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论》云:“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对有边、无边、二俱边、双非边,以一非一双(即离一多因)等正理的破法,随其次第应当配属,智者以此便能了达四边均非真实。
我们看到这些术语、名相,一定要去思考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不然在头脑里一晃就过去了,对你没有什么用处。
“离开四边”这四个字谁不会啊?我女儿三岁就会念“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她现在十几岁了,仍然记得“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但你要问她那是啥意思?她不懂。
所以光会背诵是不行的,你一定要去把它的意思一个个搞清楚,这样才是学佛。如果越学越懵,这些东西学到后来是一脑袋的名相,满脑子的烦恼,浑身上下的执著,那不是挺搞笑吗?你要是理解清楚了,把脑子里的烦恼慢慢消解了,浑身的执著也减轻了,这样才有作用。
大家千万不要把学佛当成一种冒电冒光的事,这些不是学佛的事,是我们拍电影的事,我们的拍摄现场要打什么光就打什么光,还可以放烟雾。
那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凡夫的执著有四边。四边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的执著一定会有能执和所执,能执的是我们无明的心,而无明的心一定要有对境(所执)才有执。这些对境呈现的具体状态不一样,但不管把这些状态如何分类,都永远离不开四个边。
一个是有现象的“有”,叫有边。你只要有了“有”,那么就会呈现出能执和所执。比如我们面前的一台电脑,我能执的心会感觉到真真实实有一台电脑在这里,这就是有边;如果我把这台电脑搬走,面前什么都没有了,空了,而我的心还执著一个“什么都没有”,这就叫做无边。(这个叫“所境上的无边”,其实我们还可以把这些边按能所进一步细分,分为“能境上的有边”和“能境上的无边”等等。哇,这样去分那就太多了,我们先说所境上的有和无,能境上的无边留待后面再讲。)
总之,当我们的心面对一个事物时,我们认为它是存在的,这就叫做有边。这种存在当然有很多分法,比如它是实有性的存在还是虚幻性的存在?我们先不管这些,只要你看到了它、摸到了它、想到了它,它就是一种存在(有边);如果你不看了、不摸了、不听了,你的心此时会对着一个虚空,或者说对着一个“没有”,心和“没有”就形成了一种二元观待,这叫做无边。
什么叫“有非有俱非”呢?即二俱边和双非边。
二俱边就是“即有即无”。比如我的眼识里呈现出来一台电脑,电脑是有边,因为我明明看到了它,你不能说没有。但是,如果我通过一些推理去分析它,知道它完全没有实质、是个虚假的现象,那么在我的意识里它就应该是“无”。我们怎么去说这种前五识呈现出“有”,同时第六意识又认为它“无”的笼统现象呢?这就叫“俱有俱无”或“即有即无”。
双非边就是“非有非无”。理解它的方式本来有很多,但我们这里只说一种来启发大家的思维。比如我们把电脑拿走,拿开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就叫非有。但刚才说了,电脑搬走后的虚空还是心的一个对境,你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你的心还能看到一片虚空,所以它叫非无。两个加起来就叫“非有非无边”。
以上是在所境上的分法,还有在能境上的分法。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单空的无,我不管外境呈不呈现,也不管它是呈现有还是呈现无,反正内心里面就执著一个“无”,什么东西来了都是“无”。如果这种“无”完全成为感受性(非意识性)的认知,就叫做在能境上堕入了无边,那时候的外境有可能如梦如幻,也有可能完全消失,不管怎样,我内在的一个执著就是“无”,这个叫做无边。
还有,比如我用头脑想一个美女出来,这个美女能叫有吗?能叫无吗?她即有即无。为什么呢?因为从意识去看她,她就是想出来的一个美女,即“有”;但从前五识去,既看不到也摸不到这个美女,即“无”。当然,想出来的东西既可以说是“即有即无”,也可以说是“非有非无”。
所以“有非有俱非”这个名相代表了四种分类,所有现象都逃不出这四种执著。这四种执著汇集起来,其实就是二元对立——心和显现产生了一个观待。
那么,怎么去破这个观待呢?原文说“以一非一双(即离一多因)等正理的破法……”就是要把这四个边一边一边地抓住来破。你说“有”,到底是什么有?比如刚才说的电脑,我就开始用离一多因来破它,我去看那台电脑到底是什么,去找它的组成部分,只要找到它没有组成部分,那它就是一个缘起现象,不应该是实有的,它就被破掉了。一直找下去,它里面找不到任何实有的东西,有边就会被破掉。
有边破掉之后,我们再去找一个“无”,真的能找到吗?那个“无”一定要靠把电脑拿开才会有,如果连“有”都没有了,相对于有的无也不会存在了。那你说虚空的这种“无”呢?虚空的这种无很容易破掉,大家想一想怎么破?(现在说的是所境上的无,能境上的无只有靠认识本质来破掉。)
比如我面前的虚空(所境上的无),眼识要怎么破掉它?眼睛一闭就没了。如果你说手触摸可以有这种虚空,好了,你手一伸出来,我一刀把你的手砍了。也就是说,虚空的这种存在一定要依靠眼睛去看、手去触摸的这种缘起才能证明,一旦去掉一个缘起,它就没有办法存在,由此说明它不是实有的。
实有的就表示不依靠缘起,也就是不依靠任何现象都要存在。还有意识中的虚空,比如说我做梦梦见虚空,怎么破它啊?那就“啪”一耳光,醒过来就破了,所以说这个空也可以用大缘起因去破它。
还有这个即有即无、非有非无也一样的破法。你逮到那些无非就是空嘛,空的有的破来破去,最后发现完全没办法实有存在。当然刚才说的闭眼睛看到的虚空不是用离一多因去破,用的是大缘起因,那个东西是靠缘起存在的,靠缘起存在就不是真实的。
那你说那个虚空或者空间怎么去用离一多因去破呢?我会去找空间的组成部分,你找得到吗?你去找个最小的空间给我,找不到的。你看哪个空间有最小的组成部分,比如说大的空间应该是小的空间组成的,小的空间到底有多小,我们首先来收缩收缩收缩……收缩下去,最后你发现那个空间是没有实存性的,空间它没有组成部分这是离一多因破,你找不到任何一块空间是真实的,但是这个想起来仍然有点想不通。
为什么会要去找一个最小的组成部分呢?但是你要记住,你破的一个主体一定要是实有的,它是不能被破坏的。不能够被破坏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它的组成部分是不真实的,那么你说大的空间我可以破坏,那最小的空间你破坏不了,但实际上最小的空间我们都可以破坏得了,而且你还找不到最小的空间。找不到最小的空间叫做离一多因在空间的运用。
然后这个空间,比如说一个茶杯,一杯水倒进去,茶杯里面的空间就没有了,那么茶杯里面的空间就被缘起因破掉了,证明这个空间也不是实存的。而且空间它也会凭空出现,比如以前《楞严经》里边讲的,就像凿井求水 ,用那个铁锹把它铲一个洞出来,那么空间又出现了。它依据的缘起就是我去铲开它,如果你认为它实有,它就应该永远都在那里边。
但大家会这么想,破空间的最难的一个想法是什么呢,就我们顽固的认为有个空间始终就在这里,永远在这里——它填了东西,就没有了;拿开它,还是在这里。是不是这样的啊?那关键是它可以这个样子,但是它是实有的吗?所以空间特点是什么,就是容纳性。那虚空的特点是容纳性的话,那么它如果是实有的,那它的容纳性就会永远存在。如果这个杯子的容纳性永远存在的话,我不停地往里边倒水,你会把它的容纳性破坏掉(因为满了就不会再继续容纳了,否则应成一杯水可容纳整个大海仍绰绰有余)。所以我们认为的那个空间(虚空),它没有办法是常恒性的。只有一种虚空是常恒性的,就是法性那种虚空。
大家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东西。如果你把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这个心,依据六根所展示出来的所有事物,都发现它们没有办法是实有的,那你就找不到实有的事物,对不对?因为人去判断世间事物,只能依靠六根。那你说不是,我还靠射电望远镜、显微镜,其实这些只是我们六根的一个延续、扩展。
