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一、释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汉、藏传佛经取名方式:
汉传:将人、法、喻三者单独和组合。谓之“单三”、“复三”、“具足”。
单人:《阿弥陀佛经》、单法:《般若经》、单喻:《梵网经》。人法:《佛说人王般若经》、人喻:《如来师子吼经》、法喻:《妙法莲华经》。具足:《大方广佛华严经》。
藏传:在《解深密经》中列有四种:以地名而取、以人名而取、以比喻而取、以意义而取。通常而言,有以下几种:(1)“所说之义”是指以意义来取名-《般若经》;(2)“能说之量”指以能说词句的数量来取名-《四十二章经》;(3)有些经论以“作用”而取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4)有些以“地点”而取-《楞严经》;(5)有些以“眷属”而取名-《;罗云经》;(6)有些以请问者的名字而取,有些以作者的名称而取-《阿难问事佛说吉凶经》;(7)有些以“时间”而取名-《无量寿经》;(8)有些以“比喻”而取名-《金刚经》。
取名的必要:佛陀通过为经典取名便于众生分辨取舍。一看到论名,利根者马上知道里面的所有内容,中根者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意义,最下根者可以依靠论名找到法本等。《楞伽经》中云:“若不立名称,世间皆迷蒙,故佛巧方便,诸法立异名。”
释名本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1、坚常,不易破坏;不易转化。2、明净,映光闪色;纯洁不染。3、快利,破坏一切;不被摧坏。比喻法性,比喻经典。
般若:般若为不翻词汇。
1、秘密故,如陀罗尼。2、含多义故,如‘薄伽’。3、此无故,如阎浮树。4、顺古故,如‘阿耨菩提’。5、生善故,如‘般若’。
般若具1、2、5。
秘密:般若乃万法之本性,深奥难明。
多义:般若一词,含义非常丰富。
六般若:1、实相般若;2、境界般若;3、文字般若;4、方便般若;5、眷属般若;6、观照般若。六种的内涵就是金刚般若。
还有十般若的分法。等等。
藏传:般若分能诠句般若和所诠义般若。能诠句般若即文字版若,即经典和论典。所诠义般若分三: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
基般若:又叫自性般若,实相般若
道般若:属于学道智慧,有胜解行地的妙慧,圣者地入定根本慧和出定世间清净智慧。(二乘五道的闻思修空性智慧、大乘四道的闻思修空性的智慧。)
果般若:是无学道的智慧,也就是实相般若全体显露的法身智慧。
生善:区别于世间“智慧”一词,让人生起恭敬。
二、翻译者鸠摩罗什尊者介绍。
译本很多,主要有:
402年(姚秦)鸠摩罗什,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於长安逍遥园;是流传最广的版本。
509年(元魏)菩提流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於洛阳永宁寺;唐代学人多依此本
562年(陈) 真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译於广州制旨寺(今光孝寺)。
590年(隋)达摩笈多,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译於洛阳上林园;为梵文逐字直译。经题本是"断割",被后人改为"能断”
648年(唐)玄奘法师,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为满足唐太宗,玄奘法师一夜间赶译出来。
703年(唐)义净,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於长安西明寺。
公元344-413。我国的东晋南北朝时代,西域龟兹国人,现在的新疆库车一带。父亲鸠摩炎,印度贵族,游学龟兹,娶龟兹公主,公主怀孕时突然能说印度话。半岁能说话、五岁日颂千偈,七岁随母出家,九岁便能登坛讲经。有阿罗汉预言:大师35前如不破戒,会大利震旦。但对个人无利。
382年,前秦苻坚派遣大将吕光请打谁,灭焉耆、龟兹二国,两年后(384年)将大师接到凉州。逼大师娶龟兹公主为妻。401年,姚兴应请大师至长安,在长安建立译场,八百高僧,三千学人。翻译经、律、论、传一共94部、425卷。著名的有:《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
期间姚兴逼大师一次娶妻十名。为防人模仿,吞针示神。说:“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临终遗言:“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元413年,大师圆寂,荼毗后果然舌根不烂。
人传闻为七佛之译师。
三、各种讲义的介绍。
汉传:演培法师、江味农居士;藏传:索达吉堪布、宗萨仁波切。
四、经义:
1、 佛陀二转法轮经典中的精华。简洁完美地讲述了空性的宗旨和修持要点。
2、空性乃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点。
3、 阐述二转法轮要旨的学问就是中观,藏传四个宗派都以中观为根本学理,中观创始人龙树菩萨,汉传八个大乘宗派认其为共祖。禅宗六祖以《金刚经》为根本经典。
五、学修金刚经的功德。
1、希求即身证悟者,必学中观,能快速体会万法和自心的本质。
2、是正确领受三转法轮要义的基础。
其他角度说功德:
A、净信功德:①“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B、法施的功德大於财施:①“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於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C、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①“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③“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④“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只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於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D、不受福德是无量功德:①“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②“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故事:索达吉堪布的《信源宝藏》中,有《金刚经感应录选编》。对于神奇故事的理解。
六、讲解的方式:以分开二谛的方式讲解。以闻思和修行结合的方式来讲解。
是否分品:昭明太子分三十二品,江味农居士分一百八十四品。世亲菩萨的讲解中有分品。我们不分品。
我们今天开始交流《金刚经》。
《金刚经》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在汉文化系统里面,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很多学佛的人都喜欢抄《金刚经》,有很多《金刚经》的临摹版,甚至在现代的影视作品里也会经常出现,非常的神圣。年轻时我看过一部电影《倩女幽魂》,书生宁采臣遇到了鬼王,他和燕道士用尽各种办法都打不过。狼狈逃窜时,他背着的一本《金刚经》被打散了,结果鬼王看到就吓跑了。可见,大家对《金刚经》的印象非常之深。
在汉文化系统里面,稍稍有点文化的人都喜欢“掉书包”,特别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经常会用《金刚经》里的一些语句来“掉书包”,比如“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说明《金刚经》在我们的文化传承里,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力。
以上是从文化的角度谈《金刚经》,如果从佛教本身谈《金刚经》,那就更殊胜了。它是二转法轮的一部根本经典,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啊!
准备内容
今天的课程还不会讲到经文的内容,只能开一个头,我们先要解释经名、翻译者鸠摩罗什,然后介绍一些相关的讲义。翻译和讲解《金刚经》的人有很多,我们略略介绍一下各种翻译的版本和这部经的各种殊胜,以及把它的各种解说推荐给大家。
我们以交流的方式和大家学习,并不是一位成就者给大家传道,我没有这种能力,我也反复说过这个问题。提到“讲经”,说老实话,我心里是虚的,因为我是凡夫。我不能以“讲经”的方式来讲,而是交流。既然是交流,我就尽量把我认为比较容易懂、受益比较大的一些大德们所讲解的《金刚经》的讲义推荐给大家,并且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讲义。
另外,我要介绍一下这本经的基本宗旨,再尽量鼓吹一下学修《金刚经》的功德,这是今天晚上的主要内容。我们会分别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以及故事层面,讲学习《金刚经》的功德。最后还要说一下这次学习《金刚经》的方式。虽然是交流,但交流也有不同的方式,在此要说一下我们的交流方式。
也就是说,今天晚上大概有六部分内容要讲:1、经名;2、介绍译师;3、各种讲义的介绍;4、经义;5、学修的功德;6、学习方式。这六部分内容属于讲经之前的准备,并不涉及到经文内容,但也很重要。
以前天台宗讲经之前要讲“五重玄义”, 分别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判教。我们是交流,所以没有那么严格,但还是需要作一些学习经论之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大概要讲六部分内容。关于以后我们学习《金刚经》的方式和时间,今天晚上都会说到。先把这些问题确定了,便于我们今后的学习交流,而且会有非常大的利益。
解释经名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经名。《金刚经》是我们对这部经的简称,不同译本的名字有所不同,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翻译的版本有叫《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等等。我们这次学的这个版本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取的名字。
为什么佛经要取名呢?你会说:“每一本书都要有个名字呀。”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佛教的经论以哪些方式来取名,为什么要取名。取名其实很有必要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学人进行分辨和取舍。
利根者看到一部经的名字,马上就知道里面的内容;中根者看到经的名字,就会大概知道里面的内容。你们会疑惑:“有这样的人吗?”真的有,比如佛菩萨的化现,或者有些修学很好的人。再比如,有些人这一世五部大论读得很精通,但他并没有彻底成为解脱者。第二世他又转世成人,而且戒律守得很好,聪明无比,那种人一看到经书的名字,可能马上就会调起前世所学习的东西,就会明白里面的内容。这是一些比较利根的人。中根者就稍微差一点,但也能大概知道里面所讲的内容。
而下根者也至少可以依照这个名字去找书,我们就是这样的人。我就有很多书,满屋子都是书,我的秘书经常会以好心来“整”我。她们为了保护我的书,就用同样颜色、同样材质的纸壳子把书包起来,然后我就傻眼了。我要依靠经书的名字来找书,而纸壳子遮蔽了经书的名字,我也没有神通来找书——“某一本书在书房第七个书架左下角的第六格后面”,我是凡夫,没有神通。所以,取名是有必要的,佛陀给经典取名,便于信受教法的学人们分辨和取舍。
一般来讲,佛经取名根据哪些因素来取呢?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有关于佛经取名方式的总结,有不同之处,但也很类似。下面我跟大家略略地谈一下,这好像是题外话,即使是题外话也要讲,不讲不行。讲一部经对我来说还是挺费力的,以前我讲的大部分都是论,佛经只讲过一部——《心经》。而且《金刚经》很重要,非常精深,讲起来更加需要注意。
学完《金刚经》,我们在二转法轮这个范畴之内的学习就差不多了,后面会学习一些三转法轮的经典。当然,也会再学二转法轮的经典,但主要的学习内容可能会偏向于三转法轮。也就是说,学习《金刚经》是我们学习二转法轮经典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很重要!
