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我们继续每周一次《金刚经》的学习,今天是第八课。每次上课之前,我们都要复习一下上堂课的内容,复习的内容可能会与上堂课稍有不同,但内涵肯定是一样的。复习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回忆起上堂课到底说了什么,因为整部《金刚经》实际上是一个整体。
有人说整体的经文是不能够分割的,昭明太子把《金刚经》分成了三十二品,造成了经文的分裂,因此而堕入地狱。这种说法是否成立,我也不知道,如果分品是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学习,那这种说法好像不太妥当。
历代很多论师、法师、大德们讲解《金刚经》,往往是根据昭明太子分成的三十二品来开展的。有些人甚至分得更细,比如江味农居士。我觉得,如果分品是为了让大家把意义搞懂,那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这样做是不是会把经文割裂、破坏了经文的连续性呢?我也不清楚。所以,我和大家交流《金刚经》的时候,有时候会按分品来说,有时候则不说分品这个问题,反正把经文的理义讲下去就行了。
说白了,我也是个凡夫,这么“高大上”以及深邃的问题,我也搞不准,不能乱说。当然,我也不会人云亦云,你说昭明太子下地狱,他就下地狱了?他那么虔诚,分品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熟悉、领略《金刚经》的含义。这样的发心,有可能会错,但说他因此而下地狱,我还是有点接受不了。当然,也许是佛法太深邃,他确实因此而下了地狱,但是他有菩提心,有可能堕下去就马上弹出来。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谈了。
每次上课之前,都要回顾上堂课的内容,希望可以承上启下,不至于因为分品而把经文割裂了。总之,学习一部经典或者论典,要把其中的含义搞懂,让含义更好地利于我们思维和修行,这才是最重要的。不然,佛陀讲经的意义何在啊?为了放在那里让我们膜拜吗?
当然,膜拜也是可以的,比如,佛台一般都供有佛像、佛经、舍利塔,代表佛、法、僧三个对境,我们通过跪拜、供水、供香等方式来积累资粮。但是,积累资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去领略其中的甚深含义,不是膜拜了就完了。
也就是说,领略佛陀所传授的佛法才是最重要的,但很多人都忘记这一点,把佛法搞成了一种宗教形式、精神安慰,或者把佛当作是看不见的神灵,这些都是不对的。很大程度上,佛法和科学、教育差不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和生命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以及怎样去搞清楚这些规律,从而离苦得乐。
当然,佛教里面有小乘和大乘。小乘主要是为了自己离苦得乐,至于其他生命,不是不管,是管得不多;而大乘是要全体生命都离苦得乐。发心有大小,所证有深浅,不管怎么样,大乘、小乘都是为了离苦得乐。
如果不清楚离苦得乐的意思,总是沉浸在一些形式、神秘感里面,那是没有用的,久了还容易退失。因此,我采取了反复宣讲的方式,每次上课之前,把上堂课的内容再复习一遍,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有师兄说:“能不能够不作回顾,每堂课直接开展新的内容?”当然,只有一两位师兄这样建议,大部分师兄是没有意见的,我也在此解释一下。
上堂课讲到的最后一句经文是:“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句话的范围很大,应该怎么读呢?有些人可以直接读成:“须菩提,佛说的法,不是实有的佛法。”如果从讲经的角度,把它扩大一点看,可以读成:“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佛、法”两个字之间有个顿号,范围就更大了,可以分成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指“佛”,包括佛的法身(本体)、报身、化身(比如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与其巨大的功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等),这些都不是实有的。
请大家记住,“不是实有的”不是指假的或者会消失的。虽然佛陀的三身以及功德不是实有的,但并不是没有(断灭),也不是无常的(今天有,明天就消失)——它是常的,但不是实有的。
中观所说的“实有”,和我们平常说的“真实”(实相)是不同的。中国的文字,一个字有很多意思,很容易引起歧义。
第二部分是指“法”,包括所有的现象以及没有现象的法,比如无为法,还有有为法。唯识里面归纳为世间百法,法是指现象,“法谓轨持,能生物解”,所有的现象都不是实有的法,是非法。
第三部分是指“佛法”,即经论里面的教法和证法。“教法”就是所谓的三藏十二部,包括我们现在能够听闻到的光碟、书本。“证法”就是每位修行人内心通过修习佛法所得到的觉受和境界,比如,我们证得了单空、证得了法性,或者生起了菩提心,这些都是证法,指别别自证的境界。证法也有其他的解释,指让我们实现教法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也可以归纳为教法。关于“证法”,正规的解释应该是指修行的境界。
教法和证法也不是实有的,用《金刚经》里面的话,就是“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句话包含了佛(本体)、法(所有的现象),以及佛陀教给我们的教法和证法(佛法),都不是实有的。用现代化来解释:“须菩提,所谓佛、法,以及佛法,都不是实有的”,《金刚经》里则说得简洁明了:“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对于没有传统古文教育的我们来说,读起来就很困难。
按照具体的经义,这里的“佛法”应该是指第三部分内容,也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和证法(佛法)。但是,由于经文的前面有层层破除对境的次第:从不住色相而布施,到不住如来的身相,再到不住如来的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说文字般若、佛和佛法全部都非实有,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所谓佛法者”的内容扩大成不仅仅是教法和证法,还有佛的本体以及所有的现象。
实际上,意思是指我们心面前显现的一切,都不是实有的。从理解、修行的层面来讲,是单空的思维和境界;从目的的角度来讲,如果我们证实了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实有的,而是空性的,那么,这句话就是“缘起性空”的究竟真理。
这句话的含义很广大,整个二转法轮的全部般若经典和理论,归纳起来就这么一句话“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缘起性空”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很难理解,也很难真正地明了。由于难以理解和明了,所以要不停地闻思、揣摩,不停地修行、觉受,然后去禅定,最后才能真正地明白,这是渐修的过程。
每个人都希望顿悟,对大部分人来说,“顿悟”就只是两个字。真正的顿悟是不容易的,是很多渐修累积成的一个质变。从量变到质变,这个规律在修行上也是成立的。不停地修单空,不停地破,不停地消除执着,达到一定程度,因为执着而形成的牢固境界就会崩散,不变的、真实的本性就可能被你经历、明了。
有些人禅宗故事看多了,觉得自己很快就会明白。其实有很多误区,其中有一个简单的判定方式:你真的能够通过修行解决烦恼吗?这个“烦恼”不仅仅是指心理上的烦恼,还包括生理上的烦恼、生死的恐惧,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一个安住在觉性里的人,对未来是没有恐惧的,对他来说,所有的未来就是当下。而且,当下发生的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苦难,借助自己的修行可以马上让它散尽。
宗萨仁波切曾经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当时我很不理解——其实是有可能的,他在缘起中故意撩起一些种子,让自己产生这样的感受,当他回到法性里面时,抑郁症一下就消尽了。
也就是说,你所证悟的东西能不能够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是一个想象,你在这个想象中对自我进行肯定:“我已经证悟了,我已经明白了……”而且你不是撒谎,你问自己,也觉得确实是明白了。但是,如果解决不了烦恼,你就要怀疑自己。禅宗里面经常说“大须审细”,也就是仔细观察自己,那个证悟是不是真正的证悟?
“不疑言句,是为大病”,用经论上的句子去套自己的境界,一套就套上了,而丝毫不去怀疑。比如“明空双运”,自己的境界是不是法句里说的“明空双运”呢?如果不怀疑,那就是一种病,是一种虚妄!
佛法一定要能起到具体的作用,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学问、一种哲学,那是亵渎佛法,辜负佛恩!
