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我们继续学习《金刚经》,前面已经学习了十三课,按规矩,我们首先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上堂课讲到佛陀过去世关于“忍辱”的一些故事,说到“无我”时,为什么会说“忍辱”呢?因为“忍辱”是六度里面最能体现无我的修法。
有人觉得这种说法不成立,认为最能体现无我的应该是“般若”。般若(空性)智慧是无我的果,是真正的没有人我,但在还有人我执的时候,为了消除人我而进行修行,忍辱是最好的修法。
为什么呢?比如布施,要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当中已经体现出般若了。平常人修布施,很难不住色、声、香、味、触、法,或许会有这样的观念,或者有一点这样的觉受,但完全不住色、身、香、味、触、法,特别是不住法,那已经是般若了。
当没达到般若的果时,我们去布施还是会有执着的,而且,这种执着很多时候被培养得很厉害。比如,放生时,我们会觉得不放生的人很差劲;布施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是布施者,别人是被布施者,“我布施了……,你算什么?”或者“我供养了五千块,你供养的五百块什么都不是!”尽管不会说出口,但心里还是会有这些执着。而且,很多人天佛教的学人也会修布施,他们就更谈不上什么般若了。
持戒也是一样,已经比布施厉害了一些,遏制你不能做很多的行为。布施是让你去做,持戒是不让你去做。
忍辱就更近一步了,身心都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六度里面从前到后,功德越来越高,越来越趋近于无我。前三度:布施、持戒、忍辱,都是凡夫的修行。达到忍辱时就已经很厉害了,因为别人要侮辱你。对于某些人来说,拿走了他的钱也没关系,就当布施,持戒也挺好的,都很殊胜。但是,如果你要侮辱他,那就不行了。
很多修行人,布施得很好,持戒也很好,平时也打坐,也观修,也念诵很多咒语,但是,他和周围道友的关系却不好。如果对方(道友)有教养、讲礼貌,那也没问题,但是,如果对方没有教养、没有礼貌,甚至攻击他、侮辱他时,那就不行了,因为他的“人我”会受到伤害。
有时候不小心碰到他的身体,只要没什么大碍,痛一痛也没关系。但是,如果你轻轻地说一句话,那就不行了。比如,你骂他:“你是个王八蛋,你修行怎么这么差劲?修了这么久你算个屁!”面对这种情况,他会感到自我价值受到了伤害。如果更厉害一点,就像佛陀前世被歌利王割截身体一样,当身体被节节肢解时,真的会超级难受。
六度中的前三度是凡夫的修法,当处于凡夫阶段时,忍辱是“无我”的修法中最有深度的一种。当你达到了最高的般若,忍辱也是名忍辱,无辱可忍。那时候不著我相、不著人相,即没有我、没有他,也没有我们之间发生的节节肢解这件事情,这是最高的忍辱——无辱可忍。
佛陀在前面提到布施,后面提到持戒,现在又说到忍辱,前三度都说完了。前三度持续下去,就是第四度——精进。当精进到一定程度,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减弱了,执着也减轻了,资粮积累得差不多了,业障也消融得差不多了,就会自然进入禅定,而且这种定会很厉害。一般来讲,我们修定是把心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其实并不消业,只是通过定不让这些业显现出来。
但是,如果你前面做了布施、持戒、忍辱,再持续精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业力就会开始消失。这种定不是外道所修的普通禅定,在这种定里面业力会自然消除,特别是大圆满或者禅宗的那种定,我们的教下称为“首楞严定”。当然,最根本的首楞严定只有佛陀才有。
我们所说的初步开悟,或者大圆满的六根自解脱、禅宗的保任,这些都有消融业力的力量。并非是修行者故意要去消融什么、破坏什么、建立什么,他没有希忧,不破不立。当他处在这种自然的智慧里,所有的执着会自然消融,那时候会进入第五度——禅定(这里我把禅定的级别提高了),最后会产生般若智慧。六度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当达到般若智慧这种程度时,忍辱也是名忍辱,没有一个实有的忍辱。
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有师兄问我:“当他的身体被节节肢解时,他痛不痛?”按照佛陀所举的例子,他被歌利王肢解身体时,应该是不痛的,因为那时候他的禅定非常厉害。当然,他不是靠禅定去对抗这种痛,而是真的在修忍辱,也就是说,他已经达到了般若智慧的程度,那时候无辱可忍,丝毫不会生嗔恨心。
其实靠禅定也可以做到,有一些修禅定比较厉害的外道,比如道家,甚至可以产生化身,你割他的身体时,他也不会痛的,也不会因为身体的痛而产生憎恨。但是,如果你有人我的执着、有事相的执着,即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时,那就不同了。虽然身体不痛,但你会觉得他是另外一个个体,当受到侵犯时,你也可能会生气。即使不生气,你也会瞧不起他,或者不以为意,冷漠他。
在所有的心念里面,都有一个根本执着——有“人相”,即我和你是分开的。当我和你完全是一体时,谈不上忍辱。“我和你是一体”,这是一种很深的见地,是最根本的见地,即心和万法一体,这就是大圆满的见地,也是《金刚经》里面究竟的空性见地。
达到这种程度时,不管身体痛不痛,都不会产生嗔恨。当然,歌利王肢解佛陀时,佛陀应该是不痛的,因为修到那种程度时,他对身体的执着已经没有了,起码修证到初地菩萨以上。你问;“在歌利王那个时代,佛陀是不是初地菩萨呢?”虽然那时候他是持戒仙人,但我们可以把他看成是初地菩萨。
其实佛陀在久远劫前就已经成佛了,或者说这是佛陀前身的一个修行过程。有人说佛陀在初地菩萨时,布施身体就修了很长时间,每一世都示现为初地菩萨来布施身体。所以说,娑婆世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佛陀布施身体时所流的鲜血。当然,这种说法又会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不是说一切都是心自己的呈现吗?“每一寸土地流满了佛陀的鲜血”,这种说法让人感觉好像土地是实有的,这是一个误会。
实际上,他每一次布施身体时,一定有很多其他的众生,因为总得有众生让他布施身体,不然布施给谁呢?所以说,菩萨成就一定要有众生。佛陀对很多娑婆世界的众生,几乎每一个众生都有这样的恩德,和他们都有深刻的联系。所以,我们在这一世(在末世)才有可能遇到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而且是很深的法。
“佛陀深恩”,这些词汇我们听了就过了,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歌颂方式。到底佛陀怎么深恩?可能我们在某一世接受过他的布施,甚至接受过他的血肉布施。当然,我们现在不知道那时候我们是什么动物或者什么人。如果哪天我们修到很深的境界,有宿命通时,也许我们会发现这些。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持戒仙人看成初地菩萨。这在回答这位师兄的问题,同时也是上堂课说到的内容。
从修行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世俗谛”和“胜义谛”两个层面去思考“忍辱”这个问题。首先说世俗谛,在世俗谛的层面,我们要当真地修忍辱。忍辱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会出现,因为我们会与其他人发生关系。在家庭里面,与家人会有关系;在修行团体里面,与道友会有关系;还有与上师的关系。
与上师相处时,修忍辱还比较容易,因为我们恭敬上师,认为上师永远不会害我们。即使上师可能对我们不好,我们也会认为是加持,比如玛尔巴对密勒日巴。但是,一旦和道友相处时,那就不行了。有时候与亲人相处则更恼火,外面的人骂你一句,你可能会不理,要是亲人不理解你,你就会很生气:“全世界的人不理解我都没关系,但我对你这么好,你居然不理解我”,然后就开始情绪翻腾。这种事情太多了,我们看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在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每一个场合,都可能需要我们修忍辱,所以要随时随地提起修忍辱的这种觉照。首先,要有“忍辱”这种思维;其次,要有“忍辱”这种觉照;然后,慢慢地过渡到根本就没有受辱的我、肆意侮辱我的他,以及发生在他和我之间的事情,即所谓的“三轮体空”。
《金刚经》主要讲,在忍辱的过程中无辱可忍:没有受辱的我、肆意侮辱我的他,以及他侮辱我这种具体的事件,比如他骂我、吐我一口痰、扇我一耳光,没有这样的事。
刚开始就无辱可忍,三轮体空,我们是做不到的。那刚开始要怎么办呢?在每次受到侮辱时,不能只是生气,或者马上说“你要遭报应”“你十恶不赦”“你这个王八蛋”等等,而要学会拉回来,观照、察知自己的愤怒、屈辱这些心态,比如“哇,我在生气了”“哇,我在愤怒了”等等。
刚开始一定要从小事做起,剧烈的侮辱你会受不了,比如,别人误解你、诽谤你,或者你和别人的意见不同,别人就嘲笑你。从这些事情开始观察自己的心,要发现心产生的波动和不愉快。很多时候我们被情绪折磨,就是这些小心念堆积成量造成的。
怎么堆积成量呢?比如,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很好,但慢慢地产生了一些误会,有了间隙。可能他伤害你一次没关系,但日积月累,你的心态里面已经对他有很大意见了。可能偶尔一件小事情就会让你很恼火,你会很愤怒。以前积累的愤怒和那件小事情带来的愤怒堆积起来,你的身心好像处在烈火焚烧的状态里面。
如果长期和周围的人相处,有时候你不是在折磨别人,而是在折磨自己。你的身心会很不安宁,会处于敏感、紧张、痛苦之中,慢慢地,心就不受你的控制,经常别人稍微刺激一下,你就受不了。所以,我们要从这种小事情里面慢慢地学会回观。
——网上师兄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别信这些鸡汤,什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把你的钱包拿走了,是不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确实没问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要怎么样去实现它?怎么样直接去感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直接体会到这个世界上无好无坏,三轮体空,才可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实际上你做得到吗?比如,我打你的母亲,你在旁边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做得到吗?老板把你炒了,你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可以吗?诸如此类的事情有很多。
这些鸡汤听起来很舒服、很动听,当你没有受到磨难,没有受到冲击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特别是老板加你奖金的时候,当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者是受到一些轻微的痛苦时,无所谓,可以安慰一下自己,但是,你会有剧烈的痛苦,还会有生死之苦。比如,让你堕入地狱,这是不是最好的安排呢?
