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云禅七的第三天,在疫情期间,不知道大家打坐怎么样?由于不是现场打坐,在家里可能有些懈怠,当然,有些师兄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共修机会,会很认真的。
打坐有个要点,一定要学会在坐中休息,要放松。但现在说的不仅仅是放松,放松是个很大的题目,为什么呢?修大圆满的人,放松也是个要点。但现在不谈大圆满,只谈一般的禅定,不管是修定还是修观,过程中都需要放松。
大部分人修定,最初的时候都要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目标上,让自己的心安定——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目标,是挺累的。比如关注眼前的虚空或者面前放的一个东西,慢慢地静下来,似乎什么都没想(开始根本静不下来,念头乱飚,但是训练到一定时候,念头不飚了,好像静下来了),其实都是挺累的,这时撑不下去了,怎么办呢?放了,身心全部放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常说的放空。
很多人说:“累了以后,就放空一下吧!”其实那不是真正的放空,就是什么都不想了,有点像发呆、发愣,人累了、身心疲惫了以后都会这样子。很多小资们、小白领们,工作累很了以后都喜欢跑去丽江,为什么呢?找一个旅宿发呆,丽江专门有提供发呆的场所。发呆就是什么都不想,让身心休息一下,因为太疲惫了。
修定、修观也一样,比如修四夺的放光去射面前的东西,或者观想上师化光融入自身、自己化光融入上师,或者观想身体和周围的一切都如梦如幻,都是头脑在动,很累的,累到一定时候,一下全部放了,啥都不干。什么叫啥都不干呢?松了以后,啥都不干,就坐在那里。这时会不会睡着呢?一般来说是不会睡着的,你能够体会到这种放,就是一种修行,也是心的一种体验。
从很专注到一下放了的不专注,观修着到不观修,或者已经观修出了一点境界,那个境界也不要了,就坐在那里,啥都不干,休息一阵,等到身心恢复了再来,反反复复,这样才对。而不是每个人一上坐就开始去追求——“我一定要定,定到一个小时之内一个念头都没有”或者“我要一直观修如梦如幻”。第一,初步的时候很难做到;第二,如果逼着自己一直坐下去,容易产生厌弃心,觉得打坐没意思,或者熬不下去。
如果照着我说的去做,慢慢地,身心容易产生喜悦,还能够坚持下去,因为每一座中都有休息。这并不是什么高级窍诀,但是我希望,大家打坐的时候要经常这么去做,慢慢地,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修行”,才能修出味道来。修行能够修出味道来、修出感觉来,是不容易的,这时候就会觉得修行是很有意思的事。
苦修,并不是每次都要坐在垫子上挨苦。苦修有几个含义,第一,要长期坚持;第二,不是每一座都要追求快乐。但是,有些外道以苦为修,佛教却绝对不要求这样,佛教认为,挨苦是没意义的,挨苦都能成就的话,那地狱众生早就成就了。
通过禅修,把学到的哲学观点,在观察、体会中实现,这就是目的。不是为了挨苦,或者强行让自己达到什么状态——强行是达不到的,到了后来,越用力就越达不到。当然,最初忍住腿痛或者身心的烦躁,也是可以的,但不能过度,起码每一座要懂得坐间休息。以上跟大家谈了一点关于禅修的经验,现在回到课程上来。
前两天讲了一大堆的哲学,我有点怀疑,那么学术的东西,你们有兴趣吗?大家也不能完全当哲学听,讲述古今中外哲学观点的时候,其实想突出佛教的观点是什么,这才是目的。如果想在这里学哲学,不如自己去看哲学书,还会比我讲得全面细致得很多。而且网上有很多哲学的老师、教授,会让你学到更多、更全面的哲学知识。
我跟大家讲哲学,不是为了讲哲学,是想借用这样的方式,来说明哲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方式不正确,或者追求真理的宗旨、观点有问题,从而突出佛教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佛教要这么去干?我主要想讲这个,希望大家明白,不然对不起我的用苦良心。
我是学佛的,跑到这里来讲哲学,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说,叫不干正事;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叫抢人家饭碗,越俎代庖,显得有点不正经。所以我不是在讲哲学,是想通过哲学来讲佛教的观点,以前我们讲过很多中观、唯识的内容,那是直接去的,现在换一个角度来。
现在回到交流的课题上来——《佛教哲学跟其它哲学的比较》。昨天讲到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的因果论,他认为物理(山、水等等)对境之间的因果是观察不到的,因果只是在我们内心里面的一种习气。比如物理现象,火燃起来生了烟,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确实看到是这样,但火跟烟到底有没有因果关系呢?不一定!
佛教徒也是这么认为,如果究竟去看,最后会把火生成烟这种绝对联系性破坏掉。但是,佛教徒分析火不能产生烟,是因为没有实有的因果,从因果现象中找的麻烦。那是不是佛教徒就不承认这种物理的因果呢?不是,佛教会承认这种因果的,叫无则不生,没有火的现象就没有烟的现象,有烟的现象就一定会有火的现象,所以有烟就能断定有火。
而休谟不是这样的,他认为我们不知道烟跟火的关系,有烟就有火是意识的一种习惯性(一种习气)。显然,他否定了我们能够全面、准确的认知物理世界,同时,他认为我们不能够观察清楚自己的心,最后他成了怀疑论者。
休谟的哲学观点很大,我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像休谟那么出名的哲学家,如果你把佛教的因明、唯识、中观的观点学完了,再看他的观点,就会发现他是傻的。其实不是他傻,是你站在巨人的肩上,这句话是牛顿讲的。巨人是什么?佛菩萨!如果你不学佛菩萨的观点,只像休谟当年那样去思考,绝对想不出来。
而且,休谟时代基督教盛行,虽然他是唯心主义者,但他却不相信上帝。休谟有个很搞笑的故事,有一次,他不小心摔进了泥坑,由于淤泥很多,深陷其中不能爬出,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不信上帝,所以不去救他,有个长得很粗壮的妇女路过,逼着他说:“我可以救你,但你必须承认自己不信神的错误,并且朗诵圣诗、祈祷,我才来救你。”休谟无计可施,只能照办,最后妇女才把他从泥坑里拉出来。
接下来再讲几个哲学家的观点,这些观点都不是哲学家们全面系统的观点,只是观点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瞄准的是我们要说什么。佛教哲学在找什么东西,哲学家们也在找,只不过没有找到而已。如果把全部哲学系统拿来讲,随便选一个出来,十个禅七都搞不定,而且没有意义,哲学规定的词汇,每个哲学家都不一样,每个词汇所涵盖的心理现象以及外界现象都不一样,所以读起来很困难。
虽然佛教派别之间的名相、内涵不一样,但大体是一样的,而哲学家们的理论有很多差别,不太容易读懂,而且意义不大,最后会发现,他们分析了一大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世界”,所以有了科学社会主义。
佛法并非如此,它把世界解释得很清楚,还告诉你怎么做,而且还能做得到。你们有见过中、外、古代的哲学家门去搞修行,最后成就了吗?看不到!甚至有些哲学家的人品非常坏,比如尼采是一位很出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经常攻击妇女,把妇女扁斥得一塌糊涂。他曾说:“到女人那里去之前,先带上你的鞭子。”因为他追求女性经常以失败告终,喜欢嫖娼,但又攻击妇女。所以,搞哲学的人不见得就一定品德高尚,只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很发达,善于观察而已。