刚才说的好像和经文的内容无关,其实也是有关的。接下来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句话的更深含义。
按照三十二品的分法,《金刚经》我们已经学到了第九品,整部经文一层层地破下来:先破四相,然后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又说不住如来的身相,又说不住如来的究竟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最后说文字般若、佛和佛法,全部都非实有。到底它的根本点在哪里呢?“不住”!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什么叫做“不住”?《金刚经》一开头,须菩提就提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然后佛陀说要这样降伏其心、要这样住。按照快速的方法,佛陀说的住就是不住,要不降才能降。如果认为有东西需要被降伏,那降了一个,还有一个,然后再建立另外的法去降。降了又降,降了又降,永远有一个降,最后你不降就全降了。
“住”也是一样,我们破了一个执着,就不住那个执着,但又住在另外的执着上面。越来越不住、越来越不住,最后始终有个住。那究竟的不住是什么呢?《金刚经》一层层地从对境上去叙说“不住”,不管是说布施,还是说如来身相、如来究竟正觉、文字般若,好像都有一个对境,最后为了让我们不住在这上面。
“不住”这个词汇,我们要好好理解一下。说到根本的证悟,我们可以用很多词汇形容,比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空性、究竟正觉、自心本性、如来藏、真如、明空双运……描述的好像是客观的对境,究竟正觉好像是一个名词,代表一种状态、一种智慧,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里的描述,究竟正觉好像是一种“所境”;有时候我们会从能境的角度去描述“不住”,这时候就变成了动词。比如,我经常说证悟大圆满的时候是无思、无想、无执、无住……
“无思、无想、无执、无住”,这些词汇很大程度上说的是意识行为。当禅定到一定程度时,意识停下来,你就无思无想了,也无执无住了。但是,由于你没有明白真正的本性,你所谓的无思、无想、无执、无住,实际上也是一种住,也是一种执。进入到很深的阿赖耶识,也是无思、无想、无执、无住的,甚至找不到它是个什么东西。但是,由于你不明白本性,你还是会住在那上面,还不是无住。
也就是说,能境上的无住不能够只停留在意识层面,那怎么才能真正地达到彻底的无住呢?必须要明白!真正的无住,不是一个操作性的无住,也不是一个对境性的无住,而只能是一种智慧——觉性。
在闻思的过程中,如果把“真如”“如来藏”当成一种对境去处理,你就会完蛋。或者把它当成一种能境去处理,认为不思不住就是证悟,那也会完蛋。
“真如”“如来藏”“本性”等对境性的说法,是我们在闻思层面上对智慧的一种描述,或者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类似的境界。比如,有些人修到空空荡荡的一片,而且在空空荡荡中又有光明,他觉得那就是明空双运,那实际上是一个对境。这时候问他:“谁在知道这个明空双运呢?”他就愣了,却不知道那只是个对境。
然后,他会猛然回过头去反观:是什么在观察?他把“能观察”当成一个对境去观察,发现不是,再把它放开;然后又去观察“能观察”,这样“能观察”又变成了“所观察”,发现不对,又放开;然后又生起一种觉照去观察那个“能观察”……在观心的时候,一定会这样,这叫“狗咬尾巴”。这样观察下去,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没个尽头,因为分别念无穷。实际上这是一种分别念,所以要歇下来,但歇下来又是懵的,还是不知道本性是什么。
暗藏于我们觉性中的无明,叫做“俱生无明”,和我们的本性一直都混在一起——在没有明白之前,一直都是这样的。但一去观察就叫做“同性无明”,它和我们的本性是同一个性质,但就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以此出来观察的时候,就会形成“俱生无明”。
心的本质是明空双运的,本身就有明的作用。当去观察时,就会形成对境,不管这个对境是如来藏,还是所谓的“不思、不想、不安住”,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对境,确定它就是本性,那你就完蛋了,那叫做“遍计无明”。这是处在大圆满的层面讲的。
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要不停地闻思、不停地破,把我们执着的对境一层层地破掉。中观其实是讲怎么去破,不管是能境还是所境,都不值得我们去安住,不值得把它当成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所以都要破掉。
学中观,无非学三个内容:能破、所破、怎么破。“能破”就是中观的九大因(包括应成、自续的共同五大因,以及应成的不共四大因),也就是九种方法,比如离一多因。
首先,对能破的不同态度而有差别,自续派说能破的因是正理,应成派说能破只是工具,用完以后也要抛弃。由于对能破的态度不同,就形成了自续和应成的差别。自续派认为,要在正确思维的情况下去指导修行,这也是我们现在应该采取的态度。应成派认为,那无非就是一个工具,你可以拿来用,用你的想法来破你的执着,破完了以后,最后发现本来就是佛,一切都是清净的,本来就是空性的,抉择的法性定里面,所有庸俗显现都没有。
其次,对所破的范围不同,也会造成一些差别。比如,有些人认为不能破显现,显现是我们一时半会儿不能去掉的,我们只要破除对它的执着就可以了。这句话很容易引起歧义,在所破的范围上也会形成一些争论。这些争论好不好呢?
很多人会说:“佛法里面的同一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没有标准,飘忽不定,很玄,你们学来学去有什么意思啊?”很多人这么跟我说过,其实他根本就不懂。我告诉你嘛,越真实的东西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举例来说明,警察是怎样审犯人的呢?审问犯人的时候,如果他每次都是一字不差地描述犯罪的经历,说明供词是编的,只是背诵句子,实际上他根本没有经历过。而真正经历过的人,上次说的和下次说的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你让一个人回忆他旅游过的地方、经历过的事情,你今天让他说一次,隔几天再让他说一次,他两次说的虽然有重叠的地方,但肯定不是完全一样的。因为现象的出现是很直观的,同时又有很多因素,你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间,乃至于处于不同的心情去描述它,都是不一样的。
佛法也是一样,大德们对于所经历的菩提心的状态,描述都是不一样的,经历的空性的修证更是不一样。着重点不一样,阶段不一样,层次也不一样。正是因为它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大家当真去做,才会有不同的说法。而这些不同的说法,非常有利于我们闻思和修行。
但是,有些人读书读傻了,总是抱怨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实际上,即使给你一个准确的东西,一个字不改地扔给你,你可能还是什么都搞不懂。也许你可以把它倒背如流,但不见得能够明白真正的含义。所以,大家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宗喀巴大师说的、无垢光尊者说的、麦彭仁波切说的都不一样,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说法又有差别,你们能不能拿一个准确的说法出来?
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要求什么都得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不然就认为有问题。你自己去探索、摸索、组织,都不一定能够做到。比如,我们公司去拍片的时候,有人说:“你一定要拿个准确的剧本给我……”不说这些了,说到这些我就想发火。其实不见得一定要这样,但也不是完全不要标准,如果你把什么都搞得那么死板,也不见得能够拿到真实有用的东西。
对所破的范围有很多争论,乃至于对破完的结果也有一些差别,侧重点不同。比如,自续派破完一个又建立一个,破完一个又建立一个。当然,自续派到了最后也是什么都不建立,侧重的是过程,把有边破了,然后暂时安立一个无边。无边也有不同的层次,有可能是能境上的无边,有可能是所境上的无边。而应成派就没有那么多,直接就到根本上——法性定,连语言都不能说它到底是什么。
中观的能破、所破以及怎么破,都可以表现为闻思(逻辑思维)这个层面。在闻思的过程中,已经开始在破除思维上的一些执着,甚至一些感觉上的执着,也可以通过思维把它破掉。
在具体修行的过程中,也就是理论指导修行的操行层面,只要有破,就一定是在单空的范畴之内。比如,观想用光去射自己的身体,实际上是在破我们对身体的执着,身体的执着减轻之后,心就不太执着在身体上面。
具体表现为什么呢?比如,我看过一段走玻璃栈桥的录像,把我笑死了。有一个女生不怕,但她的男朋友吓坏了,然后就拖着她男朋友的脚,像拖死狗一样拖到看起来安全的地方。有些男性平常看起来威风八面,实际上对身体的执着特别深。
现代人对身体的执着也特别深,太爱自己的身体了!在爱的同时,实际上在凝聚这种执着。一旦对你的身体有细微的伤害,或者有臆想性的伤害时,你就会恐惧。比如,有些人站在高楼上恐高、在玻璃栈桥上害怕,理智上知道绝对不会掉下去,但还是会怕。
以前也跟大家讲过我蹦极的故事,我在下面看到别人蹦极,我就跟我的员工说:“那有什么好怕的,捆那么粗的一根绳子,而且肯定经过科学的计算,不会有事!走,跟我去跳!”我很威风地走上去,结果吓得两腿站不住。重庆的北碚公园是我的伤心之地,那里的蹦极八十米高,太没人性了!我上去之后,两腿发软,最后被我的下属扶下来,这是我的终生耻辱啊!其实是因为身执很深,回到广州之后,我就猛修夺己,连修了好几天,然后带着一个哥们,让他来见证我无所畏惧地跳下去。
执着深了以后,根本不用思考直接就来了。比如,对于有些女性,你说很多吓她的事,她不一定怕,要是拿着一把小刀对着她非常喜爱的脸,她马上就心里发虚。原因是什么呢?她长期把胭脂水粉底往脸上涂,在涂的同时,她对脸的爱已经深入骨髓,非常的执着。包括现在的一些演员,本来好好的一张脸,但他/她不是打针就是动刀,总是不满意,因为太爱了。这种执着太深的人,哪怕对他/她所爱的东西有一点点威胁,都会受不了。
“破”,实际上是慢慢地消除执着,这是操行层面。但是,不管你怎么去破,都是在单空的范畴之内。当你逐渐离开执着的时候,你就开始可以称为“不住”了,这是一种破的结果。但是,这种“不住”是不是究竟的不住呢?肯定不是,“不住”有很多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
比如,我们现在也可以在思维层面知道什么叫做“不住”,但这种“不住”是思维性的,而思维本身就是一种住。你不停地去想它,那就是一种住,住在“不住”这种思维上。
然后,当我们不想了,把思维全部放下以后,有一种思维的解放,叫做“直觉性的不住”,在感受中好像没有执着什么,容易形成禅定。但这是不是究竟的不住呢?其实还是一种住。
有时候我们很蠢,用意识去捏造的一个“不住”,然后凝在上面,修行初期就会这样做。但是,不要认为只有初学者才会这样,很多老修行人都会这样,他一下就凝定进去了,用直觉捏造一种状态出来,心关注在那上面。其实,修禅定的人都会这样,心就不去想其他东西,也就是不住其他现象,只住在他用直觉捏造的对境上。
更厉害的人连直觉都可以解放,完全放下,然后认为这就是“不住”。实际上还是一种住,心喜欢呆在这种状态里面。禅定达到一定程度,还有很多阿赖耶识层面的不住,你会误认为那是究竟的不住,实际上,只要你的心停在某种状态里面,那都是住。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不住呢?必须要获得般若智慧的这种不住(觉性的不住),才是真正的不住。这时候,“住”或“不住”都是一句话而已,没有“住”和“不住”这些东西,它超越了“住”和“不住”的范畴。
“住”和“不住”,一定要有“能住”和“所住”,也就是要有主动(能)和被动(所),要有人我和法我的对立。如果这种对立完全被超越了,那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的具体体现,就是我们说的觉性,这时候才是绝对的“不住”——绝掉观待的不住。如何去掌握这样的不住,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目的。
这个过程很长,首先要有出离心,出离心就是不住世间法;其次要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不住个体的利益;然后要有空性正见,比如现在学习的《金刚经》,它告诉我们连“不住”都不住——不住而住,住而不住,唯觉性而已。检验我们是否证悟觉性,要去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住在哪里?是不是还有执着点?
