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禅修的第七天。美国洛杉矶时间是下午18:00,中国北京时间是上午10:00。下午和晚上,你们还要打坐,之后第一个禅七就结束了。
对于现场的禅七,应该有解七仪式,第二天再开始重新起七。但是,由于我们举行的是云禅七,距离隔得太远,每个地方的时间也不一样,那怎么办呢?第一个禅七结束以后,各自进行解七仪式。
据我所知,有七、八个禅七的道场,可能还不止,分布在国内乃至于世界各地。那么,可以各自进行解七仪式,其实非常简单,有条件的,可以绕佛像、绕佛塔三圈,然后磕三个头,最后念回向偈。
具体念哪个回向偈呢?“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念完回向偈以后,在内心里面,把这七天的禅修功德回向给自他一切众生早日成佛。同时,有些师兄还有各自的世俗愿望,比如事业发达、身体安康等等,这些都没问题,总之要进行回向。回向完以后,这个禅七就真正结束了。
如果完全不作回向,禅七就少了一个回向的仪式(少了三殊胜)。三殊胜的仪式,不但要在禅七的开头和结尾来进行,在每一座乃至于每一个善事,甚至每一个念头都需要。比如,你生起了一个善念,可以马上把它回向了。当然,有时候故意去发善念,这是一种训练、是一种修心的方式。
首先,修菩提心之前一定要发愿——叫做“动机殊胜”;然后,专心致志地去观修——叫做“无缘殊胜”,或者叫做观修专注殊胜(专注于某一个修行虽然不算无缘,但它是与修行以外的事物无缘,所以叫做无缘殊胜);最后,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你愿意回向的事物——叫做“回向殊胜”。回向一般与你的发愿一致,可以附加一些世俗的要求,但主要还是与自己的发愿一致。如果发的愿不大,就谈不上殊胜了,所以,最后叫做回向殊胜。
回向之后,第一个禅七才结束。那么,连打两个禅七的师兄们,还要不要起七呢?可以不起七,但第二天早上,要绕佛三圈,如果不具备这样的环境,那就免了,但起码要对着佛像磕三个头。如果连佛像都没有,就对着虚空观想释迦牟尼佛或者三宝在面前,然后磕三个头,磕完头以后接着发愿。
虽然云禅七没有正式禅七的仪式,比如授起七牌、听法器、分配监香等等,但没关系,因为第一次起七时已经做过了。最重要的是你要在内心里面发愿,修行是为了什么,然后专心致志去禅修。
第二个禅期结束以后,在几个比较大的道场,泰国,中国,美国,我们有一个统一的解七仪式(也叫消七),也会在网上同步进行,然后禅七就正式结束了。
据说,这次禅七还有纪念品,好像是各种材料做成的书签——还分了等级,不是要平等吗?哈哈!
纪念品是免费的,但要自付邮费。如果不需支付邮费,应该每个人都会要,但现在要自付邮费,有些人就不要了。要不要都没关系,就是个纪念品而已。这个纪念品之珍贵之处,就是上面刻印了“为利众生愿成佛”和《修心八颂》里面的偈颂,我觉得挺好的!
需要的师兄可以去报名,反正纪念品是免费的,但要自付邮费,具体的邮费是多少我也不知道,大家可以去询问。
听说还有U盘,里面有我上课交流的内容,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我在搞自我推销。但是,你硬要这么想,我也没办法——我就自我推销了,咋啦?其实,我不太想自我推销的,但学佛又不交流的话,本身就是很龌龊的行为。好了,我只是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请你们随意!
今天是第一个禅七的最后一课,这次禅七共有两个禅七,我决定把第三品“决疑品”上完。第二个禅七,我打算隔天上课,因为这么讲下去,我实在有点气力不足。讲课很耗心气,连续七天还能撑得过去,但连续十四天就有点麻烦。所以我偷个小懒,隔一天上一次,也就是明天不上课,后天再上……也就是第二、四、六天上,麻烦的是,第七天上不上呢?这时候我要去运个气,看到时候的具体情况。如果运气打通了任督二脉,我就上;如果任督二脉被堵住了,那就没办法了。一般来讲,我的任督二脉还是比较通畅的,哈哈!
决疑品上完以后,我会跟大家讲一些关于禅修的经验——请记住,这是经验,不是教言!经验对有些人有参考的作用,但不是听了以后就能照着去做,这会有麻烦的,因为你跟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我十七、八岁就开始打坐,现在快五十七岁了,差不多有四十年。如果中间没有经历而强行照着来,还是有点麻烦的。但是,经验可以参考、学习,乃至于教言,听过就算了——“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要学里面的理义,抓住里面的味道,别死板地照着去模仿,禅宗最忌讳这个。
这些基础内容很重要,我会跟大家讲,但不会讲得太深。“决疑品”上完以后,之后的上课安排大概是这样的。禅七结束以后,我们要休息一下,再恢复《胜道宝鬘论》和净土宗的学习。大家能通过网络一起进行两个禅七,我内心还是挺喜悦的,也很随喜大家!美国道场的有些师兄,在七天禅七里当了七天苦工,你们能够打坐,他们是挺羡慕的。
好,我们继续学习《坛经》。
前五天基本上把般若品学完了,实际上,般若品是整个《坛经》比较核心的内容。六祖没有像很多学教之人那样,把般若分成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般若是怎么回事。哪怕在说实相般若,还是用文字和语言在说,比如,实相般若离开了四边、断绝了二元、一定要八不等等,安立了各种各样的名词。甚至在说观照般若,也会说出很多名词。
六祖则不同,他在说般若品的时候,以操行的方式来解释般若,直接把非常具体的修行用上去。第一,以操作的方式、实修的方式来解释般若;第二,直接用普通的语言去说般若的实相——般若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进入般若?这是六祖说般若的两个特点,也是禅宗的特点。
禅宗进入般若的操行方式,非常的简单直接。当然,也反对进入般若的一些误区,分为两大类,要细分的话,会有好多小类别。
第一个误区,口念心不行。嘴巴说,心不去做,也就是学了很多文字却不去操行。斥责你只是学一些名相、搞一些思维,实际上没有落到实处,禅宗有个很特殊的词汇,称其为“知解宗徒”(带贬义意味)。
这个误区是针对当时六祖所处的唐朝,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每个人都会说一些佛教的经论、名相,直接去见性的方式反而很少,至少去做的人不多,所以,六祖提出了禅宗这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式。六祖在第一品“行由品”( “自序品”)里,直接说这个法门唯论直指人心,不论禅定解脱,已经说出了般若操行方式的一大宗旨:直接告诉心是什么、认识心是什么,至于修禅定等基础,不是这个宗门、派别所做的事。这点前面几品都有讲到,“般若品”里更是强调。
第二个误区,空心静坐。
第一个误区是光读书、不实际去做;第二个误区是不读书、只是傻坐,空心静坐是根本无法证得本性的。总之,六祖反对这两个误区。
直到现在,这两个误区依旧是我们学佛团体的两大问题。要么就拼命地读书,了解很多名相,实际却不去操行。但是,有些人还是乱读,读了也不理解,只是为了瞎哔哔,在朋友中间张口乱说,或者在论坛等各种群里炫耀自己知道得多、观点独特,一看就是一帮完全没有修行的人。总是说来说去,其实狗屁不通,甚至攻击一些大德和派别,觉得自己能够当来独下,过去未来突然出了另外一个佛——这是很蠢的,一个人愚妄到这种程度!这种人可能你们看到不多,但我看到非常多,整个网络皆圣人,成就者遍布朋友圈,很荒唐!这就是口念心不行,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病。
还有一些是真的想修行,但闻思不究竟,并不知道自己要修什么。可是他很虔诚,也肯花时间,整天在那里坐。比如,我们禅修中心就有一帮人,哇,禅定很厉害——当然,“禅定”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正确的理解。其中,有一种空心静坐这类没有见地的禅定,属于普通的世间定;还有一种有见地的定,因为见地的不同,造成的禅定也不一样。
禅定是外道和内道共修的一个东西。禅修中心里面有些师兄一直坐,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而且不止一两个人——你以为他们真的明白了本性吗?不可能的,智慧都没怎么开。性情是变得柔软了,有些人甚至有点小神通,但真的明白了自心本性吗?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吗?差得很远!
