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云共修第四天,因大家散布世界各地,不知道打坐怎么样?无论如何,我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下去!
这次有很多初来参与的师兄,以前都没有打过坐,在网上来询问打坐的具体方法。我觉得,一些师兄可以通过网上来跟大家交流,还有,我们的网站也有关于打坐的文章,方便的话,可以搜来看一看。
大家可以尝试着去实践一下,按照报名的时间,哪怕一天打一坐,坚持下去也是非常好的,这是修行的开始,万事开头难。并不是一上去就要坐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也很少有人能够这样。但是,一步一步地长期坚持;禅修的功力就出来了;禅修的功力出来了,才能修得下去,才会知道佛法是可以实现的,并不是一种想象,或仅仅是理论、神话传说,而是每一个去努力的人的身心都可以经历的,这就是举办禅修的意义所在。
有些人实在觉得打坐痛苦,他也不是初学者,但要他一天打三四个小时也难受,可是又报了名,不愿违背报名时所发的愿,那要怎么办呢?索师提倡大家每天念一万声的金刚萨埵心咒,你可以在坐上念。最近有大德还提倡大家念大威德金刚心咒,也是非常好的。现在的疫情这么严重,如果每个人念诵大威德金刚心咒,对自身的抗疫,以及对整个疫情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再把功德进行回向也是非常好的。
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杂萨埵吽;
大威德金刚心咒:嗡 舍智沃哲达纳纳,萨瓦夏中纳夏雅,东吧雅,吽吽帕(的)帕(的)所哈
念的时候怎么观想呢?金刚萨埵心咒可以按照金刚萨埵如意宝珠来观想,益西彭措堪布也曾经讲过金刚萨埵如意宝珠的修行方法,网上都可以搜到。大威德金刚心咒的观修方法在上师们的微博上、帖子上也可以找到,看着大威德金刚的唐卡念也可以。
念咒的时候先发愿,念完后回向。这次每个人都在家里禅修,面前放一个大威德的唐卡,这个唐卡不一定非要手工描绘的,打印成A 4纸,再用个相框把它裱起来,看着念也可以。
念之前要发愿,念的时候要很专注,念完后再回向。其实是非常有作用的,大家不要觉得念咒很形式化、没有意义,并非如此,念多了以后,身心会莫名其妙的产生改变。你说:“这怎么可能呢?”怎么不可能呢?有句常话说:“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念咒、观想等于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身心跟佛菩萨的加持、慈悲、智慧融在一起。
金刚萨埵后面吉祥偈:“诸现清净身庄严,诸声圆满密咒性,诸念成熟智慧中,盛德圆满愿吉祥。”这四个偈颂,可以理解为结果,修成了以后就是这样的。也可以理解为过程,这么去观想、这么去认为——其实修行就是改变你的习惯性认为,希望大家坚持下去,慢慢地,修行的味道就出来了,身心莫名其妙改变了,很多烦恼没有了,意志力会坚强、头脑会清晰,喜欢修行,身心开始柔软,但这需要时间,并不能一蹴而就。
你说:“难道要这么长时间才行吗?”当然了,你长到这么大也要很长时间,长得这么坏也是几十年形成的,这么懒也是长了几十年才形成的,现在一下就想变好,几天就可以了?痴心妄想!大家要坚持去做这些修行。
昨天基本把西方哲学讲完了,中间讲了胡塞尔的思想,现场就有人来反应没弄清楚,手机上也有人来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列了胡塞尔的四个要点,有人觉得有些冲突,也许是我自己的原因,可能当时讲得太快、表达得不好,导致你们没理解。不管怎么样,现在复述一下,看是不是冲突的,其实不是冲突的,可能是我语速太快没讲清楚。
1、对于意识的基本结构:意识不可能不意识外物,也不可能有不被意识的外物存在。
这是在说基本世界观,意识指精神跟心,并不是唯识说的意识。唯识中的意识,只是心的一种作用,还有眼识、耳识、鼻识等前五识,再加上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但是,西方哲学不会像唯识那样分类,而是把整个精神现象统称为“意识”,比较隐晦的叫“潜意识”,弗洛伊德就是这么干的,根本不像佛教哲学那样搞得如此清晰。
佛教哲学为什么那么清晰呢?这就是我们这次禅七所要讲的话题,因为佛教里面有禅修,对心的本体以及各种作用、运动的规律,观察得非常清楚。从而,认识心的本体——法性、如来藏,还把心的作用分成八种识,以及探索出了运行的因果规律。而西方哲学没有禅定,导致观察不清楚,说出的很多东西都是模糊的。
2、意识的意向性:我们实行的每一个意识行为,我们拥有的每一个经验,都是意向性的,意思是: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或者说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经验”。
昨天的课可能在这一点上没讲清楚,我在想,问的那么多人当中,你们对胡寒尔了解清楚吗?现场有一个人在问,网上却有四五个人,好像了解西方哲学比了解佛教还要强烈。大家要搞清楚,其实我不是在讲哲学,我是在含沙射影,借古讽今,哲学在我这儿是个托,大家不要把目标瞄到哲学上,要通过对哲学的讲述,走到佛法上去,这才是目的。
我并不是在辩解,我从来都没说过自己的哲学讲得好,我一上来就告诉了大家:我不是学哲学的,我只是把哲学家的某些观点拿出来讨论。说老实话,这里说了那么多的哲学家,有黑格尔、胡塞尔、罗素等等,我只是断断续续的看了一些,若要我把他们的所有经典都看完,比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我看完以后,牙都会掉光的、头会秃的,为了自己不要老得那么快,我绝对不会全部看完。但不防碍我在一定程度了解他,把他们的观点提炼出来,进行比较、分析,与大家进行沟通,让大家了解一下西方哲学家对世界、生命的看法,借此来表明佛法真的好牛,就想起到这样的结果。
事实上已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其中有很多人学过这些,对比之下,便知道佛法原来这么牛。很多人对佛法只是崇拜,根本不知道佛法有多伟大,人云亦云,见到别人崇拜也跟着崇拜。或者进入某个团体,里面要求崇拜,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跟着崇拜。当然,崇拜可能有些好处,比如不得病、考试考得好、犯错可以被原谅、肺炎来了能避免……
能不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呢?也许是有这些效果,否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不成立了。但并不是说学了佛以后,效果就马上呈现,如果是这样,佛法就不会衰危了。末法时代,佛法是很衰危的,佛教徒的数量都不咋滴,好像才有三、四亿人,而基督教徒有十五亿人,伊斯兰教徒有十亿人,从人数量来说,佛教徒都不是最多的。而且,虽然有好几亿人在学佛,但真正学佛的有多少呢?这就更少了,所以,并不是说学了佛就咋滴咋滴,马上就可以如何如何。
言回正题,“我们实行的每一个意识行为,我们拥有的每一个经验,都是意向性的,意思是: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意识”,或者说是“关于某事物或别的事物的经验。”意识的意向性是什么?我们对某个事物的固有看法。
3、意向性的对象:感知是有角度的、有规定的、不可能感知对象的所有侧面,这意味着意向性对象不依赖于不完整不充分的感知经验,因而完整的意向性对象超越感觉经验。也就是说,意向对象既不是外在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也不是内在于主体的主观存在的原因。意向性对象并不依赖于主观的感觉经验而存在。
这跟第一个观点一致,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就是经验,但意识中的事物既不是我们所看到的片面经验的结合,因为我们没办法完全了解世界——“感知是有角度、有规定,不可能感知对象的所有侧面”。
意向性的对象,比如一个人是善良的、是好的,意识中的这个人,不可能依赖于我所感知而存在,我认为他是善良就是善良的?我认为他是美好的就是美好的?不是的,我对他的意识带有角度,同时他也不是外在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也不是离开意识的另外一个东西,所以,这与第一个观点并没冲突,有疑问的师兄听懂了吗?