以前讲过云门禅师讲的“两般病”:光不透脱,有两般病,一切处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脱。又法身亦有两般病,得到法身,为法执不忘,己见犹存,坐在法身边,是一;直饶透得法身去,放过即不可,子细点检将来,有甚么气息,亦是病。(呼吸是一种造作,这里并不是在说呼吸,而是用呼吸代表造作)
有时候看到禅宗祖师们的语录,我真的很感动,他们在几千年前和我们现在做的事是一样的,但他们毫无畏惧地走在了前面。我下面讲的内容有点深,深就深了,听得懂就听,听不懂就这样吧,也许以后会有用。
云门禅师说开悟前和开悟后各有两种“病”。开悟前的两种“病”,第一种是眼前有物,一切处不透,也就是没有破光,还是一种执着;第二种是好像破光了,但还是不能放下,隐隐有个东西在。修单空的人,在没有证悟之前基本上都有这些经历。
开悟后的两种“病”(法身病)。第一种,明白了以后,总是要把它定位,然后安住在法身里面。就像阿罗汉认为“我是阿罗汉”一样,形成了二元的执,又破坏了真正的法身。第二种,虽然他不安住在法身里面,但不时时去检查它,里面还可能包含了一些执,只是不自知而已。
禅宗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东西,真的太有用了!如果我老来得闲,不像现在这样整天流浪地球,一会儿公司这个人又找我,一会儿那件事情又不妥了……再不用搞这些世间琐事以后,我会把禅宗的东西节选出来,好好地编一本书。我并不是为了出名或者赚钱(我不需要这些了),那真的是一种享受啊!玩这些东西真的好享受啊,比什么都享受!
哎!但是,现在我一个世间人……
整个破的过程、闻思修的过程,都是在单空层面;如果真的明白什么是不住,那才是开悟层面。开悟层面还有量的差别,比如大圆满的不住,虽然有现象,但还是不住。而在法性定层面,全部消失了,根本没什么好住的。
大圆满在能上的“无住”和法性定的“无住”,在“无住”这个层面上是一样的。只是在所境上,一者是有显现而不住,另一者是完全无显现,根本就没有住不住的问题。也就是说,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显现上有所不同。其中的差别,以后有时间可以再来进行详细的分析。
整个理解和实施“无住”的过程,其实就是闻思修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逐渐地熟悉和了解自心的过程。整个修行,到后期基本上都是观心,前期是积累观心的力量和消除观心的障碍。
比如修曼扎,把玻璃珠子、廉价珍珠观想成各种各样殊胜的供品来供养三宝,实际上是积累观心的力量(资粮)。再比如修金刚萨埵,通过观想和念诵来忏悔,实际上是去除观心的障碍。
为什么要求你要有出离心呢?因为你整天都在用,而不去观察它。如果没有出离心,你的心就整天沉浸在一些色法里面,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哪个长得好看,哪个是筷子腿、锥子脸……搞这些东西去了,没办法去观心。所以,修行的前期是积累观心的力量和消除观心的障碍,后期基本上都是观心,熟悉和了解自心,最后发现它的本质,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你说:“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应该逐渐地修嘛,先逐渐地破除,最后才去了解什么是无住,为什么直接就来学《金刚经》、学中观里面这些关于无住的见解呢?”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利用最初的思维性的无住和觉知性的无住,变成见地性的无住;再利用见地性的无住去修行,最后达到究竟的无住。这是我们学习《金刚经》等中观经论,以及修行单空的作用。
你会问:“为什么我们不逐渐地次第性地来呢?”我们可以利用无住的见解和思想形成见地,再以无住的见地去修行。所以,大家要很用心地思考、讨论,然后去修四夺。如果仅仅是思考它,虽然也会有作用,但作用不能深入。你一定要去夺,夺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见地、形成觉照,然后逐步地让概念性的观点落实到觉照中,最后形成真正的透脱开悟。所以,大家要认真地学习《金刚经》。
说白了,《金刚经》讲来讲去都是这些内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层面去说,而且有录音和文字,方便大家去复习。
请大家记住这个修行的过程:首先要闻思,然后慢慢形成见地,最后达到透脱的开悟。从闻思到见地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首先要积资净障,然后要去破。
“破”,实际上是让心逐渐地离开对境性的执着(包括所境方面的执着和能境方面的执着)。前面的粗大执着很容易发现,但一些细微的执着是不容易发现的,特别是后来走到觉照的层面,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明知定”,在这个层面里,你是不是有证悟的智慧?这是不容易的,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单空的境界、状态当成开悟。这个过程需要不停地去磨砺,还需要有善知识不停地提点。
禅宗里面经常会说“抽丁拔楔”,因为你不知道自己陷在哪里,善知识的一句话,有可能就让你的执着没了,或者让你的境界连成片了。什么叫做“连成片”呢?在这之前,你是这里一点觉受、那里一点觉受,但连不成片,形不成一个准确的见地,而哪天出现一个因缘,让你形成了准确的见地。
昔日有一屠子和尚,在外参方,一日行至一市,经过屠户之门,有许多买肉的都要屠户割精肉给他们。屠户忽然发怒,将刀一放,曰:“哪一块不是精肉呢?”屠子和尚闻之,顿然开悟。
为什么呢?他平常已经学了很多关于“一切显现皆是菩提”“举目皆是”“满目青山,无不解脱”等见解,也修行了很长时间,在相续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点、各种各样的角度,但还没有形成片,没有形成准确的用于观修的见地。结果那天走到卖肉的屠夫面前,一句话的提点,他所学过的东西“哗”地一下形成了境界。
禅宗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实际上,那句话是全部都是解脱、全部都是法性的意思,但我们却不知道屠夫说的那句话(“我的肉哪块不精啊?”)的究竟含义,误认为重要的只是那句话,而忽略了他前期的堆积。就像我们上大学,其实不是那张录取通知书的功劳,靠的是十年寒窗啊!所以,前面的堆积非常重要,这是现代学人需要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很多人总是喜欢去看那些很高级的禅宗、大圆满的书籍,看了以后,就去思考里面的甚深境界。但是,由于我们前期的闻思、观修不够,破的程度不够,往往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或者在头脑里捏造一些境界,而相续里面的执着没有减轻,更做不到自相续的自证、自明。
所以,前期的堆积十分重要。当然,最后的那一下也重要,但那一下往往可遇而不可求,不知道哪天会发生。比如夹山禅师,他本身是大法师,上课会讲“法身无相,法眼无瑕”,这些话听起来好高深啊!法身是无形无相的,相被破了;法眼是光明,光明里面没有执着,叫做“法眼无瑕”。夹山禅师当时讲起来很顺溜,但道悟禅师在下面听到“噗”地一声笑出来……
说老实话,一些修行很厉害的人,当听到有人讨论中观,有时候真的觉得可爱——那不是在鄙视,而是真的觉得他们可爱。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像你们没有老过,但谁没年轻过啊?
总之,再怎么高深,都要一步一步地去修。夹山禅师遇到船子和尚之前,讲法已经很厉害了。后来见到船子和尚时,也是你一句、我一句,非常能说会道、洋洋得意,最后船子和尚不跟他说了,直接一篙子把他打到水里面。人掉下水后,肯定会往上冒,他一冒上来,船子和尚就把他按下去……当被按到水里时,他发现所有的思维根本不管用,而且在水里没办法呼吸,头脑里面一片空白。
平常遇到问题时,思维马上就跟上去了。但是,当他被按到水里时,思维是没有用的,而且这时候没有气,思维也起不来,但那个觉知(明)还在。这时候一反观:“噢,原来是这个!”为什么他当时能够一反观就开悟呢?因为前期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反观自证,只是搞不准而已,在那时候,就是那一下,把它搞清楚了。
如果夹山禅师不是大法师,没有长期地闻思、观修,被打下水那一下是不起作用的。所以,不要总是期望有人把我们打下水,也不要期望找一个屠夫或者妓女让我们明白。
以前讲过一则禅宗故事:一个禅和子经过妓院楼下,听到妓女在唱歌“你既无心,我便休……”本来妓女是对着情郎唱歌,而这一下子把他的“不住”(放下的心)激发了。心在“无”(没有本体的时候)的时候,不休也得休,非休不可,也就是二祖说的“觅心了不可得”——找不到心体——找不到心体,那就安了、就放下了。
我们现在听了那么多,为什么还不开悟啊?我们总是期望窍诀,但那么多人都去听了窍诀,为什么不开悟呢?上师讲的任何一句窍诀,如果真的是根器,听了会马上开悟。为什么你听了不开悟呢?因为前期的积资净障、单空、菩提心、上师瑜伽等基础做得不够。
如果一个人狠了心,不顾一切地去修,没有不开悟的。你本来是佛,你只要把那些执着消除了,觉知的本来面目一定会呈现。现在它不呈现,是因为你总是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所以要求有信心。“信心”就是在它还没出现之前,你就得让自己往里面扑进去——上刀山下火海,矢志不渝。如果产生了这种心,你不证悟是不可能的!
