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们接着来学习《中观总义》。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道所破”,下面我们要讲“认定理所破”,要先把这些概念给大家介绍清楚。
我们学这些教理的时候,前期大量都是一些观念和名相。这些观念和名相,有时候好像和修行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等你学透以后,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和你的修行息息相关。
就像我们学哲学的时候,觉得“世界观”这种东西和我们平常的生活没有关系,其实不是的,我们的世界观恰好就决定了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取舍、行为和心态。学习中观其实就是去学一种世界观,它认为这个世界是空性的,如果你把这个世界观学得很细密、很深入,再延伸开来,就会产生生命的观点。
世界是怎么样的叫“世界观”,生命是怎么回事叫“生命观”(人生观)。一旦生命观清楚以后,我们就会产生价值观。为什么呢?当你清楚了生命观,清楚了生命要怎么样去进行才会有意义,价值观就出现了;有了价值观之后,我们就一定要去做最有价值的事,那么行为的取舍就被规定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被“洗脑”了。
后面的一切流程你可以说成是“洗脑”,但真正关键的要点是位于首位的世界观是否正确。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世界观错了,你后面怎么努力都是扯淡;如果世界观正确,那么无论后面是稍有懈怠或是努力,问题都不是很大。(当然,如果你太懈怠了,就算知道这个正确的世界观也没有用,不过至少你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如果你努力的方向和正确的世界观背道而驰,那就南辕北辙了。)
我们现在学这些观念和名相,实际上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很准确的世界观。但真正建立起来也比较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它和我们平常对世界的看法恰好是冲突的。
我们平常的看法,就认为这个世界是实有的。它的实有表现在哪里呢?表现于物质的实有和感觉的实有,我们根本就不会去考虑它是否虚幻,或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对于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个世界,绝大部分人只考虑它对自己的作用,考虑怎么在世上活得更舒服一点,至于“我”是否真实,世界是否真实,要怎么样才能获得最根本的快乐,这些几乎不属于考虑的范畴。
绝大部分人就认为:我就这么生活嘛,能挣更多的钱,出很大的名,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要很多财富和荣誉,活得更长寿一点,福禄寿俱全……他考虑的就是这么一个作用。至于生命到底是怎么样的,他的认知非常简单:生命怎么来的?爹妈精卵相结合生出来的;生命朝哪里去?玩完了朝火葬场去。那爹妈为什么要把你生出来?他不考虑这个。至于死了以后怎么样呢?他就说:“哎呀,死了就烧成灰,放进一个骨灰盒,买个墓地再把骨灰盒放进去。”这就是他们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是如此简单的一件事,否认和忽略生命的真相——实际上生命是摧毁不了的,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死亡。
现在我们理解的“死亡”其实是一种断灭论,它是不成立的,但大部分人不会去考虑生命观的问题,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我们的生命就是爹妈运动两个物质不小心凑成的结果,生是偶然而来,死也是偶然而去。
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绝望的生命观,导致世人认为人生就这一世,最多不过百来年,既然如此,那就要拼命地及时行乐。至于别人快不快乐,那与己无关,反正死了以后啥都不知道。
一个人虽然不会很清晰地这么去想,但其实他的整个生命行为都会非思维性地围绕这个观念而进行。不管是我们修行人,还是不修行的人,大部分人的生命轨迹都是这样。但是,我们既然已经是修行人,就要去破坏这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告诉自己世界不是这样的,生命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可以充满光明,没有灰暗,我们可以超越生死,根本不是死了就烧成一堆灰放在那里,或者撒到江河里面去喂鱼鳖那么悲观。
人的生命好奇妙啊。我给大家讲个笑话,有些大菩萨在某一世会因利生因缘示现为魔王之类的有情,那一世的生命结束之后,他下一世又变成人出来(因为他是大菩萨,生死自在,可以随愿投生)。结果他出来后就攻击那个魔王,他知道自己的前世就是那个魔王。我们的生命其实很好玩,如果真的摆脱了这种业力的缠缚摧残、肆虐捆绑,生命是非常自由幸福的一件事情。
但我们现在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长期执持错误的世界观,在我们的相续中形成了很多很多的执著。这些执著其实毫无意义,但我们却误认为这些执著能让自己快乐。
为什么会误认呢?因为有些执著确实暂时能够让我们快乐。比如我们去吃一个好吃的东西,吃的时候真的很爽啊,“哇,好好吃哟!”稀里哗啦一顿猛吃,但好景不常,一旦吃饱,那种快乐就没有了。如果像我这种吃神,遇到喜欢吃的一股脑地拼命吃,半夜里又胃胀反酸,岂止是快乐没有了,简直是非常难受。也就是说有些快乐如果我们贪恋过头了,最后一定会出问题,因为这是一个无常的东西。
我们有什么样的执著,就会产生与之相关的痛苦。如果不修行,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办法摆脱诱惑,习性和思想打起仗来,一般思想都会输给习性。但是,如果我们长期坚持修行,习性就会减弱,心就会开始听正念的话。比如,贪吃的时候,正念一起来:“不要这么贪嘴!”你就不吃了;发现自己心里面产生了痛苦、纠结、嫉妒、仇恨等感觉时,“不要这么无耻!修菩提心!众生都是我父母……”不断这样提醒自己,这些负面的感觉就消失了。你说会不会这样啊?你训练久了它真的会这样。
然后慢慢慢慢发现,其实你的快乐跟外界(外境)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你有能力不依靠外界的情况下让你自己非常的快乐和自在,这个就是修行的最终目的,佛菩萨就让我们干这个。谁让我们干到这个,他就是佛菩萨;谁不让我们干到这个,他就是魔鬼。当然,真正的魔鬼是我们自己,真正的魔鬼就是执著——人我执和法我执。
如果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魔鬼现前那是很好的增上缘啊,好不容易魔鬼来了,让我体会一下在魔鬼“加持”我的情况下,我还能不能够保持法性。结果它一来,你还在法性的状态里面,魔鬼也变成了法性,一切都是法性嘛,魔鬼反而成了空性的庄严,明不明白啊?
所以说这些修行的状态从哪里来的?从正确的世界观来。所以我们现在学这些大量的名相,实际上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严密的世界观,看起来很学术,但这些学术的东西堆积久了以后,它就不是干巴巴的一些词汇和语言,它会变成具体的心理行为,甚至一些身体的行为。好,现在看下面的内容。
认定理所破
譬如说“某人决定没有”,必须先认识所无的对象。同样,要决定无我和无自性,也须要先认定所无的“我”和“自性”。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则所谓的“破彼”也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入行论》云:“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
它说我们现在首先要认定理所破。理所破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要在观念里面确定我们要攻击的对象是什么。理就是道理、见解、观念、观点,但也有人说这个理的体就是本质,但这是汉传的说法,我们先排开不谈,我们先说理所破在这个论著里面是什么意思。
这个论著里面理所破的意思,就是我们要在观念上、道理上确定我们破的内容,我们要去针对的对象是什么。比如说,我们说“某人决定没有”,如果按照我们平常的判断观点,“某人决定没有”还有某人吗?“某人决定没有”必须先安立有一个某人,然后才谈得上他的有没有。比如说,我可以说在这个房间里边不存在某人,那就是我一定先要确定这个某人到底是谁,而不能随便有一个我都不知道的某人。
比如说“张三不在这个房子里边”,我一定要知道张三是谁。不能一个李四在这里,我又说张三不在这里;或者李四不在这里,张三在这里,我也说张三不在这里,那就冲突的嘛,张三明明就在这里。你把张三跟李四给搞混了。所以说 “某人决定没有”,就一定先要认识所无的对象是什么,其实这句话我们用中观来说,就是你要说这个东西没有本性,你首先要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如果这个东西都不存在,它有什么本性不本性啊?
同样,要决定无我和无自性,我们经常说人无我和法无我这两个是我们所需要去达到的目标,那么人我和法我就是我们要去破除的两个执著。这个人我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有个个体感,法我就是我们认为有真实的存在。那么这两个如果用词语说起来的话就可以说:这个真实的存在和人我的真实性都可以叫做“我”,或者叫做“自性”。
“我”的意思是什么呢?“我”如果体现在人我里面,就是说有这么一个个体,它具有独立、唯一、主宰性,就是这个人我上“我”的意思。“我”这个词汇,我们平常说 “我要去这里”、“我要去干那个”,这个是要表达这一堆要去干嘛的一个表达性的词汇。其实我们没有深刻思考“我”是什么东西的。
在书上,它说也须先认定所无的“我”和“自性”。这个“我”在人我上,就是说这个个体它具有唯一、独立、延续、主宰的意思。你看我们认定我自己有个我的话,它肯定是唯一的,如果两个的话就成了神经分裂或人格分裂,总之不可能是两个不同相续的。
你看《大话西游》里的青霞和紫霞,她们虽然在同一个肉体里面,她也是两个“我”,只不过借用了同一个肉体而已,所以“我”只能是一个我。然后它还要延续,延续就是昨天的我跟今天的我应该是同一个我,如果不是的话,那我昨天杀了人,今天你说那是昨天的我干的,昨日种种如昨日死,你不要再找我,这个是不行的吧?所以我们认定的这个我,它一定要有延续性。
当然它这个唯一其实就是代表了独立,这个“我”的话它不需要观待别人的存在而存在。好,这个是独立、唯一、延续性。
还有一个是主宰性,就是我们就认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人我的“我”具有主宰性,“我要去吃饭”、“自己做事自己当”,我们说的“我的天下我做主”,它就有这么一个主宰性。那么我们认定的只有这么一个我在这里,这个人我的“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法我的“我”是什么意思?法我的“我”其实它就是有某种存在,也是唯一、不变、独立,没有时间性。它就不像人我那种东西叫延续性,也可以叫延续性,实际上是没有时间性。就是我们心里面能够发现的某一种事物,不管是心理状态还是心理现象,生理现象还是外界的物理现象也好,有这么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它根本就不会改变,就是独立的、唯一的、实在的。它具备独立、唯一、不变的这种性质就叫做法我。
比如这个杯子,就这个杯子来说它是不具备法我的,因为呯的一砸它就碎了,它就不能叫杯子了,只能叫碎片。然后碎片这么砸下去砸下去一直砸下去的话,我们唯物主义就认为最终有个不坏的东西叫做法我,那个东西是组成它的最根本的本质。唯物主义肯定要认为这个是物质组成的,要是不认为它是物质组成,而是心造成的话,唯物主义就叫唯心主义了。它认为一定有个外在肯定不变的东西,那么这个就叫做法我。
这个是学术上的说法,但是普通人才不管你什么。他认为这个东西就是存在,这个其实就是法我引来的一种执著。这个存在能够带来他快乐跟幸福,他只到这个层面就够了。普通人是不是这样的嘛?
