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天讲到“见一切色时,不起染着。不染着者,不起爱憎心,即名见无所见也。若得见无所见时,即名佛眼,更无别眼。若见一切色时,起爱憎者,即名有所见。有所见者,即是众生眼,更无别眼,作众生眼。乃至诸根,亦复如是。”这里不单单指众生眼,还有众生耳、众生舌、众生心,关键就是众生心。
你问:“众生舌都有这样的差别吗?”众生舌的差别很大哦,我们普通人的舌头吃到的味道,有这样味、那样味,好像很复杂,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好吃的、使你很难受的。但如果是成就者的舌头,吃什么都好吃,虽然各有各的味道很复杂,但每样味道他都会觉得很好吃,甚至叫做“无上妙味”。
有一则故事,佛陀有一次到一个荒芜的地方,只能靠吃马麦(马吃的麦子)维生。结果大家看到佛陀吃马麦,觉得他很辛苦啊!那时有大德说:“佛陀吃马麦都是表演给你们看的,实际上到了他那里就是无上妙味,好吃得不得了!”所以,不同的人,根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昨天讲到了这里,今天从后面开始讲起,但在交流之前,我们先来念诵皈依。你们以为我忘记了,其实你们没想错,我真的忘记了,突然又想起来了!(众笑!)
仪式齐全,我们现在开始下面的课文。
问:“既言以智为用者,云何为智?”
昨天的课程讲到了:“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清净为体”指心的无执,心的空性为体。那什么叫做“以智为用”呢?对我们普通人来讲,“智”这个词汇,表现为记忆力好、分析能力强、逻辑能力强,世间智慧就是这样的。
我们普通人搞很多研究、科研、学习,其实都具备一定的特征,就是这个人有很发达的大脑,很强的逻辑能力,记忆力很好,还能够把所学的东西进行反复的贯穿,互相的搭配利用。这就是普通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在佛家里面叫做“世间智慧”,或者叫做“世智聪辩”。文中的“以智为用”的“智”就不是指这个世间智慧了,那这里是指什么样的智慧呢?
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如果你知道二性空,就是解脱;知道二性不空,不是解脱,这个才是真正的“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真的知道二性空,才是智慧,才是明了什么是邪、什么是正,这个时候才能够知道正确的法性、正确的运用是什么。
或者按照我们中观的说法,就是知道“大悲体用”是怎么回事,禅宗里面叫做“大机大用”。“大机大用”是什么呢?随顺各种缘起和分别的时候,知道二性为空。
这句话听起来很学术话,什么叫做随顺缘起分别而知道二性为空呢?比如你说这个饭好吃,我可以跟你去吃,我也觉得好吃!你说这边好玩,我也跟你去玩!但不管是好吃、好玩,或者不好吃、不好玩,对我来说都是梦幻一场,或者俱皆法性。好坏并不在我这里形成纠结、形成爱憎,这个叫做“知二性空”。并不是像傻瓜一样,不知道这个好吃、不知道这个好用,而是知道它的同时完全没有执着。这个没有执着从哪里来呢?一定要去修单空。没有执着的意思是什么呢?你知道它们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其实都是一种业力,而业力的本身是空性的。
所以了知了空性,才是真正的智慧。了知了空性再去运用这些东西,就可以了知世间各种的情态,甚至比有这个执着的狭隘众生了解得更多、更详细、更深刻。但他并不会因此而迷惑,并不会因此而起爱憎,因为一起爱憎即是轮回。
所以,如果明白了这个,就叫做“识体用”。什么叫做“识体用”呢?能够认知本体而且无执的运用,禅宗里面就是在随缘任运、搬水运柴中间去接引众生,这个叫做“大机大用”。
在禅宗里面,把大机大用运用得很活,才认为是很有修证的表现。什么叫做很活呢?他很灵活,不会死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根本不会跟世法形成冲突,叫做“不触”,也就是不对着来。
像四两拨千斤之类的技艺,是真太极而不是假太极来的,任何问题来了,轻而易举就给你消解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间一定会充满透彻的空性智慧。一个最典型的运用方式的体现就是“斗机锋”,他不会跟你很呆板的讲这些法句和词汇,这样很干巴巴的!他不会跟你说这些东西,拿着生活的东西就来了。
比如你去问赵州:“什么是本性?”他会叫你吃茶(喝茶)去!这是一个很世俗的现象,但这和本性有什么关系啊?他想告诉你:“你要去体会喝茶的是谁?”这是一个。喝茶的时候是直接体认的,虽然喝茶知道的味道本身还是二元对立的,但它毕竟比思维去说茶味、去说茶的产地、去介绍茶的品种性质已经直接了很多。他想告诉你,你要认知本性就像喝茶那样直接去。第二个,你要弄清楚是谁在喝茶?所以他把参行的方法以及参行的结果都摆在那里,最后你会明白茶味即是法味。为什么呢?当知道茶好喝,但是并不于中起爱憎。“不起爱憎”,很容易引起没证悟的人的误会,他会问:“那是不是喝到什么都是一样的味道呢?”那是舌头有问题!(众笑!)比如一个人感冒了,有好厚的舌苔,喝五块钱的茶跟五千的茶都是苦的,这时候他就不能体会出来好茶跟坏茶的差别。
像我们内在有执的话,就会慢慢讨厌这个五块便宜的不好喝的茶,会强烈的喜欢好喝的茶,甚至没有好喝的茶我们就不舒服。但由于证悟者内在的无执,即使他能区分两种茶的不同差别,知道这个茶好喝、那个茶不好喝,但没这个茶的时候,他喝那个不好喝的茶的时候也会好喝!
他内在里面能够区分两个茶的好和不好,随顺这个世法,这个叫做“不触”(不冲突的意思)。但他并不会于此起强烈的分别,安住随顺于内在无执的认知,这个叫做“不背”,所以禅宗里面叫做“背触皆非”,“触”就是冲突,他不会去跟世法对着来,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同时他又不背,就是不会因此而丢失他内在的这种证悟,这就是所谓的“大机大用”。
因为他知道了本性为空性以后,能够在世间利用这种智慧来进行自度度人的一些行为。那么,这就是所谓知体以后的启用,叫“体用一致“。很多人以为空性智慧跟世间的智慧是冲突的,其实它们是不冲突的,所有的空性智慧全部都在世间智慧之间。
所以,我们在学佛的时候要学五明、十明嘛,那只是在世间各种各样的事物分别中间完全没有执着!很多人问:“什么叫做完全没有执着呢?”你只有证悟以后才会知道。
最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一些东西来代替,比如我们用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后执着就少了很多了。起码愤怒仇恨这方面的执着会少了很多,如果我们没有菩提心的话,别人一欺负我,就会打回去了。
你们每天都在恨,恨起来很难受啊!早上恨日本,晚上恨美国,中午抽空恨恨韩国,整个胸臆里面没有一天是松合的,所以是挺难受的!如果你有菩提心,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是众生而已。甚至看到一些很恶劣的众生,都不会起强烈的嗔恨心,只会悲悯他。这就是菩提心,已经让你少了很多的执着了。
单空就更好办了,也更说明问题了,为什么呢?单空会怎么样呢?我们也知道它的好坏,但我们看到的时候,已经不在事物的庸俗作用上。什么叫做庸俗的作用呢?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这个是差的、这个是高质量的……
我们很多很多的注意点、心的立点,都在这些地方上,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些地方的话,一定是根据“人我”来的,为什么呢?比如是我的或者我的家庭,觉得这个好那就好了,然后就很执着这个好,如果你毁坏这个好,你就是敌人,就要干掉你!我们是不是这样的?
他一定会有一个立场的,有一个个体或者个体所延伸出去这些团体的立场。而你在空性的立场,觉得全都是如梦如幻的东西,哪有什么好坏啊?虽然你可以知道它是好和坏,但你站在全体空性的立场上去看,你会明白哪种好、坏以及刺激,但对你来说就不会勾起强烈的爱憎、贪执、排斥。
其实这个是很容易明白的,那么这时候就更少了一些普通人的情绪,难以控制的东西,单空就可以达到这一点。如果完全成了法性的话,连单空都丢了,那就完全的随顺世间,但是在随顺世间的同时,他绝对不会因此而脱离空性。
有人在问:“什么叫做真正的禅行者?”这个就是真正的禅行。第一天讲到《圆觉经》里面有三种大的分类修法,一个是修止;一个是修观;一个是禅行。什么叫做“禅行”呢?这个就叫做禅行,就是经历一切事、一切境、一切人而无丝毫执着,谓之为“禅行”。
虽然他要经历这些,但心无执着。那要怎么样才能不执着呢?如前所说,你要去修空性。《圆觉经》里面描述这种行为:“如器中锽,声出于外。”什么叫做“器中锽”呢?我们古代人用的两个圆的钹(民间称“镲”),就是文革时候游街用的那种。这个东西的声音是从里面出来的,出去以后是不受这个东西的影响的,所以叫做“器中锽”。
意思是什么呢?这些外境的东西如器,而我们的证悟犹如器敲后里面发出的声音,它不受影响。那不受影响代表什么呢?这个东西经一切境、一切事、一切人,我的无执恰好就在中间,跟他们一致,但没有丝毫的执着。你看器中锽的声音,是不是不受那个小东西的影响而散扩于外嘛?
