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连续搞了五年的禅七,每年两次,五一和十一。今年是第六年,所以我已经麻木了,他们问我紧不紧张,我说又紧张又不紧张,因为连续被人吓了十次以后,再紧张的话就心理不健全了。但是不紧张也不可能,你看下面坐了那么多人,直楞楞的看着你。佛法里面说凡夫有一种执着叫做“大众威德畏”,就是他面对少数的人时不怕的,但突然一下全部黑压压一片站起来,他就傻了。佛陀成就了以后就没有“大众威德畏”了,也就是再多的人他也不怕,但我不是的,我没有成就,所以还是有点怕。但不管怎么样,再怕我也得在上面跟大家进行交流,因为五年的五一和十一都已经形成惯例了。
而且今年的五一禅七活动,恰好跟索达吉堪布老人家的《药师经》开示,在时间上产生了一些冲突。但这个真的是没办法,因为我们这个是每年预订的,但我们也在旁边专门开了一些房间,你如果觉得要听老人家上课就赶紧过去。但是你可以选择听这个,我没有说我能跟上师老人家并列,我很害怕这些东西,不然的话我又会被弄出去枪毙砍头踏上一只脚烧成灰。不是这样的,你们可以随意选择,而且上师的晚上开示是公开播放的,你第二天也可以重复地听,也可以不在那里的。但如果因为你每年听惯了,你愿意到这里来听,然后第二天再去听堪布老人家的开示也可以。这种时间上的冲突并非我故意,大家要知道每年五一都是这样的,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不管怎么样,很欢喜大家来参加这样的禅七。
今年跟大家交流的是《永嘉证道歌》,它是唐朝时非常著名的永嘉玄觉禅师证悟以后所写的类似诗歌和偈子一样的一部短论。它是一部几乎从唐代到现代所有修禅的人都必须要去阅读的论典,跟三祖的《信心铭》(我们以前的禅七也学习过)以及后来好多大禅师的一些论著是并列的,是非常殊胜的一部论典。甚至这个证道歌还不一定叫做论典,它还被翻成梵文传播到了印度,当时的印度人称其为东土的大乘经,将之称为经。按照我们汉地的传统,只有佛陀所说的法才能叫经,汉地只有六祖惠能的一些对话录称作《坛经》,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大德的著作敢称为经。《永嘉证道歌》在印度那边被翻译成叫《东土大乘经》,由此可见对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它说的是佛法里面最根本的东西——禅,也就是佛法最根本的宗旨。
我们学佛的人,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论、见解、手段,你最终就是要去追逐佛法里面最根本的宗旨,你要去明了它明白它。不管你学什么理论和派别,都是一样的。那么直接去说这个宗旨的经论也相对比较殊胜,不管是汉地还是藏地都有不少这样的经论。在藏传佛教里面关于说根本宗旨这方面的东西,不管哪个派别都有。我们学的宁玛派里面,大圆满的一些经典和论典都是说这个的,比如无垢光尊者的《四心滴》和《七宝藏》都是说这些的。汉传里面也是一样的,有很多的经典和论典是说这个最根本的东西的。禅宗的一些论典大量的说这个东西,经典也有很多,比如佛陀说的《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都在说这个最根本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它殊胜的地方。
我们这次跟大家交流的《永嘉证道歌》是一部非常究竟的论典,能够去说它的人都应该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但我不是的,这个就矛盾了。因为从古到今,解释《永嘉证道歌》的人有很多,从唐朝就开始有了,到明朝的憨山大师,到近代的一些法师,有很多很多的解释。我让公司的秘书帮我找这方面的论典,结果找了这么一大堆书,她不找还好一点,我还会去看,她找了这么多我怎么看啊?不管怎么样,就是有很多的祖师大德对它进行了诠释。要去诠释这么一个最根本的论典,你如果没有一定的学养,你是不能随便说的。
那我这个普通人来说这个东西是不是有点不妥?但是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来跟大家交流,因为再不妥,连《信心铭》都讲过了,错就错了,再错一次又何妨,这是推诿的一种说法。最根本是什么原因呢,就我跟大家一直强调的,我不是在诠释,也不是在讲教理,我是在交流,我老是用这些词汇来推诿我敢于去讲这个法的动机。交流就不怕了,交流的意思就是,我里面可能有些错的,因为我不是什么大德。有些大德他在诠释的时候就是不会错了,他站在证悟的境界上去说话,他坐在这个凳子上说这个凳子当然不会错。
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我没有坐在这个凳子上,但我已经看到了这个凳子说:“哎呀,那个凳子四个脚,它背后雕着什么。”,我现在用的就是这种说法。所以,我是拿着望远镜来跟大家交流《永嘉证道歌》描述的是什么。既然是交流,这个望远镜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裂缝或者泥巴给封了,这泥巴就是我自己的执着。有可能会出错,但我是交流,说白点就是“我是凡夫我怕谁。”但这里也跟大家澄清一个东西,我真的是在跟大家搞交流,所以大家就不要说:“哎呀,你一个普通人怎么能来说《永嘉证道歌》呢?你有没有证悟啊?没证悟你就不要讲这个东西。”
你要问我有没有证悟,我肯定回答你没有证悟。你问我为什么要讲这么一个证悟了以后的人才能写的东西,因为我是交流,这叫二谛双运。我为什么每次都要这么说呢?因为我真的很害怕,一个凡夫他就有“大众威德畏”的,我一讲的话一万支箭飞射过来,这一万支箭要是射佛陀就变成鲜花了,射我就变成了刺猪(刺猬)了,所以我要声明一下,先用个盾牌防住。
但不管怎么样,在五一节这么一个节假日来搞交流,本来大家应该出去玩啊,出去照相剪刀手啊这些东西,你没去玩却跑来交流,我们还是要认真是吧,不然的话我为什么不出去比剪刀手呢?所以我们要好好的来交流一下《永嘉证道歌》,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殊胜的论典,我有时候读得都把自己感动得不得了。这次我们要花很多时间来把它说清楚,但这个《永嘉证道歌》太长了,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33句,我要是用七天就把它讲完的话,那就会很简略,所以怎么办呢?我们这次五一只讲一半,十一再讲另一半,这样就很圆满呵。
这个讲法,由于我自己本身是一个凡夫,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修行中间的人,所以我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会牵涉到很多很多具体的修行,所以大家要认认真真的去听,听了后就要次第的修行。究竟的修行我没有,我照着书上念,但是我会跟大家来非常详尽的讨论这些东西,希望大家用心听。还有,我们每次禅七的第一天,我要做什么事,如果是老师兄的话都应该很清楚了,我要进行前期的铺垫。为什么要前期的铺垫呢?虽然我们办了十一次禅七了,有很多都已经是老师兄了,但也有很多新师兄,他一上来你就跟他说:“我们要去找佛法的本质,我们要讲《永嘉证道歌》。”他马上两个眼睛直楞楞的看着你,一脸懵逼,这个是不行的。
所以我开始一定要来个世界观的铺垫,但这个东西有没有用呢?说老实话,就凭这一晚上的时间做这种世界观的铺垫,本身就叫扯淡。这个世界观是一天能铺垫的吗?那要长期学习、长期堆积而成的。但不管怎么样都得铺垫,起码要给他一个逻辑概念上的铺垫。不然的话,他听到后面,你说去找世界的本质,《永嘉证道歌》描述了世界的本质和心的本质,他真的是懵的,他不知道在干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去找世界的本质呢?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钱吗?这个不行的。所以今晚我们就只能做一个世界观的铺垫。
