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讲经五重玄义: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藏传著论五本: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因此讲了三转法轮、弥勒五论、大乘无上续的内涵。
上堂课用藏传的方式进行了释名,“大乘无上续”即是本论的意义,“论”有改造和救护的作用。另名《宝性论》,“宝”为“佛法僧”的比喻,“性”指“种性”,意谓“三宝之如来藏种性”。汉传佛教传统释名,认为经论取名有七种方式,将“人、法、喻”三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形即所谓的“单、复、具足”,成七种类型:单人、单法、单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则《大乘无上续轮》,即为“单法”式立名,《宝性论》为“法喻”式取名。
从辩体来看,此论为三转法轮说如来藏的论典,属于他空中观见,是大乘如来藏理论的最佳诠释。
从明宗来看,该论阐述如来藏的殊胜,是显宗与密宗修行的理论连接,禅宗和金刚乘密法的修行。该论都是最好的,宁玛大法王龙钦绕降尊者云:“如来藏作为因续义,可出生金刚乘窍诀之关要故。”
论用,前面讲解了传播和听闻该论的殊胜功德,实际上如来藏见解确立了即身成佛的可能性。
从藏传著论五本来看,该论为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共著,觉囊派高僧多罗瓦尊者注释,益西彭措堪布翻译。该论为菩萨种性、不定种性所著,但亦为其他种性的有情种下种子。该论范畴在第三转法轮的范畴,属他空中观见。全论内容阐述七金刚处。学习该论是修行禅宗和密法的行人必须的理论基础。
这堂课内容:
缘起品的学习。
益西彭措堪布译前颂:
敬礼具德诸圣师,敬礼吉祥圆成实,
于有于无不损増,如实安住证悟说,
此等一切圣众前,敬礼供赞诚皈依。
实相甚深之究竟,基果究竟如来藏,
金刚瑜伽道究竟,敬礼承诺说彼义。
世俗诸法空之基,无变十二圆成实,
得彼证彼说彼者,诸佛菩萨我敬礼。
善显彼义弥勒怙,圣者无著与世亲,
以及龙树父子等,传承上师我敬礼。
何论畅演如来藏,于彼我今撰略释。
顶礼句:顶礼一切佛菩萨!顶礼句是译师加上的,为遣除译箸过程中的一切违缘。所以这一科判称为“成就大义之总礼”
该论有六品内容,开始即“缘起品”。以下开始“缘起品”的学习。
讲论的方式有三种:
1、“剑柄”式:是首先广说支分,最后把支分的意义作归摄总结。
2、“剑锋”式:是首先将全论的意义归纳于论名中而讲解。
3、“大海波浪”式:就是如大海波浪般,首先从中心出发,层层推广、展开来讲解论义。
本论的开演方式就是第三种方法。首先是安立论体为七金刚处,然后针对每一金刚处进行广说,层层展开、广演每一金刚处的意义。所以这里的科判也是首先安立论体,然后广说论体的各个支分,最后圆满作业,因此本论就是按照大海波浪般的方式来进行开演的。
首先总标出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而后说出雪域前代论师们用胜义和世俗二分来讲解七个金刚处。
如何安立和广说金刚处:1、首先是总标略说,所谓的总标就是归摄全论的纲要,首先把全论中的要点标显出来。2、总标的必要是什么?一是可以用总标的方式显示全文摄于几法中;二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让学者容易了知全论中的纲要主题;三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断除广说论支时的增减,也可以让讲论者不至于错乱论体的次第,容易有条不紊地讲解。3、缘起品总标偈语:
佛法僧及如来藏,菩提功德与事业,
论体一切摄略说,如是七种金刚处。
首先总标出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而后说出雪域前代论师们用胜义和世俗二分来讲解七个金刚处。
佛:胜义分即无学道断证圆满的法身,世俗分是色身;
法:胜义分是灭、道二谛,法的世俗分是能诠佛法之文句教法;
僧:胜义分是学道圣者相续中的智慧与解脱功德,世俗分是已入圣教的补特伽罗;
如来藏:胜义分是心性本体,安住自性清净者,世俗分是具有从无始以来善根习气能产生无漏法之功能,以修所成的习种性;
菩提:胜义分是法身,世俗分是色身;
功德:胜义分是十力等功德,世俗分是三十二相;
事业:胜义分是成所作智,世俗分是作种种所化众生的利益事业。
此总标略说分四层讲:七金刚处的体性、七金刚处数目决定之理、取名金刚处的道理、引经据典加以说明。
一、七金刚处的体性:七金刚处可分为所得与能得两类,所得即是佛法僧三金刚处,能得即是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四金刚处。
所得三者:一是自他二利究竟的佛宝;二是具有离欲道谛和灭谛自性的法宝;三是具有两种智慧与不退转的僧宝,也就是大乘的圣者菩萨。
能得四者:一是众生种性的自性清净如来藏,二是如来藏清净一切垢障的无上菩提,即离垢清净;三是与大菩提相属的离系及异熟功德;四是由功德任运自成并且相续不断的如来事业。在这四种能得中,如来藏是所觉,菩提是觉悟的本体,功德是觉悟的支分,事业是令他觉悟的方便。
比喻说明:1、如来藏好比是自性清净光明的日轮,是需要显露的法,其性本自具足,也是本离一切垢障的;2、无上菩提好比是远离一切云雾的日轮,是通过修证现前的;3、离系和异熟功德好比是与日轮的本体无二具有的光明;4、如来事业好比是由光明力能成熟大地的一切庄稼之力用。
为什么说这四法是能得呢?因为自性本具的佛、法、僧三宝,需要通过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这四法来现前,也就是以自己本具的自性住种性“如来藏”为近取因,以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作为助缘,如是就会现前自性三宝之果功德,所以说这四法是能得。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我们继续学习《宝性论》。今天已经讲到第五课,首先把前面几课的内容总结一下。
前几堂课基本上把汉传讲经的五重玄义(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还有藏传的著论五本(由谁所造、为谁而著、属何范畴、全论内容、有何必要),通过这几堂课的讲解已经把之融化在里面,今天我们把它整理出来。
什么叫做融化在里面?为了说清楚这两个论题(一个是五重玄义,一个是著论五本),佛陀讲了三转法轮,然后讲了弥勒五论,又讲了《大乘无上续论》,也就是讲《宝性论》的内涵是什么。
上堂课用藏传的方式,对“大乘无上续论”这个名字的意思进行了解释。那么,《大乘无上续论》前面的五个字“大乘无上续”,是本论的意义。我们对于什么是大乘、什么是无上续,都做过讲解,大家还记得吧?本论的意义,“大乘无上续”这五个字就把它包含了。
“论”,我们也做了解释,有改造和救护的作用。改造和救护是什么意思?对人的相续进行改造和救护。以前说过学佛其实就两件事,第一个是改变相续,第二个是切断相续。当然,这里不会用“切断”,那我们为什么要用切断呢?因为我们是学大圆满的。
大圆满的最高修法,一个是彻却,一个是脱噶。彻却的意思就是切断你的相续,什么叫做切断你的相续呢?是拿把刀把它切了吗?不是的,而是一下看出相续这种所谓的刹那连续性是假的,它的本质根本谈不上切断、不切断,它就是法性。
我们成立了个体的相续,原因是我们有分别,有阿赖耶识和末那识,形成了人我和法我的分别。分别以后,刹那变化的连续性就成立了,这是凡夫的相续。
什么叫做无上续?当凡夫的相续用彻却切断了以后,会发现我们的本质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一直到所谓的未来,其实都是当下一个时间,这叫做“十方四时”。什么叫做“四时”?本来我们的时间只有过去、现在、未来,却拿了一个“第四个时间”,这也是藏传特有的。第四个时间的意思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没有时间,是无始,无始就是无头也无尾。
禅宗里面,说证悟了以后给你画个圆。为什么画个圆呢?我们的本质就是这样的,无头无尾。禅宗里面有个故事,一个大祖师跟他的弟子说“我要给你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无头无尾……”对方就说:“哦,原来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性如来藏、本质”。
这个所谓的本质也叫“续”,但它的续就是大乘的无上续,说的就是我们的本质,也就是如来藏。那么,我们会把我们的庸俗相续改变,乃至于切断,就有改造和救护的作用。这就是“论”这个字的含义。
《大乘无上续论》还有几个名字,其中一个是我们经常说的《宝性论》,对此也做了解释。“宝”为“佛法僧”的比喻;“性”指“种性”;“宝性论”,实际上是介绍三宝的种姓,也就是如来藏的种姓,称之为“宝性论”。所以,这是介绍如来藏的《宝性论》,藏传是以这样的方式来释名的。
汉传佛教的传统是怎样来释名的?取经论的名字有七种方式,大家还记得吗?以前曾讲过,现在开始用上了,哪七种啊?将“人、法、喻”三种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了“单、复、具足”七种类型。
单三是单独以人名、法名、喻名作为一本经;复三是人跟法组合、法跟喻组合、人跟喻组合作为一本经,具足是人法喻三个俱全的组合作为一本经。这七种类型分别是单人、单法、单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大家回忆起来了吗?不要求大家把它记得非常准确。
也就是说,佛经里面的名字,有用人来命名,有用法来命名,有用一些比喻来命名。
比如《金刚经》,金刚是一种比喻,然后形成名字。那么,《大乘无上续论》属于单法式的立名,“大乘无上续”说的是我们的相续,说的是我们的种姓,说的是我们的本质。
而《宝性论》属于法喻式的立名,“宝”是一个比喻,“性”是法名。这是汉传的释名,这个释名有什么意义呢?说明它属于这种类型,汉传的传统就是这样来解释它的名字。
五重玄义分别是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在此,释名就讲完了。
从辩体来看,《大乘无上续论》或者《宝性论》,为三转法轮说如来藏的论典,属于他空中观见,是大乘如来藏理论的最佳诠释。从它的体来讲,根本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他空中观见。所以我们讲了三转法轮,第一转法轮讲四谛,第二转轮讲般若,第三转轮讲如来藏。
如来藏是一个本体,从反体去看它,或者用修行人的分别念去看如来藏。一方面说它是空性的,这是二转法轮讲的。一方面说它是光明的,这是三转法轮里面释迦牟尼佛讲的。
《宝性论》就是来解释光明,是第三转法轮说的如来藏的内容。如果我们把如来藏的光明这一部分内容单独提出来说,相对于前面说的空性,单独提出来说光明的这一部分,就叫做“他空中观见”。
见地是怎么一步步上去的?首先是一切有部,是一转法轮说的。然后是经部,它比一切有部高级了一点,但也属于小乘的内容。接下来是唯识,唯识里面还分为随理唯识和随教唯识。随教唯识那部分,其实属于他空,但是,藏传佛教四部宗里面讲到“唯识”的时候,一般说的是随理唯识,不会去讲随教唯识。汉传里面说到“唯识”,有可能是随理唯识,也有可能是随教唯识。但藏传佛教一提“唯识”,基本上是指随理唯识。
接下来唯识上去就是中观,中观分为自续和应成,自续不究竟,应成究竟一点,应成讲的实际上是如来藏的空性那一部分。再上去的见解,就是所谓的他空,比应成更高一点的光明。
如来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看,一个是空性,一个是如来藏,它们应该是平等的,为什么要说三转法轮的光明要高级一些?它们确实是一个东西,空性就是光明,光明就是空性。但是,为什么光明比空性说起来好像要高级一点,他空中观要高过自空中观?