别信这些“鸡汤”好不好?偶尔读一读这样的书,听一听这样的话,让自己心里舒服一下,那也没问题。但不能停留在这些鸡汤文里面,一定要去修行,否则一切不会是最好的安排。
当处于大圆满的状态时,才有资格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前所说,那时候一切都是法性,根本不用安排,本来如是,自解脱、本解脱。否则一切不是最好的安排,佛陀明明说了“苦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种似是而非的鸡汤很害人。
比如,忍辱时很难受,那是最好的安排吗?我们要修行才可以。有人说:“生活就是修行。”话虽这么说,如果你没有深厚的见地、没有深厚的内观经验,生活怎么是修行?生活就是受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也没错,当身心完全放松,明白一切显现全是空性,处于现空双运的状态时,当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网上师兄说:“一切都是不得已的安排,所以叫做轮回”。
这位师兄说得很好!我听到这些鸡汤就会很恼火,因为有点忽悠众生的味道。用鸡汤安慰自己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积压过剩会爆发的,而且你也压不住。所以,我们要当真去闻思修才行。修到后来,一切俱皆法性,当人我以及各种执着减轻以后,烦恼自然就减轻了,没有安排不安排的问题了。
当然,你听一听也没什么,即使完全不修行佛法,看一看这些鸡汤文,也挺舒服的,也是一种正能量。总比你看杀、盗、淫、妄、酒相关的内容要好很多,也比你看琼瑶写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内容要好很多。但是,如果你要求解脱,就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忘初心”“活在当下”“岁月静好”等等,这些词汇是没问题的,但你做得到吗?比如,佛教徒说“不忘初心”,你做不到的,学佛都学不下去,初心很快就忘了。再比如“活在当下”,当下我把你的钱包拿走,再扇你两耳光,你怎么活在当下啊?有时候修不下去,情绪起伏时,你怎么活在当下啊?还有“岁月静好”,明明有很多苦难,还岁月静好?死亡以后可能会堕入地狱,岁月怎么静好?所以别听这些鸡汤,要当真去修行,我们才做得到。
我看到网上师兄说的一些鸡汤文,禁不住发飙了。
——网上师兄说:“苦才是人生!”
说得对,苦才是人生,佛陀明明说了苦谛。那怎么办呢?“苦”是因为“集”,“集”就是我们各种各样的业力不由自主的体现,并不是最好的安排。所以,我们才要去修道,最后才能达到“灭”,那时候什么安排不安排,俱皆空性。
——网上师兄说:“残酷才是青春!”
这个才是对的。师兄们,由于我们是交流,即使我在讲《金刚经》,但也可以互相发言。当然,你们提的问题我可能不回答,但有时候挠到了我的痒处,我就会发飚。
我们回到经文上,那要怎么修忍辱呢?首先,平常你需要做一些基础修行,比如念很多咒语、修五加行、禅修等等,你还要有内观的习惯,甚至在内观时,你体会到了心的平静。当有了这些基础以后,在平常的生活中,如果有人刺激你、伤害你、冤枉你,乃至于侮辱你,你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本能地去对抗、发火、生气。
像我这种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拔刀相向。而有些人不会拔刀相向,他会跑到厕所里面生闷气,有些女孩子会关上门或者用被子捂住头开始嚎啕大哭。而现在就不要这样做了,那要怎么办呢?要学会习惯性地拉回来观照自己愤怒的心。如果提起那种觉照力,比如单空的觉照力,慢慢地愤怒就消失了,可以恢复平静。
有种奇怪的现象,你可以观察一下,在你没有恢复平静之前,你会认为那个人真是个王八蛋,恨不得宰了他。但是,你通过观修,比如单空(我还没有说法性),让你的怒火平息以后,你不会去宰他,也不会去骂他,甚至还会感激他,因为他让你又经历了一次忍辱的修行。
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基础,刚开始是做不到的。当我们没有这种觉照力时,要思维,要观察。比如,那时候我们要运用讲过的很多道理去思维,通过思维逐渐地让心平静下来,当心开始平静下来时,就要调回来直接观察自己的情绪。
什么叫做“直接观察情绪”?其实就是看着它,不要加大它,你要去感觉这种愤怒,“感觉”就叫“观察”,比如你感觉到:“哇,好不舒服啊!”当你愤怒时,心里会闷着一陀,你也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反正就是不爽。
其实,你也不知道这种“不爽”是什么,你就去感觉它。同时,你的心里要有一种串习得很深的意念,比如,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生气的这个“我”是假的、“生气”本身也是假的,这就是用空性的思想去观照。
当然,这种观照可以是思维性的,思维到后来就会形成一种觉照,你直接看着它就行了,不要加大它,也不要马上让它消失。让它消失是单空性的对治,而你只是看着它,它自己会消失。你要学会这样去看、去观照,看着它自然消失。
从小事情一点点地做起,慢慢地你就强大了。先不要说证悟,至少你的心理会很健康,你会变得快乐、变得坚强、变得能够承受很多事,而且能够看得很远,不会走极端,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慎密。
你会疑惑:“思维慎密和这个有关系吗?”有关系的,我们的很多决定,往往是在一些莫名其妙的、狂乱的或者迷妄的思维、心态下做出的。当一个人能够很清晰、很冷静地观察自己的心时,做出的决定对他来说往往是最好的。当然,如果佛陀来帮他做决定,那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我们要去训练自己,从小事开始,一旦有愤怒就马上回观,反反复复,要经常这样训练。这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见、修、行、果的“行”这一部分的修行,而“修”就是我刚才说的,你要修四夺、修观想、内察自己的心等等,有很多种修行方式。
——网上师兄问:“如果用空性的思想长期去反观,会不会产生空的觉受?”