做世界观的铺垫,老师兄们肯定心里面想:“切,年年这样累不累啊?”你要是这样想,没有菩提心啊。因为我们有很多新师兄,还有老师兄你也不要认为你的世界观就真的变成了佛教的世界观。你要真变成佛教的世界观,你还学什么《永嘉证道歌》啊,你可以直接写个你的证道歌了,所以大家耐点心。还有做个世界观的简单铺垫以后,我们还得把永嘉玄觉禅师他是个什么样的大德作个介绍,不然的话我们突然就开始讲《永嘉证道歌》,结果连永嘉是谁都不知道。你以为那个玄觉禅师叫永嘉?其实永嘉是地名,所以我们要对他作个简单介绍,他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什么时代的人,他做了哪些事,他写的《永嘉证道歌》是怎么怎么样的,给大家做个粗略的介绍。
今天就不一定能够去讲真正的颂词了,但是也有可能讲到,我就这么顺口跟大家交流下来的。但我跟大家声明,我基本上是不怎么备课的,为什么?因为它内容太多了让我怎么备啊,她们给我买的、打印的参考材料真的堆起来有这么高,你不是吓我吧?就太多了,那怎么办呢,所以我只能凭我自己以前修学的经验和我闲散的翻到的一些东西来跟大家说。那说的时候就显得不那么系统,很杂乱。你要一下讲得那么系统,时间也把握得那么准,肯定不行。但是,我们这七天一定会把一半讲完,就讲到“大丈夫,秉慧剑,般苦锋兮金刚焰。非但空催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后面的部分等十一再来完成。
其实我们讲一部分,大家回去滋润滋润,十一再来听的话说不定“砰”就开悟了,然后直接把我掀下台来让你来讲,要真的这样,那是一个天人都会击鼓庆贺的事情。好,我们就闲话少说,开始补习一下世界观,要改下这个世界观。这个世界观,可能很多老师兄很厌烦这个事,但我还是要一遍遍的说,其实我比你更烦,我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了,但这个事没办法,不得不说。
你看我们人活着,我们对世界有看法,对世界的看法就叫世界观,就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对世界的一种“观”。这个“观”可以分为两个或三个层面去说,什么叫分三个层面?第一个观可以是观念,就是些概念,就是我对世界有什么看法,这些观念概念可以用很多的文字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在头脑里面进行思维。比如我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精神和生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我们在说这些东西是头脑里的一些观念。佛法说:“这个世界不是物质的,世界是心的,心从唯识又分成八种作用。”这些也是观念性的。这些观念性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书本去学习。
还有一种是经验性的,就是当我们拿着这些观念去对世界进行探寻的时候,我们的心会经历很多样的事,你说世界是物质的,那我们用心就是可以经历到世界是物质的经验。比如这个杯子、桌子、电脑、人物、山河大地等各种各样的事物,好像就合乎世界是物质的这样的观念,这些是经验性的,是不是对的呢?不见得是对的,但它毕竟是种经验。
然后我们把这些经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勘验,比如科学它其实也在看世界是怎么样的。它说世界是物质的,它也经历了很多“世界是物质的”这样的经验,我们每个人去搞科学的时候也常常这样认为。但世界到底是不是物质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它没有弄到底,我们以前经常讲的粒子加速器,就是把最细小的物质轰击了又轰击,轰击了又轰击,它想找到最小的物质是什么,到底物质是什么。
前两周我跟一个搞科学的师兄,说光是什么?光,不能说它是一个什么粒子,也不知道光子的本体是什么。有时候说光子只有作用,有粒子的作用,因为它有射线性;同时它是波动的,叫波粒二相性。那它的体到底是什么,体它是没有的,在科学里面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它是什么。就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这个对世界的“观”的话,有经验的这一部分,但是它还没有走到究竟。究竟认为它是什么的,这个就是最根本的观点了,叫究竟世界观,就是世界到底是什么。
那佛法也一样的,我们佛法认为世界是心的。为什么是心的?我们可以经历到,这是一种观念和说法,这个世界观可以是概念上的表现,还有一个是经验性的表现。我们认为世界是心的,我们真的这样认为吗?大部分人不见得这样认为的,我们最多会认为世界有一部分是心的,为什么?比如你的情绪、你的纠结、爱情、仇恨。你总不会说你的仇恨是一种物质嘛,当然唯物主义也是这么认为的,它认为仇恨是一种物质,因为仇恨的时候把那人的血液抽出来,发现有很多毒素在里面,它说这些毒素就是仇恨了。爱情也是,一个人爱到二昏二昏的时候,把血抽出来一化验发现好多荷尔蒙,然后它总结爱情就荷尔蒙。
这个其实是不究竟的,因为产生了爱情这种心以后,导致身体开始反应,可能会出现荷尔蒙。但荷尔蒙是不是本身就是爱情呢?这玩意儿不能这样说。但一般来讲,我们会不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心的?我们普通人的经验会认为世界有一部分就是心的,但是很多事物我们不认为是心的。比如会认为杯子、山河大地等是一些物理的现象,对一个佛教徒来说他会概念性的认为是心的,因为是佛陀说的。但经验中,即使佛教徒他会认为这个是心的吗?如果你要真的认为这个是心的,你已经证悟唯识了,起码证悟了随理唯识,但大部分人不会有这种直接的经验的。
所以我们有时候去修行,比如我们学中观的时候,我们要用四夺去夺这些东西。我们第一次禅七就讲了四夺,我现在想起来我真的是好深情啊,现在我绝对不讲。傻的嘛,一上来就跟人家讲四夺,真是脑袋有包。为什么要夺?夺就是要夺掉我们心里面直接的认为它是物质的一种体验。夺啊夺久了以后,你就不觉得它是物质了。它不是物质又有现象出来,你就会觉得它是心的一种显现。它要让我们产生世界其实就是心的一种显现。而这种经历性的世界观是不是真的世界观呢,究竟的它也不是,因为这种经历性实际上是心的一种东西,而心又是什么呢?你说这些现象不是物质产生的而是心产生的,你们佛教徒通过各种各样的夺,把身体夺空了,外境也夺空了。
夺空了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它虽然在,但是它没有实质,就像心的影像一样的,就叫梦中的显现,这是一种空。还有一种空它纯粹就没有了,他们说的夺久了陷入到定中就没有了,就一片大空,这个时候没有证悟本性叫上自续的证悟,其实那个一片大空还是心识的一种显现。那么这个时候,你说它是不是究竟的世界观,它也不是的。那么究竟的世界观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按照我们佛教徒认为一切都是心,然后拼命去找心是什么。这一切不是物质的而是心的,就究竟的世界观我们去找找找,拼命去找的时候突然哪天稍稍明白了“哦,原来心就是这样的!”那个时候是一种直接的经验,但是你出来的时候它是怎么样的呢?你说:“它真的是没有个体,不是一个能找得到的东西,所以它是空性的。”
你想想看,心要是找得到一个东西说它是心的话,那怎么得了啊。心找到的那个东西,一定是和心对面的东西,这种心和它对面的东西就叫做二元对立。那么心既然找到了一个东西是跟它不一样的,那这个东西就肯定不是心;如果心找到个东西跟它是一样的,它能是一个东西吗?它只要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一种状态甚至是一种感觉,它肯定就不能是心,因为心不停的在造这些东西,它不能说其中的一个是心。它只要是一个东西的话,其他东西就会说:“如果你是它,那我们算什么呢?”所以心不可能是其中一种状态或东西。