哲学家康德
康德也是一位很出名的哲学家、不可知主义者,有关这些哲学家的具体信息,在网上一查便可全部了知。
康德的观点:人通过感官直觉把外物(物自体)提供的材料表现成感觉对象――红绿软硬等,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通过理性――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自然界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 所以我们知道的自然界都是现象界或者说表象世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这就是著名的关于世界本原的二元论
“人通过感官直觉把外物(物自体)提供的材料表现成感觉对象――红绿软硬等”,我们认知世界要通过自己的感官,比如颜色是眼识的对象,佛教徒们会去学习唯识,里面会具体的讲眼识。但康德是很笼统的讲,软和硬本是触识,但他认为只是通过感官发挥作用的感觉材料。
“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这段话有点难以理解,这里提到了“先验”,指先验论。唯心主义认为,不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是空白的,每个人有不同的认知经验,即本身的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火气大一些,有的人就胆小一些,有的人就品格很好,有的人天生心胸宽大,这些就是先验论,跟唯物主义是冲突的,唯物主义认为思想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唯心主义的先验论是承认英雄创造时代的理论基础,因为生下来就有上天带给我的威力,即我们常说的“天赋”。唯物主义承认人在一些基能上、教育上的不同,但创造世界的是人民,是人民推动了历史。
哲学的观念,如果去细究是有理论基础的,但理论基础不见得健全。而解释世界最健全的理论,在我看来,没有什么超过佛法,所以“天上天下无如佛”。这不是一句空口白话,不是作为一位迷信的佛教徒或者应崇拜说的话,而是有具体的事实、理论的,不是像社会上追星的粉丝们,自己的爱豆怎样都是好的。真正的佛教徒,崇拜佛理所当然,也不否认有迷信的成分,但佛教本身确实担得起“天上天下无如佛”这样的说法。
“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康德认为时空观念是先验的,不用人教生下来就有的,通过感觉对象,小孩都能看到物体。
“通过理性――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先验理性就是一生下来能够思考的能力,这种思考能力不用人教的,如果一点思考能力都没有,那就是木头,连猪都会有,只是没有人类那么厉害。人类都有时空观念,通过先验的感官功能,发现树是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然后先验的理性头脑再把材料拿来认知——“哦,这是一棵树。”
“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我们所认知到的世界,实际上是现象界和表象构成的世界。这里有两个词:“现象界”跟“表象”。康德认为我们看到的东西,只是现象提供给我们的表象而已,比如一棵树到底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只是认知到它的颜色、软硬,树到底是什么,根本都不知道。
这跟小乘的经部观点是一样的(佛教有四部宗义:有部、经部、唯识、中观。小乘有部认为看见的东西是由微粒组成的;小乘经部认为看到的东西如同镜子里的影像,只是加上了我们的眼识捏合而成东西),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至于现象到底是什么,根本不了解,所以康德是不可知论。
大乘佛教徒则可以通过修证,知道它是光明,光明经过我们习气的扭曲,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凭空修出东西来,最典型的是生起次第,看着唐卡观修,慢慢地,本尊就出来了。龙树菩萨的弟子龙菩提,后来吃了龙树菩萨的鼻涕而证悟,开始的时候,他在洞里观修头上有两只角,后来果真凭空修出了两只角,心满意足准备走出山洞,但是,由于洞口比较窄,结果被两只角顶住了,出不来怎么办呢?龙树菩萨要求他再把两只角观回去。
也就是说,现象是精神的产物,如果去实现它,就知道物质到底是什么。但康德就不行了,他只是通过思考,认为物体现象只是表象而已,至于到底是什么,真的不知道。“通过理性――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我们看到这些东西之后,组成了很多表象,这些表象形成了现在这个现象的世界,至于真正的现象是什么,真的不知道。
“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自然界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他提出了先验理性,我们看到的东西,只是表象提供的感觉材料,然后把感觉材料经过先验理性,就组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成了我们的世界。世界的因果规律是怎么来的?不由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按照先验理性的法则,不是人文规定的,到底是什么规定的呢?康德也没说清楚,也不知道。
“按照法则构成的”,佛教就有办法了,说是阿赖耶识的习气。有人问:“习气为什么会形成这么有规律的东西呢?光、水、地、风、火等为什么这么有规律呢?”佛教里面就很好解释了,因为光明会形成认知,二元就出现了。《楞严经》中说:“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光明能够形成认知的能力,但本觉不是你能够看到的对境性的光明。因明(能认知)立所(所认知),建立了二元对立,有了自我以后就要保护自我,保护自我就会形成规律,无始劫串习成为六道轮回,六道中就有软、硬的现象,太硬的形成地,稍微软一点的形成水,更软的形成风,有温度的形成火——地火水风就随之出来了。
这样解释起来,学物理的人可能觉得好难受——“这样太概括性了。”佛教修行就是概括性的,不可能研究化学价、电子、原子怎么组合,如果这样去研究自然界,不要穷尽一生,就算穷尽无数生都搞不完,因为分别念无穷无尽。那世界怎么来的呢?你轮回了无始劫,内心里面各种各样的执着无穷无尽,形成规律就会这样子。有了认知体以后,自然就形成规律,这就是佛教的看法。但康德就不会观察得这么仔细,也没办法从佛教里面拿到这些知识,那他们那时候有没有佛教的经典呢?也能看到一部分,但很少,非常的少。
“自然界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所以我们知道的自然界都是现象界或者说表象世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这就是著名的关于世界本原的二元论”。物的本身是什么样,是没办法知道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现象和表象,把表象认知为现象界,认为世界是二元论。二元分别是什么呢?一个是心先验的理性,另一个是物自体——物自体是什么,还是不知道。
那么,组成世界一定要有物自体,以及把物自体通过的表象来组成了现象——好复杂!其实跟小乘经部的观点差不多,物质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或者勉强说是微尘。但我们看不到微尘,只看到微尘可以组合或指点出的物体(还记得《中观庄严论》里面有个词汇叫“指点出”?)