六祖说的这两种误区,现在的修行人还是普遍具有。这两种大误区细分起来有很多,只读书心不行有很多种类,空性静坐也有很多种类,见地不纯的更是成堆。“般若品”里把这两个误区说出来,并且指出了禅宗认为般若遵循的一个宗旨——无念。
六祖提出了“无念”,并且对无念作出了解释:无念不是指没有念头,而是于念无念,见到了各种相,于各种相上不执着、不染著。而且,六祖把“无念”说得很高,“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这些我们都作了相应的解释。
《坛经》中的“三无”:第一,无念为宗;第二,无相为体;第三,无住为本。这些基本上是禅宗的宗旨,乃至于修大圆满的人,都要拿此去参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这“三无”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和参究。在《坛经》的后面会讲到“三无”,基本上是大圆满彻却修行的要则。
大圆满彻却的四个要点,大家记得吗?无有、唯一、自成、平等。《实相宝藏论》中专门讲了这四个要点,这四个要点与禅宗的很多说法是一致的,甚至连词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坛经》说的这三个要点(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与大圆满的彻却要点进行对照,也是切合的。但是,不能直接说这是大圆满彻却的要点,否则会受到人家的攻击。我上课时的很多说法,大家要注意,有时候记录下来、传播出去也要小心,因为不一定是我的本意。所以,大家读的时候要小心,很多时候记录的文字跟我的说法是不一致的。
比如,我昨天说到“我们见本性之前,要把法我执和人我执减轻”,但是,随后就收到信息,变成了“要把人我执和法我执消尽”——如果人我执和法我执都消尽了,就成佛了。“减轻”变成了“消尽”,中间变了一个词,意思就会出问题。
这些师兄本来是好心发布这些文字,由于记录得不准确,有些没来听课又不知道当时情况的人,马上就会攻击。事实上,马上就有人来找我“麻烦”,提醒我哪里的说法有问题,我去一看,也确实是如此。
我说的是“我们在认识本性之前,要把二执减轻,这样才有能力担当”,当时还说了一句“要把这个认知的障碍磨尽”,意思是把障碍认知本性的麻烦拿走就好了,而不是要把人我执和法我执都消尽——二执全部消尽就成佛了,而且是果地的佛。所以,之间只要变换一个词,就会出问题。
也就是说,只要执着减轻就可以了,否则没法自肯、没法认。如果连出离心、菩提心都没有,执着就没办法减轻。怎样才算是有出离心、有出离心呢?你对世法的贪著减少了,相应在这方面的人我执和法我执减轻了。什么叫做有菩提心呢?你的人我执减得非常轻,法我执相应减得更轻。
并不是通过出离心和菩提心,把人我执和法我执都消尽了,那是不行的。我们只要求人我执和法我执减轻到一定程度,我当时表达的是“把认知法性的执着磨灭消尽了,或者消失了”,就是认知的障碍消尽了。那么,认知了本性以后,“人我执”和“法我执”这两种执着是不是都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你还得去修,修到成佛才能完全消尽。
突然想起昨天有人来问我,所以跟大家解释一下。但是,发布这些文字的师兄是没有恶意的,反而是好心。我只想告诉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我说话的意思。还有,现在发布的一些文字,比如网站上发布出来的听打课件,我相信意思大部分是对的,因为校正的师兄也是闻思修行很多年的,不是什么都不懂。说老实话,绝大部分文字我都没时间去看,更谈不上改动了。
有时候,他们会原原本本地记录我说的内容,我说什么,他们就记录什么,没办法结合当时的语境或者场景来记录。比如,有些手势所指的内容,有时候正话反说,有时候开玩笑,但都被原话直接记录下来。这样的话,会导致意思不准确,甚至恰好与想表达的内容相反。所以,大家看的时候要小心,但绝大部分内容应该是正确的。
我也看了几篇网站发布的课件文稿,心想:“我怎么这么没有文化呢?”原因是什么呢?讲和写是不一样的。写,你有时间思考,用词的时候可以考究,甚至可以翻书去查词汇。但讲的时候要脱口而出,心里怎么想的、怎么感受的就讲了,从而少了很多修饰之词。所以,记录下来也不会显得文质彬彬、辞藻华丽。
不管怎么样,这些师兄们的发心非常值得敬佩,而且,我相信大部分的意思应该是准确的。我只想告诉大家,在看这些内容的时候要小心,如果发现了问题,可以来提问。闲话少说,回过头来学习《坛经》。
般若品提出了“无念”这个准则,并且作出了解释,还把无念法说得非常厉害。这个“无念”是指开悟,无念为宗,千万不要想成没有念头地坐在那里。
禅宗的三个“无”,其实很有意思,后面我们会逐个来讲。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三个“无”是怎么回事呢?无念为宗,所有的现起都是空性的,都不粘著、不染著,称之为“无念”,这是一个证悟的状态。证悟的状态再细化一点,你要离相,无相为体。所有物理性的外境以及意识的对境(前五根的对境称为相;第六根的显现基本上属于念头,也可以称为相,也可以称为念),有相出来,但也是无相的——什么叫做无相呢?于相离相叫无相。
《金刚经》里面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关键是非相——你怎么非相呢?怎么离相呢?即相离相,就是看到了相要离开相。这跟离念是一样的,你要证明这个相完全不是真实的。
第一,它不是真实的,就是如幻;第二,它可以消失的,就是如梦。四夺的修法又来了。
要“无相为体”,那拿什么去无相呢?其实要反过来读:离了相以后,那个东西就是体。
这三个“无”,没说本体是什么,基本就像二转法轮一样,全是破。但并不是把东西拿开这样来破,而是说它没有本质。它可以消失,但不是用物理手段那样把它拿开。比如,经常有师兄问:“这个杯子放在这里,我观修它,是消失了以后为单空呢?还是不消失为单空呢?”这是一个修行的具体问题,修单空的师兄们,你们一定会遇到这些问题,特别是最初的时候,但修到后来就不会了。
其实,杯子在的时候,你认为它是虚幻的,已经是单空了,叫如梦如幻。修到一定的时候,你的内心会有一种认知:所有的事物一出现,都没有本质,都可以在你单空的见地之下消失,这样的消失才叫真正单空的修行、单空的境界。而不是说它真的没有了,如果没有了就是修成单空的话,那你把面前的杯子拿走就行了。但是,就算你把杯子拿走了,还是没有单空的见地,那也不一定是单空。
如果把这个事情弄得禅定化,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空心静坐没有意义了。怎么说呢?你打坐的时候,不修单空、不去四夺,杯子也可以消失的。禅定到一定时候,身体的感受没有了、眼睛也不看了、耳朵也不听了,其实,这跟把东西拿走是一样的,此时,你并没有生起单空的认知(如梦的认知)。
生起了如梦的认知,入定后东西消失了,出定以后,还会直接觉得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存在过。如果你没有单空四夺的修行,通过禅坐,即使身体消失了,出定以后,你还会觉得这些东西实实在在的。你会认为,当时入定,就像睡着时东西消失是一样的,它们始终都在这里,你会认为只是暂时见不到而已。你不会认为,是真的见到了确实不存在相的本质,或者心里没有诞生出“它就是不存在的”的认知,这种所谓的显现是一种假相,“根本不存在”才是真相。
听得懂吗?大家开始想了……因为你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所以就开始想了。我们一定要修单空,显现的消失,并不代表真的具有单空的见地——我现在说的还是“单空”,显现随时都可以消失,眼睛一闭,你看到的某个形象就消失了,这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单空。你也可以通过眼睛一闭一睁,去训练你的心对它的认知:“它不是真实的存在”。但是,如果没有做过这样的训练,即使显现消失了,那也不叫单空。
单空有两种,一种是下自续的境界,样子存在,但你认为它如幻。另一种是上自续的境界,心里认为它是不存在的,在这种状态下安静下来,它真的消失了(这个消失有禅定的功劳)。
单空的见地,你心里有一个认知——这些东西确实不是真实的,它是一种幻象,是一种错乱、迷乱的现象。如果没有这种单空的见地,显现可以消失,但会认为是因入定而消失的,只是我们迷乱了、我们出现幻觉了,或者是被打了麻醉针。所以,有单空的见地和没有单空的见地,两者迥然不同。
以上说的是“无相为体”,然后是“无住为本”,这就更精彩了。前面是“无念为宗”,说我们内在的意识,意思是看见外面的显现以后,不认为它实有。还有,我们的念头出来,也不要认为它是实有的。
你看见外面有一座山,这是一个念头,这个念头里面包含了两种认知——第一,外面的山是真实存在的;第二,生起这个念头的时候,我们不会去考虑它是真是假,我们会认为有个念头。虽然它会消失,但绝对不会认为这个念头跟我们思维外面的山河大地一样,本身也是个幻象。而且不去染著这些念头,不染著就是不跟着这些念头跑;不跟着念头跑,而又认为外面的显现是空的。如果没有经过单空的训练,那是不行的。
比如,你面前有一台电脑,如果没有去夺它、没有认为它是虚幻的,当你生起“这是一台电脑”的念头时,一定跟它是实有的存在捏合在一起,这个念头甚至连想都不会去想,这就叫做遍计执。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样的?
