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卑劣”有四个非常关键的要点。
1.傲慢是修行中最大的烦恼,需要思维较众卑下来对治;
傲慢可能不算最大的烦恼,但起码是很大的烦恼。很多人认为贪是修行中最大的烦恼,特别是南传佛教。其实最厉害、最可怕的烦恼恰好是傲慢,为什么呢?阿罗汉有八十八种结使,即归纳起来的八十八种执着(要成为阿罗汉,必须要消灭八十八种结使),最后一个结使就是我慢,前面的都容易去除。
为什么小乘的修行主要说贪呢?因为贪最粗大,表现最为激烈。但贪的根本是什么?一定要有“我”,不然就不叫贪了,而叫法性游舞。贪的表现,一方面是喜欢外在的某种物质、环境,是内在的一种情绪、感受。能让自己产生愉悦,称之为贪。
为什么说傲慢是最大的烦恼?傲慢里有最细微的“我慢”,是产生我执的最厉害的结使,这个结使开展起来,才会有贪。其次,一旦建立了我慢,发展下去就会变成粗大的傲慢。当傲慢很粗大的时候,会形成一个很巨大的障碍——无法产生任何修行的功德。
我们经常会在朋友圈中看到这么一句短暂的法语:“傲慢的山顶,留不住功德的水。”什么意思呢?我们所有的修行,如果无法消灭我慢,反而会变成我慢的工具。
我们的修行要解决两个问题,即消除两种执着——“人我执”和“法我执”。你现在的修行不但没有把二执减轻,反而成了武装人我执中最核心的一个烦恼(傲慢),变成我慢的工具,这会导致任何功德都不成立。
我们很傲慢地去布施,这会不会有福德呢?有的,但是因为傲慢,布施的功德会减少,但福德还是有的。有些人去放生,自赞毁他地觉得:“我们放生好有功德,你看,那些不放生的人好可怜哦!”虽然他有这样的心态,甚至说出一些刺激别人的语言和行为,但是,放生的福德还是有的,只是放生的行为并没有转为消灭我执和我慢的力量。原因是什么?我慢!我慢再扩展为傲慢,傲慢是修行求解脱的一个大烦恼。如果我慢太强烈、傲慢太厉害的话,会把我们闻思修的功德变成让“我执”更强烈的一个工具,也就是“保养”轮回。
佛教圈子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念了很多咒就很志得意满、瞧不起别人。特别是一些闻思很好的师兄,逻辑顺畅,思维力和记忆力都很好,慢慢就开始瞧不起一些新来的师兄,或者瞧不起同时学习如今却不如他的师兄,觉得别人不算什么。这种心态如果持续下去,修行就不能叫功德,最多叫福德。
“我慢”是修行中很大的烦恼,所以,要经常思维“较众卑下”来进行对治。“所有的众生中,我其实是很普通的一个人。”有人会想,这样思维是不是很装模作样啊?有些人明明就是没自己学得好,为什么自己还要思维卑下呢?这时候,你不要去比较彼此之间的能力,如前所说,拿某种外在功能来强行区分高下、好坏,有时候会很矛盾。那我们怎么正确思维?
其一,从思维的角度,你可以把时间拉远来想。这一世你可能确实闻思比他厉害,但前面很多世,他的闻思都厉害过你,或许他以后都可能比你更厉害,有什么必要、有什么理由认为你就是比他厉害啊?就算厉害也没什么,也就一生或者短时期的事。
其二,从更大的方面来想,本质上大家都是一样的。你现在学菩萨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利益别人,因为对方是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要因为你现在学得好一点,就要表现出你更优胜、更强大?这与我们追求佛法的成就、追求修行解脱、利益众生是矛盾的。
如此思维,慢慢把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殊胜于对方、殊胜于外境、殊胜于周围的同事朋友的这些想法、情绪和心态真的放下。不要认为自己没有这种傲慢,几乎每个人都有,特别是一些闻思比较好的师兄。
你看我们小组讨论佛法,为什么产生争论的时候,很多人慢慢失态、开始人身攻击?因为想要赢。为什么要赢?赢,就是自己要比对方厉害,这是傲慢导致的烦恼。产生人身攻击的时候,其实已经失态了。就算没有失态,嘴上不说,表现得还比较谦虚,但内心里却很傲慢。特别是闻思时间比较长的、修行比较好的、禅定上有一定功夫的师兄们,你们谈论问题时,他外在显得很理智、礼貌、优雅,但内心里的傲慢是无法言喻的、深沉的,这样更可怕。
当一个人产生傲慢感觉的时候,是无法去利益众人的。傲慢是一种区分,首先要承认“我”和“你”是不一样的东西,才有“我”比“你”厉害。如果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法性的话,谁比谁厉害啊?
