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自欺欺人”
学佛最可怕的就是自欺欺人,实际上没有学懂,但误以为自己懂了。那怎样才能检验自己懂没懂呢?第一个,在逻辑上要通得过;第二个,在感受上烦恼要减少,能够慢慢控制自己的相续。
什么叫作“控制自己的相续”呢?我们很多的痛苦都是因为相续不受控造成的:明明知道这个东西不能贪,贪了要倒霉,但是口水忍不住往下流;明明知道钱财与解脱无关,但天天做梦都在想明天中六合彩……这是贪的方面。嗔心也是不受控,当一个人得罪了你以后,开始你可能会想“他是我前世的父母,我要对他发菩提心”,但是等菩提心的念头过去了以后,心里就咬牙切齿:什么时候能够干掉他,或者在众人前羞辱他一把……所以说我们的心是不受控的。
当某一天,哪怕仇人在你面前,你心里面也充满了说不出来的酸溜溜的爱的时候,你的菩提心就开始了。刚刚开始是酸溜溜的,到最后完全没有酸溜溜的时候,就说明相续比较成熟了。哪怕这个人十恶不赦、猥琐卑鄙、下流下贱,哪怕他是日本鬼子、杀人犯,我们平常观念中的这样一个恶人,当你看着他的时候,生起了像看着自己儿女的那种感受,你的菩提心就开始了。这个比较难,但你长期这样训练,肯定是可以做到的,这是心的特点。
我们学习的这些观念会不会影响到相续呢?肯定会,这叫众口铄金、日积月累。当年文革的时候,大家天天搞阶级斗争、天天喊口号,大家也当真了。一个愚痴的、毫无逻辑的理论,都可以把人洗脑成那样,那么在道理上完全通达、完全真理性的这些佛法,当然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心相续。
学佛的艰难在于什么呢?在于我们去培养这些思想的时候,它不随顺我们的习气,它跟我们的欲望、习气是冲突的——这个比较讨厌,这就导致我们做起来比较难。我们平常的习气就是要随顺自己的感受去做,而我们学佛恰好要倒过来,特别是出离心和菩提心。而空性呢,在意识层面好像还可以理解,但是真正去观修的时候,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比如今天就有师兄说:“这个东西你说它是空性的,但在我的感觉中它就是实在的!”这些空性的道理跟我们实际的感受是冲突的,要把那种实际感受扭过来是很困难的。
为了要产生初步的如梦如幻的感受,我们就要努力去修单空。虽然刚开始会整得人很难受,因为它跟我们心相续的习惯势力是背道而驰的,但是时间长了以后,那种如梦如幻、自在松脱的感受就会成为习惯势力,也就是相续比较成熟了,法喜出来了。
这种法喜是我们通过闻思佛法和修行产生的,而我们世间上的那些快乐,比如我们去贪的时候感到很舒服,把敌人干掉的时候也很爽,喝酒的时候也很爽,这些是不是“法喜”呢?这些不属于法喜,是很邪恶的。有些人打仗打得很过瘾,在军队里面捞仗打,慢慢地他把屠杀、战胜这种事情培养成一种欢乐,而且给它附上“正义”的观念。这是很可怕的,人的相续可以被培养成这样。
那么,什么东西才可以真正让我们获得快乐呢?那就是佛法!这不是随随便便乱说的,它是通过各种各样的逻辑抉择,然后通过修行去验证,最后证明这样的方式确实可以让我们达到真正的快乐。正因为如此,即使在很多很多的外界势力阻碍我们修行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心甘情愿地投入修行。
从世法的角度来说,我们舍弃了一切去学佛修行,这种行为是很蠢的。以前有个佛教徒去看病,医生问:“你抽不抽烟?”“不抽。”“喝不喝酒?”“不喝。”“赌不赌博?”“不赌。”“泡不泡妞?”“不泡。”医生很惊讶地看着他:“那你看什么病呢?回去等死。”他的意思是,你把正常人的生活、快乐都放弃了,这是很不合情理的。
我们放弃了这么多东西来学佛,就一定要获得佛法所描述的那些自由、快乐等等;如果没有获得的话,那表明我们学得不好,或者我们所学的东西有问题。但是经过闻思和辩论,我们知道佛法的这些道理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佛法的利益呢?一定是学习方法或者所接受的引导有问题。
能海上师是民国时代到藏地去把藏传佛法完整带回汉地的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曾经说过:“证悟实际上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就像煮饭一样,你把锅弄好、把米放上、加上水、把火点燃,饭就肯定会熟的。如果不熟的话,要么是没放水,要么是没放米,要么是没点火,肯定是差某个因缘。”那我们检查自己,刚刚入门的就不说了,但是有些人修了很长时间,为什么没有感受呢?一定是哪方面有问题。
宗喀巴大师说修行人一定要有三个最重要的素质: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说了一大圈,最后还是回到“三主要道”。你只要把这三味材料加进去,慢慢去熬炼它,这锅“饭”就一定会熟!这就是我对学习佛法的一些基本看法。
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昨天跟大家讲了应成和自续共同的三个因,一些要实修的人可能想:你整天把这些因讲来讲去,对实修完全没有什么作用。其实并非如此,当然,有些人不喜欢过多的文字概念,他喜欢直接去修,但是直接实修一定需要一些理论来打基础。
因为人的心是很怪的,我们的信心有很多的层面。刚刚入佛门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有很清净的信心(清净信),他很纯真、很当真地相信三宝,一点邪的心思都没有。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是因为受了打击而信佛的,他也有很多习气翻出来,让人觉得很讨厌。但即使是这样,他的想法还是很清净的,他会告诉自己学佛要怎么怎么样。很少有佛教徒会告诉自己:我就是假的,我进来佛教圈子就是为了骗人的。
但也不是绝对没有,特别是冒充大德的那种人,他知道自己是假的,但他要装个大德的样子出来。原因大家都很清楚,他瞄准的是大家的钱包或者其他东西。现在出现了很多的假活佛、假仁波切,汉地现在也开始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禅宗大师”。这种是明显带有邪恶目的而来的,说老实话,他们的果报会很悲惨。
但是在我们佛教徒里面,干这种事的人很少很少。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是真的在学佛,哪怕他做了很多跟佛法背道而驰的事,他还是这样认为。因为他觉察不到自己的习气,观察不到自己的行为动机,他把自己一些很邪恶的言行冠上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我们的心里很复杂,必须要靠自己观察自己。所以说,学佛学得好不好,别人根本评价不了。
有些行为是有硬性指标可以评价的,比如说禅定的功夫,一坐可以坐几天,这种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或者像我这样口若悬河,叽里呱啦讲出很多很多的概念,大家也觉得这个人讲得比较通顺。但是修得好不好,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只有那些大成就者有这个能力,比如你到慈诚罗珠堪布、索达吉堪布面前,你屁股还没翘,他就知道你拉屎拉尿了(笑)。
除了这样的大成就者,大部分人是看不出来的。大家看到我在上面口若悬河,可能觉得我修得很好——不一定哦,修得好不好要看自己的内心,会讲概念的不见得是真的修得好。禅定很好也不证明修行好,以前那些练气功的人也有一坐好几天的,而且他还有很多神通,比如他一摇瓶子,药丸就出来了……我们搞科技的人会认为这是假的,但是在特殊的状态下,真的可以做到这样。当然,如果去观察他的人多了,他的心一乱就不行了,禅定被破坏就不行了。你能说这些人修行好吗?不一定的,如果他没有菩提心的修行,这样的神通就仅仅是一种功能而已,而且这种功能可以拿来干很多的坏事,就像小孩拿着手枪乱打一样,更可怕!还不如我们普通人在道德规范的约束之下,去做在道德范围之内的事。有些人有了特异功能以后就会越过道德规范,比如像我这种很坏的人,我有了神足通的话,银行的金库就危险了,我穿进去,抱百元大钞……(众笑)
所以,如果只是有了神通,而没有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那会很容易出事。以前流行气功的年代,练出特异功能的人到最后都出事了。他们去给别人治病等等之类的,看起来好像是在行善,但骨子里都包藏着一些很自私的东西。前期他可能有一点声誉和功能,但时间一长,功能也没有了。因为神通是一种缘起功夫,它是依靠禅定等因缘产生的,用多了就没有了,它不是像佛菩萨那种来源于本性的神通。
这些世俗神通,我们前世每个人都具足过,因为我们都曾经做过色界、无色界的天人,那时候都会有这些神通的。大梵天我们都做过的,“上帝”我们也做过的,很牛的!而且每一个人都做过,随便一只老鼠、蚊子都做过。我们做天人的时候都有神通,但是现在都没有了。
还有就是他们会用特异功能来造业,造业就会招来报应,现在的气功师跑的跑,被抓的被抓。当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中间很大一部分人确实在行骗;就算不是行骗,他的目的也不正。比如利用气功来赚钱,对着几块钱一包的烂茶叶发个什么功,就可以卖到几百块。这些事做多了以后,就把福报耗光了,从某种程度来说等同于偷盗。这是在强烈的贪心驱使之下的一种行为,一定会遭到恶报的。所以说,如果不以真正的正理去修行,产生一些功能也是没有用的,有时候甚至会很可怕!