眼识看见的是形色、容色,手碰到的是软、硬、冷、热,舌头尝到味道,但物自体到底是什么,我们并没有看到,只是物体提供了一些表象,经过我们的感官提起了它的材料,然后把材料拿来认定,比如是一个蛋糕,或者是一台电脑……这些就成了现象,但组成蛋糕本身的物自体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但不能否认它。
为什么世界这么设计的?康德没有说清楚,佛教却说清楚了。有人说模模糊糊能听懂,其实,以前我在讲经部和有部,以及《中观庄严论》的时候都讲过,但是很多人没听过,所以真的会蒙圈。其实蒙圈也很好,要是读懂了就不用我讲了。
康德为什么认为世界不可知呢?因为人类的认知力在感官上极其有限,意识上也无法圆满自恰。康德还提出了著名的“二律背反”,认为时间没有尽头,空间没有尽头,人的思维也是没办法自圆其说。
康德为了解释二律背反,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个人到了一个奇怪的岛上,被野人抓住了,要求他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把他拖到真话树边砍了,相反,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把他拖到假话树边砍了。反正都是要被杀的,因为人类说的不是真话就是假话。
结果康德说:“你们会把我拖到假话树那里去杀了。”于是野人就把他拖到假话树,突然想起他说的话,又把他拖到真话树那儿去,野人又感觉不对劲——“明明他说,我们会把他带到假话树那儿杀了,怎么又带到真话树来了?”野人左右为难,最后就把他放了。
这不是语言逻辑,而是思维逻辑,只不过思维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思维是二元对立,有指向的,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可以扩展成大几何与小几何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二元对立,导致了数学的三次危机,所谓的罗素悖论——只要是二元的,思维有指向的,都会出问题,不能绝对的圆满。
黑格尔
黑格尔很出名,因为他是马克思哲学的两大来源之一(一个是黑格尔,一个是费尔巴哈)。黑格尔到底说了什么,书籍成堆,黑格尔的哲学理论,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也叫绝对唯心主义,是客观的,跟自我精神不能完全统一。
佛教世俗谛的说法:我们是凡夫,又是佛;究竟的说法:我们就是佛,佛也是我们。但黑格尔不是这样的,绝对精神跟每个人还是有区别的,他没办法有胜义谛,说“我就是绝对精神”,这是不行的。
绝对精神有另外的含义,社会精神(一个社会有相应的精神)走到绝对的时候,叫绝对精神。社会精神怎么来的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客观精神走到绝对精神有三个阶段,从自我意识(主观精神)到社会精神(客观精神),客观精神走到绝对的时候,就叫做绝对精神。什么叫社会精神(客观精神)走到绝对精神呢?精神的实体叫绝对精神,至于绝对精神的实体是什么,他也说不出来。
佛教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我有我的,你有你的,你对我来说是客观的,我对你的来说是客观的,大家的心灵对我来说也是客观的,这些精神的总合叫客观精神。那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呢?绝对精神。这跟佛教说的差不多,只是佛教清楚了“精神”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相对于我的主观,其他人就是客观,而且不止一个,可以以全人类为范畴。那所有的精神是什么?佛教说:你的心、我的心、上师的心、佛的心,全部一样,那就是绝对精神。
关键要怎么绝对啊?怎样才能绝对啊?什么叫绝对?黑格尔说,绝对精神是本体,本体是什么也没搞清楚。佛教就搞清楚了,那是佛的法身。黑格尔为什么走不到这一步呢?他不打坐,怎么知道呢?他也不修中观,很多是靠思维来的。
黑格尔认为,意识,自我意识,理性,都属于主观精神;然后是精神,即客观精神;最后是绝对精神,总共就三个阶段。在他的自我意识里面,认为主观意识有三个阶段。第一个,意识本身能思考、能认知,不然就跟物质一样了。第二个,意识可以自我肯定,就成了自我意识。第三个,意识还能总结、思考,就是所谓的理性。
自我意识有三种属性,第一,自我意识的确定性(佛教叫自证);第二,自我意识的双重性(它有认识能力,既可以认识自己,也可以认识对境,佛教里面称之为“直觉意识”或者“五俱意识”,看一个东西的时候,意识会马上加上去——“这是杯子、这是电脑……”)第三,自我意识的社会性(有两重含义,第一,有很多种社会意识,每个都不一样;第二,意识进行判断的时候,带有社会文化的影响)。
这就是黑格尔的思想,不知道有没有把大家说昏了?我就是想表达:哲学家不一定是高尚的,起码他们非常有思想,在很努力思考世界是怎么回事,但思考得不究竟,因为他们的工具有问题。他们没有禅修、没有中观、没有唯识,把别人批了一顿,最终目的就是要自赞毁他。这从见解上是可以的,历代大德们专门把六师外道进行一阵批驳,那也叫自赞毁他。
平常说的自赞毁他是什么意思呢?自己好好修行,不要傲慢,老是说其它的宗派不好,从佛教的大范围来看,每个宗派只是方法不一样,要应病于药,你有什么样的毛病给你什么样的药,你是什么人就给你什么样的方法,不能站在一个门派就说另一个门派不好,一个方法就说另一个方法不好,反对的是这样的自赞毁他。这样不代表不能说其他宗派的见解不如我们,如果大家的见解都一样,何必信佛呢?信其它也可以。还有,不能自赞毁他的意思,指不能站在世俗层面去攻击其它宗派,说别人道德败坏等等。如果不是邪教,我们不能去攻击,但见解上是可以争论的,以礼服人是没问题的。
胡塞尔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创始人,在近代哲学上影响很大。他主要研究人的意识怎么运动?意识的本体、结构是什么?意识跟现象的关系?这跟佛教说的有略微相似的地方,但非常的不准确。学了因明、中观以后,再过回去看,会感叹胡塞尔为什么不学佛呢?