这是从我们修行的角度去讲的,自续应该这样才比较合理,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不去修空性,直接去修光明,或者直接去认识光明,很多时候会把光明弄成常见,把它认知成为一个类似于上帝那样的东西。如果按次序进去,以空性这么进去,再来说光明,那个光明才不会成为常见。
所以,“般若”这个空性,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标准。其他的宗教也说戒定慧,他们有他们的戒,他们有他们的定,他们的戒和定甚至比我们还要繁复、复杂,还要可怕。那么,他们的慧跟我们不同在哪点呢?总是有差别嘛,如果全都一样,相当于同样的宗旨分成了两个教派而已,不是绝对不同的教派。
比如大家都是佛教,有中观宗,有唯识宗,有宁玛派,有禅宗,但共同遵循的还是一个释迦牟尼佛,如果是其他的宗派就不一样。那么,我们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根本在哪里呢?就在戒定慧的“慧”里面的般若、空性,这是佛教提出来的,跟其他宗派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我们说光明,他们也说光明,那我们跟他们的不同是什么?我们的光明是空性的,他们的光明就成了常见。
所以,我们的次序要先从空性这边说起,释迦牟尼佛在第一转法轮说了四谛以后,接下来说二转法轮的般若。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说出了佛教跟其他宗教最根本的智慧的差别,就是所谓的般若空性。
当然,第一转法轮跟其他的宗派有没有差别呢?也有差别的,第一转法轮佛教就提出了人无我,而其他任何宗派都没有说过人无我。他们会说空性,但他们的空性里面实际上还带有人我。有些宗派也说“空性”这个词汇,但这个词汇里面并没有人无我。
我们的空性,除了人无我,还有法无我。第一转法轮里面已经说了人无我,这是我们跟其他宗派的不同。所以,真正的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派的根本宗旨的不同,就是两个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
从三转法轮的次序性来讲,释迦牟尼佛先讲了空性。你不能把“空性”理解成什么都没有,相的虚假性总得有个来源,这个时候在空性的基础上说了光明。但是,那个“光明”并不是超越空性的另外一个东西,而是空性的另外一面,这是三转法轮讲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更高明一些,因为它在空性的基础上还说出了本质的另外一面,更全面一些。你说它高一些,这是一种世俗性的说法,其实没有高一些,说的就是一个东西,但它更全面一些,在空性的基础上还有光明,叫“他空中观”。而且,一定要通过他空中观这种说法,才能够诠释出三宝以及我们修行的成就是不会衰退的。
你不能说一切都是空性的,地狱也是空性的,佛菩萨也是空性的,二转法轮就是这么说的,只要是相都是空性的——相是世俗谛,本质都是空性的,相的本质都是空性的。那么,佛菩萨和地狱众生从空性的角度来说都是一样的,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干嘛还要修行呢?我们干嘛要从普通凡夫到佛菩萨呢?佛菩萨的相、教言,跟凡夫的显现应该是一样,但里面还有光明。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并不是没有意义,空性本身就是光明。
佛菩萨的显现跟我们的显现就是不同,怎么不同呢?佛菩萨的实相跟显现是一致的,而我们的实相跟显现是不一致的。我们有分别,所以不一致,而佛菩萨没有分别,所以是一致的。所以,三转法轮的胜义谛和二转法轮就有所不同,这是麦彭仁波切分析出来的,他安立的观念非常有意思,而且非常准确。
由于佛菩萨的显现跟佛陀的显现与实相是一致的,所以,他们表现出的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值得我们从有分别的显现里面过度到无分别的显现去。所以,第三转法轮里面有“净治明相“这种修行的总观念,从显现上产生改变。
他不像二转法轮的一些修法,不管是什么,上去就什么都空,连佛像都空掉。我们不是的,三转法轮可以建立气脉、建立佛像来进行观修,生圆次第就搞这些,最后还建立光明,比如大手印就是修光明的。所以,理论的不同会导致一些修法有所差别。大量的密宗,以第三转法轮讲的光明为理论基础来进行修行。
从遍体来看,三转法轮说的如来藏基本上属于他空中观见,是大乘如来藏里面的最佳诠释。在藏传佛教里面,大乘的理论有两大车轨,一个是中观,一个是唯识。唯识属于广行,叫广行派,把世间现像进行分类、格物,格物可以从外面格到里面,这属于广行派。中观则不是,无论什么显现,一下去找你的本质。这是大乘的两大车轨。后来的如来藏理论,在唯识的随教唯识这一部分就有了。所以,大乘的两大系统理论叫两大车轨。
汉传佛教则不是的,他认为有三个理论,把如来藏单独拧出来说,除了中观和唯识,还有如来藏。总之,藏传佛教划分为两大车轨,汉传佛教划分为三种大乘的理论,实际上是一样的。
那么,《宝性论》是大乘如来藏理论的最佳诠释,这是从遍体来看的。从明宗来看的话,《宝性论》讲述如来藏的殊胜,把理论说得很清楚。所以,它是显宗和密宗修行的理论连接。我们经常说到密法的修行,好像是藏传的,显教却没有。其实显教也学习《宝性论》的,只是怎么去运用这个《宝性论》而已。
禅宗里面非常认同《宝性论》,因为禅宗里面有时候也讲到光明——“万相丛中独露生”,说的就是那个光明。还经常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说的就是我们心性的光明。“根尘”,根是指我们的眼根、耳根,等五根,还有能看的能力、能听的能力,等六根的能力;尘是指它的对境,一切的显现,包括能显现和所显现。“根尘”跟“灵光”不是一个东西,这个理论很像无垢光尊者说的显现不是心。“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说的也是光明。
所以,《宝性论》是连接显宗和密宗修行的中间理论。往上走,就变成密宗的修行理论;往下走,就是显宗的一些理论。那么,禅宗和金刚乘修法都会用到这种理论。
宁玛大法王龙钦绕降尊者云:“如来藏作为因续义,可出生金刚乘窍诀之关要故”。显教叫做“因续”,金刚乘叫做“果续”。如来藏作为显教的一个经典,从它开始,可以往上走,走到后面,一些金刚乘的窍诀可以含括其中,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如来藏。
举个例子,大圆满上来就指出你的如来藏、你的本质是什么,通过一些窍诀直接把它说出来,然后你去体会、去修行,变成了金刚乘或者大圆满里面说的窍诀。我们经常说修完五加行以后去追求窍诀,那个窍诀里面想阐释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表达每个人本身具足的如来藏到底是什么。
不管是禅宗还是显宗,或者是密宗的金刚乘,甚至是大圆满,所有修行的理论根本都是如来藏,而恰好《宝性论》讲的就是如来藏。然后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作用,就是上堂课讲的,只要传播它、听闻它,就有非常殊胜的功德,其中的比喻大家都用惯了。你只要听了一句话,作用比你用恒河沙那么多的珠宝去供养恒河沙那么多的佛还要大。