你通过射电望远镜看到宇宙那么大,它实际上最终观测者还是你的眼识,就跟你戴副眼镜没有什么大的区别,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区别。显微镜也是一样,我们肉眼看的东西很粗大,然后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很多细菌等微生物,再看下去再看下去会越看越小,但那个显微镜其实也是眼识的延续而已。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声纳等各种各样的工具来延续和扩展我们的六根。
但是这些所有的工具,最终的观察者是什么?最近不是出了一个超人机器人AlphaGo吗,去跟一个叫李世石的韩国围棋手下棋,四比一把人类砍得大败。你看它好像能判断一样,其实它根本就不能判断,它只是个程序在执行,完全不能判断的。它里面是没有个主宰者的,只有有情(包括人类)才会有主宰,所以AlphaGo下赢了棋以后,它绝对不会开心的,它不会马上兴奋起来“去,我们去趟夜总会!”会吗?AlphaGo机器人会干吗?它就是一个纯逻辑的,所以说它不具备判断能力,只是依据程序。你下了什么棋,它根据计算,哗哗哗就出来了。
只有有情(包括人)才会判断的,人类依据六根来判断。你要说“是不是只有我执的才会判断呢?”错,没有我执的也判断。比如佛菩萨没有我执他也判断,只是我们判断的时候一经过我执一判断就错了,不全面、很狭隘、引起了痛苦。佛菩萨他是全面的一种判断,所以他就不会出错,无非就这区别而已。那么机器它非有情,它真的不是一个判断者,它只是一个执行者,所以AlphaGo的胜利最终还是人类的胜利。
其实这个东西用得着去下围棋吗,根本就不用下围棋来证明。机器很多方面比人类强,百度仁波切,谁搞得过它啊?你上去一搜,什么都回答你,简直就是一定范围内的遍知。还有计算器,论计算能力,你算得过计算器啊?我们找个人去跟计算器比算数,没有人算得过计算器的。但是证不证明计算器的智力比人高呢?那要看你怎么去理解智力这个词汇。
当然,你说万一以后出现谈恋爱的机器人咋办呢?看过《我的机器人女友》吧?是不是很多单身汪们都想去找一个机器人女友啦?这个有可能会发展到有机器女友或者机器男友,不管机器男友女友,它有可能会发展到根据人类反应而应对。比如人类说“I love you”,它马上回答说“You love I”,还可以做出一些相应的动作,但是你绝对不能相信那里边有个神识。为什么呢?比如如果哪个捣蛋鬼把它的芯片一换就完蛋了,你说“I love you”,呯一耳光就过来了,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哈。
但是你说人类会不会这个样子呢?比如人跟人谈恋爱,也许我们可以把他心肝换了的,这个做起来比较困难,但是还是可以的。比如让他失忆,或者给他的大脑皮层动手术,见面他就不认得她了。但他这个跟AlphaGo被换了芯片那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换了芯片或者记忆库消失以后,它绝对回忆不起来。
但是人类,比如跟一个人谈了恋爱,哪怕切断了他的脑皮层等等,他再也记不起来了,但这些恋爱的经历会以种子的方式存在他那个永远烧不毁的阿赖耶识里面,来世它一定会回报你的。当时记不起是因为缘被阻断了,因为表达爱意或者仇恨的缘必须依靠身体来,结果你把身体给毁坏了,实际上你用得着去切断他的大脑皮层吗?你一把火把他烧了,他也表达不出来。
我说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判断者最后还是要落到人的心上,心依据六根来。所以佛教里面说“信心”这个词汇,大家要全面的理解一下。一方面是说我们对一个精神领袖、上师、引导者、佛陀,对他们的信心,是相信他们的一种心态。另一方面是说我们要相信世界的根本是心,叫信“心”,而不是信一个什么物质。
那么你说外面出现了那么多东西,归根到底落到后来最后的判断者一定是我们的心。为什么我们要通过中观一步一步地去把所有外境的真实性都破坏呢?就是说它都不是真实的。破坏的目的是什么?就把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以外的所有东西,说它没有真实性只想证明一个:真正能够落到最后真实的东西只能是我们的心。为什么?它都没有真实性,它是个虚幻的东西,那么谁造作这种虚幻呢?上帝也被你否定了,他也是虚幻的。最后落到后来它一定是我们的心。
那么一切的根本是我们的心的时候的话,我们修行成佛才有可能性的。我们遵循因果规律它才是有理论基础的。否则你凭什么要遵循因果规律啊?所以为什么要这么去破?这是要在逻辑上建立我们理论的圆满性。这个去破的同时,我们的心在思维的同时,我们的心就开始在破坏“外面是个真实事物”的这种无明、执著。
这种执著就叫做无明,你根本没有理由的一看到就觉得它在。它影响你带动你,让你痛苦,让你欢乐。外面的事物有很多哦,好看的好用的事物、家庭、神圣的事业、爱情、亲情这些都是外在的事物。这些事物一出现,我们哪里会去想到真实不真实,立即就去想它好用不好用,喜欢不喜欢。我们的心就老是在一些虚假的事物里面开始游荡,根本没法自控。
什么叫做解脱?就是我们的心开始发现这些东西没有真实性。发现没有真实性实际上就在回归。就是在用离一多因去破它、去思维它、去观察它的时候,其实心就开始在回归。我说这个话的时候大家为什么没有反应呢?因为你没有去修行过。你一定要去修行去感受到心回归是什么意思,心回归的意思就是你不再受它牵动了,我们现在稍稍一点点事情牵动起来就不得了。
当然你说有些事情我不牵动,比如叙利亚打仗不关我事,那是因为和你的我执以及我所执没有关系,但只要能影响你利益的东西,马上就会牵动你,这是我执在起到牵动你的作用。但是它用我执来牵动你,而组成你的我执的是色蕴和其他精神性的蕴,如果这些蕴都已经被证实是虚假的,并且在证实的同时你用心逐渐体会它就是虚假的时候,那么它组成的这些事物就一定没有办法再牵动你,但这需要你心很现实的直接的体会到它是虚幻的,而不是你的心在感觉到它是真实的同时头脑中去认为它是虚幻的,否则这二者是会形成矛盾的,那勉强可以算是一种修行。
但是实际上大部分人刚刚开始产生这种思想的时候,心是不听话的,它一定还是受这些东西的引诱,因为他的快乐和痛苦都建立在这上面,这真的没有办法。所以我们用离一多因去破外境和四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它搞空、搞虚,搞虚了后就明白五蕴组成的自我全都是虚假的,整个佛法就在干这个事。通过密法其实也是干这个事,比如圆满次第中把左右二脉的气引入到中脉里面,外境就消失了,出现了四种状态白黑红这些颜色,最后现量的感受到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它不是像我们五根看到它出来了,但头脑里面在想它是虚假的,如果你没有真正的信心或思维得不全面的话,你的想是不起作用的。
你说大圆满是什么呢?大圆满虽然最初不可能现量的看到这些东西消失,但是他的心由于长期的闻思和上师的加持及福报,他的心会直接的肯定其实就“这个”是本质,这种直接的肯定是现量的“哇,真的是除了这个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他为什么能肯定呢?因为他的心已经摆脱了“外面东西是真实的”这种无明的执著。无明,就是不讲理由的、非概念性就是觉得这些东西是真的存在的。他完全感受身体和一切真的就是假的,那什么是真的?心一领受就只有心是真的。心是怎么真的?他清清楚楚知道它是怎么真的,这就是大圆满了。然后在这个状态里面,他会很自然的安住的,他那个时候反而不用力了,他反而不需要再“你是假的,你是假的……”它本来就是假的,关你什么事啊?!
说它是假的,就表明他心里面还有无明。它放在那里,心里面执著它是真的那种无明,他用说“它是假的”这种方式去破坏这种执“真”的无明。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我说的这个问题好深,会牵涉到我们下面的“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的实有空。”这个问题,格鲁派和宁玛派为此有不少辩论。我把这些原理跟大家说清楚了,大家以后再读这些书就知道是为什么了,不然老是再三的说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它在干什么。我把理义说清楚,其实你自己都知道该怎么去做了。
三、认定所破为显现
上述所破的人我和法我,究竟是指何者呢?
