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金刚经》的第十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按照昭明太子的分品,《金刚经》有三十二品,我们已经学到第十一品,后面还要学习一段时间。希望每次学习之前,大家预习一下,多去看一看其他法师们的讲解,上完课以后也要温习一下。
同样地,我们要把上堂课的内容回顾一下。上一次讲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两句话,第一句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第二句是“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其实,上堂课最重要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法语很出名,六祖两次都因此而认识了自心本性,而且,很多禅宗的论著、机锋故事都会提到这句法语。
《金刚经》一开头,须菩提就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就是问我们纷乱的、充满痛苦的心应该如何安住、如何降伏?佛陀在这里作了根本性的回答:应无所住就是住,无住而住!突显出了整部《金刚经》的宗旨,这句法句可以说是整个佛法三藏十二部的核心要点。
佛陀三次转法轮,第一次转法轮说了四谛,第二次说了般若,第三次说了光明。你会问:“《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法语,最多算是二转法轮的究竟要点,怎么说是整个三藏十二部的究竟要点呢?”其实,这真的可以说是整个三藏十二部的究竟要点,为什么呢?虽然二转法轮只说了般若,三转法轮说了光明,但光明的本性也是空性,也是二转法轮所说的般若宗旨。我们自心的本质——空性,不管是在二转法轮,还是在三转法轮,都是成立的。三转法轮只是在二转法轮的基础上,说出了我们自心本性的另外一种特点——光明。
如果三转法轮没有二转法轮作基础,我们很容易会把光明当成常见,认为有一个根本的东西显发出万事万象,这与目前流行的一神教是一样的。什么叫“一神教”呢?整个世界是由一个客观精神创造出来的,比如上帝、大自在天等等,它是世界的根源、是世界的本初。如果没有空性,就会变成这样子。
如果修行中持有这种见解,我们就会觉得好像找到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可以诞生我们、诞生我们的世界、诞生他人。很多人堕明,实际上就是堕入了这种见解;还有人堕空,从某种意义上,堕空也是堕入了常见。你会疑惑:“不是啊,堕空属于断见。”其实不然,常见、断见都是你心的执着而已,只是“明”会热闹一些,“空”会清寂一些,实际上,“空”和“明”都是一个对境。
为什么说“明”要热闹一些呢?堕在“明”里,我们会觉得这个“明”产生了一切,合乎经典上说的“一切境相由心现”。大圆满里面也有这样的分析,比如,区分意识和明智的差别,那时候你会觉得意识捏造的东西什么都生不出来,但你会觉得什么都是由明智生出来的,连你的身体都是它生出来。但是,如果你不明白它是什么,还是不行的,于是便有了第二个区分——区分法性和阿赖耶识的差别。明智可以解释为阿赖耶识,也可以解释为真正的本性。(这些内容很深,我只是随便说一说,大家也别想得太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堕明,实际上就是执在那里,但它要热闹一些,可以生出很多东西,而堕空就不是这样了。其实,堕空也是个对境,但我们会觉得它什么都不会有,显现出来以后就在那里化空了。这也是一个误区,很多人会认为这样就是证悟了,因为所有的苦难在这种状态下都不成立。但是,这些误区都很细微,能达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我说的是见地上达到,见解上你们现在已经达到了。但是,这些见解也不是真正的见解,只是头脑里面的一些观念而已,不见得有真正的体会。
甚至,有些人的修证达到了念头越多越快乐的程度,不管起来什么,念头都很快乐,根本不会影响他,即消即化、即显即空,他觉得这就是证悟了,其实又是一个误区。修行的过程中有很多坑,但要弄清楚这些坑也不是很困难。最好是有一位好老师,而且他是真正的证悟者。现在的骗子太多,真正的大师们离我们太远了,而这种指导又需要很细微地沟通。
如果因缘上确实找不到这样一位好老师(有很多师兄都是这样的),那怎么办呢?第一,要闻思,要多读书,把真正的大师们的书反复读。第二,要去修行、体验。那真的需要长期的磨,绝对不是轻而易举修两下就能证悟的,真的要花很多时间,把身心浸泡在里面。如果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成了专业,他再差都有三成。
很多都是业余的修行人,既要工作,还要经营家庭,被世俗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然后腾出一点时间读了两本般若经、看了几个禅宗故事,稍微打一下坐,盘腿二十分钟就腰酸腿痛,然后就说自己证悟了,这种情况还是不要轻易相信自己!
你想想看,以前的成就者们都花了很多时间,我们比别人厉害不了多少。人家倾尽了一生的力量,而且还是专业的;你就这个德性,花一点业余时间,就稀稀松松地成功了,显然不太可能。
不要总认为自己是不世出的上上根,这种人是很少的。当然,不否认确实有极个别人是上上根,但大部分人不是的。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观察的时候,不要以聪不聪明、记忆力好不好来衡量,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最关键的是,你要看自己是不是还在为平常的很多小事而烦恼?
什么叫做小事呢?钱不见了、老婆跟人跑了,这些都是小事。你会诧异:“哇,这些还算小事?”我告诉你,对修行人而言,这些小事反而是好事。反之,如果你认为是大事,就说明你的心还完全在世俗里面。作为这样的一个世俗人,花一点时间修了一下,然后就说自己开悟了?这有点好笑,也很可悲,暇满人身不能就这样浪费了。
言回正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法语,真的能够代表整个三藏十二部的宗旨,而且是三藏十二部宗旨里的一种很好的表达。同时,它还是一种使用方法,是一个窍诀,直接关系到我们怎么去证悟。我们要让自己的心不住在任何一种状态里面、不住在任何一个指向里面、不住在任何一个对境里面,如此一来,我们的心就自在了,因为只能住在自己那里,叫“应无所住”。
但这时候并不是昏过去了,或者什么都看不到了,或者出现一个所谓的“无”——以前就说过,我们没办法真正找到一个“无”。“有”似乎还可以找得到,比如桌子、板凳等等;而“无”是找不到的。桌子、板凳放在那里,我们给它一个观念叫做“有”;桌子、板凳搬走以后,相对于它的存在,我们建立了一个观念叫“空”或“无”(当然,这不是空性的“空”)。但是,如果你要去找一个本身就代表“无”的东西,真的找不到。
“应无所住”,当心完全没有追求、没有希忧,也没有一个对境给它安住或者粘著的时候,它就自在了。这时候,它并没有失去知觉,并没有失去了知一切的能力。失去了你就昏了,但你并没有昏。那么,这种能力是什么?仔细观察它!当然,观察有很多种手段和方式,这里就不再说了。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不是窍诀呢?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窍诀,而且是佛陀亲口说出来的窍诀。那么,我们要怎么去实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呢?我们怎么在心的运行系统里把它弄对呢?这在大圆满里面有很多细节性的、具体的指导,你们要去找自己的上师,不要自己制造一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东西出来,把自己骗了。
理论上说起来很简单,“应无所住”是指我们的心没有一个实有的本体,但不是断灭。没有本体,并不是指“没有心”,石头才没有心,你肯定有心,只是说这个心没有本体。没有本体就没办法住,如果住了,心就在进行二元对立的运作。
住在身体上是一种住,住在烦恼上也是一种住,住在虚空上还是住。所以,我们去找本质的心时,不能住在任何一个对境上。心的本质是无境之智,它有光明、识别、产生的能力,但它自己没有本体,所以你找不到它。“无境之智”是什么意思?指它没有本体,你找到的东西都是不对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前面讲了“应无所住”,后面的“而生其心”是说它本来就在,那个究竟的光明始终都丢不掉。这是其中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而生其心”不仅仅是指究竟的光明,也可以是现起的一切。
怎么去区分究竟的光明和现起的一切呢?这又是窍诀!关于这个问题,历代的论师、大成就者们有很多种说法,以前的禅师们会故意拿这方面的问题来勘验你,看你是不是真的开悟。