实际上,我们这群学人最清楚它的真正作用。因为我们要么学禅宗的,要么学大圆满的,甚至学净土的,里面有一个根本的东西就是如来藏。我们明白了如来藏,起到的作用是什么?即身成佛。首先是开悟,最厉害可以即身成佛,最差的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宗跟如来藏有什么关系呢?昨天上课还讲到,三个信里面要相信什么?要相信心性的不可思议。净土是阿弥陀佛的种智,其实就是圆满的如来藏,是一切种智跟我们净业结合的结果。我们的净业有念佛号的功德,以及强烈的信愿,都要基于如来藏,这是它的作用。
下面是判教,对判教来说,如来藏肯定属于圆教(藏、通、别、圆的“圆教”),是高级的层面。这是汉传的五重玄义,在我们前几天内容里面的一个反应。这里面是不是全部都有啊?虽然是讲三转法轮、《弥勒五论》、《大乘无上续》的内涵,好像没有专门对什么是释名、什么是辨体,五重玄义里面的内容单独一个个来讲,但里面内容都包含了,我现在只是回过头来稍稍总结一下。
从著论五本来看就更明显,这一论首先是“有谁所造”,这是弥勒菩萨和无著菩萨共著,我们也曾讲过他们的故事。然后由觉囊派高僧多罗瓦尊者注释,由益西彭措堪布翻译。他们都可以说成是这部论的作者以及翻译者,那翻译者算不算作者呢?翻译是另外一种创作,如果不翻译,我们看什么呢?从某种程度上,起到跟作者一样的作用。
那“为谁所著”呢?应该是为菩萨种性和不定种性所著。人类中间有五种种性:菩萨种性、声闻种性、缘觉种性、不定种性、一阐提。《宝性论》肯定是为菩萨种性和不定种性所著的,肯定不会为一阐提所著。虽然这个世界大部分是一阐提,但肯定不会为他们写的,因为他们不会看的。声闻种性和缘觉种性,他们也不一定看得进去。所以,这是为菩萨种性和不定种性的学人所著的。
但是,可以为其他种性种下一些种子。比如,一阐提可能不会去学,他知道《宝性论》的名字,或者知道一句话,甚至可以去批驳它。有很多的佛学专家实际上就属于一阐提,他们在论坛里面就开始批驳,说什么是伪经——《宝性论》、《大乘起信论》、《圆觉经》等等,都被很多所谓的“佛学专家”说成是伪经。
有很多佛学专家研究了一辈子的佛经,但他不信佛,这属于一阐提来的。不管怎么样,这些东西在他们的相续里面种下了种子。我们以前讲过种子的概念,这些属于金刚种子,是不会坏的。多少劫以后,他们也会因此而重新信佛,并且获得解脱。
那“属何范畴”呢?是第三转法轮的范畴,属于他空中观见。全论阐述七个金刚处,这是我们后面要讲的内容。学习该论是修行禅宗和密法的行人必须的理论基础。
从藏传佛教去看著论五本,前面除了全论的内容没有学,其他都有了。而全论的内容,要通过后面的学习。大家还记得“著论五本”吗?前几天的课程,我们基本上把这些内容讲完了——讲了三转法轮、弥勒五论、《大乘无上续论》的名字以及内涵,实际上满足了我们说的五重玄义和著论五本所需要的内容。
这堂课,我们开始第一品的学习,叫“缘起品”。
《大乘无上续论》是益西彭措堪布翻译的,总共有六品(藏传的共有十一品),第一品应该是“如来藏品”,但如来藏品的前面有一个“缘起品”,加上缘起品共有六品。然后,如来藏是第一品,到后面的较量功德品是第五品,而最开始的这一品是缘起品。这里有个前颂,我先念出来,跟大家稍稍做一下解释。
益西彭措堪布译前颂:
敬礼具德诸圣师,敬礼吉祥圆成实,
于有于无不损増,如实安住证悟说,
此等一切圣众前,敬礼供赞诚皈依。
实相甚深之究竟,基果究竟如来藏,
金刚瑜伽道究竟,敬礼承诺说彼义。
世俗诸法空之基,无变十二圆成实,
得彼证彼说彼者,诸佛菩萨我敬礼。
善显彼义弥勒怙,圣者无著与世亲,
以及龙树父子等,传承上师我敬礼。
何论畅演如来藏,于彼我今撰略释。
这是一位译者,他在翻译的时候,敬礼各位具德的圣师。外在的敬礼释迦牟尼佛,敬礼写《宝性论》的弥勒菩萨以及无著菩萨,再敬礼圆成实。因为弥勒菩萨也好,诸佛菩萨也好,都通过发现圆成实、证悟圆成实(也就是我们的宝性、我们的如来藏本性)来成为诸佛菩萨。
“于有于无不损増”,这个圆成实,有和无都不增损,根本谈不上有,也谈不上无,有无双遣。我们在修证自明以后,会发现那个证悟的东西,说它有、说它无,都是不对的,要双遣,双遣就是都不要的意思。所以,说它是个有、是个无都是不对的。中观里面叫做离开四边,说明它是空性的,“于有于无不损增”。
然后,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可以自明,自明了还可以安住,所以叫“如实安住证悟说”。证悟的时候,你能够明了它,叫“如实安住证悟说”。
“此等一切圣众前,敬礼供赞诚皈依”,对于证悟了如来藏、圆成实的圣众,我敬礼并且赞美、供养,还有皈依。
“实相甚深之究竟,基果究竟如来藏”,同时,除了这些圣众以外,也敬礼供赞实相和如来藏。
“金刚瑜伽道究竟,敬礼承诺说彼义”,金刚瑜伽就是我们说的密乘,是一个究竟道。译者说,一边要敬礼它,一边要来解释它的意思。
“世俗诸法空之基,无变十二圆成实”,这里面说的是如来藏的本性。一方面,它是世俗诸法空的基础,怎么空呢?其实是他空的意思。世俗的诸法全都要空,但它留下一个基是不空的。这个不空是什么?光明——他空中观。“无变十二圆成实”,它就变成了诸佛菩萨。“十二”指的是八相成道,有时候说成十二相。圆成实清净了以后才能够成佛,成为圆满的佛陀,叫“无变十二圆成实”。
“得彼证彼说彼者,诸佛菩萨我敬礼”,这个“彼”字说的就是如来藏,得到了如来藏,证悟了如来藏,而且去说它。如来藏说“得”,只是个说辞而已,应该是本具的。“得”可以理解为,我知道有如来藏,然后我要去证实它;证实了它,然后我又来演说它。能够“得彼证彼说彼”的人,是诸佛菩萨,然后译者说“我敬礼”。
“善显彼义弥勒怙,圣者无著与世亲”,在这一期人类里面,能够把如来藏说得那么清楚的是哪个?是弥勒菩萨,因为有《宝性论》,还有无著和世亲这两兄弟。怎么世亲也加上来了?因为世亲后来对这些东西的宣扬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唯识。
“以及龙树父子等,传承上现我敬礼”,有人疑惑,龙树父子是说中观的,怎么跟如来藏有关系呢?龙树菩萨写了一部关于如来藏的著名论典叫《法界赞》,大家可能没有读过,但慈诚罗珠堪布应该是讲过的。龙树讲了很多中观的理论、空性的理论,讲完了以后,还讲了《法界赞》,那是说光明的。译者说,对所有的上师都敬礼。
“何论畅演如来藏,于彼我今撰略释”,什么论能够把如来藏非常畅快地圆满地说出来呢?今天我就把它做一下解释。何论呢?《宝性论》!
顶礼句:顶礼一切佛菩萨!
这是翻译者前面作的一个顶礼佛菩萨的颂词。这个论前面有一句话是顶礼句,在藏传的翻译里面,总会有这些顶礼句。顶礼什么呢?顶礼一切佛菩萨!
佛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佛是觉者的意思。觉了什么?“觉”就是如来藏。如果再进一步翻译,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都离不开一个“觉”。这里要顶礼佛菩萨。菩萨叫菩提萨埵,或者叫大心凡夫,最初的菩萨叫大心凡夫,指发了菩提心的。然后,真正的胜义菩萨是指掌握了如来藏,但还没圆满的有情,叫觉悟有情。这是菩萨的含义。
顶礼句是译师加上的,为遣除译箸过程中的一切违缘。所以这一科判称为“成就大义之总礼”。
所以,顶礼觉以及已经证悟觉但还不圆满的这么一些菩提萨埵,起的作用是什么呢?能够遣除翻译和创作过程中的一切违缘。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译著过程中,并不只是简单的文字翻译。要翻译这些论,如果没有相应的佛学知识,没有相应的修证,翻译起来是很困难的。而且,要准确表达原论的意思,需要非常强大的创作能力,有可能会产生很多的违缘。他顶礼佛菩萨,就可以遣除这些过程中的违缘。
所以这一科判称为“成就大义之总礼”
这一句话在科判上叫“成就大义之总礼”,实际上就是遣除一切违缘,于是就写了这么一句“顶礼一切佛菩萨”!