看到外面的东西,既不是离开意识的主观存在,但也不是我们能够认知到的意向性,比如我认为这是杯子,它就是杯子吗?不是的,事实上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比如你看到它是白色的,这是靠眼识来的;触摸到它是冷的、热的,这是靠触识来的——那你说的杯子就是白色的色彩和冷热的温度,但那个杯子就是你的那点感觉吗?不是的!
所以,它不是你认为的东西,表明他对事物的认知没有完全的信心(因为没看到),同时又离不开你的认知,(因为没有你的认知,它就不存在了),所以二者不是矛盾的。意向性指我们对事物的固有看法,这个看法是片面的,所以,第三点跟第一点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意向对象既不是外在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指不存在客观的事物。”也不是内在于主体的主观存在的原因”,你不能说这个事物就是我的意识,这样说就麻烦了,也就是这个东西消失了,我的主观就没有了。我们被一元论洗了脑子,觉得外境都是意识产生的东西,不是的,相分不能是自证分,如果用唯识来解释,你一下就能听懂。
“这个意向性的对象也不是内在于主体的主观存在的原因”,就你看到的东西不是你主观存在的根本,比如你看到的杯子是你能看的根本吗?杯子消失了还能看什么啊?
“意向性对象并不依赖于主观的感觉经验而存在”,如果对象依赖你的感官经验而存在,如果感觉经验变化了,它就变化了——你的感觉经验老是在变化,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或者你感觉是热的,别人感觉是冷的怎么没变化呢?
意思是什么呢?你认识的东西不是你所看到的样子,所以,意向性对象并不依赖于主观的感觉经验而完全存在。这种观点有点二元论,而且有点否定自己的认知能力,跟康德是一类的,这就是胡寒尔的现象学。
大概就介绍到这里,这些东西不能花太多的心思,如果去看胡寒尔的经典,你会头晕脑胀的,对佛教徒来说挺划不来。如果你是学哲学的,那要搞懂它,因为那是你的专业。然后佛法也要搞懂,中观也要搞懂,各种进行比较,那是最好的。但大部分的居士,第一,你不是学哲学;第二,你要养家糊口,还要吃喝嫖赌,哪有那么多时间啊?正如网上师兄所说的:不如学中观,把最厉害的学好就完了。(说你们养家糊口就拼命点头,说你们吃喝嫖赌就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啥意思啊?)
客观事物离不开意识,就是意识不去觉知的时候,你怎么能肯定它在那里呢?还有一种解释,有个体意识跟群体意识的差别。个体意识就是现量的存在,一定要靠你的意识来认知,但不能说我的现量没认识到的事物就不存在。因为还有群体意识,比如你没来过美国,没有见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别人告诉你有的时候,你是不能否定的,只是对你来说不是现量存在。
其实,胡寒尔的例子也可以这样去解释。至于怎么解释都行了,这些问题跟唯识有关系,关于共同分的问题。如果能把唯识学懂,是挺有好处的。在看哲学之前,如果先学了唯识和中观,就很容易看懂,而且会知道他们为什么在打圈圈,因为你站得高、看得远、看得细,他们坐在那里苦思冥想,又不打坐,又不学中观、唯识,对无著菩萨、文殊菩萨也不感冒,然后自以为是团团转、转团团,此起彼伏,瞎蒙蒙、扯淡淡,而你站在巨人的肩上,还拿了射电望远镜、显微镜,显然你最牛,你是末法时代的无垢尊贵种——是吗?
西方哲学已经讲完了,他们的毛病就在于观察上少了最重要的方式——禅定。他们是让六根运动起来去朝外观察,但六根基本在个体上开始运动的,所有思维的观点很难离开自我,所以,不可能像东方修禅定那样让身体消失,去发现最初的观察点不在身体上,更谈不上解脱。
如果不通过禅定的观察方式,很容易就得出精神依靠身体(物质),因为我们觉得思考的时候就要靠一大堆的肉和脑袋,心在感受,是不是这样的?我们会认为脑袋一枪崩了,就什么都不想了,直观觉得思维依靠身体运动。身体打坏的人,就算精神没死,也不回来。当然用些巫婆神汉说他们回来过,但你们又不相信。
所以,通过直接的观察,只能得出人死如灯灭,就很容易得出精神依赖于身体,从而得出结论:物质产生精神精神是运动的结果。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粗大的、不负责任的、比较原始蒙昧的认知——其实不然,原始蒙昧的人由于心静,还是会认为外面有巫婆神汉之类的。但是,这种结论的确比较粗坯。
有禅定就不同了,连儒家都有坐忘,道家就不用说了,在身体里面观想养元婴,然后从头顶冲出,还可以化身千百万亿成为仙人,禅定可以定到非想非非想定,属于很高的层度,他们不会认为物质是根本、是基础。
就连西方哲学的唯心主义,也是靠意识思考出来的、想出来的。比如不可知主义,发现靠感官确实不能认知面前的事物是什么,但又有这么精妙的事物,那外面应该有绝对精神——上帝。
因此,他们很难有“我们就是上帝、我们就是佛”——自心即佛的观念。佛是最基础的认知、最根本的认知、最广大的认知、没有被污染的认知、没有被局限的认知,那就是佛——这不是我说的,我只是把它扩展了,原话来自于中国非常伟大的哲学家、也是禅学家——圭峰禅师。他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心那种知的能力(明的能力)是所有现象的根本,叫“众妙之门”,《道德经》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由于西方缺少禅定的认知工具,才产生了他们的哲学,从佛教看来,并不觉得怎么样。
禅七有七天的交流,就西方哲学就讲了四天,可能禅七过后还要加课,大家有意见吗?(每次我都问有意见吗?我都觉得自己问得假惺惺的,若说有意见我也要这样,若说没意见我心安而已。事实上,很多人都希望我这样讲,的确是问心无悔,因而,我就把惭愧的心态放弃了。)
后面几天就正儿八经讲佛教的哲学,一些关于修行的东西,但都不会很多,因为每周都有两次佛教经典的交流,那是真的在学习佛教的哲学、佛教的经论、佛教的修行方法。这次禅修,我们只是进行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课后想回听录音,可以搜索网站:/
接下来讲东方哲学,有好几个派别,一个是道家,一个是儒家,中间还有印度教,虽然印度教的内容很少,但道家和儒家的内容太多了,一天是讲不完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儒释道”,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现在仍有一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比如看风水、看八卦等等(现代人把人云亦云、闲言碎语的一些仪式,称为“说八卦”,其实这是一个道家术语),但修仙的哲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了。儒家的仁义道德,就变成了嘴上说的东西,我们真的在接受儒家的东西吗?没有的!