如果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了解得非常清楚,实际上就是开悟了。六祖第一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只是了解了一半——“应无所住”,心完全没有实体。于是写了一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根本就找不到本体,你能够污染它什么啊?没办法污染它。
六祖第二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是被五祖弘忍大师带到房间里说的。这次他把后半句“而生其心”也搞明白了,即真正开悟了,于是说出了“五个何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但最初的开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只是不会再怀疑了。进入初地菩萨要断三个结:萨迦耶见、戒禁取见和疑见。最初开悟还不算完全断除了疑见,因为你对迅速进入的方法以及里面的各种歧途还不通达,还需要去磨练。但是,总体上你不会再怀疑有没有本性这事了,因为你已经亲自见到了,再也不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这点你是做得到的。但完全不怀疑中间的运行细节,你还是做不到,完全断除疑见一定要到登地以后。
“戒禁取见”方面,只要你明白了本性,很多乱设置的戒律你就不再相信了。再跟你说迈左脚就得罪了某某大德,或者那个老太婆又规定了什么东西……你听了都觉得好笑,你知道那些东西和证悟本性没有关系。但是,对于一些非常深层次的戒禁,比如,三昧耶戒的那些细节,你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所以,你还是不能完全断除戒禁取见。
“萨迦耶见”就是对自我、对五蕴聚合有执着,这也要到初地菩萨才能够真正胜伏。所以,最初开悟后还是要去修行,否则根本没办法搞清楚。
——网上师兄说:“好难呐!”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这要看个人的根器、机缘、福报,所以,首先一定要去积资净障。在没有遇到很好的上师、很好的团体之前,你可以积资净障,以虔诚心修五加行,这些不需要很好的机缘。比如,你天天对着三宝的像磕头、非常虔诚地修金刚萨埵等等,它会逐渐起作用的。
关键是很多人连积资净障都修不下去,或者是基础的见解不对,他把五加行当成体操运动或者口技活动,噼里啪啦地念,语速非常快,至于里面的意义根本搞不清楚。由于基础见地不对,起到的积资净障作用也不大,所以修不下去。难的原因在这里。
如果你的积资净障做得很好,心也非常坚定(菩提心稳固,真的想解脱),那时候护法会来帮你的,然后你会遇到真正能够指引你解脱的有缘上师。为什么一定要有缘呢?有些上师确实是证悟者,确实能够指引一些人证悟,但你可能和他没有缘。
没有缘表现为什么呢?第一,你根本遇不到他;第二,即使遇到了,但两个人总是不对味。古代禅宗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那些修行人在一位禅师那里参不下去,就到另外一位禅师那里去参。由于两个人不对味,比如语言沟通不行、性格合不来,或者有其他人捣乱、产生矛盾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首先不能诽谤,要忏悔自己的业障。如果是一位真正的成就者,你也真心的追求解脱,就要去加深沟通、虚心接受指引,那还是有希望的;实在不行,可以离开去找其他善知识。但真的不能诽谤,如果你诽谤了一个,以后就再也不行了,因为所有成就者都是一体的。而且护法会嫌弃你,因为你犯了戒,犯这种戒是挺吓人的。所以,难不在于找不到引导者,首先要问自己积资净障做得够不够?
从理上去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是说心没有本体,“生其心”是说光明。我们用了“光明”这个词汇,大家可能马上想到灯光,其实,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觉知”——我们有觉知嘛!
“觉知”是什么东西呢?没有观修经验的人,会把觉知当作是一种感受或者触觉,比如,有些人会说“我觉得这个人很善良”“我觉得这个人脾气不好”,这种“觉得”里面就有思维的成分,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感觉。
觉知,其实是心的直接认知(不经过逻辑的认知),比如,我们眼睛看到什么、身体体会到什么,都可以称为“觉知”,这是普通人对觉知的理解。对经常修觉知的修行人而言,觉知是心反观到自己的一些情绪、动态、念头,也就是心对自己运行的一种直接认知。这在“四念住”里面叫“心念住”,实际就是这么简单,不要说得很神奇。其实就是心的一些念头、情绪、感受,比如,我们的心会直接体会到心里面的郁闷或者喜悦。
我们经常说“体会”这个词,请问是你的肉体在体会,还是心在体会?“体会”的意思是直接认知,其实是心在体会。但是,有时候身体有一种感觉,那是身识,然后心又体会到这种身识的作用,也叫体会。这些平常做多了就会明白,也不是很难。
我们可以勉强把觉知称作“光明”,但它是二元的,不是究竟的觉知。很多觉知派说起来神乎其神,实际上是在绕圈圈,搞来搞去是搞不完的。长期地内观自心、长期地去体会,因此可能会产生禅定、产生一些很舒适和愉悦的感受乃至于神通,然后就认为那是证悟——其实不然,那只是心另外的一些作用而已。
所以,“生其心”可以勉强理解为觉知,但这里是说“应无所住”以后生的那个心,也就是全体放下了以后的那种光明——那是究竟的本质、究竟光明!三转法轮里面讲的就是这个光明,它说这个光明是不灭的,因为它和空性一体,所以不生也不灭,常乐我净。而二转法轮没有着重讲光明,讲的是“应无所住”。
云何应住?应无所住,无住而住,即为真住!
以前有人问:“开悟了以后还是要安住,有安住怎么能够叫做自在呢?”开悟以后所谓的“安住”,不会安住在哪里,就是无住而住。禅宗里面经常说平常心、自然心、自然本质,这些词汇是有意义的。
上堂课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需要大家很用心地去思考。怎样去思考呢?学中观就在学“应无所住”,学三转法轮就在学“生其心”。通达了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精华,然后拿来具体运作,掌握大圆满的窍诀或者禅宗的运行方式,就是实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说,你去学中观、唯识就是思考;实操就是去听上师给你讲窍诀,或者接受禅师们的棒喝和指引。
但是,大家不要迷信所谓的“棒喝”,如果你连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的见解都没搞清楚,或者基础的禅定功夫都没有,随便怎么棒喝都没有用。即使棒子把你的头盖骨都打掉了,你也绝对生不起“应无所住”的那个心,只会生起极强的痛苦心。所以,我们需要前期的闻思,要做很多基础的工作。
下一句是“佛说非身,是名大身”。经文中说,如须弥山一般的大身,它也不是实有的。表面上佛陀是这么说的,其实,暗指我们不要执着佛陀的报身和化身是实有的,应该认为报身和化身也是缘起的,是世俗谛。
在三转法轮里面,从佛陀的角度去看,会说佛陀的报身和化身是胜义谛;而二转法轮里面则不同,虽然佛陀的报身和化身非常殊胜,但也只是名大身,非实有的大身。
以上稍微回顾了上堂课的两个要点,我们接着学习今天的内容。按照昭明太子的分品,下一段经文是第十一品“无为福胜分”,意思是学习或者证悟无为法的福报,怎么都要比有为法厉害一些。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我先把这段经文的大概意思,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说一遍,然后再接着解释。佛问须菩提:“像恒河中沙子那么多数量的恒河,这些河中所有的沙多不多?”须菩提回答:“非常多,仅仅像恒河中沙子那么多数量的恒河,就已经多得无可计数,更何况所有恒河中沙子的数量。”这个数量太吓人了!恒河里面的沙子数量已经非常多了,还说有恒河沙数那么多恒河,所有恒河里面的沙子有很多俱胝数,这是以几何级来增加?
然后世尊说:“我今天以真实语告诉你,如果有那么多沙子,每一粒沙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用这些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七宝来作布施,福德多不多?”那当然多了!比如,被国民党带到台湾的“翠玉白菜”,大家都说它价值连城。还有英国女王皇冠上的钻石、电影《泰坦尼克号》里的“海洋之心”等等,大家都觉得不得了,只要拥有一件,一个人的一生可以不愁吃穿。
结果这里说,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恒河的每一粒沙又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宝(也包括“翠玉白菜”“海洋之心”等等)全部用于布施,这样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说:“世尊,非常多!”