你不可能一想到某个东西,就觉得它是虚幻的。比如,你看到一台电脑,马上就想“它是电脑,但它是虚幻的,完全没有实质,像幻影一样”,这样的话,就叫单空。关键是,在看到它的同时,生起它是虚幻的感受,这是训练出来的,之所以用光去射(四夺),就是这个原因。
还有,我们为什么要用光射自己的身体呢?因为坐在那里,一下就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就是一坨,这种触受马上让我觉得有个东西在这里,从而生起一个念头——“啊,一坨”,或者痒、麻、重等感受。但是,你并不会用语言、思维的方式去想它重、它痒、它麻,就是“一坨”的感觉在那里,而且,这个“一坨”里面包含了很多东西。
以上是念头,“无念”是什么意思呢?你生起了“一坨”在这里,马上感受“一坨”的同时,会觉得它如幻,这就叫不染著、叫无念(单空的无念)。当然,你要说它是法性,那就更深了。大家听得懂吗?修过单空的人都听不懂,就说明你没修过单空,或者修得不好。
不然你怎么可能不染著?什么叫做不染著?大家不要把“染著”想成是贪、嗔等东西,贪、嗔已经是很粗大了、很后面的事了。比如,电脑存在的时候,觉得“哎呀,这个电脑好好哦,我想要”,这已经是很后面的事了。如果认为电脑是如幻的,那“我想要”等念头就不见得能起来,就算是有“我想要”的念头,也不会非常厉害和强烈,因要不到就开始苦,这就是单空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贪执的原因。
还有更的深层次,当你进入单空的见地中,显现都消失了,当你出定时,它们再出现时,如幻的感觉就更深了。因为它已经如梦了,而且像梦一样消失了,你再出定时,显现虚幻的程度就加大了。
可以加大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大到如大德们那样,开始玩花样了,可以产生物理性的改变。比如,手按到岩石里面去,脚踩到地上脚印就出来了……我们经常在西藏看到大德们在岩石上留下脚印,或者闭关修行的高僧们,打坐的地方留下的手印和脚印,这是在达到很深的定时,按上去的,但是,出定以后又按不动了,因为又回到固有的习气上去了。以上就是“无念”。
“无相”中的相,是与我们的心相对的这些东西。“相”完全是虚幻的,“相”可以分两种方式来理解,其中一种是物理的相,它是虚幻的。其实,“无相”与“无念”是一个东西,要无相才能无念。你可以把“念”也当成“相”,只要与心对立的,都称作“相”。你能够觉知到自己的念头吧?如果不能觉知到自己的念头,你怎么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呢?你知道自己在想什么,那“念头”就成了你知道的对境——成了“所知”,这一点想得通吗?
“离相”是什么呢?内心的念头也好,外面出来的物理现象也好,都当成念头。其实,“无相”与“无念”就是一个——无念,只是细分了一下。这些都不是真实的,这个时候,你就开始慢慢明白什么是“体”。请记住,根本不是要把它拿走,而是它本身就非相——“若见诸相非相”。“非相”是什么呢?它没有实质,完全是光明的一种游舞,那个光明就叫做“体”,但六祖用一句话就表达了。如果没有学过中观、没有真实的修行,在你那里,“无相为体”就会变成口头禅。如果明白了“体”,那会更精彩,你不能去安住它,安住它就要失败,称为“无住为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坛经》的三个“无”,基本上是二转法轮的一种进入方式,相当精彩!六祖以后的学人,以《金刚经》作为参究的经典,那是以二转法轮进去的。但是,并不代表六祖不承认三转法轮,后面五祖给他直指心性的时候,他说出了五个“何其自性”,其实就在说光明,而且,其中的好多观点与大圆满基本上一致(不仅仅观点一致,运用的很多词汇都一样)。
六祖提出了“无念”这个法门,后面还以“无相颂”来解释般若,表明禅宗的观点。整本《坛经》,基本上是以般若为本质、以自心本性为出发点来说问题,后面的戒律也叫“无相戒”,与我们平常说的三皈五戒是不一样的。皈依叫无相皈依,戒律叫无相戒,忏悔叫无相忏悔,一切都围绕着“无相”来展开,这与顿门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是一致的。
顿门的特点非常快捷,与大圆满的彻却有非常一致的地方。但进入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大圆满得去修四前行、五加行,还得去修禅定、学中观,最后还要学大圆满本身的三个特殊的密加行(身口意的加行),修完了以后才直指心性,直指心性还分了很多层次。大圆满进入的方式是渐进的,而且很多时候是“正说”,依据你的情况、依据我们所学的教理,有什么说什么,一层层地来。
而禅宗则不给你“正说”,通过斗机锋、旁敲侧击、棒喝、刺激你,各种方式一拥而上,很妙、很花哨。就因为很妙、很花哨,也很容易被人搞成口头禅和狂禅。口头禅就是口说心不念,根本不懂,只会背诵法句;狂禅就是自认为通了,或者根本就是一些很虚妄的人,张口胡说八道。这些都是非常可悲的事,也是后世禅宗衰微的一个重大原因。
闻思禅宗的经典,我们要吸收合理的、非常高妙的地方。但是,如果不能像六祖等祖师那样能够马上进入,上来就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就要老老实实地去积资净障,先把基础打好,然后再进入。说实话,如果一个人的基础打好了,真正证悟用不了多少时间。基础打得好,各种执着都已经减轻了,人心慢慢就趋向于那个样子,再去自明、自肯就容易。不然的话,你总在想象、向往,那种向往从某种角度就是迷信。
有些人学的时间长了,却不重视打基础,总在说大话,说多了以后,连自己都会麻木。听到这些法句以后,你再也不会感动,再也不会有体受。对于真正的修行人,只要听到这些话,马上就会刺激他进入那种状态,感觉到愉悦、安静,甚至有法喜出来。
如果不修行,总是口头上说,说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始胡思乱想;再说一句“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又开始不停地想。说多了以后,引起的感受是麻木、疲劳、厌倦,跟恋爱谈久了是一样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感受,你就开始不行了,会觉得自己进不去。虚妄的人会拿着这些东西去骗人,不虚妄的人就退失了。所以,大家要注意打好基础。
不是学了禅宗、学了《坛经》,每个人都可以见性成佛,或者识自本心、见自本性,马上至佛地。如果真有这么便宜的事,中国禅宗会沦落到现在的地步吗?现在的禅宗很衰微,不是一般的衰微,不要看寺庙修得多、修得好,真的修行人却没几个(虽然说得有点悲观,但确是真相)。
从这一品以后,六祖就开始建立一个大体的、禅宗对般若的说法,之后的一系列说法,都是根据它来的。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品“决疑品”,对禅宗的一些怀疑和说法作出了解释。
下面来看经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
“韦刺史”可能是个大护法,为惠能祖师设大会斋,“大会斋”就是大家一起来吃顿斋饭。吃完斋饭以后,“请师升座”,准备讲法了。“官僚士庶”就是普通的市民或者当官的人,那时候很多当官的都信佛。“肃容再拜”,拜完了以后就开始提问。
那个时候,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这种顿教,特别是像六祖这种完全没有名相而直接说的方式,真是没有的,所以叫做“不可思议”。这里表明了韦刺史有很多怀疑,反而现代人听多了,油滑如耳、草率堆积,记住了很多法语,认为听了以后理所当然,一点都不怀疑,既不怀疑又不理解,就容易出麻烦。
禅宗的后期有一句法语:“不疑言句,是为大病”,这句法语我们经常说,意思不是要你去怀疑这些文字,而是说你对这些文字的意思根本就不了解。当你去了解它,比如探究什么是“应无所住”的时候,会有很多搞不清楚的地方,那就要反复思考和探究。这个时候就要“怀疑”,去怀疑这些文字,比如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每个人看到这些文字,读得顺畅的时候就自认为懂了。你问他什么叫做大圆满?他会说:无有本体、唯一自明、光明自成、显现平等……都说得出来,但“无有、唯一、自成、平等”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真的不知道。
比如,《圆觉经》说:“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很多人觉得听到就可以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无了知不加辨别”,那不成了木头吗?“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你随便找个杯子,都完全符合这一条,杯子居一切时肯定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它都没有妄心,哪有什么息灭的问题?“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住妄想境”,它出现在房子里就是个妄想境,根本“不加了知”的。“于无了知不辨真实”,由于它不了知,它也不辨真实。
所以,总是拿这些话去说真的没用。你说杯子不是生命,那你睡着了也是这样的。你睡着了也是居一切时;睡着了也就不起妄念;妄心亦不息灭,你睡着了,还息灭什么,尸体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一个东西搞明白,要深处这种明了里面,你才知道所说的什么意思。而不是背诵了这些词汇,但完全不明白其中所指的深深领悟,那么,这些词汇基本上是没用的。禅宗最怕你不了解这些文字,却死记硬背,所以,六祖说“口念心不行”是不行的。
唐朝不像现在堆积了那么多的禅宗经典,到处都是各种大德们的开示、公案、机锋,大部分都是规规矩矩地学教,突然来了一个六祖,他的很多说法和以前的都不一样,所以会产生很多怀疑。
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
这个问题问得很毒辣!达摩是禅宗在东土的第一位祖师,惠能是他的第六个弟子。韦刺史突然问了一句:“你还是不是达摩祖师的弟子?”我在想,当时他的语气肯定是试探性的、怀疑性的,似疑非疑,似问非问,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问得很直接,但也比较恭敬,毕竟前面肃容再拜了。
师曰:“是。”
惠能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
