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金刚经》的最后一课。后面的内容和前面的内容基本上是重复的,所说的层次不一样,但大体内容差不多,所以越讲越简略。很多时候,我还是按照三十二品的分法来开讲的,但也没有完全这样。按照昭明太子的分品,总共有三十二品,但后面每一品的内容都很少,有时候就几个字,所以讲起来特别快。
上堂课讲了四品,这堂课会把最后的四品讲完,这样《金刚经》就圆满了。我本以为《金刚经》要讲很长时间,结果一刹那就讲完了,所以,一刹那等于一劫,一劫等于一刹那。
今天可能会把最后四品讲完,也有可能讲不完。但讲不完的可能性比较小,如前所说,每一品的内容并不多。如果时间不够,两个小时结束不了,我们就会像昨天一样,延长时间来讲完。昨天本来想在两个小时之内讲完,结果讲了三个小时,现在,我先给大家打一下预防针。
网上的师兄们没有很大意见吧?昨天有几个人回去晕倒了?晕倒的人请举手!如果还没讲完,我们就拖长一会儿,但我尽量会在两个小时之内讲完。
《金刚经》是一部极其殊胜的经典,我最不喜欢用“殊胜”这个词了,但它确实很殊胜!如果大家能够圆满地把它学完,还是挺好的。至于能否理解、能否按照里面的方式去修行,那是另外一回事。
能够圆满地学完一部经,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作为末世众生的我们,对于留下来的一些很殊胜的经文,大部分人连名字都不知道。对于汉人来说,可能还知道《金刚经》,但是,如果你到美国来询问《金刚经》,他们真的不知道。如果问非洲人,他们更不知道。所以,大部分人连名字都不知道,即使有一些人知道名字,但也没办法了解里面的意思。
如果能够圆满地学习,首先,《金刚经》的名字已经知道了;然后,里面的意思也大体知道了。《金刚经》我讲得非常粗略,如果要详细地讲,那会拉得很长时间,一个名词、一个故事可以讲上半天。但我们没有这样讲,只是把意思大体地说了一下。也就是说,很粗大的意思,大家基本了解了,在这个层面上,就可以说得上“殊胜”了!
《金刚经》里面说,要是读诵它,就会如何如何殊胜;如果你受持它,哪怕只是四句偈,也很殊胜,里面做了很多这样的比喻。什么叫做“受持”呢?为了明白,就要当真去修行,这样才称得上“受持”。很多人认为的“受持”,就是每天拿着它读诵、施受,当然,这也可以称为“受持”,但只是非常表皮的。
真正的受持,要明白里面的含义,然后去修行。整部《金刚经》的主题都是围绕着: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即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云何降伏其心”,就是要调伏相续。“云何应住”,就是要切断相续。大家都知道,“切断”并不是说要用刀去把它斩断,而要明白相续的本质是什么,这才叫切断,《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个内容。
大圆满的彻却,就是要认识自心本性。“彻却”在藏文里面的意思,就是有一捆东西,当把绳子划掉时,“哗”地一下就松开了。还有人把它翻译成“立断”,当下就断。心不能自认自己的本质,就形成了相续的无明,如果当下明了这种相续的无明没有实质,就叫做“立断”,并不是把一个人的命给断了。
实际上,我们的命是断不了的,因为没有真正的死亡。“死亡”只是这一个缘起的结束,马上要换下一个缘起,也就是说,生命的形态可能会换一换,但生命本身是断不了的。如果硬说要断命,你就成了阿罗汉。也就是凡夫的命断了,你就解脱了,解脱了就叫做“断命”。
禅宗里面经常说“宰杀”,比如,临济禅师说他的弟子洛浦禅师是一条红尾巴的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不知在谁家齑瓮里宰杀。意思是不知道走到哪个山头上被别人搞定,让他立断无明,明白自己的本性,最后,洛浦禅师到夹山禅师那里真的被“宰杀”了。
即使我们不能非常清晰地了解《金刚经》的意义,只是大体上明白,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能够掌握其中一句或者四句的含义,并且真正地用于修行,那真的会解脱。通过这样的方法,你可以降伏其心、调伏相续,最后知道云何应住,知道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哪里。
当然,在解释安住时,“无住即是真安住”,到底什么是“无住”呢?以前讲中观时,大量地讲到这些内容,只是没有以《金刚经》的名义来讲。现在你读到《金刚经》,再结合我们以前所学的中观,对比其中的含义,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就会非常的清晰。
看到一些文艺作品,会对《金刚经》产生一些印象,认为它很厉害,它可以降妖伏魔,然后我们很崇拜它。大家都看过《倩女幽魂》吧?里面有一个片段,一个人运用各种神通,怎么打都打不赢妖怪,最后他把一本《金刚经》扔出来,妖怪就化了。当然,这是一种文艺性的夸张。
如果把经书扔出去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那你们晚上走夜路时还会害怕鬼吗?晚上睡不着觉时,就把《金刚经》拿出来盖在自己脸上;或者生病以后,就把经书放在自己身上,看有没有用?或者遇到怨敌打你时,就把《金刚经》拿出来照他,看他跑不跑?那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纸张是不管用的。
你会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文学作品的夸张,但是,如果真的掌握以及运用《金刚经》的经义、内涵,那是可以的。睡不着觉时,就立刻进入法性定,根本不会理会是否睡着;被刀砍了、地震了、火烧了以及水淹了,你也立刻进入法性定,随便它,根本不承认有这些东西。
如果要实现文艺作品上所说的对付妖魔鬼怪等作用,那就要掌握《金刚经》的内涵。什么叫做“妖魔鬼怪”呢?以“我执”为基础进行分别,就是妖魔鬼怪。无论是火、是水,还是仇人,或是生病,其实都是以“我执”为基础,或者是以“法执”为基础。总之,以“二执”为基础展开的分别,都是妖魔鬼怪,没有其他什么外在的妖魔鬼怪。
有一句藏文的经文,叫做“二执魔仇”。“二执”就是“我执”和“法执”;“魔仇”就是这两种执着像魔鬼和仇人一样。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两个敌人。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外面显现的一个人是敌人,其实不然,他是你业障的一种反应,而这种业障就来源于你的“我执”和“法执”。
认为他是存在的,这是“法执”;认为他是一个有情,这是“我执”(人我执)。认为我是存在的,是“人我执”;认为我以血肉的方式来存在,是“法我执”,因为你认为肉体这一坨存在。比如,你手上的一块肉,你不会认为这一块肉是你,但你会认为这一块肉是存在的,那就是“法执”。由于你有这些执,就会有这些相;有了这些相,就会有痛苦。
如果真的做到如《金刚经》里面说的“一切相都不执着”,那就表明你的心回到了你的本体上。“相续”是什么意思?大家不要认为,我们心里面暗藏了一个东西叫“相续”。其实,外面显现出来的你看到的、听到的,以及你的身体,还有你的思维,你感受到的东西,它们的连续性就叫做“相续”——五蕴的连续性,取名为“相续”。并不是离开了我们的身体,离开了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好像有个东西叫“相续”。我们经常说到“相续”这个词汇,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在我们相续不停地流转的过程中,由于有“人我”以及“法我”的执着,才导致了这个相续的连续性。如果我们真的明白它没有实质——是“真的明白”,而不是概念性的明白,那么,相续就断了,称为“立断”,即“彻却”,或者叫做“证悟空性”,或者叫做“无四相”。
如果真的明白《金刚经》里面的“无四相”,那么,以文艺的方式表达的这些能够降妖除魔的功能就实现了,那时候,“西游降魔”“西游降妖”等等,对你来说,都是闹着玩的。
这次学习《金刚经》的意义,即使很多人都还没真正地清楚里面的内涵,但把它过了一遍,大体的意义明白了,那也是很殊胜的。然后继续学习下去,尽量把里面的意思搞清楚,能够用于修行,那么,这一生真的可能获得解脱。
先不说解脱,就说开悟,开悟有时候被佛教团体弄得很可怕。怎么可怕呢?暗藏的意思是,如果开悟了,你一定要浑身冒光。我以前去打禅七,听人说,如果有人开悟了,大地一定会震动,而且会有三十六种震动或者六种震动——如果大地没有震动,你敢说自己开悟了?其实震动是相,佛陀说过,莫以相求我,莫以音声求我,这种行为是反《金刚经》的。