然而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持诵《金刚经》,乃至受持经中仅四句偈……”这里说的不是菩萨摩诃萨,而是善男子、善女人,即有善根的普通居士。“受”是领受,“持”是修持。
受持的方法有哪些呢?第一、散乱受持,像我们平常散乱地念;第二、相似受持,经过深思,并且有了一定程度的体受,同时充满了恭敬,发了菩提心;第三、真实证悟的受持。
善男子、善女人,持诵《金刚经》乃至受持经中仅四句偈,为他人宣说,其福德远远超过前面所说的福德。大家听了是否觉得很爽?是否想每天读诵《金刚经》?我告诉你嘛,读《金刚经》的福德真的非常大!
大家会产生一个疑问:“我已经读了很多遍《金刚经》,不要说恒河沙数的恒河的沙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珠宝用于供养那么多的福德,连一个翠玉白菜我都得不到,福报为什么还不现前呢?”很多人会产生类似的问题,等一下我会跟大家解释。实际上,你真的会有这种福报,而且真的会因长期持诵《金刚经》产生一些奇迹。
我以前经常嘲笑一位同修,说她到处吹嘘朗诵《金刚经》的福德,比如:“某飞机失事了,飞机上所有人都摔死了,除了两人例外,因为他们身上带着《金刚经》。”结果很多人都相信了,那她有没有错呢?在一定程度上,她是错的;但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她又没有错。这两个层面怎么去解释呢?我等一下会跟大家解释,按照讲经的次序,现在接着讲经中的内容。
这段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里面讲到了“恒河”,大家都应该知道,恒河是印度的一条很大的河流,印度教还信奉为自己的圣河。印度有很多种宗教,基本上都是外道,真正的佛教反而没有了。现在印度的佛教是藏人过去弘扬的,但印度教、裸行外道等宗教都还存在。裸行外道认为,在恒河(圣河)里洗浴可以清净罪业,喝恒河里的水可以开启智慧。
关于印度的恒河有很多传说,书中有记载,古时候有位梵天女想到人间来救度众生,但看到人间太糟糕了(有的说是因为害羞),就把自己的头发梳到人间,于是形成了“恒河”——哇,很美妙的传说!
印度是文明古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之一。以前的印度有很多小国家,基本上是沿着恒河建立的,所以,整个印度文明也被称为“恒河文明”。
传说恒河的沙很细,但有人说实际并不是很细,也有人说恒河入海口那里的沙是最细的。无论怎么样,反正沙子肯定不会像泥巴那样一坨一坨的,它是一颗一颗的,还是比较细的。即使它不是很细,但一条恒河的沙肯定有很多。经文里面经常说“恒河沙数”,是指数量太大了,没办法有一个具体的数量。用那么多恒河沙数的七宝来供养,当然不可思议。即使用那么多七宝来供养,也不能跟善男子、善女人读诵受持这部经、乃至理解四句偈的福德相比。
如果受持、通达了《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比如,通达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偈子,那还得了啊?最起码是单空,单空修到很深的程度,我执就会被干掉。如果通达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金刚经》里面还有其他了不起的句子,比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大圆满窍诀。你把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理解成怎样的状态,实际操作中三心是怎么不可得的,以及在心的运行中怎么去体会这三句话——体会到了,那就是开悟。
所以,受持四句偈的福德很大,那是无为的福德,有为的福德再怎么大都不能与之相比。现在说的是恒河沙数的恒河的沙那么多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珠宝,就算再以几何级的方式增加上去,同样没办法和证悟的福德相比。
为什么呢?因为证悟以后就没有苦难了,全宇宙的珠宝都可以说是他的,他是一切。证悟的意思是,他没有像我们这样一个局限的、强行执着出来的个体,他是全体、是无量的,无论再大的福德也没办法和无量相比。
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的本体是不含自我的,不含自我就没有局限性。虽然经常说“自心本性”,但并不是指有一个属于“我”这个个体的本性,其实,“我”这个个体是本性因无明一不小心形成的一个假象。什么叫开悟、解脱呢?这个假象消失了,回到无自我的本体。
解脱以后,“我”就是本体,也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本体)。以前有人说创巴仁波切病了,创巴仁波切说:“我怎么会病呢?外面的山河大地都是我,山河大地会病吗?”如果你跟他斗机锋,你可以说:“你会病的,你不但会病,还会消失,三千大千世界会因为风灾、火灾而消失嘛。”然后创巴仁波切再给你斗过来:“三千大千世界消失了,我会消失吗?”你又斗回去:“你会消失。”然后他肃然起敬:“哇,对面有古佛。”我是根据禅宗的故事杜撰出来的,但中间有很深的意义。
——网上师兄说:“既没发财,也没开悟,怎么回事呢?”
如果你读这么两句就发财了、开悟了,这是侮辱我们这些刻苦的修行人。
所以,无为所得福德非常之大,有为福德无法与之相比。
第一,从解脱的角度来说,普通人认为的福德不见得是真正的福德。因为有个体、有好坏,我们认为的福德和非福德是相对的。对个体有好处的,就认为是福德;对个体没有好处的,就认为是违缘。关键是,本性哪里有什么福德、违缘啊?这样去比较本来就不对。
第二,证悟的人到世间来度众,就会有福德的体现,也就是佛陀的报身和化身就会有福德。在法身的层面,说福德即是非福德,为名福德,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回事。但是,在报身和化身的层面,比如,佛陀去救菩萨及众生时,就会有福德的体现,它是这样来比较的。
如果一个人有了无为的福德,那么世间福德真的没办法与之相比。比如,如果一个人证悟了(如初地菩萨),他要做转轮王,就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如果没有证悟的人用恒河沙数那么多七宝去供养,以供养的福报做了转轮王,可能做一次转轮王福报就全部耗光了。因为没有证悟的人是会造业的,福报会被抵消一部分,自己做转轮王又会使用一部分。即使你可以连续做下去,但总是会做到尽头的,因为你的福报是有限的。
缘起的、以个体作为中心点而出现的所谓的福报、违缘(也就是天堂、地狱),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定会被分空。我换了一种方式来讲离一多因,由于现实是有限的,我们的现量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定会被分空。
只有一个现量是无限的,那就是法性(无为福德)。证悟以后,他不会有像我们以个体为中心而展开的福德,他的福德是全体——所有佛陀的福德都是他的福德。
你会问:“他会不会有违缘呢?”在显现上也可以显现出违缘,比如,释迦佛的亲族被全部杀光。我们会认为这是违缘,但对佛陀来说,这不是违缘,而是一种显现,他要用这种显现来度世。对佛陀来说,这叫顺缘,甚至连顺缘都不是,叫依缘而显。如果没有这样的显现,但凡后世大德的家庭出了问题,我们就会依此作出判断:“他家人都这样,他有什么本事啊?他教的佛法是假的。”
佛陀弘法四十八年(有人说是四十九年),曾经显现出十次违缘,比如,被人诬陷、背痛、被提婆达多推石头下来砸伤脚趾头等等。这些都是显现,为了告诉后世,他的化身都可能经历这些。但对佛陀来说不是违缘,只是我们不希望出现这些事情,所以会判断它是违缘。
这也是三转法轮的世俗谛和胜义谛划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佛陀三十二相的金刚身,按照三转法轮的观点来讲,它是胜义谛还是世俗谛?这就有争论了。有人说是胜义谛,因为在观念上,我们认为佛陀显现的金刚身是实相和现象一致。但也有人说不是,因为你看到的佛陀只是一个相,它和你内在的实相不一致,所以,即使你看到了佛陀的三十二相,那也是世俗谛,这种说法与二转法轮一样。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方法:从佛陀的角度去看,他的外在显现和究竟实相是一致的,在他那里是胜义谛。但是,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在佛陀那里哪有什么胜义谛、世俗谛啊?胜义谛和世俗谛全都是针对凡夫讲的。
当然,这是关于三转法轮胜义谛和世俗谛划分的问题,以后我们有机会再来进行辩论。虽然我扯得有点远,但这些都是大家学过的内容。有些人跟我提意见:“你讲的理论层面的内容太多了,很多我们都没学过。”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学过,但有很多人确实学过。那怎么办呢?在讲的过程中,我既会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很多理论裹在一起讲,有时候又会讲得浅白一点,大家理解就行了。但是,有时候真的照顾不过来,我现在年纪也大了,经常说话都说不顺畅,可能是脏话说得太多了,报应来了!(开玩笑)
那么,佛陀的身体到底是世俗谛还是胜义谛呢?按照三转法轮来讲,它就是胜义谛。但《金刚经》说的是二转法轮的见地,那么,佛陀的福报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呢?对获得了无为法的佛陀来说,他的福报就是无限的。
也就是说,他的家人被杀也好、脚趾头受伤也好,都是显现给我们看的,是一种示现。真实的佛陀只能是法身,显现出的报身、化身都是为了教化我们,为了让后世的学人们免除一些误会。所以,这样的显现不能称为违缘了,跟违缘、福报都没有关系。如果我们理解到这个层面,然后再去看佛陀示现的违缘,也可以认为它就是福报。
如前所说,由于我们的内在和我们看到的佛陀的显现不一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世俗谛;但我们理解了佛陀的内在和佛陀的显现是一致的,从理解的层面,我们可以说佛陀的金刚身是胜义谛。听得懂吗?这解释了刚才说到的三转法轮的胜义谛和世俗谛的划分方法,当然,还有很多种说法,有时间大家可以对这些划分方法进行讨论。
我的语速这么快,又说了这么多理论,下面的师兄们,我想问一问,你们是不是有点头脑发昏啊?学过中观的人,是不会昏的,因为他们平常一定会有很多关于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这方面的疑问和争论。
——网上师兄说:“不晕,清晰得很!”