汉传佛教把佛经取名的方式简单总结为:人(人的名)、法(法的名)、喻(比喻的词汇)这三种因素单独或者组合来取名。一共形成七种取名的方式:单三、复三、具足。“单三”就是把人的名、法的名、比喻的词汇单独用来作为经名。“复三”就是人和法组合,法和喻组合,人和喻组合。所有因素都具足,叫做“具足”。
单独以人名取名的佛经,比如《阿弥陀经》,你说:“他可是佛”,这里的佛就是指人名;单独以法的名字作为经名的佛经,比如《般若经》;单独以比喻作为经名的佛经,比如《梵网经》。这些都属于“单三”。你们回去可以找一些佛经来看,很多都是以人名、法名或者比喻三种方式单独取名的。
有哪些属于“复三”呢?人和法的组合,比如《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人和比喻的组合,比如《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比喻,形容佛陀说法像狮子的吼声一样惊天动地,震慑一切虚假的声音;法和比喻的组合,比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一种比喻。以上是“复三”的三种情况。
最后是“具足”,指三个因素都具足,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一种比喻。
那么,《金刚经》是怎样的取名方式呢?是法和比喻的组合,属于“复三”类的取名方式。“般若”是法,“金刚”是一种比喻,两个组合在一起就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汉传佛教关于佛经取名的说法就是这样的,而藏传佛教也有自己的一些说法,这些说法其实和汉传佛教的说法很相似,有重复的地方。但也没关系,我们还是要讲。比如,索达吉堪布在书上讲,《解深密经》里面列有四种佛经取名的方式,分别是以地名取名、以人名取名、以比喻取名、以意义取名。
这四大类再细分,通常可以分成八种:
第一种,以所说之义取名,也就是以它所说内容的意义来取名,比如《般若经》,即汉传佛教里面的“单三”中以法的名字取名,带有法的含义。
第二种,以能说之量取名,也就是以能说词句的数量取名,比如《四十二章经》、《百法明门论》。
第三种,以作用取名,也就是这部经的作用是什么,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楞严经》,在汉传佛教里非常受推崇。所谓“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也就是想开悟就要熟读、研究、参详《楞严经》。《楞严经》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它是以作用取名的,它的全名叫做《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名字很长,其实在说这部经的很多作用。
第四种,以地点取名,比如《楞伽经》,这部经是佛陀在楞伽山讲的,所以叫做《楞枷经》。
第五种,以眷属的名字取名,也就是汉传佛教所讲的“以人名取名”。比如有一部经叫做《罗云经》,这里的“罗云”指佛陀的儿子罗睺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成就了阿罗汉果位,他是“密行第一”。
第六种,以请问者或者作者的名字取名,比如《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既有阿难(请问者)的名字,也有佛(作者)的名字。
第七种,以时间取名,比如《无量寿经》。“无量寿”在这部经里是指阿弥陀佛,同时也有时间的含义。
第八种,以比喻取名,比如《金刚经》。
不管是藏传佛教的这八种取名方式,还是汉传佛教的将人、法、喻三者组合或者单独取名的方式,都想告诉大家佛经取名不是乱编的。佛经非常较真,一个字都不能随便改,翻译也非常讲究。
从汉传佛教的角度来看,我们学的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以法和喻组合的方式取名,“般若”是法,“金刚”是比喻,是一种“复三”的取名方式。从藏传佛教的角度来看,它是比喻和所说之义组合的方式取名的,它既有比喻——“金刚”,又有所说之义——“般若”,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在我们来解释这部经的名字,其实我最不喜欢跟大家聊这种学术性的东西。我非常喜欢直接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类的东西,但没办法,既然要跟大家交流一部这么重要的经典,还是要正规一点才行。《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我们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这部经名的内容。
“金刚”
首先,“金刚”是一种比喻,在世俗中是指金刚石。在佛教里面,“金刚”是不坏的意思。有时候它指本质,所谓的“金刚本性”,其实就是我们的法性如来藏。有时候它指本性的光明显现,比如经常说的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等等,这是一种光明的显现,它也是不坏的。
虽然它不会坏,但它能破坏一切,而不被摧毁。“金刚”有坚固、不被破坏、不被转化的含义,也有质地明净、纯洁的意味在里面。在破坏其他东西时,它具有快速、凌厉、厉害的特点。
“金刚”这个词汇,一方面,比喻这部经典所讲的意义(内容)是不坏的,形容法性(本性)不坏;另一方面,比喻这部经典本身能破坏世间一切的执着,但自己却不坏。
“般若”
其次,“般若”这个词汇,现在的普通话会读成“bān ruò ”,有些人会读成“bō ruò”,准确的读音是“bō rě”。这个词汇是梵文的音译,为什么不把它直接翻译过来呢?翻译过来,一般会叫做“智慧”,但不能用汉语中的词汇简单地对应,所以,翻译是非常麻烦的。玄奘法师提出了一个翻译的准则——“五不翻”,有五种情况,经论里的文字是不翻译的,直接音译。
第一种,秘密故不翻。比如佛教的一些咒语(陀罗尼),意义太深邃复杂,不作翻译。比如《心经》里面的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有时候会翻译为“自度,自度,赶紧自度”。其实这只是其中非常简单的一点点意思,里面的意义很多、很深邃、很秘密。还有很多我们读的咒语,包含太多很深密的意义,所以不会简单地翻译。
第二种,多义故不翻。意义太多,也不翻译。比如“婆伽梵”这个词汇,有时候指佛陀,有时候指其他意思,它有很多含义,你很难在中文里面找到对应的词,所以也不翻译,直接音译。
第三种,此无故不翻。有些事物在我们这里没有,也不翻译。比如“阎浮树”,可能在印度有,中国根本没有;还有七宝中的“砗磲”,好像也是在印度有,中国没有,这些也不翻译。如果佛经说的是“砗磲”,而你用玻璃对应,这是不行的。所以,这些在本土找不到的东西,也不翻译,直接音译。
第四种,顺古故不翻。“顺古”是什么意思呢?前面的人已经翻译成习惯的内容,比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词汇,虽然它可以翻译成“本觉”、“真如”、“无上正等正觉”,但古人已经习惯称之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就不用再翻译。
第五种,生善故不翻。“生善”指生起恭敬,比如说到“般若”,我们马上会生起恭敬,因为它是一种无上智慧。但如果直接翻译成“智慧”,大家可能会想到世智聪辩这类的东西,比如能说会道、记忆力很好等等。特别是现代的一些表演性人格,也会做出一些装模作样的东西。这些也算是智慧,但它是世间智慧,和般若智慧是不一样的。而如果直接讲“般若”,大家听到就会生起恭敬心,这种恭敬心是一种非常良善的心的行为。所以,这种情况直接音译,而不去找对应的词汇,可以让大家生起善念和恭敬心。
而“般若”具备“五不翻”里面的三不翻:秘密故不翻、多义故不翻、生善故不翻。所以,这个词就没有翻译过来,直接音译成“般若”。首先,它的秘密在哪里呢?般若指空性智慧、万法的本质、真如、法性,它的意义非常深奥,我们从表面上无法看出。由于它是心的本性,我们很难去了解、去觉知、去证实,它有秘密性,所以不作翻译。
其次,“般若”的意义有很多。刚才我已经说了一些,比如空性智慧、本觉、本质、自心本性、如来藏……那么多词汇都可以形容它,含义很丰富,所以也不翻译。
再有,关于般若的分类,汉传佛教里面也有很多种分法,比如六般若、十般若等,还有些分成三大类。我们经常说的“六般若”是指: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观照般若。这六种般若的内涵,就是所谓的“金刚般若”。
“实相般若”是指万法(宇宙)的真相——空性。无论佛陀是否出世,我们是否去修证它,实相般若都是那样的。
“境界般若”是指修行人去了解般若、修行般若时,产生的各种各样个别自证的智慧。比如,初地菩萨有初地菩萨的境界,二地菩萨有二地菩萨的境界,刚刚开悟的人也有一点点相似般若的境界,这些就叫做“境界般若”。
“文字般若”是指用来传承般若的词句、经典。
修行般若、探寻般若时,我们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就叫做“方便般若”。
这些方法具体形成的分类,比如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前五度都是为了证得般若。般若是根本,其他五度是它的眷属,叫做“眷属般若”。所谓菩萨六度万行,万行是方便,六度中的前五度是眷属,而它们全都是为了证得般若。
“观照般若”是指我们在修证过程中,去觉知自我的虚假性,或者觉知到觉知本身是什么。以前不是说过“以觉知去觉知觉知”吗?学习空性时,我们有两种认知方式,要么是思维,要么是觉知,而觉知这部分就叫做“观照般若”。
以上是汉传佛教的六般若,那藏传佛教是怎么分类的呢?
