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第二个云禅七的第四天,还有三天,2020年的十一禅七就结束了。能够持续打两个禅七的师兄们,现在应该有点滋味出来了,那个滋味可能是屁股痛得很麻木,可能腿痛得感觉不是自己的。
其实身体的痛还不算什么,最麻烦的是,打到一定时候,心里的厌烦感开始出来,你不觉得打坐是一个很愉快的事。当然,你说最初也不觉得打坐是个愉快的事,跟腿痛或者念头的翻腾作战,还觉得有点战意,但两个礼拜以后,连战意都会淡漠。这是一部分初学的师兄,最初的时候会感觉痛苦不堪。但有些老师兄会觉得很舒服、很过瘾,恨不得一直坚持下去,显然这不可能。
按照禅宗打禅七的说法,一般来讲打五个七或者七个七,打到第三个七的时候是最要命的,所有痛苦都出来了,一般的老修行人都会觉得很难受。到了第四个禅七,人开始身心柔软,有时候处在那种定静里面,爽得不得了,那时候才真正地去参念佛是谁。这是禅宗的说法。
这种说法主要还是指参公案、参话头,像我们一般还不会这样,因为好多人是通过思维和观修的方法进入,比如,用激光来摧毁自己,或者通过菩提心的训练,把黑气收回来,把带来幸福光明的白气放送出去。有时候会停下来,但也属于一种完全的修行性禅定。
我们现在的方式跟禅宗的“参念佛是谁”这种纯粹参念头、参公案的方式不太一样,要进入那种很定、很爽的状态,可能就更少一些,还不如拿着一个话头,我也不想、我也不思,但是带着隐隐有个话头的追求,这种方式还容易入定。而我们思维性方式的好处,是用思维和觉受在不停地矫正自己,走错路的可能性比较小,但走到很深的定境几率也相对要低。
这两种方式怎么取舍,大家可以去实践,因人而异,有些人就喜欢一竿子插到底,有些人就喜欢慢慢来,不断地去思考、去反观、去纠正自己,两种都可以。在禅修中间,二者有这些差别。
这次禅七的最后一天,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止观方面的修学经验,希望大家参加!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继续学习《坛经》,上堂课讲到定慧品的第一段,不过还没讲完。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真正学佛求道、求解脱的人,千万不要说先修定,然后在定中再去发现空慧,或者先发空慧,然后再产生定,或者说定和慧是两个东西。如果这样理解,你就“作此见者,法有二相”,是不对的。
这个说法是从禅宗直指本性的角度去说的,见到了自心本性以后,那个就是定——我在说“见到了本性”,其实这是一个错误表达,你不可能见到本性的,所以发明了一个词叫“悟”。
“见到本性”这句话,是迎合普通凡夫的认知方式,由我的心朝外或者是所谓的朝内,其实不管朝哪,朝外朝内都是朝外,都是从一个点去认到一个东西,马上变成能认、所认。也就是说,这样“认”的方式是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本性,因为这种方式是二元对立的。其实,心根本就不需要哪里去找、哪里去见,当下就是明白,是一种自明——它自己明白它自己。
如果以明的方式朝外去找,无论怎么找,找到死都不行,这就叫狗咬尾巴,或者叫飞鸟追影,或者叫抱着孩子找孩子。《楞严经》里面,佛陀举了演若达多的例子来说明“迷头认影”。演若达多早上起来,突然发现自己的头不见了,然后到处去询问:“我的头在哪里?”别人说:“你的头就在你那里。”
禅宗反对以定去找慧,或者有了慧以后慢慢去生定,禅宗认为,如果真的找到了慧,一下自明了以后,自然就是定。那种定并非是让心停下来的这种定,而是以明白为定,不丢失明白就是定。而这个明白是没有住处的,我干嘛要停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没有本体,意思是心找不到一个地方,一切地方都是它显现出来的,干嘛再去找这些显现的地方呢?那样去找,就找到它的所境上去了。
所以,不会有一个所谓的定的地方,但我始终保持这个明白、保持这个领悟,那就是定。我们平常所说的观丹田、观呼吸、观虚空,其实都要心定在一个地方,借助这种定的方式来让心平静。而自明以后的定,就不需要平静,到处是平静的,本来就平静,闹也是平静,动也是平静。
所有一切唯独这个“明”,明的体虽然没有,但永远寂静,又可以起用——哇,这个精彩!它起用,如果有二元,就轮回;如果没有二元,就是现象跟实相一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也就是说,找到自心本性以后,它既是定又是慧,它的体跟用是一致的。哇,这个很难明白,实际上,禅宗也好、大圆满也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
以前曾讲过三平禅师的一首很著名的诗:“即此见闻非见闻,无余声色可呈君,个中若了全无事,体用何妨分不分”。
这里说的体和用,其实是证悟者一定要去搞清楚的事。什么叫做体和用?就是本性和本性的作用,最初那个推动者和推动出来的宇宙世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按照客观唯心主义的说法,最终的创造者是上帝,现在这个世界是他创造的结果。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最终的创造者是物质,也不知道它哪天发了癫,啪的一下就搞出了精神。按照主观的唯心主义的说法,最终的创造者是心,但也说不出心是什么。
只有佛法说出了最初的创造者,体和用实际上是不分的,但又不能说是完全一致。处在证悟状态中,你会发现它是不分的,回到凡夫的状态中,就没办法不分,我们已经被它分了,这种分就叫做轮回。我们不分了,那好了,就能所双亡,叫法性或者法性定。
“即此见闻非见闻”,你看到、听到的东西,不是你所看到的样子,你所看到的样子叫遍计执,你认为它是真实的,“非见闻”是你认为它不是真实的,单空就是用这种方式让你们去夺。但是,“非见闻”要非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个“非”字的内容有很多,形成了很多的争论,自续派、应成派都在争论这个“非”字到底是怎样的。有的说如梦如幻就够了,有的说要消失了才对,有的说消失了还不对,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层层地往里面走。
“无余声色可呈君”,这些声色没有真正实有的东西可以给你,所有的东西全都被非掉。哇,这是很难的,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虽然所有的声色都可以给你,同时又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你可以什么都不要,这个也不要,那个也不要,但都没用。你可以去妓院,可以去墓地,危险的地方都没问题,但是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
关键要“个中若了才全无事”,你怎么了啊?怎么叫做“个中若了”?对我们来说,“了”有两个意思,总结起来就一个东西——空性,但“空性”只是个词汇,什么是空性?
“了”,一是知道体,二是知道体和用一致。知道体是完全无人我、无法我的,所以就能“了”了。我不受伤害,我也不会去伤害别人,我没有任何需要,我也没有任何不需要,这个才能叫“了”,现象随便生起都可以,无人无我,无自无他,叫“个中若了全无事”,于中无执即相即佛,这个相无实,即法性游舞。关键什么是无实?为什么一上来就让大家学中观呢?因为它是直指佛教的根本,直指佛旨,佛祖西来意。“个中若了”,要知道怎么去了才对,真的“了”了以后,体用就不分了。
“体用何妨分不分”,体用可分可不分,随便吧!作为应俗,我们可以分。什么叫应俗呢?比如跟大家一起交流,你说完全不分,那怎么可能呢?不是每个人都有他心通,不是每个人动辄可以瞬间转移,“呼”地一下,明天去刹土,后天又去另一个刹土,这是不可能的,做不到。体用要分,但也可以不分,为什么呢?实际上都是一样的东西,所以“体用何妨分不分”。这一句话好像是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结论。
禅宗也好,大圆满也好,实际上都在找体,同时也在找用。你会疑惑:“用有什么好找的?”是的,之所以禅宗和大圆满称为顿门,是因为直接去抓根本(找体)。那为什么要去找用呢?你明白了体以后,还要修行成为遍知,而遍知就是用。成佛就是面对所有的众生,明白所有众生的因缘,至于能够救度是另外一回事,但在这个世上,你再也没有不明白的东西。所以,“个中若了全无事”是非常厉害的。
回到课文上来,“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禅宗上去就找体,找到了体之后,体也就是定,也就是慧,定和慧全都集中在这个明白上。你不能说先有了定再发慧,也不能说先有了慧再发定,这样定慧就有别了。如果先有定再发了慧,那不一定是真的慧,先有慧再发定,那这个慧也不是真的慧,那个定也不是真的定。
这就好像全否定了渐学,从禅宗根本的宗旨上,就是接上上根器,一上来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论禅定解脱”。你说“禅定解脱”,实际上是先定再发慧,我们现在用的就是这种方式。或者先学中观,再来修四夺,修完后就安住某种觉受,然后觉受逐渐进步,最后透脱,这就是先用慧再去发定。这种否定,只是突出禅宗“定慧一体”的修行原则。但我们暂时还做不到,却硬要定慧一体,会遭到人家的质问:“你凭什么定慧一体啊?”