该论有六品内容,开始即“缘起品”。以下开始“缘起品”的学习。
该论有六品内容,开始是“缘起品”,还有“如来藏品”、“菩提品”、“功德品”、“事业品”、“较量功德品”。
讲说这本论有三种方式,这种方式应该是益西彭措堪布讲出来的,但是,在藏传佛教里面讲论就有这三种方式。
1、“剑柄”式:是首先广说支分,最后把支分的意义作归摄总结。
什么叫做剑柄式啊?就像把住剑的最后一样。讲论的方式是先把这个论的各个支分——什么叫做支分呢?论分成很多品,每一品就是一个支分,把每个品的内容说完了以后再做归纳总结,这叫剑柄式。
2、“剑锋”式:是首先将全论的意义归纳于论名中而讲解。
论名,一本论的名字就像一把剑的剑锋一样,在剑锋里面,把整把剑都说完,也就是在论名里面把六品的意义全说完,这叫剑锋式讲解。这个剑锋式讲解一般属于简释、略释,说的比较略,不广讲的。它大概是什么意义,叭叭叭就说完了,通过一个名称,就把整本书的意义都说清楚,这叫剑锋式。
3、“大海波浪”式:就是如大海波浪般,首先从中心出发,层层推广、展开来讲解论义。
以后我们讲论的方式叫“大海波浪”式,抓住整本论的意义的中心点,然后一层层地推开,把如来藏说清楚,或者把本论主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中间会有很多的开演、很多的推广,讲起来有时候会没边的。比如智者大师讲《华严经》,一个“大”字讲了三个月,而且是每天讲哦——什么是“大”?扩展起来讲就很厉害了。
比如我们讲《大乘无上续论》,里面的“大乘”有七种含义,每种含义再开展起来讲,一天就可以讲完了。但是,如果再开展起来讲的话,其中的一种都可以再讲七天。里面的几句话又再开展起来讲,哇,这样一层层地推开,那会不得了。当然他会收尾,不收尾的话会收不了场的,但是,这种一层层推开的方式就叫“大海波浪式”。
那么,这次的讲法是根据多罗瓦尊者的注释来的,也是根据益西彭措堪布的一个讲解来的,他的方法就属于层层推广的大海波浪式。
本论的开演方式就是第三种方法。首先是安立论体为七金刚处,然后针对每一金刚处进行广说,层层展开、广演每一金刚处的意义。所以这里的科判也是首先安立论体,然后广说论体的各个支分,最后圆满作业,因此本论就是按照大海波浪般的方式来进行开演的。
它得有个中心点,首先是安立论体为七金刚处,也就是这本论要说七个东西,这个七个东西称为金刚。这七个论点,每个论点就是一个金刚处。首先把七个金刚处的大体情况跟你说了,然后针对每一个金刚处进行广说,就像刚才说的层层推广,广演每一金刚处的意义。
这里的科判也是首先安立论体,然后广说论体的各个支分。安立论体就是七个金刚处,最后圆满的归纳起来。所以,这次宝性论是按照大海波浪式的方法来进行讲解、开演。那么,我们下面就开演了!
师兄们,我告诉大家,这个《宝性论》里面充满了名词,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概念、名词,有时听起来有点枯燥,有时又晦涩难懂,大家得有精神准备,这不像讲佛教故事,大家听起来很爽。大量的名词概念,但是,我会尽量把这些名词、概念,跟我们所学的系统,中观、唯识结合起来,以及与我们的修行产生一些关系,还有尽量把它通俗化。
这本论学习的时间会很长,学了一两年以后,或者几个月以后,一些名词哗哗哗,左耳边听进去,右耳边流出来,几个月以后,学到了什么呢?学了个寂寞,那就惨了!
但是,我会尽量把它通俗化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在讲解的时候产生一些错误。大家要谅解我,因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进行备课,或者太多的时间来准备一些相应的禅宗的故事、大圆满的故事,以及理论与修行怎么去结合,这些需要很多时间来准备的。
如果只说修行,那就简单得很。如果说一些相关的故事和名相,那是最麻烦,我会记不得——几十种分类,这是怎么说的,那又是怎么说的,这个理论跟那个修行是怎么发生关系的,哇,如果没有时间,根本就没办法。所以,我没有时间来进行总结,这是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因为《宝性论》讲的是如来藏,太深奥了。像我这么一个凡夫,我要来开演它,本身就有点鹦鹉学舌的味道,出现讲得不清楚,这是非常正常的。
首先,你可以说我狡猾,我先把这个坑摆在这里,一旦你们跌下去,我都先说好了有坑的。我先把犯错的可能性拿出来,实际上就是一种逃避,但逃不逃避你都得原谅,不原谅也没办法。
那么,他要安立论体,那怎么来安立这个广说金刚处呢?
如何安立和广说金刚处:
1、首先是总标略说,所谓的总标就是归摄全论的纲要,首先把全论中的要点标显出来。
首先采取了总标略说的方式,把全论的纲要先说出来。归摄全论的纲要,这个叫做总标,就是把全论中的要点标显出来。
2、总标的必要是什么?一是可以用总标的方式显示全文摄于几法中;二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让学者容易了知全论中的纲要主题;三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断除广说论支时的增减,也可以让讲论者不至于错乱论体的次第,容易有条不紊地讲解。
然后,为什么要总标呢?
一是可以用总标的方式显示全文摄于几法中。总标就是归纳的意思,取了个词叫“总标”。他可以把全论到底讲了什么东西,归纳在一些具体的内容里面,比如七个金刚处。
二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让学者轻易的了解全论中的大体内容,也就是纲要主题。
三是以总标的方式可以断除广说论支时的增减。什么意思呢?我们已经总标了这些内容,你不能随随便便不讲了,七个金刚处讲了六个都不行,或者七个金刚处扩展出去讲成了八个,不能随意地增减。还有,让讲论者不至于错乱论体的次第,可以有条不紊地讲解,七个金刚处已经一一开列出来了。以上是总标的必要性。
3、缘起品总标偈语:
在总标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偈语了,总共有四句话,现在我念一下。
佛法僧及如来藏,菩提功德与事业,
论体一切摄略说,如是七种金刚处。
首先总标出七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
这其实是“缘起品”的第一段偈语,这段偈语就称之为总标。
“佛法僧及如来藏,菩提功德与事业”,总标标出了七个金刚处:佛、法、僧、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论体一切摄略说,如实七种金刚来”,整个论的大体归纳起来就是这七个金刚处,把它摄略成了如来藏,分成七个方面来讲。
这四句话就是这个意思。“摄略”就是归纳、总标,听到“总标”,大家不要彪了,就是归纳的意思。
而后说出雪域前代论师们用胜义和世俗二分来讲解七个金刚处。
标出这七个金刚处以后,又说了一下雪域前代论师们是怎么来解释这七个金刚处的,一般用胜义和世俗两个方面来简单地解说一下。雪域前代的论师们,主要是指藏传佛教的论师们,他们是怎么解释金刚处这七个东西的。其实汉传也有,但仅传在此就不讲了,讲起来内容会太多,所以就简单地说一下,雪域即藏传佛教里面是怎么解释这七个金刚处的。大体起来,一个用世俗的层面去讲,一个用胜义的层面去讲。
佛:胜义分即无学道断证圆满的法身,世俗分是色身;
首先讲佛,因为七个金刚处的第一个是佛。从胜义的层面来讲,佛是无学道断证圆满的法身。无学道断证圆满的法身,牵涉到好多概念。什么叫做无学道?无学道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乘五道(五个阶段),第一个资粮道,第二个加行道,第三个见道,第四个学道,最后的佛即第五个无学道。
断证圆满是什么意思?所有的业障全部断掉了,叫断;所有的功德全部证到了,叫证。然后,所有都是圆满的,叫断证圆满。他得到的最后结果是什么?真正的佛就是法身,我们心的本性是真正的佛。如果去掉我们身体的幻相、外境的幻相,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就是那个法身,那个法身其实是光明,就是不能空的、空不了的、拿不走的东西。
当然,他说的不能空,是他中观的“空”的含义。他的本性也是空的,跟二转法轮说的空是一致的,跟三转法轮说的空是不一致的。总之,二转和三转说的“空”是不一致的,大家要搞清楚。
他空中观的“空”是要把客尘的东西拿走,客尘是假的,分别出来的幻相要拿走,剩下的光明是不能拿走的,所以叫“他空中观”。
自空中观认为你有显现,但是你的本质是空性,那个“空”是无所谓拿走不拿走的,所有显现的本质都是它。