心反过去认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什么东西都不是,它没有,这个时候它完全找不到性质,就叫做空性。但它完全找不到,明明又在产生这种东西,你要说连这些东西都没有,那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我们明明在痛苦在轮回,我们五一剪刀手都不摆了在学佛,不能说它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这个在我们凡夫其实是一个观念来的,为什么?我要通过我的五根直接去体验一个东西叫做“什么都没有”,你体验得了吗?比如你用眼睛看到一个玩意儿叫“什么都没有”?拿出来。或者你摸到一个东西叫“什么都没有”,这个不可能嘛。我们的前五识没有办法去直接领受,当然你要说绝对的直接领受还不是的,它经过了我们的眼根、耳根这些,都不算真正的直接领受。
真正的直接领受,只有心对心的体受,那个叫做直接领受,其他都是被扭曲了的。但是再扭曲,它也分层次的。我们前五根,稍稍直接一点,这在因明里面叫无分别识(眼耳鼻舌身五识)。我们普通物理学叫它五个感官,我们肯定认为感官是直接的,你看的时候一眼就看过去了。但它为什么不叫直接感受呢?因为这个看其实要聚合很多因缘的,你看的话,起码得有光、空间等,你不能紧贴着看的,或眼眼睛一闭也看不到了,所以它也不认为这个是直接的。但不管怎么样,在时间性上,它认为是直接的。这种前五根的对世界的直接的经验性的认知就叫做无分别识。
但是人类就不仅仅无分别识这么矬了,就不止动物这个样子。其实动物也不是绝对的无分别识,动物也会思考的,比如现在经常说的“喵星人”、“汪星人”,它们也有感觉和感情的,那个不能叫做五根的东西,那个也是意识。意识的东西就不是那种直接的,他就开始思维、想象、感受、纠结,情感性的东西,舒服与不舒服,这些是属于意识层面的东西,这个就叫做分别识。但实际上,不管你无分别识也好,分别识也好,都是心的作用,说到底它们都是一种分别。“识”就是不同的意思,识就是这个跟那个不一样,唯识里面叫做了别,一定要发现一个东西跟另外一个东西不一样。如果完全都一样了,那就叫做“智”了,就是心识有分别,智慧是无分别智。
不管怎么样,识总的都是一种分别,直接一点的叫做无分别识,不直接的意识思维叫做分别识。回到刚才说的世界观的问题上,我们去认知这个世界,绝对不能够是有一个东西跟我们前面的不一样,有不一样的就是识。就我们会发现这个东西,比如一个状态,假如这个状态就是空性,然后我们一出了这个状态,我们心还在制造这样的东西,那么我们心制造刚才那种状态,和出了这个状态以后我们心又制造了其他的东西,那么这个就肯定是识而不是心的本身。如果心的本身是这个东西的话,那么另外的东西是谁造的?那其他东西就不是心了,这世界上有东西不是心造的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反过头去看我们心的时候,我们就发现那个是直接的,绝对不是扭曲的靠意识去的,所以说我们心本身不是意识、思维、言语可以触及的,为什么?因为那个是心最直接的一下就明白它自己是什么。回去找它的时候,由于它不是任何一样东西,只要是任何一样东西那就是心识。心去发现心自己的时候,它不可能是任何一样东西,你找不到什么,所以注定是空性的。但是你绝对会发现那个不叫“什么都不是”,刚才说了你眼睛不能看到那个“什么都不是”,手也没办法摸到一个“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是”是怎么来的?是你意识捏造出来的,意识这种分别识可以捏造一个叫做“什么都不是”。比如想像一个什么都不是,但是真的去找一个叫做“什么都不是”的东西是找不到的,但意识可以捏造出来。
那我们直接让我们的心反回去看我们自己心的时候,你找不到什么东西,但是它也绝对不是“什么都不是”,它不是识,它是一种直接的体验,直接的体验发现它确实什么都不是,但是它绝对不是什么都不是,这个好矛盾啊。因为它不是任何一个样子,但同时它绝对不是我们头脑里面捏造的一个“什么都不是”的这种想像或者是一种感觉。想像纯粹就是个词汇,完全不起作用的。但什么叫做感觉呢?比如我们通过禅定,把五根识全部停下来了,意识也停下来了,想像也停下来了,然后此时我们的心能够直接的感觉到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如果觉得这个就是,你就完蛋了,那个就是意识捏造的,而且它是一种好像很直接的捏造。那个东西叫“什么都不是”吗?不是,你只觉得叫空空荡荡的,然后你用意识去规定它叫“什么都不是”,你就完了,实际上它还是你意识捏造的一个东西。
这样说起来可能大家有点懵逼,不懵逼才怪。这个没关系,大家先听到这个东西,听到以后慢慢慢慢(有所体受)。因为我们真的要去证悟本性的时候,一定会做大量这样的事,比如我们现在还没有修完五加行,我们还没有学好中观,没有打好禅定基础,当我们修完了五加行,修了一些中观的单空,又接受了上师的直指心性以后,就面临一个问题——反复去体会这个心性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去自认。自认的时候,你就会在这里面周旋盘桓,体受很多很多的东西,好了那个时候,我现在说的这些东西就管用了。你会觉得“哇,是哦,他说的‘什么都不是’也‘什么都是’哦”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来了,这个时候它能够帮助你肯定和确认。
为什么呢?当你业障很深的时候,什么叫业障很深?现起就是业障,各种各样的想法感觉全都是业障,对于本质来讲的话。当你如果没有一个很稳定确切的见解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确认的,因为你没有办法达到像初地菩萨那样哗-什么都没了,能所合一那个时候是绝对的肯定。但我们初步证悟的时候往往是在现起没有完全消失去肯定我们能上的本质,反观自心的时候发现它“哇,原来世界的本质就是这个,不是物质,甚至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
这个时候我们会体会心跟心的本质的差别:心是动的,是有作用的,甚至是有个体感的;但心的本质是没有的,你很难说它像什么样子,但是是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它,它是真正的佛,它是真正的法身。当你发现你的身心完全沉浸到里面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才是生命真正的意义,你会发现金钱、权力等我们所认为的一些很牛很殊胜的这些世间追求成了什么都不是,毫无意义。
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呢?你想想看,一切都是它诞生的,一切都是它那里出来的,所以当然本自具足。你看它诞生的这些东西都在无常变化,但它这个东西本身是不会有变化的,它不会坏的。它要坏的话,世界就没了,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所以它本不动摇。六祖说的五个何期自性全部可以在里面去发现。你发现它也是清净的,为什么清净?到那里面它是没有思维,没有烦燥浮躁,什么烦恼痛苦全都是因为不清净,它只能清净,这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一旦发现这个本质本性,这个人的心就安了,真的安了。什么叫安呢?我今天还在跟一个师兄说:“如果一个人发现了本性以后,他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他安于现状。”我们人为什么要轮回呢?就是不安于现状。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为什么不满呢?他总是要抓些东西来让自己更丰富更好,好了还要更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他也不怕摔死。所以证没证悟,你就观察你自己是不是安于现状。“哎呀,这个不行,我都证悟了的人,我一定要发好多财。”哎!证悟的人是这样的?这个好像不是证悟了的事。很多人都不安于现状。
为什么他会安于现状呢?他会发现其实什么都有,本自具足。而且它很清净,这些骚动他的一些欲望,他只要回到里面去就全都没有了。