哎呀,我听得心里乐开了花!我最怕你们说昏了,我又不知道你们昏在哪里,研究下去,结果你们都清醒了,我昏了,哈哈!
好了,我们继续下去。那么,持诵四句经的福德到底有多大呢?世亲论师曾经将持诵《金刚经》的功德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获得广大福德。
念诵、抄写《金刚经》都可以获得很大的福德。有些师兄有抄写《金刚经》的习惯,这真的很好。但有些人抄一半就停了,这不行,最好是把它抄完,否则又会出现类似“买中了六合彩,彩票却在领奖途中被风吹走”的事情。
当然,你也可以说:“凭什么啊,我刚好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抄完了,我要这一句就够了。”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其实抄不抄都是一样。既然你还在抄,就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嘛。(当然,理解了也可以抄。)
持诵此经真的可以获得巨大的功德,远远超过做广大财施的福德。很多人会想:“既然这样,我就不做财施了,专念《金刚经》!”这是不行的,因为“持诵”有很多含义,《金刚经》里面说“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这才叫做真正受持。你为了功德而专念《金刚经》,只能叫做散乱诵持,跟通达以后的诵持以及照着经文去做是两回事。
为什么我们的很多福德显现不出来呢?其实就因为没有真正受持,索达吉堪布在解释《金刚经》时也讲到这个问题。
如果你说,“我不搞财施了,我只诵《金刚经》”,那就和《金刚经》的宗旨恰好相反。其实,在你的内心里面认为钱财是重要的,而朗诵《金刚经》的付出是很轻微的,你情愿用更轻微的付出去换功德,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是一种贪婪之心。倘若这样,你的功德当然呈现不出来,因为被压制了。即使这样,你念诵它,还是有功德和福德,只是被你的投机取巧之心遏制了很多。
第二,能行难做之事。
将三千大千世界遍满七宝做布施,凡夫很难做得到。比如,如果你想要发财,就可以去做布施。但是,你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都拿去布施,这可能吗?一个人生生世世不停地这么去做,不知道要多少世才能做得到?
即使只用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去布施,都很难做到(据说梵天王的王位需要用这样的福报才换得到)。如果你要把恒河沙数的恒河的沙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拿去做布施,那不知道要多少劫才行。
如果你要去做这种巨大的难事,比如,你要做梵天王,仅用布施的方法去达成都很难。那怎么办呢?发大心,持诵《金刚经》就有可能做到。也就是说,读诵、受持《金刚经》可以帮助你完成一些很大的难事。
第三,诸天恭敬。
如果你持诵《金刚经》,神鬼龙天都会恭敬你;时间长了,福德显现出来以后,人也会恭敬你。
如果有人持诵《金刚经》,仍然被人轻贱、侮辱,就说明他前世的罪业还在消灭的过程中(后面的经文会讲到)。其他人看不到你的发心和作为,但天人有神通,能够看得到,“人在做,天在看”。如果我们都是佛教徒,我看到你在持诵《金刚经》,我也会恭敬你。当然,其他人可能会侮辱你、打击你。
很多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我也读了《金刚经》,为什么这些福德不显现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你的先世罪业没有被消灭,现在读诵《金刚经》,罪业正在消灭,重罪轻报。
第四,等同佛身。
你在持诵《金刚经》,以及讲解它、思维它时,你的身心等同于佛身,与佛的身体一模一样。
后面的“诸天恭敬”“等同佛身”这两种功德,下一段经文会讲到,现在这一段经文讲的就是“获得广大福德”和“能行难做之事”。即使你供养了很多世间财宝,也没办法和一个诵持《金刚经》的人的福德相比,因为他学的东西是无为法,无为福胜。
好,现在我来解释:我们诵持了那么多四句偈,有些人也抄写了很多《金刚经》,福报为什么不现前呢?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呢?
第一个原因是发心不对。比如,刚才说了,有些人觉得不需要做财施了,他专门持诵《金刚经》,想获得经上说的那种巨大的福报。会不会有可能获得呢?也有可能会获得。但这种发心与《金刚经》的经义恰好冲突,《金刚经》要你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结果你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上布施,而且还用佛法来掩护你的住(执着)。《金刚经》教导你不住相,你反而用它来掩护自己的住(执着)。所以,你并没有真正受持《金刚经》,只是在读诵而已。
第二个原因是散乱读诵。很多人都是这样,拿着《金刚经》随随便便念几句,里面的经义根本就不入心。这种力量不大,体现为世间福报的时候就需要时间,导致现在还没发作。
但是,即使你怀着不是很好的发心去读《金刚经》,假以时日,福报也一定会现前。如果你真的开始理解《金刚经》,照着它去做,甚至通达它、行持它,那就不得了,福报很容易就现前,首先是世间福报现前。
刚才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一旦做到了,你就是开悟之人,慢慢地,福报就开始在你身上聚集,你会发现,无论想做什么,都如有神助。当然,如果你理解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的发心基本上都是利他的。这真的是个怪圈:想利己的,不行;想利他的,反而利了自己。
这句话也不是我为了讲《金刚经》而编出来的,以前法王在《胜利道歌》里面讲:“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我们以前讲《入行论》时也经常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发起了菩提心,不用担心自己的问题,自己的问题一定会被解决。但是,很多人就是发不起菩提心,只想解决自己的问题,为了自己的欢乐、得失而绞断肝肠、苦心积虑、汲汲营营,结果呢?毁乐如灭仇!