大家听烦了吗?我都有点烦了,那怎么办呢?我们直接讲“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以吗?不能这样的。虽然有点太过学究,但程序就是这样的,大家要有点耐心。我们以后讲经文含义时,一定会以大家感兴趣的方式来交流。但现在我们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一定要这样来讲。
藏传里面把般若分成“能诠句般若”和“所诠义般若”。“能诠句般若”是指用来表达的法句,其实就是“文字般若”。它分为经和论两类,都是讲般若的,比如《金刚经》、《中观四百论》等等。“所诠义般若”是指它要说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内涵到底是什么。它也分为三部分: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
“基般若”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也就是汉传佛教六般若中的“实相般若”。
“道般若”就是学道的智慧,比如胜解行地的妙慧、圣者入根本慧定的法性智慧、圣者出定以后看到一切如梦如幻的后得智慧,或者圣者出定以后见到刹土等清净依他起现象的智慧。总之,三乘中间,小乘的声闻和缘觉,他们所有闻思修的空性智慧都属于“道般若”;大乘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有学道和无学道中的前四道都属于“道般若”。成佛过程中,境界性、闻思性的智慧,全部都属于“道般若”。汉传佛教的六般若里面,除了实相般若,其他五个般若都属于“道般若”。
“果般若”就是无学道的智慧,也就是佛的智慧(法身智慧),在汉传佛教里面属于实相般若。
“般若”这个词汇有很多意义,而汉语文化里面不具备包含这么多意义的词汇,所以没办法翻译,就直接把印度梵文的词汇音译过来。这是多义而不翻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不翻的原因就是能生善,能让人生起恭敬心。如果直接翻译成“智慧”,大家会容易将般若和世智聪辩(会说话、记忆力很强、善于总结、善于发挥、善于表演、善于分析、善于搞科研等等)联系起来,所以不把它翻译成“智慧”,而是直接音译成“般若”,以区别于世智聪辩这种世俗智慧。这种区别有一种作用,能让大家生起恭敬心。
“波罗蜜”
“波罗蜜”是到达彼岸的意思,有到达、安住的意味在里面。佛教里面讲,我们所处的轮回叫此岸,超越这个轮回叫彼岸,“波罗蜜”就是到达彼岸的意思。
“经”
“经”这个词汇是什么意思呢?汉文里面把织布的纵线叫“经”,横线叫“纬”,合称“经纬”。经天纬地,把天地进行分区研究,叫做格物、格天地。“格”就是把事物分类、分区、分群,很多学问都是这样的。区分世界上各种各样复杂的、看起来模糊不清的事物,儒家里面叫“格物”。后来,“经”被慢慢演变成神圣的、不能变化的意思,比如“四书五经”的“经”。
很多学者们见面就问:“你治什么经典?”意思是问你研究、浸淫在哪部经典上。为什么要研究和浸淫经典呢?因为它不变,内涵却很深,所以要沉浸在一部经典上,对它进行研究,得出学问,这就是古代的博士。
“博士”是一个古代的词汇,指知道很多。虽然他知道很多,但所有的理论都要收集在一本书上,这本书就叫“经”。深邃、不能变化、神圣,谓之为“经”。这是汉文对“经”这个字的解释。
“佛经”的“经”又是怎么解释呢?佛陀说的叫“经”,菩萨说的叫“论”,佛教的“律”也必须是佛陀说的。也就是说,佛陀说的关于法义方面的东西,叫“经”;佛陀规定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的,叫“律”;菩萨们诠释经和律所说的东西,叫“论”,合称“经律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肯定是佛陀说的,所以以“经”来贯名。
解释译本和译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名字已经解释完了,接下来介绍翻译的作者。
《金刚经》有很多翻译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是鸠摩罗什翻译的。鸠摩罗什以前是不是还有人翻译呢?应该没有,鸠摩罗什是很早期的译师了,但也不确定。《金刚经》翻译的版本有很多,虽然意义上差不多,但在翻译的词句上还是略微有差别。
现在甚至有人说,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版本太过简洁,省略了很多句子,大家看的时候要小心。鸠摩罗什翻译的经典确实很简洁,同时字句又很优美。他曾经被一名大将抢到了凉州(现在甘肃的一个地方),在那里待了十七年,学习汉文。本身他也是个语言天才,非常的厉害。
不管怎么样,《金刚经》的翻译本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版本是鸠摩罗什在公元402年翻译的,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在长安(即现在的西安)的逍遥园翻译的,这个版本流传最广。现在有些人对鸠摩罗什的翻译有意见,不过你也不需理会。因为学者们的意见有很多,他们不去探究经文里面的甚深含义,而专门去研究哪个版本怎么样,根据分别念进行判定。
我觉得这些行为有时候比改经文还可怕,如果改了经文,别人不懂还看不出来。但胡乱解释经文,没有把里面的真正含义告诉大家,而是写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毁人慧命,这是很恐怖的。佛经本来可以开发人的智慧,让人解脱,而如果有人胡乱解释,导致别人完全听不懂,甚至错误地理解,那就很可怕。
第二个版本是菩提流支在公元509年翻译的,菩提流支也是一位大翻译家,翻译了很多佛经。他翻译的《金刚经》的名字和鸠摩罗什翻译的一样,也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菩提流支翻译地点是洛阳的永宁寺,他翻译的《金刚经》是当时唐代人最喜欢学的经论,可能和当时的语言习惯比较相应。
第三个版本是真谛译师在公元562年翻译的,真谛译师也翻译了很多经典,特别是唯识方面的经典。翻译地点是广州的制旨寺(即现在的光孝寺),可见光孝寺真的很殊胜,真谛译师在那里翻译了《金刚经》,六祖也在那里落发出家。“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名言,是六祖在光孝寺说的。
第四个版本是达摩笈多在隋代公元590年翻译的,翻译地点是洛阳的上林园,翻译的经名叫《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如果大家对这个译本有兴趣,真的可以找来看看(在《大藏经》里面还找得到)。因为这个版本是梵文逐字地直译,现在很多搞研究的人经常会去找它作参考。
很多研究《金刚经》的学者都喜欢说:“达摩笈多是怎么翻译的……”他翻译的方式是一个字一个字直译,所以经名也翻译得很全,叫《金刚能割般若波罗蜜经》。但后人觉得把“能割”换成“能断”比较好,“割”是动词,而“断”不仅有动词的成分,还是描述所达到结果的名词。
第五个版本是著名的玄奘法师在唐代648年翻译的,他把经名翻译成《大般若经第九会·能断金刚分》,把之包含在《大般若经》里面,属于“第九会”,名字是“能断金刚分”。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它翻译出来,因为当时唐太宗想看了。
