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学习《顿悟入道要门论》,前面上了四天的课,我才讲了三张纸,今天争取讲到第四张纸,也就是今天像扯蓝天盖白瓦这样扯皮的话会少很多,交流的速度要稍微加快一点。
问:“《涅槃经•金刚身品》:‘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
《涅槃经》是佛陀圆寂前讲的一部经典,里面的理义非常的丰富,是三转法轮的经典。这部经典进入中国是很晚的,在《涅槃经》没有进来之前,佛教界还没建立“一切众生是佛”这样的观点,所以当时的佛教界有很多的争论。
唐玄奘为什么要到西天取经呢?可能在一些影视作品以及小说里面,都在乱七八糟的胡说一通。但事实上,当时唐僧去西天取经,是想搞清楚佛教里面“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一切众生的本质都是佛”这些观点是否正确。他当时带着这些疑问出去的,而这些观点很重要,大家不认为这有什么,表面上一听都知道了。其实不然,这个观点太重要了,它决定了我们很多的修行。
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的本质都是佛的话,我们只需要去掉业障就行了。既然去掉业障的话,就会有快有慢,慢的可以叫做“渐修”;快的叫做“顿悟”,这样“顿悟”法门才可以成立。
如果一切众生本身不是佛的话,我们就要靠很多的堆积和建立才能成佛,那佛的功德就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堆积了。一个神通出来,再修另外一个神通,那什么时候到头呢?所以,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像佛那样的三千威仪、八千细行,都要靠数不清的时间来堆积。
但如果我们本身是佛,本自具足一切,现在这么矬是因为我们有业障的缘故,那我们只要把业障去除就行了。既然去除业障的话,就可以来得很快,所以才能成立禅宗和大圆满这些不经多生累世的修行,“哗”的当下证悟!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佛”的观念是很重要的,这是一种世界观,而且这种世界观决定了我们整个佛教是不是一个圆满、自洽(没有矛盾)、通顺的理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哲学拿出来都可以找到毛病,有很多逻辑冲突的地方,根本没有任何一种哲学观念可以彻底自洽的。而只有佛教的理论可以做到,所以导致了很多的大科学家、大艺术家都信佛了。
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是佛”的佛教的理论才能自洽呢?如果一切众生不是佛,而是靠修成佛的话,第一个会造成前面所说那样,佛陀的很多功能要靠慢慢地堆积而成,那么,“顿悟”就不成立了。第二个,如果一切众生不是佛的话,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哲学麻烦——我们每个人去修行可以成佛吗?这个问题是没办法得到解决的。
如果一切众生本身就是佛的话,那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佛。还有一个哲学性的大问题:我们一切的根本来源都是本质、都是如来藏、都是法性,才能从根本上解释清楚。
反过来说,如果有一个众生不是佛的话,他的来源就不是法性,这样哲学的自洽就会被打破。如果哲学自洽被打破的话,整套系统就扯淡了,你再说它是究竟真理的话,那就是自欺欺人,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
所以,这个理论非常的重要,玄奘才会不顾一切的去证实。玄奘那个时代追求真理的人不会像我们,我们听到风都是雨,听到神通浑身就变成了“感冒通”。而他们不是,既然遇到这些东西,就一定会去探求真理。
在中国历史上,关于“一切众生的本质是不是佛?”的观念争论很大。我以前也讲过,有一位很出名的道生和尚,他坚持一切众生的本性都是佛性,结果跟当时的僧团理念不同,因为这个问题被当时的僧团开除驱赶出去了。
其实是因为《涅槃经》还没有进来,我们现在看来,这样会被五雷轰顶的,不如找个地方自了!而道生和尚并不认为僧团的行为一定就是正确的,他是追求真理的人,一直坚持自己的认知——“一切众生的本质就是佛!”
虽然当时佛陀的经典还没进来,但佛陀根本的意思(佛陀的“密意”)一定是这样的。因此他跑到苏州的虎丘对着石头讲法:“如果一切众生都是佛,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话,请你们点头!”——“道生说法,顽石点头”。
当然,那是不是石头在点头呢?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护法神的应和。另一种是什么呢?比如大圆满修得很深的时候,你会看到石头在动,因为它的坚固性、不动性被你的修行动摇了。而触识的坚固性、眼识的坚固性,是我们长期执着的结果,大圆满的修行是可以动摇它的,叫“动摇实桩”。像桩子那般坚固的执着,通过我们长期放松去修行,这些东西会动摇,有时候就真的觉得无情物在动、在唱歌。
所以,“道生说法,顽石点头”,有可能是他自己看到的现象,然后出来讲的,也有可能是护法神的应和,但绝对不会是神经失常,因为这样的大德是不会产生这种状况的。但“一切众生都是佛”这样简单的观念,听起来就只有几个字,但它是古代大德先贤们用性命去追逐出来的真理。
接下来说回玄奘和尚(唐僧),我们有一个电影叫《大唐西游记》,说老实话我看了之后沉默了半天,伟大的唐僧就这么简单打发了。而事实上,他为了真相不惜一切追到了西域去,经历了十几年艰苦的修学,带回了很多唯识的经典。
其实里面也含了很多大乘的因素,可能为了适合当时僧团和佛教的现状,还是取了唯识里面“所有的众生不一定是佛”的观点,也就是“一阐提”( “一阐提”:指很坏的人)不能成佛的思想。但是我估计他在叙述这个理论的时候,取的是唯识修行的观点,而唯识修行就是要这样的。
但对于禅宗的顿悟修行,如果不持“一切众生都是佛”的见地,会出问题的。不然就等于我们在瞎搞,那么多的毛病,一下顿悟即入佛位就不成立了。所以,《涅槃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
后来《涅槃经》一进来,他们才发现佛陀早就说过“一切众生都是佛”,结果又把道生请回去了。其实道生在虎丘对顽石说法的时候,说了两个条件,第一个,如果我的说法是对的,顽石要点头;第二个我死的时候要踞狮子座,也就是坐着死。
对于一般的人是很难坐着死的,他们通常会觉得不得了啊、天崩地陷啊,生病死的时候困苦现起不是可以想象的。而道生和尚临终的时候,真的是可以盘腿踞狮子座而圆寂。所以,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法师!
《涅槃经》也是那时候进入中国来的一本阐述三转法轮最根本理义的经典,文中所说的是《涅槃经•金刚身品》,其中讲的也是一些非常究竟的、彻底的、根本性的理论。
“不可见、了了见,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云何”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是自问自答,意思是《涅槃经•金刚身品》里面说有一样东西不可见、但又了了见;无有知者、但又无不知者。这是在说什么呢?下面就对此做出回答。
答:“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无有知者,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无不知者,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
“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指心万法的本质是无形无相的,你根本找不到它是什么,也就是不可得,它不像我们抓到一个杯子,或者得到一个境界那样。
有人经常来问我:“这个境界是不是?”只要他这么一说,我就无奈的看着他。因为只要你一问,就证明你是“黄”的,凡是你在书里面拿到的东西,都是不对的。当我们走到那一步的时候,都可以这样去判断自己。
比如这里有很多人已经灌了大圆满的顶,也已经被指示过心性,也在开始修空性了。而你想知道空性是什么的时候,你就可以通过这些去判断自己认知的东西是否正确。如果是一个境界、一个状态、一个你认为它是的东西,那都肯定不是。具体操作就是这么去认知自己的。
你说:“我要怎样才能确定是呢?”不告诉你!走到一定的时候,真的有很多很多的窍诀和方法,让你自体去辨认。但如果这些窍诀和方法,在你没走到那个程度就讲给你听的话,那真的是浪费!因为你把这些方法弄烂之后,下一次再来的话,就要再变一个方式来告诉你了。
这就变成了很无效的打磨,所以有些聪明的上师就是不告诉你,他要慢慢地“炖”你,过程中不停地加火,盖子又盖住不拿开,这叫做“焖”啊!等焖熟了以后,一下揭开,好吃的就来了!所以,这个“焖”是需要水平的,而且什么时候该添柴、什么时候该加水,也是一种本事来的。如果遇到二不跨五的上师,要么就焖的火候不够,要么就焖糊了。
你问:“会焖糊吗?”会的,因为人的福德和资粮是有限的,如果长期这么熬下去,又老是不给他指示心性的助缘去明了的话,他就有可能把福德熬过退失了。这种人就是我经常说的“炮灰”,当然这是比较高级的炮灰,炮灰也是分等级的。
其实炮灰挺好的,能成为佛教团体的炮灰,实在是功德无量啊!虽然那种炮灰没获取证悟,但能接触到很多佛法的理义,也结识了很多的金刚道友以及非常伟大的上师,这也是未来开花的基础啊!但毕竟这一世没有证悟,你都是炮灰,这就没话好说了!你说:“那我下一世可以证悟啊!”那你也要等到下一世的时候,才能说自己是花朵啊!