大家不知道,总以为开悟就会这样子。或者至少显现出一点神通,或者后脑勺像灯泡那样显现出光芒,或者脚下有莲花,或者显现出一些我们经常在故事、传记里面所描绘的神迹……比如,你睡了一个晚上,早上爬起来,掀开铺盖,发现掉的不是头发或者头皮屑,而是舍利子,整天在想这些无聊至极的东西。
就算没有出现这些,至少好运气会全都找上你,比如,别人买了一辈子股票,都没有买中,而你一买就买中了;或者本来所有交通灯全是红灯,而你一到路口,红灯全部变成了绿灯……这些根本就不是《金刚经》里面所说的内容,事实恰好与之相反。但是,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开悟是这样的,让人感觉遥不可及。
我们总是要在外相、在音相以及在色相上找证据,其实,开悟是心的一种自明。初初的自明,根本就没有一点点变化,你会觉得他和旁人是一样的。自明到真正的解脱还有很长一段路,因为你的心没办法一直保持在自明的状态里面。
初悟的人,你认为他现在开悟了,然后抓住他的脸使劲一扭,他绝对不会说:“嗯,这也是法性,这个妞是非实扭,是名妞”——不会这样的,他马上会因为这种疼痛产生恐惧、产生仇恨。当这种恐惧和仇恨占据他的绝大部分明力时,他已经丢掉了他的证悟。
也就是说,刚刚开悟的力量会非常弱,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他才会开始显现出一些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当然,这也不是物理性的变化,而是心态的变化。禅宗里面讲,一个人证悟以后,外相上看不出来,但行履会变,也就是他的行为会变。
因为他真的明白了生命的本质就是这个,然后经常去熏习它。而生命的本质是反“人我执”和“法我执”的,“人我执”和“法我执”在那种状态里面是没办法成立的。熏习久了以后,如果长期处在无执中,“人我执”和“法我执”的习气会被消融,那么,他的一些行为就会显得很高尚,就开始符合佛经上所讲的内容了。
人为什么那么讨厌呢?因为执“我”。人为什么互相讨厌呢?因为执“我”而讨厌别人,无非就是这样。当他开始不执“我”了,行为就会经常去利他,或者能够宽容别人,或者头脑会非常地清晰。
执“我”还有一个毛病,会让人的认知力变得非常狭隘,也就是变得很蠢。如果不执“我”了,心胸就会放开,慢慢地,这个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就与那些成就者有类似的地方。至于是不是大成就者,那还不一定,如果要成为大成就者,就要长期保持在他认知的开悟里面,一直这样保持下去。
那何时是头呢?大圆满说最快六个月,最慢要十二年。也就是说,如果真的明白了,并且能够安住,长期这样安住下去,十二年一定可以获得解脱。这不是我说的,法王的书上到处都有记载。
当然,也有三年或者六年的说法,具体多少时间,我觉得因人而异。但是,对于学习大圆满的人来说,如果真的开悟了,起码可以做到“即身解脱”,而“即身成佛”可能用的力度要大一些,但“即身解脱”是没有问题的。
这就是我们学习《金刚经》的意义,学习《金刚经》乃至于学习后面所有的经典,全部都围绕着开悟。也就是说,开悟并非像佛教团体说的那样高不可攀,或者一个人开悟了以后,就要脚下生莲、头上发光,并非如此。
开悟以后,人还是人,但行履会逐渐地变,而且变还有过程。并不是开悟了三天,就马上变成了圣人。他已经知道什么叫做胜义菩提心,但胜义菩提心是否具足、是否坚固,那还不一定。但是,由于他知道了这个东西,基本上是不会退了——大部分开悟的人是不会退的,那有没有“悟后迷”呢?有,但基本上比较少。
“悟后迷”往往是由于不修前行,出离心几乎没有,菩提心就更谈不上,可能因为虔诚或者福报,在上师的强加持下,稍微触碰了一下。他到底悟了没有呢?他也触碰了一下,但那种力量太弱了,就会被他贪恋世间或者贪恋自我的习气盖住,盖住以后,那种因触碰而产生的无执智慧,就显现不出来,这就叫做“悟后迷”。
但这种人很少,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又笨、福报又不大的人,是不会这样的。即使在一位修证比较踏实、比较细腻的上师面前,这些东西也是不行的,甚至他会告诉你:你没有开悟。
这些不是我乱说的,你们看过阿琼喇嘛的密传吗?阿琼喇嘛靠定的方式消融了周围,心进入了法身,真正地证悟了法身,法身已经现前了。现前到什么程度呢?达到了“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这种程度。然后,他去问上师纽西隆多,上师直接否定:“这个不是,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阿赖耶识。”数年以后,他的上师才告诉他,当时你的那个就是。
修行比较踏实或者成就比较高的一些大上师,他们非常清楚凡夫对自己心的那种认知,以及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即使你已经认知了,他还是会说你没有认知。如果这时候说你认知了,就会出现一些毛病,你会拼命去追这个东西,然后想方设法强行让它更清晰、更安住,这么一搞,马上就会出事。这时候,还不如反过头去修菩提心、修单空,让它自然地越来越清晰。
你们要记住,强行让它清晰,实际上是覆盖。很多人已经被上师指示了心性,如果强行地“我一定要让它清晰”,这是不行的。你能用力的只能是去障,而要清晰,绝对是自明。自明的意思,就是你不能用力,不是“我要去明白,我要去安住”,那种安住是没有安住的,那种明白也没有一个明白,那样的“明”才能叫做“自明”。
当我们不清晰时怎么办呢?回过头来修上师瑜伽、修菩提心或者修单空,剧烈地去修,自然会明了。就像你抱着孩子却天天找孩子一样,那是找不到的,因为孩子本来就在你怀里。你要安静下来,让它自己显现出来才行,这个比喻还是不太合适。
这么说吧,你把脏玻璃擦干净以后,它自然就亮了。如果你不擦它,无论怎么找,都找不到亮光。反而,当你拼命去找的时候,会在上面增加更多灰尘,因为找本身就是分别。分别不仅仅指分别念,你去安住就是一种分别,反而会让玻璃更不亮。
作为人,我们总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觉,或者自己的知识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你说他错了吗?对他来说没有错,但他不去理解别人,不去感受别人的立场,这就是自私。而我们平常说的自私,内容是很浅的,比如他特别贪钱,或者他伤害了你,其实这不算自私,而算邪恶。
我们把级别抬高一点,如果不理解别人、不宽容别人、不原谅别人,就叫做自私。作为菩萨,再把标准抬高一点,如果不愿意为他人服务、不愿意帮助他人,那就叫做自私。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高到后来,就会是“你居然只帮到这种程度,别人要解脱,而你只给他一碗饭吃”——自私,这种“自私”就上升到智慧层面了。
对自私的认知,先不要说得那么高,如果连最起码的经常去领会别人的感受、照顾别人的感受都做不到,那你不要说自己是学菩萨道的,而是学“只要我舒服道”。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总是说自己没干什么错事,都是别人的错,说起来好像很正确,其实不然,他只在乎自己。
学大乘菩萨道的,却强行要功德,只要自己有功德,你就是个王八蛋!作为菩萨,连功德都不能自己要。我们先不谈功德,在世俗生活中,是否能够稍稍替别人想一想?我们一定要学着这样做!密勒日巴尊者曾说:“错误是别人的,业障是自己的。”
认识本质有一个要点,我们能用力的地方只能是净障,用力去找真相是错的,真相是找不到的,一定要谨记!我们去找,当找不到时,就不要再去找了。那怎么办呢?努力去净障,让它自己出来——它自己会出来吗?我说“让它自己出来”这句话是有错的,为什么呢?那时候它就是你自己,你自己已不是你自己,理屈词穷,不太好表达。总之一句话,请谨记,既然我们不能努力去找,这时候就不要再找了,回去修单空,也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内容。
《金刚经》里面讲的内容,在你没有安住,而是去修的时候,其实就是单空。按照所讲的道理,真的自明了以后,那就是里面的究竟内容,也就是“信、解、行、证”的“证”这一部分。虽然《金刚经》层层推进,讲了“信、解、行、证”四个部分,其实,整部经的宗旨,从信开始,到证结束,内容都是一样的,讲的就是怎么去调伏妄心,即云何降伏其心?