我曾跟一些师兄开玩笑,随意在街上拉一个人,让他把四书五经的书名全背出来,一百人中很难找出二三十个,不信的话,在坐的诸位在头脑里回观一下,还记得四书五经的名字吗?名字都记不得,里面的理义就更记不得了,所以,儒释道在我们的文化中,就只成了一些名字。
那么,这次为什么先不讲儒家,而先讲道家呢?儒家的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得还比较多,比如仁义礼智信等等。但道教关于怎么修气脉、九阴白骨掌、打开任督二脉等等,什么打开大小经奇脉,山洞里面突然捡到一个大还丹,吃了以后腹部烈火燃烧,醒来以后见到一个骷颅骨,他往我的头上一按,天庭大开、灵台清明、气涌丹田……这些情节基本上只在我们的文艺作品和书籍里面出现,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遵行儒家的东西,当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
为什么说儒家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呢?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其实应该遵守的,跟佛教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差不多,但是往往留于表面。其次,儒家也有很多禅定、观修的方式,特别后期的陆阳心学这一派,跟禅学很接近,在一定程度上,也利用了禅学。这就是我要后面才讲儒家的原因,它在一定程度上,跟佛教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因为儒家没有般若智,这样讲起来,次第反而要强一些,道家反而不是的。
网上有师兄把四书五经的名字打出来了,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这就简单了,一搜百度仁波切,马上就会告诉你。但是,要在街上随便拉一个人来问,很难有人知道。当然,你去找一些教授大学文学、哲学的老师,他们肯定都知道整个民族文化的历程,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的基本知识,到了现在,大部分的读书人都不知道了。但是,现代人是否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起码听说过名字,资本论没听说过?科学社会主义没听说过?我们的文化其实已经不是中华文化了,是什么文化呢?我也不知道,与时俱进,现在要的是和谐!
【道家】
所以,我们就先从道家讲起。道家是原始宗教,从老子开始,以《道德经》作为最高经典。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守关的人叫尹喜,拦下并逼迫他写下一本书,叫《道德经》,《道德经》有五千多字,尹喜十分满意,于是老子骑着青牛出关往西方走了。后来,道家的弟子说老子去了西方度了释迦牟尼佛,为此还专门编纂了《老子化佛经》,简直胡说八道,但是历史上确实记载了这么一回事。
道教的创始人是东汉的张道陵,创建了以道为教的修行团体。道教的思想,对西蜀(如今的成都一带)的影响非常大,三国混战的时候,张道陵的后代张鲁,在西蜀宜州担任宜州书记、州长,实行的是道教这一套治国的方式。后来曹操抓住张鲁,却没有杀他,因为觉得他的为人不错,加上当时宜州的人民对他的反响都非常好。在他的统治之下,实行了五斗米道(即入教要缴纳五斗米),后来,就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说法。教众们会经常在一起聚会,并且帮助一些穷人等等,这是宗教社会化的一些方式,不是宗教的教义。
道教修的是道,佛教也说修道,儒家也说修道,“道”到底是什么?大家对“道”(根本宗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怎么不一样呢?最根本的宗旨认知是怎么样的,见地是怎么样的——根本宗旨的认知决定了你去寻找它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明白了根本宗旨,再教其他人去找根本宗旨的方法,就会更准确。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白根本宗旨,去寻找根本宗旨的时候,所用的方法就决定了他能否把根本宗旨找到最彻底的目的去、找到最准确。
也就是说,方法决定了你能够找到什么,如果有人找到了什么,再来告诉你,那么,这个方法就受到了找到后的人产生的智慧的影响。说具体一点,比如上师们见道了,认知了自心本性(如来藏),就会知道我们去找的时候应该避开些什么、应该攻击些什么,无非就是一个破、一个立,然而,他会根据要找到的东西,应该避开哪些?应该破哪些?——应该建立哪些呢?比如守戒、对三宝磕头、对三宝有信心等等;应该破哪些呢?比如去掉执着,贪不好、嗔不好,目的就是这样。
如果他见到的宗旨是某种单空的境界,也许就不会教你守戒,只要达到单空的境界,就会让你拼命去观修、去破,慢慢地,你就走到单空的境界去了(当然,这不一定是彻底的。)这说明了我们找上师的重要,反过来说,一个人用的方式、用的方式是否正确,决定了他能不能找到最究竟、最正确的宗旨。
总而言之,形式会决定宗旨,理性来看,宗旨会决定形式,所以佛教会要求必须皈依三宝,不能对着外道磕头,看似形式,但这些形式有利于你找到真正的三宝。这些东西有点不好理解,如果深深去思考,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道家有戒定慧的形式,佛家也有。但形式再具体一点,佛家是不允许跪拜外道的祖师、教主等等,否则会破皈依戒。其实外道也一样,都有一些形式,但道家的思想能否找到佛说的自心本性呢?不会的,原因等一下会讲。如果总是跪拜道教的教主、仙人、成道者,你的境界就只能是他们的境界,很难有所突破。
有人说吕洞宾最后也悟了禅宗,那是因为他遇到了黄龙祖师。因缘是有作用的,如果吕洞宾没有因缘遇到佛法、遇到黄龙祖师,也无法真正的领悟自心本性。为了制造这些因缘,藏族的祖师们、大德们到处挂经幡,到处放着玛尼石,甚至刻了很多玛尼石,一船一船的运到海里去,为什么呢?希望鱼、鸟等动物结上缘,在它们的相续中种下关于般若的力量(因缘),使之越来越强大。
生命就是这样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哪群人打交道,自然就染成那群人的习气,思维方式都会朝着那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去了。比如在机场,看到的都是亚裔,DNA都差不多,但具体是台湾人、是香港人、是大陆人,一眼便能了知。所以,因缘的不同,真会受到影响的。
道家成教从东汉开始,后来的派别越来越多,正一派、全真派等等。其中全真派是最出名的,为什么呢?并不是研究的人多,而是金庸笔下的天下第一高手叫王重阳(别名中神通,是全真派创派祖师,天资聪颖,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到明朝的时候,陈撄宁把道家推广开来,并且整理了很多道家的著作。
1)老子
