他怎么骗你啊?
我现在想了想,就只有“闻思”这么一个方法了。你说:“公认的大德们也可以啊!”很多公认的大德确实也是可以的,但这些公认的大德是否适合你也是一个问题来的。
公认的大德都有个特点:他周围必然围绕着很多人,你根本靠不近。比如你想问他一个问题,结果回头一看,后面还有一排人等着,就算问了他两三句话就给你回答了,可能时间太短,你根本领受不到,也没法在他身边接受打磨。公认的大德我们可以去拜,但我们也要好好去审称一下什么叫做“公认的大德”,因为现在有很多所谓的“公认的大德”,几乎都是明显的骗子,但也有很多人去拥戴他。
所以,不管是公认的大德或者不是公认的大德,如果你去读书闻思修行,锲而不舍地追逐“这个东西”,就很难再有人骗到你了。就像武术大师一样的,刚刚开始你可以听别人说这个师傅厉害、那个师傅厉害,这样拳厉害、那样拳厉害,如果你自己练上十几年,就算水平还不到位,但是普通人也打不过你了。然后你再去找那些武术大师,他怎么骗你啊?上来跟你交手,一下你就把他打出去了,他还来教呀?!
学佛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有人说:“这好慢啊!”没有快的办法了,如果你不想上当,就只能这样。还有一种就只能凭运气了,你天天对着佛像发愿、供水、磕头,对着他说:“佛陀啊,给我上师呀!让我上师快出来呀!不帮我不行呀!”真的可以这样的。那会通过一些机缘把你推到真正的上师那里去,不过也挺玄的,说不定给你推了五个,到了第六个才是真的,这也是挺悲剧的!(众笑!)所以比较安全的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的闻思,但古时肯定不是这样,那时候没有这样的麻烦事,到处都是真的大德。
回到原文,慧海初参的时候找了马祖,马祖是四川什邡人,他是禅宗界中一个很伟大的祖师,有很多人在他的座下开悟。甚至在六祖以前的一些大祖师说:“六祖门下将出一匹马驹,这马驹一出世,便会踏杀天下人。”其实指的就是马祖。什么叫做“踏杀天下人”呢?指他可以让很多人获取证悟。
那么,慧海就初参了马祖,参的过程中会进行对话,而禅宗的对话有机锋的意味,也有教育的意味。如果你找到一个证悟很深的人,他对你来说就是一种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指示心性。如果两个都是开悟者,就是斗机锋,互相堪验是否真的证悟了。如果两个都没有开悟,互相这么去搞的话,就成了“疯鸡”。(众笑!)
所以,慧海参马祖就是去接受教育,接着马祖就问:“来须何事?”翻译成现在的话意就是“你来找我干嘛?”慧海就回答:“来求佛法。”他说来求佛法的意思不是指求三藏十二部,像《俱舍论》、《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或者因明……而他求佛法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想知道根本的宗旨是什么,开悟是什么。
然后马祖就回答慧海:“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意思是我这里什么都没有,你求什么佛法啊?佛法本来就在你那里,是你自家的宝藏,你却到处跑,想干什么呢?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这样的。
如果以后有机会让我们说这话的时候,你就直接说“你想干嘛?”就不一定说“作么?”你这样一弄,别人会很麻烦的。但是你看一些禅宗论坛里的对话,动辄就说“作么?”、“会么?”本来还是一个像模像样的人,就活活地变成了“疯鸡”!何必呢?
结果马祖的回答慧海还是不懂,接着又问:“哪个是慧海宝藏?”刚才马祖说宝藏就在我那里,但哪个是慧海的宝藏呢?接着马祖就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这话就是直指心性,你们懂了吗?(开悟的站起来!)意思是你来问我的“根本能动”,就是你的宝藏,这个能动什么都有,因为什么都从那里出来的。
我用了“能动”这个词汇,不是非常的准确,但我只能这么解释了。你看你用什么去问的?用嘴巴吗?不是,嘴巴只是一个工具,操纵他的不是嘴巴,也不是舌头和牙齿。是意识吗?也不是!那最根本的操纵者是什么呢?那就是你自家的宝藏,那里一切具足。
当然一切具足了,你产生什么样的功能、效果,乃至于证悟,全都要从那个能动里面出来,所以它一切具足。你只要把它搞清楚就行了,何必外求呢?你也不用去找其他的东西,就是自家的那个“能动”。这话的解释就是这样的。
但为何你们听了以后还是没证悟呢?刚才我已经把原因说过了。你现在怎么可能去找那个根本的驱动力嘛,你现在找到的都是驱动力后面的东西,比如隔壁的小鲜肉、右边的股票、前面的汽车、后面的徒众、跟班……你的注意力都在这些东西里,你根本没办法清晰去观察和寻知最根本的能动是什么。
但慧海却不是这样的,他去问这些东西的时候都已经参学很多年了,文中只用了几句话而已。就算他参的时候年龄不大,而那时候多数参学的都是一些再来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活佛”(意思是再来的修行人),所以这些往往都是根基很好的人。
大家要好好理解“活佛”,那不是真的指活的佛,也不一定是开悟了的人。当然,假的活佛就不说了,就算真的被认证的活佛也不见得是证悟了的人,也可能是前辈子修行过,这辈子再来。而当时有很多的祖师其实都是那样的人,所以他们的根基很好,甚至有些人很年轻,单凭一两句话就可以开悟了。那我们是不是这样的根器呢?你得问自己!
如果你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烦恼里面打圈,连一个中观都读到一夜白了头还没搞清楚,你就不要说自己是高根器了。像我都已经读了很多年的佛教书籍,开始还觉得自己是一个不错的根器,有时候看看镜子也还挺满意的,但是数年过去了,现在自卑啊!我都是一个很差的根器,也需要一步步去修行,可能在座有很大的根器,是活的“活佛”,至于是不是大家自己去衡量吧!