回顾前三个因
那么正理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现在学的这些理论。昨天我们讲了三个因: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破四句生因,现在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所谓金刚屑因,就是假如一个实有的事物出现了,我们去找它的因是什么,但是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因为一个事物的因只有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无因生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都不可能成立。所以从因上去看,实有的事物是不能成立的——金刚屑因就是要证明这个事。
然后从果上去看:假设存在实有的因的时候,它能产生实有的果吗?不能,因为因和果不能同时。有因的时候,果没有出现,因不能对果进行作用。这是破有无生因。
然后又假设实有的因和实有的果都成立,它们之间发生作用只有这四种方式: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多因生多果、一因生一果。昨天已经分析过了,如果实有的因能产生实有的果,那就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事儿,不符合世界的运作规律。这就是破四句生因。
总的来说,这三个因的意思是:假设实有的果出现了,却找不到它的因;有实有的因,却没有办法产生果;就算有了实有的因和果,它们的四种作用方式也是不可能成立的。这几个因要达到的唯一目的,就是证明这世界上虽然有各种因果现象,但这些因果全都是假的、虚幻的,不可能是实有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现象绝对在因果中,它不可能无因,而所有的因果都是虚假的,那么就可以证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虚幻的。
对这几个因,我们普通人如果没有深入思维的话,虽然觉得它在逻辑上好像都说得过去,但是要对这些显现生起虚幻的感受,那还是有点困难。我们一般都会有这种情况,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一般都习惯直接去寻找事物的本体,那样才最容易生起虚幻的感受。
离一多因
寻找事物本体的因,就是离一多因。前面那几个因,要么在因上观察,要么在果上观察,要么是在因果同时成立的时候,然后去观察它们的逻辑关系。这几个因都没有触及到事物的本体。(实际上,你观察深了,还是会接触到本体的。)
离一多因是直接去找本体,它不考虑因和果的规律之类的问题。当一个事物在我们根识前出现了,但是它又没有本体,这就是它的空性。
我们很多时候会认为空性是和显现无关的一个东西,特别是我们说到法性定的时候,我们会有这样一个误会:本性是这些现象消失了以后才产生的,是和这些现象完全无关的一个东西。这样的想法,是我们没有证悟的时候的一种想象。实际上,法性定帮助我们所证悟的那个“东西”,并不是离开显现的另外一个东西。如果那个“东西”和显现无关的话,那就是世俗和胜义绝对分开,“色即是空”就不成立了(最多只能说“色即是没有”),而且“空即是色”也不能成立。
但“色即是空”这样的见解确实难以理解,佛法说“色即是空”,但是你会说:“我见到了色,却没办法见到空啊!”其实你见到色就见到了空,只是你在知见上对它有错误的认知,你认为它是实有的,比如认为它是物质的、是上帝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你在感受中不认同空性,你对它有执著。所以中观所破就出现了“理所破”和“道所破”。
理所破就是从道理上去证明:虽然我看到了它,但是通过道理上的分析,我已经知道它是没有本质的,它肯定是像梦中的东西一样。虽然它的形象在我面前,我可以摸得到它,它是热的、可以发出响声、有味道,但是什么东西组成它的呢?没有任何东西组成它,这就怪了!没有任何东西组成它,同时它又有这么一个样子,这个性质就叫做空性!不是另外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叫“空性”的东西跟它混合在一起,否则就成了“黑白绳子捆在一起”。
总之,一个事物呈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又找不到它的本质,这就是空性——格鲁派的说法就是这样的,但是宁玛派认为这个说法还不彻底。宁玛派认为,虽然你在概念上认为它是空性的,但是它的显现还在这里,当它的显现完全消失了,空性显现出来了以后,你才知道能够产生这个形象的本质是什么,那个才是空性。它认为这些显现是有一个来源的,而这个来源就是空性,那是空性的本质。那个本质要怎么样才能证得呢?要等显现完全消失了以后,你才能证得。这种是宁玛派的观点。以前面那种见解作为准则就是自续派,以后面的这种见解作为准则就成了应成派。这个区别能够理解吧?
我看你们点头的比较少,但是没关系,这些东西要反复听的,要听很多次。中观的道理大家听起来很难理解,特别是初学者,绝对听得头大。但是我现在已经尽量把它通俗化了,我自己都觉得通俗得有点“无耻”。
但是无论多通俗,它跟我们现量感受和暗藏的邪见是冲突的。其实我们有很多很多暗藏的邪见,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我们在学这些道理的过程中,它起到的一个作用就是把相续中的邪见逐步逐步消灭掉。当遍计法执和遍计我执的种子全部去掉的时候,我们才能达到初地菩萨的那种证悟。而遍计法执和遍计我执不仅仅是一些很粗大的邪见,它还包含一些很细微的知见,你不知不觉就被这些知见左右。去掉这些错误的知见,这才是学佛的根本。
刚才说了,离一多因就是去找事物的本体。比如这个杯子放在这里,什么是它的本体呢?首先大家要搞清楚“本体”这个概念,不然的话,我们经常说“本体”,却不知道它的意思是什么。好,谁能告诉我“本体”的概念?(回答听不清)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本体”就是一个事物的根、基础。
比如这个杯子,我们看到的只是它的样子,但这个样子不是它的本体。我们平常人会认为杯子的本体是瓷,然后我们会接着追问:瓷的本体又是什么?瓷的本体是土,那土的本体又是什么?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组成单位,那才是真正的本体。不然的话,你说杯子的本体是瓷,这个太粗大了。
其实科学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它说瓷的本体就是原子、电子,或者是一堆能量,然后基本粒子通过组合,就呈现为我们看到的杯子的样子,这是科学告诉我们的。而佛教认为原子、电子、能量都不彻底,它首先确定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不是一个有质碍的物体——所以就出现了离一多因。
平常人一看到一个东西,根本不用思考就觉得它有重量,而且是由很多基本粒子堆成的。这个就是邪见,是最大的邪见,所有的邪见都是由此而来的。如果你长期习惯这样,这个邪见就会左右你,想都不用想的。而且这个邪见跟我们所谓的现实情况是很合拍的:比如我认为这个杯子是由泥巴组成的,在它还没成型之前,我去捏的时候确实捏得到泥巴,而且这个泥巴还有味道。
至于泥巴的本体是什么?我们就不考虑了,因为眼根的能力只能到这个层面。我们平常以眼根、耳根等五根作为基础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判断,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这就是所谓的世俗谛。但是我们去找事物的根本的时候,你就发现前五根不正确了,所以龙树菩萨在《中论》里面有一个偈子说:“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为量,圣道复益谁?”他说如果以六根作为正确的看法,那圣道就没有意义了,我们就应该去学科学。因为科学就是以六根作为基础的,只要不符合六根的,它都认为是假的。即使是无线电或者电磁波之类的东西,虽然人的眼根也看不到,但是科学家要用人类的六根能够认可的一些公式或者机械来确定它。他们一定要通过人类的六根确定以后才认为它是真理,科学对真理的鉴别标准就是我们的六根。
但是科学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其实人类最厉害的根不是前五根,而是意根(意识)。我们前五根的力量比不上很多动物的,但是我们的意根很厉害。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创造了科学以及各种人类文明。但是科学没有依据正见把意根发挥到极致,所以产生了很多的邪见。
而佛陀教我们衡量一个事物的时候,还是只能用六根,佛陀没有说要用超过六根的一些神通来吸引大家。佛陀用的是六根中最厉害的意根,他把意根发挥到极致,就形成了教理,也就是书上说的这些东西。
我们平常的判断实际上是前五根做主,然后意根附上错误的邪见。比如我看到一堆泥巴,我的意识就认为它一定是由电子、原子(有质碍的东西)组成的。现在最细微的粒子已经发展到能量、弦、波之类的东西。当然,他们的理论有很多漏洞,比如说弦来自于哪里、能量来自于哪里,他们也说不清楚的。曾经有人告诉我,能量就是一种作用,一种不知道来处、也不知道去处的作用。我问它的本体是什么,他说是像虚空一样。
我们可以问他:能量跟虚空有没有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么它就会形成跟虚空不一样的质碍、形体;如果说没有区别,那么能量即是虚空,也就是到处都是能量,那怎么可能呢?所以科学家也回答不清楚,找不到什么是本体,他只能告诉你,它是一个可以随时起作用的能量。包括量子力学里面讲的量子,至于那个量子到底是什么,他们也拒绝回答这个问题。
佛教就不同了,虽然佛教没有通过粒子加速器或者数学手段去分析这些事物,但是它通过一个比较简单的逻辑方式——离一多因去找事物的本体。离一多因首先去分析事物的本体是不是有质碍的,如果有质碍,那么它就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的本源就是物质。但是离一多因说,如果是由有质碍的粒子组成了我们面前的东西,那就可以把这个粒子分成更小的,更小的才是本体。比如我把组成这个杯子的原子拆成两半,那么原子就不能称为本体了,比原子更小的粒子才是这个杯子的本体。
不停地这么分分分,一直分到最小的单位。按照逻辑推理,只要它还有体积,那就可以继续分。也就是只要它有一点点的方分(方向),那就还可以分。哪怕是它再微小,它还是有一点体积,它的直径有一定的长度,那我们就可以把它继续分。好了,这样就出现了“分不分得尽”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无分别识显现的东西都是会被分尽的;但是在我们头脑的分别念里面,它可以无穷无尽分下去,永远分不完。因为你可以随意想嘛,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无穷尽这么分下去。这个道理就说明了我们很容易会犯一个错误:把遣余用到无分别识上(遣余就是头脑里面的想法)。概念上一个东西是分不尽的,然后我们就认为外面的东西可以永远分不尽。数学家们就是犯了这个错误,所以出现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微分能不能为零”的问题。
而佛教的因明里面是把遣余跟事相分开的,遣余(想象)的事是不能够出现在事相上的。比如这个杯子是圆的,它也是瓷的,“圆”和“瓷”这两个概念只是在我头脑里面存在,不是存在于杯子上的。这个杯子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你可以不叫它“圆”,也可以不叫它“瓷”,而且你也不能凭着“圆”和“瓷”去找到这个具体的杯子。比如我只告诉你这个杯子是圆的、是瓷的,你只凭着这两个概念不一定找得到它,你可能会找到另外一个瓷的、圆的杯子。假如我头脑里面想的“圆”和“瓷”在这个杯子上的话,任何人听到这两个概念都会找到这个杯子。所以我们说的“圆”和“瓷”实际上只是头脑里面的概念,这就是遣余和事相的区别。
“永远分不尽”也是一个遣余,在头脑的概念里面就是分不尽的,因为分别念的数字是无穷无尽的——这也就是轮回无穷无尽的原因。经常有人问轮回会不会结束,其实轮回是不会结束的,因为只要有分别念在,轮回就不会结束。因为轮回的实质就是分别念,所以轮回是没办法结束的。怎么样才能结束轮回呢?某个人的分别念一停下来,他的轮回就结束了。说起来非常简单,只是我们停不下来而已!