我们去买一辆比如说宝马、奔驰、法拉利,我们还去管它是不是具备法我,有这么傻吗?我们想的是“哇,法拉利好贵哦,马上开它出去泡妞。” (我说的是男的,女的不一定这么想,女的换成勾仔。)所以我们普通人只考虑它是一个存在和它的作用。但是你要彻底地追究下去,那到底它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者就一定认为这个东西有一个根本的存在,而判断是不是根本存在,要看它是否具备“独立、唯一、不变”这三个性质。如果它不具备这些性质,它就是个缘起现象,它就是空性的。不具备“独立、唯一、不变”,现象就是个假象。
这个大家要好好地想想。比如说你面前的一个事物,它如果没有组成部分,又有这么一个样子在这里,它实际上组成部分什么都找不到,像虚空一样,那么这个样子就是个空性的显现,它的本性是没有的,是空的。这个没有不是断灭的没有,而是找不到实质,就是它不是有个最根本最微小的物质组成起来的。最细小的这么一个东西就叫做法我,或者我们认为外界有个客观精神,它永远不变,比如说上帝也好安拉也好,它是一个客观的东西永远都不变,那个可以叫法我。
如果你认为它具备主宰性,它也可以是外在的人我。一般人我是指自我(自己),但是如果你认为别人有个东西在主宰,其实也叫人我。比如,我们认为别的物体和别的人是不一样的,你不小心撞了一个物体一下,一般来说你不会对那个物体生气的,但是有个人撞了你:“哼,你为什么撞我呢?”你认为人有主宰性就说 “你的心坏”,你总不会对着一棵树说它心坏吧?所以它们是有主宰性的差别的。
认为一个客观的事物有一个不变的唯一的本性,这个本性叫做法我。有时候用了一个词叫做自性,自性就是它自己本具的性质,就是它的根本性质。比如缘起上我们说水的根本性质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是可以流动的,可以洗涤的,可以饮用的。这就是在说它在缘起上的作用。但要从科学上追寻下去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它是H2O(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学过化学的都知道嘛,然后再去追寻H2O的本性,氢原子又是怎么样呢?(我的化学差不多都忘记了)它是一个正电子几个负电子绕着转的,氧原子又是怎么样的,再这么追下去,那么就无穷无尽地这么追下去。最后找下去的话,这里就会牵涉到我们后面要学的离一多因,它到底是什么组成的。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在说它自性的时候,分到最后不可再分的那个才叫自性。如果你不把它分了又分,在我们眼界的层面它的自性就是水。(流动的液体,可以饮用,可以怎么样怎么样的。)那么我们现在如果从哲学层面说一个物体的自性,就是要看到骨子(最根本)里面去,非常较真。
比如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自性,那就要看它本来的性质到底是什么,你找下去找下去,找到后来就发现它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性,所以它的自性就是空性。我们有时候会说人我也是这样的,你说人的自性是什么?“我”的自性是什么?去找到底是什么组成了我,找找找找了半天,原来“我”只是末那识的一种作用。再去看末那识,末那识也是假的,而且你会发现末那识所执著的我也是找不到的。它是把阿赖耶识的能力(见分)误认为它是一个主宰者,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的。也就是说是心的一种误认,实际上没有一个真正的我,那么这个人我的自性就是空性,也就没有真正的我。
它为什么要说空性不说没有呢?大家想一想,你如果说没有就变成了断灭。没有?明明有现象,虚假的也是现象,虚假的只是说它不是个实有的东西,但是它毕竟还有现象在游动。风在吹,水在流,歌在唱,痛苦在发生,快乐在此起彼伏,我们都感觉得到这样的现象,你只能说这样的现象找不到实质,找不到它的本性是什么。比如说一个杯子,找它杯子的自性,找不到——空性!一座大山去找它的本性找不到——空性!甚至连虚空、天空这样的东西都找不到它的本性。所有的事物发现它们共同的性质叫做空性。但你不能说这个就是叫做没有,那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它是假的,但是它有,在啊,只是它没有自性而已。
它自己的性质是没有的,那它自己的性质是哪里来的呢?基督教说:“上帝的灵在水面上运行。”上帝就成了它的自性。然后我们去找上帝的自性一样找不到,就把上帝又破了,最后会发现所有的一切它的根本来源是我们的心。在缘起层面上会发现这一切的来源实际上是我们的心,心就是它的自性,所以一切现象由心现。自性这个词汇会很大的,有时候我们说它叫做自心本性,说它自心本性的时候,其实又去看心到底是什么了。
你就说这一切的来源就来源于心,也就是说它就是心在这里动,由于它不真实(从它自己那个角度去看,它是不真实的),从杯子上去看,杯子找不到它的自性,它是空性,但是它怎么来的呢?是由心来的,心是它的自性。那么你去找心是什么?这个心也找不到它的组成部分,心也就是空性,最后发现一切的本质都是空性。(有很多找心的方式,以后我们会讲的。)
心找不到自性,并不是心没有。我们虽然找不到一个有形有相的或者是有某种状态的心,但是心的那个觉知性、光明性始终都在的,正是它不停的游动产生了这些现象。我们发现心的自性是什么:除了完全找不到它的样子,它是空性以外,同时它有永不泯灭的光明、觉知。这个东西完全找不到它的形状,说一个东西这个词汇都是错的,但是我咋办啊?难道我来个一默如雷啊?这个不行的。
发现它找不到,它就是一种非个体的、非二元的、寂静的、同时又绝不会消失,不会生起的这么一个永恒的光明,它又是空性的,这时我们就发现心的自性原来是明空同具的一种性质,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明空双运。也就是说自性有两个意思:比如这座山的自性是什么?心就是它的缘起的自性,它是心的一种显现;而它究竟的自性是如来藏,明空双运,这是最究竟的回答。
自性这个词大家要很好的去理解。一方面,一些物体或现象没有自性,是空性,同时可以说它的究竟自性是什么,是法性,也就是我们心的本性。最终造成最根本的东西原来是我们心这种本具的光明。什么叫做本具?非生产的,非一个东西出来的,它永远都在,你怎么都消灭不了它,但又不是什么上帝,为什么?因为它不是个体,它若是个体就变成了常见,如果没有一种东西就变成了断见。“不常不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就是说本性这个东西,我们所有的修行都是为了寻找它。
而最奇怪的,它天天都在,我们也找不到它,佛陀说我们是头上安头,骑牛找牛,张飞打岳飞,白鸟逐影追,这是蠢的鸟,追着自己的影子,追呀追呀追,怎么也追不着。其实要抓住也很简单,落下来,影子跟那个鸟合一——歇即菩提。那为什么要追呢?没办法嘛,谁叫你不落下来?你如果落下来,又睡着了。(众笑)
最终的东西是一种智慧,并不是一种行为。当然这种智慧产生以后,任何一种行为、任何一种状态都是证悟,当智慧没产生之前,怎么做都是扯的。那么这样会形成一种说法“如果这样,那我们修行怎么能够证悟呢?”其实肯定可以证悟的,为什么?这个智慧是在你那个分别的力量减弱以后,它自然会透露出来的,禅宗里面叫做“障垢磨尽,真如自现。”你找它找到任何东西都是错误的,是一种造作的结果,当你把这些造作的东西磨磨磨,磨得差不多的时候,它自己会露出来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磨得快一点。
那磨得快一点的标志是什么呢?有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表明你的心整天就完全在这些事相上折腾嘛,一会东,一会西,证悟怎么现呐?现出来的就是这些世法,这样贪那样嗔。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菩提心,心本来就是完全的无依无住、弥满一切、大悲周遍的,结果你完全集中在自己身上,对自己很大悲,对别人不悲,所以心就偏向于完全集中在自我身上,没有菩提心,这样的话障垢就很深。你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拿来武装自己,你持戒也好,磕头也好,修行打坐也好,全部都是为了让自己更牛。谁要不听你的,不受你指挥的就是魔鬼,结果搞得全天下都是魔鬼,只有你一个人是圣人,那还搞什么啊?