何期自性,它肯定不生灭的,它要生灭的话,那我们这些现象就完蛋了,它一生我们才有,它一灭我们就灭了。但禅宗里面也有它灭了,我们也灭了的说法,但这是种认识性的东西。比如以前两个禅师在对话,一问:“世间灭了,那个灭吗?”那个就是指本性,答:“世间灭了,那个也灭。”那个人一下就懵逼了,哎!怎么会这样呢?就回去问另外一个禅师,另外一禅师说:“哇,那是古佛出世啊。”为什么这么说,当一个人真的明白了本质的时候,它什么都不是,它只能是什么?就是这些。
所以说生说灭的话,它是针对这个来说的,色即是空,色灭了,空就灭了。它说的那个灭,跟这个本不生灭不是一个意思啊。学得很深的师兄要领会到这一点,学得不深的师兄将就懵逼算了。何期自性,它自己肯定是不生灭的不坏的,它要坏的话,那就麻烦了,它一坏就没了,但明明有嘛,明明一个胖子坐在上面嘛,所以它肯定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你发现它不是一个东西,它就不会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跟那个本自具足差不多,你会发现什么东西其实都是它来着,那个时候叫做真正的世界观,又回到刚才的那个世界观的话题上来,那叫做究竟的世界观。也就是说我们学佛,实际上就是在找这个究竟的世界观是什么,要把它兑现。
其实唯物主义说世界是物质的,这个世界观是没有完成的,它只有经验性的东西,它绝对没有证实世界就是物质的。但是佛教可以,那对方会说:“你可以,那你拿出来证实给我看看。”这就懵逼了,因为佛教从来不认为那个东西可以公开拿出来给你看看的,就像你逼着我把“我爱你有多深”拿出来给你看,我怎么拿出来给你看哪?我可以把我的钱包拿出来给你看,但你要把我的爱给你看,这是不可能的。
这种证悟,佛教里面有个词汇叫做各别自证。由于是各别自证,就很容易出现一个麻烦,出现很多骗子。他没有证悟,说自己证悟了,你们来拜我吧,IC卡银行卡通通告诉我密码,这也是由各别自证惹来的祸。但科学不会这样的,科学说:“你有本事就造把机枪给我。”造出来后大家都看得到机枪并能射击,而不知道这个东西就是最大的欺骗。
那么这个各别自证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呢,我们现在学的这些东西,就是要从理论上首先在概念上证明这种世界观是成立的,然后我们通过一些方法去证实它,实现各别自证。那么这个《永嘉证道歌》它又有理论,又有很多实现的方法,甚至有实现了以后的境界。至于实现的理论,禅宗的理论其实牵涉到自续中观、应成中观、他空中观,甚至大圆满都有混在一起的,它并不是专门去持某一种理论。
比如我们大圆满的理论,我们持的就是我们宁玛派的大圆满理论,就是明空双运的。你要勉强从中观来说,我们叫大中观,既不是自空中观、应成中观,也不是他空中观,我们自己取个词汇叫大中观。其他也有一些他们的方法,它的教法在唯识方面持的就是随教唯识。它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遵循它自己这一套概念的世界观,通过经验它,然后去达到究竟的(世界观)。每一个宗派都是这个样子。
那么禅宗就不是了,禅宗是把这些捏到一起,它一会儿搞自续的,一会儿又搞应成的,一会儿又搞他空中观,也有搞大圆满的,但是它实现的东西就是一个,就是去找到这个究竟的世界观。这个究竟的世界观实际上就是大圆满,就是说的自心本性,也就是禅宗里面说的那个如来藏,“这个”,“那个”。禅宗里面特别反对我们执着名相,凡夫有种弱点嘛,就是说什么就执着什么,比如说:“你不要执着”,他就执着“不执着”。所以你说什么都很麻烦,它干脆来一个“这个,那个”,你就没办法去执着“这个,那个”。什么是本性呢?那个。什么是那个呢?那个。指了等于没指。(众笑)
那么这个时候,有了“这个”“那个”,心它有个认知习惯了,心一下就认出来了。当它找不到目标的时候,为什么要凝视虚空呢?很简单,虚空不是一个你可以凝视的,当“这个”“那个”也是一样的,你发现原来本质是这个。所以禅宗不告诉你名相,它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方法,最终就是要完成这个东西。《永嘉证道歌》里面也充满了这样的东西,有说本体的,有说方法的,有说次第的,有说外道一些邪说的,有说学会了它怎么去灭除我们的执着和各种各样的罪业的,很多这样的东西,所以它是一个非常丰满的论典。
我们说起来很多——133句,但实际上133句算什么?也就是我们要真的把它拿来讲得非常详细的话,我告诉你们,就是前面“君不见”三个字可以讲三个月,真的可以啊。君是什么?有君就有臣的,有君有臣就是观待;君也有大有小的,有大有小也是观待。有观待就有绝对的,绝对就是没有对(没有观待),又叫做本性,“君”一个字全都说完了,结果佛法没了。“不”就是否定,有否定就有肯定,观待又来了。“见”就有“不见”。“君不见”合起来又可以再讲一轮的,三个月不够。
所以这个东西要是拉开来讲是不得了,但是我们肯定不能这个样子,而且我也没有那么丰富的学识,也没有什么境界,讲不到那么深。但是我还是会讲很长时间,这133句要分成两个禅七来讲,也就是十四天。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丰富和殊胜的论典,和《信心铭》、《六祖坛经》,它们基本是我们禅人(汉传佛教里面禅宗信徒们,我们常说的禅和子们)一定要去读的。但是说老实话,几千年来很多人把这些话拿来说,但真正能够体会到里面意味的真的是不多的。体会到里面意味的那种人,那个就是非常吓人,也就是些开悟或证悟了的人,基本上是因地的佛,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些人。
但我们都不是,我们在研究它交流它,以期将来有一天能变成这样的人,要不然我们学佛干什么呀?发财啊?说老实话,发财也要学佛,不然发财会发得很辛苦的,你想轻轻松松的发财就要学佛。不信?你这不信佛。信佛就包括我想发财也要学佛,虽然它不究竟,但人天佛教也是佛教。为什么佛陀说布施会发财,佛陀教你怎么去布施,其实教你怎么去发财嘛。当然布施到后来的话,把自己都布施出去了,就不存在发财不发财的问题了,那就叫做证悟。你把我执布施出去了,你就是阿罗汉了;把法执都布施出去了,你就是佛了。
佛法里面,世法和出世间法全部涵括,它不仅仅是一个追逐本性的事。但我们为什么要来探讨研究这个最究竟的事呢,因为它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仅仅发财,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发财能够解决爱情的问题吗?最多只能解决一部分嘛。他们说的:“钱可以买来爱人,买不来爱情。”朋友圈还说:“钱可以买来爱情,但买不来幸福。”所以钱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的。还有有钱人就不死啊?有钱人不得癌症啊?我告诉你们,前段时间有一个大企业的董事长去公园里面看动物,被猴子蹬个石头下来砸死了,网上评论说“生的伟大,死的憋屈。”
有钱也不见得解决所有问题的,所以不管世法来讲也好,我们也要来学佛,但是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获取解脱,不然的话,哪天一只猴子蹬下一个石头说不定砸中的就是你。所以要摆脱这些东西,你靠钱是解决不了的。但是佛法也告诉你,你要怎么样才能去挣钱,叫“精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很多人领会不到它的味道,你若是真领会到它的味道,百分之百发财。你在佛门里面发财算什么,你一发就是发圣人。
他们说“佛门里面富贵多”,真的是这个样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把佛教搞得苦逼兮兮的,这是很搞笑的。大家以为学佛的都是事业失败了,爱情失败了被抛弃了,宫庭里面的宫斗失败了。皇帝身边的人宫斗失败了就清灯古佛敲木鱼,或事业失败了以后就弄个帽子把头发遮住去扫落叶,他过去的爱人去看他,他抬不起头来,两眼透过他爱人的眼睛看向远方,苦逼的泪就这么流出来。这种不是学佛的知道吧,学佛的是像我这样的,笑得一脸稀烂。
