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这四种心态被称为“四无量心”。为什么叫“无量心”呢?有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这四种心态不能用“大小”来限制,所以是“无量”;第二,四无量心是没有实有本质的,因而可以叫做“无量”。
有人问:“没有本质,就说没有本质,怎么说无量呢?”无量就是没有本质。一个东西有本质,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有形、有相、有对境的东西,就没办法“无量”。这和“空性”的观念有点像,空性其实就是无量的。
还有人说:“不对啊,阿罗汉也有四无量心,难道阿罗汉证悟了空性?”不是的,阿罗汉没有证悟完全的空性,只是证悟了一部分的空性,即 “人无我”的空性。请大家务必记住这句话:阿罗汉证悟的是以个体为基础的心的空性。
人类的精神有两类,其中一类是以个体为基础的心,这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有一个最大的、必不可少的的助缘,就是末那识。末那识会形成个体感,没有这个助缘,阿赖耶识就不成立了。阿罗汉虽然消灭了末那识(即实证末那识是不成立的),但没有证悟以个体为基础而展开的心的空性,即没有证悟阿赖耶识的完全的空性。
末那识是个体的基础,阿赖耶识是以个体为基础的心。所以,更严谨地说,阿罗汉证悟了以个体的基础的空性,但是没有证悟以个体为基础的心的空性。不能说“阿罗汉证悟了末那识”,应该说“阿罗汉消灭了末那识”。消灭了末那识,人我执就没有了;但是阿罗汉没有完全证悟阿赖耶识的空性,所以没有完全消灭法我执。
由于个体感没有了,阿罗汉的心其实是无量的,只不过他的“无量”里面还有障碍。我们经常说,阿罗汉证悟了人我的空性,个体感没有了,心的局限就小了,所以阿罗汉的心好像是无量的。
如果有强烈的个体感,心的展现是很受限的。比如,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自己的耳朵去听。人的眼睛能看十来公里远,而老鹰可能看得远一点,但哪怕是看得更远的天人,看到的范围都有限,都不可能是“无量”的。所以,心以人我为基础的开展,是很受限的,当把人我消灭了,认知就变成无限了。但阿罗汉的这种“无限”中,还是有障碍,并没有完全清楚心的所有的作用。如果完全清楚了,就成佛了。之所以不清楚心的所有作用,就是因为有法执。阿罗汉没有完全消灭法执,只证悟了以个体为基础的空性,不能叫做心的空性。
所以,对此更完美的说法是:从广度上讲,阿罗汉证悟了以个体为基础的心是空性的,但是菩萨证悟了心的完全的空性;从深度上讲,阿罗汉只证悟了五蕴集结以及蕴本身的空性,但是没有证悟无分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而菩萨把所有的空性都证悟了。
也就是说,阿罗汉证悟人我执的空性后,心就“无量”了,所以可以说阿罗汉有“四无量心”;但不能称为完全的“菩提心”,因为这样的“无量”中间还有些地方不清楚——说是“有些地方”其实有很多地方,遍法界、尽虚空,比如某些众生的因缘是什么,他们的苦难和快乐是什么,怎么引导他们解脱……佛菩萨的觉知的广度无量无边,但阿罗汉不行,只能沉浸在自己的灭尽定里面。
佛经里面讲,菩萨证悟的空性如大海水,阿罗汉证悟的空性如一个牛蹄踩下的小坑里装的水,差别如此之大。但不管怎么样,从消灭人我执这个角度来讲,阿罗汉也具有四无量心。我们可以从这一个角度,进一步理解真正的四无量心。
佛教里的很多名词都蕴含了很深的意义,讲起来可以扩展很多,也可以几句话就说完,甚至用名词解释名词,比如自心本性就是如来藏,如来藏就是觉性,觉性就是自心本性……但这样不一定能搞清楚词语的含义。所以我们作为现代人,在沟通交流时,特别是在教义方面,要讲得详细一点,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当然也不能无限制地扩展下去,拉得太开也不行,原则如同写散文——“形散神不散”,始终围绕着佛法教义来学习。
同理,“心”这个词非常复杂,有时候指感情、感觉,如“我心里有你”,指一种感情或者一种心所;“我心里想,可不可以买这支股票”,这里指一种思想;有时候指一种隐含的心态,比如这个人有“嫉妒心”,就是指一种隐藏的心态,平常看不出来,一遇对境就发作。所以,“心”有不同的含义。
那么,四无量心的“心”,是指心态还是心念呢?都是,要从心念开始,变为心态。刚开始修慈心、悲心、喜心、舍心时,只是一些心念,但慢慢地,想法、观念会变成心态。心态会支配我们的情绪、思维方式、行为。如果用慈、悲、喜、舍这四种心态支配我们的念头和行为,慢慢就会收获修四无量心所带来的好处;反之,如果用贪、嗔、痴、慢、疑、嫉妒的心态支配我们的念头和行为,就会感受到轮回的过患。这是我们修四无量心的意义。
——摘录并整理自《修心七要》十四课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修菩提心不是学知识,而是个磨砺的过程
- 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三位上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