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心所,只要有贪执,走到后来都是痛苦。——编者按
行蕴是最复杂的,行蕴是心的运动,包括两类:
一种在大乘唯识里叫心不相应行,如时空、方所、命根等二十四个法。实际上它们也是心的运动,只是跟我们的意识没有太大关系。
还有一种就是五十一种心所,也就是五十一种心的运动,大多都跟我们的意识有关系。它分为五大类: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恶心所、不定心所。心所与烦恼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从很高的层面看,当你不明白这些心所为什么运动,就是一种无明,而无明就是一种痛苦。
以前在《八识规矩颂》里详细讲过这五十一个心所,今天我再念一遍它们的名相,实际修行上不需要那么复杂。
恶心所包括:①贪、嗔、痴、慢、疑、恶见六个根本烦恼;②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十个小随烦恼;③无惭和无愧两个中随烦恼;④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不正知、散乱八个大随烦恼。
善心所包括: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个。
别境心所包括:欲、胜解、念、定、慧五个。
遍行心所包括:触、作意、受、想、思五个。
不定心所包括:悔、眠、寻、伺四个。
不管这些心所有多少种类和名相,真正观察起来,所谓烦恼,无非就是导致你不舒服或舒服的东西。比如善心所,可能引发你好的感受,也可能引发你不好的感受。善心所怎么会引发不好的感受呢?有可能的,比如无贪。无贪的心所本来会带来非常好的觉受,心离开贪著的时候是很放松很舒服的,但是当别人再跟你说那个东西如何如何好,你的心马上变了。
比如两个人谈恋爱的时候很贪,离开的时候无贪了,感觉很放松。如果突然窜一个人出来劝你:“不要离开他,离开他对你不好……”你马上又生起贪心。甚至会有人说,你离开他的这种无贪的放松是一种自私。如果你观察不清楚,马上就会生起烦恼。也就是说善的心所有可能产生变化,生起烦恼。
还有,如果不明白空性,我们对善心所的执也会造成烦恼。比如我们生起一些善心所,本来应该产生快乐,但我们往往在产生快乐后就开始执著,同时也执著造成快乐的心所。所有的贪执到了最后都是痛苦,所以佛教要去修空性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些心所中,像阿赖耶识层面的遍行心所和别境心所这些我们根本不清楚,而像善恶心所等,虽然在意识层面的还比较清楚,但也很粗大。不过,不管这些心所有多么复杂,其带来的结果只有三种:乐受、苦受以及无记受。比如懈怠放逸会造成无记受,贪嗔痴慢疑直接造成苦受(有时候贪也会带来乐受)。归根结底,我们把“受”解决了就好办。
现在我们讨论的是心的运动(心所)跟三种受的关系,如果具体讨论会涉及好多内容,而且善心所不一定就带来快乐,因为里面有贪执,恶心所也不一定就带来痛苦。不管什么心所,只要有贪执,走到后来都是痛苦。
——摘录并整理自2014年《烦恼的生起与对治》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你能永远记住最爱的人吗?
- 不是不爱,是控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