唐太宗是一位非常信佛的皇帝,关于他信佛的原因,很多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法是因为玄武门兵变,李世民把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当时的太子)和弟弟李元吉都杀掉了,而且还杀了他们的十几个孩子。所以心怀愧疚、惶恐不安,经常晚上见到他们的鬼魂来索命。于是,他就让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个人守在门口,那天晚上鬼就没有来了,后来,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就不幸成了“门神”。
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唐太宗很信佛,非常推崇佛法。当年玄奘法师取经回来,唐太宗用很高贵的仪式来迎接他。玄奘法师翻译了一部经典叫《瑜伽师地论》,他看了以后说:“天下没有哪部书籍超得过这部《瑜伽师地论》。”他是一位很信佛的皇帝,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他想看《金刚经》欲望,就让玄奘法师翻译,玄奘法师一个晚上就把它翻译出来了。
第六个版本是义净法师在唐代公元703年翻译的,义净法师也是一位大译师,他把经名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在长安西明寺翻译出来的。
大家如果真的要研究《金刚经》,这几个版本是很有代表性的。当然,还有其他版本,如果你愿意都可以看。但一般来讲,我们主要是要学习经中的含义。这些不同的版本,如果你有时间看,当然可以;如果没时间看,也没关系,精研一个版本就行了。
我们这次学的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版本,因为目前大部分对《金刚经》的讲解都是依据这个版本,流传也最广。而且鸠摩罗什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译师,传说他是“七佛译师”,曾经给七位佛陀做过翻译。
鸠摩罗什给七位佛陀做过翻译,这种说法在佛教里面是有争论的。有人会问:“‘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陀需要翻译吗?”当时真的有人这样问过我,把我问得一愣,有两个原因:
如果佛陀以三十二相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那真的可以“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不需要翻译。如果佛陀以上师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可能会显得语言不通,这时候就需要翻译了。
所以,鸠摩罗什可能是给七位已经成了佛陀(但不是以三十二相出现),而化身为普通肉身上师或者法师的佛陀做过翻译,这是一种解释方法。还有一种可能,有这样的因缘需要,必须要有一个翻译。
下面我们来讲一讲鸠摩罗什的传奇事迹:
鸠摩罗什是东晋南北朝时代西域龟兹国人(龟兹是现在的新疆库车那一带),他的父亲叫鸠摩罗炎,本来要继承丞相的官位,但他选择了出家,到处游学,来到龟兹国,被龟兹国的国王逼着和他妹妹结婚。因为他的父亲鸠摩罗炎长得非常好看,形象倜傥、言语清朗,而且很有文化。那个时代大家都看学问,不看存款,只有现代人看存款、看GDP。
鸠摩罗炎被逼着和龟兹公主结婚(后来他的儿子鸠摩罗什也是被逼结婚),他是不是破戒了呢?其实很难说,因为他可以还俗,还了俗再结婚。
龟兹公主本来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怀孕以后她突然会说印度话,而且智慧超群。民间有种说法叫“一孕傻三年”,但公主怀孕后更聪明了,原因是肚子里的神识在起作用(这说明神识是可以相互影响的)。这个小孩就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出生之后,公主很快就恢复如初。
鸠摩罗什从小就是个神童,半岁会说话,五岁能诵千偈(也有人说是三万六千偈),七岁随母亲出家,九岁可以登坛说法。(现在九岁的小孩还在打游戏,有的还要父母帮他洗澡。)
当时有阿罗汉预言:如果鸠摩罗什三十五岁前不破戒,就会大利震旦(中国),但对他的个人遭遇和修证不一定会很好。当时鸠摩罗什就说:“只要能够利益众生,我个人好不好无所谓。”事实证明,这个预言真的实现了。鸠摩罗什三十五岁前没破戒,是四十岁以后才被逼结婚的。
他翻译的经典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了中国,甚至有人说他像第二个佛陀一样利益了中国。但他个人确实一生颠沛流离,一会儿被这个抢了,一会儿又被送到这里、送到那里,很不安稳。
鸠摩罗什出生于公元344年。公元382年(三十八岁)时,前秦的皇帝苻坚(发动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后来被自己的臣子姚苌伏杀。淝水之战:苻坚攻打东晋,当时他的部队人数非常多,多到鞭子投下去能阻断江水——投鞭断流,结果却被东晋谢玄用八万,也有人说是两万“北府兵”打得大败),是一位很信佛的皇帝,听说鸠摩罗什在西域龟兹名声震天、才智过人,于是就派大将吕光去迎请鸠摩罗什过来侍奉自己。吕光一路上见到什么国家灭什么国家,连着灭了两个国家,一个是焉耆,一个是龟兹。
吕光打了两年仗,最后把鸠摩罗什请到了(应该叫“抓到了”)。吕光不是很信佛,对鸠摩罗什大师不是很恭敬,会折磨他,但鸠摩罗什一直忍受。后来他被吕光弄到了凉州(现在甘肃的一个地方),在那里一呆就是十七年,那时候学会了汉文。这十七年,鸠摩罗什对汉文化了解得非常深,基础非常扎实。他的汉文厉害到我们普通汉人根本没法比,所以他的翻译非常准确。
后来,后秦的皇帝姚兴(姚苌的儿子)又打过去把吕光杀了,就请到了鸠摩罗什大师,姚兴是信佛的。据说鸠摩罗什在被吕光软禁期间,就已经被吕光逼着破戒了。吕光也是给鸠摩罗什找了个龟兹国的公主:“你不是高僧吗?你老爸和龟兹国的公主结婚了,你也必须要和龟兹国的公主结婚。”
一般俗人都有一个潜藏的愿望:希望所有的圣人都和他一样是俗人。当圣人或者德高望重的人被拉下神坛时,大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比如,很出名的明星倒了霉,大家就快活得不得了;以前传说很厉害的人,突然发现他其实很平凡,大家又快活得不得了。
这是一种很阴暗的心理,但很多凡人都有,吕光当时也可能是这种心理。包括佛教徒也有这样的,到处去找大师,越神圣的他就越喜欢去找。找到以后,他尽量把他弄得不神圣,然后他舒服了,又去找下一个。
吕光当时就逼着鸠摩罗什娶了龟兹国的公主,鸠摩罗什被禁锢在凉州十七年。后来姚兴攻破了凉州,把鸠摩罗什带到后秦的首都长安(现在的西安)。前秦的皇帝是苻坚,后秦的皇帝是姚兴。皇帝姚兴很信佛,但他也不是很如理如法地信。他说:“大师,你这么珍贵的人才,怎么能够没有后人呢?那不行,你得有后人,必须要结婚。”而且一次性给了他十个宫女,要他一晚上娶十妻。
吕光当时是这样逼他的:“你要是不娶妻,我就杀了那个公主。”姚兴不像吕光,毕竟还信佛,他说:“如果你不结婚生子,留下后裔,那我就不准你翻译。”但鸠摩罗什一定要翻译,这是他的使命,没办法,迫于无奈就娶了十个妻子,又破戒了。
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经书,一共翻译了十一年。他在长安建立了翻译的场地,叫做“长安逍遥园”,非常大的译场,听说里面有八百高僧、三千学人一起翻译这些经书。而且翻译的规矩很严,每一个字都要经过反复讨论、确定,非常不容易。为什么说这些经典不能改呢?因为都是那时候有修有学的圣人们逐字逐句翻译过来的,随随便便去改确实不是很好。
这个译场翻译了很多经论,具体有多少呢?经、律、论、传(高僧传),一共九十四部、四百二十五卷。很多著名的经典都是他们翻译出来的,比如《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以及中观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等,功德无量啊!