而炮灰有很多的级别,你属于哪种级别就很难说,我刚才说的那种是“高级炮灰”,能走到那种级别已经很牛了!(这种已经属于“高灰级”了。)炮灰的级别有很多,分别有:次高灰级、次次高灰级、中灰级、中下灰级、低灰级、低下灰级、不入流级……到底该如何去判断自己?标准在哪里?——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
这些东西大德们都已经帮我们开列出来了,如果你还要更仔细的,就去读《现观庄严论》。而去读《现观庄严论》的时候,不要死记硬背,背是没有用的,你一定要知道其中字句的作用。
所以你要拿着去问一些真修行的过来人,而且这个修行人还要教证齐全,也就是他起码要读过《现观庄严论》。比如一个人的修证很高,都算是很厉害了,但如果他没有读过《现观庄严论》的话,他还会反过来问你:“问的是什么呀?”
我们误认为上师什么问题都知道,以及我想的经论他全都知道,如果是这样,你可能会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乔达摩·悉达多的时代出现。而你出现在这个时代,那对不起,就不一定是这样的。即使上师是这样的人,依据这样的缘起,也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可以拿着经典去问一些真的修行人,这样可以知道得更详细。你还可以去读一些相关的经典,汉传和藏传都有很多这样的经典,描述了我们修行中所感受到的东西。
比如汉传里面讲的菩萨五十二阶次,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书上一个个的跟你讲,你可以看着对照自己。你说:“这样对照准确吗?”当然也有可能会失误,但毕竟还是有这些文字上的参照。
回到原文:“不可见者,为自性体无形,不可得故,是名不可见也。”实际上这句话是说心的“体”是不可见的,心的体怎么样也找不到的,如果找到了就会有两个东西。“你找到的东西”以及“你用去找的东西”,一下就成了二元对立,所以这肯定是不行的!
接下来,“然见不可得者,体寂湛然,无有去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这个“体”找不到,也不是一个有形有相的个体,但是它安静,没分别,而且明明了了,这就叫做“湛然”。“湛”字是什么意思呢?清楚、清澈的意思。就像我们经常说水是湛然湛然的,形容它清楚,完全没杂质。而“湛然”是指清楚明白的意思。“体寂”是什么意思呢?你会发现自心本性永远都是安宁清净的,同时它又清楚地明白,所以叫“体寂湛然”。
当你真的认知了本性之后,你会知道它为什么没有去来,而这里只说了“无有去来”,但你会知道如果真的安住于它,以无分别体会到无分别的时候,你就真的知道什么叫做“无有去来”了。
现在“无有去来”在我们的观念里面,可能就是一句话。我们所感受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全部是有来有去的东西,不然你给我找一个“无有去来”的东西?真的是说什么都不是。如果你说是得到了一个境界,得到了就算来了,但一出去境界消失了就算去了,那就说明它是“有去有来”的。
但如果你发现了那个东西以后,你就是知道它是无有去来的。这也可以检验我们是否真的认知了本性,你通过切身的修行诞生的智慧是无有去来的吗?你就看它是不是无有去来的,而且它是怎样的无有去来?
也许你无法用语言说出来,恰好那时候真的是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但你心里面却很清楚。它相应的作用、智慧、全部一切都可以通过这种明悟了解得清清楚楚,你会确信“这个世界上的众生就是佛”、“我现在已经入了佛位”!
而且把这个东西延续下去的话,禅宗里面叫“保任”;大圆满叫“大圆满修行”或者叫“六根自解脱(“六根自解脱”只是修行中的一种心法而已,还会有其他的。)就真的可以产生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功德。
然后你真的会对现起的现象失去兴趣,这时候的出离心就算你不去修也会油然而生,而且越来越厉害,如火炽燃,根本不用费力。
这时候的菩提心也是一样,你会发现自己对一些个体的仇恨、嫉妒、不爽逐渐地消失,甚至有的可能完全的消失。回过头去看自己以前的一些事,真的觉得挺搞的,原来对方都是佛,不如饮啖茶吃个包!(广东话:喝口茶、吃个点心,潜台词是放轻松点儿吧。)
那么,一下对这些争夺、抢夺以及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虚荣、炫耀,全部都失去兴趣。当然失去兴趣并不是排斥它,排斥它反而不是失去兴趣。你可以在里面玩,但这些东西再也没办法让你烦恼了,甚至有时候厉害到烦恼也是一种玩,因为烦恼的本质也是它,这时候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烦恼即菩提”,烦恼的本质也是菩提。
其实,烦恼的体性和菩提的体性是一模一样的,只是有“人我”的时候才会产生不爽,就叫做“烦恼”。如果没有“人我”了,它就是一种现象。如果我们心里“菩提”的力量多过“人我”的话,这种不爽其实也是爽来的。
我们有些习惯,比如把脏的地板扫干净后就很喜悦。我记得成龙以前说过自己有一个习惯,他喜欢在浴缸里把脏袜子洗干净,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变态。其实不然,有些人看到把脏变干净了,会产生一种愉悦感的。
如果一个人的修证中间,智慧的力度要大一些的话,虽然烦恼也会引起不爽,但两个东西可以和平的在一起。为什么可以和平的在一起呢?当智慧的力度大一些的话,你不会刻意去攻击烦恼,因为你知道它的体性也是一样的,所以你会很放松!
当然,他在放松的同时,确实也有点不爽。但那点不爽的力度,完全超不过你证悟的力度,你只需要看着它慢慢地消失,像早晨的雾气被太阳照散一样。那种不爽的消失了以后,回到自身的体性上,跟你心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转化型的烦恼即菩提。
你问:“那时候的烦恼跟本质不是一样吗?”如果你还在转化的过程中,就说明你心里面的见地还达不到一看它就马上烦恼即菩提的程度。但在逐逐渐渐的修行过程中,一定会达到这个程度,关键是你认识的这个菩提的本质是不是正确呢?这就是个超级大问题了。
很多人会误认为自己认知了,但里面的坑有很多,昨天我也讲过了,有很多的层面,比如听到意识通达了,就是意识层面的;然后带有一定的感受,就是感受层面的。特别是感受的层面,是一匹布那么长的,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一直耗上去,而且每个都很像,但离真正的证悟就是有差距的。
当然中间有很仔细的辨别和加深自己进度的窍诀,这就需要真正的上师、真正的大德来指引了。还有,你一定要到了那种程度,一般来讲都是单个一对一的,因为这个东西很难有共通性。像我们几百个人、几千个人坐在这里指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一定会根据你具体的修行情况来指引,这才谈得上是禅宗的那种“抽钉拔楔”。
比如你陷在那里,可能就一个很细微的见地,但你就是不知道,随便你读多少书、磕多少头,都不见得有用。这时候上师可能就一下、或者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你就廓然开朗的解决了。
当然,这就要你修到后面的程度才有可能,现在跟你说这些根本都没有用,但是误区真的是太多了,所以不要轻而易举就认为自己开悟了。《顿悟入道要门论》我讲的比较高,可能会跟你的一些闻思或者体受契合,你一听到就觉得自己怎么怎么样了,其实根本差很远的。如果你来斗机锋,弄几个圈圈你就会往下跳,根本爬不出来。所以大家不要轻易认为自己已经开悟,因为中间的差别太大,如果你不仔细去观察,根本都觉察不出来。
接下来是:“不离世流,世流不能流”。“世流”指离不开世间的现象,要么是外面的物理现象,要么是内在的精神现象。那为什么叫“流”呢?因为它是变化的。虽然这种东西是不离世流的,但世流也不能把它带走,或者世流也不能去破坏它,所以叫做“世流不能流”。《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空”不是指外面的一个具体形象,如果这样的话,它就是有形有相的。以前曾跟大家讲过洞山的一个偈子:“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这里的“渠”是指外境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外境正是心性,而心性不能是外境。
如果我们的本性完全是外境的话是不行的,不然外境打烂了心就打烂了,或者外境能把我们的本性给污染了,那我们的世流就跟着它流了,就会出现这样的毛病。但事实上,任何变化是没办法把本性改变的,就叫做“世流不能流”。
这样说的话,我们的本质好像又跟世流完全分开不是同一个东西了,其实我们有很多思维和逻辑上的毛病都会在此,但恰好需要靠修行、真正去体会才能明白。
为什么呢?因为产生这样的疑问,往往说明这个人对本质没有弄清楚,他深层的骨子里面还认为“本性”是一个无形无相的东西。虽然这个东西是无形无相的,但它还是一个东西,其实是他没有真正的弄清楚,没有彻底的体证到自性形象的“体”无,才会产生这样的毛病。
所以,洞山禅师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应该像这样去思量和体会),方得契如如”(才能跟本质契合,“如如”是本质的意思。)
即使你说到这么牛的程度,去问到一些真正的证悟者,他会说你:“咦咦咦,你连自己都自救不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在思考外境跟心的关系。你会发现外境是心的显现,叫做“渠今正是我”;但心不能体现为任何一个具体的外境,叫做“我今不是渠”。
如果心全部体现为具体的外境,就像我们经常说的“所有的外境都是心”,那么外境坏了,心就坏了,从而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可是心是不会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还没彻底的认识清楚没有体性的心,如果认识清楚了,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所以,一些读书和体会的人要好好地去思考一下,那要怎么样才能真的去了知呢?这真的需要窍决了。但不管怎么样,结论就是我们的心性不离开这些外境,离开了以后你根本就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心性,因为它绝对是空性的。
然后,“世流”是指现象,无论现象怎么变化,也没办法破坏和污染我们的本质。这不像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可以受熏被污染的,而本性永远都不可能被污染,所以说:“世流不能流”。
接下来说到一个修行的窍决:“坦然自在,即是了了见也。”如果我们处于这个状态里面,心是坦然自在的。“坦然”是什么意思呢?不设防、不紧张。其实,“我”(本性)就在这里了,不躲藏、又不设防“我系甘架啦,点呢?”(这是广东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我就在这里,你能拿我怎么办?”)