如果我们还在情绪、贪欲、嗔恨、纠结、怀疑里面挣扎的话,就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什么根器,得好好踏实慢慢地来。虽然有些人记忆力和分辨力好一点,或者说话溜一点,就认为自己很牛了。又有些人赚到钱,或者当了几天的官,周围都是拍马屁的人,就给马屁拍昏了,然后就觉得自己很不得了。
这样的人有很多,其实是挺傻的,那不叫很好的根器,好的根器要去观察自己的心是否仍然有很多的烦恼,是否对大众的解脱很在意,以及提到修行就非常乐意,一读到中观、唯识就寒毛直竖,看到或者听到菩提心的教言会很感动,这样子的人都还算是比较好的根器。
我说的是“比较好的根器”,还没说是“很好的根器”,那“很好的根器”是怎样的呢?要长期保持这样,而且要越来越深厚,这才算是真的好根器,跟有钱、有权、很聪明都没关系。所以,我们要观察自己是不是这样的根器,并往这方面去努力。
但慧海肯定是这样的根器,所以“师于言下自识本心,踊跃礼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指一下就明白本性——“那个东西就是了!”你们肯定会问:“哪个东西啊?”我只好回答你:“那个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找不到形象的,所以没办法说。
比如我告诉你“那是一个没有形象的东西”,你马上就会想“没有形象的东西”,是一个什么东西?其实只要你去想,没有形象的东西都会变成有形象的东西。所以靠思维是不行的,这时候要停下来,关键是要怎么停下来呢?那就是后面窍诀的事了,但起码你要知道靠思维是不行的。
但慧海略微反观“我拿什么去问他呢?”——一下就明白了。因为他长期在里面浸淫、思考、体会,但老是突不破、不能肯定,幸好遇到了马祖呀!其实,马祖的相都不得了,他龙行虎步,身材高大,两眼炯炯有神,那种人往往内证都很深,所以对徒众的加持也是非常的到位。虽然佛教不讲迷信的东西,但确实内在的东西可以引来外在的变化。
我们现在看似记录下来几句话,一读就过去了,但是他们当时的问答肯定不是这样子的,有可能是“诶、诶、诶!你问我那个是什么?它就是你的宝藏,里面什么都有,不要问了!不要想了!就它!就它!……”有可能是这样的方式,在强烈的摄受之下,轰就开悟了!
当然,这可能需要修持很长时间的人才行,如果对普通人这么一弄会吓死他的,而且会直接说你不慈悲!所以,有可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就开悟了,然后他就踊跃礼谢。
一旦自识本性以后,人会有两种反映,一种就是大哭,为什么呢?因为兜兜转转学了那么多年,终于明了了,是一种释怀的感动的哭。还有一种就是非常开心,那种欢喜是很难用语音去描述的。而在文中是“踊跃礼谢”,表达对上师非常的感激。
而我们现在对上师的感激是怎样的呢?比如上师表扬了两句,或者得到上师的加持,或者上师帮忙打个金刚结,就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感激了。其实,那时候不是真正的感激,而是感动而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了很多的书,觉得自己在那时候需要感激。是不是这样的呢?不一定,但有些人确实是那样的。
但这种感动随着时光的摧残马上就没了,因为它不是真的证悟,上师对自己好的时候就充满感激;如果哪天发现上师对其他人好过自己的时候,一下感激就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的心并没有真的在从那里得到利益,只是凭着一种想象。
比如他去做了一些仿佛很感激的事情,但如果真的得到自心本性的利益,要你不感动是不可能的!所以藏传佛教里面描述证悟的人有两个非常强烈的具体心态,第一个是非常感激上师三宝;第二个是对众生有非常强烈的悲心。
为什么呢?因为明了自心以后,他心会自肯这一切的现象真的都是没用的,所有众生的执着都是很可怜,悲心因此就出来了。还有,他明白了自心以后,知道自己会依此可以超越生死,而且非常的肯定。如果一个生命走到这一步,算是走到了“极处”,所有的痛苦从此即将远离。他不开心是不可能的!他不感激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一定会感激上师三宝。
衡量自己是否真的开悟,你就问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心态。当然,有的人听到这样的说法后,回去就逼自己“要感激!要悲心!”这算是一种修行,但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他连说都不想说,自然而然的。就像你吃到过甜味,意识告诉你不是甜味都不行,因为你的心已经确认这是甜味了。
那么,慧海由于感激,就执侍马祖六载。你说:“为什么开悟了都还不出去收供养呢?”其实不是的,真正开悟的人反而不会这样,他们只想去利益众生。那为什么他要留下来承伺上师呢?其一,他也对自己的上师非常感激,所以要去伺候他。其二,刚刚开悟的时候力量是很弱的,你要去利益其他人的话,会给别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所以还需要磨砺。
众生的无明是又野蛮又不讲理,如果你没有一定的力度、一定的德行、一定的福报,是没办法度众生的。那么通过伺候自己的导师,可以获得巨大的福报,同时也是一种真诚感恩的表现。所以,慧海一下就承伺了上师六载。
即使是这样,他还“后以受业师老,遽归奉养”。原因是之前他在智和尚那里修学,智和尚没有让他开悟,现在也已经老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没有让他开悟就不算根本上师,只是一个前面的上师或者是老师。(只有密宗才说“上师”,显教说“老师”,或者叫“师父”。)而慧海之前的师父已经老了,都可能还没开悟。现在的有些人会想:“哎呀,我都开悟了,回去让他来拜我!”你们会不会这样想啊?!而慧海则不是这样的,他还回去奉养自己的授业老师,因为开悟的人知道佛法的珍贵,没有前面老师的授业,就没有后面的开悟。所以,哪怕是给予一句佛法恩德的人,对他都会非常的感激,何况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呢?恩师帮自己剃头、受戒,这样的恩德都是巨大无比的,所以慧海对智和尚非常感激。当他看到过去的师父老了,要回去奉养,这就是真正成就者的行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成就者”,走到哪里都徒众满天,还有各种人在撒花、吹唢呐,以及吹牛“神啊!牛啊!”(有钱的捧钱场,有人的捧人场)……