我们的禅行实际上就是这样的,禅行其实就是一种智用,是一种领悟了空性以后的随缘任运。佛陀就把这种行为达到了极致,一点疑惑都没有,清清楚楚。那么普通的修行人可能还是有些疑惑,因为他的修证量没那么高,但是质地跟佛陀是一样的,只是没佛陀的范围那么广。
佛陀的各种手段方法完全是妙到毫颠,他那种妙是非人为性的,真的是那时、那情、那人、那境,刚刚好,恰到好处!而且他并非故意的,一故意就说明还有作意在,有作意就可能有缺陷,但佛陀完全没有,所以他只能是刚刚好。
所以佛陀的出现为何叫做大事因缘呢?很多人解释这个“大事因缘”是因为为了证悟、为了摄教。其实不然,大事因缘是指有很大一群人,他们的共业可以让一个佛陀显现出来,这个就叫做“大事因缘”。
佛陀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你请他就出来了,而他不是一个个体,他遍满法界,无所不是佛陀。但是要形成一个化身一样的释迦牟尼佛——乔达摩·悉达多,就要很大一群人在那个时候有那样的共业,他八相成道变成释迦牟尼佛(实际上他早就成佛了),这个就叫做“大事因缘”。
其实佛陀并不是作意要来救度谁的,只要有分别就会有佛陀,没有分别会不会有佛陀呢?要看你那个没有分别,到底是不是还是一种分别?如果没有分别还是阿赖耶识的话,那还是种分别。如果真的没分别,就无佛无众生,佛陀也没有了。“智用”就是这个意思。
文中说:“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二性空”是什么呢?相对的东西,本质都是空性。什么是相对的东西?善恶、有无、爱憎,这些都是相对的东西。
其实就是心在取舍,取舍一定要有个体以无明的方式来取舍。而知善知恶也可以知它性空,很多人问:“这样是不是就不管善也不管恶了?”那就是傻子!而他知道世俗的善恶,但没有这方面的执着,就叫做“知二性空”。
文中说“二性空,即是体”是什么意思呢?指二性真的完全没有了,就回到心的本体那里去,这就是真正的空性。“知二性空”就是解脱,我们一切本来就是“二性空”的,本来就是无好无坏、无大无小、无形无相、绝对大空性的。万法的本体本来就是这样,由于我们的无明让我们不知它,这种“不知”就形成了“个体”,但我们哪天知道了,就叫做“解脱”。
“本体”这句话用现代语言来表述是什么呢?万法的本体就是空性,这就是“二性空,即是体”。了知这个空性,你就是解脱的;了知了以后不生疑,即名为用。为什么“不生疑,即名为用”呢?也就是你在用的过程中不脱离,就叫做不生疑。
这不是指我在修证的时候,怀疑这个是不是啊?这个是!这个是不是啊?这个不是!这个是、这个不是、这个不是、这个不是……像扭花瓣似的,这个是、这个不是、他爱我、他不爱我、他爱我、他不爱我……那个不叫“用”,叫还没有真正的了知。
既然你了知了,那么对这方面是没有怀疑的,但你在运作的过程中,有时候会丢失,而且经常会丢失。如果不丢失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见超八地”,有时候连睡梦都不会丢失。所以,我们在见地上见超八地,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有时候触碰到认知到,甚至能够用来修行是可以的,这就叫做“即名为用”。
然后,“言二性空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对立的那种执着。其实这里说的还不够,他说的“不生有无”,好像是指我们在对境上没有有无见、对境上没有善恶见、对境上没有爱憎见。其实不然,要完全没有“能所”才行,也就是没有“能认者”和“所认者”,这是最根本的。
而这里说的还好像有个能认者,只是在所认上没有善恶、有无、是非、对错这样的分别,就叫做“所境分别”。但所有的所境分别,来源的根本在于能所分别,他有出发点以及出发点的对境,所以“人我”就是这么来的。
根本的人我——末那识,就是执着的出发点,我们开始最愚蠢的出发点就是这一坨(身体),意识性的我执会认为身体的组合是“我”,普通人都这样的!但是一分析就发现不对,“七相木车因”就可以很简单的分析出来,手不是我、脑袋不是我、这样那样不是我、连脑花都不是我,最后发现这个色蕴的组合都不是“我”。层层分析下去,色、受、想、行、识,没有一个可以承担这个主宰者。
那到底什么是主宰者呢?我们总有个误认的对象,“物质”就是一个误认嘛。如果连一个误认的对象都没有,凭空生出来好像也不对,因为一定有个因。虽然我们弄错了,但它还是有个因在那里,这个因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心)的明力随缘自然无执散开的,甚至连散开都称不上,很难形容啊!但是一定有光明,然后我们把光明形成了点看出去,看出去的这个东西就叫做“自我”(主宰)。
而且我们看出去还觉得自己有主宰权,我看这、看那、看你……好像很有主宰权一样,或者我把这个东西拿过来、拿过来。但仔细去分析,根本就不是的,只是明力依缘的种子显现。
但我们就把这个“明力”形成了出发点,这就是末那(末那就是第七识)执着的一种表现。我们生生世世都是这样,比如我们的身体坏了,我的意识认为我执很容易就坏了,但下一世真正的我执还是没有破坏掉,所以我们才会轮回嘛!
下一世依靠这个认知点,比如中阴身依靠认知点发现老爹跟老妈这么不老实,“砰”一下进去就入胎了。入胎以后可能昏迷一段时间,然后我们又开始以那个为认知点产生六根,或者叫六触。我们一世一世都是这样,始终有个认知点,如果你把认知点一破坏掉、散漫开来,那就无依无傍了。
那么,这个认知点就是所谓的“能认知”,我们误认为是“我”在认知或者是一个出发点在认知。其实不然,就是我们的心有了点就有了住,而这个住是以“人我”的方式固定下来,非常的可怕!
以人我的方式固定下来形成认知点了以后,往外一认知,外面就会成为“法执”(法我)。因为我的心以这个“人我”认为是认知点,那么其他就跟我不一样了,其实完全是一样的,唯一就是光明显现。不管是这一坨还是那一坨,不管能认知还是所认知,完全都是光明显现。如果认识到这个,能所就消失了,叫做“能所双亡”,这是真正的二性空。
但这里说的“言二性空者”,只是指一个所境的二性空。比如对境上的有无、善恶的有无、爱憎的有无,这些都是对境上的东西。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能所,比如有无都可以理解成能所的。
但是,我有必要把“二性空”的根本点“能所空”拿出来说,我们经常会在经论上看到“能所双亡即是解脱”,“能所双亡”就是能认知和所认知,这种二元观待的方式消失了,然后留下了唯一光明性,那个就是真正的法性。
问:“此门从何而入?”
答:“从檀波罗蜜入。”
既然二性空是这样子,那怎么进去呢?接下来就问:“此门从何而入?”——我们应该怎么进去?
这里不是在讲顿悟入道要门吗?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去?也就是顿悟要怎么样进去?绝对不是“你来吧,敲我一棒!”“砰”我就进去了,进去是进去了,进去医院那个门了。(众笑!)
而这里就不是了,文中答:“从檀波罗蜜入。”什么叫做“檀波罗蜜入”呢?实际上就是布施波罗蜜,六度中间的第一个,意思从第一个入。其实这个说法是从六度里面取了一度来说的,实际上六度里面的任何一度都包含另外五度。
鉴于众生根性和修行的倾向性就分成了六度。六度分别是: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进;第五禅定;第六般若。这里一定会讲这一度是怎么包含其他度的,如果这里没讲,我来讲。
问:“佛说六波罗蜜是菩萨行,何故独说檀波罗蜜?云何具足而得入也?”
答:“迷人不解,五度皆因檀度生,但修檀度,即六度悉皆具足。”
佛陀曾经说菩萨要做六度万行,“六度”是指六个大种类,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去满足这六个大种类,或者是六个大种类可以分解成很多种方法,叫做“六度万行”。但佛陀说菩萨要六度万行,但这里为什么只说檀波罗蜜,也就是只说布施呢?(有什么目的?)
“云何具足而得入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具足了檀波罗蜜(布施)就可以进入顿悟的要门呢?其实布施就是把什么都拿干净,拿干净就进入了要门,你就成就了。布施扩大来解释,就是这样的,但具体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后面是怎么回答的。
所以下面一定会去解释的,意思是你们这些没有证悟的普通人不了解,其实其他的五度都是因为这个布施度而产生的,只要把这个布施度(檀度)修好了,六度都满足了。后面可能会讲到这个原因。
问:“何因缘故,名为檀度?”
答:“檀者,名为布施。”
这里问什么叫做“檀度”?“檀者”,名为布施。”我已经说过了。
问:“布施何物?”
答:“布施却二性。”
这里问:“我们要布施什么东西呢?”这个顿悟里面就不要想着布施什么人民币、扫扫地、搓搓马桶等等,那些根本都不算什么,那他要布施什么呢?“布施却二性。”要把“能所”这种执着布施掉、拿掉。
那你布施来看看啊!这个就不是那么容易布施的,你说我能够把自己拥有的,包括身体都可以布施,但就算这样,能所执着的二性这种认知方式你就布施不掉的。这种布施一定要靠修行,它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你把它一布施掉了就是智慧,布施掉就是消除掉我们错误的认知方式。
以前曾经有一些师兄问:“修行到底根本是什么?”我说其实就是换了一种认知方式,你不要以“人我”和“法我“这种方式来。如果你明白了真正的法性以后,认知方式就变了。
甚至不要说那么高了,一个普通人跟一个菩萨的认知方式的区别都很大啊!如果给了一个普通人“啪”一个耳光,他会十二光打回来;但如果给了一个菩萨“啪”一个耳光,他会:“哎呀,妈,你打我啊!这样你会下地狱,我能不能修行把功德回向给你,让你不下去啊?”