所以,发心不对、散乱诵持都会导致体现为世间福报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因缘的汇聚。
第三个原因是重罪轻报。你说:“我也是照着《金刚经》去受持里面的经义,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但还是因缘很不好。”其一,你还没有做到位;其二,即使做得很好,缘起上的因缘还是很不好,这叫做“重罪轻报”。《金刚经》后面会讲到:“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你本该堕地狱,现在以轻罪将它提前报出来。
修大圆满的人,实际上就在实现《金刚经》里面说的重罪轻报,如果前面的五加行没有修好,一旦对法性有触碰,就会出现两个大问题:第一个是很难安住,深入不下去。你说他不明白吗?似乎又明白了。但是,如果不能安住,就不能深深地体会它,深入不下去,空性、光明扩展不了。第二个是很多违缘开始出来,内外的违缘都有。比如,赚钱赚不到、突然生病了,这些是外缘;还有就是内心里面经常生起莫名其妙的情绪:怀疑、抑郁、不开心等等。
以前从来不怀疑,现在突然冒起一股没有来由的怀疑。为什么不开心呢?好像没什么不开心的。学佛之前,这样的困难根本不屑一顾,现在好像多愁善感了,这么一点点东西上来就受不了。为什么呢?你在开始偿还罪业,因为你明白了这个本质,以前的罪业被激发出来了,重罪轻报。
修大圆满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受持《金刚经》也是一样,要慢慢地把罪业清除了,然后福报才开始体现。如果你深入不下去,就会退失。你说:“我都已经悟了,还会退失吗?”如果悟得不深,真的会退失的。很深、很熟练以后,就不会退失了。
真正的大圆满不是要你去修禅定,而是要你熟悉这种用心的方式,反复地熟悉。熟透了以后就是不分别,不分别的心本身就是一种禅定,慢慢地,禅定就很容易了。现在你没办法不分别,因为你分别的力量、执着的力量太强了,这些力量有可能是你前世的罪业,翻起来成为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违缘。
前面说的是悟前的受持,悟后的受持就是实际用身心去体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三心不可得”“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布施”等等。你会马上体会到福报,感觉到无穷无尽的喜悦。因此,禅宗里面开悟的人会说“庆快平生”,初地菩萨又称为“极喜地”,就是这个原因。这时候他体会到的福报会非常大,你跟他说供养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福报,他并不感兴趣,他心的快乐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
我们现在为什么需要福报呢?无非是需要外缘来激起我们的快乐。那禅定需不需要外缘呢?禅定也是心的一种状态性的外缘(相对于本性来说,禅定也算外缘)。当他回到本性里面,永远都是那种绝不消失的快乐,叫“常乐我净”。这种快乐和需要外缘的快乐比较起来,不管是从程度来讲,还是从滋味来讲,外缘的快乐真的不堪一击。一个真的悟得比较深透的人,世间的欲望会慢慢被消融,世间的东西再也没办法左右他了,他并不是像我们这样对治性地去压制欲望,而是消融欲望。
我们被折磨的原因,是心里面渴求世间的欲望而得不到,叫“求不得苦”;得到了以后会消失,叫“爱别离苦”;以个体的方式来获取快乐,叫“五蕴炽盛苦”;求快乐的时候和其他个体产生了冲突,叫“怨憎会苦”;个体出生的苦,叫“生苦”;个体会衰老,叫“老苦”;个体会生病,叫“病苦”;个体会消失,叫“死苦”。八苦全部和个体有关,除了这八苦,再也找不到其他苦。
证悟的人个体消失了,这些苦也随之消失,自心本性谓之为“极乐”。“极乐”的意思就是不坏,程度很大、很广。虽然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表达出来,但那种滋味只能叫做“乐”。
这样去比较,世间的福报当然没办法和无为福报相比,所以叫“无为福胜”,《金刚经》这一大段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受持读诵”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读一下,我们应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读诵、信解、领受、通达、行持。
首先是要读诵,并不是你拿着书念两句就完了,而是要长期读诵。
然后是要领受经文里面的滋味,最好是发大乘菩提心,不能像刚才说的:“我读经就有功德了,可以不做财布施、不修行了。”虽然这样也会有功德,但这属于散乱读诵,力度不会很大。
当然,如果从因上去说,散乱读诵的功德也是很大的,以后发作起来也很厉害。比如,你以散乱心念了一遍《金刚经》,虽然这一世福报不能发作,但到后世发作起来会很厉害。如果你想这一世立即兑现,就要长期读诵,然后要领受里面的滋味,还要信解、通达、行持——照着去做、去修。
这五个方面《金刚经》里面只用了“读诵、受持”这四个字来表达。其实,玄奘法师的翻译和鸠摩罗什的翻译有点不一样,玄奘法师的翻译是“受持、书写、读诵、究竟通利、如理作意”。
“究竟通利”就是要明白它的意思,“如理作意”就是要修行、行持。所以,我们不要觉得读了几句就功德很大,心里面却完全感受不到。即使是这样,后世发作起来也不得了。我们要这么去理解。
另外,如果发心很大、很急迫,比如,在很紧急时念诵《金刚经》或者其他经典,真的会管用。比如,唐玄奘在去西域取经的路上,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把《心经》送给了他,在两次紧急情况中,他都凭借念《心经》渡过了苦难。有一次,一帮外道要把他扔到河里,他就念《心经》,结果突然狂风暴雨,把那些人吓坏了,于是放了他。还有一次,他在沙漠里迷路了,渴得要死,靠念《心经》找到了水源。
当然,玄奘法师的发心肯定很厉害,念经马上就会有作用。还有,当人非常困苦时,带着那种强烈的虔诚和希求,要赖上观世音菩萨、赖上释迦牟尼佛的那种心去念,也会马上有作用。我怎么用了“赖上”这个不好听的词呢?把它解释得好听一点就叫“皈依”,强烈的恭敬、信心、依靠。
这很难做到,我们一般都是半信半疑地试探。半信半疑地试探,就表明你的心力不集中、不够大。观世音菩萨就在你心里,如果你心力不集中、不够大,他就没办法显现,想帮你都帮不了。所以,心里面要全心全意地信任,净宗把这种全心全意的信任叫做“全身靠倒”。
就像儿女依靠父母一样,一下就倒在父母身上;情侣互相依靠时,倒在对方的怀抱里。要有这样的心,全心信任!当然,翻译成不好听的说法,就是“我赖上你了”,解释得好听点就叫“皈依”。佛菩萨不怕你“赖上”他,反而拼命地“赖上”他以后,念经才会有用的。
唐朝有个人得了麻风病,那时候的麻风病是没办法治愈的(现在麻风病可以治愈),得病后身体会糜烂,肉一块一块地掉下来。家人也没办法,病治不好,还会传染。古时候见了麻风病人就像见了妖怪一样,于是把他被扔到野外,置之不理。
这个人虽然得了麻风病,但他平常也念《金刚经》。哇,大家会想:“念《金刚经》的人怎么会得麻风病呢?”如果前世罪业重,念《金刚经》也照样会得麻风病。说白了,人的相续里面就是不好的业力和福报打架(当然,福报也是一种业力,是属于好的业力),当福报的力量不够时,显现出来的就是很糟糕的境遇。
当没有个体时,好坏就不成立了,不好不坏、不来不去。而对我们个体来说,就有好坏两种业力。伤害你个体的,或者阻碍你个体愿望实现的力量,就叫做“坏”;有利于你的个体,有利于你的愿望实现,就叫做“好”。实际上就是两种业力在打架。
你念《金刚经》,就为好的业力增加种子,增加好的力量爆发的倾向性。如果你阻碍它或者对治它,同样会发不出来的。如果罪业太大,念诵《金刚经》的力量也暂时呈现不出来。但在紧迫的情况下这么去做,心力就会特别大,很容易让它兑现。
那个麻风病人被扔到山里,古代的山林不像现在的山林,现在的山林里面除了麻雀就没什么了,而那时候有很多老虎。民国初年,哪怕是60年代,都经常还有讲民兵打老虎的电影和连环画。那时候农村的小媳妇们被婆婆欺负了以后,如果不想活了,自杀方式就是到森林里面等老虎来把自己吃了。
所以,那个麻风病人在山林里面很害怕,于是念起《金刚经》的四句偈,具体是哪四句偈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么去念、去修,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修单空。把这句话变成觉照,就是单空的修行。