那怎么去调伏妄心呢?它想告诉你,要以“那些都是假的”或者“不住相”的方式去调伏。那又怎么去安住真心呢?它说,没有一个真心让你安住,所有的真心都是非真心,是名真心,要这样来安住。也就是说,它是用大空性的见解去调伏,同样也是用大空性的见地去安住。
其实,整部《金刚经》讲的就是这个内容。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把之分成三十二品,三十二品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勉强分成八品。还有很多各种不同的版本,《金刚经》的版本太多了,看得我眼花缭乱,有时候觉得人不应该活了,了无生趣啊!而且,一些版本的翻译恰好倒过来,但大体的意思绝对是我刚才所说的。
我很自信地说:我解说《金刚经》,在大体的意思上,绝对不会错!这次学完以后,能否因此对二转法轮的空性含义有更深地理解,并且用于修行,我不知道。但你学完了,功德确实很大,大到多少呢?用三千大千世界中的所有七宝去供养,都不如你读诵、了解,并且圆满《金刚经》的功德大。
为什么呢?即使你现在没有理解、没有运用,但你还有下一世,而且里面也说了,还能够净障。如果有人受持、读诵《金刚经》,还被人欺负、侮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现在重罪轻报——稍稍侮辱、欺负你一下,这种罪业就消灭了。所以,读诵《金刚经》的意义非常之大!
如果你没有认真地读诵、理解、受持《金刚经》,然后被人侮辱了,那就不存在重罪轻报,可能是由于你以前欺负了别人,现在别人反过来欺负你,这是一种简单的因果报应。如果你读诵《金刚经》,别人又侮辱了你,这时候,就不只是轻微地消掉前面说的那种由过去的一个小小的因果关系所带来的罪业,而是你前世的很多杀业、罪业可能因此全部消掉。
这些话不只是我一个人说的,以前慈诚罗珠堪布也这么说,如果一个人去研究如来藏、感受如来藏,那么,这个人在过程中哪怕得一个感冒,都会消掉很多劫的大罪。所以,以相应的、巨大的、不同的见地和心态去做不同的事,承受不同的缘起现象,所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我说这一大段的意思,就是《金刚经》值得我们去读。
现在我们把最后的四品学完,按照上课的规矩,我们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我们讲了四品——化无所化品、法身非相品、无断无灭品、不受不贪品。要点是什么呢?
“化无所化分”,佛陀在果地说他要去度众生,实际上没有众生可度,否定了法身的显现。显现有“能现”和“所现”,也就是否定了“所现”。
“法身非相分”,所有法的本质非相,否定了“能现”的本质。这样来总结,大家听得懂吗?
“化无所化分”,“化”就是要去度的对象,这些对象无非就是有情。我们把它扩大化,一切境相由心现,而心的本质就是法身。那么,我们越过“心”这个逻辑联系点,直接说一切都是法身现起的,行不行?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在见解层面是可以的。
在修证层面,实现那个见解就是真正的大圆满。大圆满的意思就是没有一样不圆满,你不能说“我在法身里面圆满,而相是不圆满的,它要化掉”,这是不对的,这不是大圆满的见地。大圆满的见地,无论怎样现起,它也是圆满的。
我们先不说大圆满,回到刚才的话题。“一切显现的光明本质就是法身”,这种说法是可以的。那么,光明本质所显现的这一切,就叫做“所化”或者“所现”。我们将“化无所化分”变成“现无所现分”,行不行?由于所有的现起都没有实质,那么,我们所化的这些有情、对境也没有实质,所以叫做“化无所化分”。这里是说“能现”和“所现”里面的“所现”没有实质,是不是这样的?
而“能现”是法身,即下一品“法身非相分”。如前所说,一切显现的本质是法身,那么,法身就是“能现”。这些现象是法,而“法身”是指法的本质。下一品叫做“法身非相分”,也就是本质无相。
我们所说的“相”,往往是指眼睛看到的样子、耳朵听到的声音。其实“法身非相”的“相”是很深的,既不是物理的现相,也不是心理的现相。心理的现相有哪些呢?光啊、明啊、空啊,这些都叫做心理的现相。总之,任何二元对立的“相”都是不对的,不能有“能认”和“所认”。
那么,这两品就把一切显现(“所现”)的实有化破了,然后把“能现”的一切也破了。当“能现”和“所现”都破了以后,大家不要认为什么都没有,那会堕入断灭,所以,佛陀说了下一品“无断无灭分”。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也就是说,“能现”和“所现”没有实质。大家要记住,我总是说“没有实质”,并不是指“没有”,但有时候也会说到“没有”,我说的“没有”,意指“没有实质”。
为什么不说“没有”,而要说“没有实质”呢?如果我说“没有”,容易引起大家的断灭感,认为好像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哲学认知,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东西叫“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只能在概念里面发生,不能在直接认知里面发生,也就是你的眼睛看不到一个东西叫做“什么都没有”。
你说:“不是啊,我看到一个空间叫做‘什么都没有’”——你看到的是空间,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空间”也是你看到的东西。甚至你通过修定,让身体消失了,那时候还是会看到一个“空”,即使是“空无边”,也不能叫做什么都没有。你觉知到什么都没有,起码有“觉知”以及你觉知到的“什么都没有”。所以,断灭是不成立的。
有些人说“断灭”有可能是昏迷,如果昏迷以后不再醒过来,那就真的是断灭,但从来就没有发生过昏迷以后不再醒过来的事。我们会认为死亡以后就什么都没有,这叫做“断灭见”,是一种错误的见地。其实,死亡以后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你会转生为其他生命。
昏迷也是一样,昏迷以后你会醒过来,否则你拿什么去昏迷?如果排开物质的实有性,让你昏迷的东西一定不是物质,它是精神,而精神不会因为昏迷就没有了。你在昏迷的时候,一定是精神呈现出了另外一种状态,没有这种状态了,就不应该叫做昏迷。而且,排开一切物质以后的精神,你会发现它根本不生不灭。那么,在你昏迷的时候,这种不生不灭的东西一定不是灭掉了,而是被一种东西盖住了。所以,昏迷也不能叫做断灭。
因此,我们没办法通过直接认知找到“什么都没有”。我们有一种误认,认为死亡以后什么都没有了。但是,我们又怎么去证明死亡以后不是什么都没有呢?那就要证明我们的死亡并不是物质的解散。即使没有物质,我们也会有一种认知力,这种认知力不是从其他东西出来的,它不是被生起的。只有被生起的东西,才能被灭掉。
当我们把物质破了,把精神的实有性也破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它不生不灭。当发现它不生的时候,就可以断定它不灭。那么,一个不灭的东西就不能叫做“断灭”,也不能叫做“什么都没有”。这些内容说起来好有逻辑性,大家听了以后会在逻辑上认同,但实际上理解不了,也体会不了。
如果你能体会到这个“不生不灭”,其实就开悟了,你会发现那个东西是不灭的,那个是真正的你,是你生命的实质,它不会断灭,所以叫做“无断无灭分”。
这是上堂课讲的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接下来讲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这一品,实际上是讲菩萨要怎么去修行,菩萨要不受福德。不受福德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菩萨对福德没有贪执。为什么菩萨会不贪执福德呢?因为所有的福德都会体现为外相,而外相没有实质,不值得贪执。如果将福德作为一种内在的贪执,它也不是实有的,真菩萨也不会贪执它。
因为不贪,所以不受。由于不受,反过来就不会贪。受是什么意思?比如,我们喜欢一辆汽车或者一栋漂亮的房子,你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感觉它存在,并且觉得它漂亮,你才会说:“哇,这个地方很漂亮啊!”你之所以觉得很漂亮,是因为你觉得这种存在比另外一种存在舒服。
“相”一定要存在,并且带来愉悦感,或者让你没有那么愉悦,乃至于非常痛苦,才会形成差别,才会形成贪执或者排斥。当这样的相或者其他相呈现出来,我不去看它的“相”,只看它的“空性”这一部分时,它有什么差别啊?
当福德呈现出来时,如果菩萨认为完全没有差别而处在空性中时,他怎么贪啊?没办法贪!如果达到很深的程度,再好的“相”和再坏的“相”都是一样的,那时候,他不会去贪因行善积德而呈现出来的殊妙显现。
去贪这些殊妙显现,才叫受福德。奇怪的是,恰好你不受时,福德就会越来越广、越来越甚。所以,佛陀在教我们怎么去修行——要持这样的见解去行布施,而且不能去贪福德。因为不贪,结果福德就非常大;因为不受,结果福德无量无边。所以,这一品叫做“不受不贪分”。
以上就是上堂课所学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属于“信、解、行、证”的“证”这一部分.后面八品都是说“证”,但是,语言越说越简单,比较也不像过去那么夸张。为什么呢?因为人就是这样的,当他不信的时候,你要把它说得夸张一点;当他信的时候,就不用费事多说,所以后面说得不多。
对于很明白的人、修得非常好的人,一句话就开悟了。比如香严禅师,一颗石子抛到竹子上,“啪”地一响,一下就证悟了,其实他是到了门槛,也就是到了瓶颈。但对于初初学佛的人来说,你要跟他说很久,要从离一多因开始分析,还要说很久的地狱、因果等等,慢慢地一步一步往上引。
《金刚经》也是一样,越到后面越简单,说得也越来越笃定,甚至慢慢地说到了佛陀自身。佛陀肯定已经证得了万法实相,按照“信、解、行、证”的次第,说得越来越深刻,见地越来越高深、美妙,但却呈现出简单。
大家都认为大圆满好像很高深,其实大圆满是最简单的法。正是因为它简单,所以高深。不管是唯识、还是中观,都有很多逻辑分析。真正的大圆满到了后来,上师给你指引时,可能就几句话。如果你不懂,那就不懂了。
那要怎么办呢?前期你要去闻思、积资净障,越到后来就越没什么好说的,本来如是,说都是多余,但又不得不说。为什么呢?这些窍诀,并非为了马上把你点醒,而是通过这些窍诀来攻击你,让你堆积,也就是以最高深的窍诀,起到逐步让你渐修的作用。懂吗?