第一、对于意识的基本结构:意识不可能不意识外物,也不可能有不被意识的外物存在。
意识一定要有对境,离开了意识,客观世界就不存在了,所以他是唯心主义者。他认为意识的结构是双向性的,至于意识是什么,其实他并不清楚。
第二、意识的意向性:我们实行的每一个意识行为,我们拥有的每一个经验,都是意向性的,意思是: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或者说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经验”。
胡塞尔的现象学里面,有个非常关键的词汇,叫“意向性”。大家不要把意向性理解为所定的计划,比如公司对这块地有购买的意向性,事实并非如此,“意向性”是一个哲学词汇,不是胡塞尔发明的,是很早以前就有了。但是,胡塞尔对“意向性”这个词汇作了自己的解释。
意识思维是一种能力,佛教称为自证分的分别力,进行分别的时候,就会想东想西,想的都是意识的对境。但胡塞尔并没有见分、相分、自证分的分法,这些都是唯识的观点,那他怎么说呢?意识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或者某事物和别的事物的经验。
如前所说,建立意识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没有离开事物的意识,也没有离开意识的事物。胡塞尔认为,一想起来马上就是他想的东西,“能”对他来说不存在,认为意识就是这些东西。比如你想杯子,这就是意识;你想房子,这就是意识。但是,他不承认离开意识的真正的客观的房子,他认为看到的东西都是意识的对境而已。大家不要误认为胡塞尔说的“意识”,仅仅是头脑里面的东西,并非如此,他认为外面的东西都是意识的一种反应。
大家不要觉得这样很荒唐,认为意识就在头脑里面,显然胡说八道,如果是这样,他就不是唯心主义了,说明认为外面还有一个客观存在,但事实上他不这么认为。
胡塞尔认为“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或者“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经验”。比如,被火烧了一下产生的疼痛,你想到疼痛,疼痛就来了;或者一看到你,就想到当初你骂我;或者一看到你,就想起当初初恋的时光……胡塞尔并没像佛教的唯识那样,把各类东西分得很清楚。关于某事物与别的事物的因,但他不承认有离开意识的其他事物,这是真正的唯心主义。
为什么我要那么讲唯心主义呢?如前所说,唯物主义是最粗糙的,唯心主义就比较复杂一些。
第三、感知是有角度的、有规定的,不可能感知对象的所有侧面,这意味着意向性对象不依赖于不完整不充分的感知经验,因而完整的意向性对象超越感觉经验。也就是说,意向对象既不是外在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也不是内在于主体的主观存在的原因。意向性对象并不依赖于主观的感觉经验而存在。
什么叫规定呢?可以是社会给你的一种规定,你去认知什么东西,甚至诱导你去做什么东西——你一定要去讨厌某个阶层、讨厌某个区域,这些就是外在的规定。你去看到这个东西,规定马上就上去了。有些规定很起作用哦,比如钻石——“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是一些很普通的石头,经过广告一宣传,就价值不菲。其实世界上的钻石有很多,但是戴比尔斯公司控制了生产量,防止太多就不矜贵了。就像石油一样,太多导致没有地方储藏的话,就会变成负资产。所以要控制产量,然后大量地宣传,赋予钻石坚贞、永恒的内涵。购买了钻石以后,一般不能卖给别人的,特别是做成戒指以后,你的就是你的了,再拿给别人就不值钱了。每一颗钻石都赋予特殊的意义在里面,这就是认知规定。这也是搞广告的重点,本身不具价值的物体,赋予了它社会的意义,就显得昂贵很多。比如我以前的公司曾做过一个万宝路的香烟广告,美国西部荒原万牛奔腾大家还记得吗?在此就不说香烟了,还有一个很著名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这有角度的,叫做社会规定,专弄一些术语来糊人。
感官也有角度的,桌子放在这里,从不同角度去看,接触的材料都不一样。比如灯光一打,马上就变了,搞摄影的人最清楚了。比如拍一个人或者拍一张桌子,不同的灯光打上去,呈现出来的颜色不一样。到底桌子是什么颜色?用一万个不同的角度、一万个摄像机,都拍摄不出它真正的颜色,所以不承认有客观的颜色。颜色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认知,在胡塞尔那里就叫“意识”,对他来讲,感官力(精神力)也是一种意识。
黑格尔写了一本书,叫《精神现象学》,就是专门研究这些的。胡塞尔认为每个人的认知、感知都是有角度的,有心灵的角度,也有感官的角度。感官的角度,比如近视眼跟非近视眼,看到的同一个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你可能会说近视是错的,非近视的看得最准确。万一来了一个很厉害的眼睛,戴了一个射电望远镜,或者戴了一个X光的眼镜,普通人看到一个异性,就会觉得美女或者美男,胶原蛋白丰富、身材很好,但用射电望远镜一看,全都是骨头,到底哪个是对的?哪个才是他/她真正的样子?
所以,所有的客观现象跟我们的认知是有关系的,而且有角度的。由于感知有角度,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定,我们就不可能感知到对境的所有侧面。你不可能用各种角度、各种方法把它看完,找不到一个事物的全面的饱满的样子,这是认知的不可知论,除非你说它是空性,那就好办了,哪怕在人道都是这样。
比如共同制造一个业,比如水,人看到就是水,恶鬼看到就是脓,地狱众生看到就是烈火或者寒冰,因为认知放大的缘故。所以,外境跟我们的内心是有关系的,没有所谓的“客观”。
当然,胡塞尔不会像佛教那样说得那么圆满,他说不可能感知所有的侧面。“这意味着意向性对象不依赖于不完整不充分的感知经验,因而完整的意向性对象超越感觉经验”,这些语言太哲学化了。什么叫做“意向性对象”呢?我们感知、认知的对象,不依赖于我们不完整的、不充分的感知经验而成立,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并不知道。“因而完整的意向性对象超越感觉经验”,你的感觉经验永远没办法认知对镜是什么。
“也就是说,意向对象既不是外在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一个东西没办法离开意识的客观存在。“也不是内在于主体的主观存在的原因,意向性对象并不依赖于主观的感觉经验而存在”,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感官能力,一定要依靠它,如果完全依靠它而存在的话,那我们就不能感知其他东西了。所以还不能说意识跟外境绝对一样,也不像唯识那么聪明,唯识说,相对于外境来说,有见分。见分、相分消失以后,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能力,叫自证分。对自我意识可以确定,叫证自证分,所以,唯识非常的全面,而胡塞尔就没那么全面。
得出的结论就是“意向性对象并不依赖于主观的感觉经验而存在。”我们没办法认知的东西,也不是绝对依靠认知力而存在。因为他没办法有唯识的思想,虽然也解释了物体是否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们转过头去,物体是否还在?如果说不在,别人却看到了,那就不对了。唯识认为万法由心现,物体也就是自心的显现,但他没有这样的思想,认为外在的东西也不见得依靠你的认知体而存在。
听到这里,是否觉得第三个观点跟第一个观点形成冲突呢?第一个,意识的基本结构说的是意识的作用,在说见分和相分;第三个,在说物体和认知的关系。有点不太一样,表达不可能像佛教那么清楚,佛教为了解释清楚,建立了一大套的中观语言、唯识语言、因明语言等等。
不管怎么样,胡塞尔已经对物体有一定的认知了。第一个,讲意识自己的结构;第三个,讲意识和外境的关系。还是不一样的,所以并不冲突,如果用唯识表达就非常容易,但胡塞尔不懂唯识,运用的时候,有时说的是意识,有时候的是感官。第三个说的基本是感官,第一个说的大部分是意识,小部分是感官,二者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胡塞尔喜欢运用很多新词汇,经常让人读的昏头涨脑,不管怎么样,我们还要继续下去,若要真的解释清楚,得花很长时间,但现在来不及了。
4、现象学还原,即意向性的问题被扩展为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达到无前提的意识的本初状态?第二,没有内容的意识如何构造出自己的内容?
现象学还原是什么意思呢?由于意识离不开外境,外境也离不开意识,那什么是意识本体呢?一定要还原,但他还不到原,指出了认识心的两个方向(两种方式):第一,如何达到无前提的意识的本初状态?他想知道意识本体是什么?第二,没有内容的意识如何构造出自己的内容?这两个状态靠想做得到吗?第一,一起念头就不是本初了,所以是做不到的。第二,如果真的有个没有内容的意识,它靠什么起来的?
