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开始进行唯识这门佛家学说的交流,因为唯识也是属于大乘佛法,所以在学之前要发起菩提心。共同以菩提心来听闻、熏习、交流大乘佛法,这样才会真正地把佛法作为大乘的功德在我们相续里留存下来。
“识”其实就是心的一种作用,心的作用就叫做“识”
首先我要说“唯识”这两个字的意思:“唯”,除了它,其它都是假的;“识”其实就是心的一种作用,心的作用就叫做“识”。但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唯识”,不叫做“唯心”呢?因为“心”和“识”是有一定差别的,“心”是一个很笼统的词汇,它包含了分别和不分别的智慧,所以如果说“唯心”,就有点麻烦了。而“唯识”主要说的是缘起现象,缘起的现象来源于我们的心会区别这些东西,有“组合”和“不同”才会成为轮回。
那么,这些“不同”是怎么造成的?比如:我的眼睛看到这个杯子和这个话筒明显不同,在识上有分别,这种分别叫做“自性分别”。这里的“自性”这个词跟我们经常说的“心的自性”是不同的,心的自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而这里说的这种分别不是无分别智慧,它是有相的,它造成了不同的相。因为这种不同,好的东西我们就要,不好的就不要,这些相的不同是眼识造成的。
耳识也是一种分别,耳识的分别就形成了音乐、说话等等。通过音频的变化我们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含意,它一定是靠不同的音频变化产生的。如果声音的频率完全相同,有个“嗡嗡嗡……”的声音一直持续下去,那么你会什么声音都听不到。现代物理说宇宙中有一种很深邃的声音,你永远听不到。有的说这种声波的波段和我们的耳根不相应,有的说这种声音一直不起波动,就不成为声音了。
之所以有声音,是因为没有声音。比如非常安静的时候,一根针掉在地上,耳识的分别就出来了,而这分别是因为前面有安静。如果一直有针掉在地上,“铛铛铛”的声音连成片,那么你根本就听不到,也就没有针掉落的声音了。所以针掉地上的声音一定是因为有声音跟针掉的声音不同,或者之前完全没有声音。
其他识也是一样,比如鼻识,因为鼻识的不同,所以我们有香臭的感觉;因为舌识的不同,所以会有味道的感觉。好吃、好闻都是因为识的分别。皮肤的触觉也有分别:轻一点叫抚摸,重一点的就是捏,再重的就是打。所以说“识”就是分别的意思。
而且不同的根识之间有很巨大的分别,比如说眼识跟耳识,它们是各自不同源的。耳识只能(识别)声音,不能通过耳朵去看声音。当然,修行到后来可以六根互用,以前禅宗说“眼处闻声方为真”,这就说到根本层面了。所有分别的总根源既能造成眼识的分别,也能造成声音的分别。如果你把这个分别的根源抓住了(不是世俗的根源,而是胜义的根源),那个就是真的,所以禅宗说“眼处闻声方为真”。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有这种功德,六根可以互用。
从作用来显示它的体,这种禅宗的修证方法叫做“以用显体”。就是通过作用来看它的本质是什么。“以用显体”在世俗中是经常用的,比如看到一个人全身都是名牌,就得出一个结论:他很有钱。但修行中的“以用显体”就不是显示很有钱了,而是有很高的修证。如果他抓到的是根本的东西,那么他就真的证悟了。当然“以用显体”容易出现一些毛病,他不一定真的抓到那个本体,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说。
禅宗有很多以用显体的公案:
“什么是证悟?”
“这个就是!”
其实“这个”是“用”,当你知道这个“用”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你就知道那个“体”了。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意思。禅宗经常说:“什么是证悟?这个就是,会么?”如果你不会,你就傻了!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你知不知道“这个”就是“那个”的显现?所以在以用显体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明白那个“体”是什么,说这样的话是没有用的。
要把心跟识分开,因为心包含了无分别智慧。
所以唯识的“识”就是分别的意思,这样的分别是从心来的。要把心跟识分开,因为心包含了无分别智慧。如果直接说“唯心”的话,那么这些缘起现象就无法解释了。缘起现象是靠心的分别(识)造成的,而心里面还包括了无分别的智慧。不然的话,弥勒菩萨就不会说“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唯识的修行就是要“转识成智”,就是把我们这种带有执著分别的习惯,转为不分别而能够明知一切的智慧。唯识修行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围绕“转识成智”建立起来的。
识就是分别,就是心的一种作用。而且不同的根识之间也是有分别的:眼识只能看,耳识只能听,意识只能思维和显了外境;末那识专门执著“我”(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我”);阿赖耶识是最根本的识,它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然后把种子保存住,因缘成熟了就显现出来。阿赖耶识、末那识,加上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合起来八个识,它们是心的八种作用。
但是“心”是一个笼统的词汇,我们有时候把阿赖耶识也称为“心”,甚至把意识说成是“心”。“心”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比如《金刚经》里面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的“心”就是本性,就是如来藏。
总结一下:识就是分别,是心的一种作用,而不同的根识之间也有分别,“心”却是一个笼统的词汇,它包含了分别和不分别的智慧,“心”用在不同的语境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摘录并整理自《八识规矩颂》第2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菩提心是阿Q精神吗?
- 修好前行法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