这些很高深的道理,对于成熟的根器,一听马上开悟了。但我们这个时代无法保密,因为多媒体、印刷术等等,早就把这些很深的窍诀公开了,淘宝上都有《上师瑜伽》卖,导致这些最深的法,每个普通的初学者都可以知道。
那要怎么办呢?在这个时代大圆满放松了一些,有些开许。上师会把这些法语反复说给你听,虽然不能让你开悟,但能起到让你渐修、逐渐明白的作用。这是这个时代那么多上师、大德们,把那些很高深的法大量地讲出来的原因。这样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什么呢?大家会轻视这些很深的法语。众生很怪的,第一,高推悟境,把开悟说得很神秘、很神奇,这是错误的;第二,低看法语,听了一句话,在逻辑上理解了,就认为自己明白了,不知道其中的深奥。
大圆满就三个字:“不执着”——那你试试看嘛!什么叫做“不执着”呢?什么是能上的不执着?什么是所上的不执着?不执着体现为什么?你一分析就成了中观,发现分析不起作用,就要去修行;修行也修不下去,就要去修五加行;五加行修不下去,发现自己没有出离心,就要去修四前行;四前行修不下去,你会发现:“哦,原来我根本就不是修行人。”
我们不能轻视这些法语,不轻视的方式就是反复闻思、反复积资净障。上堂课讲的四品就回顾到这里,现在接着学习最后四品,首先是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这段话很出名啊!“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句话解释了“如来”这个名相的含义。用现代的大白话翻译起来很简单:“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走来走去,坐着卧着。那么,这个人就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如来,也不了解我说法的究竟含义。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如来,没有来,也没有去,不来不去又无所不在,故名如来。”像来了一样,实际上没有来,也没有去,这叫做“如来”。
这句话很精彩,解释了两个重要含义,第一个含义,说明真正的佛陀就是法身。佛陀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报身和化身,你可以看到的,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通过修生圆次第或者托噶看到的佛像(报身),他们也会眨眼睛、说话,也会站起来、坐下去,甚至还会和你握手等等。当然,他们的大小不会像我们现在看到这样,是固定的。如果一个人突然变成一丈高,我们会害怕的,认为他是妖怪。而那时候的报身佛,身体可以随意变化,非常曼妙。但是,这样一变化就会有来有去、有坐有卧。
以上是非常殊胜的报身,化身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我们可以看到三十二相的佛陀,那就可以看到他持钵去舍卫城外面乞食,敷座而坐等等。这些都是若来若去,若坐若卧。
如果认为佛陀就是这样的报身和化身,那是不行的。真正的佛陀,就是那个不来不去的法身,即我们心的本质。如果你认为如来是以“相”的方式出来,就是“不解我所说义”,也就是不解如来说法的究竟含义。
这是这一大段的第一个要点:佛陀三身,究竟的是法身,即真正的、彻底的佛陀是法身。
如果我们具有这样的福报,佛陀就会显现出三十二相的报身;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福报,佛陀就会显现为善知识,乃至于经书等等。经书是“相”,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经书,比如贝叶经,或者用纸张印的经,或者用石板刻的经,甚至用金属刻的经,有些人甚至把《心经》之类的经文印到杯子上。
虽然以各种各样的物相出现,其实也是佛陀法身的一种显现。那它是不是真正的法身呢?不是,因为真正的法身无形无相,但它可以是法身的一种显现。在我们的福报不具备看到三十二相的佛陀时,我们就能看到这样佛陀的化身。
佛陀的报身,我们是看不到的,要初地菩萨以上才能看到,或者还没修到初地菩萨,但修生圆次第也可以看到相似的报身,还不是真正的报身。也就是说,虽然还没修到初地菩萨,如果接受了生圆次第的灌顶,通过观唐卡,也会看到佛像出来。
那时候不是像幻象的呈现,出来以后,随着修行的稳固,就会呈现出非常亮的光身。当然,显现的相和你观的方式、水平都有直接的联系。比如,唐卡上有六颗扣子,结果你少观了一颗,观成了五颗,那么,出现的佛像上面就只有五颗扣子。如果你只观了左脚,一直不观右脚,出现的佛像就只有左脚,没有右脚。所以,你观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实际上是你造作出来的。
这是不是佛陀和本尊的报身呢?其实不是,但很相似。以这样方式出来以后,他真的可以和你对话。你会发现,你观出来的东西可以教你学佛,这叫做“现见本尊”。
你要问:“是谁在教我学佛?”是你观出来的,你是制造者。既然是你观出来的,应该是你教他嘛,为什么是他教你呢?是不是有另外一个灵魂通过他的嘴跟你说话呢?也是对的,但不是另外一个灵魂,而是你心的底层。你的身体,也是你心的底层捏造出来的一个无明相。
你心的底层什么都具备,他就是佛陀——好难理解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你、我、他,只有一个法性。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分别就形成了你、我、他,以及各种各样的万事万物。
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时代看不到三十二相的化身,但我们可以看到佛经,或者一些善知识,甚至是佛像。佛像也可以算是佛陀的一种化身,我们用一些比较狡猾的语言:“这就是佛陀,是三宝的一种折射。”大家听到这些比较现代化的语言,就感觉很舒服,至于“折射”是什么,很多人是不理解的。
哄现代人是很容易的,只要说出一个词汇,能够引起他的愉悦感,或者让他自以为理解了,他就认同了。这是现代人接收法义的一个最大毛病。你的表达方式适合他的文化习惯,乃至于个人习惯,他就认同你所说语句的含义。
为什么呢?他没办法深究里面更深的含义,一旦深究,就会变成哲学深究。一旦进行哲学深究,中观、唯识就来了,但大部分人一碰到中观、唯识,头就开始大了。所以,要让他相信,你就一定要符合他的接收习惯。一旦你说“哎呀,这些佛像是三宝的折射”,他就开始恭敬了,其实他也不知道三宝是什么,以及怎么样折射的。
我们把这种接收方式推演开来,如果一部电影迎合人的贪嗔痴慢疑等习惯,就会很受欢迎,比如《泰坦尼克号》(我为何总是说《泰坦尼克号》呢?因为它对我们的影响太深了),而堪布讲课的录像有多少人看啊?就算是佛教徒的我们,也看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讲的法理,与你内心里面渴求的东西不一致。
你渴求的,都是能够引发你快乐的东西,而这些快乐一定要与你的欲望相应。比如,孤男寡女就喜欢看爱情片,因为他们渴望爱情,看到爱情的电影,马上就注意了。而小资们看到小资的电影,眼睛就亮了。我的硬盘里面,全都是打架的电影,比如李连杰、史泰龙等等,我看到就兴奋。史泰龙拿着枪,“嘭”地一枪把别人的头都打掉了,作为菩萨,看到这些应该心痛,而我看到觉得很爽:“爽啊,这个枪好啊!”因为他迎合了我心里的那种暴力倾向,所以看到就爽。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希求,但是人类还是有普遍性的,某种普遍性的人群多了,你就赢了,作为媒体宣传者或者电影工作者,他们的目标人群就找对了。由于现在是很恶劣的五浊恶世,佛教的目标人群就很窄,很难成为主流人群。
这一品的第一个重要含义,是说佛陀三身中,究竟的是法身,即佛陀真正的相是法身。第二个重要含义,是说佛陀法身的特征——“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的特征是不来不去。
我们经常说的“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生不灭”,这些全都是法身的特征。这“八不”归纳起来,就是不能有相,一有相就会有来有去、有一有异、有常有断。
那么,怎么样才“不能有相”呢?牵涉到修证,在认知上不能有二元对立,不能有能认、所认。如果有能认、所认,比如,你说:“我认识了,这个就是法身”,那你肯定是错的,说明你当时绝对不是安住在法身里面。有些人在认识本性时,认为“这个是的”,然后安住在里面,那一定是错的,可能很相似,但也是错的。
真正安住法身时,一定没有安住的,特别是安住得比较彻底的时候。当然,最初认知的时候,可以有那么一点儿故意去安住,慢慢地,通过不断体会,那种最细微的分别就会越来越少,法身就会越来越自然,所以叫做“自然心体”。根本就不用力,怎么都是,不可能不是,你也离不开,你也不用认,也谈不上什么安住,如果真的明白法身,一定是这样的。
因此,他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这是本质的一个特征,这跟我们平常学的中观是不是很相似?《金刚经》是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而中观是一门解释二转法轮的非常系统、极端有效的学问,所以,龙树菩萨就成了大乘的八宗之祖。
汉地的八个宗派,每个都认龙树菩萨为祖宗。同样地,藏地的五大宗派,其中有四派都以“应成中观”为基本哲学,觉囊派是以“他空中观”为基本哲学。所以,二转法轮或者我们学的《金刚经》以及中观的含义,都非常重要,如果你要快速证悟,那就要快速领悟它,并且快速用于实践,孜孜不倦地坚持走下去,那么,这一生就可能获得证悟。
但是,人有个毛病,你跟他说多了,他会睡觉。人的接收习惯是什么呢?你一定要说一些很新鲜的东西,或者是他欲望里面最希求的东西。举个例子,比如中观,对于学到一半搞不懂的人最感兴趣,因为可以解决他的疑问。但是,如果说的东西,他自认为已经解决了,就会开始疲沓。只说逻辑就会这样子。
如果说到修行,有些人也许逻辑没搞清楚,但他进入了修行,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些问题解决不了,当你说到这个问题时,他又开始集中精力认真听。但是,如果他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又开始不听了。