上述我们要破坏的人我和法我,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们说了二谛、四边、人法二执这些东西,那么你说这个人我和法我具体到底是什么?你不能光说两个干巴巴的词汇。其实这些非常重要的,大家不要觉得这个没意思,因为你要清楚了究竟的人我和法我,你才知道我们去破什么,也就是要搞清楚目标,所以叫认定所破。所破是什么,人我和法我会表现为什么——显现。这个道理是怎么成立的,我们来看内容:
直接说,即是迷乱众生心识前如是显现的人和宝瓶等。
说直接点,什么是人我和法我?就是我们这种普通的迷乱众生心识前显现的这些人(这里的人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别人)和宝瓶(一切无情物),这些就是所谓的人我和法我。比如我们现在去说这个人是坏蛋或好人,对方肯定是显现出来的一个个体,若是一个都没有显现出来的个体,你不能去说他是好是坏,当然你疯了例外,我们说的是正常的根识之下。而显现出来的这些东西就是法我,我们把法我具体体现在哪里要找出来。
我们以前在分析人我执的时候,有时说身体是人我的一种表现,有时说情绪是人我的一种表现,那么现在人我和法我统一起来,它们的具体表现在哪里?就是这些有情和无情,也就是我们六根识面前的所有现象。说了那么多的名词“人我、法我、四边”一大堆,说的其实就是你面前的东西,你能感受到看到的所有的一切事物。再不具体的话,我们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去破。
在尚未通达空性的众生心识前,所谓的“真实有”也只是这些而已,不必要再去寻觅一种其它的法。所谓的“实有执著”,也只是认为这是我、这是宝瓶的念头而已。所以,对所破和攀缘所破的执著,没有什么确定不了的。
凡夫没有修习中观之前,宝瓶等如何显现,即是二我;对其如何执著,即二我执。因此,所谓“瓶等真实有”,也只是当下鼓腹、盛水的瓦瓶等,不必在这之外寻觅一种其它的所破。《定解宝灯论》云:“不空瓶子之外法,所成实有为何法?汝等了知所破相,实为荒唐可笑处。”
这一大段读起来,初学的师兄就一个字“昏”,学了很久的师兄二昏。我知道它在说什么,但不是说我成就了。因为我不是(闻思上)初学的师兄,我修行上还是初学者。
其实这些实有的执著,你不要再觉得人我、法我还有其它什么东西,它就是这些显现。比如什么叫做人我的执著?——你的身体,他的身体,你的五蕴,他的五蕴,这就是人我的执著,显现出来,你看得到的。然后其它的比如宝瓶,就是这个大肚子能装水的容器,这个就叫法执。认为它是一个法,然后执著它,那就是法执;认为自己和他人是人,然后执著它是真实有,这就是人我执。没有其他什么执著了。
这里的意思是想破什么,它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我先给大家说个大概,后面会大量说这些东西的。它说你要去破宝瓶不是实有很简单,你就说这个显现不是实有(这个显现的东西完全不是真实的)就可以了,你不用再在上面去找一个实有,明不明白?这上面本来就没有一个什么东西是实有的,这个好拗口,但实际上它就是想表达显现非实有。
有一派它说不是这样子的,它说“杯子放在面前不障碍你的,你用不着破它的,你要破它上面的实有就可以了。”那它上面的实有在哪里?心。所以这个很容易形成很多矛盾,因为心才会认为它实有,但是一般的众生哪里会去说这个心还有个实有?因为它就放在那里嘛,就在嘛,如果说它完全是虚幻的像梦中一样的东西,它的实有就被破掉了,除此以外就没有其他实有了,它是想说这个。
但是它为什么把这个提出来说,其实它不是对普通人说的,而是针对格鲁派“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的实有空。”这个话一说起来好拗口,它的意思就是现象和空不空你不要管它,你不对现象执著就好了,就让它存在。(注:有些修行是从所境上着手,不去管能境;有些修行是从能境上着手,不去管所境。)那我们就要去找我们对现象的执著,在哪去找啊?你找出来给我看看现象的执著在哪里?其实现象的执著就在这里,就是现象本身嘛。所以它就认为“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的实有空。”多余,因为执著就体现在现象上。
所以说“人我”体现在哪里,“人我”就体现在这个身体上和自己的自尊上、人格上、傲慢上、贪婪上,是不是?但是你要真的去找个“人我”,你给我找出来?找出来,俺办了它,你找不出来的。
“法我”也一样,你再给我找个“法我”出来,你也找不出来的。那么怎么去破呢?也就是说我们真正修行的时候要去破外境,所以它拼命说“认定所破为显现”就这个原因。不然你就不知道为什么它去说这些,为什么一会儿说不破显现,一会儿说破显现。
特别是有些中观书上,帝洛巴对那若巴说:“显现并不障碍你,执著才会障碍你。”大家听过这句话吗?难道说帝洛巴不究竟吗?你敢说帝洛巴不究竟吗?你只要说,你就不究竟了;你不说,还是不究竟。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它有一个过程。当我们真的明白心性了的时候,那显现真的就是不障碍,显现本来就是心性的游舞,空性的庄严。当我们不明白心性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就只能去破外境,因为外境的存在障碍了我去认识心性,我就要去破它——“认定所破为显现”。
当我把它破完了,它根本完全就是一个假象,对我的心来说,我对它的执著没有了,它在不在,显不显现,障不障碍我,管我什么事啊?!还有一种过程,就是显现并不障碍你,执著才会障碍你——如果我完全已经证悟到心性的时候,对外境就是这个样子,它是自解脱的,它不障碍我,这是一个比较深刻的说法。
还有种说法,就是我还没有认识到心性,但是我心已经开始对它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就是已经不是概念性,而是我直接的觉得它就是虚假的,但我还是觉得它障碍我。处在那种似是而非、进进退退“哎呀!你说它在吗?”你看嘛,很多人追心性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是心性。他突然从那个心性里面一看显现,他觉得两个东西是不一样的,然后他又开始犹豫了“不是说一切都是心显现吗?为什么我觉得它不是我的心的显现呢?”那是因为他没有真正的认识到心。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时候突然想起帝洛巴尊者说的:“显现并不障碍我,执著才会障碍我”。他一反观,因为我认为它是怎么样嘛,当我的心真的直接不认为它是怎么样的时候,心一下子就敞开了。也就是这种说法会帮助你去认识你的心,显现并不障碍你。当你还没有认识到本性,有起到这么一个作用。然后他们就把这句话拿出来就证明,我们不用破显现,我们要去破显现上的执著,显现上哪里去找个执著啊?因为我们的执著就体现在显现上,明不明白?
如果我们不去破显现,你拿什么东西去破啊?你破显现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破执著,是不是?当执著破到一定的时候,你就要丢弃对显现的追逐,因为显现太多了。所以说在禅宗里面也好,在大圆满里面也好,它说“狮子扑人,韩卢趁块。”人用石头去打狗,狗就拼命去咬那个石头,石头就代表显现。狮子就根本不会去咬石头,直接就咬人去了,表示直接抓根本,直接逮心。那就是你不要去管显现,你逮到心是什么就行了,显现不影响你,这个是造成证悟的一种说法。
还有证悟了以后也可以这么说,显现不影响你,因为它本来就是心的游舞。那个时候我们会说它是心的庄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人家好好的般若你去破它,你脑袋有病。但那个是确实证悟了的人才会这个样子,但是我们都没有证悟,我们要去破我们的执著的时候怎么办呢?你就破显现,所以叫“认定所破为显现”,这个听得懂吗?你再把听懂的东西拿去读这些东西,读得就顺了。我们再看下面的:
章嘉三世若白多吉的见歌中说:“如今有些聪明人,耽著实有、堪忍等的名言,明明的显现放置一边,却去寻找其它具有相的法。”
章嘉三世是掌管内蒙古地区格鲁派最大的转世活佛。北京那个雍和宫,就是他建的。他说,现在有些聪明人,耽著这个实有、堪忍等的名言,明明的显现这个就是实有,就是执著了,然后去找其它具有相的法,你怎么都找不到。除了这些显现,你哪里去找执著啊?执著就体现在这些显现上。
因此,在实执众生的心前,这个显现是实有,不破它反而寻找其它的所破,显然不合道理。全知无垢光尊者说:“嗔恚是缘怨敌产生的,如果不在怨敌的显现上空,而只说一个虚空没有,这样对遣除执著怨敌有什么作用呢?”