这时候的心是不设防、完全自在、无拘无束的,大圆满里面叫做“不改自心”——不能要求它这样、不能排斥等等,这也叫做“坦然自在”。处在那种状态中,当然自在了,“自”不是指“自我”的意思,而是指心的自体。
那么这时候的见地是什么呢?这时候的见地即了了见也,就是最根本、最彻底、最究竟的见地。至于这个见地到底是什么,后面还有一些说法。
“无有知者”是什么呢?——“为自性无形,本无分别,是名无有知者”。自性是没有形象的,它不是一个情态,也不是一个现状。如果你去分别和体会的话,都是一种很直接很浅的意识,也是不能知道的。所以“是名无有知者”,意思是你没办法找到它。
比如我看到这个毛巾,它也是属于一个东西,那么我知道它;或者我看到这个桌子,我也知道它。其实总有一个“能知”和“所知”的认识。又比如我坐在这里,我知道自己很安静,其实“安静”跟“能知”也是一对关系。或者我知道有一个境界,里面一切全都是无的。其实这全都是“知”和“你所知道的东西”,也就是“体”和“体的作用”,也就是中观里面说的“成了两个东西”,成了一对的“能所”的关系,如果是这样就肯定不对!
“无有知”是指你真的找不到跟它相对的一个东西,所以叫做真正的“无所知者”。这就是我刚才说的,一定要把“体”彻底地拿光,但对于我们一般人的认知方式,认为没有“体”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那你又落入断见了。“什么都没有”其实还是一个对境来的,所以到了这个层面,他没办法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他一定会走到思维和逻辑、语言都没办法去描述的地步。
所以,我们平常人去追逐本性的时候不要轻率,轻率是一种幼稚病,幼稚病没什么,但会影响你一生的解脱。你说:“我现在就是喜欢追!”很好呀,你追下去没关系,但千万不要轻易认定自己。你要一直追下去,追到后来,心会逐逐渐渐地拨开这些无明的障蔽,慢慢会体会到自己是什么。
然后,“无不知者”是什么呢?——“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这句话在说它的作用。虽然它找不到“体”,但它在无分别的体中,具有恒沙之用,如果不用的话,我们这些显现从何而来呢?
“渠今正是我”指它是我的作用,但却不能说我的作用就是“我”嘛?不然作用没了,“我”就不见了,那不是完蛋了吗?这个说法跟我们经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好像有点不一样,但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你空尽了,就会发现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空不尽,而又把“色”和“空”当成两个捆在一起的东西,会出现矛盾的,就像我们学中观把黑白绳子捆在一起,也会出现矛盾的。
但如果你把“空”空尽了以后,它只能是色,而你又不能说它的具体形象是“空”,所以只能说它的本性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你说所有的形象就是“空”的本身,那就会出问题的。
当然有时候也会这么去说,按照二转法论里面的说法:“色”就是“空”的本身,因为没有色是不空的。由于你又找不到“空”这个具体的东西,所以也会体现为“色”。但在修证的时候,就不能说某个色就是“空”,比如你真的体会到绝对本体的时候,也不能说它就是某种色嘛。
你说:“那是不是全体色呢?”这显得有点推搪,因为你的觉知中是不可能知道全体色的,只能知道一部分的色嘛。所以这会形成一些逻辑和思维上的矛盾,这就是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差别。
三转法轮就不同了,它加了“光明”在里面,一下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三转法论说:什么都可以空掉,但“光明”空不掉。但你去找“光明”本体,你又找不到,所以还是会变成二转法轮的“空性”。
实际上,二转和三转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但由于人类理解方式的差别,分了二转和三转。恰好三转更易于顿悟,因为它建立了“如来藏”、“空性”、“光明”这个东西,让我们可以一下空掉这些东西而找到“它”(本质)。
甚至有时候在不空掉很多东西之前,我先把“它”找到,然后再去空掉我们相续中的障蔽和污染。大家听得懂吗?如果我们不去找本体,而去空的话,其实永远都是“单空”,而且你还空不完的。我们相续中恒河沙数那么多的执着,你一个个去空,怎么空得完啊?所以,我们总得空到头嘛!
到了三转那里,当你空到一定的时候,直接去发现本质就行了。你发现了本质、安住于本质,现象自然就空了。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是发现了本质再去修,所以是以三转法轮作为基础的。三转法轮的经典有《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这些都是以三转的观点来讲的。
而大圆满和禅宗就更不用说了,在很多的烦恼和分别还没去除之前,只要你一下顿悟,明白了本质,然后在本质里面保任修行,在这个过程中间,自然把所有的分别执着一网打尽,所以才会有“顿悟”一门的出现。“一切众生都是佛”,其实说的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指所有的生命都具备的本质,所以三转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回到原文:“于无分别体中,具有恒沙之用,能分别一切,即无事不知,是名无不知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用术语来形容就是“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当彻底的空完,就是“如所有智”;遍知就是“尽所有智”。
这是佛陀智慧的两个体现,第一个,他,空无本体;第二个,他,无所不知。空无本体,所以叫做“不可见者”,或者叫做“无有知者”;而他无所不知,就是“无不知者”,遍知一切,所以他具有恒沙之用。也就是,“体”是找不到的,但作用可以遍知,这就是“佛陀”。
接下来,般若偈云:“般若无知,无事不知;般若无见,无事不见”。“般若”到底是什么呢?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东西,但它又无事不知。其实说的就是我们心的本质,我们心的本质就是这样的,你去找它是真的找不到,也不知道它是什么。
诸佛菩萨从来都不知道心的本质像什么样子,绝对不会像我们看事物那样地看到自己心的本性,这是不可能的!“自明”不是明白自己的心像个什么样子,但它的作用却无事不知,那“自明”到底是什么?窍诀就出来了!
“般若无见,无事不见”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任何一种见地和语言去形容“般若”,都是不可能的、都是勉强的。就像以手指月,手肯定不是月,你指的方向可能是对的,但你要说语言和见地就是它的话,那绝对不可能。
《楞严经》里面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如果你认为表示的某种想象中的深意是般若的话,你就完蛋了,这些所有都是指示性的。这就叫做“般若无见”,但般若的本身是“无事不见”的,它什么都知道,知道所有的缘起现状。
如果般若彻底清楚了、彻底清净了,完全没有污染的话,那就是佛陀,佛陀就是遍知的。他们说佛陀可以厉害到看到一个树叶,就可以说出树叶里面的一只虫,是某一劫中某个大王身上的虱子。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科技思想,会说:“哇,那个内存得有多大啊?”(众笑!)这个硬盘里面的东西真的是无量无边,其实这个“无量无边”是指什么都没有,如果真的有一个具体的东西,那就完蛋了,真的装不下了!