所以说,一个东西在我们的遣余里面分不尽,但是在事相上一定会分尽的。如果事相上分不尽的话,就会造成这样的麻烦:一个很小的距离我们都没办法越过,我们的身体没办法移动,只能傻傻地呆在那里。想不想得通这个道理呀?因为一个很小的距离都永远分不尽,所以我们没办法走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夫妻就惨了,连手拉手浪漫一把都不行。
但无分别识里面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的,一段距离不可能无穷无尽分不完,也就是说无分别识显现出来的物体的组成部分在现实中一定会被分光。既然可以分光的话,一个物体就没有组成它的最小成分了,这个事物的本体就离开了“一”。没有“一”,也不可能有“多”,这就是“离一多因”的含义,你们不要以为很复杂。
也就是说我们去找事物的本体,发现它根本不可能有一个什么东西组成——离开了“一”。既然没有“一”,它就不会有“多”,所以事物的本体不是由一个或多个实有的东西组成。
只要能够分,它就不是实有的;分到最后,那个最小的、不能再分的才能称为“实有”。结果我们找不到这么一个实有的东西,也就是说这些事物没有本体。我们的无分别识显现出来这些东西,但是又找不到它们的本体,奇了怪哉!所以那些大德们经常发出感叹——“哎玛吙”!
一个杯子找不到本体,依此类推,其他东西都找不到本体,找不到本体就是空性。当然,所证悟的空性分了自续派和应承派,这个问题我们暂时不说,我们现在说的是理论。实际上两派说的都是“缘起性空”,只是对“性空”的抉择出现了差别——一者选择了究竟的性空,另一者选择了相似的性空。但是对“缘起性空”的观点,双方都是承认的。(我们不能被这些理论搞昏了。)
那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详细地把这些理论弄得很清楚呢?那也不一定,我们可以抓住一些窍诀来修行。但是能够搞清楚的就尽量搞清楚,特别是学中观学得比较深入的师兄们,我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些理论搞清楚,然后让更多的人知道,让他们慢慢对真正的佛法产生兴趣,不要老停留在迷信、僵化、甚至糊涂的地步。
学佛学得越来越糊涂的话,你对得起谁啊?首先对不起自己,学了十几年,反而变得傻乎乎的。本来佛法是既智慧又慈悲的,怎么学得傻乎乎的呢?而且心胸狭隘、一脸苦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绝望和仇恨,学佛学到后来跟崔永元一样抑郁了(众笑)。这表明你没有把佛法的智慧和慈悲的精神融化到自己相续里面,我们看看自己会不会是这样。其实学佛不是为了别人怎么样看我,也不是为了我在别人面前怎么怎么样,这些都没用的。比如我现在对着几十个人讲佛法,好像很牛,但是三十年以后就是一堆骨头!(假如不烧的话,那还有骨头,烧了就是一堆灰!)
如果沉浸在这个虚假的满足,我们不说其他什么了,起码可以说这个人不智慧。如果你相信因果的话,为这点虚假的满足要付出很多代价的,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这很吃亏!不要说菩提心那么伟大的发心(当然,有菩提心是最好的),仅仅从有头脑这个角度来讲,你就不应该干这种吃亏的事情——很笨啊!
你看那些成大事者,无不是头脑非常清晰、智慧的人,只不过他们拿清晰、智慧的头脑用去为自我的一生奋斗,所以它称为世间法。而学佛不是为这一世的利乐去奋斗,差一点的起码是为来世,好一点的是为了解脱,再好一点的是为所有众生的解脱。他们的目的不同,但是起码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头脑很清晰、很智慧。不然的话,让你越学越糊涂的东西,那有什么好学的?所以我们要灌输的是“科学佛学”。
本来科学是不究竟的,但是大家现在一说到“科学”这个词,都觉得它是正确的、合理的、有用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提倡“科学佛学”。其实科学是没有办法囊括佛学的,因为科学本身有很多的毛病,它的研究是建立在一个无明的基础之上。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不是“科学”的含义,对“科学”的解释有很多。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主流思想(主流的不一定正确)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然后在物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解拆、组合。如果这就是科学的话,那么科学就有很多局限性。但有的解释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科学是通过一些数学公式来表达世界的运作规律。关于科学的争论有很多。
我们现在说“科学佛学”的意思,不是说科学能够涵盖佛学,而是说我们学佛起码要很清醒、理智,我们所学的东西必须是有用的、逻辑清晰的,能够让我们很智慧的,不能够越学越糊涂。
我在佛教团体里面看到了很多让人感到无可奈何的现象,我们佛教徒有时候变得自私、狭隘,甚至昏昧、迷信崇拜……很多很多让人讨厌的一些现象。佛教徒本来应该是很智慧、很欢乐的一个团体,但我们观察一下我们的团体是不是这样的?我的评价好像有点过分,你们可以去看看自己的团体是不是这样的。这说明我们没有接受到佛教的精神,我们的团体里面没有佛教的精神,是不是应该在世尊面前感到惭愧呀?
“离一多因”对物质就是这样分析的,大家对“离一多因”的概念明白了吧?我为什么这次讲得很简略呢,因为上次禅修的课程已经说过了。接下来是用离一多因去分析精神,其实也很简单的。
精神有一个特点——它的发生一定要有时间,所以离一多因就从时间的角度去破精神的实有性。精神也不是由一刹那或者多刹那组成的,这就是精神的“离一多因”。
那么精神为什么会有时间性呢?道理很简单,比如我产生了一个仇恨,我不可能这一刹那在仇恨,然后第二刹那就不仇恨了。恋爱也是一样,起码要有一段时间嘛。虽然这个世道的移情别恋发生得比较快,但是怎么都得有一段时间,起码三分钟嘛,三分钟也是一段时间。所以说,所有的精神,不管是行蕴或者念头,它一定要有时间。
一个精神发生了以后,它一定会有变化的。比如一个嗔恨心,如果它不随着时间变化的话,这个恨就会像一条直线一样永远恨下去,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我们产生嗔恨心的一段时间内,它会有很多的变化,只是在这段时间内的心态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讨厌对方、排开对方。它一定会变化的,如果不变化的话,这个仇恨就会永远不消失,或者永远没办法生起。
既然它有变化,那么一段时间内的感受一定是由很多个刹那的感受组成起来的。如果每一个刹那都是空性的,那说明它的变化也是虚无的,并没有真实发生的嗔恨心。这个逻辑大家能够想得通吧?
时间跟变化是结合在一起的,没有变化就没有时间。比如这张纸,如果我们已经确定它是永远不坏的,那么对于它来说时间就不成立了。而对于我们来讲,时间是怎么表现的?我们可以以太阳和月亮的周期运动作为年和月的判定,也可以以钟表的转动作为小时、分钟的判定,因为它们的运动是恒定的。如果没有外在的东西了,我们就会以感觉来判断时间,比如把你关到黑屋子里面,你还是会觉得有时间的,因为你的念头在动。假如我给你注射个什么药,同时又把你关到黑屋子里,你昏过去几十年,然后突然一下醒了,在这几十年时间里你是没有感受的,你会发现这几十年一片空白,那用什么来记录时间呢?其实也很简单,拿个灯光一照,你会发现头发、指甲长长了,身体变老了,它是靠身体的变化来记录了这段时间。如果念头停止了,身体也不变化了,所有的变化全部都没有了,那么时间在哪里?你会觉得那一段时间就是没有!大家能想得通吗?
假如有一种科学技术,让你的身体不会变老,然后给你打一针药就睡了80年,等你醒来就告诉你只过了三分钟,你会相信的。然后你走出去外面一看,你会有恍若隔世的感受:“哇!洞中三分钟,世上已千年!”所以一定要有变化被我们的心了知,才会有时间。
有科学家推算说公元多少多少亿年前地球是什么什么样子的,好像真有那么回事一样。但是假如一个原子弹把地球摧毁了以后,这个时间就不成立了,所以说时间实际上是一个变化的分别念。
那么时间的组成部分一定是很短暂的一刹那,“刹那”的意思就是前一刹那跟后一刹那一定有很细微的不同;如果相同的话,那就会出现一个事物永远不变,或者一个情绪永远不变。我们的分别念是刹那刹那变化的,它的基本组成部分一定是很短暂的一刹那,那么它到底有多短呢?
我们按照分析物质的方法去分析它:一分钟、二分之一分钟、四分之一分钟……又出现“分不分得完”这个问题了。在我们的头脑里面是分不完的,而实际上一定可以被分完。如果分不完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在一个刹那里面停止不动了。
周杰伦有一个电影是打篮球的,他“咔”一下把时间停止了,然后偷偷把篮球放到别人的篮筐里面,然后时间重新恢复……但那是假的!我们曾经问堪布说:“过去的事情可不可以重新再来?”堪布说绝对不可以,过去了就过去了。有的人能够看到过去的事情,那是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作为种子存在阿赖耶识里面,禅定修得好的人可以观察到自己相续中的种子,这就是所谓的“宿命通”。但电影上演的“时空穿梭”是扯淡的,不会有的。
也就是说,最小的一刹那也是会被分尽的,组成我们的精神的时间单位也是虚假的,这就证明了我们的精神的虚假性。
其实我们(特别是中国人)基本上不用经过分析就会认为精神是虚假的,我们一定只会相信拿到的钱,我们从来不会认为想的钱可以当真。如果想的钱可以当真的话,那每个人都是富豪。人的判断很怪的,我们最相信的是触觉,对意识不是很相信的,所以我们很多的创意是不值钱的。我们不太相信自己的想法,想法可以任意改造。然后我们会觉得声音比想法要真实,因为外面有声波存在。但是声音没有眼睛看到的真实,所以很多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而眼睛看到的不如摸到的,摸到的才是真的。那些全息影像看起来很真,但是用手去摸,摸不到,我们就认为那是假的,这时候我们判断真假是以触识来作标准。
虚假的东西也会有作用,比如我们会认为电影里面的画面是假的,但它还是有相应的作用,我们看到感动的情节就开始流泪,明知道它是假的也会被它感动。我们看到战争片里面的那些炮火场面,觉得很好看、很激动,但是如果现实的炮火来了,你的感受就不同了。因为现实的炮弹牵涉到你的触识,炮弹可能会落到自己身上,那个时候就没有激动了,只会有恐惧。
所以说我们对事物本体的真假的认定是很混乱的,但是对它的作用的认定就不一定了。头脑里面想的东西,我们认为它是假的,但它是有作用的,这个时候不能以作用来论真假,而要看它的本体。比如我想一个杯子,它是不存在的,按照因明来说,它是总相,不能当作事相来用。但是我们对某个事物的想象也会影响我们的相续,甚至会引起心里的不平衡、喜悦等等之类的。这是思维能够影响行蕴的一个原理。
如果我是思维很差的人,哪天你得罪了我,然后我就会开始想你怎么背叛我、我要怎么收拾你(非理作意),越想越气。但是如果我有正确的知见,我就会想你前世是我的老母、对我有很多很多的恩德,最后就原谅你了。或者通过空性的思维去分析:“我”是假的、“你”也是假的、得罪我的那些话也是假的,一场游戏一场梦,相安无事,天下太平!所以说思维也是有作用的。(如果说思维没作用的话,我们现在学这本书就没用了。)
但是我们不能以作用来论真假,要以本体来论真假。那么我们去找精神的本体,结果找不到,它是离开一刹那、也是离开多刹那的,离一多因在精神上成立。
大缘起因
下一个因是大缘起因,这个因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它告诉我们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绝对不可能是独立的、唯一的、不变的,而一定是由两个以上的东西观待、组合而成的。其实最根本的大缘起因是:所有的东西一定要依靠我们的心而成立——这是最厉害的大缘起因。有什么东西能离开我们的心而成立呢?如果没有,那么大缘起因就成立了。
从唯识的角度来看,外界所有的显现一定要依靠心而成立,心与显现就是一对观待——这个理论可以破掉一切!比如我们经常觉得虚空破不了,难道虚空不依靠我们的心成立吗?当我睡着了,心停下来的时候,虚空去哪里了?