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韦刺史拿了一个公案来问:“我想问:达摩当初去度化梁武帝,梁武帝说他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什么功德?达摩说他没什么功德。我不明白这个道理,请和尚帮我解释一下?”这个故事我讲了好多次,没有听过的,可以去找我以前讲过的录音或者文字。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这里终于把“功德”和“福德”作了分类,六祖的要求很高,等一下我再来解释一下。
文字的直接意思是什么?梁武帝实在没有什么功德,你不要怀疑达摩祖师的话。“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我们不要听到“邪”字就害怕了,马上想到眼睛是红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头上长两只角,认为魔鬼、坏蛋、变态就是“邪”。在六祖那里,只要你有不符合本性的、达不到最高的般若见解,都叫做“邪”。梁武帝根本不是我们平常说的那种心邪,他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做了很多的大福德,很多人认为这是“功德”,但在六祖那里叫“福德”。
梁武帝信佛不顾一切,身为皇帝,三次把自己当奴隶卖给寺庙,再让大臣把他赎出来,赎他的钱都拿去供养寺庙,还建造了很多的寺庙。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江南春》,描述的就是这种状况——“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而且,梁武帝一生吃斋,还造了著名的《梁皇忏》。他的一个妃子因嫉妒,死后变为一条大蟒蛇托梦给他,于是就作了一篇著名的《梁皇忏》,这个经典至今还有人在读诵。
达摩刚到中国就去见了梁武帝,当时梁武帝很得意地问:“我做了那么多有没有功德?”达摩说:“没有功德。”梁武帝满怀疑惑地问:“为什么没有功德?”达摩说要廓然无圣,即圣凡情尽、安住本质的意思。在本质里面,没有圣人,也没有俗人,这才叫做“功德”。梁武帝听到“廓然无圣”,很生气地说:“达摩,你是作为圣人到我这里来的,现在向你请教,你却说廓然无圣,那我对面是谁?你是谁?你不是圣人吗?”结果达摩好“毒辣”,直接说:“不识(我不认识)。”
“不识”,这句话相当精彩!大家可能会把当成普通的话,其实不然,这是窍诀。在修证的时候,我们总认为自己认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绝对是错的。三世诸佛,没有任何一个佛知道心是什么,他们从来都没有找到过心,他们也一样不识自心。这种说法否定对境,他们能明悟自心——自明,但作为对境永远都找不到一个心。达摩说“不识”,意思是没有一个东西叫圣人。
梁武帝没有明白,达摩就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就有了“一苇渡江”的著名佛教故事(达摩踩着芦苇渡过了长江)。这个故事是不是真的呢?很多人就开始怀疑了,按照唯物主义的说法,牛顿不干,爱因斯坦表示怀疑。如果一个人证悟到很深的程度,连一苇渡江都多余,他会不渡而渡,瞬间及至。
所以,要看以哪种世界观来看。作为人的世界观,这些东西就是神异、超自然现象;作为狗的世界观,就是狗粮最好,除了主人以外其他都与它无关。主人为什么好呢?因为主人给予狗粮。所以,当认知能力受限时,就会怀疑这些东西。
达摩一苇渡江之后,就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然后等来了斩断自己手臂求法的二祖慧可,最后,禅宗传到了六祖这里。
“武帝心邪,不知正法”,梁武帝不知道最究竟的法是什么,总在世间法上折腾,求的都是福德,不是功德。“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梁武帝实际上是为了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你求的是福德不是功德。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功德在法身中”有两层理解。
第一,发心是为了追求本性,造寺度僧的世俗功德,在究竟上不是真正的功德,但推动着我的心趋向于真正的功德,这也可以叫做“相似功德”。如果发心只是为了得到世间的好处,那是纯粹的福德,而且福德很小。很多人搞这样供、那样供,就是为了让自己舒服一点,甚至说“我想证悟”,他想的证悟都不是真正的证悟,而是获得更多的好处,这就是所谓的福德,做得再大也是福德。那什么是功德呢?开始发菩提心,我觉得有了菩提心就算是功德,因为菩提心的意旨是为了成佛——为利众生愿成佛。
第二,走到究竟的本质上,要以安住于胜义菩提心才叫功德。
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所有的修福都用菩提心去摄持,在带来世间福德的同时,也能推动我迅速进入真正的功德,所以也可以算是功德。我们要这样理解,否则,我们会把功德与福德截然分开,好像二者没有联系。
二谛彻底分开是不对的,否则,世俗谛就没办法变成胜义谛,那我修世俗谛有什么用呢?我这么使劲地修,也没办法成为圣人,进入不了胜义谛。而且,胜义谛的人也没办法与我发生关系、与我产生联结,教导我迅速进入法性,所以不能绝对的分开。二谛彻底合一也是不对的,这样的话,修世俗谛就是修胜义谛,甚至不修就可以成佛。世俗谛与胜义谛的关系有很多说法,大家可以去看《定解宝灯论》,里面有一章就专门讲二谛的关系。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造寺度僧、布施设斋、供养、放生,诸如此类的都是福德不是功德,于是就不去做了,这是很蠢的。关键是要看你以什么样的发心去做,如果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为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那就会逼着你,最后把你的身心推到真正的法身里面去。人不可能一上来就处在功德法身里,这样的话,还说啥呢?你也太“顿”(顿根)了吧?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要“指”一把嘛!
六祖也要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才开悟,听了以后还在腰上系个大石头,辛苦地舂了八个月的米。六祖花了八个月的时间,也算是比较“顿”了。即使开悟了,他还跑到四会的猎人堆里保任了十四年,吃了十四年的肉边菜,这样的话,还说自己是顿教,好意思吗?与恩扎国王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嘛!(我在开玩笑,只是说法而已)
事实上,顿教也不能搞得太快,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做“顿”?三个月?一个月?一天?一秒?所以,我们一定要分开。
但要记住,如果内心纯粹是求世间法,那只是一种福德。有些人说:“我就是想求福德,咋地?”不能咋地,那你就福咯——你这个福贵儿!(“福贵儿”是我的一条狗,叫富贵狗)
“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我们要记住,要趋向法身,以大乘菩提心摄持,这些福德也会变成功德。这里要加上这么一条。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见性是功”,见了本性叫“功”。“平等是德”,见了本性,与世上无染,所有的事项平等,叫“德”。这里的“平等”,与《实相宝藏论》里讲的是不是一样的?见了性,其实就自成了,因为一定会发现它不生不灭,绝对是自成的,它没有来、没有因,叫做“离根”。
任何一个事物生出来都要有根,比如,一棵禾苗生出来要有根,它是因。但是,证悟本性以后,会发现没有因,本来如此,叫做“自成”;怎么都找不到它的本体,叫做“无有”;所有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它,叫做“唯一”;在它的摄持之下,以它的观点去看所有的事物都是平等的,叫做“平等”。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见性”和“功”就把自成、无有、唯一包含了,后面还说平等是“德”。以此为般若见、为根本,或者处于般若的领悟中间去看所有的事物,俱皆平等。头头是道,无一不是本性——“我大圆满瑜伽士,彻见诸法皆觉性”。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这里其实在解释“见性是功,平等是德”。每一个念头,念念都无滞——这个“念头”是指每一个心念、每一个现象,当你处在空性的状态里是无滞的,你一耽著就是滞。如云门说的,证悟前和证悟后各有两般病。
证悟前有两般病:第一,一切处不明;第二,一切处没法透过,透过了以后,隐隐有个悟在。
第一,一切处不明,你就会有滞,某个现象出来,没有当下透脱。反之,如果直觉现起的同时是空性的,就叫做“念念无滞”(“直觉”这个词是多余的,直觉好像有能所,但没办法,只能这么表达)。
但东西现起的时候,你没法是空性的。比如,平常修行的时候,自己的坐垫、身体、面前的虚空,看到的所有现起都是空性的,突然来了一个美女(空性中间出现了一个美女),对此生起其他的感受,然后开始流口水。这时候如果有回观,一反照,马上觉得这个口水、这种感受也是空性的。其实你已经滞了一点点,但这是一种修行,长期训练的过程就是这样的。
最后要故意走到一些很刺激的地方,比如坟地、三级片,在这些状态中,会撩发起身心的很多贪执或者恐惧。撩发起来的同时,马上就明白它是空性,大圆满叫做“训练妙力”,禅宗叫做“我自调心,何关汝事”。比如,二祖跑到妓院里去胡混,别人疑惑地问:“你一个禅宗大祖师,怎么跑到妓院来了?”他说:“我自调心,何关汝事?”为什么要观心?你观什么心?观心跑到洞里观不行吗,为啥跑到妓院来?在洞里面是很好观心的,因为环境熟悉,初初修行的时候,特别是大圆满的修行,要求一直在那里不能换地方,为了养成那种力量。
环境熟悉就不用去分辨,修行的时候,心一下就放到证悟的本质上去,这叫做“专一瑜伽”。然后,对本性非常熟练以后,完全不加思考、不加找寻(不用去找它),它就现起了,叫做“离戏瑜伽”;最后,去训练“一味瑜伽”的时候,就要跑到一些比较刺激的环境里,否则没法一味——“一味”就是显现与本质一个味道,显现与实相一致;当一味达到彻底成熟,任何地方都一味,任何环境、任何情境、任何时间段都无修,叫做“无修瑜伽”。这时候就是真正的“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有那么容易吗?
