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开始讲能遍如来藏,先以总标略说讲了如来藏十义:即“本体义、因义、果义、业义、相应义、行义、分位义、遍行义、常恒不变义,功德无别义”,然后以八义的方式广讲,所谓八义,即将总标略说十义,将本体义和因义合讲,将果义和业义合讲,即得八义。
然后讲了八义的第一义,以本体与因清净义。讲了能净的因和所净的本体,能净因分四:1、对于大乘法的信解;2、证悟无我的增上智慧;3、具有安乐的三摩地;4、缘一切有情的大悲。因此便能断除一切障垢,现前自性本净的如来藏。并说明了能净所净不是能生所生的关系。而后将本体分别用:如意宝珠、虚空、水三个比喻来宣讲,共同用“清净”来比喻。
这堂课内容:继续讲解能净因。
(能净因)分二:断除四障、以对治成为佛子。
今初(断除四障)者:
于法瞋恨及我见,怖畏轮回之痛苦,
舍离利乐众生事,是为四种障碍性。
大欲有情及外道,声闻以及辟支佛,
增上信等四种法,应知是为能净因。
这两偈颂可以分三层讲,第一颂讲四种障碍,接下来两句讲四种障碍所属的四种人,最后两句讲四种障碍的对治,如是讲了四种障碍、四种人、四种对治。
令如来藏不能现前,让我们不得开悟的原因有四种:1、对于大乘法瞋恨;2、执著我见;3、怖畏轮回的痛苦;4、舍离利乐众生的事业。只要有这四种障碍的存在,那就没有开悟成佛的机会。
这四种障碍分别属于何种人所具有呢?1、对法瞋恨是属于大欲有情的障碍;2、执著我见是属于外道的障碍;3、怖畏轮回痛苦是属于声闻的障碍;4、舍离利他事业属于辟支佛的障碍。
四种障碍的对治或能净因分别是哪些呢?增上信解等四种法,就是四种能净因,依次而言:1、对于大乘法增上的信解,就是对大乘法瞋恨的能净因;2、证悟人法二无我的智慧,就是执著我见的能净因;3、三摩地的安乐,就是怖畏轮
回痛苦的能净因;4、大悲心就是舍弃利乐众生的能净因。以这四种因就能净除一切障碍,若能圆满具足这四种因就一定会现前证悟,而使如来藏得以圆满显露。
接下来稍加分析:导致我们无法现前如来藏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大乘法不感兴趣或者心生反感,这样我们一心寻求的唯一只是三有的有漏安乐,不能发心修行大乘佛法,这就是大欲者不求解脱的障碍。如果我们对佛法产生兴趣,并且生起殊胜的信解,原先的怀疑、反感、不接受等自然会消失,这样我们就会舍弃三有而寻求解脱的功德。虽然有希求解脱的意愿,但若没有打破我见,还是不能舍弃我执而见性。我见就是认为有自我的萨迦耶见(缘五蕴而起的我见等),因为一直没有破除我见,所以再再的以我见生起我执,从而引起一切贪瞋痴的烦恼。如果我们求道而落在我见之中,实际上就是在外道的层面上修行而已,这样就永远没有解脱轮回的机会。当知欲断除我见的方法,唯一是修学大般若智慧,对此平时再再地闻思、努力地串习无我空性,一旦生起无我空性的智慧与定解,自然就会放下自我的执著而解脱外道等障碍。
趣入内道无我的修法也有两种障碍:一是自己畏惧轮回,迫切希望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这样一种怖畏轮回之心,也就成了一种属于声闻的执著障碍,此能障碍大平等法界的现前,不能趋入轮涅不住之道。这种障碍以什么方法净除呢?其能净因就是三摩地的安乐,如果能够得到三摩地的成就,由禅定的妙乐以及其他功德,则于轮回的恐惧感就会因此烟消云散。二是虽远离了对轮回的怖畏,但只想自己解脱,不去关怀众生,舍弃利乐众生的事业,这就是内道中属于辟支佛的障碍。这样还没有真正圆满证悟的条件,仍然无法见如来自性,这种障碍的对治法就是修习大悲心。以大悲心的推动,自然会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这样不忘失菩提心而修行利他者,于自私自利的障碍自然就会消除。通过以上信、智、定、悲四种对治,就会成为佛的真正意子,也就是真正护持大乘法脉的殊胜佛子。
以对治成为佛子:
信解胜乘为种子,般若为母生佛法,
禅乐胎处悲乳母,具足彼等诞佛子。
对此内容颂词通过比喻的手法来描述,如果具有转轮王的种子、生母、安乐、胎藏以及乳母四种因缘,就可以生育转轮王子。与此比喻相同,如果具足信解大乘的种子、般若的母亲、三摩地安乐的胎藏、大悲的乳母,就可以出生胜义佛子。
为什么把信解胜乘比作种子呢?因为对于殊胜大乘的信解,是一切殊胜功德的根本,通过闻思修来培养对于大乘深广法藏的信解,就会因为这种殊胜的信解而源源不断地出生一切功德,所以信解就象种子一样。为什么把般若比作母亲呢?因为证悟无我的智慧就能出生一切诸佛功德法之因,所以般若就是诸佛的母亲。
为什么把三摩地比作安乐胎藏呢?因为安住在三摩地的安乐之中,远离了对轮回的恐惧,在这种安乐的境界中就可以在一座之间调伏无量的众生,故如安乐的胎藏。
为什么把大悲比作乳母呢?因为以大悲心摄持,可以避免堕入小乘寂灭边的悬崖,而且会让像身体一样的道之功德圆满,尤有“监护”和“养育”佛子的两种意义,所以大悲犹如乳母。如果具足上面信、智、定、悲这四法,就能生在如来的家族之中,成为佛的意子。《大乘无差别论》中也说:“信为其种子,般若为其母,三昧为胎藏,大悲乳养人。”
- 《宝性论》第24课
- 《宝性论》第26课