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修法: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
修行菩提心有哪些分类和修行次第?总共分为三类:第一是自他平等的修行,第二是自他交换的修行,第三是自轻他重的修行。这三个方面基本上可以涵盖菩提心的修行。
这三种修行可以依次第而修,即先修自他平等,然后修自他交换,最后修自轻他重。而在实际的思维和观修中,比如在座上思考的时候,可以直接修层次比较高的。虽然这个似乎有点假,但是思维的力量会使之慢慢变真。为什么呢?当你努力去修时,比如努力思考自他相换,把别人的坏的给自己,自己的好的给别人,其实这时已经开始把它当真了。
为什么会有修行不真的问题呢?原因是观修力量不够,在生活中真的遇到烦恼或不好的对境时,你思维的东西不管用,仍然被以前的习气所主宰、推动。这时虽然会说你“修行不真”,但实际上是修行的力度不够,因为当你愿意去做的时候,其实心里已经开始把它当真了——最怕的是你做都不去做。关于真和假,心里还是要有清晰的认知,不然会搞不清楚,会想:“我修了很长时间,为什么还不起作用,是不是修得不真?”不是你修的不真,而是你的力量不够。
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这三种修行可以依次第而修,同时也可以在座上观修比较高级的,比如自他相换,甚至自轻他重。但最后一个“自轻他重”,在行为上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实施。为什么?因为真正的自轻他重比较难落实到生活中,这有修行程度不够和智慧不够两方面的原因。
当两个人遇到比较大的冲突时,比如大家都渴了快一个礼拜了,快渴死了,突然有了一杯水,而周围再也找不到其他水了。“自轻他重”的要求就是这杯水一定要给对方喝,但与此同时,你不喝的话就会渴死。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做不到自轻他重,因为修行的程度不够。
还有些是因为智慧程度不够。以前也曾举过这个例子,有人看到很多猫病了,一时冲动去救,把猫全带回家养,结果根本处理不了具体的问题,养得自己要死不活的,引发了很多烦恼,最后连菩提心也丢失了。这就是智慧程度不够。所以修自轻他重,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具体实施、采取行动。
但是,在观修上,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都是可以做的;在实际行动时,根据自身修行的力量、环境的情况、福报的大小、烦恼的深重来做一个抉择。这里不用拿死板的条文、规定作为标准,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先决条件:缘众生,缘佛果
不管怎么样,虽然菩提心的修行分了三种,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先决条件——把“为利众生愿成佛”这个愿菩提心在内心里面实现。首先,我们要在心里知道为什么要去实现菩提心。
引发菩提心的思维有两方面,第一要缘众生,第二要缘佛果。这个“缘”是什么意思?就是要在内心里面去思维,第一,这些思维的力量要牵涉到所有的众生;第二,修菩提心的思维还要牵涉到佛果。
在这里用 “牵涉”,而不说“缘”,是为了避免说多了术语以后,又成为“文字溜冰”。问起菩提心是什么,就答“缘一切众生”;问起菩提心的特点,就答“缘一切众生、缘佛果”。实际结果是什么呢?——“不知道。”
“缘”是什么?我们在进行菩提心的修行和思维中,牵涉到一切众生以及佛果。牵涉到“佛果”,即佛的智慧和慈悲这两方面。为什么要牵涉到 “一切众生”并去救度他们呢?因为一切众生曾经都做过我们的母亲。这是在菩提心修行里所提出的一个观点,经常在上课和平常的修行中被提及,即“天边的一切众生是我的老母”。为什么呢?怎么发展这些观念,怎么去“缘”呢?
三种修法的基础:噶当七法
有个非常厉害的修法系统,叫“噶当七法”,说起来很简单:第一知母,第二念恩,第三报恩,第四悲心,第五慈心,第六胜解信,第七生起菩提心。它把菩提心的修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类。
在学习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这三种修法之前,一定要先学习噶当七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三种修法里,贯穿了噶当七法。如果不能先在思维上把噶当七法理顺,深深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而且深深思维它,让它在我们的相续中发挥力量;那么,修后面的自他平等、自他交换、自轻他重时,可能会不得力,于是又会成为一些名词,在头脑里一滑就过去了,影响不到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
佛法的修行首先要影响心态,第一个要影响的心态是出离心,第二个是菩提心。“心态”是什么意思呢?即心比较长久地保持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平常看不出来,但遇境就起作用。比如一个人喜欢嫉妒,平常挺好的,也看不出来爱嫉妒,但对境一出现,有一个和他状况差不多的人,得到了他想要又得不到的东西,嫉妒“哗”地就出来了。心态是藏在相续里的,平常看不出来,但是它比较长久、恒久。
要消灭一个心态不容易,生起一个心态也不容易。当然,生起坏的心态比较容易,因为我们相续里有相应的种子;但生起好的心态,比如菩提心的心态和出离心的心态就不容易了。
如果产生了出离心的心态,遇境就会起作用,比如丢失了什么东西,一笑了之。为什么呢?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任何人、事、环境、未来、过去,其实都没什么好贪执的,轮回都是苦谛,三界如火宅,不能贪恋!若真有这样强烈的心态,当发生一些状况时,不论是损失还是得到某些东西,都不会情绪激动——得之无过喜,失之无过忧,会比较淡定。不能认为“淡定”是“不快乐”的意思,这样的人也会很快乐,但不会有太多的痛苦。
