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有一个特点,很难安静,邪见很多。大量的信息蜂拥而来,各种各样的资讯填塞你的生活……这是资讯爆炸时代,走到哪里都有比如报纸、电视等等媒体,可以随时获取资讯。这些信息充满了我们的头脑,无形中会灌输给我们很多见解——一些凌乱的、不成系统的、同时又影响我们的邪见。
如果细究很多人的见解,你说他是“唯物主义”?其实不是,“唯物主义”是不怕鬼的,但他走到坟场,毛都竖起来了。但他又宣称自己是“唯物主义者”,大部分都是这种相续很混乱的人。其实他什么主义都不是,他是一个“动物主义者”,但同时他又屠杀动物——他就是在非常混乱的状态里面生活。他有什么观点吗?没有什么观点的。其实他的观点就是“感觉主义”:我很舒服,我就这个样子。说白了,就叫做“动物主义”,这很悲哀。
“动物主义”有时候是很快乐的,比如猪,多快乐啊,吃了睡,睡了吃。除了最后那一刀有点难以忍受以外,它的一生还是比较快乐的。有些传说讲,猪死了以后,它的肉没有被吃光之前,它都很痛苦。但是按照唯识的理论,我觉得这个解释不通。因为神识离体了以后,它是不会疼的。当然它会投生到另外的地方,或者地狱,或者又投生为猪等等,反复地投生,很折腾,很痛苦。
所以说,我们很多人的头脑很复杂、混乱、不成系统。如果是这样,我们想要安静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你看打坐的时候,有的人很快就睡着了,迷迷糊糊的。他也在坐,也在睡,坐跟睡“双运”。有的人呢,他头脑中有很多念头,不停地在想。能打坐的人,一看就知道了。你一看他,他又在坐又在想。而且想的东西,绝对不是想一个地方。他乱想,这里、那里、这里、那里……这跟我们的相续很混乱有关。
那怎么办呢?虽然定不下来,但通过长期地这么思维,有些人分辨力很强,一直这么思维下去,慢慢地就会形成定解,然后定解引生感受,他就定得下去了。
这不是吹牛,其实修行有两种方式:由观入止或者由止入观。在藏传佛教,“由止入观”叫做在修行上找见解;“由观入止”叫做从见解上产生修行。这两样都是可以的。而且事实证明,有很多师兄都是由观入止这么走进去的。当然也有本身禅定比较好的,加上一些见解就更容易进去了。
我们通过反复地闻思中观这些见解,把它熟练、清晰化。特别是比较聪明的人,逻辑能力比较强大的人,走这条路是非常顺利的。
有些人说:“你那个书我一看,什么自续派、应成派,二谛怎么分……搞得我晕头转向!我的逻辑能力也不强,我在小组里面学了半天,我一说出来,他们都说我脑袋有问题。”那怎么办,不学中观了吗?并非如此。我们只要掌握一些要点,把这些理论里面的精髓抓出来,然后指导自己去体会,去修行。这样也可以走得进去。当然这个的前提是要具有强大的信心,通过修五加行清除了业障,积累了资粮,生起了菩提心。然后依靠窍诀去修行,你就不用读那么多书。
读那些书,真的是会把头读得很大的,我也读了很多书,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逻辑能力比较差的人(当然,也不是很好,但还可以),我知道那种辛苦。而且把读了的书用于修行实践,花了很长的时间。然后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窍诀”。窍诀实际上就是见解的精华,而且这个精华一定要跟实修相结合。当然,窍诀也分两种。一种是见解上的,能够通过简单的几句话,让你明白整本书的意旨。比如说,中观的窍诀——现而不实,缘起性空。几个字就把中观全说完了。当然这种窍诀跟实修好像没有太多的联系,也是个概念性的东西。还有一种窍诀就是把这些见解的精华集中起来用于修行,你马上就可以去修行,这种就是比较修行化的窍诀,“四夺”就属于这种。
我们讲这个,是为了后面具体的单空的修行做见解的铺设。
——摘录并整理自《2011年中观概述》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怎么运用中观的理去破心的实有性?——金刚屑因
- 切断我执的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