其实他已经意识到,思维一定要种子,要意识到细微的种子以及意识完全没有行为的时候,到底是什么,要靠禅定的。显然,胡赛尔肯定没有禅定,最多有一点点凝神思维,就是我们现在所干的。我说了大量的观点,就想证明西方哲学缺少认知世界的工具,特别是缺乏认知内心的工具——禅定。
罗素
最后通过罗素的观点来作总结,纠缠来纠缠去,所有的哲学,无非是对两种东西的认知——一种是对物理世界的认知,一种是对心理世界的认知。佛教的中观、唯识也一样,也是在认知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因为世界上除了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就别无其他了。感情是心理世界的东西,财富大部分都是物理世界的东西,认清楚他们的本质,那你就是个明白人。认清楚本质,也会明白为什么世界形成这样的形态,同时对占有世界提供非常好的方法。佛陀曾经告诉我们一个占有物质的最好方法——布施。因为佛陀知道了本质,就知道运作的规律。如果不知道本质,而说世界的规律,要么就是一句空话,要么就是错误的。
为什么会有轮回,会有因果报应呢?因为佛教知道事物的本质,也知道他们的发展规律。前世后世,能用逻辑推出来的,但有个前提,必须明白轮回事物的本质是空性的,所以,一定要学习中观,才能推得出有轮回,如果连中观都不信,勉强信是可以,但说不透的话,很多地方会出问题。比如小乘就没有中观的观点,导致很多问题解释不了。
如果把中观学透了,就会认为轮回是件非常自然的事情。如果精神、物质是什么都没搞清楚,你是不会信轮回的,信的就是感觉,或者别人告诉你世界是唯物的,万一别人错了呢?显然,别人肯定是错的。你以唯物的方式,就没办法得出生命可以轮回的结论,生命观就不正确,认为人死如灯灭,活着应该为所欲为。
当然,后面讲到佛教哲学的时候,我会用中观和唯识,跟大家推轮回是怎么产生的?生命是怎么轮回的?现在讲的是西方哲学,还有一大堆的东方哲学,大概后天才能说到佛教的哲学。先把他们的不足说一大堆,再说我们有多圆满,目的就是这样。
罗素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哲学家,他也是唯心主义者。在此,我直接截引了一段他的观点来跟大家分享——“在这一章里,我们必须自问,不论就哪种意义来说,究竟有没有物质这样的东西”。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到底有没有“物质”这样的东西?“是否有一个具有某些内在性质的桌子,我不看它的时候也继续存在着呢?”桌子放在那里,当转过身去不看它的时候,桌子是否以其它的方式存在?有还是没用?这是唯识里面的一个老问题,当不看的时候,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不存在。
现在的科学为此作了解释,量子力学称之为波函数塌缩,去看它的时候,一下就成为具相了,不看它的时候,就不知道那是什么。其实,贝克莱也曾说过,不看的时候,桌子以及桌子上的花瓶都不在,那时候它们在上帝那里。罗素则不承认上帝,不知道它们在哪里。那它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存在呢?科学说是“波”,至于“波”到底是什么,却不知道。
我们的任何一个感官都不能感到波,只能通过仪器去检测,其实已经过了很多道弯。比如我们去看一个东西,包括现在最简单的视觉,你真的看到那个东西吗?根本就没看到,那只是光波射到东西上,反弹到你的视网膜,再形成信号后脑里成像。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永远是信号,这是经过科学论证的。你的后丘脑一片黑暗,但你却看到一片光明,你在拿什么在看?看到的到底是什么?科学也在说这些问题,所以,走到很深的时候,哲学就指导不了了,但在唯识里面就很容易解释清楚。
“抑或这个桌子只不过是我的幻想的产物,是一场大梦中梦见的桌子呢?这个问题是极为重要的。”罗素已经开始有点“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了,如果世界真的是梦,当然重要了,你就好容易解脱了,但他还是没有解脱的方法。
“因为如果我们不能肯定客体的独立存在”,所以中观一定要破独立、唯一、不变的。“我们也便不能肯定别人身体的独立存在,因此,便更不能肯定别人心灵的存在了。”外人都不是人,不知道是什么,因为你看到的是一堆东西。
“因为除了凭借观察他们的身体而得到的那些根据而外,我们再没有别的根据可以相信他们也有心灵。”看到嘴巴在张,以及所做的一切,都是你的眼识材料或者耳识材料,万一与他没有关系呢?万一他不是一个心灵呢?怎么检验他的观点呢?用一个高级机器人跟你对话,机器人有心灵吗?万一你是机器人呢?或者你是个鬼呢?当然,鬼也有心灵。周星驰有个电影叫《武状元苏乞儿》,反派在一个女人的头上擦了两根针,想指挥、控制她去刺杀皇帝——这个女人也在动,却被人控制着,那她有心灵吗?
如果一个人被附体了,说了很多话,但不是他所说的话,那他那时候有心灵吗?所以,不能简单去判断。你说:“大体都不是这样的。”大体确实不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是被控制的机器人,那你一定是被实验的对象。但是,哲学问题就要什么都考虑完,必须全面、周遍。
“这样,倘使我们不能肯定客体的独立存在,那么我们就会孤零零地失落在一片沙漠里”,其他人都不存在,好像只有自己,表达了罗素观察事物不仔细,其实你也是不存在的,不用担心自己会孤零零。搞不清楚“自我”是什么,才会产生孤零零,周围都没不存在,好像这个世界就只有我——其实“我”也不存在。既然你能够观察到别人不存在,为什么不观察一下自己不存在呢?所以,没有佛教的观察方式和手段,显然是不行的。
“——也许真是这样:整个外在世界只不过是一场梦境,唯有我们才存在着。”罗素是个没出息的东西,说自我也不存在,至少是阿罗汉的见解,但他做不到。
“这是一种不大愉快的可能性;尽管不能严格证明它是虚妄的,然而也没有丝毫理由来假设它就是真确的。”猪圈里的人,总认为猪圈外的人不是那么好玩,认为没有自我是不太愉快的。为什么呢?因为以前活得快乐的感觉都是自我的,现在以自我的方式去想:没有自我了,就没有快乐了,所以不太愉快。所以,不要认为哲学家有多牛,学了佛以后,完全可以摸着他的头加持他,让他观察一下自己。
“尽管不能严格证明它是虚妄的”,其实是可以的,只是他不知道而已。“然而也没有丝毫理由来假设它就是真确的”,没有任何严格的证明外境是虚妄的,也没有理由来假设它是实有的。也就是说,外境不能严格证明是虚妄的,但也不能说是真实的,因为你看到的都是材料,看不到它的本体是什么,这就是罗素。
说来说去,不管是哪个哲学家,无非是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因为他们没办法深入去观察,根本不打坐,不知道身体会消失、观察会消失,没有实有本体的光明无处不在,并不知道这些。也不知道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也不可得,但不是断灭的没有,他也没能力去实现这些。虽然他是一位大哲学家,可能前世做了一点善事,造成了现在的一点名声而已,对生命的价值来讲,根本一钱不值,我们生生世世都做过好多次哲学家,但没有用的。
真正要把世界的本质看清楚、弄透、认知明了,那才是生命最究竟的意义、才是真理,这是一大串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东西。种类分了很多,昨天跟今天只是把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哲学家的观点讲了一下,然而,他们还分了其他派,首先有可知论。
可知论
一切唯物主义则和彻底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本质可知。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由于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
什么叫彻底唯心主义者呢?比如唯识,从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称为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唯物主义者也认为可知,只是现在不知世界,但是,通过科学的发展,最后一定能够征服宇宙、征服世界,只是他不知道自己就是世界的一员,把自己征服了就是空性。唯物主义者始终认为有主客体;彻底的唯心主义者认为在上帝那里是可知的;唯识认为作为个体无法知道,但也可以慢慢明白。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认为人可以凭借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科学仪器)完全认知世界,而尚未被认知的部分只是由于技术的不发达,人完全认识世界是必然。”这是人类美好的梦想,我们一定能够征服宇宙、流浪地球——我是讽刺性的说法,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可知论,但可知论是否成立的呢?在佛教那里就是成立的,在印度教那里也是成立的(它不成立就是他认为的成立——可知论只是他认为可知),在道教那里也是成立的,仙人认为可以知道一切。