他说我们的愤怒,是面前这个怨敌造成的。如果你不认为这个怨敌是空的,而说其它东西是空的,这样对遣除怨敌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当然,这个很容易跟我们平常说的产生混淆——“哎呀,没有怨敌啊,不要管怨敌啊,管心里面的愤怒啊。”这种说法,它实际上是先排开怨敌的真假。怨敌的这个法的空先不去谈它,而是转过头去修自己的内心,这是初步的修法。就是你不要去管啦,他是你妈啊,或者是他的好坏没有关系,你要去看你自己是不是有愤怒啊。这个不是空性的修法,这个是一种调心的方法。我们把那个调心的方法拿去跟空性的修法混到一起是不对的。空性的修法,就是这个怨敌是虚幻的,它是假的,所以我没有必要再去生气。
空性的修法对一切,甚至生起气来的时候,它也没有说生气是怎么样,生气也是虚幻的。它用虚幻去套一切东西,全部都是所境(对境)。没有说“哎呀,我这个愤怒是虚幻的,怨敌是真的。”那怎么行呢?大家不要认为这样说多余,你如果踏踏实实地去修行,肯定遇到这些问题的。有些人找心性,找到觉得自己心性就是这个,我们把这种所境当成了心性。
“所境”当成了心性,比如:一看虚空“哇,这个虚空——明,真的明。”他以为找不到就是空,它其实就是一种所境,这个所境有个特点,它跟外面的东西套不起来,明不明白啊?有修行的人,你们好好听一听,你会发现这个所境跟外面的东西,它不是一个东西。它不是一个东西,那就二了嘛。你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所境,不是真正的证悟。听得懂吧?
那么说到这些理论,其实都是套在一起的,并不是空洞洞说个东西来忽悠你,专门让你听不懂,这是不行的。所以说这个认定所破为显现是有道理的,当然这个后面还有大量的争论,我们到时候慢慢来说这些东西。但是如果没有很详尽的闻思,没有很多修行的人,你可能听了会像听天书,但是没关系啊,我们不是经常在说一个词汇——种子,种子的意思——你虽然现在看不到,但它总有一天会发芽的。如果你说等发芽的时候再说吧,那就永远没有种子。
我们是对正显现的有情生起执著,攀缘可爱相贪执,攀缘不可爱相厌舍,嗔恚。对于法,也唯一是执著正显现的色声香味触等,并非执著显现之外的法。譬如,享受美味,是心攀缘正显现的甜酸苦辣执为实有;欣赏音乐,是心识攀缘显现的乐曲,或喜或哀。白天起执著,是妄执白天显现的人、法;梦中起执著,是妄执梦中显现的人、法;漂泊中阴,耳闻巨响,心神恐惧,也是对中有的显现耽著。
总之一切执著都是攀缘显现而起的,认定了理所破是显现之后,遮破实有的人法显现,就能把显现抉择为空性;再安住正见修习,就能断除人法二执。
听得懂吧?其实我们所有的这些恐惧、痛苦啊,全部都是因为心攀缘外境而起的。我们很容易把这个心攀缘外境想象成我们去想它,其实想是一个非常次要的攀缘,虽然想也算是一种攀缘。但最重要的攀缘是你的心不想它也要去,比如吃饭,你说你不想,你不吃啊?当然,你减肥了可以不吃,但连饿你七天,那个屎粑粑你都要吃,不信可以去试的,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心是怎么攀缘的。还有人说我不攀缘我不攀缘,即使你心不朝外,你起码想让你的身体保持安适,身体对心也是一种缘。我现在拿把刀用那个刀锋慢慢的跟你的皮肤亲近,让它们产生交流,我看你咋办?你就知道这个不行的。
我们没有办法不攀缘,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就是我们的心不加思考的强烈的依靠外境附著外境。“食色性也”,孔子的这句话大家不要乱理解啊,食就是要吃,色是喜欢好的东西,食色是我们的本性,所以叫食色性也。如果用佛法的语言来说就是:对外界的显现我们不由自主的需要它。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叫做攀缘。
不是说我不攀缘了,我不想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没钱了你当然不能想去逛商场,你还想买lv啊?想也是白想。但是有些东西你没有办法不攀缘的,你比如说屁股总是要坐在舒服的地方,我要是撒了一堆玻璃,你屁股就要攀缘到那个没有玻璃的地方。由于我们有很多的耽著,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不攀缘,当然身体是最大的耽著了,刚才不停的在说身体。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攀缘这些显现呢?你会回答回为需要。那为什么会需要呢?一层层的追下去,因为你心不自由。你会认为它这个东西是真实的,不加思考的认为它(身体)不能不这个样子,它是真实的。当你的心真的觉得它不是真实的时候,比如训练你,我们不要说佛家这么厉害的,我们就说道家。那个道家它真的有脱体的修行的,他可以让那个神识从顶门出来,他们叫出阴神,他的神识直接从顶门出来看到这一堆身体,那个时候心就开始摆脱对身体的攀缘了。外面的我就不用说了,有时候也是挺厉害的,比如说我们对亲人的攀缘,比如谈恋爱,特别是那种热恋的时候,突然离开了,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就是心强烈的攀缘,但是这些东西都还算了,到了后来越来越厉害。那么它有个前提就是什么呢?我们以为是来源于需要(或者叫本能、天然),其实不是。真正原因是我们的心强烈的认为它是真实的,而且形成了“态”,形成了固定的状态。你不能去破坏它,一破坏它就不行,就受不了。不给你吃不行,不给你睡不行,然后你经常还会想到要去保护它,不保护它的话,怕它会被破坏,安全感这些问题就来了,那么怎么办呢?
道家当然会说身体是假的,他说这个是借假修真了,身体是假的,怎么办呢?就在丹田那里先安一个鼎炉在里面点火培养元婴,他们认为元婴是真实的。而且也怀胎,你看没看到男子怀胎而且怀胎三年,这个婴儿从头顶上冲出去,你看不到的时候叫做阴神,看到的时候,它还可以化身出去很多的叫阳神。我们这个身体就成了幻执,他还说这个叫幻执,但是他离开了身体的幻执又去执著元婴这些东西。佛教说,这个完全是假的,心根本就无形无相,完全就不需要执著,它本来如是,它也不是什么元婴,元婴又搞成另外的东西了,那怎么办呢?放开,就这样了,没啥。
如果把这些放开了,你就是圣人。那圣人是什么样的?圣人没有样子,到处都是,随缘任运,这个是佛教的说法。那么你要怎么放开?你肯定要从你的心固定的认为这些东西是真实的这种状态里面慢慢脱出来。密宗用的方法就是通过气脉去,一下子脱出来,大圆满甚至更快的,用直接对那种脱出来以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心的那种状态的掌握。我说了状态这个词,那个时候恰好就是没状态的。我要说这个,我没办法去说,我怎么办呢?就“那个”的掌握。所以没办法,一定要变成禅宗的“这个”“那个”,因为不是个东西。对那个的掌握去让它扩展,这么去变得无执。
那么我们学中观的怎么办呢?认定这些东西是假的,我们的执著附在显现上面,所以要去破坏它,用光去射,去思考、去感受它是虚假的这些方法就来了,所以一定要把那些理和修行套在一起,你才知道该怎么去做。做到后来的结果是什么,你通过这些理就可以推断。而不是搞了一个状态出来“哎呀,我这个是不是单空呢?”只要这样问的,一耳光过去绝对不会打错。(众笑)如果一万个人来说“我这个状态是不是单空?”你抱一把机关枪扫射过去,有杀错没放过,绝对不会打错。单空就是心开始摆脱执著,但还没有认识心是什么,所以要认定心是什么,要搞那么多就是这个原因。
总之,一切执著都是攀缘显现而起的,认定了理所破是显现之后,遮破实有的人法显现,就能把显现抉择为空性;再安住正见修习,就能断除人法二执。
当我们认定了理所破就是这些显现,我们的很多痛苦就是因为攀缘这些显现而引起的。我刚才大量的解释攀缘,我们常把攀缘简单理解成是要跟别人结个缘或搞好关系,哪那么简单啊?若是这种攀缘,随时都可以断的,如果你断不掉的话关到监狱的里面,你不断也得断,但也没听说关进监狱就证悟了,这就说明这样不行的。