哪怕我们把自己的分别用很小的东西记录下来,比如现在科技中的硬盘,那你怎么样也需要一个硬盘来记录嘛,也就是你记录的东西怎么样也有个“体”在那里。那个“体”可能是一个很小的电子,但总得有东西。东西越多,记录的体就会放大,当然你技术好的话,可能把它压缩得更小一点,但总得有东西嘛。因此无穷无尽的分别你是装不完的!
但是你达到记忆的最根本处,那恰好是无体的,由于无体,就会无所不装,这会出现我们以前所说的:“哪怕是虚空于我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由于心是无体的,所以它能了知一切。
你说:“既然我们的心是无体的,但为什么不能了解一切呢?”刚才已经说过了,我们现在是靠心的本质,般若的方式去认知吗?我们现在是般若经过污染以后,通过六根的方式去认知的。
这样的认知一定是有局限、有角度的,导致我们对很多东西都认知不到。我们看不到天界,看不到地狱,六道轮回也根本不清楚、因果稍微一复杂我们就昏了,而且我们的认知和情绪根本都不受控,分别的对立也完全不是般若直接照见的。我们没有那么清晰、明了、广大,所以才会有痛苦。但是般若不本身就不是这样,它可以无事不见。
问:“经云:‘不见有无,即真解脱。’何者是不见有无?”
如果我们体会到自己的本性,就会发现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就叫做“不见有无”。其实我们真的体会到本性的话,说“有”也不对、说“无”也不对。
注意!下面来说一个大家在修证上的误区,有些去找一种现象来判别:“这个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哎呀,就是它了!”我跟你讲,一个人的修证有想象性的,也有感受性的,在此想象性的修证我就不想提了,这种“疯子”最多了。
比如他去想象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有。”(确实没有嘛,你想象的东西,哪能拿得出来呀?)有本事你想一坨黄金来卖钱,所以这是不可能的!或者你想一个美女来跟你谈恋爱,这样你会疯的!同时他继续想象“这个东西也不是无,因为确实在想呀!”最后总结这个东西不能叫“有”,也不能叫“无”,所以他就认为自己证悟了。其实这些人离疯子也没有多远了。
还有一种修证是感受性的,不过这个东西很快就会被开除,他自己也知道这样很搞笑。所以,一般飞快证悟的就是刚才说的前一种人。(众笑!)
那么,后一种还好一点,他会去修行产生很多的感受,甚至身体都消失了,这时候你去说“有”,就真的不是有,因为那东西什么都不是,但确实清清楚楚的,同时也不是“无”。然后这个人就肯定自己证悟了,接着就来缠我,缠到我真的想把她一刀给劈了!其实这是一种体悟性的、觉受性的,很简单,一巴掌你的境界就没了。如果你是一个女的,就拖出去强迫你做一些你不愿意做的事,你证悟了吗?当然这不太可能,这种检验方法也是错误的,其实我在开玩笑的!(众笑!)
但是你想,当时你的境界是没有了、消失了,说明你证的东西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觉受嘛。那种状态可能会帮助你去认知,但这种状态肯定不是,而且还有很多比这更深的感受,如果你要问证悟到底是什么,那真的需要窍诀、需要指认。
所以禅宗里面说:“威音王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原因是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出现。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面对面来交流,这样可以聊出很多东西来,你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好笑!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些人是怎么样,往往这些人是真诚追求佛道的,只是我想告诉大家证悟真的没那么简单。你想想看,如果那么简单,虚云老和尚就不必搞五六十年了。像密勒日巴搞得浑身瘦骨嶙峋(这真的叫身材好呀!)而且浑身上下长绿毛,连化妆都免了。你看现在的影视,很多人都要化妆成绿色的,但他自然就长成绿色了(众笑!)很多高僧大德们搞得这么辛苦才证悟,而你又贪、又嗔、又慢,两下就开悟了,这是挺搞的!
你问:“那我做不做得下去呢?”坚持下去!哪天你变绿毛了,就做到了(这是开玩笑的!)像我这种人说话颠三倒四的,一会儿很正经,一会儿又玩笑连天。而很多人把我的正经话当玩笑话听,玩笑的话当正经话听,这只能说明我们是不相应的!
既然不见有无,即真解脱,那何者是“不见有无“呢?其实这里是问“不见有无”是什么样子?如果斗机锋的话,这里就有圈套了,比如你跟我说“不见有无”,那我会反过来问你:“什么是不见有无啊?”其实这句话都是圈套来的,对于真明白的人,是不会上这个圈套的,他可以直接的回答出来。但对于不明白的人,基本上都会上套,因为那些成就者会在斗机锋里面,安很多的套让你踩的。
斗机锋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互相勘验;另一个是指引你,帮你拔掉一些执着,提高了一步。这在禅宗里面叫“斗机锋”,在大圆满里面叫“打磨”,通过反反复复地打磨,让心的认知逐步越来越踏实,最后才会透脱。
答:“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证得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故云不见有无也。《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我们来逐句解释,“证得净心时,即名有”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本性是完全没有的话,我们现在那么辛苦干什么呀?为什么要去受戒呀?为什么要去修五加行呀?为什么要去修四夺呀?搞得自己辛苦的不得了,国庆节大家都在外面看车流、看人流,而你们就跑到这里像木桩子一样坐着不动。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呢?肯定有某种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虽然这个东西没有“体”,但你却可以真的自明,而且体会到清净心。只是它不像我们二元对立那样,一定要看到一个东西,所以“证得净心时”,可以叫做“有”,但这个“有”真的是没有体的。
“证得净心时,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指你不能知见立知,很多人刚刚开始证悟的时候,一定会:“咦”,这个是!”他心的明力就往那里集中,然后就安立了一个境界,所以叫做“二”。真正骂人“二”是骂这个来的,平常我们说的“二”就真的指那个人好二呀!而这个“二”是高级二,、超高级的二,他触碰了以后马上就安立了,或者叫做“堕法身”。“于中得心想”就是这样的,而“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就对了,叫“即名不见有也”。
实际上,确实有开悟,但这个开悟由于断绝了二元对立的观待认知方式,而且它离开了思维和言语,所以在证得的同时不会是见到了一个东西。另外,他明白了本性以后,不会去作安立,如果一安立,就会出问题。
你说:“我不会安立的!”你不会安立,可能就在安立。所以心里面细微的观察认知,要反复地磨砺,而一明即透的人是很少的,几乎是没有,很多人是需要反反复复地来,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善知识,一棒等于十年。
你看徐一清就不像德山或者其他人那样,遇到善知识一搞就回去了(证悟)。他一个人整了十几年,最后看到一个树子进了庙里面,胸中的障碍一下就散掉(“胸中”只是比喻),才真正彻底地明白了。
还有一位大德叫黄山谷,以为自己悟透了,但是他的上师一直都不承认他已经认透。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的枕头掉地了,随后他伸手去抓枕头。由于这些人长期参行内观,所以抓枕头的时候,一定会直接去觉知是什么在抓枕头的。这时候肯定不能是手在抓枕头,由于黑暗中你也看不到,所以也肯定不是眼睛在抓枕头,而他一瞬间明白了是什么东西在抓枕头,一下就开悟了,可是他在参行的过程中就折腾了好多年。
禅宗这样的方式有时候是很玄的,由于它主要靠自力承担,自己狠参硬来的方式,这样很容易一生就被耽误了。而且很容易会形成狂禅和口头禅,这些都已经成了历史现象。
所以禅宗就不像大圆满,大圆满牛啊,一上来就让你拜师,把你的神光给退了,三昧耶戒就像金刚圈一样戴上了。很多时候就把这些“自我”的东西打pass了(打趴下了),反而这样会避免很多的麻烦,所以它可以成批量的出现证悟者。
这些方式是我们需要去吸收的,但我们要良性去吸收,不能老是去找一些“金刚圈”来戴,结果不是“金刚圈”,是“瓷盆圈”、“荆棘圈”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去思考。
我把自己闻思的经验以及感受告诉大家,在此一点也没有想来充当大家的引导者、精神领袖,而我真的不需要这些!因为我很有钱,我拥有你们很多期望而又得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不想再搞这些了。我只想告诉大家:你们要去思考、去体味、去寻找,然后发现自己这一生应该走怎样的路,怎样获取解脱。
我没说自己是菩萨,也没说自己有菩提心,实际上我真的没有。我经常去观察自己,发现自己矬的不得了,但我起码有这样的向往,在往这个方向走啊!所以,大家要认真去思考这些东西。
回到文中,“即名有,于中不生得净心想,即名不见有也”,意思是在认知的同时,是不会有一个东西给你觉得是的。另外,你真的明了那个“净心”以后,不要去安立。
你问:“不安立又怎么安住呢?”这就牛了!真安住是无安住的,一有安住就不是无住心。中间有很多很多辨别的窍诀,我希望大家修到这个时候,真的要去找善知识,独立打破的人几乎是没有,在我们这个时代也不太可能有。
“证得无生无住,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什么叫做“证得无生无住”呢?就是证得了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是无生无住的,明明了了的、而证得了这么一个无住无相的心之后。“不得作无生无住想”,这个“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能再去执着这个无生无住的心。
我们不能把这个心的本体进行定名、定义、定位,或者在心里面再将其变成一个观修的对境,大家懂吗?不懂就要努力,虽然这很难懂,但如果证得了这个“心的本体”是无生无住的,真的就是没有来也没有去。你不能去说:“这个就是这个、那个就是那个!”,然后拿“这个”或者“那个”当成一个对境来执着,也就是说证得了一个无住的本质,再将其故意安立成一种境界来修,就是错误的。我们大部分初学者都会这样,特别是修行不好的人。你说:“我想这样做!”(指一下子安住在本体中),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一下就透过去桶底脱落了。但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打磨才行,所以“不得作无生无住想,即是不见无也”。对“无生无住”执着,也就是堕入“无边”,见解中有“无”的执着。
其实,我们经常说没有“无”这种境界,也没有“无”这种东西。但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空荡荡的状态,或者是心真的找不到本体。其实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你的心就在指向一种没有的东西,虽然这种没有的东西什么都不是,但你就是指向了它,这就叫做“见无”,而“见无”就是有见。“见无”也是有,“见有”更是有,其实就是永远有对境的意思。
“故云不见有无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心里面不能安立什么是“有”、什么是“无”。而且我们所证悟的本质,真的不能用“有”和“无”的观念去应对的,不然一对就变成了二元对立、变成了观待。而二元对立、观待这种状态,永远也没办法了知本体;由于你没办法真正的了知,所以谈不上安住。往往你一安住,就会安住到一个点、一种状态、一种情态、一种认知、一种设想上去。
这种不是强烈思维的“设想”,强烈思维的设想谁都知道要放弃,但你一定会安立在一种对境里面去。当你去修一个东西的时候,就绝对是不对的,因为那个东西真的不用修,只要明白了以后,就无处不是。
所以,大家不要轻易去确定自己的证悟,我觉得大部分末世的修行人,有时候集资清障比去寻找本体更重要。当然我不是说不去寻找本体,但集资清障真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反反复复去较真自己的心态、较真自己的知见,我觉得比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我们证悟了什么,都要重要很多!