结果老虎真的来了,于是他更害怕,这时候心力就更集中,全然放弃各种各样的分别念,集中精神、闭着眼睛不停地念那四句偈。后来老虎走到他面前,用舌头去舔他,于是他更害怕,不停地念、不停地念,一会儿老虎就走了。老虎走了以后,他睁开眼睛,发现老虎舔过的地方,麻风病伤口全都痊愈了。
这个故事很神,大家听了以后会想:“是不是这样啊?这样神奇的事我怎么没有发现呢?”如果我们跟不学佛的人讲,他会说:“这就是一个故事而已,你在哄人,完全是胡说八道。”
其实真的不是胡说八道,现在我要讲原理了,诵经、念咒到底灵还是不灵?平常的世人要确证一个事物,必须要有共证。比如,一个杯子放在那里,大家都看得到,共证它在。但佛法所起到的一些作用是别别自证的,不但是证悟,哪怕是一些神通,也是别别自证的。而且那些神通有时候灵,有时候不灵。就跟一个人考试是一样,有时候发挥得好,如有神助,复习得不好也考了很高分;有时候即使复习得很好,但临场发挥得不好,结果考得很差。这是内在的一种证悟,那些神迹也是这样的。
读诵《金刚经》,会在你的相续中增加很多产生这些神迹的可能性,但并不是说,你读了以后就会像世间共证那样,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能发生。我们跟别人讲这些故事时,如果不把道理说清楚,别人拿着《金刚经》念了很多遍,结果财宝也不出现、神迹也不出现,就会怀疑。这样的传法方式有没有作用呢?也有作用,可以种下种子。但是,如果上面所说的神奇的东西不兑现,就会导致别人怀疑,因为理不清。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依靠祈祷观世音菩萨的力量,你戴着的枷锁会断掉、刀劈过来也伤不到你等等。很多人因此而嘲笑佛教:“你们佛教这么厉害,试试看!我不用拿菜刀这样的大型武器,就拿一把水果刀,你念观音心咒,看我能不能戳翻你?”很多人连试都不敢试,你去试,水果刀“噗”地一下就进去了,鲜血长流。
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论断佛教,因为观世音菩萨不在外面,而是在你的内心里面,当你的心力不强、不集中时,真的不起作用。另外,如果你的罪业本来就很大,属于定业,你诵经祈祷也不起作用的。因此,它是一件依缘出现的事情,不像现在的科学共证那样,可以重复、逻辑上很清楚。它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而是别别自证,这些神迹也是这样。
我以前经常嘲笑那个同修,她到处跟别人说:“带着《金刚经》,飞机失事都摔不死。”这种事情真的有可能出现,但是,有可能摔死了的人怀里也有一本《金刚经》。因为它是针对别别个体的,而且还要看这个人的用心程度怎么样,很复杂。并不是很简单的、外在的那种共证:一个杯子放在那里,大家说有就是有,说没有就是没有。我是嘲笑她用这种神迹蛊惑别人,又不给别人讲清楚道理,让大家都去找神迹,找不到就退失了。
通达了佛教的道理后,我们也承认会有这些神迹发生,关键在于你的信心强不强,以及你是不是究竟通达。如果一个人修《金刚经》,修到了初地菩萨的程度,飞机失事当然摔不死他。就算摔死了一个身体,一百个化身又出来了,你还搞不清到底哪个摔死了。
造成神迹的因素有很多,但我们往往逮到一个因素就作出结论,非常轻浮。不管是佛法,还是世法,一件事情往往会牵涉到很多因素。就像我们评价一个人,看到他做了一点点坏事,就完全否定他,或者发现他做了一点点好事,就完全肯定他。
人是很复杂的,哪怕是一些修学佛法很好的人,甚至是高僧大德,有时候身上也会显现出一些我们世人看不惯的毛病。只有佛陀才是绝对没有瑕疵的,如前所说,即使他的家族被杀、脚趾头被提婆达多推石头砸出血,对他来说也是示现、是顺缘,甚至连顺缘都说不上。
那么,读诵《金刚经》会不会有这样的奇迹呢?如果你真的信下去,也不去管《金刚经》能不能给你带来奇迹,以菩提心和信心坚持下去,就是会出现奇迹。
好了,我们现在不说神迹了(我们认为的神迹就是财宝,或者出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我们就说证悟这个事,证悟是不是最大的奇迹?那么多人都读《金刚经》、研究《金刚经》,为什么有些人开悟,有些人不开悟呢?因为那是众多因素的一个组合,不是说每个人拿着《金刚经》一念就开悟了。开悟就是最大的奇迹,有几个人开悟了?因缘不聚,你读烂了都不会开悟。
《法华经》里面佛陀说:“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六祖坛经》里面,有位法达和尚读《法华经》三千部都还搞不清楚,就去找六祖,六祖跟他解释了《法华经》的一些道理,法达和尚当下就明白了,然后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如果真的通达了,那就非常厉害。
“受持”的“受”已经有领受之义,要究竟通达以后才能受持,起码也要有相似的理解,也就是在单空这个层面进行受持。否则你怎么受持啊?你拿着经书天天这么念啊?虽然这样念也有功德,但这只是为你的相续增加种子,到底增加了多少种子,真的不知道。就潜伏的种子来讲,那比恒河沙的七宝都还多;但就目前来讲,它被镇压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没办法显现出来。
佛法里面还有这样的说法:你只要念一句观音菩萨的心咒“嗡嘛呢叭咪吽”,相当于七地菩萨的功德。曾经有人为了此话而来问我:“人家七地菩萨不知道念了多少句‘嗡嘛呢叭咪吽’,一个普通人念一句的功德和七地菩萨的功德怎么能比啊?”实际的意思是,这个功德会潜伏在阿赖耶识里面,发作起来可能比七地菩萨的功德还要大。
佛陀看事情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当下”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而佛陀看到的是真正的“当下”,是全部。甚至可以说,你念了这一句心咒就是佛了,还不仅仅是七地菩萨。为什么呢?从你现在念一句“嗡嘛呢叭咪吽”到成佛,在佛陀看来全都是当下一刹那。但对我们来讲,就会经历很长时间。在佛陀那里是没有时间的,时间是我们的分别念,是我们心的经历,是一场梦。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实际上你可能只睡了两分钟,但你在梦中可能过了五十年。那么醒了以后,你是承认两分钟呢?还是承认五十年呢?如果你以醒了以后作为标准,你就只能承认两分钟,什么都没变过,但你在梦中的经历已经过了五十年。而佛陀说的就像这两分钟的事,从你读了《金刚经》到获得不可思议的福报,只经过了“两分钟”,但你的分别念这个现实梦可能经过了很多劫。所以,大家要这样去理解,佛经里面的话很多时候是超越时空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内容,佛陀说法有四种意趣(平等意趣、别时意趣、别义意趣、补特伽罗意趣)和四种秘密(令入秘密、相秘密、对治秘密、转变秘密)。我们和佛陀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佛陀会把未来的事情在当下说出来,而我们是不行的。未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想象,过去的是回忆,但在佛陀那里都是现量。
我们的回忆都是有角度的、带有个体性的,而佛陀的回忆,你真的说不出他是以哪个人的角度在回忆。假设佛陀和一些普通人坐在一起,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次谈话。普通人过后只能回忆:某某人说了什么,他是什么观点,当时的场景是什么……总之是按照他的角度来说。比如,他眼前是个窗户,他就说:“我们谈话的时候,我通过窗户看出去,外面有树……”而佛陀的回忆是所有人的话、所有人的想法、所有人的角度,你都不知道他在哪个角度。如果依据普通人的回忆,大家会认为佛陀说的是谎言,因为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佛陀说的不见得是对的。再比如,有人认为其中一个人当时没有某种想法,而佛陀深刻地知道这个人当时在撒谎。大家听得懂吗?所以,大家读经时要特别小心,经文不容易懂就是这个原因。
刚才说的几个问题,大家基本上清楚了吧?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按照昭明太子的分品,这一段经文称为“尊重正教分”,就是我们要怎么去尊重佛陀关于《金刚经》的这些法教。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再说,须菩提,不管是在哪里,不管是谁在解说此经,乃至只解释四句偈,那么解释的这个地方或者这个人,一切的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就像供养佛陀的塔庙一样。更何况有人能够受持、修行、读诵此经,那这个人就已经成就(或者定能成就)第一希有之法。”