我讲这些不知道是不是过份了?其实不过份,这是后面的修行,而且,这里有很多师兄已经被直指心性了。过分吗?大家给我点鼓励!
但要做到这个真的不是很容易,最初一定要去修,不去修是不行的。有些人,修起来会很快,上手就可能进步很大,而有些人会慢一点。实际上,只要坚持下去,不管快的还是慢的,最终都能达到目的,关键这个人要很用心!
——网上师兄说:“如果不说‘他妈的’,多好!
唉呀!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要是说了“他妈的”,也好,那就“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如前所说,“他妈的”和“不是他妈的”都是妄念,你不要染著嘛!没关系,你可以提出,我尽量改正,以后我说“他马的”,不说“他妈的”,这就好一点了嘛!
你们知道“朝三暮四”的寓言故事吗? 有一个养猴人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都高兴了。
引申一点,这就是说脏话与好话的区别。我没有为自己说脏话而解释,只想通过这个故事让大家明白一些东西,这才重要。你怪责我说脏话与否都没所谓,随便你,对我来说,连毫发无伤都不存在。周围的人全都是我的粉丝,别说我讲脏话了,就是干脏活,他们都不会有意见。我不会在意这些,但是,你一定要从这些事中明白一些道理才对。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常见”就是随时保持在这种领悟里。当保持这种领悟时,一举一动都叫做“真实妙用”,不丢失本性,一丢失就草贼大败。这样的话,做什么都是功德,举手投足俱皆法性,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为里都不离自性,这很难的,从某种程度上,达到最高的“无修”也就这样了。
当然,达到最高成了果地的时候,连念头都没有了。从而产生一个非常大的争论——佛陀有没有念头?格鲁派和宁玛派对此争论不休,宁玛派认为佛陀是没有念头的,格鲁派认为有。到底有没有呢?真是没有的,因为不明才会生念头,如果完全清楚所有的事情,已经透过去了,完全遍知,什么都不用想。很多人会疑惑:“不用想,那好没趣哦?”那叫猪圈思维,其实不想是最快乐的,不想就明的那种快乐,有自然的快乐在其中,会有大乐,即所谓的“极乐”。
“真实妙用”才是“名为功德”,这才叫功德。禅宗的守戒、忏悔,全都以自性为基础,所谓的接引上上根,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也不是一上来就让大家认识本性,这样的话,二谛完全不搭钩,根本没法修的,六祖不是绝对只用一只眼去看,有时候也讲一些未见性之前的行为。
如果进入禅门就要先开悟,不开悟就不是禅门人,那还怎么搞呢?禅宗里面有这么多的出家人,每个人都开悟了吗?不能这样理解,还是有世俗谛层面的东西,只是强调的是胜义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因为这样快,而且能够去除一些多余的东西。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这里分了一下内、外,从禅宗最究竟的角度去说,其实已经分内外了。“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是指你不要做表面现象,“谦下”是来自于内心的证悟。内心真正证悟了以后,无上、无下、无人、无我,哪里有什么谦下、不谦下。但是,虽然一个人证悟了(指初悟),还是会有很多的执着,他会经常用自己所证的东西去回观,去发现自己的人我。
当他经常处在发现自己的人我,以及人我的一些表现的状态时,就不会有人我最可怕的特点——傲慢,这叫做“内心谦下是功”。并不是我们平时为人处世的那种“我好谦虚哦”,有时候,谦虚里面暗含着另外的东西——“老子现在很谦虚,哪天我当了官,嘿嘿……”中国有很多这种人,平常的地位很低下,一旦当了官就变本加厉,挺可怕的!
贵族或层次比较低的人,二者选其一来当官,情愿选择贵族当官。贵族般的二世祖,虽然傻、娇奢淫逸,但很多时候是不坏的。如果层次低的人翻身作主,那就会很吓人。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暂且不管。
内心谦下的这种功,不是简单指谦虚或一种教养。教养是约束自己,有傲慢装作没有傲慢,这里可以指一种教养,但绝不仅仅是教养。当完全没有人我时,造成的内心谦下才是功。当没有这样的人我执、内心谦下的时候,对待外界自然会平等待人、礼貌待人,这就是“外行于礼是德”,这个人的德行会非常谦虚,待人会非常真诚。所以,这个要求是很高的。
大家不要简单理解“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理是德”,连很多读孔孟之道的人都能做到。那些读孔孟之道的,见人就鞠躬行礼、谦卑有礼,一旦当了官,再试试看?草菅人命、欺压百姓、鱼肉乡邻、千刀万剐(这个太毒辣)!所以,这里要求的不是教养性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证悟了、内心没有人我了,就会很谦下,自然就会有教养,而且教养的表现形式往往很特殊。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这个要求就更高了。这句话应该反过来读:看到万法都是心性的显现,这样是功,叫做“自性建立万法是功”。或者认为一切万法都是自性的显现,这样是功;而心体(心的本体)是离开分别念的(请大家记住,离开分别念说的又是不染著),这样是德。
从探寻、修行的角度,心体有两个层面。第一种,就是六祖现在说的,“于相离相,于念离念”;第二种,发现心体根本谈不上念和不念,处于法性定时那种大无遮、纯光明,而光明也是空性,这也是一种抉择心体的方法。两种是一样的,一种有定,一种没定而已,有定的叫法性定,没定的叫法性起用。
“心体离念”,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心体离念是德”,心出来运用的时候完全没有执着,这样是“德”;认为所有万法都是我心性的显现,这样是“功”。这就是大圆满的修行,叫做“六根自解脱”。
大圆满的见修行果,第一个是见解如山直定,指在禅定的时候,外在显现全部都是幻象——因幻象而放弃;内心的光明,因清晰明了、无体而放弃;还有,这两个要一致(明空不二),再放弃。
大圆满见解禅定的三种状态(两种状态也可以):外境因虚幻而放弃;心体(觉性)因明了(坦然、了然、明然)而放弃;因一切明空不二,而明然了然。这三个要点,和“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是一样的,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样,大圆满更适合我们以教宗层次建立的方法去做。
如果不了解,“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就只是一句话,到底什么叫做“自性建立万法”呢?一切都是自性的游舞,或者看一切法都是自性,这个是“功”;在说本体的光明时,离念超然,炯炯孤明;在说本体的空性时,即念离念,这个是“德”。很多状态都是普通人做不到的,但我们仍然要讲,否则怎么办呢?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相对来讲,这应该是三转法论的观点。什么叫做“不离自性”?本来自性是空性,这里又说“不离自性”,好像有一个自性,这其实相当于三转法轮的观点。所有的行为不离自性,那就肯定有一个自性,其他都可以空掉,只有自性不空,但是,这个“不空”不是实有的不空。
请大家记住,二转和三转不是冲突的,两者“空”的含义是有差别的。二转没提到光明,说什么都空了,把光明也空了;三转说光明不空,是指不能拿走的意思。二转的“空”,是指在的时候没有本质,剩下一个光明,光明也是空的,也没有本质,实际上不能把光明拿走,否则就成了断灭;三转的“空”,如果在的时候是实有的也会有问题,这与二转冲突了。所以,三转的“空”只是不拿走的意思,本质和二转说的一样——在的时候也没有本质。所以,二转和三转实际上是一样的。
这有点太学术化,能够听懂吗?一定要学习过中观或者二转、三转法轮的人,才能够比较清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空”和“不空”、“二转”和“三转”等词汇搞清楚,不是看到“空”字都一样去理解,这会出问题的。
“不离自性是功”,我们可以有任何心念、行为和情绪,但要不离自性。“应用无染是德”,在生活、修行的过程中,应用无染才是德。“应用无染”,在应用的时候,一是不离自性,二是不起执着分别。这真的就是大圆满的修行——保任,在戒律里面叫做“不舍无上”,永远都在法性游舞、现象自解脱、本性超然的状态中(“超然”这个词有点不对,但也可以叫做超然)。也就是说,这个人永远不会丢失证悟,举手投足都在其中,这非常的难!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如果你想找到功德,要怎么办呢?就要像前面一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这是很难的。“但依此作,是真功德”,你要找真正的功德,这个才是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真修功德之人,处在这个状态里面,心就不会轻人,常行普敬。为什么呢?证悟以后没有人我,禅宗对此有个说法——“不重己灵,不轻后学”,这是证悟的一个标志。
“不重己灵”,证悟以后,如果心偏向于自己的证悟,觉得很了不起,就叫做“重已灵”(“灵”是指本性)。真的证悟了,不用去重它,它本来就是那样的,这个东西不是靠修出来的,你可以去看它,但不用去偏颇于这个地方,一偏颇,又会变成安住在法性上,成为一种病,就会出问题。
“不轻后学”,因为常处在万法平等的状态里面,看到后学(没有证悟的人),绝对不会睥睨:“你这个二百五,你算啥啊?你是哪根葱啊?”