其实佛法里面它根本对贫穷富贵不是很感兴趣的,但有些佛法它要求大家不要有那么多的钱,因为害怕凡夫有了钱就开始乱来,买军舰买火箭这些,这些会引发很多麻烦。但它也不支持你天天一分钱都没有,你也要活下去的。当然噶当四依里面会说“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岩。”那是针对那帮真的狠心去修的人。对你们来说,比如说:“法依于贫,你们全部把IC卡银行卡交给我。”那还是不行的。银行卡我收的,转头拿去放生,我不收供养的,凡夫收供养是不行的,我害怕大家误会,因为这个东西好多箭对着我的。关键是我又没达到这个级别,箭一射过来是不会变成花的,直接变成刺猪(刺猬)。这个不行,我要先做好这些防护。
我们再回到《永嘉证道歌》,我们现在要来看一看作者永嘉玄觉大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一个圣者。大家手上有没有拿到一张打印的永嘉禅师的文字,我先把它念一遍。
永嘉禅师是个很牛的人,他是真正自己靠看书看开悟的。哇,这个一线曙光啊,我们好多见不到上师的,心里面暗暗舒了一口气,我也可以看书开悟。你别做梦了,从古到今也就一两个永嘉禅师这种的,人家还写得出证道歌来,你凭什么啊?你对着镜子看一眼,你哪一点像永嘉禅师。但他真的是靠自己看经典而开悟的,他从小学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
天台是我们大乘八宗的一个宗派,这个宗派是很讲究次第的。我们讲二谛,它讲三谛(一心三观,假中空三观),非常的细腻,我也非常喜欢这个宗派。我那里基本上收集了它所有的经论,堆了一大堆,但我一本都没有看过,这个太复杂了,我只看了些最基本的《摩诃止观》、《释禅波罗蜜》这些。但是它是一个非常细腻的宗派。我们汉传佛教里面一个大的损失就是天台宗被毁掉了,因为它讲教理的。为什么被毁掉?就是唐武宗灭佛,毁得最厉害的就是天台宗,把它的很多经论都烧了,传承都断掉了。但现在有说这样的传承恢复了,到底怎么样我不是很清楚,我也不敢去评价。
天台宗要是在我们汉传能够恢复起来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因为你看我们汉传基本上都是不讲教理的,要么就是一心念佛,一句佛号念到底你就成佛了,这是净土宗;还有一个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啦,说那么多干嘛,这是禅宗,它也不重视教理。这个不行的,我们一帮戳锅漏,念佛念不下去,直指人心一指全都是歪心坏心,就指不到本性那里去。这个不行,因此渐次教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丢失了,所以藏传佛教过来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永嘉大师是唐代,那个时候还没有毁佛,他是和六祖惠能同时代的,他们一宿觉的故事后面会说。他因为看了《维摩诘经》而明白了心性,就是证悟了。维摩诘是个居士,这部经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交流,如果真有这种可能性跟大家交流一把,这个经也挺牛的,会毁了很多人的三观。维摩诘是一个居士,又做生意又多病,又发财又妻妾成群,出入酒肆,总之看起来很不圣洁,但他是佛陀。他一生了病,释迦牟尼佛就让底下的弟子去看望他,叫了一大群圣者去看他都不敢去,因为去了会被骂。最后让文殊菩萨带了一大队人浩浩荡荡的去看维摩诘,他们的对话就是《维摩诘经》,简直精彩得不得了,它基本就说根本的东西。
永嘉本来是个地名,玄觉是他的法名。他为什么叫永嘉禅师?因为古代人说尊者的姓名是避讳,一般一个人身份很高的时候,就避掉直接去说他的法名,而往往说他所在的那个地方。比如永嘉就是温州的一个地方,玄觉禅师他出名了以后就被称为永嘉禅师,因为只有他有资格代表这个地方。
永嘉禅师看《维摩诘经》而证悟,这令所有这些喜欢阅读的佛子们心中暗喜。我们现在虽然是末世,谁看佛经看开悟了也不能说不行,万一人家前世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是什么什么人,莲花生大师时代又是什么什么人,无垢光尊者时代他又是什么什么人,麦彭仁波切时代他又是什么什么人,人家凭什么不可能在这个时代出生,呯一下看书开悟了?有可能的是吧?但是我肯定我自己不是,如果你们是的话,那你们以后再说。
这个太玄了,特别是现代人(能看到的)经论太多了,刚才说的《永嘉证道歌》的参考资料真的堆起来这么高,在我那里不信来看,早知道我拍幅照片来给你们看。那上面的解释太多了,我稍稍翻了下,觉得末世的人真的好不幸啊要看这个,不看到阴沟里面才怪。有很多烂学者写的一些东西,根本就是乱七八糟的,你说它不对吗?它全对,因为它照抄的。你说他对吗?看了有什么用,连鸡汤都不如。人家看到鸡汤起码心里会温暖一下,比如我这里有个朋友圈上叫“让人感动的句子”,专门有这种微信群的,经常一打开里面好多鸡汤啊。那不管怎么样,鸡汤喝了还是鸡汤,多少有点营养舒服一下。而那个连鸡汤都不如,像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虽然资讯多,但资讯太杂,而且它不细密,很容易出错。
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要去找比较可靠的善知识依靠一下,你说你是永嘉玄觉一样看书看开悟,我说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要经常对着镜子照一下,你哪根毛有点像永嘉玄觉禅师?你会发现一根毛都不像他。
有一次六祖惠能的弟子玄策去探访玄觉禅师,两人深谈,发现玄觉说的话跟历代的祖师很一致。玄策就问:“你的师父是谁?”玄觉说:“我只是看了很多的经论,有很多的师承,但具体的给我指示心性的是没有的,后来我看《维摩诘经》的时候明白心宗。”直接去看到心是什么的就是心宗,基本上禅宗就是心宗,禅宗到后来的话,它就不跟你搞什么次第啊天台啊因明啊唯识啊那一套,他就“来,过来过来,告诉你心是什么。”淡淡的先一明白了以后再去研磨参学。发明心地它有层次的,这个很灰色的一个地带,我们现在有些师兄在这里苦苦挣扎,翻来覆去的,实际上就是陷入这样一种状态。他似乎明白了,暗合很多感觉,好像就是的,但一转头它又不太像,这个灰色地带搞来搞去要搞好长时间。
但是不管怎么样,它是直接朝明白那个心去的,最终那颗明珠(我们的心称之为明珠)磨得锃亮。磨得锃亮,第一个它能自明它自己是什么,第二个就会产生遍知的智慧,“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这个人会越来越聪明。其实有个最基本的判断,如果这个人说他开悟了,然后他是傻的,大家要小心了。就是他已经开悟了,然后他连点人情世故都不懂,经常一说他就一脸懵逼的话,要么他是装的,要么他是傻的。
明白心地以后,因为一切现象都是心产生的,他一定会明白好多东西。明白心地以后,自我会减得很轻,一定会善于跟周围的人相处,他一定会让周围人感觉到爱意知道吗?即使他很粗糙很恶劣,但是他还是会让周围人感到爱意,因为他没办法,不是故意的。分别亦非意,自我因为心地的发明会减得很轻。那我们人为什么那么讨厌?因为自我太甚了,什么都是我——我的感觉、我的想法、我的感受,你不理解我啊,你不懂我啊,就是每个人有很多这样的东西。
然后两个人在一起的话,你一定要照着我的意思去做,不然的话我就干掉你。就算我表面上不干掉你,背后偷偷干掉你,他全部是基于强大的自我,要保护自我。但一个人发明了心地以后,就发现自我完全是虚假的、不存在的,他有意的无意的直接的觉照中间,他就不要那个东西,慢慢慢慢他就自动自觉的去抚摸周围的不存在或者叫存在,管它是什么,他一定会这个样子的。所以它叫心宗的意思就是直接朝那地方去了,玄觉禅师就是靠《维摩诘经》来悟佛心宗的,但是没有上师给他直指心性然后肯定他“你已经明白了。”他还缺少这一步。
然后玄策说:“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这句话在禅宗里面流行了很长时间并被人乱利用。六祖的弟子玄策说:“威音王以前,你看书开悟了是可以的,但是威音王以后,你没有老师,你说你自己开悟了,全都是些天然外道。”威音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心的本性的意思。要硬解释的话,就是他是第一个成佛的,而他是怎么成佛的呢?