真正的攀缘就是指所有的显现,并不单单身体和情绪的显现。当我们认定它是空性的时候就生起这种正见并数数串习,慢慢慢慢我们心会体会到心放弃一个东西后的那种松脱(松脱也好,愉悦也好,滋味也好,肯定会产生这种感受),然后安住在这种感受上一会儿,安住就是让它延续一会儿的意思。
至于它是不是真的?它不是真的,因为它也在变化,若是真的就不变化了。它会逐渐扩大、深入、圆满,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一修法就是单空逐渐透过五蕴的过程,但这是一些很矬的人才这样修,当然我们大家都矬。这个叫做再安住正见修习,就是逐渐不停的松松松,松到哪天突然明白“哦,原来这根本就是心的,其他空个什么?它本来就是空的。”那就是大圆满了。
要心很清楚的知道产生一切的心原来是这样的——从来都是解脱的,根本就没有个执著,就是因为心无明的、强行的、直接的、非思维性的去强认强执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一松脱了,本来如是,一下就明白了。通过这些修行,心突然明白了不执著的那个心到底是什么,然后你保持它,“保持它”这个词汇就叫做保任或者六根自解脱。
大圆满为什么叫六根自解脱?因为一切显现无非就是六根,你能找个第七根出来吗?不可能的。自解脱就是本来就是空性的意思,它本来就没有实有在上面,我心已经不会再攀缘它了,我要攀缘它才会痛苦。我的心认为它是法性的游舞,连攀缘不攀缘这些词汇都是扯淡的,一切无非游舞,无非法性,唯一明点嘛。在那种状态里面产生的直接效应就是心直接的智慧、慈悲……佛经里面说的那些功德全部兑现。
逐渐的这些功能就会慢慢在相续里面显现出来,我为什么要说一个人的相续里面显现出来,就是你的相续逐渐会被击烂,人我执消失的时候,相续就开始消失,你突然发现你的身体根本不是这一堆,直接的感受到(而不是一种想法)山河大地都是我的身体。因为我们现在觉得这一堆是自己的身体,苦乐都源于它。但那个就不是了,那是心在开始对身体的攀缘执著开始减轻、减弱。山河大地是身体,那个山河大地也不是实有的,它就是心像影子一样显发出来。
影子的意思是什么?你一想影子就想到那个光影,其实那个很硬的金刚石也是影子,我们这里的影子是完全没有实质的意思。明白了这个,它就再也不能操控你,你就不会觉得它这样那样。操控你的那个你已经变成心了,而不再是人我的那个你。这一大段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去认定这些显现。它为什么拼命说了这么多,这些道理好像说一个就够了,而且举了那么多例子,是想告诉我们:实际上所有一切单空的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心去摆脱显现对我们的控制。
什么叫做大空性的修行?就是我们已经发现心的本质是什么了,你发现心的本质的时候反而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因为心没有本质,没有个东西,找不出来,所以只好说“言语道,断;”没有办法用语言去描述它。它也不是心运动的一个结果,心运不运动都是那样的,所以叫“心行处,灭。”这样一说以后,你马上就开始想啊想啊,你一想又是思维性的东西,怎么办呢?所以你要真的去明白它,就不停地去破,这叫做磨尽障垢。
所有的显现实际上就是阻碍我们去认识无执本性的一些障碍,磨尽它——“障垢磨尽,真如自现。”心就开始明了了,开始明白自己是什么了。《六祖坛经》:“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意思就是这些显现都是假的,一念并不仅指念头,任何东西显现出来(耽著这些所破的显现)全都不是真实的,非实有的。如果完全处在这种状态,你很容易认识自己的本质是什么。六祖也在用中观,但“汝当一念自知非”不容易啊,它就要通过单空这么修行才能做到,你根本就不知道你这些念头出来都不是真实的。一念非,就是它完全不是真实的,不是实有的。不是说我出来的什么念头都是错的,不是这个意思,这里的“非”不是错的意思,而是非实有的意思。
略说自续派与应成派的所破差别
中观到后来一定要去说这个。大家说“整天跟我说这些应成派、自续派,何必呢?你告诉我怎么破就完了嘛。”上师书上这么写,而且我们学这个论,我只能按照书来讲。还有上师说这个有没有好处呢?当然有好处了,他先把框框给你架在上面,一大堆的框框搞得二昏二昏的,但是你只要坚持学下去,二昏慢慢就变成一点五昏,然后一昏,最后一昏都没有,离一多了。它是逐步来的,先把一些框架告诉你,然后你再去明白框架里的东西,这也是论的一种表述方式。一定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这样来。
问:中观的所破是宝瓶等的显现法,在遮破显现法的方面,应成派和自续派在认定上有何差别呢?
应成派和自续派在遮破这些显现法上面是不是有差别?一定是有差别的,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也不会拿来说。
自续派遮破胜义中显现存在;应成派遮破二谛中显现存在,故连显现法也要遮破,不承许在自他面前共同存在显现。
听得懂这个吗?大家头脑中应该已经晕了。被我刚才一顿绕,现在又是应成派和自续派。我们现在休息3分钟,观心3分钟,我们放松点,放松点。一直这样下去,我语速又快,中间又夹着川腔普通话,还有很多脏话,这么一搞把大家的思绪全都搞乱了,这个不行,一定要搞懂,不搞懂不行。我们整个中观的派别,说破执著就是要破显现——人我执和法我执。破显现,我们中观只有两派:究竟的应成派和不究竟的自续派。
这两派在认定所破(显现)上有什么差别吗?自续派只遮破胜义中显现存在,而应成派说不是的。应成派遮破二谛中显现存在,故连显现法也要遮破,不承许在自他面前共同存在显现。它不管是胜义还是世俗,所有的显现都是不存在的。这个好像有点睁着眼说瞎话,其实不是的,这个牵扯到真正的修法和进入的方法。如果你长期去修中观就会发现“哦,原来它没有办法不这么分。”如果你不去修的话,就会觉得他们扯这些干什么,你告诉我怎么分就可以了嘛。因为你去修,不同的根基和不同的进入方式,一定会产生这两种运行方式。这两种运行方式就变成了究竟的应成和不究竟的自续。为什么我们看下面:
《智慧品释》中说:“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实执的诸有情暂时没有机会产生远离四边的智慧,故首先需要发起诸法仅胜义中无有所安立的心所妙慧。因此,自续派的一切论典中,对于经论中诸多遮破色等之相,宣说仅是遮破实有的单空假胜义之义。”又说:“虽然胜义中无生,但对世俗中似有生的显现并不能遮破,因此,诸法在世俗中持其自相,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成立;彼按显现那样在胜义中不成立之故,对所破加胜义的简别,而说胜义中无、世俗中无欺有。”又说:“具德月称和寂天等,最初即着重抉择离四边的各别自证智,如是对彼世俗中成立自相也一并破除,故而息灭分开执著二谛,将成现空双运。”
这要一读的话,大家就不是二昏了,二二得四昏了。四次昏,累不累啊?其实很简单,一解释就不复杂了,我们一段一段的来。
《智慧品释》中说: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实执的诸有情(众生)暂时没有机会一下就远离四边,这是说大部分的众生,有些众生譬如那些再来人或真正的活佛,你跟他一说,可能“砰”一弹指,一下就回到本质上去了,就离开四边了。但大部分的生命是不行的,大部分的生命他一定要先破有边,因为导致他痛苦的大量是有,有没有一种众生是因为无让我们痛苦?有的,无钱让我们很痛苦哈,但其实我们所谓的无钱的痛苦,实际上是对有的执著。
如果真的堕入了无边,那是不痛苦,要么就是无记,要么就是很开心很欢乐。因为他突然发现他有能力去摆脱很多东西的显现了。堕在无的执著里,那个是很愉悦的,所以那会成为一种执著,成为一种讨厌麻烦的东西。