我们接着讲“无住”,如果你把“无住”理解透了,就开悟了。请大家记住,这个“无住”不能是对境性的,也不能是操作性的,最终只能是一种智慧。《金刚经》里面讲“应无所住”,实际上是说我们的心不能够有任何执着。当它没有任何执着时,本性就会露出来,露出来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生其心”。当然,“生其心”也有很多层面,这个内容我们后面会讲。
以上是回顾上堂课的内容,接着讲第九品“一相无相分”。世间所有的现象实际是一合相(一个相),这个相的本质是无相的,所以叫做“一相无相分”,具体内容是阿罗汉的修行境界以及修行果位的非实有性。
《金刚经》前面说了不住相、不住色法、不住如来的身相和究竟正觉,还说到不住文字般若,这些都是总体性说法,现在来具体说阿罗汉的修行境界以及修行果位的无实性。
为什么总是说阿罗汉呢?第一,讲阿罗汉时,可以讲到到很多具体的修行境界和果位的无实;第二,当时佛陀讲法时,有很多阿罗汉在下面听,他们听了般若空性的讲述以后,可能会回小向大。下面是经文的内容: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首先要解释里面的一些词汇,第一个是“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圣者,有缘觉和声闻两种。所谓的“三乘圣者”就是缘觉、声闻和菩萨(佛陀就不用说了)。声闻和缘觉都是要听佛陀的法,经佛陀的引导而成为阿罗汉。缘觉是前世听了法,但没有成就,下一世自己去修行,甚至在没有佛法出世时也能够修行成为缘觉阿罗汉。他们的所证有所不同,等一下我会讲。
“阿罗汉”这个词汇是音译,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什么叫做“杀贼”呢?三界的分别执着就叫做“贼”,杀贼就是把分别执着全部杀完。什么叫做“无生”呢?“无生”有很多种解释,阿罗汉的无生应该是指不再轮回,会进入涅槃(灭尽定)。并非是大乘的无生,大乘的无生是明白了本性,反而会再入世间度众,而阿罗汉不会。当然,作为圣者的阿罗汉可以成为福田,大家应该去供养他,他也可以接受供养,所以叫做“应供”。
根据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六种阿罗汉:
一、退法阿罗汉, 指遭遇小恶缘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
虽然他得了阿罗汉的果位,一旦遇到恶缘,就会马上退失。但是,他不会直接退回凡夫,可能会退为三果阿罗汉或者阿罗汉向,然后又修行回到原来的果位。
二、思法阿罗汉, 指由于忧惧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
得到阿罗汉的果位以后,他很害怕丢失以至于非常的珍惜。恰好由于害怕,果位就丢失了,因为是“人我”在害怕嘛,而阿罗汉是没有人我的,所以,忧惧也会丢失掉果位。
其实,大乘在最初证悟本性时也会这样,刚刚开悟以后想要安住在法性(智慧)里面,结果一个违缘出现,比如,身体突然一阵剧痛,或者突然一个人出来骂你,又或者响起一阵激烈的声音,你马上就会从法性里面退出来,这叫做“思法小菩萨”。
“思法”就是得到了以后非常珍惜。初初开悟的人有个毛病,证悟以后就想把心确定为一种对境,总是想靠思维、觉知去定死它,总是要去住,一住就会出麻烦。这是初初开悟的人一定会经历的,不这样的几乎不可能,除非是非常大的根器。这样的根器也许有,不过目前来讲我没有遇到过。
三、护法阿罗汉, 指能守护而不致退失果位者。
这种阿罗汉安住得比较稳固,安住的果位是一种认知(智慧),它不是一个东西,我们后面会讲它也不是实有的。
四、安住法阿罗汉, 指不退亦不进,而安住于果位者。
这和护法阿罗汉差不多。护法阿罗汉是靠远离、排斥贪嗔来守护,而安住法阿罗汉并不排斥什么,就安住在他的智慧(境界)里面。
五、 堪达法阿罗汉,指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者。
阿罗汉证悟以后,有八忍智和八类智,还有十六个行相,堪达法阿罗汉的忍智越来越稳固、类智越来越广大,能迅速精进而达于不动法,成为真正的不动法阿罗汉。
六、不动法阿罗汉,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种阿罗汉中,前五种称为钝根,后一种称为利根。但我觉得,这种钝根、利根的分法也不是绝对合适,比如,有些利根也要经历退法、思法、护法、安住、堪达,最后到不动。
大乘证悟本性也是一样,初初证悟本性时,可能遇到一点小小的违缘就守不住了,这叫“退法小菩萨”。然后不停地想抓住这个证悟,但又抓不到,这叫“思法小菩萨”。而“护法小菩萨”是不停地排开内外的恶缘,让觉性现前。“安住法小菩萨”就可以经常沉浸在法性里面,最后,内在会进入法性定,外在的十二个百数功德也会出来,就变成了真正的初地菩萨。这是从大乘的角度去讲的,小乘就是这六种阿罗汉。
当你去修行时,就会发现这些过程都发生在你的相续里面。有人说:“也许我直接就是不动法阿罗汉呢?”也有这样的根器,也许你是,但你只是比较快速地经历前面的过程而已,不会处于某一个阶段很长时间,而大多数情况都可能会经历这些过程。比如,可能在退法阿罗汉的阶段搞很长时间,从阿罗汉向到阿罗汉,不停地来回很多次,这个阶段就称为退法阿罗汉。或者是在安住法阿罗汉的阶段,很长时间安住在定里面或者觉知里面,没办法透过去。
小乘的阶位可以分为四向四果,又称为“八圣者”: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四果就是真正的阿罗汉)。什么叫做“向”呢?就是快到了,但还没有到。比如初果向,他的业障都差不多去尽了,但有时候还会生起来,反反复复的过程就叫做“初果向”,稳定下来以后就叫做“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一样的,都有个“向”和“果”。
初果叫做“须陀洹”,二果叫做“斯陀含”,三果叫做“阿那含”,四果叫做“阿罗汉”。有人认为须陀洹要七还人间,虽然绝对不会再堕恶道,但他会在天界和人间来回七次,重新做人或者成为天人继续修行。也有人认为须陀洹不是七还,斯陀含才是,但斯陀含也可以一还。对此不同的论师有不同的解说,我们可以去看《俱舍论》,或者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
阿那含是三果阿罗汉,就是不还了,再也不来欲界了,可以天界直接成为阿罗汉。最后的四果阿罗汉,又叫做“无生”或者“胜敌”。他再也不会成为有情,是绝对离开了轮回的圣者,所以称为“无生”,还可以翻译成“胜敌”。索达吉堪布认为,翻译成“胜敌”比较准确的,因为大乘的法性无生才是真正的无生,而“胜敌”是对治性的,与敌人(三界的烦恼)较量取得了胜利。
以上跟大家大概解释了阿罗汉的四向、四果以及六种阿罗汉的情形,这些内容没有那么简单,等一下我会讲阿罗汉和大乘菩萨的所证有什么区别——这是《定解宝灯论》里面的第二个问题,争论非常多。当然,我不可能把这些争论全部讲出来,希望大家去看《定解宝灯论》,里面有很多内容。有兴趣的人可以看,没兴趣的人可以不看,这些内容和虽然我们有关系,但也不见得有多大关系,即使你不了解阿罗汉的境界,也是可以修行的。
但是,很多人一定要去分辩这些东西,就像小孩子讨论大人们的生活一样,有没有意义呢?可能会有一些意义,反正都要长大,所学的东西可能会利于你长大,或者在长大的过程中少遇到违缘。但是,很多细节性的东西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如果学得太多,反而会影响你长大。
但我觉得,有时间的师兄还是要多闻思。《定解宝灯论》非常精彩,我们懂了阿罗汉的见解以后,对于明白菩萨的所证有极大的帮助。所以,《定解宝灯论》里面的七大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声缘怎证二无我,专门讲述阿罗汉所证人无我空性和菩萨所证大空性的区别。等一下我会跟大家稍稍分析一下,但不可能花太多时间来讲。
《俱舍论》里面讲,三界的烦恼是由十个结使来驱使的,包括五个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和五个钝使(贪、嗔、痴、慢、疑)。利使主要是指见解层面;钝使主要是指贪著、习气层面,会凝结成一些强烈的执着。为什么有利使和钝使的区分呢?利使就是来得快,马上会起作用;钝使(贪、嗔、痴、慢、疑)一般都很深层,看不到,但在背后起更大的推动作用。
虽然分了十个结使,实际上是互相牵连的。比如,身见里面牵涉到贪,邪见里面牵涉到嗔,混合在一起的。大家不要认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仅仅是五个概念,对应的是内心里面深藏的执着,贪、嗔、痴、慢、疑也含有深藏的执着,而且是混合在一起的。贪里面有身见,嗔里面也会有身见,而且身见里面也会有邪见,比如,我们认为身体是由物质组成的,只是把执着进行了功能性的分类,划了十个范畴,称之为十个结使。