我们认为这是开悟?其实不一定,很多假货都这样的。而真正的开悟者不一定是这样的,当然也可以这样,但大家不要认为只要是这样的形式就是开悟的人,不然你们会上很多当的。我在藏地都上过这样的当,而我是一个很聪明的奸商哦,一辈子在骗人,结果都被人骗了。我真的是一辈子都在骗人的,因为我是搞广告的,拍了很多的广告片,广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骗人的行业。
有一次在藏地看到很多马队迎请一位大德,其中还吹着很长的唢呐,我觉得好庄严啊!并感动得不得了。但两个月之后有人告诉我那是假的,当时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啊!所以不一定大场面就是真的,大家要有这些思想才不会上当。当然,我没说这种场面下的大德都是假的,有些还是真的,但不能仅凭这样就认为他是真正的大德。那大家都去追钱、追世俗的利益,你为何不去呢?所以,不能靠人多就证明是正确的。
回到文中的内容,慧海回去奉养自己的受业老师,然后就写了《顿悟入道要门》一卷,也就是我们现在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晚上我可能把前言讲完就差不多了,因为现在已经九点了。
后来这个论典就传到了马祖那里,马祖看后开心地说:“越州有大珠,圆明光自在。”因为慧海姓“朱”,就顺口说他是“大珠”,同时意指每个凡夫都自有一颗宝珠——“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在这里的“宝珠”,指的是我们的自心本性。
“ 圆明光自在”是指慧海已经完全开悟,彻底透脱了,或者换种说法,他已经彻底的清晰了。“光”指的是本性,或者藏传里面的光明、空性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印证他开悟了!”
“众中知师姓朱”,大众随后都知道他姓朱,然后推寻依附者号师为“大珠和尚”。本来他叫“慧海”不叫“大珠和尚”,因为恰好他姓朱而给马祖取名为“大珠”,所以大家都叫他“大珠和尚”。
古时写这些论典的时候,一般都会在后面写一个“赞”的。文中说赞曰:“宝藏久埋,抛家外走,逢人指出,始知本有。”意思指我们的宝珠(自身的光明自性)从来都跟我们在一起,你可以什么都丢了,但就丢不了自性。大家想想看,你可以丢了钱、丢了爱人、什么宝物都丢了,以及把自己都丢了,但是你能够丢掉“发现你自己丢掉的那个玩意”吗?你自己丢了,是谁知道自己被丢了?当然最根本的时候,连“知道”都丢了,因为还有个“知道”嘛。那到底是什么呢?
当你什么东西都丢掉以后,最根本的东西还是丢不掉,所以叫“宝藏久埋”。所有的分别执着导致我们没办法清晰去明了它,这就叫做“久埋”。而为了找到本性,就抛家外走,到处去参寻参访。“逢人指出”意思指马祖指出“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何假外求。”——原来是那个东西,本来就在,根本不用求!
实际上,我们现在不是求一个没有的东西,而是去除一些影响我们发现自家宝藏的业障,我们的修行也就是一种“对治”。怎么对治呢?对治障碍我们清晰明了本性的业障。
不管是出离心、菩提心,还是空性正见,或是空性正见的闻思以及单空的熏习,乃至于大手印的觉照,全都是对治的手段。对治掉分别迷茫,让自心能够清晰地体会到自己,通达它、明了它。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东西从来都不会掉,真的是“本来”。“本来”的意思指不会掉的,会掉的东西一定是缘起的,如果掉了就不是本来了。所以文中说“逢人指出,始知本有。”
现在有很多师兄已经被指示了本性,为什么还不知道“本有”呢?因为你还没对治掉自心的障碍。一旦知道本有以后,就会“照用无方”。心的直接明知就叫做“照”,它不加思考的。
而我们平常认知的方向不是直接明知的,有时候靠思维想——“它是什么啊?”有时候是在情绪的驱动下判断,比如一个人本来挺好看的,但是她骗过我,那么好看就变成难看了。你看一些师兄评价一个人的外貌是很精彩的,如果她不喜欢这个人,一夜之间的评价全都变了。还有一些导演选女星,选的都是差不多的样子,那就叫做“照用有方”,因为他们有执着、有角度、有判断。
而“无方的照”是怎样的呢?是没有角度,而且直接不加思考的,是一种心的自动明了。那“用”是什么呢?各种现起称之为“用”,比如我们可以看到东西、听到声音、触碰到各种物体的软硬的障碍、可以感受到身体的沉重以及麻痒、打坐时候可以感觉的舒适感,都统称为“用”。
我们知道这一切现象而不加偏见就叫做“照”,现象出来不加改变,并且觉得它跟“照”是一体的东西,都是空性的,甚至这种“觉得”是“照的觉得”,而不是“思维的觉得”。什么叫做“思维的觉得”呢?比如我坐在这里感受自己身体的空性,用的不是照用,而是用思维告诉自己:“空性,空性,它空吗?用风把它吹空!用光把它射空!实在不行弄了大锤子把它砸扁,或者弄个金刚杵把它穿空!”这就不是真正的“照用”,而是一种观想的方式修行。
“真的照用”只要一上去就知道它是空的,连想都不用想。这个“空”(没有实质的相)跟“照”实际上是一样的,在这个层面上就叫做“无方”。“无方”指没有角度、没有方分,甚至没有变化。为什么呢?那时候即使是变化,给“照用”一照也变得没变化了。当变化跟照用一体的时候,就是不变化。
而那个照的不变化,你永远找不到它是什么,但永远体现这些变化出来。换成中观的术语——《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可以是“用”,“用”即是“照”,反过来说“照即是用”。对应的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指五根前所现起的东西。)
我也只能讲到这样了,要达到这样靠的是长时间的修行,千万不要说自己一听就马上明了,有没有这种人呢?有,但我不是,至于你们是不是呢?我就不知道了。但大部分的人真的要一点一滴去修行,如果你的身心都还沉浸在今天吃了亏,明天占了便宜,后天被人欺负了,大后天欺负回来的状态下,你要去照用无方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想领会到心的自在,他的心胸必须要非常的宽大和洒脱自在,如果因为一点小事都纠结得不得了的话,就不要谈开悟了。先好好去修出离心、菩提心,让自己的心变得开阔、慈悲、愿意牺牲自己、勇于为其他的生命付出,这样才有可能走到那一步去,否则绝不可能。