之所以禅宗大德们见面就开始斗机锋,原因很简单,比如打坐多少小时、读了多少经书,这个又级别如何如何,或者讨论阿罗汉和菩萨的所证是什么,定中有思维还是无思维等等,他们不会跟你扯这一套,道一句来,直接说那个是什么?如果说不出来,“砰”一棒就来了,当然也不一定是一棒。斗机锋就是如此,就找那个东西,这是禅宗的特点。
如果我们做不到,该怎么办呢?要么先用定去发慧,要么先用慧去发定。很多人总喜欢读禅宗的公案、故事、经书,尤其是一些禅宗书籍,比如《维摩诘经》、《坛经》、《圆觉经》、《楞严经》,以及禅宗文化中所留下的《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等等,读起来津津有味,在里面抓一些古人的词汇,比如犹较些子、这样语、那样语,去背诵这些话,其实就是扯淡!
你一定要真真实实地去明了那个东西,总共要明了两个:一个要明了所有的用全都是虚幻无实的;另一个要明了体到底是什么;最终还要明了体用一味(都是一个东西)。用大圆满的说法,首先要明白心性是休息的(心性是解脱的,解脱其实就是休息);然后要明白外境是解脱的,即法性要休息;最后要明白这两个东西都是解脱的,都要休息,即等性休息。这就是所谓的“三大休息”,你一定要明白这些东西,如果不明白,就要逐渐去修。
禅宗上来就说体的(说根本的),大家不要总是背诵禅宗的句子,比如《维摩诘经》等等,而实际修行一点都没有,到处去炫耀我懂了这个、你不懂这个,我懂了那个、你不懂那个……哎呀,真的很无聊,说老实话,拿这些东西去连骗人都困难。当然也可以骗到一些“二百五”(傻瓜),但稍稍聪明一点的人是骗不到的,尤其现代人很实际,实际有不好也有好。
实际不好在哪里呢?实际里过分自私,什么都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一点得失、好坏、过患就开始纠结。
实际好在哪里呢?现在的实际是被我们的怀疑哲学和所谓的科学思想培养出来的,就是“讲咁多嘢,有咩用先?”(粤语,意指不要说那么多,到底有什么用?)这反映在我们学佛上是有好处的,你讲了那么多,到底有什么用?我要怎么办?这点体现在学佛上,我觉得挺好的。
有一些论坛和团体,他们特别喜欢读一些禅宗和唯识的书籍,尤其现在的玄学又发达,说东说西,说南说北,这样方法、那样系统,这样思想、那样哲学,每个人都以知道得多、知道得奇特,语言上运用得比较追随潮流,或者有创新、创奇作为自我标榜。
这些现象非常普遍,说得不好听,有卵用啊?没用!但他们就喜欢这样,特别是知识分子,所以大家要注意!我之所以推荐大家读学院的书籍,比如慈诚罗珠堪布、索达吉堪布,还有益西彭措堪布,因为他们很实在、很诚实、很真实,不跟你讲玄的,就把五部大论的精髓思想和修行方法介绍给大家。
当然,我们团体里有很多人没见过我所见的那些现象,自称是学禅宗的,其实只学了古代禅宗乱七八糟的话。古代本来用大白话来对治老背经书的现象,现在我们又拿着当时的大白话来背,这是挺搞笑的。学佛不能这样,特别是禅宗,这样学真的没用。而且老说大话,背诵“定慧一体”、“定是慧体,慧是定用”,还有一些公案里的广东方言“会么”、湖北方言“莫子”等等,这样叫演戏。
真正的证悟者,哪会跟你说这些啊?不会跟你搞这些的,但他也不是不搞,你要搞也可以,这是非常实际的一个东西。换过来说,当我们没办法一上来就明白定慧一体的那个“慧”(那个明白、明了)是什么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还是要先学定、先学慧,慢慢把定慧汇到一致去。
从禅宗来说,如果你说定慧不同,那么“作此见者,法有二相”。然后“口说善语,心中不善”,你口上说得很好,但心中没做到。这里的善和不善的级别很高,你达到定慧一体,那就是心中善,你达不到,那就是不善。而不像我们说的善和不善,好人和坏人是根据道德层面和交往层面的感观。比如,一个人对我好一点,我就认为是好人,可能不知道他就是一个杀人犯或者毒贩,这个善和不善是相对而言的。但这里说的“善”,就是明了定慧一体,如果不明了,那就叫“心中不善”。
“空有定慧,定慧不等。”如果口说善业,心中不善,就叫“空有定慧,定慧不等”。上堂课曾讲过,你的那种定慧不等的定,实际上是没用的,空有定慧的“空”是没用的意思。如果定慧不是一体,定慧不等的话,那么,你的定慧就等于零。那要怎么办呢?
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
嘴巴说的跟心能够一样,内外一如,心口俱善。也就是你说的东西心里是明白的,明相、实相、法相要一致,不能只说明空双运,实际却不知道明空双运是什么。你只知道这个词汇以及各种各样的语言解释——“明是心的本体叫光明,没有实质叫空,他们两个实际上是一体的,这叫明空双运”,随便找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能背得很溜,甚至背得比我还好,我都记不住这些词,经常会忘。
实际上,你对明空双运有体会吗?准确吗?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吗?其实不容易的,心口俱善,这里的“善”,含义并不是普通道德上的善恶之分,而是真正的心口一如,最后“定慧即等”(定和慧是一样的)。所以,六祖那时候特别反对人和人之间互相说来说去。
我提醒你们,凡是在论坛、QQ群、微信群里整天推送文章、信口开河,说这样说那样的,还自以为是的人,基本上要远离,知道吗?我并不反对论坛,我们团体也在搞,但我们都是认认真真地回答问题,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推销自己,或者贬低别人。但在其他的论坛上,很多人都是以这样的心态来写东西,或者炫耀自己很渊博、很了不起,这些都是扯淡的。请记住,所有佛法都是为了对治自我的。
一个佛法学得好的人,他的自我在很大程度上是很轻的,不会刻意地来表现自己。除非有时候为了打击你的傲气,或者要宣扬什么,就故意闹一闹、吵一吵。但时间久了以后,你一定会发现这个人的自我非常轻,自我非常轻的人,会表现出很多特征。而论坛上总是炫耀自己、压低别人,说这个宗派不行,那个大师又不行,凡是遇到这些人要小心!