这里说的还是修行人,完全对佛法不感兴趣的人,你去跟他这些,他完全不会听。有些人被亲友哄来听课:“你去听嘛,听了很好啊!”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坐在那里,刚开始是很好奇或者很专注地看,心想“我看你能口吐什么莲花,口吐什么狗屎?”或者是“我看你狗嘴里面能不能吐出象牙?能吐个什么?”看着看着,慢慢就睡着了,这样的人我看过太多了。
中观反反复复地讲,很多人会认为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其实不然。解决中观问题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开悟,这还只是初步解决。如果要完全解决,那就要到初地菩萨,就有这么厉害。当然,初地菩萨是不是完全解决了?就细微处而言,都还不行。但初地菩萨在理论上,真的已经完全解决了,因为他没有遍计执了,也就是关于本性的逻辑性认知这方面的迷惑,绝对没有了。所以,如果你还没达到初地菩萨,那要想尽办法,反反复复地在里面磨。
学中观的人,对中观的情绪有几个阶段。刚刚开始进来是出于好奇,在分析离一多因、有无生因时,由于有逻辑性,要动脑筋,你会觉得用得上力。如果有兴趣,你会一直好好学下去。这个阶段过了以后,你会发现很无趣。你会用它去解决一些诸如时间、空间、宿命这类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你又会发现很无趣,然后,你才会继续去修行。
刚开始修行时,你会发现离一多因对你的修行(比如四夺)没有用,好像它讲它的、你修你的,是两回事,两个东西好像完全没关系,互相没有支持。修久了以后,你会发现那些思维的东西对修行是有支持的,你又感兴趣了。慢慢地,形成一些境界以后,你会发现思维的东西又不行了。
往往要反复几次,最后你会发现,你只要一想到“不一不异”,马上就会进入状态。这时候,你就会知道中观的内容,哪怕只是言说、词汇,对你都有加持力。当一个人真的感受到这些说法的加持力时,他听每一堂课都会很认真,因为他已经不是在听理义了。他一听到“不一不异”“缘起性空”,哇,身心就会出现相应的状态,很愉悦!
这种状态就像什么呢?就像你听王菲、那英唱歌一样。为什么你们听到这些会爽呢?因为她唱的那些贪欲的东西与你的贪欲相应了,或者贪欲的结果也跟你相应了。贪欲的结果就是抑郁嘛,“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很多人贪欲失败了就会这样,恰好跟你相应了,你听着就爽。
同样地,如果一个人的修行有了那种感受,一听到这些东西,感受马上会被撩起来。但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因为你没有这样的状态,你没办法感受到它的加持。为什么我们会要求大家拿着一本中观的书或者大乘的书往头上顶礼呢?其实,根本原因就来源于这些。最后我们会发现,即使只是拿着这本书往头上一盖,都会感受到那种加持力,修到后来真的会这样。
我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欺负得过深,即使看不到对方,只是听到他的声音都会耸起来。我身边有很多这种人,刚开始时,每个人都说:“我要去见师兄,我要去见师兄,见到师兄可以得到爱护,还可以偷点窍诀,而且不花钱!”
一般来讲,初次见面我也不会獠牙毕露,总要给点温暖的眼神,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我本身的凡夫习气好重,杀气腾腾,蛮不讲理,很快就把他们弄怕了。只要我的脚步声一响,他们浑身一下就收紧了——他会感到加持,叫恐惧加持。乃至于后来,都不用听到我的脚步声,只要有人说一句“师兄”,就会马上紧张起来——这个也是加持,是反面的加持。
反过来说,你看佛教书籍也是一样的,到了最后,你一看到佛教书籍都会感觉到加持。像我看到佛像就舒服,于是疯狂购买佛像,虽然我也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
我们读中观,要读成这样才行,读唯识也一样,学佛法就要学成这样。然后,你的身心才会慢慢地走到真正的证悟那里去,不然的话,你的身心里面全都是《泰坦尼克号》《蓝色生死恋》之类的。我怎么又说《泰坦尼克号》,能不能换个其他的电影啊?把爱情歌颂得地覆天翻的电影,还有什么?很多名字我都没有听说过,反正有很多。你要学到这种程度,才能叫做真正的入道,否则真的不行。
这一品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我们再看下一品,第三十品“一合相理分”,这里面牵涉到一个名相——“一合相”,我要跟大家解释,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这一大段大家理解吗?你们有没有预习过啊?有人能跟我讲一下什么叫做“一合相”?网上的师兄们,有人知道什么叫做“一合相”?我们有位师兄叫“真如合相”,就是一傻相!网上的师兄们,什么叫做“一合相”?没有人知道,只好我来讲了。
我先把整段经文翻译一下。佛陀说:“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在你看来,这样的微尘多不多?”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其实,这时候须菩提已经懂了。有人说须菩提是青龙陀如来的化身,也有人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且佛陀都说到“信、解、行、证”的“证”了,显现上他怎么样也要懂一下嘛。
须菩提自问自答:“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众实有”,“微尘众”应该指微尘的组合。此处有些人翻译为“微尘执”“微尘聚”,而这里翻译为“微尘众”,版本有好多,我估计大家没有时间去看,我去看了,看得眼花缭乱。
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也就是说,如果认为微尘众实有,佛陀就不说微尘能聚合了。一旦微尘实有,就不能聚合,这是中观里面所讲的内容。
为什么呢?实有的条件是独立、唯一、不变,如果每一粒微尘都是独立实有的,那么,它就没办法和周围的微尘发生关系,也就不能组成聚合相。那我们的身体怎么组成啊?这个杯子怎么组成啊?所以,如果微尘众实有,佛陀就不说微尘众了,要这样来解释。但有些译本里面不是“微尘众”,而是“微尘聚”“微尘执”,很多译师翻译的版本都不一样,比如唐朝的义净法师。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众(微尘组合)实有,佛就不说微尘组合了,为什么呢?佛说微尘组合,是非实有的微尘组合,是名微尘组合。世尊,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实有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何以故?如果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
这里涉及到一个词——“一合相”,为什么世界实有就是“一合相”呢?这需要解释一下。须菩提继续说:“如来说一合相也是非实有的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陀说:“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人贪著不可说的一合相,然后呈现出了大千世界。”
这一段解释得很混乱,我要先将里面的词汇逐一给你们解释清楚,然后就明白了。首先,佛陀对须菩提说:“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在你看来,这个微尘众(微尘组合)多不多呢?”须菩提回答:“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众实有,佛陀就不说微尘组合了。”
为什么微尘组合实有,佛陀就不说微尘组合了?如果微尘实有,就没办法组合,也就不会成为微尘众。也就是说,如果微尘组合是实有的,就不会有微尘组合了。如果不会有微尘组合,佛陀就不说微尘组合了。意思就是,微尘组合不是实有的,如果它是实有的,佛陀就不会说出这个词汇,因为不会有这样的现象。
说了微尘之后,马上就说世界。其实,前面反复都在说世界不实有,微尘不实有,你们还记得吗?现在是结论性的说法,三千大千世界也是非实有的世界,是名世界。为什么呢?如果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
首先要看这个“一合相”是什么?有人解释为,“一”者就是不能分开,叫做不二,也就是不能说这个世界有两个相,叫做“不二相”。“合”指不异、不离开、不分散。那么,“一合相”就是不二不异,不离不散。这个“一合相”,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独立、唯一、不变。如果世界实有,它就是独立、唯一、不变的一个相,这是中观天天要去破的东西,整个中观都在破这个东西。
“一合相”有很多种解释,我等一下会解释很多种出来。关于“一合相”的解释,我看了很多种版本,真的乱七八糟。但在这里,“一合相”的第一种解释,就是不二不异、不离不散,即“一合相”。“不二”是指它不能分开,是独立的;“不异”是指它不能分散,不跟外界发生关系;再加上“不离不散”,才叫做“一合相”。这就恰好符合以前我们所说的实有的标准。
所以佛陀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它应该是完全不能分开、不能离散的,实际上,世界不是这样的,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是可以分开的。如果承认粗大的东西可以分开,那分到最后的微尘呢?你会发现微尘也不能是真正的实有的“一合相”。
那么,有没有“不一不二,不离不散”的一个东西呢?有没有呢?没有吗?有,空性本身就是这样的。只要不实有,空性就可以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散不离、不来不去。若来若去,即为如来,懂吗?