(听众提问:梦里的虚空怎么破?)
梦里的虚空也是你意识的显现,它也是依靠心而成立的。有人会说:“现在我家厨房那个橱柜里的虚空,我看不到它,所以它不依靠我的心成立。”其实不是的,它还是依靠你的心而成立,因为你要去想象家里的橱柜是什么样的。当然,想的东西跟事相是不同的。至于那个事相,你拉开橱柜门去看的时候,它就在你眼识里面成立了(眼识也是心)。所以没有什么东西不依靠心识而成立,这是最根本的大缘起因。
当然,关于大缘起因还有很多其他的说法,这本书上从四个推理来阐述了大缘起因:
第一:一切有为、无为法的自性都是观待因缘,或者是假立的,没有一法不观待因缘。这个推理很容易理解,“因缘”的意思就是组合的、观待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比如刚才说的虚空,它观待什么成立?我们现在不从“观待心而成立”这个角度去说,因为这个理证太厉害了,一下把什么都破完了。梦中的虚空、想象的虚空都是观待心,我们现在不从这个角度去说。
(听众答:观待障碍。)
对了,虚空一定要观待障碍,否则没办法成立虚空。
我们以前我们经常在网上讨论虚空的作用和本体的问题,比如这个杯子在没装水之前有一个空间,然后把水倒进去,它里面的虚空就没有了。但有人说:“不是的,你倒水进去的同时虚空就在发挥作用,没有虚空,水就装不下去,它能装水恰好证明了虚空的成立。”这个问题怎么解释?……以前我好像解释过,现在留给大家去想,不然老是我一个人在上面说,我也不好意思。(笑)
(听众回答听不清)
杯子没有装东西之前表现不出它的容纳性,这时候它的容纳性不成立,而装了东西之后就没有容纳性了。虽然说装水的时候实现了它的容纳性,但这个容纳性不是无尽止的嘛,它装满了就没有容纳性了。《中论》第二品里面关于“去”和“去者”二者关系的推理就可以用来破虚空,它用的方法就是大缘起因。
(听众:没装水的时候,杯子的容纳性没发挥作用?)
是啊 ,它没发挥作用,你怎么能说它有容纳性呢?
(听众:但是倒水进去它就发挥作用了。)
它已经发挥作用,但是它不能再发挥了嘛。
(听众:把水倒掉,它又能再发挥作用了。)
倒掉之后,它没有装水,怎么能说它有容纳性呢?
我这个说法不是狡辩啊,《中论》里面的辩论就是这样说的,它说去者还没有去之前,你不能说它是去者;而它一旦去了以后,就已经不是去者了。这是龙树菩萨教的,很多人学到这里都想不通,觉得这个完全是狡辩。但是我们从“绝对”的观念去分析,结论就是这样的;如果从我们平时习惯的观念去分析,那就会想不通。这是破虚空的一个方法,用的是大缘起因。
没想通是吧?回去慢慢想,读过《中论讲记》的师兄应该能够想通。索达吉堪布和慈诚罗珠堪布都讲过《中论》,它一共有二十七品,其中第一品《观因缘品》、第二品《观去来品》、第十八品《观我法品》这三品特别重要。先把这三品读完,把逻辑规律掌握了以后,其他二十四品读起来就很容易。《中论》主要以大缘起因来解决问题,《中观庄严论》主要是讲离一多因,它们用的因虽然不一样,但达到的目的都是一样的——证明一切现象都没有实质。
曾经有人来跟我说:“我已经认同所有现象都是没有实质的,你不要再说了,你教给我一个方法来让它实现吧!”(基本上你们都会这样想的。)然后我教给他的方法就是:你再多想一想吧!(众笑)中观的方法就是这样的,要么反反复复去思考,要么你就去修前几天讲的“四夺”,感受现象的虚幻性。
经过反复思考这些逻辑推理,我们的心会越来越相信现象的虚假,这种相信跟概念上的相信差别会很大。你说你现在体会不到它们差别很大,那是因为你没有想那么多。你可以去问那些学了几年的师兄,我不相信他们在禅定里面体会到多少如梦如幻,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不像是那个样子。但是他们反反复复搞这些“无聊”的理论,然后慢慢就被“洗脑”了,再也没办法相信事物是真实存在了。所以反复思维多了就会有作用,索达吉堪布和慈诚罗珠堪布也讲中观的初步修行方法就是思维。
当然,思维到一定的程度,有些人就进行不下去了,这时候就要去感受。但是中观四步的第一步——“抉择空性”越熟越好,现在讲这些理论都是为了第一步抉择空性。虽然我们在概念上好像可以通得过,但我们要反复问我们的心:真的相信现象是虚假的吗?其实不是很相信的。你们可以去观察一下自己的感受,如果真的相信的时候,你就会产生直接的感受:“哇!真的是哦!它显现出来又没有实质,真的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哪怕仅仅是思维,都会造成这种结果。造成这种结果之后,在这种虚幻感里面保持下去,这就是修单空。最初的单空就是这样修的,没那么复杂。
那么修禅定是为了什么呢?禅定修得很好,心很静定的时候,你就可以把这种虚幻感保持得很长很深刻,这就是止观双运。这是真正的修行,我肯定不骗你们,我若骗你们就肯定落入那口锅!
第二个推理是:“有自性成立,还需要观待因缘,自相矛盾”。“自性成立”就是说一个东西有自己的本体,它的本体是独立、唯一、不变的。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东西,什么东西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合在一起组成的。而且如果去分析它的组成部分的本质,你会发现它的组成部分又是由更细小的东西合成的,每一个因缘都没有实有的本体,一直不停地找下去就变成了离一多因。
所以说大缘起因融合了所有的因,称为“因王”。缘起发生的过程,分析因和果的关系就是金刚屑因、破有无生因、破四句生因;分析缘起的每个支分的本体就成了离一多因。世界一定是缘起的,所以是性空的——这就是大缘起因。这是对五大因的总结。
大家听了这些东西,听了是听了,但作用不会很大的。我也知道作用不会很大,但我还是要说,大家还是要去看、要去辩论,要尽情地辩论,错了就要改正。反复这样争论,你的见解就会越来越纯,到后面就会产生感受。产生了对外境的虚幻感的话,附于外境上的贪嗔痴慢疑就会逐渐脱离,由此而生起出离心。
我们生不起出离心就是因为离不开世俗上的很多东西。举个例子,比如我以前很喜欢宝马车,如果我通过修行感觉到它如梦如幻、完全是我的心捏造的一个假象,这个时候我可以继续使用它,但是我绝对不会再为它欢喜为它愁了。它消失了就如同一个梦幻消失了,我的心不会纠结、不会痛不欲生,“我那时候为什么没看好啊,钥匙为什么会掉那里呀,保险也没买好……”不会这样的。一个梦消失了,再买一辆新的,又一个梦生起了。系缚在外境上面的心念减少了,这就是出离心。然后看见其他的生命为虚假的东西而贪执的时候,你就会生起很深的悲悯,希望他能脱离这种贪执——这就变成了菩提心。所以思维也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思维得很深,那种虚幻感就能让我们产生很多很多关于佛法的美妙体受。
但我们为什么学了半天都没有什么反应呢?就是因为落于表层的概念,一晃就过去了,没有让心对这个概念产生直接的体受。其实思维也能产生体受,就算你说你不是思维的人才,但是你按照前段时间我们讲的观想用光去射之类的方法,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甚至禅定也会产生这种感受,比如你看着前面的花入定了,慢慢地前面的花就会变得模糊。
但是如果你没有对中观理论的认知,你会认为那只是视觉变模糊了而已,当你从定中出来以后,你会觉得现在看到的才是真的,刚才的模糊是假的。所以说没有知见的禅定是没有办法训练成单空的有境智慧的。
或者虽然他也认为这些现象是假的,但是他陷入了由禅定产生的某个状态里面,那也没有办法解脱的。实际上是心系缚在一个定的状态里面,这个定可以分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定、识无边定、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处,所以他也不得解脱。
但是如果心里有了单空的知见、有个无实的执著,那么我们起码会摆脱外境,会觉得一切外境都是由心现。然后心又反观显现外境的心是什么,当他发现这个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好啦,他没办法不解脱!他发现本质了,身心相续逐渐被本质所融化的时候,那是真正的解脱!不受任何的心以及心所产生的现象的系缚,那就是所谓的“大自在”。产生了这种“大自在”以后,相应的功能自然会有的,一地至十地菩萨的那些功德都会逐渐产生。所以说空性的训练有很大的作用。
我老是离开书本讲了很多其他的东西,你们烦不烦啊?烦的话,我就照本宣科讲一遍好吗?其实要我照本宣科来讲,还不如你们自己回去读书,照本宣科的讲法有很多。这本书你们已经学过了,我再这样讲的话就没什么意思了,书上怎么说的你们自己看书就行了,不懂的大家讨论一下。而我是把我对它的理解跟大家交流,这不是传法。
我又要这样强调一遍,有人对我这样的强调已经生起反感了:“你老是这么强调,做贼心虚!”我为什么要强调呢?因为不能不强调,很多虎视眈眈的攻击,他们很希望我什么时候犯错误。好像我这个想法很邪恶,我也在想是不是我自己小肚鸡肠去揣度别人——有可能是这样的。但即使是小肚鸡肠,我也要小肚鸡肠一把……说心里话,我真的不是在传法,我只是跟大家一起搞交流,你可以听可以不听。有用的就听,不听拉倒,没什么关系。我们交流佛法,我能帮到你,我很欢喜;帮不到你,那也没啥,我又不收钱。这很现实,这种不亏本的生意都不做,真笨!(众笑)
我们继续看第三个推理:“凡是观待因缘而生者,实际唯是无生。”这个可能比较难理解,有谁解释给我听吗?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它会这么说?我们绝对不能把这些话一晃就过去了,否则很对不起三宝啊!