方法一下就完全变了,如果处于单空的状态中,你打了他,他可能会笑的,甚至连妈都不说“有过吗?有吗?”(众笑!)他不是睁眼说瞎话,而是觉得这一切真的如梦如幻,这个态度就完全变了,认知方式都变了。
但我现在说起的菩提心、单空,其实还是二元的,如果处于真正的本性里面还不是这样的,那会怎么样呢?那就真的不知道了!他可能暴揍你一顿,也有可能抱着你狂挼一阵,也可能回头就走了。因为他里面加了非常深刻的智慧,你根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是说不清楚的,也没有标准给你看,但是他的行为一定利益你更好地去修行,让你不堕地狱。
比如以前西藏准备押一位老修行去枪毙,开枪打他的时候,他说:“你慢点开枪、慢点开枪,等我两分钟,反正我也跑不掉的!”那个士兵就好奇,结果他盘腿就圆寂,人甚至都消失在空中了。
为什么他会这样做呢?他就是用这种方法避免这个人开枪打中他,不然那个人会堕很多劫地狱爬不出来。而他自己圆寂可以减轻对方很多罪业,他所有的想法都是为了你。其实都不会有“为了你”这样的想法,因为在他那里已经没有你我之分,也不会再有“你是我过去世的妈”这种二元对立的想法。
你说他为什么这样做呢?没有为什么,只要有“人我”才有为什么,你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本能,法性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他取的行为一定是绝对的智慧,那种智慧我们世人就看不出来,因为我们世人有依据人我而建立的很多标准,这些标准一破坏,我们就会认为对方是坏蛋!
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涌入,我们每个个体都珍贵得不得了,这叫“人权”!可能这个社会制度的建立是没问题的,甚至很好,我们有人权,可以享受法律和道德的保护。但佛法不是这样,人权怎么行啊?这一世你讲人权,下世你就变成猪,叫“猪权”,甚至堕下地狱。
而他要把你的执着拿掉,把你所谓的自我这种保护性全部拿光,那你知道他要怎么样去做啊?我们人类所建立的东西在那里可能不管用,所以佛法开展起来,可能会跟现实社会形成很大的冲突,而且越高端就越容易形成冲突。所以为了不形成冲突,佛法有时候会次第化的,便于你能够了解。其实没有一个佛法不是“反人类”的,大家正确理解这句话啊!为什么呢?比如小乘佛法,他认为人类没什么意思,天天跑到森林里面去打坐、去修白骨观,我们认为这种人生观真是很灰暗啊!人可以结婚、可以喝酒,那么多欢乐的事不去干,跑到树底下面穿的稀烂,这种人生有什么意思?而且还不结婚,这样做全人类不是要绝种吗?我们认为这是“反人类”吧!
大乘佛法还好一点,会出来做做好事等等之类的,但背后的目的也是“不轨”的。有人会告诉你:“人生没意思,轮回好过患哦!”大乘佛法你们学过的,是不是这样嘛?反人类吧?如此辉煌灿烂的人生,居然说它没意思,反不反人类嘛?
到了密宗更可怕,我们幸福的生活,都是假象来的!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地球跟人类、灿烂的文明、飞船上天,如果都是假象,受得了吗?——“反人类”,是不是啊?
还有我们的人权,什么天赐人权,然后被上师折磨得要死不活的,反不反人类嘛?大家要正确理解这句话啊!佛教从来都不“反人类”,它认为每个人类都是他过去世的父母,只是彻底的了解生命是怎么回事,它的出发点、目的是不一样的。
当然佛法也不能和世法形成绝对的冲突,这样是不行的,你搞不下去的。如果你真的要逆着世法而来,整天都在说:“我们的目的不同,你搞不懂的,所以给我全部出家去!”你试试看嘛!最后他们不会全部出家,反而你会进另外一个家,而且是铁门做的!
所以,我们只能讲道理,佛法是一个非常和平的宗教,从这一点上,它坚决不反人类,它不会用暴力逼着你干什么,也绝对不会欺骗你。它绝对非暴力、绝对诚实,这就是佛教的伟大!
我们要知道这些理义,要知道学它的目的是什么?不要把它绝对、不要把它踢出来,如果从中间拿一段出来反的话,那什么都要反光!它是一个很圆满、系统自洽的理论。
“布施却二性”是什么意思呢?布施要把“二性”,也就是观待能所的二元方式布施掉、拿掉。
问:“云何是二性?”
什么是“二性”呢?
答:“布施却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
这个很容易明白,我前面都基本上讲完了,要布施掉什么呢?也就是把有无、爱憎、空和不空、定和不定、净不净,全部都要布施掉。
你问:“是不是连空性也要布施掉啊?”如果你对空性有执着也是不行的,空性执着就是单空,这是一种轻微的断见,也要布施掉。所以,我们一定要证悟到真正的空性里面才行。
那我们经常说的“光明性的不空”,是不是不要布施掉呢?不对的,如果光明的执着不空就变成轻微的常见,这是对三转法轮的理解不透、不明白。就像我们之前讲的,大随禅师说:“世界坏了,‘那个’也坏了。”后面文中说的:“世界坏了,‘那个’不坏。”如果这两种说法不能理解为一起,就说明你有问题。可能是把三转法轮的“不空”理解成细微的常见,所以说这个“不空”也要被布施掉。
同理,定跟不定也是如此,有的人说:“定才是好嘛!”有的人说:“我们何必要定呢?”其实这些说法都是不行的。净跟不净也是一样的,你问:“连清净也要布施掉吗?”对,你有清净执也不行的,所以净执也要布施掉!
每个人都在追:“我能不能有净见量啊?”从真正大圆满修行里面,如果你内心无执具皆净相,不一定真的要去见到那个坛城,或者见到这些刹土和佛相。
那你问:“为什么他们要去修脱嘎见到这些东西呢?”他修脱嘎的时候是安住在“彻却”(无执)里面的,无执的时候借助眼识和太阳的因缘就会呈现出刹土出来。而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见到这些东西,他是让自己的执着消除得更快一些,然后好去利益众生,能力会变得大一点。
并不是像我们:“哇,见到坛城好爽哦!我要进去住两天,那是皇宫!”(众笑!)如果有这样的心态,说明你的心根本就没安住在“彻却”里面,所以现在修脱嘎的人一定要先修彻却。不然即使通过一些方法的加持,可能见到了这些东西,然后就会执着,一执着即同外道,就会形成很轻微的常见。
所以,“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意思是全部都要拿空。所以我以前教大家修单空——“把单空进行到底”!我不是有这一句话吗?如果把单空进行到底,一定能体会到空性。“单空”是什么意思呢?来什么拿掉什么,拿、拿、拿……拿到拿无可拿,当下则明!
但为什么我们要加上菩提心和视师如佛的修行呢?单空往往在所境上去拿,所境上是很容易拿空的,而且所境上拿空了以后,对我们能境上也会放松一些。但有些我执的东西,通过单空是拿不到的,因为我们观察不到,所以才要通过菩提心、视师如佛的修行,把我们能境上一些执着拿空。
比如内在很细微的傲慢、自我中心点等等,这些东西是很难觉察的。你都会觉得别人是错的,那个自我中心点的建立真的是很可怕啊!如果他说一句话得不到认同,就生气半天;他要是有个意见被否定的话,全世界都成了魔鬼!这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点造成的结果。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样糟糕啊?因为独生子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自我中心的形成并非语言性的,是环境喂养性的。你看我女儿一读书的时候,马上水果就送上去了,而且受到各种招待和夸奖,她都很习惯、很自然地接受了这些东西。虽然我们也会说:“你不要骄傲、不要自满哦!”她也会说:“嗯,我不骄傲、我不自满!”但在头脑里面受到这个环境的喂养,她就会形成“以自我中心”的习惯,她觉得所有的人注意她——本该如此!
那么,她在社会上就会形成两种状况,一种就是在社会上去争取所有人像过去一样注意她,不要破坏这种不被注意、丢到一旁的忽略感,她害怕这个,所以她拼命努力去争取这个。另一种,如果她达不到就开始忧虑“大家都不注意我,都去注意这个锥子脸去了,怎么办?”结果把自己也整成锥子脸,所以韩国的(整容)事业那么发达。
你看我们现在为什么一定要穿得很好去街拍嘛?其实就是要吸引注意,为什么要吸引注意?个体就需要这个,这跟修行人恰好倒过来的。修行人就希望不要注意我,刚刚在那里安定下来,有人一来参拜,马上就进入更深的山,避世而唯恐不及!
