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讲了八义中的第二义,所得之果和能得之业。所得之果需断除四种粗细之颠倒,而后得到“常、乐、我、净”四种波罗蜜多。一是以自性清净和离垢清净两种来解释为净波罗蜜;二是以远离外道边和远离声闻边来解释为我波罗蜜;三是以远离一切苦和远离一切苦因来解释为乐波罗蜜;四是以不堕断边和不堕常边来解释为常波罗蜜。所谓“常”,因无实本体而常,因光明不灭而常;“乐”,因无有取舍而乐,因光明游舞而乐;“我”,因无有不遍而我,因光明唯一而我;“净”,因无有能所而净,因遍在分别而净。
所得果还能解脱与二边。
然后讲了能得之业,能得之业的根本在于众生本具如来种性,如无种性,则不会厌离轮回和希求涅槃,反之,因种性故能厌离轮回和希求涅槃,而后生起修行解脱之愿和修(作业)。
这堂课内容:
讲解八义中的第三义:诸功德相应。
诸功德相应义分二:宣说因果共同功德、宣说各自功德。首先是因功德和果功德放在一起讲,然后别别宣说各自功德。
一、宣说因果共同功德:
犹如大海器宝水,无量功德无尽处,
具有无别功德性,是故犹如酥油灯。
颂词前面句是讲因功德相应义,后两句是讲果功德相应义,都是通过比喻来描述的。首先解释颂中前两句,犹如大海容器当中蕴含着无量的宝珠和水,同样信解法界的广大器中,也是具有无量智慧禅定功德,是宝珠和大悲水的无尽处,所以具有因功德义。此比喻的内容有四层:一是广大海器喻如信解法界的广大法器;二是无量宝珠喻如无量智慧和禅定之功德;三是无量海水喻如无量大悲;四是大海器中蕴含无量宝珠和水,比喻信解法界的广大法器中具有无量的智慧禅定功德和无量大悲。
颂词的后两句是说:因为自体具有不分离的功德——神通,无漏智慧以及漏尽等功德,所以如同酥油灯与其光明,暖热与色相无别一般。法界具有果功德义,此比喻的内容也有四层:一是光明喻如神通,二是暖热喻如无漏智慧,三是光色喻如漏尽通;四是酥油灯的体上不离而具有光明、喛热和光色喻如法身的体上本自具有神通、无漏智慧和漏尽等功德。此具体的意义,下文作别别宣说。
二、(宣说各自功德)分二:因功德相应义、果功德相应义。
今初(因功德相应义)者:
法身以及如来智,大悲之因蕴涵故,
如以具有器宝水,是故宣说如大海。
颂词前两句是说因功德,后两句是说比喻。首先讲前两句:颂词当中讲了此因包括了法身之因,如来智慧之因,转入大悲之因。获得法身之因是对法界的信解;获得如来智慧之因是智慧和三摩地;获得如来转入大悲之因是大悲心。这三种因都无余涵摄并且蓄存在如来藏当中,故以这种意义宣说了比喻。
颂词的后两句:因为三种因功德依次和海器、珍宝、海水相似,所以具有海器一样的信解,宝珠一样的智慧,三摩地、海水一样的大悲,由具有这三种因功德的法界如来藏,故宣说犹如大海。为什么把信解法界比喻成大海器呢?因为信解法界的心,就像大海器一样浩翰无量、不可穷尽。为什么把智慧三摩地比喻成宝珠呢?因为智慧和三摩地无分别、不可思议、具有大势力,所以就像如意珠一样在无分别的同时,又具有能赐给众生一切所欲的不可思议势力。
为什么把大悲比喻成海水呢?因为大悲的体性很柔软,可以滋润一切有缘众生的心田,就像海水一样柔软,不会伤及人们,在在处处都是在滋润万物的生长一样,又因为大悲是平等护念一切众生,具有大平等的相,就像海水都是平等一味一样。就像大海器、大海宝珠、大海水不离于大海的本体一样,具三种因功德——即是信解法界,智慧三摩地以及大悲,毕竟不相舍离,在法界的体上本自具足,这就是因功德相应的含义。
二:果功德相应义:
神通智慧及漏尽,于彼真如体无别,
犹如灯之明暧色,故与无垢界相似。
首先简单解释颂词,在自性无垢的如来藏之中,五种神通、无漏智慧以及真如无余转依的漏尽通,都不是别别他体而安住的,就像灯的光明、暖热、光色无二而安住一样。颂词里所讲的“漏尽”不是小乘的漏尽,是指大乘佛位无余转依的漏尽通,也就是诸漏永尽的境界。
那为什么把五种神通比喻为灯的光明呢?因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这五种神通都是通彻无碍的境界。比如天眼通对于十方世界粗粗细细的色法都能无碍照见,他心通对于无量众生的八万四千种心行都能无碍的了知,宿命通对于无量众生无始劫以来的宿命都能无碍照见,这些就像灯的光明一样能够明显的照见一切色法的色形相似。
为什么又把无漏智慧比喻为灯的喛热呢?因为以无漏智慧可以无余烧尽一切业惑,和灯的火焰能烧是一样的。《赞法界颂》云:“如是光明心,具贪等诸垢,慧焰烧尽垢,彼者非光明”。
为什么把真如无余转依的漏尽通比喻为灯的光色呢?因为真如无余转依的漏尽通,远离了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客尘,自性光明完全显露,这样无余转依的漏尽通是纯一清净、光明的境界,具有清净光明之相,此与光色的明净相似。
《辨法法性论》云:“谓真如无垢,一切唯真如,显现彼即是,转依圆成实”。就像灯的光明,灯的光热,灯的光色无法分开一样,无学道所摄的果功德——神通、智慧、漏尽,在无漏法界中也是以彼此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这就是果功德相应义。坚慧菩萨在《法界无差别论》中说:“如光明热色,与灯无异相,如是诸佛法,于法性亦然。”就像灯的光明、光热、光色与灯体没有别别他体之相,如是诸佛法身的功德法在法性上是无二具足的。佛在《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如世间灯,所有明色及触不离不脱,又如摩尼宝珠,所有明色形象不离不脱。舍利弗,如来所说法身之义亦复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功德。”义即,舍利弗,就像世间的灯,所有的光明、光色、热触不会相互脱离、无二一体那样,又像如意宝珠,所有宝珠的光明、色彩、形相不会脱离那样。舍利弗,如来所说的法身之义也是这样,超过恒河沙数那么多不可思议佛法如来功德,以不离、不脱、不断、不异的方式本自具足。六祖大师也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这以上讲了因功德相应义、果功德相应义。其中因功德是如来藏暂时显现之功德,果功德是如来藏究竟显露的功德,两者不能理解成能生所生之因果关系,只是从不同分位上安立因和果的异名,因为如来藏的本体上本自具足信解等因功德,以及神通等果功德,所以总的科判就叫作“诸功德相应义”。
- 《宝性论》第27课
- 《宝性论》第2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