听众:凡是观待因缘而产生的,实际上都是假的。
师兄:为什么说假的就是“无生”,假的生也算是生嘛。
听众: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师兄:他这个解释很“狡猾”,你说他不对吧,其实他说的是对的;你说他对的,但我又没听懂。
凡是观待因缘而生的,比如这个杯子就是观待因缘而生的,但它的实质根本就没有生过。(这样解释大家才听得懂,以后你们有可能会去给其他人传播这些“非主流思想”,一定要让大家听懂。)我们确实看到一个杯子的形象生起,但它是虚假的生,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杯子生起。因为它的实质是找不到的嘛,所以说它唯是无生。
在世俗谛层面,如果从时间上来说,所有的生灭只在当下,生起的同时即是灭。(以前我跟西藏那几个哥们讲“生起的当下即是灭”,他们听了后摆手兼摇头。)为什么生起的当下即是灭呢?这句话大家经常会说的,我们还是要把它搞清楚,拜托!
听众:因为没有真正的生起。
师兄:是的,确实是没有真正的生起,这是一种解释方法。但是现在我们承认有虚假的生起。
听众:生起一定要有时间,但是经过分析,连一个无分刹那都不存在,所以根本就无法生起。
师兄:但是我现在确实看到它生起了嘛。
听众:这只是个幻象。
师兄:幻象也是生起嘛,它幻生幻灭,但是为什么说生起的当下就是灭呢?
听众:生起之后,如果它有一刹那的停留,它就永远不变了。
师兄:只要你说生起,它就一定要有时间;你破掉了时间的话,那就只能说无生无灭,从来没有生起过。但是它现在承认了生起,它说生起的同时就是灭,为什么?
听众:它是名言上的一种安立。
师兄:如果“生灭同时”是名言上的安立的话,那就不会有现象了。
听众:生起的时候灭,那才会有现象。
师兄:对!聪明!就是这样的。刚才她说这是名言上的安立,这样说也是对的。生起的同时灭,它才会有现象。如果生起的同时不灭,一生起就不动了,杯子永远不会旧。我太希望这样了,我希望回到二十五岁……
生起的同时灭,这是缘起上的解释;还有一个是从胜义上解释,当你处在胜义的状态中去看这些变化的现象,它是没有时间性的。为什么没有时间性呢?对我们凡夫来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已经成为一种记忆),未来的我们根本看不到,当下只是一小段时间。但在佛陀那里不是这样的,佛陀对所有的过去、未来都是当下现量了知的,过去、未来其实就是当下,根本就没有时间。虽然没有时间,但它又发生了一切。所以从胜义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生起的当下就是灭,只不过生起的是法性,灭的也是法性,“生灭”只是一种虚幻而已。这是另外一种角度的解释,两种角度的解释都是对的,大家应该理解了吧?出去也可以讲一把“非主流思想”。
在佛陀的层面,一切都是当下,他看得到所有的过去和未来,所以他会授记你:“某某佛出世的时候,你成为他座下的弟子,证悟什么什么果位……”《法华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妇女供养了佛陀一点点东西,佛陀就授记她某某时候成佛。然后这个妇人的老公就怀疑了:“佛陀,你是很伟大,但是也用不着这样说大话嘛。”佛陀说:“你不知道,一个种子下去了以后,它逐渐逐渐就会成为茂密的大树。”佛陀说的是很多劫以后的事。也就是说,在佛陀那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生起和结束,所有的生起和结束就在当下发生,所以佛陀又称为“遍知”。
而我们连明天会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首先我们一定害怕明天没有饭吃,所以一定要挣钱;害怕明天会有“2012”,所以我们要想尽办法登上“诺亚方舟”。不知道过去、未来,这其实也是一种无明。
下面是第四个推理:“缘起的安立,其义究竟而言,以自心前如是显现为根据。”这是我刚才说的东西,它也说到了。它说缘起的究竟意思就是心前的显现,大缘起因的一个深层含义就是:所有的事物必须在心面前显现。这也就是唯识里面的两个因:明知因、俱缘定因。
明知因的意思就是,任何事物的成立一定要靠我的明知来确立,如果我不明知它,你没办法说一个事物成立的。假如你们现在看到我背后有一个妖怪,你们已经吓得“哎呀!哎呀!”叫起来了,但我还是很投入地和你们说话,我不知道它存在。突然我回头一看,哇!吓惨了!它因为我的明知而存在;我不知道它的时候,对我来讲它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离开我们的明知而存在,这叫明知因。
俱缘定因的意思是,外境的出现跟我对它的了知一定是同时的。如果它提前出现了,而我还不明知它,它出现在哪里呀?或者说我已经明知到了一个事情,但它还没有出现,这可能吗?所以外境的现起和我对它的明知一定是同时的。
这两个因说明所有的事物一定是跟我们内心的明知紧密相连的,这是最根本的大缘起因。关于这个问题的哲学上的争论就多了,布拉德雷、罗素、后现代的福柯……其实他们那些观点很精彩的,已经逼近唯识了,但是因为他们没有修证,所以永远写不出唯识那些很精妙的认知。所以有时候我看到那些哲学家的书就不禁感叹:“哎呀,要是他们遇到佛法就牛了!最起码是佛法的大学者!”但是他们遇不到佛法,所以就胡思乱想。
尼采的一些思想也是很深刻的,他把各种各样的事物分析分析分析,到后来他说事物的本质超越是非、超越对错、超越道德、超越上帝,什么都超越,站在似是而非的彼岸。“似是而非”就是如梦如幻,他分析到这样的程度。他甚至说,如果能够做到这样,你就是超人。所以他在他的很出名的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说了超人精神,他用很骄傲的口气说:“咄咄咄!我教你们做超人!超越是非、超越善恶、超越道德,站在似是而非的彼岸!”但他根本不知道这只是通过思维想出来的,他没办法实践,概念跟内心完全不协调。最后他想疯了,成了疯子。如果是遇到佛法,这种事完全不会发生的。
你去看我们的思想史(中国的思想史也好,国外的思想史也好),有时候会心情起伏的,一会儿悲哀、一会儿赞叹、一会儿说不出的凄凉。那些东西看多了再来看佛法,你就知道真的是“天上地下无如佛”,然后就变成了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说闻思有非常深刻的作用!但是一个普通人去读那么大量的书,那也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我们可以不必要读这么多书,通过扼要的学习和修行掌握真理就行了。
应成派不共四大因
大缘起因就说完了,以上是自续派跟应成派共同的五大因。大家明天是不是要很早去上班呢?如果不能太晚的话,我就很快收场,因为我们这个是交流,以后还可以继续交流。现在我们开始讲应成派的四个不共因。
自续派承认五大因是自宗建立的理论,它拿着这五个工具就对人我和法我开刀。而应成派就从来不建立,虽然它也用这五个共同因,但是它不承认这是自己的理论。应成派还有不共的四大因,这四个因实际上只是四种规律而已,它没有自己的理论依据,它是从对方的理论里面找出矛盾来破掉对方的观点,从而形成了四个规律——不共四大因。所以应成派又称为“驳论派”。
这四个规律,第一个叫做汇集相违应成因,就是在对方的理论里面找出矛盾的地方;第二个叫做根据相同应成因:只要你有这个承认,就必须要有那个承认,因为它们的根据是一样的缘故;第三个是能立等同所立不成之应成因(又叫做循环论证),指出对方的因跟结论同样都不成立,把需要证明的结论作为论据来用;还有一个就是他称三相应成因。(“三相理论”是因明的内容,“三相”是指宗法、同品周遍、异品周遍,讲起来很复杂的,别说今晚上,再来两晚上也不行。)应成派用的是“他称三相”,意思就是——虽然我也用三相理论,但这个理论不是我的,而是你的。应成派就这么“赖皮”。人家自续派还“老老实实”的,它承认三相推理是自己的理论。而应成派说这不是我的理论,我只是用你的理论推翻你的理论。“他称”就是这个意思。
这四个不共因怎么运用呢?我们用这四大因来破自生和他生,把自生和他生破了以后,这几个因的运用方法就大概掌握了,然后就可以在具体的问题中去运用。其实我们平常很多时候都会用到这些因,只是没有把它们的规律进行总结;如果总结出来,那就是汇集相违、根据相同、能立等同所立和他称三相。
(1)汇集相违
自生派说事物肯定是自己生自己的,果一定是在因上已经成立了才能生自己,不然就生不出来。这是自生派的一个理论。
然后应成派就开始找自生派的毛病:如果果在因上已经成立了,那就不用再生了,否则就会重复生,一直生下去。也就是要么不需要再生,要么会一个接一个无穷生,妈妈生无穷多的儿子出来。这样的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发生这种事。如果一个实有的微尘这么生下去,那就会到处充满微尘。应成派抓住了自生派的这个矛盾。
(2)是非等同
自生派说:不是的,有些情况可以生,比如虽然杯子不能生成另外一个杯子,但泥土可以生成杯子。这看起来道理很合适,一般人也会承认:“对啊,虽然杯子不能生杯子,但泥土可以生杯子啊。”
应成派反驳说:不是的,如果泥土是“是”,杯子是“非”,那么“是”和“非”实际上是等同的。你自己先订了一个条件“果在因上有了就能够自生”,那么果在杯子和泥土上面都应该具有(是非等同),然后你又拿两个等同的东西来证明“杯子不能生果,而泥土可以生果”,你这是扯淡,你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自生的观点又被否定了。
(3)循环论证