所以,两个“空”的意味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怎么去区分呢?一个讲法的人是会跟你说的,这一段说的“空”,实际上是二转法轮的空,有显现但本质是空性。这个阶段的“空”就不是二转法轮的空,它的空就像他空中观说的空,就是要拿走的意思。
以前我们反复讲,师兄们还记得吗?要记得哦,这些理论如果不记得的话,你会听得昏乎乎的。所以,这就是他说的胜义,也就是法身、就是佛。
佛的世俗分是什么呢?世俗分是色身。这个色身可以分成两种,一个是报身,一个是化身。这实际上是二转法轮的分法,世俗分可以是报身,那佛的报身也说是世俗。佛的报身有两种,一种是针对菩萨的报身,一种是针对我们的化身,这也可以叫做在世俗层面的报身。但我们一般叫化身,或者叫应化身,相对于六道众生有因缘时呈现出来的化身,这就叫做世俗分。这是前代雪域论师们对佛的解释。
法:胜义分是灭、道二谛,法的世俗分是能诠佛法之文句教法;
法的胜义分是什么呢?从胜义的角度来讲,是灭、道二谛。什么叫做法呢?指我们讲修行的这些佛法、道谛的东西,或者讲证悟了以后,情况是怎么样的,都属于灭谛的说法,这就叫做法的胜义分。法的胜义分,就是从胜义的角度去讲法,或者法的胜义这一部分。
法的世俗分是能诠佛法之文句教法,什么叫做世俗分呢?能够去说佛法的书、法器等等之类的,能诠佛法之文句教法,这些都属于法的世俗分。
胜义分是说灭、道二谛的这些东西。道,比如我们讲的一些修行方法、修行理论。灭,就是我们修行证的状态,比如空性、如来藏,这些都属于法的胜义分。
世俗分就是这些文字,比如《宝性论》这本书,就属于法的世俗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就是法的胜义分。
这是前代雪域的论师们简单来解释这七个金刚处,后面的解释就很庞大,这里只是简单把前代雪域论师们的说法开列一下。
僧:胜义分是学道圣者相续中的智慧与解脱功德,世俗分是已入圣教的补特伽罗;
从胜义的角度去讲,有学道的圣者才叫学道圣者,也就是从初地菩萨开始。他们相续中的智慧以及解脱的功德——他们的智慧是什么?进入法性定的那个本质,如来藏现前,那是他们的根本智慧。他还有很多解脱的功德,一刹那有一百个化身,一刹那去一百个佛土,这就是解脱的功德。这些就是僧的胜义分。
也就是说,到了初地菩萨,哪怕一个菩萨就可以称为僧。在小乘里面,要四个具戒僧人组成的僧团才能称为僧。但在大乘里面则不是,只要有了初地菩萨相续中的智慧,以及相应的解脱功德,那就可以称为僧。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学佛的只要进入了圣教都可以称为僧,也就是世俗僧,即没有出家的我们都可以称为僧,但这是从很广泛来讲的。严格意义上,按照他这么来讲,从大乘来说,就初地菩萨以上才能称为僧。
那么,僧的世俗分是已入圣教的补特伽罗。像我们这些就算了,只要你皈依了,你就算是僧了。补特伽罗,就全部都算是僧,但这是世俗的,从胜义来讲,就是要大乘菩萨以上。有人就问:“出家僧人呢?”其实准确来说,那是出家人,或者叫比丘、比丘尼。
这是前三个金刚处。“金刚”是比喻,“处”是指这一部分的内容,后面对“处”会有相应的解释。我们先把七大部分的内容先解释完,上面讲了关于佛的内容、法的内容、僧的内容,下面要讲如来藏的内容。
如来藏:胜义分是心性本体,安住自性清净者,世俗分是具有从无始以来善根习气能产生无漏法之功能,以修所成的习种性;
如来藏的胜义分,从胜义谛的角度是怎么说呢?胜义分就是心性本体,安住自性清净者,如来藏人胜义就是心的究竟本质。什么叫做安住自性清净者呢?安住就是不动,自性清净。自性,它的本性是没有分别的,是没有污染的,常乐我净的。这就是如来藏的胜义分,或者叫究竟分。彻底的如来藏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能够安住自性清净者。
安住自性清净者,这是从光明的角度去讲的。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这是从空性的角度去讲的,也可以说明空双运者。这些说法虽然有点不一样,但说的都是一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心体、心的本体。
我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心的作用,首先是它的物理作用——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那是物理世界。还有它的精神作用,我们也能感觉得到。“受”,感觉得到痛苦、欢乐、无记;“想”,思维、感觉——“哎呀,我感觉好寂寞啊!”这也属于想的一部分。“行”,是指心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包括念头、心所等等。
心所是什么?比如刚才说的寂寞、痛苦,这些我们都能感受到,这就是心的作用。“识”,是指心的分辨能力。你眼识看出去,圆的、方的就是不一样,耳朵听的音频就是不一样,好像有一种能力在里面,意识可以想,那种分别的能力叫“识”。受、想、行、识,我们都可以感受。但是,产生这些物理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本体是什么?我们可以笼统地说那是心。
禅定是一种认知方式,我们可以通过禅修安静下去。以前跟大家讲过“东西方哲学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在于认知方式的不一样。西方哲学的认知方式,是通过放大六根的方式去认知世界,眼睛可以通过射电望远镜去看,耳朵可以通过声纳去听,意识可以产生数学、哲学等东西,非常精深的思考。康德、黑格尔想得头发都秃了,还有牛顿搞的微积分子,天天在苦哈哈地想。这是西方认识世界的方式。
东方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禅定。不但朝外认,还要朝内认。虽然也会去放大,但并没有把全部的力量都弄去放大六根,反过来去找产生六根的心是什么,从而放大了六根——神通。有神通看到的都是不一样,比如阿罗汉可以看得很远,“观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阿摩罗果”,大家还记得这句话吗?他是通过什么来的?他不是通过射电望远镜来的,而是通过禅定来的。这是认知方式的不一样,当禅定往内认得很深的时候,就会发现如来藏。
禅定到一定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产生六根的那个根本心——“一切境相由心现”。再深究下去,心是什么?最后他会发现,心其实是一种光明本性,而且这种本性也是空性的,叫“心性也是离戏边”。两句话加起来,就是大圆满窍诀的总标、概括、略说。
大圆满有很多窍诀,很具体,教你辨析意识和明觉的差别、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差别、智慧和意识的差别。可以说得很具体,外面的色法和心法的区别,空性和光明融为一体是怎么融法。本来就是一个东西,为什么要融合呢?有很多各种各样很具体的窍诀。
但是,那些窍诀归纳起来,说起来的总标就是两句话:“一切境相由心现,心性也是离戏边”。产生这样的结论,他的认知方式第一个要通过禅定,“一切境相由心现”,明确心是什么。
“心”这个词汇,你的具体认知是什么?大部人都是一些想法和感觉,甚至不认为外面的物质是你心的显现。大部分世俗人都是这样子,他会产生认知错误,不认为身体就是他的心,或者身体外面的桌子、板凳、山河大地,与他的心更没关系。因为他没有禅定,产生不了这种认知。
就算有时候我们知道情绪是我们的心,但是,产生情绪的总体的心是什么呢?情绪有不同的情绪,一会儿欢乐、一会儿痛苦、一会儿嫉妒、一会儿感动。那么,产生这些东西的心体是什么?你搞不清楚,要通过禅定去。
所以,通过禅定可以亲自感受到阿赖耶识。当然,也不一定完全通过禅定,通过一些特殊指引也可以,但你得是那个根器。比如我们经常打禅七,跑跑跑,“啪”香板一打,身体和思维一下停住了,可能片刻没有思维,那时候如果一回观,可能会发现心。这时候的心,如果没有透彻地证悟,实际上就是阿赖耶识。
我们经常会说“念头和念头之间是本性”——是的,念头之间是本性,其实念头都是本性。所以,“念头和念头之间是本性”是一个说法,但这个说法还可以较真,念头和念头之间也可以是阿赖耶识,你要说本性,念头也是本性,不用取中间。