所以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发起来以后,实际上那个障垢已经被磨得很干净了,而这个时候,如果你有空性的正见,有上师的窍诀,再去观察自己的心就很容易,它就现出来了“哦!原来本质是这样的。”实际上修行就是这样一个过程,认定所无的人我到底是什么?有这么一个所破我们要去找,生命里是有这么一个主宰吗?有这么一个个体吗?最后你发现根本没有。
然后去找它外面的东西有它自己的自性吗?没有。它自己根本不变的自性根本就不可能,你随便找一样东西都不可能。我们最容易认为,那虚空呢?虚空有没有它的自性?我们认为看到的空间是完全不变的,佛陀是怎么去破它的?佛陀说空间根本就是没有自性的,为什么呢?比如说一堆泥土放在那里,泥土那里的空间就没有了;我把泥土铲了它又出来了,我要它消失的话,就把泥土填上去,空间随时可以破坏的。它如果有自己的自性,应该是永远不变的,那我就破坏不了它。
空间的作用是容装性,它的容装性很容易被破坏掉,我们装得这个东西就装不得其他东西。那其他的物质就不用说了,也都会破坏。唯物主义其实也不相信这个东西是破坏不了的,所以他们造了粒子加速器去轰击,企图寻找到最小的无法被破坏的基本粒子。五十年代的时候,科学发现粒子已经可以破坏了,毛主席说还可以继续破坏的。其实他们也很麻烦的,认定了有一个绝对破坏不了的东西,但是他们又不停的去破坏它。
所以说唯物主义从哲学上来说是失败的,但他们在作用上是很成功的,他们研究了好多东西,让我们物质极端的丰富,所以我们还是觉得科学是真理,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幸福的感觉,但是恶果开始呈现了,环境污染啊,臭氧层出现破坏啊,人心并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快乐啊,等等这些开始出现了,其实恶果现在还没有完全出现呢,哪天谁 “嘣”的一下,把一个科学所诞生的东西(原子弹)爆了,我们就知道人类如果只是发展科技,不去对自己的内心进行修炼和探索的话,恶果有多严重。
按照佛法来讲的话,所有对外界物质拼命的折腾,是贪的一种表现。贪,在人类有福报的时候,你还可以贪一阵,等到那个福报一贪完了,你就会完蛋。地、火、水、风,实际上就是我们人类福报的一种体现。地,你们都知道现在这个土地很糟糕,被这个科技所弄成的土地板结、重金属超标啊;火,石油、煤炭、树木这些资源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水,全世界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是缺水;风,大气层现在也开始破坏了。
我们无穷无尽的贪婪,一定会给我们自己带来灾难的。人就可以自私到“灾难,我们也不怕的,那是子孙的事。”哎呀!我的天呐,你这种唯物主义“人死了,这一生以后,自己啥都不管”的想法有多可怕。万一不是子孙的事呢?如果佛说的是真的,我们还不说你下地狱,你不幸变成了那条狗,还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那出现灾难的话,主人没得吃的,还有你吃的吗?直接把你宰了做成狗肉包。所以就是这个短视,会带来很多灾难,而我们不自知,我们误认为靠这些东西,可以获得人类的幸福,其实这个东西是有问题的。我们再看下面:
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则所谓的“破彼”也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
什么叫做“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呢?当我们在概念里面,总相就是思维的一个结果。如果我们在概念里面,没有清楚我们要去所破的到底这个“我”是什么?这个“自性”是什么?没有清楚,没有现出来,那么你所谓的破彼,就你要去干掉它, “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你就搞不清楚怎么办?你说这个“人我”怎么来破呢?分析上怎么来破呢?修行上怎么来进行呢?“法我”怎么来破呢?为什么要确定外面的物质全都是没有实质的?那么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怎么去做呢?你就没有办法得出这些正确的见解和正确的行为。
要确定所破,当你非常清楚你要破坏的对象是什么的时候,说老实话,很多方法,你自己都会产生的。比如说,我们有人说,我们执著身体为我,我们要发现身体不是我,要让我们心产生身体不是我的一种感受,我们不是就要用光来射吗?甚至用金钢杵来破坏它吗?或者慈诚罗珠上师讲的,把这个头皮揭下来放在一边,肠子揭下来放在一边,眼睛放在一边,他就让你用各种各样的思维的方法,让你感觉它是虚假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的行为的理论根据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不能认为身体是我,身体只是一个假相来的。但我们的心无明的固执就认为身体是我,根本不加思考。所以怎么办呢?就要让我们的心直接去消除这种无明,直接消除无明。就用光去射也好,用思维去把它放到一边也好,它是为了实现什么?实现一个最根本的理论——这个身体不是我,而只是心的一种现象。
那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我们明白了,我们有这么一种执著,有时候会把身体当成我的。我们其实经常认为我们的身体有主宰性,或者我们会认为身体是我的。我们认为的主宰性是精神的,但有时候我们不会自己去考虑是精神主宰还是身体主宰,我们就认为身心是合一的。
特别是练拳的时候,要讲究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他就会认为这个身体其实跟那个自我是一体的(身心一体)。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把“身体真的是主宰者的一部分,或者是自我的一个代表”的这种执著破掉。执著是不讲理的,我们观念里面可以很快分析出,我们身体就不是自我。但是那个心的执著,它根本不会去听你这种观念的,它就是要执著这个是自我。
好了,你既然就是要执著,我就是要你不要执著它是自我,我怎么样让你不执著呢?我就用光去射它,干的就是这个,大家明白吗?所以去夺它啊,去修行啊,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心直接和心的那种习惯对着干,所以取了个词汇叫做“对治”。
好了,对治的前提,就是一定要现出所破的总相,就是你要去破坏什么?这个玩意到底是啥?那个执著到底是什么?体相,你不认清楚,整天在那打坐,心里清晰的感受到身体没了,其实从某种程度上,就已经证明了身体是假的,但由于你没有明白这个就是你要破的总相,那么你身体消失了的这种经验,跟你的见解就没办法结合起来,甚至你会认为这个只是个幻觉,认为打坐的时候身体没有,我出座了身体和显现又有了,这个才是真实的。
很多以前练气功的人就这样的,他由于没有学过这些见解,在练气功打坐的过程中间身体消失了,消失了以后,他不会觉得自己真的消失的。他只会觉得神游物外,精神完全不在身体上了,但身体还是一个真实的。就算产生这样的经验,如果不跟见解结合起来,那个经验是没有用的。出来以后,他一样执著身体,这就没有办法彻底宰断我们相续中间对身体是我的这种强烈的执著。
所以说一定要去明白这个现出所破的总相,我们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才不会用到一些没有用的地方。我们很多人修行了很多年,为什么效果不好,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清楚,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比如他们修五加行,稀里糊涂的,为了那个数字一阵乱修,修了就完了,他目的是什么啊?就是要完成数字。这个完成数字有用吗?这就把五加行变成体操运动。你一定要明白,我修五加行是为了什么,我任何所修都是朝着那个目的去,目的跟行为结合在一起,效果才会体现出来。
很多人修五加行,他就为什么?我要把数字凑齐,凑齐了我好去听大圆满的正行。结果由于前面的发心不对,没有见解的这么去修,修了以后完全不起作用。虽然修了五加行,但身心完全没有得到改变,积资清障的作用也没有达到,结果听了这些正行也等于零,反过头来又要再去修。如果没有见解,修十遍都等于零。
如果不抱着那个正确的目的,比如说我们修五加行中的皈依,说得通俗点,修皈依的意思就是说,你只能够朝着三宝这个方向去,三宝才是你唯一正确的方向。其它再怎么神神怪怪、妖孽或者是其他的非妖孽,都不能够去依靠了,而只能够专心依靠三宝,这是皈依的意思。
然后修菩提心是什么?你不能只太关心你自己,你多关心点别人,否则你的心集中在一堆就没办法证悟,这个叫菩提心。你一定要有这些目的,去达成这样的目的才行的。
什么叫金刚萨埵,你很矬,你做了很多坏事,赶紧承认错误坚决改正,不能承认错误坚决不改。改正了以后的话,才不会遇到很多你会控制不住的恶劣现象出来,这个叫金刚萨埵。
什么叫做供曼茶呢?你很孱弱,一分钱都没有还想买私人飞机,你赶紧挣点钱,就这个意思,你一定要有这样的目的嘛。你纯粹去为了完成个数字,就像打了500年的工,挣了3块钱,怎么行呢?所以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目的。
上师瑜伽的意思就是什么?你跟上师两个是一伙的,你要去跟上师相应、合一,它就是有目的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的目的,才知道用力发力的方向,但因为我们很多人就是目的不清楚,也就是文中说的“如果没有现出所破的总相,则所谓的‘破彼’也难以决定是无颠倒的。”也就是你和你的行为根本就漫无目的,做了半天白做。人家可能见解成熟的做一天相当你做十年,这个不是我说的,佛陀在经上说:“一个见解成熟的人修一天,相当于一个见解不成熟的人胡乱修一百年。”这个差别挺吓人的,所以不能见解不成熟就胡乱修。
所以说闻思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有作用的。但即使是闻思,我们也要把闻思里面的意义搞清楚,闻思不能变成一种形式,不能变成一种纯粹的背诵。这个样子有用没用呢?就我们很多时候,也有很多人参加了很多班,闻思了以后,今天闻思了,明天就忘了,为什么?学习上有方法的问题。所以大家其实要讨论和思考学习的方法,怎么样把这些经论上的准确意义掌握住,闻思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禅修中心学般若班的师兄,很早以前就开始学《中观总义》了,天天来跟我讨论自续派和应成派的差别,我差点把他弄出去活埋了,原因是什么?他根本就搞不清楚瞎乱扯,我就愤怒这个东西。我怎么会愤怒他去学这个东西呢 ?花那么多钱,弄那么个地方就是为了让大家学这些东西,结果他在瞎搞,而且掌握不清楚次第,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听到哪里热闹就追过去了。只要跟他一吹,什么广告一打,马上就颠了,很长时间才恢复正常。