佛法不是说得越奇特,用的文字特别学术化,就越厉害的,并非如此。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学一些正规的,比如五明佛学院,是我看到过最全面、最细致,也是最真诚的诠释。当然,也不能说其他的不好,你也可以去看。
但很多人还是会攻击我:“哎呀,你是从五明佛学院那一派学出来的,无非在推销自己。”其实不是,真的不是!我学了好多派别,虽然我是五明佛学院的传承弟子,但五明佛学院对我也挺不感冒的。我不是敲锣打鼓来为他们推销,推销他们对我没有任何好处,我说的只是良心话,如果你认真看过这些正规内容,可能会明白一些,不容易上当。希望大家要注意,我讲的这些好像跟定慧品没关系,其实还是有点关系。
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这里也说到了我刚才说的现象,自己去修行,不在于跟别人诤论。诤论就是不要诤先后、诤你对我错等等,当然,互相辩论、讨论是需要的,前提是为了把事情搞清楚。两个人如果都没搞清楚,通过辩论来互相刺激或者帮助,或者一个懂了、另一个不懂,懂的人真心想帮助对方,不懂的人真心想学,这样才对。
现在的论坛、微信群、QQ群里,处处都是炫耀、胡扯,前言不搭后语,但是又有长篇大论出来。初学佛的人非常简单,现代人发明了一个很贴切的词汇——“不明觉厉”,说得越玄乎,下面的人就拍手称叹:“哇,高手,这是高手!”——这是屁手!
真正的高手是那些公认的大德,比如憨山大师、法尊法师、莲花生大士等等,他们才是高手,高到佛的层面去了。大家应该去看这些大德的书,比如广受推崇的龙树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之类的,但总是在网络论坛上胡说八道,各种各样的派别、各种各样的大师层出不穷,所以要小心。
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宣传铺天盖地,我在国外上“油管”(指国外的YouTube网站)还是比较方便,结果上面说佛法的成堆,看得我毛骨悚然,这些人胆子之大啊!我因为学佛,还是很害怕因果,他们在网站上啥话都敢说,毫无忌惮。在国内,这些东西你们基本上看不到,但在网上拉帮结派、胡说八道的成堆。每天都有人邀请我进群,但总是遭到我的拒绝。还有一些根本不是说佛法的,把你拉进去买这样买那样,或者让你顷刻间发财的荒唐事件。
大家要特别小心,没有那么多的好事,比如,突然“砰”的一下在微信群里冒出来一个大师,然后就跟着他学,这会上当的。说老实话,上当也骗不了你什么,你也不会轻而易举就被一个微信群或者QQ群里的人给哄了,但你的时间耗进去了,没必要!你可以用心找一些真正靠谱的上师,人生苦短啊!现在的信息庞杂,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的信息、无用的信息堆积我们的心灵,结果搞到有用的信息反而进不来,这是很恼火的事。
这一段话很好理解,修行就是自悟,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就同迷人,迷人就是凡夫,指迷了自心的人。因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人我的执着越来越重。不离四相,即离不开四相,学过《金刚经》的人都应该知道“四相”:人相、我相、寿者相、众生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
善知识,定慧怎么样来平等呢?下面就举例来说明。
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
就像灯和光的关系一样,你发现那个体就是灯,现象就是用,即心性就是灯,现象就是用。
灯是什么呢?这就是禅宗要去做的,证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你发现心体与显现是一致的。这不能用概念去说“就是一致的”,而是在你直接的认知中,它就是一致的,即体用在此时是不分的,但它可以分。到底怎么分、不分呢?这要亲自去体会。
“有灯即光”,有本性在,就有本性的显现。“无灯即暗”,没有本性,就会断灭,那是不可能的。
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
这是比喻,如果要较真,灯和光还是不同的。为什么呢?断电以后,灯泡还在的,这种较真会弄死人的!他是作比喻,实际上本性不是这样的,它永远不熄,它的用也永远不断,如果不明白本体,轮回就会不断,原因就在于此。
光永远都在作用,以前曾说过,作用时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我们轮回的状态,在这个过程和作用中,我们的心灵已经迷失了它自己的样子。由于不明白体,我们就处在各种各样局促和无可奈何的作用中运转。
为什么?你在里边分别和执着。本体本来是不分别、不执着的,它非常的自在,但我们悟不到本体,我们心的作用力全部都在相上。什么叫做在相上?喜欢吃的、喜欢穿的、喜欢靓女靓仔、要有安全感,走出去一定要长得人模狗样,不然就去南韩把自己腮帮子削了,鼻梁上弄个棍子撑起来,你会执在这些东西上,被这些东西所局促,而且不由自主。
你觉得:“我自主啊,我去南韩是自己决定的!”不是的,那是贪欲让你去的,你从来都没有做过自己的决定,因为没有自我。你和佛菩萨一样在随缘,只不过你随的是劣缘——恶劣的缘;佛菩萨也随缘,随的是你的劣缘。你说:佛菩萨怎么随我的劣缘呢?如果你有善缘,他就给你快乐;如果你有恶缘,他会想办法尽量解除你的痛和造成的恶果。所以,他也是随你的缘,而你随着自己的缘、随着自己的业。
第二种是进入法性定,纯法性显现。
第三种是有显现,比如净土或者初地菩萨及初地菩萨以上的各种功能,以至到佛,实相与现相一致。他在用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个与本质是一样的——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是处在身体的显现还在庸俗层面,所以有郁郁黄花和青青翠竹。到了净土,就不应该是郁郁黄花、青青翠竹了,它是净土翠竹、净土黄花,实际是怎么样的,我也不知道,要去了才知道。
郁郁黄花是我们过去业的一个显现,但我现在已经明白了本体,虽然这是被扭曲了的过去的显现,但在这个时候,由于我的能观变了,它跟我能观的本质——心,是一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时候起码在“能”的层面上,我认定它跟我是一致的。
达到人我的末那识都消失了,到了八地菩萨以后,这些现象就不会带来痛苦了,于是成了净土。之所以说八地菩萨以后才能修净土,原因就在于此。到了完全一致的时候,那就是常寂光净土,他没有自己的显现(不能说他没有自己的显现,这样好容易听成断灭)。常寂光土就是纯法性,是真正的佛。
本体有这三种显现方式,一旦明白了本体,就会有个特征,你会发现本体的作用,所有的现象与本体是一致的——“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在我们已经分别的状态中,我们会给两种东西命名,一个叫本体,一个叫作用。
实际上本体就是一个,那要怎样才能一个呢?必须在一种状态下,它们才能成为一个,为什么呢?空性!如果不是空性,它的体也好,用也好,如果任何一个实有,怎么变成一个?实有就不能组合,不能成为一个,不能瑜伽。任何一个法实有,比如心体实有,它就没办法显现出各种样子来。比如,说任何一个显现实有,你能找得到这样的东西吗?
你找到显现实有,世界就静止了,以前我们学中观的时候讲过的。比如,你的眼睛看到一部电脑,如果它是实有的,说明能看它的眼识也是实有的、不动的。眼识不动,提供给眼识的阿赖耶识也是不动的,整个识全部不动了——识不动,现象没有了,现象全不动了,思维也不动,这样一来,整个世界好安静!