故首先需要发起诸法仅胜义中无有所安立的心所妙慧。首先需要发起对有的破坏,就是在胜义中是没有的,就是要发起这么一个心所妙慧,实际上是堕入无边。而在平常的世俗中,杯子以杯子的自相(注:自相分成胜义和世俗两个层面,这里指世俗的自相,为能起功用之法的意思。胜义的自相则指实有,具有不变、独立、唯一的性质。)成立,电脑以电脑的自相成立,各种有情以各种有情的自相成立,它这个规律还是有的,你要照着去做的,因为它就是针对我们普通人而来的。因为我们普通人就是处在两种挣扎里边:一方面是我们摆脱不了这些显现,一方面我们向往摆脱这些显现。没办法,你的相续中一定会形成二谛。
其实你的胜义谛是你的想象,如果你还要说你的胜义谛跟你所显现的这些东西都一样,那还有什么好修的?你说是啊,就是无修——应成派。根本就做不到,那怎么办呢?所以要建立一个胜义中间就是没有——无,然后拿无去破坏我们面前的有,摆脱有对我们的桎梏。所以我们刚刚开始去夺自己啊夺外境啊,去思考自己是虚幻的,全都是属于自续派的一些修法。
当然,有些是过程中间的,有些是境界中间的。像我们说这些话的时候,要知道语言分为两种:境界语和见解语。境界语就是说那种状态的叫做境界,比如说我们身体都消失了,外境都消失了,这种就叫做境界语。但是没有消失的时候,我们去说“它根本就会消失的,它不是真实的。”这属于见解语。
见解语是我们通过读书和思考来的,境界语是已经是证实了的,就是没有的(身体都消失了,外境都消失了)。所以我们有时候去说这些话的时候,也要去看清楚它到底说什么。你有时候为什么分不清楚?因为你投入不够深,思维不够细,没有这样的体会,所以拿到一句话就跑。去辩论,去打击别人可能起一点作用,但是对自己的修行可能都起不到一点儿作用,很快就忘了,你就会发现离开四边,什么心所妙慧,绝对不如你老婆对你说I love you 有用。比如你老婆说:“I 已经不love you 了,我 love别人。”你马上就会明白什么叫做心所妙慧了“我修了那么多年,啥都没修好,老婆跟人跑了。”修行真的修得很好的时候,老婆跟人跑了,他心里会窃喜的“本来还想修到二禅才跟你离婚的,结果福报提前加持我了。”(众笑)我没有鼓励大家这样啊,这个叫做玩笑语,大家要搞清楚。不要把玩笑语搞成境界语,甚至不能搞成见解语。
故首先需要发起诸法仅胜义中无有所安立的心所妙慧。首先,我们要认为胜义中是什么都没有的。但“什么都没有”,它一定要说是非断灭的没有,若说成断灭的没有就麻烦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单空的修行,如果没有最后那个应成的大空性作为根本的目标的话,如果执持单空的修行,认为那个东西是胜义的话,它某种程度上就是轻微的断灭见,是不对的。
什么都没有,在“能”上建立一个“无”。然后就去追寻胜义中的“无”。无啊,无啊,无啊。然后慢慢,开始是见解,见解之后数数修行、安住,去修行体味,慢慢慢慢身体觉受也没有了,触觉也没有了,眼睛不看,耳朵不听了。山庄的一帮师兄们经常都会干这些,然后他们就认为这个是证悟了。这其实是一个境界,有时候连单空都不是,纯粹就是一种禅定。为什么?他那个时候已经没有单空的内在的那种“执”(见解),因为定到很深的时候,身体的感受都没有了,眼睛也不看到,到处都是光,其实是心诞生的另外一种“所境”,他也认为这个是证悟。
如果好一点的,可能就算是单空,而且那个单空很怪,他由于把它建立了一个境,它就不起作用了。单空建立在“所”上,没有建立在“能”上,就形成一个境界,那个境界跟其他的境界和谐并存。和谐并存就是这个境界跟他的贪、嗔、痴、慢、疑,跟他的扯淡、傻,全部很完美地在相续里面共存下来。这就很浪费很悲惨,这就是因为见解没有真的运用到相续里面的原因。
那你说,我要怎么办呢?仔细的闻思和观察。哪里还有什么一句话跟你说得完的?不能明白,一万句话都说不完;你能明白,半句话都不用说。但是这个怎么明白?就是个逐渐的领受、体会的一个过程。
因此,自续派的一切论典中,对于经论中诸多遮破色等之相,宣说仅是遮破实有的单空假胜义之义。”
它说我们自续派的论典之中,遮破色、受、想、行、识,但只是遮破了这些现象的实有性,并没有完全走到把所有的这些色等之相全部破了以后,并没有去把这个单空完全地丢掉。并没有破除单空的执著,然后去认识到心的本质是什么。
最高级的单空就是“能”上有个“无”。而且,它“能”上有个“无”,还并不是说想象性的有一个“无”的这么一种观点、想法,他没有了。没认识本性的时候,它连“无”这种想象都没有。他实际上入定的时候就是一种状态,那状态中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想“无”,他觉得这个连“无”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唯一的一个能够让你摆脱单空的方法就只有一个,就是你已经认识了本性。
认识了本性以后你就会发现那个“无”跟所有的“有”全部是合在一起的。有就变成了无,无就变成了有,这个是一个最大的辨别方式。这个时候你就会彻底地明白“色即是空”。然后你那个空也只能是色,没有一个离开这些色的空。离开了这些色的空,那个空就变成了独立的东西。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到了识,识就是分别力。这时,你的空就是要表现在分别上,如果没有分别,你就找不到一个“空”了。但是,“找不到一个空”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一种修行的状态能说它是空性。任何一个状态只能用心识来表达的,哪怕它什么都没有,阿赖耶识还是识的嘛。你找一个不是识的东西出来。好,你找出来它马上就是识。所以,识绝对是空,空也只能是识。所以把它从“色”换成“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不是?
这个真正的去探寻心性的人要听,不探寻心性的人拉倒。最后就发现受想行识实际是空。找不到任何一个状态,能说是空,如果这个状态是空的话,那其他就麻烦了;反过来说,就没有一个状态不是空,哪个状态不是“识”造成的,“识”都是空的,“识”造成的当然是空的。那既然是这样子,又该咋办呐?
那就是所谓的“六根大解脱”,那就解脱了嘛!解脱是什么?解脱就是解脱了嘛,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嘛。你还想咋呢?我们就想象“啊,那个时候是坐到那个莲花座上去,芸芸众生在下面,所有的供养都上来了。”——那又回到有上面了,耽著有去了,就变成扯淡了,整天乱想!你如果真的不去想,就这么一步一步去,就没办法执著,你怎么执著?那个心的不执著,不是靠想来的,它靠一步步地修行,一步步地体味,一步步地明了,心的灵光自然会出来。它自然充满了这些作用,就是六祖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些智慧呀,慈悲呀,勇气呀,坦然呀,乃至于诗意呀,都开始出现。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面充满了这些东西,挡都挡不住的。
为什么会被挡住呢?就是被这个五蕴的实有感挡住了,一把大铁锁完全压在那里,所以说我们要先通过单空把它破坏掉,然后通过认知本性把单空也破坏掉。但是单空很多层面,有些单空很矬的,有的单空就是一个境界,一下子就破了。如果单空建立在能上不在所境上是很麻烦的,它处于这个状态觉得这个就是,而且好像证悟啊,所以误区很多。
有的说不是这个状态,换一个状态又觉得这个是,就变成我们经常说的狗咬尾巴,永远一个状态去代替另外的一个状态,这样狗咬尾巴能咬得住吗?越转得快就越咬不住。或者叫做飞鸟追影,太阳照下来,飞鸟追着下面自己的影子来跑,这样追得住吗?因为追不住,所以要歇即菩提。
歇即菩提不是你停下来就完了,而是你要认识它而停下来,明了它而狂心当下歇,这个心真的确定而非概念性的,概念是很容易骗人的。人是很奇怪的动物,人跟动物比较起来是很容易自欺的,动物是很耿直的,像狗看见屎很耿直就去了,它绝对不会像人一样表面说我不喜欢吃屎的,但是趁人不注意就过去了。但狗是很耿直的,完全凭感觉去,人就不是了,他会用各种各样的观念骗自己的,你看我们学佛的人经常干这事。比如有的师兄,概念在说不能追女色,邪淫要下地狱的,但是心里面心痒痒,这是一种骗法。还有一种是不能近女色,但是慢慢来还是可以的,结果还是去了。
