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具有圆满的“慈、悲、喜、舍”四种心态,被称为“四无量心”。但这圆满的“四无量心”,却不能和菩萨的菩提心相提并论,可能有人会因此生起疑问:这所谓的“无量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都已经标名为“无量心”了,却不能是菩萨的菩提心呢?下面对这两个疑问做一下解释。
第一,什么是“四无量心”?
“慈,意谓对一切众生保持亲切,犹如自己亲人;悲,又称拔苦,希望能帮助众生解脱痛苦;喜,又称禅悦,是一种平静而且愉悦的心态;舍,则是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断我见、我所、我执。"
又译四梵住、四梵行,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后为佛教所沿用,佛教修行者需将这四种心境扩展至无边无际,因此又称为四无量心、四无量观。”(维基百科)
《佛学大词典》云:“此四心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故名无量心。”
上面的解释中,最关键的是“无量”二字,什么是无量呢?简单理解就是“无量无边”或者“无穷大”的意思,但深入一点,人的心,怎么样才会是“无量”呢?
首先,所谓的“量”,在佛教的因明学当中,被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定义为“不妄的新知”,粗略地说即是“知识的来源”。狭义而言,“量”指的是“认识事物之标准、根据”;广义言之,则指“认识作用之形式、过程、结果,及判断知识真伪之标准”等。不正确的认知,则称为“非量”。
简单一点,“量”,即有情生命才具备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认知能力,即我们能够使用六种感官去认知世界和自身,前五根的认知称为“现量”,意根的逻辑推理称为“比量”;而认知方式呢?即我们认知世界时,会使用各种工具、方式、结论。如量度一座山的高度,工具方面可以用激光测距仪,也可以用气压测距仪;方式上可以逐段测距,也可以一气呵成;结论呢?此山的高度是多少米。如果正确,按佛教因明学的规定,就是“量”,不正确,就是“非量”。
但是对于无形无相的“心”,我们怎么去“量”呢?当然,心无法用前五根去量,凡夫也无法用意根去准确量度自己和别人的心。因此,对“心”的准确量度,只能是自己“以心观心”,可“以心观心”,何来“无量”呢?
既然“量”为认知,则可以分为“能量”和“所量”,此“四无量心”,既然是“慈、悲、喜、舍”四种心态,阿罗汉自己“以心观心”时,当然能够量度,因此,“能量”的心,不能谓之“无量”,而所量呢?阿罗汉已经完全证悟了“人无我”的真相,无丝毫人我执著,能够以“慈、悲、喜、舍”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众生,因众生数量无量无边,故而,“所量”可为“无量”。
接下来说第二个问题:既然阿罗汉能够用四无量心去对待一切众生,那为什么会和菩萨的菩提心不一样呢?菩萨不是也一样用“慈、悲、喜、舍”去对待一切众生吗?
其实不然,阿罗汉的四无量心和菩萨的菩提心,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本质的差别。
有情生命的心识,可分为“圣凡”两大类,造成圣凡差别的根本,在于心灵是否具有对于“人我”的执著。唯识学里,针对有情心灵对于“人我”的执著,称之为“末那识”,被末那识捆绑的心灵,就叫做“阿赖耶识”。用听得懂的语言简单描述,“末那识”也好,“人我执”也罢,就是我等凡夫,与生俱来的“个体感”。
成为阿罗汉,即表明证悟了人我的空性,消除了人我执,从唯识的角度去说,也就是“末那识”被灭除,连带“阿赖耶识”也失去了中心。通俗一点,即意味着我等凡夫的“个体感”消失。个体感消失的心灵,本来应该无拘无束、真正“无量无边”地去利益众生,但阿罗汉却没有,基本上都会进入“涅槃”,一种和外界隔绝的定境,谓之“灭尽定”。
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阿罗汉没有菩提心的缘故!
菩萨的心,谓之“菩提心”,菩提心可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用概念来讲,是一种“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强烈心态,胜义菩提心,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说的万法之本质:空性。
就世俗菩提心而言,这种内在的心识,是可以观察并衡量的,所以当修行人将这种心态训练坚固,则进入了大乘佛法修行五道(从凡夫到佛陀的五个阶段)中的资粮道,所以,这种心态在“能量”的方面,是可以量度的,但在“所量”方面,根据“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概念,这种心态的“所量”可分为两点:一是利益一切众生,二是成佛。利益一切众生,可谓“无量”,而成佛呢?就牵涉到菩萨的“胜义菩提心”了。
胜义菩提心——空性,菩萨修行的究竟目的,和前面所说的阿罗汉证悟的“人无我”,有着极大的不同。菩萨所证的“空性”,不但证悟了“人无我”,还证悟了“法无我”。所谓的“法无我”,意即在认知上完全没有了“二元对立”,心在“绝待的智慧”里自知自明,没有了什么“能量”和“所量”,是真正的无法分别量度、不可思议的“无量”,所以不是前面所说的“四无量心”和“世俗菩提心”那样,其“无量”只是意识方向而已。
成佛,用唯识学的术语来说,亦即“末那识”被转化成了“平等性智”,“阿赖耶识”被转化成了“大圆镜智”,不但“个体感”彻底消失,且认为众生根本和自心同属一体空性,由此自然具足“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之心,不必进入一个和其他众生隔绝的“涅槃”,且自然无私无畏、无量无边地利益一切众生。
而阿罗汉呢?由于其“四无量心”不是菩萨的“世俗菩提心”,没有极其强烈的让一切众生都成佛的意愿和见地,故而无法证悟大乘的空性。“末那识”虽然断除,但却没有能够转化为“平等性智”,“阿赖耶识”虽然失去中心,但却无法转化成为“大圆镜智”,使之对于无量的众生以及无量的因缘无法清晰明了,堕入“灭尽定”,其所谓的“涅槃”和“轮回”对立成二,因此也无法真正地“无量无边”地利益众生。
由此可见,阿罗汉的“四无量心”和菩萨的“菩提心”有着很大的不同,只是菩提心修行的基础,虽有“无量”之名,但和菩萨的菩提心比较,有着深度和广度的巨大差异!也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为什么菩提心是区分大、小乘佛法的根本。
愿所有的大乘佛子,都发起真实具量的菩提心!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唯识九难(一)
- 学佛可以建立善缘,改变恶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