道家以老子说的“道”为宗旨。“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与教主: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三清三位一体,三位人格化的天尊都是道的化身,有点像佛家的法报化三身。
元始天尊象征“天地未形,万物未生”的“无极”状态——道的根本就是无极。灵宝天尊象征“混沌始判,阴阳初分”的“太极”状态——太极生无极。道德天尊象征“冲气为和,万物化生”的“冲和”状态——虚空,但又和谐。元始天尊造化天地——它是根本。为龙汉祖劫玉清教主——指很久很久以前,即我们经常说的无始以来的意思。灵宝天尊度化万物,为赤明中劫上清教主;道德天尊教化世人,为开皇末劫太清教主——道德天尊就是我们常说的太上老君,是老子的(写《道德经》的老子)的第十八个化身。道家的见地不透彻,但禅定非常厉害,他们也承认六道,但不知道怎么解决六道,跟印度的六师外道差不多,后期的道教还接收了佛法上的东西。
佛家、道家、儒家,三家在历史上有很多相互的融汇。说道家跟儒家接受佛家的东西,我们也承认,在很多典籍上也看得到,那佛家接受道家跟儒家的吗?一样接受,禅宗用的很多词,其实是佛经里面没有的,而是一些道家的词汇,比如“自然”等等。词汇虽然一样,但根本的意思、根本的宗旨还是不一样,比如佛家说的如来藏、法性。
为什么有这些区别呢?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观里所的般若(空性)。儒家发展到王阳明这一派的时候,说的词汇跟禅宗差不多,很难区分。道家走到最后的全真派,一样的也说空,甚至说空性,他们还学《般若经》(全真派的三类经典中,《般若经》是一定要学的,把佛教的经典拿过来,真是毫不谦虚),现在的很多道观,还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像,所以融合是很深的。
那么,宗旨都一样,差别到底在哪里呢?为什么还要分道家跟佛家?
第一,在文化上、形式上有差别。因为人有分别心,就算在佛家里面,有人信阿弥陀佛,有人信药师佛,一样在搞区别,也没办法都让大家安住在法性里面,只要这个宗旨。由此可见,进入宗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第二,虽然都在学习《般若经》,重要的是,是否真的掌握了般若的思想?真正掌握般若思想,也就是禅定说的怎么去观察和体会到真正的空性,这个才是关键,并不是说学了《般若经》就可以。如果我们去拜这些对《般若经》领会很深的祖师或者传授《般若经》的祖师,对我们去领会《般若经》非常有用。所以,佛家是不允许跪拜其他宗派的祖师、大德,否则就会毁坏皈依戒。同时,也不建议初学者去学其他经典,因为普通人的相续很狭隘、很容易被带跑。
以上是道家发展的大致概况,不再多说了,大家可以上网去查询。接下来,道家说的“道”到底是什么?怎么去追寻这个“道”?你想了解道家,一定要看《道德经》,因为那是他们的总纲。虽然道家有很多派别,但他们的共同祖师一定是老子,他是道德天尊的化身。他写的《道德经》开创了整个道教的理的开始,是道教根本宗旨的经典。
《道德经》的第一章,一上来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经常被人乱解释,在一些电影里,比如《倩女幽魂》里的一个道士叫燕赤霞,他在连续三部《倩女幽魂》系列电影中都扮演道士的角色,唱道:“道、道、道,道,可道,非常道,天道、地道、人道、剑道……”一通乱搞,反正是文艺,没所谓。
学哲学的也好、学宗教的也好,千万要跟文艺分开。文艺的意思,就是它不负责任,只要好玩就行了。不负责任、好玩、骗票子的东西,如果拿来作为生活的指南、作为追求的目标,那你是傻的。莫名其妙,很多人都受到这个的影响,所以不能怪大家。
为什么呢?人就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看了《射雕英雄传》,主题曲听得激动人心——“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结果我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就跑到西北去找酋长的女儿,去了几个月,最后逃跑回来,没找到酋长的女儿,找到的是旗委书记的女儿,身上脏得满是虱子,跟电影上演的完全不一样,电影里面的黄蓉也好、华筝也好,漂亮得不得了。这是真实事件,而且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有个北大中文系的围棋高手,毕业了以后跑到云南去找段誉。
现代的孩子会聪明很多,不会容易上这些当,但是,我们还是莫名其妙的受着这些文艺的影响,比如你的穿着、说话的方式、对美的规定。为什么明星的粉有很多呢?因为大家都喜欢,觉得他们漂亮,然后就去粉他/她。其实你只是看到他/她的样子,慢慢地,你就会模仿他/她的样子。训练久了,你就觉得女人一定要锥子脸、眼睛大得眼角都要到耳朵边了那种是最漂亮的;男人的脸一定要像剥了壳的鸡蛋一样,吹弹可破,简直不可理喻。所以,我们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道,可道,非常道”,要跟文艺的东西排开,但是,大部分人工作完、吃完饭,就是追剧,看电影、上微信、看抖音,你不傻好难啊!判断的资料跟佐证,你的意向性被人规定了,而且那些意向性很多都是文艺的,真的很傻的。
小时候的我们很纯真,在电影《英雄本色》里面看到周润发拿着双枪,慢镜头,砰砰砰,一边跳舞一边开枪,使我血脉膨胀。后来我参加过群斗,发现不是这样的,要是动作慢的话,会被打死的。
还有一个情节,周润发在大红的广告牌下问狄龙:“你信上帝吗?”狄龙说:“我不信!”周润发说:“我信!因为我就是神!”接着拿着一把冲锋枪,脸上伤痕累累,瘸着腿,一瘸一瘸地走出来,背景后面是一个大红广告牌。大家记得这个镜头吗?哇,真的激发了我们当强盗的强烈雄心。
我们真会受到文艺的影响,但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的呢?最后你会发现,生活跟文艺的差别太大了。虽然概念上我们知道不要受文艺的影响,也知道文艺上的内容都是假的,实际上你所有的判断、行为、对未来的倾向性,全部都受了影响,所以,你不苦、不傻,不是那么容易的。在生活上我们还是要实际一点,实际一点并不是说傻一点、呆板一点,而是说我们要获取正确的知识,指导我们的思维和行为,这也是学佛的一个意义。
《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以说出来,就不是恒常的道。“名,可名”,现象可以有名,就不是恒常的名。并不是说名字,就可以有名字,不能这么简单去理解,你觉得老子有那么傻吗?人家是丘处机的祖师,你知道丘处机有多厉害吗?你们看过电视吗?在《神雕英雄传》里面,丘处机在牛家村拿着剑跟杨铁心、郭啸天(郭靖的老爸)大打一架,把他们两个打得一塌糊涂,这些武将、战将,在武侠面前算个啥呀 ?我就想不通,他们为什么不教点徒弟出来打抗日战争,让徒弟们深入日本皇宫,取日本天皇的首级,抗日战争就立马结束一半,但是,这些武功失传了(这是讽刺性说法)。
关键是这些文艺作品、电视剧,对我们真的有影响,已经影响到很多练武的人,误认为有这种很牛的武术,从而不知道真的武术是什么,甚至真的以为就像武侠小说里面所描述的东西,心里面有意向性。大家心里对武功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和崇拜,打破这种意向性的人是谁?最近出了一个浑人徐晓东,那他是不是真的把中国武术摧毁了?说老实话,摧毁不了的,但确实把人们被文艺作品所污染的东西摧毁了。