鸠摩罗什大师被姚兴逼着一次娶十妻之后,很多学人认为:“高僧大德都能娶妻,那我为什么不娶呢?”然后就模仿他娶妻,而出家人娶妻是犯戒的。鸠摩罗什大师为了告诉大家不能模仿,就当着众学人的面,拿了一个装了很多针的钵盂,像吃面条一样把那些针吃了,然后又拉出来。接着说:“如果你们有本事像我一样吞针,吞下去后毫发无损地拉出来,那就可以像我一样娶妻”,结果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他经常跟众学人说:“你们不要学我的行为,要看我翻译的经典,学我讲的法义。”他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流传至今:“臭泥中生莲花,但采莲花,勿取臭泥”。很臭的泥巴里面生出了莲花,你要取莲花,不要去拿泥巴。鸡生蛋也拉屎,你要吃蛋,不要吃屎,懂吗?当然,后来模仿他娶妻的人就没有了,因为他又吞针又拉针,大家都做不到。
鸠摩罗什大师一生翻译了很多经典,于公元431年圆寂。圆寂时,他说了一段遗言:“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删烦了,存其本旨必无差失。愿凡所宣译,传流后世,咸共弘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
意思是什么呢?他翻译了三百多卷经论(其实有四百二十五卷),只有《十诵》这一部还没完成,但本旨留下来了,它也不会有差失。愿他所翻译的经典能够流传到后世,大家都去弘通。如果所翻译的经典没有错谬,在他荼毗(火化)以后,舌头不要烧烂。火化时,千度高温,舌头怎么可能烧不烂呢?结果他荼毗以后,舌头真的没有烧烂。传说当时拿出来用手去敲,发出了“铛铛铛”的金属声。
所以,鸠摩罗什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翻译佛经的大德,几千年来佛教界都流传他是七佛的译师,他翻译的《金刚经》流传最广,这次也是以他翻译的版本来进行学习。
介绍注释
一部经典翻译出来,就会有很多人学习。历代以来,有很多人对《金刚经》作注释、作疏。世亲论师,南瞻部洲六庄严之一,随理唯识的创建者,也给《金刚经》作过注释。还有著名的憨山大师、德山禅师等等,都对《金刚经》作过注释。当年德山禅师对《金刚经》作的注释有很多本书,叫《青龙疏钞》,他挑着《青龙疏钞》到南方去收拾“魔子魔孙”,结果被一个婆子收拾了。
也就是说,有很人对《金刚经》作过注释,历代大德都有,流传到现在的版本非常多。我现在手里收集的电子版有几十本,文字印刷版也有很多。那么多版本,我们是不是都要去看完呢?我觉得,我们主要是了解里面的意义,不需要每个注解都看。如果有兴趣,几个主要的版本还是可以看,但一定要选择适合的。
在汉传佛教里面,我觉得有两个人的注解不妨看一看。一个版本是演培法师的;另一个版本是江味农居士的,但已经圆寂了,他有一本《金刚经讲义》,写得非常好。藏传佛教里面也有两个推荐的版本,一个版本是索达吉堪布讲解的,收藏于妙法宝库的《信源宝藏》这本书里面;另一个版本是宗萨仁波切讲解的,但讲得比较简略。宗萨仁波切的风格是取义——取里面深邃的意义,用现代比较容易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特别适合现代这些喜欢偷懒的人,可以大概了解里面的意义。如果要深入地了解里面的意思,还是要去看那些讲得比较详细的讲义。
我说了四个讲义,那其他的是不是不用读了?不是,那要依据你的兴趣,说不定你会看到一个很感兴趣的讲义,那也可以读。比如憨山大师的注解也挺好的,我还看到过其他很多很好的。
——网上师兄说:“发愿以后自己也写一本。”
哇,这很厉害啊!你不能质疑别人是什么材料,别人是发愿,你还发愿以后做佛,做佛比写《金刚经》注释厉害多了。发愿当然可以,非常好,随喜赞叹!但不能发香愿,香愿指发完愿就算了,只是为了当时吹牛,结果不去做,或者做不到。
各种各样的讲义有很多,大家可以去看,网上都可以搜到。这是关于各种讲义的介绍。
略说经义
接下来说一下这部经的经义是什么。大家应该大致清楚,一些老师兄们都很熟悉,但我还是要稍微讲得详细一点。
第一,《金刚经》是佛陀二转法轮经典中的精华,非常简洁和完美地讲述了空性的宗旨以及修持的要点。以前我经常跟大家讲,《金刚经》里面有修行方法的总纲,既有单空修行的总纲,也有究竟修行的总纲。单空修行的总纲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梦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观、观、观……“观”字余音绕梁,它在教你观。
它也讲述了一些修行的宗旨、发心的要点以及心安住的情况等等。甚至有一些非常究竟的对心的描述,比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是非常究竟的内容,可以是大圆满窍诀。所以说《金刚经》既讲了空性的宗旨,又讲了修持的要点。
佛陀三次转法轮,一转法轮讲了四圣谛,二转法轮讲了般若空性,三转法轮讲了如来藏。在二转法轮讲般若空性的经典里面,《金刚经》是其中的精华,精华中的精华。般若经有很多,《大般若经》、《小般若经》动辄就有好几万偈,而《金刚经》的文字很少、很简洁,但非常精要。
《金刚经》讲了空性,那么空性有多重要呢?大乘空性基本上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点。佛教里面讲闻、思、修,通过戒、定、慧的方式来实现。首先说戒律,其他宗教其实也有戒律,比如道教。甚至佛教里面的一些邪教,比如提婆达多分裂僧团(造了五无间罪),他建立的僧团也有戒律,而且制定的戒律比佛教还要严格。
其次,定也是其他宗教都有的,道教的人最喜欢修定。还有婆罗门教、印度教等,他们修定也非常厉害。就连基督教里面都有定,基督教徒祈祷上帝时也会入定,在定中甚至会看到他们所认为的上帝。所以,很多宗教都有“戒”和“定”,只是“慧”不同而已。
对世界的认知(包括逻辑认知和直观认知),只有佛教才是真正、唯一准确的。这种准确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空性上。所以,二转法轮讲出了佛教的最根本宗旨。有人会问:“那光明不是根本宗旨吗?”其实光明和空性是同一个东西,如果光明没有空性,就成了常见,这在修持上非常重要。所以,二转法轮的空性基本上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点。
整个二转法轮都在讲空性,在二转法轮佛陀讲的那么多经典里面,《金刚经》是属于最精华的部分,可见它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阐述二转法轮基本精神(般若宗旨)的学问就是中观。藏传佛教的四个宗派: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萨迦派,他们的基础思想都是中观,没有哪个宗派敢说自己的基础思想不是中观。即使是比较深邃的非遮派(称为“他空中观”),也说中观很重要。
还有汉传佛教的八个大乘宗派:禅宗、净土宗、密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三论宗,都认创立中观的龙树菩萨为共同的祖师,基础上都要通过二转法轮趋入修行,从而可见中观非常的重要。
