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在这一天,普通百姓会和家人聚在一起赏灯、吃元宵、猜灯谜;画家会用笔墨描绘团圆之景;诗人会对月抒怀,所谓:“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谁家见月能闲坐”;“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那么,禅宗的祖师在这一天又会和弟子们做些什么呢?
据《五灯会元》卷三《马祖道一禅师》里记载: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
师问:“正恁么时如何?”
堂曰:“正好供养。”
丈曰:“正好修行。”
泉拂袖便行。
师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是马祖最著名的三大弟子。有一年的元宵十五,马祖带着这三个弟子赏月,时圆月当空,马祖说道:皓月当空,万里无云,如果修行到这个时节,是怎样的境界呢?
智藏回答说:“如此圆月,正好供养。”意思是说,修行人应当将修行所得的一切境界,都供养给三宝,而今满月皎洁,清净光明,正好将此圆月供养给三宝。
智藏所说,固然虔诚清净,境界也不低,但将自之修行和三宝分别开了,于禅宗直达究竟见地的宗风来看,未免落于下乘。
百丈则说:“如斯美月,正好修行。”这是直接说修行,意谓此心如满月,清寂明亮,照长空无云,破河山万朵,如《心经》中所说:“照见五蕴皆空。”此“照见五蕴皆空”里的“空”,可以是境界不究竟的“单空”,也可以是彻底的“大空性”,那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把“照见五蕴皆空”这句话彻底悟透了,清晰明了“照”是什么,“空”是什么,“照”跟“空”完全是一体一味的时候,那就是大圆满了。但如果“照”和“空”还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则只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并非禅宗透脱的见地。
百丈的说法,究竟与否,不得而知,但就表面语意而言,是修行,就不是究竟的“无修”。
而南泉在师父马祖禅师一问之后,什么话都没说,直接拂袖而去。什么意思呢?意谓真正究竟之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凡有言说,皆无实义,说什么月亮,道什么圆满?
马祖大为赞叹,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马祖认为,智藏还处在明显的分别阶段,自心和三宝并非一体,故有供养一说;
而“禅归海”的“海”,说的是百丈怀海禅师,禅是什么?禅就是心。也就是说百丈禅师他时时刻刻都沒有离开他的心,随时随地都在用心观照,禅修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是单空,是大空,也未可知。但是,无论是单空还是大空,也都落入有“修”的迹象。
“唯有普愿,独超物外。”这句夸奖到位了!独超物外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南泉禅师的见地已经完全离开了所有的言诠,各种各样的比喻。任何形式的指向,都无法对其表达,月亮也好,夜空也好,供养也好,照见也罢,统统摒弃,本来如是,本来解脱,拂袖而去,天然自安,不着一语,寂默风流。
这种境界,用禅宗的话来说,即所谓的“明月落地”,一切皆如,连“照”也不需要,是真正的无修,真正的大圆满。
无修二字,说起来简单,但对我们来说,如果不把二元性的污染拿掉,无修的本性是不可能显现出来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供养和修行,还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见解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这些看起来似乎很玄乎,但实际却非常切实的机锋禅语和比喻。
月亮可以在文字中,可以在心里,可以在天上,也可以光洒人间,举目皆是。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一轮明月,你是供养三宝,还是正好修行,抑或独超物外?
- 遇到恶劣众生,要视如意宝一样加倍爱惜
- 对色境“开刀”:如何夺具体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