但是,我们注意个体的人就这样的,甚至有些修行人修到一定的时候,就希望别人来崇敬他。他看惯了别人对他崇敬的眼神,哪天不崇敬,就认为别人根性不好!(众笑!)所以自我中心感会引起很多麻烦的,大家要去做这种很深细的观察,如果不去做很深细的观察,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当然如果你明白了本性,这些很快就可以知道,因为本性本身就是一种能认知非常清晰的状态。如果有自我的话,他一下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然后在这种认知里面,自我很快就消去。
由于我们没有证得本性,就要靠一些方法来让自己的心清晰。哪些方法呢?菩提心、视师如佛。通过修单空,再把菩提心和视师如佛修到很强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容易看到自心是怎么回事的。
自心本来的性质,可以借我们清晰的认知能力,而达到清晰的认知。不会以自我的方式去得到一点感觉、得到一点觉受,然后就开始觉得自己证悟了,相反你看这种人的自我感是很强的,你绝对不能不认同他,如果你不认同他,他会生气的!(如果你开悟了,有人认不同你,你还生气?)——这个行为就说明你离开悟有八丈远。
如果你真的证悟了,别人不认同他的话,他可能会笑一笑,或者再去找其他人去认同嘛,因为有可能不契合,或者沟通的过程出现了问题。但他绝不会生气,我想是“空性”在生气还是“人我”在生气呢?其实他是没认清楚自己这些东西,所以菩提心和视师如佛最能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以前修行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不是胡乱设计起来整大家的,好像佛教这些大德们专门整下面的徒众,整的好玩啊?事实并非如此!
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名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时,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这一段我们再来慢慢解释,刚才说了什么是“二性空”,所有的执着都拿掉,连能所对立这种认知方式都拿掉,就叫做“二性空”。
“如果得了二性空,亦不得作二性空想,”什么意思呢?很多人想:“既然我得了二性空,肯定就是不能想自己得了二性空,而且还不能出去跟别人说我得了二性空,说了就是假的!”
中国的禅宗经常会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一个证悟者说他证悟了,他就肯定是假货!好像一个证悟者一定要倒着来说自己没证悟一样。“倒着来说”——形成了一种认知习惯,只要说他没证悟的人就证悟了;说自己证悟的就是魔鬼!(众笑!)
这真的是鬼扯!都是一些错误的理解,完全连基本逻辑都不通。有些人甚至去反对那些说法的人:“如果没有证悟的,是不能说法的。”首先给你定了这么一条规矩。然后就问你:“证没证悟?”你要说自己证悟了,你是假的;你要说自己没证悟,不能说法!(众笑!)
搞得好像故意整人一样,而且前段时间很流行啊!甚至有一位大德在讲课,一个老太婆站起来说:“请问你证悟了吗?”(她以为自己抓到毛病一样的,那个老太婆估计连字典都没翻完的。)大德说:“我没有证悟!”老太婆接着说;“啊!你没有证悟,你有什么资格坐在上面讲法?”要是那位大德说:“我已经证悟了!”估计那位老太婆会说:“你这个假货,菩萨从来不会说自己证悟的,假货!”(众笑!)也就是讲法这种事,一定要从地域上抹去!
还有,证悟者一定要他的上师认证他已经证悟了才算证悟了,而他自己不能说。那他的上师也要另一个上师来认证,最关键古代有没有录音机啊?而且我们的禅宗到了虚云老和尚那一代,他是在证悟中间去接受五宗的传承,没有这样口传下来的。
如果按这种说法,那虚云老和尚说自己已经证悟了,那他就是假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些说法。汉传佛教中间一些糊涂人、懵懂人是很搞的!而且每一个人都义正词严,一副护教的勇士相,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扑街”。
其实不是这样的,那本意是什么?原文说“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如果我们真的证悟了“二性空”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思维的,是一种直接认知。如果说:“这是二性空!这是二性空!”那就完了!因为你说这是二性空的时候,是以二性(能所对立)认知的方式在认知,这是不对的。第二个,出来表述的时候,不能把这个“二性空”当成一个东西来进行推测或者思维,因为那个东西真的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本体的。所以“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空想”,就是这两个意思,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亦不得作念有施想”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我真的布施了什么东西,这牵涉到修证的,比如我们夺、夺、夺,真认为夺了什么东西,其实那个东西就放在那里,你夺了什么啊?你什么都没夺,也没有拿出去什么。
比如我们最庸俗的布施,布施了钱、布施了劳动,我们会觉得伟大啊!那是以“人我”的方式,属于我的拿出去就叫“布施”,这属于人天类的福报。而真正的布施是不觉得自己拿出了什么东西,因为本来没有实执,他处在本质无对立的状况下看问题,这个叫做“不得作念有施想”,也就是没有拿出去什么。
拿出去的对境——空性、拿出去的东西——空性、拿出去的人——空性,我们经常说的“三轮体空”。“三轮体空”就是什么呢?能境、所境、能境所境中间的这个事,这三个大类的事物全部没有本质,它可以发生,但我都了知它是空性的,而且不生执着。这就是“三轮”体会到了空性,叫做“三轮体空”,或者三轮的本体都是空性的,被我体会到了。
所以,“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就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真正地布施出去,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能有布施这种执着。很多人会说:“我都布施了这么多东西,三根香蕉都拿出去了,明天至少回来六条嘛!”这个就叫做“念有施想”。或者会:“你看我都布施了三万根香蕉,我根本就没有认为什么,我没有要求回报,我功德无量!”
其实这也是一样的,他的骨子里面还是站在“人我”的立场上去做这个事的。这样布施会有人天福报,但跟解脱是没有关系的,解脱就是要被拿空,拿空了还认为什么都没拿,因为本来具足。
拿、布施、供养出去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全都是自己的执着,我们应该感激接收供养的对境,这个才是菩萨应有的行为。比如我们去放生,放了好多泥鳅、鱼以及各种各样的有情,然后我们心里在想:“它们将来长大了,一定会来找我!”(众笑!)
我们有师兄去放生泥鳅的时候:“哎呀,这些母泥鳅十八岁来找我的时候……”这是一个真实的事,当然这有点开玩笑的性质,这个就是叫做“念有施想”。而菩萨不是这样子的,菩萨布施的时候会认为:“是你给了我机会,让我做了这些事。”所以他会感激这些泥鳅。
我们供养上师,要去感谢上师接受我们的供养,因为上师不接受我们的供养会犯戒的。为什么真正的上师不接受供养会犯戒呢?因为他不给你机会,而现在给了你机会,你居然不感激,还算账?!其实“不得念有施想”的内容很深,达到这个程度就非常深了。
然后“亦不得作念有施想,即是真行檀波罗蜜”,这样才是真正的布施。这个时候就“名万缘俱绝”,是指万缘在他那里就等于停止了。“停止了”不是指这些万缘不动了,而是万缘对他的带动性没有了、执着性没有了。
我们一想到“万缘俱绝”就以为什么都没有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叫“什么都没有”,没有这样一回事!即使入了法性定也有个“法性”,不会是断灭的这种什么都没有。“万缘俱绝”有时候可以理解为安住于法性定,也可以理解为万事万物的现起而心无执。心真的无执就只能是明了本性,不能说“我无执、我无执、我无执”就可以了,永远都不可能这样。他一定要明白本性才能够叫真正的无执,你概念上的无执是不管用的,这个就叫做“名万缘俱绝。”
“万缘俱绝者,即一切法性空是也”是什么意思呢?“万缘俱绝者”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两种情况,“一切法性空”可以理解为法性定。明白了本性,在明白本性的这种状态里面,万法由于我们不给它明力的支持,它会逐渐停下来。
所以庸俗显现陷在法性的无执里,我只能说是在“无执”里面,因为那种状态语言根本都没办法去说。然后即使有万法的现起,但我还是处在法性里面,而大圆满和禅宗修行就是这样的,这个叫做“法性空”。
“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其实这里应该加一个“也”——“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也。”“一切处无心”是什么意思,我们已经讲过很多了。不是说“我没有心、我没有心、我不看你、我不想你,把头歪过去!”这个不是的,而是见到他随便随缘。
随缘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心深深的明了它不过是心性的一种游舞,因此而没有贪执,因此而自在随缘。“随缘”这个字很复杂哦!很多人经常说:“你随缘嘛!”其实叫你随波逐流嘛!
比如有些人年纪大了,老妈催婚,然后她就跟朋友诉苦:“哎呀,老妈天天催婚,我找又找不到,他好不容易给我介绍了一个胖子,我该怎么办啊?”然后她的闺蜜就说:“那随缘嘛!”意思叫你早点嫁了嘛!这个叫做”随波逐流”。
随缘要随什么样的缘啊?随缘是在没有执着的状况中随顺因缘,你们几个人没有执着啊?比如一帮人联合起来:“走走走,隔壁的银行都没人管,里面好多现金,还是旧钞!”有人说:“不要去啦,不好吧!”结果你说:“走,随缘嘛!”我们不能随这个缘啊!
真正的随缘是什么?深入空性而不被事相所迷惑。随顺事相叫做“不触”,但绝对不会在随顺的同时丢掉空性,而不丢掉空性就叫做“不背”。我们要做到“不背不触,背触皆非”才行,而并不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随缘”。我们经常说的“随缘”,有时候是为了原谅自己,抵抗不过就享受的那种,而这个是不行的!