很多人学太极、咏春等武术,锻炼身体是可以,但真的要上擂台跟徐晓东这些蛮二打的话,真的很难。真正的格斗,人家是怎么训练的?你是怎么训练的?那武术是不是真的不行呢?不是的,主要是现在没人练真正的武术,甚至不知道武术是什么。
真正的中华文化,跟外在的生活形态都有关系,房屋、建筑、医术、武术、读书、写字,连走路的姿势都有关系,因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万法融在一个东西里面,只要把这个东西掌握了,万法你都能玩透,那叫真人或者神人。以前有这样的人,现在没有了,因为没人相信这种哲学,也失去了实践这种哲学的环境,导致失传了。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开始的时候,不会有实体的东西。如果有一个实体的东西,就没办法产生天地的初期,因为实有的东西不变化。事物产生之前,一定是空无的,大家不要把“空无”想象成空间,并非如此,而是没有实有本质,但也不是啥都没有,所以“有,名万物之母”。是不是有点像佛家的空性和光明?说老实话,已经走到无极去了,无极是什么意思?没有边际,即我们破的无分微尘。
微尘还有体积的话,就有东南西北、上下左右,然后分分分,分不完的话就不算最小,那要分到什么时候呢?分到没有方向,才算是最小,称为无极。那我怎么去安立它的上下左右呢?安立不了,所以它就没办法形成物质。唯识里面有一个方法,叫“六尘绕中尘”,因为它没有体积,无法安立东南西北、左右上下,所以没办法用六个方向去围绕它,只要有方向就有体积,它就不是最小的微尘,或者不能叫极微尘。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如果我们要去看它本体的空,就要去体会它的虚妙——妙;如果要去看它本体的有,就要去看它的边际——徼。这是一种解释,观察道的本体,边际的组成其实是无极,那无极是什么?我告诉你,道家绝对说不清楚无极是什么,因为没有“无极”这样的现量。如果有“无极”这样的现量,那就不得了,一个常有的、不变的东西,又能被我们发现,那就会变成《中观庄严论释》说的:“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所以,无极实际上是找不到的一个东西,找不到本质的时候,是一个意向性的指引,那个东西没有,知道吗?所以道家的认知是不透彻的。
这是一个本体性的观察,也有修行性的观察:“常无欲,以观其妙”。是什么意思?当我们内心放松了以后,没有执着、没有欲望的时候,就沉浸在里面,叫“以观其妙”。这是道家修行性的一种解释,也有很多层解释,不要认为道家的行人都是傻的。
“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还有执着、还有分别的话,就去看住那个执着是什么,然后让它消失——哇,这是很牛的!《道德经》里面有好多关于修行的东西,如果大家有兴趣,当真把《道德经》学一遍,就会发现像学般若经一样,差别就是那个最根本的东西:无极跟空性的那点差别。即中观里面讲的,离一多因分不分得完的问题,分完了你就是大圆满,分不完你就是道家。
在这个状态上,都是不用心的,那个时候意识一定停了,最后那一点到底是什么,这就是差别,这就是所谓的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就需要窍诀了。自明跟误明(以明为执,将明当成一个所境)的差别,《愣严经》里面说:“觉非所明,因明立所。”
所以,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实还有其他的意思,道家也有修气脉的。比如人的贪欲生起来,道家也是有方法的,甚至密宗里面都借用这些方法(也许密宗里面本来就具足),比如“欲观其徼”的“徼”在哪里,即密宗的一些方法,这样一来,断句的不同就会造成意思有所差别。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如果要把《道德经》拿来解释的话,一定要有修行的,而且要很了解才行,千万不能听于丹的。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个“欲”就是分别,当没有分别的时候,沉浸于其妙的本体里面。“常有欲,以观其徼”,让心定在要点上,要点可以是气脉的、可以是观想的、可以是觉受的。那到底是什么?去找道家的大德,但现在找不到了。比如说丹田转丹田,前面是任脉,后面是督脉,后面有三关——尾椎骨那里是一关(“尾闾关”);背心大椎又是一关(“夹脊关”);后脑勺玉枕又是一关(“玉枕关”,这就是“徼”)。甚至丹田往上面走,膻中这里也是一关。
这些方法佛家里面都有,但不太注重,因为佛家可以穿过这些东西直达本性。道家就停留在这些上面,玩气脉玩得淋漓尽致,有时间可以去看道家的经典,会看得你眼花缭乱,佩服得一愣一愣的。若能修一轮出来,身轻气爽,打坐的口水(“甘露”)流出来,像清泉一样,全身舒爽。道家里面有很多的词汇,有时候把那些词汇念一遍,都会受到那种加持,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你们不要认为道家不咋地,毕竟搞了几千年,还骗了那么多人,就算是个骗子,那骗术也是挺高明的——但道家不是骗子,他们的道德非常的高尚。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什么意思呢?明空双运的意思,空和明同出而异名,这里就是有和无同出而异名。然后“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是深远、悠远的意思。有无二者同一个本体,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命名,因明说有不同的反体。
“同谓之玄”,如果去看它们合在一起的本体,就深远而玄妙。“玄之又玄”,这是一个感叹词:啊,悠远啊!玄妙啊!悠远又玄妙啊!深入在那种定里面,用音乐去表现的话,就要弹古筝了。所以,在道家或者修行人面前,绝对不能唱rap——:“呦,玄,玄啊玄啊玄……“你只能悠远而深长地“噔~声音有点像我们打坐时敲的引磬,声音慢慢地消失,叫做“玄之又玄”。然后玄完了,声音全部停下来了,那个清清楚楚就叫做“众妙之门”。能理解吗?肯定理解不了!其实没那么高深,就是说无极玄之又玄,它是产生一切的根源,所以叫“众妙之门”。
意思就是这样的,大家能听懂吗?我主要是把《道德经》中关于道的说法截取出来,由于我备课的时间不充分,所以不一定拿得全,也不一定拿得准确,无论如何,都是《道德经》上的东西。
《道德经》二十五章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说有个东西比天地还要早,“寂兮”就是寂灭的意思。佛家说:“生灭灭已,寂灭为道”。“寂兮寥兮”,“寥”就是虚、空旷无垠、巨大的意思,即佛家说的心如虚空。“独立不改”,佛家说空性是独立、唯一、平等、自成。去认心的时候,大圆满有句话叫“令心不改”(加入密法班的人,一定记得这句话吧?如果体会不到这句话,认识本性是不可能的。)