为什么要说念头和念头的中间呢?因为那时候平静,平静的时候再透彻观察下去就会发现本性。那么,念头和念头中间的那个平静,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当然,片刻的平静不一定会导致那种体认,但是长期地打坐观修,处在阿赖耶识里面,会导致真正的体认。什么叫做体认呢?自明,不是意识去认,意识可以帮助他去认。这时候是通过禅修出来的安住,禅修可以体会到,原来东方认知世界的方式还可以通过禅定这么去。
这是我们和西方哲学在认知工具上的差别,西方是靠扩大六根,我们是要关闭六根,禅定就要关闭六根。关闭六根,认知就会往里面认了。如果放大六根往外面认,就会变成什么?心外求道。心外求道的结果是什么?就像放一个宇宙探测器,叫探寻者一号、探寻者二号,永无尽头。因为心无大无小,永远找不到尽头。
他们要怎么认识世界呢?要怎样才有头呢?关闭六根,去发现产生世界的根本,这样的话,观测点都会变,不会再像人类那样二元式的观察。因为会产生自明,最后发现无论多少现象、无论距离多远,落到就是一个当下的觉性。
在这个觉性里面,空间、时间都不成立了,那就好办了,一瞬间就到了宇宙的尽头。在哪里?就在当下。一下就到了开始和结尾。在哪里?也在当下(当下是甘肃话、河南话)。
“十方四时”这个世界观,因为认知方式的不同而发现的。如果我们采取西方那种朝外的认知方式,永远没办法发现什么是自性清净者。所以,如来藏的安住自性清净者的解释就这么多。
如来藏的世俗分是什么?具有从无始以来善根习气能产生无漏法的功能,以修所成的习种性。
胜义分刚才已经说了,世俗分是无始以来我们的善根习气能够产生无漏法的功能。有哪些善根习气呢?皈依、布施、禅定等等的善根习气,最后能够产生无漏法之功能,就是能够让我发现本质——无漏法。
这样无始以来堆积修成的种性,称之为大乘种姓,大乘种姓可以表示为智悲两个东西。大家还记得慈师曾讲过唤起大乘种姓吗?有些人听到空性,哇,眼泪直流、汗毛直竖;有些人听到菩提心的时候,也是眼泪直流、汗毛直竖。其实不一定要眼泪直流、汗毛直竖,这是一个比较激烈的表现。有些人虽然没有这样,但是很感兴趣,就是逮住不放。
在这个世界要去追求佛法,从总的世间主流观来看,会认为你是什么?迷信!激烈点,甚至会说你是神经病,说你吃饱了撑着。最多宽容一点,“你现在不要搞这些了,等你退休了以后,念念佛、吃吃斋,那也是挺好的,对身体很不错的”,都会这么去讲。
但你就是忍不住去搞这些东西,为什么?你有那种修所成的习种姓,通过修行来的。有些人本身大好青春,完全可以出去身色犬马、功名利禄,结果跑到一些禅修中心里面(不一定是我们的中心,世间上还有很多的禅修中心),眼观鼻,鼻观心,心观丹田。他为什么愿意搞这些呢?因为他有这样的种姓。这样的种姓,会慢慢让我们发现我们的自性清净是什么,也就是能产生无漏法的功能,这就叫如来藏的世俗分。
它的胜义分就是它的本体,它的世俗分就是让它产生本体的习气。
菩提:胜义分是法身,世俗分是色身;
我们经常说的菩提,到底什么是菩提呢?胜义分是法身,跟刚才说的如来藏本体是一样的,但反体上有不同的说法。如来藏说的是心性本体,但心性本体可以混杂很多无明在里面。菩提就是无明已经去掉了,那就是法身,指的是佛的法身。佛的法身是没有障碍的,没有无明的。由于如来藏不识自身——像我们都有如来藏,却有很多无明在里面,结果让我们没办法发现如来藏。法身就不是了,法身是如来藏全部彰显出来了,所有的无明已经没有了。
世俗分是色身,与刚才讲的佛基本是一样的,但是也有反体上的差别。本体上都是一样的,佛和菩提都是一个意思。但是,有时候佛是指果,菩提是他相续的果。自相续的果称“佛”,他相续是另外一个佛来帮你,称之为“菩提”。有这么样的差别。
你看,这跟佛说起来完全是一样的。佛的胜义分是无学道断证圆满的法身,这里说菩提的胜义分是法身。佛的世俗分是色身,菩提的世俗分也是色身。其实本体是一样,但反体上是有差别的。
功德:胜义分是十力等功德,世俗分是三十二相;
十力就是佛陀的十力。“等”,就是佛陀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功能,那就太多了,归纳起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十力、十八不共法、四无畏,这些我以前都讲过,是功德的胜义分。
世俗分就是佛陀的三十二相。眉间的白毫,狮子颊,脸长得像狮子一样的,目色绀青,顶上肉髻,手长过膝,足下平满等等。按照世俗的,平足好像是不能动,奔跑都不行,要弓足才好。但佛陀不是这样的,佛陀就是平足,而且他的脚心上还有万字轮,走的时候脚是离地的,看起来是踩在地上的,实际上是离地的。所以,佛陀有很多殊胜的地方,叫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好,八十随行好,就是长相里有三十二个大的方面是非常好看的,而且每一个相好里面还有非常多的殊胜。为什么?因为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把佛陀和转轮王摆在一起看的话,八十随行好,转轮王就不一定有那么好了。按照现在的说法,两个都是非常好的奢侈品,一个是假冒的,另一个是正宗的,各方面的用料和做工都是最好的。这只是一个比喻,但这个比喻不是很好。
事业:胜义分是成所作智,世俗分是作种种所化众生的利益事业。
什么叫做成所作智?我们的相续有八个识,产生一切的世俗本质叫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转化以后就变成了大圆镜智。虽然一切境相由心现,但在我们没有证悟、没有去除障碍之前,是很受局限的。一旦转化以后,完全清晰以后,无所不包,什么东西都在里面清晰地显现出来,这就是大圆镜智,是阿赖耶识的转化。
在阿赖耶识没有转化之前,它跟末那识是两搭档,两个配合起来进行轮回。末那识是我执,我执建立了心识的认知点,跟其他的认知点是不一样的,把认知的出发点当成“我”,把其他的认知点当成“他”或者其他的事物,所以导致了不同,导致了对认知点的保护、恐惧、安全、需求、欲望。他不知道每个认知点在本质上都是法性,一旦知道了,末那识就被转了,变成了平等性智。所以我们要修菩提心,如果不修菩提心,平等性智就达不成,没办法真正地证悟本性。
还有意识,意识是很牛的心的能力,它能够把各种各样前五识所看到的听到的东西进行组装、拆解、思考、逻辑推演,有很多这样的功能。当它没有被解放、没有清净之前,它受末那的局限。所以末那是我执的根,因为有出发点,所以,我们的思考全部依据于自身的出发点。是不是这样的?你的思考都是你的思考,另一个人对同一个事物,你们同时看的想法都不一样,甚至直觉都不一样。我们有五俱意识,你看到是这个样子,他看到的是另一个样。
所以意识很受局限,但是,一旦它转化了,末那解放了,这时候的功能就变成妙观察,再也不像我们现在那样受局限了。我们现在的观察是局限观察,深度和广度极其地有限,真的非常有限。比如虫子在想什么,你是不知道的。别人在想什么、看什么,你是不知道的,我们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哪怕是你跟你的老公、老婆对看,你们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你的眼睛里是老婆,她的眼睛里是老公,是不是?甚至你们同时看一场电影,看的角度都不一样,看完以后对电影的理解更不同,导致非常的局限,非常的个体化。个体化被去掉了,这样的观察就变成妙观察智。这非常难,所以一定要去掉个体。
心还有各种各样的功能,那些功能产生之后非常殊妙,不然怎么会有极乐世界呢?在没有极乐世界之前,心产生的这些二元化的事物是非常不殊胜的,叫庸俗世间。但产生这个世间不是靠物质,而是靠五个识——眼耳鼻舌身,所以有了唯识。这五个识产生出来的时间,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听到的、身体所感受到的东西。在人我执、法我执的肆掠之下,我们只能产生这样的世间,而且在六道中,人道还算是好的,比地狱和饿鬼好很多。
如果我们把执著放弃了,眼耳鼻舌身的功能产生出来,那会是非常美妙的世界,而且可以去利益其他的众生,可以做更深入的显现和观察,随缘任运,千百万亿化身救度各种众生。这五种功能转化之后就叫做成所作智,就是佛陀的事业。所以,事业的胜义分是成所作智,世俗分是智慧显现出来的各种事业,即“作种种所化众生的利益事业”。
以上是对七金刚处的解释。对不对呢?是对的,但太简单了,所以在多罗瓦尊者对《宝性论》的解说中就讲得非常复杂,是按照大海波浪般的方式来进行开演。
此总标略说分四层讲:七金刚处的体性、七金刚处数目决定之理、取名金刚处的道理、引经据典加以说明。
对这七金刚处的总标,分成四个层面来讲。
一是七金刚处的体性,刚才已经讲了一些,那是雪域前代论师们的讲法,他要有自己的讲法。
二是七金刚处数目决定之理。金刚处的数目为什么会是七个呢?每个金刚处还有其他什么分类?它的道理是什么?
三是取名金刚处的道理。为什么要取名金刚处,而不取名为宝石处呢?理由在哪里?