《大话西游》里的孙悟空把苍蝇抓出来,“哗”一刀把舌头一砍,整个世界安静了!会不会这样呢?不可能有这种事出现,世界永远都是动的,你找不到这样一个实有的体。所以,体和用必须是空性,才能体用一如,这是证悟的标志,也是我教和外道区别的一个重大要点。
我现在随口而出,当年为了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好几年。以前三教合一,道家里面好多典籍也说空性,也说光明,搞到我头昏脑涨。如果跟佛说的一样,何必要搞两个派别呢?最多是佛家里的道家派,或者道家里的佛家派。结果发现他们有本质的不同,因为道家说的无极跟现象是有差别的,它们不是一个东西,定慧没办法合一。
禅宗里面为什么要把定和慧两个东西拿到一起?说清了体和用,定和慧都在体里面,同时也在用里面。当我们发现所有的作用与体一样,保持体的时候,就不会拒绝跟体一致的现象。不会拒绝它,也不会抓住它。抓住它就是贪,拒绝它就是嗔,不明白它就是愚痴。当你对体了解清楚以后,所有的现象也会明白,从而成为遍知。现象的规律怎么发展、怎么组合,对社会发展的规律、物质发展的规律了如指掌,佛陀真的是遍知。
你会疑惑:“如果佛陀是遍知,为什么他不下来告诉我明天的股票呢?”佛陀不会告诉你这些,因为真的没用,搞不好还会把你送下地狱。所有众生有一个毛病,只在乎眼前利益,不由自主地、局限地开展自己的心性。局限性让他只看到现在,以此作为判断来进行取舍,所以经常苦,不见棺材不掉泪,有些愚蠢的人,即使见了棺材也不掉泪。常说“不撞南墙不回头”,结果他撞破南墙也不回头,花岗岩脑袋,很恼火!
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这个定慧法,跟灯和光的比喻一样,请大家记住,这只是比喻,不能较真。如果要较真,比如油灯,把火吹熄了以后灯还在。油灯的火苗,即火苗和光,当火苗熄了,光真的会熄的。但要记住,我们的本性是不会熄灭的,因为不生不灭,所以,我们一定要体会到不生不灭才行。
我们经常说“不生不灭”,这个词汇我们可以去解释,还可以用一些方法来让大家理解。比如,我们拿一张纸来,上面用笔画一根线,那根线在画长的时候,它是生还是灭呢?不停地画长,对过去的短来说,它是生,但对过去的短来说,它也是灭——过去的短没有了,它是灭了;但过去的短伸长了,它是生了。就它的长短来说,因你的描绘而不生不灭。一般规律来看,我们就认为它长长了,它是生了,但对过去的短来说,它是灭了。原来那一根线一米长,被你一画,画成了一点五米,那原来的那一米就灭了,这一点五米对于一米来说,它就生了。
我们通过语言的方式来举例,但这只是帮助理解的方法,我们一定要知道心性不生不灭是怎么样的?怎么样不生不灭?如果把它想成一个不生不灭的死东西,或者是一种状态,都是错误的。不能靠思维去,靠觉知去都是错的,只能是自己明了——悟!
这个“悟”字,体现了中国的老祖先的聪明才智。“悟”字是吾的心,即我的心,一个心旁加一个吾字,除此以外别无他路。这个“悟”字,翻译扩展出来就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自”是什么意思呢?第一,作为证悟的时候,“我”要用虚幻的人我去证悟——虚幻的人我叫做我的心、我的性;第二,这个“自”还代表本性的独立、唯一,没有不变,因为谈不上变或不变——本性真是唯一的、独立的,它不是实有的,不是不变的。我们破的实有是独立、唯一、不变,其间是有差别的。
定和慧,我们要这样去理解。“此定慧法,亦复如是”,这里用灯和光去作了一个比喻。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这一大段又在说打坐。一个说直心,一个说打坐的误区,我们逐个来解释。“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什么叫一行三昧呢?这里提出了“一行”的词汇,“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叫一行。什么叫三昧呢?三昧是精髓的意思,我们在所有行为中要抓住宗旨、抓住精髓。
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就行了。什么叫做“一直心”呢?我曾讲过很多次,真正的一直心是显相与现相一致,即体用一致,定慧本体。你说:“这个做不到啊!臣妾做不到啊!”这里讲的是禅宗,没办法,你一定要这样子。
直心可以解释为很多层面,我们平常讲的直心,是指这个人说真话,把心里的爱恨都言说出来,是贪嗔就是贪嗔。而且,很多人把此当成一种骄傲:“我是这样子啊!我就是这样子啊!怎么啦?”“是啊,我是想杀你啊!但我先说出来的,我行的是直心!”所以,直心有很多层面的。
禅宗的那种完全的直心,定慧本体、体用一味、体用一如,太厉害了,如果暂时做不到,该怎么办呢?起码可以把它当成单空,还有把所有众生当成母亲,这已经算是很直的心了。单空视内外的所有现象如梦如幻,所有的有情都视为过去世的父母,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直心了。但这不是禅宗说的直心,禅宗说的直心一定要证悟以后才会有。
“《净名》云”,净名是维摩诘的名字,维摩诘是音译,净名是意译,即清净的名字,也就是《维摩诘经》里面说的意思。“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如前所说,最高的是心境一如,我们暂时做不到,但起码在参行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能靠思维。思维是扭曲,体受是扭曲,我们要想办法去自明。参的过程中,就是参公案、参话头,即直心是道场。
后面这句“直心是净土”,我觉得一定要体用一如才行。“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这时候肯定是净土了。有一首歌曲《莲花处处开》:“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总之一句话,一定要证悟了以后才是净土。
有人问:“我能够怀着一颗菩提心,认为它是净土呢?”那是一种修行,也不能说不对。我们经常会听到别人说:“我看周围的人都是菩萨,只有我是凡夫。”说起来头头是道,好像也对。但我想问:“如果男的都是空行勇士,女的都是空行母,就你是凡夫,那你怎么去了净土的?”
如果你把周围的人都看成了空行勇士或者空行母,再差你也在边地疑城里面住着。按实际情况来讲,这样去思考、去观修就是一种修行。我们要承认这种修行的方法,就像视师如佛一样,不是说上师出来就一定是像佛陀那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两颊隆满如狮子颊、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顶肉髻成,而且身上有光,十分漂亮,他一出来,还有明星网红们的戏吗?佛陀话都不用说,只需一坐,大家便会直接知道他是佛,不用再视师如佛了。
之所以视师如佛,就因为他不像佛,那是一种观修,把他看成法身。我们认为周围都是空行母、空行勇士,周围都是菩萨,只有我是凡夫,这是一种自谦的修行,用于对付傲慢。但真正的情况是什么?直心是道场是真正的证悟,甚至连佛、众生的想法都没有,就唯一法性在游舞。唯一法性游舞,大家不要想象是一个东西在那里舞,而是各种具体的东西,运用无碍、绝无执着、处处无滞的一种状况。
六祖说要怎么办呢?“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你不要心里有扭曲,口却说一些直的东西。这点可以两头来理解,心行谄曲的最低级别,就是口里说着:“我是好人,我要为利众生愿成佛”,心里却想:“我有什么便宜好占?我们去谄媚一下”,谄曲就是曲扭拐弯,这种是最低级的。
实际上,从禅宗的角度来看,什么叫做“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上说一切无执,处处皆法性,步步踏着,个个皆佛陀。这些话谁都会说,定慧一体,体用一如,个中若了全无事……背诵起来可以写好几本书,但心里却根本不明白它。或者误认为它是一个境界,或者是一种觉受,这些都要出问题,这是最高级的“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要求很高。
“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这是解释前面一句话的,嘴上说一行三昧,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但实际上不这么做,不行直心。那要怎么样?“但行直心,于⼀切法勿有执著”,什么叫做但行直心?这里解释为“于⼀切法勿有执著”。什么叫做对一切法勿有执着?可以理解为我不要这个法,叫没有执着。比如,我们去谈恋爱,谈的时候好爱他,后来发现他是坏蛋,或者发现他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结果就不爱他了。这个叫不执着吗?不对,执着还在,只是执着的对境可以换一个。
换过头来,我们对于茶杯的喜好,比如这个茶杯很好,假设是黄金茶杯,我喜欢它,现在我发现这是我的贪欲,我不要了——这是不执着吗?不是,这叫压抑。一定要明白黄金也好,不是黄金也好,完全是空性,茶杯的本体、钟的本体、电脑的本体,任何东西的物理层面都是空性。
你再回过头去观察自己的心,受、想、行、识,你的各种各样的感受,比如你看到的杯子,它会引起你的感受。你有各种各样的思维,然后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心所,乃至于那种分别力——识(这种了别力),全皆无实皆空性。这就叫做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而不是说我不贪、不要这个黄金杯子了,并非如此。
勿有执着要求明了,各中若了,要明了所有的显现俱无实质。当然,这一定是体受性的,如果只是嘴上说,思维里面想“我不贪它”,作用是不大的,这可以称为修行,我家的狗就经常干这事。我开始喂它的时候,拿了一杯羊奶放在那里,手上的提示器还没按动,就不准它吃,其实那狗也在修行,这时候它不看羊奶,但它对羊奶有没有执着呢?