就我们凡夫的话,从无始以来,这个无明(无明其实就是我们的本质心一动就叫无明,你说什么时候开始动的?它从来都没有这个时候,它永远在动,没有一个开始,所以叫无始以来。)和明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是它在动,变成了能看跟所看的时候就变成了轮回,就把能看的执着为我,所看的东西执着为法,就开始运行了。而威音王是什么呢?他一动的同时就明白了自己,这就是威音王。也就是说他以前,你要是无师自悟了是可以的,他以后你就是天然外道。这一杆子打下去,全部完蛋,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你能够无师自悟。
但它这个“师”指的是什么呢?指两个:一个是释迦牟尼佛这个本师叫师,也就是你如果没有皈依释迦牟尼佛,你说你开悟了,那是不认的;第二个指的是真正去直指和证明你的证悟的这样一个师。那么现在就出了一些麻烦,比如到了近代虚云老和尚,还有来果老和尚,他们都没有老师去给他直指和证明,那怎么办?实际上还有一个师叫做本师。但是在这里,师指公认的真正的证悟者去说你证悟了,一定要这么一个老师。
当然也有很多人反对,说这样的话,释迦牟尼佛怎么办呢?谁指示释迦牟尼佛证悟了?有很多这样的问题。还有比如有些藏传的,他们上师传了法以后就到山里面去修,修到后来也根本就再也见不到上师了,他也证悟了,你也不能说他没证悟。所以这个“师”你要看成两方面,一个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另一个是指示你,真的像他说的一定要有传承,有真正的一些公认的证悟者说你是证悟了。
那什么叫天然外道呢?有些人的佛法修证,包括外道修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有些觉受(境界)和认知。境界比如身体全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然后他的心其实也是完全放弃了的一种状态,他的自我感受中间完全没有执着的,是自然的天然的。但他其实根本就没有明白心是什么,他处在这种状态,他自认的时候真的觉得他是证悟了,而且他说出来的很多东西都很像证悟的人说的话。有很多这样的人的,在印度就有很多这样的人,但实际上他真的证悟了?不是的,他就是一种很像证悟的状态来的。
有好多这样的人,像奥修、克利希那穆提等都是这样的,中观那些他们也能理解,各种各样的觉受,他们谈起来真的是好像啊,但实际上他真的就没有开悟。但这种人他真的有智慧啊,而且他们也很慈悲的,他们也不坏的,不是说要来骗人的,不一定的。比如克利希那穆提,很多的外国元首见到他就说:“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一个伟人。”当然奥修就不同了,他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他们是不是真的证悟了?说老实话,他们叫无师自悟。第一,他们不皈依释迦牟尼佛;第二,也没有人指示他开悟,然后自己宣称自己开悟了。
但是他真的会有一定的境界,说到我们心是什么的时候,他也真的能够说这个心是自然心、平常心,你不加执着等等之类的,这些话都能说。但他是不是证悟了?不是,这种人尽是天然外道。所以佛教里面为了防备这样的东西出现,不然那里也冒一个证悟者出来,这里也冒一个成就者出来。而且往往这些人,他们挺花哨的,他们善于宣传,善于鼓噪,善于制造神奇,中间紫气东来、厕所冒电、厨房冒蘑菇。动辄什么温暖、慈祥、吉祥,点个檀香,他们玩这些,特别是一些小资们、妇女们很容易上这个当。他真的搞得很有模有样,兰花指、末香什么的,好多这样扯淡的,我经常朋友圈看到这些。
现在有很多这类的东西,要防止这些,这个跟证悟有什么关系,就是轮回过患,你永远那么好,怎么办呢?你什么都脱离了,就是没有脱离那盘檀香,就算转世也转成乾达婆。知道什么叫乾达婆吗?靠闻香的那种众生。有很多这类似是而非的东西,所以说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有很多这类的人。那么玄觉就说:“愿玄策您来帮我证明。”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六祖惠能大师,他给云集的弟子传法,你要去找他证明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比如我现在证悟了什么,我街上随便拉一个人过来给我证明我开悟了,这个不行的,谁承认啊。所以一定要个真正的公认的成就者或祖师大德来证明才会有效。
六祖惠能大师我就不用介绍了吧,大家都在听《永嘉证道歌》了,都不知道六祖是谁有点说不过去。六祖的肉身现在还在广东韶关南华寺,惠能是我们禅宗的六祖。初祖是达摩,二祖神光,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就是惠能。禅宗就是因为他而在中国推广得很厉害,其实他很精彩的,他不认字的,看书的人心里又倒抽了一口凉气。大家会想,这个佛菩萨好怪哦,为什么搞一个不认字的发扬了禅宗呢?因为当时的佛教不像我们现在,当时的佛教是很牛的宗教来的,什么当官的市长、省委书记这些全都学佛的,真的是这个样子的。朝廷的大官都学佛的,连下面的贩夫走卒也都学佛的,他们说长安城里面家家观音、户户弥陀,老太婆洗衣服都说“法界清净等流”。(众笑)
那么一种状态下面,大家就完全弄到文字里面去了,大家都开始斗这些东西,而佛法真正的本质是非文字思维的,是不能靠那个东西去直接指示出来的。所以怎么办呢?就搞一个不认字的人过来,管你什么“法界清净等流”还是“等流清净法界”,“那个就是”就来了。他真的就这么干的,你看他第一个指示的是惠明禅师,是个武将。惠能不是得了衣钵以后被追杀,所以这种宗派斗争那个时候就开始了,所以我们是有传承的。(众笑)
惠能被追杀,他就拿着衣钵开跑,后面的人日夜追赶,大家想得通吗,这是佛法哟,被人追杀?你拿着珠宝被人追杀还差不多,拿着佛法被人追杀?当时惠能快被惠明追上了,就把钵和衣服放在路边,人就躲起来了。这惠明是武将跑得快,很快就追上他,一看人不见了,衣钵放在那里,就去拿那东西。他拿不动,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拿不动?其实这也在宣扬神迹来着,其实那个肯定有看不到的护法压着衣钵,怎么搬得动。惠明一发现搬不动就叫:“我是为法来,不是为衣钵而来。”古代的聪明人一看到搬不动马上就知道投降了,像我们这个绝不投降,我们现代人矬的嘛。我估计六祖平常也认识他,因为他在那呆了八个月嘛,不然一看他平常就很坏的,肯定不会出去。
六祖就出来:“你既然是为法来,你坐好坐好,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他说不思善不思恶,他其实也没说是哪个,他就说那个。这个在禅宗里面很精彩,叫做答在问处,问在答处。说那个就是那个,可以不知道的时候叫那个,知道的时候就叫做那个,就问的也是它,答的也是它。就问他什么是那个?明白了以后答就是那个。意思就是那个东西非言语可以说。但是要什么样的状态去领会呢?你不要胡思乱想,要静下来,善恶言思都不是它,不思善不思恶时的那个平常心就是那个,没有哪个了。你要是找出一个不同的状态,你说:“哇,都没有了,只有一片白茫茫。”你又完了。(还有更滑稽的,以前我带了一帮人去见慈诚罗珠上师,我每次都讲这个故事,当时一桌人吃饭,堪布坐在上面,那人说:“堪布,我那天从定中间看到一个黄色的匣子,里面是如来藏,取还是不取?”堪布就不出声了,眼睛一下就看向我,我赶紧把头低下来,意思是那个人与我无关,我不认识他。这是真实的事的,当时现场的师兄还有坐在这里的。)所以它答在问处,问在答处,所以那时就出了一个六祖,由于有了曹溪六祖,禅宗后来有了五宗七派,包括这个永嘉玄觉要去找他。