接着,“法性空者,即一切处无心是。若得一切处无心是,即无有一相可得。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这句的意思指如果一切处无心,就是没有一相可得。什么叫做“没有一相可得”呢?就是没有一相是有实执的,叫“可得”。
那是不是我拿到这个杯子,就叫做没有得到杯子呢?缘起上我就是得到了杯子嘛,这叫“不触”,但实际上有杯子这个东西吗?我得到了杯子吗?实际上没有杯子这个东西,这是一坨“法性”来的。所以,我也知道自己得不到这个杯子,这个叫做“不背”。
但不背的前提是你明白了空性,你不能拿着一个借口:“既然这样,全部都给我,我全部不背!”(众笑!)这就是扯淡的!所以禅宗出了很多口头禅、狂禅,原因就是如此。他根本就不明了,拿着一两法句来掩护自己的欲望、掩护自己的执着。
这就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故意的骗子,叫做“至可悲悯者”,真的是很惨的!你拿佛教这些东西骗来骗去,那真是要堕得好深!还有一种就是一些蠢货,春天里面的两条虫(!众笑!)
有人问:“春天里面的两条虫什么意思?”二!为什么是两条虫呢?如果春天里面只有一条虫,就不一定了,但有两条虫,就是“二”(二性)——蠢!他们听到风就是雨,不做深入的了解就开始去了,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拿着好听、好看、很高境界的法语言句来掩护自己的贪痴行为,这是挺蠢的!
那么“无一相可得”是什么意思呢?任何的事物你都找不到它的真实性。什么是“何以故?为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每一个事物自己的本性是空性,心的自性也是空性。但心的空性里面有光明,那么这个就是光明的显现,其实万事万法也是光明的显现,它的相是假的,而显现的相的光明性根本没办法说它是真是假,因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为什么呢?因为一定要在二元对立的情况之下才有真假,能所的认知方式去掉了以后,根本就不能去说什么真和假了,所以“自性空故,无一相可得”。“无一相可得者,即是实相”,当我们的心明白一切都是空性,包括心自己也是空性的时候,其实这个就是实相。这个时候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心,通达了它是什么,就是所谓的万法的实相、万法的根本相。
而恰好在这个通达的状况下去看这些事物,其实它们也是实相的一种游舞而已。游舞的相可以变,甚至可以变成现在跟我们一样的庸俗相,也可以变成西方极乐世界那种很庄严、很辉煌、很美妙的相。
即使西方极乐世界的相也是刹那刹那在变的,但它们的本体都是空性的,产生它们的本质是唯一的空性,那个就是“实相”。“实相者,即是如来妙色身相也”,就是光明空性身,称为“如来的妙色身相”,这个是真正的实相。
所以《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什么叫做“离一切诸相”?不是指你离开这些相,无论你往哪里跑都有相的。你跑到北京,南京也是相;跑到南京,广州也是相;跑到广州,我们山庄也是相,你总是离不开相的。你说:“我修行进入到无相。”即使你进入到那个什么都没有,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其实那个都是相,没有不是相的地方。
那什么叫做“离一切诸相?”从单空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明白凡心现起的俱无实执;从大空性来讲,所有的一切唯一就是法性,我们必须要明了真正的法性是什么。一明了真正的法性,才能叫做“离一切诸相”。
不是被人解释道:“哎呀,你不要喜欢它嘛,就叫‘离一切诸相’”!你可以不喜欢这个杯子,也可以喜欢另外一个杯子的,这个不能叫做“离一切诸相”,因为逃避是不行的。这个东西没法逃避的,去到哪里都不行,必须要最后的明白那个最根本的心、最根本的智慧是什么。
心是什么?不是有一个东西叫“心”,让我们明白是什么。它是要我们明白心本身没有实执,所有的显现其实都是它自己的运动而已,就是所谓的“法性游舞”。我们说“心是什么”的时候,很容易把心想成一个东西,其实心不是一个东西来的。我们一定要深深的明了,以光明的这种本质心去看所有的现象,才能够叫做“离一切诸相”。
这些话其实都是术语,真正关键的是我们在单空修得很深的时候,要去找那些窍诀,因为他跟你辨析什么是本相,一层层地把你引进去。什么三层虚空、三自解脱、三大休息……一个个跟你说,然后你通过修行,逐渐的体会逐渐体会——原来如此!
最后明白了以后,真是好放松啊!而且觉得很搞笑!你也可能会极端的欢喜、极其的放松,有时候会大哭,为什么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团团转了几十年,原来从来就没丢失过,所以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大哭。不管你大哭还是大笑,最后的结果一定会像禅宗里面经常说的“庆快平生”,认为这一生值了!
我们现在普通人没有这种世界观就不会这么认为的,以前清朝有个杭州的贪官被抓了,他贪到什么程度呢?等到钱塘江潮水很厉害的时候,他拿金叶子洒在潮上面来显示自己豪富啊!
现在的炫富就是飞机在天上飞,带个什么狗之类的。虽然那时候的炫富更庸俗一些,没有现代这么潮,而那个贪官拿了一些金叶子在钱塘江洒啊,搞得金光闪闪的,牛得很!
这个贪官叫做王亶望,他是被直接斩首处死的,处死前他在牢里面说:“我这一生值了,庆快平生,毕竟我在钱塘江洒了金叶子!”(众笑!)这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导致的结果,其实他临终的时候被砍头肯定痛苦不已,而且一定堕下去。
但是禅宗的证悟者说“值了”是真的值了,因为从此以后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了,而且能够给无穷无尽的人带来无穷无尽的利益,这个美满的欣悦简直是语言难以描述,那个才能真的叫做“庆快平生”。
那个智慧跟慈悲只能用无量无边来形容,你会发现原来生命这么奇妙!生命绝对不是为了去洒金叶子的,那是傻子的行为,说不定金叶子被人换成了黄铜都不知道,因为他没那个智慧。所以,这种愚痴的行为在世间是很多的,我们学佛的人并不是要获取这些东西,而是要摆脱这些东西走向真正的解脱。
问:“佛说六波罗蜜,今云何说一即能具足?愿说一具六法之因。”
佛本来说了六度万行(六个波罗蜜),“波罗蜜”是达到彼岸的意思,通过这六种方式到达彼岸,所以叫做“六波罗蜜”。为什么凭一个布施檀波罗蜜就具足了?这里问原因是什么呢?
答:“《思益经》云:‘网明尊谓梵天言:若菩萨舍一切烦恼,名檀波罗蜜,即是布施。于诸法无所起,名尸波罗蜜,即是持戒。于诸法无所伤,名羼提波罗蜜,即是忍辱。于诸法离相,名毗离耶波罗蜜,即是精进。于诸法无所住,名禅波罗蜜,即是禅定。于诸法无戏论,名般若波罗蜜,即是智慧。’是名六法。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伤、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无起,即一切无起。迷途不契,悉谓有差。愚者滞其法数之中,即长轮生死。告汝学人,但修檀之一法,即万法周圆,况于五法,岂不具耶?”
