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八颂》的第四颂是願惜此寶,意思是看到惡劣的衆生遭苦受罪時,應該像尋寶人遇到寶藏一樣,珍而惜之。这一颂的原理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么如何具体修行呢?——编者按
第一,闻思知母、念恩、报恩等菩提心的原理和修法,着重明了“平等舍”的意义。
首先要去修知母、念恩、报恩、四无量心、菩提心等修法,要大量闻思相应的经典,比如《入行论》《修心七要》《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各种各样修菩提心的书籍要大量阅读,怀着虔诚、深究的心去读。
虔诚是什么?就是阅读的时候不能总是挑刺,觉得“唉哟,假的”,当你有了“假的”这种想法以后,闻思的内容就很难影响你了。而且要深究——它为什么要这么说?作用在哪里?不能把它当成故事或者文件,读完就扔了,它是指导我们进行思维和心灵训练的指南针,一定要照着去做才行。
由于这条偈语和“平等舍”的关系很大,所以我们要搞清楚“平等舍”的意义在哪里?怎么去做、为什么要“平等舍”?一定要把这些内容搞透,反复地思考和检验自己。说老实话,道理都很好懂,但做到却很难——“知易行难”,知行要合一,更难!
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非常的难。观念很容易知道,如果真的去做,在纷繁复杂的内在心境、外在物理环境以及大量人文关系的状况之下,行持自己所学的见解和见地,真的好难!
“知行合一”是很了不起的事,我们懂的道理很多,但就是做不到。比如,问什么叫大圆满?其实非常简单,“一切都是法性”就完了。大圆满连修行都没有,自解脱就可以了。自解脱是什么意思?你坐在那里就是解脱的,你睡着还是解脱的。既然都是解脱的,那就不用搞了,那你去做?你一做,不是木桩子,就是傻瓜。所以,一句话说起来很容易,要是真的去做,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其中有很多具体的内容,我们要去深究它。大量闻思,这是第一种修行方式。
第二,座上观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菩提心的修法。
座上要观修什么呢?“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和菩提心的修法。关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法,我讲过一种方法:观想自己最喜欢的人和最讨厌的人,在观念中把两人的样子强行汇在一起,凝结成一个样子,最后变成“空”,什么都没有了;或者汇在一起变成观世音菩萨。要反复这样去做。还有很多这样的修法,比如观想亲人坐左边,仇人坐右边,大家一起念佛、观修,最后仇人和亲人都汇入自己的身体,随后自己的身体消融于“无”或者变成观世音菩萨。你们学过这些修法吗?我们以前讲过,很多书籍上也有,在此就不再讲了,否则太浪费时间。
我们要经常这样去做,是非分明的心就会慢慢淡了。是非分明的心淡了,不代表不明白是非,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明白是非,是文殊菩萨在你的心里起作用;而这种是非分明的心(强烈的憎厌或喜好)慢慢变淡,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用一种慈悲的心态去对待他,那是观世音菩萨在你的心里起作用。
是非分明的心变淡,不代表不明白是非,二者要分清楚,如果堕到任意一边,那就是偏颇。什么是非都清楚,但却睚眦必报,就变得没有慈悲了,比如所有人都是好人,只有我一个人是坏人或者所有人都是菩萨,只有我是凡夫,我不管,看见好的就算了,看见坏的也跟着吼,那种人是傻瓜,更加可怕,这叫真诚的愚蠢。所以说,二者是不冲突的,我们要去修这些修法。
刚才说的是四无量心、“平等舍”的修法,还有菩提心的修法,比如施身法、呼吸法等等,以前都讲过很多。这些要经常去修,不能修一两天就算了,当你哪天发现自己内心没有柔软了、经常会被各种情绪折磨时,就要修这些。如果你被情绪折磨,然后修呼吸法或者施身法,发现那些不爽的、恶劣的情绪减淡了,就说明它有用,要反复地修下去。
人经常被各种各样的情绪折磨,而我们现在对付的基本上是烦恼的情绪。好的情绪一般人不会去修的,他会把因贪欲而产生的好的感觉当成是修行的感觉,这叫内观不清楚。对于大部分成年人而言,痛苦、烦恼的情绪很多,特别是现代人。现在物质似乎很充足,各方面的环境(比如居住环境、交通环境等等)都很好,但我们的烦恼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里说的烦恼(指不舒服的烦恼),这种烦恼有很多,我们可以去修呼吸法或者施身法,修的时候,你发现自己的不舒服在减少,就说明有效。
你说:“如果我产生了贪心的快乐,然后去修施身法和呼吸法,快乐会不会减少呢?”不一定会减少,它会让你更快乐,同时让你的心变得更明了,你会知道这种快乐是因何而来——这是一种智慧。你就会把因贪欲的对境(或者状态)而产生的快乐慢慢放弃掉,心会清晰地助长自己因慈悲和自他交换而带来的放松和喜悦。
有人疑惑:“自他交换怎么会放松和喜悦呢?”是的,不要认为一修自他交换,别人的病真的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来了,你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如果修自他交换,能够把别人的病修到自己身上来,那是大菩萨。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如果你愚蠢地说“害怕”,那就更蠢了。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如果真的做到了,既然你有能力把他的病和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来,那你就有能力消除它,因为你连他身的东西都能动,那自身的东西就更能动了。