你们有听说过任何一个佛菩萨是自私的吗?一个自私的佛菩萨,值得你们去崇拜和依附吗?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没有一个佛菩萨是自私的,他们的伟大就在于他们永远没有自私。
既然我们要向他学习,首先就要在这一点上与他相应,而我们很多的修行人整天闻思找境界,甚至拿着这些东西去跟别人比较,在论坛上一定要争赢。这都不是修行好的表现,只能说明你的脑袋是“方”的。脑袋是“方”的是什么意思呢?意指脑袋不是“圆”的(四川话“脑袋是方的”:指那个人是傻的,或者是瓜的,所以有“吃瓜群众”一说。) 我没说群众不好,群众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众笑!)
当我们达到“照用无方”的程度,他任何的行为、举止、声音,都会具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以及摄受力,跟他具缘的生命一定会受到影响,那是不是每个人都受到影响呢?不一定!佛陀到了蜜蜂城也会被赶出去,但是一些跟他具缘的众生,一定会受到影响的。因此,具缘的众生听到他的教导、他的说话,乃至于他所有无谓的举动,都会变得有意义,这就叫做“龙吟狮吼”。
佛教里面有个很厉害的说法叫“狮子吼”——“狮子一吼群兽胆裂”,意思指狮子一吼,所有的小动物都胆怯。当真的达到照用无方的时候,他的行为就可以起到度众的巨大作用。而龙和狮子都是影响力比较大的动物,所以叫做“龙吟狮吼”。
“入道无门,师辟其牖”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去明了本性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本性是无形无相无分别的东西。如果你以人我二元的方式去找本性的话,你永远都找不到。而“门”一定是二元性的,比如进去一个门一定会有一个与之相对的东西,但如果真正明了本性的时候,恰好二元对立的寻找方式会被破坏掉,这叫“自体”。
而且你会发现这个东西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它可以是心的一种活动,也不是心的一种活动,心的思维也没办法明了,所以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或者禅宗称为“无门之门”,意指没办法找到一个二元指示性的东西。
《楞严经》里面说“凡有言说皆无实义。”如果这个东西可以用用语言说出来的话,那肯定是不对。那我们该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呢?比如你发现一个境界,虽然用语言可能描述不清楚,但你的心明了它是什么,那都说明是二元的。或者有某种功能,那就更不用说了,所有的功能是起伏不定的东西,都可用可不用的,它跟你能了知的心一定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所以任何的功能都不会是证悟。
恰好明白根本的时候,你完全是哑巴吃汤圆,有甜说不出;或者是茶壶里面装汤圆,倒不出来,但是你心里面会很清楚。由于本性断绝二元对立、语言无法描述,也非分别寻伺的产物,所以我们要进去,真的是“无门”的。
我们自识本性靠思维也不行、寻找也不行,到了大圆满最后的境界里面“一切所缘即为见解毒,一切勤作即为修习过。”意指见解和修行都是不对,因为那个东西本来就在,所有的见解和修行其实起到对治的作用。最终我们要把修行都放下了,才能真正的明了,所以到了那时候完全的无门。
那该怎么办呢?总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就要靠真正的成就者、过来人来导引你,给你指示,这就叫做“师辟其牖”。那么,“牖”是什么意思呢?窗户的意思。古代人的窗户指天窗,而“牖”是指厅跟堂之间墙上的窗户。但现代人是不分窗和牖的区别,直接就说成是“窗子”。
那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指你的老师可以告诉你一个窗子窥见它、明白它,把光透出来,让你自己去体会,然后所有的执着冰消瓦解,意指老师开辟一个方便法门让你去体会。这在大圆满里面叫上师给你讲窍诀;在禅宗里面叫打磨你,这两个说起来好像不同,但其实是一样的。
大圆满里面上师给你讲窍诀,可能你一遍听不懂会给你讲十遍的,讲一年不行讲两年,这就变成了禅宗里面所说的“打磨”。禅宗里面虽然没有规定各种各样的窍诀,也没给你一排排的列出来,但那个时候举手投足、落叶飞花,所有事物的生灭都可能变成指示你的方法。那时候就真的叫做“龙吟狮吼”,当然你得有福气靠近这样的人。
所以禅宗时代的大德身边围绕的人都不会很多,一般也只有一百几十个人,对于太远的人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分成了很多处,到处都是。现在的学佛人数绝对比古代人多,古代虽说是“大中华”,但也只有几千万人,现在的基础人数都有十几亿,学佛人的比例虽然很少,但绝对的数量却很大,而成就者就比那时候少多了。
虽然现在的仁波切、活佛、这样那样的大德成堆,但大家要小心啊!如果有那么多大德,为什么还叫“末世”呢?原因有很多的大德都是假货。真正的成就者微乎其微,而学佛人多,所以很多人只能通过闻思,或者是大量的咨询逐渐走进去。对于能够靠近大德的修行人,真的是无量巨大的福报!如果一旦你有这样的机会,你就要珍惜。没有的话,就大量去读书闻思,实际上就是跟这些著书的人进行沟通与交流,然后自己好好去思维。
还有些修行人可以按照一些大德教的具体方法去修行,比如五加行、单空四夺、空性的修行、菩提心……等你坚持不懈修到一定的时候,绝对会变成大根器。等你变成大根器的时候,放心!他一定会来找你的。或者一些菩萨和护法们一定会把你推到那里去,你想不干都不可能!所以,到了那时候因缘一定会凑合,你可能会因此而明了。
但是前提一定要大家去闻思,把基础打好,不要一上来就东跑西跑、东追西追,这里搞一些神话传说,那里又搞一些开party式的活动,其实这是没太大利益的。末世里面的暇满人生是不容易的,浪费了真的是不值得!