六祖惠能拿到衣钵以后,在广东四会那里混在猎人堆里已经修了十四年,说明这个心从明白到彻底的清晰通达的话,它是有时间的,六祖花了十四年。大家可能都知道六祖是怎么证悟的,之前他是樵夫也就是砍柴的,那个时候砍柴可以卖,现在砍柴饿死你。他听到有人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就开始明白了,其实他那个时候已经模模糊糊知道心是什么了。我们心不能去找它是个什么,是个什么的时候的话已经应有所住,不是什么的时候其实才是真正心的样子,其实心在单空的层面就是这样的,它不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去夺这些东西呢?实际上是要去夺习气来的。其实真正你要去找心的时候,你夺个什么,不用夺的,夺它干什么。你去看,你去听,你去想,你去感受那个心,你怎么夺都夺不了的,你不夺它也在的,睡着了它会醒的,睡着了要是没有它的话,血液怎么循环啊,心脏怎么跳动啊?所以那个东西它永远都在的,但是它什么都不是,所以在六祖那个时候绝对“应无所住”,但是他就是没有“生其心”,他还不太明白它的作用,光明这个层面他不知道,明空还没有双运,就是他还没有悟透。
然后他到了东山找到了弘忍,弘忍就开始收拾他,说他像獦獠(当时的广东人不像现在的广东这么牛,是蛮夷之地)怎么能求佛,惠能就说:“北方人有佛性,南方人就没有吗?”意思就是说獦獠也有佛性。弘忍一听这是个可造之材,他对可造之材怎么弄呢?我们认为可造之材,一定认为上师很看得起我,立即让我做上座。这一般就是不可造之材,要用哄的。对可造之材要怎么办呢?打发到柴房去舂米,惠能是一个小个子,体重太轻腰上挂个石头,那石头到现在还在,一舂八个月,什么都没学,什么都没弄。这八个月很管用,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磨得干干净净的。
期间还出了个和神秀大师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就不讲了,再讲下去太长了。舂米舂了八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弘忍把惠能弄到自己住的地方,听说是用袈裟围住他,但后来据人考证,没有必要这么围住,其实是用袈裟把光挡住,不许别人听。跟惠能说什么呢?还是说以前那句老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同样的一句话,不同的时候说出来,呯——六祖就彻底证悟了,就说了刚才说的五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五个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和作用全部说出来了。
它发生它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应无所住”了,你就算是“住”还是它,不“住”也是它。能生的万法是不是住呢?明白了就不住,住也可以,烦恼即菩提。什么叫明白了?它就不单单那个自续的单空。我们说到自续,因为我们很多人在学中观,没有听过这些词语的当没听过。他真的就明白了,明白了以后就把惠能送走,因为不送走的话那就不知道他会活成什么样了。弘忍拿了衣钵给惠能,让他逃跑,我估计嚓-嚓-嚓-好多“箭”射过去了。
然后永嘉禅师就和玄策一起来参六祖,参是参究、观想、观照的意思,就是刚才说的三种世界观的具体实施都可以叫做参。概念性的思维也叫参,经验性的体受、觉照也叫做参,参透了以后叫做“破初参”。参有时候也指到处去寻访这些祖师,六祖以后的五宗七派,他们都是在这个山头去参,参不透又到另外一个山头去参,跑江湖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江西有马祖禅师,湖北有石头禅师,他们经常把弟子互派的。他们那个时候绝对不说:“你不准到其他人那里去,到其他人那里去你会死定的。”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子,他们说:“谁对你有利,你就去。”所以不讲宗派斗争,追求真理,我们也是有传承的。知道什么传承吗?跑江湖就是我们的传承,到处参。
释迦牟尼佛当年他要是拉山头拉宗派的话,他就到六师外道那里去了知道吧。(因为他)没有,所以成了释迦牟尼佛。一定要去追到世界的根本真理是什么,不然的话,你加入的宗派能够了生死的话就加入它,不能了生死的话加入它干什么?所以要清楚我们学佛的目的,我们要实现最根本的世界观,这个世界观是可以超越生死的。刚才说要补世界观,也没有补多少,其实应该把我们的世界观跟我们的苦乐、生死这些连在一起,但是我以前说得太多了。我真的有时候再回过头去说这些东西,好烦。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一听以前我跟大家交流佛法的时候,讲了很多这样的世界观的问题。就是说世界观跟我们的生活、快乐、痛苦的关系,因为你明白了以后,你才知道追逐这个世界观有什么意义,但这次我就无法讲得太详细了,讲得太详细的话,我很害怕《永嘉证道歌》就不是今年能讲完了,要讲到明年了。
玄觉就到了曹溪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古代禅师参访的时候,不像现在坐个高铁搭个飞机就来了,当时要走路的,而且到处是荒山野岭,人口也没现在这么多。唐朝时中国人口才几千万人,那么大的地方,到处都是山林,老虎会吃人的,所以他要拿着一个锡杖。禅宗它参都是这个样子,我开始并不拜你,我要先看看你的见地,看你值不值得我拜。所以这种相互勘验见地的方式,就叫做斗机锋。他这个其实也是一种机锋,惠能就说:“我们这些出家人应该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从哪里来,怎么这么傲慢?”三千威仪就是很庄严,各种各样的部位都要表现出庄严,这些部位和动作大概有三千那么多,比如走路你要规规矩矩的走路,说话不能像我这样说话,满口脏话绝对不行的。八万细行,就是每一个细行都要做得如理如法,出家人应该这样子。
因为玄觉绕他三圈一振锡杖也不拜,这是很不礼貌的,就像个门神杵在那里。人家一个大德坐在那里,你看我们现在见大德,进去以后把鞋一脱了,磕个头供上红包,求点窍诀,是不是这样子的?玄觉虽然去参惠能,想让他印证,他也要看惠能的见地是怎么样的,如果你都是黄的(四川话,形容是外行)你怎么能给我证明啊?玄觉就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意思就是生死这个事太大了,无常来得太快了,哪有时间跟你搞这些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做完了都死透了。他实际上意思是说我要迅速去拿到心的本质,不想搞这么多。等你把这些都整完了,就没了。其实玄觉一下把心宗的本质的一些要点提出来了。
六祖一听:“嘿!送上了一枚(一个)!”那种真正的大德看到这些,他会很欢喜的,真的是像蜜蜂看到花,马上要去采的知道吗。我们现代人不是的,比如我们世人有某个本事,突然有人要来学自己的本事,学会了自己的本事会嫉妒他甚至会排斥他的。而那些佛法的成就者是刚好倒过来,他一看到你成就的时候,哇,饿虎扑食啊。为什么?为利众生愿成佛求的就是这个,他绝对不会有什么嫉妒啊这些,他不会把这个东西当成一个什么东西不给你的。有师兄经常在公司问我,他在学电影录音,他去问他一些朋友怎么录音,都得罪完了,那些朋友也不告诉他,为什么呢?你学会了,我没饭吃的。佛法是倒过来,佛法它是拼命灌给你,生怕你不证悟,所以完全是不一样的。
六祖说:“你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就是你既然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那你就应该去体会什么叫做无生,什么叫做没有速度。因为心的本性就是无生的;为什么不去明了这个没有速度的东西,速度就是时间,有速度就有运动,而心不生不灭,它不是一个东西可以运动,它可以产生其他的东西,但它本身是不运动的。你为什么不去搞清楚那个是什么呢?真的明白了,就体取了无生,明了了没有速度。然后机锋就来了,实际上是一种考问性质。玄觉就跟六祖说,你别跟我来崴的(四川话,形容假的)、慢的,不要告诉我三皈五戒修五加行这些,直接告诉我心是什么?