这段很古文,我跟大家稍稍解释,其实很容易明白的。他分别介绍了六般若蜜的六个名字,第一个叫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第二个叫尸波罗蜜,就是持戒,也叫无所起;第三个叫羼提波罗蜜,就是忍辱,也叫诸法无所伤;第四个叫毗离耶波罗蜜,就是精进,也叫于诸法离相;第五个叫禅波罗蜜,就是禅定,也叫于诸法无所住;第六个叫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也叫于诸法无戏论。
六法换了个名字,叫“更名六法不异”,虽然名字换了,意思是一样的,叫更名不异。第一个叫做舍,就是布施;第二个叫做无起,就是持戒;第三个叫做无伤,就是忍辱;第四个叫做离相,就是精进;第五个叫做无住,就是禅定;第六个叫做无戏论,就是智慧波罗蜜。
“如是六法,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妙理,无二无别”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只是随事方便假立名字,至于根本的道理是无二无别的。“但知一舍,即一切舍”是什么意思呢?只要坚持了第一个布施波罗蜜,就什么都舍掉了。既然舍掉就不存在什么起了,所以也叫“无起”,也就是第二波罗蜜——持戒。后面可以顺势下去,我等一下会讲,因为文字就到这里了。
“迷途不契”,因为你们这些普通的迷人(凡夫)不明白这个东西。“悉谓有差”,以为这个东西有差别。“愚者滞其法数之中,即长轮生死”,指这些愚昧的人,以为这些法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其实它们的本性就是一个。“妙理无二无别”,明白了一,其他都明白了。而认为这些法要这样、要那样,一个一个的连续不断,这就是“长轮生死”。
“告汝学人,但修檀之一法”,你只要是修布施这一法,万法都可以周圆,指什么法都可以修完。“况于五法,岂不具耶”,指万法都可以周圆,另外的五度也可以周圆。
那现在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修了一个布施波罗蜜就可以具足另外五度呢?其实布施度里面包含了后五度,如果我们把一切都拿出去、拿出去,就叫做“布施”。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贪欲、分别、嗔恨的东西都拿出去了,也就是不要了,这个叫做“持戒”。因为持戒的目的是要防止我们的贪欲做坏事,不准你这样、不准你那样,所以叫做“不起”。当我们把所有的贪欲、执着、愚痴全部都放弃的话,就是真正的持戒。所以有句话说:“心平何劳持戒”,意思你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弃了,把所有的贪嗔痴都停下来叫做心平,这就是真正的持戒。
也就是我们的布施不在于外物了,如果一个人他把钱都拼命布施出去了,他就不会拼命的去掠夺众生的财产。如果他把自己各种各样的贪欲,比如像以前的那个宝髻菩萨把老婆儿女都布施出去,你觉得他还会去行贪欲吗?有的人说:“当然可以的,他腻了想换新的!”(众笑!)那是现代人的想法,真正的是他把内在的这些东西都布施出去了,所以他一定会去持戒。
忍辱是什么呢?把自大傲慢布施出去了,有了个体感才会感觉到辱。而上师瑜伽就是对付这些的,上师瑜伽修得好就等于修忍辱,上师瑜伽修得好布施也要修,持戒也要修,忍辱也要修。
布施就是什么都拿出去交给三宝,那什么叫持戒呢?上师说的话不会有错,对他分别念都不起叫持戒,上师所有的教导都听从叫做忍辱。这是密宗里面的。如果布施把所有的傲慢、个体感、自尊、人格都放弃了,根本就无辱可忍,才是真正的叫做忍辱。
什么叫做精进呢?离相叫精进。离相是什么?把所有都布施出去的习惯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叫做“离相”。凡二元对立、凡二性我都拿出去,坚持这个就叫做离相,也叫做精进。其实就是我们把四夺进行到底嘛!四夺的原则是什么?只要我心面前的东西全都认为它是假象,“认为它是假象”其实就是放弃它、就是布施,这个叫做精进。
禅定就是这种状态不被破坏,任何的布施不会感到后悔,也不会因为有人说:“傻瓜啊,你这样做太蠢了!”而受到语言的影响,以及这些外在违缘的流转,不随顺这些世间的无明,这个就是所谓的“禅定”,也就是他具足禅定度。还有,如果一个人真的不在乎一切的时候,他一定会禅定的。我们不能定下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心有贪欲,心有贪欲的话就会起念头,坐在那里就不舒服,念头不断。你说身体痛,其实这也是你对身体的贪执太深。对身体的贪执太深的话,你一定会去做一些让身体感到舒服的事。一个是贪吃;二个是贪睡;三个贪淫,这三个“贪”一做,那对不起,你身体就很不舒服!如果是这样,就一定没办法定下去的。但如果你真的把这些贪也丢了的话,自然身体就会安宁清净的,所以一定会具足禅定度。
最后一个智慧度就是无戏论,当我们明白一切现象其实都是法性、都是空性,连自心都是空性,安住于无执的时候,当然无戏论了。实际上,这是把二元对立都已经放弃了,认知的方式就丢掉了。丢掉了以后,即使有现象、无现象、什么布施、不布施,这些东西全都一场戏论而已,他连“布施念”都会丢掉。这个时候就是完全的无戏论,绝对只能安住于法性,是真正的般若。
所以,一个布施度可以把所有的度全部含完,同时也可以以第二度持戒度,把另外五度解释完,也可以以第三度忍辱,把另外五度都解释完,其他也一样可以。
般若度也一样,我们再来说一个般若度,般若度里面一切物质全都是假的,其实就是布施度;般若里面是不会有二元分别念的,这是持戒度;般若里面没有自我就是忍辱度;如果坚持般若,就是所谓的精进度;般若里面自然有定,定而不定,不定而定,就是所谓般若里面禅定;般若本身无戏论就是般若度。
所以一度一定会包含其他五度,那为什么只说一个布施度呢?一般来讲,像我们这些末代的众生一般要从布施开始,因为很多原因就是我们贪执一些事物而造成的痛苦。我们贪执一些事物,内内外外的,外在的物理事态和内在的情绪、情态,这些都会导致痛苦。
如果你不把这些丢掉的话,心是没办法安宁的,连继续追逐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很多人即使读了很多书,但他不观察自己的心,不放弃自己内在的执着,所以根本就等于没修。
其实外在的事物看起来要放弃,还比较容易,但对很多人都不容易了。比如一百块钱布施给乞丐的时候在抠啊!以前我有个哥们跟我去曹溪的南华寺,以前那里有很多的乞丐(现在都被赶走了),那时候他想掏钱出来,他以为是十块,结果拿出来是一百块的,然后跟乞丐两人在那里扯啊……(众笑!)
当时把我笑坏了,真实的“凡夫布施如钝刀割肉”啊!连这个基本的布施都难,更何况布施内在的东西呢?布施内在的东西就非常困难了,比如脾气、自我认知、自以为是、强烈的是非感、对错……这些全部都要布施。
密宗为什么这么厉害呢?因为一上来就把你的很多习气打死,首先套上金刚圈,在我这里你就规矩点,一下就失去了判断。但密宗也有个麻烦事,你一定要遇到一个好上师,如果遇到一个“流嘢”就“哦呵”!知道四川话“哦呵”是什么意思吗?一个杯子摔在地上“哐”一声——“哦呵”(完蛋的意思!)(众笑!)
所以这个布施非常难做,虽然难做,但还是容易理解。比如修行要持戒,但很多时候连戒体都不明白是什么,戒的学处也搞不懂,但是布施你很容易懂、很容易做。
而且一般从布施开始才会有福报,才会慢慢上心,容易起到集资的作用。如果布施内在的东西,比如愤怒、仇恨这些就会清障,总体是能起到集资清障的作用,所以要从布施来说起。
禅宗里面是很讲究这些东西,他们在参行的时候很鼓励穷,比如我们以前讲的庞居士,他把财产全部拿去葬在江里,用船装着家产直接沉下去,因为禅宗鼓励你什么都不执、穷。
但是密宗好像不是这样,反而鼓励富。因为密宗里面不仅讲到空性,还讲到了光明性,光明性是讲显现的殊妙,但是他一定会先告诉你要空掉它,没有执着才会殊妙。
修行人可以拥有全世界,前提是他要无执,所以密宗里面也容易出麻烦的,出什么麻烦呢?他明明有执又跟你讲光明性,然后叫你都拿过来,反正我都无执了!有很多这样的毛病,所以假货特别多、也特别害人,导致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由于我们的禅宗很多人都是以完全不沾财富的形象出现,比如虚云老和尚一生都身无长物,这样就很容易被世人喜欢(世人当然喜欢啦,穷的嘛!)出家人稍微一富,很多人就不开心了。出家人要是打电话就开始攻击,和尚开车就更被攻击,好像出家人就只能在一个很破的庙里面,找个角落“咚咚咚”地敲着木鱼,而且这个庙修好了都不行的!所以这种文艺作品真的很害人,其实不是这样的,这样是错的。
密宗里面的富也是没有错的,当然也不是故意全部都要富,密宗里面也有好多大德穷得不得了。像华智仁波切,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德,而他一生就只有一个破皮袄,他把人家供养他的金子(马蹄金、马蹄银)架起来烧火,烧完了以后把东西吃了,把锅带走了,金子银子就留在那了。
有强盗知道他带了着很多金子走,就一直追着他,但强盗不知道华智仁波切把金子留在那里了,那就跟着人走,后来华智仁波切知道他们一定是想到偷那个金子,他就跟强盗说:“金子在山那边,你追得太远了!”(众笑!)因为强盗不会相信有人把那么多的金子当灶来烧,烧了还不带走,所以跟着人追,以为找到人就一定能找到金子,结果泡汤了!
然后密勒日巴就更穷了,虽然密宗里面讲究富,但不是说一定要富。密宗是不排斥富,你可以富,可以有光明净相,但首先要是去执,拿掉这些东西、拿掉这些执着。当然这样容易成为初学者的借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一个檀波罗蜜就可以具足其他的波罗蜜。
问:“三学等用,何者是三学?云何是等用?”
答:“三学者:戒定慧是也。”
什么是“三学”呢?其实就是戒定慧;“等用”就是平等的运用,用一个方法来运用三学。文中首先问何者为三学?然后问什么是等用?下面答:“三学者:戒定慧是也。”这个大家很容易明白,“戒”、“定”、“慧”,是佛教三学。
问:“其义云何是戒定慧?”
戒、定、慧,这三学到底是什么呢?