但是要记住,证悟的人不是每天都在念叨着:“哎呀,你好平等哦”,而是内心里面认为大家都一样,无非就是一个心性在那里游来舞去。你这一坨不是真的,我这一坨也不是真的,你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很丑恶的念头、情绪也不是真的,我那些多好的想法、菩提心也一样不是真的,但并不代表他不会喜怒哀乐,否则就成了一个木桩子。他很灵活、很自在,该放屁放屁,该吃饭吃饭,无论什么行为都不染著,因为不离自性。
那要怎么达到这一步呢?好简单,只要狠了心,专修菩提心和单空。不要去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把单空一直修到底,一直这么坚持下去,至死不渝,一定会透脱。当然,如果中间有上师要好很多,避免进入误区。
有些人进入误区,一搞就几十年,甚至把一辈子都搞过去了,也可能开不了悟。单空很多地方很懵人,透脱不太容易。但你要一直修下去,机会是很多的,举手投足,风吹树倒,都有可能成为你证悟的一个因缘,何况上师故意来棒喝、踢打、刺激就更容易。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真修功德之人,对任何事物、任何人,内心都是很恭敬的。但是,不要认为他们见人就说:“哎呦,我好恭敬你哦!”这是在演戏,事实并非如此,内心的那种敬不用天天挂在脸上,特别是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如果你这么去做,大家会觉得你在作妖。
现代人要是表现得道德高尚,会被骂的,觉得你在装,产生了一个现代词汇叫“装逼”。大家都认同我们是坏人,你要是表现出你是坏人的话,大家觉得你好诚实、好真实,好像“杨超越”哦(大家认为杨超越很诚实)!如果你说点道德高尚的话,大家都会觉得你在装逼。现在这个社会,习惯把圣人拉下来,因为大家不承认有圣人。
奇怪的是,佛教徒专门把圣人拉下来,那干嘛要这么矛盾、这么分裂去修成圣人呢?这是题外话,实际上想说明:这些常行普敬的人,不是要天天对着别人打躬作揖,这是傻子。
“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如果你轻人,肯定因为有人我。在轻人的同时,心里就首先建立了“你”和“我”的两个相续,我们是不同的,你和我比较起来,各方面都不如我——论肌肉,我比你多;论肥肉,我还是比你多,这叫“轻人”。“人我”和“法我”两个东西都涵括其中,所以叫做“吾我不断”。这样的话,“即自无功”,没有什么功德。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什么是“自性虚妄不实”呢?你认识的自性没有拿牢实,可见,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你没有认识真正的自性,而不是说自性是实有的。我告诉你:任何法,不管是三转法轮还是二转法轮,本性都是虚幻的。任何一个法,哪怕超越般若之法,还是如梦幻泡影的,没有一个法是实有的。这里的“虚妄不实”,不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实有的虚幻不实,而是你根本没有拿稳当、不踏实,叫做“自性虚妄不实”。
不管是禅宗还是大圆满,一些比较聪明的人,稍稍指示一下,就能够触碰的。但是,真正能够拿踏实,禅宗里面叫“脚跟点地”,是很难的!大圆满里面,要修到差不多离戏的程度,很多人连专注瑜伽都没去修过,离戏就根本谈不上了。他就是有点触碰、有点体悟,但根本不管用,这就叫做“虚妄不实”,没有踏实的意思,这样的话,你就“即自无德”。所以,六祖对功德的要求很高,基本是围绕这个来的。
“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如果“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你的人我就会很自大。人我一自大,就会轻一切故,这是凡夫的特点。凡夫一修行,又没修行好,就成了“大凡夫”,更恼火——“大凡夫”这个词要好好理解,有人说菩萨也叫大凡夫,指有了菩提心,但还没证悟的因地菩萨。而我说的“大凡夫”,是指有些世间的功德,以及闻思、禅修的功德之人,但没有真正地明白自我是不成立的,才会“吾我自大,常轻一切”,瞧不起这样,瞧不起那样。
“瞧不起”这种心念,其实都经不起反观的。一反观,就会发现这个念头是虚的。产生这个念头的是什么?产生这个念头的一定是种心态,但这种心态有时候很隐晦,一觉察才发现:“呀,原来自己有傲慢!”再一察,为什么自己有傲慢呢?“哦,这个时候有人我!”为什么会有人我呢?人我是怎么回事?这样你才会深入地观察下去,但是否需要这么去观察呢?不需要,否则永无尽头。
那要怎么办呢?修菩提心,慢慢地,你观察人我的障碍就会减轻。就像我以前说的,让你认知本性的两个障碍减轻了,从而就会认清楚——“哦,本性中根本就没有人我、法我,这完全是两个错误的执着。”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什么是“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呢?我们的念头本来就是念念无间的,六祖说的“念念无间是功”,是指念念都是真如,真如不断,念念都是正念,念念不断都是佛的法身,这才是功。你做得到吗?平常人就算没证悟,也是念念无间的,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中间停过吗?如果这就是功,那还说什么呢?
所以,六祖说的“念念无间是功”,不是凡夫那种普通的念头接着念头。他是说每一个念头都是法性,在证悟的基础上,念念无间是功。在这个基础上,心行平直是德,所做的和无我的本质是一致的。
外面的现象就是你所做的:你的身体,你去做任何东西,你的手去拿一个杯子,你指挥你的手的念头,你伸出去的手,你拿到的这个杯子……全都是法性。甚至你去教育一个人,你说的这些法句,他听到法句的表情,他的反应,全部都和你心的本质是一样的,这叫做“心行平直”。你平得了吗?不是有什么说什么就是德,那还得了?我心行平直,想问候你老母,想把你钱包里的钱揣到我的钱包里面,我心行平直——这是德吗?
大家要记住,有什么说什么,这种耿直不一定是好事情。有些人很坏,也是很耿直的。很傻、很坏又很耿直的人成堆,特别是女性,谈恋爱绝对不要找这种人,因为你俩产生矛盾的话,大家都会说是你骗了他,哈哈!所以,大家要明白“心行平直”的意思,一定是围绕着本质在说,如果我们庸俗地去理解这些词句,就会出现麻烦。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这完全在讲修行了,什么叫做“自修性”呢?我们去修专注瑜、离戏瑜伽、去保任的时候,这就是功。心和外境是不分开的,在保任的过程中,外境也会呈现出和心一样的本质。按大圆满来说,就是心性休息、法性休息,还要等性休息——“自修身”,这就叫做“自修身是德”。所以,这里的身不是那么好修的。
看到“修身”,我们马上就会想到《大学》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现在说的修身,一般都是去瑜伽馆或者去撸铁,把该肥的地方弄肥,该瘦的地方弄瘦——那叫修身吗?那是德吗?那是什么德啊?那叫贪德!你为什么要把身材练得那么好呢?你的目的何在?一定是想给人看的嘛!你说:“我不是给人看的,我给自己看。”那也是自己在看嘛,叫自恋!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神叫纳喀索,他很自恋,看到井水映出自己的像,喜欢不已,结果落到井里淹死了,然后井里生出一枝花,叫水仙花。这种“修身”不是德,而是一种世间贪欲的表现。
“自修身是德”的“德”,是在本性的摄持下,万法与心体一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降一个层次来讲,当我们还没认识到本性,去追求本性的时候,我去学大圆满、学禅宗,这个是“功”,我追求这个东西,发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
什么是“德”呢?我去供养、布施、修五加行,还是为了证悟本性成佛,这是德的第一个层次。如果完全以世间的发心去做任何事情,既不是功,也不是德,只能叫做福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这里开始作结论,六祖说,所有的功德要自性内见,从自心里面才能发现真正的功德。这句话要反过来读,需内见自性才会有功德,你要看到自己的自性才会有功德。“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我们要好好理解这句话,不是说供养布施不行,而是供养布施为了求什么,这个很重要。如果求的只是福德,那就不行;或者你认为供养布施以后,功德就自然会来,那也不行,古代有很多人都这样。
现代人做供养布施,就是为了求更多的钱、身体更好、不受罪,求的都是世间的福德。但是,如果供养布施是为了求得自身解脱、众生解脱,怎么会不是“德”呢?不然我们修曼扎干嘛呢?放生、发菩提心干嘛呢?这样的话,做这些都没用的嘛!所以,我们要看懂这些意思,不能依文解字。如果依文解字,认为什么供养布施都不用去做,上来就“自性内见”——你见什么啊?你是见不了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造成禅宗里有很多口头禅、狂禅,原因就是不明白,他们把这些字句庸俗化解释。
“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是说你所求的目的不对,如果供养布施求的是解脱和成佛度众生,那就有功德的。而且,你最初一定要这么去做,不然的话,菩萨六度就要把前面的五度拿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一个才是般若),那还搞什么啊?这样的话,整个佛教都推翻了!