如果想直接从三转法轮趋入修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很危险。如果没有上师指导,通过三转法轮趋入修行,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修学的次第一般都是要从二转法轮到三转法轮。
汉传佛教的八个宗派都认龙树菩萨为共同的祖师,特别是禅宗。从中国历史来说,达摩祖师是禅宗第一祖,到惠能是第六祖。但从禅宗的推广来说,惠能是初祖。达摩祖师将禅宗传到二祖时,只有几个人。即使传到五祖弘忍时,也只有东山道场,没有多少人。一直到六祖,才开始将禅宗广弘出去。
从六祖惠能开始,《金刚经》就作为禅宗最根本的经典了,而以前达摩祖师传给二祖时,是以《楞伽经》四卷作为修学的主要指导经典。六祖听到了《金刚经》里面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而初步开悟,后来五祖弘忍把他带到方丈室,用袈裟把窗户围住再跟他讲《金刚经》,也是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当下彻底开悟,并且说出了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里面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有些学者会错误理解。比如,民国时代的学术界有位大师叫陈寅恪,号称大师中的大师。他曾经写过一篇关于《六祖坛经》的文章,说《六祖坛经》是矛盾的、不通的。所以,这些学者写的东西是不能完全相信的。)六祖彻悟也是依据《金刚经》,所以后期非常推崇《金刚经》。
禅宗从六祖开始广弘,延续到后来的五宗七派,都非常重视《金刚经》。里面的每一句话解释起来都可以作为修行的窍诀,所以非常重要。我们这次学习《金刚经》也是一样,对于能够听懂而且基础也很好,真正有修行的人来说,真的就是窍诀。
什么叫做窍诀呢?它不是对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有用的一句话,而是在那情、那景、对那人、说那句话,能够达到那种解脱的状态,才叫窍诀。也就是说,窍诀也是因缘法,不是个固定的东西。所有世间显现的语言、图画、形象都是因缘法,连上师说的话也是因缘法。既然是因缘法,它一定是在那时、那情、那景,针对那人才会起作用。
总之,《金刚经》的学习非常重要,它的经义也非常深邃。如果你能够理解它、通透地掌握它,开悟将会指日可待。但很多人仅停留于表面的文字理解,或者只是说几句口头禅,那样是不会起作用的。但如果你真正用心把它研究透彻,开悟真的指日可待。
“我们从见解,到见地,再到真正的开悟,它是直线型的”,请大家记住这句话。我们的开悟和见解有直接关系,这并不是我在这里胡说八道,无垢光尊者曾经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讲“在我之后,只有闻思究竟的人才能证悟无上的大圆满。”
“闻思究竟”,那是不是我们要把三藏十二部都读完呢?也不一定,但至少要把二转法轮关于空性这部分的内容研究透彻,不然到了修证的细微处会非常麻烦,很多理解都是似是而非的。一旦似是而非,你就没办法拿实、没办法清晰。虽然“拿实”和“清晰”只是两个词汇,但在认知时,你就会知道那个东西很难掌握,它和见解有直接关系。
在见解上反复浸淫、反复磨砺、反复推敲,最后“真东西”就会慢慢地出来。你问:“它怎么样才能出来呢?”没有标准,就像和氏璧一样,外面是石头,里面是宝玉。你要先磨石头,什么时候宝玉会露出来,这真的不知道。这和你磨它的时间、力度、方向都有关系,有些方向怎么磨都不会透,有些方向比较薄,一磨就透了。这很复杂,说不清楚,但你坚持磨下去,宝玉一定会出来。
那我们要怎么磨呢?大量地闻思、修行,禅宗里面叫“参”。大圆满的方式好像是渐进式的,其实也是磨。开始去闻思,然后去打坐,积资净障,修上师瑜伽,修菩提心,其实都是在磨。磨到最后,本性不得不现前,因为只有那个东西是磨不坏的。当然也有顿悟,这针对根器比较高的人,可能凭一句话就明白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总体来说,《金刚经》是整个二转法轮的精华。
学修《金刚经》的功德
下面我们讲一讲学修《金刚经》的功德,这一部分是大家最喜欢的。这个功德有多大?
第一:希求即生证悟,必学中观。为什么呢?它能够让我们快速体会万法和自心的本质。《金刚经》属于中观,中观属于甚深见派,甚深见派的特点就是快,快刀斩乱麻。
沩山灵佑禅师说:“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那“单刀直入”的“刀”指什么?指我们的觉知。那怎么样才能够养成这把刀?学习中观,了解万法本质的智慧。只有了解得比较详实、深透,而且形成了直观的认识能力,你才能够单刀直入,否则怎么单刀直入啊?所以,即生求证悟者一定要学习中观。而中观的一部精华性经典就是《金刚经》,所以我们要学习《金刚经》。
有人说:“不是啊,我为什么要学习中观呢?我干脆直接从三转法轮——如来藏、法性趋入。”三转法轮讲了光明、如来藏。如果没有空性的基础,而直接趋入三转法轮,基本上会堕入常见。而且连怎么堕入常见的,你都不会清楚。比如,现在很多师兄经常说:“哎呀,就是那个明啊!”其实那就是常见。哪个明啊?什么明啊?有些人会模模糊糊地说:“就是自然心啊、自然了知啊”,这些大家都知道。
如果没有二转法轮作为基础,你很难透彻地体会到三转法轮的内容。在概念上,大家都知道,玩概念、玩感觉很容易,真正体会到的人却很少。要想真正体会到这些,要点就是二转法轮,三转法轮的光明不需要你去体会。你体会到的二转法轮的空性,那就是究竟本质的光明。所以,如果你要快速证悟,就要学习二转法轮。
虽然先要单刀直入,才能圣凡情尽,实际上“圣凡情尽”才是要点。“圣凡情尽”是指“圣”和“凡”的分别都没有了,那怎么样才能没有“圣”和“凡”的分别呢?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破完,“圣”和“凡”都破完了,才叫“圣凡情尽”,也就是“单刀直入”。
圣凡真的情尽了,那么体露真常的光明就出来了,也就是证悟了空性,才到光明——其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它们应该是同一个东西,证悟了空性就是光明。但进入的方式是先学空性,再到光明。这时候你会发现,本质和显现(理和事)是一样的,也就是“即如如佛”,一切都是佛。这就是最快的方式。
那要怎么样才能“圣凡情尽”呢?用中观的方式夺空它,出现什么夺什么,最后才能达到圣凡情尽。直接从三转法轮趋入也不是不可以,从三转法轮进入时,实际上还是在破,不可能直接建立。只是以建立的方式破而已,其实还是二转法轮的方式。所以,空性的学习极端重要,如果你要证悟,就一定要这样去做。
二转法轮是正确领受三转法轮要义的要点,非常重要的要点,这就是我们开始就要学中观的原因。以前有些人说不能一开始就讲中观,江味农居士直接就在上面骂,他说这样胡说八道属于邪说,会障人慧命。
有些佛教团体里面经常会有人说:“哎呀,你不能说这么深的法,否则会犯戒啊!”这完全是扯淡!如果对方很明显地不相信佛法,要诽谤,你还对他说才会犯戒,那叫“深法愚人”,也就是将深法讲给一些无缘之人。但如果别人有希求心,对佛教有信心,你不跟他说这些东西,那是非常不妥的。即使他听不懂,但可以种个种子,只要他不对抗、不诽谤,那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有很大功德。
只要相信、读诵、传播、讲解《金刚经》都有巨大的功德,在《金刚经》里面都有很多这样的说法。具体有哪些功德呢?