如果一个人真的很较真自己的心态,比如我对三宝是否恭敬、我是否有极强的出离心、我是否把众生的解脱看成是最重要的事,反复去观察这样的心态,反而对我们来说更重要。因为这些东西真的透过了以后,再去明了本性会容易很多。
如果是密宗弟子,你们一定要把“视师如佛”看成是最大的修行。因为“视师如佛”可以把自我的偏颇性、愚痴性打压得最低。当然你要运气好呀,确定自己戴的是真的“金刚圈”,如果戴的是“藤圈圈”就麻烦了!“视师如佛”可以把资粮不够、业障太多的麻烦事解决掉,所以密宗有其殊胜的方法,确实是存在而不是吹牛的!
我也是汉人,也根本不是一个宗教徒,“我不是一个宗教徒”的意思是我不是一个偏颇的宗教徒,好像是我学的宗教或者我的上师就拼命地推崇,然后排斥其他的。我绝对不是这样的,其实我对汉传佛教充满着感情,实际上我学汉传佛教的时间跟藏传佛教的时间都差不多。
我从1981年就开始读汉传佛教的书,一直到1991年才觉得可以去读藏传佛教的书,但我都并不是真的很愿意去学习。到了2001年开始,才真的趋入藏传佛教的修行。你看我前面有多长时间在进行汉传佛教的阅读,同时我也会请准提经、会去念佛、去修行。
当时的准提经有铜做的、黄金做的,我在家里到处摆着准提经,搞得到处都是我的样子。然后就问准提咒念了一千万遍有什么结果啊?我还每天绕着家里的别墅转(念准提咒),所以我是对汉传佛教充满着感情的,更不会抵触或贬低我们的汉传佛教。
但却不能因为这样而拒绝别人的好处,这叫“狭隘”,我们不能这样。特别是我们学佛人,我们学佛人本来就只有一个祖师——乔达摩·悉达多,为什么一定要搞得像剑拔弩张那样的派别之争呢?我们不能这样,其实这样本身就不是佛教徒应有的宽大胸怀。但在佛教徒团体里面这样的毛病很重,团体与团体之间经常排斥别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比党争还厉害!
这样真的是不好,我们证取真理的人不应该这样子。如果我们是真正的密宗教徒,有些东西可以拿出来用,但绝对不能抛弃我们的汉传佛教。先不要说汉传佛教了,连南传佛教你都不能抛弃,佛陀说的任何一个法,在我们这里都一定要作为珍贵想、稀有想、恭敬想。不然你不要说证悟了,你造了很多业都不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轻慢而造业,而且根本都不知道对境是什么,你开始轻慢,那将会生生世世被轻慢回来。
最好的报应的就是这样,更吓人的报应还不知道是什么?比如我们去轻慢一位大德,如果这位是真的大德,后果是很严重的,你会很多世被轻慢。先要下地狱把主要的债务还了,然后一层层地上来,最后还要很多世被别人轻慢。
你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才做了那么一点事啊!”因为因果不依靠我们人类的道德来判断的,真正的大德恰好是你心的底层,任何一个显现都是心的底层显现出来的。就像面粉被染成红色了,所有的包子和馒头都会变成红色。
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如果因为学佛而受到很多不好的回报,真的是太可惜了!本来学佛可以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上都获得巨大的、良好的、非常好的回报,结果因此而造业真的是太可惜了!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去抵制其他的宗派,不能随便去攻击那些大德,如果你不懂闭嘴不说就行了。有句话叫“闷声大发财”,难道你连这个都不会啊?所以不懂就不要说,自己好好去修行和闻思。
下面举了《楞严经》里面的偈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有了一种知见或者状态,你执着在上面,它就是无明的本,这种二元观待的方式就是无明的本。
无论你说什么是本质,你只要把它当成一个东西,不管是在思维里面建立,或者在觉受里面建立,或者在观修里面建立,全都是无明的本。这个“无明的本”不是指对境,而是指你有了对境,然后形成能所二元观待的认知方式。
我这一大串术语的连接,大家听懂了吗?比如我执着在“空”上,或者我执着在“明”上,并不是说“空”和“明”就是无明的本,那只是一个对境而已。其实是我的认知方式,把“空”和“明”当成了一个对境来执着,然后“能认识”和“所认知”形成了二元对立,这就是无明的根本,叫“知见立知”——知道某种事物是根本,然后把它当成一个对境来建立。建立的方式可以是语言性的,也可以是觉知性的、修行性的。
你说:“不建立怎么办呢?”全然的放弃。如果你一定要问:“放弃了是什么?”真的不能够说是什么,一说什么你马上就知见立知,因为我们养成了“要去发现什么”的认知方式。你说:“我现在不发现什么,那我完全不去发现了。”其实你又发现了一个叫“不去发现”的方式,建立这种方式的人就叫做“傻子”。
所以,你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那怎么办呢?——难就难在这里!这里有很多很多的窍诀方法,如果是一个过来人,你的身心也修到那种状态了,出离心、菩提心、视师如佛很强烈的话,其实一说就开了。那不会是真的很难的,往往难就难在前面的东西,所以《顿悟入道要门论》会被我讲成“渐修”的,因为我只能这样讲。
而我们前面一定要去修单空,夺掉所有让你建立的对境;一定要去修菩提心,不然你会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当成“能”。这由不得你的,不是你不想要就不想要的,“我不想要”——这个“不想要”也是“我”发出来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靠菩提心这种方式,把无始劫来以“自我为能”堆积而成的一种认知方式习惯动摇,这就是菩提心的殊胜之处!而“视师如佛”就更厉害了,它是结合了单空、菩提心,然后让心跟外境完全浑然一如的一个修行方法,甚至包含了集资清障在里面。
所以密宗里面把“视师如佛”说成是最高的修行方法,这真的不是乱说的,不是上师们要来占弟子们的便宜,只是很多理论没有那么清清楚楚的说出来。但现在外面有很多经典都已经说了,大家可以去找这些书来看、去了解。
接着解释:“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亦名解脱”。“知见”指我真的明白这个本质了,但我并不执着于这个“见”,就叫做“无见”;或者是不能够成立一个“知见”,但不能说“知见”是一个没有的见。如果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没有根本的见地,但不见得我们解脱?真正的意思是指我明白了本然的心是怎么样的,但我并不去执着它。
“斯”是“这”的意思;“斯即涅槃”指这样才叫涅槃。如果明白了本质以后,所谓的安住就是不安住,自然平常。自然平常的时候,同时拥有这种智慧,这种智慧会告知自己:什么都是解脱的,我不需要修。
这种安住不是我们把心停在一个地方的静叫“安住”,而他不是这样的,随缘任运,做什么都行,但他不会丢掉这种知见,同时又不执着于它。因为这种知见的本体本身就是不执着,如果你一执着,就是“知见立知”。所以,安住即是不安住,不安住即是安住。
有人曾经来问我:“你说这个法性怎么安住呢?如果安住,那它就有地方了;如果不安住,那为什么经论上要说‘安住’呢?”不知道他是来斗机锋还是一只疯鸡,这样问显得很有思维水平啊!其实上面是回答他的话,真安住的时候是没有安住想的,心也不停留在一个地方,它是一种明了的安住。如果不丢失这种明了,就叫做“安住”。