这种傲慢绝对会影响解脱,因为在本质上,我们一定要领会到所有的现象都是一个本质才行,你才会证悟空性。当然,具体要去找一个本质时,是找不到的,连“一”都找不到,叫“离一多因”。但是,起码你要知道,所有的现象、所有的个体,根本都是一样的。现在说“我比你厉害”,这是反空性原理的,一定要建立“我”和“你”不同,才有“我比你厉害”的说法。因此,要长期思考“视己较众皆卑下”,才能慢慢在心态上接近证悟。
2.我慢是轮回的原因,需要无我的智慧来解脱,而我慢上是体会无我智慧的障碍;
以上讲的是在修行中要消除粗大的傲慢,下面讲消除我慢。“我慢”可以理解为我执,但它不能绝对等于我执,产生我执的那种认知(个体感)就叫做我慢。
首先从道理上明白,我慢是轮回的原因,然后需要无我的智慧来解脱。而体会无我的智慧,必须要让我慢减到最轻。我慢是一种非思维性的执着,会让你看不清楚我执是怎么回事,因而你没办法产生无我的智慧。无我那种无执的法性(甚至不是法性,是阿罗汉的那种偏空智慧),恰好跟我慢是对立的,这是一个怪圈。我慢一强大,你无法产生无我的智慧,反过来说,无我的智慧不产生的话,你又不清楚什么是我慢,从而无法放弃它。
无我的智慧,就是发现“我”是个扯淡的东西,没有这么一个“我”。但它是直觉性的,并非是我们现在这种语言性、逻辑性的。我们可以从语言、逻辑上说一大堆的“无我”,但内心的无明执著执一直在驱使我们产生我慢、贪执、痛苦。不会因为头脑想到了“无我”,就没有无我的执著了,那怎么办?必须要在内心里产生无我的智慧,在这个智慧里面,你就会直接发现:“我”是一个不成立的无明。当你发现“我”是一个不成立的无明时,这时就是解脱的。
所以,灯一亮,黑暗就没了,这个“灯”就是智慧。智慧一产生,就发现本来就是无我的,本来就没有“我”这种东西。当你产生这种智慧的时候,就是解脱的,保持这种智慧修行就是保任,慢慢地,在任何时候都是无我的,这就是所谓的解脱。而要产生这种无我的智慧,我慢强了是不行的,它会遏制无我智慧的产生。通过修行和观察去削弱我慢,也是我们获取证悟必须要做的事情。
3.对治傲慢有层次,但真诚是贯穿所有层次的基础,粗大的傲慢和细微的傲慢在真诚思维较众卑下的情况下,都能够消减乃至消灭;
对治傲慢有层次,傲慢包括粗大的傲慢和细微的我慢,这里总结了两个层次,但实际上有好多层次、好多方面。粗大的傲慢,比如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这种傲慢是很好摧毁的,一巴掌就打垮了。但有些傲慢很吓人(细微的我慢),比如那种天人的傲慢,表现得礼貌、谦虚、非常优雅、无懈可击,但内心就觉得你跟他不一样、你比他好、你比他谦虚——你比他谦虚也成了我慢,好吊诡啊!走到最后,会发现最根本的是个体感。当没有个体感的时候,大家都一样,就没法比较。
慢有七种,分别是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高慢、卑慢、增上慢。其中有一种卑劣慢,比如阿Q精神——“你说我矮,我就矮给你看,咋啦?”“说我长得丑,我就是丑,还不是过得很好,牛肉一样在吃,咋啦?”为了突出“我”的个体感、“我”的独特性——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我是独特的、不一样的烟火。特别是经过人文主义的教育的人,容易把自我弄得更强大,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是的,在缘起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过于强调“我”的思想,极端有碍解脱。
傲慢有那么多层次该怎么办?我们怎么去对治那么多复杂的层次?就两个字——真诚,“诚心诚意又真挚”。真诚地思维较众卑下,比较众人来说自己更差劲,这样就能对治各种各样的狡猾的我慢、粗大的傲慢、细微的我慢。很多人就是不真诚,那什么是真诚呢?思维“较众卑下”也好,或者“我们的本质都一样”也好,都要进行大量的、长时间的思维,这是前提。
其次,回过来观照自己的心态,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状况:一方面是教理学来的较众卑下,比较众人,自己更卑劣一些;另一方面是过去认为“我比你厉害”的习气也很多,甚至会认为”我已经思维了很多较众卑劣下”,所以产生“我比你牛”的吊诡之心。这种心态是不经思考的自然反应——“你看,我学了较众卑下,《修心八颂》思维卑劣,诚心诚意,尊重他人献爱心,我是无垢尊贵种。你们都是农民,或者是首陀罗,种姓比我低下!”这种反应不是语言性的,而是心态性的。 这种人的嘴上会说:“哎呀,你是菩萨呀!”实际在很多真正的心态或行为中,会表现出他比你优越,有时候一个眼神都看得出来。
我以前曾经在佛堂里遇到一些学净土的老人,她们温文儒雅、待人友善,口念弥陀、见人鞠躬,而我本人的行为比较粗放,不小心把原本供佛的一个插着两朵花的小杯子弄翻了。这时候,一个老太婆回头瞄了我一眼,眼神中的蔑视,让我印象极深,但是这种眼神转瞬即过,几秒钟就没有了。