《入行论》云:“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
书上没有解释,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你看我多诚实,我可以装我知道的,开玩笑啊。意思是这样的,应该不去依靠我们所看到的实有的东西,也不能取它无实,因为所察实是有,无实是无,有无都不能执取。因为我们的本质实际上是非有非无的(不是四边那个非有非无,那个也是一边),这样来理解。
“不依所察实,不取彼无实”,后面有一句“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不要去依靠我们所观察的实有的东西,也不去依靠无实的东西,因为所破的实有已经破了的话,那么无实也肯定就是假的,就是不取有和不取无的意思。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入中论》云:“由人法分二。”又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众论难题释》云:“理所破总摄为人我与法我。”
(一)认定我与无我
月称菩萨《四百论释》中云:“所谓我者,谓诸法体性,不依仗他,由此无故,名为无我。此由法与补特伽罗之差别,分别二种,谓法无我与补特伽罗无我。”“我”,即是不观待他而有独立堪忍的自性。“无我”,即是无有这不观待他的独立自性,换言之,虽然在未经胜义理论观察的情况下,名言中有缘起的假立人、法,但人我和法我即便在名言谛中也不存在。
这一大段的意思,我来开始跟大家解释,实际前面已经解释过了,不过这个内容还是解释一下。《入中论》云:“由人法分二。”就我们所破的对象,因为有人跟法,就分成人我跟法我两个大部分去破。然后又云:“慧见烦恼诸过患,皆从萨迦耶见生,由了知我是彼境,故瑜伽师先破我。”它说我们以智慧可以见到这些烦恼过患都是从萨迦耶见产生。什么叫萨迦耶见,萨迦耶见也叫做坏聚见,实际就是个体见。其实这个萨迦耶见是个梵文,萨是有的意思,伽耶是聚集的意思,就是很多东西凑在一起的一种认知。
比如说有人来问我说“我是不执著水的,但我执著H2O”,这个叫做萨迦耶见。萨迦耶见主要集中在“人我”上,“人我”上就是什么?就是认为这一堆是“我”。人的认知是很乱的,有时候我们经常举例,比如说我们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有恐高症看着下面很害怕。为什么很害怕呢?害怕这一堆下去摔得粉碎嘛!这个时候就心里面很强烈地害怕它受到伤害的一种感知,就产生了恐高,否则你恐什么高啊?那么恐高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极力想保护它。为什么要保护它呢?因为我们认为这个就是“我”,这个是需要保护的,快乐和幸福都来自于它。
我们会很珍惜我们的身体,我们经常说“我们的财富、情爱、家庭都是0,身体是1,没有身体这个1(没有这个萨迦耶见坏聚的东西的话),后面再多的0也等于零。”其实佛法告诉你,有了身体也都是等于零。所以佛法说,离一多。所以烦恼的很多过患就是因为有了萨迦耶见(坏聚见)这种执著,“人我”就产生了。
“由了知我是彼境”,就是由于知道了“我”到底是什么东西,“故瑜伽师先破我”,所以这些瑜伽师上来就对“我”开刀。其实我们的修行也是这样的,我们有时候虽然在学单空四夺破实执,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去破“人我”。其实我们说破“人我”是怎么破的呢?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三主要道论》,第一个是出离心,出离心其实是破“我所”,“哎呀,我要这样我要那样……” “我需要这样、我害怕那样……”因此而产生很多贪嗔痴,离开这些东西,叫出离心。
然后菩提心对“我”就开始造成冲击了,它要去利他,利他本身就是对“我”的一种贬损。“失败亏损我领受,愿将胜利奉献他。”这是《修心八颂》里面的。所以它对人我其实就是一种破坏了,就开始在破。所以出离心破我所,菩提心对“我”都已经开始产生破坏了,空性的智慧会彻底认定“我”根本就不存在的,也就是彻底的智慧,也是彻底的一种破坏。
所以说大部分人的修行,刚刚一上来的话一定要对“我”动刀,如果你不动刀的话,你玩不下去的。因为过分执著“我”,它有很多的要求,很多的一些想法、感觉跟情绪。
你看我们大部分修行人为什么修不下去,很多时候被情绪影响嘛。为什么被情绪影响呢?就是“我”以及“我所”可能受到伤害。比如说你的自尊伤到的时候“我的自尊受到了伤害!”就开始麻烦了是吧?或者我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胁,为什么有些人那个剪刀乱飞啊?安全感受到伤害嘛。或者是“我的东西居然被别人拿走了”,那就不行了。
其实很多东西就是因为“我”引发了很多的烦恼,让你根本修不下去,所以“故瑜伽师先破我”。那破“我”是什么呢?就要去思考什么因果报应啊、众生都是老母啊,或者根本就没有这场事情的发生啊这些东西,原因是什么?一层一层地把你“人我”的执著给你捏死。所以禅宗里面叫“直接斩杀”。杀了什么?不是把人给你砍了,那个“我”是消灭不掉的,身体消灭了,那个“我”会以另外一种身体的方式再出来,它是要把你内心对“我”这种执著给你砍了。
出离心就是让你的“我所”开始减轻,菩提心——“我”已经造成贬损,空性见就发现“人我”根本就不成立。“人我”不成立不代表什么都没有,“人我”不成立,心的光明永远不灭。由于“人我”以及“法我”这些执著没有了的话,心就呈现出它永远的本质的一些光明,就一直呈现出来,美妙得不得了!不是什么都没有,可以美妙成坛城,你们看那些唐卡里面,其实就是没有“人我执”的一种显现来的。也可以依据众生的显现去度众生,依据众生的显现就是什么?比如有些人乘愿再来,找个肚皮投胎了,大家都看得到你。然后出生以后,由于你具备福报和智慧,受以前熏习的菩提心的驱动,就会做各种各样的真正的菩提的行为。所以这些简单的话其实里面就包含了好多好多我们修行的道理,如果不仔细去拣择,不仔细去思维,可能一晃就过去了。
《众论难题释》云:“理所破总摄为人我与法我。”
理所破总摄为人我与法我是什么?就是我们要破的东西,从道理上我们要清楚搞定“人我”以及“法我”。什么叫做“人我”呢?误认为有一个主宰者、有一个个体。这个个体可以是身体,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什么叫做可以是一种精神呢?比如说我的自尊、我的智慧、我的人格、我的……太多了。稍稍人家一碰,那就不行了。
乃至于孤独,各种各样的情绪,其实就是自我造成的。孤独是“人我”的另一种表现,一个没有自我的心是没办法孤独的,孤独不了的,它永远就是宽坦、放松、愉悦。但是一有自我就不行了,因为孤独的时候,它产生孤独的原因是希望不孤独,是希望有抚摸、有安慰,那么有抚摸有安慰就要有“我”接受另外的“我”的抚摸跟安慰,我们会认为这个是快乐。一旦这个没有的时候,那就惨了,那就开始写诗、开始喝酒了,这是小资。像我这种魔鬼的话,我不会喝酒跟写诗,我提刀砍人:“你居然不关心我?”(众笑)
所以大家要仔细地去观察自己,实际上没有魔鬼的知道吗?自我就是最大的魔鬼。所以说我们要仔细去体味这些东西,到底真正有没有这么一个我。我们经常说我们有主宰行为,以前跟大家一起分析过,我们经常“我在这样、我在那样……”其实你有一个东西是叫做“我做的抉择”吗?比如说你要去拉尿,是你让你自己去拉尿吗?不是!是你的肾脏和你的尿口袋让你去拉尿,憋急了嘛,对不对?你说你要吃东西,是你让你吃东西吗?是你胃口袋让你吃东西,你饿了,里面没东西了。
还有努力要修行或不修行,你说“是我终于决定了让我去修行”,是你让你自己去修行吗?其实根本就不是的。是你的习气中间有一种力量让你不修行,这种习气对你说“要出去玩啦,去喝酒啦,去泡妞啦,那多爽啊,你没经历过吗?”;另一个声音说“你不能这样哦,这样要下地狱哦(威胁);好好修行吧,修行好了以后有天女可以泡哦(利诱)”。还有一种更厉害的声音“你要发菩提心哦,这是最伟大的事业(崇高感)。”另外一种声音说“你别玩这些,全是假的(空性思维)。”各种思想的交战下,终于决定了“我要去泡天女”是这种思想赢了,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当然泡天女是很矬的)。
这是两种思想在斗,没有一个我在做决定。斗赢了,你就觉得我很努力,终于让自己去修行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回事儿,就是你相续里面在斗,并没有一个主宰者。你去观察你所有的行为,全部都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一个“我”,就是心在动,但是你就认为我怎么样我怎么样。然后买一个股票,其实是各种信息在斗嘛,斗赢了,买这只涨了——你看我好英明啊!是你买的吗?还是你听了什么消息?经常这样思维,那么主宰感就小了,主宰感小了以后,人就不会很强势。
我们不要说修行,就仅仅对这个思维多了的话,再有人侮辱你的时候你就会想,他是在侮辱谁呢?你不会再有一种“我好受伤害,我要回去舔伤口”的感觉。人家都没打你,你舔什么伤口啊?譬如很多受伤——其实哪有一个我在受伤嘛?一个声音响起了,这个声音震动了他的耳膜,耳膜形成信号,刺激了他头脑中固有的一些东西,与这些固有的东西形成了冲突,撩动了他不愉悦不舒服的感受,形成了伤害。中间哪有一个我受伤害嘛?是心里面的这些种子被外缘撩动起来了,中间没有一个我在受伤害。好好想是不是这样的?是心(而不是我)产生了不舒服。
你真要去找“我”这个玩意儿,是找不到的。名言谛里面都不成立,在世俗谛里面去找也找不到一个“我”。在名言谛里边,我们找这个杯子是找得到的,虽然我们知道它是假的,但它毕竟有一个样子在那。你去找“我”,名言里面连样子都找不到,这在观念里面很容易就产生了。但是修行就不行了,他说他没“我”,你把他钱包拿了试试看,专门去撩他最执著的那个东西。
有些比如很有钱的人,拿了他几百块,理都不理你,当布施了,心里还有喜悦。那你要把我的眼睛拿了,我就不干了。你说要拿我的眼睛,我还没到初地菩萨,这样搞我肯定是不行的。我肯定说:“我去给你买双眼睛。”你要去动他的核心利益,每个人都有他的核心利益。有执著,心就一定有它极度需要的东西,形成了个体就有这样的东西。
我们去修就是要放松掉这些东西,往往彻底放松了以后,心没有了这些执著以后,是最自由最愉快的。比如我们没有了身体的执著了,像初地菩萨由于没有了身体的执著,减得很轻了,他一刹那有100个化身,要多漂亮就有多漂亮,太厉害了!