如果没有座上的修行,这种反观会产生一点点觉受,但很轻微,作用不会很大。如果要达到很深的空性觉受,还是要座上修。
“座上修”有座上的思维、座上的觉照、座上的体悟,乃至于座上的证悟。如果没有这些前提,只是在头脑中思维,它会有一些作用,但深度会不够。如果深度不够,当你愤怒、忧虑、仇恨、痛苦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完全不起作用,它控制不了你的情绪,反而被你的情绪操纵。所以一定要去打坐,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思维。当然,思维可以帮助你打坐,打坐也会让你产生更好的、更细密的思维。闻、思、修三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为什么我要讲这些内容呢?学习《金刚经》,我们不仅仅是了解字面意义,其中还牵涉到修行。所以,我在这里特别说了一下忍辱,我们要从小事情做起,不要认为这些没什么大的作用,只想直接领悟大圆满,其实不然,领悟大圆满和你执着的消去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粗大的执着是非概念性的,通过修行,让这些粗大的执着慢慢地消减以后,你才有资本安住本性,否则你安住不了。骂你一句“傻瓜”,你马上就成了傻瓜,而且是燃烧的傻瓜,这是不行的。佛法非常具体、非常实际,不是嘴巴上说的好玩。
我怎么满嘴脏话啊?师兄们,我想改,你们能听到我说的脏话吗?你们可以指鹿为马,说听不到。如果你说听得到,那是诚实;如果你说听不到,那是机智。更厉害的人说什么?听到了,是非脏话,是名脏话。(开玩笑)
我们回到经文上,不要浪费时间。大家要去修忍辱,这真的很重要,因为现代人被情绪折磨得很惨。我经常看到一起的很多师兄们被情绪折磨,也没办法帮他。大家在一起聊天、念咒、打坐时,他还好一些,一旦离开其他人独处时,特别是孤独时,他被折磨得很惨,甚至发展到抑郁症。
如果去修忍辱,慢慢地,你会发现抑郁这些情绪会烟消云散,完全不再折磨你。所以,这些修行非常的具体,要当真去做,你会得到很多真实的、具体的利益。那时候你会真正地相信佛法,而不会相信口头所上说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是扯淡的。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经文,我先给大家念一遍: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我先用现代话给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的大概意思,然后再一句一句地讲解。大概意思是: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证的这种究竟的法,既不是实有的,也不是虚无的。须菩提,如果菩萨的心执着于任何法而行于布施,就像有人进入了一间黑暗之室,见不到任何功德。而如果菩萨不执着任何法而行于布施,就如人有眼,且日光明照,那么就可以看到种种色相。就像我们有眼睛,又有阳光,可以见到种种色相一样而见到种种功德。所以须菩提,如来未来之世,如果有善根的男女能够读诵此经,领受并修持此经的内涵,则佛陀以遍知的智慧了知此人一定能够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
下面我们一句一句地解释。第一句是“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一次性说了五个词汇: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大家都知道,佛陀在经文中不会乱说话,我们认为这五个词的含义就是要说老实话。但佛陀为什么要说五个不同的词汇呢?其实意义是不同的,当然,如果把这五个词汇合在一起讲,最重要的是“如语者”。
“如语”中的“如”,我们可以解释为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即空性和光明合一,具有法性之意。而“如语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佛陀亲证了根本、圆满证悟了法性。初地菩萨只是部分证悟法性,八地菩萨是完全没有人我执着的大范围证悟法性。即使是十地菩萨,他和佛陀证悟的法性,都有清晰和不清晰的区别,而且这种清晰和不清晰相差很远。只有佛陀是遍知,遍知的原因是他完全证悟(亲证)了如来藏法性,所以,他说的话句句不离真如,叫做“如语者”。“如语者”是五个词汇中的一个关键词汇,虽然“五语”可以汇合为“一语”,但具体还是有区别的。
既然佛陀说了五个不同的词汇,还是有其具体的含义,我们可以分开来解释。很多论师对五语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从来不会保证我讲的经论绝对正确,我只是把自己的理解和大家进行交流,把我理解的东西传输给大家。大家要去思考、检测,甚至可以跟其他论师和法师们的讲义进行对照。如果发现某些内容我讲错了,你们可以不要、可以不遵从。并不是我在上面讲的就绝对是真理,没有这回事,因为我也是个凡夫,凡夫怎么可能有绝对真理呢?大家要这样去看。
首先是“真语”,我认为“真语”可以解释为“能究竟”,也就是说,对他来讲,他说的话绝对真实。因为佛陀并不是作为一个个体在说话,虽然他显现出了化身的样子,但只是一种显现而已。而真实的佛陀是法身,不是一个有执着的个体。因此,从他的角度来讲,他所说的话绝对真实,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他用不着捏造虚假或者不明白这样的虚假,所以,佛陀是能究竟。
其次是“实语者”,他所说的话全部是无虚的,不会说错话,叫做“所究竟”。你不能认为佛陀说的某种东西在那个时候是不对的,他本身是清净的,所以说出来的语言,也绝对是清净的。
“如语者”我刚才已经解释过了,是指亲证。
然后是“不诳语者”,具有无害之意,听受佛陀的任何一句话都是无害的,不欺诳。什么叫做“欺诳”?所说的话语把我们引到错误的认知里面,也叫做“有害”,但佛陀是不会的。
最后是“不异语者”,什么意思呢?就是应机,他知道对着你该说什么样的话,甚至他说出来的话,众生听了可以各自得到利益——“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比如“缘起性空”,大乘修行人听到的是大乘的见解,小乘修行人听到的是小乘的见解。为什么佛陀说的话会应机呢?因为佛陀没有主体判断,他说的话全部是应缘度生,所以绝对是最好的、绝对应机。
这五个词汇(五语)可以这样区分,将它们合为一体就是真实的如语者,“如语”是里面的关键词。综上所述,“真语者”是指能究竟,“实语者”是指所究竟或者所彻底,“如语者”是指亲证,“不诳语者”是指无害,“不异语者”是指应机。
为什么叫“应机”呢?比如,佛陀对着小乘修行人,就会说世界是由须弥山、四大洲、八小洲以及一对日月组成;对着文殊菩萨,他就会讲大乘的法;而对着另外一些密宗弟子,他又会讲《时轮金刚》。听起来的内容都不一样,因为他是应机说法。
我们很难用人类所谓的真假去判断佛陀所说的话,如果你去判断,那是挺麻烦的。为什么有些小乘修行人非常死板呢?他说佛陀在《阿含经》和《俱舍论》里面说的世界是一样的,有须弥山、有日月、有四大洲等等。后来密宗里面却说《时轮金刚》里面的世界,以及百部本尊等等,小乘就不承认了。所以,对于一些不学佛法的人来说,他会觉得佛陀前后说的内容是矛盾的,好像是异语,在不同的地方说不同的话,他却不知道佛陀不是异语,而是应机。
所以,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五个词汇不是随便乱说的。由于佛陀没有人我,他绝对说真实语,即“真语者”。由于佛陀彻证遍智,他绝对不会不明白瞎说,或者有说错的地方,即“实语者”。“如语者”是指亲证,“不诳语者”是指无害,“不异语者”是指应机。
我们可以分开了解每一个词汇,若把它们合为一体,“如语”是最核心的词汇。
下面的经文是“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前面说如来无所得,为什么现在又说如来有所得法呢?请大家记住,这里有世俗谛和胜义谛之分,当直接说胜义谛时,真的无所得。比如,我经常跟大家讲的“远离言思虽无见何法,亦无未见所剩之余法”,也就是什么都得不到。
《心经》里面也讲“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金刚经》这里说“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两个地方说的是不是不一样呢?其实不然。
从世俗谛的层面来讲,如果我们处于定这种状态时,真是无得的,一旦有得,就是二元对立。但是,从世俗谛的层面表达时,我们就会说证悟了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没有本体,可以叫“无得”,它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是,我们一定要从世俗谛的角度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来说话,一旦说话,就是二元对立,如果不说,那就是“一默如雷”,你会听不懂。