“周行而不殆”是什么意思?这个东西可以幻化成所有的六道、所有的现象,但是它本身不坏。这里没有空性那么厉害,你换成无极就行了。“可以为天下母”,所有的事物都是从它那里来的。“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只是强行给了它一个名字,叫“道”。如果不叫“道”,叫这个、那个也可以,禅宗就是这么说的——这个是什么?是那个。那个是什么?是这个。因为那个东西绝对(绝待),找不到,所以没办法给它名字。找不到就厉害了,但道家是找到了,称之为“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所以,道家就差了绝对这一层(没有观待这一层)——没有观待太重要了,没有观待就百分之百是佛。
你说:“我就是要没有观待”——你试试看?你没有办法没观待!所以,怎么去没观待?什么叫做没观待?这就叫智慧,要靠修行、靠窍诀,不是靠我们读了几本书之后想一想就可以了。你也可以说:“到处就是咯”——照这样说的话,那就不用修了,到处都是,你解脱了?成佛了?
一上大街看到的都是圣人,郁郁黄花皆是般若,这些话儒家(儒家的王阳明)、道家、佛家都在说,但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认为到处都是圣人?你不知道,所以做不到,对你来说,就是一个观念而已。如果是观念,就啥家都不是,我一赖皮家,一样可以知道。所以,这不是吹牛的,真的要去做到!
这个意思就是佛家说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强名曰道,那个东西语言和思维没办法接触,连道家都这么说,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如果连这个都不明白,你惭不惭愧啊?
《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深乎!万物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吾不知谁子?象帝之先。
《道德经》第四章就开始解释“道”是什么样的,道本身的相状、本质的内涵,本质可以用人类的认知力去进行诠释的一些东西。这些词汇真的很牛,如果不明白意思的话,就两个字——“不懂”,不明觉厉。如果学了佛的话,这段话解释起来挺有意思的。
“道冲”,冲是空虚无形的意思,大道空虚无形,无形无相。“而用之久不盈”,它的作用无穷无尽,不会多也不会少。“深乎”,乎是一个感叹词,深遂啊的意思。“万物宗”,它是万物的起始、祖宗。“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挫其锐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四夺,让方分解决掉、让形不成立,就叫挫其锐;解除它对我们的影响叫解其忿;和其光,明白它就是心的一种显现,叫光明。
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勉强?不是的,《道德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中间还改了好多次,而且那时用的字跟现在有点不同,你怎么去挫其锐?如果你把它看成是本体的话,哪有锐啊?哪有忿啊?什么叫做“和其光”呢?它本来就是光。什么叫做“同其尘”呢?“挫其锐”,锐就是有形象,尖刺就是锐,就是去掉它的形态,你不要认为它有形态。然后解决它对我们的影响,叫做“解其忿”。明白它的本体、本质叫做“光”。“同其尘”,就要认为它的显现也是郁郁黄花皆是般若。
“湛常存”,精髓常存的意思。这里翻译成,隐没不见了,又好像实际存在。总感觉不对,我在截引作者翻译的时候,应该自己来翻译,要照我说的算,不要按照上面的说法。湛是精湛的意思,精髓常存,本体一直都在的意思。
“吾不知谁子?”这句话有很多解释,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是谁的儿子?是谁生了它?它是第一个,没有因的,叫无始以来。“象帝之先”,很多人翻译成是天地的祖先,这个太人格化了,不能叫象帝,而是所有形象的根本,“象”是一个同音字(形象的象),是所有事物的根本,叫象帝之先。
简单解释“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湛常存”。挫其锐,解决它,要认为它不是形象;解其忿,要解决掉它对我们的干扰;和其光,要认识到它的本质;同其尘,还要知道到它的本质和现象是一致的。其中,根本的东西不能变,叫湛常存。这是不是跟佛教的解释一样的?是一样的,就是那个最根本的无极与佛教有点差别,把无极取掉就好了,极都没有了,无什么啊?那是什么?“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差那么一点。吾不知谁子,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的,所有形象的根本叫象帝之先。
道家修的就是单空,但没有佛教的单空牛,因为道家不修菩提心,不明白光明中间夹有我执,不知道这个光明除了形象以外还有形态(以能认、所认的方式会形成形态),所以要用菩提心这种方式去解决。佛教的单空把人我都否定了,佛教修单空也可以修到阿罗汉的程度(阿罗汉也算单空),那道家修的算不算单空呢?是最初级的单空修行状态,如果能够修到那个状态,已经挺牛了,最差也是仙人。
《道德经》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出四象,四象生八卦。四十二章说得简单一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在“一”的前面,好像中观的离一多因,虽然把一去掉了,但又出了无极,其实无极也是“一”,也就是说,道家的“一”真没有破彻底。
要破掉“一”,就要绝掉观待。说老实话,道教的修行人真的认为自己绝待了,其实不然,他的状态不是绝待,绝待一定要和其光同其尘。佛家也讲“和光同尘”,“和光”就是与本质的光明在一起,但和的光就是尘,叫同尘,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修大圆满就是和光同尘的状态,不会认为外面的显现有什么不好,都是光明的显现,但你要知道光明是什么,不能口上说一个光明、感觉一个光明,都是不对的,你得真有光明的智慧,那就叫和光。
要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如果见地准确了,就是大圆满的修行。所以大家要好好闻思,我绝对没有忽悠,说的都是老实话,听不懂就是忽悠,听懂了就是窍诀——由于你们听不懂,那就只好是忽悠了。
《道德经》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师兄咬文嚼字来读诵上面的章节——古代的人就是这样读经的,虽然有个词汇叫抑扬顿挫,但我刚才的读法显然是装逼。你们可以去问老一点的前辈,看他们是怎么读《三字经》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经典,不像我们这样读的。鲁迅的《孔乙己》里面有一个穷秀才,别人想拿走他的豌豆,他就说:“多乎?不多也。多乎哉?不多也。”不多就不多嘛,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都是有道理的,为了提起你的心气,让你的身心达到那种状态,儒家都这么干的。你以为他是装的呀?这样好累啊,不多就不多嘛,直接说“不多了,你们不准吃,只能我吃”就完了,我现在就这样的,但那时候的秀才就不能这样了。)