我们现在执著啊!我举个例子,初地菩萨看到我们很珍惜自己的身体,就像富豪看到一个人抱着自己的烂鞋子,这个胶鞋烂的一塌糊涂,那个富豪穿着阿玛尼(世界知名奢侈品牌),看着那个人珍惜自己的鞋子“哎呀,好心疼啊!”心里无穷无尽的悲悯“算了,拿钱去,哥给你买几百双放在屋里慢慢用。”我们现在就是像这种状态一样珍惜自己的身体。你说我们的身体是不是个烂鞋子嘛?到处是洞——有漏。是不是这样?这些都是因为执著造成的。
但心的那种放松不是你的观念想放松就能放松的,所以你要去修行、去体味,慢慢慢慢才能放松,心才能获得自由自在。这个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关键就是你狠不狠。因为这种执著执著了好多劫了,你一时半会儿想一想,有些人想“哎呀!我要去修行”,三天热情一过了以后,那个习气马上就回来了。他要温暖呐,要有点愉悦的生活,要朋友,要出去怎么怎么样,那个习气越搞越凶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打。开始就是这样的,开始都是很苦的,因为它是跟习性冲突的。
如果修行和习性不冲突,佛菩萨有什么好恭敬呢?他做得到我们也做得到,修下去就搞定了嘛。为什么佛菩萨这么值得我们恭敬呢?他们原来跟我们是一样的矬,然后人家打赢了就上去了。他跟谁打?他跟自我打,就成了佛菩萨;我们被自我打赢了,所以我还是我——“我的天下我做主”,所以叫傻瓜,你没有天下你还做主。所以人我是非常麻烦的,我们就要去破它。
《众论难题释》云:理所破总摄为人我与法我。其实人我和法我是有交集的地方,人我其实也是一种法。法是什么?就是心面前所有呈现的事物就叫做法。不管是心理事物(心法),还是物理事物(色法),都叫做法。在唯识里面叫做“法谓轨持,可生物解。”有这么一个事物,稍稍延续一下,起码一秒钟延续一下。如果你来个不生不灭那就不叫法了,那叫法性。它要生起一下,跟其他的稍稍有点不同的,物解就是这个和那个不一样,我们对它能够有所认知叫做物解。
那法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法永远不变、独立、唯一。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东西,但我们很多人就认为是有的。他们认为它有,至少还是有对宇宙哲学进行了思考,只是他很不幸思考错了。大部分人哪里会去思考法有没有啊?他才不管你什么有没有,他就管它有没有用,他就考虑这个东西。
他为什么要赚钱,钱有用吗?钱有用(我说的是那个人民币有没有用)。如果具体的一个钱有没有用,擦屁股都嫌脏。人家说钱是最脏的,一般你看那个银行工作人员数了钱马上去洗手的。但我们为什么又觉得它很诱人呢?因为它可以买东西、换东西嘛,它的用处在这里。所以我们只考虑它有没有用,从来不会考虑它有没有自性,你管它有没有自性哦?比如说我们拿到钱的自性就是它不能是假币,能买东西,这个是普通人眼里钞票的“自性”——真币,他是不会去考虑它有没有究竟自性的。
但是你如果作为一个修行人,你要去掌握宇宙人生的究竟真理,那就不行了。你就要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生命到底是什么。这个就牵涉道刚才这个问题,产生出的东西(法)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实有的一个现象,它是不变的。如果这个现象真的就是不变的,那就是法我。所以我们要去破这个东西。
那么有些人问,那人我破了就好了,我就解脱了,干嘛要去破法我呢?那不是的,这里牵涉到佛教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也就是阿罗汉跟菩萨的修证。阿罗汉就是把人我破了,法我留下来了。他把这个人我破了,他就认为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苦难呢?就是还有这个无法被破掉的微尘的法(无分微尘)和刹那的心识(无分刹那)所聚集成的“五蕴”,聚集起来就痛苦。现在不能让它再聚集了,再聚集就痛苦。那怎么让它不聚集呢?进入灭尽定,这就成了阿罗汉的证悟。
那菩萨就不会这样,菩萨说组成五蕴最细微尘以及刹那也是空的,五蕴当然是空的,完全都是法性。乃至于所有的众生其实就是法性在游舞,他们唯一就是有无明而已。把无明去掉就可以了,所以根本就不用怕这些东西。连无明从根本上来说也是法性,就不用去进入什么灭尽定。当下即是解脱,现起即是菩提,娑婆即是净土。所以他能够做到“悲不入涅槃”,就是不入小乘那个涅槃,同时由于他证悟了这些法真的是无我的,所以他可以“智不住三有”。
所以说除了人我以外,法我的问题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对我们来说,人我是引生我们烦恼的主要问题,所以说我们要着重去破它。因为烦恼起来你没有办法,根本就没有心思再去管什么法我不法我。一个人晚上睡不着觉,纠结(挥舞剪刀)的时候,去破法我吗?是不可能的。这个纠结就是法,你就没有办法搞定它。我们发生痛苦纠结,我们会找到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我们的心一定要认定有我,才会衍生这些烦恼。当我们去观察我们的心,真的明了我们的心根本完全是假相的时候,你会发现烦恼生不起来。即使被侮辱,即使被打击,即使遭受很多很多的痛苦,最多有痛,而不会有苦。
就是我们很用心去修行,去体味体悟我们的这一切都是心的现象,其实中间根本没有一个主宰者,所有的现象依因缘而起。因果报应,前生种下的。和自己发生关系的时候,貌似别人造作的,其实也是自己种下的。这些东西依因缘而依序发生,根本就没有一个主宰者。我受的,是我该受的;我享用的,是我该享用的。如是而已,安然自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再受到什么冲击的时候,你是不会有烦恼的。
但是心要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人家一口痰吐过来,“你怎么敢吐我?”好了,一下子就开始爆了,这一定是跟那个我是套在一起的,一定要很深很深地去体会。什么叫做修行呢?这就叫做修行。大家不要说“哇,在这里坐坐坐,嘣一个,啪一个,电冒出来,蘑菇又起来……”那个才叫修行。那个不是的,那个叫特效,我搞电影就可以搞出来这些东西,所以说不能去追这些东西。
修行是非常实在的东西,可以在我们心里面经验跟发生,明不明白?我们再看下面。月称菩萨认定我跟无我是怎么回事儿呢?
月称菩萨《四百论释》中云:“所谓我者,谓诸法体性,不依仗他,由此无故,名为无我。
什么叫做我呢?就是诸法的体性,它的本来的性,不依仗他,唯一、独立,而且不变,这个叫做我。其实根本找不到这种体性,就叫做无我。听得懂吗?我们认为有这么一个唯一、独立、不变的事物,这个叫做法我。心里面认为找不到这样的事物,它根本就不存在就是无我。所以这个我和无我在哪里发生?实际上在你内心里。
你要是认为有这么一个东西,那就说明你有了人我或者法我的一种错误的见解。然后在这上面产生的执著就是人我执跟法我执。由人我执就产生烦恼障,法我执就产生所知障。障是什么?错误的认知。由此无故,见解上也没有了,见解上就破了。人我是没有的,法我也是没有的。然后去修行,把这种执解除掉,就叫做道所破。
只是你见解上认为没有人我和法我,但由于心执惯了,它就不干了。执就是不讲理嘛。什么叫做执,就是不讲理,不听头脑的话。比如说我们有人抽烟抽惯了,他理上也明白抽烟要坏事,身体要坏,没有任何好处,但是他抽惯了,就是改不了,心就是要抽。还有吸毒的为什么难戒啊?就是由于非常容易形成执。人的心对贪爱极端容易形成执,执是不讲理的。观念上都知道“剪刀”不好,但是由于这个执,剪刀总是情不自禁地呼啸出鞘。
执就是不讲理。它跟你平常学的这些观念恰好冲突。所以我们修行就是什么?让我们的执减轻,去跟我们的见解一致。见解一致了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有个词汇叫“知行合一”,知就是见解,行就是心的行为。我们认为的行就是动作这些东西,动作其实都已经外化了,所有的动作必须要心来指挥,所以行真正来说就是心的行为。
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知行合一呢?因为我们的执太凶了,见解太弱了。什么叫做定解?就是见解力量很大了很圆满了。首先是要圆满,圆就是怎么说都不会矛盾,还有它很有力量才能够叫做定解。有些人圆满可能勉强说得过去,但是根本就指挥不了自己的行为,这样也不能叫做定解。有些人可能对某种见解非常的执著,比如见解是对的他也执著,但是换一个角度去说,它可能会产生逻辑上的不圆满,这样也不能叫做定解。所以定解就是见解圆满又有力量,但往往这两样东西是一体的。要真的有力量的时候就一定会是圆满的,圆满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力量。
为什么有的人学佛很多时候见解不起作用呢?因为见解七拱八翘的,连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你这样有力量吗?说不服自己,说明你的心根本没在上面着力和运行过。如果心不运行,那些正见正念会运行啥?就会运行邪见邪念,这样邪见邪念就会形成力量,所以就会身不由已。一个人我不相信在大圆满中间还挥舞“剪刀”,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个人处在大圆满的无执中间,心里面运行的就是绝对的法性和正念,这个时候人类的毛病在这中间是不成立的。
如果不去做这些,也不去看书,整天搞贪和嗔,那运行的就是很苦恼的东西,就会整夜睡不着觉,身心感到极端的不愉悦,甚至影响到身体。所以要形成一个见解是要长期堆积,而且一定要圆满,同时要有力量。
此由法与补特伽罗之差别,分别二种,谓法无我与补特伽罗无我。”
这个前面我已经解释过了。“此由法与补特伽罗之差别”,法就是法我,补特伽罗就是人我。找不到这两种分别的独立自性,就叫做法无我与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就是坏聚见,也叫个体感,它名字的解释叫做数取趣,意思就是数数的在六趣中间流转。
也就是法的存在是没有本质的,补特伽罗的个体(数取趣,或者叫做萨迦耶,它是一种坏聚见,补特伽罗是六道里面运行的凡夫)都是没有本质的,是无我的。由于我们执著有我,所以我们很苦。当我面前产生的法我,就要看这个法是否对我有用,有用就贪,比如我面前老是出现美金和美女,你让我不去抓它,那是不是残忍点?如果老是出现大粪和炸弹,那我就会把它扔掉,害怕会炸死我。
因为我要保护我或者利益我,如果没有“我”,连“我”都不成立,完全是心,那就算是原子弹也没啥,即使炸了那也是法性游舞——不嗔。比如出现刚才说的美金和美女这些很美好的东西,到那时候出现也全是法性游舞——不贪。不贪不嗔、随缘任运。
大家千万不要说这样会没意思,那是傻瓜,因为你那个意思是建立在自我的取舍上去的,把这个叫做有意思。这个是串习过深了,臭到完全是不知其臭了,“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我们凡夫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他把那个臭当成是滋味,为什么修行会这么艰难呢?人的相续就像是桶装了大粪好多劫了,现在把粪倒了以后,上面的恶心的痂痂好多,只能慢慢的擦洗,不然真的会很惨的。