答:“清净无染是戒。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也。若知戒定慧体俱不可得时,即无分别者,即同一体,是名三学等用。”
他回答说:“清净无染就是戒。”这跟我们平常的解释不一样,这是戒定慧的另外一种解释,是禅宗的高度性(程度很高)的解释。我们平常解释的“戒定慧”就是佛陀所说的戒律,我们要去守戒,叫做“戒”。然后我们去修定、修止观,叫做“定”。我们依经论、佛陀的教言,修止观修出来的智慧,或者我们闻思得来的智慧,叫做“慧”。
我们是这样来理解“戒定慧”的,但这里说的戒定慧是把这些东西融化成为一种高度,是一种修行性的说法。什么是戒呢?“清净无染就是戒。”什么是定呢?“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
“清净无染是戒”,这个我们还明白,就是任何东西不能够挑动我的欲望。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就消失了,这个就叫做“清净无染是戒”。
“知心不动,对境寂然是定”是什么呢?“知心”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第一种,知道自己心的本性是寂然不动的;第二种,我们了知一切,但其心不动,也叫做“知心不动”。知心不动的时候,对境就一定是寂然。
“对境不寂然”是什么意思?它能够撩动你,你看外面吵起来就觉得:“好烦啊!”——好了,动了!或者是外面山风轻轻、禅意盎然,你觉得:“哇,好舒服啊!神仙生活!”——其实还是为境所动了!不管是好的坏的,都是为境所动,那就不叫“寂然”,“寂然”是意思什么呢?不管好坏,安住于他的空性中间,安住他的空性就是不为它撩动,觉得它如梦如幻。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讲的所有东西就是以“如梦如幻”作为前提来讲的?在我们这里讲的如梦如幻就是一个世俗谛,本性就是胜义谛,我们把世俗谛讲得很高,当然本性讲得很浅。为什么讲得很浅呢?因为我们大家的根器都是这样。
“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这个我已经反复跟大家解释了好几次了,当然我们知心不动的时候,并没有说这个就是“知心不动”,然后去建立它,这就叫做“知见立知”。
还有一个,我们真的明了本性的时候是非思维性的,不是想出来的,是自明性的。还有自明了以后,不能够去想它,认为这个就是,然后去建立,一建立马上就二元了。所以这个叫做“知心不动时,不生不动想”,而“知心清净时,不生清净想”意思也是一样的。
然后解释:“乃至善恶皆能分别,于中无染,得自在者,是名为慧也。”善恶是能分别、能知道的,它不是傻的、不是个木头来的。善恶、长短、大小、事物运行的规律,事物运行的前前后后、表面以及背后,这些东西都知道了,因果都清楚,所以称之为“遍知”。
般若不是指一个死东西呆在那里,当我们去发觉一个东西好像很死的“是不是那个东西呢?”你想那个东西它能知吗?它不能知的嘛,它是被你知道的一个东西,比如我们得到一个境界的时候,怎么能叫做本心呢?如果我们取得了一个境界,认为那个境界是证悟的话,肯定是错的!
所以这个东西既能够分别善恶,分别事物缘起规律,同时又“于中无染”,意思是本质不被挑动。因为在这个时候自我是消失掉的,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以“自我”出发点为中心,产生各种爱执贪婪,就叫做“自我”。
如果中间没有中心感,也没有各种贪婪爱执,那心肯定自在。它并不是死定在那里的,那个东西不用定的,根本就不用定,到处都会在。任何地方都不是,根本连证都不用证、找都不用找,从来不丢失。所以明了的人一定会自在,知道了这个东西就叫做“慧”——“是名为慧也。”
这里是这样解释戒定慧的,其实就是明白了本质的那种状态。这个内心是清净的,叫做戒;外面是寂然的,叫做定;了知一切而心不为动,心不分别,叫做慧。
如果明白了“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它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我们禅宗里面经常会说到:“你看心活泼泼也!”以前在一些论坛上讨论,有一些二不跨五的人说:“心活泼泼也,一只眼!”好像说得自己证悟了一样,这种人就是读书读得比较多的,他就凭着有点感觉。
小资就是这种感觉,把这种感觉用文字一弄出来,就觉得很牛,然后一大帮苍蝇就上去了。但真的要明了,不是那么容易的!你看我们稍微被人捅两下就受不了了,心无大志,尽在一些小屁事上开始折腾,谈恋爱都要死要活的,你还要让所有的众生以你为依怙?哪天恋爱谈得不顺,一下就自杀了,我们依怙谁去?(众笑!)
你小心小德,却要号称自己开悟证悟,没那么简单!起码证悟者表现出来的一些世间品质都是值得依赖的,起码这个人很靠谱!而你又蠢、又狭隘、整天折腾人,然后就会背几本书就证悟了?如果是这样,那些学者早就证悟了!学者就是看书很厉害,但是他一点都不修行,他写了很多书,竟然被评上了教授?(教授变成“难受”,“难受”愤怒变成野兽,这是不行的,我对教授没意见哈!)
其实戒定慧就是一个东西,也就是明白了那个东西,这个东西不可得,但能知一切而不分别,纯法性一体,就叫“三学体”,这里面自然具足戒定慧。禅宗就是这样的,他用一个东西把六度万行、三藏十二部,全部给你包含了。
有句话说:“万法纷纭,无非一心,三藏十二部也无非法性。”德山证悟了以后说了:“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竭世枢机”“竭世枢机”,指这个人聪明得不得了,人间所有的全部明白,也就像一滴水投到那个大峡谷里面,马上就没有行迹了。还有,“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就算你辩论不得了,所有的辩论你都赢,也就像一点云在太空里面不起眼。。
一法能代替万法,意思你明白了这一心,后面什么都明白了。如果我们修修修,修到开悟了以后,再回过头去看佛教这些东西,马上就明白它想干什么。因为千经万论就围绕一个“悟”字,这个是禅宗,所以它是根本,叫做“顿悟要门”,要去抓根本、抓心的明了。心一明了的话,就具足戒定慧,同时也具足六度,这个就是禅宗成为顿门的原因。
问:“若心住净时。不是着净否?”
答:“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是不着净。”
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的心安住于清净的时候,是不是耽著在安静里面?刚才只是说了“不作净想”,但是不是可以耽著在这里面?这个“着”不是着净想的意思,而要读成耽著、执着的意思。
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的心安住于清净的时候,是不是耽著在安静里面?刚才只是说了“不作净想”,但是不是可以耽著在这里面?这个“着”不是着净想的意思,而要读成耽著、执着的意思。
这里回答说:“得住净时,不作住净想,才是真不作净。”净是什么?就是心没有分别的那种清晰,但我们明白它的时候不能一下子住在上面,怎么叫做不能一下子住在上面?这个一定要修行才明白,他体会到的时候就一定要想把它弄得更厉害,就叫做“着”。
一定会这样的,跑都跑不掉,所以很多人一定会进去、出来、进去、出来,这是个必然。为什么呢?他总是不停地去尝试,这个也叫做“狗舔热油铛”。有个禅宗的公案叫做“狗舔热油铛”,大慧宗杲跟他的师父对话里说:“快要证到法性,尝到点味道又吃不下去,一吃,烫死了退回来,不吃,但味道太好了,我真的不愿意走!”这叶时候也叫做“狗舔热油铛”。
他一下明白“那个爽,继续!”结果“哦呵”(没了)!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产生一个境界,马上就:“这个是好境界,要留住啊!噢噢噢……没了!”(众笑!)
这个原理是一样的,一起耽著当即消亡,有人说:“那我不耽著行不行?我不耽著、不耽著、不耽著……”其实不耽著还是耽著,这是一样的。
你问:“前也不能、退也不能,那我怎么办呢?”你就继续“净”,实际上是你对“净”的这种不分别的清晰体悟得太浅了,体悟深的时候是一件很自在的事,自在就可以了。不求他留也不怕它去,自然而然,如果心本身修得很好的话,它自然就延伸下去,根本就不费力。一费力一努力就完了,努力要会完、努力不要一样是完,那时候没有努力的。
“但心自在,当下即安”,你想求要诀,这就是要诀——“但心自在”。但是你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就是你前期的基础东西肯定有问题,你的闻思、你的修行、你反复的探索不够。所以若心住净时,不能够作净,不能作净,不能作住净想,这个才是真正的不作净,如果你一作净,就是假的作净,马上就起二元分别了。
问:“心住空时,不是着空否?”
答:“若作空想,即名着空。”
这里的意思跟“不作净”是一样的,“净”说的是清晰、光明、不分别;“空”是说完全的无执、没有实执感。
有的人说:“我有种很空空荡荡的感觉!”空空荡荡肯定是最差的一种,然后那种感觉都没有了,内心有个很深的空执。你都不知道“空执”是什么来的,没有“空执”这个东西,但任何东西一来你就把它放弃掉、任何东西都放弃掉,而且显得很自在很无执,其实那就是“空执”。
那你问这个点在哪里呢?那里面有个点,从空一下落到把空放弃,这就需要窍诀。如果真的到那个程度,一点就开,怎么从空里面脱出去?“净”可以理解为光明,从明里面脱出去,无执的明叫做“净”。
虽然他没有完全无执,但最后的那个没有透脱,到了最后那个一定要有窍诀,而且还要一层层去分析,这些就是过来人的重要性。但是你不能说:“这是空!这是空!”那无非是意识性的判定而已,根本没有用。或者体会里面有种空荡荡的状态,那更是一种觉受性的。
其中有很多种状态,甚至身体都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或者也没有什么,但是一起东西马上就消于无形,我也不分别,好像证悟了,其实你没有真正的明了本性,它还是一种“空”(空执)。所以那里的灰色地带很长啊,就一点不透,一匹布那么长,咫尺天涯;如果一透,就全部透!
以前有人说:“人世间最远的距离是人在车里面,那玩意在车外面。”有人去坐地铁,鼻子夹在外面了,人世间最短的距离是人在车里鼻子在外面(众笑!)这就是“咫尺天涯”。其实最短的距离不是这样的,是你处在单空中而不能认识空性,这是人世间最远的距离,但它又最近,可是透过去很难,至于怎么去透过去,我们会有些窍诀。
问:“若心得住无住处时,不是着无所处否?”
“心得住无住处”,也就是我们看见所有的东西都不执着,那是不是遇到什么东西都不执着、不执着,然后着在那个不执着上,是对的吗?也是不对的,要怎么样呢?下面回答得很长啊!我们把这一段讲完也差不多了,这七天的禅修就圆满了!
