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是大乘佛法,我们还是要发菩提心,发起菩提心来进行交流。今天下午又有人打电话给我,不知道是哪位师兄,硬要我把昨天晚上关于阿罗汉的那个问题说清楚,不交代清楚的话,就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开玩笑)。我再把那个问题说一说。
不知道是哪位师兄,他还是没想清楚,可能是我昨天没有解释清楚。他说:阿罗汉入定的时候,末那识没有了,为什么还有阿赖耶识?末那识不存在了,阿赖耶识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他问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实际上阿罗汉有很多种,阿罗汉没有涅槃之前,他还有余业未尽的。但是他的末那识不起作用,再也不执我了,他完全觉知到“我”根本就没有,他不会像我们这样不加思索地执我。然而他以前造的那些业还在,这些业虽然不以“我”的方式出来,但是会以痛苦的方式(以法执的方式)出来,所以他还要受报。这些业毕竟是依据他以前的“我”而造的,这就称为微细的俱生我执的种子。
俱生我执或者俱生法执都可以分为:粗大的种子、中的种子、微细的种子。而且粗大的还要分三类,中的又分三类,微细的也有大的微细、中的微细、细的微细。要去看这些内容的话,《定解宝灯论》等很多书籍上应该有讲到。俱生我执被去掉之前,他的心其实已经完全不执我了,但是他造的那些业还有的,所以他还是要受罪的。他要完全地把“我”造的这些罪消灭的话,他必须要进入无余涅槃。所以只有在死亡的时候,他才会跳到空中说:“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依据“我”才能造业嘛,没有“我”了就叫无漏地或者清净地,相当于八地菩萨以上,那时候造的业是不可能受报的。所以阿罗汉的业报实际上是以前依据“我”造成的,我执本身也是一种法执。那个时候还有微细的俱生我执的种子,虽然末那识再也不执我,但是它的种子没有完全消尽。当它消尽的时候,他就进入涅槃了。
这是一种说法,我只能把我所知道的这些说法复述出来。
还有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有很多问题,我们今天没时间去分析,但是这是一种比较大类的说法,所以还是要说一下。它说阿罗汉的相续已经清净了,这个时候不能够叫做“阿赖耶识”,只能叫做“阿摩那识”(或者翻译为“安摩那识”),实际上就是清净识的意思。或者可以叫做“阿陀那”,但是“阿陀那”有“清净”和“不清净”两种意思。“阿陀那”就是执持一个相续的意思。甚至在唯识里面说,佛陀都有相续,也叫阿陀那。搞得学如来藏、学中观的人很不服气:“怎么还会有相续呢?佛陀不是个体,法身无相……”然后就开始这方面的争论。
这个问题,我能回答的只能到这个层面,而且都是翻了好多书得出的结果!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前面那种说法是成立的。至于后面那种说法,其实也有很多论师指出了它的不妥,但是它也是一种比较大类的说法,有好多论师坚持这个说法,所以我也把它说出来,只是介绍性的东西。这个问题就算回答了,我已经“坦白从宽”了。
——摘录并整理自《八识规矩颂》第4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如何证明末那识存在?
- 建立唯识的关键:成立七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