整个世界只有两种,一种是凡夫人贪著其事,形成的乱七八糟的有相世界;另一种是佛陀本身,即实质性的我们心的本性,称为“如来”的那个世界。二者都可以称为“一合相”。
但是,如果以凡夫方式认识的“一合相”,就会被中观破掉。也就是说,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去认识任何一个“一合相”,都会被破掉,都非实有,是名实有,都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落到最后究竟的一合相,如果是空性,它可以不离不散、不一不异,可以离一多。所以,它们的差别就是不能实有。那么,这个“一合相”可以解释成什么呢?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如果不可说,这个“一合相”就变了,变成了根本的本质相。但是,凡夫之人如果贪著其事,就会形成虚假的“一合相”。
我觉得,这一段会把你们绕晕的,我要想一下,怎么让大家了解“一合相”的解释。第一种解释,“一合相”是我们要去破的“二元对立”的那种实有相,这在世界上是不存在的。第二种解释,“一合相”为缘起的一种名相。
什么叫做“缘起的名相”呢?整个世界都是心识的显现,没有其他东西,不管是眼睛看到的,还是耳朵听到的,都是心识的显现,把之归纳为“识”。所有的现相,一合到“识”那里,可不可以?这是一种“一合相”。
那“识”是什么呢?“识”是心的光明的一种分别,我们把识再合,合到光明那里去,那么,光明也可以叫做“能现的明相”,这种“能现的明相”也可以叫做“一合相”,这是第三种解释。
第四种解释,你会发现光明也是空性,那就变成不可说的究竟实相。但究竟实相是空性的,如果凡夫贪著其事,就会形成二元对立。这里是在说修证,如果你去贪著它,就会认为有“能证”和“所证”,贪著其事就会“因明立所”。
第一,它在修证上是一种失误;第二,凡夫的认知方式就是这样的,以二元对立的认知方式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现象。首先,把“能认”这部分说成是认知体,即“人我”;然后,认为“所认”的各种现象是存在的,即“法我”。
综上所述,我说了关于“一合相”的四种解释。第一种解释,“一合相”是中观里面要破的,是我们捏造出来的一种东西。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东西,我们要去破它。也就是说,世界上有没有一个独立、唯一、不变的东西?没有!那么,世界就必须是空性,整个中观就在说这个内容。
第二种解释,把世界上的缘起现象归纳为心识的显现,即缘起现象,“一合”合到缘起相来说明。缘起相,即各种各样的心识,再把它合一下,合成“能现的光明相”。其实,到“光明相”并没有证悟,很多人修行时会执明——好多人执明,他们认为一切都是“明”的显现。
那“明”是什么呢?他们会说:“明就是这个觉知啊。”然后回过头去看觉知,觉知就是这个明明亮亮的东西嘛,他以为自己证悟了——错!其实这是能显的一种明相,也可以叫做“阿赖耶识的明分”。
再进一步的一合相,就是究竟实相了。但是,大家要记住,即使究竟的一合相,也不是一个实有的相,也是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这一段在经书上有说:“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我们经常说“佛曰不可说”,那么,“不可说”是什么意思呢?因为本质没办法说,一说就成了二元对立。
“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这句怎么解释呢?“贪著其事”,一方面是指,我们修证的时候去贪要出问题。另一方面是指,凡夫之人的本质就是光明,只要一贪著,因明立所,世界就开始展现。“因明立所”就是把本身的光明分裂为二,然后就有了“能认”和“所认”,即“生汝妄能”,世界上就开始呈现各种各样的现象。
你们仔细去观察我们的认知方式,以及我们生命的运行情况,就如经书上说的这样。你们要认认真真地观察,佛法根本就不是迷信,其实,它就是用你的心进行科学研究。研究的方式,从意识到觉知,再到修证,然后到产生真正的境界,非常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做。所以,我们要去观察。
各种经论看多了以后,包括中观、唯识等等,你会发现,佛陀在说一件非常实在的事。因为所有的经书,包括汉藏两地的古今之书都是一样,他们要联合起来骗我们也好难啊!
如果是捏造,那么,每个人捏造的东西都会不一样。如果是骗子,他东拉西扯捏造的东西会很奇怪,是不是这样的?但我看了那么多书,不管是汉藏两地的,还是古代的或者现代的,我发现,那些真有修证的、非常严肃的大德们说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可能说的角度不同、深浅不一,但都是在瞄准那个东西。
我说这段话是很有意思的,如果真的读多了、看多了,你会有鉴别能力,知道哪个是“漏嘢”(假货)、哪个是“坚嘢”(真货),以及哪些现象值得追、哪些现象不值得追。但是,如果你不大量地去读、去看、去学,纯粹只听神话传说,这是挺傻的。
还有人会制造传记的,不管是从藏地过来的“大德”,还是汉地的一些所谓的“大德”,他们会拿自己的传记来炫耀,里面有一些永远都得不到证实的东西,比如,前世他是什么人……我还听说,有人说自己的前世是康熙皇帝,那我就是顺治(这是在开玩笑,在讽刺我是他爹)!