达到见地纯粹时,落叶飞花,无不是开示,所有的声音都是咒语,所有的显现都是法性在游舞,真是这样的。“诸现清净身庄严,诸声圆满密咒性,诸念成熟智慧中,盛德圆满愿吉祥”,你们不要认为金刚萨埵修法后面吉祥偈是随随便便念的,处于证悟以后的大空性状态里面,就是这样的。
达到这种程度时,才是真实见地的实现。当还没处于这种状态,又一定要去言说时,就会说“有开悟、有证悟”。其实真正开悟以后,他会说:“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可得的,没有什么东西。”但是,大家在讨论时,一定会说:“有证悟,你证悟了吗?你开悟了吗?”上师会勘验你,禅宗会斗机锋,看你的身心是否领悟了这种智慧。
虽然这种智慧不能叫“得”,但我们用语言去表达时,就有一个“得”,所以这里说“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如果我们不了解二谛,按照字面意思,这里前后就不一致。前面明明说在燃灯佛那里什么都没得到,而现在又说得了法,此法无实无虚。我们经常说法性,是不是有个法性?你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要有无俱遣。从修行以及深深地思考和体悟它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指示性语言。
这里的“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们的心认知一个法时,要么说它有实,要么说它无实;要么说它有边,要么说它无边;要么说它实有,要么说它虚无,总是在“有”和“无”之间打转。实际上,当你真正地得到这个法时,它一定是没有对境的。无论你说什么都是错的,说有说无、说实说虚都不行,它无境,所以证悟以后叫做“无境之智”。
在这种智慧里面,你找不到它的本体,如果找到了,就会形成你认知的对境。没有对境,又能自明,所以叫做“无境之智”。当达到那种程度时,你说它是有实法,不对;你说它是无实法,也不对;你叫它“有”,不对,你叫它“无”,还是不对。说一千道一万,有实、无实,有边、无边,实有、虚无,都是二元对立的结果,有能所的对立。
有“能证”(我去证)和“所证”(我所证),或者“能认”和“被认”,就是二元对立,即能所对立。还有一些更低级的情况,在所境上进行区分,也就是区分心认知的对境是“有”或者“无”,这是把所境进行对立,属于初级阶段。到后来你一定会发现“能认”和“被认”的问题,不能有“能认”和“所认”。
《楞严经》里面有很多关于认知本性的窍诀性语言,大家还记得吗?哪天能不能把它们集中起来?比如,“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燃成异”“觉明为咎”……这些都是大圆满和禅宗的窍诀。
“见见之时”是指我们的心认知到它的本体时,第一个“见”是认知,第二个“见”是我们的见地。当我们的认知实现见地时,我们会发现“见非是见”,真正的见地是没有二元对立的这种见。或者说有一个见解、有一个对境或者你见到了什么东西,都是不对的。如果你真的见到了一个东西,那么,你的这种“见”就不是见,这是最粗浅的认知。
这四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从“还没有认知”这个角度去理解,第二,从“认知以后”这个角度去理解。
首先说第一种理解:“见见之时”的第一个“见”是认知,第二个“见”是你见到了东西,那么,这时候你的“见”就是错的,即“见非是见”。这种见要“见犹离见”,一定要离开一个能见的东西,凡是有能见,都是不行的,只要你去认都是错的,即“见不能及”。这是在你还没有认知时,让你去认知的一个窍诀,听得懂吗?
然后说第二种理解,当见到以后,这四句话可以这样来解释。当你见到了那个东西,已经开悟了,认知到了正确的见地时,你会发现那种见地不是言语性、思维性的见,即“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是指你会发现真正的见地是离开思维以及所谓的对境,这时候你证实了所有的言语、思维都不能触及它,叫做“见不能及”。
所以,这两种解释都可以。一种是在你认知时,告诉你怎么去认知的窍诀;另一种是你认知了以后,再去证实自己的认知。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能有二元对立。为什么总是说这些内容呢?因为书上讲的就是这些,没办法,我也只能跟着讲。不懂是很正常的,如果真的懂了,那就开悟了。其实我也不懂,但我看了很多书,我可以说,你不能反对我说吧?如果你反对,那我们的交流就要取消了。
因此,不管有实、无实,都是不对的,它是非分别性的。有些人说的“有实、无实”,往往还是所境上的一种分类,到了后来,“能所对立”这种认知方式都是错的,要“能所双亡”才行。“能所双亡”就是根本找不到一个“能”,也找不到一个“所”,当心找不到时,就双亡了。话虽这么说,要怎么去实现找不到一个能、找不到一个所、还要找到那个“找不到的”,就真的需要窍诀,还需要一些前期的修行。这句话是说如来所证的究竟法,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
下一句是“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刚开始说的内容级别比较高,现在突然又降了,说到了布施。从六度的角度来讲,这句话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入暗”是指你的见地不正确,“背觉合尘”,即离开本觉而跟世间的东西合在一起,叫做“如人入暗”。
“不住于法”就像一个人有眼睛,恰好又是白天,日光明照,可以看到所有的事相。功德就像眼睛看到的事相,到处都是,即“诸声圆满密咒性”。当心无住时,就是这样的,若心有住,就会被局限在心所集中的对境上。
现在我们的心,所集中的一个最厉害的对境是什么?我相、自我。那“自我”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最粗大的执着就是这个身体,身体下面还有受、想、行、识等精神,即五蕴。一般来讲,最厉害的、最严重的执着就是身体,但有些人可能更执着自己的荣誉、名声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不管怎么样,你肯定执着这些东西,合起来叫做“我相”。
由于执着“我相”,自然就有他人,即“人相”;他人不只是一种,还有其他的很多生命,叫做“众生相”。由于存在执着,受到伤害时,你会生气,想方设法去消灭他。从空性的角度来讲,他完全不成立,你怎么消灭啊?因为没有他,所以没办法消灭,这叫做“对境空”;然后“我相”也是空性的,叫做“能境空”;我和他都不成立,我们之间发生的事也是空的,也是没有实质的,叫做“中间也空”,合起来称为“三轮体空”。
但我们不会这样认为,理所当然地认为有我相、人相和众生相。然后,我们的心总是希望抓住一些东西,希望好东西能长久,不好的东西能远离,这叫做“寿者相”。由于我们有这样的执着,所以很难做到“不住于法而行布施”。
“住于法”是指你认为这些东西是真实存在的,不管它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对境——色法,还是一些精神层面的法。如果不认为这是真实存在的,你就没办法住于它。当心不住于法时,所有显现都是法性游舞,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单空。
实际上,这时候佛陀已经说到修行了,我们要“不住于法而行布施”。以此类推去讲六度,我们要不住于法而持戒;不住于法而忍辱;不住于法而精进,我们要没有精进的执念而自然修行,自然地持续下去;然后要不住于法而禅定,也就是什么都没有修,没有所谓的定;若能不住于法,连“不住于法”也不住,就是般若。虽然佛陀只说了布施,但我们可以从六度的角度去理解它。
从修行层面来看,也是一样的。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执一境去修,也就是执着某种法,比如,执在单空上,或者执在某一个观修的对境上,认为我们所修行的那个东西是真实的,这就叫做“入暗”,即“菩萨心入暗”。比如,有些人始终沉浸在单空的修行里面,永远不丢单空,这就是入暗,没办法进入法性。
“有目”是什么呢?完全的无执,任何法都不住。这时候已经不是住不住色法的问题,而是产生了很多境界、很多状态、很多觉受。有些人觉得舒服得不得了;有些人堕在光明里面,认为那个“明”就是一切,然后心系在“明”上,而且还不认为这是执着。
明月当空照,觉知随时都在,随时都能提起,甚至不用提起,它也在,禅师们甚至认为这些人比平常修行很差的人还恼火。修行很差的人,出现不好的觉受时,他肯定会抛弃,觉得这本来就不好,没什么可执着,修行就要遣除这些。而修出了光明或者空性觉受的人,他们会始终在那里,用禅宗里面的话形容:“朗月当头时如何?犹是阶下汉”,也就是你还没有登上台阶。
那什么时候才能登上台阶呢?“月落时相见”,当你放弃这一境,放弃空、明或者乐受等执着以后,才能登上台阶。那要怎么去放弃呢?一定要慢慢地修,要去体会中观才行。