一、净信的功德。(只要信就有功德)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你曾经在很多佛面前种了福报,至今才能听到《金刚经》的名字和学习这部经。若你相信它,就会有无量的福德。这不是我说的,而是《金刚经》里面的原话。也就是说,在座的诸位都曾经在很多佛面前种了福德,而且很信它,这就是很大的福报。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我们现在供养了几块钱,就觉得自己功德无量,经常看到别人供养了几块钱就说:“功德无量,随喜随喜!”而这里是说在无量百千万劫,上午、中午、下午都以身体去布施,那是多大的功德啊!但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典之后,对它有信心,而且没有诽谤、怀疑,福报大过无量百千万劫以身体布施的人。
仅仅是信,就有那么大福报,是不是很夸张啊?这是《金刚经》里面的原话。大家可能会怀疑:“咦,是不是这样啊?”现代人善于怀疑,我也不怪你们。但你在怀疑,就说明信心不够,福德一下就打折了。
事实就是如此,因为无量百千万劫都是有限的,而一旦证悟空性,以信心的方式信受了《金刚经》般若法门,那是无穷的。“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如果你听到这些东西以后丝毫不怀疑,就肯定能证悟,只是时间问题。证悟的福德和百千万亿劫以身体布施的福德相比较,是无穷大和零相比。因为百千万劫和无穷大相比,就是一刹那,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信受《金刚经》的功德非常大。
但很多人都不信,因为我们的心没有站在证悟的立场上,我们也不知道证悟是什么。我们心的立场就是“我要拥有更多钱,我要有很好看的身体”,为什么想要有很好看的身体呢?为了用身体去接触另一个异性的身体,换取那么一点卑微的快乐,有些人骨子里面认为那是福报,所以他要拥有好看的身体。
为什么想要有钱呢?为了吃得更好、穿得更好、炫耀,这些都是很卑微的快乐,但他不知道,还认为这些就是福报。你却不知道,那些证悟者的快乐无穷无尽、巨大无比,很难用语言形容,反而会认为这些颠倒的众生很可怜。
刚才这段话是从这个角度来讲的,并不是吹嘘,这仅仅是净信的功德。
二、法施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你以恒河沙数的身体布施的功德,也远远比不上信奉、受持、并为他人演说《金刚经》里面四句偈的功德。这是法施的功德,哪怕只是讲四句偈,功德也非常大。为什么呢?因为信的功德已经很大了,讲的功德就更大了。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想得通。
学过中观或者有一定修行经验的人,他一定想得通这个道理。非常简单,空性是无穷大的。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心不是一个东西,如果摆脱了所有的人我执,它可以呈现无量无边、无害、非常微妙、殊胜的显现,任何功德都没办法跟它相比,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我以前也认为这是夸张的说法,觉得是不是太过分了,其实真的不过分。
三、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
“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你用无量无边世界中如须弥山那样多的珠宝去布施,功德和受持、读诵、为他人演说这部经典的四句偈的福德相比较,百分不及其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就是说,布施的功德和受持、读诵、演说的功德没办法比,相差甚远。
四、不受福德才是无量的功德。
前面说的是福德,后面才说功德。
“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於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功德、福德呢?如果真的明白《金刚经》里面的意思,就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一切有相、无相的执着,这样福德、功德就会无量无边。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菩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布施,其功德比虚空还要大。原因就在于整个《金刚经》的要旨是空性,不管你是相信、读诵,还是传播、修持它,其功德或者福德都是无量无边,真的有这么大,真的不是在吹嘘。
感应故事及说明
接下来,我给大家讲几个关于读诵和传播《金刚经》的神奇故事,大家最喜欢听故事了!有些修行人不太喜欢听故事,但我们还是先讲一两个故事,再来讲第六部分——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学习《金刚经》。
索达吉堪布的“妙法宝库”里面有一本书叫《信源宝藏》,是很早以前的书。《信源宝藏》里面收录了一些文章,叫做《金刚经感应录选编》,里面有很多故事。
这是一则经卷救人的故事。
唐朝政和年间,有一位心地善良的石匠,人们都称呼他孙翁,每天持诵《金刚经》。有一天,他和三十多位伙伴一起上山采石,一路上说说笑笑,很高兴地来到山上,大家拿出工具叮叮噹噹凿起石头。突然,轰隆隆的一声巨响,山崩裂了,石头飞滚,石匠们就这样葬身于乱石中。十二年后,孙翁的子孙们上山寻找残骸,一块一块地搬开石头,奇迹出现了,石缝里有一个人端坐着,仔细一看是孙翁,大家惊呆了,欣喜又疑惑地问:“十二年中,没有任何东西吃,您怎么还活着?!”他笑着说:“唉,饥饿时发现身边有一张油饼,随手拿起吃掉,直到现在不觉得饿。”忽然忆起平日念的《金刚经》,便问是否还存在,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在、在、还在。”他们高高兴兴返回家园。到了家中取出经卷一看,惊讶不已,经卷上有一个如油饼般大的圆孔,大家明白了,孙翁在那场劫难中能幸存下来,是依靠不可思议功德的《金刚经》。祖孙们激动万分,泪水溢流。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知道此事的人们都生起了信心,称赞本经神奇功德,很多人也开始念诵。
这是里面的一则故事,好神奇啊!继续看,还有更神奇的,《信源宝藏》里面有很多神奇的故事。一般来讲,大家听了以后都把它当作故事而已,或者会不信。特别是现在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绝对不会相信,他们只信自己的感受和能够想通的逻辑。
很多时候,人类的感受是很偏狭的,逻辑也不一定绝对通畅。“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六根若是量,圣道复益谁”?其实,知识分子是以自己的认知和逻辑为主,在他们的逻辑认知里面,不会相信这些故事,所以他们永远都证悟不了。他们怎么可能证悟呢?他们都证悟了自己,怎么可能证悟佛呢?证悟佛恰好是不要自己,大部分知识分子做不到。
我为什么讨厌知识分子呢(其实我自己也是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通常有个毛病——自以为是。他凭什么自以为是呢?是凭那点儿逻辑思维,以及六根的一些比较细微的感受。虽然我们现在要依靠逻辑思维和细微的感受,但最终都要抛弃的,所以才有自续派和应成派之分、有世间和出世间之分。
如果完全信自己,实际上就是完全不能出世间,因为你的感受、思维全在世间之内。《金刚经感应录》里面的故事,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和逻辑,但它并不是假的,佛教里面的神奇事情真的存在,只是它不在我们的逻辑思维范围之内。
以前藏地有位神通广大的大德叫益西钦哲,当时适逢藏地大旱,他带着弟子到一个山谷里面,拿着手杖对他后面的弟子说:“喂,你们相不相信,我这一手杖戳下去,地上会有一百个泉眼冒水,可以让当地的旱灾马上消除?”他的一个弟子一听:“怎么可能呀!”他坚固地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这种人很可怕,在证悟大圆满时最麻烦。他不停地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而这样是没办法证悟大圆满的。所以,他们一定会不停地去找,但又找不到,在里面折腾很长时间。
益西钦哲听到弟子这样说,很生气,很愤怒地回头看着他的弟子,然后用手杖一下戳去,“噗”只冒出来一个泉眼。也就是说,如果他的弟子没有表示怀疑,不说这句话来破坏缘起,就真的会出来一百个泉眼,消除当地的旱灾。
通过这些故事,说明《金刚经》就要否定一切现象的实有性。佛陀说某某现象,即非现象,是名现象——也就是说,它是假的。另外,还说明我们所了知的现象范围很窄,不能够包含一切。所以,真的有可能出现这些事情,大家怀疑是不对的。而有些人,要么就不怀疑,要么就认为它好像会经常出现。读了三天《金刚经》,就出去找车撞,看能不能撞死自己——你去试试?大部分人肯定会被撞死。
因缘法就是这样的,你要依缘趋避。很多时候,万法的因缘会超过人类的因缘范围,比如天界,肯定超过人类的因缘范围。再比如,人界也超过了畜生的因缘范围。我现在住的地方有很多蚂蚁,如果我将漱口的热水倒下去,马上就会把它们烫死。它们绝对不会认为有一个人在泼水,而会认为是一种自然灾害。就像我们认为海啸是自然灾害一样,站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可能就是龙王在作怪。
所以,我们看到的因缘法范围很窄,我们是以物质为基础,以自身狭小的人我认知为基础,这种认知方式本身就限制了我们广泛地了解更多的因缘,所以,我们会否定这些神奇的事情。
但也不是说,你做了一点点跪拜、念诵的功德,就会马上出现这些神奇因缘。很多人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就彻底否认它,要么就认为它随时可以发生,如果不发生,就说佛法是假的。读三天经论就要出去撞车,觉得撞不死自己;念了三天佛就要从悬崖上跳下来,试一下能不能往生,他把“临终”想象成是跳的那一下。
对于这样的故事,我们要怎么看呢?我们可以相信它,由此而生起信心,因为《金刚经》真的有巨大的加持力。但我们也要告诉自己,并不是读了三天《金刚经》,就能随时随地看到这样的现象。它需要长期修学,而且不能故意去求这些因缘法,因为各种各样神奇的现象都是一种因缘法,要因缘具足才会出现。
前段时间有位师兄发了一条微信,说他的奶奶念佛时可以看到佛像发光,结果摔了一跤后就再也看不到了,他问是什么原因?其实就是因缘,念佛是因,眼睛是缘(眼睛牵涉到很多因素,牵涉到后丘脑成像,还有眼睛里面各种各样的晶体、神经)。说起来只是一个“缘”字,其实包含很多东西,这些因缘具足了才能看到佛像发光。结果她摔了一跤,把缘破坏了就不发光了。
学佛也是一样,我们念《金刚经》是在建因,但缘是否具足就不一定了,非常复杂。当功德非常巨大,我们的觉知突破了六根时,那时候才会明白那些我们普通六根看不到的现象、体会不到的因缘是怎么回事。但你不能说,在我们的六根之外没有其他因缘,这样你就是井底之蛙,不知道天高地厚。如果连这些都不相信,那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就全部成了神话。
所以两个极端都是不对的,大家要记住,这就是看这些神奇故事的要点,故事大家去看《信源宝藏》就行了,网上都能搜到。大家可以看这些故事,了解一下读《金刚经》有多么殊胜,不管是读诵、信奉它,还是修持它。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学习它和按照它说的内涵去修持,这是最大的功德,可以即生成佛。
以怎样的方式学习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第六部分——以怎样的讲解方式来学习这部《金刚经》。虽然说是“交流”,但基本上是我在这里“交”,然后流向大家。说不定从左耳边流进去,从右耳边又流出来了。
我们准备怎么讲呢?