什么叫做“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呢?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指我们的本性;第二种解释认为,既然说是第一,就还有第二、第三等等,那就是缘起性的法,因为本性是没有比较的。而世间所有缘起性的法比较起来,最好的是佛陀的报身,这种解释认为“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指佛陀的报身。
按照《金刚经》的理义来讲,“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应该指法身,“第一”只是一个词汇、一个说法而已。那么,这个人是已经成就第一希有之法,还是确定能够成就第一希有之法呢?对此也有不同的辨析,我认为两种说法都可以。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佛陀涅槃后(在末世)会化为文字利益众生,很多经论都是这么讲的。所以,这部经典所在之处,就如同有佛在。“若尊重弟子”,这句话按照现代人的语言习惯,读起来好像不太顺,但当时就是这么说的,意思就是:就像值得尊重的我的弟子一样,是指大菩萨们、阿罗汉们。
这里提到了“塔”“庙”这些名词,我们来解释一下。有人将“佛塔”翻译成“浮屠”,我们经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文化传承下来的一种说法。那是不是真的“胜造七级浮屠”呢?这个很难讲,不能把它当成一个绝对的真理。万一你救的那个人是希特勒呢?其实是说救人的这种发心、功德非常大,但是不是胜造七级浮屠(佛塔)呢?真的不能比较,这要看你救的人是谁、你的发心怎么样等等。这是一个很复杂、很具体的问题,如果强行用一条定律来规定它,这是不对的,不能这样比较。
但救人的功德确实非常大,如果发了菩提心,不要说救人,给动物一杯水都不得了。即使我们不谈佛法,从世法上来讲,救人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我们现在经常听到一些好像很鸡汤的语言:“如果救了一个人,你就救了全世界。”这句话是否成立呢?真的成立,因为一个人就是他自己的世界,如果让这个人活着,这个人的世界就在他的相续里面呈现。没有一个客观的世界,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世界。你让一个人的生命存活下来,那么他在人道的世界就存活下来了。而人是善道,如果你杀了他,他可能进入了恶道,他的世界会呈现为恶道的世界。
如果你是一位大成就者,觉得他不应该继续在人间造业,于是把他杀了。那么,他在人道的世界就消失了,然后出现了净土,那就应该多杀。你可能会说:“既然是这样,那赶紧找大成就者来杀我!”杀了你以后,万一你的业力呈现出来的不是净土,而是地狱呢?这样他是绝对不会杀你的。而且,行使诛法这种“高超技术”,真的不是普通菩萨可以做的,要很大的菩萨才行。
我们继续讲“佛塔”,又叫“浮屠”,藏语叫做“曲登”。塔最初是从佛教里面来的,用来供养舍利、经卷、法物等东西,它还有一种称呼叫“高显处”。那时候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重,就把成就者荼毗后剩下的舍利,以及经卷、法物、佛像等东西,用高显处的佛塔放起来,彰显这些事物的尊贵。塔、庙、僧衣这些都是佛教的外在象征,是我们这个时代用来彰显佛法的东西。
西方也有一些塔,比如,最近刚被火烧的巴黎圣母院的塔,还有埃菲尔铁塔等等,但那些塔主要是一些装饰,或者是一种建筑艺术。而印度或者我国古代的那些塔,真的是用来供养舍利、经卷、法物等东西的。
然后是“庙”,由同音字“貌”演绎过来的,有“面貌”的意思。庙是指供奉佛菩萨的像,以及佛教修行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寺庙”,在汉文里面的原意是指官员办公的地方,比如,古代朝廷里的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法院;而“庙”以前是指官员家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家庙是把祖先的像放在里面,城隍庙要供养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妈祖庙要供养妈祖……它一定要有个像在那里,像就是“貌”。佛教进来以后,“寺庙”慢慢地就有了其他意思,变成了出家人修行的地方。
“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如果有人在那里讲《金刚经》,甚至是只讲了四句偈,那个地方就是寺庙,值得尊重。
汉传佛教的解释只提到了要尊重这个地方,藏传佛教则说连讲经的这个人也值得尊重,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去供养他。为什么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不同呢?因为藏传佛教是上师本位制,特别重视上师,从教法的演绎方面来说,认为讲经的人和经书所在的地方即是塔庙。
如果有人在这里受持、读诵这部经典,“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什么呢?不用说了,就是指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本来面目。
为什么叫做“第一希有之法”呢?从法性定中出来以后,我们认为它最殊胜,所以给它一个名号叫“第一”,也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但是,当真的说法身时,你没办法说它是第一、第二,不会有第一法身、第二法身。
正因为如此,有人提出了一个争议:“第一希有之法”指的不是无上正等正觉,相较于其他现象,才能说它叫第一,而其他的是第二、第三。这样来比较,最殊胜的应该是佛陀的报身,因为法身没办法比较。但是,也有人说这种分析不对,《金刚经》前面用无为法和有为法比较已经比了很多次,这里说的“第一”就是用法身和其他法来比,所以叫做“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那是不是只要读诵、受持《金刚经》,就能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呢?其实我在前面已经讲了这个问题。在佛陀看来,不要说读四句偈,只要你念了“金刚经”这三个字,你就成就了!但是,就我们的现量来说,那就不一定了。所以,这两种说法都能够成立,要看从哪个层面去分析。
在佛陀那里是没有时间的。佛经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妇女供养了佛陀一勺饭汁,然后佛陀直接授记她三十劫以后就会成佛,佛号心明如来。她的丈夫听到就觉得奇怪:“她仅仅供养了一勺饭汁,你就说她要成佛?她明明就是我老婆,今天晚上回去说不定我还要暴打她一顿,你怎么能说她会成佛呢?”在佛陀看来,她就是佛,只是在凡夫的分别念中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梦。
佛陀说话时可能会将未来的事情说出来,因为在他那里“当下”包含全部。而我们的“当下”只有这么一点点时间,这两种“当下”差别好大。所以说此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特别是读了“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这样的法句。
还有一种解释是“定能成就”,这就有时间性了。也就是说,只要你读了《金刚经》,种子下去以后一定会爆发,这样解释也是可以的。或者说,虽然我们没有处在佛陀这个层面,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明白了它的意思,在因上我们已经确定了(也就是开悟了),那当然已经成就了第一希有之法。但这种成就不是佛陀的那种成就,二者在量上是有区别的。在本质上,开悟的人明白的本性和佛陀是一样的。这两种解释,大家能听得懂吗?
