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成就之前,我们要怎么去承担、怎么去应对快乐和痛苦呢?
佛教的闻思修对快乐和痛苦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讲很多菩提心的道理,都是为了正确地面对快乐和痛苦。人生无非就是快乐和痛苦的一种转移,说起来好像很复杂,真的是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内在精神也是情绪纷乱、思想繁杂。但是不管怎么样,对你的感受来说,其实就是快乐和痛苦的转换,中间还夹了个无记,无记其实就是快乐和痛苦过渡的中间过程。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追求快乐,甚至最普通的人也会说:“好嗨哟,感觉人生已经到达快乐的巅峰。”他快乐嘛,嗨到了极点,然后有时又沮丧、痛苦到极点。从感受的层面来说:其实就是这些快乐和痛苦在转换,中间夹了个无记(不快乐也不痛苦),而中间阶段的不快乐也不痛苦(无记)其实就在为未来的快乐和痛苦做准备而已。
我们佛教徒通过接受佛教的因果、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以及正观、禅定的教育,慢慢就会发现我们会获得很多闻思修的快乐、禅修的法喜,然后是见地一步步渐进的愉悦、境界透脱的欣快——庆快平生。这个时候,面对世俗的快乐,就会变成“得而不执、失而不伤”。什么叫做“得而不执”呢?就是包括家庭、事业、社会关系等世俗快乐,得到就得到了,没什么了不起;失去了就失去了,也没什么了不起。世俗的痛苦可以坦然接受,甚至转为道用,这就是菩提心的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快乐和痛苦,并且能够去承担,那么还会有痛苦吗?痛苦也是一种快乐,我们借此而进行修行,这是佛教教育对我们生命最大的影响。佛教是真的能够消除痛苦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够真正地去认知、修行和串习它,而不仅仅是说一句“痛苦转为道用”的话。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痛苦转为道用?因为我们的贪执在痛苦的因上,对爱人过分地贪执,他/她离去了,当然痛苦;对金钱过分地贪执,钱不见了,当然痛苦;对身体过分地贪执,稍稍受一点伤或者还没有受伤,就恐惧得不得了。最究竟的,当心安住在法性上,会有这些吗?即使没有安住在法性上,安住在菩提心上,这些畏惧就会消失。你会想:“有什么了不起啊,有了菩提心,即使轮回,我也不会堕入恶道,我永远都能利益众生。”
谁能破坏你的菩提心和空性啊?只有你自己能破坏,因为你的自私,摧毁了能使你快乐的菩提心;因为你的无明,障蔽了永远不会被摧毁的空性。但它只是障蔽而已,如果你真的用心去修行,快乐和痛苦全部都是快乐,这就是佛教修行对我们最大的利益。当然,我所说的佛教闻思修的这些利益,都必须在虔诚修行和长期坚持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稳固。
如果你小心小得,一般都很难达到究竟,也很容易退失,修几天就想有结果,想用三根香蕉换八车香蕉,It’s a trouble(这是个麻烦的问题)!所以你要当真修行,No Problem(才不会有问题)。小心小得就很难修行下去,就算有一点修行的感受也很容易退失。
还有很多人学佛、修行投机取巧,听说有功德就去了,整天都供护法想得到好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自取其辱。如果想投机取巧,用佛法来获取世间利益,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沉沦恶道,乃至万劫不复。这些人是没有真正地明白佛法,在佛教圈子里利用佛教获取一些世间利益。很多人最初都是这样的,暂时没问题,但你长期这样是不行的。
有些人刚刚开始可能是因为一些世俗利益、因为痛苦、因为需要依靠、因为恐惧或者迷信而学佛,这些都没问题,没人一开始就是佛陀、菩萨,不然那还学什么啊?学佛就是因为我们心胸狭隘,各种各样的执着、无明、贪毒肆虐身心,不能自主。
但是,进入佛门之后,必须当真!“当真”两个字是很难的。然后是“坚持”!也是两个字。“当真”和“坚持”四个字,是我们这些末世居士最需要的品质。“当真”你就能忍辱,“坚持”就是精进,都是菩萨六度的内容。如果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利益是无穷无尽的,就像《金刚经》里面说的利益,真的是很巨大的。
人一旦体会到空性,他就知道什么叫做“无量”了,他就会明白“无量无边”是怎么回事,整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完全改变,就会变成真正的佛教徒。当我们还没领会到真正的空性,可以从逻辑上去领会,从修行上逐渐去感觉修行的快乐、放松的快乐、解脱的快乐。
人生的很多快乐一般都是靠堆积、靠抢、靠因缘的组合而来,比如金钱和权力都是靠很多因缘组合的。只有佛法的修行是靠减,什么都不要,然后去发现我们的心本具的快乐。什么叫做本具的快乐?不依靠因缘的快乐叫做本具的快乐,当你有了本具的快乐,因缘也是本具的快乐,所以就无处不快乐,常乐我净。佛法带给我们的真正的利益就是常乐我净。
——摘录并整理自《坛经第8课——佛教学修的利益》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当情爱满足时,学佛能够起到的作用
- 什么样的心灵最容易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