不可知论
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认知,此处的不能完全被认知并非“尚未被认知”,而是指世界的某些部分或某些层面,人类是永远无法知道其真相的。“概念世界”是研究不可知论时不可不提的概念。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知或者是被完全认知。不能够被完全认知,不是说现在不能认知,以后可以认知,而是说根本就不可能认知。
什么是“概念世界”?概念世界就是精神世界,我们头脑里面可以捏造很多概念的世界,捏造很多的东西,捏造很多的理论、见解,甚至幻想出很多东西。还有,我们认知事物仅仅只靠自己的感官和认知、靠概念,这是不可能完全了解事物的全貌。哲学家休谟、康德就否认认知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知世界的可能性。
我们认知的东西其实是概念,真正的外界是什么,根本搞不清楚,叫“概念世界”。实际上,每个人认知的世界就是自己头脑里面的东西,外面的东西真实是什么,你没办法知道。其实佛教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去批驳小乘,小乘认为看到东西,是眼睛真的看到的还是看到的东西跑到你的眼睛里来了?你怎么接触它,你要了解它就必须要接触它,你拿什么去接触?现代人不会这样看,认为这是光,那光怎么接触到这个东西?你的眼睛拿什么东西去看的?仔细较真下来,你就是没办法认知世界。
事实上也是如此,现在那么多的仪器,还是不知道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所以,哲学家们不是胡乱说的,你认知的就是些概念,然后告诉你:“这个是弦。”——弦是什么?玄而又玄,以至无穷。超弦?量子?——量子是什么?对你来说就是概念。佛教里面特别反对概念,特别到后来实证的时候,要求你完全抛弃概念,自心绝对的明了自心——自明,不能二元对立。包括物理学上的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的猫,这些都是怀疑人的认知能力——搞不准,这个叫不可知论。
二元论
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和物质两个实体,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源的哲学学说,它和一元论相对立。
小乘佛教就是这样认为的,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二元论。好多哲学家也是二元论,他们既承认精神也承认物质,只是搞不清楚物质的客体是什么而已、不可知而已,但它还是在。绝对的唯心主义就不是了,它认为都是心,只要把心认识了就清楚了。比如,贝克莱认为一切都是上帝造的,最后我们到上帝那里去,至少上帝这种客观精神能够了解一切,所以,彻底的唯心主义往往是可知论。
认识论
认识论是我们去认识世界的方法,也可以称为方法论,一共有两派,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两个对立学说。理性主义就是通过我们的思维、数学计算等各种方式去认识世界。感觉经验就认为这些都是感觉经验。
饥饿哲学和富足哲学
什么叫饥饿哲学?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分为饥饿哲学,因为是穷人的哲学,吃不饱的时候就思考哲学。什么叫富足哲学?比如天主教哲学托马斯·阿奎那,吃饱了没事干就思考哲学。还有,古印度时的六师外道为什么那么发达呢?因为印度富足,这种富足不是指东西多,而是满足,叫做知足常乐。
当时印度位于喜马拉雅南坡,海风吹过来温暖湿润,物产特别丰富又有营养。说到印度,大家不要想到恒河水脏,但佛陀时代的印度之漂亮,当时印度有很多公国和小国,并不是现在那样的国家概念。那时候的人,凭一棵香蕉树就可以养活一家人,吃饱了没事干,就开始思考世界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所以出了好多六师外道。这就是佛陀为何降生于那个地方的缘故。总之,吃饱了没事干,可以去思考哲学,所以叫富足哲学。
哲学还有好多分类,我是想告诉大家,人类因为有意识,一定会去思考世界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而现代人已经不太管这些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科学已经告诉我们了,世界是物质的,你就是你妈和你爸两个乱点鸳鸯谱凑到一起,你妈的卵子和你爸的精子一碰,莫名其妙就把你生出来了。然后你活了一生,最后又死了,不太经过思考便认为如此,所以,都会认为哲学没用的。
你要的就是这一生获取好的感觉,要怎么样才有好的感觉?首先要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好了,物质要追求钱。然后要有安全感,要有个体的价值,就要去追逐权力、追求名声。最后要自我实现,我要成为什么……我起码要做两届总统,川普就是这么想的,这是他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虽然我们不懂什么唯物主义,但是唯物主义所带来的生命观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但它并不是事实。受持这种错误的世界观,就会造下巨大的罪业,如果生命要轮回的话,后果就非常的悲惨。
整个西方哲学就讲到这里了,现在来总结一下。“西方哲学家只是用六根向外观察”,前面也讲过,意识和眼耳鼻舌身,其它的机器只是六根的一种延长,比如意根怎么延长呢?计算机,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各样的计算、建模,这是帮助思维的。
“前五根及其工具的局限性根本无法直接观察清楚无边无际的外境,也无法观察清楚无穷细微的微观世界,因此科学上有测不准原理、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等等,产生哲学层面的不可知主义。简单地利用意识也会出现问题,最基本的矛盾在于混淆现量和比量。”西方的哲学都有一个大的毛病,总是混淆现量和比量。什么叫混淆现量和比量?他把头脑中的量度和前五根的现实量度混在一起,比如中观里面讨论一个东西分不分得完,大家都会回答分不完。为什么分不完?因为它无穷小,从而产生所谓的芝诺悖论。
大家还记得芝诺悖论吗?比如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跑得最快的兔子),就算乌龟站在原地不往前走,阿基里斯也追不上乌龟的话,为什么呢?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永远有段距离,分1/2、再分1/2、再分1/2………总是1/2、1/2这样走,永远走不完。思维里面就是这样的,事实在我们眼根和身根这种量度的情况之下,分不完吗?一步就跨过去了。
两次数学危机都是这样的矛盾,搞不清楚比量和现量。比如第一次数学危机,出现了物理数“√2 (根号2)”。比如等边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的长度是“1”,斜线的长度是“√2 ”。“√2 ”是个不确定的数,一开根,就不知道是多少,叫做物理无限不循环小数,永远没有边。事实上,在你现量的眼识中,那是一个确定的东西。为什么算起来就是不确定呢?当然,你会说:“这个可以忽略不计”,但哲学上不能忽略不计。
所以,思维(比量)与现量是有差别的,在因明里面,叫做分不清遣余与有实法,这是东西方哲学家都会出现的问题。在佛学的因明里面,搞清楚思维(遣余)和有识法,是最重要的问题。什么叫做有识法?前五根以及意识的对境,能起功用的法都叫做有识法,比如情绪。什么叫做无识法?意识所思维的东西,比如想的无穷大、无穷小,都叫做遣余。
现量六根,你是发现不了的,唯一能够现量发现无穷大、无穷小的只有一个东西——法性。那不是用六根去的,而是用心去的,心就是无穷大、无穷小,所以叫“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只有这么一个东西,所以它才能幻化出无量无边的世界,可以让轮回无始,也可以让轮回无尽头,同时也没有轮回。
简单利用意识,也会出现问题,最基本的矛盾,在于混淆现量和比量,亦即因明里面最重要的区分:遣余法和有识法的问题。著名的数学三次危机中的前两次危机就是这个原因,而后因为二元分别始终出现矛盾的原因,出现无法解决的第三次数学危机,比如罗素悖论,大家还记得其中的理发师故事吗?