人就通过各种各样的观念自欺,完全不耿直,所以人的自欺是很凶猛的。人的智慧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接近真相,一方面可以封闭我们的真相,所以一定要闻思、要搞清楚。不搞清楚的话,这一生好浪费,这是学佛的真实意义,别整天稀里糊涂搞崇拜搞感动,然后继续贪嗔痴慢疑,感动、崇拜跟贪嗔痴慢疑也是非常和谐的在相续里面共存。那样是不行的,我们修行人就要跟贪嗔痴慢疑和人我二执不共戴天,是要跟自己的,不是跟别人的。如果跟别人的二执不共戴天的话那就麻烦了,那就变成了世间的打斗。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又说:“虽然胜义中无生,但对世俗中似有生的显现并不能遮破,因此,诸法在世俗中持其自相,以观察名言的正量成立;彼按显现那样在胜义中不成立之故,对所破加胜义的简别,而说胜义中无、世俗中无欺有。”
胜义就是这些东西都被破完了,我们进入一种状态里面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所以自续派分成上自续派和下自续派。下自续派就是如梦如幻状态,完全觉得自己不执著了,但是它还没认识本性;上自续派就是连如梦如幻都消失了,其实某种状态下可能是禅定或者是以无为目标进入的一种禅定,这个是境界性的,它就认为是胜义。那么,胜义中是无,虽然如梦如幻可以在能上认为无,作为观点可以叫即有即无,完全没有可以叫非有非无,所以说自续会堕入无边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世俗中间,当我们没有进入胜义的时候,这些东西还是自相有,就是以它的样子这种方法而有,当然观念中他也认为是虚幻的,但是世俗中是有的,它会发挥作用的,而说的东西恰好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去蔑视自续派。如果蔑视自续派你要完蛋的。
应成派认为世俗是将就你才说有的,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世俗不世俗,唯一的一谛,全都是法性,连行为都会改变的。但是为了将就你才说要这样要那样,火要烧人不能靠近,而真正的应成派就会认为那个就是法性,没有什么靠近或不靠近的。
这两种观念是不一样的,自续的观念认为胜义中无,但是我们达不到那个水平,在世俗中要看这些东西,承认这些显现以它的自相有,那个就是自续派,说的恰好就是我们。我们要从世俗谛走到胜义谛要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朝胜义进发,而去修无这种空性。但是我们现在的人不想修自续,一下就要去修大空性,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大空性根本就谈不上修或不修,修即是不修,不修即是修,为什么?因为他明白了大空性的时候,就剩下安住,安住不是有个东西让你安住,安住其实就是不安住,这一听起来好麻烦啊,有和无的冲突已经没有了。
但是我们刚开始做不到,一定要去打烂这些现象对我们的牵引,打烂我们对它的执著,其实打烂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如果我们不修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遵循它的规律,所以你一定要去吃饭,你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不能够说是空性就不管了,那是不行的。然后你要朝着一切现象都不是真实的(虚假的)这个方向去走,慢慢就走到下自续那里去了,一切都如梦如幻了。
再深一点,现象都消失了,就走到上自续那里去了,这个时候如果有真正的上师或成就者上来给你一指,你那个能显现或不能显现的、显出空或不空的东西是什么,他会仔细给你讲。你会发现原来搞了半天,那玩意儿从来都不用修,没有它你敢有吗?没有它你敢无吗?有和无都是它。走到它那里就什么都消失了,“两个泥牛打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根本就没办法有消息,什么是消息呢?到处都是消息。
所以很多禅宗里面如果问什么是证悟呢?——我和盘托出。说得好矫情,和盘托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本性本来就在那里,到处都是,“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你要我拿出来,到处都是,所以已经拿出来了。如果让我收回去,我还能收到哪里去?所以这是两种派别对显现的态度。自续派就说胜义中是没有的,世俗中像我们这种状态里面它是有的。
又说:“具德月称和寂天等,最初即着重抉择离四边的各别自证智,如是对彼世俗中成立自相也一并破除,故而息灭分开执著二谛,将成现空双运。”
听得懂吗?这是应成的,我们说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每个人必须是自续了,还说应成干什么呢?那不行的,有很多“奇葩”哦,而且有些修自续修到一定的时候他也变成了“奇葩”,那个时候应成就有用了。修自续的修啊修啊,破啊破啊,破到一定的时候,那个应成派的东西就很管用了。
怎么个管用法呢,他说:最初即着重抉择离四边的各别自证智。为什么叫做离开四边的各别自证智呢?因为这个智慧真的就是自心认自心,只能是自己认自己,不能去帮别人认。如果能够帮别人认的话,哇!我等有福了,这事儿我们不用自己干,全部委托释迦牟尼佛。没办法,很简单——你心上发生的这些清晰明了,别人是代替不了的,是不是嘛?比如说你认识了张三,然后你就说“我已经认识了,你不用认识张三了”,行吗?绝对不可能的。
所以他们就举例,说各人吃饭各人饱。其实就是这个心,它必须要自己去明了,叫各别自证。自证到什么呢?就是离开四边那种真正的智慧。如果证实了各别自证智,对彼世俗中成立自相也一并破除。破除有两种破除方法:一种就是“如是对彼世俗中成立自相也一并破除,故而息灭分开执著二谛,将成现空双运。”这句可以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什么呢,怎么叫做破除它呢,并不是要把它拿掉,帝洛巴“显现并不影响你,执著才会影响你”,既然是这样的话,自解脱。对不对?哇,管它显现什么,我只要明白这个各别自证智就OK了。这个时候叫做现空双运,现即是空,我的空就表现在现上。
还有一种,跟上自续、下自续是一样的,走到后来的时候,这些显现在我的定当中就开始消失。再消失的话,法性是没办法消失的嘛,我这样说法性的时候大家又把那个法性又当成了一个东西,千万不要有这样的误会。
《大圆满基道果发愿文》里面说“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自心深处坚信甚深义,愿证难以诠示之真如。”各别自证智拿到了已经不是言说和分别,已经完全自证了,什么都见不到的。但不要认为进入一个法性定什么东西都消失了,要见到一个剩下的东西(非遮),实际上你啥都见不到,只要你见到了,那就是假的。但啥都见不到,大家马上去想什么是啥都见不到,你只要一想出来,就是想“见到”。你停下来嘛,停下来那个心,就是你见不到的心永远都在那里。不信你就睡着了,睡着了也是它。真的直接是体受到、肯定了,真的是难以诠示啊。
所以说那个时候是怎么样呢?那个时候,比如说我们现空双运了,一切都觉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慢慢慢慢它会消失的。消失了以后我们就进入一种定叫做法性定里面,就是初地菩萨的那种定,能所完全合一了,完全纯一都是法性,十地菩萨可能还会显现出坛城那些东西,法性定中连坛城都消失。那你说是什么呢?它能是什么呢?你去看看你的心,它是什么就是什么,你的心是什么?道出你的心来,我想亲近一下你的心。拿出来,我想在上面画个丁丁猫。找嘛!