我们也是一样,这世界的东西不是你不要就没有执着,恰好是它在这里,你根本就味同嚼蜡(这个形容还不太贴切)。有人说,即使看到异性脱光衣服躺在那里,也味同嚼蜡,这就表明他已经证悟脱离了贪欲。实际上是不对的,味同嚼蜡还处在死状态里面。证悟以后,你可以去吃、可以去穿,无论做什么,于中完全无执——这很好难的,是更深的层次,这样你才能够和光同尘。你总不能和光而不同尘,和光同尘要混迹在市场上,你才有销路,才能把流离在执着中间的众生拉回头来。你在空中射来了一道光,他却弄来一把西花洋伞,一下把你挡住了。
从修行的层面,什么叫做没有执着?大家不要认为我不要了,就叫做没执着,这样就算做得再好,也顶多是阿罗汉——我不要了、我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所以阿罗汉修苦行,去贪,最后连“我”都不要了。但众生他也不要了,最终只能变成阿罗汉。
“于一切法无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他更进一层说,如果有迷人(有些没明白的人叫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比如我对你说:“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执心,就是一行三昧,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然后就开始执着——怎么执着呢?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这里把一心三昧解释成禅定。
“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执着一行三昧,因为有人说一行三昧就是要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执心,他把这个当成“行一执心”,解释为“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只在那里打坐,心念不动,变成了无记的坐。
很多师兄就走到这条路上来,特别是禅修中心的师兄,我每次都提到这件事,这些人很难办,因为禅坐已经上瘾了,那怎么办呢?要去修菩提心或者修单空,对单空进行很仔细的研磨,而且经常发菩提心,菩提心与单空能够对治这样的死禅定。
“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一坐很长时间,如果把之理解为一行三昧,那就麻烦了。还有些人追求境界,比之前的高级一点,因为座中会出现很多境界,比如身体消失了、能够看到隔壁了、能够发现气脉是怎么运行了、很多欢喜的状况出现了——无非是乐、明、无念三种大类。
这种比常坐不动、妄不起念要高级一点,因为“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六祖认为死定、无念的状态就像木板凳等无情一样。谁能坐得过板凳啊?坐到粉身碎骨,绝不反悔,风吹日晒,绝不挪动,但这是不行的。下面又继续解释。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什么意思呢?善知识,我们学道,须通流、无滞。通流的意思指任何地方都能够运用无碍,到处是通的,心能够流动,而不是死在那里的一个状态。
“道须通流”,指我们要做这样的修行。“何以却滞”,为什么让他停在那里不动(称之为滞)?“心不住法”,心不安住在一个地方,道即通流。“法”是一个词汇,“心不住法”这句话用在修行上,就是我们停在一个境界上。这个境界最笨的是什么呢?不起妄念,一直坐在那里追求安静。
当然,中间可能会取乐、取明。取乐是什么呢?很欢喜,身心都愉悦,每根汗毛都在舒服——打坐到厉害的时候,真的是每根汗毛都舒服。取明是什么呢?心的各种通就开始发生,最初可能是小小的一点点,而且不稳定。有时候又发的很通,比如,眼睛可以看到几千米以外的东西,觉得自己很厉害,但一瞬间就没了。定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事,这就是乐、明、无念。但是,这里指的还是在那里死坐。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不住法是很高级的,最初开始修定,你说心不住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好难理解的,对于没有禅修经验的人,什么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学了禅宗的人,马上应和:“你看,到处都是,干屎橛、麻三斤、庭前柏树子、问取露柱”,说起来好高级,结果一骂他就不行了。这个很难明了的,里面一定要有个清晰的开悟才行,而不是背诵这些话,或者掌握一些禅定中的境界,那是不行的。
经常有人说通透、脱落,只不过是身体的触识消失了。真正的脱落不是这样的,好难用语言去形容,就是清晰地明白心的本体,你自己太清楚这个东西了。如果还要仔细去区分的话,那就是大圆满里面的窍诀——法性与阿赖耶识。
法性与阿赖耶识的区别,你首先要知道阿赖耶识是什么,那就要去禅定,定才能知道。触碰一下阿赖耶识是没问题的,比如,长跑到很累的时候,突然停下来,那时候的心基本是阿赖耶识,啥念头都没有。瞬间去体会自己的身体和周围,体会到的那一下就是阿赖耶识的显现。
但是,那种瞬间的体会是没有用的,没办法继续下去,没办法体会它与法性的差别,或者从中再去参一下,你做不到的。之所以打禅七的过程中有跑香,是因为跑的时候,“啪”,一香板打下去,截断思维,那一瞬间啥念头都没有了。有些人坐在那里,好舒服哦,好安静哦,那也算是阿赖耶识。有一点点感受,内心是没办法继续下去的,那就没办法在中间做仔细的参修,那怎么办呢?禅定。
定到一定时候,你就开始明白什么是阿赖耶识。然后,从中再去认知到法性,这样才会产生阿赖耶识与法性的区分,否则怎么区分啊?只是在说话而已,别人对你说:末那识是执着阿赖耶识的见分,阿赖耶识是末那识造成的各种觉知心识的集合……说一大堆名词,能藏、所藏、执藏,有时候叫阿赖耶识,有时候叫心,有时候叫阿陀那识,在唯识里面一共可分有十九个名字。
这些文字在头脑里面乱晃,晃了又有什么用呢?根本没用!你体会不到法是什么,不能够在心里面去经历在它上面透过去是什么样的、透不过去是什么样的。如果你连这个都不明白,还让上师跟你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你老母和你老奶奶的区别是什么?老奶奶更老一点,更老的区别是什么?就算老妈和老母的区别还有,那祖奶奶和祖奶奶的祖奶奶的区别是什么?你不知道,因为没见过,就这么简单。)
你一定要见到那个东西才行,所以要去修、要去坐。但并不是一坐就能证得法性,那个叫做即同无情,坐在那里,常坐不动,妄不起心,那样也不对,因为走入死定,是障道的因缘。
“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真的很重要。为什么叫心无住呢?因为心根本就没有来处、没有住处。经常说自然心、平常心,其实是说它没有住处,它也不用造作的意思。如果你住在一个地方上,那就是自己找个地方把它捆起来,叫自缚。
“若言常坐不动是”,如果经常打坐就是的话,那就“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维摩经》又名《净名经》,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维摩诘大居士显示病了,知道佛陀一定会派人来看他,第一个受委派的人是舍利弗,结果舍利弗不愿意,因为曾经被维摩诘教训得很惨。关于这个故事的经文,节录如下。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
什么意思呢?我现在生病躺在床上,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怎么可能不悲悯我、不派人来看我呢?
佛知其意,
佛陀知道他的意思,两个人都具有他心通,决定演场戏,教育一下小弟们(我说“小弟们”是玩笑,佛陀是不会认为谁大谁小的。不能把我们的玩笑话当真,又变成了诽谤佛陀。我说话要非常小心,我本身是一个极端说话不小心的人,被你们训练到现在说脏话的频率都变少了,我受到了极大的扭曲、局限。此话是开玩笑的!)