自生派听了说:“如果杯子不能生杯子,泥土也不能生杯子,那么杯子就找不到来处了,世界万物都没办法存在了。而我们已经看到了世界万物确实存在,所以它一定是自生的。”这个说法的赖皮处在哪里?这就叫“循环论证”。你要证明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现象一定是本身存在的,然后你直接就说:因为这个杯子已经存在了,它肯定是从这里生出来的,不然就无有来处了。你是将需要证明的结果当成因来用,这叫做“循环论证”或者“能立等同所立”。“能立”就是理由,“所立”就是需要证明的结果,你把结果当成理由来用。为什么他叫张三,因为他就是张三;为什么我会扯淡,因为我会扯淡;我是流氓我怕谁……这就是“能立等同所立”。
其实我们在平常生活中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有时候在辩论中也会不知不觉陷入这种错误里面。但是因为你对这些方法不熟悉,所以你去找别人的问题就找不到。如果你把这些方法玩熟了,别人一说话,你马上就可以逮到他的毛病。在辩论里面找到对方的毛病,就是因明里面的“利他比量”,因为他有实有的邪见,你用这个方法帮助他了解真相。
破自生的这三个方法大家都会了吧?不是很复杂。(当然,在生活中具体去运用会有些复杂,但你用熟练了就不复杂了。)反正就是去找对方的矛盾,或者指出以同样的依据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或者循环论证,就是这三种方法。
另外是破他生,“他生”的意思就是一个实有的事物生成另外一个实有的事物。应成派反驳说,如果一个事物可以生成另一个不同的事物,那么泥土就可以生成黄金,灯火可以生成黑暗。如果你承认完全不同的事物可以互生的话,就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他生派马上说,不是的,一定要有因缘才会生,没有因缘是不行的。比如木柴点火可以生成光明,不会生成黑暗。
然后应成派就问,你自己说只要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都可以互相生,有因缘和无因缘实际上是等同的(是非等同),为什么一定要有因缘呢?如果有因缘的才可以生,那么就否定了“一个事物可以生成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事物”这种说法。
他生派说,不是这样的,这个因缘是我通过现量看到的。
然后应成派就问,你说这是现量看到的,那么你用什么来证明你的这个现量是真实的?我们的现量是世俗的东西,现量看到的东西是否真实存在尚需要证明,而你现在直接用现量来证明胜义理论——能立等同所立。
应成派的辩论看起来好像是强词夺理,其实不是的,只要你始终不忘实有的三个性质(独立、唯一、不变),你就会知道中观的理论并没有强词夺理,反而我们平常的观念是错误的。希望大家把这些理论记住,以后可以去给别人宣传这些“非主流思想”。具体的破法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知道书上是不是这样写的,但是不会差太远。
他称三相,我们就不讲了,因为这需要懂因明的知识,而懂因明很困难。你们中间可能有几个人在学因明,如果你的思维很发达,而且有空闲时间,不妨去因明一把。那个很有味道的,是一种智力游戏。但是如果没有时间,建议大家还是别去搞了,因为那些推理实在是太多了。我都弄了十几年了,几乎所有因明书都拿来看,到现在还是昏的。学一段时间好像懂了一点,但接着往下弄又不行了。所以学因明要花很多年的时间。
当然,如果大家对因明有兴趣,来进行讨论也是很好的,精通五部大论是非常好的事。但是一般来讲,五部大论要精通的话,起码要花大量的时间。而且最终你是要解脱,如果读了五部大论而不去修行,那不一定能解脱的,起码不一定这一世能够解脱。如果你要这一世就解脱,那你就要去修行。五部大论我都读过,基本上都没读懂,都是稍微通了一点,然后就退回来了。
戒律方面我也只读了很少一部分,因为有一位大德告诉我:“你没出家就不要去读出家人那部分戒律。”我只读过《三戒论》,还有学院的或者汉地的一些师父们写的比较简略的戒律方面的书。至于出家人的四分律,我没敢读,在书桌上放了半天,当时老是犹豫看还是不看,最后我的选择是——太多啦,不看!那本书那么厚啊!而且心里面还有个隐秘的心理:看了以后,这样不能做、那样也不能做,算啦算啦……(众笑)
但是如果能够把五部大论精通,还是要尽量去学习;如果不能精通的话,抓住主要的东西就可以了。这和我们提倡的“长期闻思”似乎有冲突,其实是不冲突的,你可以长期闻思,但是闻思中间你也可以介入修行,把闻思和修行二者割裂是不正确的。
运用共同五大因抉择心的本性
好了,不共四大因基本上就讲完了,我们现在讲一讲怎么运用中观的理去破心的实有性。破外在的东西,比如破虚空、时间、物质等等,这些方法我们以前已经讲了很多。破心的方法,我们还没有讲过,恰好这本书里有这个内容,所以我就把自己读书的心得和大家做一个交流。至于这个交流能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也不清楚。
自续和应成共同五大因是怎么抉择心的?书上面怎么说的,我就怎么讲。当然你可以说“我自己看就行啦”,但是我可能讲出来一些让大家感兴趣的东西,我有我自己的认识,我们是交流嘛。我这么无私,大家是不是应该鼓励我一把,(众鼓掌)——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它说运用共同五大因抉择心的本性,也就是说心的本性是空性。如果我们在现量中体会到心的本性是空性的话,结果是什么?——开悟!所以中观的这些因很厉害。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这中间还有一些很深的窍诀,这些窍诀属于大圆满这一部分,这部分我就讲不出来了,要等上师们来给你们讲。如果把那个讲出来了,那就牛啦!
运用观察因的金刚屑因和观察果的破有无生因,抉择心没有来处。它怎么抉择的呢?当我们感觉到我们的心有一个嗔心或者贪心生起,或者一个念头生起的时候,我们要去找它是从哪里来的。
(1)金刚屑因
先用金刚屑因去分析,这一念心是嗔心也好,是贪心也好,如果是由贪心引发贪心或者由嗔心引发嗔心,那就是自生,自己生自己。而且如果这个心是实有的,它能够自己生自己的话,结果会怎么样?一直嗔下去或者一直贪下去。这是不可能的。
但我们平时会想,我们的贪心一定是依靠对境生起的。记住,对境只是一个增上缘,它不是因。比如我以前最喜欢吃红烧蹄髈,我一看到它就流口水,我们会认为它是我生起贪心的因。其实不是的,它只是一个增上缘。实际上是因为我以前吃过它,那个好味道在我心里留了下来,这个才是因,而我现在看到的红烧蹄髈只是一个缘。我们要把这个搞清楚,不能把对境当成因。也就是说,我的贪心不可能依靠猪蹄子而生起。
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我们想起来好吃的东西的时候,虽然没有看到它,但也会口水直流嘛。其实这个“想起”也是缘,这也是因缘生,绝对不会自己生自己。“自己生自己”意思就是完全不依靠任何的缘,如果不靠“想起”,我的贪心就一直在的话,我就会一直口水不停地流。但是起码我不想它的时候,我口水就不流了,这就说明我口水流一定要靠我想嘛——因缘生。
这个就是心不能依靠自己生起自己的一个理由,大家都同意吧?
但是你说,这样抉择以后,能不能体悟空性呢?为什么不能呢?我知道为什么不能,但是我不说,因为我也不会说。
如果说嗔心是依靠他缘而生(比如以外面的缘而生,或者以自心内部的一个非嗔心的心而生),那么嗔心和这个他法是接触生还是不接触生呢?——用的是破有无生因。如果接触生的话,必须两个法同时存在,但是两个法同时存在的话,果已经生了,它还需要跟因接触吗?
比如我要靠猪肘子引发我的贪心,我的贪心和它接触还是不接触?如果产生了接触的话,说明我已经有贪心了,肘子不是我产生贪心的因。因为我已经有贪心了,我还需要和它接触吗?如果没有接触的话,我的贪心完全不存在,肘子怎么来引发我啊?它没办法对我的心产生作用。
所以这个肘子只是一个外缘,它不是因,我产生贪心的因一定是我以前吃了肘子留下的那种感受。为什么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从来没有吃过肘子的人看见它:“哇,那是啥啊?怎么这样难看?”是不是这样的,容易理解吧。
如果我不是靠贪心生起贪心,而是靠嗔心生起贪心的话,两者能不能接触呢?如果是接触,我已经有了贪心,不需要嗔心来引发;如果不接触,我的嗔心怎么引发我的贪心呢?
其实我可以举一个嗔心引发贪心的例子:比如我打架打成瘾了,每次打架我都把别人打败,很爽,我就希望打人。打的时候是嗔心,打完了很爽,又想再打,引发了我的贪心……我刚才说靠嗔心引发了贪心,这种说法肯定是错的,错误在哪里,希望大家指出来。
(现场听众回答声音小,听不清)
刚才我已经说过了,我依靠肘子引发了贪心,它只是一个缘;实际上是我吃过了肘子的那种快乐留在那里,那个才是因。打架也是一样的原理,我把对方打翻了以后产生了快乐,是这个快乐引发了我的贪心,打架只是一个外缘。大家能不能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心识是由自他共同引生的话,那就同时有自生和他生的过失。自生不行、他生也不行,自他共生就肯定也不行,这不用再说了。
那么可不可以无因而生呢?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的。有时候我们会突然想起一个什么事儿,好像是无因的。实际上不是,其实那个因被你忽略掉了而已,因为你的心的清明度不够,你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导致成的,所以你就觉得是无因。
比如我们在街上突然被人一把口水吐到脸上,莫名其妙,“我又没有得罪你,有没有搞错!”你不知道他吐你口水的这个因。如果你有神通,一观察:哦,某一世我也吐过他一脸,而且吐了很多,因为我现在修行佛法,所以是重罪轻报——算啦算啦,因果不虚!