第一,要以“分开二谛”的方式来讲。为什么要以分开二谛的方式来讲呢?关于《金刚经》的讲解有很多,有些侧重于说胜义谛,因为《金刚经》本身是说胜义谛,但有些侧重于说世俗谛。如果侧重于胜义谛,就会总是说一些很神、很空、似是而非的语句。但如果太过侧重于世俗谛,又会忽略《金刚经》的宗旨——主要宣说胜义谛。
因为我们是普通人,同时又希望证悟空性,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以“二谛不偏”的方式来进行交流。既有关于空性的讲解,也有关于怎么通过修行达到空性的讲解。这是第一个方式——二谛不偏。
第二,要以“闻思和修行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和交流。不管怎么样,我们不能读了经论以后只是满脑袋的概念,除了吹嘘以外,自相续得不到任何改变,对体会空性(法性)根本没有任何契入的机会。这样真的是太傻了,学这些干什么呢?所以,一定要以闻思和修行结合的方式进行交流。
以这样的方式学习交流,我们学习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可能会讲得比较散。可能讲到某段内容时,我就开始旁征博引,一会儿会讲到《楞严经》,一会儿又会讲到《圆觉经》,反正我不知道会讲到哪里。这样下去,不一定每周讲一次,因为以前读过的很多东西我都忘了,如果我要讲到一些其他经典的内容,就要去翻书,要提前备课。
以前我都不备课,信口胡说。我经常向三宝忏悔,我信口胡说是否毁坏了大家的慧命。想到有可能毁坏了大家的慧命,我还是有点着急的。我不是为大家着急,我是为自己要下地狱着急。我没有很好的菩提心,但我还是有畏惧心。(开玩笑)
我需要备课,就有可能两周上一次课。今天讲的内容,我昨天晚上也备了课的。而且昨天晚上发生了一件让我的心脏差点爆炸的事情,我一边写提纲一边保存,差不多到四点钟时完成了备课,结果最后保存时,发现居然全没了。我当场绕出去找我的军刀,我准备找一个地方十字横切,真的很悲惨啊!今天中午,我起床以后就开始重新备课,备得马马虎虎,肯定没有昨天晚上的第一稿好。
当然,不讲《金刚经》时,我们可以做问答交流,或者讲其他内容,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也有可能纯粹不上课),总之,我们会以很灵活的方式来讲。虽然经论是属于文字般若,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修持,所以,我们一定要以闻思和修行结合的方式来讲解。
另外,是关于《金刚经》分品的问题。以前南北朝的梁武帝非常信佛,他的儿女也都信佛。其中有一位太子叫昭明太子,为《金刚经》分了三十二品(分了三十二部分),每一品标注一个名字。
而汉传佛教里面有一个要求,认为佛经不能用分别念去加注文字或者分品。虽然分品并没有改变经文的字句,但它好像割裂了《金刚经》,有人说昭明太子因此堕入了地狱。说老实话,我觉得这种传说有点不对,当然也不一定是真实的。
昭明太子在分品的过程中加了一些标题,并没有改变里面的内容,就像我们把经论分成科判一样,为了便于大家阅读和理解。如果这样就会堕入地狱,那我觉得,即使堕入了地狱也会马上出来,因为取决于他的发心,说不定他是菩萨的发心。所以,这种说法有点过头。
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分成了三十二品,江味农居士分了一百八十四品。那分品到底对不对呢?在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分品是可以的,因为世亲菩萨、憨山大师在讲解时,也都分了品,一部分一部分来讲。
那我们要不要分品呢?我们就不分品了,因为我们这种交流方式,每课讲多少是不确定的,如果分成一品一品来讲,反而是约束。我们就自由自在地讲,尽量以二谛不偏、以闻思和修行结合的方式来讲解。
藏传佛教里面也一样,要求不能改经论。为什么呢?原因大家都知道,古人的修行那么好,而且有那么大的译场,逐字逐句翻译出来的内容是非常精湛的。如果随便去改动,你也改,我也改,就会容易让经论变味,同时经论的神圣性也会没有,所以不能改文字。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稍稍作一些调整,比如进行分品,或者将不同译本进行对照。如果任何调整都不行,那也很过分。
为什么我们对古代的翻译那么崇信,而对现代的翻译这么不相信呢?为什么会认为现代人完全不能改变古代人所翻译的经典呢?其实有两个原因——两个信:第一个是信心,第二个是信仰。
第一,我们对古人有信心,对现代人没信心。我们会认为古代的才是大德,现代再厉害的大德也是个普通人。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想,以及信息的发达,导致我们对大德们的具体了解过多,没有了那些想象的神圣性。所以,我们会相信古代的大德,而对现代人信心不足,这也是不能改经论的一个原因,即使一点点的改动(如对照、分品)都不允许。
第二,因为信仰。我们需要信一些比较遥远的东西,太近的东西我们没办法信。我们的信仰往往是头脑中的想象,这样才能感动自己,因为想象的东西是没有缺陷的。一旦走近,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他的毛病也会出来,你会发现他很多时候都和你一样。比如,在你的想象中,他拉的屎应该是黄金屎,突然发现,他拉出来的屎,虽然是黄的,但不是金,这样就会很麻烦。(开玩笑)
我们的信仰需要遥远的东西,这非常搞笑。现代很多人去拜师都是这样的,想象得很好,一旦靠近就完了。所以,不靠近他的人永远有信仰;一旦靠近他,那就完蛋了。
密宗就要打破这个东西,要求你依止上师,并且要视师如佛,摧毁你的“以自己的想象为信仰”这种所谓的信仰。一切凡俗、一切偏差、一切错漏、郁郁黄花、青青翠竹、黄戳戳的狗屎、黑戳戳的泥巴,这些都是般若,要这样才行。然而我们不行,我们想象了很多神圣的东西。
“神圣”只是一个词汇,或者是头脑里面的构画,我们把它当成了信仰。其实那只是你的想法,在因明里称为“遣余”,但很多人还是会这样,没有办法。所以,有些人认为昭明太子分了三十二品就堕入了地狱,我真的不太相信这种传说。在佛教里面有很多传说,不见得都是真实的。
我们这次就不分品了,就这样学下去。关于要不要分品,刚才我也给大家做作了讲解。由于“信心”和“信仰”的原因,我们会对经典的认识有些过头,过犹不及,佛教徒不能走极端。关于这本《金刚经》有很多种翻译,到底去学习谁的?如果认为A是正确的,那就改了B的,到底哪个是最准确的呢?——关键要去探寻里面的意义!
当然,随意改经典肯定不行。一次改一点,慢慢地整个经典会完全被改变,一部经典就丢失了,所以不改是正确的。但对照和作一些科判分类,这是没问题的。我们将会以不分品、分开二谛(二谛不偏)、闻思和修行结合的方式来讲解。学习的时间可能会拉得比较长,涉及的范围也会比较广,这样学习这本经才会有意义。
好了,今天就学到这里,非常随喜大家,感恩大家,现在来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