四是引经据典加以说明,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总标就要分成这四大内容来讲。
一、七金刚处的体性:七金刚处可分为所得与能得两类,所得即是佛法僧三金刚处,能得即是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四金刚处。
七金刚处可以分成“所得”与“能得”两大类。什么是所得?就是佛法僧这三个金刚处。我们通过修证,可以得到“佛法僧”——佛,可以成佛;法,可以圆满;僧,修行得到圆满如来藏这个过程的圣者们。什么是能得?即能够让佛法僧呈现出来的东西,要有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如果没有这四者,谈何佛法僧呢?所以,一个是能得,一个是所得,这只是一个划分而已。
首先讲所得三者,即佛、法、僧。
所得三者:
一是自他二利究竟的佛宝;
应该是自他二利圆满究竟的佛宝。也就是说,自己完全证悟,断证圆满,在断证圆满的同时,一定是利他也圆满的。所以佛称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就是自利,觉他就是他利,还要觉行圆满,即自他二利究竟的圣人,称之为佛宝。
二是具有离欲道谛和灭谛自性的法宝;
“离欲道谛”的“欲”,大家不能老想到欲望。“离欲”是指离开二元,欲望一定要靠二元的,有人我和法我。离开二元的道谛和离开二元究竟的灭谛,具有这样自性的事物,就称之为法宝。这个“自性”容易引起误会,因为我们经常说自性,比如心的自性,一会儿说万法没有它自己的自性,一会儿说自性又究竟……我们要搞清楚其中的性质才行。
具有让我们离开二元认知的文字、教法和语言,都叫做道谛。具有离开二元对立以后的圆满,就叫做灭谛。所以,刚刚开悟以后也算离开了二谛,但那个不够圆满,而且完全不起作用。“分别敌挟犹如沙场童”,指的就是刚刚开始有点触碰。问他信不信呢?绝对是信的,因为就是这样子的,但在生活中稍稍受到一点冲击,马上就不行了。这是因为他离开二元不圆满、不牢固,如果圆满了就叫灭谛。
具有导致我们离开二元,以及离开二元达到圆满事物的这种性质的东西,就叫法宝。这不单单是文字,佛像也可以,在密宗里面,金刚杵、金刚铃都具有这样的作用,甚至僧衣、庙、咒语都算的。
三是具有两种智慧与不退转的僧宝,也就是大乘的圣者菩萨。
哪两种智慧?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
这个“不退转”,一定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萨,所以是大乘的圣者菩萨。
以上就是所得三者,我们通过哪些事物才能够得到这三者呢?那么,能得的四者就出来了。
能得四者:
一是众生种性的自性清净如来藏;
你必须要有如来藏才谈得上这些,如来藏清净了是佛,清净的过程是僧,能让它清净的是法。但是你必须要有如来藏,否则前面的清净圆满、清净的过程、清净的方法,这些都不成立。所以,能得的第一者必须是清净的如来藏。
二是如来藏清净一切垢障的无上菩提,即离垢清净;
第一个是清净的如来藏,但是,能够清净不代表已经清净。虽然自性清净,但是有污染,那时候称为如来藏,所以如来藏是通圣凡的,是很精彩的。也就是圣人也叫如来藏,我们凡夫也叫如来藏,但我们不能叫菩提,圣人的才能叫菩提。
二是如来藏清净一切垢障的无上菩提,即“离垢清净”。这是个形容词,离开了所有的污垢,如来藏被清净以后,也就是显现出来,所有分别通过我们的修行——开始拼命去修行出离心、菩提心、五加行、大手印……然后上师跟你说就是那个——哪个啊?啪,体会到了!好了,开始发现清净那一面的一点小小星光出来了。慢慢地,开始更加努力地去修行,自利利他,过程中的污垢慢慢被清净。
什么叫做污垢?就是分别,各种俱生的种子以及遍计的种子,人我以及法我的种子。这些种子就是可能性,慢慢地,这些可能性就没有了。什么叫做可能性没有了?比如我这个人有嫉妒的天性,一见到跟我差不多的人得到了比我更好的好处,我就不舒服。我不给他白眼,就给他青眼,或者给他小心眼,反正搞他,心里面就堵着一坨。这就是趋向性,他一出来,这种情绪就来了。
什么叫做种子没有了?我身边跟我差不多的人得到了一些我希望的好处以后,我不但没有嫉妒,反而由衷地生起高兴,那就叫随喜。“由衷地生起高兴”,不是嘴巴说随喜随喜,背后就给人一踢、一刀,不是这样的,而是真心由衷地随喜。那么,嫉妒的趋向性(这种种子、这种分别)就被灭除了。不是在我们的相续仓库里面摆了很多嫉妒的种子,嫉妒一号,嫉妒二号,这是属于德尔塔的,那是属于奥密克戎的,不是这样的东西,那是心因个体而产生的天然习气。其实没有什么天然的,而是累世以来堆积的。
能听得懂吗?我们把它具体化,不要弄些术语来把人弄得一愣一愣的。师兄们,听得懂吗?慢慢地,各种的习气都没有了,然后连人我的习气(认知的习气)都没有了,所以歇即菩提。
什么叫做歇即菩提?没有个体认了,自明了,不以点的方式去认知了。一认知就朝外的,不管怎么认,都是朝外的,这个习气完全没有了。各种分别的习气,不清楚的就叫法执,这些都消失了,那就离垢清净,这就叫做菩提。
三是与大菩提相属的离系及异熟功德;
什么叫做与大菩提呢?是指圆满了的菩提,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修证,如来藏已经完全清净。然后,离系就是断证,什么叫断证呢?断的功德,就是所有的障碍,比如障碍、孽障、分别念、习气,全部离开了系缚,离开了约束,是自在了的如来藏。这是离系的功德。
异熟的功德是什么呢?异熟就是各种各样的功能,比如十八不共法、四无畏等等,这就是功德方面的。
能得四者分别是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第三个是功德,那第四个是说什么呢?
四是由功德任运自成并且相续不断的如来事业。
什么叫做由功德任运自成呢?到了佛陀那个时候,度人是不费力的,不像我们那样,“我去度人”好像有个个体的运动,而佛陀是无勤作地度人,随缘度人。该出现什么因缘就出现,该呈现出国王,他就是国王;该呈现出乞丐,他就是乞丐;该呈现出天人,他就是天人……这不一定的。所以,佛陀的功德任运成就。
然后是相续不断,什么叫做相续不断呢?他不会停的,因为如来藏本身叫无上续。无相续不是像我们凡夫那样,刹那刹那不停地延续,他连刹那都没有,所以相续不断的如来事业。这是能得的第四个金刚杵,也就是全部七个金刚杵的第七个。
在这四种能得中,如来藏是所觉,
在这四种能得中,如来藏是所觉,是我们应该去明了的东西,叫做所觉。
菩提是觉悟的本体,
菩提是觉悟的本体,觉到了以后,它到底是个什么呢?那就是菩提。
功德是觉悟的支分,
觉悟了以后会产生功能,就是所谓的功德,所以功德是觉悟的支分。
事业是令他觉悟的方便。
这个功德不仅仅是自己有了好多神通,主要是去利众,所以会有事业,事业是令他觉悟的方便。
大家要看着这些文字来听我讲,不能老是只听我说话,我说话的时候,有时候会前言不搭后语,你们没有发现吗?因为我的思绪非常奔放(说得好叫奔放,说得不好叫纷乱),千头万绪冲口而出!