其实我们莫名其妙产生一些情绪或念头,它一定有因,只是我们没观察到而已。包括我们产生的一些想法、一些行为,为什么有时候很无耻啊?我们不知道里面的因是什么,我们观察不到。所以深深地观察自己的相续,成为我们修行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禅定来观察自己的相续。观心是最好的修行,这个不是我讲的,曾有大德说:“上万种观察外面的方法,不如观心这一种方法。”(好像是麦彭仁波切说的,或者是无垢光尊者说的,反正是这些大德。我现在老了,真的老了,一些名字记不起来,只能记到一些大概的东西。)
要深深地观心,不是说“我看着我的念头,好像起来了,我控制不住……”这个连门坎都还没进去。在居士林里面的这些人每天打坐,时间长了以后,那个好处你会非常直接地发现。当然苦还是很苦,每天要打那么多坐,那没办法的,谁叫你要解脱。你若不想解脱你可以不打坐,打架去。你要解脱,你就要打坐,可以静虑,可以思维人身难得、因果不虚、轮回过患,也可以思维菩提心,也可以去修空性,也可以去观心。这才会真正契入修行。
如果不去干这些事,天天在这里高谈:“阿赖耶识跟如来藏的区别是什么?真谛是这样说的,鸠摩罗什是这样说的,他们的说法是怎么怎么样的……”说完了,回去吃饭,继续在阿赖耶识里面贪,在如来藏里面嗔——那玩意没用的。
你说你听到一句金刚语也会解脱,但那是八万劫以后的事,这个比较恐怖。如果我们是密宗弟子,不修行、戒律守得不好的话,“嘣”一下就下去了——也不是很长时间,十万亿大劫!相对于无边无际的流浪来说,那个也是很短的时间(师兄开玩笑)。十万亿大劫哦,我们过一辈子(几十年)有时候都嫌长,特别是过得不好的时候。
十万亿大劫那里面肯定过得不好,极其的不好!佛陀跟那些菩萨说无间地狱的时候(佛陀不是像我们这样用语言比量来讲,有时候会引生一些现量),那些菩萨因为巨大的悲心,看到那些众生那么痛苦的时候,会流血汗,甚至昏过去。看到无间地狱,这些菩萨就已经受不了了;但是对金刚地狱,佛陀绝对不跟这些菩萨们讲,那太可怕了!而且这么长的时间!
对那些真正的大菩萨来说,尘世中的千刀万剐他都不怕。你信不信嘛,如果是到了一定境界的菩萨,他一边受千刀万剐一边唱歌,给你来首“扬州十八摸”之类的。你割嘛,他根本无所谓。但是他看到地狱的痛苦,他会流血汗,你说地狱的痛苦有多痛苦?而金刚地狱比无间地狱还要痛苦,佛陀说都不跟你说。
大家一听,是不是有点害怕呀?很可怕的!但是你只要抓死两点:一、修好金刚萨埵;二、始终把上师三宝(不管他怎么样)视为真正解脱的依止,这样你就不可能掉下去。三昧耶戒每个人都会犯的,你想不犯,那不可能。阿底峡尊者说他都会犯的,别说我们了。但是我们只要狠狠地去修金刚萨埵,就不用担心了。所以每年去学院参加金刚萨埵法会,可以把这些罪障消清;如果去不了,大家可以凑在一起来共修,这个非常殊胜,可以消除这些罪业。
当然,如果证悟了以后,就不成立这些罪业了。不要一说到地狱的痛苦就怕得要死,而不说这些呢,又完全不在意。我们看事情要尽量准确、客观,不能像我们介绍美国一样,说它坏的时候就说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说它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好。这都不对,起码我们要学会准确和客观——所以才出了“中观”嘛,不然我们就“四边观”。
它通过这样去观察,心不能自生、不能他生,没办法生起。也就是找不到因,没有来处。它想证明什么呢?它想证明心是虚幻的,是个假的。你说我已经知道它是假的,我怎么还是没办法证悟呢?你先知道它怎么假的再说,先反复去想,想啊想啊想,也会生起一些感受。真的要证明心是假的时候,一定要处在心的本面上。
这里说的“心的本面”不是说心的本性,而是阿赖耶识的层面。要形成禅定,处在比较深的阿赖耶识的状态,在正确的见解指导之下,才有可能会悟入,那个才会有用。不然的话,你说我也观察了,“哦,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还没升起,也不可得;现在心经过刹那刹那的分析,也不可得”,证悟啦?根本就没有证悟,因为你的心实际上是在思维中间,它只是心的一种作用在那里搞,这个在禅宗里面叫作“贼喊捉贼”。因为那个思维本身就是贼,然后它又叫捉贼,所以这个不行的,要静下来。
有人问,让心静下来这种修行有没有用?有用。但是如果你不加上正确的知见,它就会变成无记定,它就没有用了。而你如果不静下来,老是在这里搞搞搞,有没有用呢?也有用,但是你如果不静下来实现你想的这些内容的话,它就成了贼喊捉贼,也没办法找到真相。所以两样必须结合,一结合就叫作“止观双运”,这是止观双运在这个层面上的作用。
这是运用金刚屑因观察心没有来处。
(2)破四句生因
然后它用破四句生来证明心是空性的。以前有人跟我分析说,现象的破四句生和心的破四句生之间有些细微的差别。这个差别,我暂时不说,大家可以去看。如果有兴趣的话,到时候可以来讨论;没有兴趣,就当听天方夜谭,听完了就算了,没什么。
它说破一因生一心,能不能够由一个色法生出一心,或者能不能够由一个心法生出一心。破四句生就是破一因生一果、多因生多果、多因生一果、一因生多果,把这个果换成心就可以了,在心上去作抉择。我们平常说的果是指心识面前的现象,而现在是直指心、去破心。(大家是不是听得很疲惫了,有没有?一部分疲惫,一部分没有,疲惫的话,我们迅速收场。)
它说色法生心是不可能的,这个我不用解释,大家都知道色法没办法生心。那么是不是有心法生心呢?比如它这里举了例子说,如果一念信心产生同类的信心,那又变成前面那种过失——信心不断。不可能的。
那么信心可不可以由嗔心或者贪心来生起呢?也不可能。如果信心由贪心、嗔心生起,这跟现量是不符的。还有,如果信心由嗔心生起来的话,只要我的嗔心一生起,它马上就会变成信心——那这样就太好了,我们就专门找三宝生嗔心,嗔心一生起,马上变成信心。这个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由一个外境或者一个心识生起另外一个心识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多因生多心。它说既然要多个因才能生成多个心,那么每一个因都没有独立生果的能力。如果独立的因没有生果的能力的话,那么它们合在一起也没有生果的能力。意思就是说,一个瞎子看不见光明,一万个瞎子凑在一起也不会有光明。这个很容易理解,我不再深入讨论,否则今天晚上就完蛋了,会拖得很长。
然后多因生一心,它分两种情况遮破。一种情况是,它说果只有一个,因有很多个,这些因不能够同时跟果接触。这个时候有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不能同时接触?曾经有人在网上告诉我说:“阳光、泥巴、种子同时接触,生出了豆芽。”
为什么不能同时接触?
听众:同时接触的话,它的作用是一种还是三种?如果是一种的话,就变成一因生一果;三种的话,三种不同的作用不可能生成同样的果,三种东西嘛。
师兄:为什么?
听众:不同的嘛。
师兄:我说三种东西一下就合在一起,产生了一个果。
听众:那就变成一个作用了。合在一起,那个作用是一个还是三个?
师兄:三个是不同的,但是凑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作用。为什么不可以,说理由。
听众:凑在一起可以变成一个作用?
师兄:是的。
听众:一个作用生成一个果,就变成了一因生一果,不能叫多因生一果。
师兄:不是,它是三个作用(三个不同的因)捏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果。为啥不行?你一定要告诉我这个理由,否则我就不干……(众笑)
三个东西是实有的嘛,一变就完蛋了,是不是啊?
如果从接触的角度来说,就成立一个因只能有一种作用。实有的东西不可能产生这种作用,因为这种作用要么是他生,要么是自生,这都是不可能的。从接触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书上从接触的角度来解释是对的。一个因只能有一个作用,三个因合在一起的话,就成了三种作用,它应该有三个果。这里说的也是实有,若是实有就只能这样。
你既然说是实有的,如果实有的都能捏在一起变成一个果的话,那就变成我那天说的:任何东西混合在一起都是一个果。那也就是说,我抓一把泥巴,再抓一把青草,再在厕所里面搞点水,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灵珠妙丹,逼着你吃下去——这是不行的。每个东西都是独立、唯一、实有的,这里只破实有。如果你说三个东西能够捏合在一起变成一个不同的东西的话,那么就会造成我刚才说的那种结果。
如果三个同时接触,就会有三个果出来;如果我们承认是次第接触,第一个因跟果接触以后,另外两个就成了非因。所以不管它是同时接触还是次第接触,都是不成立的。这就是破多因生一心。
大家看过吧?能不能理解?其实我知道这些理论每个人听得都是很头大,一般不感兴趣的,大家都喜欢听空性怎么修的。实际上你把这些东西思维深透了以后,就可能会有虚幻的感受出来;产生虚幻感受之后,你就知道空性怎么修了。
这样的事虽然很头大、很厌烦,我希望你们学中观的,像知返也好、专家也好,你们要经常组织这些讨论,再厌烦都要讨论。你没有其他出路的,除非你去学大圆满。如果你要通过学中观这条路出来,就要去做这些讨论,很无聊的一些讨论你也得无聊下去。聊啊聊啊聊啊,无啊无啊无啊,然后把“无”字去掉就成了“聊”;“聊”再去了就变成趣味;趣味再深入下去,感受就出来了。真的是这样的,你没有其他出路的,不然你就要凭信心去。
修行有随法者、随信者两种。随法者都是利根的,为了做利根,我们聊!如果是随信者,就是拼命把五加行修喽,曼扎供啊,菩提心发啊,“诸佛菩萨,快点让我成佛吧……”到后来还是要去找上师:“上师,给我点窍诀吧!”然后上师跟你说:“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个世界如梦如幻呀?”——啊?!又完蛋了!这个很麻烦的。
(听众:这是必经之路?)
师兄:也不一定,但这是最容易掌握的。中观在大圆满里面叫作“意前行”,我们现在学的都是意前行,你不那么去做怎么办呀?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视这些东西,你若真的想解脱就要照着我说的这些去做。我不会骗大家的,骗了没好处。如果有好处,我一定骗。(师兄开玩笑)
所以说一定要这样去干,实实在在地干。专家呀、知返呀,你们记住要经常组织讨论。在小组里面,一个人也讨论,十个人也讨论,一百个人还是这样讨论。时间长了以后,大家逐渐对中观清晰了,那么对四法印中的“诸法无我”就会有很深刻的理解。中观的学习是一个过渡阶段。
对“诸行无常”,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认同的,科学都认同诸行无常。而“有漏皆苦”在诸行无常那里就可以体会到了,因为无常所以苦嘛。但是对诸法无我,很多人就不理解了。最关键的是,我们可以通过诸法无我达到涅槃寂静(这是中间连接的阶段),“涅槃寂静”就是我们的大圆满和禅宗要证悟的那个玩意儿!