前面一大段的解释就学完了,现在来解释一下题目——《顿悟入道要门论》。“顿悟”是快速证悟的意思;“入道”指怎么走到顿悟地步的方法;“要门”指入道的根本要点。
现在还有一些时间,我们就正式学习《顿悟入道要门论》的正文。
稽首和南,十方诸佛,诸大菩萨众。弟子今作此论,恐不会圣心,愿赐忏悔;若会圣理,尽将回施一切有情,愿于来世,尽得成佛。
这是写论之前的发愿,“稽首和南”,是指双手合十磕头的意思。那对谁磕头呢?对十方诸佛以及诸大菩萨众。“弟子”是慧海大珠和尚的自称。弟子今天写《顿悟入道要门论》,害怕违背圣人的宗旨,如果真的是这样,就愿我在诸佛菩萨面前先做忏悔。但如果真的与圣教的道理(根本宗旨)一致了,那就会有很大的功德,那么愿将此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并愿他们来世都可以成佛。
这一听就是有菩提心的人——错,我来担!功德,拿去!而且很谦虚地稽首和南。你看现在有些所谓的“成就者”走路都是大摇大摆的,好像天下都是他的一样。当然有些真正的大德也会这样,但十有八九都是装的,现在有个词汇叫“装逼”。
其实真正的成就者,不太会认为自己怎么样,你说他是谦虚都多余,他根本用不着谦虚,很多谦虚是为了骄傲。他无非就是想利益众生,随缘表达而已,需要骄傲就骄傲一把;需要谦虚就谦虚一把!像这样没有自我的人,何必要“自我”谦虚嘛?!
因为大家认同谦虚,所以他才会谦虚,这是有目的的。有目的的谦虚,比骄傲还可怕,那叫虚伪。表面上骄傲的人都是一些蠢到家的货色,所有比较狡猾的人都会比较谦虚,骄傲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傻的。当然,有些大德表面露出骄傲的形态,那是为了慑服一些相应的徒众,有些徒众的屁股是翘起来的,如果不把他们弄服是没办法教的,那该怎么办呢?打你屁股!那时候相应的傲慢相和凶猛相就出来了。
但那根本不是一种自我执着的表达,而恰好是一种悲心的表达。你说:“那我怎么看得出来呢?”你先不用看出来,你先看自己的就够了。让自己学好搞清楚以后,变得聪明了,他想装都装不了,所以是没办法骗你的。
如前所说,上当受骗有几个原因,第一,骗你读的书少;第二,骗你看自己看得少。如果人不观察自己的话,一定是傻的,为什么呢?当你不去观察自己的时候,就没可能去掉心里的执着、角度、偏颇。而一个有执着、有角度、有偏颇的人去看问题的时候是不准确、不智慧的,而且在很多事物的判断上会走极端。
苏东坡有首诗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被执着限制住了,看什么都看不清楚。你要是喜欢某个人,这个人放屁都是香的;而你讨厌某个人,她再漂亮你都会认为很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你陷在自己的情绪偏颇里面。
你看周围的人交朋友是不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选上师也是这样,比如有些女孩子选上师,“哎呀!这个上师长得好英俊啊!”(那你为什么不去找小鲜肉呢?)其实他是陷在自己的执着偏颇中,当然这是很粗大的表现。而很细微的还有很多,比如大家都说他是大德,说话好慈悲、好温柔、好温暖哦!甚至有的师兄说:“哎呀!我的上师过年的时候给我发了一条祝福信息,很温暖哦,好像父亲一样!啊~~~”这一般都是小时候缺少父爱的人!(众笑!)
学佛团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都不知道你们学佛到底学什么?我们择师是为了消除自己的偏颇,而不是去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情绪和安全感。有的人去找上师,因为他说什么都准,这完全把上师当成巫婆了。还有一些人拜了上师,供了两根香蕉,就为了不出现任何危险,结果出去就被车撞了。
这些现象其实是挺糟糕的,所以大家要去思考一下。那我为什么说这些东西呢?为什么这次不允许网上直播呢?因为有时候会刺得一些人的心里很疼,但我说的都是老实话,至于是不是真理,大家去思考!事实上,真的会把一些人的心刺得很疼的,为什么呢?看到很多人上当,真替他们不值,一个暇满人生,抛弃了一切去追逐佛法,结果弄了一大堆迷信和扯淡的东西回来,真的太不值了!