心在你屁股上?确实在你屁股上,不然我打你屁股,你怎么会疼呢?但是把你屁股割下来,心被割掉了?所以也不在屁股上。鼻孔里?肠肝肚肺?眼前的虚空?找啊找啊找啊找,找就是《楞严经》里面叫做七处征心,七处就是把你能感知到的里里外外全部找一遍,心都不在。然后叫八还辨见,找找找半天,这些现象除了它是法性以外,不可能是其他。
《楞严经》读过吗?没读过,没文化。最后就发现什么都是心,什么都不是心,那到底是什么呢?自己修!因为真的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各别去自证,这个时候叫做现空双运。那个时候叫做只剩下了光明(弄个词汇叫做光明),那个时候叫做明空双运,那个时候的显现就是所说的光明。
中观里面的应成派说我们从来不破什么显现,我们破的是显现上的执著。好像说来说去又跟“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的实有空”打搅搅了,它其实不是,它中间有一个认不认识本性的差别。自续派无论怎么说,就是没有认识本性,应成派就是认识了本性,认识了本性是什么,去说本体的时候,他没办法说出来,因为他没有二元,没办法说的,所以他就只好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看我们能认识的心,真的没办法说它是啥。
平常我们说这个人腹黑、心黑,他心黑吗?他心哪里黑啊?你说我赤胆忠心,我心哪里赤了?那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起到全部作用的,给个词汇吧——能量、那个……所以你要是领会它的时候,它的一些特征就出来了,里面出来就是什么智慧啊、慈悲啊,对三宝的信心就真的是绝对值得崇拜,那个叫真的信心,其他的,我们现在的信心叫香蕉信心,给你好处就有信心,稍微一不妥,马上就翻脸。所有的信心都建立在自我安全感和需要上。
所以要打破这些,才让你要去修菩提心,要有担当,知道吧?放弃个人的利益,首先考虑众生他们的福祉和解脱,只有这样的心灵才有可能去领会到无执。否则,这里扯,说这些、说什么都是扯的嘛。所以明空双运跟现空双运已经解释清楚了,就是这样的,所以这个就是应成派的东西。
大圆满实际上实现的就是应成派的东西,大手印也是实现应成派的东西,它只不过是进入的方向不一样。那么自续跟应成进入的方向,我们已经说了,自续它就慢慢来,先铺设,我们教了很多这样的方法嘛。对戳锅漏就是戳锅漏的方法,我也是这个方法这么在修的。
应成派就不是了。何必搞那么多嘛?你显现关你什么事啊?我来教你是什么东西在显现,念佛的是谁,是什么在放屁。你放屁我们追寻过去嘛,放屁要耳朵听嘛。“噗”的声音是吧?那个声音是耳朵在听吗?AlphaGo在听?它一定有个心在听嘛。这个心是什么,你去找来找去,找到最后你一定会知道它是什么,知道它是什么就没事了。应成派就是这样直接来。
所以说禅宗里面,它就是两派都有的,他运用自续派的东西,要你去参去修,同时也有直接指认的,也有大手印也有大圆满,都有的。但它没有像藏传佛教这么仔细的分类,仔细的传承,仔细讲的那么条理化、次第化。而我们思维和文化走到现在这一步,就跟藏传很契合的。但并不代表我们的禅宗都是错的,绝对不是。但是它太灵活的运用这些东西了,说老实话对初学者真的是不适用的。上来就呵佛骂祖,一说戒律,他说是闲家具,那个普通人怎么受得了啊?普通的人就要按照普通的方法去。
《定解宝灯论》云:“自续派论许所破,加成实等之鉴别,然就观察胜义言,加此鉴别有何用?”
自续派加什么鉴别?对胜义跟世俗分开叫鉴别。世俗就是我们凡夫这种状态,你要承认各种各样的现象,它有它的作用。但是胜义中间没有,对胜义加个特殊的鉴别。但是就观察胜义而言,就是我们直接去看这个胜义的本质而言加鉴别有何用,一加鉴别就二, 你分开了世俗跟胜义。刚才我说的那个应成只有量的区别,但是对修行来说没有区别。普通时候,你有自相现起的时候,它也是假象;我认识了本质以后,叫现空双运;这些现象消失了,叫明空双运。它没有胜义世俗之分,唯一实相。他是持这种观点进去的。
自续他就不同了,他加了鉴别,鉴别就是什么?我们现在承认我们的状态,我们要遵守因果规律。我们要老实一点,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定要守戒律,否则你要完蛋。然后呢,胜义中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的,如果连胜义中也像现在这个样子,那我们修什么啊?!那就没有意义了嘛。
胜义中是什么都没有,但是那个什么都没有,如果你追究下去的话,什么都没有,我们还不是一样,修什么啊?!什么都没有,我们干嘛呢?好寂寞啊。其实真的胜义不是那样子,所以它是破坏有的一种方法而已,加了个胜义的鉴别。这样的鉴别,实际上没有什么真正的大用。就从观察胜义而言,没有大用啊。
真正的胜义,如果是一个真正的根器,真的不用讲这些。修什么单空啊, 还四夺,你有毛病啊?来,俺告诉你什么是实相,他就过来了。什么是实相,逮住一阵暴打,打瘫痪在地上说:“谁在痛啊?”那种根器一反观“哇,是啊,能知痛的东西他打不痛的,而且弥满周遍。”当下切断相续。大家准备一些棍子,自己跑到上师那里去吧。鉴于这个打实在是很痛的,痛还不知道什么在痛。所以在我们而言,还得先在我们相续里面把这些让我们感觉到痛的东西,去掉它。
我们会觉得这是背在痛,其实不是背在痛,是心在痛。比如有人打我的手背,我们会误认为手背在痛,实际是心在痛。一层层剔,剔到最后,什么在疼?找到那个疼。而且你会发现,把这个东西去除掉了后,那个东西就不疼了,这就叫自续,它就一步步的这么去修。
包括出离心,为什么修出离心啊?你那个心老是为身体疼就算了,还一直为身体外的东西(我所)去疼:“我说爱啊我说爱,把爱扔了我就疼。”出离它就叫出离心。出离心不是出离观念哦。我记得五年前我们在禅七就讲过,出离的概念和出离的心完全是不一样的。出离心它真的是不在意这些东西了。
菩提心,就是我根本就不把我的心的力量集中在个体的解脱上,所有的解脱才是真解脱。所有的解脱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些所有全都是你心生起的现象的,它本来就是解脱的,如果你要认为它不解脱,你能叫解脱吗?不能叫解脱嘛,说明你的心集中在一个点上。怎么去破坏这个东西——菩提心。
所以它也是在用单空,出离心是破坏“我所”的单空,菩提心是破坏“我执”的单空。破坏到后来的时候,空性正见去一发现,这一切都没有实质,好说,解脱,就完了。所以说,它一定要一个一个这么去修。
我们普通人就是这样的,我们没有能力上去一棒子就打了,知道什么东西在疼。当然,他通过大量的初步的修行,单空的修行,修到后来的时候,他的疑问点会集中在一个事情上,就是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所有问题的点都集中在这里了,然后那个点会缠绕自己的“哇,好想把它搞通啊。”那个叫生起了疑情。生起了疑情,就拼命去追那个东西,那个真的是痛苦到极点。
我们现在因为通过大量的闻思和修行,讲各种东西把这个痛苦松解了很多。这个是末世的好处,末世信息多啊。教言啊这些都成群成堆过来,公案都给你扯破了讲。以前哪里会这样啊?就这么追追追过来,追到那里“哇,念佛是谁啊,哇?好像这个是,好像这个又不是。”进又进不了,退又退不了。取个名字叫什么——狗舔热油铛。那个热油,狗想去吃,太热了又靠不近,但是又太香了不想走,这个疑情生起来就是这样的“哇,是吗?……”他知道这个东西一突破了就好,都搞定,但是他就突不破,所以就粘着不放,疑情就是粘在那里。我们如果修单空的话,走到后来也会产生这样的疑情,但是它不会像禅宗那么疑、裹得那么紧,为什么呢?我们学的东西太多了。一产生疑惑,我们就马上拿观念去解释,一解释就完蛋了。一解释就自塞悟门,依据别人的言句来解释自己心里的疑问,在禅宗里叫自塞悟门,他不懂这个反而好,直接由心去直接明白。
人为什么用言句去塞自己的悟门呢?我给你举个例子说,比如说有人说:“什么是你心里面的法性?”“哎,如来藏!”就不管了,就再也不去管如来藏是什么?你看我们现代的教育是不是这样子的,拿一个名词给你代替了,比如说我们现在说“世界的根本是物质”,你把物质拿给我嘛,什么是真正的物质?你说的那个物质是不坏的哦,拿出来!他就拿个“物质”的名词把它代替了,这个叫自塞悟门,它就阻止了你再往下去探寻的可能性,就我们现在又学了这些东西“明空双运、显空双运……”我们就开始拿这些词来解释这些东西,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区。
所以说禅宗那个时候他也会有很多人出现这样的误区,怎么办呢?为了鉴别他的证悟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机锋就开始出来了。到了那个时候的话,你说你真的证悟了吗?你去找那些过来人,他就开始收拾你了,乱七八糟的东西顺手就拈来,拈来金刚王宝剑。他们说吹毛不得进,吹毛就是刀非常利,吹毛立断,般若剑如果是完全证悟了那就像吹毛剑一样的,你稍有分别就要见血。
我们普通人说的“亮剑”这个词汇就是这么来的,根本就不是指打架,禅师们说的逢敌必亮剑,这个亮剑就是亮自己的见解,哪里是打架?打架算什么?这里禅师们在打架?就像我们看着小鸡在打架一样的,一脚踢开:“滚!再打,把你煲成鸡汤。”所以说事实上是这个样子的。我说这些东西是希望大家能够明了、弄清楚这些东西,这个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要去说这个派不好那个派不好,说这样的东西没用。好,我们今天就交流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中观总义》第06课
- 《中观总义》第0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