罗素发现了我们的集合论有问题,一个村子里的理发师定下一个规定——“不给能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也就是说,他不能跟自己理发,只能跟不会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一天,他看到自己的胡子长了,拿起剪刀想给自己理发,突然想起这个规定——“对哦,我不能给自己理发。”于是他把剪刀放下来,一下变成不想给自己理发的人了,转过头来,他又想给自己理发,头一抬起来,又变成了要给自己理发的人,结果他的手不停地拿上去、拿下来,拿上去、拿下来,永无结束。当然,这是一个故事,不一定能够准确表达,准备表达应该是集合论,大家可以去看。
这是三次数学危机,哲学上有康德的二律背反,如果不把思维搞清楚,纯粹想的话会引生出很多的问题。在运用上,比如第二次危机,就是上堂课我们讲的微积分,微积分是能够运用的,集合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好的运用,但在哲学上就不能这样解决,因为哲学上是解决不了的。要解决它就非常简单,思维的东西跟现量的东西不一样。
思维可以无穷无尽,因为它来源于无穷无尽、无本质的光明,无过去、无现在、无未来。而现量的东西是虚空里面打疙瘩,有相的东西是没办法无穷无尽的,也没办法固定,始终会变化,原因什么?造成它的心,只花了一部分力量。由于它不是本质,一定会变坏,就无法拿个现量的东西说它是无量。所以,无穷小、无穷大只能是意识的想象,要现量的看到,那就是法性,如果真明白的话就开悟了。
“由于没有向内观察的禅定作为观察工具”,西方哲学家是没有禅定的,有些可能略微有点内观的禅定,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其实伊斯兰教不能纯碎属于西方的,但我们也把它归类于西方)的祈祷,让心安静下来,有一点点这样的因素,但绝对没有印度教或者中国的宗教(道角、佛教)那样盘腿来打坐,让心进入很深的禅定,出现了外道跟内道共同的禅定——欲界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空定(四空定分为: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边定、非想非非想定)。
如果没有禅定,对内的观察就没办法非常深刻,他们就会成为不可知主义。但是,以前的大梵天就不会这么认为,因为禅定,他们能够把所有事物都认识清楚,不会认为世界不可知——其实,大梵天也不是真的把世界的所有事物都看清楚,只能看到前后八万劫时空,佛陀才是真正的全知。至于西方的哲学家,由于没有禅定,对心灵的观察就会错漏百出、残差恒乱,甚至很多人依靠药物刺激精神产生幻觉来体验心的现象。
不要认为我在胡说八道,我会举出一大堆例子,来证明他们靠吃迷幻药,让自己体验心灵的现象。这个现象并不奇怪,清朝的时候,很多的秀才读了点禅宗的书,然后去吸鸦片,感觉到飘飘然,有也、无也,此是彼非也……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写出很多禅诗,很多禅宗留下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写出来的,就是一些秀才抽鸦片后的杰作。包括现代艺术界的人,为什么喜欢这些?因为鸦片麻醉他们的感官,让意识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暂时获得清爽,比如加州可以合法抽大麻,很多艺术家靠此助于创作。
离开身体五根的固有感受,产生一些没有身体的觉受等等之类,这不是靠禅定出来的,而是靠药物刺激出来的。在吸大麻的时候会很嗨,但大家不要去搞这个,佛教徒绝对不允许。还有饮酒,有时候也能达到飘飘然的状态,靠此来让心灵达到另外一种跟普通清醒时不一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类经常会在清醒的时候感到痛苦。
柏拉图
“诚然,正如那些投身神秘主义的人所言,多数人不过是举着神杖罢了,酒神的信徒(真正的神秘主义者)只有少数,照我的解释,神秘主义者就是指真正的哲学家。我一辈子尽心追求的,就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哲学家……”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他要成为酒神的信徒,因为酒后的飘飘然,认为那是亡我的状态。喝酒的时候,固有的自卑、恐惧会消失,我就是个典型,喝酒以后,平常的压抑烟消云散,拎着酒瓶就往头上夯过去,这种事发生了很多次,只要我一喝酒,周围的朋友就自动自觉的远远离开,后来我守了酒戒,就没有再喝了。
托马斯·德昆西
托马斯·德昆西是康德的信徒,喜欢抽鸦片,从他的著作中,有一段描述鸦片的话——“啊,公正而正直的鸦片,你于黑暗的胸膛上与头脑的狂想幻化为砖石,建造起城市与庙宇……远超巴比伦的光辉……你拥有天堂的钥匙,哦,公正、玄妙而非凡的鸦片呵!”
威廉·詹姆斯
威廉·詹姆斯是德国哲学家,他说:“笑气和乙醚,尤其是笑气……在极大程度上刺激着神秘意识,在吸附笑气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真正的形而上学(指道德意识)的启示。我们正常、清醒的意识——我们称之为理性意识——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类型,而在它的周围,隔着一层再纤薄不过的屏障,存在着完全不同的潜在意识形式。”
威廉·詹姆斯要通过笑气和乙醚,把神秘意识刺激出来。我想告诉大家,这些哲学家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其中很多都会抽大麻。
叔本华
叔本华大家都知道吧?他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一位悲剧哲学家,认为世界就是权利意志。他跟尼采恰好倒过来,虽然他们的学说中,有很多属于权利意志那一类的,但尼采认为的权利意志很牛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世界的根本是属于超人的,上帝死了,然后出超人,超人是什么呢?超越是非、超越善恶、超越道德、超越法律,站在似是而非的彼岸。他把自己化身为查拉斯图特拉,写出一本著作《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等同于佛是如说,最后他疯掉了。总之,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意志的世界,但却是很悲剧的,我们来看叔本华是怎么说的?
