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我们继续来学习《金刚经》。首先回顾一下上堂课所学的内容,上堂课讲了“一体同观分”,里面讲了“五眼”,还讲了“三心不可得”,这是两个重点。
“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五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大家要记住,这里说的“肉眼”并不是普通的肉眼,而是佛的肉眼,非常厉害,看到的是三千大千世界。
“五眼”和“一体同观”是什么意思呢?虽然说是五眼,但究竟说的是佛眼。不管是肉眼、天眼,还是慧眼、法眼,最终落到究竟层面都是佛眼。它想彰显所有的功能,由小到大以及不同的层面,落到最后都是空性。无论哪种认知方式,本质都是一体,所以叫做“一体同观”。
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一个本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认知方式。佛也可以具足普通的肉眼,也可以具足天人的天眼以及他自己的天眼,或者是慧眼、法眼,以至于最后的佛眼,也就是具足所有的东西。
反过来说,这个世界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认知方式。虽然说的是佛的五种认知方式,但从共同本质来说,也包含了其他生命。生命有十道:六道众生(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声闻、缘觉、菩萨、佛,合称为“十法界”。“十法界”中所有生命的认知方式,其实都是一体的,叫做“一体同观”。
“一体”是什么呢?它说一体不可得,是空性。五眼,乃至于佛眼,或者所有众生的认知方式(也就是作用),以及他们的本体,俱不可得,所以叫做“一体同观”。
很多人不理解,《金刚经》怎么突然来一段对话:“须菩提,如来有肉眼吗?”“有”“须菩提,如来有天眼吗?”“有”……这样一问一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分品的时候要取名为“一体同观”?
“一体同观”是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取的,他把《金刚经》划分为三十二品,这样划分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人说,这样划分把《金刚经》割裂了,因此要下地狱,但我觉得不是的。如果他的发心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金刚经》,那可能还有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他并没有说这种划分方式绝对正确,或者说这种划分方式要印到经书里面去。所以,要看他当时的具体发心。
这一品取名为“一体同观”,想说明什么呢?实际上,一切现象的本质是一体的。观是认知,有“观”就一定有“被观”,即认知和认知的对境,包含了宇宙所有的现象。所有的现象,一定要靠我们的“能观”才能呈现,而现象本身就是“所观”,即我们前几天所学的“明知因”,现象一定要来自于我们的认知。所有的观在究竟上是一体的,这也说明了佛教的世界观——一切境相由心现。
有师兄会疑惑:“怎么说来说去都是这些呢?”真的就是这些了,从哲学认知的角度来概括,整个佛法就两句话,没有其他什么了,即大圆满的总窍诀:“一切境相由心现,心性也是离四边”。这句话说的是整个佛教的认知方式以及世界观,所有现象都是由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而心本身是什么呢?它也是空性的,只不过用了个“离四边”的词汇,“离四边”就是空性的意思。整个佛教对世界的认知,这两句就说完了。
这句话为什么是总窍诀呢?如果真的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那就是大圆满的开悟。对于我们来讲,见解上可以理解“一切境相由心现”,甚至也可以理解“心性也是离四边”。怎么理解呢?“一切境相由心现”就是唯识,通过学习唯识,我们开始明白。“心性也是离四边”,我们昨天用离一多因分析心有没有实质:心是精神现象,它要运动,而运动又有时间性,每一刹那会有一个相应的心体,当我们把刹那分得很细,相应的心体也被分得很细,分到最后就没有了,也就是发现心没有体,就叫做“空性”。
用理性分析的方式很容易理解,但你体会不到心性是怎么离四边的,甚至一切境相由心现都体会不到。在你的认知里,会觉得心和外境是两个东西,好像外境放在那里,靠你的心去感受它。这就是唯物主义的成就,即凡夫的认知方式,是一种错乱的、迷乱的认知方式,最终会带来无尽的痛苦。“错乱”和“迷乱”,就是指它会带来痛苦。
整个佛教的修行,是要将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回归到正确的认知方式。当然,最后“一体同观”的时候,你可以说那不叫“认知”了,因为没有“能认”和“所认”,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自明”。但在表达上,我们可以把它说成是“回归到正确的认知方式”,整个佛教就是这样的。
因此,我们要去训练我们的心、观察我们的心,心是认知的主体,我们要去发现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然后逐步地摆脱过去错误的认知方式所带来的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叫“调伏相续”。我们发菩提心、发出离心,就是为了摆脱过去的认知方式带给我们的串习。
我们贪恋世间、贪恋美色、贪恋权力、贪恋金钱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嗔恨、排斥一些于我无利的现象,这就是过去世以错误的方式(认为“人我”和“法我”存在)认知世界所带来的后果。然后通过修行,慢慢地排开这种错误的认知方式,就是调伏相续。
最后发现心的真相(实相),那时候认知方式就已经改变了,你会发现没有“能认”和“所认”。心本具的光明,虽然具备“能认”和“所认”的能力,但是,如果不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认知世界,那时候你就是佛;如果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认知世界,你就成了众生,起码是菩萨出定。
“一体同观分”里面讲的内容不是随便乱说的,佛陀是不会乱说话的。虽然《金刚经》里面有一些情境性,但所有的情境性都不会像我们现在迷乱而来。什么叫做“迷乱而来”呢?我们说什么、做什么是根据情形来的,但并不知道这些情形是怎么回事,我们依据的情形就是“这件事对我是否有利,对我是好还是坏”,甚至连好坏都分不清楚,凭感觉而来。
比如,我们有些朋友撒谎,其实不是为了什么利益,而是因为他有撒谎的习气,就喜欢撒谎。这种事我经常都想不通,如果我要撒谎,一定是有目的的。有时候,我会按自己的情况去判定别人:“他没有必要撒谎,所以他不会撒谎”——其实不然,他确实撒了谎,但也没有目的,只是有撒谎的习气。凡夫会很迷乱,莫名其妙就这样做了。
当把所有的烦恼都调伏了以后,我们才有可能去发现心的本质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就处于自明的状态。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概括为“一切境相由心现”,而后面的“三心不可得”讲的是“心性也是离四边”。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三心”是什么呢?要么是本体,要么是作用。我们分析的时候,一般都是说现象——过去的现象、现在的现象、未来的现象,三种现象都不可得。过去的现象已经消失了,不可得;未来的现象还没有来,不可得;现在的现象,你怎么得啊?分析起来,你得到的也是一种幻象。