有些境界,你可以称为“有”,有些境界,你可以称为“无”,其实都是前面所说的“有”和“无”的执着。但是,我们一定要真正地体会到本质无实无虚,谈不上有、无,这样才行。禅宗特别重视这个,学习中观的人也重视这个。
我们经常问中观、禅宗、大圆满,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其实都是同一个东西,只是进入的方法不太一样。比如,大部分人学习中观,先从思维开始,然后破有,一个一个地破,逐渐去修;而禅宗直接就用觉知去参,停止所有的思维去参、去体会一个东西;大圆满就利用上师,让上师跟你说,通过加持明了本性。
但是,最后的那个东西都是一样的。因此,遣除有、无的执着,是我们修行要达到的最后目的。这不是一句空话,它会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形成具体的东西,执“有”、执“无”都是歧途。
我跟大家讲一个清末的公案,里面专门讲“有”和“无”。清末时期,南京有一位大德叫“赤山法祖”,这个人非常厉害,当时他应该是禅宗里面公认的大德。从唐朝开始,禅宗慢慢地衰落,但历代都会有大德出来,因为传承没有断。当然,禅宗的传承并不像藏传佛教的传承那样明显,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而且有记载。这里说的“禅宗的传承”是指禅宗修行的风尚没有断,历代都有大德出来。
近代之楚泉禅师,参见赤山法祖。一日祖问曰:“法华开示悟入佛知见,历代祖师各有开示。但皆是各位祖师自己的,非关子事。今欲子从自己胸襟中道将来,如何开示悟入佛知见?”师无语。祖叹曰:“如是参禅,只是徒丧光阴,有何益处?”罚令跪参。连参三枝香,听维那打开静板响,忽然省悟!祖考问曰:“如何开佛知见?”答曰:“开出本有。”进问曰:“如何示?”答曰:“示出本无。”再问曰:“如何悟?”答曰:“悟无有无。”更问曰:“如何入?”答曰:“入出无碍。”
一炷香是两个小时,两炷香是四个小时。我们可以试试看,你不用跪一炷香,就跪半炷香,看你的膝盖疼不疼?即使有很柔软的坐垫,你都会受不了。楚泉跪在那里苦参了很久,汗水直流、痛苦不堪,结果真的开悟了。
我在这里跟大家讲这个故事,并不是说大家在家里这样跪着也可以开悟。这些人肯定经过前期的很多打磨,只是最后的那个瓶颈无法突破,一下受到逼迫,他就突破了。
禅宗里面经常说到“开示悟入”,楚泉也用这四个字来表达他的证悟。“开出本有,示出本无,悟无有无,入出无碍”,“开出本有”是什么意思?开悟以后,产生了某种智慧,所以可以说它是“有”,否则你怎么说是开悟了呢?也可以解释为:出来以后用语言去说它,叫做“有”。
但是,如果你要把它拿出来看,要表示它,即“示出”时,你是拿不出来的,而且真正处于那种状态里面时,你也不会得到什么东西,叫做“示出本无”。也就是说,你去说理时,可以说有“开悟”这件事;但是,当你真正处于理所指向的状态里面时,你会发现什么都得不到,或者你去表示它时,也拿不出什么东西。
那么,这时候领悟到了什么呢?“悟无有无”,也就是他领悟到本质根本就说不上“有”、也说不上“无”,没有“有、无”这种执着。恰好,当你的心没有“有、无”的执着时,它就是本质,叫做“悟无有无”。如果真的明白了本性,你会发现所有的显现都是本性,它可以任意显现,叫做“入出无碍”,无碍显现。
后来赤山法祖的另外一位弟子月霞,在“开出本有,示出本无,悟无有无,入出无碍”这四句话的基础上,又加了几句进行解释。“开出本有”是理法界,“示出本无”是事法界,“悟无有无”是理事无碍法界,“入出无碍”是事事无碍法界。”
“开出本有”是理法界,是指我们在讲理时可以说有本质,因为你没办法不说,叫做“理法界”或者“理无碍法界”。
“示出本无”是事法界,是指当我们真的明白了,虽然表达不出来,但证悟本身是一件真实的事,处于这件事当中时,反而体会不到本质,叫做“事法界”或者“事无碍法界”,“无碍”是指没有障碍。
“悟无有无”是理事无碍法界,当我们真的领悟到没有“有、无”这种执着时,叫做“理事无碍法界”。也就是说,当真的证悟以后,你在道理上会明白,同时你的心也会有一种现量的明了。这种心的真实经历,称之为“事”;对“事”的一些想法和说法,称之为“理”。这两个是合拍的,你没有用你的想法(一个正确的法)胡乱去对应某种状态,“理”和“事”合在一起了,即“教证合一”,叫做“理事无碍法界”。
然后,教证合一会体现在所有的事相上,你会发现“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头头是道”“步步踏着”“诸现清净身庄严,诸声圆满密咒性”,这叫做“入出无碍”,即“事事无碍法界”。
“有”“无”这两个字说起来很简单,但在你修行的过程中,很多状态都叫做“有”;有些状态,如果你要去执着,又叫做“无”。心不能执“有”,也不能执“无”,那怎么样才能“既不执有,又不执无”呢?到最后探寻本性时,这就非常重要了。如前所说,前期我们就是要去修忍辱、修布施,这些都是“有”,我们要先在“有”上做足功夫,才谈得上“无”。
有人会说:“不是的,我不管‘有’,直接去‘无’。”也不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人,但你要观察自己是不是还被各种痛苦、情绪折磨,还在各种不了解、不清楚、怀疑中折腾。如果是,你就不要去“无”了,你还在被“有”折磨得这么惨。我们可以观察自己,这些并非是空穴来风、纸上谈兵的事,我们一定要学会长期地内省、观察,这样才行。
我们再看下一句经文:“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佛陀又开始说受持读诵这部经的功德,这句话其实挺容易理解的。“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这里佛陀说的是像我们这种追求解脱的善男子、善女人,他没有说菩萨摩诃萨。“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如前所说,我们要先读诵,然后要理解通达,还要去修持。怎么修持呢?比如,我们修四夺,最高级的是修大圆满。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悉知是人”和“悉见是人”不同,为什么佛陀不直接说“知道”,而要说“悉知是人”和“悉见是人”呢?“悉知”是知其心,“悉见”是明其相。也就是说,在佛陀的觉照、遍知里面,既可以知道你的心念(心念是无形无相的),也可以知道有形有相的事物,比如你在做什么。你的身、语、意在佛陀那里全部被悉知、悉见,因为佛陀遍知。
这里佛陀说,以他的遍知智慧可以知道,如果一个人去受持、读诵《金刚经》,那么,他一定会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关于“无量无边的功德”,我以前跟大家说过很多次,我们以“人我”的方式积累的有漏功德,是会耗尽的。如果真的领悟了法性,功德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法性不生不灭,所以永无穷尽。
依法性分裂产生轮回,如果不消灭这种分裂,轮回也是无穷无尽的。“无穷无尽”就是一种没有边,不能衡量,不可称、不可量的状态。我们凡夫根本没办法现量见到无穷大、无穷小。我们唯一能够现量明了的“无量”就只有法性,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如果真的明白了,当下即是,当下你就可以现量见到法性。
怎么样去理解这句话呢?你想想看,从你有记忆以来到现在,你用你的法性产生了多少外境和内在的心念?有穷尽吗?没有穷尽,而且还会继续下去。如果死了呢?死了也不会断灭,还有下一世。这就是佛教和很多外道的区别,特别是佛教和唯物主义的区别。
唯物主义者认为死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法性的本质就断灭了,但佛教认为法性的本质不会断灭,还会产生其他相。而且法性是没有穷尽的,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称为“无始”,无始就是没有结束、没有尾。但是,对于个体来讲,轮回是有尾的,当你明白了这个,轮回就结束了。当你将心分裂成了人我和法我时,就是所谓的轮回。
那修行要怎么办呢?一般来讲,要先破“有”,然后再慢慢地破“无”,最后再慢慢地领悟。当然,也有人单刀直入,当下明了,即直接明了心性本来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自然本智,这需要很高的根器才能做到。但是,也不是说很难,大家不要听到高根器就害怕。
什么叫做“高根器”呢?在禅宗里面,我觉得就是坚持,一参几十年,能坚持下去,始终追逐,这就叫做“高根器”,而大圆满需要虔诚和信心。它们各有倾向性,禅宗更倾向于坚持,大圆满更倾向于虔诚。但是,禅宗的坚持里面也一定有虔诚,否则怎么坚持得下去?同时,大圆满的虔诚里面也一定有坚持,不能说虔诚了三年就不虔诚了,长期的虔诚还是要有坚持。大家不要把高根器想成:“他很聪明、记忆力很好、读了很多书,或者是禅定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等等。”其实不然,而是我刚刚所说的虔诚和坚持,这样才行。