以此十结为基础,于三界九地,有八十八种见惑和八十一种思惑。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整个欲界算是一地,是最复杂、最痛苦的,包括下三道、人道、阿修罗、欲界天;色界包括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共四地;无色界的四空天(空无边天、识无边天、无所有天、非想非非想天)又是四地,加起来共九地,即“三界九地”。十个结使在三界九地会形成八十八种见惑,即文化、思维、教育等形成的知见上的疑惑,有点像遍计执,但也不完全是。
见惑又称为“迷理之惑”,属于各种妄见,由邪分别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见惑的品数,小乘《俱舍论》里说有八十八种见惑,大乘的唯识里说有一百一十二种见惑。
见惑是以五利使为根本,思惑是以五钝使为根本,但也不完全是这样,也有利使和钝使混合在一起的。思惑又称为“迷事之惑”,由贪嗔疑等迷情,染著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思惑的品数,三界九地中的每一地各有九品,总共是八十一品。
八十八种见惑和八十一种思惑,归结起来都是十个结使。这些名词你们是不是都听晕了?这些内容你们可以听一听就算了,就我们这个层面的修行者来讲,你不知道也没关系。但作为五部大论的学习者,听一听也是很有好处的。还有,想要将佛法在内心里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思维的学人,也可以听一听。
我们团体里面就有学习五部大论的师兄,对他们来讲,学习这些内容当然很好。但是,如果你只想知道《金刚经》中适合自己修行的一部分内容,你可以把刚才讲的内容当作一种知识,听了就完了,不必深究。
小乘的修行要去掉见惑和思惑,到了初果阿罗汉,见惑就全部没有了,但思惑还要一点一点、一品一品地修,到了不动法阿罗汉(修证彻底的阿罗汉),才会全部断掉。
见惑和思惑都属于烦恼障,是以人我执为主引起的烦恼。阿罗汉还有尘沙惑和无明惑没有解决,尘沙惑和无明惑属于所知障,是由法执引发的无明、执着、分别,连八地菩萨都有。八地到十地菩萨要去除尘沙惑,十地的末尾要去除无明惑,即根本的无明要被拔掉,这时候就会真正成为佛陀。
所以,见惑和思惑是属于人我执引发的烦恼障,阿罗汉一定要把它去除掉。逐渐去除的过程,就是四向四果逐渐修上去的过程。
现在,我要把《定解宝灯论》里面的内容略略地跟大家分享一下:阿罗汉的所证和菩萨的所证差别在哪里?学中观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阿罗汉没有证悟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而大乘证悟了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什么叫做没有证悟?什么叫做证悟了?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是什么?引起的结果是什么?我在这里简单地跟大家讲一讲,这个不是很复杂,应该一讲就清楚了。这是观念性的东西,但在修行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观念和你相续的情况是一致的。
我们经常说阿罗汉证悟得不够彻底,而我们离阿罗汉还很远,我们的人我执非常强盛。阿罗汉主要是破人我执;而菩萨不但要破人我执,连法我执也要破掉。他们的所证,即证悟的智慧,达到的层面是不一样的。
阿罗汉的所证,主要是证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我”这种主宰体。他们认为所有的痛苦都是“人我”这个个体造成的,消灭“人我”就可以离开轮回,进入到灭尽定,以此作为修行的目标。
当然,佛陀讲了苦、集、灭、道,我们可以从大乘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从小乘的角度去理解。苦、集、灭、道,即四圣谛,说世间都是苦,三界六道所有的分别都是苦,分为:苦苦、变苦、行苦。苦是因为所有造作的堆积——集,集而生苦;为了灭掉苦,就要修道,去破坏这种集,最后消灭苦;通过道,可以达到不再离苦,称为“涅槃”,也称为“灭”——灭掉了分别执着,灭掉了烦恼。
关于苦集灭道四谛,还有十六行相和阿罗汉的八忍八智,我们到后面再讲。这些概念讲多了,我也觉得没啥劲儿,你们也可以自己去翻书。但是没办法,因为经论里面提及了,所以我必须要说。
阿罗汉主要是破人我执,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人我”到底是什么。唯识认为“人我”是末那识,但小乘(阿罗汉)根本不讲末那识,因为没有唯识的理论。当然,后期也会讲到,但前期不会讲,前期他们认为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聚合是一个“假我”。我们的身体是“色”;我们有很多感受,叫做“受”;我们有很多思想,叫做“想”;我们有很多情绪,叫做“行”;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感受、情绪(心所),都是我们心识的一种分别,叫做“识”。而色、受、想、行、识都会堆积,称之为“蕴”。
那堆积到哪里呢?阿罗汉是不管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大乘里面,就很好回答了,唯识认为是以种子的方式储存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而种子是一种倾向性,不是实有的。心根本就无形无相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我们也不必考虑这种倾向性藏在哪里,不需要地方。
大乘的观点一下解决了“业存放在哪里”的问题,而小乘对此是说不清楚的,因为它没有把世界观走到极致,不会过多去分析“造成五蕴的根本是什么”,只是没有五蕴就不会有人我了。
阿罗汉发现,整个五蕴里面,其实是没有能够作主的“人我”。离开五蕴的独立的神我,完全是一种臆想,是不可能的。离开了五蕴,没有人我;而五蕴里面找来找去也没有人我。我们在中观里面也学过,阿罗汉也会走到没有人我这个层面。
五蕴的聚合不是人我,每一个蕴也不是人我,比如色蕴、想蕴、受蕴。但是,每一个蕴的存在都可以导致心对这个人我的执着,这叫“人我执”。“执”不是一种真实的东西,但也是心的一种倾向性,它就执在那里,所以要把蕴集也破了。
什么叫“蕴集”呢?比如,我们的身体堆积成了这个样子,叫“色蕴”。那是什么东西堆积成它的呢?小乘认为是微尘堆积而成的,但微尘不是蕴集,微尘堆积而成的身体才叫做蕴集。有蕴集就会有人我,《中观宝鬘论》里面说“何时有蕴执,彼时有我执”。也就是说,只要有色、受、想、行、识,任何一个蕴的执着,就会有人我。
比如,在小乘的观点里面,无色界的众生是没有色蕴的,甚至也没有想蕴和受蕴,但有识蕴。而大乘认为无色界的众生还是有轻微的色蕴,想蕴和受蕴也只是被暂时压制,并不是完全被破坏了。
虽然没有“我”,但五蕴的汇集会让我们产生我执。哪怕只有五蕴中的一个蕴,也会因这个蕴执而产生我执。因此,如果要破坏人我的执着,就要去把五蕴的集合破坏掉,以及把蕴集的执着也破坏掉,这是阿罗汉的修行。
如果要破坏五蕴堆积成为人我的方式,首先要破坏人对外境的贪著。而人对外境最大的贪著是什么呢?在古代还没有毒品,最厉害的色就是男女之色,即对异性身体的贪著。这种对色相的爱好,导致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去观修身体不是真实的“我”。虽然我们不会想身体是“我”,但这个主动的推动者一定会去追求男女色相,所以,小乘以破贪为主,以修“不净观”和“白骨观”的方式来破坏这种追求。
但是,并不是说破掉对男女色相的贪求就可以了,那只是为了让心定下来,不再追逐这些东西了。其实,世间的很多贪著都是因为男女贪著而来的,如果没有男女的贪著,很多东西都解决了。
明星真的希望有很多钱财吗?很多时候,拥有钱财是为了买异性对他/她的关注。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需要拥有更多的异性,认为这是最快乐的。为此,他要钱、要好衣服、要权利,其实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关注。演员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得那么漂亮呢?一定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力,这是对色的贪著。当然,在打扮上搞得太厉害了,也会成为另一种单独的执着。
因此,断除了对色的贪著以后,随之而来的各种贪著也会被破除掉。如果真的对异性不感兴趣,那个人会很容易出家,可以穿百衲衣(即很破败的衣服),至于别人怎么看,随便!