你说:“我可以得啊,我现在抱住的这台电脑,是我的!”我们平常说的“得”,就是这个意思,但佛教里面说的“得”,就不是平常普通人说的那种“得”。我们平常说的“得”是非常粗大的,是一种二元性、缘起性的表达方式;而佛教中说的“得”,是你要拿到实质性的东西。你说你拿到了电脑,但把电脑一分,就什么都没有拿到,拿到的只是幻象。甚至你去拿主体去分,它也没有,所以说现象不可得。
那本体呢?其实本体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既然叫“本体”,就不应该变化。如果它会变化,就不是本体。如果昨天的本体是X,今天的本体是Y,后天的本体是Z,要是它们都不同,那到底哪个是本体呢?总要有一个是本体嘛!如果你说Y是本体,那X就不是本体;如果你说Z是本体,那Y就不是本体。三个本体应该是一样的、不会变化的,这样才能叫做“本体”,但它还是不可得。既然三个本体都一样,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变化,那它就是现在的本体。至于现在的本体(当下的本体)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追逐的根本。
心无非就是现象和本体,现象不可得,放弃它了。然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本体都一样,实际上就是当下的本体。那当下的本体是什么?怎么叫做“不可得”?当然,你可以像刚才那样分析:当下我们的心在刹那刹那地动,刹那一分又没有了……这种分析属于见解性的,关键我们要去体会什么叫做“不可得”,这就难了。
有一些上上根器,他们一下就能知道什么叫做“不可得”。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由于习惯性用二元对立的认知方式,心一直被现象所左右,连看本体的习惯都没有,不会内观、反观。就算是稍稍有一点反观内心的习气和力量,但远远比不过朝外追逐色相的这种无始劫来串习的力量。我们的心整天都在外面晃荡,担心自己的安全,追求让自己获得暂时愉悦的东西。这样的话,观一观也没什么用。第一,很难观到;第二,即使观到了,也安住不下去,稍稍一安住就跟着外境跑了。
因此,首先要求我们修习出离心,把朝外观的那种追逐的习气暂时压一压。然后要求我们修习菩提心,把心只关注自己利益得失的这种爱我执再放一放、松一松,心才会变得轻松、宽广,才能够自明。那时候你才能观察到自己的本体是什么,才会了解到当下的心怎么不可得,而不仅仅是思维性的。
思维性本身是以人我带动意识在进行思维,为什么呢?当你在思维“无我”时,不是“他”在思维无我,而一定是“你”在思维无我,你的个体性很强。有些人思维了“无我”,还会产生另外的傲慢:“你看,我都知道离四边的道理了,你连佛都不信,真可怜!”傲慢一下就上来了。
因此,传承上师们才会让我们先修出离心、菩提心,调伏习气,再去发现到底什么叫做“三心不可得”。而不是靠语言说一说“三心不可得”,我们就轻易明白了。
其实,“三心不可得”也是大圆满的窍诀,很多藏地的法师、大德给弟子传授窍诀时就讲三心不可得:“平息下来,平息下来,你去观察……”具体的细节,你们找自己的上师问。实际上,他在引导你体会“什么是当下的心不可得”,过去和未来就不用提了,如前所说,过去、未来就是当下。那怎么体会呢?他说:“就是这个!”
对很多人来说,第一,不会体会;第二,一旦去体会就失望了:“就这个啊?我还以为脚下会突然出现祥云,起码要响起天乐,宝雨纷飞、天花乱坠,我的那个意中人会脚踏七彩祥云、身披金甲战衣来娶我,我估中了开头,没有估中结尾。”很多人去听窍诀,就是这样的:你估中了开头——上师会给你讲窍诀;但你没有估中结尾——你听了以后什么都不懂。师兄们,是不是这样的?
你当然估不中结尾,因为你没有基础,随便听一听根本没有用。很多人估中了开头,因为开头让他有力量,于是拼命地修五加行,把数字凑齐,然后去听密法。估中了开头,好,有功德,五加行修完了;但没有估中结尾,一般都是垂头丧气出来了。
就像谈恋爱一样,想象意中人的样子。当然,现在我们的意中人不会是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七彩祥云,那些很俗了。现在的意中人应该是筷子腿、锥子脸、A4腰,身穿能够看透的衣服,但实际见面时,那个人长得比我还肥,你会失望的。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你前面的基础没做好,反观的习气也没有。即使上师指示你,也等于零,你用意识去想一想,有什么用啊?什么叫做直接反观、直觉现量?这些你都不懂,也没人给你讲。即使听懂了,稍稍能做一点也没有用,因为你没有那种习气。
当然,有没有这种大根器呢?有,但大根器不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没有一个生命生来就这样,或者生来就那样。生命具有延续性,你这一世的一些东西,一定与你的前世有关系。比如,这一世很多人生来就是富二代,为什么?投胎是个技术活。什么技术活?前世布施,如果布施很多以后,没办法,这一世一般都会生在富豪之家。
你以为投胎的技术活是怎么做的?真的是他作为精子时拼命地找吗?胡说八道,那个精子只是你父亲的助缘,与你没有太大关系。真正的原因,是你相续里面具备布施的福德,然后以投身的方式来兑现。
由于相续具有连续性,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富二代,有些人生下来就聪明,就是能看懂佛经,而且一看马上就反观。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与投胎是个技术活一样,是前世积累的。
而有些人却不是,他可能是某一世稍稍种了一点佛教的因缘,比如,看了一下佛像,或者对着佛像顶礼,或者作为畜生时围着佛塔转了一圈,于是这一世就做了人。由于这些因缘,你让他来看这些,他也会信佛,也可能加入佛教,但就是看不懂,而且学修不下去。因为他相续中堆满的不是佛教的东西,而是无始以来各种各样的习气,这些习气绝大部分与佛教没有关系,所以他看不懂。
大部分人以为听到一两句窍诀就会有用,其实不然,你听了以后就是一些话而已。你不知道那些话怎么运用,运用起来也不得力,用现在时髦的一句网络语言来形容,就是“不给力”。不给力不是它不给力,而是你的汽车里面没有油,他很给力地在踩油门,但你没有油,空响,所以你要去加油——“加油”,也就要去修出离心、菩提心。
我刚才说了有大根器,但是,之所以成为大根器,与前世的连续性有关系——“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预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同样地,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大根器,有些人就是钝根,因为前世投入的不一样。当然,这个“前世”不是指前一世,可能是前很多世。
我告诉你们,这一世能够遇到大圆满,并且能够修得进去的人,不知道是多少世亲近无数佛陀而得来的福报。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佛陀说的,即使遇到《金刚经》,都要在很多佛陀面前积累很多福报才行,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福报。
当然,我们出生在末世,有福报遇到这样的佛法,但不一定有福报能够领受这样的佛法,受持它、实现它则更难。这一世你遇到了《金刚经》,遇到了佛教,遇到了禅宗,遇到了大圆满,遇到了很多具德上师,如果还是实现不了,就要等到下一世。这个“下一世”不一定真的是下一世,可能是后面的很多很多世,不知道哪一世。当然,最终你会因此而解脱,但时间有多长就不知道了。
既然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顿悟法门,遇到了这样的究竟法门,就预示着我们有即身解脱的缘分。但是,这个缘分能够兑现,还要靠自己努力,以及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并非是什么都不管,靠听一两句窍诀就能马上可以开悟的,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凡夫吗?