“我”,即是不观待他而有独立堪忍的自性。
法我跟人我就是不观待它而有,然后他有独立堪忍的自性,始终不坏叫做独立堪忍,有这样的东西吗?其实真的找不到的,我们误认的我连体都找不到。什么独立堪忍?人我找不到,法我也是找不到。
“无我”,即是无有这不观待他的独立自性,
“无我”是实相,是真实的东西,那是本质。而“我”是捏造出来的,没有这样的东西,完全是心的执著。
换言之,虽然在未经胜义理论观察的情况下,
就是我们不去用离一多因、有无生因这些胜义理论去观察。
名言中有缘起的假立人、法,但人我和法我即便在名言谛中也不存在。
“名言中有缘起的假立的人”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这个人、那个人。“法”就是这样的东西或者那样的东西。“但人我和法我”就是人独立堪忍的自性以及任何一个法独立堪忍的自性,即便在名言谛中也不存在。
为什么呢?现在我们讨论的东西都是名言谛,通过逻辑分析都知道人我和法我都是是一种执著,并没有这样的东西。世俗现象里面(名言谛里面)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永远不变的人我或者是永远不变的法我。你去找,如果找出来我立刻拜你为师,鞍前马后,任由差遣。你不要说“哎呀,找出来了——自心本性。”那确实可以任由差遣,那是圣者。但他证悟的不是人我和法我,他证悟的那个叫法性,恰好是空性(人无我和法无我)。
恰好这种人他由于没有人我,他是不可能来害人的,由于具备巨大的智慧,所以一定会利益人,任由差遣。但是普通人因为有人我,他要保护他自己,他要保护自己或实现他什么目的的时候就很可怕,就有可能会做出很多伤害周围人的行为。我们再看下面。
(二)认定人我与法我
我们要搞清楚人我跟法我到底是什么。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抉择二无我》中解释:“缘自相续的五蕴计我之识,即是我执。
全知仁波切在《抉择二无我》中就说:缘自相续五蕴计我之识,这样的心识就是我执。就是缘我们自相续五个蕴(色受想行识)的聚合或者执某一个蕴,认为它是我,这样的认识缘于自相续五蕴。我们可以说这一堆就是我,我的想法、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思想,色受想行识,缘五蕴的聚合或者某一个单独的蕴的识,就是我执。
这个识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是一种识。识很坚固不破,就叫做执。这种认识很深,不是靠概念一下就破得了的,要靠修行慢慢慢慢让这个识瓦解、消失,不再有这样固定强大的不思量、始终要这么去执著的这么一种心识,这叫道所破。但观念上或者意识上我们可以意识到缘五蕴(五蕴的聚合或者缘任何一个蕴)为我的这种心识是错误的,什么叫做缘五蕴的聚合呢,就刚才说的,这些都是误执为我。
但是有些人很精彩哦,他不认为身体是我的,他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我,思想可以代表我,我们经常说的我思故我在。有人说身体不是我,但我的思想,比如我正在想嘛,那不是我在想是谁在想,所以一定有个我。这种思想是很严重的,比如说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也认为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天体的运行有规律,一年四季有规律,好多事物都有规律,那这些规律不是无情物造成的,事物有规律的运行证明后面有一个主宰和驱动者。那个驱动者他找不到是什么,就给他取个名字叫上帝。
我们还有个更不负责任的,连上帝的名字都不要了,直接叫做“大自然”,好无耻哦。大自然为什么这样的?——大自然鬼斧神工。挺搞笑的!大自然既没有心识,也没有什么感觉,它就造出这么美妙的东西出来,不知道为什么?而且这么有规律,月球一定要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它就不像佛教,佛教通过观察知道,其实月亮是我们心识的一种外在显现,甚至他可以通过内在心识的控制,清晰知道自己内在心识的运行情况,而知道月食、日食的情况,《时轮金刚》就是这么来的。
修行到厉害的,像麦彭仁波切,他直接一杵下去,把太阳定在天边不准动,有人问“哇!那为什么历史书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呢?”——戳锅漏、戳锅漏、戳锅漏!为什么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世界,那个歌里面唱的“一人有一个世界”。你的世界里面太阳照运行的,你有本事也跟他一样不运行,起码代表你跟他好有缘。
有些人说思想是我,有些人说感受是我。也会有人说感受是我的,我很痛苦啊,我很快乐啊,我好无聊哦,就是说感受是我。有时候我们也会认为情绪是我,经常会我好纠结哦,纠结的时候他就会认为就是我在纠结,其实是心在纠结。我特别告诉大家,纠结是我们现代人的常态嘛,我们修行人纠结的时候,你就要开始去思考这个东西,到底谁在纠结?好像纠结不发生在头脑里面,而是发生在心里(胸口)。
特别是恋爱的事情,平常写作是头疼,恋爱失败了就心口疼。为什么?到底谁在纠结?是胸口在纠结吗?这个不对嘛。如果没发生这个事,胸口它纠结什么呀?!一定是有种东西影响了我。心造成了胸口这么一个东西,那么是心在纠结,心里面各种各样的信息在造成这么一个结果,中间没有一个我在纠结嘛。
为什么呢?比如我们谈恋爱失败了,为什么会纠结呢?肯定我跟她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有很多快乐的东西,我的心就要求这些东西要继续延续下去,就算不增加,你也得保持原样嘛“白首不相离,愿得一人心。”——你在做梦。有了这样的快乐,他就建立了这样的要求,接着对象不按照要求来,这样也会形成感觉、心识、念头在我们心里面动,两种念头就在里面打,一打的话,由于这个感觉性的东西、情感性的东西,它真的很多在心轮里面发生,思维的东西大部分在乐轮发生。感觉性情感性的东西令气息主要在心里面运动,所以心口就开始绞疼,真的心会疼的。
我以前没体验过,我谈恋爱都是让别人疼的。我妈生病,我妈以前说是帕金森症,她肚子疼,用那个东西顶在那里,顶得疼得不得了,我突然一下感觉到心绞痛是怎么回事儿,哇!这个无助啊!真的无助!你想帮她帮不到,所以我就知道人类会有这样的东西。
所以它原因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心建立了一个东西,然后这些东西受到了冲击,所以产生了这样痛苦。原因就变成这个,实际没有一个我在受苦的。你想通了之后,经常去思维这些东西,当一个小痛产生的时候,你去观察它“哎呀,又在扯,又在搅,扯扯扯,不要扯了,嗡班匝萨埵吽”然后去思维,思维到放松的时候,就保持那种放松,那个放松越来越深。先是小的后来是大的,比如说到了最后的话,心会变成一种常态的,它永远是自然放松的。
这个时候去观察自我真的就是不存在的,但是你去修一定要从最开始一点一点这么来。不能够一上去就“我已经证悟无我了。”嘿,斗大一个我,那个我就是用无我的方式来表现,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无我来的。那个无我是因为这个执,我们误认为执著有个我。当我一消失了,无我也消失了。就是刚才说的“所破实既假,无实定亦假。”就这个意思。
所以认定了人我,有时我们会误执某一蕴是我,我的色受想行识。识的话就太深了,就补特伽罗无我的那个。认为识是我,就是末那识。我们要通过很深地修行和观察这个。观察,心要去禅定。禅定时候,意识停下来了。意识完全停下来,心会明明白白的呈现出这个,虽然是说没有意识了,但并不是说昏睡了,心清楚的知道这个身体是这个样子的,那个心清明得完全像无风的蜡烛那个光照出去,心是什么,先不要去管它。心是什么,这个东西就变成搞清楚了,那就叫法无我了。
心你会观察到整个的个体,身体(色)完全是不能代表我们的,心是一种执著,受想行全部都不行。受,我们的感受,这个时候它也完全不能代表我,它时起时落,根本就不能代表我;想法完全停下来了这个时候;行蕴情绪也没有了。那么识是什么,你会发现,其实这么一堆东西其实就是心的明觉往这里集中。心的明觉往这里集中,就认为这个明觉产生的各种各样的起落和作用,心固执的认为这种作用有个主宰者,这种认知就叫做末那识。
朝内里去观察的时候,这个说是这么说,你要去观察很长时间的。点点滴滴,日日月月这么去看,在看的过程中,其实心的明力就在增加,无我的松脱就在开始扩展。你就发现这些现象在游舞,其实都是心的明知,心特别在意这一堆。当然在意啊,你看,你坐在那里,触觉那一大堆,就在心直接呈现出来了。然后你的想法啊,痛苦啊,反而你的明知根本就没有办法去了知别人的明知。
不能了知别人的任何的感受和痛苦,是不是啊?所有的明力对这一堆的清楚是最清楚的,为什么会这么集中呢?因为误认为心产生各种各样的能力,它有个主宰者 ,这个主宰者就以这一堆来体现。这种强烈的误认,它非思维性的,明力一下子就涌过去了,紧紧的逮住不放,不分好坏,所以末那识是没什么好坏的(有覆无记)。
有人说“我恨我自己”,胡说八道!末那识是不恨自己的,它是执。意识才能说恨自己,意识为什么恨自己呢?因为意识建立了一些细微的系统,觉得没达到自己的某种要求,它就会恨自己,你要去执著了你自己,意识才有本事去恨它的。如果心不去执著自己,意识没办法恨他了,因为没有我,我恨什么啊?我不知我恨什么,恨就会消失的。爱也是一样的,所以要很仔细去观察这些东西。
观察要通过打坐修行,先要去做很多磕头、五加行等等之类的修行。为什么去搞这个东西,你不去搞这个东西不行,人修行的心力太弱了。我们大量的心力用于各种各样的世法是太多太沉重了,你看有些人那个自尊有偏激,就是很特别在乎自尊的,稍稍说话一碰到他,马上就开始反击。他对任何东西都不敏感,对自尊特别敏感。
这种变态的很多。什么叫做变态,就是心不是常态就是变态。对佛陀来说,我们都叫变态。他那个是真正的正确的态,我们是最矬的态。那个态就是什么?明力在这里集中。明力往这里(身体)集中的这个习惯,不因为这个(身体)死了就不集中了,这个(身体)死了,呼的变化一下又到另外的地方集中。要是一下在地狱里面集中,马上就完蛋了。其实就这么简单。
你要认透了它怎么办呢?就要消除他,心慢慢慢慢消除消除、淡然淡然、自在自在,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它是一个长期的串习的过程。当然也有那种很牛的,呯的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不是的,起码我不是的,你们是不是我也不知道。也许你们是顿悟的人才,但是实际上这种顿悟的人才非常的少,大部分的人要靠仔细的思维,仔细的观察和长期的修行。但是一生的时间绰绰有余了,如果我们把拿去谈恋爱的那种希求心,拿去追求金钱的希求心,分二分之一出来,不用分多了,不成就我就不信!