他说的“安住”指停在一个地方,一停你就完了。由于我们经常说“歇即菩提”,一说“歇”就觉得要停下来,其实那个“歇”不是叫你真的停下来,而是心明了了。那时候所有分别妄想全部去掉,停也是不停、不停也是停,怎么都是停。
所以落到最后,不是心的运作方式,而是心的一种智慧产生了,所有心的运作方式就是为了产生这种智慧。所以经论里面描述这是“自然智慧”、“般若智慧”、“本来智慧”……有很多的词汇形容,反正就是最根本的智慧,就是“这个东西”产生了心。
但是,你要记住,这绝对不是弱智,一旦这个智慧产生,慢慢发展下去,真的会全部明了。当然,刚刚开始产生的时候,人是非常弱的,稍稍一点变动马上就不行了。原因是什么?前面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视师如佛,这些基本的调服心态,有利于般若智慧的诞生以及扩展下去的基础没有打好。
即使你有很大的福报,可能上师也特别好,哪天的月亮突然从东边出来、太阳从西边下去,或者又受到亲人的触动、感怀,处在极度虔诚中间,恰好那个上师又是一个真货,通过一加持,“砰”的一下就开悟了。因为那种状态很容易去掉执,所以很容易体会到那种明了的状态。
但如果这时候上师不懂事的说:“这个就是了!”然后你就完了,马上就开始天天去追那个东西,一追又追求不到。因为你去追的时候,就会把它当成一个东西用力去认了。所以一般聪明的上师,绝对不会来肯定你认的东西,一肯定你会死的,实际上就等于跟你“知见立知”。
所以,我们往往要去重视前期的修行,即使由于刚才的加持明白了以后,但前期的修行没有做好,出离心、菩提心都不具备,是很危险的。因为相续中的力量很快就转成贪、执、嗔这些东西,恰好又明了了“这个东西”,再拿着“明了的东西”看所有的经书,全都看得懂,因为他的心经历过。
但由于他的力量并不强大——“分別敌携犹如沙场童”,然后他就自以为是地教别人。如果他能言善辩的话,就更惨了,再加上他读过经论的话,就惨上加惨了——一个骗子明星冉冉升起!
他说什么都是,而且说得很像,慢慢这样搞下去,搞到后来再也回不去了。其实“回去”也是他捏造的,因为他捏造了一个东西,由于是他的心在无明的状态下捏造的,他还认为这就是的,而且有时候人在演戏进入角色时,真的会变成角色那个样子的。
他不知不觉地进入那种大德的状态里面演戏,大德的笑容、大德的眼神就出来了,还有大德走路的方式(好慈悲啊、好慈祥啊、好温暖啊!)(众笑!)最后就越演越像,不但骗了一堆炮灰,把自己也骗了。而且这种骗是很真诚的骗,不是故意来骗你的,他真的以为自己是这样的,这真的是千古奇冤!
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别轻易上当。我把这些说出来因为有些师兄真的在开始追逐本性了,我知道这里有很多人已经指示过心性了,至于明不明白自己去审称。而且有些师兄被指示过很多次了,但真的没那么简单,自己好好去审称。
有人说:“我的上师有多么了不起啊!他是什么什么的传人。”上师了不起是上师的事,关你什么事啊?释迦牟尼佛那么了不起,身边还有提婆达多的嘛,万一你就是提婆达多呢?如果你说自己不是提婆达多,还有一个叫善心比丘,就更惨了!(众笑!)因为最后《法华经》里面还说提婆达多原来是菩萨,至于善心比丘连《法华经》里面都没说他是什么人。
善心比丘服伺了佛陀二十四年,(有些人现在都还没有二十岁)而且他每天服伺佛陀端屎端尿什么都要干。虽然佛陀那里什么都是清净的,拉的屎也是“金刚屎”,(但对你来说,那就是“屎”)。结果善心比丘服伺了佛陀二十四年,最后还变成了饿鬼。而且我跟你讲,善心比丘有多厉害——他连经论都能倒背如流,他发现自己的传讲和功德什么都行,跟佛陀相比也差不多,就是没有佛陀身上的那点光。
如果你产生这样的想法,你要去反观自己:“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从哪里来的?”不是从这坨肉上来的,这坨肉反而可以观修掉,而是从你心里面某种人我的执着上来的。关键人我的执着不像这坨肉一样,一下就可以观修掉了。
所以外境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逆境,当你在一些状态里面出现了烦恼、出现了痛苦、出现了自己过不去的事,你就要开始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证悟了?对于证悟者来说,一切都是游戏,愁就愁嘛、苦就苦嘛,反正都是解脱的。苦痛陷进去都没关系,但如果你真的爬不出来,甚至产生怀疑、嗔恨、嫉妒、逃避等等,都是有问题的。因为产生这些行为的,一定是“自我”受到了冲击。
我们要去观察这些东西,当修证到一定的时候,要感激逆境,能让自己产生不快的对境,是最好的善知识!当然最初的时候就不必要了,你书都没读几本就说:“来吧,逆境!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点吧!”结果两下你就夭折了!
我们的修行要有长期的打算,开始还是要求顺境,不要成为短命鬼。但是到了后来很深层面的时候,就要求逆境,因为逆境可以检验自己的修行。
问:“云何是无所见?”
后面越问就越琐碎、越复杂,但既然写了这么大本论去问,如果两下就说完了是不行的。我们可以写一本《无字天书》,其实那是最高的天书。
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唐僧师徒去西域取经以后,打开一看发现全都是没有字的。后来唐僧吓坏了“这怎么行呢?我们回去找释迦佛再问一下。”见到释迦佛就问:“为何这本书没字的?”释迦佛回答:“善哉、善哉,你们东土的人真是没有善根,我给你们的书是最高级的书——《无字天书》。(自古禅门无一事,为何傻子不停参?)
其实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但对于普通人真的是不行,他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去说,所以《无字天书》这时候就不管用了。虽然《顿悟入道要门论》里面的问题越问越矬,但对于在很多过程中知见还没建立的师兄们,是大大有好处的!
回到原文:云何是无所见?意思什么是“无所见”呢?你不能说“无所见”指什么都没看到,如果这样瞎子就证悟了“无所见”了。实际上,瞎子都不能说是无所见的,因为瞎子看见了黑暗,而“见”不能单指眼睛见,还有耳朵,能听见声音;还有身体的感觉,见到了体重。
答:“若见男子、女人及一切色像,于中不起爱憎与不见等,即是无所见也。”
大家听得懂这句话吗?相见不如不见,比如以前的初恋情人约你见面,有时候不如不见,因为不见还有个念想,想当初你风华正茂,满脸胶原蛋白,现在再一见……毁了我的过去!(众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关键是“不起爱憎”,但要怎样才能不起爱憎呢?你说不起爱憎就不起爱憎吗?这是不可能嘛!初恋的时候,我见到初恋情人是“爱”,后来再见面,初恋情人的样子不好看了,就产生了“憎”。结果全都上套了,关键要怎样才能不起爱憎呢?大家告诉我!
大家不要直接说:“不起爱憎!”目前你是做不到的。就像你见到她就开始想:“我不起爱憎、我不起爱憎、我不起爱憎!”这是傻子来的嘛。关键我们怎么样才能不起爱憎?所以要去修“单空”。
不管是初恋情人还是老了的初恋情人,都是一个假象来的。如果你能见她的心,已经不再处于有欲望、浑身荷尔蒙的个体,而是充满着单空见,能见的心已经训练成一知见外境俱皆假象,那么不管是靓女还是丑女、是小鲜肉还是老腊肉,既然都是一个假象,哪有什么爱和憎啊?