中国人的这种习惯很不好,觉得什么东西都能交换,交换以后都能兑现。比如,做生意要去行贿,因为打通了关系才好做生意。我们把这种习惯带到佛法里面来,觉得供养以后,或者修完五加行以后,上师就能把窍诀传授给我,依此我就能够开悟,这很荒唐,事实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是这种根器,他也没有这种水平,即使你把地球拿去供养也不行。如果他有这种水平,而你不是这种根器,你供养了以后,这一世也不行,要下次再来。如果你是这种根器,而他不具足这种水平,同样也不行,要很多因素凑在一起。
有时候我们决定不了上师的因素,但至少可以决定自己是不是这种根器。所以要去修行,要很当真地去追才行,这样的话,你才能在听受窍诀以后,马上得到领受,即身解脱,期待的结果才会出来,否则你听到的都是一些话。我告诉你嘛,现在这个多媒体时代,《上师心滴》等密法书籍,以及禅宗的相关书籍和教言,网上都能买到,甚至互联网上也能搜到,到处都充满着窍诀,但你就是实现不了。
很多人不修行、不练习,只是拼命搜集这些书籍或者文章,然后归类,再进行写作,这样的话,就会变成学者,甚至可以写出很多书,但还是不明白究竟的宗旨是什么。所以,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以为听到窍诀就可以,或者以为仅仅读书就可以。
我们一定要既闻思,又观修,还要觉照、禅定,也就是我们昨天讲的那些内容,应该这么去做,做到才有可能开悟。而且一定要有具德上师给你直指心性,凭着自己去玩,不知道会掉到哪个坑里爬不出来。后面会有很多坑,那些坑真的很精彩、很殊胜。
很多大根器可能因“三心不可得”马上就能开悟,以前德山禅师就是这样的,他就专门研读《金刚经》。你们知道德山禅师吗?他很出名,俗家姓周,时人称为“周金刚”,专门为《金刚经》写了很多书,叫《青龙疏抄》。
这个故事我曾跟大家讲过,但网上又来了很多新师兄,所以再来讲一遍。《青龙疏抄》里面,有很多对《金刚经》的注释,科判分明,条理清晰,绝对写得很好。一般来讲,像周金刚这种人都很有水平的。后来,他听说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样的事情,就愤怒了:“有没有搞错啊?南方这些妖魔,我们学佛要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要逐步逐步地修,要修三大阿僧祇劫。而你们却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那我要去破你们。”于是挑着他的《青龙疏抄》去南方,试图去破这些妖魔小子们。他是“挑着”《青龙书疏》哦,如果只是一本书,背个布包就行了,而他是挑着,可见他写了多少?
在路上,他见一婆子(禅宗里面经常用婆子来讲故事)在卖点心,于是稍作歇息。婆子指着担子问:“这个是甚么文字?”他说:“青龙疏钞。”婆子问:“讲何经?”他说:“金刚经。”婆子说:“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阇梨点哪个心?”一语双关,周金刚无言以对,开始觉得有点不妥,本以为自己读了很多书,还写了《青龙疏抄》,就真的懂了,但落到实际上,一下就被弄翻了。
禅宗不跟你讲书上的术语,而是直接讲觉受、讲境界,在境界中互相对话,就叫做“斗机锋”。如果你不在这些境界中,除了背书,还能怎么样啊?你一背书,他就整你,他不用书上的那些语言说,而是将实际的境界变成当时非常通俗的话来跟你对话,如果你不在这些境界中,就会出问题。
书上的东西,一般都是人类的语言,而很多时候语言是互相矛盾的。如果没有达到这些境界,你就没办法圆融这些矛盾,就没办法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处在境界中互相对话,就叫做“斗机锋”。
当然,你可以回答说:“当下一念心。”那她会说:“你就吃当下一念心,点心就不要吃了。”这些都是话而已,没有用,但说得也对。如果你真的和那些有境界的人对话,他问你:“什么是当下一念心?”你可以说:“就是这个点心。”
如果两个人斗机锋,德山禅师真的明白了,婆子问他:“你点的什么心?”他回答:“当下一念心。”如果婆子够厉害,再问:“什么是当下一念心?”如果德山够聪明,可能会顺手拿着点心就吃。如果德山还说:“就是你的点心。”婆子可以说:“你胡说,点心是点心,你的一念心是你的一念心,你的一念心和我的点心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话,周金刚只能绕道而走。实际上,他没有继续斗下去,因为德山禅师这种人,一省就自己知道不行。
为什么我们现在喜欢斗机锋呢?因为我们认为斗机锋好像是在斗嘴,或者是脑筋急转弯,简直扯淡。其实不然,它一定要处于境界中来说话,有些含义很深,根本都听不懂。你们可以去看赵州禅师、沩山禅师和仰山禅师的一些公案,会发现很多都看不懂。如果没有达到那种状态,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看了这些公案之后,我们就照本宣科,认为对方说了这句话,我就该说那句话,简直扯淡,一听就知道不懂。像德山禅师这种人,不至于弱智到这种程度,斗什么机锋,简直就是笑话。有时候看到网上论坛里的斗机锋,你一句、我一句,真的想把他们拖出来掐死,但又不行,我又不是贞子,可以从电脑里面爬出来(开玩笑)。其实这些都是在扯淡,毫无意义!
周金刚发现自己不行以后,就辗转在四川。四川是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出了很多大禅师,马祖也是四川出来的,由于家乡不欢迎他,最后去了江西。
德山禅师在四川遇见了龙潭禅师,见面时德山禅师很威风,但两个人经过一番对话,最后被龙潭禅师折服了。龙潭禅师是怎么让他开悟的呢?有一天晚上,德山禅师要回寮房休息,说道:“外面黑。”于是龙潭禅师点了一支纸烛,递给了德山禅师。德山禅师正准备伸手接,龙潭禅师忽然又将蜡烛吹灭了。就在这当下,德山禅师豁然大悟,连忙伏身礼拜。
你说:“哇,这样能开悟吗?”很早以前,我还在大学时读到了这个公案,就想试验一下自己能不能开悟。当时我想:“德山禅师是吹灭蜡烛而开悟,我把电灯关了也可以吧?”于是,我就把电灯打开、关掉,打开、关掉,反反复复,拉了一晚上也没开悟。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到了现在,我才明白是为什么。
如果你在明暗中间去找,那永远都不行,你要去发现,是用什么东西来发现明暗的。当你内观到有个东西发现明暗时,就会发现所有的明暗都出自能观察的那个东西——“一切境相由心现”,这就对了。然后,再去发现能观明暗的“能观”到底是什么——找到了那个“找不到的东西”,你就开悟了。
但是,这个东西可能在一瞬间就发生了。要让这一瞬间发生,前面要做很多工夫,要进行很多非常艰苦的修行。就像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我们不是的,总认为听到一句窍诀或者脑筋急转弯,就能轻易开悟,事实不是这样的。
当时德山禅师就这样开悟了,在那一瞬间,他发现了“现在心不可得”。如果婆子再来问他,他会很自信地应对——拿起点心开吃就完了。如果懂了,会一笑了之,婆子会心甘心愿地供养。如果不懂装懂,也照样拿起点心来吃,那会被打死的。
禅宗斗机锋绝对不能有样学样,不是装样子的,他是真的明白了以后才这样说话,而且双方一定是真诚的。如果像现在的某些人那样,说两句就开始人身攻击,哪里是斗机锋,只能称为“疯鸡”(疯了的公鸡和母鸡)。现在网上或者一些师兄之间的斗机锋,真的让人哭笑不得,说着说着就变成人身攻击。
而真正的斗机锋是很真诚的,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明白了,要究明大事,要脱离生死,这样的事能够开玩笑或者争输赢吗?不能!如果自己不行,他会马上退,说明自己悟得不对,会很感激对方,而不是攻击对方说:“你懂什么?老子都读了十年书了,还加入了很多班……”,他不会说这些的。