前面这段把成就者的自在、谦虚、慈悲的心胸表达出来了,那这本《顿悟入道要门论》是以问答的方式来说明一些见解,其实这是挺精彩的!如果用续、论的方式展开的话,是挺麻烦的,而问答的方式展开,往往一问就可以问到要点上,回答也可以一下回答到要点上。它把很多理论集中化了,所以讲起来是挺爽的,你们听起来可能也会很爽,因为没有太多啰嗦的事情,不然会讲到很多其他的东西去了。
如果讲到其他的东西去,很多人会很厌烦的。现在的佛教徒听课已经听刁钻了,你看打开网络可以每天都在听课。听课的内容多了以后,就可以选择这个好、那个好、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那么这样选择好不好呢?很难说清楚,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们听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几个点,第一个,要去找自己能听懂的内容;第二个,一定要去听一些正儿八经的论典,不能听一些乱说乱讲的言语。你说:“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讲得怎么样呢?”刚刚开始真的是很难区别的,但如果你真的学进去了,加上经常跟周围的人讨论和研究这些东西,慢慢你就知道了。
其实有一个大的原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主要道”。如果这个人讲法一般不离开三主要道,你就可以听下去,或者他可以把三主要道的某个部分拿出来阐发,最终也能回到三主要道上去,那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对于现代人就适合三主要道这种方式,一上去就顿悟的人不多,所以你只能通过自己长期的闻思、分析、辨别,知道哪些内容可以听、哪些人的课可以听。
如果你要一下就上去辨别真的是很难,有些可能是真正的大德,但是他说的东西你听不懂,又或者你没兴趣听。也有些人讲的很好听、很好玩,也有很多故事听,但不见得适合你啊。像我这样满口脏话,行为不端,过程中你根本没有听到里面的意义,听到的都是脏话。我在上面指桑骂槐、唾沫横飞,法义你完全没听到,心里面反而充满了愤恨,这有什么意义呢?你不如不听嘛。
我们以前讲课时说“鸡又拉屎又生蛋”,你却不要蛋专吃鸡屎,这是挺麻烦的!但有些人挺厉害的,把鸡屎放一边,鸡蛋拿来煮。(众笑!)所以,不一定我上课就是好的,而且我上课从来都是交流,既然是交流,里面就含有骨头——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你要说我讲的不对,我就是交流的嘛,所以我可以推卸责任的。大家听了以后要辨别、思考,但我这里允许、支持、鼓励大家去多听多问、分析辨别,坚决反对迷信!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
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
正文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语文术语称为“设问设答”,大家小学的时候都应该学过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修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获得解脱?
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
大家一听觉得好像只有禅宗才能获得解脱,其实“即得解脱”指马上得到解脱。事实上,悟的那一下才能算是解脱,也就是顿悟可以获得解脱。但这里没说只能修顿悟一门才能获得解脱,渐修就不行了,根本没有这个意思。
其实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要想获得解脱,对于大部分人要经过渐修的,甚至还有净土法门不要求你这一世开悟,而要求你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不想解脱都不可能。就像我们一定会死亡一样,在西方极乐世界一定会解脱,根本没办法不解脱的。
比如有人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还想着不想解脱,结果他还是一定会解脱的。当然没有人会这么想的。再给你们举个例子,比如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不空我坚决不成佛!”结果地狱现在都还没空,他早就成佛了。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观念和心的自然成佛不是一回事来的,因为心本来就是佛,不在于你成不成佛,你只要把业障去除后,发现自己是佛就可以了。而“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巨大愿力,会把所有的执着扫干净,结果会发现自己本来是佛。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地藏菩萨成不了佛,这是不可能的。
“ 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的意思是什么呢?你要马上解脱的话,就是顿悟,而并没排斥渐修。曾经因为这个问题,有好几个人来问我,这也是我讲《顿悟入道要门论》的一个契机。表面看“ 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好像把其他的法门全都排斥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任何一个法门走到后来,都要走到顿悟那里去。即使是净土法门,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都要开悟,而且还开悟得很“狠”,也就是开悟的量会很高。
大乘有八宗:律宗、天台宗、唯识、三论宗、净土宗、密宗、禅宗、华严宗。不管是什么宗派,落到后面都是要开悟,而开悟的那一下就可以称为顿悟。你说:“那不一定是顿悟,而是逐渐一点点地集小悟而大悟啊。”其实还是会有大悟的,那个大悟就可以称为顿悟。比如有人觉得自己好像开悟了,但又不能确定,或者安住一下就安住不下去了,反反复复地出来进去、出来进去,那这是不是顿悟呢?这时候就不能叫做顿悟,只能是悟了一点点,或者闻到了点气息。
堆积到一定的时候,最后会一下踏实地肯定“我就是佛!”、“这一切都是佛!”而且这种不是意识性的肯定,是通达性的肯定。意识性的肯定是没有用的,不然听到一句话也可以肯定,比如“我相信他,他说是那就是的!”那是高级迷信。但真正明白的时候是通达性和清楚性的,你问他什么都知道,所以他斗机锋是不会输的,如果输也是假装的。
所以,如果顿悟的时候当然即得解脱了。一个开悟的人要去问自己是不是解脱了,不要思维去问,要去体受,而且很清晰地知道那个解脱是什么,那就有可能是真的悟了。但如果还要去想,或者感觉一下,那都是触碰、挣扎、瞎搞。当然,这样搞也是挺好的,因为搞下去一定会搞透。
如果你的资粮不够、业障太深的话,你是搞不下去的,搞两天之后还是觉得火锅好吃,谈恋爱比较爽。有人甚至说:“当我修得很好的时候,可以谈恋爱。”他这样说,你还没办法反对他,其实这些都是骗子。当然,我不否定某些大德可以这样,但对于追逐佛法的普通人,很多世俗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你要去放弃的。
我并没说居士不能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子,但如果你说谈恋爱、结婚、生子有利于解脱,你就是在哄鬼。如果是这样,那所有的出家人都应该还俗,但事实不是这样的,大家要认清楚情况啊。当一个人真的全力去追逐本性,开悟都不是一件难事。
有些人为了世俗的事业,比如去当音乐家、文学家、体育家、医生,都要倾注一生的精力,而你获取解脱这事大得不得了啊!一个音乐家算什么啊?一个亿万富翁算什么啊?一个国王算什么啊?而你开悟的话,修上去就是初地菩萨,做转轮王都可以做到你不想做为止,对他来说是轻举易得的事。
所以大家记得不要轻易上当啊!别人骗你不要轻易上当,同时也不要自己去骗自己,因为这是很蠢的!要是因果是真的、佛法是真的,不会因为你骗了自己就可以不受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请大家谨记!