有些人平常在家里穿得乱七八糟都无所谓,但出去以后,如果别人觉得他穿得不好看,就会很难受。人们经常说“鸡窝里飞出凤凰来”,很多女性在没有异性看她的时候就乱穿,出去的时候,就一定要收拾得很干净,实际上是为了异性看到她舒服。当然,她可以把这解释为教养,人类总是为自己丑恶的行为找比较美好的借口。没关系,我们原谅她,但我们要明白,这实际上是一种强贪执。
所以要破掉对男女之色的贪执,那破掉这种贪执以后,是不是就结束了?不是的,破掉贪执以后,心就安了,才能去观察蕴集的真实性。
所以,小乘会去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其中最关键的是“观法无我”。“无我”到什么层面呢?只要没有人我执就可以了,即观所有的现象没有主宰者,没有我们所执着的“人我”。四念处最重要的是这个,小乘主要修的就是这个。
“观身不净”,就是修不净观、白骨观,通过观察别人身体的腐烂、变成一具具的白骨,反过头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观受是苦”,要离开很多感受的贪著。苦的感受,肯定谁都想离开,但好的感受就不想离开了。我们到处去旅游、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是为了要有好的感受,“哎呀,好舒服啊!殊胜!”——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就已经完蛋了。
“观心无常”,观我们的认知者是无常的。这个“认知者”,主要指意识性的认知或者明觉性的认知,不是指根本的法性。如果认识到根本的法性,就不会说无常了,而会说空性。“空性”和“无常”是两回事,有区别也有一致的地方。无常到极致时,就会发现本体是空性;空性游舞起来,形成二元观待时,就会是无常。
“观法无我”,所有的现象里面是没有“我”的。但这里说的“观法无我”有大小乘的区别,大乘的观法无我会走到极致,而小乘只要没有人我就可以了。
逐渐修持“四念处”,最后人我就会消失。所以,阿罗汉只是证明了“五蕴的组合是假的,每个蕴也是假的”。那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些假相呢?小乘就不再深入了,认为组成色蕴的最小微尘是“无方微尘”,而微尘上不会有人我的主宰性。组成精神的刹那也可以成立,但每一个刹那都没有人我的主宰性,一定要组成蕴才会产生我执。
因此,小乘里面说阿罗汉会“灰身灭智”,“灰身”就是身体变成了灰(微尘),“灭智”就是心的认知里面不再有蕴的执着、不再有人我的执着。身体(色蕴)成了灰,其他的只是心识的刹那,都没关系。
那阿罗汉在闻思和修行时,会不会说“我不需要证悟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呢?不会的,根本不会有这种想法,只是在观法无我的时候,发现没有人我就可以了。
所有的主动性都是人我在造作、驱动,当真的明白了没有人我,而且人我的俱生种子都被去掉了以后,心的主动性就会消失,就不会再造作。这时候就会进入一种定——灭尽定,色、受、想、行、识全部灭完了。这种灭,实际上是一种定,小乘称之为“涅槃”(大乘认为这不是究竟的涅槃),涅槃了以后,他们就不管其他有情了。
这是藏传佛法里面麦彭仁波切等大德的一个观点,认为小乘阿罗汉就只证到这里。小乘不知道构成蕴集的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其实也是空性的,所以,中观里面经常去破无分微尘、无分刹那的真实性。
实际上,即使无分刹那、无方微尘是真实成立的,人我也可以不成立。也就是说,你去修单空,还没有证到究竟空性之前,你也可以利用单空把人我消灭掉。阿罗汉修的就是单空,汉传佛教称之为“偏空”,所以,阿罗汉又被称为“扁担汉”。
“扁担汉”这个说法,主要是指小乘没有菩提心,不去度其他众生。他们为什么没有菩提心呢?从智慧层面来说,他不知道所有众生本质上都是佛,没有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真正的证悟也不需要进入一个完全灭掉了色、受、想、行、识的定。心脱离所有的执着时,反而可以让所有的外境(哪怕是庸俗的外境)都现前,菩萨就是这样的。
人我灭尽了,好像就没有动力了,那怎么办呢?菩提心是一种动力,本觉里面含有应缘而起的非主动性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也就是说,只要一祈求,他就会出现,千处祈求千处应!这就是大乘的觉性和小乘的不同之处。
为什么对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认知(所证)不同,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别呢?第一,前期的发心确实会造成所证是否彻底的差别;第二,如果一个人证悟了所有显现俱皆法性,为什么要在涅槃里面躲避业力呢?既然都是法性,就没有什么东西要回避。如果还没有完全证悟法性,只是人我没有了,他害怕形成新的人我,就要去入定。所以,所证的差别会造成后来的行为不一样,听得懂吗?
区分大小乘的时候,我们经常都会说“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一句话就把它说完了,其实里面含有很多的内容。
实际上,小乘是观察诸法里面没有能动性、没有一个主宰者,然后利用这样的思维不停地去观修,最后放弃所有的追求。但是,在放弃所有追求的同时,他并没有真正地明了法性,而是失去了主动性,进入到一种定里面。
而大乘不是的,大乘到八地菩萨时也没有人我,但他明白了法性,认为所有现象都是法性,任何时候都是证悟的,还有必要去入定吗?虽然他没有主动性,但只要一祈求,他就会依缘通过各种方式加持你,不可能不来。
我们凡夫是有选择性的(我想来就来,不想来就不来),而佛菩萨不是,你一祈求,他一定会来,他根本就没有来或不来的选择性,选择在你那里。这就是大乘证悟和小乘证悟的不一样,它们在明相上的具体差别,你们可以去看《定解宝灯论》里面的第二个问题。
所以,祈祷很有用,我们要经常祈祷。但是,它的作用体现在哪里,你还是不清楚。对于修到很厉害的人,他知道祈祷就会有用。比如,有的人安住在大圆满里面祈祷上师三宝,直接就会感受到加持力,心开始变得清明、宁静,对很多问题能够直接明了,也不再畏惧——这不是虚妄,而是直接感受到的,会变成你内心里面真正的信心,非常殊胜!
一般人的信心,是看到很多聪明人都在信,便跟随着去信。其实不然,那么多人都相信股市,结果栽的人那么多。
好了,以上是阿罗汉和大乘所证的不一样,我只是简单地跟大家说了一下,很多具体内容需要大家去看书,遇到问题可以提出来。
有一点我们要非常注意:虽然阿罗汉通过观察所有的现象都没有主宰者(人我)而证悟的,但他不会拿任何一种对境或能境来证明这种证悟的存在。听得懂吗?
阿罗汉证悟了人无我的智慧,它是法无我的一分,起码证悟了五蕴的聚集没有人我,以及五蕴本身也没有人我。没有任何一个对境或者任何一个能境,能够证明所证悟的人无我的智慧是成立的。也就是说,他不会认为“我得到了阿罗汉这个东西”,如果有“我得到了一个什么东西”,就一定有人我与之相对——如果有一个东西来证明人我没有,恰好就会证明人我是有的,听得懂吗?不管是小乘的证悟或者大乘的证悟,都是这样的。
如果证悟了本性,没有任何一个对境可以证明我的证悟是真实的,所以,《金刚经》里面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以人我为基础去进行对境性的认知。
同样的,证悟阿罗汉的智慧,是不是证悟了一个对境性的东西叫“阿罗汉”呢?也就是说,是不是有一个实有的阿罗汉,实有的二果、三果呢?没有这样一个东西,那是一种智慧。如果有这样一个东西,那你只能以人我的方式去认知它。当以人我的方式去证明你证悟了阿罗汉,那你的证悟就是假的。后面的经文都在说这个问题,这样一解释,大家看后面的经文就容易理解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用白话来简单解释一遍:“须菩提,你认为如何,初果阿罗汉能认为‘我得到了一个须陀洹的果位’吗?”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须陀洹虽然现象上已经进入了圣者之流的行列,但没有一个实有的进入处,不为六尘所转,也无法用六尘来安立阿罗汉的果位,所以须陀洹只是有名而无实,即有现象而没有本质。”
初果阿罗汉叫“预流果”,也叫“须陀洹”。须陀洹必须要断掉所有的见惑,《俱舍论》里面说有八十八品见惑,而大乘唯识里面说有一百一十二品,藏传佛法也这么认为。这个没关系,因为分类经常会有重叠、有不同。
除了要断掉所有的见惑,须陀洹还要断掉一品到五品的“修惑”(也叫思惑,这些词汇你们听一听就可以了)。“修惑”就是基于贪、嗔、痴、慢、疑的执着、习气,分成了九个等级(九品),须陀洹要断掉前五个等级。另外,还要断掉三个结使(见惑和思惑组成的一些巨大的障碍):萨迦耶见、疑见、戒禁取见。如果不断掉这三个结使,就不能称为阿罗汉的见道。
大乘的登地菩萨也要断掉萨迦耶见、疑见、戒禁取见,只是三个结的内容不一样,所证的智慧也不一样,但所安立的名称是一样的。
《俱舍论》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大家可以去看,记不住也没关系,大概知道就行了。比如,阿罗汉断了几个结,它到底是什么,这些弄起来挺麻烦的。但是,中观的道理就要很深入地去想,因为你要去修行。
“萨迦耶见”就是身见,执着身体为我;“疑见”就是对三宝、法性、阿罗汉的境界有怀疑,如果你已经进入了初果,就不会再怀疑了;“戒禁取见”就是把非见执为正见,胡乱规定一些戒律,这种事情在我们的修行团体里面经常出现,每个人都规定一些戒律,代替了佛陀的功德。
戒禁取见主要是针对当时的外道,比如印度教的苦行、各种各样混乱的戒律。这些现象现在都有,印度教有一位所谓的“圣人”,把手向上举着几十年都不放下来,然后再也放不下来了,因为骨头的生长方向都变了。他坚持了几十年,意志力实在太厉害了,但也不能解脱,因为见地不对。网上有照片为证,看到我佩服不已!如果有正确的见地,再用这种意志力去修行,不即生成佛才怪!可见,正确的见地非常重要。
小乘行者通过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的修行,就会得到初果的果位,但他不会有“我得到了初果”的执着。因为六尘之中找不到一个须陀洹的安立处,“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没办法在色法或者心法上安立一个须陀洹。它不是实有的,它就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没有本体,有名无实。但它有现象,在现象上确实有人证悟了“须陀洹”,只是也没有实质。
那是不是说“我不是须陀洹”的人,都证悟了须陀洹呢?这是语言游戏。真正的须陀洹,会知道自己得了须陀洹的果位,但他并没有这样的执着,是这个意思。
佛教圈里面流传一种说法:“只要有人说自己证悟了,那他就没有证悟。”而且经常有人质问讲法者:“你证悟了没有?”如果说没有证悟,他就会说:“既然没有证悟,你有什么资格讲法?”如果说证悟了,他就会说:“证悟的人都不会说自己证悟了,你说自己证悟了,就是没证悟。”我和大家交流了那么多年的佛法,这样的傻瓜不是只遇到一两个,而是一群!