他会立刻回观,发现自己不行:“你是我的善知识,你是我的仁波切”。他会通过这些现象,发现自己没有搞明白所参究的东西,而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搞个脑筋急转弯,那是“人我”的东西。所以,大家要搞清楚斗机锋是为了什么。以上是德山禅师的故事。
第十八品“一体同观分”,实际上已经开始讲修行了。为什么讲修行呢?整部《金刚经》有三十二品,基本上是围绕“信、解、行、证”(或者“信、解、行、果”)这四个层面来开展的。
第一个八品(第一品到第八品)讲“信”;第二个八品(第九品到第十六品)讲“解”,要深解义趣、要通达;第三个八品(第十七品到第二十四品)讲“行”;第四个八品(第二十五品到第三十二品)。从第十八品开始,已经讲“行”了。
整部《金刚经》,其实在讲顿悟,禅宗以此作为根本的经典,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把《金刚经》里面的理论贯彻到真正的修行中,会变成一种顿悟的方法,或者一种顿悟的指导经典(禅宗的指导经典)。
所以,“信、解、行、证”越讲越深,层层推入,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已经在讲“行”了。现在来看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我先给大家念一下这一品的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大概意思是什么呢?佛陀说:“须菩提,依你看,如果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以这样的因缘来看,他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回答:“是的,世尊,如果此人以这样的因缘,得福就会很多。”佛陀继续说:“须菩提,如果福德是有实法,如来就不会说福德多了,就因为福德没有真实的本质,所以如来才说福德多。”
依表面的文字来普通解释,一晃就过去了,读《金刚经》时很容易就一晃而过,因为说来说去都在说这些东西。整部《金刚经》,一共出现了七次福德的较量,这个话题从头说到尾。前面说了很多,无论怎么样供养、布施都不及读诵、受持四句偈的福德等等。
这一品好像也在较量福德,但没有跟其他东西较量。其中有一个词汇前面是没有的,叫“以是因缘”,我们一定要注意。前面都在说,以身体去布施、忍辱、供养佛陀等等,数量虽然很大,但福德也抵不过一个人去受持四句偈。
而现在不是这样说的,“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他没有跟什么比较。那“以是因缘”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认真读吗?网上有师兄跟我解释一下吗?其实,第十九品和第十八品应该连在一起读,有人说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分成三十二品是在割裂佛经,这种说法也不是绝对没有道理,因为这种划分会把前后文分开,好像说的意思互不相干。
第十九品的“以是因缘”是什么呢?以第十八品的“三心不可得”为因,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于布施”为缘,这里说的是一种修行。也就是说,我应该以三轮体空的方式去布施,这样得福就会多。所以,“以是因缘”这个词汇非常重要。
后来佛陀还解释说:“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正是因为福德无实,所以如来才说福德多。如果有实,即使福德再多,也会用完。如果以“三心不可得”(三轮体空,即空性)这种内在的证悟为因,以外在的布施为缘,这样福德就会非常之多。
佛陀说布施,也是按信、解、行、证一层一层地深入。整部《金刚经》都在说“降”和“住”,也就是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真心?然后安住的根本是什么呢?是不住相,“降伏其心”和“安住真心”都要不住相。而且,不住相的层面越来越深刻,前面的“不住相”是从普通的外境色相开始,慢慢就走到了净土。一开始说到了身体,不应该住“大身、小身”,然后说不住“三十二相”,还从不住“法相”,一直说到不住“法身”,具体境界层层推进。
看《金刚经》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贯穿起来,否则会觉得都差不多。如果不认真地连起来读,“以是因缘”一晃就过去了。所以,《金刚经》非常有次第性。
第四品言:“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第四品说的“不住相”,是指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这些外相。而现在说的是不住心相,比前面的更深入,是不是很厉害?什么叫做“不住心相”呢?要联系前面第十八品中的“三心不可得”来看,以是因缘,不住心相,而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所以福德很多。
这里在教你怎么修行,也就是“信、解、行、证”中的“行”。这里的“行”,与藏传佛教的“行”还是有差别的。藏传佛教讲“见、修、行、果”,“行”指下座以后所做的一些积累功德的训练,“修”指座上的观修。
但是,这里说的“信、解、行、证”的“行”,既包括座上的观修,又包括思维,还包括座下的行为,所以,这个“行”就很深了。“以是因缘”是以哪个因缘呢?即使你做了很多功德,也不如念四句偈,这里并没有作这样的比较,只是说这样去布施(以是因缘),福德多不多?跟前面是不一样的。
《金刚经》里面的细节,历来都是好难读懂的,讲的是非常究竟的空性。而且,用这种对话的方式,就把“信、解、行、证”阐述出来了。你想想看,佛陀在跟谁对话啊?在跟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对话,你觉得他们的对话里面不会含有这些深意吗?一定会的!佛陀不会像我们这样乱说话,他的每一句话都来自于遍知,不会有空话,不诳语、不异语,每句话都恰到好处。
他的恰到好处,到底好在哪里,你就要去读出来,这就是读经。很多人没办法读经,要菩萨去解,就形成了“论”。即使菩萨写了论,很多人还是读不懂,历代祖师们就要去写“疏”。如果再看不懂,就要上师来讲解,就这样一层一层地下来。最后,即使上师讲解了,懂不懂还得看你自己。所以,你才是最厉害的,你决定了一切。
根登群培曾经将这种现象说成:这就像是用老虎来证明狮子,牦牛证明老虎,狗来证明牦牛,老鼠证明狗,爬虫证明老鼠……于是,爬虫成为了其他动物的最终证明者。因此,仔细分析任何一个决定的最终基础,除了自心的决定之外,绝无其他可能性。
这是在讽刺我们越来越不懂经文的内涵,也有些人说:“我们要直接读经。”不是说不可以,但你真的读得懂吗?好难啊!所以,你可以先听上师讲课,再去读一些祖师的书,然后去看菩萨的论,慢慢地,就可以直接读经了。
当然也有一些人,比如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下就开悟了,回过头来什么经都能解释。但大部分人不是六祖,即使你开悟了,也连七祖都算不上,顶多是一个十八线以外的祖。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二世祖”,这是广东话,是不肖子孙的意思。我们进入了佛门,却不好好修行,那是不是“不肖子孙”嘛?