“通过酒或者鸦片,可以加强和大大提高我们的精神力量,但是一旦用量超过了恰当的刺激水平,将起到完全的反作用”——当然了,酒喝多了,会昏死过去的。“人能够在两种状态下产生存在之狂喜的感觉,即梦境和酒醉。”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尼采甚至在他的著作《快乐的科学》中,用了两首诗来描写鸦片这一罂粟提取物。尼采后来也大量使用氯醛,氯醛表面是一种镇定剂。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麻醉品有很多,大概在西方的六七十年代,青少年大量吸取橡胶、胶水等麻醉品,以前的嬉皮士就喜欢搞这些,让自己产生一些特殊的精神状态。
佛教界中受人崇拜的大德创巴秋阳仁波切,为了诱导嬉皮士学佛法,融入他们的爱好中,经常问题争论不下去时——“算了,不争了,我们来吸点大麻。”(这是创巴秋阳仁波切,你们不要这样,你们吸大麻会完蛋的。他是有目的,当时在西方传播佛教非常艰难,但创巴秋阳仁波切还是成功了。)
恩斯特·荣格尔
他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但后来与弗洛伊德搞翻了。荣格尔对西藏哲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西藏生死书》,他出版了书籍《近似者:药物与迷醉》。什么叫做“近似者”呢?接近真理的意思。
他还说:“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些迷幻剂,物质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然而,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创造性的成就需要警醒的意识,但它会在毒品的影响下减弱。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形式很重要,而人在药物影响下获得的泂见确实无法在其他状态下得到。”他也要靠一种药物影响下获得一些洞见,由于没有禅定这样的观察工具,甚至不惜用药物来达到这种水平。
让-保罗·萨特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一位大成者,实际上,存在主义不是他发明的,前面还有基尔凯戈尔等一些哲学家。他曾经注射过一针墨司卡林(一种药物),以更好地理解意识,希望从中获得灵感。但是,他注射了墨司卡林以后,产生了很多很不好的感受,因此他还写出了以迷幻意象为特点的小说《恶心》,该书使他声名远扬。他的女朋友波伏娃是现代女权主义的鼻祖,一辈子都在倡导女权主义,但她非常的依赖萨特。
即使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也只是研究睡梦、催眠,歇斯底里等精神状态进行意识分析,提出了潜意识学说。他没办法在清醒的状态下去研究人的内在精神,于是就探索梦,他有一本著作《梦的解析》。他也搞催眠,让人在催眠状态下呈现出特殊的精神状态。其次,他还研究人怎么歇斯底里,为什么人会莫名其妙地发火?为什么人会因一些特殊的原因发火?研究人的潜意识状态,所以,西方哲学家挺辛苦的,因为少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禅定。
不要认为禅定是让大家平静的,禅定里面一定要有观察。佛教有两种修行手段,第一种由定入观(由止入观),先把禅定修好,再来观察。这种修行方法也可以,但修好定了以后,需要一位好的老师来教你,怎么在定中去观察自身、现象,它的本质是怎么回事?你就不用像哲学家这样去想、那样去想,这样不可知、那样不可知,到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什么都知道,这是由定入观。第二种由观入定(由观入止)。比如学中观、修四夺,这样夺那样夺……或者修生起次第,看着唐卡,在头脑里面进行观想,观着观着产生如梦如幻的感受,在这种感受中停下来,就定了。或者产生了单空的精神认知,或者触碰到认识法性,一下就明了——“哦,原来就是这个,无执的光明”,然后放松下来,保持这种悟(只能叫做一种智慧,说任何境界都是错的,在这种境界中一直下去,就叫由观入定。)
所以,禅定不是拿来平静的,要去观察的,反过来说,禅定对我们观察世界、观察我们的生命、观察我们的心灵,起到极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不去修定,只读了几本书,是没办法搞清楚怎么回事,也无法开悟。总之,一定要把我们引到定上去,哪怕念佛都可以入定,因此我们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举办禅七。其实,七天的禅七是坐不出什么水平,主要为了培养你的兴趣和习惯,慢慢地,你就有定的感受,心能够平静下来、能够产生观察。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定,禅修要好好地打,但是,不能仅仅认为定只是平静而不去观察,不去观察的话,定就没有作用了,成了一种纯粹的外道的禅定。那么,在定中怎么去观察?观察的时候,头脑要动的,而且要有观察的意向性——外面的东西在外面,我们认为它如梦如幻,这就是意向性的东西,加上了你的规定,你觉得它如梦,改变你对事物观察的习惯。
这种观察会摧毁你以前固有的观察习惯,以前固有的观察习惯,叫“遍计我执”。通过这样的观察,会把你的遍计我执或者遍计法执全部破坏掉。所以定是拿来观察的,如果不去学习中观、唯识等等,不好好去运用这些思想,你观察什么啊?你就会乱观察,所以,不学习或者没有上师的窍诀,就胡乱去打坐,自认为自己在实——实修什么啊?石头修,修成石头,所以,学习和禅定都是需要的。
那我们要不要学得这么复杂呢?这就不一定了。遍计执跟俱生执,以后我们会成立一个专门的课题来跟大家交流,也是很精彩的。进行大量细致的禅定,是必不可少的,那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学到那么复杂的知识呢?不一定!
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去接受上师的窍诀,他跟你说怎么做你就怎么做,由于你没有系统的知识,怎么做怎么做,做了以后有了境界又要去问,问了会不停地诱导你。这需要非常好的老师,你还是非常好的学生,而且你们两个沟通的非常好,这样才能一步一步把你引到空性——“这个就是空性!”然后你怎么反观、怎么体会、怎么不体会、怎么自明,上师会告诉你这些,从无穷多的误区里面走出来,最后明白本性。
如果不适合深入去闻思的,就一定需要一位好的上师。如果深深去闻思的,就可以根据自己闻思的内容去进行观察、去体会。然后,你也不一定要天天跟着上师,或者经常去见他,只要偶尔见一下,把你观察体会的东西跟他讲。或者两个人直接通过讨论一些经典,就把观察的窍诀和内容吸收了,因为你也在读经典,你们有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实相是怎么回事、明空双运是怎么回事、三虚空怎么个虚空法、大圆满放松又是怎么回事、明视虚空又是咋地……这些一讲就通了,通了以后再拿回去运用,这样才行。
这样就不用像闻思少的人那样,比较多的跟着上师,因为书就是上师。但是闻思和禅定两个都不能少,闻思培养你的观;禅定是智,让你的心能够有能力去观。止观双运就是佛法,别无其他了,佛法说了半天就是止观双运。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希腊第一勇士为什么跑不过乌龟?数学第二次危机有解吗?
- 佛法与东西方哲学第0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