问:“云何为顿悟?”
问答一环接一环,这句话问什么是顿悟呢?
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
大家开悟了吗?既然悟无所得,你们从上到下看看自己有什么东西可以得到?钱会用掉、身体会老死、感情会消失、觉受会没有……最终什么都没有,还会有什么?你们要去观察,我这么说是不管用的。遇到读书的人会回答我:“有啊,是如来藏!法性!觉性!自心本性!”其实这些都是没用的。我们要去观察,清楚地知道这个东西丢不掉才行。这是靠长期的观察、磨砺出来的,单靠读两句话是没用的,这就叫做“悟无所得”。
前面的一句:“顿者,顿除妄念。”什么叫做“顿除妄念”呢?大家很容易会想象成马上就没有妄念了,这很简单,一棒下去“砰”一下,妄念就没了。其实他说的顿除妄念不是这样的,而是觉知中所有的妄念俱皆法性,念头也没什么,不过是法性(空性)而已。如果我们长期对念头进行观察、体受,慢慢就不怕念头了。在不怕念头的基础上再去领会心的本体,你会发现念头其实也就是“那个东西”,而且一模一样,所以本性无体,一现即念头、即外境。
那么,一下就明了就叫做“顿除妄念”,而不是一棒敲昏后没妄念。或者打坐打到念头也没有,身体也消失了,或者见到光,最后光也消失了,其实都不叫做顿除妄念,那叫入了“傻瓜定”(死禅定)。当然,禅定也是挺好的,但这种定不是这里说的顿除妄念。顿除妄念是指即使有念头,也是法性,而且念头越多越快乐——念即法性,法性即念。这不是语言性的,而是明了性的,而且任何时候他都会这样。
“悟无所得”是什么意思呢?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悟的东西什么都不是,因为心性无体。“无体”不等于没有,而是你找不到一个叫“心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心找到了,肯定是错的,因为“你找到了”,肯定是二元的。当心找自己的时候,是发现不了什么的,所以叫“悟无所得”。
以前我曾经举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清朝时候的一个寺院里的一位大德让两个出家人去跪香,逼他们在两炷香之内要开悟。(大家可以试试看,这比打坐恼火惨了!因为膝盖、屁股、腰会疼的,有时候参的时候还要合掌,所以真的很辛苦。在这么痛苦的状态下想去开悟是很难的,但也可能会更容易,因为把一个人的精力全部集中起来了。这不像坐在那里却想着隔壁老王借了钱还没还,而那时候绝对不会想那些,而会死死去参,就有可能会崩开。)其中有一个出家人当时就崩开了,然后这位大德要求他们用四个字(开示悟入)来描述自己的证悟——“开出本无,示出本有,悟无有无,入出无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当你明白的时候,那个本性是没有本体的,但是你要表示的话,会以“有”的方式去表示。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倒过来的——“开出本有,示出本无。”你明白真的有这个东西(本性),但是你却没法表示。那么,有的人说是“开出本有,示出本无”,有的人却倒过来说“开出本无,示出本有”,其实两个都可以成立,就看你怎么去理解。
“悟无有无”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悟的本质不能说其有或无。那什么叫做“入出无碍”呢?指心性游舞的时候是没有障碍的,你明白了这个东西之后,所有一切自然显现。有些人认为开悟是一个东西,显现是另外一个东西,好像开悟的东西在里面穿来穿去,这肯定是错的!说明你的心还执着这些东西的存在,而且你证悟的东西是你想象或体受的另外一个东西。其实不是的,由于没有执着了,这时候自然显现的一切他都会认为没有障碍,不管是显现还是自我都会消失,所以叫做“开示悟入”。
这是以前的一个公案,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在他上面的偈语中加了几个解释——开出本无,理无碍;示出本有,事无碍;悟无有无,理事无碍;入出无碍,事事无碍。然后这位大德则认为后面的和尚解释得更好,称他为“犹较些子”,意思称赞他比前面那个和尚的见解更厉害一些。所以禅宗的学人经常说“犹较些子”,那是一句湖北话,意思表达更好一些。这都是不说人话,而说死人话的表现。
其实不一定是这样的,后面那个出家人说的是理解上的东西,前面那个出家人说的就足够了。我个人觉得后面那个出家人在画蛇添足。当然他有他的解释,我有我的解释,反正是交流的嘛,而你们呢?我相信你们没有解释,但是你们可以听。
所以,“顿除妄念”的意思指证悟的时候不再受念头的困扰,而不是指完全没有妄念。而“悟无所得”指心的本体根本找不到。当然“顿者,顿除妄念”还有一种解释,就是中观里面经常说到的“法性定”。如果入定得非常深,定在自身的本体、法性自身的明了里面(不是定在一个对境上),也是没有念头的。虽然这种解释不太合适,因为这不一定叫“顿除妄念”,可以叫做“渐除妄念”,或者叫“没有妄念”。真正的“顿除妄念”指就算有念头,也不算是妄念。
我为什么要这么讲呢?因为在座的有些师兄们已经在追逐本性了,很多都已经接受了直指心性的指引,而且有的人参禅都好多年了。所以这里讲得比较深,如果对大家有利的就拿去用;没利的就当作故事听,反正大家都听了那么多的故事,也不在乎多一个嘛,而且听故事也不用付钱。
问:“从何而修?”