“老虎来证明狮子,牦牛证明老虎,狗来证明牦牛,老鼠证明狗,爬虫证明老鼠。于是,爬虫成为了其他动物的最终证明者”,这种现象说出来带有一点讽刺意义,但也说明,这些道理落实到最后,对于每个人来说,就是心的一种自明,一定要我们自己明白才行。不能说我们认为佛陀厉害,于是我们就厉害了。所以,佛陀告诉他的追随者:“你们不要盲目信我,最终你们只能靠自己,你们要自己明白才行。”
而现在我们去拜师,就是看上师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神通或者各种各样的神异等等。有些人说起上师的神异,唾沫横飞。以前我在深圳见到一些师兄,他们讲在一位上师那里看到的一些神异现象:鸟在那里怎么样、回过头来彩虹又如何如何、进到一个地方又香气四溢、上师又怎么莫名其妙地一下从山脚到了山顶……
我好奇地问他是否亲眼看到,他说:“我没有看到,但肯定是这样的。”我问他:“凭什么?既然你没看到,又怎么能肯定呢?”他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这样的啊!”我又问他:“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哇,那真的了不起,我要跟着这位上师学习。”他就根据这些传说来决定拜师。
但是,他很有可能是一个骗子,或者根本就没有这些现象,是自己胡思乱想加上去的。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武装自己的不信,其实他的骨子里是不信的,需要这些神奇的事情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由于没有信心,就会去看:哇,这个明星也信了,那个富豪也信了,所以我也要信。
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说服自己要有信心,真的很蠢!如果要说服自己,就要去阅读,也就是闻思,还要去修行,最后去明白,这样才行。我们误解佛教太多、辜负三宝太多,还以佛教为名,行施自己的无明、愚痴。
——网络师兄说:“我们的愚蠢实执证明师兄的任运自成。”
哇,你是挖坑让我跳啊?这个马屁拍得我的屁股青肿!其实我和你们一样,都处于愚蠢实执的阶段。我和你们的不同,在于我不信邪,什么叫做“不信邪”?我一定要探究竟,不受糊弄。为什么呢?不要以为我是什么高素质,我就是个“流氓”。我的出生之地有点不太平,不做流氓会活不成,于是我就成了“流氓”。这种不好的因缘,反而造就了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习气,赚钱的时候是这样的,打架的时候是这样的,现在学佛也是这样的,这种习气反而帮了我。
——网络师兄说:“流氓的本质就是佛。”
这马屁拍得好响啊!哈哈,我们不开玩笑了,言归正题。
“以是因缘”这句话层层推进,要求以“三心不可得”为因,也就是内心要无执。前面说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第十八品说要以“三心不可得”的境界为因,那么,不住的东西是不是越来越深刻?从外相(作用)到本体(心是本体)。
如果不住外在的色相(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渐修的方式。修出离心就是不住外相,我们要放弃一些世间的贪著。最后,还要落到直接不住我们的本体——心。如果真的完成了,那就是顿悟。
如果明白了心的不住——“住而不住,不住而住”,那就开悟了。那时候,你会发现心不能住的,一住就不对。自明是没有什么安住的,你会发现心就是一种自明。当你沉浸于这种自明时,其实就是一种安住——自然安住,所以又叫自然心、本来心。这时候,你会发现“住而不住”,在这样的状态中,并不是什么都消失了,还是可以有的。处于这种状态时,我们还是可以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其实就是安住在里面),以是因缘,功德无量,这里佛陀在讲修行了。
《金刚经》读起来确实有点难,但也没关系,如果我们把《中观》《唯识》读懂之后,加上好好地修行,再回去读《金刚经》,那个加持之大啊!那个味道之浓啊!真的很有意思啊!你会慢慢发现,佛陀说的内容简直太精彩了!
如果不懂其中的含义,去读诵也会有功德,佛陀曾说过,以此功德,最后还是会成佛的。读诵《金刚经》的功德很大,以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作供养,都不如读诵《金刚经》。虽然供养不如读诵《金刚经》,但是,如果想当下证悟,还是要去明白其中的含义,如果不明白,所造的功德还是有相法,也不行的。
经文里面,佛陀问:“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回答:“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我刚才也解释了“以是因缘”,就是以“三心不可得”为因,以“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用于布施”为缘,以是因缘,那么,这个人得福甚多。
然后,佛陀为了让意义更清晰,继续解释说:“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意思就是,如果福德是实有法,如来就不会说福德多了,因为再多也是有限的,相对于无量来说,它就不叫多了。“以福德无故”,正因为福德无实,所以如来说得福德多。什么叫做“福德无实”呢?你在布施时,你的心已经知道福德是无实的,叫做“无住布施”。
刚才有人说“三轮体空”,什么叫做“三轮体空”啊?“三轮体空”最根本的是你要明白三心不可得,叫做“能空”;然后是布施的对象,叫做“所空”;最后是布施的东西,三轮中间的那一轮,指你和对境之间发生的那些事,比如,你布施钱或者珠宝,甚至是生命,这些也叫做“所”,但它是你与“对境所”之间的“行为所”,而你的心是“能”。
说得笼统一点、粗大一点,“三轮”就是我、他,以及我和他之间发生的事。说得细微一点,就是心、心的相,以及心和相之间发生的作用。这三方面都没有实质叫“三轮体空”,如果持着这样的见解去做事,那就是真正的修行,功德会无量。
很多人说:“我现在根本就做不到三轮体空,我不知道‘空’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叫做‘三心不可得’。”你当然不知道,因为你没有闻思修行,没有体会到心的空性。如果我们不能直接体会到究竟的空性,也可以先体会单空。单空又可以分为见解层面、觉照层面和境界层面,实在不行,你就先用见解摄持自己。
比如,放生时,你就告诉自己:“我放生的这些鱼是空性的,放生这种行为也是空性的,连放生的‘我’也是空性的。”就这样想一下也可以,这是见解性的三轮体空。然后,当你有了单空的觉受时,就会觉知到鱼是空性的,放生的行为也没有实质,连你自己本身(不管是心念,还是身体)都没有实质,在这种觉受中放生,就是单空性的三轮体空。
如果明白了什么是空性,鱼、你的行为以及你本身(你的心念以及身体),全都是空性(法性)在游舞而已,根本没有你、我、他这种东西,这就是证悟性的三轮体空,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内容。为什么呢?因为这是《金刚经》,说的就是究竟本体,你要明了究竟本体再去做这些事。
我们要知道,明了究竟本体以后,并不是呆在一种死状态里面,而是明白了这一切现象的本质,但并不妨碍所有的现象随缘发生。所以,不要认为空性是什么都没有,即使有现象,也于中无执,叫做“法性游舞”,但你的心要内肯那个根本的实质。
什么叫“内肯”呢?内心里面肯定那个根本的光明、根本的空性是什么,才可能真正处于这种状态。如果没有肯定,仅仅只是一个概念是不行的。其实概念就是没有肯定,因为人的心不会真的相信概念,为什么呢?比如,你已经饿了三天,但拼命地告诉自己:“我吃饱了,我吃饱了……”即使说十万声,你还是会饿死,因为你的心不会相信这种说法。
当然,偶尔还是会起到一点作用,比如望梅止渴,当你渴的时候,告诉自己前面有梅子,当时会流点口水让自己暂时解一下渴,但总不能长期望梅止渴,心是不会相信的。如果真的吃到了,心就相信了。就像我们说:“这是感觉,这是空性”,其实就属于望梅止渴。如果心直接现量地证悟了空性,那是不一样的,那叫真的吃到了,就要起作用。起什么作用呢?你的烦恼会没有,这些无量功德会呈现出来,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大圆满证悟以后有两个特征:一是对众生非常慈悲;二是对三宝、对自己的上师非常恭敬。如果没有这两个特征,就说明你的证悟肯定有问题,一般是误认为的某种境界。由于这种境界不是真的证悟,所以没办法消减你的自我,没办法让你的心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未来的厉害性,所以你不会感激三宝。由于这种境界没有消融你的自我,所以你对众生不会有强烈的慈悲。
由于证悟法性可以消融自我,所以你会充满慈悲。明白了法性以后,你可以依此而解脱生死、获得永久的安乐,所以你会发自尾椎骨地感激三宝、感激你的上师,你会真的认为他是佛。所以,可以用作用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证悟了本性。
虽然这一品只有几句话,却讲了那么多内容。前面是“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现在是要“不住本心”,这是顿悟性的。前面的“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即不住外境,出离心就可以完成。还有一些小乘的修法,比如,要不住色、声,怎么办?修不净观。
但在《金刚经》里面,别说不净观,连净观都要离开。而净观又分为“有相”的净观和“无相”的净观。“有相”的净观就是周围是刹土,男的是空行勇士,女的是空行母,或者大家都是菩萨,只有我是凡夫,这是修行性的净观,不是究竟的净观。最根本的净观是究竟净观,即“无相”的净观,也就是一切都是法身,这是最厉害的。但是,你要知道什么是“法身”才行,不然又是一句话、一个观念、一种想法。