这是很扯的,你怎么证实他是康熙啊?说康熙还好一点,还只是个皇帝。有人直接说释迦牟尼佛时代他是谁,莲花生大师时代他又是谁,他小时候几岁的时候又怎么样——你三岁的时候,我都没有出生。即使我出生了,你那么远说了什么,算得了数吗?这些都得不到证实,但是,当时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流泪直流等等。
我以前也上过当,跟着去藏地的寺庙,看到很多人在迎接两个活佛,很多车马奔腾,哈达遍地飞,长唢呐一吹,大家热血澎湃、激动不已,恰好那天出现了彩虹,我以为大德呈现了。后来才发现,藏地经常会这样,下雨以后都会出现彩虹,而且因为阳光照射的缘故,拍出来的照片是一圈一圈很殊胜的样子。当时,这些现象让我好激动,两个活佛也道貌岸然地坐在那里,后来被证实是假的。你们没什么,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502胶都粘不起来,真是这样的,所以,大家别听信这些传说。
至于怎么鉴别呢?你们要去把它读懂,一定要懂的,佛陀不是展示神秘的功能让你崇拜,然后借此让你交钱。并非如此,佛陀一定要让你懂、让你解脱,否则,他的智慧、慈悲何以得安?所以大家要去读,读多了以后,产生问题就去请教,问:“我要怎么办?”慢慢地,你就会知道怎么样才能找到真正的上师。
即使找不到上师,经书就是最好的上师。五明佛学院的慈诚罗珠堪布和索达吉堪布,他们都有很多教学的光盘,大家可以去看。看了以后,直接按照上面说的去学、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问题,然后找人去问。只要能解决你的问题,不管他是谁,也是你的仁波切。仁波切有很多种,比如,经常欺负你的人,也是你的仁波切;帮你解决问题的人,也是你的仁波切。从究竟本质上来说,都是非仁波切,是名仁波切。
关于“一合相”,我们就解释到这里。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微尘和世界不是实有的,如果它实有,就会是“一合相”。但“一合相”也会被我们破掉,不可能存在独立、唯一、不变的法,它确实不是独立的,也不是唯一的,它是组合的。
这个“一合相”有很多种解释,你可以解释为心识的显现,合在心识那里——唯识嘛,所有现象唯一唯识,那就合下来了。“识”又是什么呢?明嘛,净而为明。“明”又是什么呢?明也没有实质,是空性。明的空性是什么呢?那就要窍诀。
我们经常说:“找不到明,找不到明,明没有本体。”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什么叫做“没有本体”?什么叫做“找不到明”?那就要踏踏实实地去领会,踏踏实实地去证实。通过自己各种闻思、加持以及前期的准备,再由上师指引,然后就体会到:“哇,明就是这个,它真的找不到本体”,这是非语言性、非二元认知性的。
“非二元认知”是什么呢?取了一个词汇叫“自明”,如果弄清楚了,就会知道什么是究竟的、确实的、空性的“一合相”。
当然,“一合相”有很多种解释,在此,我用大家能听懂的语言归纳一下。其他法师也对“一合相”作出了很多解释,但是,有时候与经书上的内容合不起来,意义会产生冲突。你也不能说他是错的,也许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说的,甚至从相反的角度说的,这些问题都会出现。
比如,之前的经文“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的“不”字,索达吉堪布认为这个“不”字是后面加的,他老人家也不是乱说的,因为义净法师和玄奘法师都没有翻译这个“不”字。但后面的很多法师又认为那个“不”字是可以的、是对的。
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我们怎么判断呢?我认为两种观点都是对的,我不是在和稀泥,为什么呢?按照前面二转法轮的方式去理解经文,那个“不”字就是多加的,它说不能以“不见三十二相”来见佛陀,也就是不要着力说“不以三十二相能见佛陀”。
如果以二转法轮的标准来看,那个“不”字可以去掉。但是,如果以后面的“不说断灭相”为标准,即不能说非三十二相的就是佛陀,那么,“不”字也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如果持二转法轮的观点,“不”是可以去掉的;如果持三转法轮的观点,“不”是可以加上去的。其实说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所以,我真的不是在和稀泥。
读起佛经来,如果不用去实证,只是去较真、区分,那会慢慢地变成学者。当然,也不能说学者完全是傻瓜、知解宗徒,最后会堕地狱——其实不然,“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这些学者哪怕稍稍总结了一下,也会种下很深的种子,来世听到这些内容,就有可能马上信进去,这总比天天看《泰坦尼克号》好吧?
第三十品“一合相理分”,我们就讲到这里。再看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这里要破除法相了,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到了这一品已经在作总结了,整部《金刚经》都在破相,即破“四相”。破相的时候要说很多名相,将所有的“相”归纳为“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里说“四相”也不能执着。
“四相不能执着”,其实是一个开始,最重点的话是什么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想求无上正等正觉,即求究竟证悟的人,应该“于一切法,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但要“不生法相”——这是要点,就是不要执着法相。为什么呢?“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这一品是在破法相。
用白话解释就很容易了:“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说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四相,那么,须菩提在你看来,这个人是不是了解我说的这些法的真实含义呢?”须菩提回答:“没有啊,世尊。如果这个人真的认为佛陀说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就有真正的实有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了解如来说法的真实含义。为什么呢?佛陀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非人见、非众生见、非寿者见,是名我见、名人见、名众生见、名寿者见。”
大家记得《金刚经》中著名的三联句吗?是XX法,是非XX法,即名XX法。意思就是,一个现象不是实有的,它只是人的心识执着出来的一个东西。汉传佛教里面经常用《金刚经》的三联句,意思就是,你看到的任何现象都不是实有的,完全是心识呈现出来的一种幻象,如梦幻泡影,甚至有人把《金刚经》的三联句说成是天台宗的“三谛”。
我们来说一下天台宗的“三谛”,也叫“三观”——假观、空观、中观。天台宗的“中观”和我们平时说的“中观”不太一样,虽然字是一样的,但天台宗的“中观”有他空中观的味道。
现象出来,是非实有的,叫“空观”;现象是假的,叫“假观”;现象不离法性,是法性的呈现,叫“中观”或者“中谛”。也就是说,所有的现象本质为空,名为“空谛”;有现象出来,但它是聚合的现象(聚合就是说它是假的,不是真实的),名为“假谛”;现象实际上是法性的一种游舞,名为“中谛”。说到“法性游舞”,天台宗已经有他空中观的意味了。《金刚经》的三联句都被他们说成了这样,这是一种强行套上去的方法。
《金刚经》的三联句,就如我们所说,所有的现象你要看它是假的、没有本质的。中观里面有个词汇叫“名有实无”或者“有名无实”,格鲁派最喜欢说这个词了。大家要记住,“有名”这个词不仅仅指名相,比如,不仅仅说有“杯子”这个名相,而没有实在的本质。其实,“名”包含了“杯子”这两个字以及它的声音,还包括了它的样子;而“无实”是指完全找不到它的本质,它的本性是没有的,是空性。
关于空性的本体,如果你说空性的本体也是“空”,完全地空下去,就容易变成断灭。所以,你不能完全说空性的本体是“空”,还要加上“光明”——说“光明”就变成了大圆满,当然,这个光明也必须是空性的。
如果“光明”变成了实有,它和其他现象就不相关了,就变成了离开现象的另外一个东西,就如《坛经》里面的“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本质就在现象里面,用《心经》里面的话来表达,就是“空即是色”。空性不会表现为离开世法的另外一个东西,它一定就是这些东西。也就是说,普通人看到的这些东西就是空性,叫做“空即是色”。
我们曾经讲过齐美仁增堪布的《心经要义辨析》,关于《心经》里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的解释,还有“空即是色”是指妙色或者法性色等等。当时我讲了很多这样的分析,大家还记得吗?
在此,我们就不要理解得那么复杂。本质的空性,经过无明的扭曲,可以呈现为凡夫所看到的庸俗的、二元对立的色,离开凡夫所看到的色以外,找不到另外一个空性。如果完全离开这些色,而找到了另外一个空性,那么,这些色的来源就没有了,就会变成断灭。我们可以这么去理解。
这个逻辑很绕,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去把我们当初讲的,关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话的内容再复习一下。搞清楚以后,你们出去蒙人也容易,或者当别人蒙你的时候,你就拿这些内容去考验他,真会把他戳穿的。
你可以问他:“你给我解释一下,《心经》里面简简单单的这四句话?如果他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就反问他:“那我见空就见色咯,或者我见色就见空咯,但是,为什么我现在见到了色,却没有见到空?Why?”他不是大德吗?让他给你解释清楚。
有些学养很好的大德,他就可以用见解告诉你。如果遇到学养不好的大德,你就说:“你不用以文字性、逻辑性的方式告诉我,你直接告诉我修行的方法,我该怎么实现‘空即是色’?”这个更恼火!
比如,修行得很好,已经证悟空性以后,这一切现象以及呈现现象的心,你都找不到它们的实质——那么,“色即是空”就实现了。但你没办法实现“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即“空即是色”实现不了。他得告诉你,要点在哪里?如果他没办法告诉你,有两种可能性,要么他是假货,要么是语言不通或者不太好表达。
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判断真假,知道吗?传记或者传说都不可靠,特别是不能听他旁边弟子的传说。弟子们不一定故意造谣,只是他们那颗需要安慰的心要造谣。佛教团体里面很精彩,一根羽毛上天,经过十个人的嘴,就会变成一只凤凰落地,添油加醋,越说越神,或者越弄越邪。所以,大家不要听信这些,学佛法一定要实际。
我们不要扯远了,继续学习经文。佛陀说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都不能执着为实有。但“四相”(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佛陀的一种归纳总结,我们不能只说这“四相”,准确地说,应该是于一切法都要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生法相”并不是指我们不要法相,而是说每一个法相都没有实质。
什么叫做“法相”呢?“法相”不仅仅是指名称,还包括名称所指的具相(事相)。比如,我刚才说的“杯子”,“杯子”这个声音以及文字——英文就是cup,This is a cup,这些都叫做“名相”。当我们听到cup以后,头脑里面就会想起很多盛水的容器,都叫做“法相”。当落实到我手上的这个东西(杯子)时,就叫做“具相”(事相)。中文叫“杯子”,英文叫“cup”,西班牙语叫“vaso”“taza”,同一个名相,都有不同的语言名称。
那么,“不生法相”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法相”,既包括它的名相以及它的法相,还包括它具体的事相。然而,“不生法相”的意思是,不要认为这些名相、法相、事相是实有的。说到“法相”,不要仅仅只想到佛陀说的经文,谁都不会去执着“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些字。大部分人都知道“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只是几个字而已,是不会执的,但有些很傻的人还是会执。然而,大部分人会去执“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所指的一些东西。
另外,最重要的是执着佛所说法的实有相,特指“佛说法”,因为大家会觉得“这是佛说的法啊!很殊胜啊!”在缘起上,的确很殊胜,作为对治法,极其殊胜,但在实相上,佛法也是没有的,也是不能执着的。
说了这么多,大家会疑问:“既然佛法不能执着,那表现为什么呢?”当证悟到本质时,我们执着法的那种强烈的紧张会放松。比如,有些人恭敬经典,如果不小心踩到经典,会彻夜难眠。这样对不对呢?其实也是对的,表明他非常的恭敬经典,而恭敬经典会产生巨大的功德。但在究竟上,这些经典也是不实在的,你用不着这么执着,只要好好忏悔就行了。这是一个方面,缘起层面的事。
另一方面,前面经文已经说过,佛陀从来不承认自己说过法,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佛陀说的法也不是实有的。如果要在究竟上明白这个道理,在修证上,我们应该把自己所学的佛法统统放下,完全凭自心去明白这个东西。佛法永远都是指月的手,真正达到月亮的时候,是没有什么佛法的——佛都不存在,还有什么佛法?