为什么反复推崇中观呢?大圆满的直指心性对我们这样的根器来说实在是有点困难,如果是真的能够一指成功的话,诸佛菩萨为什么不来给我们指啊?手指不够的话,我们可以做点器械,挨个挨个指,都不行的!
很多大圆满的书现在满街都是,法王的那些非常伟大的著作都印得满街都是,很多人都看过。我们觉得那是天书,或者是错误理解,或者根本就没有觉受,为什么?不是他老人家写得不好,我看那些书看得泪水直流。但是没有办法,你自己前面那些基础没有跟上。要前面的跟上,其实有两个最大的东西:菩提心和中观。所以不管是《中观总义》也好,或者其他的中观的书,希望大家尽量长期在一起讨论。
当然,时间不够的可以不干这个。如果不干这个,就要干我前几天讲的那些东西,或者可以结合起来。至少我们学佛不能把自己搞得像傻瓜一样。
接下来是“一因生多心”,这肯定不可能的,一因生多心的话,也就是说一个嗔心可以生出喜心、爱心、杂七杂八的什么心,这是不可能的,一下就可以推翻。
以上是用破四句生因来破心的实有,说明心不管怎么样都是没有本质的。这里说它不能生,是在实有的情况下来说的。如果它不实有,它是靠因缘和合(假的)的话,那就有可能的,嗔心也可以转化成爱心。为什么呢?比如我生起了嗔心,突然我又想起了诸佛菩萨对我的教导,“嗔心会让我下地狱的”,然后我的嗔心马上就转化成恐惧心。然后又想起了诸佛菩萨告诉我,引起我嗔心的对境是我以前的妈,马上这个恐惧就转成爱心,这个心是变来变去的,它都是因缘生。它要证明的就是——所有的心实际上都是因缘变化的,没有一个实有的、不变的、固定的心。大家要记住这个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怎么去寻找,都找不到一个实有的心——它想证明这个,即是《楞严经》里面说的“见见之时,见无所见”。如果我证悟到我的心是对境性的某个样子,那一定是错的,它只是心的作用,不是心的本体。也就是说,所有的二元观待的东西全部都是假的,那不是心的本体。它想证明这个,只是它没有这样说而已。
那么你说这些道理会不会对证悟造成作用呢?你长期去思维,就会有作用。哪一天你会发现:哦,原来心根本就不用找,它本来就在那里!
它本来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哪里?
——我也不知道它在哪里!
(3)破有无生因
然后,还可以从破有无生因来证明心没有实质:
果的一念心生起,或者已有重复生,或者前无而新生,已有不必要再生,因为已经存在了;前无也不可能生,因为这一念心没有体,再怎么积聚因缘,也不能对它发生作用。
如果心已经生起了,它不能重复生;如果心还没有生起,那也不可能生。这是破有无生因用于破心的实有,很容易理解。我不能说得太多了,例子一举多了,这个时间——大家的青春非常可贵,马上十点了。
(4)离一多因
然后是观察体的离一多因,直指心无住处。(我把这个因说完了就结束,后面的大缘起因就不讲了,大家自己去看。)观察体的离一多因直指心无住处,这个实际上联系到修法,我们可以通过这样来观察心没有住处。比如之前一位师兄说心在身体里面的各个支分,那么我们可以坐在这里去观察。我没照着书上的来说,我们坐在这里开始去观察,一定要用心去体会性地观察才行,不能够只是想一想就过去了,只是想一想是不起作用的。比如你说心在这个手的话,如果我在手上打一针麻醉针,我的心就不在这里了,因为我感受不到它了嘛。
记住,心是能够知道、觉知,这个是要点。心是什么?心在这个时候表现为觉知。打了一针麻醉针,我的心就不在这里了,我感觉不到它了。从感觉这个角度来说,它就没有了,因为我没看着手,我眼睛看着前面,甚至我闭着眼睛。其实那位师兄是说那个触觉为心,心觉知到触为心。
手上心不存在,然后可以沿着一段一段地来,你一定要细细地去感受心在不在这里。心没有在这里吧?因为我可以打一针麻醉针让整个手臂没有感觉,心就不在这里了。然后我再去感受其他的部位,仔细仔细的去感受,不能一想就过去了,一想就过去了没什么用。这是最简单的抉择心的方法。当然,它不像大圆满那么高级,但在中观的层面就是这样的。
手、脚,一个一个挨着挨着去感受它。如果打一针麻醉针,它就没有了。当然这是在思维里面发生,实际上你的手臂还是有的,不可能真的没有了。真的没有的话,你就要叫医生了(众笑)。一个一个地来,感受身体的各个部位,甚至可以去感受头部。
这个时候你可以把眼睛闭住,因为眼睛一睁开,你的心就不能专心去感知触受了,可能一下就去看外境了。当然打坐的时候一般都没有声音,有声音的话就听声音去了,心飙到外面了。
你就这样去感受身体各个部分的触受。如果整个身体都打了麻醉针,完全觉知不到身体的话,那么我的心就不在这个身体里面了。但这个时候我的觉知还会不会在呢?感受它!杠杠杠,杠杠杠……开悟啦?
你看,它肯定不在身体外面,我们一般不会承认心在外面的。虽然可以通过分析知道心不在外面,但我们还是要去感受它。不仅仅是想,记住要感受。感受我们的心不在整个身体里面,离一多因去分嘛,一个一个地分。这个身体可以全部都没有觉知,那个明明亮亮、可以知道一切的心可以不在身体里面,但它还是在作用,是不是?还没体会到啊?
(听众:还在了别。)
了不了别不管啦,我们有没有这种体受?有这种体受是吧?
——嘿,那就是心!
起码我们证明了心可以不在身体里面。既然是这样的话,如果我这个身体被一把火烧掉的话,我的那个了知还会在。那是什么?——中阴。
你说这个方法简不简单?只是书上没有跟你说清楚而已,我说清楚了,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犯戒。其实我没有犯戒,因为最根本的我还是没说。
你不要靠想,要靠仔细地这么去体受。不在身体里面,又不在外面,它在哪里?
(听众回答听不清)
哎呀,姐姐你太可爱了……它是直指心无住处。你想想看,心没有这个了,没有这个了,心在哪里呀?就是没有住处。
所谓“住处”,就是我们的心作用了以后,造成了一个外境和身体,然后我们误认为心住在外境、身体或某一处,实际上是没有住处。没有住处就“应无所住”,明白它是什么就“生其心”,开悟是很简单的事,就是你们不开悟而已。
好了,我们今天就以这个东西作为结尾。今天就讲到这里了,已经十点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先回向,回向了再讨论。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愿获遍知果)
托内尼波扎南潘协将 (摧毁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救度众生皆摆脱)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生老病死三有海)
我们把功德回向给想学佛而又没办法进入正确修行和闻思之路的所有的佛子们,让他们能够早日寻求到真正的修行和闻思之道,迅速走向解脱。
好啦,还有什么问题,尽量问。
听众:刚才您说的那个办法,就是观想身体被打麻醉针了,然后感觉心不在那里,然后怎么办呢?
师兄:后面不能再说了,再说下去就麻烦了,我已经无数次越规犯戒。再说可以说很多,几年以后我们会再聊这些东西,会聊得非常深刻和细致。如果你再听不懂的话,我就建议你从二楼跳下去,把自己摔醒。
(提问听不清楚)
答:是啊,你想想看,你能够睡着了,是吧?是用什么东西睡着的?为什么石头不会睡着呢?你就是把那个了知弄来睡着了,没有那个了知,你凭什么睡着啊?石头就没办法睡着,所以一定有个东西睡着了。正是因为有睡着,所以它一定会有清醒。没办法,你自己要睡着的嘛,为什么会睡着呢?散乱太多了。
你问的这个问题很精彩,有一个禅宗故事:
雪岩钦禅师问高峰妙禅师:“白天你能不能作主?”答:“白天可以作主。”因为白天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心是什么。雪岩钦禅师再问:“晚上能不能作主?”答:“晚上都能作主。”——可以知梦。然后再问:“完全熟睡,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哪里?”高峰妙禅师一下傻了,回答不出来。
听众:那打坐也有打到没有知觉的时候啊。
师兄:你凭什么知道那个没有知觉的?
听众:不知道。
师兄:不知道?哈哈!这个“没有知觉”一定是你知道的,不可能有“没有知觉”这种认知,明知因嘛。
听众:那怎么办呢?
师兄:没什么怎么办,先修加行。再说怎么办就要说过头了。
好了,我们这两天就把《中观总义》简单地给大家做了一个交流性的介绍,希望大家以后有机会的时候,把一些更深的中观道理进行反反复复地研磨、探讨,而且要落入实际的修行。如果大家这样实际地修行,真的努力做下去的话,我不信我们就这样一辈子过去了,还不开悟,我不相信这个事!
虽然说是末世,其实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条件,各种各样的条件已经达到了最完美。你看,我们居然没有成为亿万富翁,多美妙的事啊!成为亿万富翁很惨的,天天跑去搞生意了。而且我们也没有长成俊男美女,美女经常被人追,太麻烦了,选过去选过来,挑花眼。俊男也麻烦,情人一大堆,不停地瞒住这个、哄那个。然后我们遇到了最好的上师,有很好的环境,我们所有的教授可以汉藏结合,等等之类的。而且我们很多人都已经把大圆满的顶都灌了,按照经论上说的,这是无数世在佛菩萨面前修福积累的。这么一个登峰造极的人生都不解脱的话,唉,真是不想说了……
听众:那要是还不解脱,后果呢?
师兄:后果那就不知道了,每个人有不同的后果。再想找回这样的机会就很难了,而且很多人会在金刚地狱里面过年,真的很悲惨的,所以要认认真真修行。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机会,以后关于这些法,不管什么样的法,我们可以进行很多、很深入、很细致的讨论,直到明白为止。我们千万不要停留在概念上,或者是盲修瞎练,这样我们可以真正对得起三宝、对得起自己。
谢谢大家!过几天我就走了,我们要去参加金刚萨埵法会,希望大家有空的时间好好待在这里,把这个道场利用好,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八月份我们再回来,又来交流!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中观总义》略讲第1课
- 《中观总义》第0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