所以,别太看得起自己。你这么去做,不一定会把对方的痛苦转移到自己身上,但你的心会变、业会消,而且你会很喜乐。但并不是那种愚痴的、傻乎乎的喜乐,通过这样的内观,慢慢地心会变得很清明,你会开始知道自己是因何产生欢乐的,这就是内观。你会发现人隐匿的心态,人会越变越聪明——自明,这叫“自知之明”。我们经常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或者“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如此。
这非常不容易,但是,通过训练自他交换,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不要认为这些修行好像很傻或者很虚假,只是搞搞表面功夫,其实不然,它真的会让你越变越聪明。所以,我们要当真去修施身法或者呼吸法,天天这么去修,一有时间就去做。
武侠小说看多了以后,我们总觉得修法就是打通任督二脉,然后产生某种功能,别把小说当现实!现在很麻烦,经常把书上写的历史当成真实的历史,其实很多书本上写的都不是真实的,特别是故事,更不是真实的历史。
有一种历史叫“信史”(指记载确实可靠的历史),还有一种就是文人杜撰,别当它是真的。特别是小说、戏剧等等,更不是真的,它们对很多事物、事件的判断都是瞎扯,虽然表面上我们不信它,实际上我们的心态、观点往往被它左右。比如琼瑶小说、宫斗剧等等,上面说的很多都不是真的信史。你看《甄嬛传》中演的那些事,在真正的清宫里面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我们就会把它当真,“哇,就是这样的”,因为它迎合了我们内心中诸如争斗的习气。
另外,武侠小说里面写的功夫都是不存在的,大家是不是很失望啊?功夫不存在,不代表那些功能不存在,佛菩萨的功能比小说中写的厉害多了。我们往往会把武侠小说中写的神秘、玄幻当成是真的,而且这些小说和电影、影视剧是最好卖座的。全世界唯一能够和《毛泽东选集》的出版数量相提并论的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一版接一版不停地出。是的,你可以把武侠小说当闲书看,但别受它影响。还有一些戏剧、电影,扯淡的成堆,它会左右你的世界观和审美趋向,千万不能把它当真。
我们认为学佛好像很玄幻、很神秘,不是的,它就是很朴实的东西,比如施身法、呼吸法等菩提心的修法。当然,佛教中确实有很玄很厉害的东西,但是,所有玄幻、精妙、殊胜的东西,都建立在这些很朴实的东西上,如果没有这些朴实的东西作为基础,那些殊胜、玄妙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犹如在松软的沙地上建高楼大厦——扯淡!而如果你把基础心态建立了,那些殊妙随之而来,比武侠小说写的厉害多了。
哪本武侠小说写过,修行人能够知道几百公里之内任何一个虫蚋的声音和心声?他们会认为那是迷信。但这不是迷信,一般的菩萨都有这样的功能,反而九阴白骨爪、降龙十八掌、星宿老仙一统江湖等等都是编的。当然,武侠小说里的政治寓意、人性的描述,这些另当别论。但是,如果把书中看到的内容当成真实的事情,而且拉到修行中作比较,这是很蠢的。我们就是要去修这些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殊和玄幻的修法,对于佛法,不能当鸡汤、不能当玄幻、不能当哲学,一定要当真实的修法去做。
第三,遭遇恶劣众生受苦之时,应立即思维所学法理,并提起座上修行的心态应对。
遇到恶劣众生受苦的时候,立即要把思维学习的法理以及座上培养出来的菩提心心态、单空觉受用于应对。当我们遇到恶劣众生时,一般都会生起诸如讨厌的心态,一内观,发现不对,马上调回所学的东西,起码要让自己处在不讨厌的立场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珍惜他,立即修自他交换。可能在你看来,这个人根本没有那么神,不会放光冒电、凌波微步,但他在心里默默地珍惜每一个受难的众生,可能这个受难众生特别邪恶,但他依旧修自他交换,这样的心,比凌波微步、降龙十八掌高级多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这样的观念,你才会一步一步去做。有人问:“这样去做,有什么作用呢?”作用就是你会变成菩萨——当你这么去做的时候,慢慢地就会变成菩萨,当然,并不是做一次就能变成菩萨,没那么便宜的事,而是要一直做,做到心里真的珍惜这些受难的恶劣众生,那你就是菩萨。但这很难,真的很难,之后再一步一步去做,做到恶劣众生伤害你的时候,你还珍惜他,那就更会变成菩萨。
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说了就过了,当你真的去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轮不到外境来阻扰你,你自己的内心都不干了,根本做不下去。遇到恶劣众生伤害你的时候,要么“慷慨陈词”,要么大打出手;最起码是拂袖而去,内心一万匹羊驼驰骋奔腾、按捺不住,几乎要从口腔和鼻孔里面冒出来。
如果你真的开始珍惜伤害你的人时,那就离菩萨很近了。如果你还持有皈依三宝的观点,认同空性的观点(我说的是“认同”,即概念认同,不是证悟),再加上这样的心态,那你就是一个进入资粮道的标准菩萨。资粮道比较稳定的菩萨,是不可能堕地狱的,也不可能堕下三道,也不可能不解脱,除非他退失。既然稳固了,就不会退失,而你长期去训练就会稳固。这是修行方式的第三点,在遭遇恶劣众生受苦的时候,马上要把学修的东西调出来。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八颂》第4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好前行法的必要条件
- 内观的秘密:反观能力真的太重要了!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