“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这句话是指已经成就了,还是未来会成就?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可以,只是要看你站在哪个层面去理解。如果是持有《金刚经》“当下即空、当下即佛”的这种见地去理解,也就是站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这种安住的层面去理解,那你念四句偈就已经成就了。
但是,如果从“云何降伏其心”的层面去理解,就要降伏以后再成就,就会有个过程。这里面其实暗含了自续派和应成派的见解,后面的经文,特别是下一品“如法受持分”,也暗含了很多自续派和应成派的见解,也就是单空和大空在说法上的细微差别,分析起来很精彩。如果读经不认真,就没办法体会到那么深的内容。这些经文的表面意思很好理解,但里面的内涵却很难明白,我们也很难相信它。
此经乃至四句偈所在的地方以及讲经的人,都应该受到恭敬、供养,经典所在之处,就像佛陀和大菩萨所在的地方一样。这个原理我们之前也讲过,此经是诸佛的出生处,因为般若是佛母,诸佛都是从般若那里出来的,所以它很伟大。《般若经》云:“般若所在之处,十方诸佛常在其中。故欲供养佛,当供养般若,般若与佛无二无别。”
般若可以分成: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文字般若可以产生观照般若(也就是修行),观照般若可以产生实相般若。般若还可以分成基般若、道般若、果般若。这些都需要留在文字里面,因此就形成了文字般若。
“基般若”就是我们的自性,不管你是否证悟,它都是我们的本质;在了解这个基般若的过程中,产生的智慧、境界,就叫做“道般若”;完全证悟了,那就是佛陀——“果般若”。
对于凡夫来讲,如果这些智慧要留存下来,就必须放在经典里面,于是有了“文字般若”。然后,你要实现从文字般若变成道般若,就要进行观照,叫“观照般若”。如果没有文字般若,那些方法留存不下来,你怎么去明白这些观照的道理啊?有了观照般若,才会有最后的实相般若,即真正证悟以后的那种般若。
实相般若就是所谓的佛,佛来自于这些经典,般若就是诸佛的出处。那么,这些经典文本值不值得尊敬啊?该不该天人供养啊?所以抄写、读诵《金刚经》的福德非常大,存放它的地方也应该恭敬。讲解它的理义,就是把文字般若变成观照般若或者道般若,这些人也值得尊敬、供养。
佛陀在无量世界中最珍贵,佛陀就是所谓的果般若。而果般若的来处是文字般若,所以,流存文字般若(经典)的地方值得恭敬、供养。要明了观照般若和道般若,就需要讲经的人,所以,他们也值得恭敬、供养。
以前大德们讲经,阵仗非常之大,要吹长号、铺红毯、打七重宝盖伞、一路走一路撒花,前面还有人洒水、燃香。这些方法一直流传到至今,现在我们也会供花、供水、点香等等,其实就是一种象征。
这些并不是一种没有意义的形式,不能说我们只要内容不要形式。这种形式表达了人们对法的尊重,同时能够唤起人们探寻法义的专注力,这些形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到了现在的多媒体时代,这些形式就越来越淡漠了。这说明我们内心对佛法缺少恭敬,因此,能够真正成就的人会越来越少。
有一个故事:唐朝有个人很清贫,但喜欢抄写《金刚经》。有一次,他看到一个非常广阔、清静的地方,觉得很欢喜,于是便在地上抄写《金刚经》。如果是我们,在那里会做什么呢?一个人内心喜欢什么,往往就会在那里做什么。
他在那里抄写了《金刚经》以后,那些天人、龙天护法就天天守在那里。乃至于年深日久,字迹都已消失不见,但天人仍然日夜守护在那里,导致那里不会有雨雪、冰雹。当地村民不知道那个地面抄写了《金刚经》,觉得那个地方好神奇,就经常跑到那里去躲雨。
后来有位出家人在那里入定,观察到这个因缘,那个地方之所以没有雨雪,是因为曾经有人在那里抄写了《金刚经》,天人在护持。然后他把缘由告诉了村民,劝告他们不要去那里躲雨,践踏经文会造罪业,而是要去供花、点香等等。
当然,这个故事说起来很神,你会问:“是不是真的啊?”我告诉你,天人做什么事,我们真的不知道。人类总是要以自己的六根作为判断标准去看事情,特别是一些男性,他们称之为“理智”,当女性稍稍有一些神奇的想法时,他们就认为是迷信。其实不能这样,虽然我反对迷信,但我反对的是那些毫无根据、完全瞎扯的迷信,而佛法里面是承认这些神迹的,至于天人做什么事,我们真的不知道。
比如,我以前在美国住的地方,经常有很多蚂蚁在脸盆里爬来爬去,如果我不学佛,一瓢水就把它们冲走了,而蚂蚁不知道是我冲的,它会认为莫名其妙地发生了“水灾”。我们也一样,假如我们到海边一下被海啸冲走了,我们会认为那是自然现象,其实是有天龙鬼怪在捣蛋。蚂蚁想不到这些,而我们现在的这种自以为就是像蚂蚁一样。
为了防止蚂蚁被水冲走,我就用纸巾把它们拂出来,放在旁边。它们肯定很生气:“哪个妖魔鬼怪把我放到这里来?”它不知道我是在帮它,我们也一样,当遇到一些违缘时,说不定恰好是佛菩萨在帮你,然而你却说命运不公,是违缘。
很多时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真相是什么,然后就凭借我们六根的原则定好坏、定是非、做判断,这很搞笑。以前罗马的天主教教会认为哥白尼的《日心说》违反了《圣经》,就用火把他烧死了。
——网上的圆空师兄说:“做人好像很挫。”
也不是的,做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那叫暇满人生、无垢尊贵种。关键要看你怎么做人,不能陷在自己狭隘的视野里面,要心胸高阔、见解深透。当纬度变了以后,看很多事情都会发生变化。
刚才说的那个故事,听起来好像神乎其神,其实并非如此。如果真的沉浸于其中,长期修行、闻思,你身上真的会出现很多奇迹。但是,那时候你反而不愿意跟别人讲了,因为你自己所感受到的、看到的东西,别人不会信的,他们会觉得你是个神经病。
比如,我们山庄里面经常有人说自己打坐时身体消失了,如果你不跟佛教圈里的人说,而是出去跟外面的人说,大家会问:“你是不是神经不正常,应该去神经病院检查一下,或者昨晚是不是感冒药吃多了?”因为我们都信佛,才会相信你所说的。如果你出去跟别人说开悟,他都不知道开悟是什么东西。
所以,不要认为我们的判断标准是对的,《三摩地王经》说:“眼耳鼻非量,舌身意亦非,若诸根是量,圣道复益谁。”如果我们的六根就是准确的认知,那我们学佛干什么呢?
上面这个故事是从索达吉堪布的讲记里面摘录下来的,真的可能存在。但我也说过,这些往往是我们个别众生心识的显现,而不是共证。就像修托噶的人可以看到无量殿、佛菩萨的单身像、双身像一样,这些在修行者的个别自证里面会出现,别人是看不到的,照相机也照不出来。所以,如果有人说他用照相机照到了托噶的现象,你们就要小心。
只有共业可以展现出大家互相看得到的东西,但每个人别别自证的东西是没办法提供给别人看的,这也导致了佛教里面骗子横行,他说自己证悟了什么、是谁的转世,你是没办法证明的。
如果我们要去鉴别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导师,不能够依靠听传说,那是没办法证实的事。我们可以请他给我们讲解教理,或者让他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但是,如果你不懂理,直接让他教你修行的方法,你不一定能够把这个方法做下去,所以,初期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看他能不能把教理讲透。然后你按照他讲的教理去行持,当出现一些问题时,看他能不能指引你。当然,要是最后他指引你见到本性了,那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真的,那就是根本上师。只能这样去判断。
如果尽说神乎其神的事情,第一,得不到证实;第二,即使那些事情是真的(佛教也承认有这些神乎其神的现象),但有这些功能的人也不见得是真正的证悟者,他不见得能知道本性这种最特殊的“不是现象的现象”。万一他把你懵了,怎么办呢?所以一定要先闻思。
我们强调要闻思,但不代表在闻思过程中产生的境界都是对的,因为六根都不是量。下一品“如法受持分”里面,佛陀问须菩提:“我说过法吗?”须菩提直接说:“你没有说过。”明明说了那么多法,非要说没有说过。读懂了《金刚经》的这些道理,我们会对以前所学的中观有更深的理解。
哎,昨天晚上备课,我已经把后面一品“如法受持分”都备完了,结果还没开讲时间就到了,真的很不好意思,只好下堂课再讲。后面这一品,文字上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非常精彩,学过中观的人会特别感兴趣,有修行的人也会感兴趣,因为牵涉到很多修行的东西。
今天就学到这里,下堂课再继续,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金刚经》第09课
- 《金刚经》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