我们想达到证悟要怎么修持呢?
答:“从根本修。”
这句话有很深的意思,那怎么来解释呢?请大家听下回分解!(掌声)剩下有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提问,但只能问佛法方面的。
问题1:唯识里面共有五十一个遍行心所,而这五十一个心所是跟心王同时俱起的,比如作意、触、受、想、思,按照推理来讲应该有前后的因果关系,但事实上好像心王和心所没有同时俱起?
答: 你把“刹那”想成了实有的东西,“刹那”里面还可以分刹那的,所以你想想哪有一个固定的刹那啊?你给我找一个固定的刹那出来,五十一个遍行心所要分析起来的话就是有一点次序的,先是作意到触,接下就是受想思,但在我们的具体体受中就是一刹那。当然这一刹那可以不停地分下去,而且分很多,我们感受上说的刹那和分析中的刹那是不一样的,分析中的刹那可以分析得很深,这是一方面。
还有一方面,这个刹那可以从各种层面去分析,比如这刹那我看到了摄像机在录我,还同时听到大家发出了奇怪的声音以及自己发出的声音。但在心的层面上有一定的次序,但这次序在我们描述的时候就是一刹那,特别是在阿赖耶识上。这刹那里面再分析下去就会有前前后后更细的刹那,要是想再分还可以不停地分下去,因此刹那都会消失,阿赖耶识都没有了。所以,“刹那”不是固定的,你把它想成一个固定的时段,其实它只是表达而已。
问题2:请师兄讲解一下修上师瑜伽,为何要出座后观想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我看了电影《超体》后对理解有一定的帮助,请师兄补充?
答:首先,《超体》是电影,它借用了佛教的观念,但不见得它真的了解这些东西,事实上有很多的电影都借助了佛教的观念。我们的文化中也没办法不借用佛教的观念和词汇,比如“宇宙”这词汇就来自于佛教。当然《超体》运用得比较多一些,但不见得里面的东西都是对的。
但你说到修上师瑜伽最后上师化成光,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那时候的“上师”是指我们心的本性,也就是这一切是我们心的本性的游舞。但由于我们现在不明白本性是什么,所以我们就把本性集中到一个对境上,虽然“一切是上师的显现”,但是上师的个体形象已经化掉了。
比如上师融入自身,如果是上师的整个肉体形象怎么融进去啊?这样会一屁股坐死你的!(众笑!)所以他的肉体一定不是实有的才能化光,那么这时候的上师就变成了你的心。如果从阿赖耶识的层面(没有证悟的层面),那一切都是心的显现;如果你明白心就是本性,那一切就变成是本性的显现。前面那个就是唯识的观点,或者叫做阿赖耶识缘起;后面那个叫做真如缘起,或者叫做法性缘起,这时候的“上师”就是法性。
其实,真正的上师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但由于你不明白,所以就弄到一个明白本性的个体上去。如果你要变得跟他一样,你就要学会把他看成“不是一个东西”,他是佛,不是东西,甚至不是人。你要学会这样去看上师。这是一种强烈的修行,会得到很大的加持,让你迅速明白本性,这是上师瑜伽的意义。
问题3:跑香的时候,我把注意力放在脚尖,然后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腿一直往前迈?同时不相信那是大脑产生的,因为大脑和脚都是物质的,我不相信它有这种主观能动性。这时我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我在做梦,同样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我的脚一直向前迈呢?我的问题是:如果证悟以后,会不会也像觉得自己在梦中的一种认知呢?
答:会!梦中的人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但是修行惯了的人,梦中也可能会思考谁在让我走路?谁在让我动?谁在让我念佛?谁在让我喝茶?比如禅宗里面经常会参——“念佛是谁?”实际上也类似你刚才的问题——“驱动自己走路的是谁?”当你长期这样训练,梦中也可能会这么想,但你在梦中也不会清楚。
我们平常做梦醒后会用思维去判定那是意识,其实你醒着的时候也知道那个让我们跑动的是意识,关键意识的本质是什么?一个证悟的人其实明白了意识的本质,再探寻下去,会发现有一个主观意志——末那识(我执)。然后发现末那识也是一种执着,最后探究带来一切的根本到底是什么东西,那就是我们所说的“本性”,也就是“上师”,所以一切都是上师的显现。
概念上说起来,大家好像似懂非懂的,实际上是很难明白的,一旦明了了就大事完毕,这个人基本上就肯定解脱了。当然刚刚明了一点是不行的,你得慢慢越磨越亮,但如果你真的明了了,磨起来的速度会很快的。这往往需要很强烈的菩提心、视师如佛,要有把自己甩到一边的强烈心态,如果一个人太自我是不行的,因为他会很变态的。
这种自我可用很多的方式表现:小资的方式、谦虚的方式、孤独的方式、抑郁的方式……甚至是伟大的方式来表现。其实这和外在没有绝对的关系,佛教的修行完全是针对自我的,你得深深地观察自己,但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其他的众生。
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