“孔德之容”,就是大德的样子;“惟道是从”,就是从于大道,即安住于本性。
“道之为物”的“道”是个什么东西?“惟恍惟惚”的“恍惚”是什么意思?“道”的意思就是喝酒喝醉了、吃鸦片,很多人就是这样翻译的。他们怎么翻译“道之何物”呢?是心光恍惚,恍惚中可以知晓,可以有事物。“恍惚”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吃鸦片的意思,恍惚是身体消以后看到一些光(光很幽微),而且光里面有神通,并不是喝醉酒的那种恍惚。当然,喝醉酒、吃鸦片确实恍恍惚惚的,但现在解释的恍惚,跟他们完全是两回事。
“惟恍惟惚”,只有恍惚,身体消失了。其实不能单纯这么去理解,因为我们朗诵的时候始终有身体的感觉、有声音的感受,而是消失了以后,才会有这些惟恍的感受。就算没有彻底消失,修单空、修四夺,夺到很深的那种宁静,身体的觉知、声音的觉知减弱了以后,朦朦胧胧的那种认知感受就出来了,也可以叫恍惚,有不同的程度。在这个状态里面,“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有象和光这样的东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有神通。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是什么意思呢?很远、很幽微的意思。“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根本的精髓,这个精髓是真实的,不是像外面的假象那样可以消失的,是可以信的,也就是可以依靠、可以皈依的,就是“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是什么意思?作用不断的意思。我们经常说名相,提到“名”的时候,就好像是人或事物的名字。“名”指现象的意思,名和相要连起来一起读,就是名,名就是相,其名不去就是它的作用不断。“以阅众甫”的“甫”是同音字或通假字,通“父”字,即事物的起因。所有事物产生的原因叫以阅众甫,佛为什么称为遍知,就是因为知道事物产生的原因。道家也知道光明是有知的能力,其名不去,它的作用不断,看作事物的起因。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为什么知道所有事物的根本原因呢?就是因为我惟道是从,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我能进入那种状态——说明他还不是佛,因为他要进入一个惟恍惟惚的状态,但是,能说明他的修行很高,或者进入了仙人的状态。
老子就是道德天尊的化身。道德天尊到底是谁?我也不知道,也许是个大梵天。佛家怎么看待这个东西呢?好像没有经过这样的宗教比较,有时候是不能比较的,因为宗教在流传的过程中,就被规定、被人为地塑造,这就麻烦了。
《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这是修行的东西,他说修道要怎么去做呢?“致虚极守静笃”,心要像虚空一样虚到极点,彻底放空,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执着,这就叫做”虚极“。“笃”就是非常定、非常静的意思,常说笃定、笃定嘛!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现起的时候,我们去观察它,但并不是看到林林总总的现象,而是吾以复观。吾以复观或观复是什么意思?反过头去看万物的根本,叫做观复或者复观。万物现起的时候,我们不要跟着它走,去看它怎么出来的,倒回去观,要反观、反观。
道家说“顺则死,逆则生”,顺着事物的流向、缘起这么去走的话,那就是普通的、庸俗的生命;倒过来走,逆着现象走就是生。那要怎么逆呢?什么叫做逆呢?其实就是观复的意思,倒过头去看它的根本。(这些解释是我写的,还比较准确,由“我”来判断我写的,肯定很准确。)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虽然纷纭繁杂,但一切都源于这个根本,也皈依于这个根本,称之为复于各归其根。然后,要怎么回去?“归根曰静”,当我们发现这个根本的时候,它是很安静、很宁静的,静的时候才能看到万物根本一定是很宁静的,阿赖耶识状态就很宁静的。
“是谓复命”的“命”解释为信及本质的意思,这时候就回归本质。其实命跟信,在道家是两个概念,道家既要修心又要修命,以此还来嘲笑佛家——“修信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意思是什么呢?佛家老是修信,都没办法真正的走到圣人那里去,他们就认为仙人是最厉害的。佛家则不这么认为,认为的信就是命、命就是信,命的根本还是信,只要发现命就是觉性,什么都行了——“我大圆满瑜伽士,彻见诸法皆觉性!”而道家为什么修命(命就是生命)呢?生命体现为气脉,道家一定要去打坐修气脉,原因就是这样的。
“是谓复命”,“命”要解释为“性”,即本质的意思,这个时候就回到本质里面了。“复命曰常”,最后我们会发现产生命的东西是常(不坏、根本的意思)。佛家说是不垢不净的空性,但道家则认为不是,而是“知常曰明”。
这一大段话是什么意思呢?看万物生长的根本,根本就是生命,生命的根本就是光明,道家就执着在明上,有时候甚至着在叫“明空双运”的东西上。你说:“明空双运不是佛法吗?”那是你想象中的佛法,如果你的想象中、感知中的有个明空双运,那么这个东西不是明执就是空执,真正的明空双运啥都不是,但它不是没有,那真的好难解释,所以语言无法言说。
这就是道家,讲的是修行,最后他把阿赖耶识解释为无极,有时候还解释为明。很多人说:“我认识了明!”关键这个明是佛教说的光明吗?大圆满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说:“大圆满的明是空的明。”法王在大圆满的直指心性里有这一句话:“窍诀部的明是空的明',如果理解透了这句话,你就真的开悟了——不是理解透了,而是明白了(也可以说,理解透了就是明白了。)
所以,道家的见地真是不透彻的。要去区分道家和佛家的差别,只能从根本上去区别,如果从戒律上区分,道家也有,比佛教还多,他们也吃素,还修定,甚至比我们严格,道家最讲究清净了,而且不剪头发,佛家的瑜伽士闭关也不准剪头发。
显然,靠这些东西是没办法区分清楚的。所以,大圆满修到后来,一定要去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区分意识跟明知。虽然只是两句话:阿赖耶识跟法性、意识跟明知,实际上有好多内容。如果弄清楚了,也就那么一点内容,咫尺天涯,那东西无本质却可以生万物,也可以产生很多种修行的状态,墮在一个状态里面就没办法真正的明白。
2)列子
《道德经》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接下来将列子,号冲虚真人。历史上好像真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书叫《冲虚经》。列子的认有哪些呢?