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段,“持经功德分”,我先跟大家念一下经文: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这是原文,大体的意思大家都应该知道,但里面还是有一些内容值得去交流,我先将经文用白话大体翻译一下,然后再一句一句地解释。
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早上以恒河沙数这样的身体布施,中午也以恒河沙数的身体布施,晚上同样以恒河沙数的身体来布施,若每天如此来布施,布施了无量百千万亿劫。但是,如果有人听闻了《金刚经》这样的经典,信心不退转,福报就胜过前者,更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意思就是福报更大了)。”你只要听闻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这个一定要想通,否则说明你根本不信受,从而福报就没有了。
佛陀接着说:“须菩提,总而言之,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是为发大乘菩提心的人宣说,而且是为发最上乘、直取佛道、要顿悟的人而说的。”又说了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为什么要连续说这三句,一会儿会解释。
“如果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以其遍知智慧就会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这样的人,即是荷担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之人,也就是传承究竟证悟的人。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喜欢小乘法的人,对于此经,就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这部经在那里,那么,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恭敬供养。此经所在的地方,就像佛塔一样,应该恭敬、礼拜、转绕,要用鲜花、香料散布在周围进行供养。
这一品叫“持经功德分”,如果大家受持、供奉这部经典,功德非常巨大,所以应该去供养。这一大段内容说起来很简单,大家都能理解,但是,由于是在讲经,我还是要一句一句地讲解。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也就是整天都在以身体布施,那布施多少身体呢?以恒河沙这样的身体布施,你要有很多化身才行。那要布施多长时间呢?没有时间,叫“无量百千万亿劫”。
我们现在稍稍为菩提学会、慧灯之光,或者其他佛教团体和寺庙做一点点事,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有很大功德,而他们是这样以身体来布施。“身布施”不仅仅是指像佛陀在因地时所做的挖肉饲鹰、舍身饲虎等令人非常震惊的事情,还包括为寺庙和上师做事,或者举办各种各样的佛法活动。
那要这样布施多长时间呢?无量百千万亿劫,功德大吗?非常大!但是,这种有相的功德,跟“闻此经典,信心不逆”的功德是没办法比的。“信心不逆”是指你要真的相信它,而且信心不退转,“逆”指退转。大部分人不存在这种信心,很多人在听经的时候可能有点感觉,后来却想都不去想它,这就叫做“逆”。
《金刚经》《心经》等经典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源远流长了,很多电视、电影、文艺节目中都会提到这些经典。大家还记得电影《倩女幽魂》吗?里面的鬼王碰到《金刚经》,“哗”地一下烟消云散。《金刚经》在我们文化里面的流布、传诵是很厉害的,但是,大部分人听了这个名字就过了,嘴上说它了不起,心里却认为它是一种传说,这样不叫“信心不逆”,这种人连信心都没有,谈不上“逆”或者“不逆”。
“闻此经典,信心不逆”是要知道里面的意思,即使你不是真正地、究竟地知道,你能相信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要一直相信,并且按照经文所说的内容去做。这样的话,你的福报就会比无量百千万亿劫以恒河沙等身体布施的功德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你听闻此经,即使这一世没有证悟,下一世也会因这部经典而快速证悟。甚至,如果这一世你真的修持里面的含义(《金刚经》的空性),是可以让你即身证悟,所以禅宗说即身成佛,密宗就更不用说了。
我以前跟大家讲过无为法的福德,当达到“诸现清净身庄严,诸声圆满密咒性”的程度时,什么不是功德啊?那时候的功德完全无量无边,只要有数量,不管数量有多大,都没办法跟它比,所以说“其福胜彼”。
你只要听闻经典,信心不逆就可以这样,更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那就更厉害了。“书写”指抄书,特别是在佛陀那个时代,以及后面印刷术还不发达的时代,抄写《金刚经》的功德非常大。而我们这个时代,印刷术很发达,随便复制、粘贴就可以打印《金刚经》,现代科技的发达给人们带来了非常便利的阅读条件。
那么,此时抄写《金刚经》还会不会有功德呢?同样会有,当你去抄写《金刚经》时,你的心是沉浸在经文里面的,你的相续(阿赖耶识)里面种下了一个可以让你获得证悟(证悟无为法)的超级殊胜的因缘,所以抄经的功德很大。有一位师兄送了我一部抄写的《金刚经》,后面有一些字没有抄写完,我很不高兴,最后一定要她圆满地抄完。
读诵《金刚经》也是一样,它在相续中埋下了种子。受持就更厉害了,就是要去修行,起码是单空。当然,《金刚经》讲得肯定不是单空,但是,你要达到里面讲得大空性,往往要从单空入手。你要实实在在地去修,如果能够完全安住、体受《金刚经》所说的那些境界,就是大圆满。当你去思维、探寻《金刚经》时,就是前期的加行。所以,读诵、受持《金刚经》非常厉害。同样地,为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也很大,你不但要自己懂,还要让别人懂,那就更了不起。所以,这种功德肯定会比有相的功德大。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什么叫做“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不可思议”指法身,佛陀的法身无法用言语和思维去触及,不是二元分别的对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所以,此经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它可以指示出法身。同时它也不是单纯指示法身,它还说到了光明报身。“不可称量”指光明的报身和化身。佛陀的法身显出的光明是完全没有数量的,尽法界、遍宇宙无不是佛的法身,所以没办法“称”,也没办法“量”。
然后是“无边功德”,有两种解释:一方面,单指化身很多,无边无际;另一方面,“无边”是指离开四边的大悲化身,“无”指没有、离开,而不是四边里面的“无边”。在我们看来,好像有一个对境性的身体,但这个身体只是一个化身,而且这个化身是离开四边的,叫做“无边化身”。
因此,此经具有诞生佛陀三身的功德,所以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也就是说,这样巨大的功德可以诞生佛陀的法、报、化三身,而且它是以佛陀的法身到光明报身,再到无边化身这样的顺序来说的。
由于这部经的功德如此之大,所以“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什么叫做“为发大乘者说”?我们都知道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大乘具备菩提心,而小乘不具备。菩提心有两个特点:缘一切众生和缘佛果。大乘以救度所有的众生为根本修持目标,而小乘的修持目标只是基于自身的解脱。
大乘和小乘在所证上也是有差别的。中观认为小乘没有证悟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这是站在大乘的角度去分析小乘,小乘自己不承认这种说法的。既然小乘不承认,那它是不是正确的呢?当然,大乘的分析是正确的,也就是大乘和小乘的所证是有差别的。
小乘只是把五蕴集合为人我的这种执着破了,蕴集也破了,但是,集合成蕴的无方微尘(物质)和无分刹那(精神)没有破,他们的认知达不到那种程度,同时也没有大乘的菩提心,这就是小乘的所证。所以,《金刚经》不是为小乘行人而说的。
我们现在很难理解,既然他们都见到了佛陀,为什么还修小乘呢?你们有所不知,当时的印度是六师外道的天下,他们一般把自我的解脱当成最高目标,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非常坚固的文化。