这就是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延续下来,大概的脉络就是这样的,都在讲“信、解、行、证”的“行”。第二十品“离色离相分”,即离开色相,我们来看经文: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说来说去好像都一样,其实不然,里面的内容很丰富,我先把这段经文翻译一下。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以你看来,可以以具足色身来判断他是佛陀吗?”须菩提回答:“不能,世尊。如来不应该以具足色身这样的方式来判断。为什么呢?如来说,具足的色身,即不是实有的色身,而是现象上具足的色身。”也就是说,它不是真实的东西,是个幻象。但如来的法身不能是幻象,不应该用幻象去见到实相。
佛陀又问:“须菩提,在你看来,如来可以以具足诸相见不?”前面是说“具足色身”,现在是说“具足诸相”。为什么呢?前面说的是应化身,现在说的是报身,一个词汇变了,意思全变了,连修行都变了,这些内容后面我会讲。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如来不应该以具足诸相见。为什么呢?如来说,诸相都具足的话,也不是实有的,是名诸相具足。”
在《金刚经》里面,“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这种句式叫“三联句”。甚至天台宗解释说,这是在讲三谛。什么叫做“三谛”呢?“诸相”就是“俗谛”;“非相”就是“空谛”;“是名相”就是“中谛”。一个事物出现了,叫做“俗谛”;它不是实有的,看到它的空性,叫做“空谛”;它们是两边,但都不离法性,不管是现象还是空性,实际上都是法性,叫做“中谛”。
天台宗的见解应该属于他空中观,他空中观是三转法轮讲的。而《金刚经》讲的是二转法轮的究竟宗旨,是大无遮。什么叫做“大无遮”呢?只是不停地排空、不停地拿掉,不去建立一个东西。而天台宗说,“中谛”为不离法性,其实是建立了一个东西,建立的这个东西可以叫做“光明”,也可以叫做“法性”或者“如来藏”,实际上是三转法轮里面讲的内容。
但是,天台宗这么分析也没有错,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身的宗派或者修行的角度去解释,而这些解释一定是对着一群受众进行的。关键要看这种解释对这些受众是否有用,能否让他们建立起系统、圆满、自洽以及能够用于修行的正见,这个才重要。你不能自说自话,你在上面说得天花乱坠、宝雨纷飞,而我在下面一脸懵逼、浑身燥热,那肯定不行。
你们是不是一脸懵逼,浑身燥热啊?不会的,你们只是双眼发呆、行为乖巧。我一看就知道你们没听懂,听懂了就不会这样,而是抓耳挠腮、志得意满、欢喜无量。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今天运用了很多名词?因为我休息好了,今天精神比较好。
——网络问题:“菩提心是三轮体空吗?”
胜义菩提心是三轮体空,世俗菩提心不是。
下面我们来解释这段经文,这段经文说到身相的问题,前面第五品也说到了身相。
第五品“如理实见分”中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第五品中已经说了,但现在这一品中又在说,也是“见、解、行、证”一层一层地推进。前面只是简单地说了身相(应化身),肯定是化身,没有说具足色身。
另外,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中也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第十三品中说的“三十二相”还是应化身,那什么是“应化身”呢?佛陀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平常我们说的“三身”,法身是指本性;报身是指给菩萨显现出来的非常殊胜的身体,不止三十二相,不知道有多少相,叫做“诸相具足”。
也就是你有多殊胜,他就显现出有多殊胜;如果你是十地菩萨,他就显现出十地菩萨的殊胜相;如果你是九地菩萨,他就显现出九地菩萨的殊胜相;从一地到九地,越来越殊胜,绝对不会有疏漏。所以,登地以后的菩萨修行,他们打坐是看佛陀的色身,然后再观察自己的身体,哪里不足补足哪里,这样一步一步地从初地一直到十地。
佛陀对六道凡夫显现的是化身,而“三十二相”是指化身。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具足三十二相;对于天人来说,他也有相应的应化身;对于旁生道来说,就是狮子奋迅能仁;在地狱道,叫“阎罗王”,阎罗王是佛陀的化身。“诸相具足”和“具足色身”不一样,三十二相主要针对人,叫做“具足色身”。
另外一种三身的解释是大圆满的说法:指空性、光明、大悲三身。我们看到本性时,空性就是法身,完全找不到实有的本体,这种性质叫做法身。
虽然它不是一个实有体,但又不是断灭,它有光明,可以理解为觉知、认知。当然,像我们这样二元性地将它理解为觉知,也是不对的。因为究竟觉知真的没办法说,它不是石头。所有的石头都不具备认知能力,而我们具备认知能力,但我们的认知能力是二元的。所以,如果我们以二元性的方式去说“法身就是认知”,那也是不对的,但可以说它是一种清明的非二元的觉知力。反正,所有词汇都用尽了,也没办法说,这就是所谓的“报身”,用另一个词汇形容,就是“光明”。
“空性”和“光明”不是个死东西,虽然找不到本体,但它可以运动,它能够应缘而显,应菩萨就显出报身,应凡夫就显出化身,这种叫做“大悲”或者叫做“化身”。
“空性、光明、大悲”三身相对应的是“法身、报身、化身”,这是另一种说法,这些说法不是乱来的,都有其道理所在。当我们看本体时,可以用空性、光明和大悲来说我们的本体。
“大悲”就是它有具备应化的能力,它不是个死东西。如果把它说得具象化一点,佛陀的本体是法身,对菩萨的显现是报身,对我们的显现是三十二相的化身。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好,八十随行好,这些都是很厉害的。
我以前经常看佛陀的三十二相,比如两颊隆满相(如狮子颊)、白毫等等,还有一个我都不好意思说,叫做“马阴藏相”,就是佛陀的特殊器官像马一样,隐藏在身体里面,修行已经达到了这种地步。还有“无见顶相”,就是看不到佛陀的顶,甚至有菩萨想用神通去看佛陀的顶,结果看不到。
虽然三十二相极其殊胜,但对于我们这些很矬的凡夫来讲,还是很难理解。在《现观庄严论》等很多经典里面,都可以看到这些描述,如果对法性有一点理解,就知道是完全可以的。而我们现在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去看,会觉得太神奇,报身和化身都非常殊胜。
这一段经文前面说应化身是非实有的,后面说报身也是非实有的。也就是说,即使是佛陀那么殊胜的身相,对于凡夫显现的三十二相好的应化身,是非实有的;对菩萨显现出的那种具足诸相的无量美好的身相——报身,也是非实有的,即“报身,即非报身,是名报身”。
这里的经文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不能以具足三十二相好的身相来确定他是如来;同时还说“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不能以具足非常光明的报身相来确定他是如来。为什么呢?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讲的都是空性。也就是说,无论呈现多么美好的相,本质都是空性,这是《金刚经》的究竟宗旨。
报身有多美好呢?我专门摘录了《观无量寿经》里面关于西方三圣报身的文字描述。
无量寿佛身相: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 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
这里形容了那么多,在《金刚经》里面就几个字——具足诸相(报身)。那么美好的身体,也是非美好的身体,是名美好的身体。读《金刚经》时,如果你把它当成实有的,那是不行的。
《观经》(《观无量寿经》)是佛陀对韦提希王后说的,韦提希王后是阿阇世王的母亲,阿阇世王把自己的父亲逼死,还把母亲关在一座宫殿里面。为什么要关他的母亲呢?因为阿阇世王把他的父亲关在宫殿里想饿死他,而韦提希王后就在身上涂满酥酪去救他,结果被阿阇世王发现后,也被关起来了,于是韦提希王后就祈祷佛陀加持她摆脱当前的苦难。结果佛陀飞到宫殿里面,给韦提希王后讲了《观无量寿经》。里面有十六种观想方法,这是其中一种。观完无量寿佛以后,还要观观世音菩萨的身相。
观世音菩萨身相:
见无量寿佛了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
这么多词,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大、很多光、非常漂亮!其实,我们修生圆次第就是观这些东西。如果你不能观到那么大,根本不具备那么大的观想能力,比如观八万四千色,你观一种颜色就够了。如果你观成了一种颜色,就可以幻化出很多颜色。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本质都是空性。
我们说了无量寿佛,还说了观世音菩萨,西方三圣里面,我们要把大势至菩萨也说了,否则不是很圆满。炫一下,看一看我们本家有多厉害,这不是吹牛,真的是这样,我们以后讲净土时就要讲这些。
大势至菩萨身相: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
以上是西方三圣的报身相,说老实话,我们就是听了一些语言而已,如果真的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看到的是我们现在没办法看到的。那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变成紫磨金身,在莲花中出现,花开见佛,真的无比殊胜!