1.贵虚:《文子·精诚》“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太无,驰於方外,行於无门,听於无声,视於无形,不拘於世,不系於俗。”
“虚”就是虚无的意思,“贵虚”就是真是虚无、追求虚无的意思。就像佛家追求空性、修单空是一样的。
“若夫圣人之游也”,圣人出来进行各种行为活动的时候(不能解释为圣人出去旅游);“即动乎至虚”,安住在空性里面(把它说成了“空性”,实际是安住在单空里面,或者安住在道家的虚里面,就是他不执什么东西);“游心乎太无”,像无极一样的无执,叫“太无”;“驰於方外”,心不系于物,“方”就是事物,;“行於无门”,不受什么规矩,“门”就是经常说的门规,指所有内在的行为和外在的行为(内在的行为就是思想跟情绪;外在的行为就是动作),没有什么规矩。
“驰於方外,行於无门”,形容一个人很潇洒;“听於无声”,听而不闻的意思,所有声音全是咒语,好像也是有闻;“视於无形”,看任何东西都不是实有的形状;“不拘於世”,总结起来就是不受世上任何事物的约束;“不系於俗”,世俗的任何东西,也没办法套住他。这就是贵虚。
2、以道为本,谓道体之性:“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
“以道为本,谓道体之性”,以道为根本,那道是什么呢?“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什么意思呢?万法唯一的意思。所有的东西在动,都是那一个东西在动,所以自己生、自己化,自己的形状、自己的颜色、自己的智力、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消息、自己的自息。如果见解准确了,就是“我大圆满瑜伽士,彻见诸法皆觉性”;如果是列子冲虚真人,就是“我道冲虚大真人,彻见诸法皆无极”。列子认为世界上就一个东西,由此可见,他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者。这就是以道为本,所有的事物都是它,有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关键不知道空是什么,把空变成了无极。如果“空”是真正的空性,那就是佛家。
3、齐物为一,“《冲虚经·汤问篇》云:“物这终始,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
虽然这一段跟第二段是同一个意思,但这一段已经牵涉到时间了。“物”是怎么来的?“最初是无极,最后也是无极。“始或为终”,开始就是结束;“终或为始”,结束就是开始。“恶知其纪”,哪里知道什么边际啊?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的意思,不知道边际,开始和结束怎么分开。拿到佛家就是生灭同时的意思,生就是开始,佛教说开始是光明法性,道家说是无极。当事物没有边界的时候,就只能是生灭同时,无极对它来说,还是一种东西。
这跟唯物主义差不多,说最小的物质分不完,由此组成了世界,那与道家的差别在哪里?很多时候,唯物主义会觉得道家跟他们差不多,只不过道家的无极带有精神性,唯物主义的物质没有精神性,所以唯物主义解释不了没有精神的物质是怎么产生精神的?而道家说物质本身就有精神性,所以道家成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成了唯物主义,就这点区别,但他们都说这个东西是无极的,只要把无极改成能量就行了。
其实中外的科学家也好、宗教家也好,都在追世界的起初是什么?世界的根本是什么?世界的起初是什么,就是时间;世界的根本是什么,就是空间,所谓的时空,也就是宇宙。人啊、物啊、情啊、感啊、檀香啊、臭屁啊、离得开宇宙吗?离不开的,都在追求这个东西。
4、体道为真。“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神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
“善若道”,去修行的意思,“道”是道路的意思,指善去修道的人;“亦不用耳”,不能用耳朵去,听到的声音肯定不是;“亦不用目”,看到的东西也不是,因为探索的时候要六根都停下来(所以,东方文化在探求世界的时候,要把六根停下来);“亦不用力”,大圆满就不用力的,这个“力”不是健身的肱二头肌,而是不用心力,要停下来——歇既菩提;“亦不用心”,这个“心”是什么?你不要认为是阿赖耶识,你没办法不用阿赖耶识的,这里是指意识,但不能承认阿赖耶识,实际上就在阿赖耶识里面,什么都不用。
“欲若道而用神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如果你想要去求道,用神去听、去看,用人的分别智去求,是不对的。你说这个思想牛不牛?其实挺牛的,有经书记载,列子可以御风而行,就像米拉日巴在天上飞(米拉日巴肯定不说会自己御风而行,只会说“我是一个幻象而已”,或者说“我只是一个清净显相”,你们看到的是幻象,我看到的清净显相),总之,列子已经很厉害了。
再解释一下列子说的“道”是什么?用术语去解释就是无极。无极与佛家的比较,就是没有边际,没办法分的意思。有分就是有边际,就是有极(极就是极端,一个事物拿出来看,只有左边、右边、前边、后边,这就是极)。左右完全往里面合合合,合到完全没办法分,就叫“无极”。学过中观的,会说没有这样的事物,所有的事物必须是空性的、没有本质的。如果那个事物要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那就是微尘、能量、无极这样的东西,所以,他就差这一点。
这就是道家的道跟佛家的道的差别,要用宗旨去诠释,“道”也有道路的意思。道家的宗旨是无极,佛家的宗旨是空性,这就是佛家与道家的不同之处,也是与所有哲学的不同之处。所以一上来就建议大家学中观,为了不走弯路,直奔根本,但是很难的,不是轻易说根本就能根本的。
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佛法与东西方哲学第06课
- 初步了解一下佛教和普通人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