他们觉得,认为自己得了阿罗汉果的就不是阿罗汉,阿罗汉就这么蠢吗?如果连自己得了阿罗汉果位都不知道,他怎么会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在缘起上,他会知道自己证得什么样的果位,但他不会有这样的执着。为什么不会有执着呢?阿罗汉也好,须陀洹也好,在六尘、六根、六处等所有现象中找不到须陀洹、阿罗汉的安立处。
要找得到一个安立处,才能去执着它嘛,现在连找都找不到,怎么执着呢?就像法性一样,什么是法性啊?你能给我找一个法性出来?找不出来,所以没办法执着。虽然没办法执着,但它本身会有一种智慧、明了,大乘的开悟也是一样。
如果开悟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开悟了,那不是一个傻瓜吗?如果认为自己开悟了就不是开悟,那就永远没有人开悟了。很多时候,这是一种语言上的毛病。他可以知道自己开悟了,正因为他开悟了,恰好就没有“开悟”这种对境性的执着。听得懂吗?我直接讲完了,后面的内容基本上不用讲了。
如果在他的觉知、智慧里面都不知道自己证悟了什么,那说明他是傻的。所以,只要有人来问:“我这个是不是开悟?”你马上就可以肯定他没有开悟。
有些人认为自己开悟了,实际上他的“开悟”可能只是一种对境,不是真正的开悟,但他误认为自己开悟了。这种人反而不一定来问你,因为他自以为是。只要来问“我这个是不是开悟”,那肯定没有开悟,起码没有透彻。
有的人甚至达到了利于开悟的状态,他都没有开悟。有一本书叫做《阿琼喇嘛密传》,是丹增嘉措活佛翻译的,里面说阿琼喇嘛有一次进入到一种外境都消失了、不可言说的状态里面,然后去问他的上师:“这是什么层面?”上师说:“不知道,应该是阿赖耶识吧。”其实,上师知道那时候只要跟他一确定,他就可以开悟,但他的上师当时就不跟他说。
那么,阿琼喇嘛的那种状态是不是开悟呢?确实没开悟。通过修行、去执,可能达到了无执的状态,但是,由于没有产生这样的智慧,还是不能开悟。当然,这个智慧就有不同的层面,可以是加行道总相的层面、直觉的层面,也可以是阿赖耶识的层面(跟意识也差不多),也有透悟,中间有个非常长的地带。
所以,初果阿罗汉不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样的,只是没有了执念。请大家记住,初果阿罗汉要断掉修惑的一品到五品,要断掉三种结,而且他不会对获得的证悟有执着。所以,须菩提回答说:“世尊,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找不到一个安立处,而且“不入色、声、香、味、触、法”,不能在色、声、香、味、触、法里面找到“阿罗汉”这样一个对境。所以是“名阿罗汉”,有名而无实。
“有名无实”是格鲁派解释中观的一种方法,对此也有很多争论,学中观的人可以慢慢去争论,我觉得还是有好处的。越争论,你就会对真正的空性(法性)了解得越深刻,有利于细密地思维和不断地观修,从而建立准确的见地,乃至透脱的证悟。
当然,成就者的指引和加持是非常需要的。如果没有成就者的指引和加持,靠自己是很危险的,百分之九十九不成功。其实,现在有很多真正的成就者,比如慈师、索师等很多大德,趁他们还尚在,赶紧证悟,否则,如果大德们一涅槃,那就是真正的末世。
要称为“暇满人身”,就一定要有依止上师,接受到准确的教导。否则,你只是“暇”,不一定“满”。“满”是指满足各方面让你解脱的条件,“暇”是指你有空闲时间,这些条件里都包括着一定要有好的导师。
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斯陀含”是指二果圣者,这一段用大白话来解释:“须菩提,在你看来,二果阿罗汉会不会有‘我已经获得斯陀含的果位’这样的执着?”须菩提回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不会呢?斯陀含在现象上还要来一次欲界,但以胜义谛实相而言,二果的圣者已证得的智慧无所往来,所以称作斯陀含。”
斯陀含又叫做“一还果”,就是还要来一次欲界。前面说的须陀洹要七次往来欲界,人天之间往来七次。但这种说法有不同的争论,我们先不管,只要暂时记住就可以了。一果是“七还人天”,二果是“一还人天”。
斯陀含的见惑肯定没有了,而且要断掉六品的思惑(欲界总共有九品思惑,初果须陀洹要断掉前五品)。二果斯陀含与初果一样要断掉疑见、戒禁取见、萨迦耶见,除此以外,他还要断除贪欲(贪)和恶意(嗔)两种结使。这是藏传佛教的说法。
而汉传佛教有不一样的说法,斯陀含除了要断掉萨迦耶见、戒禁取见和疑见以外,还要让贪、嗔、痴变薄(术语叫“薄贪嗔痴”)。这是分类上的差别,大家只要记住就行了,我也懒得解释,仔细分析起来要引用《俱舍论》,那会说很多,但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够了。
到了二果的时候,六品的修惑已经断了,“我”和“我所”的执着大部分都消失了,不会有“我是阿罗汉”这样对境性的执着,所以更是“名斯陀含”。
请大家记住,在闻思或者讲法的时候,一定要把世俗谛和胜义谛分开。在世俗谛里面,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名相和分类;但在胜义谛里面(特别是二转法轮里面),不管是什么名相和分类,全是空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二转法轮里面关于二谛的分类,以前讲过很多,有相即世俗,相之本质即空性、胜义谛,这样分类就行了。
所以,在现象上可以有二果的证悟,但是没有实质的,而且他也不会有二果的执着。如果他有这种执着,他就不是二果,只有初果才会执着二果,因为他要去证二果。证了二果以后,他就不会执着二果了。从世俗上来说,只有没追到的才是好的,追到了就不好了,或者是没有好或不好。你们谈恋爱是不是这样的?很多东西都是这样的,最美好的东西是还没有拿到手的东西,最美好的风景是还没游历过的风景。一旦你去游历,就会发现三界如火宅。
以上是二果,再看下面一段: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用大白话翻译:“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三果圣者会不会有这样的执着:‘我已经得到阿那含果’?”须菩提答:“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虽然现象中的阿那含不再来欲界,而实相当中阿那含并无来与不来的分别妄想,所以只是名相上的不来果。”
果位没有来与不来,在现象上可以有不来,实质上是没有来或不来的执着,这是三果阿罗汉,也叫“阿那含”。
汉传佛教认为,三果阿罗汉把欲界九品的修惑全部都断了,五个下分结(身见、戒禁取见、疑见、贪和嗔)都断掉了(不是变薄,而是断尽),只是色界和无色界的执着还没有断尽。断掉了欲界的所有修惑(烦恼),就不再染着欲界的五欲。没有这样的执着和种子,他就不会再来欲界,所以叫“不来果”。虽然三果阿罗汉没有断掉色界和无色界的烦恼,但他可以在那里慢慢地修成阿罗汉,彻底离开三界。
藏传佛教里面的三果阿罗汉,要断掉的结包括了汉传佛教里面的四果阿罗汉才断掉的结。藏传佛教认为,三果阿罗汉已经把色受结、无色受结、掉举、无明、我慢都断掉了,色界和无色界的前七个烦恼也断了,只剩下非想非非想天(四空天的最后一天)的烦恼没有断掉,如果把非想非非想天的这个烦恼也断除了,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而汉传佛教认为,三果只是断掉了欲界的烦恼,不来欲界了,而色界和无色界的烦恼都没有断。这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说法有点差别。
如果大家有时间、有兴趣研究《俱舍论》,可以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但跟我们目前的修行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不管怎么样,断掉了欲界烦恼的阿那含就不来欲界了,又叫做“不来果”。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
这一段用大白话解释:“须菩提,在你看来,阿罗汉能否有此执念:‘我得到了实有的阿罗汉果位’?”须菩提答:“不会的,世尊。因为没有实有的法叫阿罗汉。世尊,如果阿罗汉有“我是阿罗汉”这样的执念,就著在我、人、众生、寿者相上,就不是阿罗汉。”
这和我刚才讲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他有阿罗汉的执着,他就不是阿罗汉了。但是,他可以在缘起上认为自己得到了阿罗汉果位,这是没问题的。比如,你得到了钱,你会执着钱吗?也许有些人会、有些人不会。但是,如果你得到了老婆,时间长了,你一定不会执着她。
阿罗汉还可以翻译成“无生”或者“胜敌”,索达吉堪布认为“胜敌”要准确一些(“敌”指三界的烦恼)。“无生”可能会引起一些歧义,因为大乘证悟的才是真正的“无生”。但是,也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阿罗汉的“无生”:阿罗汉不会再来三界投生而成为三界有情,他进入涅槃了,出了涅槃以后就会去净土。
这时候,阿罗汉把三界九地的八十一种修惑全部断掉了。所以,孙悟空陪着唐僧去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暗指八十一种修惑。取经路上险阻重重,到处都是蜘蛛精、狐狸精、白骨精——诸位,珍重!且行且珍重!哈哈!
