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晚参示众云:“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时有僧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师云:“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
僧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师云:“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
僧问:“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师云:“并汾绝信,独处一方。”
僧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师云:“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这里是描述明白了心的空性,即“能”被夺尽以后的情况。当夺掉这个“能”、不夺外境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呢?
“能”,就是我们的心,所以大圆满(修行性的说法)有时候说“能”就是人我执,“所”就是法我执。这是比较简单的分法,但大圆满这一派的教法不是这样讲的,只是具体讲起来就复杂了。
宁玛派认为破人我执的时候,根本不需要完全证悟空性,只要单空就可以破,为此和其他派别争论了很久。而且,汉传佛教也一直认为阿罗汉的证悟是“偏空”(即单空),也就是不彻底的空性。所以,宁玛派在系统的教理上,把人我执和法我执区分得很清晰。
如果一个人已经达到了大圆满的修行境地,就可以直接把“能”作为判定、判断、显发的根本。这个根本一定是“能”,人我执也是从“能”这个方面出来的,所以他会认为“能”就是人我执,而所有的显现是法我执。这是一种比较粗大的修行性的分类,但在教理上不是这样说的,先在此做个申明。
再看临济禅师的回答,“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早晨的太阳升起后,阳光洒在地上,像铺满了光闪闪、毛茸茸、感觉很舒服的锦绣一样。初悟的人就是这样的。
比如虚云老和尚,侍者给他倒茶,烫到他的手,茶杯掉到地上,“啪”一声:“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这首偈语就是形容他的初悟。什么是“家破人亡”?家是外在,人是内在,一下全没了,能所双亡;“语难开”,说不出来这东西是什么;“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这也是描述感受。当心(即“能”)被夺空了,全部证悟了心的空性,即“夺人不夺境”,只要明白心的空性就行了,不用管“境”了。这时候就发现本质是什么了,像早晨刚刚出来的太阳一样,红日初升,未审照耀何方?
接下来,临济禅师如何形容本性呢?“婴儿垂发白如丝”,朝阳出来时,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这里是指我们的本质,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被发现了,虽然力量很弱,但五根俱全,已经是个“人”了——虽然是初悟,也已经发现本性了。
为什么又说“垂发白如丝”呢?因为会发现这个“婴儿”永远都是这个样子,他老得不能再老了,那有多大岁数呢——无始以来,不生不灭。但从初悟者的角度来说,又刚刚才发现,像婴儿一样。所以“婴儿垂发白如丝”是境界性的“夺人不夺境”,和之前讲的根器性的四夺,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把“能”这方面全都放弃了,不管是“法”也好,人我执也好,法我执也好,这些的根本就是“那个”,发现它的空性以后,不用管什么外境,那时候就会明白所谓的本质,初初的开悟就是这样:“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
大圆满很可能把这个叫做“心部”。心部的窍诀,实际上就是找心的空性(心性),发现心是空性以后,就要“休息”,叫“心性大休息”。当真的发现心的空性以后,人就不再找了。不然看看修行中的师兄们:“这个是的!嗯……不……那个是的!”到底哪个是?哪个都不是——所以哪个都是的!如果真的发现了心的空性,会发现确实“垂发白如丝”,根本都不用找,永远都是这个样子。
但是,由于我们分别的力量太大了,而它的力量很小,所以它像婴儿一样,虽然五根具足,但不具力量。如果不把它培养大,就会变成“分别敌携犹如沙场童”。所以这有点像大圆满的心部。虽然这样对比有点勉强,但比一比也没有关系。
以上就是“夺人不夺境”。
——摘录并整理自2017年《中观四夺的修法》第一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前行法要修多久才算完?
- 小心,无记本身就是一种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