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分别宣说了“僧宝”所摄的二智之特征和功德。如所有智的特征为“各别自证智”,其内涵为“自明”,特点有二:1、即其智慧不能依靠他证;2、其智慧为自明,自明表明了其智慧为“不可思议、不二、不分别、无实质……”的特点,均为“法宝”灭谛的内涵。功德为:1、见心本来清净故;2、烦恼本来灭尽故。心本来清净为“灭谛”,烦恼本来清净为“道谛”。尽所有智的特征为“如所有智能够照见一切有情本来具有一切智智的法性如来藏。”,意谓如所有智具有照见之光明,且众生皆具,故而能生遍智。简而言之,因为能证是如所有智,故所证必是尽所有智。
这堂课内容:
继续讲解“僧宝”。
三、宣说彼等清净:
如是证悟之彼者,依于各别自证见,
无垢法界无贪著,无碍故彼为清净。
“清净”是指如所有与尽所有这两种智慧跟一般有著有碍的声缘智慧相比是极为清净的智慧。颂词的前两句是分别讲能证和所证。“如是证悟之彼者”,即如是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所证悟的出世间道。“依于各别自证见”,此出世间道是依于各别自证智照见的。颂词后两句是正式成立两种智慧是“出世间清净、证悟的智慧”。
以什么根据能以成立呢?就是以无著、无碍故成立大乘圣者的智慧清净。什么是无著呢?就是见一切众生自性清净的法界,所以没有烦恼的染著。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慧品注释中说:“贪欲的根本是虚妄分别心,虚妄分别又是从戏论产生,而且彼等虚妄分别的戏论,以空性当能断除。”依据这段开示我们就知道,现见了远离戏论的无垢法界,自然会悟入无著的境界。
那什么是无碍呢?就是证悟无垢法界周遍一切所知,见一切众生乃至畜生都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如实了知无边境界,没有障碍,就是没有所知的阻碍,由于智慧无著无碍的缘故。此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若观待声缘来说仅仅是见少分智慧而已,故菩萨的智慧可以说是极圆满清净的。在《楞严经》中观音菩萨讲述自己开悟境界时说:“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上与十方诸佛同一慈力,下与六道众生同一悲仰”。
四、宣说彼是一切众生殊胜的皈依处:
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
不退转众之圣者,是诸有情皈依处。
为什么说大乘圣僧是有情的皈依处呢?由两种根据来成立,即“智慧见者清净故、佛陀智慧无上故”。“智慧见者清净故”是说以如所有智和尽所智照见一切所知,并且彻底清净了执著、阻碍的缘故。“佛陀智慧无上故”是说邻近佛陀无上智慧的缘故,因为在般若经中说:“见道菩萨若欲成佛,七天就可以”。所以现量见法性而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的圣者,是从痛苦中能以彻底救度一切有情的皈依处。相反表明了小乘行者离佛果就遥遥无期了。
安立三皈依之理分三:观待必要安立三皈依、后二者非究竟皈依、抉择了义皈依处。
观待必要安立三皈依:
由说佛法僧功德,依照三乘三供养,
不同信解六种人,是故安立三皈依。
这一偈颂当中主要是说:依何等义对何等人,诸佛如来安立三皈依呢?答案是依三种义对六种人,分别安立为三种皈依处。其中三种义即是佛、法、僧。按魏译《宝性论》而言,就是调御师佛陀(能调),调御师法(调法)以及调御师弟子(所调)。这样佛是能调,法是所证,僧是弟子。六种人:1、大乘人;2、缘觉人;3、声闻人;4、信佛人;5、信法人;6、信僧人。前三种人就是三乘行人,后三种人就是分别侧重于佛法僧供养的不同信解者。
接下来对应颂词具体分解:
1、由宣说佛的功德,对于大乘人和信佛人而安立佛为第一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调御师佛陀的功德,大乘人生起信解后,就希求获得如是佛果;信佛人生起信解后,就想着重对于两足尊佛陀这样的无上福田作殊胜的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佛安立为第一皈依处。
2、由宣说法的功德,对于缘觉人和信法人,安立法为第二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圣法的功德,缘觉人生起信解后,就想我一定要寻求证悟甚深的缘起法;信法人生起信解后,就想对离欲尊法宝这样的无上福田,我要着重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法宝安立为第二皈依处。
3、由宣说僧众的功德,对声闻人和信僧人,安立僧宝为第三皈依处。原因是:由于宣说了佛的教法中弟子僧众的功德,声闻人生起信解后,就想我也要追随这些佛弟子,随学佛子目的,是想要得到他们那样的果位;信僧人生起信解后,就想对于这样众中尊的僧宝福田,我应当着重作供养。所以针对这两种人的信解,就把僧宝安立为第三皈依处。因为众生有种种的信解、种种的意乐故。总的来说,就是随顺这六种人,佛就分别安立了三种皈依处。
- 《宝性论》第13课
- 《宝性论》第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