宗萨仁波切曾经对出离心有一个比较精准的描述:出离心不是指你不要这个、不要那个,而是当你得到时可以享受它,但它没有了就一笑了之。这真的很难!得不到的时候,说“不要”很容易,每个人都会说这种大话:“我不想做亿万富翁,钱多了有什么意思啊?”“我不要直升飞机、我不要航空母舰”——关键你有吗?说这些“不要”很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得到这些东西,然后对它们贪恋上瘾,最后离不开,我们就完蛋了。
真有出离心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拥有这些,但是说不要就不要了,心里面不会起很大的波澜,有的可能有一丝波澜,厉害的甚至连一丝波澜都没有。产生这样的心态很不容易,但我们到底能不能修行成就这样的心态呢?可以的。
佛法修行第二个要影响的就是菩提心的心态,这就更厉害了。失去东西,内心不起波澜,这个相对简单;菩提心的心态是以众生的痛苦为痛苦,以众生的喜悦为喜悦。这有点像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儒家的一种道德要求。但佛家认为菩提心与道德要求无关,它是真理,只有这样才能解脱、成佛。当然,我们也应该这么去做,并且没什么好骄傲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下一句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就是“唉”的意思;“微斯人”,这种人如果少的话;“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其实这里面有点自傲的味道,觉得自己很高尚。而菩提心并非如此,发了菩提心的人认为没什么值得骄傲,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自己就是众生的子女——众生为主我为仆,我愿意做众生的仆人。除此之外,这样的人不会说“吾谁与归”,因为他有三宝,有皈依。三世诸佛、菩萨无量无边,他知道皈向那里,又缘了佛果,所以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问题。
如何学习?深入思维,反复听,广泛听
说回“噶当七法”——知母、念恩、报恩、悲心、慈心、胜解信、生起菩提心——它是一个贯穿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的重要修法,是一个系统的思维菩提心的方法。
其实大部分学佛的人,基本上都知道噶当七法,但是有多少人深入思维过呢?我觉得应该不多。如果能够深入思维进去,就说明他已经有信心了,或者对它有兴趣,这就差不到哪里去。
大部分人很多时候都只是听了略微感动一下,然后随即忘记,成为闻法的漏器。如果能深入思维,说明他已经对噶当七法感兴趣了——而能对噶当七法感兴趣的人,不管在世俗上做人,还是佛法修行上,都会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为什么呢?噶当七法中的知母、念恩等思考多了以后,对周围人的态度都会改变,在为人处世上显得非常有“教养”(已超越普通的教养),修行上也会慢慢变得很得力。很多人没能产生境界和法喜,其实是因为没有菩提心。当然,如果你没进行过菩提心的修行,那么当你对噶当七法进行深入思维时,你无形中就已经开始思维修了。
“深入思维”,请记住“深入”二字!浅浅思维谁都会,就像汉人接收知识的习惯,听了以后记住就行,不会再去深入,而且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是这样。比如现在的大学生,让他回去解初中数学题,看他会不会?不说其他人,我自己就很喜欢数学,研究过数论,高中的数学竞赛经常得奖,但当我女儿把初中、高中的数学题拿给我解时,搞得我目瞪口呆,其实我已经忘记了——我们接收知识的习惯,就是暂时把它记住,紧接着把它忘记。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虽然我们把具体的东西忘记了,但内在的素质提高了,思想的立足点升高了——我们的教育会有这样的作用,但如果忘了太多根本的东西,我们的素质也高不到哪儿去。
所以,对于重要的东西,比如关于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道理,一定要深入思维,这比只是简简单单背诵法句、紧接着又忘记重要很多。深入思维首先能让我们产生信心,其次能把各种道理贯穿起来,最后让我们懂得运用,到具体修行中实施所学。这是一种学习知识的方法,尤其是对于噶当七法这样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进行深入思考。
关于菩提心的道理,能多听几遍真的非常好;尤其是每听一次,心里就有所触动。菩提心的道理很容易明白,但为什么要反复听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在相续里进行堆积。相续就像一个仓库,如果堆满菩提心的东西,其他东西就堆不进来了,甚至排斥一些自私的东西,慢慢地相续会改变。
第二个,反复听能够触动、启发我们。心的状态是逐步形成的,如果反复堆积,说不定哪天听到某句话或进行某段思维之后——“噢!噢!”我们生起感动,心里的状态发生变化,对菩提心生起很深的领受、觉受——这不是随随便便就发生的。反复听,才会产生这样的作用,这是修行菩提心的必备方法。
除了反复听,还要广泛听。大德们关于菩提心的讲解很多,一定不要厌烦:“哎呀,这个有什么嘛,我都了解了,知母、念恩、报恩,不要再说了!”如果有人这样想,说明他对这些东西根本不感兴趣,仿佛就是在说:“哎呀,反正就米饭嘛,吃过了就不要再吃了!”
菩提心的串习就类似于吃米饭,不能把菩提心当知识,吃一次就不吃了——那是“米饭”,是“基本粮食”,所以你要天天吃、随时吃、白天夜晚都要吃。慢慢地,内心才会真正得到改变。这也是训练菩提心的一种方法。
接下来我们逐一学习“噶当七法”的七个因素。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第13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为何佛法需要辩论?
- 噶当七法2:念恩——我只念好,不念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