人用于世俗东西的这些力量之大,比如你看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面谈恋爱,有时杰克和罗丝两个卿卿我我,啥都不要了。杰克泡在海水里冷得要死,为啥?爱的嘛。他要是把这个爱的力量用来发现自我存不存在,找到罗丝拎起来,我们到天堂去,真的会这样的。你想一下,如果一个成就者他想救罗丝怎么办呢?要么就飞走了,这种东西没太大用处,救不了她。要么把罗丝闷死,闷死后直接升天,升了天在天上再搞一把。方法多的很,我还说的是缘起现象,当然真正的不会这样的。
人就是很蠢的。在小河沟里面经常搞这个这些……地球就这么点大,然后搞了那么多故事出来。所以我们要把我们的心量拼命的扩大和清晰,其实就是佛法的修行。谁让你的心量扩大、清晰,就是往正确的方向走。越修越傻瓜,越修越执著,越修越到处都是魔鬼的,就要小心了,知道吧?
哪里有那么多魔鬼?到处都是你妈,这才对,明白吗?只有自己是魔鬼,你看我们“剪刀”经常舞的那不是魔鬼吗?谁会说“剪刀”舞起来还会是菩萨?这个不会嘛。见到别人就说魔鬼,哪里有魔鬼?自私就是魔鬼,习气就是魔鬼,总结起来“人我”就是魔鬼。这是我们破的对象。
其耽执之境称为补特伽罗或人我。”
缘于自相续五蕴计我之识,就是认为它是“我”的这种识,就是我执。然后其耽执之境,就是耽执的对境,就是补特伽罗或者人我。耽著的对境是什么?就是认为某种东西是“我”,实际上缘五蕴计为我这种识是种误认,刚才说的是心误认为这种心的这种运作的能力——阿赖耶识的见分。
阿赖耶识的见分是什么?阿赖耶识就是能够贮存种子,能够把种子缘聚而显现的这种能力,它就认为这么一种能力就是“我”(这是唯识里面的说法),其实根本没有这种东西,这只是阿赖耶识的一种能力,阿赖耶识的能力承担不了“我”这种东西,阿赖耶识那种能力它不是“我”那种不变、堪忍、唯一、主宰,它没有这些性质。阿赖耶识的能力是因缘而起的,它才不管你主宰不主宰,它有东西就储藏,然后遇缘就给你冒出来,极端不负责任(无覆无记)。
所以经常我们不想看到的会看到,想看到的就看不到。如果真的由我的话,我面前能出现这么多非美元的东西吗?我一定会让它只出现我喜欢的东西。所以说阿赖耶识没有主宰的作用。刚才说的其实我们很多的决定、念头,那是种子运行的结果而已,然后我们就把那些东西误认为我,然后耽著它,就叫做我执。耽著就是不讲理,就是附上去。我们不说唯识的这么学术化,我们说得平易近人一点,我们会直接认为这一堆是我。是不是?对不对?
你要是打我的话,哪里打你嘛?呯的一耳光打的是你的脸嘛,没打你嘛。但是,你会“哇,你居然打我!”这个时候我们把脸当成是我。然后骂你,比如说骂你是个王八蛋,你是王八蛋吗?最多是王八也不是蛋嘛,但我们会感到很受伤害。我想你哪里受了伤害呀?骂你是王八蛋,你根本受不到伤害嘛,最多耳膜震动了一下嘛,声音小的话耳膜都不会受伤害。但你会受伤,哪里受伤?因为你的心固定地认为自己不是王八也不是蛋。然后这个声音进来以后跟你认为自己不是王八不是蛋产生冲突,你感觉到了深深的恶意,感觉这个个体受到伤害受到侵略,是吧?
他要是只骂你王八蛋永远不会伤害你,如果你心里明白他只骂你王八蛋,永远不伤害你的话,其实你不一定会生气的。比如两口子,她嗲嗲的说“王八蛋呀”,你也不会生气的,你会感觉到自我受到爱抚。因为对自我保护产生相应的一些行为,产生了这样的东西。那么是精神产生了认为有一个“我”,如果有人让你难受,以受为我执产生了伤害,是吧?
然后想的我是什么?就是不停地想,以想为“我”。如果想真的是我的话,你可以看它有无主宰性,你愿意想就想,不愿意想就不想。好了,特别是那些刚学打坐的人,你让他不想行吗?好了,打坐打得很好的人,然后把你最心爱的东西破坏了以后,你晚上睡得着吗?想,其实也是心的行为,它不受控制,没有主宰性。而且它也会停下来,睡着了它就没有了。它承担不起“我”这样的东西。
所以唯一能够持续下去的是末那识,永不停息的执著。这种末那,就是心永远不停的这么一种耽著,真的找不着它耽著的对境。但它就是误认为有这么一个“我”,这个就很难解除。所以阿罗汉和菩萨去修行,他就是破这个。
“排除所谓的“人”或“我”后,其余的有为无为诸法都叫做法。
其实这些“人我”也是法,但这是个很特殊的法,因为它牵涉到主宰性,牵涉到安全性,所以说就把它叫做“人我”的这方面的法。排除这些所谓的人或我的这些法之后,其余的有为的法、无为的法都叫做法,其实这些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事物。
……因此,所破补特伽罗或瓶等诸法由自性成立或谛实,称为人我或法我。”
因此我们要破的就是补特伽罗,就是凡夫,这个数取趣,这个自我。或者是瓶,瓶就代表所有的现象。由自性成立或谛实,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有它自己不坏的本质。或者谛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一个实有的法,这种就称为“人我”或“法我”。就是误认为“人我”是一直有的,不会坏的,“法我”也是真的是有不坏的东西。我们要去破的就是人我和法我。你说破完了以后是什么,破完了就叫做解脱。理所破是观念上的解脱,道所破是心的自由解脱,是这样区分的。
(三)我所与法我的区别
扎雅楞达在《入中论释》中解释:“次念云:此是我所。谓除我执境外,贪著余一切事。”除开我执之境,对此外的任何一种事物贪著,心中想:这是我所有的房屋等,即是我所。
扎雅楞达好像是印度的一个大德。明白这段的意思吗?就是我首先执著一个“我”,然后和“我”的利益有关系的某种东西就叫做我所。可以是爱也可以是恨,偈颂解释的是爱,但有时候恨也会变成我所的。比如电影里面演的,有时候抓住一个人去杀他的时候,很多人说留着他让我来杀。这就是把他当成了我所,我应该毁坏他,这是由恨产生的我所。
跟我有利益关系的这些法也称之为我所,比如这个是我的杯子,如果它与我无关的话就是法我,它是我的杯子你不能打烂它,你打烂它,我会烦恼的。我所会引生烦恼障,如果它不是我的,打烂后我不会烦恼的,重买一个嘛,别人的东西随便坏,所以我们公家的东西就经常坏,那是法我的嘛。而如果是我的那就不同了,这就是市场经济为什么会很发达的原因,所以这些跟自己的利益有关系的法叫做我所。
我所执之境与法我的差别:譬如一个茶杯,执著是属于我的茶杯,这是在“人我”观念下引生的我所执;执为是自性有的茶杯,这是在“法我”观念下引生的法我执。
——天哪,英雄所见略同啊!哈哈!开玩笑,益西堪布老人家是圣者,我呢?大家非常清楚:流氓加修行人。你不能说我流氓不能修行的,谁敢说流氓不许修行的话,我就对他耍流氓,正因为我是流氓,我才需要修行嘛,我要变成个好人。大家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要是上面是上师的话,你们就好紧张啊。上面一流氓,就觉得没啥,这个大家是交流嘛,为什么我反复告诫大家我们是在交流,所以我们要放轻松,大家是在讨论一个真理。
你别管我是个什么人,你们先认定我是个流氓修行人就完了。但是我们为什么交流?这个流氓多学了几年嘛。也不一定,有些人比我学的年头还多。起码我说出来的有些东西还比较讲道理嘛,交流就一定要讲道理。不讲道理,对不起那叫耍流氓,耍流氓就叫不讲道理嘛。
因为被贪著所影响,我所。法我执是所知障,它不属于烦恼障,刚才说的,别人的杯子摔烂了,但我还是会认为一个杯子摔烂了,绝对不会说:“哇!法性摔烂了。”这是法我执。但如果是我的杯子,对不起,你赔我,你不赔我,我会烦恼的。
因此,我所执的境是我所,法我执的境为法我,“我所”应归摄在“人我”中。
法我的境就是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叫做法我。我所执应该属于人我执中间的一种,比如,我的汽车,我的房子,我的情感,我的家庭,我的爱人……凡是跟我粘在一起的利益体属于我所。但这个东西如果跟我没关系,切断了以后,你认为是个真实的存在就叫做法我。而这种法我,你认为跟自己的利益套在一起就会成为我所。
所破可以归摄于四边,刚才把所破分成人我和法我两个。现在这个人我和法我还可以归摄于四边(四种执著)。
所破为:人我——有边;法我——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