那么,我们现在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见到呢?我们可以修藏传佛教生圆次第中的“生起次第”,或者修圆满次第中的“有相次第”。刚开始观出来时并不怎么样,慢慢地,就会观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广泛。人的认知能力清净以后,就可以这样。
大家觉得好神奇啊、好广大啊、好殊胜啊,但它的本质也是空性,它也不是实有的东西,它的来源和我们心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我们心的本质。我们清净以后,也可以呈现出这些样子,甚至,你可以说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就是大势至菩萨、你就是无量寿佛。
为什么呢?因为“人我”消失了以后,你就不是你了。那“你”是什么呢?你会融入你的本性,你的本性就会呈现出这样的东西,所以你就是他。首先你要证悟一切现象的空性,所以,不管是修生起次第,还是修圆满次第,一定要以空性作为基础。如果没有空性,生圆次第是修不好的。
很多人听了各种各样的法,比如一些金刚法,即使只是听到一些名词,都会非常兴奋。一点空性的基础都没有,他就去接受灌顶,即使灌顶了也只是拿到了戒律,也修不了。由于不修,就很可能犯戒。所以,随便接受灌顶,但又不修,也不守戒律,其实是一件挺糟糕的事情。
所有的生圆次第一定要以空性为基础,否则就会修成实有法,不能见如来。即使是大圆满的托噶,修到很厉害的程度,也可以看到净土以及报身相。但是,大圆满的托噶必须要以彻却为基础,否则看到的是实有,那也没有用。以彻却为基础是什么呢?你的心已经证悟了《金刚经》里面说的这些东西——所有的相,皆是非相,是名相。
如果你证悟了彻却,就会明白这些东西,然后,在这种状态里面清净过去的习气,焕发出本自具足的殊胜。二转法轮讲的空性,非常值得我们用心去钻研,用心去体会。不要听到有什么殊胜的法,能够有强大的功用,就兴奋得不得了。所有具有强大功用的非常殊胜的法,根本基础都必须证悟空性。如果没有证悟空性,那就是世间法,即使再殊胜,也是有限的,而且都要轮回。
解脱的根本,是要明白“人我”和“法我”都不具实质。那怎么样才能叫做“明白”呢?明白并不是学了几个词汇、读了几本经就能马上明白,而要当真去观修,要去明白没有实质的本体到底是什么。禅宗就是这样的,它不管具相的次第的法,只拿本质。
禅宗出现的时代也很精彩,从达摩祖师见梁武帝开始,那时候中国属于南北朝时代,佛法非常发达、极其发达。达摩祖师过来以后,先去见了梁武帝,他们之间有一段著名的对话,大家还记得吗?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造经造寺无数,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来了一句:“没有功德。”
其实,这就是《金刚经》里面的内容,意思是功德也非实有的,从根本上来说,有相的功德等于没有功德。相对于无穷大来说,再大的数字都等于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达摩祖师说梁武帝做的不能叫功德,只是人间福德而已,人天小果。然后梁武帝就很生气,问达摩祖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祖师说:“廓然无圣。”
意思是问究竟的宗旨是什么?如果达摩祖师用《金刚经》里面的话,就会回答:“三心不可得。”但他并没有这么回答,而是直接给了一个情境性、安住性的回答:“廓然无圣。”意思是心的现象很广阔,像虚空一样,那时候无佛无众生,没有圣人,说的就是空性。
“廓然无圣”,这是一句窍诀语,意思是这个东西像虚空一样,没有障碍、无大无小,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如果证悟了,马上就会明白这句话。而且,那时候没有圣人,也没有凡夫。“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直戳根本,这就是禅宗的宗旨。
达摩祖师说没有圣人,梁武帝就不同意了。又问:“对朕者谁?”意思是那我对面的人是谁,不是说你是圣人吗?达摩祖师回答:“不识。”这个回答最精彩,简直就是窍诀。达摩祖师说认不到,缘起层面上,他当然认得自己是达摩,但达摩的本质是谁?找不到,叫“不识”。用禅宗里面的话说,那个东西“千圣亦不识”“不识最亲切”,不识的就是它,所以达摩祖师说“不识”。
梁武帝吃了一瘪,我估计他一口老血吞入腹中,半天不得喘气。又问:“朕自登九五已来,度人造寺,写经造像,有何功德?”梁武帝以为自己有很多功德,以前那些教次第的人,肯定会跟他说:这样做功德很大哦、这样做又如何如何……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有些喜欢功德的人,听到这些马上笑得一脸稀烂,我们现场也有这样的人。
结果达摩祖师直接回答:“无功德。”哇,这个回答好打脸啊!实际上是说,这些都是有相的功德。接着梁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祖师回答:“此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非是实相。”
梁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功德? ”达摩祖师又给了一个窍诀性的回答:“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这样的功德,不能以追求世间人天福报的方式来求,不能以有相的方式来求。“净智”就是根本智,又妙又圆满,它的本体是空寂的。这里说的是本体,即《金刚经》里面讲的内容。
所以,禅宗一上来就直取本质。大圆满就更厉害了,通过彻却认识了本质以后,还要修托噶,让清净殊胜的相显现出来。
以前曾讲过,本性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体现。第一种,以我们现在这种迷乱的方式来体现六道轮回;第二种,以我们修行以后,回到本体的方式来体现,叫做“法身定”;第三种,以殊妙的净见量来体现,即刚才说的报身、净土等等。但不管怎么体现,它的本质都是不可得的空性。
不管是大圆满,还是禅宗,他们都有逐渐进入的方式,也有快速切入的方式。你问:“什么是大圆满逐渐进入的方式?”我们现在修外前行、修五加行、学中观、修禅定,最后指示心性,这些都是渐进的方式。同时也有快速的方式,当你达到一定程度,比如,你有很好的上师,而且自己的心相续也达到那个层面。有反观能力、有安住能力、有一定的单空体受,菩提心虽然不是那么圆满具足,但至少有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上师一指,你可能马上就明白了,这就是顿悟。
禅宗更是这样,可能不会修五加行以及大圆满这一套调伏相续的方法,但禅宗有“如来禅”和“祖师禅”。“如来禅”和“祖师禅”二者的区分,虽然不是从经论里面来的,但禅宗也有这样的传统。祖师禅是从香严禅师那里出来的,香严禅师击竹开悟以后,他的师兄仰山禅师来考验他,就说他懂了“祖师禅”。
“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区别是:“如来禅”是渐进的方式,“祖师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虽然“如来禅”没有五加行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很像藏传佛教的大手印,通过觉知自己内心的各种现象,比如安宁、愉悦,或者很多不好的觉受,渐进地一步一步走下去,慢慢地走向实相,最后虚空粉碎。