我没有开玩笑啊,禅宗它就是这样的,它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大圆满不能这样的,你要一步步的这么来。玄觉马上将就这个话头反过头回答他:“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意思是如果体和无生是两个东西的话叫做二元对立,他说我能体的东西就是所体的东西,所以叫体即无生,它的本体就是无生的,能体和所体是一致的。六祖说的“何不体取无生”,我们很多人就会以为我们心去明白一个什么,心不用去明白个什么,心本身就是无生的,当你明白了它叫体即无生。然后明了了以后,我们能去明了和需要去明了的这个心本身,它就是没有什么速度,它不会变化。速度一定牵涉到变化,牵涉到相对,它不是相对的东西。所以心的本体就是无生的,就是无速的,没有时间没有空间的。无生可以理解为没有空间,无速可以理解为没有时间,这些都是说法而已。等你真正明白它,什么时间空间,就那玩意儿。
六祖说:“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你们不要认为那个机锋很直白,它有时对你肯定却是弄一个坑在那里,他们斗机锋经常玩这个东西,就玩死了很多人,这个叫做设坑。他一夸奖你,你当真一弄,就说明你没悟踏实或是错了等等之类。但不管怎么样,六祖说了这个话,相当于已经证明了他,肯定了他。然后玄觉就觉得惠能不错,方具威仪礼拜。他的威仪就是如理如法的意思,我们认为的威仪要么就是高高在上、牛哄哄的,一些当官的是吧;要么就像明星作秀式的出来。佛法里面认为这些不叫威仪,威仪就是要照着禅门或宗派的规矩去礼拜。拜完以后,玄觉就马上要走,因为他要求的就是这么一个证明,自己真的心里面是很清楚的“你既然给了我证明,OK,走了。”绝对不会像我们“给了证明,接着呢?”就没有接着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刚才说的,你明白了以后,就是安于现状,现在就是最好的。除了当下以外,什么东西都是没有的。现起也是假相,不现起也就是这么回事,他心中绝对的自安。他们说大圆满证悟了以后没有希忧,就是这样的。有希有忧就不能自安,一个证悟了的人,他在自究自己的自心,他在自究自己的状况的时候,他是很安心的。所以有时候禅师证悟了以后,他会说庆快平生,庆快就是庆贺自己,这一生值了就这样了。如果我们还有希求,就说明我们不自安,所以他不求什么,他明白了以后马上告辞。
六祖就说:“喂,你这样回去是不是太快了一点?”玄觉回过头来,知道是个坑,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心一直处在这种无执的本质里面,他回答自然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大家不要想到处在本质里面就是像个木头一样的人,不在木头里面,他也可以处在本质里面的,这就是大圆满跟法性的区别,这个区别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这两个东西很难比谁高谁低的。玄觉回答:“本自非动,岂有速耶?”就是这个心的本从来没有动过,哪有什么速度啊,你说我回去太快了是在套我,我不上你的当。
六祖马上就他的话又来了:“谁知非动?”要处在本质里面就是全部这样——像木头一样入定了,全部都消失了,这就是我们学中观的时候学到的能境和所境的合相,说的是一种状态。大圆满它只是在能境里面明了,它不是一种状态,什么状态都是。从见地来说的话,是高于这个法性定的,但是从所境和状态来说的话是低于法性定,这是从能和所两方面去分析。这个以后我们有时间,学《中观总义》的时候再讲这个。“谁知非动?”也就是说它并不是像木头一样,心可以知道它,知道的同时,运动的同时,它的本质还是不动的。
但是如果人不明白这个东西,就会把“本自非动,岂有速耶?”想成一个平静的什么都不动的状态,那就完了。但是玄觉不是这样的,惠能就要去勘验他,如果这时玄觉回答说:“我自非动”那就完蛋了,就有了能知和所知;若说“不自非动”,说明你傻的,你不承认这种回去是种动的话,这种否定世俗也是不对的。这个时候玄觉禅师就用踢皮球的方式来回答,证悟的方式他有时候不直接回答你的,他把问题抛给你:“仁者自生分别。”就是你想的动不动这东西,我已经不想了,是你在分别它动不动,在我这里没有什么动不动了。这句话很深的,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明白的话就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以为他们在鬼扯。其实你不明白才是鬼,他明白了就不是了。
六祖又说:“汝甚得无生之意。”圈套又来了,这个无生哪有什么意不意啊?意就是意识,意识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的心依据个体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思维。什么叫依据个体?不是在那个个体之上再有什么东西,而是我们的心它本身有种功用会思维,但我们思维的时候一定是依据个体的经验、知识和视角来思维。你能想别人所想吗?不能吧?你能看到别人的角度吗?所以我们才会有很多的争论和不同,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思维都一定会被个体感所污染。所以我们就会认为我们思维的根叫做我执(末那识)。
意有时会指末那识,就是末那的那种个体执着,有时候也指意识。但是无生那个东西它不是意识可以触及的,也不是个体感,它是消除了个体感的心的本质,所以根本和那个意识没有关系的。所以他说“汝甚得无生之意。”这个很多会上当的,如果上师说:“哎呀,你已经明白了法性是什么意思。”你会嗯嗯嗯点头的,上师就呵呵了,你这个坑就下去了,只能拉起来再修过。
玄觉马上回答:“无生岂有意耶?”到了无生这种状态里面,那个意识分别是完全消融的。这里大家又会把消融想成没有意识,其实不是的,他有意识,他还是无生的。你们从集合论可以这么去想:无生是个大集合,意识是个小集合,站在无生这个大集合里面,小集合的意识也是无生;站在意识这个集合里面,大集合的无生也是意识。比如我们现在用意识去说无生,那个无生也是意识;但是站在无生的场合去说意识,那个意识也是无生。
那么你站在哪里呢?你说自己站在无生的集合里面,那棒子在旁边,你只要那里一站就是有所住。真正两个人斗机锋的时候,它就不是一种语言,那种语言分别好像在搞我们现在说的脑筋急转弯,其实根本不是的,他是处在那种境界里面的一种自然对话。
六祖又说:“无意谁当分别?”这个问得很高的,就是无生如果没有意,那这个事谁知道的呢?因为我们很多时候会把无生当成一种状态,或者当成很死的一个东西,那么谁在明了这个事呢?就在那种很顽空状态有时就会这样。玄觉回答:“分别亦非意。”
到底什么叫分别?分别其实有很多重含义,首先最大的分别,刚刚开始我们说到的世界观,世界观的概念分别和思维分别是最粗大的,我们一上来一看到就开始想啊这些东西。然后我们想是依据我们前五根的现起来,就是依据看到的听到的这些,就是文字你也要靠眼睛看嘛,声音要靠耳朵去听嘛,这种五根的现起也是一种分别,起码声音跟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嘛,然后你的思维依据这个开始思维。然后这些五根的现起靠什么呢?我们刚才说了靠心,当我深入禅定这些都停下来以后,我们的心不能叫绝对没有分别,心就是明明白白的。
其实禅定也有程度的不同,第一个是意识停下来的时候,意识不分别了,但是前五根还在,但是人的心很安静了,情绪也没有了,念头也没了。慢慢慢慢前五根也停下来了,这能叫无分别吗,你还有空啊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这些其实也是分别,因为你出了定以后,你会发现这个跟那个不一样。而且你进入这个大空,大空它也在变,程度有限,所以它还是分别。这个分别一层一层的,当达到最后那个本质的时候分不分别呢?它本身像一个镜子一样笼罩一切,它本身是是不分别的,但是它能够明白一切,镜子里面照东西叫不叫分别呢?它能够看到一切,同时并不是它自己的分别。因为我们所说的分别总是要站在一个立场上去进行了别,了别就是识。
当它完全就像大圆镜智,像佛陀了知一切,同时它并不是分别。它那种分别就叫“分别亦非意”,就是它能够鉴照一切,但是绝不站在一个立场上去看问题。站在一个立场上去看问题就叫做意。你看我们现在坐在这里,我们的心是了知一切的,心本身分别吗?它照见一切,但它自己是不分别的。不是那种意识性的“哦,原来是一个胖子。”这就叫分别了。或者虽然没有思维去想这个胖子,但是一坨东西在那里,这其实也是分别。
但是心只是清清楚楚的明白它跟自己是一样的光明的时候,这个叫分别还是不分别啊?甚至明白它的一些妄想的时候,这个叫分别不分别啊?这叫照见。所以他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他知道但是他不是分别,不是我们普通人那种带有个体的带有执着的懵逼的那种分别,所以“分别亦非意。”这是玄觉对惠能的回答,这是证悟者才能这样回答的,你要看进去就会发现这是非证悟者绝对答不出来的。
这下六祖就开心了,这次就是真的了,不是挖坑了,就说:“善哉!少留一宿。”就是对了,确实是这样的,你留下来在这里住一晚上。六祖见到同道者真的是很开心的,玄觉就在那里住了一晚上。这是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后来玄觉就写了《证道歌》,所有禅者基本上都在读这个《证道歌》,这个就是永嘉禅师和六祖一宿觉的故事。我为什么要去讲这个故事呢?因为通过这个,大家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有多牛。他后来还写了关于修行十个要求的《永嘉集》,都是古文的,但这个集子流传不广,流传最广的就是《永嘉证道歌》。你看所有参禅的人,说《永嘉证道歌》都会知道的,都会说一两句,“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般苦锋兮金刚焰”全部是从这里面来的。
他写的《证道歌》,你要仔细去讲起来,讲得很细的话,那是非常牛叉的。大家真的要好好的去认认真真的听,特别是你们说要学禅宗,真的是要好好听,大圆满我就不敢说了。你们听的时候,因为我都没明白,你们也不一定会明白。也许我没明白,我鹦鹉学舌讲着讲着,但你是智者一听明白了,因为人家听到妓女唱歌都能开悟的,我这个说不定跟妓女唱歌起到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大家要认真听里面的一些东西。
当然我跟大家讲这些东西会很次第的,不会一上来就“捞摸不到”“这个那个”,如果我全都是“这个那个”就太“那个”了,我不会这样的。但是我会讲到很多的一些术语和名词,如果是初学者会脑袋很大的,但我们讲的是禅宗,你脑袋不大怎么办呢?你尽管脑袋大,但是这七天坚持下去的话,大家应该会很有收获。好,我们还剩下几分钟,如果网上和现场的师兄,有什么问题的可以提,我们九点半结束。没有提的话,我们就念回向文。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