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佛陀告诉舍利弗:“你去到维摩诘那里去看望一下。”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
舍利弗说:“我担当不了这个任务。”
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
为什么呢?当初我曾在林中宴坐树下,望海有南北,宴坐无东西,维摩诘来对我说:“喂,舍利弗!你这样坐是不对的,真正的宴坐不是你这个样子的。”“唯”是打招呼的意思。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
为什么呢?夫宴坐者,不于三界出现你的身和意,或者三界所有的东西都不呈现在你的意中,是为宴坐。三界包括我们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色界是一种定,无色界是一种更高的定,欲界是念头乱飞。三界都不呈现出你的真实身意,这样才是真正的宴坐。
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
这里提到的境界都非常高。“灭定”是指灭尽定,阿罗汉的灭尽定是人我完全消失,处在完全没有受想中,感受都没有了。曾经有人问佛陀:“阿罗汉的灭尽定中,到底是怎么样的?”佛陀却不回答,因为没办法回答。
一共问了佛陀十四个问题,佛陀都不回答,称为“十四无记问”。后来,佛陀在给菩萨讲经时把这些问题都回答了,而当时阿罗汉问的时候不适合回答,于是佛陀没有回答。
有人把“十四无记问”记下来,凡是问这些问题的,都被认为是不正当的发问。但是,佛教圈里把这个无记问(不正当的发问)到处滥用,遇到问题回答不出来,就说这是不正当的发问,这很过分的!实际上,后来佛陀什么问题都回答了,但为了教育他,不回答可能是最好的,所以没有当场回答。
“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在灭尽定中,还要现出自己的威仪。威仪三千,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行为中做得非常如理如法、有威仪,看起来很高大上。阿罗汉的灭尽定是完全不动的,而且身形也要灭的,叫做灰身灭智——身体变成灰,所有的心灵活动全部停下来,这是现不了威仪的。所以,这里说的“不起灭定而现威仪”,是指大乘菩萨,八地菩萨以上或者佛陀就可以不起灭定而现威仪,这样才是真正的宴坐,这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圆满的修行,也可以叫做“不起灭定而现威仪”,为什么?如果认为这一切都是法性,体用一致,无论怎么显现,根本都是寂灭的法性,这就叫做“不起灭定而现威仪”。这里说的是大乘。
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
即刚才说的和光同尘,内心里面根本没有丢掉体用一如的领悟,然后去做凡夫的事。维摩诘也是如此,一边做生意,过程中有很多的奸诘,经常深更半夜与人一起跳舞。“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这个要求非常的高。
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
这里说了一些见解,心本身没有内外,那心到底住在哪里呢?哪里都不住,哪里都是,不住即是无体,但无体有性,有作用,处处显现——你的眼睛看的、耳朵听的、身体的重全都是它,没有内外,所以“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
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是为宴坐。
什么叫做“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境界:四念处、四神足、五力、五根、七觉知、八正道,即三十七种修行要素。那什么叫做“诸见不动”?持一个根本的观点,去修三十七道品。
修行也是一样,比如,大圆满证悟了以后,可以回过头去修五加行,持大圆满的观点修五加行。修忏悔就变成了《无垢忏悔续》,在《坛经》中称为无相忏悔;守戒就持一个戒,称为无相戒。证悟了大圆满的人,也可以再去修气脉,比如大圆满禅定休息,为了修乐明,就去观中脉,左脉、右脉、脉轮等等,从而产生妙乐,但是,他的见解还是大圆满。
“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禅宗里面说,他证悟了也可以修其他的,但始终保持自己的见解不变,这样才是为宴坐。
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这就受不了了,我们进入涅槃,就是要断掉烦恼,怎么又不断烦恼而入涅槃呢?这里是说大圆满的修行,或者是禅宗的修行。他认为本来是涅槃的,一直是涅槃的,烦恼也是涅槃。你跟着烦恼跑了,涅槃就丢掉了;你没跟着烦恼跑,在涅槃中烦恼现起,那烦恼即涅槃。
什么叫做涅槃中烦恼即涅槃呢?即领悟了,但大家要记住,领悟了不是个东西,心也不要系在一个地方,自然皆是。你会问:“既然自然皆是,为什么不能现起烦恼呢?”看着东西好吃,牛肉是假的,但有汁!——有汁吗?吃了它!
关键你要知道它是假的,这个很难,如果真的做到是很厉害的,那个叫做“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能这样去修行,才是佛所认同的真正的宴坐。这里讲了一大堆,都是大圆满的东西,而且我只是随便节录了一段。《维摩诘经》是部非常了不起的经典,我很想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不是想要大圆满窍诀吗?大圆满窍诀我不懂,我也不会讲,但《维摩诘经》是显教的,我还是能讲的。
时我世尊,闻说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故我不任诣彼问疾。
我当时听到他这么说,只好傻坐在那里,“不能加报”,不能回答他,哑口无言。“故我不任诣彼问疾”,所以,担任去看他的这个职责,我做不下来。
先是舍利弗,后来是目犍连,十大弟子全说完了。十大阿罗汉都说自己不行,连弥勒菩萨、观音菩萨等等都说自己不行。最后只有文殊菩萨去了,文殊菩萨带着大家一起看了一场好戏。去了以后,问最后的“无二”是什么?文殊菩萨说:“无二是不能用言语去说的。”等到维摩诘来回答,他直接就不说——你说不说还是说,我说都不说,从而有了“一默如雷”的故事。
一默如雷想表达什么?那个东西绝对不是心可以去找寻的地方。在中观里面叫做“语言跟思维不能触及”;禅宗里面叫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断绝二元,任其自明的意思。
这些话,有时候说得我很厌恶,我觉得怎么说都对,如果你不明白,怎么说都是错。所以,还是一定要去明白,你是真的为了求解脱,不是为了虚妄,拿这些东西去吹牛、炫耀,或者冒皮皮(四川话,意指不懂装懂,出风头),甚至拿去泡妞。如果学佛群体中有靓女,他故意去跟别人讲这些,好像真懂了一样,这要堕地狱的,不行的。
这些东西要真拿去修,要修单空和菩提心,那个好实在。你把单空和菩提心修够,比起我讲十万句都有用。而且,单空和菩提心修好了以后,随便泡妞的,而且泡的是天女。(后面这一句是玩笑,那时候不一定会去泡妞了)
师兄们要当真,如果不当真,仅仅拿着这些东西来说一说,真的很扯淡、很浪费,一个暇满人身就这么浪费了!