还有,六祖采取的是顿教的说法方式,瞄准了“无论什么都是要自性”的禅宗绝高观点来讲的——没有自性,你啥都不是,而大部分人还不行、不适应。另外,他说“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我们要明白“所求”的是什么,因为古文总是这样表达的,而且,传抄的过程中可能漏掉一些东西。
“是以福德与功德别。”福德与功德是有差别的,这里建立的福德和功德,是截然两分的。以自性为基础的,全都是“功”;对外做的,全都是“德”;没有自性的,全部都没有功德,只是福德。
实际上,中间要加一个,虽然我们没有认到自性,但所努力的一切都是朝着自性去的,这也叫做“功德”,起码叫做“相似功德”。不然的话,历代祖师参禅、打坐等修行就没用了,虚云老和尚从普陀山到五台山跪拜了三年,也就变成了福德,但这是吗?若没有这些修行,虚云老和尚最后能够“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透悟)吗?
很多人读禅宗书籍,读得二不跨五的,动辄就高喊口号,口念心不行。我们不能一上来就去喊这些大口号,而要踏踏实实去做,所以,在福德和功德中间,还加一个——以菩提心、以成佛之心摄持之下去做的所有事情,也应该是功德(当然,这不是究竟功德,而是相似功德)。究竟功德,一定是以自性为基础的,指悟后起修的所有行为。
“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六祖回过头来说:当时的武帝,硬把自己造寺、度僧、布施、斋戒等当成了功德,他不明白见性成佛,不明白离开三界的根本般若,所以说武帝不识真理,不是我的祖师有过。禅宗祖师达摩就是来搞顿教的,不跟你谈积资净障,基础方面的教导交给其他人去做。他是来救资粮已经够了,但却不明最后究竟真理的人,接引的是上上根人,甚至是最上根、最上乘人明白究竟的真理,让他们少走三大阿僧祇劫那么多的路,能够一生成佛,这是顿教建立的一个基础。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第一个疑问解决了,刺史又问,因为那个时代净土宗已经流行了,很多僧俗想让修行稳当一些,就想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请为我破除这个怀疑:是否真的能够去西方极乐世界?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六祖说:韦刺史,你好好听,我现在给你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世尊就是在舍卫城中讲了《阿弥陀经》,说西方可以让我们去往生,往生以后还可以在那里成佛。“经文分明”,经文说得清清楚楚的;“去此不远”,说这部经的时候,离现在也没有多长时间。
“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从外相上来讲,西方阿弥陀佛的净土与我们现在的秽土,距离有十万八千(“里数”就是距离,“十万八千”是一个虚数)。《阿弥陀经》里面讲的是十万亿佛土,里面的“十万八千”究竟有多少呢?六祖不会跟你计较这些细节,说的是理。
“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这个“十万八千”不是具体的数字,如果你身心中有十恶八邪,那净土就很远,如果你把十恶八邪去掉,当下就是净土,那就近了。
哪十恶呢?十恶就是与十善相反的——身的杀、盗、淫;语的妄语、绮语、离间语、恶语;心的贪、嗔、痴;八邪就是世间八风。如果你的身心中有十恶八邪,离西方世界就有十万八千里,指很远的意思。
“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如果你觉得西方极乐世界离你很远,那就因为你是下根。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净了以后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那就叫做上根(”上智“)。这里是这么来分的,实际上想说“唯心净土”。
“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这是六祖经常说的一句话,人有下根和上智两种,法却没有两个。“法无两般”就是无二法的意思,无二法才没有两般,不然的话,八万四千法不只是两般,有多般了。“法无两般”指的是究竟法,自性只有一个。但是,你要去证悟它的话,就会有快有慢,叫做“迷悟有殊”,迷和悟中间是有差别的。“见有迟疾”,证悟本性有快有慢,要见到本性,有迟的、有疾的,迟就是慢一点的,疾就是快一点的。虽然法无两般,就是一个东西,但证悟和不证悟差别却很大,叫做“有殊”。一念悟即佛陀,一念迷即凡夫,差别好大啊!
“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没有证悟自性的人,就“念佛求生于彼”,上根之人(悟了的人)就“自净其心”。
“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六祖说了两种念佛,根器比较差的“迷人”,就念佛(持名念佛等等)求生于彼;很聪明的人、证悟了的“悟人”,就自净其心,当下就是佛土。表现最强烈的“当下佛土”就是托噶,托噶就是悟人自净其心,当下就能见到佛土。
没有证悟怎么办呢?靠念佛,临终的时候往生去净土。但是,不能说“迷人念佛,求生于彼”就不对,只是想用另外一种方式解释净土宗。净土宗有很多的问题,以后讲净土宗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应该跟大家进行一些交流。我说净土宗的问题,不是说净土宗有问题,而是大家对净土宗中的一些问题不是很明白,所以我们来交流。大家要正确去理解,否则又说我攻击净土宗,那我跳进浴缸也洗不清啊!
“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韦使君是东方人,如果你心净也没有什么罪,其实,证悟以后就不存在罪了,当下就是西方。
“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愆”是过失、过患或者罪业的意思。虽然你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的圣凡同居土,但你还有不清净的地方,还需要修行,甚至有的人会在边地疑城,很长时间都见不到佛。也就是说,即使你是西方人,如果心不净,还是不行。
“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六祖已经在否定空间了,这里是从破除空间的角度来讲的,而不是说往生了西方净土的人还能造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没有造罪机会的,因为往生的那个地方是没办法贪嗔痴的,即使有贪嗔痴的种子,也发不出来,因为外缘太好了,就算发出来也会瞬间被消灭,这就是净土的殊胜。
这里主要想说明心净即佛土净,还想说明方向等东西是一个虚设。有人说:“过西方十万亿佛土以后才是净土。”大家都知道地球是自转的,地球一转,东西方在变换,那西方在哪里啊?西方一下变成东方了,所以,方向的安立是有局限性的,没有真正的东南西北。
“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普通人或者根器比较差的人,由于不明白本性(不明白本性就会无东、无西、无上、无下),所以“不识身中净土”,不知道心清净了以后就是净土,从而“愿东愿西”。
这是对着最高根器那帮人讲的,如果你自认为是凡愚,那咋办呢?你还是要念佛求生净土。有人说:“我不是凡愚,我就是一个要认识自性的人。”你要对着镜子反复地照一下,明明是一张猪脸,就不要冒充锥子脸嘛!还有,你要明白锥子脸和猪脸,实际上都是肉做的,而肉没有实质。所以,我们要去看清楚自己,如果真不行,也不要去强行。
特别是我们团体里面,一说起修净土,就觉得自己根器很差,一说起中观,就觉得“啪”地一下去证悟的根基才高。事实并非如此,虽然我讲的是禅宗,但还是要实实在在地讲。如果能够持名念佛往生西方,不管你是大圆满、大中观、大手印,会学得溜溜熟,而且马上会诞生境界。在娑婆世界中,学习大手印、大圆满,我们中间起码有数百人被指示了心性,说老实话,真明白了自性吗?认识到了“身中净土”吗?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有时候甚至要采取折中的方法,可以通过念佛求生西方的方式去明白本性。《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后面都有往生西方的方法(破瓦法),所以,我们不能绝对。六祖说的是接上上根器,只对禅宗这帮高根器的人讲的。
“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悟人处处在在都是一样的,“一般”不是指很普通,而是一样的意思,悟人在哪里都一样。 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那当然了,如果证悟了自性,真的做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时候,那当下就是净土,而且是常寂光净土。如果修密宗、修大圆满,修得很好的时候,观佛刹、圣尊观真的现前,高级一点的是实报庄严土,低级一点是方便有余土。如果你修生圆次第,就可能修成这样子,当下就是净土。
但大部分人怎么可能嘛?你修生起次第、修生圆次第,都要先证悟空性。那怎么办呢?持名念佛。很多人觉得持名念佛很低下,你何必去跟人比较什么低下、高下?只要你证悟,那就最高了。就像一定要在人前炫耀你最有钱一样,悄悄有钱就不行吗?往往是没几分钱的人,却喜欢穿戴着一些很值钱的东西,比如名牌手表、名牌衣服,其实全部家当都在身上。真的有钱人,哪一个是这样的?往往穿戴都很普通。
所以要明白,不能要求自己一定要证悟本性,这样才会了不起。大圆满的修行需要上师,如果连一位上师都跟不上,那是很危险的。这时候,你一定要修净土,反而有保证。我并不是偏向净土,我就是学大圆满的,因为我看到身边的、网上的师兄,深知这种难处。当然,如果狠了心要学大圆满,那更好,学大圆满的能不能往生净土呢?一样可以的,只要把你所修的功德回向给往生,那是一样的。
“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韦使君,如果你的心没有不善的东西,西方去此不遥。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无不善”,要完全没有分别才能叫做“无不善”,这样的话,西方去此不遥。
其实,根本就不应该说“西方去此不遥”,最究竟的应该说西方就在这里,你“无不善”就是了。但六祖还是对韦使君有点保留,“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意思是虽然不远,但还要经过修行。这还来得比较温柔,如果来点顿教的话——当下就是西方,求生往哪里去啊?哪有什么东西啊?地球一转,有东有西吗?可见,究竟的禅宗会更吓人!