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之大,我们先不说别的,就中美文化而言,即使中、美都在同一个地球上,而且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但中美文化差别很大,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甚至截然相反。你说:“我没有出国经历,不了解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那你可以对比一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不一样,甚至迥然相异。
而在当时印度的文化中,自我解脱是最重要的。佛陀讲《金刚经》时,现场有很多阿罗汉,佛陀希望通过讲《金刚经》让他们回小向大。佛陀说“如来为发大乘者说”,是为一些有菩提心,希望成佛救度一切众生的发大心的菩萨而说的。同时,也希望这些只求自身解脱的阿罗汉能够回小向大,从阿罗汉之道走向菩萨之道。
后面一句“为发最上乘者说”是什么意思?其实大乘里面又有很多层次,特别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分为“九乘”,认为大圆满是最上乘——第九乘。汉传佛教也分了很多层次,比如,天台宗的判教:藏、通、别、圆;华严宗的判教: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一乘圆教。有人认为《金刚经》属于大乘顿教,也有人认为属于一乘圆教。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交流一下这些分类,这是汉传佛教里面的一些内容。
不管怎么样,这里是说“为发最上乘者说”,也就是为持最高见地的人而说的。“持最高见地”是什么意思呢?即身成佛,至少要开悟。开悟算不算即身成佛呢?从因地上来说,开悟就算是即身成佛了。如果开悟得很彻底,可能还不到初地菩萨,但在中阴时可以马上成佛,所以也算是即身成佛,《金刚经》是为这一生要即身成佛、直取菩提的人而讲。
那是不是这样的呢?作为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六祖以后,禅宗都是以《金刚经》为自己见解的依靠,以它为宗旨。达摩祖师传到二祖是用四卷《楞伽经》,五祖传给六祖,就只传了《金刚经》。六祖以后,基本上都是以《金刚经》作为禅宗的基础经典、究竟经典,也就是“印心”的经典,六祖非常推崇《金刚经》。六祖就是因《金刚经》里面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两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大悟,大悟以后说了五个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六祖使用《金刚经》的渊源。
《坛经》里面也有说到,“禅宗”这个法门是为最上乘者说。《坛经》曰: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大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这是六祖的原话,“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个法门是为最上乘人、最大智人、上根人而说的,小根小智者听了会不信。为什么呢?就像大龙下雨下到阎浮提,可以把很多小城市漂起来,像漂枣叶一样。但是,如果大雨下到大海里面,看不出大海的增减。
也就是说,小根小智者听了《金刚经》,就像阎浮提的小城市一样,下大雨时一下就冲走了。而对于心胸很宽广,像大海一样的人,他听了《金刚经》以后不会受到任何惊吓——不惊、不畏、不怖,反而心开悟解,知道自心本性就是般若之智,然后把它提起来经常修行、观照。在观照时,就不需要这些文字了,叫做“不假文字”。
因此,禅宗到后期都会说“不立文字”,即不建立文字。为什么呢?当你真的修行时,是离开文字的,或者说,证悟时你会发现那个东西用文字没办法表达。但“不立文字”不等于“不要文字”,大家要记得。很多人说到修禅宗,就会说:“哎呀,禅宗不立文字,不要看那些书”,这是胡说八道。
当你的相续中全是邪见时,你就是需要这些文字,就是要闻思。到后来形成观照时,就不需要文字了。观照到脱落,证悟以后,和文字根本没什么关系,当然,文字本身也是觉性。
所以,我们要理解这些道理,不能随随便便就说“不要文字,把三藏十二部都烧了”。而且,有时候禅宗为了表达一个观点,会说一些极端之语,但都是为了表达见地。
比如,沩山禅师和仰山禅师两师徒的故事,沩山禅师问弟子仰山禅师:“师父,三藏十二部是魔说,还是佛说?”仰山禅师毫不犹豫地回答:“魔说。”沩山禅师居然说:“你说的对。”这样直接就否定了三藏十二部。其实,意思是无论你说多少理论,当到达本质时,这些东西都没有用。
佛陀自己也是这样说的,他在《金刚经》里面讲“我什么法都没有说过”,这实际上跟沩山禅师和仰山禅师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到达最根本的证悟时是离开文字的,是文字、指向不能表达的,即“见见之时,见非是见”。
既然这样,那我们把《金刚经》烧了?不行的,在你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之前,还是要依赖这些文字,所以,我们对佛经要恭敬、供养,这部经也非常厉害。“经典”这一缘起现象,能够让我们领悟到超越缘起的本质,二谛必须双运。没有世俗谛,是没办法证悟胜义谛的;没有胜义谛,那世俗谛只能让我们在轮回中折腾,同时我们也不会领悟真正的世俗谛,所以二谛一定要双运。
下一句是“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果你没有领悟或者没有去修持,为别人说,就会不着边际。现在有很多人解释经典,比如一些法师或者大德,有些解释得确实很好,但有些人的解释,特别是有些学者,他们没有修持,完全按照字面意思解释。那些解释听了也相当于没有听,有些就是鸡汤,有些连鸡汤都不如,完全在胡说八道,有些听了还会生起邪见。所以《金刚经》真的不容易解释。
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受持、读诵,以及真正领略或者通达里面的意味,并且广为人说,那么“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如前所说,“悉知”即知其心,“悉见”即看其相,也就是如来既知你的心思,也知你外在的身体行为和语言,然后“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前面说这部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从这部经产生了法身的功德、报身的功德以及化身的功德。而这里说,如果你广为人说,就会得到不可称、不可量、无有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把“称”和“量”分开来说,然后把次序也倒过来。先说了“不可量”——化身;“不可称”——报身;然后是“无有边”。前面直接是“无边”——离开四边,而这里是“无有边”,先从“有边”开始,即无“有边”。最后到“不可思议”——法身功德。
虽然佛陀说的这些话是倒过来的,但真的很有意味,说的是修行的次第。先从外境——报化身开始修,这里说的不是佛陀的报化身,其实,我们现在呈现的相就是报化身,是我们的报化身。先从有边开始,离开有边叫做“无有边”,然后到不可思议的法身,可以成就这样的功德。佛陀安住在大空性里面的那种如语,是意味无穷的。
接下来是“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的人,是传承如来正等正觉的真正佛子,如果广为人说,就是真正的佛子。佛陀的经,是为这些人而讲的,这些人听受、相信、理解、通达以后,开始修持,然后广为人说。不管是说者还是闻者,都会有巨大无比的功德。
为什么这部经是为发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的呢?“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因为小乘者听了会受不了,佛陀在讲《法华经》时,有五千比丘退席,直接不听。另外,文殊菩萨给很多比丘讲大乘法,有些比丘直接堕入地狱,因为对文殊菩萨生起了很大的嗔恨心。
大家不要认为这是传说,真有其事。那个时代,有些比丘听了这些法真的受不了,他会斥责:“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修什么啊?”直到现在,一些学南传佛法的人(我们不要藐视南传佛法,南传佛法里面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思想非常狭隘,看不惯大乘,认为大乘非佛说。
他们执持很多观念,比如“十四无记法”,大家还记得吗?有个外道问了佛陀十四个问题,佛陀不回答,他就认为佛陀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他的这些问题只要一问,就属于问法不对,佛陀不愿回答。他们不会跟你深入探究微尘是什么样,刹那是什么,而是通过“四念处”直接去观修,产生“苦、空、无我”的觉知,他们非常固执,现在都是这样的。就像六祖说的那样,心胸很小。心如虚空、心如大海,这才是大乘行人应有的品质。