所以,禅宗形成了“打禅七”这样的方式,不停地参。“参”里面既有观照,也有细究,还有思维,并不是死坐在那里。如果是死坐在那里,就会变成“死水不藏龙”——纯禅定,我们禅修中心的很多人就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没有打坐,只是头脑去想,就会变成学者。所以要两样结合起来,才能叫做“参”。
“参”,这个字真的很厉害!我们经常说要参公案,但是,如果没有见解,你是参不了的,你怎么参啊?你以为是打坐去想啊?那要有东西让你想才行。古代的禅师们都读了很多经论,有足够思考的内容,参禅时,思维能用得上。同时他们又有禅定,心能够平静下来。心平静下来,就会具备反观的能力,在反观的同时,运用他所学的见解,慢慢地,就会体会到本性是什么。这样一步一步地解开,最后解到虚空粉碎。这样一步一步地修行,就叫做“如来禅”。
但有些人的根基很好,是上上根人,也许没有经过大量的参究,但他福德具足、信心具足,又遇到了很好的大禅师,比如马祖之类的,很快就可以开悟。也有这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祖师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直指”就是利用窍诀,顿明本心,它和大圆满一样。
那大圆满呢?大圆满要针对很多普通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六祖、南泉禅师这样的根器。大部分人都是普通根器,很多人脑袋本来就有包,甚至是个大包。这样的人想学最究竟的、最快速的即身成佛的法,该怎么办呢?大部分人一定要以渐修的方式去修,既要修五加行,又要做很多功德方面的事,还要修禅定、学中观。
学中观要怎么去学呢?大家还记得吗?昨天讲“思诸法如梦”时,就讲了五个内容。哪五个内容呢?思维、观修、觉照、禅定、境界。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把我们培养成能够被直指人心,同时立即明了本性(也叫见性)。
见性是不是真的成佛了?实际上是明白了成佛的基础在哪里,成了佛的王子,真的可以称为“佛王子”。然后就悟后起修,非常的快。修大圆满最快的人六个月,慢一点的人要十二年,怎么折腾都可以。但是,这个过程中不能犯戒,一旦犯戒就没了,特别是不能犯密乘戒。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遇到这些很殊胜的法门、殊胜的上师,不知道前生积累了多少资粮。所以要珍惜,真的要珍惜,否则人生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师兄莫名其妙就去世了,这是很悲惨的事情,暇满人身说不见就不见了。
我们一定要珍惜,那要怎么去珍惜呢?首先,你要守戒;其次,你要积极地闻思、观修、积资净障。把自己放低,要谦卑、虔诚,还要守戒,这样才有可能利用这一生的暇满人身来获取解脱,不要去追求神通。
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不能以具足色身见如来,也不能以具足诸相见如来。也就是说,见到再好的世间相,即使见到佛陀殊胜的报身,也不能证明他是如来。而我们还天天追神通、追各种奇异的现象,这与《金刚经》的宗旨是冲突的。
先不要说见到那么殊胜的相,只要见到稍微有点神通的人,就马上昏了。比如,以前有个骗子叫王林,他把蛇头砍断了又接上,不知道是什么魔术,很多人都信了,跪倒一大片。如果无量寿佛的色身真的出现了,那就不是一个人跪下了,而是全世界都跪下了。但《金刚经》里面说,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肯定他是真正的如来,即“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这一品叫做“离色离相分”,就是要离开所有的色相,才能见到真正的宗旨,这是这一品的究竟含义。当然,它的意义会引导我们修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及彻却和托噶。“空”和“有”不是分开的,“空”和“色”也不是分开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管是庸俗色,还是殊胜色,它的本质都是“空”。如果“空”经过污染,就会呈现出庸俗色;如果“空”不经过污染,实相和现象一致,就是殊胜色。所以,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是圆融的。
——网上师兄说:“大得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是我经常喜欢用的一个词汇。
我们要明白学习《金刚经》、学习中观的意义何在。它和我们的证悟、我们的心息息相关,不要被一些色相上的事情蒙住了,而是要用心去探究究竟的真理,这样才能不枉佛恩,对得起上师、对得起三宝、对得起我们的暇满人身!
好,今天就学到这里,后面还有很多品,本来想多讲几品,但只剩下十分钟了,留到下堂课再讲。我们回去念念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毕竟我们今天通过语言看到了他们的色身。
现在开始回向。
上周还有一个关于照相和树的问题没有讲,下堂课我会讲,那个问题很简单,把大家蒙得一塌糊涂。
——网上师兄问“往生极乐世界是带业往生,那以前所造的业会怎么样?”
在极乐世界里面,慢慢地修行,这些业就会被消掉。带业往生,就是你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业消了再往生,而是带了一些业往生。所有的业,其实是以种子的方式在你的相续中,但它一定要通过外缘来引发。由于在极乐世界里面,没有让这些恶业显现的外缘,所以引发不了。
比如,你有偷盗的种子,但西方极乐世界里面到处都是东西,而且可以随便拿,你怎么偷啊?没办法偷,因为没有那种因缘。再比如,你有杀人的种子,你想杀人,但周围都没有人,或者周围的人全都比你厉害,一旦你去杀他,他就知道了,所以没有这种因缘让你去杀。
那么,这些业怎么办呢?这些业会在你修行的过程中逐渐地消掉。由于环境太好,所有修起来特别慢。但他们的那种慢和我们的慢是不能比较的,为什么?因为那里的一天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一劫,差距太大了。但是,由于他的寿命无量,太长,所有的业一定会被消尽。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出来的全都是佛陀,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地方!
——网上师兄问:“犯戒忏悔可以吗?”
犯戒忏悔是非常好的,我们都会犯戒,一定要很认真地忏悔。特别是密宗弟子,一定要每天认认真真地忏悔,否则发作起来,根本顶不住的。
谢谢大家、随喜大家,我们下周再见。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7课
- 《金刚经》第1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