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佛教哲学和其他哲学,我们只有进行了比较,才会明白区别,懂得取舍。都说人和人之间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哲学比较没有伤害,反而教会我们怎么取舍。
《佛本生经》或《白莲花论》,专门讲述佛陀前世作为菩萨时的一些故事,如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为求法从屋顶跳下,甚至身穿千钉……佛陀在本生故事里,说起自己的前世,曾经见到一位佛,当时激动不已,觉得十分殊胜。于是他双手合十,单脚站立,一下站了七天,念了一首偈赞叹佛陀:“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这首偈子是说,无论什么地方,无论谁,都没有佛那么殊胜,所以说“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虽然我们每个佛教徒都在念这些,都崇拜佛,认为佛陀非常厉害,但知道为什么吗?释迦牟尼佛刚降生的时候,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每走一步都开出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听到“唯我独尊”,我们马上就想到皇帝、国王,或者是一个极端傲慢的人,而释迦牟尼佛说的“唯我独尊”的“我”不是人我,说的是法性。天上天下只有一个东西——法性(空性)。
十方世界无如佛,并不是指佛陀的外在形象。虽然,跟世间人相比,佛陀的外在形象非常好看,化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行好,但还是要消失。而且,对于非佛教徒或外道来说,他们看到的佛陀不一定都是三十二相的。比如在王舍城,有很多外道去见佛陀,见了以后回去说:“他们说佛陀那么厉害,还是大觉者,但他是一位具有九种丑相的老比丘。”所以说,心中有佛,看到的都是佛;心中是屎,看到的都是屎;心灵是丑的,看到佛陀就是丑的。也就是说,这里的“佛”不是说外在的样子,而是说法性。
“一切无有如佛者”的“佛”,指的也是法性,那真正的佛(法性)到底是什么?这是所有的外道,包括其他东、西方哲学(这里说的东方哲学,是指除了佛教之外的道家、儒家、印度教等所持的哲学观点)都在追求一个根本的东西。我们说的“法性”,其实就是佛教徒对世界的根本认知,即对世界的根本宗旨、根本性质的认知。
所以,刚才说的“天上天下无如佛”的“佛”,并不是指一个样子;如果只是一个样子,不成立“天上天下无如佛”,因为对佛教徒来说是这样的,但对其他人来说就不是。这是为什么呢?当人们在看待外在样子的时候,不具哲学性,只具分别性,有些人这样看,有些人那样看。但从哲学角度来说,世界的根本,必须对所有人都成立。
“天上天下无如佛”,就是说佛教的见解是最高的,佛才是真正的世界根本宗旨——为了得出这个结论,要去进行比较才行。
如果不比较,一上来就这样说,那凭什么呢?通过比较佛教哲学和其他哲学,我们就会知道佛法是殊胜的。我们能够看到外道的毛病、缺点,看到他们不圆满、不自洽的地方,而佛法没有这些。这是比较佛教哲学和其他宗派哲学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就会找到佛教的宗旨,知道它的殊胜处到底在哪里。在比较的时候,就能知道原来西方哲学的毛病在这里,知道其他东方哲学和佛教的观点差别在哪里。从而,对佛陀的究竟宗旨(空性、如来藏)理解得更深、更准确,这样非常利于修行,利于获得最根本的智慧(究竟智慧)。
如果见解错了,就没办法形成准确的见地;没有准确的见地,显然不太可能开悟。当然,也有些人确实开悟了,但他表达究竟本质时可能不太圆满,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他们并不是通过学教理、修单空,逐步获取开悟的,可能是通过依止一位确实是成就者的上师。由于对上师非常有信心,上师也特别会教导,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让弟子明白了究竟本质(心的本来面目)。开悟以后,由于他们没有学过教理,就没办法用教理那样的语言,来阐述他认识的宗旨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只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这样的话,学过教理的人可能听起来好像不太对,但实际上,这只是表达的问题。
所以,有些人是真的成就者,但他没办法进行教育,因为他只有证法,没有教法,教证不齐全。就是说他的境界相应生起了,但是,他没掌握阐述这些证法的相应教理、名相、法相,也就是跟普通人沟通的这套系统。所以,他难以进行大幅度的哲学辩论,但这不妨碍他以自己的方式教育跟随他的弟子。所以这种成就者的弟子,往往不会很多。因为他要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如果有太多弟子,他去一个一个地说,是不行的。不过,要进行大范围的讲法,必须要通达教理,不然一些学过教理的人听了就会不服。
无论如何,通过比较我们所学的佛教哲学和其他宗教哲学,对究竟宗旨的理解和修行,都有巨大的好处。
——摘录并整理自《佛法与东西方哲学(一)》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佛法与东西方哲学第05课
- 佛法与东西方哲学第1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