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阿赖耶识为什么是自己流动,而不是有主宰的?
答:因为它是前因引后果,所有的果必须要有因。“我”不是因,因是它前面的一个造作。但“我”在里面起了非常坏的作用——影响阿赖耶识的造作。没有一个“我”,是末那误认为有一个“我”。
末那本身是一个识,它影响了阿赖耶识的造作,但是它执着的那个所谓的“我”,不起任何主宰作用。只是一个现起导致下一个现起,一个现起导致下一个现起……就是如此。因为有因必有果,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主宰者在那里主宰自己的相续。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因果就是这个样子的,前因引后果。那么最根本的动力(第一推动力)在哪里呢?就是如来藏光明,“罪魁祸首”就是它,是佛陀!因为你们自己就是佛陀!所以说“罪魁祸首”就是你们自己,就是如此。
问:阿赖耶识的相分和意识有什么区别?
答:如果我们去认知阿赖耶识,你会发现那个时候是没有意识的。你是说,我们的意识出来了,它也是属于阿赖耶识的相分,是不是这个意思?
是的,其实你想的这些种子也是阿赖耶识提供的。我们知道自己在想,实际上能够知道的那个就是阿赖耶识的明分,想的内容就是它的相分。我可以知道我在想嘛,是不是?
有人说:“我们想的东西也是现量啊。”在阿赖耶识里面,想就是现量。它不管想的具体内容,但是“想”本身是个现量。所以笛卡尔就认为“我思故我在”。
我想的内容是假的,但是我肯定知道我自己在想。如果你把心的力量偏向于阿赖耶识的明分的时候,这个想会消失的。就像观心一样,如果你把心力着重在意识上,你会一直继续这么想下去的。
但你还是会知道你想什么,因为你有记忆,你会回忆起来的,它有个印记。这个叫做自证分,就是我的心清明地知道我在想什么,它有两个层面:意识上有个自证分,同时阿赖耶识对它也有个觉知。如果你把心的明力偏向于阿赖耶识的时候,意识就开始息灭,这就成了观心。
如果没有修证的,怎么跟你说啊?经常打坐的人应该知道吧。坐在那里,心像明镜一样,念头起起落落、起起落落。但是保持心的明清,时间久了,念头自然就停了,就进入禅定了。是不是啊,打坐的人?如果没有打过坐,心没有清明的状态,你没办法体会的,所以我们要搞禅七。这些理论都只是概念,都是意识。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坐下去。说老实话,禅定没有什么窍诀的,它就是靠磨出来的。不经一番寒彻苦,哪得梅花扑鼻香。你得天天坐、天天干!
同时要反复地思维,反复地讨论。只要你去争论的时候不是为了要赢,你就拼命去争。没关系的,争论法义嘛。
但我们争论的时候有个误区,就是总是要我比你懂得多。其实你们可以比我懂得多的,我懂得很少的。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尽情地讨论,随便怎么说都可以。只要怀着对三宝的恭敬心,尽情去吵去闹,没关系,这样去闹,问题的核心才会清楚。
然后你一定得去修行,如果吵完了不修行,那就只是吵完了。而且如果以没有修行的心灵去“吵架”,它一定会引上其他不吉祥的东西。有些小组里面的讨论,一个人坐在那里说,他说习惯了,他就成了头领。所以他的话就不能再错了,自己不知不觉地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如果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即使他知道自己错了,他也说:“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这么说。”(我观察过的。)
所以不能这样,法义上的东西作为个体可以出错,有什么不可以错啊?而且在修证方面,我希望你比我好。这样你才是真正有修行,否则没有意义。我们何必要害自己呢?我们学佛学了那么久,把自己送到锅里面去干嘛呀?
——摘录并整理自《2011年五一禅七第4天——四夺与人无我》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为什么不该把佛教道德化?
- 学佛最可怕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