回到课文上来,“若言长坐不动是”,像舍利弗这样长坐不动,“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意思是什么?你不能一直坐在那里不动,实际上,最初刚刚修行时,就要先去坐。说老实话,连最初的一点点禅定感受、觉受都没有,经常说乐、明、无念不好,你先乐给我看看!坐两个小时,鼻塌嘴歪的,然后你说乐明无念不好,这是大话、空话,真的没用。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最初的时候就这么一步步去做,去修慧。修慧是什么?去学中观,学唯识,五部大论,或者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这就叫学慧,闻思,然后去修定。最初的时候,定慧就是分开的,根本就没办法结合起来。
但你去做就好办了,比如修定的人,如果有好的老师,借用他的定境,在里面慢慢给他指示,修起来也是挺快的,这就是以定发慧,而且一发就是很厉害的慧。以慧发定,修单空就是这样的,夺空了以后让你去安住,安住的那个东西,是不是真正的本质?肯定不是,但是你一步一步地参,哪天参到透脱,那个就是了。我们一定要这么去做,不是一上来就定慧一体,说好说,但不好做。
真想解脱的人,就不要玩这些。有些人可能会拿着这些玩,如果不做坏事,玩玩也好,总比玩麻将好(那也不一定哦)。但是,如果不把这个事情当真,这一生会浪费掉的。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这是针对当时修行人的一些情况。“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体会、觉知到自己的心,让它静下去,然后就一直这样不动不起。“从此置功”,以这个为功夫,从这个方面去建立自己的功夫。迷人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初步引入的方法,“迷人不会,便执成颠”,执成了颠倒。
这样的人有很多,所以叫“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这样去教人,真的是大错,非常的错。静坐里面观心,其实有很多门道,不是坐在那里只是看个静。静是什么?在静中,训练我们常说的察知,但是,察知里就不是纯粹的静了。
最初的禅定,比如观丹田或者看前面的虚空,都是修定。定到后来,我们去察知:眼前的显现是眼识的现起,身体是触识的现起……这时候就不是这样子了,而是直接的认知,反对你一直静在那里,心一定要有明白。能明白本体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明白本体,至少要明白本体的作用,作用是由外到内,一层层往里面走的。五重唯识观就是讲这个,把它细分就变成了五重唯识观;不细分,像中观一样,不管什么五重唯识观,都是假的,这就变成了单空。(我们后面会讲一点五重唯识观)
如果只是一直这么坐,真的是大错,但最初的时候,坐一坐也挺好的,你能体会到心静和不静的差别,至少可以区分动静。现在你连动静都区分不了,因为没有静,只有动,你想的静不是静,那就是动。
你一秒钟都停不下来,怎么体会静?一坐,念头不停地飞。静是有层次的,有各种安住的层面,开始像高山坡上的溪流比较缓,接着像大河,然后像湖面。这是比较粗大的分类,还有九次第定的分类就更麻烦了。还有串习住,这样住、那样住,一大堆的住,禅七的最后一天,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
这些分类有很多,不管怎么样,最初你得开始去做,去体会这些静,有了这些静以后,才说得上其他的。我这样讲,好像处处在反禅宗一样,其实不然,我是把禅宗的宗旨也讲了。并且告诉大家,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认知和明了它的宗旨。我不想只把宗旨一讲,这样又会全变成口头禅,大家都在那里拍手称赞:“好啊!殊胜啊!”
如果不去做,那不是成了六祖所反对的口念心不行吗?心要怎么行呢?上去就定慧一体啊?你哪根新鲜萝卜菜啊?开始的时候,你没办法一体的,一体就是这样了,没什么好说的,我们就是这样子的——是这样子吗?哪样子?这样就是证悟的,没什么不证悟。
你根本就不可能明白,所以傅大士把惊堂木一敲——“啪”,完了,下课!梁武帝请傅大士来讲经,邀请了好多僧俗以及皇宫里的眷属,吹了好多的大唢呐、长唢呐,铺上红地毯,前面绝对还有撒花、唱诵,搞得很大阵仗。结果,傅大士上去把惊堂木往桌上一拍,“啪”,走了,皇帝以及下面的一大堆人当场一脸懵逼、不知所措,然后志公大师(当时的国师)问梁武帝:“陛下,你会了吗?”梁武帝摇头,不懂其义。
话虽如此,但不行的嘛,总得给我们大家留一条路嘛。禅宗无门,先把门开了,再说无门——无门之门。到了最后就是无门给你入,自明,有门就是有路。“雪泥鸿爪了无痕迹”,“雪泥鸿爪”是什么意思?大鸟在天上飞,地上弄的印子,飞过就看不到了;“羚羊挂角”是什么意思?羚羊跑到山上去,用角挂在树上休息,没有印子。
禅宗修到最后就是这样的,根本无丝毫痕迹可以去形容。语言真的没有力量,但最初一定要引入,所以,不能说这样去做都是错的——如果做是错的,你拿个对的出来!你要拿对的出来,就要像我刚才这样,把板子一敲,“啪”,完了。
如果能这样,我们还搞什么云禅修啊?那该干吗呢?喝茶去!赵州说喝茶去,我就不是了,我喝可乐去,该干啥就干啥去!你可以吗?你不可以,你这样去就是轮回,所以,我们要懂得这些。
虽然六祖只有一只眼,但我们不行,那是六祖、一髻佛母等佛菩萨干的事。一髻佛母也只有一只眼,我们还是要两只眼,为什么?一只俗眼,一只胜眼(指世俗谛和胜义谛)。莲花生大士把之称为“决择见解如虚空,决择因果如细粉”。禅宗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话,比如“妙高峰顶,不容商量”“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所以,世俗谛和胜义谛一定要并行,如果只说胜义谛,而完全没有可行的方法,那也是不行的。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六祖又跟众人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什么叫做本来正教?一个杆子通到底,直指人心的方法,或者是所认到的这种东西(我的本性),没有顿渐之分,不管什么人都是一样的,但人的障碍有深有重,所以人性自有利钝。
有些人要聪明一些,有些人根性好一些(根性大利)。六祖去见五祖弘忍的时候,就说人虽有南北之分,佛性却没有南北之别。五祖弘忍回过头看着他说:“此獦獠根性大利(獠是野猪的意思)。”有些人的根性很利,有些人就很笨。
我们不要认为能言善道、思维很快捷、逻辑很通达的人是根性利,不是的,有些很聪明的人,极端自私,世俗心极强,他的聪明全部拿来帮助他在世间争取利益,这也是钝根。这种人有很多,很聪明,什么都能记得住,什么理论都能串起来,但就不在自己身上用,反而拿来武装自我、争取世间利益,这种不叫利根,而叫钝根。
钝根就是要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就不说了。我觉得要有正信,即真正的信心。密宗里要信上师,显宗里面要信中观、唯识,要信自心——对你的心一定能成佛产生自信,这称为真正的信心。很难的,你觉得你的心能成佛吗?你不这么认为的,你的心一定相信将来会成为一个老头或者老太婆,所以你要存钱;你的心一定相信将来会老,老的时候生了病没人给你端水,所以要么娶老婆,要么嫁老公。
一定是这样的,你什么时候对你心是佛有信心啊?心对佛有信心,那还得了?扬叉八叉(四川话,意指一个人拽拽的),自信满满,那是大人!关键我们做得到吗?做不到,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没信心。
“迷人渐修,悟人顿契。”由于根器有利钝,差一点的人就要渐修,一步步地来。我们就是迷人,我就是个迷人,你们当中有悟人就没办法了,到时候你们来教教我,拉兄弟一把!迷人就要渐修,通过闻思修、戒定慧,一步步地修上去。当你走到那个级别去,一下就进去了(顿契)。很多人误认为进去了就可以桶底脱落、三界顿开、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唔系咁噶(粤语,意指不是这样的),绝对大部分人(99%)就是碰了一点点,回去了;再碰一点点,又回去了;反复如是,不停地这么针挑土,好大一堵般若墙,他用针去挑。
为什么不用炮来打呢?有吗?要有才行的,什么是炮啊?菩提心!密宗要上师瑜伽,很难!这两个炮看似简单,你没“钱”买不起,要信心!现在大部人是用中观、唯识的思维方法,就等同在用针挑。挣钱犹如针挑土,造业犹如水推沙——真是这样的,触碰的时候就只有一点点:“哦,是的、是的、是的……”这有点信心,但要真的透脱,一定要大心才行,大心要有力量,强烈的信心和菩提心,加上舍身饲虎的勇气。
什么叫做舍身饲虎?我们最怕的是身体被拿去喂老虎,感觉好痛苦嘛,那需要莫的大勇气。如果为了求解脱,一切不顾,这叫做舍身饲虎的勇气——有几个人能做得这样啊?根本就不会嘛!大多数人是我要修行,我还要照顾这样那样,喜欢这样那样,我要这样那样,世间的都要好,还要解脱。口袋里都没几个钱,你还什么都要买完?我说的“钱”不是人民币、美金,而是你积累的功德、福德根本就没多少,这是不行的,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事情。
为什么我老是讲出离心、菩提心呢?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后来的空性正见根本实现不了,只是有点概念罢了。读点书轻轻松松的,二郎腿一翘,一躺拿一本《中观根本慧论》,或者戴个耳机,一边听一边磕瓜子、吃花生,这需要用力吗?需要很努力吗?谁做不到啊?这种人的心用力不大、不够,用力就要有信心、正确的见解等等。
你说:“我想用力啊!”一时冲动是可以的,三天以后再说,三天坚持过去了,还有三个月、三年。你有那么大的无明,就有那么大的障碍,意味着你可能长时间没有真正的体会或者比较透脱的体会。
说老实话,我不相信这世界上真有什么方法,把你的头一按,“砰”的一下就开悟了,那必须要佛陀和恩扎国王两个凑在一起才行。就算你的上师是佛陀,但你不是恩扎国王;另外,你的上师到底是不是佛陀呢?所以要两看!你嘴巴上说他是佛陀,他凭哪一点是佛陀?三十二相?这些话好说,学佛一定要实际!