“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如果内心不善,念佛往生也难到。这个“不善”可以分两层来讲,第一,如果没有证悟,念佛往生难到——但这个不成立,如果证悟得很深,就已经往生了,不存在不到的问题;第二,指普通的不善,如果你有十恶等罪业,那就念佛往生难到。
净土宗有一个非常讨厌的派别——日本的净土真宗,他们认为净土宗是恶人正机,越坏的人念佛就越容易往生。因为阿弥陀佛的愿望就是对恶人许的,叫“恶人正机”,恶人才是阿弥陀佛真正要去度的众生,你越坏,就越容易念佛往生。甚至扭曲佛理,认为善人都能够往生,何况恶人呢?
二战以前,日本的净土真宗很流行,导致每个连队里面都有一个净土真宗的法师,天天去跟日本士兵洗脑——“不怕,你们去杀人放火,越恶的人,念佛越能往生!”你不要认为这样不起作用,是起作用的,使士兵们肆无忌惮地残忍去杀人,但往生肯定是不行的。
东京审判时,日本的七个战犯被绞刑,临死之前每个都在念“阿弥陀佛”。你问:“他们能往生吗?”绝对不行!因为死亡之前可以有念头,业还没有发作之前,可以有功利心念佛,但死亡时,痛苦一现前,你所造的恶业就现出来了,业一重,哪里想得起念佛啊?如果恶业太多,发作起来痛苦不堪,或者昏蒙过去,哪能想起念佛啊?
“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今天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十万的距离就没了,后除八邪,八千的距离也没了,从而离西方净土越来越近。但是,这里只是举例,不要当成是真实的距离,否则也太不解风情了。
“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你看,禅宗的要求好高啊!如果每一念都见性的话,就“常行平直”——如前所说,实相和外相一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就叫做“常行平直”。即便放低一点,至少不轻人、普净、心胸宽广、处处无执,这也叫做“常行平直”。如果做到“常行平直”,就“到如弹指”,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弹指间,当下就看到弥陀,这是好高的境界啊!
“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要是但行十善,就能刹那间到佛土,当下往生,不再往生十万八千里那么远的西方极乐世界去。其实,这都在讲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但跟以后我们讲的净土宗有点差别,到时候我会把其中的差别逐一来跟大家交流。
“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如果十恶之心不断,哪个佛会来迎请你啊?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如果一下明白了,那就是西方,叫做常寂光土,非常的厉害。你说:“那触碰也是吗?”触碰以后,你会明白常寂光土的味道如何,但是没法安住,还有庸俗现象。如果你一下透到法性定里面,那就是常寂光土,但不是圆满的常寂光土,圆满的常寂光土应该是佛陀。
如果你去修托噶,就会经历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最后即身成佛,那是彻底的、圆满的常寂光土。当然,这个要求太高了,就算是不修大圆满、不修托噶,在见地上达到极致,也会认为这是常寂光土,起码是常寂光土的因地。虽然目前还是常寂光土的一年级学生,但毕竟已经上了常寂光土这所大学,甚至连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也觉得多余。实报庄严土好比高中,方便有余土好比初中,圣凡同居土好比小学,边地疑城好比幼稚园,而常寂光土好比大学,所以,禅宗的要求非常之高!
“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如果没有悟的话,念佛往生的路就远了,很难达到。事实是否如此呢?这是就禅宗的角度来讲的,就净土的角度不是如此。但要自己这么去确实很难,可以依靠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而净土宗成立的一个核心愿力:只要有人念佛十声,即可在中阴时蒙佛接引,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去西方极乐世界。但是,“路遥如何得达”这句话,从禅宗的角度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惠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剎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我现在对着你们,马上一瞬间让你们去西方极乐世界,你们愿不愿意见?——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下面接着回答。
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大家都磕头顶礼,说:“在这里就已经见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还发什么愿往生呢?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让我们都能看见。”我想他们都会失望的,因为他们想要见的西方,是金沙铺地、七宝作栏,到处是迦陵鸟、如意树,想的是圣凡同居土,最多是实报庄严土看到的东西。而惠能却不是,一讲就是常寂光土,常寂土在哪里?就在你的内心里。所以,禅宗讲的净土级别更高。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外有五门”,指眼耳鼻舌身的五个感官,这个大家都懂。“内有意门”,指意识。“心是地,性是王”,我们的心(阿赖耶识)是那块地(土),而本性是国王。
“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如果透过阿赖耶识见到了本性,王就出现了。如果见不到本性,王就隐去了。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如果一个人的知觉性离开了身体,这个身体就变成外境了——即人死了,他的身心就不存了。这里的“不存”,不是指完全消失,而是换了个地方,也就是我们说的死亡。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你的本性,如果还安居于身,你的身体就还活着;如果本性离开了身体,你的身体就变成了外相、变成了幻相,你会在另外一道或是在同一道重新呈现你的国土、你的身体。所以,最根本的东西是本性,佛应该就向本性中求,莫向身体外面去求。
“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性消失了,就成了庸俗国土,里面住的都是众生;自性觉了以后,一切都是佛。
“慈悲即是观音”,不要认为外面好像有个观音,你的慈悲就是观音。
“喜舍名为势至”,西方有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欢喜、随喜和平等舍,就是大势至,内心里面的喜舍就是势至,而不是外面有个大势至。
“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这一大串的形容,能够清净分别念、清净执着的就是释迦;表现出来的平直,实相跟外相一致的就是弥陀;人我就是这个娑婆世界的须弥山;贪欲是海水;烦恼是心起的波浪;毒害是波浪里面的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整天只知道到处找吃的。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在内心里面去找,不要去外面去找,内心里去做十善,“天堂便至”,这里指的是天堂,而不是净土。
“除人我,须弥倒;去贪欲,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除,鱼龙绝。”除人我,须弥就倒了;去贪欲,海水就竭了;烦恼无,波浪就灭了,毒害除,鱼龙就绝了。
“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这一句是关键,把前面的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等事情先对治掉,如果明白了本性,自心地上觉性就出来了,于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全都清净了,六欲诸天就没了,这时候当下就是净土。说老实话,这句话如果细化起来,就会变成生圆次第,乃至于最高的彻却、托噶,但普通人去读,就是一句普通的话。
“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自性一内照,轻易摄持我们的相续,或者内照我们的自性,让它清晰明白。在自性里面,地狱等六道是不成立的,贪嗔痴也是不成立的。所以说,“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
这个时候“内外明彻”,后面一句是最关键的——“不异西方”,这就是常寂光土啊!将贪嗔痴慢疑去掉以后,让自己明白自性,然后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就是西方。“不异西方”,意思是与西方极乐世界一样的,而且,这个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常寂光土。
“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如果不作这样的修行,如何到彼啊?所以,这是最快的、即生能够见西方极乐世界的。我们不要认为西方极乐世界就是七栏楯、七重罗网、黄金宝栏、金沙铺地等等,这些形容词很厉害,但都是外相,是圣凡同居土。
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最厉害的是:在因缘上根本就不可能让你造罪,贪嗔痴慢疑等东西根本发不出来,慢慢地会被彻底消灭掉。但在娑婆世界,只要一证悟,明白了以后,当下就会处在净土里面。就像我们修生圆次第,按照密宗(大圆满)的说法:我们的想藴清净了以后,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密宗说的“极乐世界”,跟禅宗说的“极乐世界”,是不是一个呢?
想蕴清净了以后的极乐世界,最起码是实报庄严土,你会看到阿弥陀佛的庄严相。但还不能完全等于实报庄严土,因为想蕴清净了以后,就没有圣凡同居土了(地球就是圣凡同居土)。所以,二者不能说相同,也不能说不同。有人曾经问过慈师这个问题,慈师没有作出详细解释。实际上,不能说二者完全一样,因为想蕴清净了以后,就没有圣凡同居土了。
这叫做什么呢?“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举例来说明,你在这里打坐,我也在这里打坐,如果大家的想蕴都清净了,这时候你见到了阿弥陀佛,我也见到了阿弥陀佛,那我们见到的阿弥陀佛是不是同一个呢?不能说是一个,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千江有水千江月”,天上只有一个月亮,下面有几谭水,就有几个月亮。“万里无云万里天”,就是一个本性。这个问题有人曾来问过我,在此顺便解释一下。
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
大家听了以后,了然见性。前面说的是有点省悟,这次是了然见性,真的很厉害!然后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善哉——这个“善哉”就是我们现代说的:哇、哇塞、牛逼!当然,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粗俗,古代会优雅一些:善哉、善哉!(“善哉、善哉,钱包拿来”,这句是我加的。)
“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希望所有众生听到这些以后,都能够全部明白。
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坛经》第13课
- 《坛经》第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