那些“乐小法者”主要集中在自己的解脱上,佛陀认为这些人是“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著”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凡夫的著,就像我们一样,对自我很执着,对他人也很执着,对众生也很执着。
这种执着表现为什么呢?“著我相”,对自我执着,这就不用说了,比如怕受伤,保护自我等等有很多。“著人相”,比如你的老婆、你的母亲、你的亲人、你的孩子,这些你很执着,非常爱他们;或者你的仇人,你也很执着,天天想着把他千刀万剐,非常痛恨,这也叫做“著人相”。
“著众生相”,比如你追求名声,想出名,希望大家都称颂你,名声不可能由你一个人产生,这就叫做“著众生相”。另外,你害怕别人斥责你,假如大家在网上声讨你,你就会了无生趣,网络暴力就是这样的,那个被暴力的人肯定著众生相。
“著寿者相”就是希望快乐长久,希望痛苦不长久,希望一个事物恒长,或者希望一个事物迅速消失,这些都叫做“著寿者相”,也就是对事物的存在有时间性的执着。
这四种相具体化就是这样的。这些都是普通的执着,我们肯定也这样。
还有一种就是执着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前面是执着“有”,这里是执着“没有”,也是不对的,叫做“无明尽”。我们的这种著四相叫做“无明”,当无明尽了以后,安住在那种没有这些东西的状态里面,小乘就叫做“涅槃”。其实这也是一种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这里是著它们“没有”,而前面是著它们“有”。
“此法无实无虚”,在真正的大空性里面,不会著无明,也不会著无明尽。《心经》里面的那句话还记得吗?“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所以清净相也不能著。
因此,这里说这些人“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首先,他们没有信心;其次,他们也理解不了,没办法通达。既然不能听受读诵,当然也谈不上为人解说。所以,这部经就是为发大乘者而说,为最上乘、最上根者而讲。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在任何地方,如果有这部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对这部经进行供养,这部经所在的地方,则为是塔。
这是什么意思呢?以前印度修的塔都是要供养佛经、佛像、法器等非常殊胜的佛教用品,建塔的目的是为了恭敬、供养、引起注意。只要这部经放在那里,世间的一切六道有缘的众生,都应该认为那里就是塔。
如果塔里面没有佛经,那就只是一座建筑物。如果一座塔保护了佛经——能够产生佛的法、报、化三身的究竟大乘经典,那这座塔是值得供养的佛塔。但是,如果没有塔,只有经,那就相当于有佛塔在。所以,这部经就像佛塔一样,我们应该恭敬、礼拜、转绕。印度认为右绕佛塔能积累功德,而左绕佛塔能摧毁功德,我们还应该用鲜花、香料进行供养。这里是突出这部经的殊胜性、究竟性。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去做呢?真的应该这样去做。请大家记住,有经书的地方,特别是大乘经典,像《金刚经》《法华经》《楞严经》等等,或者是大圆满的经典,我们就应该放在清洁的高处,然后经常要用很好的香去供养。为什么呢?当这些经书在那里时,很多护法神都在那里。你说:“供养有没有用呢?”对我们的修证绝对有用。
这一大段都在讲读诵、受持这部经的功德无比殊胜,而且是为最上乘人而讲的,这叫做“以果为因”,也就是果地起修——以果地大空性的这种领受来开悟,开悟以后再去消灭执着,也叫做“顿悟法门”。
希望喜欢小乘的人,听了大乘经典之后可以回小向大,将来会去供养它。因为塔依经立——塔是因为经才建立;经依塔显——因为经很小,放在高大的塔里面能够让更多的人注意、瞻仰以及供养;经在塔在——只有经在,塔才有意义;经失塔消——如果经消失了,塔就没有意义了,成了一座建筑物。
所以,我们不要觉得《金刚经》里面讲得内容没有意义,其实不然,真的很有意义的。如果我们真的把《金刚经》领悟得很深,其实就是大圆满窍诀。在禅宗里面,如果是以《金刚经》作为指导经典而大量地去参禅,是很容易开悟的,只是你理解不了。
禅宗和大圆满都是以见地为先,而不是以境界为先的修行法门。尽管你能打坐很长时间,还做了很多功德、放了很多生、磕了很多头、见了很多大德,这些都不行。禅宗和大圆满最重视见地,见地要准确、清晰,然后才可以直趋法性、见性成佛。六祖《坛经》里面的原话是:“指授即无,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那要怎么去建立见地呢?《金刚经》是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它能够说出大空性,我们证悟本性可以通过空性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光明的方式。
通过空性的方式就是学习中观、学习《金刚经》等经典,然后进行非常深细地思维,再把它引入到身心的“破立”上去修行,所以我们学了单空。通过“破”这种方式去掉一些执着,破掉一些执着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境界,产生一些境界就叫做“立”,然后把“立”的东西再破掉,反反复复地“破”,最后彻底脱落,这是由“空”进入法性。你们可以在座上去修,你们所说的“参禅”就是这样的,它可能是一种“破”。
通过光明的方式去修,比如大手印,在觉知里面慢慢地体会。禅宗也可以用觉照的方式去修,最后发现觉照的本质是什么——也是空性,就叫做“明空双运”,“明空双运”就是你发现心的本质既是明也是空。在说法上,既是明也是空,但在证悟里面“示出本无”,即说不出它是什么东西——“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是禅宗的修行。
那大圆满呢?大圆满是利用你的前行清净很多业障、积累很多资粮。你去恭敬上师、修五加行里面的曼扎等等,都是为了积累资粮。修金刚萨埵、发菩提心,既可以清净业障,也可以积累资粮。当加行修到一定程度,积资净障到一定程度,然后利用具德上师和你的缘分以及他本身的证得,再加上你的信心,直指心性,让你明白本质(自心本性)到底是什么,你可以直接体会到,连“参”这个过程都过去了。
但是,你必须要有前面大量的修行(加行的修行)。一个充满执着的心,是没办法建立准确见地的。直指人心,有可能让你体会到很深的、非常殊胜的、究竟的见地,然后利用这种见地悟后起修。禅修和大圆满走的就是见地之路。
后来禅宗里面的很多人说:“我们什么书都不用看,整天打坐就可以了。”坐在座上做什么呢?慢慢会变成外道的禅定,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整体都在说参禅,但到底要参什么?怎么参?如果坐在那里参,却什么都不想,就会变成禅定。如果胡乱地思维,就叫做“非理作意”,连禅定都没有,更糟糕。所以,我们一定要有次第性的见解和究竟的见解。
《金刚经》里面也有说到究竟的见解,在究竟的见解之下,也说了很多次第性的见解,比如持戒、布施。那《金刚经》里面有没有讲单空呢?单空是后人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次第,以及究竟和不究竟的角度分析佛陀所说的空性,但《金刚经》经文的内涵里面一定会包含这些内容。
所以,我们闻思这些内容是有道理的,它能让我们建立准确的见地,特别是当我们没办法亲近具德上师时,就需要大量地闻思、大量地思考。请大家记住,禅宗和大圆满是以见地为先。而见地的建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大量地闻思、修、体会、参;另一种是通过具德上师指引,如果要通过具德上师来指引,你就必须要修加行,大部分人是需要修加行的。
因此,如果真的能够学习这些内容,就是最上乘人、发大乘者。也就是说,如果要修大圆满,首先,你必须要有大乘菩提心;其次,你一定要去学最究竟的见地。“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这有两个条件:第一,你要有大乘菩提心——发大乘者;第二,你要有直取菩提、即身成佛的决心,这就需要你有真正的见地。
那见地怎么来的呢?闻思修行,大部分人是这样的。另一部分人至少要依止具德上师,让他直接告诉你见地,然后再反复地打磨、研磨见地,直至成熟。一定要有这样的过程,不然,就像有些禅宗参禅的人一样,真的是瞎参,参一辈子什么都不是。大圆满里面,如果不修前行,只是崇拜,是没有用的。这些是良心之话,虽然我们讲的是《金刚经》,但要把它和我们的修行联系起来,否则讲《金刚经》就没有意义了。
今天就学到这里,希望还能继续学下去,能够通过经文,激发出更多有关闻思修方面的有用内容。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13课
- 《金刚经》第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