那么,附加在这个实有的个体物体上所产生的作用力就减轻了,甚至过去因为爱憎引起的一些很深的东西撩起了以后,马上就开始观修,这样产生的一些爱恋的情绪,也一下变成了空性。这就叫做“不起爱憎”,而不是指不要见到它。
不要见到它是不起作用的,如果这算是一种修行的话,我每天把自己打昏一次,但这是不行的!或者我躲到哪里,把头一蒙说:“我没见到、我没见到!”但是你的屁股还在外面嘛,这样会被人打死的!
实际上,我看到的方式已经变了,而看的方式是要靠训练的,所以我叫大家去修单空的四夺,夺外境、夺情绪……而且在夺的时候,你不要以个体的方式去看,那你可以发菩提心。菩提心的程度虽然没有单空的见地高,但它对自我的贬损是很厉害的,它会让人生起慈悲心、生起一种极端利于证悟的心态。
其实菩提心不能说是不起爱憎,它有一种爱叫“大爱”,而它跟憎是相对的,菩提心的爱是找不到反面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有爱就会有憎,但菩提心的反面是什么呢?
普通人的爱和憎是一对相反的心所,但菩提心是大爱来的。也就是说,菩提心是一种与憎相对的、非个体的爱,是一种大爱。如果这种大爱对着众生的话,也可以叫做“不起爱憎”。
因为菩提心是缘一切众生,认为众生都是一样的,所以去除了个体心。而且它的爱有目的性,一定要把众生引到佛道上去,所以带有强烈的智慧在里面。起码你要有慈悲喜舍这样的心态,所以要有这样的熏习才能不起爱憎。
如果对基本的物体、外界的现象,用出离心去也是可以的。什么叫做基本的物体呢?比如汽车、房屋、生产资具,乃至于家庭、爱人、对象,如果你以出离心去觉得这些根本都是苦的话,那也算是一种不起爱憎,但这种是比较低级的。
再往上走,我觉得比较高级的就是“单空”,最高级的就是所有的显现都是法性,连爱憎都是法性。当然到了那时候就不说这些了,连爱憎都是法性的话,那就叫做绝对的不起爱憎,这种不起爱憎,就叫做“无所见”,或者叫做“无见等”(“等”是等同的意思)。
我们经常看到这些事物以后,都叫人:“你不要贪嘛!你不要执着嘛!”关键不要贪、不要执着只是一个结论,但我们怎么样去达到这个结论呢?达到这个结论你得有路可走,你总不能说一下明白本性,你是做不到的,那怎么办呢?你就要渐修,渐修就是我们以前讲的四夺、菩提心这些东西。
你说:“我不想修这些显教的,想修密教的!”那你就要去修气脉,而修气脉是很复杂的,你得真的去闭关,引气入中脉。其实那也是想达到一种状态,是什么呢?让心经历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的一切,完全是假象,这当然可以不起爱憎了。但修气脉的确需要很好的老师,而且要在山里面闭关很长的时间,也需要很好的禅定基础才行。
而且很多修气脉的方法,都是在证悟了空性以后才去修,它会以空性作为基础的。但我们连最基本的单空都没去修的话,根本就不行的。而大圆满这一派的方式是怎么样呢?等你把空性的基础打好以后,直接引入到最高的大圆满里去。
你问:“空性还有基础的?”有的,最低的基础就是五加行,然后大圆满还有自己的小加行。我们现在修的单空,实际上是大圆满身、口、意三个加行中的一个——“意加行”。
所以,我们要努力去修这些加行,修到后来,你才能够“于中不起爱憎”。不然你口头说“不起爱憎”,但实际上根本做不到。大部分人根本就身不由已,心就是不听话的,我们每个人不该恨的就是要恨、不该嫉妒的就是要嫉妒,明明没有意义的东西,但就是要想啊!这就是痛苦和纠结的原因之一,不是我们说不起爱憎就不起爱憎的,我们要去修到这样。
而长期串习菩提心和单空,你会发现自己的心受控了,当心受控了,你就会喜悦的。我们很多时候痛苦是因为心不受控,所以没办法喜悦。我们很多的忧愁不是因为生病,或者被人打,而是恐惧未来会怎么怎么样。但你仔细去想,现在还没人打你、没人骂你,是“恐惧”在让你不舒服的嘛,但恐惧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你去改变它就行了,既然还没出现,那你忧愁什么呢?
道理很容易懂,但心是不听话的,心直接就是:“哎呀,明天老板会不会骂我?我咋办啊?我愁、我愁啊!”如果管自心管得好的人,就会:“不准再愁了,如果明天老板骂的话,骂回去就行了!”(众笑!)然后马上就不愁了,但是我们却做不到!
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心的调服和管控都做不到,那要怎么样才能做到呢?需要前面基础的修行,这就叫“调服”。从某种角度来说,单空的修行都算是对心的调服,并不需要真的去修空性。
真的空性,就要去发现本质,让本质蔓延起来,这就是真正地在修空性,也就是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基础,不然一下子好高骛远,往往会自误和误人。
问:“对一切色像时,即名为见;不对色像时,亦名见否?”
答:“见。”
这一个字回答得“牛”啊!相当于“会么”?我们说的“见”一定要看到东西,现在没有色像时,也叫“见”,为什么呢?
问:“对物时,从有见?不对物时,云何有见?”
你看不到东西的时候,怎么能叫“见”呢?
答:“今言见者,不论对物与不对物。何以故?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
我现在说的这个“见”,不论对物或不对物,都是指不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去看到物或者不看到物、感觉到东西或者不感觉到东西、听到声音或者不听到声音。
何以故呢?“为见性常故,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这是典型的三转法轮的说法,对于聪明的人,一下就可以通过这一句话知道本性了。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说的“见”可以指见地。这个见地不是指对物或不对物,也不是以六根外放的方式去看到什么东西、听到什么东西。我们平常的“见”,指见到就是见到,没见到就是没见到,叫“无见”。
而文中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是指“能见”的这个根本能力是“常乐我净”的。你问:“那会不会是常见呢?”这里的“常”不是指实有的常,是空性的常。如果用三转法轮去说的话,这个“见”是我们根本的光明。如果用二转法轮去说的话,这个“常”不是指实有的常,而是指空性的常。
这个“见性”是不坏的,不管外面的东西在不在,它都在。我经常会去糊弄人说:“这个东西就是法性嘛,但如果把这个东西摔坏了,法性不就没了吗?”其实他就不明白,就算这个东西摔坏了,法性也不会坏,那就问你:“法性是什么?”一般人就呆了!
以前我曾跟大家讲过:“以用显体,用不是体。”对于长期听我课的师兄,应该知道的,都已经是很多年前讲的。以用外面的显现来显示我们的本体,有时候问:“什么是本性?”——“郁郁黄花。”再问:“什么是本质?”——“问取露柱。”(外面的柱子)。甚至有更厉害的回答:“庭前柏树子”或者是“干屎粑粑”。其实,这些都叫“以用显体”。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沩仰宗的沩山和仰山的故事,沩山问仰山:“什么是本体?”仰山就摇一下树,这就叫做“以用显体”。因为证得这个本质,才能产生这样的行为和外境。但你不能说这个“用”就是体,所以沩山就整他的徒弟说:“你只知其用,不知其体。”仰山一听就问:“请问什么是体呢?”最后就上圈套了!
其实这个时候,“用”就是“体”。对于证悟者,就敢说用就是体,同时他知道这个用不能是体,那到底是还是不是呢?这句话已经说过了,外物可以来去,而本质常在,但这个“常”不是实有的常,而是找不到一个东西的“常”。我已经说到白得不能再白了!
“有物之时即见,无物之时亦见也”,指东西在的时候,本质在;东西去掉了,本质还是在。
“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诸根亦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应该知道外境有来去和毁灭,但本性是无来无去的。这是三转法轮光明的观点。但如果我们以二转法论的观点去看,你可以反着来说。
比如有个著名的大随法真禅师,有一僧曾经问他:“山河大地毁了,‘那个’毁不毁?”他的回答是:“山河大地毁了,‘那个’也毁掉了!”(也就是外物毁掉了,本性也会毁掉了。)这个和尚认为法真禅师错了,然后就到投子大同禅师那里阐述了这一对话,结果投子禅师向着西方礼拜说:“四川有古佛应现世间啊!”接着还焚香礼拜。
为什么这么厉害的大德说的话,跟这句话恰好是不一样呢?对于证悟了的人,马上就清楚怎么回事,也知道矛盾点在哪里。一个说外物毁掉了,本性就没有了;一个说故知物自有去来,见性无来去也。到底谁是对的?