阿罗汉断除了八十一种修惑,其实只是解决了烦恼障(人我执)这方面的问题,他还有细微的所知障。但人我执全部消灭之后,他就不会再在三界里面轮回,所以也可以叫“无生”。
汉传佛教认为,到四果阿罗汉才断除了五上分结(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我慢、无明)。而藏传佛教认为,阿那含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是最后的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天的修惑还没有解决。这只是分类的问题,没关系,两种都可以的。
当把色界的贪、无色界的贪、我慢、掉举、无明都去掉以后,就证得了阿罗汉,这时候,虽然他没有了这些执着,但他有自觉。比如,阿罗汉会腾在空中,上身出水,下身出火——狮子奋迅三昧(这个词汇一听就吓死人),然后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好厉害啊!但大乘行者说这是“扁担汉、偏空”。
大家听起来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确实很有意思,而且是真实的,《阿含经》里面说了很多阿罗汉的功德、神通等等。但现在看不到了,因为现代人的实执太重,我们的感受越来越凝、痴、滞、重,这是非常糟糕的。虽然时代越来越糟糕,但如果拼命去修行,我们也会很快取得成就,并不是差劲得根本无能为力。
阿罗汉完全没有人我的执着了,在没有进入灭尽定之前叫“有余涅槃”,这时候他还是会有世俗显现。佛陀在世时,很多人证悟了阿罗汉,但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显现,甚至还有各种各样的习气。比如,他们去乞食时,大迦叶专门向穷人乞食,为穷人积福报;须菩提就专门向富人乞食。甚至有传说,天女在天上奏乐、散花时,大菩萨听到音乐没有什么反应,花落到身上一下就滑下去了;但是,当花落到阿罗汉身上就会粘住,有些阿罗汉甚至随着音乐的节奏就开始摇了。所以,阿罗汉还是有人我的习气。
虽然阿罗汉有世俗的显现,但却没有谛实的执着,不会执着真理是实有的。所以,阿罗汉出定以后知道自己是阿罗汉,但不会对阿罗汉的果位有执着——“是名阿罗汉”,不是实有的阿罗汉,这里完全彰显了大空性。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段话用大白话翻译:“世尊,您说我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但我不会有‘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的执念。世尊,如果我有此执念——我已得到实有的阿罗汉果位,您则不会授记我为乐阿兰那行者。正因为须菩提无实有形相的执着,才能称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佛陀对须菩提作过很多次授记,有些经论里面说他是离欲第一、解空第一,有说法认为他是青龙陀佛的化身,也有说法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什么叫做“无诤三昧”?“无诤”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诤”指争论,“外诤”指劝解、争辩、诉讼等等,“内诤”指内心里面的分别、执着、纠结等等。“三昧”指精髓、安住。“无诤”指外、内都没有分别执着,没有争论了,能够安住在无诤的境界,其实就是解脱。
无诤三昧就是明白了人我虚无,内外无诤,安住寂静解脱。也就是说,内在没有什么分别了,不会有怀疑了。如果外在有人骂我、说我,根本不予辩解。没有人我了,我辩解什么啊?你骂我,是骂虚空;你打我,是打虚空。如果证得阿罗汉,就是这样的,非常自在!佛陀说须菩提得到了真实无诤三昧的境界,同时说他是离欲第一、解空第一。
佛陀的弟子中有十大阿罗汉,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境界,特点也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第一”。阿罗汉的所证虽然没有了人我执,但法我执还是有的,呈现出来的很多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他们不能像佛陀那样,虽然依缘起会呈现出释迦牟尼佛、未来的弥勒佛等不同的佛陀,但所有佛陀的功德、本体都是一样的,他们的不同只是因为缘起的不同。
而阿罗汉是自身的特点不同,因为还没有彻底证悟。虽然没有人我的执着,但法我上还有执着,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摩诃迦叶是头陀第一,阿那律是天眼第一,须菩提是解空第一,富楼那是说法第一,迦旃延是论义第一,优婆离是持律第一,罗睺罗(佛陀的儿子)是密行第一,阿难是多闻第一。
有人疑惑:“佛陀是不是自私啊?对自己的孩子特别照顾,把秘密的东西告诉他,所以罗睺罗成了密行第一?”这样说来,好像佛陀有人我执了?其实不然,父亲陪儿子的时候,自然会说到一些最具体的东西,然后罗睺罗秘密地去修行,这并不代表佛陀自私。
由于阿罗汉没有完全证悟真正的大空性,所以境界各异,而每位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都是一样的。诸佛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是因为缘起不同,当时所化众生的情况不一样。
“阿兰那”是寂静的意思:一方面是身体寂静,另一方面是内心寂静,烦恼调服了。“乐阿兰那行者”是指喜欢寂静的修行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虽然世尊您说我得了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但我没有这样的执着。如果我有这样的执着,那么,遍知的佛陀您就不会说我是喜欢寂静的修行人了。因为我的这种“喜欢寂静”本质里面没有任何执着,所以您才说我须菩提是喜欢寂静的修行人,我的这种“喜欢寂静”有名无实。
哇,这真的很厉害啊!关于这一段经文就说到这里了。
阿罗汉有八智八忍,即苦、集、灭、道分别的法智、类智、法智忍、类智忍。比如“苦法智”,就是对“有漏皆苦”(人世间都是苦)的了解非常深,这不是概念性的,而是认知性的。什么叫认知性的?比如,在禅定中,即使有一个念头起来,他都觉得这是苦(行苦)。而普通人念头起来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或者有念头才快乐,比如想金钱、权利、情人,越想越快乐。但阿罗汉不是这样的,他对苦的了解叫“苦法智”,安住在苦法智里面就叫“苦法智忍”。
“苦类智”是指他不但了解自己的苦,对其他众生之苦也能了解,比如天人的苦。安住于苦类智里面就叫“苦类智忍”。总体来说,苦法智、苦类智、集法智、集类智、灭法智、灭类智、道法智、道类智,以及它们的安住:苦法智忍、苦类智忍、集法智忍、集类智忍、灭法智忍、灭类智忍、道法智忍、道类智忍,就是阿罗汉的八智八忍。
还有四谛十六行相,也给大家讲一讲:
苦谛:非常(无常)、苦、空、非我(无我);集谛:因、集、生、缘;道谛:道、如、行、出;灭谛:灭、静、妙、离。
首先是苦谛,有四种行相:非常、苦、空、非我。因为我们的感觉是带缘的,任何现起都要因缘而起,所以是无常的。就像世间人说的“缘去缘来”, 由于缘起不由人的这种逼迫性,所以我们苦。
然后,“违我所见”,即不是我想见到的,叫“空”。我想见的见不到,而且很多东西都会离我而去,所以它是空的。比如,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好想见到某个东西,但根本就见不到,我们就很失望:“哎呀,什么都看不到”。这个“空”不是大乘的“空”,而是指和我的愿望不一样。“违我见”是指我什么东西都主宰不了,所以是“非我(无我)”(不是真正的大乘的无我)。这是“苦”的四种行相。
“集”也有四种行相:因、集、生、缘。什么现起都是要有“因”的,你得种下去种子;然后,万物都是根据各种各样的缘起道理来现起,叫做“集”;相续有规律地生起各种各样的现象,叫做“生”;而且不能缺少必要的因缘,或者说这些因缘一定要合理,叫做“缘”。所以,集谛一定要合乎“因、集、生、缘”四种行相。其实是说任何一种苦的现象都不是随便乱来的,也不是独立生起的,而是因缘而起的。
“道”也分四个行相:道、如、行、出。可以走向解脱的,叫做“道”;契合正理,叫做“如”;方向是对的,叫做“行”;能够永超轮回,叫做“出”。
达到涅槃就叫做“灭谛”,它也有四个行相:灭、静、妙、离。“诸蕴灭故”,五蕴都灭了,叫做“灭”;贪嗔痴三火熄灭了,叫做“静”;没有任何过患,叫做“妙”;什么灾难都消失了,叫做“离”。以上就是阿罗汉的十六行相。
阿罗汉完成了八智八忍,同时十六行相也全部掌握了,这是从学术上去说的。不管怎么样,阿罗汉在有余涅槃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显现,他要断尽我与我所的实执。名言中,佛会说某些弟子已经证悟阿罗汉,但阿罗汉们不会执着“我是阿罗汉,我很了不起”。
不像现在的有些人,觉得自己证悟了,很了不起。实际上,如果你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你一定没有证悟。处在证悟的状态里面,不会有“我很了不起”这种执着。
大乘菩萨也是一样,缘起显现上他们有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但他们的内在没有凡夫的执着,所以他们快乐。
世尊是遍知的,如果你没有离开这样的执着,他不会授记你是解空第一、离欲第一。恰好你没有这样的执着,他才说你是解空第一、离欲第一。
整段都在说阿罗汉修行的过程和果位都没有实质,无依无住,彰显般若的大空性。“不住”落到了阿罗汉修行的过程和果位,后面会越来越深,甚至会落到佛陀的修行和果位上,它也是空性的。在二转法轮里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陀的三十二相及各种各样的功德,它都认为是空性的。所以,《金刚经》是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
好了,今天很费力地把这一课讲完了。因为禅七的原因,接下来两个礼拜要停课了,希望这段时间大家好好温习一下,或者看看其他讲解,然后再来思考。有问题可以来问,一定要问,不然你搞不清楚的。其实,我这样讲是很粗泛的,还有很多细微的东西。但没办法,我已经尽力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跟大家交流了。
好,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07课
- 《金刚经》第0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