佛陀要去破这些东西,那为什么到倒数第二品才说这些内容呢?因为是时候为整部《金刚经》作总结了,前面作了大量的比较,说了关于读诵、受持四句偈有多厉害,说明佛法很了不起,而这里就要破这些东西。
也就是说,《金刚经》本身也不是实有的,也是非法相,是名法相。《金刚经》,是非《金刚经》,是名《金刚经》。这里开始作总结了。
整本经都在破四相,说法无定法,说读诵四句偈的功德很大等等。落到最后是什么呢?“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生法相”就连所有的名相、所指的所有现象都不能执着,即使是佛说的法也不能执着。如果将佛法执为实有,是没办法获得证悟的。
我们经常说:“我不会执着佛法为实有”,其实不然,很多人还是执着佛法为实有。但大家要分清二谛,只有走到最后一步,求证的时候才是这样的。在前期去障的时候,你不能没有佛法,在你还没有渡过河之前,就把船扔了,那会淹死你。作为普通的修证者,恭敬佛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需要积累大量的功德来排开这些执着,这些道理我曾讲过很多遍。
最后一品“应化非真分”,应化的所有讲经的大德们以及应化的所有众生,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假的,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一品的文词很好解释,但意义要慢慢地解释。佛陀说:“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满无量阿僧祗世界”表示很多,已经不只是三千大大千世界了。“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这里有个很重要的词汇:“发菩提心者”。
有两处说到“发菩提心者”,这里是一处,前面那一段里面还有一处,“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菩提心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前面的“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其实说的是“究竟菩提心”(即“胜义菩提心”)。而这里的“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并没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这里的菩提心应该是指“世俗菩提心”。
这是很难区分的,因为汉传佛教里面说的“菩提心”,有时候指“胜义菩提心”,有时候指“世俗菩提心”。它并不像藏传佛教分得那么清晰,把菩提心分为“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等等。
藏传佛教把菩提心分为很多种,有“刚刚开始的菩提心”和“坚固的菩提心”,以及“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等等。在汉传佛教里面,就只说“菩提心”,有时候指空性,有时候不是指空性,而是指大悲心。汉传佛教不像西藏那样,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在研讨佛法,往往是一个派别说另一个派别的事,没有对这些词汇进行过统一的衡量。
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延续到今天?因为秦始皇规定了“车同轨,书同文,同度量”,其中最重要的是“书同文”,把文字规定以后,大家都用相同的文字。虽然大家长得不同,比如,你长得高一点、我长得矮一点,或者广东人是高颧骨、深眼睛,蒙古人是大饼脸,但大家都用相同的文字,称为“中华民族”,一直延续至今。
同样地,“菩提心“这个词汇,汉人没有去作详细的区分,导致含义可能不一样。前面没有说“菩萨”,也没有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是说“善男子、善女人”,可能是说“世俗菩提心”。
这里很重要,在经文的最后才来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如果你发了菩提心,用这部经或者其中的四句偈,读诵、受持、为人演说,那么,福德大于你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去布施的福德。
也就是说,讲这部经的福德好大啊!我好满足啊!——下面就开始打击这些人了,“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如果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去布施,其功德比不上普通人发菩提心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功德。
但是,如果你执着“我发菩提心为人演说有很大功德”,同样地,你也着相了,一旦着相,就没有那大的功德,这是一个悖论。所以,只有不取于相,才有那么大的功德,才有可能大于别人用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去布施的功德。因此,你只能不取于相,那要怎么才能“不取于相”呢?即使为人演说,也要不取于相——不取于刚才所说的胜过别人布施那么多功德的相。
那要怎么办呢?下面说了整部《金刚经》里面唯一一句说观的话,我也经常拿这句话来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然,前面也暗指了很多观。
取本性的时候,我们不能去认,只要一去认,就是有为法。只要是有为法、有造作的法,都可以用六个东西来作比喻——梦、幻、泡、影、露、电,统称为“幻化六喻”。
以前我曾讲过“幻化八喻”,里面的内容和这里的有所不同,“幻化八喻”里面还有镜中花、水中月、乾达婆城,大家都有听过吧?佛陀在这里说了梦、幻、泡、影、露、电,有些说完全是无实质的幻象,也有些说很快,像电一样,一刹那就过去了。
世事都是这样的,所有的有为法,都应作如是观。那么,你为人演说《金刚经》的这种福德,其实也是有为法。当你去观的时候,就不取于相;不取于相的时候,恰好就是真正地受持、信受以及领悟了《金刚经》里面“不着相”的究竟含义。
一旦不着相,你的福德就大于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的七宝去布施的福德。所以,不取于相是获得福德的根本关键。那要怎么不取于相呢?将一切有为法都看成梦幻泡影,看成早晨的露水、刹那的闪电,这句话是在教我们修行的方法。
这句话的具体观法要怎么做呢?昨天晚上讲的“四夺”,其实就是这样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好有总结性啊!我想,关于这句话的具体观法,应该不用再讲了,我们基本上每堂课都在讲。整部《金刚经》的修行总纲就是这个,甚至整个中观的总纲都是这个。
接下来经文就进入最后的一句话。一般来讲,所有的经文会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就是经文刚刚开始的那部分,比如,如是我闻等等;“正宗分”就是整个经文的内容;““流通分”就是最后结尾的部分。
这里的“流通分”是怎么说的呢?经文是:“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优婆塞”指男居士,“优婆夷”指女居士。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合称为“四众”,四众也可以称为“僧众”,称为“大僧众”,这是指六道里面的人。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其实,佛陀说经的时候,会有很多众生躲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倾听。真会这样的,有些法师讲经的时候,不要以为就面前的几个人,有时候满天都是你看不到的生命,天龙八部等很多众生都会来听法。所以,在缘起上,有些讲经的人往往会体现出一些很大的福德。哪怕他讲得不好,都会体现出很多福德。
不信你可以去汉地看看,有时候我听到一些法师的讲经,听得我只能两个眼睛看着他,让自己的思维停下来,提醒自己不要起嗔念,但他还是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我这个人比较咬文嚼字,总是觉得别人怎么怎么样,但是,他的讲经可能会对别人有好处,所以会有很多人去帮他,他也很顺利
看到的人会去帮他,看不到的生命帮他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呢?看得到的人有时候是瞎帮忙,越帮越忙,而看不到的众生是真的帮忙。可能大家不太相信,我只好说你是傻瓜。不信这些的,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当然不信了,那么很简单,轮回会教育你的!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整部《金刚经》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也讲得很粗略,越到后来,越讲越粗略。因为我发现,如果我讲细了,很多人会觉得厌烦,从而就不听了。《金刚经》里面,其实讲的是中观的内容,但佛陀的嘴说出来,真的具有巨大的加持力。
你说:“这不是佛陀说出来的,前面是‘如是我闻’,是阿难说出来的。”阿难说出来以后,又被很多人翻译出来,已经不是真正的梵文了,而且很多版本的翻译都不一样。但里面的意义绝对是一样的,关于空性的究竟含义是一样的。
学习这部经典,还是非常殊胜的——殊胜,是非殊胜,乃名殊胜,是真殊胜!希望大家也能欢喜、开心,最后信受、奉行,皆大欢喜。那要怎么去信受、奉行呢?其实每天都在讲,四夺等修法都是。长期坚持下去,能否开悟不敢说,但绝对可以种下很深厚的福报。
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被我掌握得恰到好处,只超过了两分钟。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