“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从自识本心、自见本性的层面去看,这时候就没有顿渐的差别。因为本体是无差别的,都是一个东西,无形无相,自成、平等,确实完全一致(即无差别)。“自识本心”和“自见本性”的“自”有两个理解:第一种,世俗谛上是以虚幻的我的方式去修行、去消灭自我,然后见到本心和本性;第二种,本性必须是自明自见,它是唯一的、独立的,必须是自明自见。还有一种读法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但意思是一样的。
见到本性以后就即无差别,因为人有利钝,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在本性的层面去看顿渐,都是虚假的,利钝俱无。因为缘起上的不同,所以才立了顿渐,但从本性的层面去看,郁郁黄花都是般若,顿渐也是假设,也不是真实成立的。大家可能认为,既然不是真实成立的,那我们就直接越过不真实的成立,直见本性——是的,你要真走到那一步,你会发现顿渐完全是一个假设。假设的意思就是没有真正的顿渐,既然没有真正的顿渐,那很渐、很钝的人也可以变成利根。如果钝根是真的,你就会一直钝下去;很利根的人,如果不好好修行,不发大心,一样会变成钝根。所以,利钝是一种假立,不是实有的。
另外,钝根通过修行也会变得很利。还有些人看起来是钝根,实际上是利根。举例来说明,藏传佛教里面有一位很著名的大祖师叫益西钦哲,他的神通很厉害,曾经把弟子乌金南加从悬崖上推下去。弟子是个活佛,话都说不清楚,看起来很笨,是很钝的一个人,益西钦哲把他从悬崖上推下去,他在半空中清醒过来,领悟了以后,飞回原处。
大家一听,会觉得这个太神了,如果牛顿活过来,一定会被活活气死,这在告诉他重力加速度完全不存在。H=1/2gt²(自由落体公式),现在我看的书都记不得了,但我初中学的还记得,啥世道啊?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弟子实际上是利根,但他被障住了,前世可能犯戒或者胎迷(胎迷分为出胎迷、住胎迷和入胎迷),不知道是哪个阶段把他迷住了,他的悟境被完全压住,而无始劫来堆积的人道习气还是在运用,同时他也有福报,拜了益西钦哲为上师。益西钦哲知道,解除他的迷障必须要让他经历极端刺激的状况,如果不是益西钦哲,一般的上师肯定会让他去读中观,那就完蛋了,不知道读到何年何月,一定会说:“你是个钝根。”但遇到益西钦哲,从悬崖上推他下去,在半空中一刺激,一下就想起,过去的境界一下就回来了。
益西钦哲肯定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能解决问题,他一定能飞上去,就算不飞上去,也只能摔得半死,然后下去再加持他一定能恢复。这跟帝洛巴和那若巴师徒相似,帝洛巴走到山崖上,对着那若巴说:“这个悬崖这么好,有人跳下去就更好了。”那若巴一看周围没有其他人,只好自己跳下去,“砰”摔个半死。大家会想,能不能摔到中间飘起来?不是的,帝洛巴的目的就是要那若巴摔个半死。这是些超级大祖师的大手笔,而我们没办法,只能读中观、修菩提心。
你说:“哪个快,哪个慢呢?”难说!如果你想这样,就去找自己的上师把你推下去嘛,不用去悬崖,就找个二三十层的高楼,在下面铺上气垫,你去跳跳看!你会下去,也不一定摔得死,但绝对不想再摔第二次,至于开悟,与你无关。我是超级现实的人,但并不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没有出路,我们有的是出路。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很大的宗旨。善知识,我这个法门从释迦牟尼佛付诸摩诃迦叶建立教外别传,成立禅宗开始,叫“从上以来”,一代接一代,到六祖这里已经是三十二代(六祖是东土的第六代)。
“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说出了宗旨,说出了本和体。我们在修行或者证悟的时候,对自己内在的东西叫做“念”。对我们的意识怎么处理的——无念;对外面的呈现(这个呈现也可以包括念)是怎么处理的——无相;当我们证悟本体,我们对本体是怎么处理的——无住。念要“无念”,所有的对境要无相;“无相”后面会解释;“无住”刚才已经说了很多,后面可能还会解释。
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这是概括性的解释。什么叫做无相?见到了相,离开它叫无相。怎么离开呢?要怎么离相是很复杂的,实际上很简单,它是空性的就是离相。怎么去离相?怎么是空性的?不是说看着相跑开叫离相,跑不开的,比如,你的身体怎么跑开?你心里面的贪相、嗔相怎么跑开?要怎么去跑开,或者怎么去看破它?这就要修单空。
“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念”前面已经说了很多,见所有的相不起执着、不系念它,叫做“于念而无念”。什么叫做“无住者,人之本性”?我们的本性是没有来处,没有去处,也没有住处的,它本来就是一切的根源。如果它要住在哪里,住的哪里是不是产生它的地方啊?说明它还要去找更厉害的根源。
比如,你住在这个房子里面,这个房子不一定是你造的,如果这个房子完全是你造的,那这个房子应该依属于你,以你为根,所以你才是第一、最根本的东西,是本。但是,你现在住到一个地方,说明你以住为根,你住的地方才是根,所以你是第二的东西,那是不行的。
再换一种说法,一住就有对立,认知本身找到了一个认知住的地方,心这个时候就不是本体的样子,而是二元对立的样子。我们可能不明白,比如,正处在一片空明的状态里,认为“哇,这就是解脱、就是解脱”。其实你是住在一种状态里,这个空明的状态好像什么都不是,你说就是它,它什么都不是,它无有、自成,但是它有个特点——没办法显起万象,不能本自具足,那是你捏造的一个东西。
我们要去观察这些,特别是被直指了心性的师兄们,要去观察这些,要观察得很清晰、很深才行,慢慢地,你才会真正地理解《坛经》《维摩诘经》,乃至于大圆满的三大休息、三自解脱里面的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样观修?达到这个层面,你会非常的细致,这个时候再去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那就有意义了,那是很真实的事情,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只是背诵,拿来感动自己、感动别人。当然,感动自己、感动别人没什么不好,但对证悟本性就没太大的帮助。
关于“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其实有很多内容,但今天已经没有时间了,要听清楚的话,且听下回分解!“啪”(师兄拍惊堂木),好了,今天的定慧品只讲了一半,不好意思,我讲得有点慢。大家对这样的讲法有意见吗?有意见也只能这样了,没办法,我已经尽了自己巧舌如簧的能力了,不然一敲惊堂木就走了,然后下面一大串人会骂我在装逼,你让我怎么活啊?哈哈!
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5课
- 《坛经》第1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