当然,我不会跟一个老太婆计较,只是后面的蔑视和前面的优雅、谦恭迥然不同,她有没有观察到,我不知道,但我观察到了。我观察别人挺厉害的,观察我自己,可能比她还糟糕。这些老人修得言行柔软,会礼貌地和人打招呼,当我不小心把她们的小杯子碰倒了,她们蔑视的时候,可能心里在想:“哇,你知不知道这样有多大罪业啊?把佛前的花弄倒了,一万世长得不漂亮……”
我为何举这个例子呢?我们内心会产生无数次的傲慢,很多根本是不经意的,觉察不到,那要怎么办呢?就像我们之前说的,不停地把所学的理论用来反反复复观察自己,慢慢地整个心态就变了。心态变了会怎么样?不知不觉,傲慢的习气会减少,根本不屑去消灭它,它起不来。
有人问:“这样会不会变得很卑贱呢?”不是的,傲慢跟卑贱是一对兄妹。一个猥猥琐琐、时刻在别人面前表现卑贱的人,骨子里面一定埋藏着更深的傲慢,只是没给他机会,一但给他机会,他会傲慢给你看。比如有些人没当过官,见到任何一个人都很客气、很谦卑,处处愿意出力做事,但哪天让他当官试试看?“奴隶一旦翻身做了将军,杀人不眨眼。”
我们内心中的卑劣和傲慢是一样的,有些人显得好卑微,一旦给他翻身的机会,就会马上变成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还有一些人,他平常很傲慢,一旦把他击溃了,马上就会变得非常卑微和猥琐,不要认为他是真正的卑微,那恰好是傲慢的另外一种表现。此外,我们不要老是观察别人,而要观察我们自己。
所以,傲慢有不同层次,我们也有很多层次的自我掩盖。思维和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停地、真诚地去思维。真诚的意思是什么?第一,大量堆积闻思这方面的见解和理论;第二,反复观照自己。时间长了,慢慢就会不屑于傲慢,也不会傲慢,因为没必要。
这时候,个体感就比较弱了,然后去证悟,乃至于打坐,都容易入定。个体感很强会表现为念头、想法、感觉特别多,各种障碍也很多,静都静不下去。个体感弱了以后,是不是变得很傻?不是,心会更加的清明和安宁。通过思维、修行来对治我们的傲慢,走到后来,是一个非常殊胜的事情,并不是一个难受的事情。
初期的时候,当然有点难受,特别是傲慢惯了的人,突然在别人面前没有了优越感,会觉得好难受。很多人的生存条件都很有优越感,“哎呀,他们是这样的,我是这样的”,优越感已经出来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经常观察到这些,但是,不要因此而整天处于焦虑中间,凡夫就是这样的。让无数个不同的个体,突然一下变得安宁、和谐、犹如净土,大家都是紫磨金身,连岁数长短都一样,显然不可能。娑婆世界虽然苦一点,但是“好精彩”(这是反话!为什么我要澄清是反话呢?我看到听打出来的文字,好多跟我说的意思恰好相反。那是他们听打错了吗?不是,他们如实听打出来,对于只看文字的人而言,就不知道我当时说的是反话。听打的师兄真的好辛苦,首先要随喜他们,同时要注意一下,我经常说反话,而且还夹杂各种各样“不是很卫生的话”,还有说一半又停了、说远又绕不回来,请大家原谅我!原谅我,我讲起来才有兴趣,我的“傲慢心”才得到极大的舒展——开玩笑的!)
以上说的是对治傲慢的多种层次。
4.思维卑劣并非强迫,不能是压抑和扭曲,更不能是阿Q心态,而是要对众生老母充满真诚的爱意;
思维较众卑劣并非是强迫自己,并非压抑跟扭曲,更不是阿Q心态,这点要注意。为了矫枉过正,就把自己搞得很猥琐——“你是主子,我是奴才,喳!”思维较众卑劣并非如此,而要把众生当成老母亲一样,充满真诚的爱意,在真诚的、对老母亲的爱意面前,没有你高我低。颂词说是“卑劣”,实际上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强烈阶级感或者种姓制度,也不是强迫或者扭曲、压抑,而是真诚的爱——“尊重他人献爱心”。
那要怎么在内心去体会这些东西?要观察自己,在思维“较众卑下”的时候,心里不是苦难,也不是扭曲地憋着自己:“明明他就是比我差,我还要想比他卑劣”,这样的话,反而成了产生抑郁的原因。并非如此,而是因为你爱他,他是你妈,所以知母、念恩才重要。
首先,无数世来你好、他好的事情经历了很多次,没必要在这一世再来搞这种比较;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根本上都是一样的;再者,我们要训练自己利益众生,成就菩提心,不能强行进行高下的配对、安排位置;最后,爱意是关键,对众生老母要充满真诚的爱意,就能改变压抑、扭曲、强迫思维卑劣的心态。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八颂》第2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不要辜负每一次的禅七
- 怎么运用中观的理去破心的实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