你们没有发现我说话不过脑子吗?我真的不过脑子,啪啪啪就来了,说得不好听,有时候叫口无遮拦。如果你不看着文字,有时候你会听飚的,那就不能怪我,我吩咐了你们要看文字的。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推卸责任也是第一流啊?说得不好听叫狡猾,说得好听叫智慧,看你站在哪个层面上去理解了。
好,这就是他对本体的解释,分别有所得三者、能得四者,然后用比喻加以说明。
比喻说明:
1、如来藏好比是自性清净光明的日轮,是需要显露的法,其性本自具足,也是本离一切垢障的;
如来藏就像清净光明的太阳一样,它被乌云等东西遮住了。但是不管怎么遮住,太阳就是太阳,不会因为遮住就消失了什么,只是你看不到而已。他用这样比喻来如来藏。
其性本自具足,它自己本身是离开一切障垢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如来藏虽然跟我们一起进行轮回,但本质是不会有任何损坏的。随便你下地狱,成恶鬼,十恶不赦,如来藏都是那样的,只是把它光明的能力来进行了二元分别。
无论再怎么分别,本质都是空性,永远都不会坏,所以会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如来藏永远都是那样子。如来藏巨大的功能,其实就是佛陀的功能,但是,我们却把它一点点的功能进行二元化分别,分别成了人我和人我相对的所有事物,然后在上面流连忘返,纠缠不休。众生苦逼,怎么逼出来的?就是这么逼出来的。
如果二元分别消失了,回到如来藏去,当下就是佛。大圆满或者禅宗在初悟的时候,就会深深地明白这一点——其实当下就是佛。只是我的习气太厚了,有贪的习气,看到好吃的,哈喇子就开流;看到好看的,就想把它买了;一摸钱包发现是扁的,然后就去挣钱;一挣钱,发现很辛苦,在抢钱的路上有人跟我一起去抢资源,那就对不起,整他;个人整不赢,就建立组织;挣来的钱防止被人抢,还要建立组织,国家就来了,法律就来了……所有一切都是这么来的,越搞越复杂,纠缠不休。
落到最后就是如来藏在分别,如来藏本身无分别,而是无明在分别。把无明一取消,那就是完美的如来藏。但是,无论你怎么分别,如来藏的本体也是空性的,所以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诸佛一体,就是这么一个原因。如来藏是本离一切垢障的,这句话是这么说的。
2、无上菩提好比是远离一切云雾的日轮,是通过修证现前的;
如来藏有云雾所遮盖,是需要显露的法,还会有遮盖吗?无上菩提,实际上是指遮盖被拿走了。在修行上,就是明了各种分别、各种无明。禅宗和大圆满为什么叫做顿教呢?我们不是逐渐明的,而是上去一下就明白本质——明白什么是如来藏,再以它为基础来去掉分别,这样去掉分别的话,就特别的彻底。
所以,大圆满的修行叫不舍无上。什么叫做无上呢?“无上续”那个“无上”,实际上就是不舍掉你对如来藏的证悟,保持那种证悟,在这种证悟中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分别。所有的分别,这个时候发现全部是如来藏。之所以修行快,原因就是这样子,叫做果地起修。
如来藏是佛陀的认知,我们拿着佛陀的认知,在我们凡夫的状况里面来运作、运行,消除这些分别执著就特别的快,所以叫做顿教、圆教——圆顿教。普通的就不是的,而是一个个来,先用出离心来对治贪欲,再用菩提心来对治嗔恨、自私,还有不净观、白骨观等等,搞了半天,最后还是要去认识如来藏,所以它修行慢。
你说:“那好啊,我们马上去认识如来藏。”最麻烦的是你没办法一下认识如来藏,所以要让你修加行,让你具备能够立刻去认识到如来藏的能力。这个能力,并不是能够记忆的能力、能够分辨的能力,恰好这些是不行的。这个能力归结起来叫什么?最大的品质叫什么?信心!
你说:“我信!我信!”你的信并不是真的信,你的信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信净土一样,那是一种功利性的信。你心里是想:“我信大圆满,我要得到窍诀,所以就拼命去修五加行”,像交投名状一样(知道投名状吗?加入一个组织之前,让你做的保证)。
带着功利心去信、去修,这会出麻烦的。恰好不是修大圆满能够接受窍诀,能够产生真实信心所应该去做的。什么叫做真实的信心?在密宗里面、在禅宗里面,要求是什么?第一,要求对佛陀所说的开悟有绝对的信心;第二,要对自己的导师,指导你的善知识有信心;第三,要像个变态狂一样一直追下去。禅宗行人参得口吐鲜血,绝不退缩。他们的参行三米以外与我无关,亲娘老子死了,也要参下去,这是很难做到的。
大圆满就没有那么残酷,归纳起来就两个东西,密宗的两大铁门槛。第一,你得有菩提心。当然,有菩提心肯定要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菩提心,那是绝对不真的。第二,视师如佛。大圆满要求这两个,甚至连禅定都没有说。禅宗里面最高的是不要求禅定的,六祖怎么说的?“唯论明心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大家还记得《坛经》里面讲过的吗?
“唯论明心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这是禅宗,大圆满其实是一样的,也需要很高的根器。但我们的心没有这种自认的能力,所以才要去修禅定。为什么有了菩提心又有了视师如佛,还不能自认呢?你的菩提心和视师如佛是不稳定的,如果没有禅定,你的心是不稳定的。
禅定不仅仅是打坐,坐很多的时间,禅定还有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心的态非常稳定。这个态的稳定,导致他的菩提心和视师如佛很稳定。而不仅仅只是坐在那里一座很长时间,那叫做世间禅定。有很多世俗人的世间禅定可以修得很好,一座十几个小时,但是让他来接受大圆满窍诀,一样接受不了。
原因是什么?他的禅定功力是很高,但内在没有消除人我执、法我执,出离心、菩提心,什么都没有,也照样接受不了。所以,禅定不仅仅是止的那种单纯的定。当然,它可以包括单纯的定,还包括我们心态的稳定,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深邃稳定。那时候去接受窍诀就很容易,那叫真正的信心,容易一下认识到如来藏。
不管怎么样,无上菩提是要远离这些云雾的遮盖,是要通过修证来现前的。这是比喻,用日轮来比喻如来藏,用无上菩提来比喻离开了遮盖的日轮。
3、离系和异熟功德好比是与日轮的本体无二具有的光明;
这些功能就是太阳的光。离系和异熟的功德,就是断证功德。断就是离系,证就是异熟。断是断掉这些分别业障,证是各种各样的神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那么,这个太阳的日轮的光明,就相当于功德。这是第三个金刚处。
4、如来事业好比是由光明力能成熟大地的一切庄稼之力用。
这个事业就是光明所能够去普照的所有现象。这些现象随着如来太阳的光明普照茁壮成长,这些就是事业。这里用了这样的比喻。
如果用刚才术语化的说法来比较,什么叫做他的事业呢?光明力(太阳的光明)就相当于他的成所作智,庄稼茁壮成长就相当于他的种种事业。以上是四种比喻。
为什么说这四法是能得呢?因为自性本具的佛、法、僧三宝,需要通过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这四法来现前,
佛、法、僧三宝是所得,这些自性是本具的,但是,需要通过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这四法来现前,如果我们不了知如来藏,不去清净它,就不会有佛、法、僧。虽然自心本具佛、法、僧,但要把它显现出来,要现前佛、法、僧,必须要有本质的如来藏,或去清净如来藏以后的菩提,以及它们所显现出来的功德和事业。有了这些,才能够让佛、法、僧三宝呈现出跟我们的不一样。我们就是有如来藏,但不去清净,所以不会有菩提,也不会有相应的功德和事业,所以我们就不是佛、法、僧。这些是能得。
这些能得一得了以后,就会有所得。所得就是我们去发现如来藏,然后去清净它,清净了以后就产生菩提。在清净的过程中,自然有功德和事业。圆满了以后,我们就成了佛,有了佛,你就会去传法,有人来学法,才会有僧。他是这样来安立能得和所得的。
这种能得和所得的安立方法,请随便了。反过来也可以这么安立,佛、法、僧是能得,如来藏、菩提、功德、事业是所得,但是他这样安立要顺一些。
也就是以自己本具的自性住种性“如来藏”为近取因,
我们本具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如来藏,为最近的近取因,即成佛的近取因。
以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作为助缘,
能听得懂吗?我们的如来藏是成佛的近取因,近因就是最近的因。所以,一旦我开悟了,就称为佛太子,或者称为法王子,就是这个原因,那是成佛最快的因。你说:“最快成佛的因不是菩提心吗?”从世俗谛上来说,成佛最厉害的因是菩提心,从胜义上来说,因就是开悟的本性——如来藏,作为近取因。
然后以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作为助缘,为什么呢?我们需要佛来拯救我们,佛已经成就菩提了,是他相续的。有了他的功德,我们才会看到佛经、看到佛像,接受到各种教法,这也属于他的事业。如果他没有这样的神通,怎么八相成道啊?怎么征服这样那样啊?比如,莲花生大士把西藏那些乱七八糟的妖魔鬼怪全部征服以后,才会有密法出现。这是以他相续的“菩提、功德、事业”作为助缘。
那么,集中菩提、功德、事业,在密法里面就是所谓的上师,是最大的助缘。上师一定要有比较清净的菩提,甚至有圆满清净的菩提,或者有他自己的功德,然后有他的事业。然后他来干嘛呢?他来让我们的如来藏清净。所以,菩提、功德、事业是他相续的,如来藏是自相续的,自心本具的。
然后,作为因的如来藏和助缘的菩提、功德、事业一结合,就会现前自性的三宝,最后你就会成佛。成了佛以后,你也会讲法,也会有人跟着学,僧就来了。
如是就会现前自性三宝之果功德,所以说这四法是能得。
能得,能得吗?诸位师兄,能不能得?能得!尽行受,汝今能持否?能持!其实这个如来藏都能持的,它一直在,只是你搞不清楚它,因为有障蔽,没法体认它,也没法清净它。哪怕你现在做善法,在没认识之前,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那个善法都是一种遮蔽、障蔽,因为在认清如来藏的时候是不能有善恶之分的,所以不太那么容易去认知。
如果大家具备了真实的信心,我们经常说的有信心就可以,特别是大圆满特别强调信心。那个信心是什么,你搞清楚了吗?虽然说了很多词汇,信心有清净信、欲乐信、胜解信、不退转信,到底是什么?其实要从理性上非常的信,然后从性情上非常坚韧去执行这个信,才能真正叫信心。并不是你听了以后就说有信心,这个信心稍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没有信心了。所以这个信心不真实,他也没办法真正地去认清楚什么叫做如来藏。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宝性论》第04课
- 《宝性论》第0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