什么叫做有边呢?其实心面前呈现出来的东西,我们认为它有就叫做有边,这是一种二元对立。心发现了一种东西,认为它是一种事物,它跟我们的心的本性不一样,它如果跟我们心的本性一样,就表明我们已经认识本性了。你要说一样嘛,那说明你认识了本性了,而且它还跟你一样,就没有二元对立了,有边就不成立了。
还有我们的心认为虽然它“有”没有了,但是还有一种“没有”存在,“有”已经被破除了,还有一种“没有”在,就叫做无边。什么叫做“没有”在呢?比如我们有些人修单空修得非常好,任何东西在他那里都是无、无、无,心中始终执著一个无,这个无也会执著成完全不经过思考的一种觉知,这个就叫做无边,所以无是建立在能上,叫无边。
然后还有亦有亦无边,亦有亦无其实是一种分析,比如电脑放在我的面前,在我的心面前呈现出一种有的事物,但是我要在头脑里面分析它,它又没有实质完全是梦幻,这个时候我眼睛看到了可以叫它亦有,分析起来没有本质叫做亦无,这个叫亦有亦无。也可以建立在能上,能上我们产生一种观念叫做有,但观念去找它的本质,又找不到。比如我们生起一种烦恼、纠结,它在折磨我,是有;这纠结是什么呢?你拿出来给我看嘛,实质又找不到,是无;就叫做亦有亦无。
反过来也可以叫它非有非无,什么叫非有非无呢?比如一种观念,拿出来根本没有形状、没有样子,好像叫做无,无就是非有;但是实际上它又折磨我,又可叫它非无。还有一种是能上的情绪上、境界上的东西,比如我们修禅定修到身体和外境完全都没有了,一片大空,这种空肯定是“非有”,它不是有嘛;但这个空相对于心来说,它还没有和心形成一体,还是一种二元对立,它又“非无”,所以也叫做“非有非无”。都是属于心的执著。
人所有的执著,不管你怎么执著,归类来归类去就只有这四种执著。任何一种心的状态、轮回的状态都只有这四种: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
这四种状态统一特点是什么呢?本性和显现形成观待,形成能所。如果哪天发现了本性(发现本性就意味着你会发现所有的显现其实就是本性),这个时候二元观待就会消失,叫做“能所双亡”——证悟了本质。
所以说我们所破的对象可以分成四边。那么这个四边和二我(人我和法我)是怎样的一个对应关系呢?
人我肯定属于有边,因为不管“我”还是“我所”都是心前所显现的东西。谁会说“我就是虚空”?哇,那就牛了!凡夫不可能这样,只有圣者有时候会这么玩,但那个虚空也不是空间。然后法我可以分成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
这样去对应分配有什么意义呢?这些概念玩多了,我们的心就越来越清晰。所以“闻思”的意思就是玩概念,使劲玩!玩啊玩的,心的概念性的见解就会越来越清晰和细腻,走到深入,对于一些心特别耿直的人,这个时候就是“直心是道场”,观念会慢慢入心,变得非常贴切实用。
最矬的一种人,就是他收集的观念其实很丰富复杂,但他的心却从不相信自己的观念。越聪明的人越容易犯这个错误,特别是中国人,这一点非常厉害。他为什么不相信呢?因为他学的东西太多了,而很多东西是矛盾冲突的。比如听到一个观念,如果是一个傻子,这个观念很容易地就入心了,傻子就意味着他的心和思维之间有一个直接的通道,不拐弯就下去了。(当然,这个观念如果是甘露,下去的就是甘露;如果是天上飞来的一坨天屎,那下去的也就是天屎。)
而聪明人就不是这样的,他会反复地拣择。由于他学了各种各样的观念,比如他学了人道主义,人的自尊挡在心里,佛陀一宣说“无我”,他那个“人格”就一下挡过去,那还怎么无我啊?所以有时候各种观念学多了,反倒没办法让心真地去领受它。
但不管你相续中堆积了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不管你的心怎么拣择,佛法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你遇到真理的时候就注定会完蛋!我们学的中观真的像是王水(硝基盐酸),遇到什么就腐蚀什么。
大家别听到腐蚀就怕了,我们要腐蚀的是轮回。轮回腐蚀了,剩下的是什么呢?净土。如果人既聪明,心又放得很开,那就精彩了。他不但接受甘露,还拼命打开心胸辅助甘露顺畅地注入:“来呀,来呀!让甘露来得更多一点吧!”这种人表现出的特点就是希求心特别强,菩提心特别大,对空性的思维和感受会越来越深。
所以我们要反反复复地闻思,反反复复地玩儿。如果你说:“我的分别念就是多,我什么都怀疑。”其实你用不着这样,很多东西你怀疑不过来的。如果你真实一点,把你的心从那些乱七八糟的世俗事上分一点出来,很踏实认真地去观察它,你的心就会慢慢接受,不必走那么多无谓的弯路。
胜义理论的所破可以无余归摄在四边当中。全知麦彭仁波切《给沙格西辩论书·开显真如论》中说:“所谓‘无有彼事者’,即能了知无有名言的任何戏论,因为对于破立的名言,在这四者中含摄了安立一切破立的名言之相。”
我们用来寻找事物本质的理论就叫胜义理论、究竟的理论,它所破坏的对象全部包含在四个边执里面。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一切名言中的这些事物,如桌子、板凳、精神、痛苦、纠结、恋爱、扯淡……所有这些名言之相,全部可以安立在四边里面。这些现象全部叫做“有”,它们的消失叫做“无”,有和无扯不清楚叫“亦有亦无”和“非有非无”。心就是这四种执著,在这里面不停地分别它们。
你说“我想放下这四种执著”——喂,谈何容易啊!我们现在连“有”的执著都放不下;或者好不容易放下了“有”的执著,“无”的执著又来了。不过我们现在基本上都不怕“有”的执著,是怕“无”的执著,这个挺搞笑的,就是我经常说的还没成名就防记者。
你怕自己执著“无”,你先无一把给我看?我们现在处处都是“有”的执著,显现一个事物出来,我们就贪它嗔它,为它欢喜为它忧,无聊至极!你想想看,你不会死吗?你死了之后这些东西算什么啊?房子存款会跟着你跑吗?在座的能活到多少年啊?但老是在这些事情上纠结。而且纠结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经常说是茶水杯里面的风波。你们经常互相闹啊吵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在捍卫世界和平。要是人类的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都在你身上了,你纠结一下还可以,结果就是剩菜吃不吃的问题。
小见!执著人我就会带来很多这样的麻烦。其实哪有这么恐怖的事啊?清明世界、朗朗乾坤,我们活得尚好,每个人都没有得艾滋,佛法的书籍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去分析参考,好好的生活不珍惜,整天搞得紧张得不得了,认为周围都是魔鬼,你苦不苦?何必嘛?!谁有心来“魔”你啊,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好好的暇满人身,你拿来闻思人无我法无我嘛。你在轮回里沉浸了太久,苦了那么长时间了,好不容易接触到佛法,你还在扯一些无聊的事情。你要真地承担起中华民族的复兴的话,我全力帮助你好不好?你又不行。
所以说我们基本上都还在最简单的“有”上折腾。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一定要去修出离心、菩提心,大量地闻思,坚持闻思。有些人说“我真的不能闻思”,不能闻思你就好好修五加行,尽量在一些世法上少用心思,那些东西搞太多真的没什么用。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什么都不要了,如果能这样我非常随喜你,成密勒日巴了。不过我不相信,有这样的人你给我站出来,我马上给你磕头!那你做不到密勒日巴,起码要近似密勒日巴嘛,你就好好修行,努力下去慢慢有一天迟早会变成密勒日巴的。但你老是去在意好坏是非,参与团体宗派斗争,oh,my 佛陀!大家不要这样,暇满人身真的好难得,我们遇到佛法真的好不容易,要劝自己全力投入地去把它搞清楚,这才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其他都不算什么。好,我们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中观总义》第05课
- 《中观总义》第0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