答:“但作空想,即无有着处。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
“但作空想,即无有着处”,这个“着”字其实不太对,应该是“但作空想,即无有是处”。但用“着”也行,如果要准确点,就是“但作空想,即无有是处”。
“汝若欲了了识无所住心时”是什么意思?“了了”就是清楚的意思。你想明白这个“心识无所住处”,也就是明白心是什么呢?“汝若欲了了识”:你能够清楚的认识无住心,就是无住心时心没有耽著、一切无住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正坐之时,但知心莫思量一切物,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过去事已过去而莫思量,过去心自绝,即名无过去事。未来事未至,莫愿莫求,未来心自绝,即名无未来事。现在事已现在,于一切事但知无着。无着者,不起憎爱心,即是无着。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三世不摄,亦名无三世也。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去心自绝;若住时亦莫随住,住心自绝,即无住心,即是住无住处也。若了了自知,住在住时,只无住,亦无住处,亦无无住处也。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经云:‘证无生法忍’是也。汝若未得如是之时,努力!努力!勤加用功,功成自会。所言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假者,爱憎心是也,真者,无爱憎心是也。但无爱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
说了一大堆,其实我前面全部都说光了,但我还是要解释一下,不然大家其心不安。前面那一大段的意思就是: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以及过去心所产生的事不可得,未来心还没产生更不可得,但是你看我们可以计划嘛!比如明年我们一定要挣八、九个亿的美金,这就叫未来心,或者叫希求心。而处于现在正现起外境、正现起心念的时候其实也是虚假,这个叫做现在心不可得。
他说莫思量一切事,一切善恶。“莫思量”的思量不是指思想,这个“思量”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很耽著,那你的意思要我完全不去想过去的事,那是不可能嘛!你可以想过去的事,但要知道是虚假的。
还有在打坐的时候就真的不想了,禅宗里面叫万缘放下,但自观心,那我们就是万缘放下一心修行。一心修行什么内容呢?你不要想过去想未来,现在只管修行。其实这里讲修行都是不行的,他讲的是一种见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不管是心以及心所显现的所有一切现象,在那里完全没有实执。
但完全没有实执有很多种状态,因为你修下去会有很多种状态,有时候身体消失啦、内在很轻松、好清凉,有各种各样的状态,那些状态对还是不对呢?其实每个状态都谈不上对和不对。对于没修那一定是对的,对于证悟那一定是错的,甚至还没有证悟,修到更深的时候你就会认为前面那个东西太幼稚、太浅薄。所以陡然去说对错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只是过程中你心的一种经历,一定要经历到透脱认知才行。
这个其实解释起来很简单,如果你“作空想,即无有是处”,意思你若对空有耽著就无有是处。你要了知什么叫做“无所住心”呢?正在做的时候,就不要思量了,莫思量过去、莫思量未来。
“于一切事但知无着。无着者,不起憎爱心,”而不起憎爱心就是无着。我刚刚说了,如果你想不起憎爱心,就要去修空性,起码要去修单空。然后“现在心自绝”,如果你要当下的心现起来不起憎爱,觉得它完全如梦如幻,到了很深的时候,不是现在心昏过去的那种自绝,而是根本就不受影响了。
如果真的不受影响就会入定,叫“以观入定”。这比以定来修观反而要好,因为以定修观,定下去以后,根本就没有知见力,慢慢就只剩下定。但以观修定就不是了,它本身带有观点的,比如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他在这方面长期坚持下去的话,任何东西起来都认为是虚幻的,根本不会跟着跑。虽然是单空,也是很牛的!所以叫做“现在心自绝,即名无现在事”。
然后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其实反过来说,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认为全皆虚幻的时候,就叫做“三世不摄”。“三世”不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也包括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所有的一切即在当下,即在当下就表示心的清晰不执,既要清明又要不执,不执要怎么办呢?你要从修单空开始,还有从在能境上要修菩提心,修视师如佛来让自己真的无执,不然的话你很难不执啊!
我们天天都在说不执着、不执着,哪有那么容易啊?大家不要认为聪明背了几本书就叫做不执,那个根本就没什么。真正的不执不是这样的,哪怕我不会读多少书,我文字也不认识几个,我反应力也不快,记忆力也不好,但是我起心动念的时候我都知道它完全没有实执,心安住在清晰明了而松脱中间,那是最大的智慧。那个都是证悟,仅仅是单空,但你一定要进行下去才行啊!
那么,“心若起去时,即莫随去”,意思心起了念头你不要跟着跑。比如:“哎呀,隔壁王小三好漂亮啊!泡她!”这就是跟着跑了,如果你觉得一切都是假象的时候,就想都不会去想;即使想了,马上能够体察到自己起了这个念头,体察到一笑也就消失了!
什么叫做“若住时亦莫随住”呢?这个要解释了,比如我们的心安住下来:“哎呀,爽!舒服!定下去,不要被破坏,谁破坏,我咒他祖宗!”(众笑!)这也不行的,什么叫做“不随住”呢?就是很自然的安住,不要执着这个,不要故意让自己的心把这个东西定为一个目标,认为一定要陷进去,这叫“随住”。一定要陷阱去可以称为“禅定”,但是绝对不能成为解脱,因为你被“定”套住了,所以“亦莫随住”。
这个时候“住心自绝”,也就是“无住心”。“无住心”是什么呢?就是了了自知。什么是“了了自知”呢?心完全清晰无住的时候,就是可以明白自己的心是什么样子的。明白了就无执,无执了还明白,无执就是“如所有智”,明白就是“尽所有智”,然后把它放大下去就会这样。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心就是“无住处”,也没有“无无住处”,心没有住处,没有住处也不是一个住处,是这个意思。
“若自了了知心不住一切处,即名了了见本心也,亦名了了见性也。”这个时候就知道本性了,知道心的本质叫本性。
“只个不住一切处心者,即是佛心,亦名解脱心,亦名菩提心,亦名无生心,亦名色性空。”为什么叫“色性空”呢?因为所有的色就是心的显现,心本身是空的,显现出来的东西当然是空的。如果你知道心空,你就知道它们空是怎么空法的。
现在我们知道的空,是头脑里对它的一种认知概念性的空和感觉性的空,这个叫做“单空”。但如果你知道心的空性了,也知道它的空性和心的空性是一致的,这个才是真正的“色性空”。
那个时候,经云:“证无生法忍。”“无生法”就是本性。什么叫“法忍”呢?就是真的可以让它延续下去,不丢失这种本性就叫做“证得无生法忍”是也。
“汝若未得如是之时”要怎么办呢?两个字——努力!努力!勤加用功!真的是要勤加用功啊,你看顿悟要门也要求你努力!努力!勤加用功!没说:“来,给你一棒,搞定!”这个是不行的,其实所有古代的禅师都长年修持的,比我们还用功,我们反而偷懒偷得不得了!
“功成自会”意思功成了以后自然会明白的。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把单空进行到底”,如果你真的进行到底,真的会明白的,不是假的!
当然在中间一定要守住戒,特别是密宗弟子三味耶戒一定要守住,一不守住全盘皆输。所有的波旬破坏修行人,特别是密宗弟子,就坏你的三味耶戒,他会制造各种顺缘违缘让你丢失这个。密宗弟子一定要记住!
如果你不是密宗弟子,一定不能丢失菩提心,丢失菩提心也完蛋,波旬也会从这方面来破坏你。如果你修到那个程度,波旬就来了,现在你求他都不来,所以你们现在不用担心波旬!(众笑!)但如果你真的到那个时候,他真的会来,而且制造各种逆境跟顺境让你丢失这些东西。
“所言会者,一切处无心,即是会。”我已经讲了,什么叫做“无心”,不是说我们不起心念,而是指了知其性空。
“言无心者,无假不真也”,意思你真正的明白了以后,所有假象就成了法性,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叫做“无假不真”。
“假者,爱憎心是也”,当你用爱憎心看外境,全都是假象。“真者,无爱憎心是也”,当你无爱憎心看外境,假也是真,真也是真,俱皆法性而已!这种“真”就很真哦!真到没有二元对立。也就是说,如果你真的证实了本性的话,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个就是佛的坛城,不一定要修成我们唐卡上看到的东西才叫坛城。
人若无执,俱皆自然,人一有执,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当然痛苦了!要好、要坏,我们就都要去改变外境,一改变外境就要去造业,道理非常简单,只是做很难而已。
“但无爱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二性空”我们刚才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当能所这种习惯性的认知方式被我们颠覆,发现这个能认所认俱皆所亡,发现了自然本质,这个时候其实就是解脱了,我们就明白了。
所以一个人真的明白了,他会觉得自己就是佛来的,而且不仅自己,一切众生就是佛,才会明白什么叫做“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开始真的进入佛道的修行。所以禅宗里面说:“悟后才能叫起修。”
而他修的含义跟我们现在修的含义不一样,他的悟后起修是阐释光明,让光明的作用越来越出来。我们现在修是去掉障碍,但都能叫“修”。禅宗那种修是让大机大用越来越厉害,我们这个修还谈不上大机大用,只是把障蔽我们发现本性的这些业障去掉,同时积累去除我们业障的资粮。
我们积累这些资粮并不是去修建什么本性,因为本性不需要这些资粮,资粮是建来去对付这些业障,让它打,犹如幻火烧空木,木头烧完了,火也熄了,最后能所双亡!
好,我们这次的禅七就结束了,时间刚好,现在一起来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最后大家一起来解七!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顿悟入道要门论》第06课
- 《顿悟入道要门论》第08课——我们学佛到底学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