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贫乏?因为凡夫的快乐,都是建立在自我和外境对立之上。在此虚妄的“二元对立”认知习惯下,个体只能通过向外抓取对境来获得快乐。如满足食欲需要饭菜,满足性欲需要异性。
然而这样缘起性的快乐,难于获得,又易于无常,所以个体似乎永远都处于贫乏之中。
凡夫缘取一个外境,用久了自然就会麻木,快感值会逐渐下降,于是总要不断地更新对境或者加强对境,企图通过不停抓取、不停更换,来维持快乐。
经济学上有个著名的法则,揭示了这种规律,叫“边际效用递减”;个人感受上,就是佛法修行中常说的“能感疲劳”。
我们在物质层面常会疲劳。比如南方人爱吃米饭,但吃久了也想来点面条,换一换口味;若是有人吃不腻米饭,那让他吃最喜欢的菜,连吃三天,他肯定受不了。就连药物用久了,也会产生抗药性,不得不更新换代。
相比而言,精神层面的贫乏更容易产生。一个普通人的衣橱,可能比以前大多数富人的衣橱还丰富,但总是“缺一件”。吃穿用度不仅花样百出,还要紧跟时尚,所以媒体总拿“新鲜感”作噱头。什么叫“复古潮流”?无非是把旧东西又翻出来,缓和一下审美疲劳。能感疲劳延伸到恋爱上面,效果也是一样的。刚谈恋爱时:“哇,惊为天人!”七年以后呢?那就麻烦了,很多婚姻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个。
这样去看,很多事情你都能因此而理解。“一个好人,为什么会成为负心汉呢?”“一个很贤淑的女人,为什么会红杏出墙呢?”——简单,内心不再有快乐而贫乏嘛!如果你的快乐只是从外界获取,就必定导致贫乏。
“知足常乐!”——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关键是:我们怎么样才能“知足”呢?在二元对立的认知习惯中,人,是没办法知足的,贫乏弥漫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只要在任何一种状况下安乐一段时间,这个带来愉悦的对境或所处的环境,就不再珍贵了——因为它不能持续激发快感。
这种快感不一定单指很激烈的刺激,比如喝酒、男女性行为等,就算是你要求不高,只要一种最简单的质朴和平静,也一样难以实现长久不变。试想一下,如果把你一个人关进一个房间,天天“躺平”,有吃有住,啥都不干,你愿意吗?若谁说愿意,多半是信口开河,因为从没体验过,不知道关久了以后人会疯掉。
对佛教徒来说,似乎关起来的日子正好得偿所愿?“把我关起来,正好修行!”——其实不一定。如果一个修行人没有生起禅坐的安乐,闭关日久,也一样熬不住。胡思乱想,情绪起伏,他甚至会非常想念以前那些他曾经厌烦过的东西,比如汽车声的嘈杂,人群中的凌乱,甚至死对头当年对自己的责骂——“哎!我好想让他再骂我一顿!能不能有人出来骂我一顿啊!”
孤独的时候,个体感的作用更加如火如荼,更加肆无忌惮地需要对境!
那么,为什么证悟了本性,安住于无执,就不会贫乏呢?因为心的“本性无二”,完全没有造作,但其本身却具备大乐,即所谓的“乐空双运”。这种安乐不需要通过抓取外境来产生,所以不会有贫乏。它并非实有,没有来处,没有去处,但无执的快乐却源源不断,如斯自在常乐,是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
由于它并非实有个体,恰恰是世间一切的本质,因而可以包含任何世间的快乐,若安住其间,可以随缘享用一切世间快乐,但却不会被其束缚成苦。
如果能系统地明白这些道理,基本上就知道该怎么修行了。
比如为何要修单空呢?一方面可以让外境的存在感减弱,减轻外境对我们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的个体存在感减弱,减轻主观情绪的肆虐。由此削弱“二元对立”的认知习惯,直达领悟无二本质。
而为何要修菩提心和上师瑜伽呢?因为这两种称为“密宗铁门槛”的修行方法,对于贬抑、消减人我执和法我执,彻底断除“二元对立”,都有着无比殊胜的重要作用。
如果能够放弃以人我执为主导的“二元对立”认知习惯,则心灵自然无执喜乐,无勤自在,再不会因为要寻求快乐而取舍造作!正如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所说的:“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因无“憎爱”而无“拣择”,才会“无难”而“洞然明白”。
但要真正放弃“二元对立”的认知习惯,并不是如口头说说、盘腿坐坐一般容易,必须依靠长期闻思修行,不断串习而得成。若谁再说:“我做不到啊,有没有什么窍诀能让我马上开悟呀?”——请稍微动一动脑筋,如果有这样的窍诀,哪里轮得到我来说嘴?应该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大智和大悲都无上圆满的释迦牟尼佛,早就说了。
——摘录并整理自《宝性论》第57课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抛弃了物质,你就不烦恼了?
- 切断想蕴与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