从理论上,前面是二转法轮的说法,后面是三转法轮的说法,在理论上很容易就通过了。实际上,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说的是一个东西,你怎么去融通呢?在你的认知上,这两种说法都能统一吗?完全没有矛盾吗?如果你还要靠想,说明你还是“二”的;如果不靠想,在座的问问自己:“你通达了吗?”
这两个虽然是分了二转和三转,但完全是一样的东西,真的是很简单很简单啊!因为二转说的“本体”真的是找不到的,三转里面的“光明”也是不会掉的,表达就只能这样。对于认知了的人,会在自己的认知里面知道是什么东西的。
如果我说到“那个东西”的时候,你会一笑知道就是“那个”了,就说明你的狗舌头多少舔到了一点,叫“狗舔热油铛”。虽然不一定喝进去,但至少你闻到了一点气息,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完全是“二黄”,就是意识性的东西。
修证中有很多这样的坑,如果你们真的要去修证的话,那就要去慢慢搞,就算搞不死你,也要搞残你!因为搞下去的话,你会“脑残”(脑袋彻底搞残了,死了),这叫“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最后,“诸根亦尔”是什么意思呢?“诸根”可以指五根,也可以指八识。但这里的“诸根”是不究竟的,它可以坏,但本性是不会坏的。这里的“诸根”不能单指眼睛这些器官,“根”是指能看的能力、能听的能力等等。如果“根”单指耳朵这些器官的话,它是会坏的,但“诸根”的能力会不会坏呢?究竟的能力是不会坏的,就算你这一世瞎了,下一世还是能看的,“瞎”只是指器官坏了,而“能看”的能力永远都在。
但这个能力还不能叫“本性”,它毕竟还是一种分别,因为你看的和听的是不一样的,还是有差别。但从说法上,“诸根亦尔”是成立的,能看的能力也是这样。当然,能看的能力是不能分别成能看、能听、能摸,能尝味道的这种诸根,这种能力一下就会分成几个;或者像第八识那样,能藏、所藏、执藏。
这个能力永远都在,但还是有区分,汇集成总的能力就是“本性”。其实,本性经过各种各样的分别成了诸根的能力,诸根的能力在清净的状态下,就会变成佛陀的坛城。比如五蕴就成了五方佛,每个根的分别能力都是一个本尊,我们密宗里面的“百部本尊”就是这样来的,只是把它形象化和人格化了。
你说:“这是我们人为的形象化和人格化吗?”真的不是的。以我们现在人类的因缘,如果不加分别地进入到本性里面让其扩展,你真的完全不加造作的可以看到百部本尊,而且你看到自己的身体都变成了坛城,里面也有很多的本尊。这时候自我感会完全的消失掉,世界会呈现得漂亮的不得了!
那么,这时候呈现的能力、净见量、净相,都是不会坏的。它的形象是可以收摄的,不像本性连收摄都不成立,为什么叫“收摄”呢?比如我们有污染的时候,净见量就不见了,但本性不管清净还是污染,都是一样的——圣凡一样。
所以禅宗里面说:“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这时候连圣凡的执着都要消失,净见量跟污染还是不同嘛,但真正到了本性的层面,郁郁黄花都是般若,佛陀就是干屎橛。他连这个偏见都要给你拿掉!所以禅宗有时候是大密宗,也有人说禅宗其实就是大圆满,但禅宗里面还没有大圆满“脱嘎”这部分的修行。
问:“正见物时,见中有物否?”
答:“见中不立物。”
我们正在看到物的时候,见中有物否?如果去问平常人的话,他会说你是一个疯子,他回答:“我正见物的时候,见中就是有这个东西嘛,不然我怎么看到它呀?”处于因明的层面,就会这么说的,这个叫“现量”;唯识里面叫做“性境”。
如果到了禅宗或者大圆满,就会回答:“见中不立物。”什么叫做“不立物”呢?你明明见到了,为什么说“见中不立物”呢?我再接着讲,等一下一起解释。
问:“正见无物时,见中有无物否?”
答:“见中不立无物。”
如果见中没有看到什么东西,那我们的见中有没有“没有东西”的这种认知?下面回答说:“见中不立无物。”这里关键是“立”和“不立”的问题。
我以前经常拿一个公案来戏弄大家,有人问:“万象丛中独露身,那我拨不拨万象?”意思是所有的现象中,唯一“那个东西”在那里,它是我们的明悟,也只有它是真实的,其他都是万象,是见而不见、不见而见的一种东西。那么这时候,要不要万物?拨不拨万物?其实就是立不立万物的意思。
这对于初证者是一种考验,而对于证悟者会笑你的,可能你去问他的时候,他理都不会理你。但对于刚刚开始证悟的人,这问题是很重要的,到底立不立物?立是执着、不立也是执着,你除了立和不立,也没有其他了,那怎么办呢?你说:“我不执着!”那什么叫“不执着”?所以这个问题是很具体的,也是拨不拨万物的意思。
后来这个公案的回答是:“你当万物是什么?”很简单,它是法性,哪有什么立不立啊?最关键它是跟你的法性是一致的,不管有和无,其实都是法性的一种显现和安立而已。
如果真的完全明悟没有有无的法性,那就没有外境有无的问题,因为本性没有有无,它的显现也是没有有无。如果处在那种明悟里面,没有立和不立的问题。如果你还在考虑立和不立,那时候的法性跟显现对你来讲,一定是两个东西。
大圆满的三自解脱分别是:心性自解脱、法性自解脱、平等性自解脱。如果处于刚才说的那种状态,就是后面的等性解脱没修好,也就是中观里面的“等性”没有修出来,你才会有“立”和“不立”的问题。
所以,这是一个很初级的问题,我们读中观在文字上可能很快就明白了,但在修证上你不明白的话,就是“二”。而真正悟透了的人,是不会有这个问题的,他心如太虚。“心如太虚”不是指心像一个“太虚”一样的东西,而是指这些东西没有实质。但这些东西没有实质,落到本体上的话,你会问:“那它的本体是什么?”其实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面已经安立了有个“本体”的东西。
所以,当仰山摇树子的时候,沩山就说他:“你只知其用、不知其体。”然后仰山就上当接着问:“那‘体’是什么?”这样会挨一巴掌的!当你在问“体”是什么的时候,说明你还认为有一个“体”,所以沩山就回答:“饶你三十棒!(算了,这三十棒就不打你了)”然后就走了。
原因是什么呢?你心里面还有一种轻微的执着在,但我告诉你,本性如果不透脱的话,犹如眼睛里面有金沙,永不得自在,所以一定要透脱。而透脱需要的长期磨砺,对于我们来讲是必须的,不能轻率!
当然很多人还达不到轻率这一步,他们还在初期的修行中,如果我们还在被情绪折磨、还在被世间的一些现象所折磨,那就老实点,好好的守戒律、好好的修出离心、修菩提心。
对于我现在讲的东西,你们听了也没关系,反正这是禅宗,不像大圆满,如果没有灌顶的人是不能听的。我讲的是禅宗的经典,叫《顿悟入道要门论》,所以是没犯规的。你们来听一听也没关系的,就像听稀奇、听古怪、听猪八戒打妖怪,这没犯错的!
还有,如果我们觉得这是如理如法的话,在心里面种下了一个般若的种子,就算堕落为“炮灰”,到时候也能见雨而开花的。所以没关系,你可以听,但真是要做到的话,不是那么容易,但也并不是说我们这一世就做不到。既然有《顿悟入道要门论》,就说明很多人在一生中可以做得到,但是要努力和拼命!“横身给虎咬,(禅宗机锋术语,本意是故意露出破绽,让对方上当的意思,这里是放弃一切,舍身修行的意思。)誓不回头,一往无悔”,这种大丈夫气概有了之后,才有可能真的获取证悟。如果你整天畏首畏尾,首鼠两端,小算盘整天算“我今天划不划得来啊?”这样一般都是不行的。
当年佛陀可以为了一个偈子从树上跳下来,身穿百钉,要是算账的话,他亏大了!其实不然,他没有亏大,我们算账的反而亏大了。如果你真的想求取这一世证悟的话,你要首先学会把一切都放弃,用尽一切的力量去追逐本质,这才有可能。“用尽一切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之下,就意味着你放弃了一切,所以非常的重要!
今天的交流到这里,我们一起来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顿悟入道要门论》第04课
- 《顿悟入道要门论》第0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